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时间:2023-09-21 17:5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广大青少年有了更多求学深造的机会,但是每年大几百万的毕业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针对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由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的分配制度转为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本来想给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却出现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的尴尬局面。

一、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 未就业学生人数比例较大

根据《大学周刊》报道,北京市委对北京地区的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为89.4%.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这一数字被注入了水分。由于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追求较高的数字,高校为了达到要求,不得不在这一工作上下功夫,为了使学生拿回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可以说十八般武艺,尽数使出,使得看红火的就业前景下暗流汹涌。如果剔除掉数据中水分,再去掉为了拿到毕业文凭而想方设法签了的协议,未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2、 大学生就业费用逐年提高

由于就业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新增的几百万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上加难。为了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专科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本科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四处奔波,频频出入各地的人才市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被浪费。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单位,更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寻求门路,据教育部统计,最近几年靠亲朋好友找到工作的占到25%,甚至有40%的人认为没有关系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3、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错误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摆脱“铁饭碗”的陈旧思想,总想找一个“钱多活少责任轻”的单位,最好还要有编制,殊不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年深入,要想找到一个“铁饭碗”的工作恐怕是越来越难了。还有的大学生不肯付出辛劳,找工作只看工作环境,哪怕少挣点工资,哪怕整天无所事事,也不去那些能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而环境相对差一些的单位,更别说大有可为的广大农村。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

高校的扩招,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大几百万,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中国的人口多,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13亿多人,加上科技的进步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到城市当中,由于他们不怕辛苦,和刚毕业的不接地气的大学生相比就有很多优势。

2、 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首先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广大的大学生的“精英情结”挥之不去,没有清醒的意识到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大学生目前选择的单位依次是党政团体、国有企业、大中专院校、集体企业,而且选择集体企业的少得可怜。其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眼高手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在的单位不想花太多的精力用来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没学好,实践知识没学到,等于是混了个毕业文凭,找不到工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 高校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落后,专业设置陈旧,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样的课,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课,和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此外,有的高校就业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就业政策市“双向选择”,学生就业不就业是自己的事情。

三、 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1、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生的认清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存在,但是在大学期间勤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学生,用人单位是抢着要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课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些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和欲就业的行业要求,利用大学里的时间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精英观念,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 高校课程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不能根据老师开设课程,而应该根据课程选择老师,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老师,给出半年时间去深造学习,还是不能胜任的只有做转岗处理。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把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和就业思想认识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就业形势,分析国家政策,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术,提高他们主动适应社会的的能力。

3、 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创造更多人才需求

从现代化的发展来看,社会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是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主要是我国的生产就够落后,导致大量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调整生产结构是增加学生就业的必经之路,优化第一产业,精简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成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7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因此,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与之同时出现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此问题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综合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发现这其中既有社会问题,也有学校问题,更有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1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1 社会整体的就业形势严峻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GDP,就业也与GDP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据显示,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 058人,第三产业为1 348人,近十年来单位GDP增长拉动新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2008年以前,GDP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目前上升到140万-160万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趋向平稳,发展速度也变缓,导致用工整体需求下降,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企业是就业市场的主力,每年都能吸纳大多数的劳动。从社会用工需求的类型看,多数企业立足企业资本,需要的是有实践工作经验、聘用后能马上工作的人才,而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不存在这方面的优势。一些愿意聘用大学生的企业不仅有很多要求,更是压低了新职工的工资待遇,使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总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时光,而更有一些无良企业,在大学生试用期结束就不再续聘,转而继续招聘新毕业的大学生,年年招用“廉价劳动力”。企业的种种不公平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几千人争一个岗位的“国考热”“省考热”。这种现象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形态来说,是不正常的,更多的优秀人才应该平均走向各行各业,使大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1.2 学校的教育“不接地气”

人们常常把大学的教育称为“象牙塔”教育,“象牙”则象征着洁白、高贵、神圣、坚韧等品性,“塔”则具有内敛性和神秘性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这是大学的本质所在。但同时,这也是大学与社会脱节的症结所在,学校过分重视学术,忽视技术培养,造成了就业难问题。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优秀院校的毕业证却不敌一些技术学校培养的技术工,这也是高校教育的矛盾所在。此外,高校教育对就业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都有就业指导处,这类部门的作用应该是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提供丰富多样的实习机会等,而实际中,这类部门的主要作用是采集毕业生信息、开动员会、组织招聘会等,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是高校又一个“不接地气”的方面。

1.3 学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素质教育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不可避免,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很多学生都被培养成了“高分低能”的理论人才,缺乏实践经验,缺少社会经历,在工作中不懂得团队合作,只懂得业务,不懂得生活常识,这类学生工作后会遇到许多麻烦。然而,相比这类学生,那些“低分低能”的学生更加欲哭无泪,高校扩招后,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其中更不乏一些分数相当低的学生,他们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学习,只有游戏、恋爱等事情,开心地渡过了四年却发现无一技之长,更没有漂亮的学习成绩,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处于就业的劣势,这部分人的就业形势甚至不如没上过大学的人。

在对就业定位和求职期望方面,大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很多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其迫切希望通过上大学改变自身命运,对前途充满膨胀的期望,以为毕了业就可以成为傲气的白领、趾高气昂的管理者等,这是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对就业形势过分乐观所形成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走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就业形势过分消极,对就业产生胆怯心理,他们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只一味地等待机会,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求职不顺,就会产生焦虑心情,对其他同学有着嫉妒等不良心理,这种消极的就业心理,往往人为地造成各类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2 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 社会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是关系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高校教育、社会人才结构甚至社会稳定等问题。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小微企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大学生具有完善的知识储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创业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社会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比如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2.2 学校教育要与实践相联系

在理论学习和深造的基础上,高校教育也要与市场经济相联系,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要了解更新、更准确的技术,并拥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将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融为一体,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大学生把知识技术奉献给社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落细,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就业指导处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将工作层层落实。大学中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培养和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学校与企业也要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加强高校与“关系单位”的联系,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取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才能有更多的创业机会,高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的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正如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在北大讲学时所说:“大学帮助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是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的杰出性是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最好的教育不仅使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力,而且使学生善于^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它帮助科学家欣赏艺术,艺术家欣赏科学,它帮助人们看到用其他方法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它使作为个人和社区成员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3 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打铁还要自身硬”,想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加强专业知识的储备,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高端人才”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从小企业做起,从小城市做起,须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热衷于“国考”“省考”的大学生也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可以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进行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6).

第3篇

[关键词] 就业 现状 辅导员 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始,就业再次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等因素,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感叹毕业即意味着失业。

二、产生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几点原因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看社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1.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偏差,找工作存在误区,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3.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

4.高校毕业生自我修炼不够,达不到用工单位的要求。

5.工资过低,难以达到学生的心理承受值。

6.通过考研,专升本考试寻找各种借口逃避就业。

7.学生目标模糊,临毕业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规划,甚至有的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等着父母安排,对自己不负责任。

8.对于高职的学生由于本身的学历因素,在找工作的时候处与劣势。

(1)公司的需求主导是本科生,专科生的地位比较尴尬。

(2)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不愿意到基层。

(3)高职学生人数过多,竞争激烈,很多中专生与他们抢饭碗。

三、作为一名辅导员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些方法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正确引导学生的就业导向,使他们找到称心的工作。

1.在学习期间使他们建立健康的从业思想,了解自己的从业方向,做充足的准备。

2.在学生找工作期间.应该让学生明确的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平时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规划,再找工作期间有一个准确地定位,避免到时候乱了手脚。制定一份准备计划,用以调整自己,使自己尽量符合定位要求。

3.在学生找工作期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调整学生心态,教会学生敢于要敢于面对挫折。

4.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招聘单位的需求和文化。 现在的公司招聘是很重视学生的能力,好的公司竞争必然会很激烈,想脱颖而出,就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招聘公司的需求和文化,尽可能掌握公司招聘的专业和需求方向的大体政策。在来学校招聘的公司中,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收集企业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公司。同时,在日常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收集一些著名企业的企业文化,让他们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才能争取到这个职位。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就是高层次的教育。作为高职学院的辅导员更需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是人际交往,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十分重要。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在此方面优于他人,被用人单位所看好。 但是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自己做的还很不够,还没有张口说话就已经打颤。从大一开始即要紧抓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搞活动,在抓住大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活动,组织活动,必须摈弃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的状态,积极关注社会,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当然一些同学身上有些矫枉过正。一些学生干部身兼数职,整日忙于应付各种事务,参加各种活动,经常逃课,将学业忘在了脑后。这样也是不对的,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所谓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成了一种虚无。不要顾此失彼,平时也要把抓学习放在首位,让他们的内功强起来。两者兼顾。面对就业难,让学生正视这个问题,做出积极反应。参加培训,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加筹码。当然并不鼓励考证的过多过滥,盲目追求各种证书,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自己确实感兴趣的职业培训,取得相关的证书是必要的,但是盲目不得。

6.简历与求职信准备充分。现在由于许多专业的人才网站均为网友提供免费的格式化的简历模板,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应聘同一公司时简历是相同的,产生雷同,不通公司投的简历一样没有针对性,更没有明确注明申请的职位。很多学生准备的简历不仅不规范,内容也很难引起招聘主管的兴趣。我们辅导员需要在学校为学生通过多方面渠道举办专门的就业讲座。通过往届学生的实例对他们的简历进行指导。在平时多开展一些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热身。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女生比例约为44%。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厦门大学有关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毕业生的87.7%,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因此,重视和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妇女政治权益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妇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价值极限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女性因其天然的女性特点和社会传承赋予她们的任务而不得不承担生育和家务劳动,很难全身心关注所在行业,因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悖离。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因而女大学生在市场选择中往往处于劣势,造成其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一项统计显示,26%的女大学生经历了与家庭对她们所抱有的传统角色期待的冲突。在一般人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依然盛行,传媒中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

3、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新华网上载,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普及化。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将继续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同时部分单位片面认为中国现在是资本稀缺而不是劳动力稀缺,导致了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问题的泛滥。用人单位自也无限扩大,使得社会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用人的最高标准,再加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心理,致使女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4、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目前大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模式和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符合市场需求,过多的学生集中在很多长线专业上,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等用人策略上的短期市场行为,对男女性别的挑剔也应然而生。教育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还不能完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都影响了就业。同时女大学生相对保守和求稳的心态较强,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也是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5、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大学生,这是客观的,也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部分女生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一些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上,女生明显劣势于男性。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另外,在观念上受传统影响,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一方面埋怨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士。对社会上所讲的“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这种歧视女性的说法也予以默认,这说明女大学生自己就未能摆脱世俗的性别观念的束缚。

再者,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认为学识渊博,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求职,以至“高不成,低不就”影响了自身就业。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单位把“用人自”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性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消除思想文化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家庭教育观念和男性对女性认识的转变,确保女大学生的充分自主择业权,更新和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观念,营造和谐人文性别环境,切实从社会观念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媒体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刻苦勤奋、耐心细致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女大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女性就业最集中在纺织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如今这些岗位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一种职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服务等非正规就业将逐渐成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时包括了不少与新生活、新科技有关的行业,如网络技术、广告策划、自由撰稿人、证券经纪人、律师、翻译、模特等。

4、高校教育应与女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注重因材施教,因性别施教,因社会需求施教,从教育内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一,开设发挥女性特色的课程,根据女性性别特点培养适应于性别特长的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女大学生独立面对问题,以磨砺意志,塑造她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促使她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拓宽她们未来的就业渠道;其二,开展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专门课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女大学生择业的误区,帮助她们调整择业心态,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女性群体在择业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

5、发挥女性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一般说来,只要女大学生善于发挥她们的职业能力优势,还是能寻找到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特别是在公关、教育培训、广告咨询、新闻媒体、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行业方面更能发挥其特长。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和上进心不强的现象,但女性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女性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职守责,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的坚持工作。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从而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作为女大学生自身要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择业时应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要克服自卑、怯懦、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忌羞涩、扭捏,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自己对各类岗位的适应性,从平凡岗位做起,以素质高、能力强证明自身的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李秋荣,王进彦.对女大学生就业劣势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6.4;

[3]陈的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4]薛丹.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与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第5篇

关键词:就业;校企合作;传统教育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就业难的主要群体,2011年全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1余万人,加上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严峻。在当前经济危机显著的影响下,大学就业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直接引发了金行业的裁员风潮。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国受到冲击不可避免。中国加入世贸组后,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力的促进了毕业在民营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就业。金融危对我国企业的大幅冲击可能是导致高校业生初次落实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近几的初次落实率(初次落实率是指全部毕生中“已经签约”、“读研”和“出国”毕业所占的比例)呈现倒“U”趋势[1]。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具体表现:一岗位减少,直接影响了对高校毕业生吸纳能力;二薪酬降低,毕业生的薪酬水”的趋势可能还将继续;三门槛提高,些企业进行了招聘,主要以中高端人才主,门槛较高。

2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研究员张丽宾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就业率不到70%”[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浩教授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况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机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凸,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例八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男生就业率起薪都高于女生。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分析

3.1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用。金融危机从根本上制约了包括大学生内的全社会就业率。由于我国是外向型经,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著,这就使目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3.2传统教育体制和就业生人数的突增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化升级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手段、模式方面与现实的脱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众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超趋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由于逐年的就人数增多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突显,故笔者认为就业人数的突增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就业岗位的总体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对低文化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教育结构失衡以及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矛盾突显。金融危机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3.4社会用人导向方面的因素

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自身,尤其是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薪酬和岗位期望值偏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随着2009年就业难度的加大,性别因素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显著,男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明显大于女生。用人单位的短视行为,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现实因素。

3.5大学生个人因素

“期望值偏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就业观念、本身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方向的误区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6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结构性矛盾突出体现为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集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差异及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严重,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毕业生流向的基本势态。加上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4对策及建议

4.1政府方面

当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大力发展“需求导向型的”培训[3];其次,政府方面要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相应的就业法规,将末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第三,指导并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管;积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第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和长远、长效的稳定就业机制,鼓励企业不减员等。

4.2学校方面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学生就业,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加大社会急需专开设的数量; 面向社会、市场办学;师范学校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往非师范行业就业,增强专业设置与指导的科学性;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学校长期的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有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其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以2010年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为例,该学院学生分师范,软件、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截至2010年9月就业率达到94%,从就业的层次上来看进企业和公司的占到65%,教师占32%,公务员占7%,考研占6%,还有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等。取得如此成绩与学院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指导等积极有利措施分不开。

4.3用人单位或企业方面

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政策落到实处,稳定企业岗位,确保员工能有份安稳的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开拓用人岗位,借人力资源成本下降之机,增加人才储备。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和薪水差别,进一步加强公平、公正的、透明的用人制度。

4.4学生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和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想基础。毕业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适当降低期望值,考虑到中西部或者基层地区就业;以积极心态面对待就业竞争;夯实知识基础,拓宽择业视野,提高综合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就业过程中注意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以便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5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转变和发展经济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作出努力。在国家4万亿经济有计划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已成世界经济复苏的领跑者,我国就业情况已有一定的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可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原春琳.金融危机对硕士冲击最大[N].青年时讯,2009-11-13.

第6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劳动需求理论

引言

如今就业竞争压力巨大,尤其是女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状更为严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有效运行经济体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刘丽丽(2006)认为,要从用人单位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性别工资差别模型两个角度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经济学分析, 认为要以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的形式建立合理的性别分工机制, 充分挖握工作和职务中的女性化势, 淡化生理特征的固定成见, 为女大学生的“ 就业权利” 寻找一个坚实可靠的支点。[1]杨冰洁、顾佳(2010)认为,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如今的失业女大学生中,一部分属于非自愿失业,并从凯恩斯经济理论进行分析。[2]多数学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较多,而文章从劳动需求理论角度去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了解,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不仅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让“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季奔波的无奈感叹。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对全国6 万多名大学毕业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2010 届女大学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生29.5%的比例,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一些行业还有男女生同工不同酬的现象。[3]新华网记者发现,女大学生求职时遭遇性别歧视并不少见。全国妇联发展部2011年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可见,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因素分析

(一)选择的专业的需求呈饱和状态

高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大学生多选择较热门的专业。而选一个好转业,所谓的好专业的标准最根本的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信息不完善,信息失灵而导致女大学生争相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热门专业,而不知道这些专业的需求是否已经饱和,毕业后这些专业是否有利于就业。

众所周知,学生所学专业影响未来的就业。从择业倾向来看,女大学生在择业意愿与标准上与男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择业意愿上,按就业单位类型分析,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单位类上有较明显差异。男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比例均比女生高,被三资企业录用比例也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到高校和其他教学单位业的比例却明显高于男生。主要由于女大学生的风险意识较强,更注重选择有保障、相对稳定的工作,尤其是不愿到艰苦的地方、行业去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呈现饱和状态,就业率小。

(二)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随着时间范围的扩大,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发生变化。在长期,劳动和资本都可变,在超长期,劳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都可变。当企业生产成本固定时,劳动力的价格上升时,企业会减少劳动的雇佣,同时增加技术要素的投入,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男生比女生掌握技术的程度深,女大学生由于对技术的兴趣较浅薄,以及掌握程度差,所以出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女大学生的用工成本高于男大学生。对于企业和用人单位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他们就会考虑成本大小,而企业成本包括可变资本与不资本,在不变资本一定的情况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可变资本的投入。因为利润等于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可变资本越少,总成本越少,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大。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存在生理上的差别,这是众所周知的。先天的性别差异和社会统计歧视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女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男生,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用人单位总是倾向于雇佣男性。[4]

到了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福利待遇往往高于男大学生这就必定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尤其是一个妇女休产假的问题更是如此。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它不愿考虑女性的多重社会角色,多重社会职能。妇女休产假时,不仅要停工停时,企业还要付工资,尤其是她们的工资越高,企业因女大学生休产假而遭受的损失更大。此外,妇女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工作时间较短,创造的价值较少,对来说,女大学生的用工成本较大。

(四)政府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政府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了低收入者的利益。但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使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提高,此时企业的雇佣成本增加,用工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因此企业减少雇用数量。当政府强迫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时,市场对这些职业的劳动供给量将会增加,从而需求量将减少。结果是女性职业中有更多的失业。目前,我国政府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女大学生的供给量不断增大,同时需求量相对减少,从而造成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措施

(一)女大学生选择供需均衡的专业

女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以及岗位进行深入调查,调整自身的高就业期望。为了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高等教育开设一些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专业。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专业的供给状况,才能最终影响需求,也就是就业问题。开设的专业更加符合女大学生的兴趣,就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同时还能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依据时间长短使各要素合理投入

有效运行劳动、资本和技术要素,合理替换。在维持企业经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增加劳动要素的投入,并与技术要素有机结合。男性工作者主要从事技术类工作,女性工作者主要从事管理类职位,这样使男性工作者和女性工作者成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关系,当男性工作者工作量下降时,企业将增加对按男性工作者的雇用数量,因而增加对女性工作者的雇佣量,导致其工资率上升。

(三)用人单位合理雇佣劳动力

对女大学生进行合理雇佣,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运用社会保障政策,维护女职工的权益,但工资实行绩效工资制。男性工作者在女性工作者休产假时领取更多的薪酬,女性工作者接受男性工作者的领导,接受应当的薪酬分配,并使自身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那么如果法律规定男职工也有带薪产假,企业也要为男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话,从而实现企业同等对待男女职工。

(四)政府实现多种工资标准,给予政策优惠

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确立不同的工资标准。多层次工资待遇,会使企业有效运行,实现成本最小化,此时对劳动的需求增多。在政府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时,会随着女大学生的供给量不断增大,同时需求量相对增多,从而实现女大学生充分就业。

税收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的一笔支出,如果国家能够对于在男女比例配置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话,那么这些企业会得到相应的补偿,在社会上也会形成很好的影响,其他的企业也会效仿,久而久之,社会上、企业里的性别歧视现象就会减少,女性的价值也为社会所承认,所认真对待。

结论: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出现劳动供给多于需求的局面。女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现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企业调整自身劳动需求机制,女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政府有效运行经济体制,共同努力,保证女大学生日后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6(01)

[2][3]杨冰洁、顾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就业 户籍制度 职业定位

[作者简介]王新(1955- ),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江楠(1978-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辽宁 沈阳 11003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94-02

“农村大学生”指的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涉及“三农”、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农村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就业难使农村家庭巨大的教育投资难以获得回报,导致家庭更加贫困。一般情况下,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学杂费大约需要4万元,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家里希望他们大学毕业工作后能收回这笔投资,改善家庭贫困的状况。这也使得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急于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然而现实中,部分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给农民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以至于部分农民中流传“读书同超生一样致贫”的说法。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零点调查与数据网共同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因。

2.就业难的现状使农村失学率上升,进而导致农村大学生数量减少。由于就业难,“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辍学,直接步入社会打工赚钱,农村失学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大学中农村大学生比例在下降。2005年,教育专家杨东平进行调查显示: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农村的劳动力素质也开始降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1995年,城镇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已从12.76%显著地提高到23.34%,而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却仅从0.49%上升到0.54%。

3.就业难使农村的大学生成为弱势群体。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多就读于非重点学校,部分农村大学生因学校缺乏“名气”很难找到稳定工作,只能临时漂在城市,从事一些低收入、非稳定、临时性的工作,并逐步被边缘化,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由于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其处境与农民工十分相似。冷酷的就业现实使一些农村大学生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甚至出现了某些极端的观念,如仇富心理、仇官心理等,这种分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1.教育资源欠缺。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城乡之间教育投资差距较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与城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造成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偏低,最终影响到农村大学生就业。有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普通小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城乡差异明显,城镇小学平均是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小学平均比农村小学高出86%。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共计580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而且,中国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仍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由此影响了农村学生以后的发展,虽然也有农村子弟考入名牌院校,但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还是进入普通院校,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继续深造,使得他们在日后的就业中处于劣势。

2.就业处于劣势。如今,找工作不仅看自身能力水平,还与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因素息息相关,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日益明显,甚至举足轻重。城里大学生的父母或多或少有些社会关系,他们可利用这些资源为孩子铺路。例如机关招聘、国有企业,甚至一些私营企业招聘等,人际关系均占一定比重。而农村大学生父母对此无能为力,使得农村大学生某种程度上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城里学生远远高于农村学生,父亲为公务员的大学生其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个百分点,父亲为农民比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少400元。另外,大学生求职时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是加分的筹码,但农村大学生面对昂贵的培训、报名费只能望“证”兴叹,削弱了其就业的竞争力。

3.遭受户籍歧视。户籍制度的制约是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因素。中国的户籍档案跟随公民的一生,记录着工龄、奖惩情况、思想表现等,是评职称、调工资、出国政审的依据。很多基层单位通过扣留档案来限制大学生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生选择了不发达地区的工作,便要承担户籍、档案等限制带来的不能流动的风险。虽然农村大学生有明确的就业意向,希望留在城市就业,但是,用人单位往往对户籍有所限制,这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才费用,经常选择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只能望而却步。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为普遍。农村大学生找不到理想单位,只能选择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待遇低的工作。

4.职业定位过高。很多农村毕业生宁可在大城市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失业,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迈克尔・皮奥里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也称主要部门,它在工资、福利、待遇、培训和晋升机会等各方面优于二级劳动力市场,并且一旦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就难以返回一级劳动力市场,因此,即便是二级劳动力市场存在就业机会,失业者也不愿意在二级市场就业,而宁愿选择失业,从而出现了劳动力在二级市场的“自愿性失业”。这个理论适用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2008年,复旦大学对12所部属院校、地方性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择业意愿进行的调查显示:85.4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区就业,愿意到西部城市(西安、成都、重庆)就业的学生占到10.39%,希望到西部地区与人才紧缺、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大学生分别仅占总被访大学生的4.98%和3.48%。由此可见,城市一级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大学生的吸引力之大。另外,农村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工资高、工作环境优越、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高的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就业,因为农村家庭倾尽全力支付了高额教育成本,迫切希望尽快有个好工作来“收回成本”,导致农村大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也较高,如果企业的工资低于他们心中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他们会拒绝进入,这更加剧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教育。增加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素质是改变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基础。财政教育资金要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保证教育财政资源城乡分配的均衡化。对于城乡贫困家庭学生的子女在学费、补助书本费和优秀学生奖励方面给予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此外,国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村大学生到新农村就业的政策和制度,从而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如在基层工作满三年,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优先录取研究生、优先选干提干等。现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开始用一些优越的条件吸引大学生支教,如果能够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就会得到改善,农村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会改善他们的就业现状。

2.规范就业市场。目前就业市场制度和法规仍不完善,应该把与就业有关的内容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下来,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政策明确之后要培育、规范就业市场,规范市场供需主体的交易行为,建立公平就业的制度体系,确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规范、公平、安全的就业市场秩序,充分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运行原则,不因出身不同而受到就业歧视。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拔过程中要做到信息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政府职能部门,有必要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加强监督,尤其是对一些国有单位和垄断性高收入企业,让农村大学生有机会凭自身的实力与良好素质争取到他们理想的工作单位。

3.进行政策扶持。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积极携手,建立开放、规范、有序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各种机制。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消除各种就业歧视。政府还应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本主义出发,对毕业后半年仍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提供社会保障,让其在一定择业期限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贴,使其积累经验,提高综合能力,度过就业前的困难时期。企业也应尽可能地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高校应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还要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调整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学校应拓宽信息渠道,为农村学生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4.改革户籍制度。目前的户籍档案制度依然十分僵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着就业人员在市场之间的互相流动。因此,国家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推进人事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样农村大学生才能在择业初期选择二级劳动市场,增加职业岗位的选择性,解决其就业难问题。同时,用人单位要逐渐消除地域歧视,不能将户籍作为选人的一个标准,从而使农村大学生丧失了就业的基本条件。

5.转变择业观念。农村大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也是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之一。农村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认识现在的就业形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本着实事求是、重发展、先就业后择业、扎根基层择业的理念。农村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拓宽知识,加强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当前,我国存在着新增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现实提供待遇落差较大、地区和行业就业状况不均衡、就业岗位不稳定等情况。很多学者也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在此,笔者透过现象,从制度、经济、高校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同时,笔者根据原因的分析,注重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提出标本兼治的对策与措施,供以相关人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之参考。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

1.政府层面:制度措施存有不当

就业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个人发展空间的差异,是深层次原因。建国以来的以户籍为核心内容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诸多的社会不公。例如,高校招考的区域指标的不平等、大学毕业后就业户籍限制的不公平和社会保障的不相同等。大学生在不发达地区工作,将面临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就业趋向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如何解决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的差异,引导大学生就业走向基层就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难的根本途径。

2.经济社会层面: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莫大关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向社会输送有知识、高素质的人才;与之对应,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才能消化这些人才,并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可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看,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行其道,而像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则明显发育不足。可以说,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根本不需要多少大学生。退一步讲,即使这些企业愿意吸收大学生,从长期看也不符合社会分工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我们存在“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大中专毕业生的供需和层次错位问题突出。

3.高校层面: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门槛低的人文和理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因设施设备投入大、办学成本高而遭冷遇。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十年”不变,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高职院校虽然定位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但和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缺乏。总得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

4.具体实施层面:工作机制不健全、指导成效不理想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高校才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而且,无论是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设备环境等方面都得不到大力的支持和重视,如国家教育部要求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2008年这一比例为l:1000~1500,有些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专职人员甚至不足2人。由于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仍处于“临阵磨枪”型粗放式指导。其指导内容不外乎是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无论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念、理论,还是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其就业指导理念相当狭隘。作者做了一项调查,向用人单位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47份统计为下表,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不到位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1.建立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服务与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才有的临时事件,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教育,以丰富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内容,拓宽就业服务与指导途径。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就业服务与指导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按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使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及时应对社会变化和需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服务与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校内外所有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切社会力量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2.加强工作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当前,因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建设不完善,极易造成因忙于应付大量的行政事务而影响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为确保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实效,首先,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分离,逐步形成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业服务与指导队伍的专家化。因为没有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的职业化,就不可能有专家化的实现,也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专门化、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可以使就业服务与指导的理论和研究进一步深入,更好地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实践。其次,要加大就业服务与指导的投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就业服务与指导提供和落实必要的经费及人员编制,同时要为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机会:就业服务与指导人员要加强对就业服务与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3.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评估机制

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各高校于每年8月上报省教育厅当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教育部门再汇总、公布。这种单一主线的方式存在统计单一(即为是否就业)、数据较为容易失真等诸多问题。要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评估对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反馈作用,我国应该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重、相互独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评估机制。应该设立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充分体现就业率的“含金量”,完善收集就业信息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方法,注重就业率统计的阶段性和时效性。

4.加快立法进程,制定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法规

从西方各国就业服务与指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就业服务与指导是伴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适宜的就业环境是开展就业服务与指导的基本外部条件。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是整个社会就业市场中的一个中介形式。它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用人背景,即需要有一个较为规范、正常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运转机制来保障。如美国1976年通过的《均等就业法案》规定,公民(包括毕业生)有均等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时不得有性别和种族上的歧视。若明显违反该法案,当事人可以,经查证属实,用人单位要以罚款的形式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要在制度上、法规上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坚持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真正体现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5.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加强失业保险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就业服务制度建设,使大学毕业生有较为稳定的生活保障,并能提高其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保障其拥有就业的机会。我国应通过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业网络体系。首先,在体系构架上,应包括管理核心、中介服务、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各类组织机构(鼓励市场化主体的参与);其次,各类就业机构应被赋予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在各自专门化发展中,获得更高的协作效率;最后,就业体系还包括一个由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工程的工具子系统,以满足系统功能发挥的需要。就美国经验来看,我国应把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同积极的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如成立就业支援服务公司,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信息与咨询服务,减少因岗位供求脱节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分别设立对大学生和对企业的各种就业促进津贴等。

6.发展经济是增加就业的根本出路

大学毕业生就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就业途径和渠道。增加就业,最终必须依靠发展经济以提供就业岗位。从美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就我国近十多年的情况看,也是如此。因此,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寻求办法,必须充分利用好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或行业门类,以及产业结构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调整的契机。就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成功措施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应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中小企业资金融通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政府在中小企业中的各项服务功能;我国应积极发展农村的多种经济和多种经营,搞活农村经济,挖掘农村的广阔市场;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有东、中、西部和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彻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7.强化政策研究,确保干预得当

任何政策干预都存在风险,因此,国家必须建立全面政策分析评价系统,确保政策干预取得积极效果。我国就业政策制定要研究中国的特定社会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大学生就业特点;认真研究国外就业政策、落实措施、政策传导机制、最终结果以及对不同国家就业政策的比较;确定解决问题的范围与目标,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政策草案,并对就业政策效应做模拟研究;对政策实施进行跟踪研究,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反馈,以便于政策决策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余桔云:多举措降低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政府责任重大[N/OL].2007~05~17[2008~07~19].news.省略/c/2007~04~24/102411704796s.shtml

[2]孙英浩:欧美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45(11):71

第9篇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各个阶层整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更大,这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在“十五”期间,我国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达到历史以来的高峰,加上现存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到2200~2300万人。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700~800万个,年度就业岗位缺口在1400~15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供求矛盾尖锐造成了女大学生的求职难上加难。由于近年来全球的经济增长缓慢,欧、美等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日益恶化,失业率逐步增高波及全球。中国这个以靠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的劳动力市场受到影响,就业岗位供大于求。此时我国只有想方设法地去拉动内需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观有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中也都有明确的关于女性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的条款;《劳动法》第三条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在劳动保障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落实男女平等的就业原则,用人单位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省级地方人大及常委会依据《劳动法》也制定了大量有关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规范性文件。但由于这些提法比较笼统,没有可以量化和具体的配套措施,特别是现行的生育保障机制很不完善,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不能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保障。眼前横在女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是天然的与生俱来的生育、抚养小孩、操持家务等问题,有学者称之为“自然附着成本”,这对企业来说只能意味着无形减员和支出相对增加。例如,现在大部分女职工实行企业生育保险。这就意味着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基本工资,以及女职工在此期间应享受的医疗福利,完全由企业来负担。因为大部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面前,必须勒紧裤袋减少自我生产成本的支出。如此的“性别亏损”,它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就拿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拒招女生。

3.现有的传统文化观念消极影响阴魂不散

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贤妻良母”“重德轻才”等传统的女性观不仅贬损女性的形象,弱化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而且还从思想和行为上约束和控制女性,严重地阻碍了女性的进步和发展,剥夺了广大女性的政治、经济权利,限制了广大女性的人身自由,成为压抑女性成才就业的封建桎梏,使她们完全依附于夫权制度。特别是男权文化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及“夫贵妻荣”的思想意识形态把广大女性牢固地放在男性的统治之下,这样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依然长期存在,左右着女性的就业,造成女性很难像男性一样以事业为重。现在女大学生不仅就业难,即使就业后,也有部分女大学生要受到用人单位不平等的对待,如同工不同酬等。从古到今,我国很多父母总是根据传统的性别规范模式来教育女孩,希望她们在长大以后孝敬父母,抚养子女,奉献家庭,对她们能否个人成才、事业有成的期望值不高。女孩子从小就在家庭受到潜移漠化的性别消极文化角色影响,成家后仍逃脱不了家庭成员间传统的婚姻文化、家庭伦理教育文化的束缚,更甚之,有些家庭成员间对女性就业认识的不协调防碍了女性成才与发展,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现有的企业成本核算功利化凸显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不断加剧加深,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譬如实际操作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越来越看重。相当多的企业表示不要应届毕业大学生,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实际操作工作能力差、无工作经验且思想不成熟,聘来之后企业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支出,影响了整个企业的生产、销售工作的推进。对于他们培训合格之后企业还要担当他们跳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企业没有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利益考虑问题,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管理;反而站在企业摸得着的利益立场来看待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所以在功利化思想的指导下,很多企业不愿意要应届毕业大学生,更何况是有一系列“性别亏损”问题的女大学生。

5.现有的就业市场体制和计划专业设置矛盾突出

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我国大部分大学还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方式对教育进行干预,没有对教育市场进行信息科学的预测和论证。大学专业设置改革仍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课程设置过时,教材内容编写陈旧,教学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特性一样且高分低能,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急功近利,盲目开设新专业,有些专业甚至“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在学校的经济效益驱动下不顾自身条件竞相开设法学、市场营销、经济管理、法律等热门文科专业,这些专业往往集中了大量的女大学生,其结果是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供大于求,再加上专业分工过细,学生相关知识面过窄,缺乏对社会经济的了解,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女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脱节。造成女大学生的相对过剩,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策略

1.我国应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法规建设,为女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女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优质的人才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是,这些法律虽有条文却在处罚取证等方面难以立案,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客观上使得就业性别歧视越演越烈。因此,只有法律责任清晰了,并且劳动机构对用人单位进行“性别歧视”的执法力度加大了,才能够建立起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好运转机制。我们要深入地研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现象,一些用人单位对女性就业挑这样那样的毛病,这绝不是简单的性别歧视的因素,外化地看,妇女的“生育”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过重是不争的现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原因。内化的看是女性对社会贡献

的隐性化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政府应该拿出可操作的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例如,通过国家给企业减免税收或由企业、保险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女性生育保险等办法,建立起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最终达到杜绝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发生。

2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女大学生的就业与否,将深刻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只招聘有一至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其理由是若招聘应届毕业生,至少要培训半年至一年不等,这些培训对部分企业来说往往是赔本的买卖,企业不愿承担这些风险。这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而对于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来说,难度就更大。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作为女大学生自己,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发挥细致认真、坚韧沉稳的性格优势,凭借着自身的综合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3.女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并调整择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客观上决定着我国高校教育不能按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对女大学生教育要有特殊性和针对性。例如,在我国高校中大部分女生在学习过程中很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导致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还有的女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是瞄准上海、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大城市和大公司,在工资待遇上总是期望待遇优厚,错失了许多的就业良机。还有些女生缺乏就业经验及就业心理准备,以至稍遇挫折,就造成心态失衡。变得焦虑和自信心不足,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学校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学校要想方设法去搭建各种就业平台,创造各种就业环境,让女大学生及时地了解我国经济社会的动态,及时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调整好自我培养的脚步,将自身的特点转化为优点,争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的取得成功。

4.我国应大力提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特别是起步阶段,更需要创业者做好吃尽苦头的心理准备,并具有不畏艰辛,敢于拼搏的精神,时刻能承受得起巨大的精神压力。我国女大学生继承了中华传统女性的美德――很能吃苦耐劳,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均能任劳任怨地生活和工作。今天的人们将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环保旅游等方面产生多层次的需求,这就为广大女大学生的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女大学生应及时提高其就业潜力,并密切关注企业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变化,开阔思路,善于捕捉和挖掘新的就业机会。况且目前的女性创业环境比过去已经有很大进步,在我国女性创业成功的已经大有人在。譬如,民营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资金投入小且风险又不大,对市场信息反应灵敏,创办起来比较容易成功。一个人或几个人就可以成立一家小公司,它比大中型企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女生大胆的去创办小企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拓宽自己的就业面。

第10篇

[关键词]就业问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主导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66-02

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相比,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成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对策。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新疆经济欠发达、高校扩招、就业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等;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自身素质不高、汉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给出可行性建议,就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研究综述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李爽、安晓琴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宋锋华、张玉玲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软件Amos60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性格特征、个人期望,并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允、居来提・司马义、徐晶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以新疆大学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目的、就业愿望、就业环境认知等十个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李刚、张伟的《信息时代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塔里木大学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电子商务》,2011年第11期)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解决信息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要求;邢利伟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2-3期合刊)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加强引导,实现科学化,提高就业竞争力;帕孜来・马合木提、郭建伟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綦群高、何建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一文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和历史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吐尔逊娜依・赛买提、阿孜古丽・阿不都拉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认为在就业实践教学中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罗俊、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谭刚、麦买提・乌斯曼、阿力甫・那思尔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目前疆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缺陷和指导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急需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

2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综述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题,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少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政府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潘岩红的《新疆木垒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门路》(《中国人事报》,2003-08-12)建议目前经济滞后和就业压力大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政府,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舞台;库来惜・阿不都拉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压力与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毕业生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的分析,建议毕业生要通过自我内在调适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外在调适来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压力;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认为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田华的《新疆高校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当中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娜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提出今后政府需要弥补的地方;陈小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新疆财经》,2011年第3期)认为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应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实施民汉合校,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22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下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体制、机制;王志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详细阐明了政府和市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居来提、苏来曼的《基于市场、政府共同作用导向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探讨了以市场为导向现有就业模式,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探索;辛萌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17期)一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问题,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23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海米提、热西旦、贾成军的《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认为应以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刘会、刘艳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进行就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三管齐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磊的《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提出应从政府、新疆当地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在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个人几个不同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和成就。结合高校、社会企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分别给出了建议和对策。有的学者针对某一重点进行详细、透彻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积极性,建议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1.4

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1)封建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在结婚后,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不利于专心工作和事业开拓,这使得许多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2)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改制改革,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高校某些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使毕业的学生不受市场青睐;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毕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有业不能就”的尴尬局面。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企业纷纷裁员以求自保,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3)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单位都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女性的雇佣成本明显高于男性。第一,女大学生参加工作后,首先面临的就是结婚生育问题,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5个月,同时,《劳动法》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工资照发,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这部分成本就要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第二,女职工比男职工的退休年龄要早5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额外福利成本的支出。第三,由于女职工的体力及生理原因,造成单位不能随意给其安排工作岗位。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纷纷偏向于男性。

(4)女大学生自身原因。在择业过程中,就业期望值高和综合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些女生,缺乏对自我认识的正确定位,“国有企业”、“党政系统”、“大中城市”“出国”等成为其寻觅理想工作单位的关键词,对基层、艰苦地方的单位却不屑一顾,从而错失了许多工作机会。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下,某些女生的综合素质偏低,这与平时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关,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弱,而这些正是用人单位倍加关注的东西。

2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研究

(1)政府、社会方面。现阶段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全社会动员起来,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确立性别平等的意识,大力清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做好舆论宣传,广泛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为女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是解决一切就业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基础。第三要建立女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议政府将女性生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和阶段性的误工损失划归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减轻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消除用工单位聘用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2)高校方面。一要做好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要因“女”施教。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可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尽量为女大学生拓宽知识渠道,多给女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三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女大学生在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增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

(3)女大学生个人方面。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前,应从自己所就读院校的社会声望、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本人的综合实力等方面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合理设定就业期望值,改变过于功利的择业标准,面向社会、面向基层、

面向需要,积极主动地到更多领域去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 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2]汪芳芳,牛云芳.中国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J].黑河学刊,2008,(1).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原因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市场水平的逐步提高,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由过去的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这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带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等。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1.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偏低。

1999年高等教育大发展思路提出后,我国的高等院校连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其初次就业率却一年低过一年。2001年高校的毕业生仅为114万人,而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相比去年又增加了16万人。可见,近十几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之快,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虽然各大高校和各级政府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仍在下滑,甚至很多人把毕业称为失业。

2.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较低。

从近年的就业情况上看,有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了工作,但是稳定性较低,随时都面临着失业的可能,这种有短暂就业经历的大学毕业生属于隐性的失业人群。这其中有一半的原因在大学生自己,很多人在毕业时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不管好赖、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只要先找到工作再说,不喜欢再换,这种随意的就业观也使用人单位产生了不满。还有一半原因出在用人单位,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行业特点、季节性的生产经营模式等原因,基于企业利益、节约成本等原则,使得大学毕业生随时都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就业较难。

在就业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把学历文凭当作首要条件,学历越高的、毕业院校越好的就越受用人单位青睐,这就是所谓的名牌效应。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就会让人产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感觉,除了一些技术操作性强、特色明显的专业学生外,很大一部分学生要找到理想化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4.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

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很普及,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除了一些女性优势较突出的专业外,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要更大一些。很多用人单位会因为婚姻、家庭、生育等种种问题,不能给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而现在高校中的女生比例越来越大,这也给女大学生就业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大学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高,这样大幅度的增长必然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难以完全消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少企业被淘汰,工作岗位相应减少;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的可替代性增加,很多企业也因此减少了工作岗位的设置。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加大,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人员招聘,对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开放的岗位就更少,这无疑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2.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存在误区,这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完全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存在攀比心理,稍比其他同学差些,就放弃工作机会;有的大学生就业时只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金饭碗,其他工作机会一概不选;有的则是自卑心理作祟,在应聘时不敢表现自己,争取工作机会;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只有挑专业对口的岗位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这种种限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狭窄。

3.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偏低。

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缺乏,大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都普遍偏低,这就使得他们理论结合到实践中的能力比较低,大多只能纸上谈兵。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效益的人,如果只会理论而不会应用,就会影响工作的效益,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偏低也成了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1.完善就业市场,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多元化就业方式。

就业问题是民生的根本,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走入社会。政府部门应该加快户籍、档案人事管理等制度的改革,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阻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自由、流动、宽松的空间;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中介组织的建设,畅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完善保障就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能有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协调好区域间的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尽量缩小因区域差距而引起的不公平;倡导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人才紧缺的地区去建功立业,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2.改进培养教育模式,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各大高等院校应该与时俱进,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使教育成果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大高校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的设置,更新专业建设的理念,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合理的专业选择机会;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和手动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相关人员的素质,增强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好学生的各种就业问题。

3.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首先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身的优劣势、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准确的定位就业的实际方向;其次,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念,打破就业的种种限制,应该认识到工作不分大小贵贱,也不要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放开面子束缚,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和方式;最后,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同时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的实践能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总之,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生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还会增加,这给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增加了难度,因此,应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杨程.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

[3]王淼.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表征•原因•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

[4]李婧玮.我国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