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力继电保护

电力继电保护

时间:2023-09-21 17:5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力继电保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力继电保护

第1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2-0023-02

配电系统是发电系统、输电系统同用电负荷之间的联络枢纽,因此,对配电系统所采取的任何一种非计划改变都应该以不影响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前提。在新时期下,采用诸如故障限流器、动态电压恢复器、无功补偿器等装置来达到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越来越多。虽然这些装置的控制单元和整流逆变单元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其快速反应的动作特性使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但是,这些电力电子设备在保证高质量的供、配电的同时,也给系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运行隐患,如对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影响等。

一、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目的

无论是电力系统,还是配电系统,加装继电保护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继电保护必须具备“区分”电力系统的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运行状态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配电系统不正常与故障运行的工作状态。

(一)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压过大偏移还会引起电力系统无功潮流的改变,增加有功损耗等,不利于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所有的不正常运行都可能会给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其进入故障运行,从而扩大损失范围。

(二)故障的工作状态

配电系统的故障主要概括为短路和断路两种情况。

1 短路:在配电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中,对配电系统运行和电力设备安全危害最大,而且发生概率较大的首推短路故障。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发生通路的情况。

2 断线:配电系统还存在一相断开故障和两相断开故障的情况,简称断线故障。这类故障大多发生在具有三相分别操作断路器的架空线路中,当断路器的一相或两相跳闸时即形成断线故障。例如在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上,当发生单相短路的一相断路器跳闸后,即形成一相断开、两相运行的非全相运行状态。

二、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要求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这几个特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元件的继电保护。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可靠性主要取决于保护装置本身的制造质量、保护回路的连接和运行维护的水平。一般而言,保护装置的组成元件质量越高、回路接线越简单,保护的工作就越可靠。同时,正确地调试、整定,良好地运行维护以及丰富的运行经验,对于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的误动和举动都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提高不误动的安全性措施与提高不拒动的信赖性的措施是相矛盾的。由于不同的电力系统结构不同,电力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不同,误动和拒动的危害程度不同,因而提高保护安全性和信赖性的侧重点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因此,要在保证防止误动的同时,要充分防止拒动;反之亦然。

(二)选择性

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这种选择性的保证,除利用一定的延时使本线路的后备保护与主保护正确配合外,还必须注意相邻元件后备保护之间的正确配合。

(三)速动性

继电保护的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短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动作迅速而又能满足选择性要求的保护装置,一般结构都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对大量的中、低压电力元件,不一定都采用高速动作的保护。

(四)灵敏性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该是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在系统任意的运行条件下,无论短路点的位置、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当发生断路时都能敏锐感觉、正确反应。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评价和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要根据被保护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使以上四个基本要求在所配置的保护中得到统一。

三、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措施

继电保护是任何一个配电系统中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类型,每一等级母线的进线端和出线端都会安装不同种类的保护,并且根据各种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可保护的最大线长,对各电流保护进行合理配合,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类型的优势,并与其他类型的电流保护配合实现对各段线路的全范围保护。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措施按照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措施:

(一)电流速断保护

对于反应于短路电流幅值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就是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具有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的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不可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并且保护范围直接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很多,或者被保护线路的长度很短时,速断保护就可能没有保护范围,因而不能采用。但在个别情况下,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也可以保护线路的全长,例如,当电网的终端线路采用线路一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时,线路和变压器此时可以看成是一个元件,因此速断保护就可以按照躲开变压器低压侧线路出口处的短路来整定。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可考虑增加一段带时限动作的保护,用来切除本线路上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同时也能作为速断保护的后备,这就是现实电流速断保护。对这个保护的要求,首先是在任何情况下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并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其次是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具有最小的动作时限;在下级线路短路时,保证下级保护优先切出故障,满足选择性要求。

(三)定时限过流保护

作为下级线路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也作为过负荷时的保护,一般采用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其启动电流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当电流的幅值超过最大负荷电流值时启动。过电流保护有两种:一种是保护启动后出口动作时间是固定的整定时间,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另一种是出口动作时间与过电流的倍数相关,电流越大,出口动作越快,称为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启动,而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则能反应与电流的增大而动作。在一般情况下,它不仅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到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选择启动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下级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来整定;而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本元件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障碍,常将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阶段式电流保护。

总之,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应用于配电系统中,其给配电系统带来的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现象,必然会引起相关技术领域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周雪松,徐晓宁,马幼捷,等,配电系统电压稳定性概念的分析[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2,2(2)

第2篇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装置重要性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就相当于一个不需要休息的电力检查员,不停的巡视电力线路中的运行状况,通过分析线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如果是比较常见的、技术难度比较低的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会自行解决,如果是比较难处理的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及时通知电力系统的监控人员,尽量把故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周围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为电力企业减少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不断改良完善,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保护体系,再加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与其渐渐融合,使继电保护装置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但是,还是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功效,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重视装置的养护及维修过程,从而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排除

(1)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有可能是因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不善造成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特点,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电力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配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过程中的顺利行,这有利于促进继电保护及时对电力线路中的故障做出反应,减少大面积故障的产生,降低了电力部门的经济损失。

(2)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不是突然性的,而是有一定的征兆,因此,电力系统的监控人员一定要及时记录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对装置的各部分零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零件受损,要及时更换。这样做有助于监控人员,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发现异常,能够快速的对异常现象做出反应,能够通过异常的数据推断出故障的具体原因和地点,减少了查询的时间。记录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种各样数据,是保障故障及时发现和解决的基础。

(3)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进行故障的维修与排除。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中,电流互感饱和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电力互感器饱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进而引发故障的发生。在现代电力系统负荷不断加大的今天,短路问题的发生使得电流非常大。由于短路问题的发生使得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现象,直接导致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无法开展工作。进而导致了配电系统出现断电,导致了配电系统的大规模停电。另外,继电保护装置中元器件的损坏、元器件故障等也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常发故障。元器件的损坏导致了继电保护装置失灵、进而影响了配电系统的安全。针对上述常见故障,现代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应针对常见故障的发生制定相应的对策与策略,以此快速排除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安全。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特点,在进行继电保护装置故障排除前应对设备养护维修就来、运行记录进行分析。了解元器件的使用情况,以此为确定故障点奠定基础。许多故障可以通过元器件记录明确故障的发生点。根据元器件使用情况、环境等多种因素了解元器件在该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同时结合故障现象确定故障点,以此实现快速排除故障的目的。另外,对于一些不能根据记录分析的故障或不能确定是否由于元器件损坏引发的故障可以采用元器件替换法、参照法、短接法等确定故障点,以此进行排除。以替换法为例,在无法确定元器件是否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同型号元器件替换的方式查看是否可以排除故障,以此缩小故障检查范围、快速确定故障点以进行排除。通过科学的故障确定、维修等方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快速检修故障的目的。

3以科学的管理方式预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根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可以看出,科学的养护管理制度、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特点进行运行维护是预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发生的基础。现代电力企业应从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入手,强化设备维修记录、运行维护与故障分析能力的提升、定期检验以及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应用等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预防的目的,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结论

综上所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离不开电能,电力行业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行业,科学合理的使用电能可以带给我们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如果管理不当,则会引发巨大的危险,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保证电力路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电力部门必须重视的内容,这不仅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继电保护装置是保护电力系统的一项有效手段。它通过对线路中电流的电压、阻抗等数据的变化,分析被保护的元件是否发生了故障,及时将故障源头切断,避免了相邻供电系统受到影响,有效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来自于《科技创业家》杂志。《科技创业家》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郝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

第3篇

关键词:继电保护 故障 维修 诊断 分析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电网建设的蓬勃发展,继电保护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各级电压的电力系统中,尤其是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继电保护在电网中非常重要,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引起大面积的停电现象,重则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提升的维修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力故障诊断技术

受限于科学技术水平,在我国除了纵联保护和差动保护之外,继电保护装置仅剩下显示保护安装处电气量的功能。由于同一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各相的状态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对继电保护的故障进行分析可以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及时、更彻底的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和录波报告。国外的继电保护工作由于起点比较早的原因已经领先了我们许多,所以我们要迎头赶上。

从1990年开始,微机保护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造成了大量新型继电保护的方案和原理,这些方案和原理也对装置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可靠地数据通信手段,对于主设备的保护来说,对于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变压器组保护以及发电机的失磁保护等也逐渐通过了尖顶,继电保护只能起到缩小事故影响区域以及切除故障元件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诞生了系统保护的理念,受限于时代的不同,当时该理念主要是指安全自动装置。通过电力继电保护完全可以做到避免大面积停电的问题以及重大电力设备损坏的事故。对于一些学术性的试验项目,如果其偏差超出了规程规定的范围,那么必须仔细分析、检查,找出原因,继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

2.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利用电力系统中发生异常情况时产生的电气量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即为继电保护。所以,就要求所有的保护单元都可以共享故障信息以及全系统的数据,而且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要求每个保护单元和重合闸装置在分析信息和数据的同时协调相应的动作。下面笔者就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技术进行浅谈。

经过了十五年的迅速发展,西方先进国家的微机保护已经进行了三次更新换代的工作,并且最新的微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绝大多数实例证明其可靠性。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在进行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和维修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用质量完好的元件来替代自己所质疑有故障的元件。故障诊断始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其全名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的技术手段是采用智能诊断方法和人工智能。电力系统对微机保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

3.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要求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排除工作人员以及故障维修工作人员有很强的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由于设备故障与征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设备故障的复杂性,形成了设备故障诊断是一种探索性的反复试验的特点故障诊断过程是复杂的。对于一般的非系统保护,实现保护装置的计算机联网也有很大的好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当电力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了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缩小故障查找范围来进行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查找和排除。这些数学诊断方法又各有优缺点,研究故障诊断的方法成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这一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进行诊断。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与整定时,应根据造厂提供的变压器绕组流过故障电流大小与允许时间的关系曲线配置与之相适应的保护。其目的是使微机保护系统在实现功能日益完善的软硬件基础上实现保护系统运行及性能价格比的最优化结构。一般来讲,速动性主要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尽可能迅速地去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电力继电保护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会对电力继电保护中的某个元件产生怀疑,由于电力继电保护故障通常都是由于某个元件的故障引起的。

今后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方向是:将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取长补短以便于应用和减少诊断结果的误差,同时也便于实现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通过使用网络来达到分布式母线保护的原理,大大改善了传统方式的低可靠性局面。笔者在文中描述的方法,在大爱的缩小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排除的范围的同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维修中采取次数最多的方法。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速度与人工操作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所以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便是大规模的使用计算机,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诊断的方法来检测故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电网的广泛普及,我国对电力的需求急剧增高,电力事故的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对其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并且我国的电力行业现状不是很理想,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沟通渠道以及统一指挥,并且电力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式的发展中,造成了管理、安全理念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措施,及时发现继电保护的故障并提高继电保护的维修技术水平,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全面的研究继电保护发展趋势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继而才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沛,陈德树.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

第4篇

1.设置好跳合闸回路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要设置好单独的跳合闸回路,这样,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够及时将故障排除,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能够将告警信号和动作信号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就能够发现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2.电力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电力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微机继电保护抗感染能力偏低,一旦受到外界通信设备与干扰器的干扰,或者电压产生较大的变化,就易出现逻辑元件错误等故障。

2.2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多次接地、接触不良、机械问题、回路断线、短路等问题会导致地网与二次接地之间产生电压,在电压增大后,则会发生误动的情况,还有可能导致零序电压比升高,导致电流增大,回路负荷降低,继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2.3电力继电保护的隐形故障,对于隐形故障的处理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工作,一般的输电线路其断路器故障保护也会确定好跳闸的元件,如果跳闸元件出点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运行故障。

2.4机电保护零件材质差,精度不理想,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故障难以被及时发展,从而出现误动和拒动的情况,此外,如果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温度过高或者未得到及时的降温,就可能导致设备被烧坏。

3.继电保护故障维修特征分析

3.1对技术性要求高电力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应用性的基础,继电保护工作同样也是如此,基本上涉及到了所有的关于电力的知识,如变压器设备、电路等等,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人员必须要有深厚的实践与基础能力,同时,也要能够应付不同的局面与故障,如元件故障、配件故障等等。一般该种故障均可以通过系统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常用的解决方法便是更换元件与配件。此外,也可以使用技术参数对比法,技术参数对比法的原理即继电保护系统需要使用技术参数进行参考与衡量,可以说,技术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出现故障,此时,便可将正常运转设备与故障设备进行对比,若发现两个技术参数不同就能够根据参数位置发现故障的位置与原因。

3.2具有信息化的特征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电力企业的网络办公已经得到了普及,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都实现了联网功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网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化与网络化也是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技术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表现,特别是在数据与参数方面,可以实现数据和参数的全程性运算,此外,还能够使用数据分析模型系统来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并发出相应的信号。就目前来看,目前的网络方法不仅可以采集与分析数据,还能够对故障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这边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此外,电力企业之间还能够互动信息,电力设备单位与设计单位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最新的信息。电力企业也能够使用终端来接收与传递信息,在完成后,即可对信息进行分析、分类、处理,并进行存档,这样,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能够在数据库中调用信息。

4.继电保护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继电保护故障的维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主要表现在智能操作上,智能操作能够模拟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帮助客服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输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这就为故障的抢修节约了大量时间,这就可以有效优化电力系统运转的工作效率,在维修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到以下的问题。

4.1检查元件外形、尺寸与工具是否正确在进行维修之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检查零件外形、尺寸与工具是否正确。以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问题为例,如果铆装后零件发生扭斜、弯曲等情况,这就会给下一到工序的调整带来新的难题,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元件发生报废,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多是足铆零件过长、过短或者用力不均、元件位置放置不当、设计尺寸不精准所导致,因此,在进行铆装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要检查好元件外形、尺寸与工具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维修。

第5篇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基本要求 现状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1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

继电保护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熔断器作为最早、最简单的保护装置已经开始使用。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熔断器早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建国后,我国断电保护学科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应用的时代。1984年,原东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因此,自进入90年代以来,不同原理、不同种类的继电保护装置相继出现,经过多年研究,微机保护的性能比较完善,成为电力系统保护、监控、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2.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任务

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尽快地将故障切除,以防故障扩大,当发生对用电设备有危害性的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应及时发出信号告知值人员,消除不正常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可靠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映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或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后,不同电气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动作于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基本任务如下: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遭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当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发出信号,以便告知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保证安全供电;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供电系统的自动装置,如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配合,大大缩短停电时间,从而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之后,总是伴随有电流的骤增、电压的迅速降低、线路测量阻抗减小以及电流、电压之间相位角的变化等。因此,利用这些基本参数的变化,可以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如反映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反应电压降低而动作的低电压保护等。

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正确地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对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有以下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第一,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的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选择性地将故障部分切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使故障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二,快速性。指的是可以减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加快非故障部分电压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第三,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应根对保护装置动作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第四,可靠性。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性质如何,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产生错误动作。保护装置如不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

2.3继电保护装置故障与维护

造成微机保护装置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电源问题,比如电源输出功率的不足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若电压下降过大,会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的变化,充电电路时间变短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到微机保护的逻辑配合,甚至逻辑功能判断失误。如果微机保护出现无法给出后台信号或是重合闸无法实现等现象,应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元件老化而下降。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针对以上事故,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继电保护运行的维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值班人员做好各仪表的运行记录,定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巡视和检查;当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后,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并查明事故原因,同时记入值班记录及继电保护动作记录中。第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岗,一般允许接通或断开压板,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在清扫工作时,注意与带电设备保护安全距离。第三,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及设备查评:检查二次设备各元件标志、名称是否齐全,各类继电器外壳是否破损,感应型继电器的圆盘转动是否正常,各类信号指示是否正常。各种按钮、动作是否灵活无卡涉;接点接触有无足够压力和烧伤;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发热冒烟或烧焦等异常气味。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3.1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一台PC机的功能。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需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

3.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它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所有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反应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继电保护的作用主要是切除故障元件,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因为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3智能化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及应用在各行各业的日益普及也为探索新的继电保护原理提供了条件,智能电网中可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利用这些信息可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实现对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的远程动态监控和修正。

4保证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

4.1做好常规巡视检查

不论何种保护,常规巡视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清点连接件是否紧固焊接点是否虚焊机械特性等,将装置所有的插件拔下来检查一遍,将所有的芯片按紧,螺丝拧紧并检查虚焊点。在检查中,还必须将各元件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的螺丝紧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

4.2做好继电保护装置检验

认真完成各类检验项目,在完成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改变回路接线等工作。

4.3接地问题

继电保护工作中接地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屏障等的接地问题,必须接在屏内的铜排上,保护屏内的铜排是否能可靠地接入地网,应该用较大截面的铜辫或导线可靠紧固在接地网上,并且用绝缘表测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第6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继电保护装置是供电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系统故障进行分析与处理,并且自动恢复线路供电。对电力企业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提升有巨大作用。继电安全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继电设备,更与整个电力系统正常平衡运行有密切联系,需要从总体来把握。

一、电力自行化继电保护的价值与管理工作现状

(一)继电保护工作体现的价值

对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言,继电保护是不可或缺的方面。继电保护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对继电保护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管理工作价值主要体现在继电保护效果方面。管理工作要采取合适的手段与方法,建立并完善相应机制,从而保障电力系统整体平衡运行。

(二)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依赖于一整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建立与健全是为了保障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体工作任务能够有效落实。而当前在管理体系构建方面存有一定问题。对于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如果不能有效地落实管理效果,就会影响到某一部分的工作效果。如果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存在类似情况,那么整体工作就没有成效而言。工作结果也就没有科学性与合理性。

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在不合理方面。将问题细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把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要义。关键部分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体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此方面对于系统整体平衡安全运行是非常关键的,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别注意。

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人完成的。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控制等一系列的步骤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对不同资源调配及优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工作人员个人能力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某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未能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从个人能力与知识储备来讲,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在面对问题与故障的时候并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必然会对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电力系统平衡运行,日常管理工作是一个方面,设备质量与工作运行的状态是另外一方面。某些设备自身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在采购及后期管理过程中,未能有效地避免,就会埋下隐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需要工作人就设备的不同状态作准确判断。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也有可能会对继电保护设备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二、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一)严格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与性能

电力系统要保证健康平稳地运行,一方面要靠管理,而另一方面就在于设备性能。而设备性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是由设备质量决定的。除此之外还有操作方法。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要达到相应要求。首先是可靠性。其次有选择性与速动性、灵敏性。其中可靠性是最基础的要求,在需要时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不需要时也不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响。对于选择与灵敏性而言,是通过继电保护整定实现。速动性体现在对于故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消除,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为系统稳定性提升提供相应保障。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故障发生的概率及对零部件的损坏程度就会相应降低。应用于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在于被保护的系统元件出现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给该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指令,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元件自身的损坏,并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要求。鉴于此,企业在设备采购时要从以上4个方面来考虑保护装置质量问题。企业在生产设计环节也要考虑到实际应用方面,以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双方都努力,电力系统平稳安全运行及管理工作效果就会有明显提升。

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配置资源,保障继电保护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安全运行状态。设备质量是前期性质的,管理工作则是后期性质的。技术在不断发展,企业要同步对软硬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要将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放到工作重要位置。在面对故障时,技术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管理工作也可以利用自动化的优势,实现对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将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专门资料库为后期工作开展积累经验与奠定基础。

(二)从调试与安装环节确无论是设备的性能

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方面依靠设备自身质量,另一方面则是管理工作水平。而调试与安装环节在两个方面都会有体现。对于安装工作而言,从系统建设到安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对参与工作的各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在设备安装后要对其进行调试工作,调试过程中要保证不同要求下性能都能达到要求。在此环节也容易发现质量问题,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调试过程可以模拟设备某些故障来测试设备性能。要考虑到可能会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干扰的因素,如磁场干扰,雷电,防潮等。在抗干扰方面要依据相关标准开展工作,首先要考虑到安全与质量方面问题。在施工环节也要加强管理,该环节与设备后期运行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三)运营与维护环节

要保障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不只是在前期采取相应的措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某些问题才会产生,这一类问题在前期往往无法有效消除。在运营后要有计划的开展维护工作。验收工作除过常规性试验外。还要针δ承┬碌奶匦宰飨嘤κ匝椋如抗干扰,遥测。设备运行要制定制度规范。制度与规范一部分来源于其使用说明,中一部分来源于前期的试验总结。后期运行中对问故障维护的总结。由于总结工作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制度规范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设备正常运行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某些设备对环境要求高,满足其要求也就是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利用率提升就会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并同时对成本有一定控制作用。与设备相关数据与资料要妥善保管,数据资料可能是电子资料,也可能是纸制资料,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考虑到资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是采取备份方式。企业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系统,便于工作过程中信息处理与高效沟通。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结语

作为重要能源,电力行业的平稳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随着电力行业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电气设备也在快速增加。设备间联系也相应增强。一旦设备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对系统整体运行造成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如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设备自身质量的安全可靠,工作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等。

参考文献

[1]张晓滨,李春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144-145.

第7篇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二次回路;瓦斯保护;定时限过电流

中图分类号:TM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085-02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变配电的重要设备,它的故障对配电的稳定、可靠和系统的正常运行都有明显且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电力变压器也是非常昂贵的设备,由此,提供对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尤为重要。变压器通常需要的保护装置有瓦斯保护、纵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过励磁保护等等。下面就电力变压器常用的典型保护做分析。

对于输电线路高压侧为110 kV及以上的工厂总降压的主变压器来说,应装设过流保护、速断保护和瓦斯保护。过流保护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在有可能超过电力负荷时,也需装设过负荷装置。但是如果单台运行的电力变压器容量在10000千伏安及以上和并列运行的电力变压器每台容量在6300千伏安及以上时,则要求装设纵联差动装置保护来取代电流速断保护。由于主电源出口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限为 2 s,则变压器保护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可整定为1.5 s。

1 装设瓦斯保护

当变压器油箱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高压侧断路器。

2 装设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3.2 过负荷保护动作时限

上述设计的电流及电压回路、保护操作回路的继电保护回路图设计情况如下:

1)电流回路:A相第一个绕组头端与尾端编号1A1,1A2,如果是第二个绕组则用2A1,2A2,其他同理。

2)电压回路:母线电压回路的星形接线采用单相二次额定电压57V的绕组,变电站高压侧母线电压接线,如图2。

①为了保证PT二次回路在莫端发生短路时也能迅速将故障切除,采用了快速动作自动开关ZK替代保险。

②采用了PT刀闸辅助接点G来切换电压。当PT停用时G打开,自动断开电压回路,防止PT停用时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馈电压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N600不经过ZK和G切换,是为了N600有永久接地点,防止PT运行时因为ZK或者G接触不良,PT二次侧失去接地点。

③1JB是击穿保险,击穿保险实际上是一个放电间隙,正常时不放电,当加在其上的电压超过一定数值后,放电间隙被击穿而接地,起到保护接地的作用,这样万一中性点接地不良,高电压侵入二次回路也有保护接地点。

④传统回路中,为了防止在三相断线时断线闭锁装置因为无电源拒绝动作,必须在其中一相上并联一个电容器C,在三相断线时候电容器放电,供给断线装置一个不对称的电源。

⑤因母线PT是接在同一母线上所有元件公用的,为了减少电缆联系,设计了电压小母线1YMa,1YMb,1YMc,YMN(前面数值“1”代表I母PT。)PT的中性点接地JD选在主控制室小母线引入处。

⑥PT二次电压回路并不是直接由刀闸辅助接点G来切换,而是由G去启动一个中间继电器,通过这个中间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来同时切换三相电压,该中间继电器起重动作用,装设在主控制室的辅助继电器屏上。

3)保护操作回路:

继电保护操作回路是二次回路的基本回路,110 kV操作回路构成该回路的主要部分,220 kV操作电压回路也是应用同样的原理设计形成的,传统电气保护的阀值、开关量进行逻辑计算后,提交给操作回路。对微机装置进行保护。因此微机装置保护仅仅是将传统的操作回路小型化,板块化。下面的操作回路见图3。

1)当开关闭合时,DL1立即断开,然后DL2闭合。HD、HWJ、TBJI绕组、TQ组成回路,点亮HD,HWJ开始操作,但是由于线圈的各个绕组有较大的电阻阻值,致使TQ上获得的电压不至于让其执行跳开动作,保护跳闸出口时,TJ、TYJ、TBJI线圈、TQ直接连通,TQ上线圈电流变大,获得较大电压后开始工作,由于TBJI接点动作自保持,所以TBJI绕组线圈一直等待所有断路器断开后,TBJI才返回(即DL2断开)。

2)二次保护合闸回路原理与二次保护跳闸回路相同。

3)在二次回路合闸绕组线圈上并联了TBJV回路,这个保护回路是为了防止在线圈失去电压跳闸过程中又有电压合闸命令,由于短时间内的繁复跳合闸而损坏机构。例如合闸后绕组充放电的延迟效应,及容易造成合闸接点HJ或者KK的5,8粘连,当开关在跳闸过程中,使得TBJI闭合,HJ、TBJV绕组、TBJI接通,TBJV动作时TBJV绕组线圈自保持,相当于将合闸线圈短路了(同时TBJV闭触点断开,合闸绕组线圈被屏蔽)。这个回路叫防跃回路,防止开关跳跃的意思,简称防跃。

4)D1、D2两个二极管的单相连通让KKJ合闸后的继电器开始工作,KKJ的工作通过手动合闸来完成,手动跳闸的目的是让KKJ复归,KKJ是电磁保持继电器,动作后并不是自动返回的,所以KKJ又称手动合闸继电器,广泛用于“备自投”、“重合闸”,“不对应”等的二次回路设计。

5)HYJ与TYJ是感压型的跳合闸压力继电器,它一般接入断路器机构的气压接点,根据SF6产生的气体所造成的气体压力而动作,所在以SF6为绝缘介质的灭弧开关量中,若气体发生泄露,那么当气体压力降到不能够灭弧的时侯,接点J1和J2连通,将操作回路断开,防止操作发生,造成火灾隐患。在设计和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是当气压低闭锁电气操作时候,不能够在现场直接用机械方法使开关断开,气压低闭锁是因为灭弧气压已不能灭弧,这个时候任何将开关断开的方法都容易造成危险,容易让灭弧室炸裂,造成设备损毁,正确的方法是先把负荷断路器的负荷去掉之后,再手动把开关跳开,保证电气的安全特性。

6)辅助的位置继电器HWJ,TWJ,主要用于显示二次回路当前开关的合跳闸位置和跳合闸线圈的工作状况。例如,在运行时,只有TQ完好,TWJ才动作。

所有保护及安控装置作用于该断路器的出口接点都必须通过该断路器的操作系统,不允许出口接点直接接入断路器。

目前的保护装置都已经采用微机式保护方式,但从电气操作的灵敏性、快速性、安全性考量,机电式保护在许多电厂及变电站被广泛的使用着。

参考文献

[1]熊为群,陶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第二版[J].中国电力出版社.

[2]李瑞荣.电气二次回路识图与常见故障处理[J].中国电力出版社.

[3]程逢科,李公静.电气二次回路应用入门[J].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 现状研究 未来发展

将内部电力继电事项进行研究,在进行传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中,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使建设性的建议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把握对重点环节的捕捉力度,真正将内部发展与外部的电量利用的结合,使继电保护事项能够进行完善地科学建立提升。

一、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在进行继电发展过程中的速度较慢,在进行高科技的运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地重视,这就使众多的问题出现。

(一)设计力度不高

在进行继电保护的整体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较好的实施标准,并没有将全面性的铺设建设进行有效结合运用,在进行全面的发展过程中,也就没有正确的设计手段在内部出现,这就影响到技术提升全面发展的进行。没有理论性的基础作保障,导致在进行网络化铺设过程中,没有较高的技术性建设理念进行渗透,导致在进行测量、建设、实施过程中,不能有较为优良的技术进行呈现,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功率的调整、电量的应用都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在进行下一步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也就不能真正将输电系统与用电方向进行有效结合,在进行全面的设计过程中,也就不会有更好地建设性的思想在里面呈现出来,导致在进行实施过程中不会有更好保护措施出现。

(二)施工技术不强

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又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在进行初步建设施工与整体性的连接过程中,不会真正将电力的整体测量、数据的完善建设事项进行有效的提升,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较好的技术作为后盾,也就不能使整体性的建设标准受到有效地重视,在进行技术的创新运用过程中,也就存在着诸多的困难,而不能对创新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就不会使电力继电系统的保护事项进行有效提升,这就导致在进行下一轮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够将电力继电系统进行良好的稳定发展,也就不会有更多的建设性的建议出现。

(三)设备老化

我国的继电系统存在着设备老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在进行长期利用发展过程中,就会存在着漏电、数据测量不准的现象,也就不能真正将内部供电系统与外部的用电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在进行深化研究过程中,如果这些设备仍然得不到有效地改善提升,就会使得电量的控制能力不断下降,在进行新型的技术运用过程中,也不会又全新的效果出现,这就使得长期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较大的障碍。

(四)创新技术的运用不全面

继电保护的现实状况不但是一个整体性的建设,而且是一项较为精准建设、发展的灵活创新事项,在进行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的技术作为后盾进行建设,也就不能使整体性的建设进行提升,就不能真正将内部的建设进行渗透,如果电力系统老化,加上创新技术不能得到有效运用,也就不能真正将其具体问题进行解决。

二、继电保护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

(一)计算机的应用

将计算机进行渗透运用,使整体性的建设能够有较好的建设基础作为保障,把握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计算机进行数据精准测量、结构传输的连接等事项进行施用,才能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建设事项进行良好地建立;在进行循环电力运用过程中,将创新性的施工技术与计算机的渗透建设进行联系,使计算机在进行计算过程中,真正将内部的系统进行整合利用,在进行计算施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良的事项存在,就会及时将不良的数据进行计算,真正将电流、电压、功率进行有效关注,在进行有效实施过程中,由于系统性的建设是比较复杂的,运用计算机对以上事项的整体数据进行有效关注,也就能够从根本上进行有效解决,真正能够将系统建设进行有效提升,在进行充分的建设实施过程的演绎过程中,能够真正将数据进行良好地传输,帮助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提供有效的修复数据作为建设基础。

(二)网络化信息管理的应用

对于网络化的建设来说,就是将整体性的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在进行通讯设备、电力设备的有效结合,在进行网络信息的联合控制过程中,使各项数据能够及时进行传输,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完善建设进行提升。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就必须要将内部建设事项进行有效研究,把握在进行特殊情况下的研究标准的顺利建立,真正将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掌握,运用创新的网络技术知识将内部建设事项进行稳定连接,在进行内部与外部的联合促进过程中,真正将网络系统中的建设力度进行提升,使设备的安装与材料的运用事项进行有效结合,不断将系统的全面性的建设事项进行研究,使整体性的建设事项能够不断进行提升,真正将自身的发展与网络中云计算技术进行联系,使计算的速度与全面性进行不断地提升,把握在进行运用过程中的重点事项的研究力度,使较为优良的建设理念进行渗透。

(三)智能化、一体化的联合建立

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结合技术进行渗透,真正将测量、计算进行有效地连接,使数据保持一致性,真正将内部的保护、预测、控制进行结合,形成智能化化、一体化的局面,在进行整体性的建设控制过程中,能够将内部的协调技术进行有效提升;在进行有效地建设过程中,应该将系统性的建设标准进行创新利用,使二次回路、无功补偿事项在进行智能化自我控制过程中,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发现有数据不正常的时候,进行对计算机的传输,通过计算得出更好的保护数据,运用网络化的建设系统的传输,使其进行自我内部的自主解决,真正将自身的发展建设力度进行提升。

总结:

把握对电力继电保护事项在现实中的状况的重点事项研究,就要将技术的落后性、设备的老化、创新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进行充分的捕捉分析,在进行发展过程中,将网络化、计算机一体化进行有效利用,真正将内部控制建设与外部的用电管理事项进行有效结合,使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渗透,在未来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能够一飞冲天。

参考文献:

[1]任元,程光弼 ,孙扬声 ,张永立.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状态方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第9篇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球环境问题也相应越来越突出。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的电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电能已经成为人民居家生活和国家、企业生产办公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变电站会调节电压电流,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因此变电站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关于继电保护的分析

1.1继电保护的分类

继电保护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很多类别,如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功率方向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和瓦斯保护等;按照保护客观对象可分为主设备保护和线路保护;根据继电保护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短路保护、异常运行保护;根据保护装置处理信号类别可分成数字保护和模拟保护。

1.2继电保护装置构成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测量组件、逻辑构成和执行输出装置。测量组件主要是测量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参数,通过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一定的结果,进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用。逻辑构成主要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判断要根据严密的逻辑关系,判断出故障范围和类型,进而确定是否发出断路器跳闸信号。执行输出装置主要是执行逻辑构成部分发出的信号,进而完成保护装置的使命,执行输出装置要根据逻辑构成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

1.3继电保护系统的功能

继电保护,顾名思义是一种保护装置,主要是在电路或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发出信号,进而帮助故障保护装置做出规定动作,减小电路不正常运转的危害。电网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极易造成主要设备损坏,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设备受损之前,保证被保护设备脱离电网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有助于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2、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2.1强化管理

实际上对该技术进行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管理和维修这两部分,因此需要制定符合该技术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员工进行详细的分工,这样才可以保证员工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在电力企业当中,员工若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相互配合,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

(2)增加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这样在进行技术的完善和维护时,才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而不至于由于资金的缺少而影响到该技术的研究。

(3)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实际水平,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可以进行自动的检测和维护,从而方便该技术的有效实施。

2.2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

基于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断路器不单单是变电站当中异常关键的一次设备,同时也是继电保护设备的扩展。因此,对断路器跳闸的接点开展高效的检测已经成为了其状态检修的关键工序。在具体的应用当中,最为常见的检测方式就是仔细检查好常闭辅助接点,假如二者状态保持一致,就会证明断路器出现了故障。具体的就是两个辅助的接点如果能够同时闭合,就表明二次回路亦或是辅助接点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故障,断路器也同时存在着不足之处;倘若两个辅助接点可以一同断开,就表明二次回路亦或是辅助接点存在故障,断路器产生了问题或者是断路器被隔离。一般来说,在检修断路器的过程当中,应该保证所有系统都能够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应该具有准确的跳合闸回路,此外,断路器的容量也应该更好的迎合系统的具体需求。在具体操作当中,利用定期检测的方法为断路器的检修作出更好地z修指示,可以为精准判别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带来更好的信息参考。

2.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分析

跳闸是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一种常见方式,跳闸后迅速自动重合闸,维修人员要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进行具体的分析。维修人员要以电力线路开关重合回路工作原理为依据,分析故障的成因,一般是电气设备充电时间超出规定时间,这时采用电位变化法效果很明显。电位变化法是指根据二次回路节点上电压与电位的变化,确定故障位置,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开关处于拒分或拒合状态。

2.4操作人员依据经验处理故障

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首先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其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每次处理故障时要做好记录,做好处理故障方法的积累,为后期类似故障处理提供必要的依据。现在很多继电保护故障处理都是操作人员根据以往的操作经验进行处理,这一方法比较常用且效果较佳。电力技术人员要扎实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和继电保护原理,多积累工作经验,发现类似问题可以及时找出故障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5规范实际操作

电力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并深化实际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以人为本。

2.6危险点控制

要认识到静态危险点始终存在,其长期的危险性要求我们必要予以彻底清除。要对已知危险点进行改造清除,更换老旧设备,注意设备安全距离,及时反馈问题。在实在不能消除危险点的情况下,要设立警示牌和隔离带,提醒相关人员。要认识到动态危险点的隐蔽性和随机性。尽量消除主观因素导致的动态危险点。指派技术骨干指导复杂程度较高的技术工作,确保技术人员在身体健康状态下进行工作,加强安全技术检查工作,检查工件是否紧固等。

结语

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的检修工作可以有效为电力系统提供持续高效的供电,工作人员在为继电保护状态进行检修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变电站的供电稳定性。现如今,我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正在向着智能化、高效的方向前进,然而它在发展中还是会具有很多亟待完备的地方,我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还是会遇到很多的难题。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 继电保护 可靠性 趋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92-01

一、电力继电保护的整体含义

随着人们对电力质量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所谓的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故障隐患,迅速及时的处理电力故障,缩减故障处理开支,维护电力系统维护的一种电气装置,该装置动作于断路器发出信号或者跳闸,因其独特的电路保护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及特点

1.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经济性,在能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经济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1.1可靠性

可靠性是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可靠性要求保护装置应有正确的动作,即不改动的时候不能有误动作,该动的的时候不应该有拒绝动作。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和拒绝动作都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保证装置的设计原理、安装调试等正确无误,同时要求装置各部件质量可靠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1.2速动性

即要求继电保护设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短路故障进行切除,从而减轻短路电流对系统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节约故障的处理时间

1.3灵敏性

指继电保护装置在其保护的范围内,对故障或异常工作情况的反应能力,在设备或者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各类保护的最小灵敏系数在规程中也有具体的规定。

2.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自主化运行率提高,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提高运行的精确度,其次,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统一标准做法的运用,方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的体积偏小,盘位数量减少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的辅助功能。最后,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下的主要部件,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

三、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安装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是为了保护电路运行过程中电路的各个配件安全性,所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第一,继电保护装置需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将电流回路升流试验和整组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运行,完成这两项工作后,禁止再拔插件、改定值区等工作。第二,定值区问题,定值区数量的增加是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它能够适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并且由于定值区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不同的定值数据管理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为此应加强管理定值区,增加其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调整数据更改记录。第三,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的工作虽然没有专项检查要求难度高,但其检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由于一般性检查工作简单,琐碎,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既没有做到及时的进行一般性检查,而且检查时敷衍了事,没有得到具体的实现,细微的细节都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一般性检查的具体落实是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当今趋势是向计算机化,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发展。

1.计算机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各方面功能,这样,继电保护装置才能够得到系统的故障较多的信息,对故障性质、位置的判断和距离检测越加的准确,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和数据传送工具已成为现代技术的中坚力量,它对各个工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主要是将全系统各重要电气设备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微机保护的网络化。

3.智能化

电气自动化是当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也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他的发展对社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时刻展望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我国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产品,已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发展力度,提倡研究人员研发更好的并且具有创新的产品,使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外,我国正在逐步加大对电网的建设,电气自动化为其的继续发展拓宽了空间。

4.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它可从多方面获得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所有数据和信息,也将它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其中在1992年,天津大学就提出了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问题,并研制了相关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基础的一个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装置。

5.自适应控制技术

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指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迅速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的新型的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就是使保护适应尽可能多的电力系统各种变化,提升改善保护的性能,这项技术具有改善系统响应、增强可靠性和节约经济成本等优点,从而拥有着广泛的前景。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管理制度的慢慢完善,相信日后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翠萍.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实验. 科苑论坛,2008.

[2]李海.袁琳.对继电保护故障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03.

[3]王姗.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气时代,2011(02)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探析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继电保护在原理上和技术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仪表监测、预告信号、事故音响单一管理模式,而是创设了基于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自动化管理模式,不仅具有装置先进、功能强大等优势,而且操作便捷、可靠性强。但由于现行继电保护运行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之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增大、供电范围日益广泛、系统结构日趋复杂,电力自动化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强化安全意识、把握关键环节、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正确动作率,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为电力自动化的可靠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1、强化安全意识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电力自动化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大都是认识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首先应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员工的优良作风。

1.1是强化安全意识

电力系统员工应不断增强“电网安全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生命线”、“责任重于泰山,细节决定成败”意识,树立“安全无小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并把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工作措施。在工作实践中,应注重分析和研究已经发生的事故,明白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增强遵守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1.2是培育优良作风

电力设备大多都是在户外,时刻都在接受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沐,这既是外部环境对电力设备的考验,实际上更是对电力系统员工的考验。电力系统员工应坚持事无巨细、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兢兢业业做好设备的正常维护及定期检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证设备的健康。

1.3是规范工作标准

误调度、误操作及三误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因此,电力系统员工应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强化标准化作业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如调度员在受理线路工作票时,对工作票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项审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下倒闸操作命令,术语要规范,并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票制度。

2、把握关键环节是重点

与传统的电磁型继保装置一样,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建设、改造、运行中,继电保护工作大致可分为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投运和检修技改等三个关键环节。把握这三个关键环节,是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重点。

(1)要强化选型设计。在继电保护产品的选择上,应应选择使用知名厂家、技术成熟、设计完善、性能稳定可靠的继保产品,确保设备硬件质量过硬,能在系统中长期稳定运行;禁止选用技术过渡型、性能不稳的设备,以免导致在运行中出错或发生缺陷,耗费大量物力、人力进行更换改造。在设计上,应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使继电保护、计量、测量、信号、控制、远动等相互配合,保证整个系统处于高水平运行状态之下。同时为变电站增容扩建、设备更换改造留有设计余地,使变电站设计适用于综合自动化及传统的有人值守两种模式,使得发生数据无法远传或网络故障时,变电站能立即恢复到现场有人值守模式,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要精心安装调试。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中,继电保护涵盖测量表计、后台监控、直流系统、五防、远动等众多环节设备。因此应完善开展调试安装,明确继电保护与这些设备间的责任界限与分工,使之相互配合协调;同时,应做好基础数据的录入、系统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各设备的联合调试等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新安装校验,应对其加入80%额定电压,模拟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确保装置各条逻辑回路的正确性得到一一验证;针对计算机装置防潮、抗干扰性能较差,安全系数、工作可靠性有限,容易引发雷击现象,应采取“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抗干扰规范,在二次回路及网络线配置避雷器,在直流电源处加设稳压与滤波设备,在变电站控制室加设调节室温空调设备等措施,保障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接线可靠牢固。

(3)要注重验收维护。设备的验收投运及运行维护,除了一些常规整组传动保护试验,还应着重强化对各项设备遥信、遥控、遥调与遥测操作的验收,依据各项设备客观特征制定适应性操作运行规程;竣工图纸、校验报告书、技术资料及时报送管辖单位及运行操作班,为今后的运行维护、检修改造作好技术上的准备。在设备运行前,应加强运行操作人员的现场培训,使之熟悉变电站的运行方式、主接线情况,学会使用操作微机装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规范测量、数据通信、网络线等设备的周期性检验制度,确保继电保护及其相关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综合自动化变电系统的高水平运行状态。

3、完善工作机制是保障

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为此,电力系统应建立完善培训、激励、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1)建立完善培训机制。由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含量高,而且发展更新快,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应坚持“请进来”,邀请术专家进行专题讲课并到现场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坚持“走出去”,派出继电保护人员参加相关的学习班、研讨班或到其他供电部门学习交流,以便为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奠定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2)建立完善督查机制。切实加大反“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和对“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监督、检查到位,切实发挥监督体系的作用,确保各级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管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让员工特别是现场和生产一线的职工逐步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

(3)建立完善奖惩机制。电力系统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并在安全管理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大了对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奖惩力度,切实杜绝了现场安全组织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力等违章行为,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的安全运行。

4、结语

继电保护装置是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电力系统应强化安全意识、把握关键环节、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生产运行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反事故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合理安排电网的运行方式,强化继电保护运行分析和设备分析手段,细化对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各个环节的分析,定期开展统计评价和通报反馈工作,充分发挥继电效能,持续电力自动化继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敬.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电气试验;继电保护;常见故障;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4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2-006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32

目前,我国人民对于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电网运行复杂,在这一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变压器的运行稳定。变压器承担着输电、配电的任务,也是电网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保证,文章就变压器电气试验和继电保护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1 电力变压器常见电气试验

电力变压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针对不同故障要进行对应的电气试验,检查出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其中常见的电气试验有绝缘测量、耐压试验、变比试验、瓦斯继电器试验,如果继电器故障难以处理,还要进行直流电阻试验。绝缘测量是所有试验的基础,通过变压器一次和二次之间对地电阻测量,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也可以确保设备的绝缘强度,防止漏电和破损。当电压器存在相间电阻平衡问题时,采用直流电阻试验来测试其稳定性。继电器瓦斯试验较为复杂,但在大型变压器故障查找和检修中不可缺少,也要根据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对其进行继电器保护。

2 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及原则

2.1 变压器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变压器继电保护主要靠继电保护装置来完成。其基本原理为,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受保护区域内的故障做出适当的反应,提示维修人员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正确地判断故障,不能误动或拒动。出现故障的变压器和未出现故障的变压器的电气量发生巨大变化,其中电流和电压是主要表现。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装置显示,变压器系统的电流瞬间增大,变压器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流为额定电流。而故障发生后,很可能造成系统的短路,电流值迅速上升并且远远超过额定电流值,容易造成系统内部零件烧毁。与此同时,电压会降低,并且越接近短路点,电压值下降越多。与正常运行相比,故障下的变压器系统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增大。最后,故障状态下的系统会出现阻抗上的变化,也就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减少,无法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造成电力系统停止工作。

2.2 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原则

继电保护装置发挥保护功能要具有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四个特点。可靠性是继电保护的最基本要求,要求在执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正确判断和发现故障,并且要发出正确的预警信号。继电保护装置要满足设备运行的基本性能,不能误动或者拒动。当变压器出现短路后,还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选择性,是指在发生故障后只对保护区范围内出口动作,帮助维修人员判断故障位置,减少资源浪费,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工作性能。由于故障多在瞬间出现,因此判断故障也要具有灵敏性和快速性,从性能上继电保护装置应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一旦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就将提供预警报告,并将故障可能范围降到最低,使工厂可以实现预防先于维修,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继电保护装置整体规程与灵敏度的计算方式不同,前者是在最大运行方式下进行计算的,而后者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进行计算的。灵敏度高的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对短路点进行正确判断。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最大运行模式,还是在最小运行模式下,继电保护系统都要保持可靠的运作性能。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识别变压器内部轻微匝间故障,确保保护范围。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要快,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以便于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变压器故障,减少运行损失。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判定范围包括电厂设备的母线电压小于有效值、大型发电机或者大容量发电机内部故障、对人体安全造成影响的干扰信号,若单指变压器的话,还包括电压器内部的线路短路、匝间短路和接地短路现象。另外,针对故障的电流不平衡和差动电流现象,均应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确保变压器的运行稳定,促进电厂的正常运行。

2.3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针对当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分别为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企业应从变压器的原理,运行中所需的技术支持入手,以保持变压器正常的工作状态为前提,进行设计、维持和继电保护处理。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障碍部位进行预警和切除,信号的传达要准确,根据我国对变压器运行的相关规定,其具体的保护方案设计如下:

2.3.1 瓦斯保护。该保护在变压器运行中较为常见,是一种电力变压器内部的装置,以气体变压器为主。瓦斯保护的目的是保证电力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气体可以及时排出,防止油箱温度突然上升,并且确保了绝缘油的基本性能,防止出现漏电和短路等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变压器故障,瓦斯保护的原理不同。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变压器信号由油箱的上触点连通中间变压器发出,当系统存在故障时,则警报信号由油箱的下触点连通信号回路发出,并辅以跳闸应急处理,此时可以确保故障的正确预警,并且降低了故障的可能范围,提高了故障排除和维修的效率。

2.3.2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差动保护实际上是利用了变压器高压端和低压端电流和相位的不同,根据变压器的运行原理,将两侧的不同电流互感器进行连接,形成环流。通过判断电流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此方法也被称为相位补偿,分别将变压器星形侧和三角形侧的电流互感器连接成三角形和星型。正常状态下,星型互感器和三角形、星形之间的电流差值为零或者接近于零,此时差动保护无动作,而在出现故障时,继电器的两侧电流差值会增大,并且是快速增大,此时的电流值为继电保护装置的两侧互感电流所形成的二次电流之和,远大于故障点的短路电路,从而造成系统短路,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系统某处出现故障时做出相应的动作,缩小短路带来的影响。由继电保护装置发出相应的差动信号,预示存在故障,并协助解决故障。差动保护原理清晰,能够保持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现简单等特点,在发电机、电动机以及母线等设备上均能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电器主设备的主保护,优势比较明显。

2.3.3 电力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和负荷保护。电力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常用于上述所述两种方案的备用保护方案。过电流保护分为几种,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短路电流来划分。其中过电流保护主要用于降压变压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则应用于升压变压器,对其灵敏度不足具有弥补作用。负序电流和单相式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则多应用于系统联络变压器和63MV-A及以上大容量升压变压器。与之相对应的变压器负荷保护主要应用于故障预防,变压器长期处于大负荷状态下,会导致其电流增大,负荷保护就是通过降低负荷来控制过电流。该装置通常指采用一只电流继电器与某个单相线路相连的一对一的接线方式,一般在经过一定延时后动作于信号,或延时跳闸。

3 结语

在我国,电网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的核心设备,变压器的运行稳定决定了整个网络的稳定。继电气试验和继电保护是维持变压器安全和稳定的基本策略,要求电网系统正确运用继电保护策略,减少设备故障并及时清除已发生的故障。另外,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对实际的运行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郭启禄,张坤.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