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9-21 17:5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原因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2.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 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3.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缺少必要的心理沟通和有效的教育手段。

4.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

(二)学校因素。

1.学习和高考的压力。

2.集体活动少,一些成绩一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得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像野草一样滋生、蔓。

3.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4.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5.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高中没有心理健康课及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这样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地方去咨询。

(三)自身因素。

1.在高中阶段,高中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青春期闭锁心理。

3.恋爱。目前很多高中生都出现早恋现象,在恋爱问题上处理的不当。

4.高中时期是人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

(四)社会因素。

1.不良网络的影响。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随处可见的网吧,非法不良网站的建立,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2.社会环境对高中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方面的建设都还在探索中,社会中还存在一些“假、丑、恶”等不和谐现象。

3.教育界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4.近几年来就业难的现实,社会竞争压力大。

5.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心理学研究起步比较晚, 全国多数学校的高中生的心理学知识还比较贫乏,他们不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使产生了心理障碍,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求助于心理医生,或羞于见心理医生。

二、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学校方面。

1.端正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改革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其次,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热爱学生,改变过去用分数、是否听话等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的错误做法,树立新的人才观。再次,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最后,要组织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课内外、校内外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

2.大力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积极向学生普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咨询室,与医疗机构取得长期的联系,对高中生期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和健康教育。

5.针对高中教师的心理特点,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

6.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7.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8.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9.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家庭方面。

1.端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亲子对话. 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和模式。

4.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5.尊重孩子。

(三) 学生自身方面。

1.制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2.增强自信心。

3.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4.协调人际关系,善待他人,沟通心灵。

5.调适自我意识。(1)提高自制能力;(2)确立人生抱负。

(四)社会方面。

1.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 依法打击会危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

2.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现象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书刊、影视、网络等舆论传媒工具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全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净化社会空气, 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中学生健成长的环境, 编织一个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网。

3.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4.各级领导应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现象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书刊、影视、网络等舆论传媒工具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全社会加大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阳萍.浅析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今日南国,2008,2:77-80.

[2]吴文菊,赵玉东.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151-153.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80-03

收稿日期:[HTSS]2006-03-08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05年度调研课题(SKL-2005-965)

作者简介:褚卫东(1971-),男,河南洛阳人,讲师,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底做到了哪一步,其实施的过程如何,又有何成效和收益,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何评价、建议与意见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过程

1.被试选择

本次调查在河南省各地市部分高中展开。本课题组在全省随机选择了16所高中,分别对这些学校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一个班进行调研。所选的学校当中有重点高中6所,普通高中8所(城区及县城高中5所,乡级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被试的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对被试进行调查。问卷题目体系中既有封闭式的选择题目,也有开放式的问答题目,既有利于准确揭示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示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对学生和部分高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谈话交流。发放的问卷题目清晰,表述准确,整体效果较好,除个别问卷中的个别题目有部分学生由于答题方式的原因造成答案无效外,其余的题目均起到了调查应有的作用。

3.统计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题“您认为本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回答“比较好”的有227人,占答题人数的27.8%;回答“一般”的有529人,占64.8%;回答“较差”的有60人,占7.4%。第二题“您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回答“亟待开展”的有514人,占63.0%;认为“可有可无”的有227人,占27.8%;认为“没有必要”的有75人,占9.2%。第三题要求学生把几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按照出现频率排序,有15份试卷本题无效。通过对801份有效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把“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列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比例分别为52.9%、43.1%、41.2%。第四题“上网对高中学生有影响吗”,回答严重影响学习的有20人;回答只要把握好度,不会影响学习的有709人,占87.0%。与此相关的第五题,对学生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可以”或“支持”)的有665人,占81.5%;认为“无所谓”的占18.5%。第六题“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回答“学校开设课程”的有91人,占11.1%;回答“父母的教育”的有75人,占9.2%;回答“朋友、同学”的有257人,占31.5%;回答“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的有393人,占48.2%。第七题“对高中存在的考试压力的看法”,认为“考试压力太大,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有197人,占24.1%;认为“有考试压力但学生能接受”的有392人,占48.1%;认为“考试压力虽大,但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有227人,占27.8%。

从调查中笔者发现,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说,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其他的学校仅仅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这些努力与学生的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86.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总体上来说,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花瓶式”心理教育课

不少学校在上级要求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下,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但很多学校仅仅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上一段时间,不久就将心理课的时间让给数理化等科目。对于这种情况,部分高中管理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开设心理课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升学率,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摆设列在课表之上,却并没有真正开展和实施,结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高中课程中的“花瓶”。

2.“短期培训式”的教学

有部分高中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比如在考试前开设心理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的学校在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开课,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仅仅开了一段时间,就被取消了。

3.“思想政治教育式”心理课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有696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班会上讲的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东西或者进行一些心理谈话活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原因是现在学校做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德育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有学生在访谈中说:“很希望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心理座谈会。”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执行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4.“医、心”不分的心理咨询

一些高中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放在一个房间,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不少教师和学生甚至形成了这种认识,即认为“走进咨询室的人和走进医务室的人一样都是‘有病’之人”。这就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必然影响到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对策略和应对方式的合理产生。

三、讨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的原因

(1)缺乏专业牲。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式的心理学和“医、心”不分的心理学,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由于心理学教师相对较少,再加上人们的认识偏差,许多人都认为谁都能做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在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时,并不注重教师的专业性,而是利用本校的空闲人力资源,将其他部门的闲置人员或者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转而聘为心理学教师。因此,心理课在学生的眼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什么两样。

(2)缺乏长期性。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忽视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片面教育。同时,学校受社会和家长“看重学校升学率”的观念的影响,“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缺乏针对性。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的了解,因此在学生看来总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考试结束后情绪波动比较厉害,“但学校和老师总是谈学习,谈考试,没有人谈到如何调节情绪,觉得很郁闷”。还有的学生在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面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谈此色变”的态度和“一棒子打死”的策略,深感苦闷,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和请教的人。

另外,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高中生而言,高中三年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作专门的辅导和咨询。

(4)缺乏全面性。目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落脚点建立在为智育成绩提高服务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自信心等方面探讨较多,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方面则时有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等问题考虑较少。对于学生的虚荣、嫉妒、自私、卖弄、顺从、专横等心理隐患缺少关注。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教学质量=学业成绩=考试分数”的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终的体现不是人的全面主动发展,而是应试的结果,这无疑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功利性的曲解。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学生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庸。因此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讲座;作为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不要打着“心理学”的旗号进行说服教育,以免混淆学生的认识。

(2)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无空隙可钻。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收到成效,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系统理论课的讲述。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应该坚持连续讲授,因为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才可能从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许这些理论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二,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避免仅从某些方面(如学习、考试等问题)开展工作。如学生在刚踏进高中大门的时候,需要了解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文理科分班之后,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往,和教师交往;考试前,如何应对考试,缓解考试压力;遇到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等等。第三,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开设书信来往的专栏、心理咨询专线等,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采取个人隐私得到保密的形式得以倾诉、得到解答等。还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书籍,开阔心理空间,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

总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高中生现实学习、工作之必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余慧娟.科学性、实效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支点[J].人民教育,1999(3).

[3]袁东.浅析影响学校心理咨询实效性的原因[J].人民教育,1999(11).

[4]吴昌顺.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J].人民教育,1999(10).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

一、引言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困扰青少年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国外研究发现12-17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8%, 国内的研究也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可高达18%-36%[1],而且青少年的抑郁体验会引发和加重成年后的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的一种应付资源,影响其面临压力情境时采用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应激刺激和身心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2]。本研究旨在综述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有关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理论依据。

二、基本概念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是个人有关适应环境、完成某种活动的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3]。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以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Tipton&Worthington,1984;Lennings,1994;Judge,2002;):起初,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 specific)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个方面有自信心,而在其它的方面未必如此;因为不同的任务对人的能力或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特质的,也可以看作是状念的( Sherer& maddux,1982);即存在一种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即一般自我效能感。

2、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主要是指在应激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表现出来的具体应对活动。国外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首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场合模型。该模式将应对视为个体用来处理内部或外部要求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思考与行动。他们提出,应对主要有两种机能:用来处理问题("注重问题的应对")和用来减轻情绪痛苦("注重情绪的应对")[4]。应对方式按功能分为两大类:处理应对方式(approach coping style)和回避应对方式(avoidance coping style)。

3、抑郁情绪的概念

在心理学研究中,抑郁经常被视作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冯正直认为青少年抑郁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5]。 刘风瑜认为中小学生的抑郁指的是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这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6]。

三、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这一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曾荣侠,吴伟(2008)研究发现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关系密切。曾兴华(2008)研究表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7]。葛明贵等人(2006)研究表明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的结论[8]。

关于抑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伴有高水平的被动、回避应对,Ebata和Moos(1991)发现处在抑郁状态的青少年更多地依赖于回避应对方式。 Richard G.Sawatzky等人的研究显示更大的压力管理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是相互关联的,识别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有限的压力管理提供适当的支援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对付压力,防止抑郁。

大量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有很大相关。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极易产生抑郁孤独、焦虑的不良心理状况[9]。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有效完成面对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孙玮,聂玲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存在抑郁问题,但寻求心理援助行为不足.应针对高中生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心理服务的利用能力[10]。

四、研究结论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对抑郁症的研究,且在这一领域也十分深入,但是对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更少。已有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各个研究结果还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求证。青少年抑郁已经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方面,且近几年青少年抑郁情绪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升学压力、社会环境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得青少年常常面对巨大的压力情境,他们能控制和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J].心理科学,2000,(4).

[2]曾荣侠,吴伟.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相关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陈月苹.承德某专科院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

[5]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刘凤瑜.儿童抑制晕表的结构及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7]曾兴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葛明贵.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3).

[9]胡宏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兴趣;措施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是现行高中必修课程之一,而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是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为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递地理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做人,教师也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一、高中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动机弱,轻视地理学科

学生进入高中以前,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地理。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地理是作为“副科”出现的。初中地理主要是识记性的,学生只需要在考前花时间背书就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忽视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较弱。

2.“畏难”情绪在作怪

学生进入高中地理的学习,首先接触的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地球的运动》一节。学生在学习必修一前两节过程中还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自主学习,第三节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通过课堂讲解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只知道就可以。不理解规律,不会运用,相应的题目不会做,在听课和做题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认为地理难学,对应了心理学上的“畏难”情绪。

3.学习主动意识不强,“没时间”学地理

目前高考仍然实行文理分科,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告诉笔者自己要学理科,所以不学地理。这样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下作业不按时完成。同时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业任务重,一些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听地理课,课下辅导即使有问题也很少主动学习,问及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没时间。

4.不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是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地图,在做题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地图,学生也懒得动手去查阅,认为这很费事,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就靠“蒙”,这是中学生惰性的表现,我们讲到“秦岭-淮河”一线,学生能把地理意义说出来,但是让学生画出这个分界线却被难住了。

二、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乐学”地理

新课程主张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时间自主查阅资料,分小组合作学习。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课时,我把学生分为两个参赛队,课下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学生整堂课的兴趣都很高,生怕漏过一个知识点,最后得分高的队获胜。这样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益处。

2.因材施教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有些学生数理化很好,可就是对地理不“开窍”,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他们学习上的优势,首先教给学生地理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再适当进行梯度训练,学生的成绩会慢慢提高。而对于一些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仍然感觉吃力的学生,则要培养他们的“灵性”,主要是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性格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80%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作为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高中生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格因素在地理学习中的影响也很大,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地理学习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高一的自然地理难度较大,同时学生又刚进入高中,学校与教师应从情感入手,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抗挫意志,掌握抗挫的良好方法。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浅析了一些表现明显的问题,要改变中学生学习地理中的心理问题还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4-01

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很多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后果,应引起高校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成才。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人际关系处理较差

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处理失调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大学生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高材生,在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同时大学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中学,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问题。当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比较内向,情感的封闭会让其心理有一定的问题,产生各种焦虑、紧张的情绪。

2.感情问题

大学生一般是处于19-24岁之间,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发育成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来求学,经常会产生孤独的感受。因此在情感上有强烈的需要,但是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感情经验,因此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会不恰当;而有些同学则是因为感情而与同学疏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焦虑、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鲜明的例子,因此大学生的感情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学习成绩差,就业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用,在心态上和学习上都是如此。大学人才云集,很多以前学习较好的学生到大学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很多,在心态上会发生波动。同时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完全不同,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有时候成绩不佳会让其一蹶不振。

二、辅导员工作策略研究

1.提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平时接触学生是最多的,对于一些情绪和状态较差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此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是极为关键的。高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培训工作,提高o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和能力,这样能够让辅导员及时地辨别学生是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传统的思想存在于高校辅导员的观念中,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专业心理机构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没有关系。其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机构的事情,与高校辅导员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很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3.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与同学多多交流,对于学生的情感以及生活体验都是一种丰富。其次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的位置,及时发现问题,这样辅导员才能对所有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到及时了解。最后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高校辅导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些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避免尴尬,从而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健康地发展,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切忌只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困生;原因;应对措施

一、分析“学困生”的原因

1.校方关注度

现在学校关注强调的重点学科是语数外,对政治学科关注度不够,导致学生每天用很少的时间来学习政治,从而产生了应付心理,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逃课等现象,自然而然演变成政治“学困生”。

2.家庭因素

高中生家长一般都在40~45岁之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辅导,管教不足,缺乏监督。有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尖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棍棒加身,以为这样孩子就会用心学习,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有些家长则对孩子不管不顾,学生自控力差,又无人监督,导致学生性情散漫,从而堕落成“学困生”。

3.教师授课方式

政治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讲述,一味地照本宣科,抓不住学生的心理,只求速度不讲

效率。

4.“偏科”现象

学生进入高中时,学习基础差的总是出现偏科现象,对于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遇到难以理解的政治知识就产生了放弃心理,直至堕落成“学困生”。

5.学科兴趣不高

由于各种因素,学生对于政治学科兴趣不高,甚至认为政治学科是“无关紧要”的选修课,在这种认识下,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学习意志薄弱、情绪低下。

6.自身因素

学生的起跑线不同,有些学生因智力欠缺、心理问题等导致最终成为特困生。智力欠缺型学生他们记忆困难,理解缓慢,对于知识不能变通,可愿学、乐学。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家庭突变或从小宠溺导致,他们怕苦、怕累、贪玩、不愿意动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主要原因。

二、如何提高政治“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1.解决心理障碍

学困生的常见心理有:自卑型、厌学型、对立型、被动型、基础型等,教师应针对这些学生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情感与尊严,借助师生双方的心理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谈心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功感,变厌学为乐学。

2.授课方式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窍门,如循环记忆法、结合实际讲述、演练技能等,利用有趣的东西来吸引学生。政治课上包含了许多实时资讯,教师可给学生讲一些奇闻轶事,消除枯燥。这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在高一时就要树立,并不断地训练,直至学生完全掌握,形成习惯并运用,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上去。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既要照顾好优等生,又要兼顾学困生。对学困生进行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存在的困难。

4.鼓励式教学

避免用一把尺子进行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学生进行分等,对于学困生,应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在老师的肯定中获得自信。在教学中老师往往把表扬和肯定留给了学优生,对学困生的赏识及表扬显得很吝啬,久而久之,学困生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对政治课的学习也就毫无信心了。

5.家庭教育

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学困生的随机调研发现,家长大多都是在外地工作的、离异的、做小生意的,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一旦发现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不反思自身原因,一味地打骂责备,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形成逆反心理。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防止学困生的产生。

总之,对于政治课学困生问题我认为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减少政治课堂教学的功利性,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以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对策,所谓“教无定法”,应充分了解学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参考文献:

[1]赵Q.高中政治“学困生”脱困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75-76.

[2]蒋灵慧.高中政治教师的个性特质及激励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11(4):70-72.

[3]陈慧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高中政治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4):10-1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中学生 应激源

论文摘要:调查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应激源。方法 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对浙江省5个城市1645名中学生进行应激源调查。结果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教师、同学朋友和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应激源,与个体的焦虑抑郁反应密切相关。结论 给学生减负,营造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应激(stress)的研究始于本纪世三、四十年代。从应激研究一开始,研究者就发现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Selye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1~3],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身心损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工作问题和家庭关系紧张等都会成为应激源,使个体产生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中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群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面对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了解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应激源,采取有效对策维护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在浙江省4个行政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湖州、杭州、温州、宁波和金华市的6所中学,调查175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45份,有效调查率94%。男生829人,女生816人;初一286人,初二264人,初三284人,高一283人,高二269人,高三259人。

方法:应激源评定采用郑全全、陈树林等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4](有7个维度),分别评估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父母教养方式问题、同学朋友问题、社会文化问题及自身生理心理问题,采用0~4级评分。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比较适合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应激源评估。心理应激反应评定采用SAS、SDS评定量表。1998年12月~1999年3月进行团体测试,问卷当场收回。数据分析都在SPSS8.0中进行。

2 结果

2.1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根据调查数据,比较中学生在应激源量表上每个题目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排在前10位的应激源主要来自学习、自我生理心理状态、同学朋友及教师等几个方面(见表1)。

2.2 不同年级应激源比较将6个年级7个应激源因子得分及应激源总分进行F检验(见表2)。可见7个类别的应激源经方差分析,各年级间除社会文化和父母管教方式等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

2.3 各类应激源与中学生焦虑、抑郁反应之间的关系中学生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常见的是焦虑抑郁情绪。本文还调查了学生的焦虑抑郁反应,并分析各类应激源与焦虑、抑郁反应之间的相关程度(见表3)。可见在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引起焦虑、忧郁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问题(如学习压力过重、担心考试等)、自我生理心理问题(如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情绪不稳定、意志力不坚强等),与SDS、SAS的相关系数在0.40以上;家庭环境问题、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如教育方式粗暴、教学方法不恰当等),对学生的情绪反应也很有影响,相关系数显著(P

4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影响身心健康。从单个应激源来看,在城市中学生群体中最严重的心理紧张刺激因素,使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从应激源类别来看,学习、教师和同学朋友及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刺激强度偏重,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相近[5~7]。

从年级来看,不同年级的共同特点,就是普遍反映学习方面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也是引起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问题。但每个年级因学习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刺激强度不一,初三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最大,因为现在高中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入学考试比考大学还紧张。同学朋友问题、教师问题和自我生理心理问题都会导致心理紧张,只是不同年级而强度不一。方差结果显示,各年级之间这些类别的应激源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对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不良的社会文化习俗也会给中学生造成心理紧张。

本文结果提示,在城市中学生群体中的学习压力仍然是影响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社会各界需引起重视。有关教师方面、朋友同学方面、自我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会对中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本文调查结果提示,社会和教育工作者要真正给学生减轻负担,使之健康成长(调查样本限于城市中学,没有涉及农村中学,需要进一步调查)。

4 参考文献

[1]R.C.Kessler.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Depress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7, 48:191~211

[2] R. S. Lazarus.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2~19

[3]张亚林、杨德林.生活事件的致病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14(2):65

[4]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45~49

[5]曾文星.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2(3):133

第8篇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蕴藏着不少适合于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情景。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而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部门对甘肃省白银市的400名高中生进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首先,在问卷中有10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有36.84%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有16.17%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障碍,有12.78%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有11.65%的学生存在性格障碍。这说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新课改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高二的《哲学常识》、高三的《政治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哲学常识》教学单元任务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4个方面的知识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1+1>2”的整体效应。

1.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2.树立优秀的师表形象

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政治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3.探索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可留5分钟时间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一个小品表演,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基础,对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思想政治课知识容量相对较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中,教师要多采用看书提问,分组讨论,辩论、点拨等不同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情感目标、心理素质目标的达成度。在提问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给同学们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上课时,老师按座位逐个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学生尤其如此。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学生还能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进而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余建林.浅谈当前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南平师专学报,2005.

[2]王建中.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第9篇

一、提高对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认识

提高对不良行为习惯的认识,是预防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和正确处理不良行为习惯的前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明白消除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导教育。不良行为习惯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常见、最棘手而又迫切需要预防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必将遗患无穷。

(2)全面了解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习惯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不良行为习惯大多发生在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身上。班级里的坏学生,班主任是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应早已心中有数。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要对这些累犯学生的行为要加以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想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其二,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偶发现象。老师有也感觉到平时表现好的好学生,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不良行为。好学生产生这种情况时,老师处理措手不及、更难把握,更容易产生预料不到的结果,其危害性也更大。教师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要有充分的预料和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这样在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时,才能“百战不殆”。

二、制订有效的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必须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不断更新与知识创新的加速

从这一方面来说,学校教育重要的不在于让学生一定要学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洞察、综合、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等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及高尚的品德。因此,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策略时,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共同要求。

2.管理策略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的思想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准,这种发展必然对现代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促使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策略,必须以此为依据,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观,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策略,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三、关于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目标的构想

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应制订明确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目标。它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充实而丰富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争取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让全体学生学会以优秀的人格标准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减少直至消除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四、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

1.运用先行应对策略,事先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个中学生要想不发生一种不良行为,或没有一点不良习惯,客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矫正已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中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以减少这些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因此,最好的管理办法就是采取先行预防策略。

(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进行大力宣传教育。明确学生常规的行为标准,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控制方法。首先,大力宣传了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中学生必须遵守的“宪法”。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框架内,制订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纪律要求和课堂行为标准。我们制订行为标准时,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是否有改变和修正的可能性?

(2)要尊重学生,学生犯了错误,虽然理不直气不壮,但并没有消失潜在的自尊,他们担心别人瞧不起,对他人抱有戒心和敌意,对老师的态度非常敏感,哪怕是轻微的轻视,都会有意无意地损伤他们。所以,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在情感上、生活上、学习上、政治上关心和感化他们,处理问题要注意态度,讲究教育方法,注意火候场合,因人而异,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从而接受教师的帮助。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往往是某些不良行为产生的诱因。因此,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内容或形式,都做到尽量适合各层次的学生,也让各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使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能有所展示,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对他们要求不要太高,否则就都会增加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保持建设性的班团活动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班团活动课不仅可以减少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还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不良行为。我们课题组成员注重保持课堂的整洁与雅致,增强学生的秩序感和责任感,通过每周的班团活动课,让各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取得的进步。另外,我们还注重把握班团活动的情境环境,即搞好教育策划。在准备阶段,我们不断搜索各种相关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活动时,合理安排好主持人,可以把平时在学生心目中的问题学生来当主持人,让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班团活动的内容和节奏控制好,尽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其危害,同时,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

(4)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繁重的课业负担等,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生扭曲,行为出现异常。我们教师细心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耐心地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2.优化环境,净化中学生成长的土壤

(1)社会。①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②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注意联手开展教育活动,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思想腐蚀和侵害。

(2)学校。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的绿化、美化与教育化相结合,既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准则;②要努力让每一块墙、每一棵树、每一片草都成为向人们展示文明,警示愚昧的活教材;③校园的宣传窗、黑板报、广播及电视网络则更应成为我们宣传教育的载体;④坚持校园文化传统活动并结合形势和学生实际不断充实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使校园文化保持很强的生命力。⑤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功能,重视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相结合,使中学生学会学习,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⑥开设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卫生、道德、法制等知识的教育,重视加强生活指导;⑦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育转化要点面结合,既要做好个别转化,还要重视群体教育,两者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健全的集体构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对个体转化,必须要坚持因人施教,遵循可接受性原则,而面对整体教育,则要十分重视整体教育的作用。全校性、全班性的常规系列教育及结合形势和实际开展的专项教育,都是整体教育的重要内容;⑧引导实践,锻炼意志,帮助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十分注意对他们的学习上的帮助,只有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并产生成就感的时候,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才会从不良行为习惯中转移过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及巩固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3.运用行为控制策略,良好习惯养成的对策

(1)探索建立学校班级和学生的考核机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高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治是复杂的、系统的、长期性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把学生习惯培养的内容细化和实化。譬如把学生的良好习惯分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然后再把这三方面再细化。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好的教育网络,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治有了多方面教育力量的保证。 习惯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良习惯的矫治都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力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的经常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老师经常抱怨5小于2现象,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5天,不如家庭和社会对学生2天的影响,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不一致,相矛盾的缘故。 在农村高中,我们应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农村高中学生进入“两室一吧”,防止他们涉入一些不健康书摊,受不健康书刊的侵害,应经常性地与当地公安、工商、文化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不断地整顿学校周围的环境。邀请有关人员到校作革命传统教育讲座,法制教育讲座。这一些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3)充分利用农村高中学生不良习惯矫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机制。 ①科学量化管理策略。即科学也认识学生的习惯结构,把学生的习惯要求分化、细化、量化,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②家校联系策略。促进家校沟通,使教育同步一致,也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再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增强教育效果。提醒家长,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更要关心子女习惯的养成; ③学科定位策略。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并贯穿在课堂内外,也就是说,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④常督促、勤反馈策略。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及时地批评或表扬。离开评查、监督,那么再好的计划都将落实,而评查监督的结果对反馈给学生、家长和老师、督促的人员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把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公布上墙,这是提高效率的可行之举。

4.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不良行为矫正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步骤,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遵循矫正原则。首先是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实践证明,奖励对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作用远远大于惩罚。多奖少罚对于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将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动辄惩罚对错误的行为产生负面的强化作用,无意中助长了不良行为,而且会导致学生为逃避惩罚而产生新的不良行为。其次是一致性原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不能仅仅考虑课堂内部因素,还要同家庭、社会、大众媒体等多种因素联系起来,协调有关人员,按统一目标行动,形成一种合力, 以免各自为战,相互抵消矫正效果。再者是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本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更重要的是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常发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大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只是被动地顺“事”而为,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难免不良行为习惯的再次发生。所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陈述,观察其神色,窥探其心理,把握其思维方式,了解其态度倾向。然后找出良好的方式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心理障碍,使不良行为真正转变。

(2)掌握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有效步骤。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不可随意而为,而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地,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应包括六个方面的环节:①觉察不良行为习惯和潜在的不良行为;②运用智慧分析其原因所在;③判明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④确定矫正目标,确立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⑤改正不良行为;⑥强化不良行为矫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步骤,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反复抓,抓反复,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3)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才能减少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是减少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发生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从所讲的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思维“导火索”,也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减少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4)团结协作,共同施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彻底矫正,必须多方面通力合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要经常互通信息,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沿着正确 的发展道路前进。总之,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避免和得到控制。

5.掌握有效方法

(1)消除心理障碍。首先,要消除不良行为学生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 不良行为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 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于会“迫害”自己,误认为学校和教师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以致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老师发现和抓住品德上 的“闪光点”,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如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方面大都有活泼机智,胆大好胜,性情爽直,爱动脑筋的特点。 同时老师应真诚地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真诚、真意,把教师当成知心人,从而运用激励效应,榜样效应来启发学生觉悟,打动他们的心,激起上进愿望。

(2)培养自尊意识。当学生有品德不良表现时,要注意不要以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理,因为个人自尊心的缺乏是由于过多受到指责与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应当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使其在人格上受到应有的尊重。这可以消除疑惧,融洽感情,防止对立情绪。

(3)提高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使学生自愿改正错误行动,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具体做法是: ①要求严明教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定并严格执行,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优缺点,形成对自己的分析态度。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要做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确并体会到什么是正确的和高尚的行为,应当怎样严格要求自己,怎样使自己言行一致; ②舆论导向是积极健康的舆论则是对学生行为是非辨别的最有效的“清醒剂”,有组织的舆论不仅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提醒,督促的作用,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对行为的评价能力与形成是非观 念的重要手段;③奖罚分明 奖罚是在实践中增强学生是非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讲,得到大多数的鼓励的事情,人们愿意继续去发扬,而且总是把它当做正确的,而受众人谴责的事情,人们就会设法回避它,并总把它当作错误的。

(4)增强意志锻炼。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一定的考验方式,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意志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运用教育机智。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他们不了解或不理解行为规范准则并出于好奇而引发的。对于他们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引导,通过实践、集体活动,运用激励机制来 教育他们,效果可能较好。而高年级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则不完全是他们对规定不了解或不理解,有时则是明知故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以理服人是根本的教育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富有成效的师生谈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抑郁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80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当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抑郁情绪会造成人行为反应缓慢、行为孤僻异常、思想情绪自闭、情感波动较大、易激动易消沉、多疑多愁多虑等。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危害其身心健康,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导致过激行为发生。①针对高职学生的抑郁特点、分析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和疏导咨询,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1 抽样调查分析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大一在校学生共计1082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中男生105人,女生9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的抑郁相关因素调查表为测量工具。SDS共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自制问卷包括基本情况、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18个相关因素。调查数据用SPSS1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依此标准,被调查1082名高职学生中,抑郁情绪检出人数318人,检出率为29.4%。其中轻度抑郁273人,发生率为25.2%;中度抑郁45人,发生率为4.2%;重度抑郁0人,发生率为0%。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较,②高职学生比一般人群有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并呈上升趋势。

2 抑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几方面,其中和遗传素质、个人性格、家庭成长、社会环境、突发意外等有关。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在心理问题突显的初期,其中学习压力、适应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是引发高职学生抑郁情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③

2.1 高考严重挫败

高职学生大多是中学阶段成绩不好或是高考失利成绩不理想,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身一无是处。新的大学生活开始,又没有及时的建立新目标,理想的缺失让生活失去了方向感,渐渐的找不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而产生抑郁情绪。

2.2 人际关系不畅

现在90后、95后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存在很明显的缺点,如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语言表达、缺乏团队忠诚、张扬自我个性、价值观现实、嫉妒心较强、承受挫折力弱、反叛意识严重、依赖虚拟网络等是导致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困难及恶化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活比起高中生活更为复杂、更贴近与社会,恶劣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导致抑郁情绪产生的根源。

另外,目前的高职教育还是比较注重技能培养,轻情商教育。在前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中通识教育课程较少,而在后期的实践、实训、实习又是与企业岗位、社会行业紧密接触,学生深深感到人际关系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困惑、不安和忧虑,甚至对未来个人发展产生悲观和郁闷。

2.3 期望与现实差异

现实与想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过高的期望值也会带来情绪问题,比如高中毕业时想象中的大学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享受生活的……但实际进了大学还是要上课正常出勤、不能在外留宿、遵守职业形象要求等等,造成梦想的破灭、情感上的抵触、心情上的压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很好的“应付”每门课程,及格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挂科门数的逐渐增多,来自心理上情绪上的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也油然而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低职位工作,造成求职屡屡失败,但又没有及时调整就业目标,从而容易嵌入恶劣情绪积累和滋长中……长期处于这些不良心境,极容易导致抑郁产生。

2.4 职业学习压力

高职学生一般都有“双证出门”的要求,即一方面要完成各门课程学习,一方面又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这种双重压力对于本身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并不强甚至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易引发紧张、忧虑和无望。同时可能会存在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师为了达到专业教学需要采用边学边教的方式,对于本就缺乏学习兴趣、专业热爱度的高职学生而言,会进一步降低对所学专业满意度和学习动力,从而产生失落和悲观。

2.5 情感恋爱困扰

高职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机能已经成熟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需求,但若处理不当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缺乏处理恋爱过程中感情纠葛的能力而造成身心受到伤害或情感严重挫折,又由于阅历少,经验不足,无力调适和减压,加上自制力差和挫折容忍低等,长期处于苦痛、恐惧、忧虑之中,甚至产生绝望而自杀。

2.6 家庭经济差异

高职学生大多来自二线城市或农村或偏远山区,故贫困学生相较本科重点院校较多,在校期间除要支付学费、代管费、住宿费还要支出生活费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费用等等,这就会使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产生愁烦和苦闷。另外,高职学生的家庭情况中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离异家庭的比例较高,造成这些学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已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自卑、悲观、自闭等消极情绪。

3 解决对策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对于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必须遵守心理咨询工作原则,建议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正规的鉴别与系统治疗;对于有一般抑郁情绪的学生,则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1)进行正确自我评价。通过老师的逐步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的自已,并对自已给予相对客观评价,同时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比如对自己说:“这次我很不错啊!”“下次继续加油!”“我很快乐,无须在意别人的眼光。”……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同时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发现自我评价不合理的认知过程,重新建立对自身的客观认识,树立自信心,寻找自我价值体现,慢慢摆脱抑郁情绪。

(2)积极进行人际沟通。首先通过自我调整训练学会在日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放松心情。其次因为倾听和鼓励是抵御抑郁的良药。所以要主动养成和朋友保持联络的习惯,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内心的烦恼。再者还可以通过乐于助人、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等形式主动帮助他人,从一定程度上抵御抑郁情绪的侵袭。还能从中获得和分享助人乐趣,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增强自身价值感,这也是应对抑郁情绪的好方法。

(3)行动代替思考。针对有轻微抑郁情绪的高职学生,可以采用行为训练方法尽量远离抑郁情绪的困扰。行为训练是一种减轻或改善不良行为的心理疏导技术。老师在帮助疏导抑郁学生时不要过度纠缠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应具体分析将如何进行目标行为的开展,指导学生实施行为训练方案。比如制定规律的生活、学习计划,多进行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参与团队辅导等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避免抑郁情绪的蔓延。

(4)课程教育和咨询辅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自我认识、自身调整方式,使学生能第一时间识别自己或者同学的异常情绪,展开自主性的调适或提供相关信息给老师,让大家能在抑郁情绪产生或将要产生的初期短时间内给予适当干预和疏导,以防因长时间的积压而引发的严重抑郁。普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同时,配合各种测量手段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筛查排摸,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并针对个别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指导与服务。

(5)发挥团体辅导的作用。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采用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或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④团体辅导是目前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治疗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预防方面具有实效性,很适合用于抑郁情绪的疏导解除。其中采用的技术有“反映”“澄清”“角色扮演”“解析“,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形式,可以有效消除孤独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团体中找到共同体归属感,创造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正确激发自我潜能;与个案辅导相比较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有效模仿社会现实环境,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这样能很好的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消除心理抑郁引发的过度防御,对压力进行有效释放,在互动中进步和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理念,⑤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学生的抑郁情绪,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心理咨询的硬、软件建设,切实做好学生抑郁问题的辅导或咨询。

本文为2015年金华市科技局项目“高职学生抑郁状态早期筛查及干预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倪仕钢等.高职院校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4):338-340.

② 刘冰帆等.高校新生抑郁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100-102.

③ 刘晓华.高职学生抑郁的表现及心理疏导策略[J].教育探索,2013.3:142-143.

第11篇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一般在各省市本科第二批次或者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录取。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既有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学费高昂、高考分数偏低、父母期望值偏高,独立学院的学生承受着比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更沉重的压力。在面临学业、就业、经济等问题时,他们存在更多的困惑,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

笔者对三所独立学院随机抽样350名大学生,获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有效样本321个。数据分析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其主流是心理健康的,但在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独立学院学生。因此,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才能实现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独立学院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人际关系问题

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出校园适应社会的需要。它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和咨询案例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以某独立学院为例,人际关系问题约占前来咨询总人数的一半。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受到家长过分的关心和宠爱,导致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立、高傲,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封闭和伪装起来,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存在较强的戒备心理,社交能力缺乏,并且排斥身边的朋友。一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人交往的经历,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也使他们忽略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考入独立学院,导致他们自卑,觉得自己与其他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学生相差甚远,因此不愿与人来往,人际关系紧张。

其实,与其他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一样,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同样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渴望友情、亲情和师生情。然而,有的学生却因为自卑,缺乏归属感、恐惧,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等原因,不敢与人交往,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不愿意与人沟通,这也是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二)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也被称作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它会随着个人经历的改变以及思想的转变不断发展。因此当个体的心理活动发生改变,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心理会有一个新的总结和调整。刚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步入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特别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自我评价偏高和自我评价偏低。然而,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很多人都有高考失利的经历,加上社会普遍对“三本院校”有歧视,导致他们信心不足,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自我怀疑,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经常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世界,自我评价偏低。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硬件方面包括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购置心理相关设备;软件方面包括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同时,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特点,发挥学生骨干、社团的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尤其是富有个性的独立学院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借助网络的媒介平台,多种形式、多样化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测试、心理诊断和网上心理咨询等项目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无法替代的优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受固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递信息效率低。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效率,网络的即时性使咨询者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回复,尽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沟通方式隐蔽性很强,使得学生能够袒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减少更多的顾虑。网络的平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平等意识,让他们敢讲真话,敢于质疑,同时更能让自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敞开心扉,平等与人交流。同时,这种方式也缓解了独立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

(二)积极开展朋辈心理援助

朋辈心理援助是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这种心理咨询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本身的相互信赖程度。在咨询的起始阶段,咨询员和来访者可以很快建立起互动关系,以保证在之后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可以更好地深入来访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达到明显的咨询效果。近几年来,朋辈心理援助开始进入我国高校实践,并已显出强大力量。

目前,针对我国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活动积极性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特点,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适当开展学生朋辈辅导教育工作,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教育,恰恰符合他们的特点。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385-02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组织目标

1 公共卫生的职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目前WHO采用的是耶鲁大学Winslow教授在80多年前提出的定义[1]: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在传统的公共卫生职能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解放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计划免疫,迅速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增加,各种环境危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公共卫生更加关注健康危险环境和健康危险行为,重视人群健康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人群健康监测和分析、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地区人群间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2 学校卫生的工作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各类在校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校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业圆满完成,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3 学校卫生面临的问题

自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学校卫生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1 学校卫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学校卫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有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没有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工作经费;有些学校不仅缺乏校医或保健教师,同时现有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突发事件。

3.2 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增加较快,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但是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对于新建校舍选址、建筑设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没有同步加大工作力度,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缺乏切实保障学生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许多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食堂卫生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食物中毒发生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防制。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2006年9月以来,全国就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90%发生在中小学,60%以上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3.4 学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我国对于“视力低下、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成效显著。据上海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100%的学校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普查;96%的学校开展了贫血检查和矫治;97%的学校开展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但是全国的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相当严重;城市学生肥胖症及超重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3.5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 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包括中专、技职校)没有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占49.30%,不能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占31.20%,高中生(包括技职校)中曾发生婚前的占2.4%,其中使用的学生仅占1/3。

2005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儿少/学校卫生论坛”,根据此次论坛发表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这不仅对青少年本身造成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也带来危害。

4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现代公共卫生的职能出发,我国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4.1 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测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各级疾病防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为学校提供疾病防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2 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 规范学生健康调查和常年健康监测分析,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健全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1次健康检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至少做到入学与毕业时的2次学生健康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常见病等监测分析,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完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有

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传染病防制方面,要进行学生疫苗接种证的查验和实施疫苗补种,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厕所卫生管理,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在食物中毒防制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培训分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以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大学校食堂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4.4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就是要扩大常见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针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的现状,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

4.5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卫生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对于学校的卫生室、教室、课桌椅、照明灯、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4.6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校的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如日本的小学至高中都开设有“保健体育课”,系统讲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我国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再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其他学科之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被分散到社会、科学、体育等课程;中学阶段则分散到历史、社会、科学、生物、体育等课程。因此,学校卫生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设立“爱牙护牙、用眼卫生、平衡膳食、食品卫生、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伤害”等专题。

学校健康教育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如采用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专题讲座、绘画、图片展、辩论赛等形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7 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必须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卫生信息化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学校卫生疾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中,应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室、食堂、饮水和厕所等环境卫生状况,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监测,学生伤害监测,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

4.8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的校医室(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校医(保健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控学生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监督学校环境卫生、防制学生传染病,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防范食物中毒发生。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广大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南大学相继成为国家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已对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近1 00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素质教育与健康新观念、学校卫生管理及任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生常见传染病管理与预防、学校卫生科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