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竞争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由来已经且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已经成熟。同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也有多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因为指标权重的设置侧重点不同,其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一致。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多种综合因素(或指标)影响的结果,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需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并在权重指标设置时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评价提供重要的策略。本文提出基于TTCI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设想,以期能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及其他研究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TTCI释义及原理
在这里,TTCI实际上就是耐久性设计,在工业结构力学等领域,将“在规定期限内,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称为耐久性(durability),耐久性分析是随时间变化的结构损伤程度的定量分析。①” 将这一原理引入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一般,区域经济发展在片面追求效益的同时,会忽视长期耐久性,甚至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当前利益,常常出现竭泽而渔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的确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破坏了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构,在经过一定阶段之后,因为生命周期规律,其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会逐渐衰退。因此,本文提出的TTCI评价方法,就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角度,对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提出创新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结构耐久性分析(TTCI)
(一)确定初始疲劳质量(IFQ)
根据结构功能发展理论可知,结构使用到某一寿命时,发生不能经济修理的广布损伤,而不修理又可能引起结构的使用功能/安全问题,这一寿命即为经济寿命(economic life),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这一现象。因此,需要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疲劳质量(IFQ),通过结构细节采样疲劳实验,由断口条带观察数据反推得到,如图1所示,初步估算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疲劳质量,其中TTCI区域经济结构出现裂纹出现的时间(寿命),用Weibull分布描述。
(二) 使用裂纹扩展曲线(SCGMC)
区域经济结构发展过程中,任意时刻t2的裂纹大小a(t2)与t1时刻的裂纹大小a(t1)的关系确定为:a(t2)=a(t1)+a
故而,a是t1时刻裂纹数值a(t1)和时间间隔t2-t1的函数,即a(t1)=w[a(t2),t2-t1],令t1=0,a(t1)=y,t2=t,a(t2)=x,则出现y=w(x,t)这一基本函数表达式,由此,基本判断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疲劳曲线轨迹及基本数值,如图2所示。
(三)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任意时刻裂纹分布和裂纹超过数概率(p(t,x))
任意发展时刻t的裂纹数值a(t)≤x的概率分布fa(t)=fa(0)[W(x,t)]
在t时刻,区域经济结构出现裂纹大于等于x之裂纹的概率则表达为
p(t,x)=1-fa(0)[x,t)]
(四)确定经济寿命周期T
建立这样一种实验评价模型之后,根据实验数据,以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便,保证结构功能完善,具有长效发展特征为标准,确定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经济寿命T,由此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可能周期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不断保持和提升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基于TTCI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实践
(一)指标选择
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评价模型,都需要选取科学合理,易于量化的指标。本在基于TTCI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中,将区域经济竞争力“涡轮”模型①结合,仍然选取“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创新因素”、“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管理”、“生态环境”等七个基本指标为主,通过对经济实力、创新因素、基础设施等基本指标的分析,判断区域经济发展的衰退周期及调整转型的时间,从而不断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保持。
(二)评价实践
根据区域经济经济力涡轮模型的要求,需要将具体指标体系细化,而且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一些指标体系因为难以量化,故此依然需要细化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依据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甘肃省十四个地州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裂变周期及概率的分析,综合得出甘肃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行情况,其中兰州居于第一位,而临夏州则居于末位,除了兰州和临夏之外,分别为酒泉市、庆阳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平凉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武威市、陇南市、甘南州和定西市。而这一结果与甘肃省统计局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类型划分基本一致,基本验证了本评价设想模型建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兰州市、陇南市、甘南州的区域经济结构裂变的概率较低,而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以及天水市、武威市和临夏州则因为经济结构出现裂变的概率较大,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明显,需要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通过转型发展模式,改变各种产业的布局方式等,使其经济结构处于耐久性的状态,唯此,才能保证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
而影响经济结构裂变与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则以自然条件、经济结构自身体系、人口因素等为主,且其综合作用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比如,从经济结构看,城镇化率以及非农产业的比重分布不均,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是区域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
随着“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和生产要素在更广阔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建湖县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产业分工和要素流动环境下,面临着重新“洗牌”。为此,我们采取了以项目推进为主线,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培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依靠大投入,带动县域经济量质并举,形成后发优势;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产业膨化、升级,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建湖目前已形成的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玻璃节能灯、化工、花炮等六大特色产业,其总量占全县70%左右,入库税金占工业入库税金总量的80%以上,比较优势明显。一些重点企业,如森达、克胜、金龙马、特达、永林等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位置,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驱动力明显不足,要加快发展,必须借助外来资本,以现有特色产业和规模企业为载体,围绕现有规模企业的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新上一批对于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型大项目,提高特色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使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强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内在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经济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是克服自身资源优势不足的一种理性抉择。每年新上一批能膨化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型项目,整合各种要素,使有限的资源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又使区域经济实现量和质的突破,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个率先”和“双倍”(经济倍增,环境倍优)战略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基本原则:(1)带动性强。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产业链前延后伸、企业横联协作、专业化内部分工等等产生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大项目,诞生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带动一批“卫星式”中小企业,一群有着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振兴一个产业的龙头牵动型产业经济结构。(2)有利于培强区域特色。就建湖而言,要把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等特色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锻塑成绝对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所实施的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有利于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膨化特色经济规模,延长特色经济产业链,提升特色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新上一批对做强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特色产品前延后伸的重大项目,以此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3)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实施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符合县情,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聚合度,有利于有限的资源向项目集聚,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坚持统筹和谐的目标,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一要通过实施重点战略型项目,培强特色产业。围绕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化工、玻璃节能灯、花炮等六大产业,新上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战略型项目,不仅可以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而且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链、技术链和市场链。二要进一步培强汽车摩托车配件、新型管材等第二梯队“特色产业”,有计划地新上生物工程、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缩短与发达地区在产业层次上的差距。三要加大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大力度调整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围绕延长产业链,增加品种,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下自我研发、自我发展的能力。
2.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全民创业的关系
一些重大战略型项目,对于带动全民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一些资源加工增值类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具有很强的就业吸聚力。大项目催生的大企业,又可以吸收众多小企业为之配套,挂靠、分工和协作,甚至使许多户办、联户办企业加盟,发展“卫星式”的加工点,带动全民创业向纵深推进。既要重视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重视抓与之配套的“铺天盖地”的小项目,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民航业 竞争力构建 天津滨海新区
一、构建基于民航业的滨海新区区域竞争力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把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确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利用本区域内现有的基本条件和优势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构建其持久的竞争力,成为了现阶段的重要问题。
1.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天津成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制高点的需要
从区位上看,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 是中国和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 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在国内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从运输资源上看,天津滨海新区拥有目前已跻身世界深水大港10强的中国北方最大综合型港口――天津港, 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同时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成为北方重要的航空货运中心。
从国家政策支持看,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启动之时,提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意在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将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率先开放金融等领域为契机, 积极探索货物、人员、税收、外汇等方面更加开放的管理政策, 参照国外自由港的发展模式, 逐步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以上三方面可以给出滨海新区存在着其独有优势,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的天津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一定差距。空客A320总装线的建立可以与哈尔滨、沈阳等飞机制造基地形成独有的区域产业聚集,这在区位上比珠三角有近得多的优势,同时哈尔滨和沈阳与俄罗斯航空工业基地在同一条铁路线上。这些基于航空制造业的便利条件使天津成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制高点。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滨海新区以航空制造业为带动的竞争力构建,打出特色牌,才能脱颖而出。
2.找准定位促进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纵观我国北方港口定位发展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以各自特色的产业区位带动相应的物流业发展为定位,原有港口服务功能为辅的发展之路。营口借助鞍钢,找到钢与港的结合,通过鞍钢带给营口冶金产业以及相应的物流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的聚集,利用营口开发区做出了以营口港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重化工布局的决策。
同时河北省境内的冀东油田的发现,促进了河北境内已有秦皇岛、京唐港、黄骅港等港口的发展,此时主要的受益者唐山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为了配套未来发展需要,位于距唐山市不到100公里的曹妃甸港区正在加紧建设。从地理条件看曹妃甸港口自然条件优越,也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紧邻渤海湾主深槽位置。从水路航道来看,曹妃甸港距天津港38海里,距京唐港33海里,并且正处于天津港主航道之上。深水航道的天然优势使曹妃甸成为渤海湾内建设深水港最为有利的地点,其建成后,货类将主要以原油、矿石、煤炭为主,这些便与天津港产生了较大的交叉。同时按照国家整体的战略发展布局,曹妃甸工业区将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能源港,世界级的重化工基地,国家级商业能源储备中心。也就是说曹妃甸加上冀东油田其竞争力不亚于滨海新区。从近几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占各省市进出口总值状况显示,河北省进出口总值占天津出口总值比例有所下降,其因素与近年来河北加强港口建设,天津口岸货物被河北省内港口分流存在一定关系。
从版图上看滨海新区位于大连和青岛两个竞争者的包围中,大连和青岛优良的港口条件为国际第五代集装箱船提供了首选靠泊港,成为众多国际集装箱定期航班靠泊地。这给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如果现在天津没有把握住机遇建立自己特有的产业为带动的物流业发展,今后的分流将更加明显,有失去竞争力的危险。滨海新区应该借助民航业为带动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定位为契机,构建好自身独有的竞争力。
二、构建基于民航业的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1.以民航业为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滨海新区区域物流
从航空制造业的角度讲,天津空客总装线航空城的开工建立成为了继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大飞机总装线的城市。这意味着总装线开始组装后,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生产的零部件将运至天津进行总装。因此借助于天津港和天津空港为基础的物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飞跃发展。打造现代化的滨海新区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适应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在发展基于航空航天业的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物流中, 要规划形成包括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四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物流系统层次。
在建设基于民航业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中,要借鉴已有的美、法、德等空客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建设经验,根据空客订单式生产形式的特点采用拉式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物流所需的电子数据交换网络进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加快库存周转速度。
(2)构筑具有空客生产特色的信息平台, 加强天津电子口岸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地位。空客的生产需要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生产的零部件运至天津进行总装。要求在货物抵港的过程中做好与电子口岸的对接,同时利用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信息资源平台的整合,向上游供应商零部件需求采购,此时更需要电子口岸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内地企业货物通关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区域通关合作机制,搭建区域通关服务平台,完善了区域通关服务措施。
(3)基于航空航天业的滨海新区区域物流的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它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协调, 应该以复杂系统协调的管理思想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充分运用运筹学等规划的定量方法,对航空航天业的在本区域物流的规划中涉及的物流需求、选址、配送等问题做出科学严密的论证, 同时结合定性研究才能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航空航天业这样一个大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使其真正能带动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进而促成一个聚集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国际化物流中心的形成。
2.基于民航业促进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如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群、英国的出版和印刷业集群、美国硅谷的微电子技术集群、葡萄牙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都是通过资源共享和规模经济, 使产业集群具有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设立和发展, 而根据区域的特点为产业集群的设立进行准确定位就成为重中之重。根据上面对滨海新区构建基于民航业的竞争力必要性分析得出,基于民航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牌,也是配合国家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本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途径。
3.利用民航制造业扩大产业价值链,升级滨海新区产业结构
产业链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 在扩大产业链的同时, 还可随着产业不断扩大和发展催生新的企业, 实现产业的衍生性。这些发展都可延伸到周边地区, 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对于某一区域来讲,通过分析产业内及产业价值链的前向与后向关联,能够充分利用该区域的特色,进一步开发其现有及潜在优势。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可以把某一产业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看成是一个产业集群的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中实现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的合理关联与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并且通过产业联系、产业波及、产业扩张等一系列产业关联效应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航空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现代航空产品是尖端技术的集成,先进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必然带动尖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从而在技术层面上提升国民经济。天津市在“十一五”期间,也把发展民用航空科技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化产业机构的重点。
根据测算,按最大可能年组装飞机50架、产值150亿元人民币、增加值8%计算,空客项目带来的增加值不过12亿元。但是根据国际运营经验,航空运营项目10年计算给当地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不可小视航空制造业的直接投入对供应链上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确是十分明显的。空客总装线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会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导航、通讯、金属制造的发展;带动天津及周边地区同时带来客机内部装饰材料生产、制造方面的市场。飞机生产线落户以及配套产业的相对聚集,带动滨海新区民用航空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并带动上下游产品制造业发展。
4.使用天津丰富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教育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竞争是当今世界最为激烈的竞争之一, 谁掌握了人才, 谁就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和高科技的主动权。在“关于空客A320中国总装线人才招聘进展情况的通报”中看到蓝领岗位上二分之一左右的人才缺口成为空客方面最为棘手的问题。发展航空制造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人才的需求上对蓝领职工的要求是智力与技能兼备。这就需要使用天津丰富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教育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1)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已具有的民航产业基础和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天津滨海新区拥有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大学、空港物流加工区、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飞机维修区等区域。可以借鉴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经验在滨海新区发展产业集群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利用好天津已有的人才优势条件,通过在民航相关产业领域内部遴选人才,建立人才联动共享机制,建立专门的技术培训中心,使传统的白领在工作前进入培训机构学习相关技术,重点培养从蓝领中走出来的白领,而且在福利待遇方面,使一些重要的蓝领岗位薪酬超过一些白领。
(2)为给实现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支持,要使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大学科技园、民航技术培训中心与民航产业人才培养相联系,打造民航科技集成和创新的平台。滨海新区临空产业区具备国内其他城市没有的综合优势,如把国际机场、专业大学、科研基地、航空物流、航空产业园等资源融为一体,使其具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通过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为契机,吸引飞机制造、零部件加工、空管装备和机场特种设备制造、航空维修产业等一批项目落户产业化基地,进而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以改善一些人才缺乏的状况。
参考文献:
[1]Potter,M.E.Clusters and theNew Economies of competion [M].HanrvardBusinessReview, 1998
[2]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经济管理, 2003, (6)
[3]蒋笑梅蒋雅静:天津腹地国际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7(2)
[4]常怡:空客落地航空城升起[N].经济观察报,2007~5~12(10)
[5]李 平郭 峰:冀东10亿吨新油田发现记[N].经济观察报,2007~5~14(9)
目前,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都认识到了竞争力的重要性。精心打造核心的竞争力已经变为国家、地区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战略的新趋势。国家在市场产品以及服务提供方面的效率会决定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国家在产业领域当中的竞争力会决定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所以,可以说产业竞争力指的就是国家的竞争力。
1.分析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通常来讲,产业属于研究国家在竞争方面存在优势的一个基本单位。所有国家以及地区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功并根本就不是仅仅来自于某一个产业取得的发展以及支撑,依赖的主要是产业集群。在各个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的技术创新方面的相互渗透以及弥补将会提供竞争方面的保证以及技术的支持,同时还能够有效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增强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下面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当中从国家、企业以及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开始,深入研究了产业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觉得,一个国家所具有的产业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集聚形态的产业。在此基础上,从产业方面对企业与行业竞争力形成以及发展的规律进行了阐述,进而形成了八个方面的竞争理论,具体表现为竞争领域、竞争阶段、竞争要素、竞争核心、竞争力获取途径、价值链、竞争力优势。
但是,因为研究的层次以及视角之间的不同,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界定学术界还没有非常统一的意见。现阶段,在国内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市场力和生产力说、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说以及企业竞争力说。总的来说,产业竞争力指的主要是国家中所有产业或者某一产业通过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以及资源,持续稳定的生产更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而实现长期能够盈利的最终目的。根据经济关系,能够将产业竞争力看为是区域或者国家之间的竞争优势,还能够表现成不同区域以及国家产业当中的竞争优势。
2.分析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的实质以及具体的构成
研究区域产业经济的竞争力主要针对的是产业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联系,还存在一定的区别。根据研究领域,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包含在产业竞争力中,主要包含产业区域竞争力、产业国家竞争力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根据研究的方法,产业经济竞争力注重的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实证的分析,也就是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是现实中产业竞争力的应用以及证实,而产业竞争力属于产业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方面的背景。
一般情况下,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进行研究时,承认了各个产业间存在的劣势或者优势,同时在一定的影响之下进行了产业的基本格局的分工。在本文中,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竞争力:
农业竞争力。该竞争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科技进步以及农业发展的程度。该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产品的安全、质量、生态、效益以及数量等各个方面。
工业竞争力。低污染、高附加值以及高新技术是对区域工业的竞争优势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同时还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保障。该竞争力具体体现为产品的关联度、增长率、占有率、技术创新以及贡献率等多个方面。
企业竞争力。产业是研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而企业构成产业,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可以有效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产业的竞争力。该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技术、规模、增长率以及数量等多个方面。
服务业竞争力。该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托并支撑着工业以及农业经济的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体现出优化升级区域经济产业的结构。具体体现为服务的质量、层次、类别、数量以及效益等各个方面。
3.有效提升产业经济竞争力的一些主要措施
对现代农业进行大力发展。通常来讲,在农业当中引进技术或者进行技术的创新都是有效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发挥水平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将国民经济当中农业的地位进行加强以及巩固,区域产业应该始终坚持节能增效技术的大力推广,发展粮食的基本生产,在此过程当中,应该对保护耕地的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粮食的产量,还应该对引进的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节能增效的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有效提高经济区域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应该坚持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有效提高农业当中的技术水平,将农业技术的创新体系进行健全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以及全民参与的技术投入体系,有效提高农业水平的农业设施、农业化工、农业机械以及农用水利等多个农业技术的体系。
对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升级进行大力推进。在对工业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提升的过程当中,选择合适的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手段,同时还是有效衡量第二产业增长潜力以及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为了增强产业经济的竞争力,应该始终坚持对主导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结合拓展外延以及内涵,将外国先进的技术进行大胆的引进,尤其是一些工艺、技术设计,合理规划并整合区域以及产业当中的项目;还应该对高新技术的产业进行大力的培育发展,始终坚持国际合作与自主开发结合的基本原则,增强国内外之间的合作。
对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发展壮大服务业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同时还是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选择。要想有效提升现代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应该始终坚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生产业的拓展,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健全完善经营机制,加快建设物流技术的标准化体系以及物流信息的平台,推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应该有效结合市场的导向来对消费型的服务行业进行丰富,应该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以及连锁经营等各种经营业务,有效改造比较传统的流通业态;另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具有的优势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根据区域的具体特点来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相应的旅游路线,坚持环保优先、充分利用的基本原则,对区域具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使用。
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吸收技术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要想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应该始终坚持充分利用市场的对接来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应该通过战略联盟的使用来升级企业的技术水平,最终保持企业在产品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区域经济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争相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竞争力强,发展就快,后劲就足,潜力就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甚至被淘汰。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已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其先决条件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动,有效地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准确把握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的前沿,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GaryHamel提出来的,指出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后来延伸至地区、城市甚至是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具有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或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经济和市场不断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就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区域经济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制造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来向他们购买。”李嘉图也指出:一个国家即使在各种生产方面处于成本劣势的条件下,也可通过生产相对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出口换取成本劣势较大的商品,取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是造成了某种差异性,如资源成本方面的差异,形成特色产品等,从而能在竞争中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力。
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如地处交通要道和枢纽,或沿海、沿边;自然资源优势,如区内蕴藏有大量矿藏资源,或丰富水能资源;社会资源优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内已集聚的智力资源,或成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混合型,即以上优势兼有。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如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其他地区无法学习和转移;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如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表现为时间的某种函数,其他地区在短期内很难追赶,因此都能带来较大的差别利益。尤其是天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一直都是区域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竞争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广泛应用,使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增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竞争,并使技术优势成为竞争的主要基础;由此也使市场竞争出现了新的特征,即从以往的最终产品的竞争前移到了产品开发、甚至科学研究阶段,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具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新的发展加上国际贸易的扩大,使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弱,而资源利用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形成优势竞争力。有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技术优势而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等,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能否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并能持续地保持和发展这种生产力,而不仅仅是依赖比较优势,由此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
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由于交通、通讯技术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替代性资源的增多,基本要素(如土地、矿藏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下降,而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级要素(如知识、人才、科研机构、信息网络等)的作用上升。同时,基本要素大都是天然禀赋,是既定的条件,高级要素则是社会的后天创造,这种创造主要依赖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因此,为了创造更多的高级要素,提升经济竞争力,发展内生能力就成为主要方面。另外,“内生”性还指出了创新力和竞争优势是主动有意识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存在的。这一方面意味着竞争优势的取得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优势并不是某一国家和地区所独占的,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去争取。
竞争优势概念的提出,确实降低了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消除比较优势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后者。竞争优势的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李斯特,他就强调了国家专有因素(如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后来从弗里曼和理查德·纳尔逊等人开始,都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对国家专有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给予了重视。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国家专有因素(包括比较优势)赋予一国经济竞争力及其发展以独特性,并影响着国家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竞争优势的概念相对于比较优势有了更多的发展,主要是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内容也更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面,实际上是一国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
(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升级转化的辨证关系。首先,二者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同时存在与发生作用。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在一切产业中都占有国际竞争优势,而只能在不同的产业分别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次,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或区际竞争优势,长期拥有竞争优势也就容易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比较优势。最后,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彻底发挥,更新再造。经济全球化是实现资源全球配置的过程,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必须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才能保持和发展其比较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经济体,只要形成国际或区际的竞争力,就能创造新的比较优势,甚至将对手的比较优势转移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应该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将其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作为主导,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正确把握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国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形式,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如北京中关村、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以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站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前列;二是特色经济,如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通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鲜明差别,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兴办经济特区,如一些沿海沿边地区创办的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借本地区有利于对外贸易和交往的地理位置,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发展能力;四是重点发展某一产业,实行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因其能高效率的生产某类产品,产生较大的资源集聚和市场效应,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些形式中,大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符合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有利于其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的问题。
(一)、突出比较优势经济
关键词: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作者简介:马秀颖(1972-),女,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经济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01-02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目前,我国共有县域经济体2000多个,县域人口9亿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0%。GDP占全国近一半,可见.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吉林省县域包括20个县、20个县级市和2个具有县域功能的市辖区(长春市双阳区、白山市江源区)。县域人口191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70%:幅员1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县域GDP达到4408亿元,占全省GDP的60.5%,可见。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在吉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几乎看不到吉林省的身影,足以说明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
1.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
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比中,连续3年吉林省只有延吉进入全国百强.而其他农业大省中,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均有二十几个县位列百强.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近3年进入全国百强的县也由5个增加到10个(详见表1)。由此可见,与先进省份相比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明显不足。在第九届中国东北十强县评选中,吉林省也只有延吉、前郭、磐石3个县。可见。吉林省内的发达县域经济体数量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
2.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较大
根据第九届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对比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县域经济竞争力为1286。同为农业大省的江苏竞争力为1849,虽然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仅为江苏省的70%,在全国排名第11位,但是被评价为处于竞争力上升状态,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种种迹象表明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统计分析
为了进一步科学评价吉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现引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依据吉林省2009年的县域经济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1.指标的选取
参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原则,选取吉林省40个县(市)2009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中选取人口(x1)、地区生产总值(x2)、地方财政一般收入(x3)、农民人均纯收入(x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5)、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人均地方财政支出(x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8)8项指标构建新的指标体系。
根据经验判断所选指标间可能会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先做因子分析,再进行聚类分析。
2.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因子分析前的检验。检验结果KMO的值为0.569,基本判定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进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表明应当进行因子分析。综合两种检验结果,认为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利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输出的总方差分解表(表2),应当选取两个公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431%,能够解释较高比例的方差问题。在选取两个公因子的前提下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公因子F1在人均GDP、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工资水平和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该指标显示了地区的生活水平,可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而第二个公因子F2在人口总数、人均财政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等指标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该指标显示出地区实力。可命名为经济实力因子。
3.聚类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我们用40个县两个公因子的不同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所得聚类树形图如下:
根据聚类树形图的结果我们认为.吉林省的40个县分为3类地区比较合适:
四、不同类型县(市)竞争力特点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把吉林省的40个县(市)分为了3种不同类型.根据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将各类地区竞争力的不同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桦甸、磐石、前郭、延吉。聚类特点是:代表地区生活水平的因子F1和代表地区经济实力的因子F2得分都较高。这一类县(市)的经济较为发达,众多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通讯系统、较为雄厚的资本等等因素。属于该类型的县(市)拥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P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8-0032-05
收稿日期:2009-05-09
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粤港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史缘和人缘联系,这决定了粤港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经过30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粤港经贸合作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互补互利、休戚相关的程度。日趋紧密的粤港经贸联系,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成为了香港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重要因素(戴定一,2009)。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广东与香港已经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模式。截至上个世纪末,香港主要制造业80%以上的工厂或加工工序已经转移到了广东,开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达到了66000家以上。至此,粤港在产业上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香港完成了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移,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不断提高;广东工业化迅速推进,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国制造”使得广东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伴随粤港经济定位的越来越清晰,做为外向型经济的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二者是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戚真理,2009)。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群
(一)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经济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区域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区域间的竞争,可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是一种将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以规模化、批量化、一体化的连续生产和规模化、多样化的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其产业特色关系到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因此,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扩散没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做保障,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性和重要性。
(二)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章建新(2007);贾兴洪(2007);文海旭(2005)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10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一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主要特征:①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②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依赖性;③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④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三)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多环节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生产方式转变及区域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践与现状也表明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目前我国物流发展比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区域:如以上海为龙头,包括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廊坊、塘沽以及保定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对其中一方面都将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平台的构建,不仅要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投资,而且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流关系环境来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物流是属于一种派生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拉动物流需求的增长。因此,正确地进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于满足区域的物流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见图1。当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增长,表现出物流需求小于物流供给。反之,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物流的投资水平,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区
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经济条件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世界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增长得最快、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创造出了与“东亚经济奇迹”相比毫不逊色的经济业绩,珠江三角洲GDP从1989年的451,18亿元提高到2007年2541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比较珠江三角洲、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工业化时期人均GNP年均增长率(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远高于工业化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二)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三大产业分工体系:①以东莞、深圳、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②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等是家庭耐用品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③以广州、佛山(包括南海)、肇庆为主的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三大产业带的形成,使珠江三角洲具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物流需求,并形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完善的销售网络。
(三)对外贸易的剧增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额从1980年占广东省的28,2%到2007年的95,2%,年均增长率为26,8%,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分别为19,7%和14,0%)。近几年香港的货物吞吐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产业结构升级,内外贸易量的剧增,进而使物流需求扩大、物流量增加。
(四)体制及政策条件“一国两制”优势,香港具有特殊国内、国际地位和在《基本法》下享有的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政策。香港有着廉洁政府,在“一国两制”下,它作为特别行政区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享受自由港地位、独立航空权等。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或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而言,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惟一能同时享受“两制”好处的地区。
(五)珠三角良好的政策环境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区域。该区域拥有深圳、汕头、珠海三个经济特区,大量的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环境国内首屈一指。此外,各地政府在政策上都重视并鼓励发展物流,把物流建设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六)交通运输条件
1、地理优势。大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南临南海,是东南亚和东北亚航线的中继点,北靠广东中北部,依托中国南方内陆,在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也是国际货运的中转站,其中香港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地区营运中心。倚靠着大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粤港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交通设施的完善。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格局。①海运方面,集中了五大港口三大港群,分别为东部的香港港、深圳港和虎门港,西部的中山、澳门和北部的广州港,其中香港港是中国南部海岸最大的深水港。②航空方面,拥有港、穗、深、澳、珠五大国际机场。这五大机场有国内航线250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00多条,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亚洲最大的航空轴,是建造亚洲航空物流和远洋航运物流两大平台的理想之地。③陆地方面,铁路网络密集,有京九、京广、广汕、广深、三茂及在建的广铁铁路等,这几条铁路辐射大陆10多个省、市、区,服务人口5亿多人,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公路密度也位居全国第一(直辖市除外)。
(七)技术条件
1 香港是世界咨询中心。香港是传统的国际物流中心及世界资讯中心,有强大的资讯能力、网络能力、硬件设施、人才优势。
2 珠江三角洲IT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世界IT产业的主要产区,具有建设先进信息系统的条件,能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珠三角长话自动网和分组交换网、卫星、程控、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都在全国处于前列。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可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粤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粤港区域资源协同效应
1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粤港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粤港区域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粤港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粤港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粤港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 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粤港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粤港区域物流设施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粤港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的聚集。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迅速聚集、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资金迅速密集的特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整合将有利于粤港区域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物流园区整合了粤港区域的物流资源,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降低整个粤港地区的交易成本。粤港区域物流对粤港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聚集作用体现在两个不同层面上:首先能够把粤港区域内的各种商品进行集中,这里说的商品集中可以是实物的集中,也可以是概念的集中,即粤港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不但是一个商品源,也是一个信息源;其次能够把物流企业集中,形成合理化竞争,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向专业化、深度化、一体化发展。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粤港区域物流协作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降
低寻找合作伙伴、获得各种服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竞争力,促进粤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邱斌,2005)。在工业方面,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粤港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从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粤港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四、粤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及总量的增长
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影响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需求结构,粤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也会诱发粤港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供给结构(张秀生,陈立兵,2005)。
(一)粤港区域经济规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规模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他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依附于区域的生产性、流通性产业而存在。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亦越大,则区域物流的规模就越大。粤港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活跃,粤港区域的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发展空间较大。
(二)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对区域物流的要求也越高,同时也越能够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反,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物流的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也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必需的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从而也就无法向较高的水平和层次发展。目前粤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对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产业集群也面临着升级和结构调整(刘秉镰,2006)。
(三)粤港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向对区域物流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物流业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后发产业。它是维系区域经济各个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并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区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物流需求,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平台,进而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区域的经济结构也必然决定了区域的物流结构。
(王刚电子邮箱:wanggan∞)
参考文献:
戴定一2009,我国物流业的新发展[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6)
李兰冰,2007,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39-44
刘秉镰,2006,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224―227
成真理,2009l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广东的战略[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
邱斌,孙少勤,2005,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影响的研究,物流技术(10)
章建新,2007,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l经济问题,(1):119―121
日前,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一行三会”(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支持上海国金中心措施亦将于日内揭晓,显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具体发展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在竞争中协调发展的趋势,已呈现新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香港应尽快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港合作的目标,在区域经济竞争中掌握先机,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海西区与台湾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在海西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海西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和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代表中国参与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推动长三角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最大的意义在于,将珠三角未来的发展和改革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并把粤港合作的目标、内涵和框架作为国家政策予以明确。面对中国区域经济蓬勃兴起的挑战,香港不但要提出具体及适时的应对方案,同时还要制订长远发展策略。改革开放30年,粤港正处于历史转折点,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国际金融海啸造成的重大冲击,更让粤港双方有紧迫危机感,必须在国际经济秩序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寻求有利两地长远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模式。
今年的本港财政预算案,提出“区域经济-加强粤港澳合作”,为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优先推动粤港四个合作领域,包括金融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以及创新和科技。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带领香港工商专业团体,走访珠三角九市,与当地官员讨论如何根据《纲要》的原则开展合作计划,表明特区政府及香港各界的合作信心与务实态度。香港和广东,谁也离不开谁,粤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摒弃“零和”心态,一定能够谋求双赢,在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经济综合竟争力 综合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贵州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尽管取得了相当成就,但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并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同时贵州省也是中国典型的省域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之一。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差异,找准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优势,促使各个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尽快实现落后的地区经济向先进的转变,这既是贵州省缩小与发达省份经济差距的迫切需要,也是贵州省统筹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贵州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贵州省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提出了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研究和评价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核心问题是要有一个能够客观、准确地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和研究的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本文所研究比较的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主要是比较地区经济功能的强弱,关键是地区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为了定量测量和实证分析的需要,依据科学性、可比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贵州各地区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能反映地区综合竞争力的16项统计指标,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具体为:X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元/人);X2:人均GDP(元/人);X3: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元/人);X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X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7:GDP(亿元);X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9: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亿元);X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X1: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X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X13: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14:海关进出口总额(亿美元);X15:客运总量(万人次);X16:货运总量(万吨)。这16项指标分别从各地经济的潜力与现状、结构与总量、效益与流量等方面反映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标统计数据根据《贵州各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得,统计数据详见表1。
三、对贵州地市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与评价
1、评价方法
本文中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比较与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在各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使这些较少的新变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其基本步骤如下:假设有m个地区,n个评价指标,则矩阵X0=[Xij]mxn即为评价样本矩阵。
(1)原始矩阵的标准化。为将不同质的指标综合加总,对全部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Yij=(Xij-Xj)/dij,其中:i=1,2,3…n,Xij为第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值;Yij为第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Xj为m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均值;dij为第i个地区指标的标准差;
(2)求出标准化矩阵Y的相关矩阵R;
(3)求R的特征值,并根据特征根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4)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5)计算主因子得分值;
(6)计算综合评价总得分值。
2、实证分析
根据表1的原始数据,将其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证明其适宜做因子分析,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略),借助于SPSSl1.5软件操作,可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从略)。求出R的特征值及贡献率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有三大特征根:12.167、1.702、1.163。它们解释了变量X的标准化方差的93.952%(累计贡献率)。这样,对于此项研究的绝大部分要求,前三个主成分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出的足够的信息。同时,基于过程内定特征根大于1的规则,主因子分析(factor)过程相应提取三个主分量:F1、F2、F3,从主成分方差值可以看出,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主因子F1、F2、F3解释。
对提取的三个主分量Fl、F2、F3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A(从略),同时,为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合理解释,对其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使得每个因子的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以起排除嗓声干扰的作用。表3即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A1。
由旋转后的正交因子载荷阵可知:第一公共因子(第一列)高载荷的指标有:
X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2:人均GDP(亿元)、X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8: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元/人);X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X13: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14:海关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这些指标均反映区域经济实力与对外物资与信息交流方面的信息,称为经济潜力与效益因子;而第二公共因子上(第二列)高载荷的指标有:X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7:GDP(亿元);X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X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X10:全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X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些指标多与经济总量有关,故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三公共因子上(第三列)高载荷的指标有:X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15:客运总量(万人次);X16:货运总量(万吨),这些指标主要与工业及运输相关,故命名为产业及流通因子。
通过SPSS11.5可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由Thomson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估计B=A1R-1为经过方差正交最大正交旋转之后因子载荷阵的转置A1与相关系数逆R-1乘积。
根据表4可得到:
F1=0.162ZX1+0.121ZX2+0.178ZX3+0.032ZX4-0.143ZX5+
0.327ZX6-0.148ZX7+0.027ZX8+0.015ZX9-0.011ZX10+0.295ZX11-0.224ZX12+0.112ZX13+0.154ZX14-0.19ZX15+0.025ZX16
F2=-0.101ZX1-0.074ZX2-0.04ZX3+0.13ZX4-0.095ZX5-
0.121ZX6+0.282ZX7+0.158ZX8+0.129ZX9+0.137ZX10-0.227Z
X11+0.465ZX12+0.055ZX13-0.097ZX14+0.199ZX15-0.2ZX16
F3=0.084ZX1+0.11ZX2-0.032ZX3-0.051ZX4+0.469ZX5-
0.213ZX6-0.005ZX7-0.087ZX8-0.021ZX9+0.005ZX10+0.003Z
X11-0.199ZX12-0.068ZX13+0.09ZX14+0.165ZX15+0.403ZX16
通过计算最后得分可将贵州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评分及排序如表5所示。
四、结论及评价
第一,从因子总得分可看出,贵州总体上经济实力弱,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除省会城市贵阳得益于省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各项因子得分较高外,其余各地区的综合得分均低于1,且与贵阳的发展差距较大。
第二,贵州省经济上总体落后于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不足。包括贵阳在内的各地区其产业发展及流通因子的得分普遍较低。众所周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来说,期望农业持续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而第三产业在实现工业化之前要迅猛发展也是不现实的。大力发展工业,进一步加大贵州省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东部工业项目到贵州安家落户,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贵州各地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现实举措。
第三,贵州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如六盘水地区总体经济竞争力在全省排名第五,但其产业发展及流通因子得分却高达2.3分,在各地市中位于第一名,究其原因,六盘水市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六盘水已发展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社会事业较全面的新兴工业城市,其支柱产业有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六盘水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工业规模虽大,但均属于资源及基础类产业,其产值附加值低。只要增加其产业的增值链条和环节,提高工业的利润率,六盘水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将会大大提升。在因子得分排行上,遵义地区的排名居后,主要源于其经济潜力与效益因子上的得分偏低,遵义地区国土面积30753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7.68%,是贵州所辖面积较大的一个地区,就其经济总量因子而言,其得分位居第一,但其人均指标均落后于全省,导致其综合排名靠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要素;形成机理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激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中,在旅游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更大综合效益的能力。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区域旅游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从最初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到后来集中于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近来一些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培植模式研究。而对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将为区域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出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和策略。
一、相关研究回顾
国外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早期的研究多从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的视角,偏向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方面的研究。1993年,在阿根廷举行的AIEST会议上,学者们探讨了长途旅行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此后区域旅游竞争力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Douglas G.Pearce(1997)分析了东南亚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状况。Go&Govers(1999)认为可以从设施、可进入性、服务质量、目的地所具有的能力、区域形象、气候和环境、吸引物7个方面衡量目的地之间的相对竞争地位。作为旅游学术研究领域的风向标,Tourism Managemnet在2000年第21卷第一期以“旅游竞争力”为主题,刊登了一些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Anne-Marie d’Hauteserre(2000)从目的地管理的角度、Tanja Mihalic(2000)从环境管理的角度、Frank M.Go,Robert Govers(2000)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问题。Salah S.Hassan(2000)指出比较优势、需求定位、产业结构、环境承诺是市场竞争力的4个决定因素。加拿大学者Ritchie J.R.&Crouch Geoffrey I(2000)等提出了由核心资源和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目的地管理、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发展、限制和促进因素、微观竞争环境、宏观竞争环境等因素组成的“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模型”。西班牙学者Arturo等(2003)则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构建了“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对旅游目的地产业竞争潜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Dwyer&Kim(2003)提出了包含“继承和创造资源”、“支持因素和资源”、“目的地管理因素”、“需求状况”、“位置条件”、“目的地的竞争力”以及“地区、国家繁荣标志”等因素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合模型”。Jackson Julie(2006)肯定了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Porter(1990)的竞争力钻石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国内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与在阿根廷召开的AIEST会议有较大的关系。杨森林、郭鲁芳、王莹(1996)对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系列建议。窦文章等(2000)归纳了区域旅游系统竞争的完整功能图式,提出“区域旅游竞争系统模型”。陈建斌(2001)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是由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水平与区域内旅游业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区域内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实力。在定量研究方面,万绪才(200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对江苏省各地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朱应皋、万绪才(2003)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其它条件及国际旅游业绩4个方面构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包含中国在内的全球旅游十二强展开定量比较分析。郭舒,曹宁(2004)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6个关键性因素,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六因素联动模型”。李国柱、石培基(2005)以甘肃省为例,从规模、市场、企业、基础、发展、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和定性分析方面,而在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通过对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析,探究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来源,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盛见(2007)通过分析国内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后认为,当前对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可以分为“市场业绩构成说”、“因素构成说”、“业绩因素构成说”和“核心竞争力构成说”4类,作者对各类观点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从竞争力性质的角度,构建了由潜在竞争力、外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4类构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模型。笔者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既有宏观环境竞争力如政策、制度安排等,亦有微观因素竞争力如企业和设施等,综合而言区域旅游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两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包括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政府竞争力,三者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内核。其中,旅游资源竞争力是区域旅游发展所具有的先天优势,旅游企业竞争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驱力,政府竞争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者。
(1)旅游资源竞争力
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在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竞争环境下,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大小,而即使在区域旅游竞争已经升级为旅游产品和旅游功能竞争的今天,实现区域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和旅游功能的提升仍然离不开旅游资源基础。区域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可以从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区位条件、开况3个方面来评价。其中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包括区域旅游资源的总量、高级别旅游资源所占的比重;区位条件包括旅游资源与主要客源市场之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可进人性和内部交通交通;开发程度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各项投入和旅游资源一旅游产品的转化程度。
(2)旅游企业竞争力
旅游企业是区域旅游开发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开发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大小的核心 因素。旅游企业竞争力可以通过区域内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结构、企业的盈利能力、人才结构和技术创新能力等5个方面来评价。其中旅游企业的总体规模包括区域旅游企业的数量、注册资本、雇员数量等;旅游企业的结构包括各产业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旅游企业的分布情况、自组织程度;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包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人才结构包括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产业要素分布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偏向于旅游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等。
(3)政府竞争力
总体而言,旅游业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市场推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类,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影响着本区域旅游发展所能取得的成绩,这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政府竞争力已经成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构件之一。对政府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宏观调控能力、大规模接待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3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宏观调控能力包括旅游政策和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旅游接待和协调能力包括协调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之间关系的能力、大规模接待的协调能力、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能力等;风险管理包括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对地震、恶劣气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等。
2、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包括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相互影响,其中经济竞争力与旅游企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与政府竞争力以及生态环境竞争力与旅游资源竞争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经济竞争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现代旅游的开展,尤其是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基础,区域经济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外部动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可以从经济发展实力、经济开放程度、产业配套能力3个方面来评价。其中,经济发展实力包括区域经济总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等;经济开放程度包括吸引外来投资的规模、外来常住人口、外来人口的国民待遇等;产业配套能力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其它产业的发展水平,如农业、保险业、通讯业、商贸服务业等。
(2)基础设施竞争力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其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基础设施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各类硬、软件设施。对基础设施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硬件设施的配套能力、配套服务能力两个方面来衡量。其中硬件设施配套能力包括旅游专用交通设施,供水、供电设施,通讯设施,卫生设施等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配套服务水平包括信息咨询系统、交通标识和引导系统、投诉系统等。
(3)生态环境竞争力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基础。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保护的意识、生态风险的控制、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来评价。环境保护意识包括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等;生态环境管理包括环境保护的法制法规、环保投入、环境保护宣传等;生态风险的控制包括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面源污染治理等。
上述6大构成要素在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而6方面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则促进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三、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经历了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再到竞争力的三阶段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基础,而政府的扶持以及旅游企业的参与分别是实现上述两次转化的催化剂。
1、比较优势阶段
比较优势是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基础,包括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这些优势是本区域所固有的先天优势,具有垄断性和排他性的特征。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可以归并为资源优势,因此,区域旅游竞争力最初的表现形式为资源竞争力。然而比较优势是一种存量资源,只有在条件成熟时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条件有二:一是旺盛的旅游需求,二是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旺盛的旅游需求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比较优势进一步转化的基础;而当地政府在财政、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则推动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政府竞争力成为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
2、竞争优势阶段
在竞争优势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增强,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旅游产品。政府对待旅游发展的态度由扶持转变为引导,旅游企业的作用得以凸显。这一阶段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突出地表现为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是,旅游产品竞争力是一种短期的、非持续的竞争能力,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要保持区域旅游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实现由竞争优势向竞争力的转化。在此过程中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二是旅游企业的参与。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旅游产品进行必要的升级换代,而旅游企业为旅游供给的结构调整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旅游企业竞争力成为了这一阶段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3、竞争力阶段
在这一阶段,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间的自组织程度进一步提高,并开始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从而形成了一个产品体系齐全、旅游功能完善的旅游供给体系。与此同时,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区域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的自调节能力以及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增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区域旅游发展具备了持续竞争优势,标志着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最终确立。
由上述可以看出,区域旅游竞争力从形成机理上看经历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竞争力3个演变阶段,而其表现形式则经历了由资源竞争力、政府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产业竞争力5个阶段。在比较优势阶段,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资源优势,这时制约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最大瓶颈因素是资源;进入竞争优势阶段后,要实现资源的产品化和深度化、差异化开发就必须依靠资本的投入,因此,资本投入成为这一阶段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最大影响因素;而在竞争力阶段,要保持区域旅游产业的持久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和优化,提升区域旅游功能,这时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开始凸现。旅游产业要实现由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人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产业集群县域经济竞争力对策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县一级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区 2860 多个,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94%。县域人口总数达 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县域GDP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8.10%以上(资料来源;2007年1月28日中国县域经济网),由此看来,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是最有效的突破口。资源小省浙江省依托500多个产业集群区,2006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占据25个席位,就是明证。
本文在具体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对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一、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进而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是:地理相对集中、产业领域集中、终端产品市场容量大、企业数量众多,其产品、技术、设计等成为地区、国家及全球市场的引导力量或主流力量。如浙江诸暨人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形成了彩电、计算机等产业聚集区,成为经济增长的活力点。产业聚集群体内竞争度高、分工协作性强、专业人才密集、交流广泛而频繁,对专注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资本、资源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对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
1.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县域经济竞争,关键是整个产业链、区域集聚的产业群的竞争,与大中城市相比,一方面,县域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相对匮乏,而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各个县域的土地、气候、水等资源状况不同,人口数量及素质、开发历史长短、原有生产基础、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由此必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的特色。通过产业集群和专业化生产,各个县域的中小企业就可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生产分工,形成聚集经济优势,从而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一些县域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差,关键是没有形成由一定企业或其他机构组成的优势产业集群,失去了县域经济活动与发展的实际内容。因此,积极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链和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是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产业集聚不但可以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察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而且可以通过分工协作,提高生产率,促进创新,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强调经济主体的地方联系,与地方社会资本有一种良性互动,强化了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能够使本地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提升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生产活动的独特性及随之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性。近年在浙江和其他地区的一些乡镇相继出现同类或不同类产业集群的实践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2.培植优势产业集群,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
产业集群是推动县域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伴随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集镇聚集,第二产业比重会上升,人口也会迅速增加,同时为第二产业和居民提供服务与支持的以交通、通讯、餐饮、邮电、旅游、房地产、会展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也会随之发展起来,使这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日趋合理,并进一步加快人口向城镇的聚集,推动县域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城镇功能单一,缺乏应有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其主要原因就是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产业的支撑。因此,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县域中小城镇发展,形成经济增长极,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3.培植优势产业集群,可促进信息交流,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增加县域居民收入
通过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在产业聚集区内,有关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在不同的企业间流动,可以使不同的企业吸收相互的经验,改进彼此的技能水平,可以使产品的创新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优势产业的聚集,使当地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断的分工专业化,使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需求的聚集,生产规模的扩大,在不断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聚集,从而形成进一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终表现为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总之,通过培植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速城镇化进程、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需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来推动,借助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为产业聚集创造有竞争力的县域环境,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政府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和产业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1)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 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培育特色经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如某些县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则可以突出旅游产业特色;有的县域矿产资源丰富,则可以突出以矿业开采、加工为主的矿业经济特色;县域内水能资源储量丰富的,则可突出以水力发电为主产业特色。总而言之,只有坚持特色,才能使县域经济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对接中找到最佳位置。例河北省县域经济强县香河县地处京津唐经济三角区腹地,香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积极“融入”的发展思路,把香河主动融入到京津发展的大格局之中,在融入中打造香河特色,依靠家具制造、印刷包装、机械钣金、工艺美术、电子五大特色产业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0%,纳税占全县纳税总额的65%。(2)要高起点地布局谋篇,既要着眼于县域,又不能局限于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因为县域范围狭小,不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企业群体和相关链接,也限制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果。打破地域界限,使各县市尤其是省内各邻近县市之间政府互通政策,企业互通信息,把相同、相关、相近的行业、产业连接起来,就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繁荣经济市场,达到共盈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城镇产业聚集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简化审批、准入条件等方面为产业聚集创造条件。
2.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一定要把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作为县域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园区的首要优势是低位商务成本、社会成本、政府成本,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的孵化功能,因此,各地应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规划“园中园、区中区”,并及时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激发活力;对已有的各种工业园应进行整合,创新工业园区的运作方式,形成企业关联度高的专业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共享基础设施和土地等其他资源,提高产业园区建设的集约化程度,较快形成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
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市场交易条件,使产业的生产过程围绕专业化市场实现聚集,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依托市场形成产业集群最典型的地区是浙江,如宁波的服装,绍兴的轻纺,义乌的小商品等。
3.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
骨干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其技术、管理、资本、品牌、人才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可带动大量配套企业在其周围聚集,最终形成以骨干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分工合作体系和企业组织结构。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提高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以及物流、信息、金融等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例:河北省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30强的霸州市培养骨干龙头企业的经验是:精心选择一批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信誉良好的企业,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为他们营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力、发展上有空间”的环境氛围,通过召开“银一企”联席会议等方法,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项目等阻碍发展的各种问题,大力扶植和促进这些企业的快速壮大,使之迅速发展成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4.建立中介服务组织, 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
产业集群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需要中介组织协调行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关系、协调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行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制定行业标准、消除恶性竞争、调解行业纠纷、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商会就是成功典范。在组建行业协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应做的是:引导和推动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外贸、金融、保险、投资银行等行业发展业务;对行业协会举办的行业展销会、订货会等给予大力支持,优先满足主导产业的公共需求;积极为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不断促进中介服务人员自身索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5.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以品牌集聚产业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增创品牌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战略,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县、镇地区的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除了缺乏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外还缺少自主品牌或知名品牌,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取胜,必须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培育一批叫的响的知名品牌,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对策是:首先要培训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向他们灌输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营销意识、创新意识,尤其是品牌经营意识;二要努力塑造企业名牌。名牌产生于生产领域,形成与流通领域,名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乃至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反映,因此在创建名牌时,要引导企业开发高技术产品和专利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逐步培育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乃至区域品牌;三要重点扶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对已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各级政府给予必要的奖励,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享受优惠政策;四要加强品牌信息的传播。建议以商品销售额为标准,通过最畅销商品名单、最受欢迎商品名单等方式来打造名牌、宣传名牌,同时促进消费,引导生产;还可通过定期举办大型产品博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以品牌推动产业集群档次的提升;五要注意品牌保护。创立一个名牌难,维护和发展一个名牌更难,所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自己的品牌不受损害。地方政府应完善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名牌。作为企业应及时注册商标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品牌,同时注意以“当地市场上普通消费者基本能够承担”为定价标准,不盲目打折以维护名牌形象;对名牌产品的技术秘密、诀窍、配方和特殊工艺应有严格的制度加以保护,保证名牌企业和产品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农业农业经济问题 2006年3期,P4页
[2]陈军陶永宏: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及启示[J].企业活力,2006年3期,P8页
[3]蒋佳林:行业协会:产业集聚的助推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期,P7页
[4]杨松茂:地方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5.5期,P1页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均衡性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引言
区域发展失衡是许多国家发展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要制订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政策,必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结合湖北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的状况,选取了关于2014年的湖北省17个地州、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主要统计数据指标。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的地市州、县级市经济发展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
二、方法原理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在多元统计分析中用于处理降维问题的统计方法,用较少的指标提取出变量的各类信息,提取的综合指标彼此不相关,这样就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所反映的特殊含义对提取的综合指标进行命名,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就称为因子或主成分。
三、实证研究
近年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湖北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较迅速,但资源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也越发严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于找出影响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当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探索长期、高效、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指标选取
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有效性、操作性原则,建立了以下指标体系,选取足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7项指标(亿元为单位),指标来源于2014年湖北统计年鉴,所选取的指标如下:X1(农业总产值)、x2(工业总产值)、x3(建筑业总产值)、x4(固定资产投资)、x5(消费品零售总产值)、x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x7(接待国内旅游收入总产值)。(数据略)
(2)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按相关性的高低进行分类,每一类变量实际就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首先标准化原始数据;然后建立变量之间相关系数R;第三,计算相应的的特征值极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第四,最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最后计算因子得分。
2.相关性检验
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原有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在求解公因子之前,需要检验数据的可适用性,本文采用KMO检验法。导入指标数据到spss软件分析。KMO是一个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值越接近l,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KMO值为0.807,因此可知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对7个指标做因子分析,遵循特征值大于l,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了两个公共因子,前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总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98.471%,可以得出这提取的两个公因子已经能够包含关于这7个指标绝大部分信息,所具有的代表性已经很高,上述所选取的7项指标可以被综合成两个主要的因子Fl和F2。为了考察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SPSS软件输出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将2个公因子表示为7个指标的线性关系。得出:
F1=-0.193X1+0.154X2+0.196X3+0.154X4+0.166X5+0.184X6+0.209X7
F2=1.010X1+0.058X2-0.102X3+0.069X4+0.019X5-0.060X6-0.156X7
经过因子分析,我们的目的实现了,找到了两个综合评价指标,定义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和农业发展影响因子。从原来的7个指标挖掘出2个潜在的综合因子。可以对17个地区给出客观评价。我们可以根据因子1或者因子2得分,对这17个地区进行从大到小排序,得分高者被认为在这个维度上有较好表现。
3.结果讨论
由因子载荷结果可知,湖北省各市、州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已成为各市州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的首要因素。目前对于湖北各地级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可以将它们归类为4个方阵队伍:第一方阵当属于武汉。经济实力雄厚、人文资源丰富,GDP占湖北省62%的武汉城市圈,是整个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二方阵属于襄阳、宜昌、荆州、孝感、荆门、黄冈。近年襄阳汽车产业升级发展,宜昌工业创新带动发展,这两个城市逐渐成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第三方阵属于十堰、神农架、思施。这三个城市主要处在森林山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可以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拉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成为湖北旅游的重点发展城市。第四方阵属于黄石、鄂州、咸宁、天门、仙桃、潜江。这些大多数是县级市,经济较依靠临近的地级市,定位不够明确,没有自己的核心经济驱动力,工业、农业、发展水平仍处于湖北省比较落后的水平,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利用有利政策,抓住机会,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提高综合实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黄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制度分析[J].经济地理, 2013(1).
[3]向延平.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