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强市场研究

加强市场研究

时间:2023-09-22 09:4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强市场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强市场研究

第1篇

Hao Jie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Beijing 100015,China)

摘要: 我国市场调查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存在着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目的是要实现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Abstract: China's market research industry is still at the stage of growth, compared with Europe and other countries, it has big gap an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so as to realize health and rapid development for China's market research industry.

关键词: 市场调查 问题 对策

Key words: market survey;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080-01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关市场调查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广,各种专业性的市场调查服务公司遍布全球各地,对全球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然而,我国市场调查业仍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迫切需要全方位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1我国市场调查业存在的问题

1.1 调查机构规模小私营调查公司占全国总数80%。但营业额只占20%。这说明我国的大多数市场调查公司规模偏小。而市场调查是一种深人社会的实践调查。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经济实力弱便成为制约市场调查发展的一个瓶颈。

1.2 地区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我国市场调研公司存在着地区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调查行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广东、上海三地拥有全国总数一半以上的市场调研公司,而广大内地城市则很少,企业的市场调研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内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1.3 调查方法单一,调查设备落后国际上。市场调查数据收集方法有邮寄调查、电话调查、拦截调查、户调查,神秘顾客、在线调查等。而中国市场调查业调查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人户调查这种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其它调查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外常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人员面访系统(CAPI)、在线调查法等电子调查手段。目前国内有些调查公司仍只处于一问房子、一部电话、几台电脑的调查装备。调查方式则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

1.4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分析水平不够专业市场调查公司从业人员有两类非常值得关注:一类是前线的调查员;一类是市场分析师。市场调查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系统性。市场分析师是调查研究公司生存之根本。一般应具备经济学、杜会学、心理学、计学、市场调查学、市场营销学、预测与决策、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专业营销宴战经验。而我国市场分析师要么是新人伍的硕士、博士或MBA。要么是具备实战经验半路出家的经理人。前者缺乏实战经验,后者未受过市场调查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培训。因此,对同样一个调查,两者分析的方式和结果可能有相当大的区别。报告所体现的价值也截然不同,有些甚至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有用的策略建议。

1.5 调查范围过于宽迁,缺乏专攻方向目前一些市场调查公司渐成规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件好事。然而我们都知道市场分析是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实践检验基础上,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库来支撑,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市场研究项目设计。一个企业如果业务范围宽了,专攻业务的力量则弱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

2我国市场调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2.1 积极提高广大企业的市场调查意识和认知能力。与跨国公司或合资公司相比,国内的企业普遍不重视市场调查,他们对市场调查形成了诸多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市场调查无用,市场调查只不过是数字游戏等。造成这么一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市场调查在辅助决策、改进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企业的部门决策人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现代决策意识和树立市场调查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级管理者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培训,让更多的企业管理工作者认识到市场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这对丰富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客户群体、提升市场调查产业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企业应将市场调查纳入经营理念。

2.2 规范行业行为,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进人21世纪,我国先后成立了两个市场调查业组织。他们为规范从业机构的行为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但毕竟成立的时间不长,调查业还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对从业机构监督和管理,参考和采纳国际性的从业标准和质量准则,制定和颁布一套同业共同寝守的行业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市场调查机构的成立条件、从业人员资质等设定标准,并成立专门的考核和监督部门;规范行业行为,对市场调查的质量标准、道德标准、收费标准等进行统一的规范,加强市场调查信息共享,加强对调查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2.3 对从业机构的建议

2.3.1 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塑造品牌一个企业要想做强大,首先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市场调查业亦是如此,即使它的产品是无形的服务。服务行业的崛起增强了市场调查业竞争的筹码。在这个大好的背景下。调查机构更应该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不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不能仅因某个客户的需要就盲目开拓新产品。市场调查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是用定量的分析,得出准确、客观、有利于客户发展的报告。它必须建立在足够多数据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市场研究理论和计划的指导,它不是在进行单纯的市场调查,而是在帮助企业做详细的企划方案,所以必须要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3.2 拓展市场调查的方法提高调查教率。近几年我国市场调查公司引进了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人员面访系统(CAPI)、在线调查法等电子手段调查,但由于普及率问题尚未取代客户调查。发展中的调查业可以尝试采用城市、农村并行的调查策略。在电话、网络覆盖率高、人动频繁的城市可采取电话调查、在线调查、拦截调查、人户调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节省调查费用和时间,提高调查效率;而农村则可保留传统的调查方式,多使用人力物力,或发动村委、学校等资源西协助调查。

第2篇

红叶公司在全国其它地区都有同样的销售代表。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刚上任的刘强,并且希望从刘强的发展计划中找到灵感应用于自己的市场。这更让他觉得压力很大,同时又得慎重行事。经过调查他发现,衬衣市场销售总额在去年略微下降了一到二个百分点。但是,仍然有些新进入的品牌取得了巨大成功。泰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推出的全麻系列衬衣因为用料新颖,透气性好,价格适中而风靡全国,并且成为首屈一指的麻质服装品牌。现在,它也开始涉足普通衬衫的销售了。而高档品牌中,只有包括红叶在内的几家维持了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增长,更多的高档衬衣生产厂家退出了竞争。这一部分是由于高档制衣公司所采用的精细技术迅速普及,就连普通衬衫厂家也能做出同样质量的产品来。

刘强还发现,衬衣的消费群越来越对全棉衬衣感兴趣,因为它们穿着舒适透气,但是全棉衬衫也有弱点,就是不如涤棉衬衫挺括。由于竞争激烈,几乎所有厂家,无论高档品牌还是中档品牌,都纷纷转向全棉面料衬衣的生产和销售,以期能够扩大利润。但精明的消费者还是发现,全棉的概念下面,产品并不相同,因为全棉衬衣的透气性是与织数密切相关的,织数越高,透气性越好,穿着也越舒适,但这样棉纱要求就越细,成本就越高。现在华南市场上经济型的衬衣大概100元左右,全棉的大概150-300元左右。而红叶和其它高档品牌的普通衬衣要卖到200-300元,高级全棉衬衫则要卖到400元以上。

红叶现在面临着泰鑫咄咄逼人的进攻。泰鑫做的广告都是针对红叶的核心产品的,比如“告别憋气的涤棉衬衣,选择舒畅的泰鑫衬衫”,“花一半的价钱,享受与全棉衬衫一样的舒适感觉”等等。

虽然全麻的衬衣似乎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但是现在看来消费者要完全接受这种质地的产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麻质衬衣的手感相比棉质衬衣还是有些怪。消费者购买最多的往往还是自己熟悉的棉质衬衫。另一方面,刘强坚持认为,作为全国最高档次的品牌,红叶公司无论如何应该采用最好的原料和最精良的做工。虽然这会造成成本居高不下,但这是一个卓越品牌必须的。

现在刘强正认真思考引进一种新产品系列,这种产品虽然是以麻为主料,但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手感同棉质非常相似,而透气性则达到了同样高的标准。但是在优势之外,这种产品也有它的不足,主要是价格问题。这种产品的价格要高出市场整体水平很多,零售价可能达到600-700元,考虑到整个市场的接受水平,他不得不怀疑这种产品的目标顾客群到底有多大。如果潜在顾客并不是很多,销售这种新产品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不过,以红叶现有的产品来进行市场竞争,刘强又觉得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到底该如何制定他的市场计划呢?

新上任的市场经理刘强既要巩固红叶衬衫已有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又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挖掘品牌资源。

红叶衬衫要想巩固已有的市场形象,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进行充分研究,制定面向顾客的市场计划。泰鑫衬衫的成功正是其找准了市场,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红叶公司首先应明确市场定位,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威胁究竟有多大,也就是要先进行SWOT分析,对竞争对手和衬衫市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衬衫市场中,红叶公司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案例中提及,只有包括红叶在内的几家高档品牌维持了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的增长,更多的高档衬衣生产厂家退出了竞争。同时,红叶衬衫的优势还在于其质量和生产技术的领先。它的劣势则在于创新的滞后和价位的偏高。红叶公司的最大潜在竞争者是泰鑫公司,虽然泰鑫衬衫不直接进入高档产品领域来竞争,但其营销策略充分显示了泰鑫衬衫想从高档衬衫市场挖取更多的份额。

面对已有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手上风险较大的麻质衬衫改良项目,刘强必须明确市场营销思路,和产品结构策略。就红叶衬衫目前的状况,更适合组合产品结构和产品组合定价方法。这种改良的麻质衬衫虽然价格昂贵,但可以进一步巩固红叶的高档产品形象,并开拓出一部分高档麻质衬衫市场。

但在产品的结构组合中,由于高档麻质衬衫的成本高,价格高,市场受到局限,因此不能作为主导产品来发展,只能作为一种形象和品牌产品来开发,应定位于量少、质高和利润偏高上。

在巩固市场和扩大份额上,应将棉质衬衫作为主导产品来开发。棉质衬衫已日益受到市场和顾客的认可。在中高档衬衫市场中,棉质衬衫已经成了主导产品。在红叶和泰鑫的市场竞争中,棉质衬衫成了泰鑫的有利竞争产品。在棉质衬衫的竞争中,红叶更应注重面向顾客,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网上讨论的屈志兵同样认为:“刘强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高档的全绵衬衫领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更好地树立起红叶衬衣的高档衬衣品牌形象。同时,用一小部分精力让公司致力于全麻衬衣的技术改进(高档的全麻衬衣)和原料供应商的谈判,相机进入全麻衬衣市场。”

在市场营销方面,红叶公司需要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加强市场研究。加强营销渠道管理可以稳定地维持市场份额,回击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渠道的管理重点应放在营销渠道的拓展和冲突管理上。红叶要进入相关领域或进入其它地区市场,可以通过收购或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占领市场,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调整营销渠道,减少冲突,使得整个营销渠道有效运行。

在加强营销的同时,市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服装流行趋势的研究、顾客消费倾向的研究、满意度的研究和行业变化的研究,以及竞争对手的研究等。

第3篇

市场调查的信任危机

客户对市场调查的不信任 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市场调查业的发展历史也很短。许多企业对其缺乏了解,还习惯于凭感觉办事,缺乏强烈的市场调查意识,通常只有当企业的产品严重滞销或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等市场危机出现以后才会找市场调查企业,而这时找市场调查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给企业摆脱危机出谋划策。然而,化解市场危机并不属于市场调查的业务范围,对市场调查企业能力的过分高估导致企业对市场调查的作用与可行性产生了怀疑。

对市场调查准确性的怀疑 市场调查是企业制定决策的依据,若调查结果不准确,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广州一家制药厂曾花费5万元请一家调查公司做一项调查,由于调查结果不准确,导致该药厂决策失误,损失了400多万元。当前,我国市场调查企业整体研究水平低、操作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客户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判断。某些客户为了慎重起见,对于同一个项目,同时委托两家调查企业进行调查,但结果往往不一致,让客户无所适从,从而对市场调查的准确性产生怀疑。

对市场调查费用开支的怀疑 当前,市场调查收费标准及其管理不完善,行业也没有统一的价格信息参考体系,不能定期公布收费的参考信息,客户对调查的费用开支心中无数,许多调查企业的收费随意性很大。某些实力较强、有一定知名度的调查企业随意提高收费标准,让客户望而止步;而更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为了竞争项目,则盲目压价、给回扣,造成客户对收费标准无所适从,对于高价则怀疑是漫天要价,对于低价,则担忧调查结果的质量问题。

对市场调查企业的怀疑 我国市场调查企业数量众多,目前已超过1000家,但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数很少,更多数的是规模小、知名度低的企业,甚至还有一些冒牌的调查公司。由于调查企业与客户之间平常的信息沟通不灵、彼此不了解,客户对调查企业的业务水平难以判别,造成客户在选择调查企业时无所适从。

客户对市场调查业的信任危机,导致客户投向市场调查方面的费用低下。据统计,1999年,中国市场调查业境内客户平均报价较1998年普遍下降,下降幅度在21.2%至43.9%不等。据1998年的报价研究显示,中国市场调查业的报价已远低于欧美等国家。另外,客户对市场调查的信任危机还容易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信任降低――客户市场调查服务需求下降――行业平均收入下降――行业投入降低――市场调查质量下降――客户信任降低。

被访者对市场调查的不信任 我国居民普遍对市场调查不了解,未能意识到它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市场调查与己无关,甚至担忧市场调查会侵犯个人隐私。同时,目前的市场访问员素质普遍偏低,敬业精神差,形象欠佳,不能给人以真诚、可信任的感觉。某些访问员甚至弄虚作假,诱导被访问者回答问题,使被访问者觉得受到耍弄以至深感厌恶。另外,某些直销机构唯利是图,以调查为借口,上门推销,伤害了消费者感情,使被访问者对调查的目的产生怀疑,并对市场调查采取不合作态度。

公众对市场调查的不信任 当前,市场调查存在着“造假”现象。某些客户喜欢把对自己或竞争对手的调查结果作为向外界炫耀的工具,随意调查结果,甚至不惜篡改调查结果。而某些调查机构在利益驱动下,热衷于给企业发放排名领先的牌子,误导了社会公众,出现了声名狼籍的“排行榜”。如去年8月彩电巨头的“老大”之争中,TCL与长虹均拿出具有政府背景的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对外宣称自己的上半年销售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消毒碗柜巨头康宝公司的董事长则公开谴责某些调查机构弄虚作假,意图敲诈企业,导致该公司去年的市场占有率被公布为排名第二。这种混乱的情况使社会公众对市场调查的真实性产生信任危机,损害了市场调查的社会形象。

调查机构之间的不信任 市场调查机构之间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市场研究企业与调查企业之间,它影响了市场调查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阻碍了调查业务的正常开展。一方面,市场研究机构对机构存在着不信任。由于目前行业没有完善的商评价体系,市场研究机构难以深入了解或合理选择机构。当把业务委托给商时,总是对商的业务质量、进度、人员素质、特别是现场操作能力与方法存在着忧虑。另一方面,机构对研究机构也存在着不信任,如担忧研究机构能否提供完善的培训与技术服务,特别是能否按时付款。事实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个机构完成业务以后,款项却迟迟未能收到的情况。

解决信任危机的对策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制定规范的行业业务操作手册。与经济发达国家不一致,我国市场调查业至今还没有一套规范的行业业务工作手册。各调查企业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差别很大,不仅使客户对市场调查的业务水平不信任,而且使调查企业之间合作困难。因此,必须尽快编制一套完整的业务手册,其中应包括业务流程操作手册、技术规范手册、质量控制手册等。

建立行业资格评审标准 针对当前市场调查机构众多、良莠不齐,要尽快建立行业资格评审体系。以自愿为原则对现有企业及新成立的企业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公布于众,这样一方面可以把低劣的企业拒出门外,维护行业声誉;另一方面也方便客户根据自己的调查业务选择合适的调查企业。

建立商评价体系 针对市场调查机构之间合作困难,特别是异地调查机构业务交流困难的状况,行业应制定出完善的商评价体系,以便市场调查机构根据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商。

建立价格参考体系 由于市场调查费用预算较难,行业内部的价格竞争情况也比较严重,因此应尽快建立行业的价格参考体系,汇集与公布不同地区、不同业务内容的报价情况,方便调查企业合理报价,让客户了解价格行情,实现公平交易,避免调查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

建立健全行业法规 行业的规范运作需要一套完善的法规来保障。但市场调查行业目前只有国家委托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一个行政规定,针对有关涉外调查机构的资质做了些规定。结果,行业的运作缺乏约束力,行业内部的价格竞争、利用调查结果打击竞争对手、误导消费者等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完善的行业法规,市场调查行业的信誉难以建立。

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市场调查的宣传工作。目前,整个社会对市场调查的认识比较肤浅,必须加强行业的宣传活动,大力向公众介绍市场调查的有关知识,传达有关行业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市场调查,树立起市场调查的良好形象。

加强与被访者的沟通 为了求得被访者的合作,市场调查企业应注意与被访者的信息沟通。在调查访问之前,应简要说明调查项目的意义、内容和操作方式等,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同时,访问员还要注意形象,要给人以真诚、可信任感,注意言辞礼貌,遇到不理解或不接受调查的人要尽量说服,避免言辞过激,刺伤对方或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加强与客户的信息沟通 市场调查企业应注意定期走访客户,增加彼此理解,了解客户动态,建立客户档案。同时,为了消除客户的不信任感,可以适当让客户了解甚至参与市场调查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让客户体验业务操作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

加强行业内部信息沟通 我国的市场调查行业协会已于去年4月宣告成立,行业协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项专题会议,如质量研讨、制度研讨、技术研讨、价格研讨等问题,给各调查企业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内容上的互补。同时,应尽快创办行业的公开刊物,以便调查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并增加社会对市场调查的了解。

加强调查人员的管理工作 市场调查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技术含量高,调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加强调查人员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市场调查业务复杂、人员的主观影响大,企业对人员直接控制的难度大,因此,调查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工作卓有成效的员工,应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对于责任心不强、甚至造假的人员,要进行惩罚甚至开除。

提高市场调查企业的业务水平 合理选择市场位置。目前许多调查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其业务范围过于广泛,基本上是面对所有行业,因而客户经常埋怨调查企业不懂行业知识,调查结果缺乏新意。其实,限定自身的业务范围,选定市场位置,不仅能使调查企业对所调查行业深入了解,提高调查的准确度,还可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降低成本,建立起竞争优势。

第4篇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20**〕37号)精神,加强和改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市场研究,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确保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房地产市场发展与信贷增长的相互关系,关注房地产业发展周期及房地产市场、客户出现的新变化,建立与政府规划、土地、建设、人民银行、统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稳健经营战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研究制定稳健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和发展战略,科学把握房地产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变化,防止盲目跟进和授信过度集中。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时分析房地产贷款风险状况,调整房地产贷款结构及投放策略,健全资本约束和稳健经营机制,确保房地产信贷审慎投放和稳健运行。

三、完善内控措施,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57号)及有关规定,对房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商业用房贷款等不同类型贷款的审批标准、操作程序、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完善各类房地产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建立动态的风险拨备机制。改进房地产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和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建立各类房地产贷款分类统计及风险敞口的月度监测与分析制度,健全房地产贷款风险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

四、严格执行有关信贷管理规定,规范开发贷款行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扎实做好房地产贷款“三查”,全过程监控开发商项目资本金水平及其变化,严禁向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不含经济适用房)、“四证”不齐等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严禁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开发贷款。对于囤积土地和房源、扰乱市场秩序的开发企业,要严格限制新增房地产贷款。防止开发企业利用拆分项目、滚动开发等手段套取房地产贷款。

五、加强尽职调查,注重防范土地储备贷款风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评估和审慎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贷款前,要加强对储备土地的性质、权属关系、契约限制、开发规划等方面的尽职调查,严格贷款发放条件。要科学、动态地测算和监控土地收储费用,开设专门的托管账户,警惕土地以低成本转让,确保土地出让收入优先归还银行贷款。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违约必须提前还款的罚则,避免土地储备机构盲目“圈地”、盲目批地对贷款造成风险。要完善相关抵押手续,认真落实第二还款来源,根据风险状况审慎确定抵押率。

六、引导合理的个人住房消费,加强按揭贷款管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个人首套自住房贷款,稳妥发展二手房贷款市场。首付款比例应当依据借款人还贷风险确定,不宜一刀切。要严格执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监测等尽职调查制度,加强对各项权证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审核,加强按揭贷款抵押登记审查,积极采取措施防范期房抵押贷款一次性支付风险,防止一些资质低下的企业利用预售环节将风险转嫁给银行,严厉打击“虚假按揭”等套取和诈骗银行贷款的行为,维护银行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强化贷后管理,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房地产项目工程进度发放贷款,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使用的全过程监控。健全开发贷款的封闭性管理措施,严密监控房屋销(预)售资金流向,可实行销(预)售资金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高度关注未实行封闭管理的开发贷款。加强对贷款抵押物的管理及抵押物价值变化的监测与评估,对抵押手续不完善及抵押物不足额的部分及时追加有关担保。一旦发现开发企业挪用房地产贷款,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直至提前收回贷款。

八、进一步规范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贷款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开办房地产贷款业务,或以投资附加回购承诺等方式间接发放房地产贷款,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212号)有关规定;用集合信托资金发放房地产贷款,要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

九、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加大违规查处力度。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银监会客户风险信息系统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平台,及时登录有关房地产贷款客户不守信用、违规操作等不良信息,严密监测境内外各类客户违约情况;加强同业合作,防范和控制客户跨行违约行为,建立违约客户“黑名单”等联合惩戒机制;研究由房地产企业落实期房抵押贷款担保等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的调查分析,建立房地产信贷风险监测报告和定期通报制度。当前,要把对房地产贷款合规性检查作为现场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房地产贷款违规经营、造成贷款损失等问题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银监会将在媒体公开披露并依法实施业务叫停。

第5篇

    中国即将加入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加入WTO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将面临一个新的外部环境,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对我国农业来说,一般认为加入WTO有利有弊,总体上利大于弊。

    无论是从短期影响还是从长期趋势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加入WTO将为国内农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第一,我国将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我国能够享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可以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

    第二,有利于扬长避短,加速调整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过去,我国维持粮食高自给率,是以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围湖、开荒、高化肥及农药投入等追求产量目标的措施,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已经相当明显。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进口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棉花以及油料,相当于中国进口一部分耕地和水资源,使国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农产品,促进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加入WTO后,一方面,外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伴随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最先进或较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我国与国外农业教育、科研、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更为紧密和频繁,这将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因而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素质的增强。

    第四,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参照国际规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建立和完善国内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另外,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也有相关要求,对加快农产品外贸体制和国内流通体制改革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增强国内农业综合素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加入WTO后,我国需要在遵守WTO有关规则的基础上,承诺降低农业贸易保护程度、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这意味着在参与世界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风险和挑战。

    第一,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开放的压力,国内农产品生产将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加入WTO以后,根据WTO农业协议的规定要求取消非关税措施,各成员的农产品进口控制只能通过关税措施。WTO要求的这种进口控制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各成员将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因而,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对外开放的压力已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也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

    第二,国家农业发展政策有可能受到被动调整,调整的空间也将受到规则约束。加入WTO,我国对农业生产的国内支持政策措施,要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规则,国家农业支持措施尤其是农业投资的范围与力度将受到影响。今后我国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民收入支持、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将受到WTO有关规则的约束。

    第三,我国粮油等农产品进口的增加,直接加重国家外汇支出负担。一方面,在WTO框架下,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各国给予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补贴逐步减少,被扭曲压低的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将呈上涨趋势;另一方面,从中长期趋势看,我国资源密集型的粮油产品国内供需将存在一定缺口,进口部分粮油产品将是一种趋势。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外国优质低价农产品很容易挤进国内市场,这将增加我国进口粮油的外汇开支。

    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我国应以加入WTO为契机,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进一步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研究,用好用足WTO规则;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体系等。

第6篇

[关键词]韩国来华旅游;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84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近、文化相通,双方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势头迅猛。近10年来,韩国来华旅游人数一直稳居世界各国之首,国家统计局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韩国来华旅游人数合计44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占到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171%,继续名列第一位。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062万(2015年)人均GDP约27万美元(2015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来说,其旅游市场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存在的潜在问题,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其客源市场,进行市场战略的拓展作了如下分析。

1韩国来华旅游市场现状及其原因

11男性稍高出女性游客数量,女性比例逐渐增长

在2015年1―12月韩国来华游客统计中,男性占27299万人次,女性占17145万人次,男性游客人数稍高于女性,而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女性游客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5年韩国来华游客中,男女所占总数之比为062∶038,而2010年男女所占总数之比为065∶035(2010年统计数据:韩国来华游客总人数:40764万人次 男性:26297万人次 女性:14467万人次)。仅5年时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韩国女性的自主意识、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出境旅游人口比例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12年龄构成以中青年为主

在2015年1―12月韩国来华的游客统计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两个年龄段为25~44岁:16738万人次,45~64岁:19265万人次,这两个年龄段的总人数占据了整个韩国来华市场的80%。这说明韩国来华游客的年龄结构以中年青为主,年轻化特征明显。归其原因有两点:第一,韩国青年一代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希望到不同城市和国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常利用暑假时间到周边国家进行休学旅行,如今,这种休学旅行已经渐渐成为韩国大学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第二,中年游客一部分是事业有成,收入稳定,利用年假时间来华旅游的人群;另一部分是在中国进行投资、工作、进行商务洽谈的韩国人。

2015年1―12月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年龄、性别分)国别合计年龄性别

13旅游目的以观光度假和商务会议为主

韩国游客的决策与偏好,主要还是源于其年龄特征。一方面,由于韩国游客特征呈年轻化,他们往往需要休闲娱乐、游览山水风光。韩国人热爱登山,将登山作为缓解工作学习压力的一项休闲运动,对中国的大好河山尤其钟爱。同时,由于他们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名胜古迹和民俗文化类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极其相似,这也促使韩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热情不断高涨;另一方面,随着中韩贸易关系日益密切,韩国在中国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韩国到中国的商务旅游者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2015年1―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统计表(按目的分)国别合计目的(万人)会议/商务观光休闲探亲访友服务员工 其他总计259854537668248879753496980657韩国44444110582022434340678753日本2497777813928535117111562美国208583795770719181417602俄_斯158235481640204124441455马来西亚1075515826421399571657蒙古1014103860300422216275菲律宾1004322193402767689892韩国游客来华市场存在的问题

21韩国游客来华市场潜力不大

韩国人口仅5042万人,而且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出境旅游的人数还是很有限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韩国不可能长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客源国。

22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有待于改善

我国许多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处于偏远地区,通信网络和道路条件简陋导致的景点可进入性差;景区布局规划不合理导致的拥堵现象;另外,地面标识物、车站站牌、餐厅等景区基础设施无韩文标识,游客与服务人员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等,这些都制约着韩国来华旅游市场的扩大。

23我国的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路线大众化

我国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吸引外国游客的基本都是传统的文化参观式旅游,专项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产品大都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凭借,在开发时缺乏统一的规划,总是以开发一般产品的思路开发旅游产品,导致其产品结构单一、功能滞后、附加值不高。虽然中韩两国文化同根同源,极其相似,但实际上,韩国旅游者在审美、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客源市场有较大的差别,对旅游产品和线路的价值判断和消费偏好也有所不同,在推出产品和线路设计时应更具针对性。

24旅游营销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针对韩国市场的旅游营销方式单一,缺少有效的投入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宣传常常偏重形式。旅游产品对外宣传缺乏整体的形象定位,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随着网络信息产业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营销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应该改变那些传统的营销方式,扩大宣传面,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

25缺少专业的韩语导游

科班出身或经过正规培训的韩语导游不多,大部分是朝鲜族或留学生,这部分人多数是未经培训、无证上岗的非专业兼职导游员,他们缺少旅游服务意识、旅游法律知识和旅游者应急处理常识等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韩语导游人才的缺乏也大大地制约着中韩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

3韩国来华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31加强市场研究,重视新兴市场,开发专项型旅游产品

旅游管理部门及驻韩机构应加强市场研究,根据韩国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类型制定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韩国旅游市场的特点同中国旅游资源的优势充分结合。例如,对于韩国的中老年旅游者开发更具文化特色、历史内涵的旅游线路,对于中青年群体则侧重于自然风光、美食购物等产品类型。与此同时,还应不断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多样性,开发专项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制定推出中国儒家文化之旅、中医保健之旅、道家养生之旅、登山探险之旅、少数民族生态体验之旅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

32增加航空航线,改善周转条件

韩国来华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航空运输。要对我国东部和南部经济大省和热点旅游城市加密航班班次,在我国西北部交通欠发达地区开辟新航线,开发包机专线专项旅游。通过提高我国西北部地区的交通可进入性,来引导旅游客流量的流向,解决部分热门景点游客超载现象。

3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区软硬件管理水平

我国旅游相关部门要提高通信服务的可进入程度,提高旅游景点、饭店无线网络覆盖率;大力发展针对韩国游客的地面标识物及韩文地图版本;大力培养服务人员掌握多种外语的职业技能;严格监督和管理餐饮行业的卫生条件和服务态度;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的硬实力,不断提高和优化游客服务质量的软实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34针对市场特征,多种营销手段并用

我国应针对不同的市场特征,采取e极主动的现代营销手段:

韩国人普遍对中国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旅游行业应借鉴“韩流文化”推销旅游的成功经验,有效运用广告、公关、网络、多媒体、音像、印刷品等多种手段,提高宣传效果。特别是如今网络的普及,应更加重视网络的传播对旅游宣传的作用。各个景点应积极开通韩语网站,通过各种图文视频吸引他们来华旅游。除此以外,还应仿效韩国旅游发展局最近在中国开通官方微博的宣传方式,利用韩国目前用户量最大的ME2DAY(类似中国的微博软件),及时向韩国传递最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信息,以吸引更多的韩国自由行游客。

另外,政府部门应建立国家级高水准的海外旅游服务中心,提供较权威、实用性较强、安全可靠的旅游资讯信息,让海外的旅游者更加直接、迅速地得到旅游的政策、信息和各项服务,从而避免游客在某些非正规经营的旅行社的引导下上当受骗、强买强卖、服务满意度差的问题。

35严格法律监管,净化旅游市场

2013年《旅游法》出台仅一个月,以强制购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零价团”“亏本团”的旅行社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新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是少不了有些地区的旅游行政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对违法乱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各省、市、区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应相互配合,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开通专门的针对于海外市场的投诉举报网站。

中韩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韩国人来中国旅游已形成热潮。两国应针对目前韩中旅游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加以控制和调整;针对目前市场的需求,指导和协助企业开展各种营销活动,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我国还应积极借鉴国外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在保持国内市场客流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国际客源市场的潜力,真正将我国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成为带动零售业、餐饮住宿业、进出口及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主导力量。

第7篇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管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需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如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创新设想进行评估,切实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目标。事实上,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一些技术创新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1,2〕。有的研究认为〔4〕:新产品失败率25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管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始终致力于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和风险管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4MBA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

第8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22

1 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类型

1.1 外因型风险

1.1.1 不可抗力风险

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的不可抗力风险就是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或者是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些都是我们提前不能预知的,也是在发生时我们不能进行抵抗的。与此同时,除了自然的不可抗力之外,还有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与之相关的政治政策的变化,物资价格的变动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是我们无法抵抗只能接受的。

1.1.2 价格风险

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往往会因为各种类型的价格而遭到价格风险,能够对价格造成风险的大致有两点。第一,供应商的操纵投标。这种情况在实际的物资采购中十分常见,供应商们在进行投标前串通一气,恶意的抬高物资的采购价格,进而使石化企业在采购物资时的成本增多。第二,就是石化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对于所投标供应商的价格比较满意,并进行大批量的采购,这种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这种物资在后期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其价格降低,进而对采购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1.1.3 技术进步风险

石油化工企业相关技术的提升与创新也有可能对物资的采购带来一定的风险。技术的进步对于已经购买存库的产品而言,可能会使其产品的价值降低,对其会有无形的损耗,甚至有些产品就此被淘汰,造成了相关产品及成本的损失。同时,技术的更新会使得相关项目建设的周期缩短,而物资采购会使得相关项目建设的周期增加。因此,就会出现当该项目所用设备要投入生产使用时,之前所采购的物资设备却是已经落后的,进而就会造成相关的生产效率低下。除此之外,石化企业的采购风险还会受到相关国家安全环保法规的制约。相关法律的完善有可能造成企业之前采购的物资不符合新的标准而被禁止使用的风险。

1.1.4 采购质量风险

石化企业在采购中,可能会遇到所采购的物资其质量不符合相关的规定,进而造成相关产品质量也不达标,使得相关企业的声誉与形象受损,同时还降低了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内因型风险

1.2.1 计划风险

石化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需要依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市场对于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增多时,石化企业在物资采购时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市场上对于石化企业的相关产品需求量变少,企业对于相关物资的采购量也就随之变少。因此,企业需要就此制定一个详细且准确性较高的采购计划。同时,还要依据市场随时发生的变化来对该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与管理。若其管理的不合理或者是相关的管理技术不科学,都会导致相关的采购中存在计划风险。

1.2.2 合同风险

石化企业在与物资供应商签订相关的采购合同时,如果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存在条理、逻辑不清晰的情况,容易使其产生歧义,进而形成合同风险。同时,合同中对于违约方的执行力度欠佳,也会就此产生合同风险进而影响双方的权益。

1.2.3 道德风险

石化企业负责物资采购任务的人员其道德素质也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风险。如果负责采购的人员出现贪图小便宜,假公济私,收回扣的现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企业的利益。同时,物资供应商的诚信也是影响企业采购风险的重要因素,在交易时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对企业采购人员行贿,或者是以次充好等手段都会给石化企业带来极大的采购风险。

2 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成因

2.1 物资采购宏观环境不确定

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这种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环境能够为石化企业带来发展的好时机,但同时也是其不得不面临某种困难或者是威胁。企业物资采购宏观环境的这种不确定性就会给企业在采购方面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2.2 物资采购决策缺乏科学性

石油化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决策出现错误就会导致企业财务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采购决策时,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来对其进行支撑与指导,使其决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石化企业在进行采购物资的决策时,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以及相关人员的主观臆测来进行决策的。因而就会导致由于决策失误形成的采购风险。

2.3 物资采购人员对采购风险的认识不清

就石化企业而言,物资采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中只要有采购的工作或者是活动,就会伴随着相关的采购风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石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缺少相关的风险防范意识,认为只是明确合同中的内容与条款,就不会出现其他的采购风险。企业员工中的这种采购风险意识薄弱是企业产生巨大采购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策略

第9篇

[关键词]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业;市场调查公司

[中图分类号] F71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21-03

[作者简介] 陈 玲,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山东 济南 250103)

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市场调查在理论界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种有关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不断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关市场调查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广,各种专业性的市场调查服务公司遍布全球各地,对全球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然而,我国市场调查业仍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迫切需要全方位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市场调查的演进历史

(一)市场调查的演进历史。市场调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推动。归纳而言,市场调查在全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市场调查的起步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随着营销理论研究在美国的逐渐兴起和发展,市场调查便开始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得到重视。20世纪10年代,柏林在担任美国克迪斯出版公司商业调查部经理期间,便写出了《销售机会》一书,在该书中,他率先把市场调查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对市场调查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而30年代,随着美国营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快速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市场调查著作开始产生,市场调查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同时,随着企业管理手段、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企业的生产率得到了快速提高,生产能力的增速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速。这一历史背景刺激了部分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开始重视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收集市场信息特别是消费者信息,以制定科学促销策略和生产经营策略的重要性,市场调查逐渐成为一些企业的自觉行为。因此,20世纪前30年是市场调查在全球的启蒙和兴起阶段,美国是世界市场调查业产生的源头,市场调查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处于空白。但这一时期的市场调查还处于探索期,其理论体系并不成熟,只有少数企业零星地运用到了部分市场调查的理论知识指导企业的实践。

2.市场调查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至40年代,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企业对市场调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贯彻和运用市场调查的思维、理论和方法,以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市场营销理论与市场调查理论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努力下也得到了更加兴旺的延续和发展,理论传播的国际化步伐开始迈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兴起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这一时期,市场调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丰富了市场调查理论体系和内容,市场调查研究的对象更加精深、范围更加广泛,市场调查方法也更加多样,如各种抽样法、回归分析法和市场预测方法等。但是,这一时期的市场调查仍然只是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范围内得到了发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尚处于空白。

3.市场调查的规范和成熟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随着各国经济从战后开始复苏,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产品日益丰富,消费者需求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买方市场的大规模形成,迫使企业更加关注消费者和市场。市场调查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环节,诸多公司开始在组织结构上设置正规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种统计技术及软件如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等被大量运用到市场调查中。同时,随着市场营销和市场调查理论、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极大普及,市场调查的理论体系日益得到充实和完善,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市场调查公司开始出现在各国市场上。标志着市场调查开始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市场调查进入了全面的推广、规范和成熟阶段。

二、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与西方国家的市场调查已经形成比较规范和成熟的产业体系相比,我国的市场调查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调查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这与我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是不相称的。总体来说,我国市场调查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中国调研统计研究所诞生,这是我国第一家市场调查机构。90年代以来,市场调查业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内较发达城市创建了一批商业性的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同时,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调查公司如“盖洛普”、“麦肯锡”等纷纷进入我国开展业务。据估计,目前我国以市场调查研究为主业的机构约1500家,形成一定规模的约400多家,其中,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沪、京、穗三地,这些公司的年营业额占了全行业营业额的80%。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客户主要来自境内的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通过理性的数据分析获取决策依据的意识还不强。总体来看,我国市场调查业具有如下特点: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我国市场调查业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驱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市场调查业起步较晚。但在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市场调查业从无到有已经产生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本土化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北京零点研究集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等商业性市场调查公司都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调查公司并朝着大型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市场调查业的服务内容从最初的以简单数据提供为主发展为专业化的市场调查与咨询研究报告。同时,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我国从事市场调查分析服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有近300万左右,市场调查咨询业营业额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关市场调查咨询研究机构上万家。这些显示出我国市场调查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市场调查业还不成熟,亟待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尽管我国市场调查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行业整体上发展并不成熟,需要全方位提高其竞争能力和水平。市场调查业的服务主体参差不齐,少数大型的专业调查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多数小型的市场调查公司还处于摆脱生存危机阶段。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经营业绩较好的市场调查机构也不过20家左右,绝大多数调查公司的员工人数只有十几到几十人,年业务额很低,某些企业的业务额甚至不足百万。市场调查的重要作用在许多企业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又与我国市场调查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密切相关。因此,市场调查公司必须努力提高为企业提供科学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加速行业整体素质的推进和提升。

三、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国际比较及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市场调查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问题。通过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调查业相比,我国调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查业总体规模偏小,且行业不规范。欧美国家的市场调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数量可观、行业整体增长强劲的局面。一批大型的跨国市场调查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为本国的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调查服务,另一方面,又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市场调查和信息服务。而我国调查业的总体规模与我国的总体市场规模和潜力还极不相称,主要表现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市场调查公司太少,区域分布不均衡,从而造成我国市场调查业总体规模偏小,还不具备与国际跨国调查公司相抗衡的实力,更谈不上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市场业务的竞争。同时,我国调查业行业发展尚欠规范,由于市场调查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归口管理,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标准约束,造成部分调查机构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实施价格竞争等,影响了调查机构的社会形象和行业的健康成长。

2.市场调查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调查机构研究水平亟待提升。市场调查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欧美国家的市场调查业从业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市场调查公司的人员构成非常合理,市场调查公司不同部门配备不同专业素养和特长的人员,在具有丰富项目操作经验的项目总监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技术合作完成每一个项目。而我国许多调查机构的从业人员很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对市场调查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且完整的掌握,更缺乏综合掌握营销理论、统计理论、调查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许多调查公司的调查技术不先进,还停留在简单以纸制问卷调查为主的阶段,缺乏对新型调查技术与方法如网络调查、计算机辅助人员面访等的运用,并且很多公司对调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加工不够,这直接制约了我国市场调查业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3.企业不重视市场调查,更缺乏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有效引导。欧美国家的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调查工作,大多数公司都设立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并且充分利用外部专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作为公司发展的外脑,为公司的营销活动服务。政府对调查业也非常重视,积极为调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促进调查产业做大做强。而我国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并不信任市场调查工作,认为市场调查只是数字游戏,没有真正的作用,并且愿意支付的调查费用很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调查质量不高,难以提供优质信息产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市场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于凭经验决策,不愿意自己花钱做调查。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市场调查业中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造成行业缺乏统一的业务标准、质量标准、监督规则、商评价体系和资格评审标准,并且各种法律法规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国调查业进一步的规范化和长远发展。

四、加快我国市场调查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1.积极提高广大企业的市场调查意识和认知能力。与跨国公司或合资公司相比,国内的企业普遍不重视市场调查,他们对市场调查形成了诸多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市场调查无用,市场调查只不过是数字游戏等。造成这么一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市场调查在辅助决策、改进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企业的部门决策人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现代决策意识和树立市场调查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级管理者进行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培训,让更多的企业管理工作者认识到市场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经济性和适用性。这对丰富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客户群体、提升市场调查产业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提高市场调查业专业服务商的运营能力。市场调查业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就是专业性的市场调查公司,它们是广大企业市场调查工作的直接服务者和提供者。市场调查服务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市场调查的态度,以及市场调查业的长远发展。我国许多本土的市场调查服务商必须尽快改善自己的调查工具和手段,提高服务的科技化水平,加深对数据资料的深度分析和发掘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市场调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准。同时,在市场调查行业内部应加快购并步伐,培养一批有实力与跨国调查公司相抗衡的本土化优秀市场调查公司。广大的市场调查服务商又必须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跨区域和跨项目的经营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调查服务效率。

3.加强市场调查业的理论研究和知识创新。市场调查来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经济管理环境和实践又对市场调查业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市场调查的理论研究必须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加快市场调查工具、手段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传统的市场调查理论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关于互联网的市场调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整个行业必须给予重点关注的。同时,随着市场调查对象特别是消费者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市场调查通过哪些创新的手段和方法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数据信息也是其理论研究必须加以重视的。

4.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保障作用。政府和行业协会是我国市场调查业健康发展的另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可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市场调查业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强市场调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市场调查的意义。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市场调查的法律规范,加强市场调查的统一管理,从而在法律上规范市场调查机构的审批、业务开展、信息和管理机制等。通过成立市场调查业的主管机构,加强对市场调查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同时,国内市场调查业应集中成立民间性质的市场调查行业协会,通过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行业协会组织将众多市场调查公司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加强对市场调查公司的监督和约束,规范市场调查公司的行为,促进市场调查公司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魏和清.市场调查业的国际比较与发展取向[J].统计与决策,2002,(11).

[2]刘剑芝.我国市场调查业的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4).

第10篇

【关键词】 中国铁塔 存量 共享改造 前景

2014年7月15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电信运营商合资成立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经营范围为铁塔建设、维护、运营;基站机房、电源、空调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运营及基站设备的维护。中国铁塔的成立意味着三家运营商针对基站共享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铁塔的成立有利于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有效盘活资产,加快转型升级。

一、铁塔共享的必要性

1、降低运营成本: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所需投资巨大,一直是制约服务普及和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运营商方面,近年来移动数据业务流量激增,但陷入增量不增收的窘境,降低网络部署和运营成本成为主流运营商的共性需求。

2、促进市场竞争,铁塔共享也能起到明显作用。三大运营商垄断了网络资源,其会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利益来遏制或推动市场需求。只有网络资源趋同,才有可能增强市场吸引力,才可充分全面竞争,倒逼运营商在业务层面进行更彻底的改革来参与电信业的竞争。

3、解决重复建设:点对点的通信问题只需要建设一张网,三运营商各自建网会导致浪费,而且建设三张网会对稀缺的站点资源、土地资源造成挤占,导致道路反复开挖、基站布点密集、难以达到最优布点等问题。

4、提高通信覆盖:偏远山区、农村等高建设成本和低消费能力地区,运营商通常不愿意在这些地区建网,使得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二、某地通信行业分析

1、地市概况:某省某市地处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中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辖2个区17个县市,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人口718.86万,位于晋冀鲁三省之中,是中国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是中原经济区的最北端。

2、地市运营商基站情况。物理基站数量占比:中国移动占比48%、中国联通占比38%、中国电信占比14%。网上客户数占比:中国移动占比65%,中国联通占比20%,中国电信占比15%。4G建设情况:2013年12月4日三大运营商获得TD-LTE牌照,中国移动率先布局,已基本实现市区、县城、重要乡镇的4G覆盖;2015年2月27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FDD-LTE 牌照, 4G布局落后于移动,且4G有效覆盖对基站数量要求较高。快速、高质量地满足运营商对4G网络建设需求,一方面逐步开始建设新塔,重中之重是整合存量铁塔,加快共建共享推进。

三、基站共享改造方式、方法及前景

1、清查核资,存量基础夯实,快速实现简单共享

存量铁塔清产核资关系到新建需求的满足效率、存量资产改造整合的效果。中国铁塔首要任务是加速存量铁塔资源的整合,加强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提速4G建设、商用,实现统一规划铁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断提升网络的整体覆盖水平,降低建设成本。针对满足铁塔承重需求的基站快速安装抱杆完成简单共享改造,实时交付运营商使用。

2、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共建即共享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不仅仅是企业的竞争行为,同时是某个地市的整体信息化水平的基础,选址和建设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新建中的共建项目也是铁塔共享的一方面,通信基础建设统一管理,与地方城乡建设规划进行对接,方便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

3、 借鉴国外经验,由简单共享到较为深入的有源共享

近年来,国际主流运营商,尤其是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欧洲运营商,开始加快移动网络共享的步伐。Vodafone、Orange、Telefonica、T-Mobile等运营商两两之间,在不同国家市场已签订了多个移动网络共享协议,从简单的站址共享到较为深入的有源共享,从2G/3G网络到最新部署的4G网络,均在这些共享协议中有所涉及。传统的基础设施公司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如美国的Crown Castle 、American Tower等铁塔公司几年来就在不断提升城市地区屋顶站在自有站址组合中的比例,满足运营商对城区高业务量地区站址的需求。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公司均开始探索“网络即服务”(Network as a Service)或者更为聚焦的“小基站即服务”(Small Cell as a Service, SCaaS)的模式。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享是国际主流运营商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共享的范围、深度及具体实施细则将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基站共享的模式和主要目标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发展趋势及长期影响也应引起产业界的充分关注。

参 考 文 献

[1]《2013-2014年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第11篇

【关键词】 林业生产;发展现状;基地建设;对策

云阳县近10年来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远远未能进入“林业强县”的时代。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滞后,产业优势不凸显,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份额明显偏低,急需要我们做出明确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定位,全力加快全县林业产业发展,使云阳县林业尽快由资源大县向“林业强县”和“生态强县”转变。

一、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云阳县在国家退耕还林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牵引和推动之下,全县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效:成功引进重庆双祥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外来投资企业,培育县内林业龙头企业和业主23家(其中新发展竹木加工企业18家);建设速丰林、油桐、干果、中药材等林业产业基地35万亩,完成对4个森林公园进行升级打造,配套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和“林家乐”50余家;新发展野生动物规模养殖户(野鸡、野猪、梅花鹿)5家;到2014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1亿元。

1、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进程明显提速

近10年以来,全县紧紧抓住退耕还林工程及成果巩固、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开发优势资源、壮大基地规模、打造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先后建设优质油桐基地20万亩;建设速生杨、桉树、香椿等加工型速丰林基地8万亩;干果基地5万亩;建成中药材基地2万亩;建设黑木耳基地乡镇2个和楠竹基地乡镇1个;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得到快速扩张。

2、林业产业经营机制日益创新

完善并创新了林业产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基地园区+林农户”、“公司+基地+林农”、“公司+基地+寄种收果付酬”等发展模式,坚持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发展载体,精心打造对外承接技术、资金着陆的发展平台,对全县林农实施林业产业开发,起到引领作用。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同时,积极组织林农与林业产业开发公司、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充分保障公司和林农的合法权益,多方位拓展了林农的增收渠道。

3、林业产业扶持政策保障到位

云阳县委、县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林业龙头企业对流转林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探索集体林地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市内外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的建设和开发。

4、现代科技逐步进入林业产业发展主战场

云阳县坚持走“以科技院校为支撑,基地乡镇为依托”的科技兴林战略,为全县蚕桑、速丰林、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同时,结合短期轮训、岗前培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训本土型的“草根专家”和“土秀才”,为打造全县林业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5、林业产业特色乡镇纷纷闪亮登场

经过近10年的林业产业开发,在全县形成了以泥溪黑木耳、后叶油桐、凤鸣蚕桑、桑坪楠竹等一批林业产业特色乡镇;巴阳、莲花、黄石、盘龙等乡镇的特色果品休闲旅游农家乐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二、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2009年全县林业总产值仅5亿元,这与森林资源大县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云阳县尚未培植出一个林业方面的支柱产业,全县找不出一个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的单项林业主导性产业。而且云阳县林业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林业产业基地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群化,普遍带有比较典型的初级产业结构特征。

2林业产业基地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突出

云阳县上世纪50年代就是闻名全国的油桐基地县,历史上全县桐籽年产量达到5000吨以上,但现在却一直处于自生自灭阶段,全县桐籽年产量尚不足1000吨;云阳县的速丰林、干果和蚕桑基地,也普遍疏于管理,致使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和项目的发展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况中。

3、产业化经营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林业产业链条不长

云阳县林业产品长期依靠出售原料为主要特征,精深加工极少,加之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产业链条不长,市场竞争力不强,这是云阳县目前林业产业发展的“硬伤”所在。

4、林业产业发展特色不鲜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已布局的产业多集中在速丰林、蚕桑、中药材等大众化产业上,特色基地规模不大,产业优势不突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行业知名度不高,综合效益不显著。

三、推助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展林业和助推林业产业是提升林业产业在县域经济中份额的现实选择,是全面振兴云阳县林业、提高林业基础地位的必由之路。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整个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多种社会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方能取得显著成效。

1、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云阳县林业产业开发

要在全县形成“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做大生态经济强县”的共识:一是发展林业主导产业的定位必须明确,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可定义为:在充分遵循“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精心打造一个主导产业、全力发展三大重点产业。即把云阳县具有种源优势和传统品牌优势的油桐定位为全县林业的主导产业,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速丰林和现代森林休闲旅游这三大重点产业。此外还要快速发展油茶和生物质能源林等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云阳林业产业特色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强力打造全县4个森林公园,加快推进云阳县“林家乐”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云阳县森林旅游业的接待能力。三是积极引进和扶持业主开发,建立合作经营机制,完善“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经营模式,引导企业与林农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购销等方式,发展订单林业产品。四是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引导林农参与林业产业开发。

2、落实相关责任,大力提高全县产业基地的管理水平

必须下苦功夫解决好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中粗放管理的问题:一要尽快对已经建成的林业产业基地(如蚕桑、油桐、干果、速丰林等)督促各开发业主进一步落实好管护责任,二要进一步落实和加重各项目乡镇的责任。切实将基地的管理工作纳入县对乡镇的相关工作的考核评比中去。

3、广聚人才资源,为云阳县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二是要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开发人才。三是坚持走以科技院校为支撑,基地乡镇为依托的科技发展之路,强化林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市场效益好、能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

4、强化全程服务,合力助推全县林业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要搞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全程技术服务。二要落实本县林业科技人员科技承包领包林业产业制度,进一步创新林业科技管理新机制。三要搞好资金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担保形式,加大对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四要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云阳县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第12篇

【关键词】风险控制机制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

一、银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多次出现的金融危机和大银行倒闭事件,世界各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先后了一系列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也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关于加大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风险管理攸关银行体系稳定,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关系经济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任务。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信用风险的回避。它使银行受损失的概率降到零,因而是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最彻底的方法。

2.信用风险的分散。常见的分散贷款信用风险的做法是规定单一客户授信比例,通常是规定银行对单个客户授信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余额或净额的一定比例。

3.信用风险的转嫁。贷款信用风险的非保险转嫁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保证,商业银行以保证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可以将贷款风险转嫁给保证人;抵押与质押,即银行要求借款人以其财产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质物作担保发放贷款;贷款出售与证券化,贷款出售就是银行在贷款二级市场上将贷款本金的回收权出售给对方,同时也将与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对方,贷款证券化同时伴随着贷款的真实销售,贷款信用风险转移给了特设机构。

4.信用风险的控制。贷款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健全审贷分离制度,提高贷款决策水平;推广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贷后检查工作,积极清收不良贷款。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变量发生变化而导致银行出现巨大损失。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可以归结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这类风险的防控主要通过加强市场研究,关注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金融市场利率、汇率变化的走势,并采用各种避险工具,尽量减少因市场变化引起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

1.操作风险的介绍

包括了法律风险、欺诈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这类风险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各种手段,减少道德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减少技术性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操作风险按损失类型可划分为以下七种: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风险;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风险。

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各国商业银行和各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概括出10项原则。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2006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修订后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专门为“操作风险的监管”新增一条原则,同时还制定了评估该条原则执行情况的8条必要标准和1条附加标准。2005年3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对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13条要求。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又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自之日起施行。

三、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风险管理需三道防线,而这三道防线各自由银行的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和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三个部门在风险防控上存在着交集,需要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此外,各部门的相互制约应当适度,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需要计成本,讲效率。但是,银行往往存在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银行风险部门往往是一人做业务,二人管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层级过多,造成决策链条过长;风险管理部门设置太细,造成相同的检复进行,经营部门往往不堪重负。

(二)在风险管理中,应减少过多的重复监督、重复检查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

1.内控合规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督之间可能出现的重叠和交叉。

2.出现在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之间。

内控合规部门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监督对象不尽相同,前者主要监督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而后者是在上述两部门以外,再加上内控合规部门;其检查范围的大小不同,前者检查的个体数量很大,而后者则是抽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但比前者检查的范围要大。

当然,这不仅造成内控资源的浪费、风险管理成本的猛增,还会引起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满和抱怨,因为它需要接受多重检查。

参考文献

[1] 冯敬红,孙丽.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2] 刘晓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6 (7).

[3] 李高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融与经济,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