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教学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运用PBL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思考。但也有教育研究者指出,PBL教学方法因取消了基础理论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能欠扎实[1]。有学者提出,未来的医学教育不应成为单纯的自学教育,在医学教育初期,PBL应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结合[2]。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传统授课基础上融入PBL教学理念,联合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可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以肺心病双语教学为平台,探讨“强强联合”的实际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的实施
1.1成立教师课题组
本次PBL教学与双语教学由教师课题组成员承担,均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师组成员包括呼吸内科教授3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教授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学管理人员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科)。教师组成立后,首先由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近3年的双语教学学生评价,然后进行师资培训,主要包括双语授课方法以及关于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的培训。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授课任务(含PBL教与授课)与病例设计,另有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出题任务,教师组内其他教授协助资料收集整理校对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协助规范教学流程。
1.2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肺心病的教学目的是: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基本病情,熟悉其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其教学要求是:①掌握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②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③肺心病的概念和主要发病机制。熟悉:①肺心病失代偿期的治疗;②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和健康教育。
1.3学生分组
参加本次教学研究的学生来自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共234名,分为两大组,临床一组122人,临床二组112人。临床一组122人,分为4个小组,每组30-31名学生。
1.4课程教学设计
临床一组采用课堂双语讲授并融合PBL教学理念,教师组成员除了学习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外,还要针对教学大纲,结合肺心病的教学目的,设计病例,病例设计要求逐层深入。在正式开课前,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提前1周与教师组见面,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细化重点理论问题,同时提供病例,确定好授课流程,根据课时情况确定好各小组讨论时间及教师讲授时间与点评时间。教师组成员要求临床一组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准备工作:肺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产生肺动脉高压的原因;肺心病是心脏病变特点;由肺、心功能不全而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的特点是什么;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方法;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症等。并结合病例进行具体分析。学生代表组织各小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文献、集体小组病例讨论,各组学生代表汇总集体意见,最后在课堂上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一定的英语词汇。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
1.5课程实施过程
开课后,临床一组授课过程为:首先由各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学习主题中的问题,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及讨论,同小组学生予以补充,该阶段主要以生生互动及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最后在设定时间内由教师对肺心病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和重点内容讲解以及点评,指出学生不足及有待改进的方面。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两个大组均在课前及课后进行双语病例题测试,两大组的测试题不同,共15道病例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其中英文病例选择题为3题。测试方向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
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大组课前及课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一组授课前后比较
(表略)
3.2临床二组授课前后比较
(表略)
3.3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前测试分数比较
(表略)
3.4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后测试分数比较
(表略)
3.5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前课后测试分数差值比较
(表略)
4讨论: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提到医学院所订的课程计划及教授方法应该确保学生能对自己学习过程负责,并为他们终身自学打下基础[3]。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问题备受关注,鉴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和自身优势,已被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校所认同或采纳。但也有教育研究者指出,PBL教学方法因取消了基础理论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能欠扎实[1]。基于这种理论,本研究以肺心病双语教学为实践平台,探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两种教学模式,均可使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呈显著性(P<0.000),临床一组授课后测试分数为8.4754±2.11728(满分15分),临床二组为9.2679±2.07074(满分15分),提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课程进行讲授,而测试题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听课的学生均可以较好的完成病例选择测试题;第二,两组授课前分数比较显示临床一组的成绩较临床二组低,差异呈显著性(P<0.009)。这点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有报道认为,应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显著优于采用其他教学方式的学生[4];而且从本研究的课程设计来说,临床一组提前1周开始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查阅文献,集体讨论,而临床二组并未强调进行课前预习。从测试题的方向来看,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只要理解理论基础的重点,选择正确的选项并不难。但测试结果表明,授课前临床一组成绩较临床二组不但不高,而且低于临床二组。说明课前1周有指引的自学(预习)并未更好地使临床一组的学生正确理解肺心病基础理论要点。换言之,这样的测试结果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疾病重点知识的能力不足,学生常常喜欢在考试前等教师来划重点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教师实施给予的指引也需要改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周瑞等人报道一致,他们认为PBL教学适用于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毕业后工作的医生,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众多资料,常常存在“该学多少和该学哪些”的困惑,导致课前学习效率并不高[2,5]。另外,本研究还对临床一组和临床二组授课后测试分数进行统计,结果提示临床一组的成绩低于临床二组,差异呈显著性(P<0.004);同时,临床一组与临床二组在授课前后的成绩提高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964),说明融入PBL理念的传统双语授课模式并不优于传统双语授课。换言之,在课堂上,如果完全是教师讲授,时间充裕,理论内容分析更为透彻,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结合两组授课前成绩比较结果,可以认为,学生面对初学的临床理论知识时,并不能通过自学很好的掌握疾病理论要点,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透彻的理论讲解,才有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2]。因此,随着PBL教学的不断推进,其应用方式也得到不断完善。例如在英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开始选择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主,小班式PBL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2]。#p#分页标题#e#
实验教学的场地是实验室,是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
1.1玻璃器材的清洗、干燥、灭菌
玻璃器材干净程度对实验质量有直接影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锥形瓶、试管、载玻片器材必须严格清洗等。
1.2实验仪器的维护
各种常规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时养护、运行状态,应纳入实验室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它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显微镜、高压锅、干燥箱、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常规仪器需日常维护以保证教学质量。要掌握简单的仪器维修技术,能及时排除常见故障。
1.3实验用品的准备
培养基制备、试剂染液配制。
1.4菌种的保管和养护
菌种是微生物学实验成败中的关键因素,它的纯度,活性都将直接对实验结果起着决定性。微生物学检验所涉及的菌种绝大多数是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实验教学所用菌种应具有标准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各种菌种保存方法。微生物菌种具有很强的变异功能,在菌种传代和保存的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菌种的生物学鉴定和标准菌株的筛选。
1.5辅助实验教学工具
确保以下辅助工具齐备完好。包括接种工具,酒精灯,染色液,载玻片,香柏油,擦镜纸,脱油剂,消毒缸,由于微生物的特殊性,实验完成后要给学生准备消毒液,浸泡手,肥皂、毛巾等是否齐备。
1.6搞好实验室卫生。
保持实验室干净、清新、整洁。经常性的打开紫外灯进行消毒杀菌。勿使用电风扇以防止加速污染气流,好的环境里不仅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2提前做好预实验工作
首先,在准备实验前实验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实验教学的内容,这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明确教学大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理解实验教学重点和熟练掌握部分。提前做好预试,预试内容要全面,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处理解决,实验结果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符合教学内容的标准,这样才能圆满顺利完成预期的实验效果。其次,和任课老师多交流多沟通。根据每个任课老师的特点可以灵活机动做一些特别的准备工作。以便指导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授业解惑。最后,在实验开始、过程、结束等多个环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要求或建议,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真正让实验课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平台。
3加强科研能力和参与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技术人员不要仅仅局限于准备好每一节实验课,还要经常参加科研实践,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投身于各项科研活动,增强科研能力,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新要求。在科研中寻找实验准备的切入点,对提高实验准备的效率和精确率有很大帮助。
4深入课堂,指导学生实验教学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往届毕业生和基层医师的现状分析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专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本科课程压缩版。“三段式”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倾向[1]。各学科课程相对孤立、封闭,缺乏衔接与融通,内容存在重复、脱节现象;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分离[2];(2)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教学重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践技能训练不够。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课程安排不能早期接触临床,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较差[2];(3)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综合性课程,而医生面对患者的时候,需要的是从基础到临床的综合知识结构和以器官系统为主体的综合临床思维,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将所学的原有各学科知识在头脑中重新整合[3]。此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不能实现集疾病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服务[4];(4)课程设置不能完全反映基层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学生毕业后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与农村卫生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5]。
1.2毕业生调查结果分析
我校委托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调查临床医学专业2008~2013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3届毕业生,结果显示:学习效率低、学习理解能力较薄弱,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为薄弱,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最认可案例教学方式、问题探究学习方式;最希望获得关于专业技能的基本知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人际交往等基本工作能力。说明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轻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6],而器官系统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7]。
1.3基层医生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研分析
本校于2010~2012年,对国内7个地区86个基层医疗机构1245名医生开展专业调研,结果显示:基层医生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主要包括常见疾病诊治、常见症状诊治、慢性病管理、社区康复、社区急救;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居民建档、妇幼保健、老人保健、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8]。88.67%的医生曾因缺乏诊断、治疗技术转诊过病人,50.00%农村医生连最基本的诊断技术尚未能正确掌握,如测血压、看眼底等,无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证的人员分别达84.18%、75.66%[9]。这说明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提示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至关重要,教学改革应结合国家医师资格考纲。
2构建器官系统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
2.1构建器官系统课程体系
本校在借鉴国内外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通过对基层医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并结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归纳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医学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建立了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职业素质课程(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体育、职业指导、形式与政策);基础课程(医学基础、病原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基础、药理学总论);器官系统课程(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基本操作技能课程(手术基本技能、诊疗护理技术、急救技术、全科医师应诊技术、实用康复技术、实用中医技术、妇幼保健技术等);职业发展能力课程(遗传与优生、传染病、性病与皮肤病、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卫生法规、人际沟通、医学生人文修养、文献检索)。把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器官系统为主线的专业教育、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贯穿于3年教学中。
2.2院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编写
组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师及附属医院行业专家,以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为原则,整合、重建教学内容,制定器官系统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编写器官系统疾病教材8本,即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泌尿生殖、血液、神经精神、运动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并由重庆医科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呼吸、消化、血液、神经、泌尿等专业的教授审定。分别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自编教材克服了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知识面过于宽泛,内容过于庞杂的弊病,以够用、实用为出发点,并增加病例分析、临床问题导入、知识链接等内容,体现教材特色。
3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3.1强化组织保障能力
学校成立了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教改工作的全面实施,在政策、管理、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下设专家工作组:负责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审定,师资队伍建设,器官系统教材的审定;每2周进行教学总结,及时对各系统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和调整。教学管理协调组:负责协调基础医学教研室和临床医学教研室的关系,下达教学任务,编排课表、教学进度表,以及组织教学检查、考试等,确保教改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
3.2组建院校合作、专兼结合、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组
器官系统课程模式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们老师是从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过来的,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讲好本学科知识,很少注意研究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及其相互联系。现在要以器官系统的课程来授课,教师本身就有很多的不适应。器官系统课程教学团队由10~14名成员组成,医院的行业专家5~7名,涉及专业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检验科等。学校专任教师5~7名,涉及学科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主讲教师选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从事临床和教学多年的高年资教师担任。3.3实施器官系统教学方式教学安排上,把某一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病生、药理、诊断、治疗及其疾病预防在一个学期讲完。例如,在消化系统讲“胃”这一器官时,先介绍胃的形态结构,接着是它的生理、病理,然后就是胃的常见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使学生对胃从正常到异常再到用药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10],减少重复,避免遗忘,印象深刻[11]。
3.4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导入、临床问题导入,作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的切入点。教学场地多样化,在“课堂里设病区,病区中开课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课,学生进校后以实验、实训、见习3个环节反复交替,每周集中安排半天时间在医院见习,进行床旁教学,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感受医生的工作及责任、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这既是医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医德品质和医生素质的培养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2]。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临床思维能力[13]。
3.5调整考核内容
器官系统8门课程参照医师资格医学综合考试大纲,考核基础医学综合(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综合知识,题型采用A型和B型题,按照各学科在总论和各论中所占的学时数分配比例命题组卷,如消化系统,成绩按百分制考量,解剖学占8%、生理学占10%、病理学占12%、药理学占16%,疾病占54%;操作技能课程,基础知识50%,操作占50%。新的考核内容突出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医学整体观和临床思维[14]。
3.6调整实习科室轮转
为实现实习科室与器官系统课程延续,达到有效的对接,第3年临床实习安排在三甲医院,实习时间共36周,必修科室32周:消化8周(消化内科、普外科)、呼吸8周(呼吸内科、胸外科)、循环4周(心血管内科)、泌尿生殖8周(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4周;选修科室4周:急诊、血液、内分泌、神内、脑外、骨科。
3.7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兴趣
阶段性教学反馈信息表明,教师逐步适应了器官系统课程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2012级器官系统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专业热爱程度进行比较,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及课程兴趣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从观念到实践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因此,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教学难度较大[15]。但改革的方案本身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只要针对问题,根据其产生原因,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就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分飞,陈海波,石刚刚,等.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03-104.
[2]王俊林,冯修猛,张春芳,等.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刍议[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673-676.
[3]马建辉,冯友梅.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课程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2011,31(4):193-195.
[4]舒放,郭伟.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9):145-148.
[5]杨美玲,哈学军,梁金香,等.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7-8.
[6]乔文达.论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创新[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4)23-26.
[7]张金波,周秀芳,李晓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改革”在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61-62.
[8]何坪,姚安贵,邓宇,等.重庆市社区医生在职培训的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421-424.
[9]张冬青,何坪,邓宇.农村医生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3):3048-3054.
[10]曾静,卿平,左川,等.临床医学专业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3,13(5):548-552.
[11]高音,姚丽杰,张舂晶.浅谈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认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5):105.
[12]卢王英,刘晓静,季晓辉,等.医学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6-27.
[13]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等.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4):86-89.
[14]李红玉,卢祖洵.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与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33-36.
摘要目的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造以“教师、课堂、书本”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将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到网络教学平台中,有效地组织并实施教学。对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前后两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使用课程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后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过程的操作可行性。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在讨论过程中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结论在有效的教学组织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传统教学
引言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除了强化工学结合的内容和方式外,还需考虑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将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共享互动机制等作为课程改革的优先选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创新与变革的有效途径。课程信息化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变革的形式和方法[1]。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影响,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而产生信息化课程[2]。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3]。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以及光学成像设备的物理基础、成像过程、成像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知识比较抽象。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图片、动画、幻灯、录像等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上述分析,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引入到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并对使用信息化教学前、后两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重难点理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使用课程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后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的操作可行性,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
1实施的基本情况与准备
1.1实施前准备以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通过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研究,以及对同类院校开设本课程的教学单位进行调研,确定适合医疗仪器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视频、Flas等,最终将上述信息化资源到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中,作为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资源,并制定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方案。1.2样本选择及实验分组本研究以2014级、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3级、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两个专业的两届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未采用网络精品课程平台进行教学,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为采用网络精品课程进行教学。将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记为A1组,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记为A2组;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记为B1组,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记为B2组。1.3研究方法针对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分为模拟X线成像、数字X线成像、CT成像及MR成像4个模块,以学生学习进度、模块测试情况、学期学生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指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对比测试等方式,对两届学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实施的模式和方法
2.1实践研究的第一阶段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对2013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和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但没有专门的网络平台供给学生使用,只是通过班级QQ群、邮箱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资源。2.2实践研究的第二阶段对2014级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和2015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应用。本平台主要分资源学习模块、讨论模块、任务管理模块、考试管理模块及评价模块。其中资源学习模块主要是用于课前给学生提供资源,包括课件、视频、Flas以及课程的一些学习指导、相关练习等(见图1)。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入讨论模块进行讨论(见图2),讨论模块既可以由教师发起并管理,也可以由学生组织在特定的模块内留言讨论学习,学生可以针对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可以对其他人的内容正误进行评价。当然,在交互讨论模式教学中,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任务管理模块(见图3)可以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一定的后续任务,任务的安排既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也是检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测试。考试管理模块(见图4)是通过阶段性的测试,可以自行设置测试时间、从试题库(见图5)随机抽题,同一个班级可以设置不同的分组,不同组别之间题目可以不一样,这样既保证了测试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测试的有效性。评价模块可以自动统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每次练习和测试的成绩情况,在教师课程管理界面可以轻松了解课程的学习情况。23课程信息化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的分析分析选取的两届学生,其中A1组共155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43名(277%)、等级为B的71名(458%)、等级为C的41名(265%);A2组共178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58名(326%)、等级为B的88名(494%)、等级为C的29名(180%),分析见图6。其中B1组共27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10名(370%)、等级为B的11名(408%)、等级为C的6名(222%);B2组共27名学生,综合评价等级为A的学生13名(481%)、等级为B的9名(334%)、等级为C的5名(185%),分析见图7。从分析图6和图7可以看出,使用信息化平台后,学生的综合评价等级为A、A+B的比例均有所提高,等级为C的比例均有所下降。通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但从教学过程的实施发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还取决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组织。同时还需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在讨论过程中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等,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信息化改革实施与结果的反思
通过对两届学生的对比,不仅对课程信息化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实践检验,对课程的学习形式的可行性、操作性及实用性也进行了检验,同时也对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修正和完善。由于本课程的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刚刚建设和使用,只用了一届学生作为样本,但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借助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媒体,使之成为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5]。课程的教学实施能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自主学习、适当的探究学习和有效的合作学习等整合的学习方式,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6-7]。在新时期下,移动宽带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搜索引擎、移动计算平台、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职业教育信息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8]。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全面革新[9]。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电脑,而本平台的大部分模块都支持手机端,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暂时不支持,这就使得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后期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作者:许海兵 沈孝翠 张益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医学图像处理;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38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为满足医学研究生对医学图像加工处理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各医学院校在医学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中纷纷引入了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能够适应医学影像设备在医院广泛应用的现状,掌握基础的、主流的相关医学图像处理的计算机数字处理技能。医学图像处理是围绕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多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其以计算机为载体和主要工具,对不同医学影像设备所采集和生成的医学影像进行目的性的二次处理,进而辅助于医疗工作。
涉及数字图像处理的医学图像主要包括: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Computed Radiography,简称CR ),数字化X射线照相检测(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正电子发射机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超声成像(Ultrasound,简称US)等。对学习者来说:首先是通过医疗图像设备获取相应的医学图像;其次是了解待处理的图像及其特征,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算法方案;再次是使用相应的图像处理工具(Photoshop或Matlab)按照算法方案进行特定图像的处理;最后是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如果结果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则将处理结果用于医疗。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是基于图像处理的理论,针对医学中医学图像相关内容,结合医学图像处理的过程而展开的教学活动。
1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分析
本文以S医科大学为例,对其研究生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进行了剖析。
在课程基础方面,需要完成医学影像学基础、计算机公共基础学、医学诊断学等部分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需要有计算机实践中心作为支持,并具备计算机应用环境,安装Photoshop和Matlab等专业处理软件;在教学时间方面,依据内容为64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依据聂生东 等编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图像处理》教材为准,教学内容涵盖了医学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典型方法和使用技术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在教学考核方面,将理论性考核与技能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实现综合性评价。
2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为进一步对研究生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进行分析,本文对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以下为调查结果。
2.1 对医学图像处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首先,调查显示近50%的医学院校没有针对研究生开设独立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而是部分地将相应的教学内容移入到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部分章节,课时少、内容概括,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其次,在已开设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学校,超过30%的学校将其设定为非指定选修课或者为影像专业的专业考查课。
2.2 教学内容简单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是多学科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其对计算机使用及编程内容要求较高,同时涉及很多数学建模、算法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发现这对医学研究生的学习和运用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实际教学中内容难以深入,难以实现其教学目标的要求。
2.3 教学工具单一,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调查显示,70%以上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使用的是Adobe公司的Photoshop软件工具,不容置疑Photoshop是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处理软件,但医学图像处理很大程度上要设计特定算法及组合方案,是更高级的图像处理,如边缘检测、对象识别、智能分析和配准等,这是Photoshop难以实现的。目前,公认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较好的软件是具有编程功能的Matlab和C++等工具。
2.4 缺乏合理的教W团队
目前,90%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从事计算机教育工作的教师承担,其重要问题在于计算机教师属于理工学科范畴,其对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有限,难以实现图像处理与医学问题的结合。同时,这个问题也体现在医学图像处理的教材中,纵观现有的医学图像处理教材,其作者90%以上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者,导致教材只是在浅层实现图像处理向医学方向的靠拢。还有部分院校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由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师承担,其问题表现在相应的教师没有较深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素养。
2.5 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主要问题外,研究生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问题还表现在教学实践性差,教学案例医学针对性不足,教材内容可用性不强等方面。
3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发展对策
基于研究生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限制和主要问题,未来医学图像处理课程要想在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上运行,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认知程度
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各级医学院校和学习者本人都要认识到医学图像处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医务工作者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全信息化时代、综合素质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相关人员一定要认识、并重视医学图像处理在辅助医学诊疗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3.2 组建合理的医学图像处理课程体系
医学图像处理的多学科性要求其学习者要有一定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也是医学图像处理可以进行深入学习的前提。因此,要在医学本科生阶段构建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医学诊断学、影像学等知识基础架构,使医学图像处理成为这些课程的延续与深入。
3.3 组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
教学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能,同时大学教师还有科学研究的义务。组建医学图像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将多学科的教学研究者,以科研为目标组合到一起,实现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和领域渗透,打破目前教学在师资方面的限制。
3.4 建设医学图像处理实例资源库
医学图像处理实例是提高课程针对性,明确未来业务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的最直接手段。要想使医学图像课程可持续发展,建设医学图像处理实例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
3.5 采用先进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定位上比较注重于研究生医学图像处理技能的培养,是实用技能的素质教育,因此,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因此,应注重新教学形式的引入,如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SPOC教学模式等。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构建高性能、全数字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平台环境,这也是教学的基础保障。
3.6 依托互联网实现医学图像处理教育的延续
目前,限制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效果的另一因素是教学学时有限。医学图像处理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和工程,有限的教学学时严重阻碍了学习的深入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应借助互联网等现有的科技形式对教学进行进一步延续。
4 结 语
随着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医疗诊治的工作中包含大量的诊疗相关图像,这些医学图像作为医学诊疗的辅助,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医疗相关工作者必须掌握医学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现、获取、提并利用这些医疗图像的价值。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进入到大学教育体系中,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应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文以研究生为例对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进行了剖析,并从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未来研究生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牡丹江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现阶段该年级学生为大四第二学期,已基本学完卫生统计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即将进入临床毕业实习阶段。随机抽取该学年6个班级学生,其中3个班级开展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实践,另外3个班级按传统模式开展教学。
1.2调查问卷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内容包括:
(1)你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
(2)你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
(3)你觉得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
(4)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
(5)你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6)你对该课程的建议?
1.3前期准备
按照新的标准循证医学将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分为五级,其中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controltrial,RCT)和RCT的系统评价结果是最可靠的依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强调在进行临床科研设计时应尽可能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开展高质量的RCT实验研究。首先,培养了能实践循证医学和传授循证医学知识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流行病学教师。其次,任课教师在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均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教师已熟练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再次,学校具有必要的条件,使研究证据的查寻及时、方便、简捷。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如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
1.4实施过程
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开展基于循证医学思想的教学模式,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环节设计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具体过程如下。
1.4.1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由流行病学家及临床专家集体讨论,确定临床中常见的典型病例,并进行仔细的分析论证,发掘出需解决的临床问题。由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教师带领学习小组(每小组8~10人,每班分3~4组),利用案例材料,开展循证实践,引导学生将在病因、预后及预防方面的临床情况转换为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形式。如实习内容为导致脑卒中的可预防性危险因素是:“目前首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高血压,但也不排出其他危险因素”,就可以把这次实习的内容确定为一个具体循证医学问题“导致脑卒中的最大可预防性危险因素”。
1.4.2检索收集证据根据上述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CNKI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检索资源,以期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通过互联网检索到了2个高血压指南(美国和欧洲各1个),均为循证指南。
1.4.3评价证据对获取的证据按照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如何对证据的质量和可靠程度进行分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统计学方法(如Meta-Analysis)得出确切的结论。
1.4.4总结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出学生在文献检索及评价文献方面的不足。
1.5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课程结束后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当场回收。共发出220份问卷,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在是否对循证医学思想与方法感兴趣、是否了解循证医学思想与知识两方面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结果无差异(均P>0.05);在是否有必要按偱证医学模式开展流行病学的教学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否考虑用循证医学的思想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结果有差异(均P<0.05);按两种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均反映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对课程改进提出的建议中,有50%的学生希望增加课时。总体结果表明,本次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目的。
3讨论
在生物医学领域,传感器担负着从原始的生物体(特别是人体)获取信息这一重要任务。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有着重要的地位。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单一地依靠理论课讲解,学生往往很难掌握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传感器的医学应用[1]。在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实验课担负着重要角色,因而在授课中占有较大比重。例如,我校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共设置70学时,其中实验课为30学时,占比达到了40%以上。因此,必须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将机械地传授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专业水平。
在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中,主要由教师讲授传感器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学生只需要按实验指导书在已经搭建好的模块化的实验平台上逐步操作即可完成实验。整个过程中,学生只需要完成简单的连线、测量等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这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2]。鉴于此,各高校开始探索创新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比如PBL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力导向教育模式等[3-5]。这些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环境,改变了传统验证式的实验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导,充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是传感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实践[6]。
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作为在医科院校开设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除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知识外,医学知识也必不可少。但是目前的教学重点偏向于工学课程,加上学生对专业认识的偏颇,使得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7]。如何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达到医、工知识全面培养的目标,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的医学传感器实验教学往往停留在对传感器的原理、性能等理论方面的理解与验证,偏向于工程实践,缺乏医学应用的介绍。特别是涉及到医学伦理道德,实验往往不可能以真人为实验对象。此时,采用模拟人进行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的局部器官展示模型、单项治疗技能模拟练习器发展到智能模拟人,被广泛应用于急救、护理、麻醉、内科等领域的模拟实践与教学,以帮助实习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8-9]。这些模拟人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模拟人和智能模拟人。普通模拟人基于模拟人本身,其体型按照真人平均尺寸设计,采用仿真皮肤,内部构造能够模拟组织、血管、器官,且接近真人水平,主要用于解剖结构的展示以及单项救治技能的练习。智能模拟人则是基于上位机软件系统对模拟人进行控制,可模拟人体真实的生理、病理特征,再现一些临床特定的疾病模型。此外,模拟人具有重复性高、风险低、操作自由等特点,这些都保证了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但是就目前而言,模拟人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智能模拟人价格昂贵,不利于广泛普及,多用于在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实践。另外,模拟人的材料即使使用仿真材料也不能够与人体真实组织完全一致,特别是其力学特性,因而在模拟一些真实的场景,比如皮肤切开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开展模拟教学往往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8-10]。因此,目前利用模拟人在高校内广泛开展教学还受到一定限制。
本教研室搭建了急救复苏装备实训实验室,配置有一套高级智能模拟人系统(美国Gaumard/HAL誖S3000),以及周边复苏抢救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急救模拟系统。如何充分利用该模拟人系统展开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传感器理论知识与医学实际应用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正是我校积极探索的目标。本文探讨将高级智能模拟人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行搭建传感器测量系统,展开综合性设计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
1Gaumard/HAL誖S3000型高级智能模拟人系统简介
Gaumard/HAL誖S3000型高级智能模拟人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方式,通过上位机控制与显示软件指导训练实施与控制训练效果。该模拟人功能完善,具有模拟气道打开、胸外按压、人工通气、静脉给药、止血、包扎等多种功能,可供一人或多人共同操作。配套的软件系统内置10例急救相关的病例,包括窒息无脉搏、胸痛发汗、呼吸急促伴随心跳过快、胸闷气短伴有心悸、心动过缓等不同情形。进行复苏模拟训练时,首先在上位机选择一病例,然后检查模拟人初始生命体征状态(瞳孔散大,颈动脉无搏动);然后开始按压,模拟人颈动脉被动搏动,搏动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在此过程中可模拟气道开放、药物注射、除颤治疗等训练内容;当抢救成功后,模拟人心脏恢复节律跳动,颈动脉可触及到自主搏动,瞳孔恢复正常,上位机显示正常心电、血压、呼吸等波形。
2高级智能模拟人用于传感器实验教学
高级智能模拟人可以同时模拟心电、血压、心音、呼吸、按压深度等信号,基于此,提供心电的产生与检测、有创血压(IBP)的监测、心音的检测与识别、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的检测、按压深度的检测等实验供学生选择。由于心电、血压、心音、呼吸等生理信号属于微弱信号,经传感器转换后的电信号也弱,需经过传感器测量系统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换为可用信号,使输出信号便于显示和记录。教学中,引导学生以3~5人为一组,以这些信号作为测量对象,合理选择传感器,自行设计电路,搭建传感器测量系统,展开综合性设计实验。学生利用自行设计的传感器测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与模拟人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测量误差、线性度、灵敏度、频率响应等指标来评价自行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性能。
2.1心电的产生与检测
选择模拟人产生的心电标准Ⅱ导联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心电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输入信号经以AD620芯片为主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进行一级放大,然后经过二阶高通(0.1Hz)和二阶低通(70Hz)滤波电路滤波及双T型50Hz陷波器陷波,最后进行二级放大,得到输出信号。电路搭建完成后,采用1mV定标信号,调节电路放大倍数为1000倍。采用设计好的心电测量系统,对模拟人产生的心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心电波形。测量各项指标(包括心率、R波幅值、RR间期等),然后与模拟人给出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2.2IBP的监测
IBP的监测是采用插入导管测定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变化的方法。IBP监测系统包括充液导管系统和血压测量系统2个组件,充液导管系统包含动脉导管和血压传感器。此实验中模拟人提供模拟桡动脉供穿刺用。实验时,首先通过穿刺将导管置于模拟血管内,导管的外端通过医用三通阀与血压传感器连接。选择一次性医用压力传感器作为血压传感器,其核心是采用集成制造技术在硅膜片上扩散出4个电阻构成平衡电桥。当硅膜片感受到血压的变化后产生形变,从而引起电阻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血压测量系统则将电桥输出的微弱血压电信号经放大、滤波、50Hz陷波等处理后输出至示波器,并在示波器上显示血压波形,用于测量各项指标,包括脉率、PP间期、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等。
2.3心音的检测与识别
心音是心脏跳动过程中对胸壁的冲击振动。用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等仪器可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在检测模拟人的心音时,PVDF压电传感器先将心音振动信号转换为微弱电信号,心音测量系统则将该微弱电信号经两级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50Hz陷波器、电压提升电路等处理后作为输出信号送至示波器,在示波器上显示心音波形并测量各项指标(包括心率、幅值、舒张期和收缩期时限等),然后与模拟人的心音标准值进行比较。
2.4EtCO2的检测
EtCO2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3种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红外线法。模拟人配备的CO2存储罐允许模拟真实的EtCO2检测。在对模拟人完成气管插管后,利用旁流装置引出部分呼出气体进行EtCO2的测量。选择MH-Z19B红外CO2监测模块[工作相对湿度:0~95%;测量范围:0~5000ppm(1ppm=1×10-6);监测精度:±30ppm±3%读数]作为传感系统获得微弱的电信号。EtCO2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输入信号先经过电压跟随器实现阻抗匹配,之后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并搭建放大电路,对该微弱电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处理,然后经过滤波、二次放大、AD转换后在上位机软件显示CO2波形。最后,用多种CO2体积分数的标准混合气体(CO2体积分数为1%~20%,平衡气体为氮气)对自行设计的EtCO2测量系统的检测准确性进行标定。该系统CO2体积分数检测范围为0~99mmHg(1mmHg=133.322Pa),其误差率不超过5%,呼吸频率误差不超过2次/min。
2.5按压深度的检测
按压深度与心肺复苏质量密切相关。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实施人员通过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不断调整自己的按压力度及速度,可确保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在实验中,以模拟人充当心脏骤停患者,学生充当施救者,选用ZOLL公司的按压加速度传感器充当按压反馈系统。在模拟心肺复苏过程中,该传感器位于施救者手部和模拟人的胸骨下部之间,随着胸外按压的进行,获取运动加速度的信号。之后,利用自行设计的按压深度检测系统将传感器获得的加速度信号经过两次积分电路转换为按压深度信号,此信号再经过AD转换电路处理后送至上位机。然后上位机软件将收到的按压深度数据动态实时地显示在监测界面上,并用于后续的测量分析。在评价自行设计的按压深度检测系统的性能时,由于人在按压过程中会产生疲劳感等因素,无法保证每一次的按压深度一致,因此选择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按压器(MichiganInstruments公司,美国)产生标准输入信号。该按压器可产生频率为100次/min、深度为0~8cm的按压信号。此按压信号经自行设计的按压深度检测系统检测后,在上位机上显示按压波形,可测量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偏移量等指标。
3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设计的实验,展开本科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尝试。学生利用模拟人产生的模拟信号,采用自行设计的传感器测量系统对信号进行检测,并与模拟人的信号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价自行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性能。在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可在模拟人身上大胆尝试,重复测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不仅掌握了传感器的原理,而且对传感器的使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由于生物信号微弱,需要放大、滤波等电路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学生动用前期所学的电路知识,从而对电路原理与设计有了进一步理解。而焊接电路板等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作为小组实验,学生之间需要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完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完成一项完整的实验设计,带着问题有目标地实验,既培养和锻炼了动手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等,也加强了医学实践水平,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增强。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后期的毕业设计选题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中,教师也受益颇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除了会提出传感器方面的问题,还会涉及到电路原理、设计与调试以及相关的医学知识,这些都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促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加强。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88-02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环境的创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各自为政,教师只重视创建教育环境手段的合理性,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终极性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目标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和谐[1]。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遗传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科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课程内容之间出现知识点的交叉与融合,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加大了课程教学量,给教学过程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医学遗传学与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整合。如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重点讲解、讲透,但对于其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的内容,如基因的表达、调控、染色体的组成、线粒体的结构、分子诊断等教学内容则可以适当删减。教学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简要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查阅相关教材,将相关知识点之间建立一种横向联系,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课程整合打破学科间的阻隔,有效避免了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和知识点遗漏,理顺了知识结构,减少授课学时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基于问题的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知识,虽然接受知识的效率高,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教学内容采取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临床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真实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和现实意义,并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基于问题的教学首先要选好讨论的病例。通常要选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遗传病病例,首先由临床医生提供真实病例,然后教师和临床医生对病例进行修改,因为临床病例专业性强,不能很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要根据培养目标对临床病例进行一定修改,使其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和接受度。课上将病例信息分幕发放给学生,每一幕都涵盖3~4个引导问题,学生通过不断接受新信息,不断讨论、提出假设、自主学习、验证假设,最后给出病例的解决方案,并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病例背后的临床知识。
在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只需要在学生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境模拟教学
对于医学生来说,真实的临床病例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使得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环境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很多遗传病病例,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临床见习。情境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再现临床情境,有效完善了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课前学生要根据病例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为课堂咨询做准备。课上让一名学生扮演医生,一名学生扮演患者,也可以结合所选遗传病的特点,再加上一名学生扮演陪同的患者家属,让医生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进行询问病史、绘制系谱图、查体等,最后医生要给患者及家属提出咨询意见。通过情境模拟过程,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要点,实现亲验式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遗传病”患者,让学生转变了以往的学习身份,以医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医生,面对“遗传病”患者的痛苦经历,学生会增加使命感;模拟患者,能通过换位思考体会遗传病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尴尬境地,学生会增加责任感,发自学生内心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情境模拟教学的课前病历资料准备、课上就诊全过程、医患双方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以学生自主思考来完成,学生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成果,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模拟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第一责任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角色互换教学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有些章节信息量大,内容枯燥抽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必将陷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师生角色互换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是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
角色互换的实施分备课、授课、答疑三部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布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课下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及图书馆数据库等相关资料,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课堂上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老师”,结合自己制作的课件开始授课,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听课,授课结束后其他学生开始提问。讲课的学生由于准备充分,基本能很好地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来帮助解答。
角色互换教学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同时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备课阶段,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精心准备授课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授课、答疑阶段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有效验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对学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5 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2]。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素材多样,既补充和延伸了第一课堂的教学,也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发展,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第二课堂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设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同时又有一定探索性的实践课题。如组织学生设计“人类正常性状调查报告”,让学生到社区或本校人数多的期班进行性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性状分布特点,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可以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妇产医院进行遗传病相关信息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安排具体流程,准备各种资料,自己亲自展开调查,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有效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乐趣,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如何做好优生优育及遗传病的预防等相关的科普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3]。作为未来卓越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以推进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中平,赵婷,叶鹏,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育环境的适应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2-13.
关键词 医学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教育2.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46-02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新的词汇如移动学习、微课程、Web2.0、学习社区、个人学习环境、翻转课堂等陆续出现,教育2.0[1]的时代已经不可阻挡地来临。教育2.0是传统教育的破冰之举,是创新2.0和Web2.0视野下的全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场所的被动学习模式,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多时空、多元化的个性化订单式教育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由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等学科组成的边缘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也是医学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广泛性、系统性、实践性等特点[2]。本文在教育2.0视野下,依据医学院校健康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特点,重点研究相应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探寻新时代医学本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 医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分析
文献[3]指出,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学资源陈旧,针对性差;学生认知理念偏差;教学方法欠缺;教学实践薄弱。
本文针对某医学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了调查。首先,从理论到实践教材选用上可选范围小,往往是针对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和广义的管理类专业,并要求具有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等基础知识,针对性较弱。现有的医学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属于医学管理类,从整体课程设计上,计算机课程以基础应用为主,很多医学院校管理专业本科生只学过办公自动化,对计算机编程、软件工程、系统设计完全不了解。在调查中,81%的学生认为教材针对性弱,100%的学生表示没有计算机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基础,94%以上的学生认为教材中涉及系统开发设计的内容难以理解,78%的学生强调教材用例涉及健康管理的内容较少。其次,由于不是针对医学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设计,导致学生认知偏差,76%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应属于计算机或信息系统等理工专业学习,进而产生极强的排斥感;5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再次,调查中发现医学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三分之二的课时是在普通教室进行,教师教学仍以讲授式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学生接受度不高,大部分学生表示教学形式、内容相对单一,学习枯燥、没兴趣。同时,实践或实验指导性差,不会做或做完,不知道为什么是普遍现象。由此可见,医学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基于教育2.0模式的医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教育2.0模式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到学生转变 传统的医学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按照管理类的教育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主体和教学执行者,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选择教材,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安排理论和实践课时数和教学进度;学生是坐在教室里被动的学习者。加之在传统模式中教学大纲往往具有广泛适用性、落后性,导致教学完全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的计划教育,严重忽视了教学中的学习者,这是医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众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必须实现由计划教育到按需教育的转变,实现计划和以学生为主的需求教育相结合。这正符合于教育2.0模式的教育理念,发展以学生为核心的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充分实现针对性教学是解决问题的观念性的问题和思想本源,是教学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指导,是深层次的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材料 教材是教学的立足点,医学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不在于去开发设计系统,重点在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健康管理。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大多是泛泛的教材,很难找到针对医学健康或医学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按照教学要求,针对医学管理类学生的特点编制适用的教材,重点针对管理信息系统在医疗及健康领域的应用。
以医学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线的教学用例的设计 医学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健康管理系统、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卫生防疫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共性,但现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缺少相关用例。这导致学生学习时感到迷惑,缺乏兴趣和关注点,学完不知道学了什么。
发展基于教育2.0模式多样化教学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枯燥、实践性强是学生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如何使内容生动易于接受也是教师关注的热点。共识性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育2.0源于创新2.0和Web2.0,其核心强调教学的创新和积极的互动。随着教育2.0的发展,大量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断出现,发展基于教育2.0模式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如开展医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翻转课堂,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并增进研讨流;制作精品微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提高学习兴趣,挖掘潜能,遵循学习规律。
教育技术上大力发展网络教育 信息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各个领域,“互联网+”是创新2.0和教育2.0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家到高校都在加大网络教育的研究投入,互联网+医学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模式,将使其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加入到学习环境中,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学生随身交互学习途径。如教师可以组织微信平台的移动课程服务号等。
加强实地考察学习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如组织参观医院的信息系统等,学生可以深入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环境进行体验式学习,既是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理解的深入。
3 结论
健康管理是医学院校的管理类主要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健康管理的系统化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显现。但其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一直是相关人员研究的热点。教育2.0是创新2.0和Web2.0综合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教育模式,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心转移充分体现了计划教学向需求化教学的转变与融合。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医学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并基于教育2.0模式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教育2.0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指导,具体的教学改革还需要相应的研究者进一步开发实现。
参考文献
[1]罗文云,王怀文.走向教育2.0[J].信息技术教育,
2007(7):46-4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3-0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以及社会普遍反映的医德问题,大多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例如:“推己及人”、“医非仁爱不可托”等,这些医德的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应该将其精髓引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014年5月4日主席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担负起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为教育的目的。例如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在高职学院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高校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都非常的时髦,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的文化和节日非常了解,并被卷入“海外热”的浪潮中。最热衷于韩剧、美国大片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名著等了解甚少,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文化层次的差异,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知识十分薄弱。
(二)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1.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的弊端。高职医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医卫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医务人员,医学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学院都会比较偏向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教育,而对于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一般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况,更不用说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导致培养出来医务人员并不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都比较差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要症结所在,也是现在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正确地传授观念。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正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除了重视本课程的传授之外,对其他门类的课程也不应该持有偏见。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高校任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外,需要全体的教师们共同地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念的传授。
3.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非常的明确,这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就成为一个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向。但很多的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比较青睐复合型人才,他们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4.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都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上存在一些差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来,要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提高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一直传承下去的。如果作为一个国人,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连自己的国家传统文化都不了解,是可笑和可悲的。
摘 要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文本挖掘方法结合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得出了未来
>>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面向就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研究 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教育2.0时代医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管类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方兴林,余萍,李金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论文计量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2(2):7-8,11.
[3] 崔党群. Logistic曲线方程的解析与拟合优度测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1):112-115.
[4]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1): 7-9.
[3] 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4] 林丹明,梁强,姚明安,等.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70-77,96.
[5] 王嘉毅.教学研究的本质与特点[J].教育研究,1995(8):28-33,37.
[6] 李定仁.论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0(11):45-4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教材编写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起步,以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为标志。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得到好评。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包括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在内的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心血,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教育的依据,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自己的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由我院担任。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育18年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的筹建、出版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一、筹建过程和出版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独立于中医、西医专业以外,非常年轻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尚有许多空白有待探索和开发利用。我院自建院以来就是中医系、西医系并存,这在全国的医药院校也是少有的优势。这一优势非常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故我院继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后,1992年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之。医学教材建设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专业没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已成共识和积虑,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科室和我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经全国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协作组第二届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研讨会讨论决定,由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与附属中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为主编单位,率先联合全国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着手于2002年编写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2003年8月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在我院临床本科2001级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使部分中西医结合院校使用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成为可能,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协编教材的发行和使用为我院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的编写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初稿、中稿和定稿会议的周密安排和精心编写,历时两年,凝聚了全国2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知名专家的辛勤和努力。2005年10月,由中国中医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出版,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该规划教材在全国较多中西医结合系学生中已使用5年,反应较好。
二、教材研究与提高
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任何一本教材的出版都具有不能磨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无可挑剔,特别是对于毫无蓝本参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材必须要反映临床技能训练及社交能力、判断能力、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的教育内容。所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升华提高,才会使已出版的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教材编委会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非常重视反馈调整。2004年7月,规划教材昆明定稿会议上,教材编委会独创性地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万章教授提出成立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收集反馈意见。这一提议立刻得到秦万章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于2004年11月广州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首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在美丽的四川康定举办。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辽宁、四川等地的会议代表共12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皮肤性病教学方面9篇,有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病案式教学效果分享、《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编写的会议纪要等内容汇报,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交流拉开了序幕。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已定期举办两届教学研讨会,及时沟通、交流教学研究经验和教材使用中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2007年9月,昆明第十七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年会正式宣布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商议学组的工作计划。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国家职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伴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成立,这一教学平台无疑更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校际交流,有利于教学用书及相关课件的开发利用,出版的教材质量将处于良性循环和监控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