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5: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农村建设概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年农牧区工作。会上,县委、政府将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不仅是宏伟的奋斗目标,更是生动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从四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自治区、市会议和主要领导讲话精神。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要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自觉克服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的片面认识。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县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与经济转型战略相结合,努力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抓好抓实。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要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能够给农民真正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综合分析我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任务艰巨,机遇难得。
从面临的艰巨任务看,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尽管我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牧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农牧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牧业基础还很薄弱,增长方式粗放,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牧民收入依然偏低,增收渠道狭窄;农牧区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弱;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村容不整等问题较为突出;长期影响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的体制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改变等等。这些问题表明,我县农牧业和农牧区发展与独特的资源禀赋不相称,与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从发展机遇和优势看,我县建设新农村条件有利,环境好,潜力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保持农村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我县这样的农牧业大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占全县总人口近60%的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再造农牧业新优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和谐磴口建设,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9月底至10月初,有三家内地机构的研究报告都提及要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三份报告均建议进行相应的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应该改革――这样的研究报告,某种意义上其实只是“炒剩饭”,除开那些新鲜名词,其他基本都是“众所周知”。
换言之,谁都知道现行户籍制度应该改革,事实需要一直很清楚,只不过迟迟不见动静而已。“伪城镇化”、“不完全城市化”和“半城市化”,不同的概括名词,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尽管很多人住在城镇里,但根本不能算城镇人。
具体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暂住”在城镇里的,甭管是否“暂住在自己家里”,反正不算户籍不享福利;二是一夜之间被改了身份,从农村户籍变成非农户籍,但其他一切未变,该务农务农,该打工打工。这样看,恐怕还是“伪城镇化”的概括比较到位,因为这种城镇化的本质不在“不完全”或者“半数”,而在“虚伪”。
如上所述,三家研究机构共同报告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现行户籍制度应该改;问题是,怎么改?何时改?分几步改?改成什么样?要知道,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名义上进行任何形式的户籍制度改革,消弭城乡二元体制差异都很简单,难的是如何剥离附加上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特权利益。除非我们能将全国13亿人所享受的公共福利,在短时间内提高到同一水平,否则这样的城镇化在本质上恐怕都难免“虚伪”。
受制于地方利益和既得利益的阻挠与长期形成的公共福利差距现实,“伪城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都仍将继续存在。而公众最为期待的,实际也不是结果的实现,而是过程的开始。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补齐公共福利差距的短板区域和人群,其实应该是重中之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其实应该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方面,城镇与农村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把新农村真正建设好了,其实也是一种推动城镇化;另一方面,只要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各方面公共福利差距依然巨大,户籍改革就会继续缓步不前,城镇化就难免仍旧虚伪推进。重要的不是仅仅站在城镇内部的视角来讲“城里人的平等”,而应该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视角来讲“所有人的平等”;如果说城镇是一块长板,农村是一块短板,那么,任何追求长板之间互相平等的努力,都将注定是徒劳的,因为现在的短板会不断加入其中并持续打破这种平等。
明晰这层关系就能明白,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搞好新农村建设其实要比推进城镇化发展更为重要。可惜的是,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来的同样有太多问题,最可怕的倒不是像盖“遮羞墙”那种低级的形式主义,而是始终站在城镇本位来搞新农村――不是建农民喜欢和想要的“新农村”,而是建官员和商人喜欢和想要的“伪新农村”,农民和农村是完全的配角,政绩追求和利益索取才是真正的主角。
诸如“撤村改社区”之类的新农村建设,看上去似乎是“通过土地级差收益反哺农村”,可如此强制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真正目的却是要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是要保证政府部门的卖地收入。在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和农民非但没有得到实惠的利益增量,反而继续遭遇各种显在或潜在的权利损失,公共福利城乡差距未见缩小反而拉大。长此以往,户籍福利越发悬殊,改革户籍制度消除“伪城镇化”谈何容易?换句话说,既然新农村是虚伪的,城镇化又怎能不虚伪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村镇规划;规划创新
1. 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区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
“都市里的村庄”、“半城市化村庄”、“工业化初期村庄”、“传统自然乡村”―― 它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的针对政策应该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这些不同的农村地区的制度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农村建设所而临的问题是综合而复杂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强调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1.1 产业园区周边的村庄 ―― 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型
依靠周边产业的发展,带动村庄开发建设,通过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村貌,使村庄逐步成为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区,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1.2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 ―― 郊区化房地产带动型。
村庄区位优势明显,紧靠城镇,依靠城镇的发展带动村庄的建设。重点是整合村庄发展用地,鼓励村民“上楼”,集中开发郊区化大型住宅区,满足城市空间拓展带来的新居住服务需求。
1.3 城市中心地区的村庄 ―― 城市综合改造
型。
村庄已经发展为城中村,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住房、环境卫生等问题,应将其与城市的整体功能发展统筹考虑,并纳入城中村改造体系,以有序推进整体改造工作。
2.4 农业发展地区的村庄 ―― 农业产业服务型。
村庄位于农业发展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远离城区,各自然村之间交通联系不便,空间距离较大,村庄发展的动力不足。此类村庄应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发展农业服务,突出特色,特别是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
2. 新农村建设中规划问题的反思
3.1 地域特色缺失影响实施主体的操作积极
规划在提供合理方案的同时,必须激发实施主体的操作积极性。对城市规划而言,激发积极性的因素也许有很多,但就村庄规划来说,笔者认为规划内容的地域性是影响实施主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是地方民族特色的发源地和传承载体,其保留了相对固定的人群关系和生活习惯,是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特色空间。如果规划不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不注重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单纯灌输、借鉴先进的理念,就不能引起实施主体的认同感,也就不能激发其积极性。
3.2科学性缺失影响实施的合理性
村庄规划科学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观意志干扰过大,现状调查不够细致,技术手段过于单一等方面。在村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最终方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规划设计人员主观意志及村民自身眼前利益的影响。规划师与规划享用者(村民)之间对规划目标认识上的分歧致使规划更多地关注于两者主观意愿的妥协均衡,而较少地从当地环境容量、村庄面貌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科学规划。而基于主观推断的规划很显然是不能指导村庄规划科学实施的。同时技术手段的单一带来了村庄规划科学性的缺失,科学性的缺失加剧了方案实施的不可能性。
4.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创新
4.1从物质建设规划走向社会发展规划
综观我国当前的城镇规划与村镇规划,规划的工作对象主要在于物质建设规划,即规划是依据一定时期内城镇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并作为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是综合的社会发展规划:
4.1.1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划的精神。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角度看,这是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空间等多方面对建设成果的综合概括。这说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规划。
4.1.2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工作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划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规划是通过把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来改良社会,在落实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人本发展的内涵。具体地说,社会发展规划关注的重点是社会整体,涉及物质建设、经济发展、社区发展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不只局限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社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本质是主体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农民参与。
4.2从自上而下式规划转向上下左右联动规划
4.2.1以往自上而下式的规划方法
现有的物质建设规划是政府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落实,涉及到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层层控制与分层实现,是一个自上而下式的规划控制方法。下一层次只要完成了上一层次交予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了。目标比较单纯,也比较容易操作,符合经
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上下各层次之间的沟通的问题,下达信息量存在缺失及信息解读的偏差,这种自上而下式的发展模式蕴含着较大的问题,往往在完成了上一层次预期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下一层次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很难被有效地传达到上一层次作为下一工作阶段的规划参考。
4.2.2新农村建设规划应采用各方联动规划方法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明确,建设方与受益方都是农民。农民主导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规模与质量。换言之,居所的主人明确了,居所的建设就要听主人的了。其他的无论是政府、规划人员,还是市场,都要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引导农民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农民的沟通、交流、协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采纳农民的合理化建议。让农民能在自愿的原则下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做“顶门杠子”,政府、开发商则不做压人的“棒子”。农民、政府、商人、规划师等能互相协调、互相沟通,切实解决问题,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我们称之为联动性规划。
3. 总结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由此可见,我们规划师必须不断更新村庄规划的观念,不断丰富规划设计手段,从制定公共政策的角度,以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具备极强实施性的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
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2]汪光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3.
[3]张庭伟.中国规划走向世界―从物质建设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1997,(1):5-7.
[4]叶齐茂.用村庄规划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8).
1.推动文化下乡的意义
近年来文化下乡的形式越来越多,文化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宣传文化的开展地点主要在农村,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热情好客的精神使得文化下乡工作不断举得佳绩,文化下乡作为传播文化的绝佳方式,其主要形式有评书、京韵大鼓、云贵清音、西河大鼓等等,这些形式开展简单,成本较低,且内容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更加适合农村人民。这样不仅丰富了农村人民的文化形式,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更提高了农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另外,文化下乡工作的开展可以以活动或者宣讲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向农民讲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使其深入人心,让党的理论、纲领等成为家喻户晓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一种服务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手段,更是对帮助农民走出闭塞乡村,开眼看世界,接触新知识、开阔新眼界具有重要作用。有些贫困的农村交通和消息均相对滞后,农民们不能及时倾听中央的声音,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更别说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了,这就更需要文化下乡。一切文化工作都要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提高农村人民文明度的目标展开,在新时期下,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工作,不断推动文化下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建设中居于不可撼动的核心地位。这种地位的核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2.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 ,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2.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3.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3.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36-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要求具体概括为二十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要求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又要求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进步;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协调建设农村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建设和谐农村。其中,“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只有广大农村公民具备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和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水平,以及农村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乡风文明”的美好图景才能在农村的大地上描绘出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通过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的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新型的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正如总理曾经指出的,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变革农村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一、目前的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教育都是以升学为导向的,老师、家长、学生都以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为最终目的,因而造成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其余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回到农村成了回乡青年。据国家统计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介绍,2002年我国的初中毕业生平均升学率约为53%,也就是说还有约47%的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回到了家乡。因为这些人在学校学的是动口不动手的书本知识,所以一回到家乡多数人便成了“回乡无技术,致富无技能,打工无门路”的郁闷一族。本来以他们的青春年少和知识智慧,应该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但现实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究其根源,是农村教育的“轻农”、“离农”和缺乏农村建设的针对性的不合理教育模式造成的。这也提示我们,该是对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二、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是农村,主力军是广大的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民主法制观念、适应城镇化的生活节奏及养成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角色是起主导作用,只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协调和监督,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靠行政命令,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大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这也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科学技术,满足于温饱,沉湎于旧习俗的农民显然是不行的。而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的重任只有依靠发展农村教育。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农村教育的挑战,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三、构建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农村教育的着力点,究竟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少数学生送出农门,还是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建功立业的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因为农村教育指导思想长期模糊不清,才使得农村教育陷入了偏农的怪圈。那么,如何改革才能使农村教育向“利农”、“为农”的方向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工作
农村学校的“应试教育”积弊已经很深,要从根本上消除,非要转变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的教育观与成才观不可。因为“升学率”的高低一直是社会判断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所以农村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升学考试进行的,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甚至人为地把各门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副科就敷衍了事,或者用来上主科课程。由于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副科课程不被重视,因此学校也不进这方面的专业教师,结果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很不完整,更谈不上获得了良好的文化修养。
事实上,农村孩子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正是他们的身体、各种潜在技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逐步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营养和较好的技能锻练。因而,使农村学校及时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是完全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农村孩子进行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这些知识要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并且能为多数孩子成为未来的新型农民做好知识准备服务;二是要根据农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和内在潜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特别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做人方面的教育。
2.农村教育要在农民的再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农村建设要有大批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而现实中的农民大多数人整体素质都比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对现实的农民就地进行市场观念、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以下的相关数据我们更能体会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大致是:全国约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在这其中还有约7%的人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曾业松.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经济时报,2006-03-02)。还要注意到,即使在13%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中,多数可能是缺乏实用科学技术或致富技能的人。所以,对现有农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现代素质,使他们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尽快成为能融入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当前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做好这一培训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拓宽农村教育的功能,通过定期的讲座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教育。这能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消除赌博、迷信等农村不良风气,建设学习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最终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环节。
3.农村教育要为培养下一代新型农民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子孙后代的利民工程。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顺利推进,并且保持新农村面貌的持续繁荣,必须使农村后继有人,即农村要有一批接一批的新型农民乐于从事家乡建设。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只有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使农村教育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首先,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着重定位于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到2007年,全国所有的农村孩子都可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到时农村学校就学的人数将会比以前有较大增加,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是要留在本乡本土从事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另外,按照国家规划,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要完成,根据这个时间来计算,现在在小学、初中接受教育的农村孩子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都将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面向农村。
其次,农村教育的课程要增加有实践锻炼的活动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同时使学生养成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意识与习惯。农村教育的教育内容要增加与新农村建设有关、与学生成长为新型农民有关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科学素养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礼仪、道德伦理等。对于某些农村中存在的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有文化价值和积极意义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根据实际纳入教育内容。这可增进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提高他们的精神修养,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的重要方面。教育部周济部长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新形势下农村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他说:“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保证农村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的同时,努力增加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使之更加适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村孩子的需要;要让教育不仅能满足农村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和升学的需要,而且也能适应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要改革农村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农村学校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针对农村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适当增加和渗透农村职业技术的内容”(周济.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人民网,2005-12-26)。
最后,要加强农村教育师资的培训。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扎根农村建设的奉献精神,而且要有较广博的知识面,熟悉农村的实际,能对学生在农村的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为适应这种新的需要,多数教师要由原来的单一学科教师转变为复合型教师,即能够担任一门文化基础课和一门以上的职业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村教师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教育真正和农村建设融合起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那么,如何创建一套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模式呢?解决这一问题,湖南省郴州市的做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该市从2004年开始,就在全市全面实施“教育富民计划”。该计划要求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在初中毕业时既要有基础教育的“毕业证书”,又要有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教育的“绿色证书”,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也要通过学习、培训拿到“绿色证书”,从而使该市的农村教育较好地走出了以唯升学为价值取向的怪圈,建立了一种升学与就业兼顾、普通教育渗透职业技能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李让恒.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开路[N].中国教育报,2006-01-04.
[2]曾业松.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N].经济日报,2006-03-02.
[3]赵丽霞.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DB-OL].教育学在线,2005-03-15.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由于农村大都以农田灌溉为主,大面积的农田绿地占据着农村土壤,但是对于农村的道路以及河道、沟道等各个通道而言,没有进行植入绿化工作。因此,新农村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从绿化植入农村的各个点、面、块入手,在道路两旁种植一系列的植物,并在主干道构建绿化带,由此绿化村庄,形成新农村道路绿树成荫、花明柳绿的意境。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将大面积绿化铺开,形成绿意浓浓的园林气息,当然对于农村地带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特色,比如瓜果蔬菜:西瓜、葡萄、梨、山杏等,这些特色产业要重点体现,因为这些特色产业促进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格局的形成。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将农村的农田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该与农田争夺土地,应该在农田之外的闲散地块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使得农田、人居与园林景观建设相得益彰,形成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新局面。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植物的配置方面来说,由于植物构成了园林景观建设的主题,其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以及功能的发挥。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时,应该以科学为依据,同时融合多种符合新农村空间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新农村空间的优美园林景观艺术,保证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可以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草皮、花卉以及各种地被植物等,由此充分发挥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优越性,凸显其观赏特性。对于植物的配置,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种植物之间进行互相配置,可以考虑各种植物的选择、组合、色彩搭配、园林意境等。二是植物与园林景观的其它小品进行合理配置。这两个方面在植物的选择以及数量上都应该强调主体,由此表现新农村园林景观的特色以及风格。
2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符合一定功能性的同时又符合人的审美观念,基于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要充分运用各种综合性的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互动性,由此满足新农村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需求,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打造既符合功能性、舒适性、便利性,又符合精神层面上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中融入人性化理念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2.2生态环保原则
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在紧紧把握农村的生态性的同时,要将环保理念纳入其中,从绿色健康理念出发,建设绿色的符合新农村环境要求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各个设计方案的不断筛选,优化和整合出一个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园林景观建设方案,将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关系规划,合理处理好经济与园林景观建设的要素,做好生态环保工作,力求园林景观建设向着自然、生态发展。
2.3艺术化原则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在体现农村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时,应该将艺术化融合进去,体现新农村的新风貌,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展现农民的勤劳努力、展现新农村新风貌,可以将新农村的特色糅合进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建造,摈弃农村的各种落后观点,以“新”进行建造。让人感受到美好式新农村、创新式新农村、发展式新农村、艺术式新农村的姿态。
2.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
由于农村环境的特点,其地形适合于种植,有着许多农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地种植以及农村的各种庭院等元素都是新农村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尊重和体现出农村具备的原有的风貌特征,使得自然景观与建造的人工景观形成一体、和谐相生,对于农村的特色要重点予以突出,打造符合新农村建造的园林景观特色,让人一看便知某个村落的特色和韵味。这些原本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为园林景观建造节约成本,一个好的、成功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不在于外表的豪华美观,而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本土气息,传递出新农村建设的风格。此外,还应该以绿地为主,适当减少水景、小品景观的建造,考虑建造之后的使用以及维修成本,为农民创造园林景观气息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
3园林景观建设的相关设施以及小品要求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大面积植入绿化的同时,应该为村民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让他们在空闲之余可以散步、进行各种健身活动,这些健身设施都是根据人体工程学所设计,符合人的各项锻炼指标。对于相关的设施、小品等应该以符合新农村的特点为主,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设施。农村水景设计还必须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水源情况,利用现有水源,适当确定水体面积,深度和形状,采取多种手法创造以水为中心的动态和静态景观,当然,必须充分考虑季节性枯水以及冬季水体变化等各种因素。此外,对于园林景观建设还必须充分注重整体性,将环境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并且可以收集一系列有关于当地农村的各种资料,同时进行各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制定景观的整体性、有机协调性。
4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步骤
4.1收集资料、实地勘测
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的时候,应该了解项目的整个概况,对于农村的当地民情以及风俗习惯有所了解,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等,尤其应该熟知项目的整体概况和所实施的各项内容,收集各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表现在对于农村的自然条件、周围环境状态等,应该按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地形图,对于所要规划的新农村区域有整体的了解,充分结合当地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建设。
4.2方案构思以及修改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归纳,把当地农村的各种条件考虑在建设范围之内,应该将业主所提出的各种思路进行概括和总结,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入到规划图中,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然后需要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改,对于总图中的村落、庭院、山川、道路、水渠、河堰、湖面、绿地以及建筑小品等各元素要进行明确定位。各个不同步骤的做法应该保证整个规划在功能应用上趋于合理化,在构图形式上比较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保证视觉上的美观与舒适、生活上的经济与实用。在建设过程经过了初期修改之后,还应该将规划构思的草图渠道进行多层次以及多次数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还应该与当地的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整个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4.3加强施工质量和后期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如何,施工队伍的选择是关键,要选择具备施工资质,技术力量强的队伍,并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苗木种植处理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灵活处理的原则,优先使用优良的乡土树种,推广应用自然植物群落模式。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初具成效后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前功尽弃、劳民伤财的后果。管理的环节,包括施肥、浇水、除草、修枝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制度,要设专人常年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巩固园林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果。
5结语
1.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1.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2.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2.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3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法律思考
马克思所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 [1]。任何时候农业都是基础,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占了2/3的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体,“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最终得通过农民主体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以及责任的承担来实现,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三农”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通过法律制度保障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激发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确立和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1、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法治国家中,必然要求在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框架内,对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以体现公平、正义、效益的原则,确立法律关系的主体,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激励主体的行为,使主体的权益、行为意愿、存在形式以及社会效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明确和突出农民主体,可以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上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内在的发展动力。同时法律的权威性、稳定性、公正性为主体的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法律的权威性能够巩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加强,农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法的稳定性较强的特点能保证新农村建设工作不会因情势变更而中断、变化和放弃,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这个长期历史任务的实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国家或政府所应担负的一项重要法律义务和社会职责规定下来,既符合法律的安全和共同福利价值目标的需要,也是法律正义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基本人权的保护与法律的正义宗旨相统一。建设新农村实践中仅靠政府和道德不能克服和解决诸如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来源、运用和管理上而产生的问题,这需要法律手段的运用,法律机制的引入。在当今世界,政府干预和法治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措施的采取、行使均必须有法律的概括授权或明文规定的具体授权,只有在明确主体权利、义务、职责的情况下,才能增加农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体的行为才有理性可言。
2、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必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主导行为和农民的主体行为及其他社会组织、群体的支持行为相互作用,并通过主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些行为的产生和相互作用都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因为“良好的制度、利益共享的规则与原则,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最佳地运用其智识从而有效地引导有益于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2]。而一个良好的制度、利益共享的规则与原则的确立,效力的发生及良好社会效应的产生,都得靠内含于制度的权利、义务、责任三者的合理分配和有机统一。
现代法治意义上的政府,应该是绩效政府、责任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肩负着经济发展、人民富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政府应该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发展的战略,通过制度创新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把社会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政府的职责决定了它拥有强大的且带有巨大强制力的行政权力。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中,国家通过法的制定对行政权力的赋予、行使条件、行使过程和行使后果均规范在一个有序的秩序内,以达到行政权力分配结构的稳定性、行使规则的统一性、行使过程的连续性、行使结果的可预测性。这样,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就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了稳定的预期,就能够保证政府政出一门的权威性,提高政府自身运行和引导行为的有效性。同时能够克服政府行为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的弊端,如政府的短期行为、随意行政行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行政官员权力过分膨胀而滋生的大量“寻租”行为。因此,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克服政府的越权、越位,包办代替等弊端,还能够保证农民充分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从而保障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3、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发展公平、社会整体利益价值目标和取向。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及一系列政策、措施,造成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在于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社会良性、安全运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法之实质公平的表现形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而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平衡发展和纠正不同地区间因自然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平衡状态,体现的是法的公平价值。在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安排,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资格平等,使他们既分工又合作,才能达到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的措施
遵循认识论命题,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相对于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简单适应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它集中体现在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创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靠人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这种地位和主体性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随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由于中国农村社会长期封闭、自给自足,农民生活在狭小的圈子里,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在农民身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愚昧、落后的思想和风俗习惯。同时由于面对强大压迫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再加上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灌输“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毒害,这些都造就了农民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害怕变革、逆来顺受的特点。正是这些历史局限性妨碍了农民主体意识的发挥,也决定了其与本身主体地位不相称的特殊性。农民主体地位不能确立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选择上而形成的各种制度壁垒。农民在政治上是一个庞大的弱势阶层,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呼声小、地位低。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公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失去了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他们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政治处境比较艰难。弘扬和培育农民的主体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使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得到确认
责任政府是政府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体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政府的责任体现在;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推进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领导精力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又适度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确保政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加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推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享有接受教育、进行劳动创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的正当权益。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民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明确自己的权利,在法定的范围内维护、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参与、承担建设新家园的义务;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从农民向国民的转变。
要实现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动态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在法律上对二者的地位和作用给予确认。我国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发动的,主要表现在政府能够提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相对多的公共建设的资金,并在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供技术、资金,保证市场的规范运行。在政府主导型体制之下,很容易出现所有的决策都是政府说了算,农民没有发言权或者没有发挥参与作用,还存在着少数政府控制话语权,无视农民的需要和利益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向“公共”型和“服务”型主动转变,通过执政理念的根本变化,通过提高执政能力,真正还权于民。政府要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新农村最终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法律的确认农民主体地位,就能在实践中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提高农民参与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尽而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2、使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民权益在重构的法律体系内得到保证
从法治的进程和人权的保护来看,农民主体地位问题是事关“农民”是职业还是身份的问题,是一个法律制度的建设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之中,以法律权利主体的视角关注农民,具有建设性意义。要使农民能够真正的融入现代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主体,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农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基本人格状态,这是一切主体活动的根源,也是农民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合作经济活动的主体,“三农”问题的落脚点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权利问题。如果农民能享有一定的合法权利,他们就真正有主人翁感,积极性就高,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易得到贯彻实施,从而农业、农村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反之,农民如果总是处于被动的角色,他们就不能很好地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三农”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为农民说话、代表农民权利的法律制度。
人权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就是要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保障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实现法的价值。实现法的人权价值必然要求法律为农民赋权。人权问题重要的保障是宪法的保障。“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是记载人权主张及其人权状况的最经典的白皮书,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没有贵贱、贫富、农民与市民之分,只有平等的公民概念。平等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而我国自1958年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实质上公开地将公民分为农民与市民两种不平等的身份,从此造成城乡之间在选举代表、劳动就业、赋税费用、接受教育、劳动保障等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的人为分割,强化了对农民的歧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宪法中落实平等权。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就是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实现宪法本身规定的农民作为公民所享受的与市民一样的权利。这既是维护宪法至高无上权威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迫切需要。
通过具体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把宪法所确认的各项权利的内容、界限和实现途径具体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法律制度,给农民权利的行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所表达的不过是社会活动主体的公共生活的法律与规则的治理,而这种治理社会活动主体的公共生活的法律与规则又必须始终以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与完善为根本目的。”[3]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等制度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和扬弃;对以平等的社会地位为核心的政治参与权、完整的自治权、充分的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迁徙权、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权等进行系统的规范;对侵犯农民权利的行为,规定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给处于弱势和边缘化的农民以充分的法律保障,确保他们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创设新的具有法律约束机制的司法救济新秩序是农民权益实现的司法保障。有权利必有救济,国家法律是最具强制力的规则组合,借法律之强制力为农民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实践提供保障,是符合制度性政治参与实质和发展规律的。
农民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实质性和合理性的权利鼓舞和保障,以及诸多相关法律制度的变迁,并从法律上形成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关怀,农民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
3、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法律范围内得以体现和提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差距日益加剧的情形下,对社会结构正义的要求超出了对秩序和效率的需要。给予发展受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体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平等的权利并予以强化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终极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是农民,最终目的也是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直接明了的措施就是赋权,而其后更具价值性的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主体的尊重,对主体能力的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实施的,所以在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不仅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就是让农民充分参与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利用各种渠道,包括法律制度创新,增加农民现代意义的社会关系,把农民发展权利落到实处。正像弗利登所指出的,“权利应当被看成是由人们坚持主张的合法的或形式上应当给予他们的公正的强烈要求。而不是一种存在于文明社会中的出于人道的和宽容的表示”。这就是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应通过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来调节。
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必须满足当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其次,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建设自己的家园,做到不是“要我建”,而是“我要建”,新农村才能最终建成。在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的支持,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至于具体到每个地区、每个乡镇、每个村庄,如何规划,如何确定项目的优先顺序,则由当地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当地群众应参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另外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主体素质,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与农民利益一致的组织;提高农民的社会化程度让农民自己主动容入社会化进程;提高农民民主化程度,通过民主机制维护农民正当权益。把一定的政治文化、态度、观念和政治规范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渗透于农民个体,使其由一个自然人成为政治人。
“存在于现存社会关系中的一切缺陷是历史地产生的,同样也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才能消除”,“也能够而且必须通过历史的发展加以消除” [4]。通过政策、制度的调整和完善,通过法律制度的保障,通过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农民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真正的主体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29页
[2]哈耶克〈美〉《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1997,第69-71页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初步演化成了三代农民工群体,而当前三代农民工代际转换方式的改变,已经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一系列较大的矛盾冲突。高度重视、尽快化解这些矛盾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代际转换;新农村建设;矛盾;化解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老弱病残留守家园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和普遍,“空壳村社”已越来越多地遍布我国农村。种粮难、修路难、抗旱难、防洪难、治安难等系列难题已构成“谁来建设新农村”这一严峻新问题。而构成这一问题的背景,是代表农村劳动力精英的农民工群体的代际转换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一、当代农民工代际转换的方式、特点及趋势
我国农民世代沿袭了二千多年的子承父业的代际转换方式,正在迅速地被彻底地改变着。这种变化,可概括为三种形式。
(一)第一代农民工留不下,只能回到农村去。第一代农民工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200多万人,年龄在20~50 岁之间,基本方式是离土不离乡,农闲出来农忙回去,农业的生产技能并未丢掉。由于这批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基本上未接受过任何劳动培训,主要从事重体力劳动。他们无法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劳动、医疗、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更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认同接纳,在心理上感受更多的是城市的冷漠、排斥和歧视,因而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目前,第一批农民工已基本返乡,虽然他们的年龄已是50~60岁,但目前农村的生产劳动主要还是靠他们在维系支撑。
(二)第二代农民工不回去,努力要做城里人。第二代农民工是当前正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年龄在 16~45 岁左右的农民工群体。截止2007年底,他们的人数已过2 亿。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年龄结构更年青。其中,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仅占16%。二是文化、知识、技能普遍比第一代农民工高。其中,初中文化的占66%,高中文化的占11.5%,有16%~30%的人接受过基本就业培训。三是所从事的行业、工种已不再局限于建筑业。统计表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建筑业仅占22.9%,制造业占30.3%, 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占21.7%,其他占25.1%。四是离土又离乡。他们基本上是离开学校就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农忙时也很难回去,因此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已基本丢掉。五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深刻变化。在城市发展、创业、安居正成为这一代农民工的主流意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已远远高于对家乡的认同感。
(三)第三代农民工回不去,未来境遇难确定。第三代农民工即第二代农民工带在身边的子女。严格地说他们还不是农民工,但如果户籍等相关制度无重大改革,他们长大后身份仍将是农民工。他们从小就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并接受较为完备的教育,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更趋同于城里人。他们对农村更疏远更陌生,而对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比上两代农民工的认同感更高、更强烈。因此,让他们长大后再回到偏远的农村家乡去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农民工代际转换方式的改变对新农村建设的严峻挑战
(一)“空壳村社”日益突出,谁来建设新农村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当科技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如果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劳动力出现了过剩,那么首先被淘汰排挤出来的必定是那些各方面素质都最差的人。而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恰恰相反,是逆转移,即农村生产力中最核心、最优秀、素质最高的劳动力被转移出来。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中,普遍的情况是老弱病残留守家园,而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还有不少青年夫妇是带着孩子举家外出。现在走进村社,已很难见到几个青壮年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种田难、收割难、修路难、抗旱难、治安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空巢老人说,现在尽管吃穿不愁了,但却觉得生活越来越没意思。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最后都指向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谁来建设新农村?
(二)制度安排缺乏有效改善,十年后谁来种田的问题已开始逐步显现。目前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第一代返乡农民工和其他留守家园的老弱病残,他们中许多人年事已高,但仍在田里艰难耕作。而第二代青壮年农民工中,许多人特别是20岁左右的青年农民工基本上已决定不再回农村老家。他们认为即使在城里捡废品、擦皮鞋也比在农村种地强。笔者今年下乡调查,许多地方农户春耕插秧都是老人们自发组织相互帮助完成的,还有一些村社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太多,出现了土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虽然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由于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们还是不愿多种土地。有些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谷子收1000斤,卖800元,一亩麦子收500斤,卖450元,共1250元,扣除肥料、农药、种子、用水、请人帮工等各项费用后,一年辛苦下来, 每亩利润只有700元左右。而外出务工,一个月就能挣800元~1000元,这种情况下出现土地抛荒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如果近年内国家在制度安排上不做有效改善,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面临一个严酷的事实:十年后,广大农村谁来种田?
(三)缺乏培训对象,新农村建设培训难的问题已成为现实。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央和各省都专门安排了每年培训农民的经费和指标,但各地在落实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按中央精神,培训的主要对象应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为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但现实是农村中青壮年基本上都已外出务工,只有春节才做短暂停留,平时政府部门想找些农村青壮年来培训也显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政府部门为了获得培训经费,便将在农村读初中、高中的中学生也拉来充数,以应付上面检查,这种国家花钱而农民却未真正受益的结果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深思。
三、化解农民工代际转换与新农村建设矛盾的路径探索
(一)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以化解十年后谁来种田的矛盾。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存在着农户土地规模超小、土地分割零碎、土地利用率较低等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既是对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补充和完善,也符合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效益这一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已经开始显现的十年后谁来种田这一严峻现实问题。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以下几种形式可供积极探索。一是向农村种植大户或农业生产化经营企业转包土地经营权。这种转包的特点是转包期较长,农户获转包费也较高。通过这种转包可以将分散、零碎的土地连片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提高效益。二是农户之间的小面积转包。这种转包的特点是操作简单灵活,虽然面积较小且零碎,转包费也较低, 但它却方便农民外出务工,又不会抛荒土地。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这种转包的特点是农户可用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 与企业共同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近几年各地土地流转的实践看,普遍都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一亩土地一年可收入500元左右的流转费,而接包大户和企业基本上都对土地追加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并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效益和农业发展的后劲。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把中央和省委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举办全市新农村建设研讨班。此前,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县(区)长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江西考察学习了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经验,紧接着对各县(区)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昨天,我们听取了赴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各县(区)汇报交流了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明年工作的初步打算,12个市直部门和中省驻平单位的负责同志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了专题发言。今天上午,市上有关领导根据现场督查的情况,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了点评,并讲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既学习了外地的先进经验,又围绕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了各县(区)的一些典型和亮点工作,找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初步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达到了统一思想、相互交流、启迪思路、鼓舞干劲、推动工作的目的。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今年全市重点工作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年初“两会”精神,抓主抓重,抢抓机遇,攻坚破难,开拓进取,使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初,全市共确定抓建各类先进典型(项目)295个,其中新建195个,续建100个;市直53个,县(区)242个。这次督查观摩了56个点以后,大家共同感觉有五个明显特点:一是“多”。各县(区)都在不同领域培育了许多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亮点较多,观摩以后使人倍受鼓舞。二是“新”。按照新任务、新要求,用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和培育各类典型,老典型有新内容、新发展,新典型有新突破、新成效,看了以后令人耳目一新。三是“高”。一些重点工作和培育的典型立意高、建设层次高,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四是“快”。一些项目和典型从论证立项到建成运行,进度快,质量好,体现了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魄力。五是“实”。所抓的重点工作和典型,普遍感到比较实在,富有实效。从七县(区)的具体工作来看,都有自己的得意之笔和代表之作。
崆峒区在坚持抓好旅游商贸和城市经济的同时,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工作,白水镇史家沟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进度快,运行机制活;广播电视数字传输实现了农村全覆盖,走在了全省前列;民馨家苑廉租住房可有效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一批通乡油路、综合市场和便民道路的建成,较好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静宁县围绕苹果和教育两大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今年一次定植果园近10万亩,成功举办了中国苹果之乡.静宁果品展销会,直接出口1万吨,全县果品总收入达2亿元,部分乡镇人均果品收入已达1500元,果品成为名符其实的富民增收产业。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在全市实现了六个第一;职业教育走出了与市场有效对接、教学与实训一体化、高就业率的办学新路子,静宁教育已成为全市一张叫得响的名片。庄浪县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劳务经济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桥两园三治六路八配套”县城美化工程成效明显。以“三清五改四化”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以“梯田人”劳务商标品牌为主的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今年输出劳务10.9万人,其中境外输出65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人均3000多元,在全市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
华亭县在加强地企合作服务、着力推动发展转型、推进煤电化一体化的同时,在通村等级公路、人饮工程、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全县自来水化、通村道路农一级化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企地联手、部门帮扶、干部一线指导等有效机制,收到了较好效果。以秦皇祭天广场、南汭河风情线和莲花台旅游专线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开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崇信县在抓好崇信电厂前期和新安煤矿建设等工业项目的同时,以农村特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花乡高庄子村、柏树乡党洼村整村推进、村容整治的典型特色明显;人饮工程进度快、受益面广;特别是龙泉寺山前公园及橡胶坝工程,体现了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县城的工作魄力。灵台县城镇化建设持之以恒,稳步推进,迈出了新的步伐;农宅建设普遍起点高,规模大,规划合理,配套齐全,而且示范点多,覆盖面广。
尤其在皇甫谧文化产业开发上,成功举办了(国际)针灸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以古商周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荆山公园建设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在挖掘开发并打造皇甫谧这一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泾川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超前谋划、创新思路,积极实践,形成的成功模式得到了各级的关注、支持和肯定,在全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狠抓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链条延伸,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展较快,恒兴果汁、旭康食品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实施的以北大路为重点的“八路两桥”等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
通过典型培育,有效地带动促进了面上工作,全市整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用“五个更加注重”来概括:
(一)更加注重项目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上下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兴产业,形成了项目支撑产业、产业促进发展的良好格局。据统计,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586项,概算总投资18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增长7%。煤电产业在加快项目建设中快速推进。华亭电厂一期年底可投产发电,大柳煤矿即将开工,新安煤矿完成投资1亿多元,**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好。草畜产业在龙头项目带动下不断提升。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个,年加工肉食12万吨,牛羊皮革100多万标张,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牛饲养量达到83.9万头,出栏29.8万头,更新种草面积12.54万亩。果菜产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明显突破。全市新植果树经济林18.81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0.39万亩,注册果品出口基地5.87万亩,创建绿色果品生产基地20万亩,果品总产量预计达到50万吨,出口总量增加。“**金果”集团成功组建运营,带动了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在加快基础项目配套中快速发展。全市实施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项目8项,总投资达1.2亿元,完成投资9358万元,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有了明显提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接受了国家终审验收。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居全省前列,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有了提高。通过大力度的项目建设和规模化的产业开发,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11.8%。止10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63亿元,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32.5%;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27亿元,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6亿元,增长13.7%;农民现金收入达到1720元,同比增长21.6%。
(二)更加注重各项改革与开放开发相促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级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措施得力,一些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顺利。一是国有企业在改革攻坚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全市列入改革改制的341户县以上国有(集体)企业,累计完成改革改制329户,正在进行的9户,累计安置职工34676人,组建股份制企业21户,民营化程度达到98.5%,改制企业共开发新产品30项,实现利税2.71亿元,同比增长15.3%。二是县域经济在扩权试点等改革中增强了发展实力。实现了乡镇减人、村组合并、基层放权,降低了行政成本,推进了职能转变,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涉农领域在深化改革中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添了动力。市上对各县(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资金总额今年新增了8607万元,比较好的解决了一些长期影响和约束乡村发展的问题;通过落实减负增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激发了农民增加投入、改善基础条件的积极性。四是开放开发在全方位推进中提升了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团参加了“西洽会”、“津洽会”等全国性经贸节会,成功举办了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崆峒文化旅游节、皇甫谧文化节、静宁果品展销会等节会赛事,建立了院地企银四方合作共建机制和市内中小企业联手发展机制,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华能等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加大对**优势资源、产业、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促销和开发力度,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3项,到位资金13.95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出口创汇330万美元,同比增长0.3%。
(三)更加注重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配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实施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了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全市发展的“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共实施交通项目9项,完成投资11.79亿元。平定高速建设工程、西平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华庄公路即将竣工通车。全市共实施各类城镇化建设项目468项,完成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13.8%。**中心城市五大工程建设进展较快,滨河风情大道、柳湖公园东扩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6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工业集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入区项目9项,实现利税1214万元。各级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等活动,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全市发展的“软环境”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1.5%。
(四)更加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相统筹,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注重协调发展,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在教育事业方面,全市共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4亿元,新改建校舍21.8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4.2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医疗卫生方面,狠抓乡村两级卫生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平均参合率达到86.68%,为11.46万群众报销药费1515.94万元,人均报销130多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建成了8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7.11万人的饮水困难。**电视台节目通达全市所有乡镇,建成电话村通工程11处,启动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建成通乡油路171.2公里,44.6%的村实现了通等级公路。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6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3.65%。劳务经济迅速壮大,输出劳务46.2万人(次),其中有组织的输出18.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3亿元。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发放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1.54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了100%;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人数分别达到4.68万人和1596人,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保障工作的覆盖率。在惠农增收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安置点18处,重点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项目,使1.35万人基本解决温饱,4.58万人稳定解决温饱。新增支农贷款3.61亿元,同比增长15.8%。市、县(区)财政直接投入农业的资金4.7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247.6元。全市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协调推进。
(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相协调,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继续坚持求实进步的工作导向,突出节育措施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提高。不断强化节能降耗、生态环保意识,与县(区)和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责任书,新上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恒达公司3万吨再生纸污水治理、**城区管道燃气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了一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废水污水治理项目,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大力整治和规范土地、矿产、食品药品等市场秩序,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促进了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一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五点:一是思路决定出路。同志们在工作实践中普遍感到,我们确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和建设小康**、和谐**、魅力**的总体目标以及建设十大过10亿元工程、四大基地等工作重点,符合市情,切合实际,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工作突破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二是为民赢得支持。所抓的重点工作之所以富有成效,都是因为立足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干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三是务实推动发展。只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求实效,促发展,就会使党群干群关系更趋和谐,发展步伐也会大大加快。四是机制催生活力。在任务重、要求高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工作有活力、有动力,才能形成竞相发展的态势,也才能使确定的重点任务得到较好落实。五是团结激发干劲。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在全市大事较多、面临换届的特殊时期,各级都能够讲政治、树正气、顾大局,不计得失,互相补位,形成了团结鼓劲、务实奋进的良好氛围,从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这次集中督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今年在重点工作和抓建典型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够、两个缺乏”:一是总体工作不够平衡。一些县(区)和行业在抓项目、抓重点、树典型上思路不够宽,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太明显,常规性工作多,突破性工作少。二是抓建机制还不够灵活。特别在投融资机制、帮建机制、管理机制、市场融入机制上创新不够。三是一些典型缺乏示范性。一些县(区)在典型的抓建、提高、巩固上下的功夫不大、办法不多,部分典型的层次低、规模小、没有说服力和典型性,缺乏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工作上缺乏连续性。一些典型有人建、没人管,甚至去年建、今年停,成了“半拉子”工程,在工作的衔接和稳定性、连续性上考虑的不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事关“三农”和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我市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近一年来,总体进展较快,成效比较明显,也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精神,认真借鉴赣州经验,紧密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一)客观总结并准确把握我市的成功做法,促使新农村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围绕“百村试点”和“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在建设模式、发展路子和投资机制等方面各级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初步创出了梯次推进的“三条路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和产业特征,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实力型”村子,开始走出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的路子;已稳定脱贫、具备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村子,初步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和尚未脱贫的“待哺型”村子,摸索走出投资启动、扶贫开发的路子,全市基本形成了抓点带面、分层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初步探索出了“五种建设模式”。各县(区)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托各自优势和产业开发特点,选准突破口,大胆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劳务带动型、资源开发型、项目拉动型、城郊经济型五种切合各自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建成了泾川县丁寨、灵台县蔡家塬、华亭县安丰、崆峒区泾滩、崇信县高庄子、庄浪县杜家村等一批典型,在全市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方面,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资金使用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开发,从而激发了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了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
四是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市上分别召开座谈会,出台了整合项目、部门帮建、劳动力培训及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和举措。全市共有154个部门(企业)与102个村结成了共建对子,共提供扶助资金1270万元,形成了部门帮建、企地联建、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除以上四个方面外,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模式、机制等方面都还有许多好的做法,需要我们在今后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提高。
(二)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赣州的典型经验,促使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水平。从江西省赣州市的发展基础、立地条件等现状看,许多方面都与我市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如何学习赣州的经验,志勋同志的讲话和奋民同志的报告中,都讲得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第一,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讲实际、办实事、重实效,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推进。赣州市坚持量力而行,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把“三清三改”这一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创造性地组建了村民理事会,组织农民自我投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贪大求快,不急于求成,真抓实干建设新农村,既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使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学习赣州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切入点,抓住办实事这个关键,在注重实效中扎实推进。
第二,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抓点示范与增点扩面相结合、城镇建设与村庄整治相协调、单项工作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循序渐进、整体联动、有条不紊地推进。赣州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办点示范与面上推进、村庄整治与城镇建设、“三清三改”与“五新一好”的关系,点面结合,加快增点扩面的步伐,形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群落。在集中开展村庄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的同时,切实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逐步推进“五新一好”,使新农村建设步入良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轨道。学习赣州就是要统筹谋划,以群众得实惠为前提,以扩大覆盖面、受益面为抓手,注重工作的梯次提升,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有序地展开。
第三,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力推进。赣州各地在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既坚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又千方百计在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费用减免、以奖代补、自主申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学习赣州就是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在整合资源项目中,以“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机制,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赣州市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新要求、新特点,积极探索制度保障、长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了部门帮扶机制、领导责任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民主管理机制、资金筹措机制、干部指导机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学习赣州就是要在完善机制、创新机制上狠下功夫,不断激发各个层面抓建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活力。
第五,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各级干部的思想、行动高度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推进。赣州市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高度重视、认识高度统一、行动高度一致,制定出台配套的政策性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并坚持现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评比,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学习赣州就是要不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凝聚各方面的合力,不断提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三)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五个方面的关系,促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上研讨班精神,对照赣州经验,针对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全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先导。必须做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近期规划和中、远期规划相结合,把前瞻性、操作性和尽快启动实施有机统一起来。在规划指导下,坚持因地制宜,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急有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绝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把好事办砸,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既有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有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在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切实增加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做到社会事业同步配套,统筹到位,和谐发展。二者舍其一,都将不是名符其实的新农村。
三是基础建设与文明提升的关系。也就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既要注重基础设施、村庄整治等硬件建设,更要注重文明新风的培育、农民素质的提高等软件建设;既要从水、电、路等群众要求迫切的实事好事入手,给农民群众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教育、培训、引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建设的新农村永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是没有生命力的;政府是主导,但不能包揽一切,越俎代庖,更不能搞强迫命令,搞“一刀切”。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充分履行好政府宣传、引导、支持、组织、服务等职能,注意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上。把政府的组织实施与尊重群众实践和首创精神有机联接起来,坚持把群众的事交由群众来决策,让农民群众放心办自己的事情,实现农民建设热情和积极性的最大激发和调动。
五是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抓点带面是我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有效工作方法。但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就新农村建设抓新农村建设,必须科学统筹,注意做好以点促面、以面带整体的工作。特别要善于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产业化的结合点,找准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产业增加收入、城乡互补联动、工农互促共进,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三、关于明年工作的初步考虑
关于明年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市上还要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根据这次督查调研的情况和省上有关会议精神的要求,明年全市工作的初步考虑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为统揽,以建设小康**、和谐**、魅力**为目标,继续坚持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事业并举,继续坚持“四大产业”开发,继续坚持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基本思路是:强化“六个观念”,推进“两大创新”,突出“三大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六个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决定工作魄力。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持和发挥好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进一步强化这么六个观念:
一是和谐发展观念。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就我市来讲就是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贯彻到我们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在具体实践中坚持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二是加快发展观念。就是要把**置身于全国、全省大局中正确认识我们的发展现状、发展速度和发展成效,纵向总结经验,横向寻找差距,坚决克服骄傲自满、坐井观天,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进取心不强的不良倾向,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发奋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以人为本观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统筹谋划工作、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时,始终注意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点,真正把以人为本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促发展、快致富、奔小康上。
四是市场法则观念。就是要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施政行为的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按政策要求办事,按法律法规办事,坚决反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要自觉适应群众市场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在抓工作、促发展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驾驭工作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五是开放开发观念。就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围绕我市相对丰富的矿产、劳动力、土地、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优化各类资源,吸引聚集各类市场要素,形成多机制、多形式开发优势,提高开放开发水平。
六是务实创业观念。就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谋实事、想实招、出实绩、求实效。特别要讲实话、报实数,踏踏实实干事,实实在在做人,真正体现求真务实、开拓创业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
(二)推进“两大创新”
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要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思路、办法、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创新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在全力抓好9户正在改制企业的同时,对已改革改制企业来一次“回头看”,逐个梳理排查,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探索企业提质增效的各类有效机制,激活内力、焕发活力、增强动力,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二要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税费改革成果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采取委托受理、信托投资、工程保险、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形式融通资金,有效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四要创新工作推行机制。不断强化以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各个层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继续抓好各类典型培育,探索促进重大决策落实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形成科学反映工作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五要按照市县乡换届后的新体制,积极探索党政机构的良好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六要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按照新要求尽快研究拿出对县(区)党委、政府和部门工作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力求切合实际,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实绩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真正把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
推进科技创新。就是要按照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质量兴市工作会议精神,依托科技项目建设、四大产业开发,多形式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创新领域,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各类有效机制,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方位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和有力的科技支撑。各级各部门都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科技创新,通过整体联动,在全市上下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促使科技创新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突出“三大建设”
突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抓点带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抓点示范,扎实稳妥地推进。根据当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要着力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要着力解决产业配套的问题。针对一些地方重农宅建设、轻产业开发的倾向,要注意把兴产业、促增收放在首位,切实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真正使新农村建设体现安居乐业的特色。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老示范点,都要下功夫进行产业定位,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劳务业等都可以,但必须定位准确,必须全力扶持发展、培育壮大,在促增收中加快建设步伐,在建设新村中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尽快纠正把新农村简单化为新村建设的片面认识,形成居住改善与产业发展有机配套、相得益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二要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优先配套的问题。关键是要强化政府统筹,把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机切入点,在加大争取各方面资金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优先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在强化政府引导中,不断调动和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着力解决社会事业配套的问题。
核心是要在做规划、定措施、抓实施中,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加快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载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体能素质,增强创业发展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在广大农村进一步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四要着力解决新老典型整体推进的问题。就是老典型要巩固完善,发展提高,扩大典型的覆盖面,同时按照规划要求,合理确定新建的典型,绝不能一任一个“腔”,一年一个“调”。新的示范点要抓,但已开建的示范点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保持连续性中实现新老示范点的统筹兼顾,实现点面结合的整体推进。五要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受益面不广的问题。
这个问题固然有许多客观因素限制,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注意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惠农政策体现在大多数农民群众身上。就是既抓示范点,又要按照规划要求抓好面上的覆盖,既抓较高档次的新村建设与产业配套,又抓贫困村整合项目、移民搬迁等。同时,要注意广泛开展以“三清五改”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尽可能多的让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和利益。六要着力解决社会合力帮建的问题。一方面,要抓紧落实金融服务、对口帮扶、劳动力培训、整合项目资金四个座谈会确定的扶持政策,细化措施,尽快在今冬明春新农村建设中见到实效。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全社会帮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包括企业帮扶、社会捐资、干部指导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务求在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突出项目建设。以项目为“纲”是我们加快发展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在不断强化项目带动意识的前提下,注意坚持做到这么六点:一个是要坚持经济项目与社会事业项目统筹,防止一头重、一头轻,尤其是要抢抓各类有利机遇,加大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力度。第二个是要坚持抓争取与抓招商引资并举,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和成功率,坚决反对有项目、无资金、落不实的问题。第三个是要坚持抓环境与抓规范并重,在狠抓软、硬环境改善的同时,把好项目准入关,防止高污染、高消耗企业进入我市。第四个是要坚持抓效益与树形象同步,注意在项目抓建过程中树立项目建设的良好形象,形成以项目引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五个是要坚持抓大与抓小并进,切实把我们既抓顶天立地、又抓铺天盖地的思路一以贯之地落到实处。第六个是要坚持合力抓项目、争项目的有效做法,特别在重大项目的争取上,不断强化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多机制运作、多形式突破的有效措施,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直至落点建设,以项目建设的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突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我市的硬件环境。持续推进以**城区和六县县城为主的城镇化建设,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步伐、做精做细做优做美上狠下功夫,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以通乡、通村为主的公路交通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央、省上关于环保、节能有关会议精神,不断强化环评、能评意识,落实各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力实施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六小”工程和沼气能源工程,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城区面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实现三个“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上再上新台阶。要按照建设煤电化运基地的要求,加快华亭电厂、大柳煤田、崇信电厂、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煤制甲醇、**电厂二期的建设进度和前期到位,不断强化具有我市特色的工业发展优势。要在坚持不懈抓好煤田开发和电力项目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研究煤化工的问题,尽快在煤电产业的深度开发上实现突破。要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机制完善和环境创设工作,真正把集中区打造成构建工业主导型格局的有效载体。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华亭、崇信外,其他各县(区)如何构建工业主导型格局?靠什么突破?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起色。特别要注意拓宽工业发展的视野,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做大文章、做深文章、做好文章,在全市形成以煤电化运为支撑、农副产品加工为拉动、其他各类工业项目为补充的工业发展格局。
二是在培强做大“四大基地”上再上新台阶。要在做好以煤电化运为主的煤电产业的同时,全面加快草畜、果菜、旅游产业的升级增效。要以“**金果”、“**红牛”两大集团的组建和商标注册成功、品牌战略实施、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全面起步为契机,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按照市场规则,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要加快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步伐,强化与景兴、西开、凯沣、百兴、旭康等龙头企业配套,下功夫解决企业“吃不饱”的问题;要全面推行果园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认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搭建多种宣传推介平台,巩固扩大周边市场、拓宽延伸国内市场、有效突破国际市场,实现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的新突破,把旅游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三是在改善民生上再上新台阶。把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首位,从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入手,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要按照职教会议要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劳务输转,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率;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机制,扩大覆盖面,提高参合率;围绕解决群众急需的一些问题,抓紧实施一批安全饮水、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通村、户户通电等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争取和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项目,扩大项目规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高度重视抓好养老金、低保金、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大力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认真安排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伤残户等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宗教和谐。要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抓好煤矿、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各级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以安全保稳定、促发展。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赌博、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作用 对策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 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 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赌博、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建设;问题;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28
1 农村电网规划概述
1.1 规划目的
结合电源发展及负荷增长规范确定安全的电网模式,是农村电网规划的主要目的[1],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农村电网的规划计划不断改变,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所以说农村电网规划是一项永不停歇的工程,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降低农村电网建设的成本,也能够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1.2 规划内容
农村电网规划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规划包括分析电网现状、总体规划及区域概括、电力和电量的平衡、分析及预测电力负荷、规划网架和电源建设、对目标和技术进行规划、规划近期项目及预算、绘制农村电网规划图纸、分析经济效益、编写规划说明书等方面的内容。
1.3 规划原则
农村电网规划要统筹兼顾,以市场为规划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安全为规划基础。第一,要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实现电网结构与电气化和城市化的统一。第二,规划技术要适当的超前,以现在的电网为切入点,将技术改造与新电网相结合。第三,规划要以人为本,要以服务用户,给用户提供便利为原则进行规划。
2 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问题
2.1 不匹配的用电量与用电等级导致损耗严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注重新农村建设,许多项目引入到农村,与同等级地区相比,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远远大于其他地方,使得电压配给存在问题,大大增加了电压损耗。
2.2 变电站重复建设
早期农村一般将变电站建设在农田中,农村电网以35千伏电压变电站散落在负电荷的各个位置[2]。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行农村电网规划时,需要将变电站建设在公路旁等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以方便对变电站进行维修和养护。不同步的道路规划使得配电线路不得不移杆,配电站不得不重新建造。但原有的配电站在建设时是先布点后建设的,在重新规划电网时,过长的输电路径会损害部分农民的利益,这就需要与村民进行协商赔偿损失,影响规划进度和规划成本。
2.3 负荷预测不精准
目前负荷预测多数采用电力弹性系数法,但这种预测方法一般不够精准,用电增长率比社会总产值等于电力弹性系数,所以,电力弹性系数与变化的社会总产值成反比关系,但社会生产总值会受金融危机等变化经济的影响,这就使得电力弹性系数预测方法缺乏精确性,降低预测可信度。
2.4 电源支撑不足,供电不稳定
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在使用110千伏的电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多数都没有220千伏以下的变电站,35千伏电压无法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即便是有些农村地区有11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但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供电依旧不稳定[3],这种电源支撑不足,供电不稳定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快速解决。
3 农村电网规划相关措施
3.1 科学规划新变电站
科学规划新变电站,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电压,降低输电损耗,将原来的35千伏电压的变电站改换为110千伏,以220千伏的的电网为主电源与110千伏的负荷点相配合,能够增加农村电网的电压值,提升电压的等级。这种解决措施能够提高输送电的能力,延长输电距离,降低输电损耗。
3.2 更改负荷预测方法
传统的负荷预测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的农村电网建设,所以必须更改负荷预测方法,在众多预测方法中,灰色系统理论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是根据已有的信息通过微分方程对未知量进行求解[4]。这种理论只需要较少的数据就可以对负荷进行预测,运算比较方便。而且当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招商引资项目大幅度增加,会增加用电需求,符合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灰色预测法还是不完全符合要求,进一步考虑到年均递增率法,根据以往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递增率求得当年的均值,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进行预测,最终得到精准的预测方法。
3.3 选点前合理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得到的结果确定配电的线路,将配电站与配电网络进行接轨,临近公路进行选点,避免迂回。新农村建设曾明确要求,在对农村进行规划时,要为农村电网建设预留一定的空间,提供输电的专用通道,为了确保线路的多条架设,预留用地要求有一定的宽度,防止电力线、有线电线和通讯线的混架。所以在选点前要进行合理规划,以避免变电站重建带来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电网在建设和规划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匹配的用电量与用电等级导致损耗严重,变电站重复建设,负荷预测不精准,电源支撑不足,供电不稳定。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实际角度进行考虑,高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农村电网进行统一规划,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新变电站,更改负荷预测方法,选点前合理规划。对农村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工作,也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面对这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规划好、管理好农村电网,既要有前端的规划思想,又要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协调统一地规划农村电网,最大限度地为农村提供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家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电网规划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3):50-50,51.
[2]张磐.谈新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议[J].价值工程,2013(3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