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1 03:4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查评估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创新科普的精准化服务模式,提升科普效能,切实解决科普信息化在社区、校园、乡村科学传播的“最后半公里”,淮上区科协积极推进科普中国社区e站建设工作,2017年,在明珠社区、荷花园社区、小蚌埠社区、果园社区中建设科普社区e站。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加大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力度,还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完善阵地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区科协在明珠社区、荷花园社区、果园社区、小蚌埠社区建立了科普e站,改造整合原有的硬件和配套设施,在科普活动站和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e站,于2017年9月对外开放并投入使用。科普中国e站内容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生活指导、电子阅读、健康咨询、法律维权等便民服务,居民们拥有了一处集休闲、娱乐、健身、宣传、教育为一体的活动空间,孩子们放学后能在这里接受辅导、尽享童趣;老人们有了更多健身休闲的室内场所。
二、开展科普活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科普中国社区e站是面向城镇居民,多次开展健康教育、科学生活、创新创业、科普文化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科普服务的新阵地。四个社区平均日在线时长为4小时,科普中国e站通过主动获取、定制推送、精准推送等方式,实现科普中国信息落地应用。科普中国社区e站的建设与使用有利于动员淮上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普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着力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强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e站在建立开始,适时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培训,普及人们科学文化素养,及时了解居民所需要的服务。强化信息咨询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中老年人电脑信息知识普及,现在的中老年人对电脑、网络、咨询都有强烈的需求,由于子女工作忙等无法得到有效帮助,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可通过电脑信息普及课堂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培训,给予他们最贴心的服务。还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调动居民参与社区E站建设,为科普中国E站建言献策,科普屏媒等信息载体可以随时、更新便民信息,更好的服务居民。
四、意见建议
经过一年的努力,淮上区已建立了四个社区科普中国e站,希望上级领导可以多支持我区建设社区科普E站和校园科普e站。对于社区科普e站和校园科普e站要区别对待,要各具特色;同时要整合各类科普资源,以科普中国e站建设为当前淮上区科协科普工作的主要抓手,精心打造具有淮上特色的科普宣传阵地。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通知》和市《关于在全市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自查、复查与评估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从10月下旬开始在全区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
1、全面了解掌握全区中小学课程开设实际状况;
2、分析我区中小学课程实施实际水平、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3、研究提高我区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对策。
二、评估内容
1、中小学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2、学校的课时及作息(含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时间安排;
3、学校课程实施的效果;
4、课堂教学效益状况;
5、学校的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6、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
7、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三、评估依据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文件。
四、评估方式及工作要求
1、评估方式。在各校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复评。普通高中由省教育厅评估,初中学校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评估,小学评估工作由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对初中、小学进行抽查。
2、工作要求。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严密操作,规范行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严以律已,不徇私情。
五、工作安排
1、工作启动。10月23日召开全区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会。
2、学校自查。依据《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所定各级学校评价指标要求进行自查,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全课程(重点是音体美、技术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类),全面做好迎接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各小学、初中学校自查于10月底前完成,高中学校于11月7日前完成。
3、区教育局组织对初中自查情况进行复查,在小学复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评估。区对初中学校的复查和对小学的评估工作于11月上旬完成。
市级评估、抽查于11月中旬进行,省级评估于11月下旬进行。
4、评估培训。区教育局组织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学习有关政策文件,了解评估标准,掌握评估程序,熟悉评估内容、明确工作纪律。
5、评估结果。区教育局对小学的评估结果由区教研室进行汇总,并形成报告报市教研室。市教研室将初中、小学的评估情况形成报告报省教研室。
六、区级层面复查、评估程序
1、对普通高中的复查。在各普通高中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复查,复查情况向学校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
2、对初中、小学的评估和抽查。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⑴评估组赴学校,由学校提供以下材料:学校简介、自查报告、自查汇总材料等。
⑵评估组原则上按以下3个小组进行分工:
①课核查课程开设与管理情况;核查学校课时与作息(含节假日)时间执行情况;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检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情况;了解考察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
②课程实施效果考核组。随堂听课;核查学校组织进行的各项考试的情况,抽查学生各学科作业的情况;了解考核各类课程实施效果等。
③信息资料组。主要负责收集查阅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选)问卷;汇总相关信息资料,形成评估报告等。
⑶评估组在学校评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①听取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简要汇报;
②在所在学校评估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③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核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课程开设情况,作息时间安排,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学校相关会议与教研工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作业、考(测)试试卷、成绩册等资料;
④随机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评估人员依据座谈会提纲分别进行座谈;
⑤随机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⑥随堂听课并观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场,观察学生的课余活动,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质健康状况等。
⑷在每一学校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全体成员即进行对该学校的总结评定,形成评估报告。
⑸在区级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即向学校进行反馈,并形成对学校的总体评估报告报区教研室。区教研室将各评估组提交的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形成全区初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年度评估报告。
七、组织领导
为了进一步做好年我区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工作,根据《区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咸秦政办发【】71号),现对我区年“316工程”督导评估工作安排如下:
一、督导评估时间
年4月11日至年5月17日,对24所小学进行督导评估,每个学校1天;对7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3所幼儿园进行督导评估,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每校1-2天,幼儿园每园1天。
二、督导评估组人员及分工
三、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
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依据《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初中指标体系》、《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小学指标体系》和《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幼儿园指标体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四、督导评估的工作程序
1、听取校长汇报;
2、随机深入班级听课;(每人至少听1-2节不同学科课)
3、查看校园场地、校舍和部室情况;
4、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5、抽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及学校会议记录;
6、查阅有关档案资料;
7、观看学校各类教育活动及特色活动;
8、向学校简要反馈初步评估意见。
9、收集汇总相关资料,按标准量化打分,划分等次,撰写评估报告。
五、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镇(办)教育组、学校领导要把“316工程”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要成立专门的自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办、学校实施细则,做到职责明确、宣传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
2、加强学习,切实做好自查整改工作。熟练掌握评估知识内容,切实做好自查整改工作,要对照指标体系逐条进行自查、打分,填写有关自查用表。对查出的问题要专门研究整改措施,做到边自查,边整改,
3、突出特色,认真撰写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求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特色鲜明,能反映近三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及本校特色。自查报告分四部分:(1)基本情况;(2)各项指标达标情况;(3)主要经验和做法;(4)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格式要求必须用A4纸打印,标题统一为《区镇办学校实施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自查报告》,字体为2号黑体;正文为3号仿宋,正文一级标题为3号黑体,二级标题为3号楷体。自查报告及电子档小学于4月1日前交到督导室、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于9月30日前交到督导室。同时,将请验申请交督导室。
机构编制评估制度,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众回应进行论证、评价的制度。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估是衡量机构编制效果,改进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作为对同级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的一部分,与对下级机构编制考核工作组成了完整的机构编制评价体系,考核、评估工作缺一不可。
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效能建设,对科学评估各级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对提高机构编制执行水平、强化机构编制部门地位和作用、丰富监督检查工作手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中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做好开展评估的宣传发动。市编办出台评估文件后,我们及时召开了被评估部门会议,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各被评估部门学习讨论了省、市编委和编办评估文件精神,对2013年度市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的各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通过会议传达学习,使各被评估部门感到,评估工作是对本部门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总梳理,是编制部门帮助其理顺机构编制的契机,是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薄弱环节的有利机会。另外,要求各部门在自查阶段,把评估重点放在职责履行上,让各部门业务科室都积极参与,同时设计的各类表格必须由科室单独完成。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提。市编办从实际出发,以客观全面、简单易行、易操作为主要原则,同时兼顾被评估部门的特点来制定。具体建立的指标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能采用定量评价的,就采用定量评价;不易定量评价的,不强行采用定量评价。为使评估指标科学合理,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市编办提前谋划、认真研究,先后召开了区县编办和市直有关部门两个座谈会,对评估指标和有关内容广泛征求了意见,进行了充分论证,分别以市编委和市编办的名义出台了有关文件和实施方案。
(三)明确实施评估的方法步骤。在出台的《关于开展市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的实施方案》中,评估工作按照阶段性操作,时间跨度3个月。为达到全过程控制,确立了“五步走”的工作思路:一是开展部门自查自评。紧扣省《评估办法》的内容和指标,精心设计7套调查统计表,确定市司法局等6个被评估部门,通过部门填写表格、梳理工作情况、查找问题不足等方式进行自查自评,力求准确反映各部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和执行情况。二是广泛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对6部门具体职责以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被评估部门共同制定调查问卷,同步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掌握被评部门有关情况。三是认真分析部门资料。通过研析部门评估表格、部门自评报告、社会调查问卷以及市编办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资料,认真剖析部门材料,做好实地评估准备。四是组织开展实地评估。由市编办副主任带队,采取听取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整体情况、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与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单独座谈等方式对6部门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评估。五是撰写部门评估报告。汇总前期各项工作材料,分析论证,最终形成评估结论,并将评估结果输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部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决策和调整被评估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提供依据。
(四)注意突出实地评估这一重要环节。在对被评估部门实地评估工作中,评估组主要围绕一个“实”字开展工作,防止走过场,真正将评估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认真研究部门资料,事前对部门“三定”、人员编制信息、自查报告等资料吃准吃透,做好实地评估的准备工作。二是严格执行评估程序,在评估内容上将重点放在部门履行职责方面;在评估方式上以走访被评估部门的主要业务科室为工作重心,通过详细了解情况,由点到面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估角度上以倾听、问询、学习为主,并注意及时总结各部门先进的工作理念,一同分析存在的不足。三是及时做好政策引导、解释、指导,避免部门借评估工作向机构编制部门要机构、要编制。四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多项规定。
(五)抓好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实地评估后,编制部门形成的评估报告将成为整个评估工作中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评估的成败。市编办对被评估部门整个评估过程所有材料进行了汇总梳理,经过监督科草拟,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签,以正式文件对部门进行反馈。评估报告反馈的主要内容为四部分:一是评估组织实施情况;二是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三是存在的薄弱环节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四是评估结果的应用。
在反馈的报告中,市编办注重在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建议上下功夫,因为这部分内容能真正体现评估的价值,是被评估部门最关心的地方。根据有关要求,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属于评估部门应该研究解决的,例如“三定”中职责表述不符合工作实际等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属于被评估部门应该整改或者改进的,例如职责履行不到位、内设机构职责不清、人员编制混岗等问题,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二、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了评估部门的机构编制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能够对自己审批的机构编制事项等工作进行“回头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评估工作,一是为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具有实效的工作手段;二是实现了跟踪问效,改变了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三是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地位。
(二)进一步促进了被评估部门的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水平。通过组织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特别是评估报告中意见的反馈,使被评估部门清楚认识到在履行部门职责、机构编制管理执行情况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估,也使被评估部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头看”,能够在编制部门帮助下,充分利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全面促进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
(三)评估结果为管理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据。机构编制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不同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了真实可靠的评估结果。各级编委、编办对评估结果的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了机构编制执行水平,推进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三、对做好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搞好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与机构编制日常工作的结合。评估工作的特点是时效性强,所以评估工作要做到与日常机构编制业务紧密结合,要成为为全局工作服务的工作手段。例如下步评估工作安排要及时与现阶段将开展的机构改革相结合等。
(二)不断加强机构编制评估体系建设。机构编制评估作为机构编制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丰富其内容及形式,使评估指标更加科学合理,突出实用性,才能使评估工作更具生命力。
(三)进一步加强评估结果的使用。机构编制评估后的结果,说到底是编制部门自己使用,评估结果要及时输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才能方便查阅,为调整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提供依据。
一、考评对象
各镇人民政府。
二、考评内容
考核评估以省、市县政府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主要内容,包括工作情况、绩效指标两大方面若干项目,具体的指标要求和项目内容按年度设定(其中2009年考评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1)。
(一)工作情况
按年度工作重点进行设置,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工作部署、宣传发动、检查督导及工作创新等情况。
(二)绩效指标
1、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普及率;
2、新婚和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
3、婚前医学检查率;
4、孕前优生检测率;
5、病残儿父母再生育二孩的优生指导和服务率。
上述绩效指标的口径解释见附件2。
三、考评方法
1、考核评估工作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指导下,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各镇人民政府要对照年度考核评估项目和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自查。
3、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年底前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镇人民政府进行考核评估,并于12月底前将书面考核评估报告报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4、考核评估工作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展座谈、问卷调查或实地抽查等方式进行。
四、结果评定
1、考评结果采取量化评分办法(百分制),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按省市统一标准,并结合各镇人民政府自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2、年度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镇实施“两免”工作绩效的依据。根据年度工作实绩,县里每年评比一批先进单位,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予以通报表彰。
五、工作要求
1、要充分认识开展考核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与自觉性,把实施“两免”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检查督促,并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确保考核评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北京中易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行业背景肩负起了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任。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直接指导下,中易审软件成功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套综合性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TRMIS系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交易行为和模式日益复杂,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日趋重要。一些大型企业机构庞大,涉及的行业和交易类型十分复杂,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更是不容忽视。一旦企业的税务风险转化为利益损失,除了直接的利润损失外,还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影响企业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
我国过去税收征管主要采取事后监管的模式,如税收大检查等。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事后检查的成本较高,且容易造成征纳双方的对立。2008年以来实行的新大企业税收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意识,其先进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税务风险导向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纳税自我遵从度;将管理重心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服务和事中监督,变发现性控制为预防性控制;注重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并实行差别化管理和针对。这种强调服务意识的风险导向型税收管理模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所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
为保障新的大企业管理模式能有效地运行,在大型企业已经普遍实行了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企业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是最佳解决方案。北京中易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行业背景肩负起了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任。经过三年多的开发,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和大企业司的直接指导下,中易审软件成功地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套综合性的税务风险信息管理系统——TRMIS系统。
四个主要工作步骤
TRMIS系统是一套包括6个子系统,并将C/S模式和B/S模式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系统中包括3个企业端工具、1个单机版软件即企业现场审计查证工具和1个网络服务平台。TRMIS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四个步骤,即:收集企业涉税基本信息、税务风险问卷调查及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测试(即企业税税收自查)和针对性税务风险检查(对企业进行现场审计查账),这四个步骤分别由四个核心子系统完成。
企业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企业税务风险相关信息,是对大企业税务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本子系统包括企业基本信息、隶属关系、关键人员、企业信息汇总、统计分析和信息报表六大模块,可以实现与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的对接,目标是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的实时更新,以提高税务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税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用于处理采集到的各种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模糊运算、商业智能等技术,综合运用风险评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对企业纳税遵从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分析、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跟踪管理等大部分工作。税务风险评估主要是在以企业填报税务风险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的。
国家税务总局和中易审公司的专家团队根据行业、税种等维度开发了19套科学和严谨的风险评估调查问卷模板。这些模板涉及12个税种,包含近300个问题汇总点和近1400个风险问题。
在这些模板的基础上,税务机关可以根据行业、规模、税种或者经营业务的不同,对不同的企业派发不同的调查问卷,以确保调查问卷能有针对性地覆盖到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点。同时,税务风险评估子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后台分析模型和分析工具,包括:统计分析、透视分析、指标分析、关联分析、同行业对比分析等,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风险分析。这些分析工具是税务风险评估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保证,确保税务机关能够客观可靠地评价企业涉税风险的分布情况、税务风险点及其严重程度,为下一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指导。
税务风险测试子系统(企业税收自查系统)是实现企业纳税自我遵从的体现,也是在税务风险评估基础上对税务风险进行税务风险测试的主要手段。本系统包括:项目管理、测试底稿派发、自查底稿拆分、企业自查平台、法规支持、自查补税入库统计工具、自查底稿回收、数据采集、自查分析和自查报告等功能。该子系统根据不同行业和税种,设置了税收自查模板:模板涉及12个税种、150多个自查要点和1700多条自查内容。
税务审计查证子系统主要用于对需要采取现场审计调查的企业实施计算机审计查账和反避税调查。在企业暴露出不可接受的风险或者疑点时,支持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现场或者非现场的审计工作。系统采用两种工模式:通用审计模式和工具审计模式。两种模式对企业电算化数据进行提取、转换和分析处理,实现账簿模拟、科目分析、凭证抽查、审计抽样、疑点汇总、补税调整计算和审计底稿管理等一系列功能,主要用于辅助完成 “风险评估”和 “实施针对性管理”等阶段的部分工作。
TRIMS系统的四个主要工作步骤,同时也是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流程。此外,税务风险报告子系统为企业提供税务风险评估报告和管理建议书,以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税务法规支持子系统,将随时提供对税务风险点和发现的税务问题的法规支持。B/S结构的税务风险管理技术支持服务平台,架起了税企沟通和互动的桥梁,使税企的征纳关系更加和谐和顺畅。
TRIMS的推广应用
TRIMS系统的研发成功,在我国的税务管理发展历程中,是一座里程碑。首先,它使得以风险为导向、强调企业的法律遵从意识、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和过程管理、企业由管理向服务的过渡,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中具体落到了实处。其次,它极大地改善了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关系,使得税务机关和企业由过去的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一种对立的矛盾双方,发展成为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TRIMS不仅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平台,而且提供了一个税企双方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使得税务机关和企业都能够参与到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工作当中。
TRIMS系统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 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2009年,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税务风险评估工作中,国内11家大型企业集团,总共4500家企业分别使用TRIMS系统进行了企业基本信息采集、税务风险评估、税收自查及复核工作。
2010~2012年,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筹下,TRIMS的应用得到了大力推广,全国范围内共有10多个国税局和地税局对60,000多家企业使用了TRIMS系统,并进行了税务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关键词: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税务机关;程序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73-03
纳税评估是注册税务师(Certified Tax Agents,以下简称CTA)从事的重要涉税服务项目。随着税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税收监管机制的健全,以及企业纳税意识和税务管理水平的逐渐增强,一些高端涉税服务开始受到企业的青睐。特别是《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不少企业为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选择聘请CTA对其涉税事宜进行纳税评估。笔者基于对企业纳税评估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工作,愿与广大同人探讨。
一、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含义及比较分析
(一)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含义
CTA纳税评估是指CTA依法接受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委托,根据其所提供的涉税资料和自身所掌握的其他资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专业经验,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涉税资料及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和评估,以确认纳税人纳税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及准确性,及时发现、纠正并处理涉税事项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等异常问题的工作。CTA纳税评估其实是企业为提高其税务管理水平、降低涉税风险,委托中介对涉税事项自查的行为。其特点表现为客观性、平等性、公正性、专业性。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就是根据税收征管中获得的纳税人的各种相关信息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分析和综合评定,并及时发现、纠正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对异常申报等专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为征收管理指出工作重点,提供措施建议,从而对征纳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监控的一项管理工作。
(二)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与税务机关纳税评估比较
两种纳税评估方式比较如下:第一,评估目的不同。CTA纳税评估目的是帮助纳税人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查找并纠正涉税事项中出现的错误和舞弊,为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行为审查把关;税务机关纳税评估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第二,评估性质不同。CTA纳税评估属于民事行为,是在依法接受委托的前提下,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执业原则,开展纳税评估服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是国家依法进行的强制性行政行为,企业必须无条件接受和积极配合。第三,评估主体不同。CTA纳税评估的主体是CTA;税务机关纳税评估的主体是税务行政机关。第四,评估依据不同。两种纳税评估依据除了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外,CTA则依据协议,按照纳税评估操作规程和执业准则,凭借执业经验和判断开展纳税评估服务;税务机关纳税评估主要依据《办法》及其相关规定。第五,评估的法律效力不同。CTA纳税评估属于自我评估,出具的评估报告或建议书等材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文件,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泄漏给第三方;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后,若发现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须立案查处的,将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评估部门将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六,评估收费不同。CTA纳税评估是为纳税人提供的有偿中介涉税服务活动,新颁布的《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第30条规定:“税务师事务所承接委托业务,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合同并按照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费用”;而税务机关开展的纳税评估属于政府行政检查行为,由税务机关承担纳税评估检查的全部成本(属税收征管成本的一部分),被评估人不用承担任何评估费用。可以看出,虽然两种纳税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纳税人,都是依据纳税人提供的涉税资料开展评估工作,但是,CTA开展的纳税评估与税务机关执行的纳税评估还是有明显区别,两种评估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各司其职。
二、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的作用
(一)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能力
CTA在接受委托后,通过制订周密的纳税评估计划,实施科学的纳税评估程序,将会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涉税风险。通过与管理当局的沟通,有利于及时纠正企业在税款计算、缴纳等方面的差错,促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合理化、规范化、程序化,控制并降低涉税风险。CTA在开展纳税评估的过程中,通过现场检查、核实、约谈等程序,将会了解企业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进一步指导其规范涉税处理业务。企业通过对CTA纳税评估报告的分析、论证、核实,更易找准税务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管理工作,对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
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并缴纳税款,再由税务稽查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和缴纳情况进行稽查。这种征管模式下很可能发生纳税申报差错和舞弊的情况,这也是造成目前纳税申报质量总体不高的原因。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就成为企业税务管理的关键和重点。鉴于上述考虑,通过聘请CTA为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将有利于借助专家优势保证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的合法性、公正性、专业性和及时性。一方面,CTA对企业纳税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分析、评定,将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和偏差,提高纳税申报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纳税人的沟通,及时妥善处理涉税问题,有效化解涉税风险。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税务机关受理纳税申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减少工作失误。
(三)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CTA通过开展纳税评估将处理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涉税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全面性、时效性、政策性、专业性,收集、加工、整理这些信息,逐步形成税务管理数据库,建立税务管理风险预警和信息提示反馈机制,将有助于企业今后实施有效的税务管理和开展税务数据预决策。同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和CTA通过数据与信息共享及在线交流,将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后续纳税评估工作资料的真实和完整。这样,CTA就可以通过实施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评估技术,将实时评估中发现的涉税错误和舞弊扼杀在发生之初。
(四)注册税务师开展纳税评估有助于缓解税企矛盾
新征管模式在普遍推行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税务稽查的地位。各种专项稽查和日常检查交替进行,经常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有意偷骗逃税和无意漏税很难区分,加之对税法理解的偏差,征纳双方容易产生矛盾情绪,不利于营造和谐税收环境。而CTA纳税评估正是通过独立、客观、公正、专业的评估服务,在稽查环节前置了一道过滤网,使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方面做到自查、自评、自纠,有利于减少涉税差错,降低涉税风险,成为沟通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桥梁。这种做法不仅受到纳税人的欢迎,也有利于密切征纳关系,有效地缓解征纳双方的矛盾。
三、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程序
(一)签订纳税评估协议
CTA首先应根据对纳税人的初步了解,确定是否接受纳税评估委托。CTA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委托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CTA正式确定接受纳税评估任务后,双方要依法签订《纳税评估协议书》,明确约定双方的责、权、利,特别是针对纳税评估中需要纳税人配合和提供资料的事项等情况应事先在协议中明确。
(二)制订纳税评估计划
CTA开展纳税评估之前,要按照《纳税评估协议书》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评估目的和程序,制订周密的纳税评估计划,包括综合评估计划和具体评估计划。综合评估计划包括纳税人基本情况、评估目的、范围及策略、重点评估问题、工作进度、时间费用预算、人员分工、风险评估及其他。具体评估计划包括评估目标、具体步骤、评估人员及时间、工作底稿及索引。评估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纳税人涉税事项、生产经营规模和复杂程度。
(三)深入了解企业情况
CTA在签订协议后,必须依据纳税评估计划,深入了解以下情况:(1)企业的生产经营地点、经营规模、经营性质、组织结构,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或事业部;(2)企业资本金规模和构成;(3)企业的各项资产构成、使用等情况;(4)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产品结构;(5)企业的员工构成、工资规模和结构;(6)企业可能涉及的税种和可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采集纳税评估信息
开展纳税评估的前提是采集和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纳税评估信息采集的范围和方法,以“准确、详细、全面、适时”为原则,实行多途径、多渠道的信息采集,主要包括:生产经营信息、税务登记信息、发票管理信息、纳税申报及缴税信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税控装置信息、税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信息、现场实地采集的纳税信息以及其他途径采集的有关纳税人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涉税信息等。对收集的信息要经过筛选、评价及必要的核实,并建立适合纳税评估应用的工作底稿或数据库。
(五)确定评估风险和重点
CTA根据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和对涉税信息的分析,要初步评估本次委托项目的各项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针对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风险要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程序,重点降低可控风险,使总体纳税评估项目风险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成本―收益―风险原则开展纳税评估。
(六)设置纳税评估指标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的设置主要是指涉税财务指标,包括纳税分析指标、财务分析指标、经营绩效指标等几个方面。纳税分析指标包括基本评估指标、复合评估指标;财务分析指标包括总税负率(包括各税种)、成本率、利润率、税负增减率、营业收入增减幅度与应纳税额增减幅度比对率、往来账户异常变动等;经营绩效指标包括纳税人经营情况和绩效指标、同行业经营绩效基本指标、上级下达的经营绩效计划指标等。
(七)选定评估参照系
纳税评估参照系选定的主要依据是税额增减变化指标和行业平均经济指标。税额增减变化指标包括:按增减额、增减率确定出对某一期间总体税源引起增减变化的主要税种、主要企业;按增减额、增减率确定出对某一期间单一税种引起增减变化的主要企业。行业平均经济指标包括:按行业利润率确定出低于(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一定幅度的企业;按行业税负率确定出低于(或高于)平均行业税负率一定幅度的企业。
(八)具体纳税评估分析
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分析时,采取“分税种分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目前主要是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对比、核查、分析、计算等方法,利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评估手段,以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为准绳,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评估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政策执行等税务管理各方面的合法性、合理性。特别是针对企业在日常涉税处理中遇到的与税法理解不一致、法律规定不明确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纳税筹划的运用等涉税风险较高的问题,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诚信、谨慎的执业原则进行重点评估,确保评估过程的合理合法、科学规范。
(九)撰写纳税评估报告
CTA根据纳税评估相关法规和执业准则的要求,在完成既定的评估计划之后,出具纳税评估报告。CTA纳税评估报告是针对纳税人委托的评估事项所做出的最终评价结论,是对纳税人涉税事项是否合法、合理的客观、公正的专业判断,具有鉴证、保护和预防作用。评估报告中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报告标题、纳税人名称、评估范围、评估意见、重点问题说明、意见或建议、签章和税务师事务所地址、报告日期、相关附件等,报告的具体格式可以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
四、注册税务师纳税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解决好纳税评估工作的实效性
CTA纳税评估服务属于涉税鉴证性质的服务。要与纳税人依法签订评估协议,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纳税评估过程和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这里要防范三种误区,一是混淆税务机关纳税评估和CTA纳税评估两种行为;二是评估双方要遵循自愿原则,禁止CTA及其执业机构借助行政权力对纳税人实施“强制评估”、“指定评估”;三是CTA自身必须注意控制纳税评估风险,严格依据税法和执业准则开展评估业务。
(二)要保证评估信息客观合法
CTA无论是采集纳税评估信息,还是实施纳税评估程序,都需要确保涉税信息客观合法,如果信息不真实、不合法,就会误导CTA执业甚至导致整个纳税评估的失败。为保证涉税信息的客观、合法,必须对收集到的涉税数据信息进行检验核实,经过审核筛选后再利用,若发现纳税人可能存在虚假涉税信息,并可能影响纳税评估过程和结果时,应通过验证程序核实,若证实其虚假和违法应立即终止执业,所以,收集和评价涉税信息是纳税评估的关键环节。
(三)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
CTA在纳税评估中会知悉纳税人许多涉税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属于纳税人的商业秘密,这就要求CTA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出具何种评估报告,都不得泄露这些秘密,或者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CTA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错误和舞弊等行为,有义务向纳税人指明并提出建议,在纳税人妥善处理前不得向税务机关或其他单位披露相关情况。另外,纳税评估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作为企业的内部文件,除纳税人书面同意外,不得将其报告给税务机关。
(四)依法维护注册税务师合法权益
CTA开展纳税评估会涉及国家和纳税人双方的利益,容易受到来自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等各方面的压力,甚至可能遭受某些纳税人或税务机关的授意、指使、强令、威胁等非法行为的侵害,所以,CTA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准则,根据《纳税评估协议》开展评估工作。但当其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受到损害时,必须采取中止协议、税务行政复议、诉讼等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税务实务[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2] 张欣.建立科学的纳税评估方法之浅议[J].税务研究,2003,(4):75-76.
公司自xx年上市以来,一直努力致力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工作,并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严格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运作制度,及明晰的决策授权体系.同时公司也加强了对内部各项制度的建设,为公司的内部控制与治理提供了基础的制度保障.
公司治理总体来说比较规范,但也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公司章程》尚未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修改;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已在XX年度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中股东大会召开通知等内容作了部分修改,但是还有大部分条款未进行修改.公司将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公司部分制度尚待修订与完善;
(1)公司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整的评估并形成自我评估报告;
(2)公司需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3,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尚未完成.
由于公司第一大非流通股股东与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对公司股改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提出的两次股改方案都未获通过.公司将促进大股东之间加强沟通,尽快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以启动第三次股改.
4,期权激励工作尚未开展
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董事会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出台期权激励方案,待股改完成后实施.
为了向广大投资者全面扼要地揭示公司的治理架构,使投资者能更全面地了解公司治理情况,公司对治理情况进行了自查,并拟订了该份治理报告.针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公司已制订了整改计划.并将自查报告全文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诚挚希望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促进公司提升治理水平,以更持久,更健康,更稳健的发展回报投资者.
二,公司治理概况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要求,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独立运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下:
股东大会方面:股东大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公司股东大会依据相关规定认真行使法定职权,严格遵守表决事项和表决程序的有关规定.公司历次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均由律师进行现场见证,并出具股东大会合法,合规的法律意见.
董事与董事会方面:公司共有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选聘程序选举董事.公司各位董事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召开会议前,能够主动调查,获取做出决议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认真审阅各项议案,为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重要决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积极参加有关培训,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作为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监事与监事会方面:公司共有5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2名,监事会的人数和人员结构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监事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能够本着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对公司财务和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
与控股股东的关系方面:公司与控股股东严格执行"五分开",公司与控股股东基本上实行了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公司没有为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子公司,附属企业提供担保或提供资金.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企业也没有挤占,挪用本公司资金.公司通过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之间的日常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提出并保证切实履行股东的职责,确保与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上分开,在机构,业务方面独立,不越过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重大决策及依法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公司根据政策要求和自身经营情况需求,制定了各项内控制度,并得到较好的落实.公司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使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运作中,总经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上述规则执行;公司制定了涵盖公司各营运环节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明确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
信息披露方面: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为公司信息披露的报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并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
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公司已经建立了公正,透明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与激励约束机制,并逐步加以完善.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
相关利益者方面:公司能够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司按上市公司规范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善,合理的内控制度,这些制度得到了有效的遵守和实行,公司治理总体来说比较规范,但是针对公司过去几年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出改进:
1,《公司章程》尚未完全按照《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修改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已在XX年度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中股东大会召开通知等内容作了部分修改,但是还有大部分条款未进行修改.主要原因为公司股东未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股改工作未完成.公司股权结构,选举董事,监事时是否采取累计投票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层权限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希望能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公司已准备了《公司章程》草稿,待相关事宜明确后再对草稿进一步修订,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公司部分制度尚待更新与完善
目前公司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公司还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完整的评估并形成自我评估报告.公司将督促职能部门尽快完成对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作出自我评估报告.
通过本次自查发现,公司未制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公司财务部与董事会办公室将尽快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对公司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和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3,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尚未完成
由于公司第一大非流通股股东与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对公司股改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公司非流通股股东提出的两次股改方案未获通过.公司将促进大股东之间加强沟通,尽快就股改方案达成一致意见,以启动第三次股改.
4,期权激励工作尚未开展
由于公司未完成股改,无法实施有效的期权激励.董事会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出台期权激励方案,待股改完成后实施.
四,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及责任人
公司的规范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本次治理自查结果,近阶段我公司主要对下列问题进行重点整改:
在情况明了后对《公司章程》进行全面修改.根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XX年修订)》,公司准备了《公司章程》草稿,待相关事宜明确后再对草稿进一步修订,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五,有特色的公司治理做法
1,公司比较积极的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的第一责任人为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为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的业务主管,董事会办公室为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职能部门.具体有以下方面:
(1)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投资者关系专栏,设立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会议事项等子栏目.网站上还开设了投资者论坛,提供一个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交流平台.安排专门人员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将一些问题汇集提交给公司经营层.
(2)积极,认真地接待投资者的来访来电.在百货业日益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调研要求也有所增多.公司予以积极接待,希望公司能更多的被投资者了解.对电话咨询的股东则予以耐心解答,并作来电记录.考虑逐步设立股东数据库,为公司股票全流通的管理打好基础.
2,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规划的高度.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公司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梳理,找出了百大企业文化的"优秀基因".第二是对公司核心理念体系进行了设计.第三是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结合公司现状,对设计的核心理念体系进行贯彻并调整.结合以上三方面工作,公司形成了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门报告.其中对企业精神,公司宗旨,核心服务理念等进行了列示.具体如下:
(1)企业精神:团结 创业 求实 创新(1989年)
(2)公司宗旨: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努力将公司办成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向国际市场迈进,为公司积累资金,为全体股东和公司职工谋取利益.(1992年)
(3)经营理念:信誉恒一,服务第一,品质如一(1995年)
(4)二十六条服务理念(1997年)
(5)核心服务理念:百分之百为大家(1997年)
(6)企业生命线:诚信(1998年)
(7)四大品牌: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员工品牌,商品品牌(XX年)
3,公司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公司经营层到基层员工都有相应的考核体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其年薪与公司职工人均应发工资,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并根据董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发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具体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对于各分公司人员,都有相应的经营指标及其他指标.在年终由各部门进行综合考核后予以发放薪酬.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乳腺专项体检人员1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专项疾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效果
目前乳腺疾病成为妇女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特别是临床上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我院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的过程当中,应用健康管理措施,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完成专项乳腺体检的女性1236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7±2.3)岁。全部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18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乳腺疾病专项健康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2.1健全健康管理制度 以早发现、早干预原则,根据乳腺疾病的预防内容进行相应的专项体检,确保检查结果对后期干预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结合乳腺疾病家族史、环境行为因素,为其提供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高危、中危以及低危人群,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指导、咨询服务以及健康改善计划等,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措施,定期评价健康管理的效果[2]。在实施健康管理措施一定时间之后,借助于效果评价以及健康咨询等,不断调整管理方案,从而达到预期的健康管理目的。1.2.2制定乳腺疾病健康卡 健康卡内容主要包括乳腺疾病主要症状体征、乳腺自我检查措施、乳腺肿瘤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发年龄、乳腺肿瘤预防内容及体检部门的咨询电话,发放给前来查体、咨询以及就诊的女性。专业人员应当告诫她们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以及溢液是乳腺疾病最为常见的三种表现,要鼓励母乳喂养并降低脂肪的摄入,谨慎应用激素,建议她们每月定期自查并按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实现病因预防以及早诊早治[3]。1.2.3咨询措施 健康教育卡的内容比较固定,通常只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缺乏个体针对性,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健康管理的过程当中开通乳腺专项咨询,工作人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保证健康咨询的质量以及健康管理的目的。1.2.4健康教育措施 该研究过程中我院携手多个单位的妇女部门,联合举办保健、自检以及乳腺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妇女全面详尽地讲解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开拓多种渠道为妇女提供乳腺疾病以及保健教育。推广普及乳腺自查是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强调自查应在每个月经周期特定时段,一般是月经干净后3~5 d(相当于增殖前期)进行。首先对着镜子查看乳腺的外形、皮肤的改变,包括、乳晕是否有异常。然后用手触摸,将手指贴到胸部上,检查的范围上至胸骨第2肋上缘,下至胸骨6肋间,内至胸骨中线,外及双侧腋窝与腋下组织,依从外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检查腺体组织,躺下检查可以使的脂肪向两边分散,更容易接触到乳腺。站立的姿势比较方便检查的上部和,最后检查腋窝。手指触摸皮肤和胸壁之间是不是有异常的表现,包括是否有结节、肿块。发现异常及时反馈。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 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实现2010年普通话在我省“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工作目标,促进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教语用[2001]3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重点和标准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推进,评估的重点是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主要服务性行业。
评估标准:一类城市(武汉市城区)评估标准为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的《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教语用[20*]2号)及《实施细则》(教语用司[20*]2号);二类城市(地级市城区、武汉市各郊区政府所在地城镇)评估标准为省语委、省教育厅制定的《*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及评分依据》(见附件)。一类城市总分值260分,合格标准为总得分182分以上,其中综合管理应不低于42分,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社会用字均应不低于70分;二类城市总分值280分,合格标准为总得分190分以上,其中,综合管理应不低于60分,各重点领域得分均应不低于该项总分的70%。
三类城市(县及县级市城区,二类城市所辖郊区、郊县政府所在地城镇)的评估标准由各市、州语委、教育局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
二、工作总体安排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的工作部署,2010年前,我省要基本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其中:一类城市20*年、二类城市2005年、三类城市2010年基本完成评估工作。各地要根据国家和我省的工作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从本地实际出发,对所辖城市的评估工作提出具体完成时限,基础较好的可以适当提前,基础稍差的可以略微推后。
三、评估工作程序
1、自查自评
(1)动员部署。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和我省关于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
(2)对照检查,改进工作。在各领域确定一批联系点,对照评估标准,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用语用字规范水平。
(3)自我检查评估。各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对各领域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4)提出评估认定申请。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确认基本达到合格标准、具备接受上级评估条件后,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向上一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提出评估验收申请,并附自查自评报告。
2、上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评估认定
(1)根据受评城市的申请和自查自评报告,对照评估标准,认定该城市基本达到接受评估的要求后,研究确定评估工作安排,并通知受评城市。
(2)组织评估组进行实地检查评估。
(3)评估组提出检查评估认定意见,连同城市汇报材料、实地检查情况记录报省语委审核。
(4)省语委公布评估认定结果,并报国家语委备案。
四、评估操作办法
1、评估组的组成
一、二类城市评估组由省语委负责组织,三类城市评估组由各市、州语委负责组织。评估组成员由有关行政领导、语言文字专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等组成。
2、受评对象的确定
采取定点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受评对象,具体规定如下:
(1)党政机关:定点检查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随机检查一个政府组成部门、一个基层政府。
(2)学校:随机检查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普通中学、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一所高校。
(3)广播影视:定点检查省(市)电视台;随机检查该电视台任一频道的一个新闻节目、一个专题节目、3条自制广告。
(4)新闻出版:定点检查省(市)党报;随机检查一其他报社。抽看上述报纸当年任一期。
(5)公共服务行业和公共设施:随机检查一火车站或机场、长途汽车站、码头,一银行或邮局、医院,一影剧院或体育馆、博物馆、公园,一大型商场;随机检查街名牌、公共交通站名牌、公共设施标志牌、交通指示牌各3处。
3、评估组主要工作
(1)听取受评部门、单位语言文字工作情况介绍;
(2)查阅评估标准规定的文件、资料;
(3)与受评部门、单位人员座谈;
(4)按照评估标准规定的指标要素,在规定的抽样范围内进行实地检查;
(5)汇总评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认定意见,形成评估报告;
(6)将评估意见向当地有关部门反馈,将评估工作情况向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汇报。
五、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周边地区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随着我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中心地位和辐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提高城市用语用字规范水平,对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形象、营造扩大开放和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良好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列入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2、切实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依照分级组织、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各地政府要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作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列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做到有机构、有人管,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发挥好管理监督职能,加强对评估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做好组织协调,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不断巩固和发展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3、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提高全社会用语用字规范水平,是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根本目的。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分类指导,分步推进。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力戒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走过场,保证评估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4、总结经验,巩固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通过评估达到基本要求,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地要注意总结经验,巩固工作成果。要根据城市的发展及时改进工作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为如期实现我省新世纪初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而努力。
各市、州语委、教育局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和工作规划,并报省语委办。
省语委办地址:
关键词: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管理 分行层面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2-045-03
在“总行―分行―支行”的层级体制下,从总行层面看,操作风险管理项目建设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的需要。对分行层面而言,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外多家商业银行已开展或陆续开展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本文选取两家有代表性的“总行―分行―支行”层级体制的商业银行,介绍其体系构建情况,并做简要评价。其中,A银行(某大型中资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搭建上比较完善,B银行(某外资商业银行)在流程管理、数据分析、损失数据收集方面比较完善。
(一)A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⒈建立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构建集中的风险决策框架
分行成立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分行层面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制度监视和流程安排等事项。每年召开4次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定分行操作风险管理规划,审议操作风险制度、报告、重大风险事项,并对上年度操作风险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支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支行操作风险进行确认、评价并管理操作风险,每年2次形成全面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及评价,包括操作风险指标监测情况、法律风险等。
⒉设立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
内控合规部牵头分行操作风险管理,负责对分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统筹、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建立分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对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组织推动本行各业务部门识别、评估与监测本专业领域的操作风险;建立操作风险监测机制,负责操作风险监测指标的统计、分析与报告;定期形成操作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并向上级内控合规部和分行操作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分行法律部主要牵头负责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分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牵头操作风险资本计量高级法、推进工作,配合总行做好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主要包括:AMA合规模型原型、内部损失数据收集系统、外部损失数据导入系统、情景分析、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关键风险指标等功能模块。此外,风险管理部还负责对支行操作风险情况进行定量考核。
⒊实际的操作风险管理仍在业务部门
分行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保持相关制度、流程、程序和控制的适度性和有效性;根据全行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制定、管理、检查和修订相关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程序、内容及办法;分析、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以及报告相关业务的操作风险。
⒋强调业务保障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分行支持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协助业务管理,并负责某些特定部分的风险政策制定和风险监督;为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运作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法律、智力培训、综合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承担本部门相关操作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估、监测、报告和控制/缓释。
⒌内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检查
内审部门负责独立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架构,检查操作风险制度和程序是否有效实施;开展内部审计,检查各项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政策、流程和程序是否有效实施,并出具独立审计报告。此外,A银行在分行层面大力推动内控评价建设,对支行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分级,内控管理较好的支行被评为“一级行”;内控合规部建立“违规积分”制度,凡内控违规超过一定分值的行员,会被解除合同,以此加强内控管理。
A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如下特点:
一是操作风险管理开展较早,由内控合规部牵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管理目标明确,组织架构较完善并有相应配套的政策制度、管理流程、报告路径、管理方法、职责分工等。近两年开展系统建设工作,重视操作风险计量,并逐步将定性管理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是内审部门相对独立,能对操作风险整体执行情况进行检查。A银行在支行层面建立内控评价制度,以评价考核来进一步规范操作风险管理。
三是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操作风险定义,A银行还将法律风险纳入操作风险范畴。
四是A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效果,与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较完善以及重视内控合规管理密不可分。
(二)B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构架
⒈组织架构搭建
相比A银行,B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相对简单。对于分行层面,划分为“业务部门-业务条线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风险管理部牵头操作风险管理并对全行操作风险情况进行评估,业务条线部门负责本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内审部门负责根据风险部门报送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⒉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B银行按照业务板块对其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控制与缓释,并通过风险与控制自评估(RCSA)问卷加以实现。如对风险管理中的资产分类业务,首先识别出该类业务的风险点,资产五级分类存在不准确的可能;其次,找出产生该类风险的原因,然后将风险进行量化;第三,对目前该类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正常运行以及设计是否合理;第四,根据业务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评估剩余风险大小;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内控改进建议,如改进制度、加强人员安排等。
报告路径上,业务部门负责填写本部门的RCSA问卷后,报业务条线部门,后者可通过RCSA问卷填报情况、开展检查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再将本条线操作风险管理情况报告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汇总后形成有针对性的报告,报送内审部门。内审部门根据风险部报送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年末,风险管理部根据业务条线的RCSA、自查情况以及内审部门的检查及整改情况,形成全行操作风险管理评价。
⒊损失数据收集
B银行对操作风险采用AMA法计量,一方面积累内部数据,一方面购买外部数据,增加数据量。损失数据具体的应用范围有:
⑴为AMA法提供计量的数据基础。找出内部、外部损失数据的分布函数,并根据分布函数特征模拟出n组数据(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模拟数据在某一置信水平(如99%的置信区间)的损失情况。
⑵情景分析依据。情景分析中的损失频率和严重度均参考历史损失数据得到。对于零售银行的内部欺诈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可根据历史数据的损失金额以及发生的频率来设定情景分析的指标。
⑶风险指标边界值的依据。对于设定的风险指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观察指标值的分布情况,确定当指标值处于哪个区域时风险较低、当指标值处于哪个区域时风险较高,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加强管控。
B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如下特点:
一是B银行直接采用AMA法。该方法对损失数据积累程度要求较高,因此,B银行更加注重损失数据的收集工作,研究制定了损失数据的收集办法,并充分利用外部数据积累损失数据量。
二是B银行比较注重损失数据运用。对于RCSA、RI等工具的损失频率和严重度设定,均以历史损失数据为参照值,使得上述指标的设定更接近真实情况。
三是B银行更加注重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相结合。该行设计的RCSA模板简单易懂,基本上体现了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的过程,其中的控制项完全为内控执行情况,通过操作风险暴露值反映内控管理情况,把主观的管理变成可以量化的数值。
四是B银行充分强调内审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检查为手段对风险与控制自评估的有效性进行约束,业务条线部门负责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部负责牵头和汇总,并对银行操作风险情况进行评估。
五是B银行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尚不健全,未能实现风险与控制自评估的电子化,增加了汇总、分析人员的工作量。
二、对分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设想
(一)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1.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在分支行层面设立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根据总行要求制定分行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并审议风险评估报告以及重大风险事项等内容,实现分行全面、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框架。2.明确的政策制度作为支撑。内容包括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偏好、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流程管理、报告路径及内容、系统建设、文化建设等。3.通过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实现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报告等流程管理。通过在系统中建立风险与控制自评估模块进行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关键风险指标模块对风险进行监测,积累损失数据用于操作风险计量和情景分析,通过问题与行动计划模块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和缓释,通过建立报告机制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银行操作风险状况以及重大风险事件。4.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通过网络学习、培训、例会学习、案例分析、定期编发操作风险管理简报等形式构建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二)与内控管理相结合,实现操作风险流程管理全覆盖
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近年来方开始推行,相比银行内控管理尚不成熟。建议分行操作风险管理应与内控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内控管理在银行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成本,增强操作风险管理效果。⒈建立风险与控制自评估模板,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覆盖分行全部业务。⒉分行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或本条线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通过分、支行对业务本身内控评价,或对分、支行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确定内控效果,进而测算业务存在的操作风险,并将结果报送风险管理部汇总。风险管理部将其作为操作风险评估报告的一部分,对分行整体操作风险进行评价,也可作为内审部门检查的基础资料。
(三)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执行情况的独立评价
分行应加强内审部门的检查职能,不能仅仅增加检查量,而应增强检查的针对性。将分行业务管理部门对本部门或条线的操作风险情况所开展的定期或非定期检查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内审部门作为最终检查部门的作用,结合风险部定期提供的操作风险评估报告,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效果等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分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损失数据收集制度
损失数据收集是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损失数据不仅能为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提供数据基础,还可用于情景分析、风险指标等多个管理工具中。目前分行损失数据积累较少,主要由于长期以来,分行没有明确的损失数据收集范围,即便在总行统一指导和监测下,损失数据收集仍有一定困难,漏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分行自身应加强对损失数据收集的调研工作,出台损失数据收集办法。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损失数据进行操作风险分析,如观察其分布情况、集中度、发生频率、损失金额等,对重点业务、环节和支行加强管理。
(五)建立后评价机制
除检查手段外,分行还需建立内控的后评价机制,主要对象是经营单位或员工。可将经营单位分成几个级别,如内控管理情况较好的为“一级行”;分行设定内控评价指标,根据得分情况判断经营单位内控管理情况;此外,还可通过对员工建立“违规积分”的制度,判断其自身内控是否到位。通过推进分行内控管理,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
按照突出重点、简便易行、激励为主、统筹兼顾的原则,通过实施工作考评,促进重点工作落实,准确掌握各镇(街道)民政工作情况,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创新创先创优,推动全县民政工作科学发展。
二、考评内容
(一)2013年突出抓好的五项重点工作,即社会救助工作、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落实。
(二)其他重点抓好的13个方面工作,即救灾救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双拥工作、优抚工作、安置工作、社会组织管理、地名管理、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民政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基层民政队伍建设、民政财务统计、慈善事业。
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1月30日。
三、考评方法
对各镇(街道)民政工作的考评分为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两部分。
(一)综合考评
1.考评办法。年度民政工作综合考评实行千分制,由日常考评、年终考评和局班子考评三部分组成,分别占50%、30%和20%。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落实采取加减分,加减分最多不超过100分。
日常考评。侧重对县民政局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日常推进的考评。由各业务股室根据《2013年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考评项目表》,结合日常工作情况,对各镇(街道)单项工作进行评价。
年终考评。侧重对全年工作成效的考评。年底,由局领导带队,机关各股室有关人员组成综合考评组对各镇(街道)民政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组成员根据《2013年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考评项目表》规定的考评项目、指标要求和业务分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各镇(街道)工作进行评价,经带队领导确认后提交评价表。
局班子考评。侧重对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的考评。由县民政局班子成员对各镇(街道)民政整体工作给予评价。
日常考评、年终考评和局班子考评,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对应系数分别1、0.9和0.8)。其中,优秀等次各镇(街道)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中,每一项目考评得分为该项目的分值乘以考评等次加权系数。日常得分和年终得分为各项目分值之和,局班子考评得分等于参与考核的班子成员评分之和除以参与考评的班子成员人数。其中,每名局班子成员的评分等于1000分乘以评价结果的加权系数。
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考核。每项指标每高(低)于全县平均值1个百分点,加(减)5分。单项指标最高加减15分。
各镇(街道)综合考评得分=日常考评得分*0.5+年终考评得分*0.3+局班子考评得分*0.2+加减分。
2、等级确定。根据各镇(街道)得分,设立综合考评一、二、三等奖,各占各镇(街道)总量的1/3左右。
3、本年度各镇(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取消该镇(街道)年度综合评优资格。
(二)单项考评
1、考评内容。对社会救助、救灾救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双拥工作、优抚工作、安置工作、社会组织管理、地名管理、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民政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基层民政队伍建设、民政财务统计、民政信息化、慈善事业等17项重点工作进行单项考评。
2、考评方法。由县民政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根据《2013年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考评项目表》进行考评打分,并提交局办公会审议。
3、本年度内各镇(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取消该镇(街道)当年度评优资格。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科室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考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局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加强对分管工作单项考评的审核把关,做好对各镇(街道)民政办的单项业务考评;局机关各科室负责对相关考评项目的动态掌握与工作督导,实事求是地对各项业务给出考评等次意见,并写出相关业务工作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