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灾害风险防治

灾害风险防治

时间:2023-09-22 09:4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灾害风险防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灾害风险防治

第1篇

关键词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123-02

0引言

近几十年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而蓬勃兴起,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我国现在有很多针对地质灾害评价的方法,在过去有一些普遍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 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都是是对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一些办法。

1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

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1.2统计分析评价

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 统计地质灾害的活动范围和模式,地质灾害的频率,地质灾害的密度,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1.3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2)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1.4破坏损失评价

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进行综合,对地质灾害活动概率,地质活动的破坏范围,地质活动的危害强度,以及地质活动中受灾体的损失等等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2)对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员情况,经济损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分析。

1.5风险性评价

风险性评价是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总和,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其实就是为了评价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

1.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

对防治工程效益进行评价,就是把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提高到一定程度,达到技术上可行,并达到最佳优化的效果。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从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角度去评价防治措施。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

1)综合有关评价区所具备的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2)全面调查基础数据,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3)结合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期望损失;

4)风险评价地质灾害将对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分析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兼顾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议和对策。

3有关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方法的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和管理空间化是该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有以下表现:

1)从分析历史与现状转变成研究和预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从分析单独个体演变成区域研究和个体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3)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

4)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

5)风险评价和减灾管理相结合起来,取代了过去单一的风险评价理论,防治和风险评价相结合起来,给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6)多因素信息模型化评价与空间化管理在GIS空间化技术的指导之下有了巨大的发展,走向网络技术化,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面临淘汰;

7)丰富了研究理论与方法,多门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尤其是加深了与社会学的联系。

4 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起到的作用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国土资源的规划、灾害的治理与预防、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点:

1)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要避免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高的区域。为工程建筑选址提供了科学指导,提供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依据;

2)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之后,对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3)监测、预报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期望损失分析的结果是地质灾害监测站的建立的依据。对重点地区实时监测,并分析所采集到的各类地质灾害信息,预报和预警灾害的发生,尽量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价、易损性评价的成果,使得相关部门制定出有效的、符合实情的应急方案,提供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5)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都会造成地质灾害。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减少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值内。

5结论

风险和减灾的有效性管理必须要以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前提,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程度的差异,才能决策出有效的减灾措施,因此而部署和实施减灾工程,才能达到管理减灾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研究理论和方法得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张业成,张春山,张梁,等.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27,28) :139-154.

[3]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第2篇

1、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逐渐加重,我国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防治工作,国内不少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柳源提出了常见坡面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刘希林等对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进行了具体研究。唐川等对城市泥石流风险评价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宋光齐探讨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对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及分布范围进行预报预警。高华喜等利用GIS平台对滑坡灾害风险空间进行预测,对滑坡危险性进行了空间预测与区划。梁国玲等应用GIS平台,建立地质灾害区划模型,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保障和依据。李向全等运用模型库技术理论,成功地研制了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模型库系统,为探索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技术途径,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涉足地质灾害和大部分领域。

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并没有将理论成果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研究深度、宣传和群众重视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2.1对地质灾害危害性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主管部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预测工作并不重视,并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预防工作落实到专职机构和人员。在实地勘察时,没有对隐患点逐个排查,在评估报告编制过程中,导致所编制的报告与野外情况不符。报告编制不实导致无法因地制宜的制定防治规划和预警预防方案。

2.2研究区域范围不够

目前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作的开展只在明显灾害隐患点或工程施工范围内进行,而轻视该范围以外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事实上,地质灾害的发生一个复杂的关联机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由多种因素综合而形成。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扩大调查范围,这样才能精确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防范治理。

2.3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在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工作监督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于评估工作的规范标准不统一、编制材料审查不够严格、防治工程落实监管不够、治理施工监督不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了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作的实施。

3、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3.1加强宣传,提高重视

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防治工作在基层单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将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要在基层单位建立群防群测机制,增强基层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对地质灾害隐患及时排除,降低地质灾害危害。

3.2加强资料管理,规范相关技术规范

原始资料是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野外调查不细,导致原始资料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野外调查资料审核验收的力度,规范原始资料的管理制度。对于所编制的报告和规划要组织专家到野外进行实地踏勘,依据野外实际情况对报告进行验收和评审。对于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应组织有经验的专家,依据常见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制定比较适用的技术规范。并依据监测和调查不断更新,对于新增类型的地质灾害,要及时提出相应的评估、治理方案。要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先进的监测预报模型,提高地质灾害预测的精确度,在防治施工方面,改革施工技术,推行先进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3.3加强区域管理

对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区分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公布的划分范围,设立明显的标志,如警示牌等,同时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监督管理,在造成灾害威胁的地质灾害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灾害威胁尚未解除前,危险区内禁止开展任何建设活动,以免加剧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如必需开展建设工程活动,需经相关主管部门论证后,先期修建防护措施,待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

4、结论

第3篇

关键词:铁路地质灾害 抗灾减灾 风险管理

1.既有铁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的内涵

风险管理对策是指风险管理者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所面临的问题寻求有效的工具来处理,从而迈出风险管理的实质性步骤。

铁路属于国家的自然垄断产业,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各铁路局长作为企业法人对铁路运输生产进行管理.因此风险单位按局进行统计分析,属于小样本.所以在制定既有铁路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时,要考虑这种特殊的背景,尤其是财务对策的制定更是如此.本文的研究仍然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制定控制既有铁路地质灾害对策时仍然按照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以控制对策和财务对策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2. 控制对策

2.1 风险避免

风险避免是指考虑到风险事件的存在和发生可能,主动放弃和拒绝是使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风险避免,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完全彻底地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种种损失,而不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避免风险是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尽可能回避,直接消除风险损失,具有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优点,能够将风险的概率保持为零,保证经济运行的安全。

避免风险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终止某些现有产品的生产和新产品的引进,暂停正在进行的经营活动,挑选更适合的经营业务,选择更有利可图的经营环境.如在铁路生产活动中,发现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特定范围内过度抽取地下水是导致铁路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人为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调整开采层次,并且这种方法已经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有效风险避免措施。

即使有很大的风险,人们依然不愿放弃该风险事件可能包含的盈利,所以,避免风险是一种消极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很难完全实现。

2.2 风险排除

指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可能发生的根源,并减少损失事件的频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少损失的程度.排除法的基本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的处理方法,可以克服风险避免的各种局限。

排除风险一般要经过以下阶段:风险因素的分析;风险工具的选择;实施控制技术;对控制的后果进行评估。

铁路防灾要从基建开始,在选择路线时尽可能的避开灾害地段,有时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这样在设计和建造时应使线路等设施达到规定的标准,达到较高的抗灾能力.总的来说,铁路工程防灾一是绕避,二是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

对于已经建成的铁路,由于在勘测设计阶段没有认定有成灾的条件,建成后发现是一个灾害地点,或者在知道是一个灾害地点,但对灾害的程度估计不足,设防的等级不够,铁路运营中出现病害,这类问题是铁路防灾、抗灾中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首先考虑工程防治措施.对于每一种灾害,可供选用的工程措施都有多种.在选用工程防治措施后应考虑以下问题:

1)抗灾工程的标准:抗灾工程有不同的标准,而标准的高低反映其不同的抗灾能力,在兴建抗灾工程时,工程的标准要依实际情况来确定,标准过低起不到抗灾应有的作用,标准过高又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2)灾害的治理策略:治理灾害是单项治理还是系统治理,是根除性治理还是一般的简单恢复治理或局部治理,这会影响工程的总规模。

3)抗灾工程的质量:工程设施的技术水平,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工程的施工质量等都是影响抗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泥石流的防治方面可以应用如下的工程措施来减轻或避免泥石流灾害:1)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部门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2)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和渡槽,从泥石流沟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3)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3.财务对策

财务工具即企业单位在损失发生后以经济手段做出对损失的补偿。事实上,地质灾害风险大多是必不可免而且损失难以预测的.因而当相当数量的损失后果出现时,如何有效的利用各种财务工具,以及有效的提供经济补偿,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

3.1风险的自留

风险自留亦即风险自担,是一种由企业单位自行设立基金、自行承担风险损失发生后财务后果的处理方式。

防灾与备灾工作往往是持续和较长久性的工作.由于抗灾减灾资金的具有随机性、风险性、模糊性、差异性、时效性等特殊性,铁路线路的抗灾备灾资金筹集应采用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并重的原则.尽管政府在交通线路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将继续占有主导作用,但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抗灾减灾基础设施对资金的需求.所以,必须拓宽筹集抗灾减灾资金的渠道。

1)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收费体系,向使用设施的受益者征收一定数额的款项,作为一种抗灾减灾资金的筹集途径。

2)在全国范围或特定的地区内建立一项铁路线路抗灾减灾专项基金,其主要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建的铁路线路,其减灾资金应纳入在工程预算中,其提取大小依据施工线路施工勘探设计对该线路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度(灾害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大小来提取;另一类是既有铁路线路,若在建设时提取的减灾资金不足,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的畅通,减灾资金从以下两个渠道筹集:一是以政府救灾补助金的方式提供,二是适度提高运价用来筹集抗灾减灾资金。

第4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价;现状;改进措施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概念虽然早已被提出,但是在近年来才被运用于地质灾害的评价和治理工作中。由于认知和管理水平有限,目前在面对地质灾害时,只有通过调用有限的资源和采取有限的措施来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认知能力还十分不足,因此,分析地质灾害的评价现状,改进评价机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1.概念及特性

1.1 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由于侧重点不同,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也不相同。比较普遍被接受的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这个定义反映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小。地质灾害按照其活动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风险是对地质灾害的特征表述和量度。地质灾害的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1)普遍性

地质灾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地质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地球形态不断变化和地质活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地质灾害将不断的发生。

(2)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到地质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虽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却是随机的,并且所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造成的损失大小是不确定的。

1.2 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

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主要由危险性和易损性两个要素决定。

(1)危险性要素

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人为地质活动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其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灾害风险越高。

(2)易损性要素

易损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于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可恢复能力。易损性受到人口密度、人居环境、财产类型、财产密度、资源种类、环境脆性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当灾害发生地区人口和财产密度越高、环境脆性越大、人居环境和资源环境对于灾害的抵御能力越弱,则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1.3 风险评价的概念

风险评价是对灾害、损害等不期望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进行描述和定量的系统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描述的系统过程。风险评价可以进行风险界定和排序,为风险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风险采取降低或规避等措施的风险管理过程。

1.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灾种可以分为单灾种风险评价和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单灾种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过程都比较简单,且所涉及的要素比较单一。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较之于单灾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较复杂、涉及要素较多,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进行对比得到综合风险程度。

(2)根据评价的范围可以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三种类型。点评价的评价范围一般是几十平方公里之内的相对独立的灾害群,其行政范围一般是指几个乡或一个县;面评价的评价范围是从几十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或社会经济区域,其行政范围包括一个县到几个县;区域评价的评价范围达几万到几百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涵盖了几个省甚至全国区域,属于大面积灾害评价。

2.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时间较早、经验较丰富,关于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得到 进一步丰富,但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地震灾害的研究。我国国家地震局在对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对未来地震损失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完善了评估内容。一些部门也对洪水、台风等区域性灾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特别是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各地区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且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分布不均匀,对当地环境影响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条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煤矿开采依赖于煤矿所在的地质条件,煤矿地质灾害也受到地区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地质条件的制约下,地质灾害就会对煤矿的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更严重的是煤矿生产还会受到矿井下各种灾害的威胁。从灾害中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数据来看,煤炭行业的灾害占据全国灾害损失的十分之一以上。煤矿灾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炭工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地质灾害风险得到广泛关注,张梁、罗元华等对于地质风险的构成和特性进行研究;刘希林对于云南省和四川省的泥石流灾害进行评估,并提出了评估模型;殷坤龙、晏同珍等针对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分析模型,并对秦巴山区和三峡水库进行了风险评估。

3.地质灾害评价的改进措施

3.1 转变思想方法

由于现阶段各种评价方法均具有较大的人为性,很多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用的评价模型还不够先进合理,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完善上,致使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缺乏与事物间的联系和协调。然而,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是解决方案更加贴近现实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关于发展途径要加大思想方法上的转变,要从整体来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模型上。

3.2 明确评判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地质灾害评价的标准缺乏逻辑性和合理性,无法满足灾害评价的要求。因此,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提高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

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不够,如,将滑坡灾害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不区分各类滑坡的差异性;输入数据只简单地照搬二维地形图数据,忽视了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校验;对评价结果进行的审视和提炼不够等。无论采用何种预测方法,在进行评价之前要充分考虑各种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和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虑发生灾害的原因所在,并谨慎选择危险性评价的输入数据。

4.结束语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研究。我国地质灾害风险防治要结合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管理水平的现状,借助先进技术来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梁波. 浅析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应对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1(1:182-183.

第5篇

关键词:危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Abstract: many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until the 1970 s with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in the 70 s after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semi-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dangerous rock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gradually towar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pace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s;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S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危岩的基本概念

1、危岩的成因

危岩主要发生在裂隙发育的山体表层,该处坡面角较陡、基岩、物质组成主要为硬质岩,岩石硬度一般为3-4级,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危岩体由若干组结构面切割而成,即层面"节理及裂隙面。其形成受构造边坡卸荷回弹等影响,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溶蚀性裂隙发育,形成了危岩体的趋形。在重力及外营力长期作用下,危岩体沿潜滑面向下的分力大于结构面抗滑阻力时,产生崩滑。

2、危岩头稳方式

2.1倾倒式

以陡倾角倾向坡内或垂直节理,柱状节理,直立岩层面的板岩、片岩、石灰岩等岩石组成的斜坡,在长期自重应力作用下,常产生向临空方向的弯曲倾倒破坏。

2.2滑移式

厚层脆性岩石,如石灰岩、砂岩、石英岩等常在斜坡前缘形成倾向临空面结构面,可能组合成各种形状,如板状、楔形等,在重力及静水压力、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滑移崩塌。

2.3鼓胀式

坚硬岩石下有较厚软岩层,如页岩(的斜坡,上部为陡倾角节理,下部为近水平的结构面,在重力和水的软化作用下,下部软岩受垂直挤压,引起鼓胀,伴有下沉,引起滑移、倾斜)2.4拉裂式

上部突出的悬崖岩层以悬臂梁形式突出,常见于软硬相间岩层。多为风化裂隙及重力拉张裂隙破坏,在重力及外营力作用下发生坠落、平缓,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多以坠落为主。

2.4错断式

垂直裂隙发育,通常无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通过岩体的自重引起剪切力,产生错断。

3、危岩崩塌的运动特征

3.1暴发突然,快速向坡脚运动,全过程历时短暂。

3.2惯性大,破坏能力大。

3.3运动过程中沿途撞击,引发更多的危岩随之滚落。

3.4运动轨迹不固定,变向显著。

3.5运动的形式有滑动,滚动及弹跳。

二、危岩危险性评价

1、危岩失稳破坏概率计算

失稳概率计算通常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该方法在目前的可靠度计算中是相对比较精确的。蒙特卡洛法又称随机抽样法、概率模拟法或统计试验法。该方法是通过随机模拟和统计试验来求解可靠性的近似数值方法。根据蒙特卡洛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可以编制危岩崩塌体的稳定性分析程序,程序中可考虑自重、裂隙水压力、地震作用等荷载的各种组合情况。

在数据文件中输入各随机变量的均值与变异系数,程序最终输出的为危岩崩塌体的失稳概率值。在具体计算时,每抽样一次求得危岩的安全系数K,并对K进行安全判别,每次抽样结束后累计K小于1的次数,根据贝努利定理,其值与总抽样次数的比 值为失稳概率的近似值。

危岩体的稳定性采用《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与塌岸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大量工程实例,结合规范要求,主要考虑了3种工况和荷载组合:

天然工况,考虑自重和天然状态下的裂隙水压力;

暴雨工况,考虑自重和暴雨时的裂隙水压力;

地震工况,考虑自重、天然状态下的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

在影响危岩体稳定的各个岩土参数中,危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受野外采样、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岩土体自身的重度参数变异系数较小,把它视作常量来处理危岩稳定性的计算结果不会产生过大的误差。

2、危岩失稳后危害范围的评价预测

危岩失稳后形成的崩塌落石的运动形式可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自由崩落等,运动轨迹不确定性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有:危岩落石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其坚硬强度;边坡或山坡的高度、坡度、坡形;坡面组成物质及其表面起伏程度,覆盖层植被情况等。

危岩失稳后形成的落石运移距离可采用落石运动抛物线和坡面直线运动方程来计算。

三、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基本分为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即数学分析方法)2大类,有些情况,可用后者。但多数情况下,仍须采用前者!即预测危岩失稳可能性,选择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估计数学分析及其解答的适用性。

1、定性评价要素

①当地危岩崩塌历史:包括破坏形式大小、数量,产生破坏的原因;

②斜坡特征:包括斜坡地质条件,斜坡形态;

③环境:包括降水、地震、爆破等。

2、定性评价方法

①成因历史分析法;

②赤平投影分析法及块体理论分析法;

③工程地质类比法。

3、定量评价

根据各种破坏类型,尤其是块体受力状态及起始运动形式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价:3.1倾倒式崩塌是倾覆破坏,可按倾覆稳定进行计算;

3.2滑移式崩塌可按抗滑稳定验算,比如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3.3鼓胀式崩塌是由于下部软岩受无侧限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向侧向膨胀引起的,因此可采用天然状态无侧限抗压强度验算;

3.4拉裂式崩塌是受抗拉强度控制的,可用抗拉强度理论验算;

3.5错断式崩塌可用岩石的抗剪强度验算:

通过现场地质及地质历史调查分析,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极差、较差及一般3级。进行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并提出治理方案。

四、危岩地质灾害评估的内容及主要方法

危岩地质灾害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危岩地质灾害评估的分类按性质可分灾害风险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灾害的生态环境评估等。

1、危岩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

危岩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风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但对其概念却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风险是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有“主观风险”学派和“客观风险”学派之分另外还有的学者认为,风险不只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对灾害风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2、危岩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危岩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过程:

2.1灾害模型

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危岩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重现期,获取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并建立灾害强度一频率关系。

2.2抗灾性能模型

确定遭受灾害影响的可能区域以及其内部的主要建筑、固定设备、内部财产以及人口数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2.3灾害风险区价值模型与风险损失估算

价值模型是指确定危岩地质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价值,以及价值的计算方法。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绘制风险图。

3、危岩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方法

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计算。常用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参数叠加法、模糊数学评判法、信息量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4、区划方法

危岩地质灾害空间评价区划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工作目的和工作尺度。一般可考虑两种方法一是从高到低的方法;二是从低到高的方法;或二者结合考虑。

4.1从高到低的方法

从高到低的方法是一种先综合再分解的工作方式,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可能情况下对主要因子予以赋值给出量的概念。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小比例尺地质灾害空间区划图的编制和分区评价。由于是在综合意义上的分解工作。就要求研究者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方面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对以往资料的收集分析比较系统全面,对所要研究评价的地区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准确地列出不同级别评价单元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

4.2从低到高的方法

从低到高的方法是一种先分析再综合的工作方式,一般是按某一尺度选定一系列评价单元方格、行政区或自然搜索。对各单元按同一套因子定量、量化、计算,最后把数值接近的单元合并同类项。研究建立空间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可采用图斑合并方法—传统聚类方法,基于空间邻接系数的聚类方法等。重复这种方法,直至达到工作目的。工作过程中注意不同级别的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因子系列,并尽可能用量化指标表达。适宜采用各类统计数学方法。

五、结束语

随着危岩勘查,治理的逐步实施,其勘查技术及工程防治技术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危岩崩塌防治措施很多,任何一项技术和方法不是万能,各自具有自身的特性和适用条件。在防护工程中,首先要查明危岩的特征,然后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防护要求及防护目标等,首先在满足技术上可靠。合理的基础上,从经济上比较,选择出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2008.

[2] 殷坤龙,张桂荣.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J].2004.

第6篇

【关键词】 中药资源;风险分析;应对策略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认为,中药业的发展首先有赖于稳定、良好的中药资源。因此,健康良好中药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水平。所谓健康良好中药资源的发展,是指能够持续生产出产销对路、供需平衡、品质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资源生产过程,其生产既能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也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药农(企)利益,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目前我国中药资源正面临着野生资源渐趋枯竭、部分中药材濒临灭绝,人工栽培中药资源品质下降、质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加之中药资源普遍存在着产销不对路、供需不平衡现象,我国中药现代化所依赖的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严峻。尤其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急过程中,充分暴露了中药资源生产的一些问题,很多原材料一时无法供应上。中药资源的生产过程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复合的生产过程,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潜在的诸多风险造成了上述生态系统缺乏可持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影响了中药资源的产量、质量与效率。由于受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偶然性及生产难度等制约,导致中药资源生产不持续、不稳定与不平衡的可能性。笔者现结合中药资源生产的实际,从风险产生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划分,将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为政策、生态、社会、技术、灾害、质量、市场及内部等8类;并对中药资源生产过程进行风险分析,明确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偶然性与生产难度,同时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探寻应对策略,为溯本求源地解决中药资源的实际问题、促进中药资源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1.1 政策风险

中药资源生产属于农业范畴,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粮食作物种植风险规避的政策支持,惠农的农业保险形式多样、直接易见,农民种粮利益得到保证。2008年,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中央财政的补贴范围从主要的粮食品种扩大到花生和油菜,但对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多数农产品仍没有实施农业补贴。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仍对不少中药材品种征收农林特产税,无形中增加了中药资源的生产成本。现今我国药材生产者多为零散农户,难以承受不可预见的种植风险,不同的政策倾向更易引导资源生产者选择种植风险较低的农作物种类,许多传统药材产地纷纷刨药种粮油或种花果[1]。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的影响下,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价格开始上扬,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具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药材种植面积将因之受到影响,中药资源生产濒临巨大的考验。

1.2 生态风险

该风险是指资源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资源生产利用方式具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风险。中药资源人为干扰强度可分为野生中药资源、半野生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资源。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也因野生与家种的品质差异正遭受着大规模的非理性采挖,天然植被破坏严重;尤其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掠夺性的采挖极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报道,挖1株甘草可破坏方圆4~5 m2的植被[2],1984-1985年两年间,宁夏银南地区中宁等四县共挖鲜甘草约1.7万t,直接破坏草原达1.64万hm2,间接破坏草原达4.93万hm2,土壤沙化扩大[3];而滥挖甘草造成的草原沙化10年内都难以自然恢复。更为严重的是,破坏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的人为干扰致使大部分中药材品种丧失了遗传进化潜力,由此造成的中药种质资源的退化将无法逆转。

1.3 社会风险

该风险是指由于社会流行疾病谱的变化与社会种植风气所致的产需失衡、量不持续的风险。中药资源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药的需要,但不确定的社会流行疾病谱使得中药资源需求波动复杂。以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为例,抗病毒类药材需求旺盛,金银花、牛蒡子等全国市场货源销售一空,相关中药产品生产难以维系。社会流行疾病谱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药资源后续的产出,如板蓝根受“非典”需求刺激生产,库存丰富,2003年以来的市场以消耗库存为主,价格也跌入谷底,药农(企)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此外,我国中药资源生产者对药材种植盲目性依然很强。某些药材因高价刺激,导致种植面积无序扩大,由此陷入长时间的低价烂市;而某些药材因价格偏低,药农就弃种或少种。这种非理性的一哄而上(下)的社会跟风种植风气,极易造成中药资源数量的不稳定与不持续,影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4 技术风险

在我国500余种常见中药材中,可以人工栽培的只有200多种。目前,我们仍对多数中药材生态及生长特性缺乏了解,其人工引种与栽培过程中的瓶颈因子尚未明晰,无技术支持已成为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来源。例如,受制于滇重楼生长特性与栽培技术,滇重楼的生产一直难以持续,导致以其为原料的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开工不足。再如,业界尚未完全掌握冬虫夏草抽生子座技术,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难以维续,冬虫夏草资源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危险境地。

1.5 灾害风险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变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成灾比率高[4]。有资料显示,2006年5月甘肃河西地区的霜冻和干旱灾害至少造成板蓝根减产30%,而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1万余亩中药材生产基地被毁。自然灾害不仅使中药资源大面积减产、药材质量大为降低,也对中药资源的后市供求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总之,自然灾害使所涉中药资源减产甚至绝收,致使药材货紧价扬,种植面积、库存、出口等状况随之改变;同时,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使一些救急药材需求尤为紧俏,由此改变的药材市场供求失衡增加了中药资源生产的风险。

1.6 质量风险

该风险是指中药资源质量极易受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药材质量波动多变,所产药材无法稳定安全地入药。中药资源的质量风险来源于不合理的栽种、采收和储藏方式。所谓不合理的栽种,是指栽培品种、栽培地、栽培技术的选择并没有遵循药材生态及生长特性,药材质量与药效发生漂移;不合理的采收(包括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改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影响了药材的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而不合理的储藏方式(包括时间、位置、方式等)使药材发生霉变、虫蛀、返油等现象。此外,在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药农(企)为了防治病虫害,对药材施用大剂量农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已成为中药资源能否准入市场、走向国际的绿色质量风险。

1.7 市场风险

该风险是指中药资源生产者对市场接受与竞争能力缺乏预测,对市场需求的变动难以确定,进而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的风险。中药资源的市场风险首先来源于药材生产周期,因中药材生产周期有长有短,一些木本类药材如山茱萸、银杏、栀子等一般需要5~7年才能达到用药标准,此类资源的市场接受能力、竞争能力等无法做出准确的长期判断,栽培风险巨大;而一些短期药材,如板蓝根、薄荷等,虽当年种植就有收益,但此类药材对市场供求关系反应迅速,更容易造成资源烂市或缺市。其次,中药资源属于特殊的商品,“卖得掉是宝,卖不掉是草”,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医药企业、药材收购商漫天压价,生产者市场处境被动。在风险巨大的医药行业,医药企业通过市场把风险转嫁给资源生产者,生产者利益受到伤害,生产积极性大挫。此外,中药资源的生产容易受到市场信息的影响。任何市场投机行为,如庄家操纵、媒体炒作、药商跟风等都能引起中药资源供求关系与产出状况的变化,增加了中药资源生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

1.8 内部风险

中药资源生产风险除了来源于上述的外部环境外,不健康的资源生产也与药材自身有关,这是中药资源生产的内部风险。此类中药资源一般具有种子萌发率低、种子结实率低、生长缓慢、对生境要求严格、腐生及寄生的一些特性。例如,明党参、高山红景天的资源生产就受制于其内部机制:明党参种子后熟阶段与梅雨气候的不协调是导致种子萌发率低及更新种群少的主要原因之一[6];而高山红景天花朵败育率高、种子成熟度低、有性生殖弱是其生产质量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7]。

总之,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潜在风险是我国中药资源生产极其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各个风险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现代农业产业的繁荣越来越依赖于化肥、农药、良种、农机等技术要素,而在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为求更大的收益,过分及不合理地使用上述技术,由此衍生出大量的生态与质量问题,如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农药残留超标等;不可预计的灾害风险一般还会次生出生态、质量、市场及社会等风险;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内部风险必然会提高中药资源的质量风险级别等。

2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风险应对策略

2.1 加大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

为稳定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给予适当补贴。通过国家负责、企业参与的形式,积极引入国家保险、商业保险、良种补贴、化肥补贴等机制,降低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的种植风险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农民种植药材的风险,确保药材种植面积,保证中药资源的正常供应。

2.2 禁止乱采滥挖,保护生态环境

非理性的攫取与采挖是中药资源生产风险的主要原因。乱采滥挖除造成野生中药资源量急剧下降外,其直接破坏的生态环境将使中药资源生产成为“无源之水”。政府部门应对中药生产与经营者首先在制度与法规上加强监管,杜绝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权责不清、管理不力等现象,对因采挖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的中药资源品种,如冬虫夏草、甘草等,应引入资源生态税收制度,让资源受益者负担生态恢复的成本,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获益者对生态环境保护角色,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2.3 引导专业种植协会的建设,确保中药资源产质

缺少专业的中药材种植协会是我国多数中药资源量不持续、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专业种植协会的建立首先可以协调中药资源的生产,避免一哄而上(下)的种植风气,确保有序生产与供应;其次,可以在源头上避免同类中药资源恶性竞争,控制假冒劣质药材流入市场,恢复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资源生产者的权益;第三,可以指导中药资源生产,增加产研转化能力,提高产质水平;第四,能够快速地组织生产,对公共突发事件具有较好的应急能力,保障突发环境下的用药安全。

2.4 加强中药资源研究,提高产研转化水平

目前,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仍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已有的技术多半是经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可重复性低,此弊端直接导致我国中药资源生产规避风险能力的低下。中药资源研究应注意:①不仅要加强中药资源的应用技术研究,更应加强其基础研究,从源头入手提高产研转化水平;②加强中药材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累积及其变化等规律研究,促进中药资源生产技术的科学制定;③加强种质种源的收集,保护中药资源的进化潜力,防范种质退化带来的生产风险;④及时保护所得科研成果,切实维护研发者和生产者的权益,确保中药资源研发与生产的可持续性。

2.5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中药资源逆境抗性

我国的中药资源生产频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做好防灾减灾,对于防范生产风险、确保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药资源防灾减灾工作应包括:①明确影响该地区中药资源生产的灾害类型、影响强度、发生频率等,评定该地区发展中药资源生产的风险等级,合理安排生产;②坚持“预防为主,减防结合”的原则,对可以预见的灾害如气象灾害等,应及时制定避逸措施,降低灾害损失;③加强抗逆研究,通过良种选育筛选抗性品种,提高中药资源逆境抗性。

2.6 控制药材生产要素,倡导良性生产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中药资源生产是以栽培生产与野生生产并行。因此,发展中药资源生产,一方面应鼓励规范化生产,控制药材生产要素,从生态环境、种质、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确保栽培中药资源的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形式多样良性生产方式,如野生抚育、生态栽培等,增加优良野生中药资源的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用药需要。此外,在药材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改变防治观念,以生物、栽培、物理机械等综合防治取代化学防治,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资源环境。

2.7 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规范市场管理

针对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市场风险,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规范市场管理。政府部门应充分理顺供求关系,及时向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指导药材生产;各地专业种植协会应对主要重点大宗中药资源建立预警系统,根据历年供需关系及规律预测当年生产与需求,使得中药资源生产具有计划性;相关部门还应提倡多种方式的订单生产,建立可靠的市场信用机制,确保产销顺畅;同时,应规范中药资源市场管理,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加快流通过程,增强市场的风险规避能力[8]。

2.8 动态监测,加强珍稀濒危资源的特性研究与替代研究

为了保障中药资源的持续稳定,降低生产风险,应尽快开展第四次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并据此建立中药资源信息库,动态监测资源生产状况,合理安排市场供给。另外,对资源量日益减少的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科研单位一方面应加强对其特性研究,摸索该品种的致危因子,并据此建立合适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产量;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替代研究,寻找疗效确切、资源量丰富的替代资源,确保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有量,稳定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小结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中药资源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它贯穿着中药资源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好中药资源生产过程的风险分析,控制和防范风险,对解决当前中药资源中迫切的实际问题,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的资源管理利用方式,真正实现中药资源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依旧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期间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方法的变动,更需要制度法规的规范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城乡经济开局良好,整体价格上涨较快[EB/OL].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57792&record=385,2008-04-22.

[2] 刘泉龙,马 莲.滥挖甘草毁了草原[N].科技日报,2002-07-04(4).

[3] 解振华.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与执法提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130.

[4] 李学举.我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中国减灾,2004,14(6):6-8.

[5] 郑智文.今年洪涝中药材将受到哪些影响[J].全国药材商情,2003,27(3):6.

[6] 胡方方,李宗芸,黄淑峰,等.明党参濒危机制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5):585-588.

第7篇

关键词 雷电灾害;航空服务;雷击风险评估;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3-0086-02

0 引言

新建的航空港位于许昌市东城新区,四周环境较为空旷,遭受雷击的概率较高。根据河南省气象条例、河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许昌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的有关规定,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应进行防雷安全风险评估。

1 许昌航空港概况

1.1 项目概况及评估范围

航空港建设项目位于许昌东城新区,北临天宝路,东侧徐州路,南邻学府街,一期项目包括:许昌民航大酒店25层,地下1层,楼高115.2m,建筑面积46 760.6m2,按五星级标准设计,为前来乘机的旅客提供优质的餐饮和住宿服务;许昌城市候机楼3层,楼高20.55m,建筑面积11 464.3m2,候机楼包括信息集成、航班信息显示、时钟、有线电视、公共广播、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收费、楼宇控制、无线通信、内话、安检信息管理、离港、引导标识等15个系统,项目建成后,乘客可在许昌候机楼直接办理行李托运、换登机牌等登机手续,乘坐民航大巴到新郑机场直接登机。

1.2 气候及雷暴活动概况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暖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根据许昌国家基本气象站提供的三十五年(1971-2006)雷暴观测资料显示:许昌春、夏两季(5到9月)多雷暴天气发生,初雷日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0.6天,最高达到30天[2-5]。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标准划分 [6],许昌属多雷区,是雷电灾害多发区。

2 雷击风险评估

3 应增加的雷电防护措施

3.1 外部防护措施

1)应将建筑物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不在保护范围内的金属物应与建筑物屋面的接闪器作电气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2)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注:各种入户线缆切勿捆绑、搭接在避雷带等接闪器上);

3)出入口、露天场地等有直接雷击危险的处所应在显要位置采取警示措施,室外各种有可能因雷击而产生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伤害的金属构件(如路灯杆等)应在显要位置采取警示措施;

4)严格对玻璃幕墙进行防雷设计。民航大酒店属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顶部的女儿墙盖板,是雷击率最大的部位,可将盖板设计成接受雷击的装置,与建筑物防雷地网可靠连接,起到泄放雷电流的作用。

3.2 内部防护措施

1)各类入户的金属管线应在入户处进行等电位连接并连接到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保护管及走线的金属桥架应全程电气导通,并在两端及穿越不同防雷区处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2)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沿电源线、信号线进入建筑物内对设备造成损坏,应加装三级浪涌保护器。应在地下室低压总配电室的低压配电柜加装第一级浪涌保护器,在各楼层配电箱内加装第二级浪涌保护器,在各重要设备前加装第三级浪涌保护器,对于消防、监控控制设备,应在信号线上加装信号浪涌保护器,在电源线上加装电源浪涌保护器,在室内配电箱内加装第一级浪涌保护器。

4 结论

本文运用组合评估法对许昌航空港项目进行了定量分析,估算出许昌航空港(民航大酒店)项目由雷击造成的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1=1.16×10-5,由雷击造成的人员生命损失风险R2=0.99×10-5,针对以上的评估分析为该项目的防雷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1714-2《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M].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73.

[2]王红艳,吴璐,王跃民,等.许昌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31(1):56-59.

[3]宫翠凤,姜中民,周丹,等.威海市雷暴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3):48-51.

[3]刘佼,肖稳安,陈红兵.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4):21-26.

第8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0.引言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过至今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理论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1]我国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过程中,用于评价地质灾害的方法有: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危险性评价、统计分析、破坏损失评价、易损性评价等等,另外还有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以及风险性评价等方法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补充。[2]这些方法在使用上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依风险评价的方法、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

1.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研究,基本上依附于基础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及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3]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开始突破传统,研究的理论与价值得到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之后,更是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学科。[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由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出发,并且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以此来通过统计分析强化评价过程的规范性。[5]过去的定性研究走向现在的定量研究,在此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渐渐形成了具有较高完整性以及规范性的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也日渐丰富,灾害评价的科学性也日渐提高。[6]下面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阐述: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以及活动状况、活动规律来分析地质灾害的潜在形成条件。该方法的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定性的方式,来分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活动规模。

(2)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地质灾害的历史活动以及未来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以此来确定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其主要内容为:地质灾害的历史性活动规模、频率以及密度;未来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

(3)易损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考察地质爱海受害受灾时的承灾能力,其主要是根据受灾体的构成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城市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分布情况进行评价。该方法的评价目的为主要是评价受灾体遭受地质灾害破坏的可能性以及其难易程度。

(4)统计评价分析方法。依据历史地质灾害如何形成以及其活动状况、规律等情况,来统计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与频率。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模型法或者使用外延法来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区的范围、时间。

2.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办法主要目的在于清晰评价与反馈不同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地质灾害的总体风险水平以及地区差异,以此来为我国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构建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与办法,一方面能够促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意识。在对于人口伤亡以及经济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的期望损失分析中,要将危险性分析以及易损性分析纳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之中。通过对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面的危险性、易损性分析两方面分析,确定风险区位置、范围以及地质灾害活动的发生频率。[7]其中期望损失分析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析的核心,目标在于能够检测地质灾害对于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

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分析与联系,形成具有层次性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如图1。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而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类型以及面积,可以将其分为点或面评价以及区域性评价。

其中点或面评价是指针对一个地质灾害体进行具有独立特征的灾害群的灾情程度评价,或者针对一个具有统一特征的自然区域、社会区域来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一般情况下,评价区可以选择一个县市,也可以选择几个县市。而区域性评价主要是针对跨地区的面积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其评价范围可以是一个省份或者几个省份,面积可以达到几百万平方千米。不过这种评价方法常常难以精确计算其数据,综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见表1。

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

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办法的不同,其评价目的与内容也有所不同,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之后能够进一步明确不同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以此来确定风险分区的原则以及方法。同时可以通过针对各项基础数据的全面调查,来对风险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地质灾害分布图,同时将各种基础图件以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数据编制出来。最后通过综合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口死亡、环境破坏等情况,进行综合风险评价。

4.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是风险管理与与减灾管理的基础,其成果能够为国土资源开展有效规划工作提供指导,以此为救灾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概述入手,通过对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危险性评价、统计分析、破坏损失评价、易损性评价等方法进行说明,以此构建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来促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发展。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来将其理论与实践工作不断结合,最终丰富与完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高华喜,殷坤龙. 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时间预测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第9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形成原因;预防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地质灾害给水利工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这些地质灾害,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有效的救援,灾后如何有效地修复并投入使用,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根据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大地之上江河纵横,流域面积超出1000km2的大江河就多达1500多条。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建成了约10万座的水利水电工程,这些工程都发挥了比较好的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在带来极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地质灾害的情况。灾害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水库引发的地震;第二种是库岸岸坡稳定,而第三种为浸没问题。其中水库引发的地震是指水库在蓄水的过程发生地震问题,截止到现阶段,大约已经发生了100多例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位实际的升降情况与地震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水库引发的地震造成的深度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大于20km。而水库岸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塌岸还有崩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出现在平原或者是盆地的地区。

2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

2.1 工程建设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活动(比如进行坝基开挖、边坡进行开挖、人工的堆渣以及水库蓄水等)直接导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崩塌、滑坡、围岩坍塌、水库大流量渗漏、水库诱发地震、地基(或者是采空区)发生大规模的塌陷等情况。

2.2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工程建设与自然因素(比如暴雨、洪水以及地震等情况)共同引发的地质灾害(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是地面塌陷等情况)。其中又以汛期洪水地质灾害的情况最是明显。汛期的洪水地质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滑坡、泥石流、河岸出现冲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与洪水相关的自然或者是人为的灾害。有一些水电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就曾发生河岸冲刷出现坍塌的情况,特别是在汛期的时候,如果导流洞或者是溢洪道进行泄洪,出口河岸以及下游河道经常由于冲刷掏蚀发生塌岸,从而形成灾害。

2.3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都是地震地质灾害以及超标洪水地质的灾害,主要指的是所有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区因为天然地震的活动以及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影响从而引发的对人民的生命、人民的财产以及工程的建设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问题,主要包括了地震或者是超强的暴雨期间工程区遭受的崩塌、滑坡、滚石、泥石流或者是塌陷等自然灾害问题。

3 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预防实践措施

3.1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勘测质量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一定要不断的加强,这样可以比较有效地提升整个工程勘测方面的质量问题。在当今阶段,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技术手段是目前水利勘测部门进行预防地质灾害技术比较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3.1.1 选择信息测绘的高科技技术。水利工程相关的勘测人员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的勘测技术,大体都包含了GPS定位以及三维成像技术等一些比较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对工程周边的地区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认识。而以前比较传统的二维化设计图,选择建模的技术转换为三维立体化的模型图。现阶段所有的勘测技术在对水利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利用移动式的ArcGIS平台,能够起到有效提升勘测质量的作用。

3.1.2 合理利用信息监测的技术。所有的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在出现之后,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选择信息化的监测技术,对工程周围的地质变化进行有效监控,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风险自动化进行预警的重要功能。

3.2 根据工程实践问题做好灾害防治预案设计

对工程地质灾害方面研究有效的防治预案,这是之后阶段地质灾害方面能够有效进行预防的重要任务。

3.2.1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现阶段监测方式分为日常监控、汛期监控以及应急时期进行的监控这三种情况。其中日常监控指的就是对整个水利工程在非汛期的时候所进行的风险监管方式,由于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三级监控的方式,而汛期所采用的是二级或者是一级监控模式。应急监控的方式主要是对于洪涝、地震或者是滑坡等一些地质风险相对较高的或者是已经发生灾害的情况,由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风险相对其他的灾害比较高,所以一定要选择特级监控这种监控模式,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启动相应的救援预案。

3.2.2 采取有效的应急方案。在进行风险防治的预案当中一定要包括严密的应急方案。比如对应急的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对地质灾害的风险方面所采取的应对技术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在应急措施方面必须要进行严格标准的重要内容。

3.3 结合环保理念,减少人为因素灾害形成

对于自然地质发生的灾害,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地质灾害在进行预防的过程当中,人力干预效果相对更加明显,也会更加有效。因此,预防人为因素的干预工作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中是需要进行预防的重点所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工作,因为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3.4 做好灾害预防中物资、人力调配工作

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灾害进行设计预防的措施,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必然需要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持。所以,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的措施当中,预防物资与人力之间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调配。在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需的物资数量可以充足调配,在人力资源方面一定要合理配置。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较多。它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工程建设、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共同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然而水利工程的对象种类较多,包括:边坡工程、水库工程、地基工程和地下工程等。

水利工程往往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加强水利工程的管护及地质灾害监测,可以保障水利工程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高,何伟.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4).

[2]王艳妮,刘刚.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的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6).

[3]李晓,李守定,陈剑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9).

第10篇

关键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隧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地质灾害现象给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极其不利的影响。它不仅极大的缩短了隧道的使用寿命,甚至由于不良施工导致引起的车辙现象更是极大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勇敢的面对挑战,积极寻求解决措施,加强对施工细节的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隧道的施工质量。

一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与分析

(一)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类

(1)围岩的变形破坏:这类灾害的产生主要与围岩的岩性、结构体和结构面的几何切割特征及应力条件有关。包括:①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主要破坏形式表现为大的变形位移和滑塌等;②破碎岩(如断层破碎带、风化带等)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掉块、滑塌、崩塌和泥砂石流等;③块状岩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局部掉块;④坚硬脆性岩的岩爆:多发生于深埋、高应力区的隧道中。

(2)涌水、突泥灾害:这类灾害主要是由于隧道的开凿,破坏或改变了隧道所在地区原来的水文地质环境,隧道成为新的良好的地下水排泄通道引起。灾害的主要形式包括:①破碎岩的裂隙、缝隙渗水、漏水、涌水;②岩溶裂隙水、管道水的涌出,以及携带大量泥砂的突泥、突砂。

(3)地面沉降和塌陷:由于隧道开挖及大量抽排地下水引起。包括:①浅埋隧道、城市地铁或大型管道开挖及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②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排放大量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和泉水枯竭。

(4)其它地质灾害。主要包括:①有害气体(如瓦斯)突出造成的灾害;②地下水对隧道建筑物的侵蚀、腐蚀作用引起的灾害;③隧道的冻融灾害;④高地温灾害;⑤地震灾害。

(二)隧道地质灾害分析

由于隧道工程属于人类工程活动的一种, 其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与人类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别无二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特点:隧道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类工程活动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工程建设同地质环境不协调所致。同自然地质灾害相比,隧道地质灾害强度低、频度较大,危害性大。 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可防止性。

因此,为避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多管齐下,加强防治措施,具体如下:做好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合理确定防治目标;多方案比选防治工程方案;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妥善确定防治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实行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测工作。

二、隧道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

隧道发生地质灾害的根本因素是人类不科学的施工和盲目的施工、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不协调。一般情况下,隧道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进行比较,有着强度低、频率大和危害大的特点,是有着可预防性质的,所以在隧道施工中,做好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常见问题的预防,可以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隧道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需要做好地质的勘测,确定防治的目标,优化防治方案,选择防治施工的方法,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隧道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使隧道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灾害问题减少发生的频率。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隧道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受长度和深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使隧道施工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遇到地质灾害问题更多,还有很多不可预料的灾害,只有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加强预测与防治措施,才能真正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和顺利完成。

三、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

(一)围岩出现变形破坏现象

在隧道施工中,围岩遭到变形破坏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导致围岩局部和整体区域大变形坍塌、破裂,甚至坚硬的围岩体出现岩爆等严重后果,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之所以会出现围岩变形破坏现象,主要是由于围岩特殊的地质结构所造成的。围岩所特有的特性,地应力的性质以及地下水的情况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岩爆现象,出现的次数更是十分的频繁,经常出现在没有地下水的情况下。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岩爆经常以片帮,劈裂,弹射等现象为主要表现形式,甚至会引发地震等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而对于其他一般情况下的围岩变形破坏,大多会出现在断层破碎带、接触不良或者是不整合的比较软弱的岩层等地质环境中。

(二)隧道施工中出现塌方现象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地质结构常常出现不稳定现象,使得岩层的薄体区域经常出现小的褶曲,在对这种地质结构下的岩体进行打穿时,极有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不均匀或者是软弱岩层体塌方等现象出现。当隧道经过岩层的破碎地带以及断层地带时,岩体内潜在的地应力得到释放,地质结构过于松散,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岩层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胶结性能也不高,导致在开挖隧道之后,围岩体难以保持稳定而出现塌方现象。特别是当隧道在经过进出口位置及其附近区域时,围岩更不容易保持稳定,极大地增加了出现坍塌现象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坍塌大多发生在涌水区域,特别是涌水区域的顶部与右侧坍塌现象更为常见,降低了隧道施工质量,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隧道施工中出现涌水突水现象

众所周知,在施工施工中出现的地质灾害中,涌水突水现象发生的几率最高,而且所带来的危害也更为严重。因此,涌水现象越来越受到研究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等专家的高度重视,不断进行广泛的试验和测验以便更好的研究涌水问题。涌水这种地质灾害主要是因为开凿时隧道遭到破坏或者是隧道所在区域原有的地质构造发生了改变,使得良好的地下水通过隧道进行排泄而发生的。其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岩层破碎处出现裂缝,渗漏现象严重,岩溶裂隙水以及管道水被涌出,或者在涌水时会伴随着大量的泥沙、突沙等情况。

四、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

(一)塌方的防治措施

很多松散和破碎的围岩都会发生隧道的塌方,一般情况下,要对围岩整体进行稳定性和强度的处理。施工中常见的处理方法有:超前长管棚和超前锚杆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围岩进行稳定与强度的加固处理,使隧道塌方机率降低。而断面大隧道在开挖中,一定要对软弱围岩的部分采取逐步开挖的施工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围岩大大缩短暴露的时间,在开挖后,也可以立刻进行支护处理,使隧道围岩稳定性大大增加。

(二)岩爆的防治措施

岩爆的防治措施,既可以采取预报的监测,也可以使用地应力进行卸除,使用多循环分步开挖及超前高压注水等施工方法对岩爆可能发生的部位重点监测和预控,这些措施可以缓解岩爆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突水与涌水的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出现的突水与涌水等地质灾害可以通过排、堵的措施,或者排堵结合使用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对突水与涌水治理的同时,也要对施工工程附近暗河及溶洞的突水部位做好监测与预控。通过监测与预控实现对施工阶段地质的预报。监测与预控工作既要准确的分析出溶洞与暗河和隧道的交汇位置,在隧道施工出现突水与涌水后,对非岩溶深埋的隧道要进行排水导坑及钻孔疏干的治理措施。岩溶隧道和浅埋隧道的治理要以堵为主,在最大程度上阻止地下水位下降,防止地面出现塌陷及井泉干涸等现象,这些问题会直接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施工中还可以使用先隔水层然后再进行含水层的开挖,可以有效防止发生突水的地质灾害,有时也可以使用超前引排和超前预注浆等施工方式,都可以有效减少突水的地质灾害程度。

(四)地面坍塌与沉陷的防治措施

地面发生坍塌,可以采取回填、绕避等施工方式,有时还要对施工洞穴的顶板加固等措施,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地面坍塌和井泉的干涸,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很多浅埋隧道地表坍塌都是由隧道塌方造成的,所以可以在隧道开挖初期,采取锚初期的支护,控制隧道发生变形。

(五)其他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隧道在施工中如果穿过煤层,很可能发生瓦斯爆炸,所以一定要对地质预挖部位进行地质的探测,加强地质隧道施工的超前预报十分重要。另外还有钻爆法隧道施工对防爆的处理和防治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风险,但是施工中只要我们能认清常见的地质灾害成因,规范施工,做好防治防范措施,就能减少和避免这些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将隧道施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毛井玉.谈公路隧道施工中复杂地质环境的处理[J].广东科技,2014,10:144+137.

第1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防治手段;灾害预警;划分防治区域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而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地质灾害的发生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对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程度破坏。因此,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当前地质灾害的现状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大边界线长,因而,在全世界的地质灾害中处于严重的受灾地区。对于受灾程度的确定,主要从灾害的强度以及灾害给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带来的损失来进行衡量。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西南山区经常会因为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还破坏了当地的通信设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建设。针对这种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大山区的建设力度,以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各方面损失。其中建立防治体系是将地质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有:灾害的监测预警、调查区域的划分、相关的应急处置、集体的搬迁治理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等。

2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2.1灾害的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是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上进行重点投入。系统建成后,当所监测的区域发生异常变化时,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判断,并把生成的灾害数据信息结果进行收集和反馈。其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警。这样一来,就能为灾害的处理、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具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流程。

2.2划分防治区域

划分防治灾害的区域,是进行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防治环节,是对灾害频发地区的异常现象进行调查判断。具体在调查灾害频发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情况两方面。首先,要对划分的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并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展示出来。其次,还要通过调查灾害发生地的地质情况和周边的影响问题,预测所划分的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并进行灾害发生危险等级的区域划分。这样一来,就能够明确各个区域地点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的危害性。相关人员就能够基于此,研究出了相应的灾害预警方案,并传达到当地的人民群众中间。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地质灾害所能造成的影响。

2.3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2.4集体的搬迁治理

当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发出了灾害的报警提示,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当地居民撤离。如果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的情况,就通过其他的设备调用和避险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集体搬迁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3.1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首先,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其次,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最后,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3.2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其次,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最后,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4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相关部门必须做好对其的防治工作。此外,还要根据地质环境的应用特点,对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区域、时间、条件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这些控制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的方法手段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因而,不断完善灾前预防、灾后处理重建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相关科研人员研究重要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5):1469-1476.

[2]韦仕川,栾乔林,黄朝明,等.地质灾害防治的土地利用规划软措施研究综述及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14(3):159-165.

第12篇

1950年以来,贵州人口从1416.40万人增加至2010年末的3479万,增幅达145.62%,人与水争地、与生态争水的矛盾明显激化。至2010年,贵州已建各类水利蓄水工程2073处,总库容354.27亿m3,其中:大型水库16座,总库容321.67亿m3;中型水库62座,总库容17.2亿m3;中型水库1995座,总库容15.41亿m3,全省各规模水利工程数量及库容与全国对比,见表4[7]。机电灌排设施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省机电灌排装机容量为29.5万kW,占全国总量的0.67%,其中固定机电排灌站3676处,装机容量17.9万kW,占全省总量的60.68%;流动和喷滴灌装机11.65万kW,占全省总量的39.49%,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全省喷滴灌等灌溉设施装机占全国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堤防建设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堤防1598km,占全省总河道长度的7.09%,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7%;堤防保护耕地16.8万hm2,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58%,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9%;堤防保护人口3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0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堤防达标情况方面,全省防累计达标长度359km,占地方总长度的22.47%,比全国水平低19%,见表6农田灌溉方面,全省灌溉面积113.6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4.80%;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3.1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4.53%。全省节水灌溉面积39.174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4.6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8.9万hm2,占相应灌区设计灌溉面积的76.0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全省旱涝保收面积63.4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56.0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022hm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033hm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人均保灌面积0.012hm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3%;农村人均保灌面积0.019hm2,比全国平均少57%[7]。

贵州水利防灾减灾的战略需求

从前述的内容可以看出,贵州水利防灾减灾保障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从成灾率看,可以认为贵州水旱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所取得成效明显快于全国水平。随着人口激增和城市化、工业强省、信息化、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正常生产对生命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增加,灾害风险的增长是必然趋向,这导致水旱灾害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表现得更为复杂,更易于引起次生灾害,构成灾害链,因灾影响范围也由以往的农村生活、农业生产逐步向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等延伸,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也前所未有的增加,使经济社会在重大水旱灾害前更为脆弱。如: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虽然直接诱因不是水旱灾害,但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区域水安全保障问题;2011年望谟“6•06”山洪灾害的主导因素除了暴雨,旱涝急转也是主导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重大水旱灾害,民众在传统确保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要求灾害之后能够基本维持或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可见,社会对水旱灾害防灾减灾保障需求不断提高,贵州水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贵州近期水利防灾减灾的几点思考

(1)水利工程建设的地位。近年来贵州频发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水利基础设施依旧薄弱。以2009-2010年连年特大干旱灾期间的受灾范围、灾情等级为例,水利工程尤其是骨干水源工程供水区域抗旱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特大干旱所涉范围大小差别尤为显著。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将不可避免地将重点转入福利社会建设,届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受到一定影响。可见,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条件还是现状人口年龄结构角度分析,近期是贵州大规模实施“三位一体”、“五小”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期。因此,水利工程体系建设近期仍必须在贵州的治水方略中占据主导地位。

(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目前贵州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更倾向于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蓄水工程建设,而用以山洪灾害防治的蓄水滞洪石坝建设并未得到重视,如:2011年望谟“6•06”山洪灾害中,若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有蓄水滞洪石坝以缓冲山洪,将有效避免大规模泥石流高速下移导致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对滑坡、泥石流等重点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示范。

(3)防洪工程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部分防洪工程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工作欠缺,如山洪灾害频繁的贵州望谟县,2011年“6•06”山洪灾害使望谟河新建成的20年一遇的防洪堤全部冲毁。今后需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在山洪灾害频发地区适当提高防洪工程建设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农田水利建设方面,限于经济条件,近年来先后实施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局部地区过分依赖中央和省级资金,匹配资金落实情况欠佳,导致工程实施未达到既定目标。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方财政匹配能力,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进灌区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村河网水系,全面加强水源保障,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治水信息化。随着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投入使用,以及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等项目的实施,全省水利防灾减灾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深入,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水情监测方面,贵州水文站网密度小,且大部分分布在较大河流和大、中型水库,特别是在山洪灾害多发区,捕捉突发性暴雨山洪第一手实测信息的能力更差,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已有非工程措施建设表明,防灾减灾传感网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远小于由于因预警预报不及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救灾重建费用。因此,近期应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造原有网站和建设新网站齐头并进的基础上,尽快推广普及传感技术和传感网在预防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方面的应用。

(5)水旱灾害防灾减灾与科技进步。治水活动中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导向、对安全保障要求相对较低的平衡正在不断被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打破,尤其是在大兴水利工程建设的新形势下,新的秩序尚在建立健全中,以往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难以应对新的形势,这种在非平衡态下支撑发展上新台阶所面临的治水压力与困难,与在平衡态下维持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解决的水问题,显然是有所不同的。一方面,应采取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与各级管理者密切合作的模式,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科学的相关成果,并加强防洪抗旱减灾领域自身的学科建设。从灾害学、防灾学与防灾技术3个层次,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供基础理论、应用科学与实用技术的支撑,使新时期的治水活动既遵循自然演变规律又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目前贵州水利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较低,水利信息化、现代化与发达地区、邻近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力争在水利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