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时间:2023-09-22 09:4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目标;生物教学;素质教育;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根本上来看,生物学的素质教育必须要纳入目标教学的计划当中来,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物素质教育的依据,目标教学就是依据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这些教学要求主要包括对学生生物知识的教育、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学生生物知识的教育方面,目标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要改变单纯的传授生物知识的教学观念,但同时也明确了传授生物知识的主体地位。所以从生物素质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知识教育应该是根本,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所谓的素质教育只能是空谈,而没有生物知识的教育,生物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比如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以在整个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按照目标教学中的相关要求,以生物知识的传授为主,使生物知识的核心地位得到充分确立。

其次,在相关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该紧紧围绕目标教学中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要求,做到与能力培养的充分结合,新的目标教学提出,在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这四种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四个方面,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四种能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使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日常的教学作到有机的结合。

最后,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按照目标教学的要求,教师要能充分掌握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度,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既不能太侧重,也不能漠不关心,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其他方面作到统一和协调。

2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生物素质教育如果失去了目标教学的保障,很可能成为一举空话,一种形式,或者因为没有相关的指导和保障而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同时,生物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生全体性的教育,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实行起来的难度也相当大,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素质教育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要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规划的比较明细,

并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按照相关的明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参照具体情况执行,而目标教学实际上是给素质教育规划了比较规范的范围,教师在这个范围内,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3目标教学是生物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这种推动力表现在对教师的推动方面,生物教师作为生物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首先要具备推行素质教育的能力,而目标教学的出台有利于教师寻找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和欠缺,教师可以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行生物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师资条件。

其次,在推行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相关因素和问题的存在,使得生物素质教育的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很容易造成学校和教师的内在动力不足,而目标教学的出台在为生物素质教育提供了比较规范的教学依据的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的考核提供了依据,比如在考核生物素质教育推行的效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依照目标教学的相关内容对学校或者相关的教师进行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和教师执行生物素质教育的力度。

4生物素质教育是目标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生物素质教育是结合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而提出的,是对传统教育中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全部内容的一种发展和创新,从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传授知识存在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不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所以随着目标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传授知识为主,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意识为辅的素质教育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方式不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育出有用的各类人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目标教学必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必要,而生物素质教育不紧紧强调了生物知识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思想道德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与目标教学的不断发展分不开的。

总之,目标教学和生物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存在而形成的,所以在推行生物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目标教学的相关内容来进行不折不扣的执行,只有这样,生物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切实的执行,生物素质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主题电影是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多年来,我们的人文思想教育是被忽视了的,是不成功的。在实施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关键。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教育的倾向,还人文学科本身的魅力,就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思想教育有关的阅读教育活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开展人文思想教育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人文思想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何利用优秀的电影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就值得我们现代教师去研究,去为现代中学生寻找一条人文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为此有人说:电影,能从诗中学到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音响流动;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结构。它是各种艺术的综合,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思想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电影融光、声、色、画为一体,形象逼真地、深入浅出地演绎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它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相会于课堂,相会于今天;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主题电影能让学生走近名著,和名人握手,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而完善人格,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它还能让学生随剧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惧、憎,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中学生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二、主题电影是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地理和环境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准确地说是一所农村孩子的学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82%的家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学生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家长眼界狭窄,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认识,因而也就缺乏对学生,对自己孩子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需要,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学生现象,更加促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知识来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的现象的形成。因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相对封闭,课堂表现缺乏活力,往往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人文思想的教育,需要一种媒体给他们进行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培养意志的人文思想教育。在这样的客观教育背景下,我们择立了电影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整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改特点,目的就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品德高尚的人”。

三、主题电影对语文知识有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利用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通过观看主题电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特色之一,具有对语文知识强化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第一、利用主题电影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我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电影《围城》让学生讨论,这部电影,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第二、利用主题电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第三、利用主题电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为前提的特

第3篇

关于学生工作模式的问题。

现在学生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学校设有班主任和宿管员,分别负责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但班主任和宿管员的工作比较脱节,这样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其次,一般宿管员素质较差,只能起一个看管作用,不能起育人的作用。宿舍管理工作没做好,这样就浪费了一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极好机会。

班主任要负责班级工作,也要重视宿舍工作,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两手抓。教室是主课堂,寝室是第二课堂。宿舍工作与班级工作不可分,宿舍工作应当是班级工作的自然延伸部分。宿舍工作是分散的,班级工作是集中的,既分散又集中,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班级工作分散到每一个宿舍,宿舍工作又集中到每一个班级。班主任不重视宿舍工作,宿舍工作难做好,而宿舍工作没做好,也影响班级工作。班主任也是宿管老师,即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一套班子,这样将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高度统一起来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效率,从而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班主任也是宿管老师,把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统一起来,这是学生工作的最佳模式。

我一直探索学生工作模式的问题,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高校的管理模式,即要符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

我国高校和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大区别是:“美国高校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要具有硕士学位,中层管理职位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我国高校有的班主任素质较高,但也有很多“完全不懂专业、不懂教育规律的人”,而宿管员多数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头子、老太太,一般认为年轻的有才能的做宿管工作不适合。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素质低,学生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各种事故也集中发生在宿舍。我认为,要把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统一起来,即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要统筹兼顾。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确立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素质结构的问题。如何培养人?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教育方式和素质结构是教育的基本矛盾。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什么样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如何育人?要全面育人、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科学育人,是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全面育人,即全面培养素质,这就是全面性教育;科学育人,即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这就是主体性教育。全面育人,即培养全面的素质结构;科学育人,即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素质教育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全面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全面性教育,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人的素质和培养人的主体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培养人的素质和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两个本质内涵。

思想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用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即培养什么样的思想品质。思想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传统教育方式是说教式,就是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思想教育要采用谈话式,平等交流、形成共识,民主和谐、统一思想。如何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呢?应当精心策划、设计、制作,象制作谈话类电视节目一样,班主任要有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心理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心理是现实的反映,心理问题是现实问题的反映,要坚持心理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爱心教育,要提倡爱心育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爱心是育人之本。青少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关爱,关爱有利于健康品质的形成。爱是温暖的阳光,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是要培养诚实的心理品质,即心理品质第一是要诚实;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地是要培养为人民的思想品质;德育,在于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实是真,为人民是善,高尚的道德是美,即真诚善行美德,真是基本点,善是根本点,美是至高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基本点,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点,德育是至高点。

现代教育根本地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包括主体性教学和主体性管理两个主要方面,主体性教学,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管理,即学生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倡自主学习;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要提倡自主管理。

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呢?

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管理作用。

二严管只能治标,育人才能治本。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主的原则,即要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

三青少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关键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要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有威信,才有影响力。

四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是学生工作的大忌。

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呢?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管理观。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在于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什么是科学管理观呢?学生是管理的主体,提倡自主管理等等。

二要重视心理教育和文化建设。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搞好文化建设呢?文化建设要有建设性,就是要弘扬先进文化,要全面构建人文精神体系。

要管理好学生,归根到底是要教育好学生。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点。

只有做好人本身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把素质教育理论用于学生工作实践中;

把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

思想教育是学生工作的灵魂;

文化建设是学生工作的载体。

管理也是育人,育人也是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学生权利。

全面育人、科学育人、爱心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是育人的基本要求;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生工作要抓好“三率”:白天到课率、晚上回寝率、考试合格率。到课率和回寝率是学生工作的两个硬指标,考试合格率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一般标准。“三率”是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

学生工作要做到“三好两无”:品行好、纪律好、学风好,无严重违纪事件、无厌学辍学现象。“三好两无”是学生工作的基本目标。

我们的工作应当一切为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体性,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但又必须认识到:学生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完善,即学生的主体性不强,所以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说,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我一直反对开除学生,即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开除学生,意味着教育本身的失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教育。

宏观教育和微观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只重视宏观方面,而忽视微观方面,即只搞全校性的活动,而不重视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这样学生工作还是做不好。比如说,“涉外”有学生近二万五千人,体育馆约有五千多个座位,即举办一次大型文体活动仍有约五分之四的学生挡在了门外。“涉外”有寝室约三千二、三百间,寝室文化艺术节约有二、三百间寝室参加,即仍有约三千多间寝室置于事外,可见,全校性活动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宏观教育是主导,微观教育是主体,学校要开展一些全校性的活动,但主要地在于具体做好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个寝室的工作。宏观教育和微观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育好人。

十一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对立,根本地是主体性教育与机械性教育的对立。

主体性教学与机械性教学相对,机械性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受体;主体性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主体性管理与机械性管理相对,机械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主体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主体。

十二

教育工作包括教学教务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两个主要部分,即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又包括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两大块。

什么是学生工作?怎样做好学生工作?这是学生工作的两个基本问题。

关于学生工作的问题,第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工作观。学生工作观有两种:传统学生工作观和现代学生工作观。什么是传统学生工作观呢?传统学生管理是机械管理,即为管理而管理。学生是管理的对象,即学生是机械性对象。什么是现代学生工作观呢?现代学生管理提倡管理育人,管理也是育人。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管理作用。第二是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传统学生管理是强制管理,学生要绝对服从。现代学生管理提倡自主管理、学生自治等等。

十三

学生工作主要是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观的核心是学生管理观。学生管理观有两种:传统学生管理观和现代学生管理观。

传统学生管理是机械性管理,即学生是管理的对象;现代学生管理是主体性管理,即学生是管理的主体。

传统学生管理是教师管理学生,教师管理事务,即单一管理;现代学生管理是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管理事务,即民主管理。传统学生管理是强制管理,学生必须绝对服从;现代学生管理是自主管理,自己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即自我管理和学生自治。自主管理与强制管理相对,民主管理与单一管理相对,自主管理、民主管理,这就是现代学生管理观。

主体性管理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自主是基本点,民主是根本点。现代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是:自主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基本点,民主管理是根本点。

十四

素质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灵魂。

什么是素质教育?即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一全面发展;二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在于全面育人、科学育人。

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呢?把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这是现代学生工作的根本特征。现代学生工作,一要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二要提倡科学管理。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育人是育人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工作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即科学育人;学生管理工作也要遵循管理规律,即科学管理。管理也是育人,育人,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全面培养素质。科学管理,一是自主管理;二是民主管理。

总之,只有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才能做好现代学生工作,现代教育思想是现代学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把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十五

关于学生工作的问题,第一要提出“现代学生工作”的概念,研究现代学生工作理论,指导现代学生工作实践。

现代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是:管理育人,科学管理。

传统学生管理是机械管理,即为管理而管理,管理者只起一个看管作用。

现代学生管理提倡管理育人,管理也是育人,管理者应当起全面育人的作用。如何育人?一要系统地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二要精心设计、制作,象制作谈话类节目一样。

传统学生管理是强制管理、强迫服从。

现代学生管理要树立科学管理观。科学育人,根本地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核心是要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这就是主体性教育,所以,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教育中。同样,科学管理,就是要遵循管理规律,按管理规律办事。学生是管理的主体,自己作主,发扬民主,这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

科学育人,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教育中;

科学管理,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管理中。

现代学生管理是一种主体性管理,主体性管理,一是自主管理,二是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包括自我管理和学生自治。自主管理是基本要求,民主管理是根本要求。

学生工作改革,根本地说,是要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

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首先是要转变学生工作思想,关键是要把工作重心从严格管制转移到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文化建设上来。只有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学生干部如何开展工作呢?学生干部并不是去管学生的,也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文化建设上来。学生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整个学生工作思想的转变,即要树立现代学生工作思想。

现代学生工作和传统学生工作是根本不同的,但现在学生工作者始终不能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

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系统地开展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文化建设;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倡自主管理、学生自治等等,这是学生工作的最佳境界。

第4篇

实、新、特是我区工作的指导思想。

“实”――工作从实际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扎扎实实的工作,

“新”――工作要有新意,工作方法新,思想观念新;

“特”――工作要有特色。

提高学生心理机能,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我区工作的目标。

以研究学校心理教育为主,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是我区的工作任务。

我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始于1992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正式成立。为了使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我区把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丁榕同志从北京四中调出,担任“咨询中心”主任。1996年我区又成立了“西城区心理教研室”。

经过几年的风雨和坎坷,我区的心理教育工作在摸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倾向:研究外化多,内化少,研究共性多,个性少,研究事情多,人员少。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两多两少”问题:家长管教多,民主少;说教多,沟通少,始终把孩子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教育者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要以育人为本,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情感,要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加强学生心理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几年来我们举办了多种心理教育培训班,培训学校心理教师1000余人次,编写了学校心理教育培训丛书――《心育指导》、《心育教案》和《心育个案》。编写了西城区德育丛书――《心育丛谈》(上下册)、《心育探究》及《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1~6年级,共六册)。这些材料对于提高教师的认识,搞好心理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十分重视吸收全国各地的心理教育经验。我们到上海、厦门、河南、新疆等地考察学习,考察结果为我们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拓宽了思路。

二、注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队伍是关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形成五支队伍:(1)指导我们工作的专家队伍。专家为我们出谋划策、把关定向、技术指导、上课培训。(2)有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是我区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3)经过培训的兼职队伍。(4)热衷于心理教育工作的积极分子队伍。这些积极分子人数多、范围广,有校长、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及职员,他们全部在教学第一线工作。(5)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队伍。

为了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投入心理教育工作,我区先后两次表彰了心理教育先进学校和心理教育先进个人。共17所中小学获我区“心理教育先进学校”称号,9所中小学获“心理教育科研特色学校”称号,18所中小学获“心理教育活动特色学校”称号,10所中小学获“心灵之友”称号。这种表彰和奖励有力地推进了我区的心理教育工作。

三、科研先行,积极开展工作

心理素质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许多工作需要不断摸索。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心理教育在五育当中的作用,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心理教育的途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对我们来说都十分陌生。心理教育科研迫在眉睫,为此,我们把“如何建立和使用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作为科研突破口,开始了探索心理教育的实验。经过五年的研究,这个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专家、学校及老师的认可。为了扩展研究范围,我们召开了两次心理教育年会,共收到论文300余篇,这些论文涉及到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心理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团体咨询等内容。

四、以点带面,使心理素质教育实验不断深入

为了搞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我区首先在159中、鲁迅中学、13中、商贸职高进行了试点。经过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出了授课、测试、咨询、反馈、训练活动等系列模式。为了推广试点经验,我区在13中召开了心理素质教育现场会,展示了13中心理教育的经验。1999年在我区外国语学校举办了第二次心理素质教育现场会。该校介绍了心理教育的开展情况,现场展示了26个班的心理教育活动,同时还举办了全区的心理教育展览。之后,全区心理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如,北京八中经常举办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重视校园心理教育环境建设。他们把一层教学楼做了学生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的热点问题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心理教育融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161中,学校把重点放在培训一支懂心理教育的教师队伍上,曾先后派出20余名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师大二附中,学校经常请专家为教师讲课,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实验二小,注重对教师的培训,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他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师生交往与亲子关系”,提出“以爱育爱,以会教会,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顺城街一小,在为家长开展心理培训方面做出了榜样,家长受益匪浅。三里河三小,把心理教育当成优化校园环境的一个手段,设计了一套调试心态的方法和技巧,成立了“心语室”,开设了心理素质课,摸索出了“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四种学生体验情境的方法。

目前,我区的心理教育正在逐渐深入。

五、几点体会

1.领导积极性与教师积极性同时调动

区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之所以有今天,主要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校长、教师的支持,这两个积极性缺一不可。北京市教委、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教育局的领导多次指导工作,并拨款10余万元建立了设备较为齐全的心理教育机构,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2.灵魂工程师与心理医师两担同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塑造学生的灵魂,还要做学生的心理医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教会学生主动去排除种种焦虑,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3.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两翅同飞

学校德育工作如同一只大鹏鸟,它有两只翅膀,一只为思想教育,一只为心理教育。这两只翅膀必须同时扇动,这只大鹏鸟才会飞得高、飞得远,德育工作才会有生机、见实效。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新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提出新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势得天独厚,对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体育教学新机制;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中形成以学生为本位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和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个性的教学模式,锐意革新,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评价与管理体系,从而有效保证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实施。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该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注重思想教育

国家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专论《体育之研究》一文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培养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人才有重大意义。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就不应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学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增强体质,并逐步学会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课程通过教师对教学实践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不仅锻炼他们的身体,增强体质,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使他们具有勇敢顽强、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表现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修养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是任何学科教育都不可取代的。体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要关爱学生,走进学生中,使教学氛围变得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使他们对体育课有正确认识,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评价,对学生的进步予以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也诚恳指出,激发学生坚持目标的欲望和自主锻炼热情。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方式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潜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和示范法的运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教育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个性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重要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例如比赛、游戏等,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开展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发展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发展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性,教师要统筹兼顾,合理组织。

二、培养审美能力

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蕴涵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有生动的内容。如何使学生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姿势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这是时代赋予体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学生对自主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自主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自主锻炼。提供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品质。体育活动中的美,多种多样,包括运动美、行为美等。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是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形,而且要帮助学生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节奏强烈、富有韵律的健美操,就充分展现了人体美、造型美和姿态美。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一场变革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困难或障碍,有效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锻炼活动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如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放”的方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练习。此外,通过各种教法手段,指导学生锻炼,达到体育课的真正效果。

总之,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就要积极推行课改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只有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创新,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在高校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并且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真正把素质教育运用于体育教学,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高校;学生

一、我国法制教育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紧密相联的,法律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宪法和法律都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律形式体现出来,社会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青少年加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并树立公民权利义务意识。

二、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

(一)积极方面

1.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和高校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在本质上是国家和人民根本的利益,根本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本质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根本性质、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每个学生和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就已经注入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法制教育通过传授法律知识、传播法律理念,培养高校学生们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使学生们在理论上有所知晓、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在行为上有所适从。

2.法制教育是巩固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并不是不懂得献身祖国,爱国奉贤等精神的重要性。可是,一旦要自己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就会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由于犹豫、观望态度,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一些违法违纪之举。因此,首先必须运用法规制度的教育引导功能,让学生懂得献身祖国不仅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而且是每一个大学生法定的义务,以法制教育的形式促使思想教育中所坚持的原则在学生的具体行为中得以饯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党的思想和主张在高校的落实,激励学生更好地献身祖国建设。。

(二)消极方面

1.法制教育的任务:由公民的政治生活到法治生活。传统法制教育的弊端是比较关注民众的政治生活,使法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的附庸,对于民众的法治生活却不怎么关注。这使得法律与民众的生活距离和情感距离越来越远,民众对法律的疏远感越来越强。

2.法制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在宣传内容的重点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法律条文轻视法律精神,二是重视实体法轻视程序法,三是重视小法轻视大法。从长远来看,这显然不能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要求,有弊大于利之忧:首先,基于具体法条的宣传使得宣传内容缺乏系统性、联系性,民众在学习之后很难对法律产生比较全面的了解,更不可能形成作为公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法律意识,无论是从知识获得的角度,还是从法律观念培养的角度,这样的内容安排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如何发挥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应得到更大发挥

1.完善素质教育理论

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

2.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可有可无。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

3.在教师中间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通过对教师进行普法知识的培训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他们在培训的过程中所体会到法制的精神来教育学生,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法制的内涵,让他们知道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做什么事情是不违法的,使之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所以说加强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逐步提高教职工法律素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五五”普法把学校教职工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具有十分深远、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国辉,冷妹.论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报,2006(12).

第7篇

一、 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为关键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本身应该全面发展,知识丰富,有较强的组织实践能力和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学科一门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比一般学科的教师具备更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尤其是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知识才能胜任新形式下的英语教学. 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如人才观,教学观念,质量观念,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衡量标准,不墨守成规,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要争取一切可能的学习、进修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主动把接受新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教育,借此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 以教材为依托,渗透思想教育为保证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实施英语素质教育主要形式就是组织课堂教学,其中教材就成为主要的依托。现行的牛津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以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后期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积极挖掘和利用素材中积极的思想情意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且牛津英语教材每一单元在内容上按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Main task,Checkout顺序编排,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的语言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体裁特点、学生水平和自我教学风格等,对教材及其教学辅助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展现学生的个性。

三、 以改进教学方法,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人才规格,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德、体、美、劳教育渗透到整个英语语言教学(智育)中去,寓教育于教学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终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深挖教材教法的潜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形象、直观,活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积极观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利用计算机,实物,图片,幻灯片,录音,电视,电影,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根据不同的课型,选用不同的先进设备,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从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

1 德育教育

牛津英语教材提供了大量思想教育好素材。如在9A第一单元中要教一些动物的名称(bull,centaur,fish,lion,ram等)时,光学这些单词并不难,但如何和学科德育结合起来呢?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和回答:1. How many animal names can you say? 2.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3.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least? Why? 4. What is the biggest (smallest) animal on land? 5. 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nt protect animals? 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些答案是老师也未能想到的。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动物,保护动物,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这种环境意识正好和当今社会所呈现的问题相吻合。再如在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中,可结合纹川大地震,让学生体验一下在灾难中所显示出来的民族精神、人性光辉,培养学生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博大情怀,净化学生的灵魂,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的极好教材。

2 美育教育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们所认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此外,美育还能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激发热情,增添生活乐趣,进而给学生以思想的影响,养成健全的心智,培养高尚的人格,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就是通过美育渗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美促学。一方面可以借助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利用教学图片,简笔画等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另一方面通过情景教学,培养语言美。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人的素质外在表现主要在语言表达是否具体,应尽量训练学生使用地道的美的语言。美无处不在,美育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

3 体劳教育

第8篇

为了让学生尤其是新生更好地了解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做好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发展更有目标和思想准备,做到自律、自理、自立、自主、自觉、自强,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旅游教育必须统一认识,齐抓共管,高度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列入校院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运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把专业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前提下,要把专业思想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专门人才上来,充分发挥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旅游企业等各方在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企的全过程。

尤其要注重新生入学、学生毕业的两个关键环节,并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在各学期设计相应的专业教育内容,不断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为达此目的,可以把专业思想教育开设成一定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如开设“学科导(引)论”课等,由校院领导或专业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对专业背景、前沿动向、师资、设备、课程设置、学习方法、毕业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实际问题做专门的讲述,让学生从主观上认可职业方向,从客观上符合职业要求,充分激发和唤起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去,引导其顺利完成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大学学习的过渡期、人生征程的转换期。

二、充分发挥教学名(导)师和学长引领导航作用,夯实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教育应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旅游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要讲明旅游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把握正确合理的价值取向,看到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广阔,人生更加辉煌;要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社会需求质量及专业发展趋势等,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发挥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等教学名师的引领导航作用,开展系列讲座,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和帮助大学生明确建立人生目标,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所学专业,提早接受学术熏陶,提升文化品位,充实精神生活,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为大学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发展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并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拓宽思维面和认识面。还可邀请学长或校友作现身说法,畅谈学习和工作后的体会,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其他关心的问题,为在校生释疑、示范、引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成功的欲望。同时,配合学校学分制管理,实行专业指导教师制,指导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网上选课,帮助学生进行选修、辅修,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校生活的全方位咨询等,让学生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去了解熟悉本专业,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更好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确保专业思想教育的长期性和经常性。

三、优化师资队伍,重视教学环节管理,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在现代高校旅游教育中,要优化师资队伍,采取顶岗实践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立师德、树师表、强师能,把旅游管理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各教学环节中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心理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灵活的课程体系,坚持由企业界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开发、审查和评估所有课程及其实施,按照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设置课程,并根据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适应性的需要调整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注意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法、参观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操作示范法等,利用现代电化教育(如投影、录像、多媒体技术等),丰富旅游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采取主题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室,并按照旅游企业的标准进行管理,使学生时刻感到身临其境;改变过去落后的、静态的、封闭式教学为动态的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在取得学位证的同时,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技能比赛,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四、打造“专家型”政工管理队伍,深化专业思想教育

打造“专家型”政工管理队伍(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德育教师等),坚持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专业思想教育密切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将旅游专业元素融入学生活动,增强专业敏锐度,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保证学生管理的“专业化”。通过开设《大学生发展导论》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课程,结合高中与大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别,根据大学各门课程特点,开展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在大学生涯中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利用手机、E-mail、QQ群等通讯手段和网络媒体,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为其排忧解难,使之树立学好专业课的自信心;常与授课教师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各专业课中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便配合授课教师做好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拓宽专业知识面;阅读专业资料,帮助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组织学生参观专业教师的设计作品和各类科研成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对专业的了解,使学生增加自豪感。注重收集整理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在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收集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绩,收集国家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方面的信息,并把这些内容随时充实到学生专业教育中去,使学生了解到毕业生所走过的路,激励学生热爱专业,把旅游专业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

五、加强校企良性互动,生动促进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高等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要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弥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理解的局限,弥补学校缺乏的实践和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生产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旅游企业能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宾馆、饭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职业色彩要求其专业教学服从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所以高校应强化校企联系,依托行业办学,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适时调整教学组合,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或客座教师,定期为学生开讲座或座谈、讨论,使学生能够及时知悉旅游业界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参观、参与社会实践或顶岗实习,鼓励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提前进入专业实验室、旅游企业参与科研创新活动,进行专项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我国旅游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改变其传统偏见,进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旅游、爱旅游、精旅游”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亲自感受市场对旅游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学会对自己的专业背景、职业态度和技能、社交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进行自我评价,让其具备旅游业所需要的基本服务技能、专项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专业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以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来指导专业教育,把专业教育看作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结合,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理想教育等,培养大学生过硬的综合素质。同时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理想教育等在旅游管理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职业操守、职业理想、专业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为此而认同自己的专业,巩固专业思想;重视和强化心理健康和理想教育,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工作作风,做到人格健全、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渗透在细节中,要求专业全体学生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微笑待人,培养服务意识;彬彬有礼,养成礼貌习惯;统一出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团队精神;设置值勤督察,督促习惯养成;在教室、宿舍等创造旅游文化气息,强化专业意识。

七、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59-001

思想教育是我国各项工作中一贯重要的基本内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也应该要紧密的结合实际,进行适当而正确的思想教育。所以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一、德育教育的方法

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它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做出不断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教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这些素质的发展与形成,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对抗是体育竞赛重要的一种形式。

4.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是教师以自己的示范化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他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的个性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多,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收、内化才能奏效。因此,在教育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教育时,首先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略大部分;其次必须将德育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德育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3.差异性原则

因为学生间存在着思想认识,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他(她)们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4.科学性原则

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把趣味性、思想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系统性原则

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从狭义上讲,教师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性,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处处牢固、深刻。

三、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素质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融合、渗透是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难点。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最难接受,也是最不好教育的阶段,所以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还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有一小部分还是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当成重点的教学基础来抓。而对于学生自己来讲,还有不少的学生只知道机械的上体育课,而没有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还需要体育教师进一步督促、教育,使他们真正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思想品德上的提高,这样就必须将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者结合起来,大家来共同完成德育教育这一基础的素质教育。

四、中学生对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所持的态度

1.中学生对体育课所持的态度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专门和老师作对,当你这样做动作时,他硬那样,而且犯了错误后,教师对他教育批评,他不但不听,反而摆出不屈不挠的架势等很多这种情况都称为逆反心理。

2.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在体育教学中是和其他教学不一样的,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其主要原因在师生两个方面,尤其教师更应找自己的原因。

(1)教法单一。态度粗暴:教师的教法简单,教学无味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有些教师强调“实效”有时随心所欲,不能使学生学到基本的技术、技能,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教师更不能讽刺、挖苦他们,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否则学生更加不喜欢体育课,那么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当中就不会发挥作用。

(2)要求脱离实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掌握技术的情况,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而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过高,学生根本接受不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3)教学中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如课堂上对学习好的同学倍加关心,犯了错也不去批评教育;而当成绩差的学生出现问题时,就会冷潮热讽。

五、教学建议

体育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不单调,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能上好每节课,结合学生所学的项目进行评析,要抓住重点、难点,讲清楚讲透彻,多结合一些游戏或健美操等花样的运动进行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加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掌握好体育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法制观念的学习,尤其是人文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宝龙,郝利玲.《浅谈运动队思想教育的艺术》[J]安徽体育科技,1998,(3):40-42

[2]黄曾敏.《体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辽宁体育科技,1998,(2)

第10篇

关键词:了解学生;素质教育;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9-0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要求各学科进行教育改革,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俨然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和推广的进程中,学校体育教学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时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积累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人才。中学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个性品格,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具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充分利用教学手段,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向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安全教育、在思想品质上也得到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决定学生的一生,要有意识结合授课的内容进行,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体育教育不仅仅锻炼学生的体质,更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热爱体育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得到教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其各有发展,学会主动学习,学会锻炼的能力,养成了终身锻炼观念。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寓情于教。 不仅要关心体育成绩出色的学生,更要关心体质和技能差的学生,教给他们动作技巧,促进他们进行锻炼。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种方式调动积极性,进来挖掘他们潜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使他们各有所获。对想出好方法的学生要进行表扬,旨在点燃创造力的火花。

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 有机地结合,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个性品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多种活动,如比赛、做游戏、召开运动会等方式,在竞技中考查学生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 在完成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尽量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东西,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简单易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保持对体育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使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不是一项苦差事,而是快乐有趣的学习。如在跳高教学课中,把培养学生勇敢向上的精神作为教学第一目的,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技术动作放在第二位置上,同时将教学目标分成了几个级别,不管水平高低,只要学生敢跳就予以肯定,激发其学习动力。

三、培养审美能力

素质教育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培养正确审美观念,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课的实际内容进行传授,教师是教学中美的体现者和传播者,要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提供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教会学生学习,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发展之需。在教学练习中增大难度、强度,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运动中得到磨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保护。通过做游戏、创设情境、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活动的持久兴趣。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健身操等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如长跑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跑的技术要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 速度,如何缓解跑步过程中身体的不适反应等,使学生不仅锻炼身体,还学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之间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使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就要实施差异性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他们都有所提高。

四、发展学生特长

第11篇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多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为什么一直停步不前?为什么理论是一套而实际做法又是另一套?为什么学校难以培养具备成功素质的人才?为什么教师缺乏独立思考评判精神?表面热闹繁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后面,其实问题依然涛声依旧。恐怕与反思教育不力不无关系。一个社会的教育如果缺乏反思与批判,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盲目的;如果教师不思考教育,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那么教师的进步与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当人们提出一个个教育新理论,构建一个个教育新模式的时候,教育批评的声音却销声匿迹了,教师对教育的反思与批判却是缺位的,这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教育必然是盲目的和泡沫的,也是糊涂的。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指向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并努力剖析解决这些问题,摒弃抽象而笼统的评说,把人的培养还原为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教育事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得当,效果明显。这样,教师置身于教育之中,不断思考教育并以一种价值的尺度,以一种批判与反省的方式,把一个个理论后面存在的真实东西作一种还原,做一些解剖性的研究工作,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明晰而有价值。这就是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为众多教育者所推崇所借鉴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正原因。所有实践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教师要时时反思教育,探索教育,创新教育,把教育工作推向新境界,把教学工作提高到新阶段。

事实表明,缺乏了真正的反思和批评,各种表现热闹的理论是经不住时间的涤荡的。现在应该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惟有这样,教育生命之树才能常青,成功素质教育才能行得更远。

探究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蕴涵的教育思想是教师具备成功素质并具备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创新教育实践,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潜心研究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必须全面掌握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必须深入探究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所蕴涵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概述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培养人的活动,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尽管人被定义为能思想的动物,但能思想并不等于善于思想也愿意思想。当作为哲学家的帕斯卡充满激情地说道“人最高贵之处乃在于其思想”时,我们看到的却是只有极少数教师乐于善于勤于思想教育并享受思想教育的快乐,更多的人只是在按要求讲规则守纪律教书而不是在育人。哲学家的思想激情究竟点燃了多少人的思想激情? 毫无疑问,思想是人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人性阶梯中最高的那个台阶,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意识到思想之于教育如同空气之于生命那样重要。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成为有教育思想的教育者。但对于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对于教师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可能缺乏深度思考。从学者基于教育研究的角度,教育思想可简单地定义为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么样办教育的总体看法,是对教育的宏观的、理性的认识。仅仅这样理解教育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从教师的内心世界及成功素质教育的本质两个方面去深刻思考什么是教育思想。

本文涉及到的教育思想有别于纯理论研究的东西,而是基于对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教师自身对教育意义的思考,基于培养学生成功素质之实践,结合教育意义上成功的定义而提出的有助于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完成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微观上的观点、看法和认识。“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的思想。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必须明白:教育者只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内在统一的个人教育思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引者,学业路上的开启者,成功路上的导航者。不应该也不能把个人教育思想等同于各种或古旧或时尚的理论。对教育思想的理解要从书本中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化为自己决然而然的行动,并由衷地表达我热爱“教育思想”。如此看来,“惟当我们喜欢那个本身有待思虑的东西时,我们才能够思想”(海德格尔) ,教育思想是每个教育实践者必须不断修炼的重要领域。通过探究理解、消化吸收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蕴涵的先进而广博的并进而发展内化为与个人信仰与价值体系高度融合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教师实践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成功素质,最终走向个人事业成功的必由途径。

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所蕴涵的核心教育思想

(一)教育是热爱和奉献

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决然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热爱是教育活动本身不可缺少的内在要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条件。热爱教育,是构成教育思想的重要条件,既然是条件,就可以理解为没有热爱就不会有教育思想。反之,教育思想必然有热爱。热爱教育本身,就是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教育思想是一种热爱。热爱教育本身,热爱受教育者,热爱自己所做的任何与教育相关的事情,都是教师必须也是自愿做到的。换言之,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教育者的情感和需要。对于教育思想而言,没有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思想,没有对思想的需要,就不会置身于教育思想之中,但只有爱又是不够的,情感和需要只是起点性基础性的条件。热爱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与最高境界。没有热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为了教育而甘愿的付出和牺牲。没有热爱,大学精神就容易缺失,学术上的求真务实也会丧失。正如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所说,“大学只有具备德性、思想性、创新性和特色性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这四性中德性是在第一位的。我有一个判断,大学者非大德之威,乃大师之威。什么人能成为大师呢?只有把大德和大学集于一身的人才能成为大师。另外,教师应该对学生有大爱,无私之爱。”以学生为本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其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一切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教师心中如果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怎么可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热爱是成功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教育是启迪和引领

成功素质教育指出,创新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全面提升师生的创新素质。为此,成功素质教育教学观提出三种核心教学方法:启发式、互动式和实战式。而启发式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启发为方法”指老师在传授学生新知识时不应该进行填鸭式教学,向学生灌输现成固有的知识,而应该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合理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一种探索过程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消化知识并内化为能力之深度,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之层面,而应达到启迪思想之境界。教师只有在启迪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有价值的引领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同时在引领的过程中适时启迪,而非带领学生直接走向知识殿堂,步入未知领域,跨进本该通过学生自己消化接受并内化为自己成功素质的自我教育的境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大学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给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就会渐渐地熄灭。”填鸭式教学方式必须抛弃,过时的教学理念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废除。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能做的或者说该做的就是组织课堂使之有序,营造氛围使之愉悦,同时启发思维,引领方向,消除疑惑,鼓励进取。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教育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所谓的“自我教育”,“自己教育自己”,“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表达的思想其实是共同的,即教育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发展的主动权应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由他人代为完成教育,由他人代为发展。教师在学生求学成长过程中,要启迪而不是灌输,要引领而不是强制。只有这样,才没有歪曲教育应有的功能,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且个性突出的成功人才。

(三)教育是影响和培养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作者赵作斌教授把人的素质分为观念体系、品格体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五个方面。其中观念体系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处于整个素质结构的中心位置,是素质体系的灵魂。学生这五个方面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离不开教师学识魅力的吸引和人格魅力的感召,尤其是观念体系更是如此。教师的学识魅力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渊博、思维方式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授课方法独特等。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开朗幽默、自信乐观、诚实正直、坚毅刚强、宽容大度及随和友善等。成功素质教育强调后天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这里的开发从狭义上看就是学校的系统教育,就是教师的影响与培养,而内化则指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而形成自身的成功素质。教师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品格意志、经历经验、思想情感、思维方法、为人处世去影响学生。这些都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能实现,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与之真诚交流才能实现,教师要用真诚打动学生,用自信鼓舞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思想引领学生。而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前提是教师有精神上的宁静,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教师的人格才能充分展现。通过沟通,消除误解,通过交流,增进互信并促使进步,使自己走向成熟,使学生也走向理性。教师通过其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最为有效最为深刻的。脱离了行动的教育思想,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与教育行动相互包含,相互建构。教育思想就是教育行动的一部分,教育行动也是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有行动就必有体验,教育思想是一种具体丰富生动的体验,这种体验尤其产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深化在教师在内心世界宁静的状态下同学生真诚交流的过程中。一个有着丰富教育思想的人,必然会有丰富的生命成长体验,这种体验既是针对于学生的即受教育者的,也是针对自己的即是教育者自我生命成长的体验。一个经历苍白的教师,一个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没有独特认识和深刻见解的教师是很难有这种体验的。教师通过对教育的思想,使学生生命成长和自己生命成长的体验无限丰富,使学生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不断处于相互完善、相互构建和相互超越之中。思想愈深入,行动愈果敢,体验愈丰富,生命就越深入。

(四)教育是关怀和激励

成功素质教育指出励志激励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是基本的育人方法。其实,这里蕴涵的是关怀和激励的教育思想。没有关怀,激励就不会坚实,而缺乏激情的激励,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激励,关怀就不会深厚,而缺乏良知的关怀,就会显得虚伪乏力。良知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捍卫道德、真理的勇气以及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引诱而被阴暗势力收买的道德情操。没有良知就不会有关怀,在关怀的同时,要激励学生,而要激励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得有激情,对生活对生命对教育的激情。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提出“人是目的”。在这里,每个理性存在者都是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存在,不是他人随意使用的工具。康德强调,以人为目的就是以人性为自在目的,而德性义务就是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因为“人是目的”不仅包含着对人格独立性的尊重,而且也意味着必须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过一种自主、充实和完满的生活。这一思想已经蕴含着马克思后来阐发的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思想的萌芽。教师关怀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业进步,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在思想上要引导学生确立先进的观念,在学习上要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上要指导学生提高自立自强的能力,在心理上要疏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的品性。惟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怀才会赢得学生的理解,唯有教师对学生的主动服务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通过关怀和激励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独立就是指已经形成自己的特有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人都有所追求,这种追求的终点是自由,是内心世界和精神灵魂的自由。这正是独立人格的最好概括。

(五)教育是行动和实践

教育是什么?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业的实践活动。正如李政涛指出,“教育思想”本然地就是面向实践,指向行动的。教育实践不仅涉及学生通过训练及实践环节获取知识和技能并内化为自身素质,更涉及人的精神及人生的价值,它承担着帮助和引导人们进行价值探索、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的任务。教育实践面临着人类生活的严峻考验,承受着一种价值的追问――即什么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什么教育才能有助于人类的发展?教育实践惟有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的哲学思考中才能对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价值等进行科学地探究,而不至于迷失方向。教育又是谁的实践行为?成功素质教育教学观强调,学生成功素质的形成需要在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课堂与课外教学、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来完成。这就是说,教育不仅是教师的实践,也是学校一切工作人员的实践,不仅是家庭教育实践,也是社会的实践,更包括学生自己的实践。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步推进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并指出,实践内化是非专业素质形成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学生的自主行动和实践训练,学生成功素质的形成就不可能实现。在各种教育思想的背后,蕴涵着人们长期心怀的渴望与召唤,渴望教育回归以育人为终极价值追求,召唤教育走向实践,贴近实践,也召唤实践走进教育本身。有魅力的教育思想,就是能够吸引实践向自己聚拢而来的思想,就是能够在召唤中激活实践的思想。

(六)教育是生活和生长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在教育中,杜威一方面重视个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选择上,必须充分顾及学生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和能力,将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他主张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强调对学生活动的选择,让学生从做中学等。这些教育原则突出开放性教育,重视个人价值及其实现。《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出,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特征。同时把成人、成才、成功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学业、就业、创业和事业既是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更是学生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标志性事件。成功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从而实现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确保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事业成功体现了人的志向、爱好、能力的高度统一,是自我实现的最理想状态,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事业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事业追求的生活必然是空洞的乏味的没有意义的,而良好的生活品质又反过来促进事业的发展。事业给人以前途和光明。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当代青年应把事业当作生命的寄托,以事业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个性充分发展是成功素质的本质特征,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这些都是成功素质教育从生命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明证。生命视角中的教育,不只是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发挥潜能,成为他自己,不盲从盲信;教人发现生命内在的意义,欣赏生命,尊重和理解别人的生命。最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走出自我中心和欲望的落篱,将他们的兴趣引向更宽广的社会、生活和创造的领域,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三、结论

总之,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乐于发现并运用这些思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教育思想应有自由、开放、兼容、人性的特征。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蕴涵的教育思想理应允许教师有不同的解读,因为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本身就是以哲学思辨的角度,从教育的核心要义――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来反思教育并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培养自己的教育思想离不开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思想,但决不是盲目跟从,简单模仿,机械套用。教育是热爱和奉献,启迪和引领,影响和培养,关怀和激励,行动和实践,生活和生长等教育思想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蕴涵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之中。这些教育思想无不与教育和教学紧密相关,密切相连,切实相应。

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秉持的信仰和原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更要成为教师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扎根于教师的思想之中,渗透于教师的灵魂之中。教育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学是教师的重大职责。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教育是灵魂、根本,教学是方法、手段。教育思想要引领教育,指导教学。教育先于教学,教学服务教育。教育思想把握育人的原则,指明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学思想发展与成熟的根本条件和内在要求。教育思想引导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反映教育思想,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思想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实和完善,即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提升。教师正是通过教育和教学两种途径完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对教育的热爱、探索和学生的积极影响,离不开吸取学生能动性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广博性和深刻性、正确性和永恒性,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和信任度。融入教师人格和情感的教育思想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不该也不能受教条束缚、受官僚习气污染、受浮躁之气玷污、受形式主义干扰、受世俗力量毒害。教育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因为教师的道德修养重在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师的职业修养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这些共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繁重的劳作,无谓的消耗,琐碎的生活,对思想本身的惧怕、偏见,以及学校教育的各种不良体制,都在消磨教师思想教育的激情,侵蚀教育思想的根基,将思想拖入教师生活的死角之内。然而教育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思想教育的空间和机会,教育思想之于教师的价值更多的是抽象的理论意义上的,而不是具体的生命意义上的。尽管如此,这不能作为教师疏忽思想教育的借口。缺少对思的虔诚、敬畏和践履,恐怕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如此,依然是因为不知思想和教育思想为何物,教育思想常常被嘲笑被遗弃,或思想教育常常被作为行动的花边装饰和调味品而存在,所有这一切都使教育思想被遮蔽被湮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在操劳和烦忙中追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思想?什么又是思想教育?如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真正运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种追问本身,可能就是在构筑道路,构筑一条通往教育成功的思想道路。尽管学校应该营造教师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和谐环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敬畏思考然后安心而思,静心而虑,舒心而行。教师健康的心理和充实而宁静的灵魂是教师造就学生灵魂的必备条件。这样,教师的思考才能独立于来自外部的毫无意义的干扰。教师要对教育有所思,对教学有所虑,要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只有那些热爱教育、潜心教学、淡泊名利、信仰坚定的人才会善于勤于乐于思考而成为有教育思想的教师。这样,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才会真正永葆青春,充满活力,释放激情。

参考文献

[1]赵作斌.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第12篇

关键词:合唱艺术;工科院校;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工科院校的学生接触的大多数专业知识较为僵硬,缺乏艺术培养方面的效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利。因此,在工科院校的教育发展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成为其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艺术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教育形式,在工科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合唱艺术在工科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鉴赏能力

工科学生每天接触的知识较为生硬,缺乏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和培养。合唱属于一项较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学生审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科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需要先进行一线技术性工作,其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质量,还需要在外观上达到美观效果。因此,工科学生需要在鉴赏和创造美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在未来工作过程中对产品具有足够的外形上的认知能力,结合产品的本身特点,发挥其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合唱艺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教育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工科院校中也是如此。工科院校很多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各个角度分析和讨论专业知识。因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应展开适当的艺术教育,其中合唱艺术就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合唱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形式,其需要从声部以及层次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调整,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调动自身相关器官能力,在演唱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有效的配合,实现艺术创造。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艺术方面发展自身的思维调节能力,进而开发创新能力。

二、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进行合唱活动的策略

(一)明确开展合唱活动的目的

合唱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性艺术活动,属于一项较为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在高校教育中呈现较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等特点。在工科院校中开展合唱活动的主要目的涉及到两个方面:分别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进行学生素质教育。首先,在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合唱活动能够从情感角度渲染学生。合唱团需要音乐专业的教育进行恰当指导,从第一节课就注重学生言行举止,从而体现其艺术魅力,并在歌唱方式以及乐理知识等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其能够近距离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教师还需要从不同情绪以及速度等方面进行歌曲指导,让学生能够从呼吸和共鸣等角度进行恰当调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从而掌握感受生活美的能力。其次,工科院校进行合唱活动的主要目标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合唱活动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提升。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协作精神上达到充分和谐,从而形成和声等效果,从情感方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并在合唱表演过程中增强自信,学会如何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二)创新合唱教学方式

当前是信息化的时代,工科院校在进行合唱训练的过程中也应逐渐引进新型技术,创新合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声音处理上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属于思维能力训练过程。因此,在进行声音训练和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声音、图像和动画的互相结合的形式在思维情境内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能力,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加合唱训练活动。除此之外,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搜索和下载相关的音乐文件,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实现师生共同检验。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同一个音乐作品,在不同唱法和不同声部的有效结合之下的不同合唱表现形式,进而延伸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深度,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

(三)积极进行比赛

工科院校内经常举行各项节目和比赛,主要目的是活跃校园气氛。因此,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之间举行合唱比赛,或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在参与各项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在自信心和表现力上得到良好的锻炼,在综合素质能力上实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恰当的校园合唱比赛能够带领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弘扬学校的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结语

合唱艺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自信心、创造性以及表现力等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主要分析合唱艺术在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进行合唱活动的策略,旨在为提升工科院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文杰,王秀彦,郝蕊.提升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途径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实践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

[2]张晴.高职院校合唱团的建设与管理思考[J].歌海,2013,(01).

[3]王章豹,樊泽恒.试论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师大工程素质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