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经济的价值形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经济当然是网络经济。众多媒体和读者似乎都在谈论Web 2.0和Web 3.0,但是可以肯定,人们对Web X.0的误解非常多。因此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努力,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人们极有可能只了解了概念层面,而通常没有太多的实践层面的体会。从知识论看,“人类以行动促进思考”,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有人在创造、有人在观察、有人在起哄,还有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新经济将是一个复杂的、共生的网络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几条简单的产业价值链。自1998年,我开始思考互联网的各种生态模式问题,总结了现在和将来若干年Web X.0的特征。
第一,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提出了所谓的“高科技+高情感”,也就是“从物质到情感;从成本到价值;从生产指数到幸福指数”。网络和新经济将把人类从单纯的物质生产指标,还原到工业化之前的个性情感的满足指标上去,追求人类的幸福感成为更为重要的网络化生存法则。
第二,由于各种形态的虚拟货币或虚拟准货币已经开始出现,在线支付系统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因此早在互联网的婴儿期,人们所关注的“三大流”,即信息流、物流(不少产品将没有物流)、资金流,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深度融合。
第三,从“产品供应链”转向“数字价值链”;然后再从“数字价值链”进化到“数字价值网络”,这成为网络经济的“造物运动”(Douglas F. Aldrich,科尔尼咨询,1999)。这一点也佐证了奈斯比特的思考,产品生态将逐渐淡出,价值生态将快速登场。
第四,从产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为中心,周围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产品制造商(数字产品或传统产品)、信息中间人(互联网时代新出现的)、信用服务商(可能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角色出现)、服务整合商、(可能的)分销商或分销渠道、网络化社区(社会)、金融服务商、其他消费者或企业。
第五,从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标准化,转向到网络经济时代的大规模定制――也就是数字化的“长尾”。“长尾”是一条统计的曲线,这是一种对80/20帕累托理论的颠覆。后者说80%的收益来自20%的产品贡献。大规模定制如何成为可能?①超低价的生产使尾部市场(利基市场)有利可图;②大幅度下降的(消费者)获取成本和(生产者)营销成本使尾部市场供应丰富;③为个性化的选择提供服务,需求分散化;④消费者(用户)自行加工产生需求信息,使尾部变长;⑤汇总的尾部市场的需求(从而是利润)不小于热门市场;⑥长尾现象的形成改变了用户需求方式。
第六,信息需要流动,而不是“分发”;不再以“书本”的形式,而是以“比特流”的形式,从一个大脑“流动”到另一个大脑;知识版权从“拥有”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以表演为主、以体验为主、以关联为主。
第七,知识本身不太容易商品化。容易商品化的部分知识产业是媒体业、教育业、咨询业、出版业。这几个知识行业在新网络时代开始融合;另一方面,新经济就是使得知识商品化的比例越来越高的经济形态。这方面的实践很多,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服务业已经成为GDP的主要支柱,德鲁克所倡导的知识社会的雏形已经出现。
第八,托夫勒将时间、空间、知识做为新经济的三大支柱,他将这三大支柱互为因果的渗透和作用,著写了《财富的革命》。而我认为,在互联网经济里,更准确地描述“先进的商业模式”,就是更大程度地用时间换空间、用知识换能源,就像过去20年,互联网在演进中所带来的空间的消失;同时,时间的价值将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因为知识的价值来自于时间的价值。
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出版业的经济范畴不仅局限于动漫、旅游、艺术品等原有形式,而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形成了一种新锐而极具个性的网络文化产业链,这也是数字环境下所带来的全新出版产业经济形态。在数字环境下,网络互动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电子商务平台等模式,使得出版产业形成特有的网络文化出版,既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也将信息系统源头赋予人们,促使新一代网络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伴随图书出版行业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情境。事实上,作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传统意义的出版观念在数字化时代已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网络也逐步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构成平台,而这对于出版产业经济发展而言也必然需要一定的创新措施。因此,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概述
出版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初步发展,并伴随着新世纪电子商务活动的兴起而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的理念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相关研究规模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逐步成熟。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发展的探讨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聚焦于数字化出版对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不少学者认为文字作品是否具有实体意义上的发行作为出版的标准,其与传统意义上发行理念十分接近。我国出版管理部门规定实体性出版物是指书籍、杂志、报纸等,因此文字性作品只有借助上述实体存储介质才能被认定为出版。而数字环境下所带来的网络化出版只是借助虚拟的网络系统,因此不具有实体性,不能够作为出版物来看待,从而不能看作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方向。然而,就出版的核心价值而言,其不仅具有实体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传播文化知识的精神类别属性。因此,过于强调出版的实体性缺乏足够科学性,从而不能看作出版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方向。
2. 商业经济性是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的本质属性
在数字环境下,任何一种出版活动都具有一定商业性,即以获得相关利益为目标。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活动并非一种公益性活动,而对于出版效率与出版质量优劣的根本衡量标准在于对其盈利状况进行评价[1]。尽管商业化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成为各行业经营状况的根本目标,但作为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产业活动,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公益属性,而忽视公益属性或社会属性的出版活动必然不具有生命力。
3. 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具有网络出版的特性
对于网络出版而言,构建相应的法规极为必要。我国立法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网络数字出版的法律规定,并对数字出版进行了法律意义上的定义。然而,由于网络推广趋于大众化,使得数字出版的法律要求界限往往不够明确,这也影响法律规定效力的发挥,因此出版产业经济发展有必要处理好网络出版的规章性与合法性问题。
二、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数字式语言、评论、新闻、趣闻杂事等一系列出版方式屡见不鲜,形成了独特的出版产业文化机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 信息管理困难,制约数字环境出版产业经济发展
在数字模式的催生下,出现了一些公民有意识构建公共信息评论或转发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一些付费文章、杂志、书籍等进行免费传播,使出版产业的经济发展面对盗版及违法出版的困境。另外,期刊社、出版社等也可以将文章通过数字途径进行传播。然而,由于数字出版的公开性和复杂性,容易出现数字出版平台管理的漏洞,从而制约新兴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
2. 数字环境模式下存在网络出版文化价值取向偏离
由于网络自身传播的特性,使得网络出版文化产业的内容存在许多问题。如传播方式、传播者身份、传播时间地点和经营者都出现虚假性,最突出的就是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目前看来,数字环境中存在大量抨击社会、阴暗心理的思想内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黑色网络出版文化,造成人们自身价值取向畸形,影响了出版产业经济的发展。
3. 出版产业在数字环境下容易形成泡沫产业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热情高涨,纷纷建设网络出版产业基地,举办数字出版活动,这对推动各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高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建基地和办展会比较容易见成效,因而近年形成一股基地和展会热[2]。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多数出版社都已经构建数字出版平台,而这一数字也在不断增长,相关的出版企业也进行了有效联合,逐步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不少城市在将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各类数字出版形式、出版企业出现的频率也络绎不绝。在数字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出版企业也顺利转型为专职数字出版企业。然而,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出版产业内部行业的重复建设,数字出版产业的盲目发展,很容易形成数字出版产业的泡沫。
4. 数字环境下出版产业文化内容创新不足
关键词: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宏观经济规律;外汇规律;期货规律;股票规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5-0074-06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这表面繁荣景象的掩盖下,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早已进入了一个徘徊不前,无法突破的研究怪圈:忽视对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过分重视和追求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比如,当我们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去检验经济学家的理论是否有效时,我们发现经济学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法则,无论是多么富有创见,多么令人耳目一新,但最终还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无法把握经济的变化规律。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开始,至2008年的184年间里,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21次经济危机。期间,没有一位经济学家能做到提前把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趋势何时将出现拐点,经济危机将何时发生。经济学家所做的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经济危机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而经济学家至今却拿不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来避免和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的改进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创立出新的理论。其实,在我们看来,正是经济理论研究上的主次混淆、舍本逐末才是导致今天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进入一个怪圈的真正原因。经济理论研究应该包括主次两个方面:主要方面是研究如何依据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和数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次要方面是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发展新理论。这种理论上的解释必须既要顺应宏观经济趋势,同时又能起到对经济发展的微观调整的作用。如同一个良医,既要有诊病的技术,又要有治病的药方一样,经济学家既要有把握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的能力,又要有把握这种趋势必须具备的理论和方法,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在经济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必须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理论的研究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
宏观经济走势是什么?宏观经济走势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那些尚未发生的、仍处在“无”的状态下的变化趋势。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一直以来经济学家无法在这一领域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包括那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内的经济学家都坚持认为,未来的经济运行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些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因素是造成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规律的根本原因。因此,经济学家的通常做法是根据现行的经济理论和个人的经验,去预测未来经济变化趋势。预测是事先推测或猜测,只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率。尽管如此,在报端、学术刊物以及经济理论研讨会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经济学家针对同一个经济问题发表观点相左的预测文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猜谜语毫无二致。比如,自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关于经济理论、经济现象的分析日渐活跃,从宏观经济到产业经济,各路经济专家纷纷上阵,发表他们的经济预测文章。这方面有两个实际的例证。一是对后奥运经济的预测,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就有专家到处发表言论,预测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持续较快增长。二是对中国房地产业走势的预测,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早在2007年就有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用赌博的方式坚称房价将会呈上涨趋势。他们的错误预测往往是误导了公众,对政府决策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无独有偶,自19世纪初至今的200多年间里,西方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金融投资者为了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先后研究出不下百余种的图表和指标分析技术,简称技术分析。长期的投资实践表明,技术分析仅能达到一种类似于猜测的50%的准确率,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未来变化规律,因而掌握指标分析技术的投资者往往赚少亏多,外汇、期货、股票市场成为吞噬资金的无底黑洞。令人痛惜的是,从国家级的投资集团,到大名鼎鼎的金融投资机构,再到普通投资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仍然在沿用西方技术分析,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大舞台上,正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投资失败的悲剧。例证一:2007年11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安)宣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得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称为富通第一大股东,后增持至4.99%,前后共斥资超过238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11月份,富通的股价已下跌超过96%,导致中国平安238亿元人民币投资只剩下10亿元人民币。例证二:2008年10月21日,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e Pacific Ltd.)称,因一位管理人员用判断澳元走势的衍生工具进行了不当操作,该公司面临着近20亿美元的损失。中信泰富是一家得到部分中国政府资金支持的香港上市公司。
从表面上看,经济规律似乎与外汇、期货、股票规律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毫不相干。但如果从这些规律的属性上进行一番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经济规律还是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其实都属于同一类规律。比如,经济学家要做的是如何把握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金融投资者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未来的变化规律,所以两者面临同样一个技术难题,即如何把握各自未来的变化规律。在规律的属性上,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均属于未来的变化规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所做的就是要把握未来中的那些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无形规律,如经济、金融以及外汇、期货、股票规律等。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尚未找到如何把握这类无形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从1991年我们的技术研究工作开始,至2006年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研究取得成功,历时15年,我们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世界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趋势和金融投资家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
未来变化规律的症结所在,而且找到了如何破解这种规律的方法。归纳为如下三点:
第一点,有形物质存在于三维空间。三维空间研究的是由一种有形物质形态向另一种有形物质形态的转化规律。把握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是分析、判断、推测、猜测等“有为”的技术方法。
第二点,无形物质存在于四维时空。四维时空是三维空间和时间的合称。四维时空研究的是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把握四维时空中的无形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是“自然无为”的技术方法。
第三点,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都属于未来的变化规律。未来囊括了所有的无形物质。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必须使用“自然无为”的技术方法,才能把握这种规律。
我们认为,经济学家无法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金融投资者无法把握外汇、期货、股票的未来变化规律的症结就在于:错误地认为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规律,因而使用把握三维空间有形物质变化规律的分析、推测等有为方法,去把握存在于四维时空中的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
二、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有生无”的转化规律
(一)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构成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囊括了一切有形物质。时间囊括了一切无形物质。因此,四维时空既包含了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又包含了时间中的无形物质。
(二)四维时空存在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根据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形成之前的无形的“道”(0),经过“一”(1)这一阶段的孕育,诞生出一个包含阴阳的完整的物质实态“二”(2),“二”即表示一切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有形物质。这一阶段,物质运动形态经历了“由无形物质形态向有形物质形态转化”的变化过程。即“无”生“有”的变化过程。用“无生有”数字式来表示,即为:0-1-2。我们把这一变化过程称之为“一来”。
根据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物质形态的变化过程,既包括“无”生“有”的变化过程,也包括“有”生“无”的变化过程。所谓的“有”生“无”,就是把“道生一,一生二”,反转为“二生一,一生道”。这一阶段,物质形态的变化经历了“从有形物质形态向无形物质形态转化”的变化过程。用“有生无”数字式来表示,即为:2-1-0。我们把这一变化过程称之为“一往”。从而构成一来一往,非常对称。
在四维时空中,既存在由无形物质形态向有形物质形态转化的规律,又存在由有形物质形态向无形物质形态转化的规律。我们把这种“有”与“无”相互转化的规律,称为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相互转化规律。这种相互转化规律最初是由无形物质形态向有形物质形态转化,然后再由有形物质形态向无形物质形态转化。循环往复,没有穷尽。
(三)四维时空科学研究的是整个物质世界:四维时空科学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从无形的“道”(0),经过“一”(1)的孕育,逐步诞生出来“二”的有形物质,用数字式来表示,即为:0―1―2,而且包括从“二”的有形物质,经过“一”(1)的孕育,逐步诞生出无形的“道”(0),用数字式来表示,即为:2-1-O。
(四)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有生无”的转化规律:根据以上对四维时空中的有无相互转化规律的研究,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老子“有无相生”中的第二阶段“有生无”的转化规律,即由有形物质形态向无形物质形态转化的规律。对于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而言,是由有形的数据信息向未来无形的数据信息转化。用“有生无”数字式来表示,即是2-1-0。数字式2-1-0不仅仅是用以表示“有生无”的转化规律,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了中国古代象数原理,也即万物皆有其象,有象必有数,象为外表,数为内在,象为阳,数为阴,象反映的是有形信息,数反映的是无形的信息,谁能把握事物内在的定数,谁就能把握事物的未来规律。所以只要破译了“有生无”数字式2-1-0,也就意味着破译了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中隐含的数字密码。
三、破译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中隐含的数字密码
(一)破译“有生无”数字式2-1-0
第一步,如何破译“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2”。
1 “2”表示三维空间中的一切包含阴阳两种形式的有形物质:即表示空间因素的阳性的有形物质,简称空间数字,和表示时间因素的阴性的有形物质,简称时间数字。
2 破译“2”的具体方法是,第一,提取表示空间因素的阳性的有形物质信息,也即空间数字;第二,提取表示时间因素的阴性的有形物质信息,也即时间数字。
空间数字,是指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阶段运行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表示空间因素的数字,如某个期货品种:上升了1000点,又回落了2000点。其中1000和2000,就属于空间数字。
时间数字是指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阶段运行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与表示空间因素的空间数字相对应的时间数字。如某个期货品种:上升1000个点用了6个月的时间,6个月的时间与1000点相对应,6属于时间数字。又如某个期货品种:回落2000点用了10个月的时间,10个月的时间与2000点相对应,10属于时间数字。
第二步,如何破译“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1”。
1 “1”是由阴阳各半、质量对称的物质构成的,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1”包含了一半阳性的有形物质和另一半阴性的有形物质。
其二,“1”既包含阳性的有形物质――空间数字,又包含阴性的有形物质――时间数字。空间数字和时间数字必须保持完全对应的关系。
2 破译“1”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下两点:
第一点,提取表示空间因素的阳性的有形物质信息,也即空间数字,然后将提取的空间数字进行周期量化,以确定提取的空间数字属于哪一个空间周期。
空间周期是指临界数字45、450、4500和50、500、5000,按照倍数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形成的一系列数字。空间周期又依照升跌幅度的大小,分为标准小周期、标准中周期和标准大周期。
标准小周期:以45和50按照倍数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形成的一系列周期数字。递增周期:45,90,135,180,225,270,315,360…等,和50,100,150,200,250,300,350,400…等。递减周期:360,315,270,225,180,135…等,和400,350,300,250,200,150…等。
标准中周期:以450和500按照倍数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形成的一系列周期数字。递增周期:
450,900,1350,1800,2250…等,和500,1000,1500,2000,2500…等。递减周期:3600,3150,2700,2250,1800…等,和4000,3500,3000,2500,2000,1500…等。
标准大周期:以4500和5000按照倍数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形成的一系列周期数字递增周期:4500,9000,13500,18000,22500…等,和5000,10000,15000,20000,25000…等。递减周期:36000,31500,27000,22500,18000…等,和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等。
比如:若提取的空间数字是275,因为275大于250而小于300,所以就把275作为一个250点的标准小周期看待,剩下的25点作为超过250点空间周期的余数。
比如:若提取的空间数字是1200,因为1200大于1000而小于1500,所以就把1200作为一个1000点的标准中周期看待,剩下的200点作为超过1000点空间周期的余数。
第二点,提取表示时间因素的时间数字的正确做法是,找出与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相对应的时间周期数字。
时间周期是指与空间周期数字相对应的时间长度。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的大小,是依据空间周期数据而定,以确保时间周期数字与空间周期数字的完全对应。而空间周期数字与时间周期数字的对应,说到底,是两组“特别自然数”的对应。
“特别自然数”就是自然数字中,除了1以外,那些没有构成倍数的自然数。如,1、2、3、5、7、9、11、13、17、19、21、23、29、31、35、37、41、43、47、49、53、59等。其他数字,只要与以上这些“特别自然数”构成了倍数的关系,它仍属于“特别自然数”。
比如,与50、500、5000点空间周期所对应的时间周期可以是5分钟K线或50分钟K线、5日K线、5周K线等。表面上看50、500、500不是自然数,但它们是自然数5的倍数,所有也属于自然数。因此说50、500、5000点空间周期与时间周期5分钟K线、50分钟K线、5日K线、5周K线的对应,包含了自然数5与5的对应。
又如,20、200、2000点空间周期所对应的时间周期可以是20分钟K线,也可以是40分钟K线、4小时K线、4日K线。因为这其中,空间周期包含着自然数2,而20分钟、40分钟、4小时、4日K线是自然数2的倍数,所以20、200、2000点空间周期与时间周期20分K线、40分钟K线、4小时K线、4日K线构成对应关系。
由于“1”是由阴阳各半、质量对称的物质构成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中的两组自然数的完全对应,就是确保“1”的阴阳物质的对称。
第三步,如何破译“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0”。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必须从“有生无”数字式“2-1-O”说起。“2-1”表示的是,阴阳两种形式的有形物质信息――空间数字和时间数字“2”,向空间周期数字与时间周期数字完全对应组合的“1”转化。此时的物质形态仍属于三维空间的有形物质。
1 “1-0”表示的是空间周期数字与时间周期数字完全对应组合的“1”向无形物质的“0”转化。此时的物质形态已转化为无形物质。
2 “0”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时间中。由于时间囊括了一切无形物质,我们要把握“0”这种无形物质的规律,就必须从“1-0”化生阶段中的时间周期数字入手。
破译“O”的方法包括如下两点:
第一点,计算时间周期K线数字:就是从“1”包含的时间周期数字人手,计算空间周期数字范围内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
比如,美元指数从昨天的最低点81.000开始,到今日的最高点81.500,总计上升500点。据此,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应是500点,时间周期数字应是5分钟K线。
计算时间周期K线数字的方法是,在空间周期数字500点的范围内,计算从最低点81.000到最高点81.500之间,共有多少根5分钟K线数字。若得出5分钟K线数字是12,12就是时间周期K线数字。
第二点,时间周期K线数字是数字密码。在“1-0”化生阶段中,是“1”化生出了“0”。同样道理,“1”包含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化生出了“0”包含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时间周期K线数字就是那些隐藏在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中,并且对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起着支配或决定性作用的数字密码。
(二)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创立: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有生无”的转化规律,所以要想破译这种规律,必须首先破译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的密码含义,创立一套完整的、可重复使用的、具有自然无为属性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
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属于四维时空中的自然无为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试图以有为的方法去把握的这种自然无为的规律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这就要求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既不可以掺杂任何在三维空间科学研究中人们业已习惯的有为的技术方法,也不可以使用文字语言,因为文字语言是三维空间的产物,是人与人交流所必须使用的“有为”的技术手段,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切性的缺点,所以必须使用数字语言。数字是自然的产物,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唯有使用数字语言,才能以自然无为的方式,直观地、准确地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为: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之“有生无”的转化规律=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解释如下:
1 “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是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个阶段运行过程中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2”。
2 “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不是一般的数字相加,而是从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前一阶段的时空周期数字中提取的一对完全对应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1”。
3 “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是在空间周期数字的范围内,计算时间周期K线得来的一组时间周期K线数字,它相当于“有生无”数字式“2―1-0”中的“0”。
为了简化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我们不妨用N来表示“宏观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有生无’的转化规律”,N=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出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已经到达的空间周期数字”。
第二步,根据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在前一阶段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时空数字,首先“提取空间周期数字”,然后根据提取的空间周期数字,“提取时间周期数字”。
第三步,根据已提取的时间周期数字,“计算得出时间周期K线数字”。
最后,根据计算得出的时间周期K线数字,也即密码数字,可以确定并预知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未来一个周期的运行趋势和升跌周期数字。
四、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应用
(一)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计算实例
1 2009年4月29日计算伦敦铜近期和中远期的运行趋势及空间周期数字。
已知:伦敦铜从2008年7月2日最高点8940,下跌至2008年12月23日的最低点2825,共计下跌了6115点,6115点包含了一个6000点的标准空间周期。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伦敦铜从最高点8940下跌6000点空间周期所到达的周期数字,即8940-6000=2940。
第二步,根据已有的空间周期数字6000,取用的时间周期为60日K线。
第三步,根据时间周期60日K线,经过计算得出伦敦铜6000点下跌空间周期范围内的60日K线数字是3。
兹列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如下:
N=2940+6000+60日K线+3
根据以上计算式中的空间周期6000、时间周期60日K线和K线数字3,得出计算结果如下:
其一,就中远期而言,2009年伦敦铜有3000点的上升空间,伦敦铜将要到达的空间周期点位是6817-6900点。
其二,就近期而言,伦敦铜从4月16日的高点4885开始,有一个1000点的下跌空间周期,也即伦敦铜将要下跌至3900-3800点。之后,伦敦铜将开始反转,进入一个1000点的上升空间。
2.2008年10月28日计算中国股票综合指数“中证流通”(代码:399902)下一个空间周期的运行趋势及空间周期数字。
已知:“中证流通”从2008年1月15日的最高点5736.52,下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26.04,总计下跌了4110.48点。4110.48点包含了一个4000点的标准空间周期。
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中证流通”从最高点5736.52,下跌4000点空间周期所到达的周期数字,即5736.52-4000=1736.52。
第二步,根据已有的空间周期数字4000,取用的时间周期为40日K线。
第三步,根据时间周期40日K线,计算得出最高点5736.52至1736.52之问的40日K线的数字是6。
兹列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如下:
N=1736.52+4000+40日K线+6
根据以上计算式中的空间周期4000、时间周期40日K线和K线数字6,得出的计算结果是:2009年“中证流通”有2000点的上升空间,将要到达的周期点位是3603-3700。届时“中证流通”到达此点后,将会出现一个500点以上的回跌空间。
(二)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准确率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项超三维空间科学的技术。根据宏观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有生无”转化规律的自然属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在破译了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的基础上成功创立出一套自然无为的、可重复使用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它使用的全部是数字语言,没有加入半点人为的分析、推测的成分,所以四维金融投资技术能够达到100%的准确率。
(三)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应用范围
1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规律。只要有详细的、完整的经济或金融运行数据(包括月、季、年的数据),我们就能够掌控经济变化的动态情况:其一,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是继续平稳的向上运行还是将出现经济下滑?其二,若继续平稳运行,可以计算出宏观经济走势将平稳运行至未来哪一年。其三,可以提前一至三年计算出宏观经济走势下滑的大致时间。
2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国际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所有投资产品的运行规律。
3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可以用于计算和把握现货市场中的任何一个产品的运行趋势。
五、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科学价值与市场价值
(一)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科学价值
第一,技术的准确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是人类科学史上第一项四维时空科学的技术,具有100%的技术准确率。
第二,技术的可重复性。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效法老子“有生无”数字式“2-1-0”,创立了一套自然无为的、可重复使用的四维时空数字计算式,通过提取和计算相关数据,就可以十分准确地计算出经济和外汇、期货、股票未来的变化趋势。
第三条,技术的社会贡献性。有了四维金融投资技术,我们可以做到:
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预知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
准确把握世界金融市场中的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运行趋势和升跌周期数字,帮助那些需要得到技术支持的投资财团,避免投资失败悲剧的重演。
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诞生,不仅在理论上理清了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而且在技术上破解了这个困扰着全世界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者200多年的世界性难题,结束了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家不能把握宏观经济规律和外汇、期货、股票规律的历史。
(二)四维金融投资技术的市场价值
从三维空间科学和四维时空科学来划分,科学技术可以分为两种: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1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因此,立足于经济学视角详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与发展,以此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提供支撑。
2数字经济的概述
2.1数字经济的模式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其中网红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一种类型。根据调查,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是以网络为主。按照数字经济的变现方式,数字经济可以分为:一是线上数字经济,其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易完成商品流通;二是线下经济,其主要是利用网红效应实施的系列经济活动。
2.2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发展数字经济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数字经济是带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成为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成为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成效明显,通过组织系列扶贫活动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有效带动4万多个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名校+”“名师+”远程教育帮扶模式和“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实施数字乡村发展“六大行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河南省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3数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合调查,数字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快速革新导致部分人群摩擦性失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技术的进步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同时数字化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技术性失业”,对就业市场、民众生活与广大社会造成的影响是痛苦的。数字经济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具有数字素养的人将面临失业和边缘化危险。二是线上平台强势压低线下实体收入。线上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模式。线上经济的便捷性塑造了一批具有极高粘性的消费者,加之没有店租等实体成本的负担,线上平台相较于线下从业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力。在线上平台的竞争压力下,大量线下实体从业者被迫降低利润目标,甚至面临破产。三是巨头垄断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数据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的生产资料,数据一旦形成规模就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不受规制的扩张必将走向垄断,垄断的后果是行业资源集中与行业内部分化加剧。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行业资源高度集中,互联网巨头与小微企业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在渐渐扩大。
3数字经济崛起的原因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调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例如,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增长态势,从623亿元增长至3419亿元,增长了2796亿元,如图1所示。其中,直播带货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直播带货成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方式。2020年直播电商占GDP比重达27.8%,年增速高达227.7%。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数字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数字经济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我国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基于5G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稳定的发展动力。5G技术能够为网络直播提供稳定的信号,为直播带货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例如,基于5G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平台形式更加丰富,为市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观看平台,有效地刺激了粉丝的消费欲望。尤其是2020年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居家隔离”政策的实施,网络购物成为满足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进而扩大了数字经济的粉丝量。据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用户占比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整体的99%,手机流量时代全面来临。可以说庞大的网络群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大力的潜在客户。网红利用营销手段,猎取消费者心理,通过高粘度、高互动的方式拉近与粉丝的距离,并且通过精准的营销手段引导粉丝消费,形成价值回报。
3.2国家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支持
基于“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国内消费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例如,在全国经济发展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是民营经济、“双创”战略实施的具体体现。为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地方省市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如表1所示。陕西省加强数字领域标准制定,探索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地方立法,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围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2条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核心区。目前陕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12位,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西安,助力陕西加速步入“数字时代”。
3.3人们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主要目标。2020年我国实现绝对全面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消费成为当前90后、00后消费的主要方式。相比80后消费群体而言,新一代消费群体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与创意性。所以数字经济的发展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体的个性化消费理念:一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线支付方式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契机。例如,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支付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因此一定程度会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产生诸多“不必要消费”。二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懒惰性”催生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了居家消费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时间。
3.4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
数字经济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基础配套体系。一是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体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冷供应链物流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新鲜食品的质量。例如,根据调查,基于冷供应链技术的发展,生鲜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额不断扩大。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国家政策,道路、网络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上述产业的支持。二是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在5G通讯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陕西5G基站已累计开通7621个,力争打造中西部地区5G网络建设先行区,为后续5G产业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4数字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
4.1经济增长效用分析
经济模式存在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消费满意感。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数字经济带动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高能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地方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陕西省是全国有名的网红城市,通过互联网传播有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数字经济催生了诸多新职业,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经济有效带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助农直播带货可以将诸多农副产品推广到全国,以此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丰富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以网络直播为例,网红直播带货不仅需要大量的后台客服岗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
4.2营销效用分析
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线上购物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一是数字经济模式下的营销方式实现了全员营销模式,营销人员面对的是所有的受众,需要了解消费者在态度与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迫使电商企业要从过去的营销局部视角升华为用户、文化、生意、经济、民生的大局观。二是细化市场。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都是确定品牌营销策略的关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性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通过大数据洞察了解目标用户,以精品内容与品牌用户创造共鸣,以优质产品和资源矩阵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营销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实现营销突围。
4.3数字经济文化效用分析
文化效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背后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陕西是网红城市,例如,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西安加入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西安市GDP增速5.2%,总量10020亿元左右。根据调查,当前我国网红更多采取的MCN批量生产的模式,导致缺乏内涵文化。而依托区域独特文化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老乔是一名美食博主,在抖音上的粉丝为1200万,其认为自己走红的原因归功于陕西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弘扬了当地传统文化。另外,数字经济变现速度快,网红一夜成名现象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产生冲击。
5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时代变迁和市场变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心态与社会价值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挥了其经济学的本质,促进了“双创”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同时数字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归根结底是缺乏正确引导和有力监管以及其自身缺陷的产物,我国应积极消除数字经济的负面影响,通过政府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管理制度、数字经济主体自觉维护数字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等方式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放大数字经济对经济的积极贡献,规避克服其负面影响,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婧怡,杨秀丽.网红经济的经济学效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59-61.
【2】韩雪.我国“网红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08):15-17.
【3】彭妍,李星星.浅析数字经济及其影响[J].商业经济,2019(08):109-110.
【4】吴晓辉.浅谈疫情之下的“宅文化”传播[J].新闻传播,2020(07):16-17.
【5】姜佳奇.数字经济下直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摘要】新型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型经济的核心和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新经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被如此多的人们关注与研究,本身就已证明了新经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经济”已经开始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和发展上的可持续性,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当今世界,无论在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还是在我国,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新型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或经济模式已经崛起。新型经济似乎是一个魔方,它神奇般地创造着巨额的财富,也改变着世界的财富分配规则,使世界财富重新洗牌;它塑造着新的经济英雄,甚至使“一夜暴富”成为现实;它是一种召唤,呼唤每个民族扩大视野,锐意进取;它是一种动力,催促每个企业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它更是一种挑战,要求每个人挑战满足感,在新时代里永不止步,创新文明。
一、信息经济空间将日益增大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互为推进,成为世界潮流和大势所趋,信息化程度是当今世界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关键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造着有史以来人类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1、信息经济的一般特征
其一,网络化。信息经济第一大特点就是网络化。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网络节点的存在。互联网络正在编织全球信息经济的神经系统。其二,数字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数字设备与数字制式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设备与模拟制式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化世界”,由此将引发一系列的产业革命。其三,个性化。个性化是相对于工业化时代的群体化而言。信息交换除了社会之间、群体之间进行外,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日益增加,以至将成为主流。其四,即时化。资讯快速的传递,讲求立即反应。企业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内部业务流程也因此得以改造,能力强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胜。其五,虚拟化。信息经济的虚拟化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其六,全球化。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全球通信卫星网的建立,跨国公司正在发展成为无国界的公司,打破原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活动范围是全球性的,其资本、管理、人才和各项资源都来自于世界各地。
2、信息经济改变社会经济的根本动因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整个价值流的实质,从专业化分工的物质流转变成为业务融合的信息流。信息经济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融合,一个是解构,正因为这两个重要特征,信息经济才能够对社会经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1)融合,是与工业化社会中的“分工”相对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分离的各个物质生产局部环节整合成有机的一体,这一整合过程就是财富的创造过程。融合构成信息经济和工业经济分化的原点。零距离经济、直接经济、无摩擦经济、速度经济、人性经济、生态数字经济等,都是信息革命的实践总结,都是业务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产物。
(2)所谓“解构”,就是旧的商业结构的拆除与重建。信息经济逐步摈弃了工业时代的“标准化的规模”经济,逐步形成“个性化服务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新的信息经济打破了原有产业和企业结构模式,使传统产业模式发生“解构”。
3、信息经济改变人类社会
(1)网络改变传统的“时空”界限。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快速的渗透过程,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从对通讯方式的改变,进而到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到社会关系的改变,因特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一块新的时空,即信息时代的“网络时空”。信息时代的“网络时空”是和传统世界“物理时空”相对而言的。这里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距离的消失;二是时间意义的改变。
(2)网络为社会经济提供了新的广阔平台。信息网络的优势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经济活动的承载方面。最初的互联网由于方便、快捷,成为信息传输的先进手段,既而它又成为各个产业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连接方式。最后,互联网这条主价值链,把其他产业的价值链包容进来,通过产业间的融合,由许多产业直接把业务放到了互联网上来进行,互联网成为各个产业活动的平台。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因为所有的产业都将是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平台。
(3)信息经济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网络时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同样也打破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在网络时空里,所有传统社会中的差别,如由自然禀赋造成的贫富差别,由财富、权力造成的等级层次,由地理远近造成的亲疏关系,由时间早晚造成的先后顺序及由种族造成的人种差异等将全部消失。这里是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平等的世界,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信息。谁拥有了信息,谁就是中心,谁就是焦点,谁就拥有了财富。网络改变了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结构。从社会中个人的关系结构来说,互联网扩大了个人的社会关系,提高了个人间交往的频度与广度,打破了旧的社会区划结构,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提高富裕程度及参与社会主流活动方式,而这种关系形式成本是最低的。
二、服务经济将走向体验经济
服务经济作为新型经济,是一种人性经济,或说人本经济。它表现了人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之后,伴随着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从而对精神生活有一种强烈地追求。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人成了经济中的绝对核心。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高级形式,也可以说是服务经济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我们随处可见这种基于体验的经济模式,为了得到某种经历的体验。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自我实现带来的无比快乐。因此,在人类从服务经济走向体验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寻求更多的快乐和刺激,如何激发和满足人的潜在欲望,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些已成为人类当前非常关心的问题。
1、体验经济时代来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体验经济已经具备了产生和大发展的客观条件。我国台湾著名资讯社会学教授罗家德先生在其《网络国际关系行销》一书中也曾指出消费符号化的趋势,消费不仅仅是买有用的东西,而且成为消费者用来诉说自己的“语言”。一件衣服面料成本很低,但因为有了新颖的设计、创意的广告、动感的促销,就如同给其贴上青春、活泼、典雅、开放、大方的“价值”标签,能为其寻找年轻的、高知识的、国际化的、反传统的“社会性”的定位。“在过度富裕的社会里,当温饱舒适已不成问题,任何商品都‘符号化’了,人们要买的已不止是商品本身,而是附加在商品上的象征意义”,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式消费”或者说是“符号化消费”的旋风开始席卷全球产业,继“服务经济”之后,“体验式经济”已开始大行其道。
2、体验经济延续了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向市场提品在标准化方面均达到要求、水准后,同样品质的产品只有通过企业的不同品牌才能予以区别,但当顾客难以鉴别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差异与优劣时,竞争的焦点自然会转向企业的市场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数量上,顾客也将以此作为判定与选择品牌乃至企业产品的标准,与顾客的关系由此得以建立。服务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已经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承诺与兑现,同时,也使消费者感受到了方便与舒适。服务经济的运行使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不仅要提供有形产品,还要提供无形服务,商品是提供服务的依托。在纯粹的服务产业中,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在服务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通常发现不了商品之间的差别,企业为了争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不可避免地跳入低价竞争的陷阱。为了避免低价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损失以及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制造商们不断挖掘服务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体验”就出现了。“体验”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好的感觉,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拉动性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使服务经济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延展效应。
三、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
人类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迅速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1、信息技术有效支撑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
其一,信息技术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工具,信息技术在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各种数据库管理、信息传递、检索和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推动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二,生物技术发展需要特定软件技术的支持,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对于生物技术类软件的需要将进一步增加,软件技术将成为支撑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
2、生物技术拓展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网络银行在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对传统银行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如网络银行条件下的网络货币就将打破传统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演变及其意义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不变的,但货币的形式却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翻开货币发展的历史,我们会看到:1.实物货币。是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2.金属货币。其形态有一个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过程,在质地上有一个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过程。铸币的产生,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打上官方烙印的金属才能成为货币,贵金属垄断了货币的地位。3.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纸币,是货币形式的飞跃。4.信用货币。即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如商业票据、现钞和支票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而流通。5.网络货币的出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电子支付手段应运而生。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统称为网络货币。网络货币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金融业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网络银行出现后,网络货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形式而发挥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时代中,网络银行将使货币变为一串我们永远不可以见到实物的数字。在货币的演变过程中,货币越来越轻,越来越虚化。
随着货币形式的进一步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货币的本质也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来。货币的本质纯价值体是在社会交换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被提炼、净化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马克思正确地意识到货币的本质是价值体,但是他还没有能够把它从金币的物质价值体中进一步提炼出来。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所致。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技术革命,“社会蒸馏器”借助于电力推动和印刷技术的进步,终于将货币价值体从币材的物质价值体中分离出来,提炼到纸币的形式。就纸币来说,尽管它还有币材价值体,但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完全可以成为分离之物了。用最新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社会蒸馏器”,进一步蒸发提炼得到几乎完全透明的纯价值体——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现在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
(二)网络银行条件下,网络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
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数字货币、电子货币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了冲击。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将货币等同于商品或实物资产,所以货币应该有价格。其实,货币本身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具有惟一的价格,它的价格表现为与无穷种类的商品以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此传统理论认为货币金融体制严格受法律限制和政府管理,货币是法律的产物,但在网络货币时代,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不再具有商品或实物形态,不过它本身作为一种纯价值体,可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它的价格是它与无穷类商品之间的兑换比例,这因此又回到了物质直接交换时期,但这不是历史的单纯复归,而是货币的一种更高形态,而且或许是终结形态。另外,由于网络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纯价值体,它发挥的作用是完全自发的,而不像现行的纸币制度,货币的发行流通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
二是网络货币将促使货币结构和货币内涵有所改变。在金融电子化的推动下,货币出现了新的形态,如信用卡、电子货币等,这些都是新货币形态产生的前奏,这是一种依托全球和网络银行产生的虚拟的无货币实体的数字符号。网络货币是货币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形式。网络货币随着网络银行产生而产生,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而发展。将对传统的货币结构和货币内涵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某种意义上改变其意义。其一,网络货币将部分替代流通中货币的作用使得传统的货币定义特别是基础货币的定义受到了挑战,基础货币通常是指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而网络货币的出现,使货币实物形态虚拟化,商业银行自己实现了部分货币发行,在实质上部分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其二,网络货币对流通中部分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传统意义的基础货币的作用受到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其进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提供货币供给的数量,都建立在基础货币上,基础货币及其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而网络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这种能量减弱,再加上网络货币是商业银行自发地创造的,且具有快速的瞬息万变的特点和颇具信用风险,也使得网络货币创造货币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币能力不同。
三是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通货,部分通货以数字化、虚拟化形式出现,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因此对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币M1.M1=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流通中的通货在M1中占比重较大,所以网络货币虚拟和替代部分通货,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狭义货币M1,其主要表现是:其一由于货币数字化、虚拟化,流通中的通货数量会减少而影响M1;其二是由于虚拟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货币存在形式的不稳定性,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带来不稳定性,从而会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影响M1;其三是通过货币乘数对M1产生影响。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网络货币既影响基础货币也影响货币供给量,自然其比值关系也要受到影响,从而影响M1.
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与创意的水融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长期以来看到的仅是文化的事业属性,即它的非赢利性。但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也有它的产业属性和经济价值,而且文化产业属性可以与文化社会属性和谐共存并共同发展,通过创意的理念和思想,文化双重属性的和谐共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在这几年开始鼓励和推促文化的产业化,而文化产业化的核心就是鼓励文化创意,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近年来好几个省都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河南省也在依托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文化为灵魂,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比如,以“功夫”闻名世界的少林寺的旅游形象,因为大型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上演而悄然改变。以票房销售,带动旅游;以地产增值,拉动商品服务就业;以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等新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向前发展。相对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带动的一些文化产业链,河南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中还有许多可塑资源,比如豫剧、拜祖大典、历史文化古城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开发其品牌形象,利用一些文化资源优势将其转换成经济优势。
数字城市、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科技产物与创意的全面融合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文化创意产品流通、传播与销售。由于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和经验上的一些缺失,特别是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贸易的缺失,使创意产品的流通、销售和贸易受到严重制约,也使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停留在初级水平上。
销售文化创意产品,推动文化贸易发展,打造完善的产业链,都离不开物的传输。物联网的兴起,为创意产品的流通创造了新的模式。物联网将给文化创意产品的全球贸易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它各国不可比拟的。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展潮流,在当代文化潮流、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时尚基础上,构建某一创意产业(行业)科研、生产、流通、交易的数字化平台。比如,即将横空出世的“玛宜网”将是一个全新的集科技、文化、创意、信息、传媒、产品、创业、知识产权交易等一体的交易平台。
总之,崭新模式的立体创意产业集聚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平台”将有机会全面实现政、产、学、研、投、贸等各个链环的数字化高端整合,代表着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搭建文化、科技、创意三者共舞的半台
如何让文化、科技、创意三者渗透得更加彻底,打破形式主义的羁绊,让全社会享受创意带给人们的成果和精神需求,从而增加其附加值,产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我们发挥人的智力资源,运用创意大脑、创新技术、文化内涵综合创造出无限价值,更重要的是及时搭建三者共舞交融的舞台,这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也需要民间资本的介入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参与,更需要媒体的宣传和鼓励。比如奥运会、世博会、上海国际创意活动周等等这些国际性的活动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河南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也积累了不少自身的经验和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开展2010首届郑州国际创意活动周,得到了国家、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河南省首个文化创意同“郑州金水文化创意园”也在其中发挥积极的领头羊作用,参与谋划“文化创意照亮河南创造”、“首届郑州设计创意节”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科技与创意的完美融合。
数字化 新媒体 传媒文化
于婷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窦光华,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XW034),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人文社科)(2013WQ022)。
对于我们所处时代下的社会与文化,我们能从学者口中听到多种描述:消费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网络社会、传媒文化、大众文化等。无论哪一种描述,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在各种不同的媒介或装置范式的演进中,从电视到电脑、从智能手机到各种平板电脑、从微博到微信、从视频分享到网络机顶盒,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被深刻地建构着。当人们被层出不穷的“新玩意”所吸引的时候,也被传媒及其信息所影响和制约,没有人能想象离开媒介的生活。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自我身份的认同的建构都离不开媒介。
传媒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建构的主战场,各种思潮、文化在这里融汇沟通,并以动态交叉及互动的方式传递给这一链条上的每个个体单位,这一特征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传媒的全球化影响正在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建构。如何找准方向,制定战略,实现内外和谐,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传媒文化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理论及现实层面问题。
数字化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语言习惯产生了实质性变化。我们置身于世界传媒工厂,通过大众性的传媒语言,来分享自己的文化、思想和观点,由此实现整个区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和创新发展。大众需求与技术进步是我国传媒创新的核心动力。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采用压缩封包形式传输所有的信息,受众在终端上可以随时随地按需索取。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生活,同时也被生活所塑造。
一、“数字文化”背后的问题
伴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信息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由此产生出一种新的媒介文化形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大众传媒的行列,较之过去,由于借助新媒体技术,大众媒介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这使得传媒对文化的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兴的大众传媒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被赋予了“文化主导者”的身份。大众传媒文化以更多、更快、更生动等特点营造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使人们产生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甚至是生活体验等。文化形态始终与媒体形式和传播手段息息相关,一种文化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新的媒体形态产生。换句话说,新的媒体形式总是能派生出新的文化品种。
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我们顺其自然地接受了新媒介带来的各种变化,并使得自己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但却忽略了对于种种变化背后更深层次的反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介不仅仅是一种类似于电视、报纸的传播载体,其技术与装置的使用,也将自身和信息与人类的活动捆绑在一起。新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的意义世界,改写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变化的趋势和速度,目前大多数人持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态度。
我们需要思考新媒体所建构的数字文化所产生的效应。毋庸置疑,新媒体能够带来多样化的文化效益。它呈现出正面与负面的双重特征。新媒体为人们带来了空前的文化繁荣局面。由此使人们拥有了认知一切知识和信息的可能性。在新媒体的帮助下,社会成员能够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这当然仅仅是一个理想的发展状态,在某些时候显得过于乐观。我们也应当看到新媒体加速了青少年群体思维过程的表面化、浅显性。[1]受众虽然面对丰富的文化选择,但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想、文化信息充斥其中,当人们还来不及消化吸收,又会被下一波信息覆盖,于是,我们再也无法明晰时间与空间、瞬间与永恒、泡沫与经典之间的差别了。
新媒体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建构着个人生活和社会,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其价值,不能因为新媒体在技术层面带来的便捷性、连通感而忽略了理性层面的反思。面对新媒体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数字神话”,我们应当在未来的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技术操作与价值理想的融合与发展。
二、传媒文化的高度“开放”与“混杂”
要实现对传媒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必须认清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当代传媒文化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阻碍。
1. 新媒体带来的文化“开放”与“失衡”
从报刊到电视,文化被拉到了人们的面前,变得无比感性;而从电视到互联网,使人类文化变得日趋开放,尤其是开放的网络结构成为文化开放的技术支撑。新媒体借助于先进技术使得文化开放具有了立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开放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展。
首先,新媒体使文化向历史开放。回顾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时间性媒介来承载,主要是以书籍、报刊为主的印刷媒介。如今面对数字化浪潮,印刷媒介也开始利用现代媒介技术生成电子出版物,以使之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书籍的网络传送,突破了时间限制,使得历时性的民族文化得到最为广泛地传播和最大限度地同时性展现,使得整个人类社会能够同时共享历史文化财富。
其次,新媒体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领域。互联网采用相同的数字语言进行全球性的信息传递,从而能够共享信息。由封闭状态到半封闭状态直至今天新媒体带来的完全开放的状态,互联网络击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可以说正是互联网了传统社会广泛存在的文化霸权主义,粉碎了独立、封闭的民族文化主义,使得区域文化的大门向不同的民族快速敞开,而且在走出去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时候,也从他人文化中汲取自身发展的能量。正是互联网赋予了世界民族文化新的存在和传播模式――开放式。
这种开放式的文化背后蕴藏着的严重的文化失衡也让人忧虑重重。众所周知,网络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由此产生了西方化的文化渊源,这就造成了在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不平等性。于是,我们所向往的丰富的文化形态和平等的文化交流正面临危机。表面看似平静的网络空间正展开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空间争夺战。
文化战场的第一大阵地即为话语权的争夺。目前,英文信息在互联网总信息中所占比例是80%,英语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递信息的标准通用语言。可以想见,如果大多数人都采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来作为思维的方式和交流的渠道,那么,本民族的文化必将会逐渐消失,从而造成严重的文化断层。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是网络传播时代最为重要的武器。我们正深刻感受着新媒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全球化进步。在媒体时代,一种文化的影响力往往取决于所使用的媒介技术。
当然,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开放带来的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价值观的较量。从功能的角度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在互联网方面强大的技术与资本力量,逐渐输出和扩散本国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由此形成文化垄断。西方的全球化模式在新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互联网络则成为推销西方强权政治、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文化资源不再是一种文化涵养,而是以商品的形态呈现在公众的面前。由此造成欲望的张扬、意义的消解,甚至是享乐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合法性出现危机等等。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互联网络建立的初衷,还是“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网络传播极大地强化了个人体验,相对地弱化了集体感受,从而导致个人意识的极度膨胀,带来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
2. 新媒体带来的文化“流通”与“混杂”
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日益频繁,由此带来一种动态化的认同建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由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所带来的传媒文化是一个高度流动性的载体。近年来,中国所有的优质娱乐节目形态、内容几乎都是对西方同类产品的克隆或者拷贝。在互联网上,西方世界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敞开,包括网络资源、时尚风潮、网络文化、电影电视、广告节目等诸多内容, 使我国本土传媒内容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2012年,全球风靡的“鸟叔”借助互联网成功地渗透到全球,掀起了各种模仿骑马舞的版本,就连制造奇迹的韩国和PSY本人都对这一结果表示惊讶,而这样的案例在这个时代层出不穷。于是,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在混杂的文化语境中保持我国本土文化的传统性与民族性,尤其是对本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青年亚文化(90后等),生存于极度开放、极度繁杂的文化氛围中,由此也产生了复杂、混乱的文化认同感。
在中国内地当前新媒体语境下的传媒文化,这种混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还难有定论,但是对于传媒文化发展趋势的把握是有必要的。我们不该像个警察时时监控新生的文化,凡与传统违背即将之扼杀;亦不可像个放任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放任自流看成是一种先进的表现。从混杂的文化氛围中撤退到完全本真的文化氛围中是不现实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在混杂的文化氛围中寻找建构认同的新方法、新模式。[2]
三、新时期传媒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产业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介的冲击下,乐观者认为,随着新的“全球文化”的产生和文化区域特点的混合发展,人们克服了语言、文化的障碍,每种文化都在自己的发展中同时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元素。这个世界需要新的选择和信息来源,以保证来源的平衡。
我们都看到,美国主宰了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生产,美式新闻也通过广播和报刊传遍了全球。然而,其他文化的人民也成功保全了他们的文化并让他们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一出生便属于一个国家一个群体一个家庭。我们在这些文化环境中学来的价值观念将伴随我们一生一世。[3]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炫目的奇迹,但是还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世界性影响力,更谈不上掌握话语权。中国的经济力量在世界名列前茅,其“硬实力”甚至可同先进国家进行比较,而我国复兴文化产业、重塑道德权威,尤其是建设以传媒为主体的“软实力”系统,尚未跟上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此过程中,传媒作为思想传播的主阵地,则应当肩负起文化建构的历史重任。中国和平崛起,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展开各种对话和交流,必须要整合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自然不是一个弱势民族文化的国家,然而面对国际传媒巨头和某些有着其他目的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入侵,我们的民族文化多少显得过于内敛和含蓄,外张力严重不足。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应当担当起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大责任,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内部传统媒体如何转型以应对新的时代;二是外部如何根据产业链的布局进行合理的扩张,让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出去”;三是如何面对互联网的创新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4]
就传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言,与中国比邻的韩国作出了很好的示范。韩国嫁接本土文化、拓展传统产业、实行传媒“走出去”战略方面都能够给我们很大启示。为推动大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韩国出台了如《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且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局”,不难看出韩国极其重视本国的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最近几年,韩国通过影视、动漫、音乐、游戏等各种优秀文化产品向外界宣传,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仅获得了文化内容产业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韩流”风的背后,是“哈韩族”的无处不在,韩国的服饰、电子、食品以及其他传统品牌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崭露头角。“韩流”成了韩国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器,也为国家形象的塑造立下了功劳。
文化产业,包括图书出版、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文体娱乐、音乐、网络、游戏、演出等与传媒产业相关的产品以及这些相关产品的生产、再生产、储存、分配、服务等领域,[5]因而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为主的传媒产业迫在眉睫。而这其中,新媒体充当着重要角色,利用好新媒体这个重要的平台和阵地,就能加快整个传媒文化的建构,直至实现国家文化的认同。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发展为国家的文化复兴带来了机遇,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网络文化提升到重要的位置,趋利避害,实现互联网文化强国的目标。[6]
宏观上讲,传媒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中最为敏感、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绝大多数文化产品、信息都是依托媒介这一载体传递给广大人民的。经济、技术、政策、体制都会引发文化的变迁,而文化的演变则用更大的“反推力”影响着传媒的发展,因为文化决定了传媒内容的发展方向。
中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2G时代,我国落后于西方国家近20年;互联网时代,我们落后5到10年;到了移动互联网,我们与西方国家几乎不存在任何差距。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将自己的传媒文化融入数字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认清数字化背后的不平衡与混杂性,以自身优良文化抵御不良文化,一方面吸纳传媒巨人先进的技术、理念,做大做强中国自己的传媒,使得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更为顺畅。[7]
参考文献:
[1] 陈伟军. 传媒文化内蕴与价值流向探析[J]. 学术论坛,2010(11):10.
[2] 周宪. 传媒文化:做什么与怎么做[J]. 学术月刊,2010,42(3).
[3] 郭磊. 全球传播下的文化趋同[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25.
[4] 曾静平,李欲晓. 中国互联网文化强国的理论探讨[J]. 现代传播,2009(6).
[5] 王正伦. 开放背景下的传媒产业[N]. 中华工商时报,2003-03-20.
20世纪人类科技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面临的已经不再是完全的客观世界,未来将会是真实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共同建构的社会。数字产品的形态风格与功能定位在各个时期不断变化,然而随着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的影响,数字产品极已经逐渐丧失其形象特征。人们无法从形象上识别产品的真正身份,而传统符号的设计法则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字产品设计中。形态的不可辨性与极简的造型使得数字产品符号的互动途径趋向单一,很难通过形态设计传达信息。由于形态的单调与不可辨性,产品的情感表达形式随之消失。研究产品符号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产品形式语言成为一个沟通媒介传达出恰当的意义,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目前,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体验经济的新形式。体验经济中根据消费者的兴趣、态度、嗜好、情绪、知识和教育,通过市场营销工作,把商品作为“道具”,服务作为“舞台”,环境作为“布景”,特别地使顾客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觉美好的体验,情境故事法由此应运而生。情境故事法是以使用者为导向,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不断以视觉化和实际体验的方式,从使用者及使用情境的角度,去评价产品的价值,以获得具有美学,激发用户情感体验的造型形式。情境化设计的核心,就是设计师通过观察和体验,通过设计制造出一种虚拟情境,以此使用户获得情感体验,其中心思想是“以情感为核心”。以下我们将从人类感官的角度对情境化设计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1.视觉情境化
视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生活中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就某一个产品而言,它所传达的视觉信息体现在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质之中。产品的视觉形象主要通过这些要素进行相互组合与协调。
1.1形态的情境因素
形态是指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到外在的表象因素,进而通过视觉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的过程。是形的物理因素经由人的心理、生理、精神作用而得出的一个对形的整体理解与把握。形态会作用于人体视觉产生联想反映,因为形态本身包含情境信息,特定的形态会使用户产生特定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反应,因为形态的情境信息发生了作用,生成某种特定情境。
形态伴随着功能―行为一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内部构造形态由功能、操作行为直接决定;而情感形态有更多的生成途径,最常用的是仿生类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形象及其动态上都具有情感因素的类比情境,比如很多的儿童用品就是模仿自然界可爱的动、植物形态,营造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使用情境。也可以从自然现象中找到类比的形态,例如,经典的可口可乐瓶,其优美流畅的造型线条,传达出以光滑、细腻的情感,犹如女性裙裾般柔顺、流畅。
1.2色彩的情境因素
色彩是形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感即是由人们的感官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感响应,相对形态和材质更趋向于感性化。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不是一般的“物理一生理一心理”的反应模式(该模式为色彩知觉与色彩感觉的基础),而是“物理一文化一心理”的反应模式。色彩的象征性是通过文化中介,用人的心理来感知的,使得不同色彩能与相应的生活感觉产生联系,色彩能引起我们的联想,将所有的联想组合起来就形成色彩的情境空间,引起人对色彩情境的情感反应。
色彩的象征性,是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充分展现其内涵和寓意性,例如imac的外观设计一改电脑产品突出理性的固有的灰色调,以鲜艳透明的颜色,极具象征性的感性化色彩,呈现出糖果般的面貌。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让使用者倍感亲切。
1.3 材质的情境因素
产品的色彩是通过产品材料体现的,不同的材料肌理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是有所不同的。一方面是,相同的色彩用于不同的材料肌理上时会呈现为不同的色彩效果,生成材质的情境结构。如同一色彩用在光滑细腻的塑料表面产生雅致、柔和的情境;用在粗糙无光的棉布上生成含蓄、沉着的情境。另一方面是,即使相同的材料肌理,使用的色彩不同,效果就会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种不同的材料既有自身的长处,又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运用材质生成不同的情境空间,能够有效引导和影响用户的操作行为和情感反应,例如imac在材料上使用透明的外壳,促使产品形象的柔软化,使用户联想到光滑的水果糖,这一虚拟情境使用户产生相关的联想反应,随后产生了如甜蜜,温馨等情感反应,达到用户情感体验的目的(图1)。
2.触觉的情境因素
触觉是人类五感之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触觉这一感觉在人们使用产品的时候可以起到功能的引导作用,更能通过调节产品带给使用者的不同触觉感受引起人不同的内心反应,触即觉也包含着情境因素,在这一重要的过程中人的感觉器官做着积极的工作,人们渴求着产品带来的良好感觉,因此设计也具有了某种可能性能在这一阶段让产品的设计元素征服消费者的感觉乃至购买欲望。一种熟悉的触觉能够唤醒使用者的回忆,产生丰富的情感活动,而唤醒过程就是通过情境构建来完成的。适当的材质运用和触觉体验可以使得物质与环境媒介体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设计师对于材料的应用,不应只局限在材料的物理特性上面,更重要的是理解材料质感对消费者所呈现的感觉特性,了解材料给予使用者的意象感知。
意大利当代著名设计师帕斯等人设计的“乔”沙发,注重家具的实用与趣味、娱乐结合。从触觉角度考虑,巨大的手套通过五指可以给人以全方位的环抱,建立起一种趣味、幽默的使用情境,触觉情境使人产生被拥抱、呵护的心理情感(图2)。
3.听觉的情境因素
听觉的接收习惯直接影响人类的审美判断行为,谐音是合乎逻辑的声音频率,让人们产生欣喜愉悦的感觉;噪音会增强肌肉和神经的紧张,损害健康。考虑产品的整体定位和产品的节奏感、和谐感,建立听觉的情境空间,使产品在具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具有欣赏性。例如微软操作系统的开机声音,通过一段舒缓有力的谐音营造出轻快和谐的氛围,给人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又如当用户清空回收站时,系统会发出类似倒垃圾的声音,同样营造出一种自然且有趣的情境。对于使用者来说每一次的操作都是一次听觉的享受,感到电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生命力一般,成为了有人情味的产品。又如手机类产品,包括来电铃声,按键操作、开关机提示音以及翻盖的提示音等,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一并传达给使用者,构建出使用情境空间,使用户体验到使用的愉悦和乐趣。
4.结论
总之,通过感官获得产品所传递出的信息,并形成感性认知和审美体验. 感性产品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上述各因素,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性、合理性替代过去狭窄的功能性和合理性。未来的产品应设计成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的感性意味的产品,针对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起情境设计模式,达到感性价值与理性的平衡。
产品设计虽然以物质功能为前提,却也越来越关注人类精神的需求,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人类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要减弱仅以科技为基础的理性产品的负面作用,构建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产品设计体系。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沟通的渠道增加了,却增加了人感情的孤独、疏远和失衡。尤其对人类精神层次的需求,如生活的意义、情感的寄托、人自身价值的体现等。科技所提供的功能基础使人类满足物质需求,但并不应当忽视人类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数字产品所代表的不仅是科技的力量,同时也应该是为人类精神需要而存在,当人类面临日趋复杂的生存环境和快速变化中,人类也开始重新反省和思考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其中最为重要即是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思索和认识,努力使使用者与产品之间更和谐、更自然的感性关系,追求一种科技与情感的平衡成为必然,提升产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类的情感价值,将成为整个数字产品设计的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诺曼.梅琼译.设计心理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J辛向阳,潘龙译.onathan Cagan,Craig M.Vogel.创造突破性产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内容摘要:在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实践中,通过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分析,逐步认识到,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为此,对如何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提出了几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审计人员在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时参考。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双重特征客观评价误区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价值难以货币化,正是多少年来科学技术生产力绩效倒挂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科技型企业通过变革企业生产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
(二)把握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和科技型企业特有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线。
这里提出的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各类评价指标。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指标。比如说,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评价指标。
这里提出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就是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应当所特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几大类指标:
第一类,人力资源储备指标。即依据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所确定的年度人力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调整指标。其资源结构与人员分布及其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指标,如某一类专业技术人力资源预计给企业直接创造或能影响团队创造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二类,以技术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标。即科技型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市场领域设置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又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方向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应当实现的科研成果项目数和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三类,技术储备指标。即通过对未来技术市场进行长远规划或阶段性的计划投入、或年度计划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投入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四类,技术平台建设指标。即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实现所必须的成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货币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持续、递进的指标评价体系。
列举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科目比重指标内容比重考评结果
年度经营业绩40%技术合同总额40%
承担主业技术项目30%
员工收入增加30%
财务指标30%主营业务收入30%
现金流量30%
利润10%
净资产收益率10%
资产保值增值保值额10%
增值率10%
持续发展能力30%、获奖成果、专利30%
年度科研经费自投入30%
培训经费投入20%
人力资源储备、结构优化20%
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体系虽带有科技公司起始时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形态,但已具有明显的科技型企业的业绩指标评价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术经济效益特点可描述为:力求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价值综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关系可描述为:激励“多盈”的利益驱动机制,使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经济充满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内涵可描述为:追求科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实现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愿景目标。
而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经济基本特点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事业收入-事业支出≥0”;其利益分配关系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足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的“平均主义”。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仅差别之大,而且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为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同时,也为把握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找到了切入点。
三、当前,在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其对策提出
误区之一: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货币化价值。因而人力资源成本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四技”服务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般都进入了集团型企业,成了集团型企业的成员单位。如果用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生产型成员企业的单一的平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来评价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就意味着将科技人才的“货币化价值”量与一般产业人员的薪酬价值量相提并论,并依此得出评价结论,容易步入“平均主义”的误区。
为此提出:科技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成员企业的单一的人力资源成本,无横向的直接可比性。
误区之二:科技人员往往以地区同类层次薪酬与消费水平为参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员和员工的人才货币化价值,从科技型企业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训看,应以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留得住人才”为前提,防止偏离地区性薪酬与消费的参照水平,单纯以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某一增长因素去评价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误区。
为此提出:应以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区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为参照系。
误区之三:科技形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新生的企业形态。特别是在利益分配关系的处理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容易步入用传统单一的财务报告指标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误区。
1.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型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最主要优势就在于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上。数字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使新媒体一方面实现了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得以声音、文字、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另一方面实现了传播手段的多元互动、可追溯和可搜索。这些新传播技术优势,使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加顺应和满足公众需求,提升了公众参与度和主动性,扩大了其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其媒体影响力,并对传统媒体直接造成了显著冲击。因此,当务之急,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进行传播技术转型,借鉴和应用多媒体综合信息处理方式和传播方式,革新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信息产品的跨媒体、多格式传播,满足数字时代公众的多元、即时、互动化信息消费需求。
2.大力拓展信息内容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新媒体正是以其信息量大、面广、多角度、延伸性强,同时又能够满足个性化的细分需求而胜出一筹。随着步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广泛数据应用,重新确立“全媒体信息服务商”的定位,并根据新媒体形态下的公共信息需求和传播的特点,加大信息资源整合,一方面通过全媒体数字化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种渠道、立体、多次传播;另一方面,要大力扩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广度、维度和长尾效果,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要打破过去静态的信息内容,向全天候动态报道转变,并力争根据不同公众对信息内容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定制选择,以有效避免传统媒体的同质化现象,满足公众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3.加强营销创新与转型
面对新媒体不断推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及其对传统媒体市场的不断侵蚀,传统媒体必须尽快突破传统单一的广告销售盈利模式,在市场营销方面加速融合与创新转型,引入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利用多元立体化营销策略,实现渠道拓展与市场开拓,拓宽收入来源,赢得更大生存空间。目前,一些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一些平面媒体利用自身网站和手机报进行广告一体化经营和线上订阅收费及点击收费的营销模式,也有一些媒体尝试利用新技术发掘传统媒体内容产品的深层价值,借助新媒体形态,提供增值服务,转化为市场价值。其中,烟台日报在全媒体转型实践中,则提出了从“报社”转型成为“新闻社”,从“营销报纸”转型为“营销内容”;开发“多形态”产品,如纸质报、多媒体数字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等;采用“多渠道”发行,比如传统报业分销网,互联网(包括WI-FI),移动通信运营商的GPRS或CDMA等传输手段等;发展“多终端”的阅读介质,如新闻纸、PC、阅读器或电子纸阅读器、手机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加快流程再造
今天的传媒发展趋势给整个媒介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都提出了新要求。“报纸的内容搬到网上这么简单的模式已不能拯救报纸。”?? 向全媒体转型,已经突破了较早时期美国学者戴默(Lori Demo)在《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模式》一书中所提出的交互推广、克隆、内容分享等模式??,即已不仅仅要求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营销模式上简单地嫁接新媒体,而是必须在内容的生产、传输、营销、再生产、资源配置与优化等管理流程上,进行根本的改变和创新。例如,在全媒体竞争态势下,以往传统媒体趋于静态的“新闻策划机制”和滞后迟钝的“采编流程”,以及单一的靠广告利润而后进行资源再分配并维持媒体运营的管理流程,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传媒生产和管理需要,而打造动态的全媒体采编组织,并以新技术为依托,加快内部生产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优化配套,实现“动态信息生产”和“动态流程管理”,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必然要求。
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包括:要通过打造信息资源数据库或多媒体信息中心,协调整合和联动共享媒体资源,实现信息的采集、制作、、销售的全媒体运营;通过打造以投资决策、效益监管等宏观管理为职能的投资中心,以发行、基础设施安装、收费以及广告和相关业务经营为职能的经营中心,协调内外部资源分配与优化,复合多元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报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新的流程下,不再是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单一媒介各自进行“作坊式”生产,而是跨媒介的团队合作,全媒体记者、一次生产、立体,全介质广告销售、全品牌开发经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产销一体化,大大延伸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链,增强全媒介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媒介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5.理念变革和机制创新
新媒体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其运营机制灵活,富有创新精神。但我国众多传统媒体大多是事业单位,市场经营意识薄弱,缺乏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机制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基于与之相应的理念创新与变革。暨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走市场推动、资本整合、产业结合、事业融合之路,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经营的趋势和必然选择。全媒体转型意味着经营单位要同时掌控多种媒体形态,而传统媒体原有的企事业不分的属性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传统媒体应抓住当前报刊出版行业的政策改革机遇,加快改革,成为更加市场化、更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从而为全媒体的发展布局打下基础。??
打造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与新媒体不同的传媒介质,传统媒体必须在不断的转型与探索中,坚持创造自身差异化优势,努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未来的生存与持续发展。
1.内容为王,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网络时代信息泛流,内容最终决胜千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虽然新媒体的崛起减少了报纸的销量,但大量首发新闻仍然来自报纸。该中心选取了去年某一时段中发生的6条重大新闻,收集了53个媒体渠道的报道数据,发现在这些新闻的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28%,广播电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7%,纯网络媒体的报道只占4%。显然,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如今新媒体已经快速崛起,但是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依然强大。近期摩根士丹利的关于名为《内容为王,品牌为皇》媒体行业分析报告中分析认为,随着3G互联网、互动电视的普及,中国“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一个产业发展和更替的过程中,内容的意义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比如在这个产业初期发展阶段,可能渠道的价值显得更大;当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内容的价值必然要显现出来。”??随着新媒体的激增,传播渠道不断增多,内容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因此,传统媒体要想成为全媒体空间的主流,也必须走个性化之路,这就是要不断开发优质的、原创性内容,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
作为媒体而言,内容永远是核心媒体的重要支撑,内容资源也一直是传统媒体引以自豪的核心竞争资源。目前,受相关政策限制,新媒体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仍很依赖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媒体一般无采访权,致使其原创性大打折扣,不得不向传统媒体采购内容或与其合作谋求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技术的整合,在适应公众习惯变化的同时提供丰富多元信息内容服务,并通过最大限度地运用新技术和全媒体工具优势,延伸新闻资源的价值链,就会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侧重点,获得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2.打造公信力,提升传统媒体品牌价值
随着新媒体数量的日益增加,信息传播将变得越来越宽泛、自由,网络和手机媒体在利用其海量信息资源和超级链接赢得公众青睐的同时,新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自身挑战。尤其在网络泡沫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不断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公信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较而言,传统媒体由于自身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信息采集、编辑和把关机制,它的出版、发行也较为规范,已经在公众中长期积累形成了权威形象,具有短时间内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新技术,坚持打造公信力优势,不断提高公众信赖度,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媒介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并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3.优化人才队伍,确保未来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一直是我国媒介人才队伍的摇篮,多年来,一方面一直不断培养和优化人才,为自身发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不断向其他类型媒介输送人才。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传统媒体不断向新兴媒体融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跨媒体传播人才。由于媒介融合横跨诸多领域,这中间包括具备以多种形式进行写作和传播能力的融合采编人员以及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数字传媒工程专业人才,也有众多适应新旧媒体发展要求、懂得新媒体企业管理的经营策划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传统媒体在未来全媒体转型经营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亦是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注释:
??《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ain Brooks教授系列讲座》,《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第73页。
??浮新才:《2009媒体高峰论坛实录之一》,http://news.163.com/09/1212/08/5QANHVMH000140LL.html
??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时间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第81页。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第71-73页。
??《解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转型的是与非》,http://www.ic98.com/info/yinshua/117/20091230/71981.Html
关键词:媒体;商业模式;述评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源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关于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学者众说纷纭。目前国内关于媒体商业模式的讨论多为策略性的案例研究,少有从学理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清晰界定。Morris(2005)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战略、结构、经济等领域做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抉择,从而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分为经济层、运营层和战略层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层关注企业如何产生利润,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市场定位、竞争优势、价值创造等。基于Morris对于商业模式的分层,笔者拟将目前国内媒体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方面的研究予以梳理,并归纳出媒体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见表)。
第一,经济层,关注盈利逻辑、利润来源、成本结构等,如方琦(2007)认为报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是在继续发展平面纸媒优势的基础上,再次或多次利用报业特有的新闻信息开辟新的数字化盈利模式和渠道,为报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其关键是一次采访多次利用,多次销售;刘学义(2010)认为免费与收费并存、广告与用户并重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报纸网站的主流,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网站为例,说明具有利基市场、专业市场或者垄断市场特色的报纸网站向收费转型成功的概率较大。李洪洋(2015)认为数字时代的媒体形态是文化轻资产,纸媒新的商业模式应寻求把内容、品牌、用户和流量、资源和数据变现。从这一层面分析商业模式,优点在于清晰呈现价值如何实现,企业如何通过产品赚钱;缺点在于将商业模式限定在过于狭窄的范围,不利于从宏观角度实现长远发展。
第二,运营层,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构造,如张金海、林翔(2014)指出信息流已不足以支撑网络媒体未来可持续发展,网络媒体要建立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交互式平台商业模式;余莉等(2014)聚焦于商业模式的运营层面,发现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存在业务发展乏力、节目内容资源缺乏、频道定位不清等问题,提出要完善商业性生产机制。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在于指导性、可操作性强,易于在企业实践中落地;缺点在于企业日常经营繁杂琐碎,容易模糊重点。
第三,战略层,关注企业愿景、价值主张、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这一层面上学者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价值”。如郑豪杰(2011)建构了一个通过实现方式来连接价值主张、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三个维度的商业模式创新框架。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起点,现代出版可以从出版者转型为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业务系统是核心,出版企业要识别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自身资源与能力,确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盈利模式是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之间比较的结果,传统出版企业需要提高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刘冰、游苏宁(2011)认为重构商业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Elsevier等国际出版集团为例,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打造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全球性网络化销售、建立战略投资体系等,打造了扩张型商业模式。建议国内科技期刊应借势资本,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多形式发展数字产品最终提升品牌。任健(2012)以波特的价值链分析为基础,认为“三次售卖”的理论实质是以信息服务提供为载体的“价值塑造-价值整合与放大-价值延伸”过程,价值塑造要以内容为先导,价值整合与放大要以期刊内容为基础整合其他资源创造多业态产品,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就是根据不同消费需求、不同的业态将期刊的既有信息进行相应产品化的创意与设计。肖玉琴(2014)认为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价值主张,构建了包括广告主、商业合作者、受众、社会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在内的多元化价值主张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新框架;窦毓磊(2014)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企业围绕着“创造客户”所进行的一系列价值创新过程,提出了针对社会化媒体企业的3V(价值主张、价值构建、价值体系)2E(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研究体系,从创新的角度挖掘社会化媒体企业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廖小刚、周国清(2013)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的一种战略创和制度集合,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之后,整合企业、顾客、价值链伙伴等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从这一层面分析优点是利于顶层设计促进长远发展,缺点是过于宽泛不利于执行。
从表可以看出,出现最多的要素有盈利/收入模式(7次)、顾客/受众关系(7次)、产品服务(7次),其次是企业资源(5次)、伙伴/合作(5次)、技术(4次)、业务/运营流程(3次),另外还有环境方面提到了社会公共价值、市场公平竞争等。目前的研究从战略层面出发的较多,说明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多是对某个案例的描述性分析,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理论研究框架,对媒体商业模式的具体形式未有合适的分类。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媒体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基于内外部资源,采用相关技术改进业务流程,优化合作伙伴关系科学配置资源,为客户提供独特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利润的持续转化机制,是战略决策、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盈利机制等的一系列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用户价值(产品/服务、用户关系),企业价值(核心资源、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伙伴价值(伙伴关系)。企业价值实现是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客户价值实现是核心,也是必要条件;伙伴价值实现是保障,合作共赢(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Morris, M. M. Schindehutte, and J. Allen, 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5. 58(6): p.726-735.
[2]方琦.论我国报业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J].新闻前哨,2007,(5).
[3]刘学义.“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4]李洪洋.互联网思维下的纸媒商业模式[J].新闻战线,2015,(1).
[5]张金海,林翔.网络媒体商业模式的构建[J].现代传播,2012,(8).
[6]余莉,范金慧,李睿,薛婧贤,童蔚闻.探析我国立体电视频道商业运营模式[J].现代传播,2014,(12).
[7]郑豪杰.传统出版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3月上.
[8]刘冰,游苏宁.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
[9]任健.从“三次售卖”到信息服务多业态平台化集成提供--对期刊商业模式创新中支撑因素的探析[J].新闻大学,2012(1).
[10]肖玉琴.基于价值主张多元转向的户外媒体商业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