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文化一体化

经济文化一体化

时间:2023-09-22 09:4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文化一体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文化一体化

第1篇

发展面临的困难

随着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和天府新区战略的实施,成都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但效果不明显。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难以摆脱行政区划管理的束缚。成都经济区不是一个行政区概念,但在行政权力指挥棒的魔力驱使下,8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利益,这使他们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与发展出现割裂与差异,区域内文化发展失衡。成都经济区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一城市的发展,而是关乎整个地区乃至全省前途的发展。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第一,必须有一个更大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抛在脑后,把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上升到一个关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高度来思考,上升到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来解决。第二,必须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文化治理优势,超越行政体制的藩篱。相对政府而言,民间文化社团可以打破区域文化的隐性壁垒,促进成都经济区文化相融;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类协会能更好地协调区域文化产业竞争机制。

成都经济区文化互动发展多是自发的、民间的、局部的。一些节庆活动,比如非遗节、文化节等都会邀请周边市县来进行文化交流和展演;涪江双城诗会,绵阳、遂宁两地诗人聚首研讨共同推动涪江流域文化发展,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行政体制分割,推动了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但都不是政府主动从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努力。

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流动的方向看,成都经济区文化发展大多是单行道。城市单向影响农村,发达地区单向影响欠发达地区,少有后者影响前者,这样不利于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比如成都报刊在周边城市均有发行,这有助于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但其他城市的报刊在成都鲜有影响。这不及金融市场跨区域开放,成都街头早有德阳银行、南充银行的支行和网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质量小的总是被质量大的吸附。目前看来,成都经济区还没有哪个城市具备吸附成都而不是被成都吸附的能力,文化流动的单向性特征显著。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没有一个共同发展思路,没有一个合作发展的机制,没有一个协同发展平台。现实中,文化旅游景点也是对本地人优惠,一些公共文化设施也不是从全域角度作出的布局。俗话说,吃得亏才打得堆,那种利己性、排他性的机制是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发展的模式预设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不是各个城市一样化,也不是各个地方平均化、同质化,而应是在相对独立的成都经济区范围内,统筹规划,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合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具有广泛基础的非遗项目,拓宽文化交流渠道,协同推进城际文化、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内文化的共同繁荣。

――文化资源共享化。各地文化资源存在差异性,但差异产生互补。这是文化资源产生在空间上共享的前提。在成都经济区所有的文化资源应打破行政藩篱与部门的分割,依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效干预,做到为我所用,区域共享,缩小区域之间文化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文化消费同城化。由于购买力和消费水准的差异,区域内文化消费差别较大。在政策设计上,把那些只针对本地人的消费刺激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区,打破户籍限制和城乡对立,区域内文化消费降价、打折,特别是文化惠民项目等政策成都经济区各个城市应享受同城均等待遇。

――公共文化全域化。成都经济区既有特大型中心城市,又有广袤的农村腹地;既有成都平原,又有川中丘陵,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做到打破城乡二元,全域范围内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设置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半径,既有从全域着眼的质的规定性,又有从量保证的城乡文化基本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文化产业协同化。根据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分工、产业布局,按不同定位发展异质的特色产业,系统、整体、协同推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实现产城一体。打破行政壁垒,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助、个人投资等形式建立文化产业区域公共资助体系,为纯艺术类文化产品、创意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文化产品提供资金扶持及免税、退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发展应处理好4种关系

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其实就是区域内城市群的文化结构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和改造过程,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操之过急。为实现成都经济区文化发展的上述“四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的关系。文化一体化是城乡文化互动发展,以城带乡,以乡辅城,实现城乡文化循环流动、循环发展。先进的城市文化与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都是成都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虽然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诞生的新媒体文化对农村文化带来很大影响,但优秀的传统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它的稀缺性更是弥足珍贵。同时,在农民工进城、农产品进城中,在城里人到古镇古村的文化旅游体验中,农村文化也在反过来影响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化与区域文化一体化的关系。从国际经济发展看,全球化和本土化都在向前发展。从国内经济发展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不同区域特质化发展也并肩行进。地域文化特色化是文化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标识,区域文化一体化并不是削减特色,保持整齐划一。孟子曾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和而不同”的古训,用在这里也恰如其分。

第2篇

一、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脉络

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文化经济内在联系、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产品流向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在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乃至泛长三角地区形成—个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合体。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意味着三地之间的文化产业由原本的行政区划条块分割嬗变为一个有机联动的文化产业经济圈。加快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产业系统,是发展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发展为世界六大城市带。特别是长三角两座世界级大桥———浙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江苏的苏通大桥的通车让长三角一体化在空间上的特征愈加明显。上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其辐射半径也得以深入延伸。作为如此重要的地区,如何塑造别具一格的文化产业和建设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经济,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长三角文化产业和全球文化产业一样,融入了新世纪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中,其中最重要的背景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的兴起和文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确立。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步伐加快为文化产业一体化提供了最重要的契机。长三角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提出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合作发展主题,充分反映出长三角各个行政区域对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高度关切,也顺应了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文化产业是一种无污染、低消耗、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产业,业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增长转变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文化的产业化将带来无限的商机,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不但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而且长三角经济地位的迅速提升也要求文化产业一体化联动发展。

1、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是现实赋予的机遇

促进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是历史赋子的使命,也是现实提供的机遇。长三角各地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目的和需求,因此历史和现实都迫切需要该地区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协同进步。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可以使各地的文化产业和企业走出“封闭系统”,成为开放性的活动体,增强产业活力。持续性是文化产业的主要资产之一,它能使文化产业在发生人员更替、结构变动、角色转变、经营方式革新等的情况下,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通过文化产业一体化所实现的资源优化,可以使长三角的文化产业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2、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区域发展和区域竞争中,文化因素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力非常明显:一是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供认同基础,二是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三是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竞争新优势。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积极推进,促进沪苏浙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保持长三角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加快打造世界级的城市带,从而牵引和推动长三角、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3、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是资源配置的结果

一体化并非刻意人为,而是市场经济的结果。通过文化产业一体化,以此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减少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中的费用,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近年来长三角的文化产业已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失衡、资源浪费的情况。各类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体化协调发展势在必行。以一体化的方式,把各地的总体战略目标与局部战术统一起来,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各项资源,从而调动三地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使战略协同效果大幅度提升。对于长三角的文化产业来说,矛盾与冲突不断并比较突出,各地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不能共享以及配置不合理是阻碍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文化产业一体化,可以有效避免碎片化的加剧,有助于三地文化产业更好地协调内外两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更好地解放文化产业的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4、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是文化融合的结果。

文化作用是多维的,也体现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延续几千年的吴文化已经成为长三角主要地区社会文化体系的主体构件,吴文化在无形中不断支配着长三角人的思考方式和形事方式,构成了长三角人的文化基因谱系,必将成为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和一体化文化市场的“深层结构”,也将成为文化市场开发利用对象,也必然影响文化发展战略和思路,从而最终构成任意时间截面上的文化市场重要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吴文化是一种人文精神浓厚的文化,恬静的自我生活态度、人与人间谦谦君子之风、个体对国家意志的顺服情感以及尊重技术权威的尚书重教之风是其重要特征,这些特征非常符合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开创精神和诚信的道德标准,是推动长三角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构建长三角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强针剂,更是培育文化软实力的发酵剂。同样,也可诘问,长三角文化市场一体化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吴文化。吴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社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也就成为除政府的科层机制和市场的价格机制之外外,推动文化市场一体化的第三“引擎”。

三、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长三角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赋予了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特殊的优势和背景,这些优势的集成,将赋予长三角文化产业新的动力要素,有助于实现新的跨越。因此,要建设文化产业一体化,我们需要把三地各种文化产业因素都视为可以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同时,要对长三角文化产业现有的人、财、物、讯等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合理配置,否则,整体反而会小于各部分之和,产生内耗和负面效果。

1、长三角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势

长三角地区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迫切要求,中央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全面加快协作进程、促进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寄予殷切期望。种种状况表明,长三角地区正以新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和发展手段,跨人发展的新阶段。当前,长三角地区已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持续加快,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新的调整,产业自身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服务业内部也需要更高的产业细分和产业提升。长三角现有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水平正处于由传统产业向以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和性的创意产业转型的临界点,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最佳的孕育期和战略激发点。

2、长三角具有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优势

2008 年 9 月 7 日,国务院正式《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三角未来发展提出了清晰的方向、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指导意见指出,长三角地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进一步强调长三角地区要“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这一指导意见出台,对长三角地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需要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把各地的发展统一到区域整体发展提升的目标去考虑,并在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引领各地的发展。中央对上海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可以表述为:以“四个中心”(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 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上海有必要主动提出长三角区域“共建四个中心”的策略,把长三角“共建四个中心”作为长三角区域整体发展提升的清晰目标,以长三角“共建四个中心”作为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提升、加强区域协作的战略突破口,从而促进 长三角区域的协作进程和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长三角“共建四个中心”战略有可能成为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强大新型“发动机”。各地对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文化企业在融资、税收、用地、用人、项目申报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一路“绿灯”的优惠政策,这将给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必要的保障。

3、长三角具有发展文化产业民营的优势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群落,在全国民(私)营经济总量中,江浙沪三地个体私营经济产值占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的比例超过40%。民营经济的灵活性大,自主能力强,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域文化一体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特别是江浙民营投资的强大力量,与上海以国有和外资为主的文化产业结构互补,产生了巨大的效应。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多元投资- 长三角对民营经济的政策的宽容使得长三角形成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在投向文化产业的新增资金中,民营资本开始“挑大梁”。上海市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指南,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因此,民营资本呈现出旺盛的投资热情。江苏同样以有利的政策条件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浙江近年来新成立的影视制作机构近多数是民营企业。浙江民营经济的发达、民间资本的充足。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新的战略投资方向,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4、长三角具有发展文化产业智力的优势

长三角的智力集聚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可以确保文化产业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原创成果的生成。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长三角知名院校构建和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长三角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培训网络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厂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丰沃的社会土壤,上海拥有占长三角区域总数一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形成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关学科优势。江苏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拥有大批理、工类的国家重点学科;浙江的工程技术研发基础雄厚,在工学类的学科上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地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通过教育联动发展,如扩大交换生计划、专家库共享等,很容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进。同时,长三角对人才的“磁场”作用日益显现。长三角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和高新技术以及各种资源要素比以往更加快捷的进来。这为长三角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核心支撑。

四、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途径

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实施,需要各地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合理组合各种因素的力量,以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整体理念强调的是由三地有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和统一体,并非各要素的简单叠加。因为合理的组合,能使整体释放出远远大于部分之和的能量。以文化产业一体化为契机,通过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时间,使长三角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稳步、健康发展。这是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战略部署的基本任务和必然归宿。

1、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应坚持互补互利。

长期以来,通过高度紧密型、优势互补的战略协作,长三角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互补,可以实现长三角文化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优势融合,实现不同产业门类的跨区域重组与合作,推动实现文化企业主体的合作与优选,凸显“长三角文化协作区”概念,避免战略趋同所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遵循和贯彻互补性原则,首先要重视长三角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增进彼此的认知和理解,避免发生矛盾与冲突。三地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谁主谁次的问题。如果片面地贬此褒彼或重此轻彼,就会直接影响文化产业一体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重视人、财、物三者之间的合理配置与科学互动和责、权、利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2、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应坚持本土本色

本土性是指三地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所砥砺形成的经济门类和发展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共同构成了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一体化不排斥本土性,甚至为了差异化合作与竞争,还需要突出本土性,也即在三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寻求文化产业的生长和生存空间,萃取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类别,而不是简单地拘泥于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分类和完全相似的选择。如浙江在南宋定都杭州后,形成了浙江独特的文化气质,充分体现了浙江精致、幽雅、豁达、和谐的生活理念和文化气质。通过文化产业的引入,提升三地特色和强势产业门类的经济附加值,实现其“质”的升级,进而萃取出特有的文化产业门类。可以把三地的文化产品生产、营销、物流、品牌塑造整合起来,开发和形成三地各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大的文化产业。

3、加快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应坚持创新创优

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文化产业内外部环境却在不断变化着,总会有新的情况出现。客观地说,文化产业也不可能一丝不差地行事,若如此,反倒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的执行过程。其实,任何战略都需要每一个参与者的大胆创新,因为新战略本身就是对旧战略的一种否定与修正,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再合理的战略也会显得不适宜。

第3篇

关键词:政府协同;蓝黄经济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成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两区现实目标要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发展,山东省政府又提出实现了两区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实现蓝黄两大区对内、对外的对接、融合,对于实现区域一体化至关重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区域内各行政单元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关系融洽、总体效益和长远效益最佳的目标”[1]。在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定位政府职能关系到了整个战略能否科学实施和顺利进行。政府在引导一体化顺利实施过程当中必须采用一种新的合作方式――政府协同,即以政府为主导,“为实现和增长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多元合法治理主体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协同规划、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共同合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合。”[2]

1、政府协同是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客观需要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3]蓝黄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是落实区山东省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战略。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周高效生态经济区在规划间存在高度“重合”:黄三角所涉及的六市19县中,有11个县市区同样也被涵盖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上是一致的,均突出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高效生态经济取向;黄三角生态区和蓝色经济区都是经济概念。在蓝黄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为了自身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促进一体化发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在两个经济区之间进行政府协同,通过协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一体化整体战略的顺利进行。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的权力与作用相对减弱,原属政府的权利开始向企业和第三部门转移。在一体化进程当中,原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的治理结构,已经不足以应对和解决一体化过程当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在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可以提升自身的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和制度创新的能力。政府协同的实质是政府和其它合法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通过分权,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竞争力;均衡治理主体的利益,兼顾社会的各利益集团的力量。蓝黄经济一体化战略在其本质的另一层面上,就是对政府创新,政府治理方式的一次考验。

1.2 利益博弈对政府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生活的性质已经使政府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那种管辖范围应泾渭分明,部门间水泼不进的理论在19世纪或许还有些意义,如今显见已过时了。不仅在经典联邦制国家,管辖权之间的界限逐渐在模糊,政府间讨论、磋商、交流的需求在增长,就是国家之内和国家之间,公共生活也表现出这种倾向,可见唤作‘多方治理’的政府间活动越来越重要了。”[4]但是,在‘多方治理’的治理过程中,政府间形成了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同时,政府与企业以及第三部门之间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也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利益是一定生产关系中人需要的满足,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追求利益过程中,人与人、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5]所以,利益的存在必然导致利益的博弈。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生态区是作为经济区而设立的,但是,他们同时又是许多不同利益的行政单元组成,这就必然导致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一体化战略将两个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整体融合、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力竞争、共生共荣”,需要营建的是一个整体协同促进发展的战略格局。但是,整体内部各子系统(各行政单元、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博弈。利益博弈相当于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推动一体化进程,也可以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正确处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需要“多方治理”,但是并不简单的知识政府间的相互协调,而是应该政府牵头,实现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只有通过政府协同知道,才能有效的实现利益合理分割。

1.3 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为政府协同提供了契机

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和劳动生产率,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效能、更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蓝黄经济一体化,关键在于信息的沟通。各区域、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改变了政府的组织结构,它冲击了层级节制的集权体系,重新调整了政府部门的边界,增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改变了政府管理主体的构成。蓝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关键点在于政府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部门间的密切配合与信息沟通,通过电子政府互相及时沟通了解,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网络加强政府协同,相互促进。

1.4 第三部门功能的发挥成为政府协同的需要

随着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与两区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第三部门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第三部门是除政府机构和营利性机构之外的一切社会组织的总和,在中国发展第三部门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弥补国家财政对社会公共事务投入的不足,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第三部门的发育还不成熟,社会文化氛围的不利影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运行资金不足,自身管理的不够完善,以至于第三部门的发展出现了缺乏自治性,非营利并不明显,志愿活动出现行政化倾向等问题,进而阻碍了第三部门的而进一步发展。第三部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如何发展第三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第三部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其根本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协同的力度不够,尤其是政府协同。政府协同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们的进程。在实行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第三部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进程的有效性。只有通过政府协同来有力地解决它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推动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1.5 “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化的理性需要

由于历史的渊源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和利益机制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是指“以行政区为经济活动组织与布局基本地域单元的经济,以及以行政性手段和运行机制为主来组织和布局的经济”。[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加入WTO等因素,“行政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由于“行政区经济”以行政区范围作为一个“独立王国”,“不重视合理的区际分工合作,不重视甚至阻拦资源和要素在跨地区(行政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以行政区自身的最大利益为主要目标,行政指令和行政性措施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营的主要手段等”,[6]使得“行政区经济”已不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尤其运作机制导致的地区利益冲突,更加阻碍了“经济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经济”是指“以经济区经济活动组织与布局基本地域单元的经济,以及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为主并重视宏观调节与引导来组织与布局的经济。”[6]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要求要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为准则来经济要素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经营,这就要求要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经济区”,并在此“经济区”中以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运作。要实现这种转化,需要各方力量的相互配合,相互协同,这将直接关系到一体化建设的成败。

2、政府协同于山东“蓝黄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2.1 发挥相对优势以实现利益互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在地里位置上处于两个不同地区,蓝色经济区涵盖山东半岛较发达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发达,科研人才聚集;黄三角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丰富,其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需要保护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两区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两区优势的发挥,并不是无序的,要实现优势互补,必须统筹安排,需要个行政单元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政府协同。政府协同可以实现政府之间行政优势相互促进。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在政府之间进行协同,可以实现纵向与横向之间的复杂合作与协调。同时在广义上还可以实现两区各政府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充分政府之间的优势,实现跨区域优势互补。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协同,充分调集经济区域内所有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企业和第三部门掌握着除政府外其他所有的资源,在两区复杂的行政与经济条件下,通过之间的协同,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实现优势互推,共生共荣,推进一体化的“正增长”。

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利益分割不均以及本为主义的影响。实现两区融合,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化、充分发挥第三年部门作用以及实现优势互补在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就必然要求协调利益矛盾,合理进行利益分割。利益冲突是一体化进程的最大阻碍,如何正确合理的协调各方利益是关系到整个一体化进程的“决定棋”。通过政府协同实现共通有无,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协调一致,在矛盾与风险的巨浪冲击之下,合力化解矛盾,消除本位主义,在各主体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增强彼此之间的尊重与沟通,在利益的合理分配上凝聚各方的力量。

2.2 突出特色以实现错位发展

蓝黄两区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错位发展,进而增强产业规模,进一步推进两区的快速融合。错位发展就是要求两个经济区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避免相互恶性竞争,阻碍一体化进程。蓝黄两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资源上都有着明显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有可能在一体化过程中成为融合的矛盾所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错位发展可以避免恶性竞争,还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相对优势,实现发展的和谐。政府协同可以有效地发挥相对优势和进行合理的利益分割,这样可以减轻摩擦,避免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协同可以充分地调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资源占有者提供更好地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错位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各方的相互沟通;特色经济是地区经济的“招牌”,是进一步吸引投资的有力“武器”。同样,错位发展对规模经济和经济的和谐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蓝黄经济一体化,是规模经济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规模经济在于集聚各方力量,降低经济成本,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有利于指导一体化发展中各经济活动的组织、布局与运营获得区域规模效益,有利于凝聚一体化过程中各行政区所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方要素,形成经济发展中的“重拳”。而规模经济的实现则要依靠区域内各方的协调与配合,这就需要政府牵头。市场由于自身的缺陷,无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益分割,在规模经济中可能事与愿违。政府协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各方利益,凝聚各种力量,形成规模经济。政府是一体化中的“领头羊”,没有政府间的协同,就没有蓝黄经济区一体化的政府协同。政府间的协同,要为一体化明确目标,围绕目标共同推进。蓝黄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一步,是一幅宏伟蓝图,而且要实现预先目标,必须凝聚各方有利力量,考虑各方要求,必须协同好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调动各方力量以凝聚到一体化的重要呢战略之中,充分实现一体化过程中的“规模效应”。

2.4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山东蓝黄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和谐发展”。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虽然都是“经济区”概念,但是在侧重点上两区又有不同。蓝色经济区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当头;而黄色经济区则主要强调以生态促经济,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的和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是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成功的环境保护,可使环境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保证资源的再生增值能力超过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7]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可以将生态改变为人工环境,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建设最优化的生活环境和产业环境;还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必需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7]。但是,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当,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环境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可以破坏环境。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一体化的实现起着重大意义。

要正确处理好一体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则两者必须相互协调,“其根本标志则是要取得最佳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7],其根本办法则是实现政府协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是要协同社会各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各方共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效统一。通过政府协同,有利于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3、政府协同在两区经济一体化中的举措

3.1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协同就是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进公共管理和服务,但是离开了政府和公众的需求,就变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因此,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实施政府协同,就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强调捕捉和发掘需求,通过抓应用来推动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协同。

首先,改造和整合协同原有的信息资源系统,合理进行利益分割。信息资源是政府协同的基础资源。当前两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公众服务的水平越来越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还处在较低水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不断,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共享程度。因此,需要协调好各部门利益关系,并进行业务梳理、协同任务的流程。

其次,建立信息资源与利益的公开、共建和共享机制。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信息和利益作为政府协同的基础资源和目标追求,在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其突出表现在信息资源和利益的公开、共建、共享和共担上。一方面,要从法律的意义上确定政府信息的公开化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即有利于公民有法可守和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还可以增加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增强政府合法性;另一方面,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明确自身责任和应受利益,减少摩擦。政府协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行为很难自发实现,特别实在原有的利益格局下很难形成自发动力机制。必要的外界以及自身的强大压力将强力的促使主体之间进行协同合作。

3.2 推进以“大部门,小议会”为目标的政府体制改革。政府协同是未来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引领政府体制变革的创新工程。改革就必需强有力的领导和部门协调配合。要实现蓝黄经济一体化的预定目标,就必需进行政治体制的必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应朝向“大部门,小议会”方向前进,实行统一领导又兼具民主,充分发挥全社会参与积极性,为一体化进程献计献策。所谓“大部门,小议会”就是在政府体制改革中,进行大部制改革的同时,应在大部门中实行议会制度,即大部门之中的民主决策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各方利益,更好地表现民意。在蓝黄一体化进程中,山东省政府应进行相应的政府体制改革以保障一体化的顺利实施。这种体制改革,应该建立一种直接对一体化进程进行管理的行政部门,即“大部门”;但是,由于两区的复杂背景,所以此大部门还应实行“小议会”,即部门主管人员主要应由两区地方政府人员推荐组成,在决策中进行民主协商讨论,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反映两区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尽量减少摩擦。同时,这样的体制改革是政府协同在一体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大部门,小议会”是两区各地方政府在“大部门”中的利益主体,是在“小议会”中的民主代表,“大部门,小议会”在本质上应是政府协同的产物。通过 “大部门,小议会”为目标这样的政府体制改来实现一体化中的政府协同,主要应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打破它们之间的各自为政和“条块”分割的格局,共同为一体化的顺利实现而努力。“大部门”是利益主体组成,只有出充分了解各自的需求才能在“小议会”中充分表达出利益的诉求;在“大部门”下,实行“小议会”讨论,各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民主讨论,统一实施,更能发挥集中优势,实现一体化目标。

3.3 完善并建立相关的制度体制保障

制度保障是确保政府政策实行的必备途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关系到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强有效的保障,政策的执行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那么政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将苍白无力。在蓝黄两区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实现政府协同,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业和第三部门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成形的关系和行为方式、工作方式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必需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一体化的顺利实施。以制度来保障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协同的“合法”地位。应该加强行政制度保障。在蓝黄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实行政府协同,且要保证期其“战略引擎”的地位,必须首先在行政体制度上进行明确规定并给与保障。行政制度上的肯定是其引擎地位的首要的合法来源,是确立其权威地位的首要保证,没有行政制度上的保障,那么政府协同的“战略引擎”地位便失去了其“合法性”。此外,还应该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政府协同建设以法律保障,没有法律的强制保障,政府协同在行政制度上的保障力度将大打折扣。

3.4 建立和谐的政府协同文化。山东省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文化在于“和”。孔子提出“和为贵”。“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经典概括。蓝黄两区一体化战略是“和”的体现,政府协同是对“和”的最好诠释。尊重是“和”的理念的重要体现。尊重就是具有不同形态文化的协同主体之间相互尊重对方的组织文化。“尊重是相互的,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及其有关的一切事物”[8]。在蓝黄一体化中,虽然均处在儒家文化渲染下,但是由于协同主体的利益不同,来自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他们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每个组织及其组成成员都会希望自己的文化受到其他组织及其成员的尊重。而要更好的达到尊重,各组织之间就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将会增加不同组织及其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减少冲突。通过协同文化理念的构建,使得协同主体之间增进尊重与沟通,这样既可以增加它们之间的信任,同时还可以增进它们时间信息的沟通,协调之间的矛盾。政府协同文化的传播与构建,是以政府协同提升蓝黄经济一体化的思想保证。

3.5 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实施蓝黄一体化战略,实现政府协同,要充分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集全社会之力共建蓝黄经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如果不能有效的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不仅无法实现政府协同,蓝黄经济一体化也不可能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促进政府协同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举措。实施蓝黄两区一体,建设政府协同的治理模式,第三部门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要完善第三部门,充分发挥第三部门作用,首先以完善制度为重点,推进第三部门管理科学化。管理的科学化要靠制度最保障,没有制度保障,科学化只能是一句空话,政府协同也不能得到保障。其次,要以政事分开为原则,加快第三部门管理体制模式的构建。第三部门是独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又一社会组织形式,由于长期的落后的管理体制,对于第三部门管理较为松懈,第三部门作用没能充分发挥,这就要求重新建构关于第三部门的新的,有益于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管理模式,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蓝黄经济一体化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 郑贵斌.蓝黄规划协同实施和蓝黄两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2] 刘光荣.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金龙.王宝元.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

[4] [加]戴维・卡梅伦.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J].国外社会科学,2002(1).

[5] 郭丽.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博弈与后区域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9(12).

[6]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第4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认同,即以和平、合作、共同体为主的欧洲新文化理念。这些新的文化理念既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产生与发展,又推动、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欧洲社会发展呈现出与以往历史时期所不同的表现形式,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宿敌和世仇找到相互信任的基点,化解矛盾,加强合作。欧洲一体化的道路影响、带动着国际社会力求通过协商合作解决各种全球问题的努力,使协商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影响、带动着世界范围内地区合作的发展,使和平与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诉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从反思战争及其危害的实际出发,逐渐形成了以制度合作的形式制约战争,从而内化为和平理念,使和平成为规范;以合作为手段以防止战争,逐渐使合作成为制度,并使人们得以遵守,从而将合作作为共有理念得以内化。

 

一、欧洲政治文化的进化与转型

 

“大多数一体化理论家强调,国际层次上的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各参与方的同意,共同的规范、价值、利益或目标的形成为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欧洲思想意识在漫长历史的长期形成和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在力量,孕育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建设欧洲认同的核心力量。战后在欧洲发育成长的妥协精神、和平主义、合作主义是欧洲政治文化的新表现特征,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则催生了这种表现形式的政治文化的发展、成熟,具体表现为一种具有欧洲特色的政治文化,成为欧洲新文化理念的基础,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共同体意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体化理论家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认为,政治共同体是一个过程,它使一部分人在某一领土内得到一种足够强烈的共同体感、制度感和实践感,从而使居民形成一种长期可靠的和平预期。”正是基于共同的政治文化,尽管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充满了斗争,遭遇到多次的坎坷曲折,甚至挫折,但是从未中断,在兼顾各方利益、协调矛盾过程中达成共识。半个世纪以来,不仅法德这样的“世仇”国家实现了和解与合作,而且成员国之间未发生过武装冲突,合作进一步加强,在某些领域已形成了超国家的性质。正如前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Delors)所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死亡。它甚至是上个世纪已存在的思想的结晶。”

 

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指的是在其国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中被内化了的政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文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行为观念和方式的基础,它造就了政治领域的结构和含义,保持了政治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对于集体来说,政治文化又提供了系统的价值结构和系统的理性思维结构,从而保证了机构和组织行为的延续性。”政治文化不仅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身份,而且为行为体处理问题提供一种意识模式;不仅制约着国家的政治制度,而且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以欧盟国家为核心的欧洲政治文化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影响着一体化的发展。

 

欧洲政治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民主平等、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法律至上、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等,这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表现,也是欧洲一体化得以推进的前提条件,在欧洲战后局势的催生下,使得欧洲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社会政治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摧毁了欧洲的同时,也摧毁了欧洲长期以来靠强权和均势外交维持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也是基于人们对欧洲巨大灾难反思的情感体现,防止战争悲剧在欧洲的重演成为了人们的追求。

 

二、欧洲新文化理念的制度保障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认为,制度可以减缓无政府状态,通过提供信息促进合作,节省交换成本,有助于解决帅突,更重要的是减少欺骗的可能性。欧洲一体化开始于煤钢领域,煤钢共同体的实现,使得成员国将煤钢领域的部分经济管理权让渡给了共同体机构。此后一体化迅速向外延展,很快向农业、关税和贸易领域扩展,并“溢出”到整个经济领域,诞生了欧洲内部统一的大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政治一体化的要求,以确保经济一体化的成果,国家主权让渡的同时,也提出了制度化的要求,即对欧共体与成员国之间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做出制度性的规范与约束,以保障成员国让渡出的权利不被滥用。欧共体正是在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对话而非对抗的基础上发展为尊重各国差异性的欧洲联盟。每一个希望联合的国家,在联合中看到了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欧洲联合的机制得以建立。

 

“合作是否具有约束性以及约束程度和制度化程度是一体化能否取胜的关键。”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法律在欧洲一体化中的突出地位,每一步都首先表现为相应的法律成果,并通过法律得以巩固。为了获得国家利益,成员国行使国际法主权,彼此订立了各种条约,欧盟拥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形成的基础条约,以及依据基础条约形成的独特法律体系,主要指:具有“欧洲宪法”之称的基础条约,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执委会做出的条例、决定、指令,欧洲法院的判例。通过这些条约和法律,使得欧洲一体化按照制度化的趋势发展,这些制度的确立,又内化为欧洲社会共享的文化。

 

在运行机制上,欧盟具有其独特的民主制衡机构。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European Union)的构成遵循国家代表原则,是政策制定的中枢,主要决策和立法机构;欧盟委员会(Commission of EU)又称执行委员会,是政策执行的主体,拥有立法倡议权、行政执行权;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欧盟机构框架中真正具有民主色彩的重要机构,被认为是成员国全体民众的代表,不受其政府和国内议会一致的左右;欧洲法院(European Count ofJustice)是拥有较大权力并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法律发展的重要机构。欧盟各个机构相互分离而又彼此制衡,在确保欧盟的权威性的同时保障成员国的权利和利益,防止出现“小国对中小国家让出主权后便两手空空”局面的出现。

 

总结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一体化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成员国的自主权,但是也使得成员

 

国获得了单凭自身难以获得的力量,以抵御本国与区域以外世界的威胁与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欧洲人已把一体化看作是实现国家和解与繁荣幸福、确保欧洲和平的唯一途径。从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到21世纪初欧盟的巩固和扩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前行,在争论中壮大,在妥协中成熟,尽管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艰难,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共同体意识已经内化为欧洲的行动,成为欧洲政治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被物化。这一切又与欧盟各成员国的利益相结合,使得欧洲一体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影响着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和解与合作,为确保世界范围的和平奠定了基础。欧盟委员会主席罗曼诺,普罗迪(RomanoProdi)带着自豪感谈到,“在欧洲,法律的统治已经取代了粗野的权力互动……强权政治已丧失其影响力。”他相信“成功的一体化,我们正向世界展示,创造一种获得和平的手段是有可能的”。

 

三、欧洲新文化理念的内化与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合作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国家可以造就一种从根本上就趋于合作的政治文化。当各国的预期合作利益大于单独行动的利益时,合作就会产生,一体化进程由此开始。当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参与各国的利益逐渐融合、趋同,并且逐步产生认同感时,一体化也因获得各国的普遍支持而不断深化与发展。

 

长期以来,欧洲各国的历史无不打上为争夺统治权和势力范围进行斗争的烙印,而欧洲各国在文化、经济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共性却长期被忽视。两次世界大战在给欧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进行思考,使他们逐步确立了这样的信念:人类已不再容许以暴力作为解决国家之间所存在问题的手段,需要各国之间更多的协作、协商,谈判应当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手段。同时,欧洲各国深感欧洲分裂为众多的民族国家乃是爆发战争的根源。战争削弱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欧洲各国必须联合起来,通过欧洲的统一谋求生存与发展。在这样的信念的驱动下,促成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和平、合作、共同体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使得欧洲的一体化成为现实,欧洲一体化使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彼此的利益变得难分难解,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欧洲内部冲突的发生,使欧洲一体化不断地深化。正如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与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指出的。“软权力是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说服他人遵从或使他们同意那些能够产生预期行为的准则或制度来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使自己的力量被他国视为合法,并建立促使他国以和谐的方式确定其利益的国际制度,它未必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耗费昂贵的传统经济资源和军事资源。”

 

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欧洲人已将一体化作为实现国家和解、确保欧洲和平的惟一有效途径,和平、合作、共同体意识不仅物化为具体的组织——欧盟,而且成为欧洲人的共识。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提出政治主张、创建国际制度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影响着世界。在战后,欧洲在安全领域建立了“欧洲安全合作组织”,在人道主义方面签署了“欧洲人权公约”,在维护国际法、政治行为合法性方面,促成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并倡导建立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等。但是要实现欧盟的政治一体化,使欧盟目前的经济整合水平与政治整合水平相适应,还需要走一段相当长的道路。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亟待完成的任务就是在共同的政治文化下形成一个涉及整个欧洲的政治公共领域,他认为,“如果没有一种超越国家公共领域的交往关系,就不可能有民主意义上的欧洲联邦国家。”

 

四、欧洲新文化理念的局限

 

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实践,使欧洲确立、巩固了和平、合作、共同体的新文化理念,并推动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是,这些新的文化理念并未跳出民族主义的藩篱。总体来讲,欧洲的一体化是由民族国家主导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本能不仅存在,同时影响着一体化的实践,使得欧洲新文化理念带着民族主义的影响,推动着欧洲一体化的走走停停。

 

欧洲一体化既受到欧洲合作思想和成员国共同利益的推动,又受到不同民族国家利益的制约。欧洲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本国的利益和要求,欧洲各国寻求互利合作的过程也是欧洲联盟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各国饱尝战争之苦。如何确保国家安全,防止战争悲剧的重演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希望和追求。欧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欧洲秩序,以重振欧洲和消除战争。这种共同追求使他们努力寻求能够远离冲突与争端的政治机制,使成员国不再兵戎相见。因此各国政府将合作作为摆脱困境、实现和平的惟一出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种现象,“诸国家在考虑实际安全的时候,可能有着一种集体身份。但是当考虑责任分担、经济发展、文化独立或其它事情的时候,却对主权表现出极大的个体主义和自我保护意识”。欧洲历史上的战争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主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样,战后欧洲各国加入共同体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本国利益的实现和扩大。因此欧洲联盟不仅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成果,也成为各成员国利益争夺的场所。各国对一体化的态度迄今不完全一样,是否加入这一组织,取决于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认识及权衡利益得失的结果。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因为欧洲大国利益的不同既有合作又有分歧,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是在矛盾、斗争与妥协、让步中前行的,联合走过的道路是曲折和不平坦。正如温特(Alexander Wendo所说:“一种规范如果与行为体外生的需求或需要吻合,那么,这个规范就会得到迅速的内化;如果与行为体的外生需求和需要不一致,其内化过程就会十分缓慢。”因此,欧洲一体化只能采取渐进的、功能外溢的模式,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导出其他领域的一体化。

 

“对国家来说,利自主义的吸引力似乎更大。国家作为团体存在,天生就会照顾本国成员的需求而不顾非国家成员的需求。……在提供集体安全方面,国家不断争辩搭便车和分担责任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反应。如果这些问题不得以解决,就会削弱集体身份。”面对一体化过程中的矛盾、分歧,成员国在照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展开积极的对话、谈判,欧洲一体化的所有协议和文件都进行了激烈讨论,是相互妥协和利益交换的成果。“在每一项至少被一个政府反对的情况下,欧共体往往采取一揽子交易方式,使所有协议获得通过,这种方式会为各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使成员国国内出现获利群体和失利群体。”这种交叉补偿方式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相互获益,从而促使它们合作,并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一体化的扩大和深化促使成员国持续向欧盟让渡权利,另一方面在成员国间利益负担不均衡和一体化共同利益难以完全满足成员国特殊利益时,成员国凭借国家主权维护本国利益的民族主义不仅未减弱反而更加顽强。

 

虽然欧洲存在着建立合作以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民族利益的影响,使得一体化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内在需要与外部力量或当时环境的结合。欧洲统一的观念既反映了成员国对和平的强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是在战后内外压力下才在经济领域里越过了国家主权,落实为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在一体化的进程中,矛盾的焦点始终是国家主权的维护与让渡。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运动,充满了政府间主义和超国家主义之间的斗争。邦联主义者只满足于使各国的政策趋向一致,不希望出现一个超国家的机构,也不想让渡国家主权,他们的思想是政府间主义。联邦主义者想使欧洲委员会成为一个联邦式的组织或机构,他们的思想是超国家主义的。无论是政府间主义者还是超国家主义者,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都希望欧洲联合在本国的主导之下,或坚持把本国的利益放在首位,主权让渡的前提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主权要求在民族国家内部实现凝聚力,获得秩序与稳定,而一体化则是区域内不同民族国家通过在广泛领域的密切、持久合作,寻求成员国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在成员国之间不断的谈判和妥协的基础上实现的。欧盟既不是联邦主义者所期望的超国家之间的政治共同体,也不是邦联主义者所主张的松散的联盟,它是两者的折中。这些也必将影响到一体化的实践,是否合作以及合作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利益的实现情况。

 

五、结束语

 

从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到21世纪初欧盟的巩固和扩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最初的6国发展到25国;从西欧范围扩充到整个欧洲;从最初的煤钢联营到超国家机构的建立;从共同货币政策、共同外交政策、共同司法政策的合作到欧盟的宪法的制定和通过。但是,欧洲的一体化由于新文化理念与民族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之间矛盾的存在,使得一体化的发展不平衡,欧洲一体化是在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的相互补充、相互交叉中进行的。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发展较快也最为成功,一体化程度最高,成员国主权让渡较多,超国家性质明显。与经济一体化相比,政治一体化则相对比较滞后,共同的防务和安全政策、民政与司法领域事务的合作两个领域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面的进展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仅限于政府间合作。

 

一体化虽然淡化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边界,但是民族文化差异的潜在矛盾却无法消除各国的政治与文化的边界。“许多欧洲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认同观被埋没在欧洲认同观之中。法国人和德国人还对对方心存某些疑虑,法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牵制德国。而且,许多西欧人对外来移民表示担忧,并且抵制外来移民。他们害怕北非人和东欧人移居西欧。”“西欧的右翼政党煽动仇外情绪,这提醒我们:西欧的民族主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主权国家依然在保护着世界上少数的富裕群体免受贫穷的多数群体的伤害。”如何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单凭加强政府间互信与合作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对战后形成的新文化理念提出了新挑战。而欧盟这种遇事协商,协调各方利益。在妥协中前行的一体化,往往无法使先进的文化理念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一切说明了欧洲以和平、合作、共同体为核心的新文化理念是战后欧洲客观形势的产物,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欧盟还需要在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中逐步充实、完善这些理念,特别是应该逐步使其成为全体成员国人民的共同理念,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些现实也对政治家及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关于一体化理论的讨论从未终止过,但面对新的问题人们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同时发展、完善一体化的政治文化,为世界范围的合作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启示。

第5篇

[关键词] 全球化 阿拉伯经济 一体化 历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经济朝着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大经济联盟发展,世界各国被分割,再重新聚合成块,从而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诞生了“欧洲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成了“欧洲联盟”,使得欧洲经济一体化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据有关数据统计,世界上有4万多家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经济,而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英、法、德、美、日等五个发达国家。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想要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与世界经济新秩序接轨,顺应这种潮流。

一、阿拉伯经济的一体化历程

阿拉伯国家地域分散、面积辽阔,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所以只能走经济联合的道路。为此,阿拉伯国家在1945年3月签订了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就此成立。六十多年来,这个联盟为了促进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先后签署了十多个文件,建立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合作的组织与机构,并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建立阿拉伯共同市场,标志着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开始实现。

1957年,阿盟签订了《阿拉伯经济一体化协议》,并成立了阿拉伯金融组织。

1973年,阿盟成立了阿拉伯经济及社会发展基金会,正式取代阿拉伯金融组织。在此之后,阿盟还成立了阿拉伯货币基金会,以充分保障阿拉伯国家农、工、商、畜牧业等领域的发展资金。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新的经济合作形式,世界经济进入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阿拉伯国家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签订了《民族经济公约》和《简便和发展阿拉伯贸易协定》,于1989年2月成立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可以说,阿拉伯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经济联合,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纵观这些国家一体化的历程,除了出现局部联合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经济联合的迹象,一体化进程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对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二、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造成阿拉伯经济一体化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阿拉伯国家缺乏共识。从表面上看,阿拉伯国家似乎普遍赞成实现经济一体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认识,他们想法各异,心有余悸。有的国家满足于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求太大跨步,态度冷淡;有的国家真心想振兴和繁荣阿拉伯民族的整体经济状况,态度积极;有的国家却认为签署的协议只能算是表达心愿的一种方式,没有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缺乏统一认识,是造成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其次,缺乏是监督机制。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阿拉伯国家虽然建立了很多机构组织,签订了一系列文件,但是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组织来协调、监督各国对已签文件的实施状况。

再次,缺乏自主性。众所周知,阿拉伯国家拥有大量丰富的石油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历来是西方大国的争夺重点。为了占有这块战略重地,一些西方大国千方百计破坏和阻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当阿拉伯经济发展出现某些失误不得不求助于西方时,那些大国趁机凌驾于那些大国之上,由此导致阿拉伯国家很难进行互相合作,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

三、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前景

从理论层面讲,阿拉伯国家在经济、文化、资本、国防等方面,都应该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地区。只要阿拉伯国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必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一席之地。

首先,阿拉伯国家要重塑合作精神,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等媒介,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与协作。由于阿拉伯各国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多差异,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分歧。如果忽视这些差异和分歧,将无助于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建立。所以要加强各国人民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一致程度的了解,推动经济一体化体系的发展进程。 转贴于

其次,阿拉伯国家可以开辟信息产业这条发展道路。因为阿拉伯国家在传统产业中的合作空间一直比较狭隘。所以,如果有了信息产业这个全新行业的支撑,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走上相互合作的道路,这就会大大加快阿拉伯国家规模经济的建立,增强其整体综合国力,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

再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强自身实力。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等的价格呈一路飙升的趋势,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就为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阿拉伯国家间要不断加强贸易投资,从而推动一体化进程。

总之,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是只要阿拉伯国家内部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局面,求大同,摒小异,必能排除各种干扰,实现阿拉伯经济联合,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 周珑: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阿拉伯经济一体化体系[J]. 经营管理者, 2010, (06)

[2] 张学军:经济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J]. 阴山学刊, 2008, (03)

第6篇

(耒阳市导子乡政府,湖南 耒阳 410001)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并从两个方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6-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谢军(1984-),男,湖南耒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强。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指区域内不同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处理各种经济活动或者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区域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化解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原有的各种矛盾或者人为障碍等,各个国家之间可以顺利进行经济合作,而每个国家中企业的运作市场也会不断扩大;第二,各个成员国之间签订一系列的协议或者合同,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或者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区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于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维护良好的发展秩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及实现有必然原因。从经济方面来说,当前全球范围内市场改革趋势日益加强,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世这也是缓和区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抗衡其他地区的区域集团或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区域一体化的实现,既给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2. 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

为了加强中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积极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如下:

第一,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这也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端。2002 年,我国与东盟国家召开会议,并签署了《加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活动进行了规范。

第二,中国与日本、韩国建立经济合作关系,也称为东北亚经济合作。2003 年,我国与日韩两国发表了三方联合宣言,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目前为止,三国并没有形成制度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中国经济圈的建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内地与香港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协议,对两地的产品降低关税,甚至对部分港澳产品实现零关税,并禁止采用反倾销及与之相关的措施。这样一来,中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济往来更为密切,贸易自由化在逐步实现。

第四,中国与欧洲地区、美洲地区加强了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使成员国之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之后,中国政府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制定了中国对欧盟的相关政策目标,旨在加强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此外,中国还与南美的很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进行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总之,就目前来说,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地加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确实加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对于构建一个积极稳定的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可以进一步降低或者消除我国与不同国家经济交流过程中的贸易壁垒,使我国产品更容易走出国门,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销量,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扩大我国各个行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可能会造成“贸易转移”,影响我国的国外市场,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很多国外产品可以自由地进入国内市场,使我国部分企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压力。其次,从我国的法律制度方面来说,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个成员国之间要签订某些合同,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签订一些合作协议或者合同,商定不合法或者不合理的问题。再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力资源被用来参与谈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多边谈判的正常进行。

三、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实现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内涵及发展意义,并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去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或者负面影响,化消极为积极,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阳.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 合肥:安徽大学,2014:23.

第7篇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是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机制。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地区在区域旅游一体化方面做了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绩,如“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地对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推动了区域整体的旅游业发展。

一、概况

南京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 南京都市圈2002年正式成立,成员城市最初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八市。2011年,巢湖市撤消,并到合肥市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八市。

南京都市圈横跨江苏、安徽两省,“承东启西、承南接北”,自成立以来,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已度过接触、协作、联合的初步成长期,逐渐进入从要素流动向资源融合、从经济协同向社会融合、从松散协作向制度融合的深度转变期。

2006年,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形成,2009年“合肥经济圈”正式设立,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圈之一,有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巢湖市、桐城市。2011年底,巢湖市撤消,一部分并入合肥,合肥面积有所扩大,增加了滁州市的定远县。2013年底,滁州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使合肥经济圈城市变化为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和桐城(安庆)五市。

历经10年圈内成员城市合作,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到2016年4月正式更名为合肥都市圈,其名称历经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二、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条件

以滁州市为融合区的“宁合城市群”,国土面积9.9万平方千米,2014年总人口约51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2.9万亿元。借助滁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宁合作产业园等战略平台,可以进一步推动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竞争合作。

(一)双圈相连,区位条件优越

合肥都市圈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位于安徽省的中心位置,东部与南京都市圈紧密相连,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群,是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又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南京都市圈是一个跨越苏皖二省的都市圈,其中安徽省4个城市、江苏省4个城市,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最西边,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汇处,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承南接北”,地处中国重要的沿海和沿江发展轴线的交汇点,是东部与中枢纽地位,其区位条件十分特殊。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双圈之间有数百千米的共同边界,更共同拥有面积达1.33万平方千米的滁州市,二大圈之间联系紧密。

(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靠淮临(跨)江,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多平原、丘陵,发展农业重要条件优越。其西部地区山地面积广,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淮南市的能源十分丰富;人力资源丰富,是二大圈层的另外重要优势条件。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水、陆、空交通便利,合宁高速公路、合武高速铁路把合肥、南京串连起来。全国最长河流――长江把二大圈层紧密相连,并直达海洋。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新国际机场是二大圈层的重要空港;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也有众多的便捷交通方式相连。

(三)地缘相近,经济相融

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及桐城,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宣城及滁州8 个城市,双圈各城市基本同属一个自然地理板块,水相连、地相接,在地缘上十分接近,且拥有同一城市――滁州,为经济圈的竞合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天然地缘条件。

(四)人文相亲,历史悠久

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均处长江沿岸与淮河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通性和相融性。从历史渊源来看,二大圈层之间的众多城市也曾在历史上多次归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内,由于同属于一个文化板块,各市的人文相通、风俗相近,历史相同、文化相融,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交流由来已久,深厚的人文基础和渊源的历史文化传统十分有利于二大圈层的自然融合。

(五)禀赋差异,产业转移

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产业发展梯度较明显,具有产业整合发展的坚实基础条件。南京是江苏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六朝古都城市,国家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综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中部地区重要城市,其轻工制造业发展,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要素禀赋,加强合作,实现产业转移,则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最终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障碍

(一)宁合双圈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宁合双圈尚未形成区域性的、深化的、系统全面的协调合作机制,从而对宁合双圈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区域竞争力的产生了消极作用。此外,宁合双圈旅游至今没有一个能够统一协调该区域旅游合作的实体组织机构。宁合双圈地域虽然相连,但分属安徽、江苏二省12个市,行政区域分散,行政管理也主要受各自旅游行政部门管理,对双圈旅游一体化合作的发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双圈内各市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南京、镇江、扬州相对发达,12市的旅游业六大要素不易协调发展。且宁合双圈区域联合尚没能取得实际旅游效益,还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计划与细则。

(二)宁合双圈旅游整体形象缺失

旅游整体形象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品牌,它是区域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刚刚提出,区域整体品牌对外影响甚微,宁合双圈12市的旅游宣传各自为战,尚没有统一的口号和路径,游客无法获取双圈整体旅游形象。

(三)宁合双圈旅游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市场会通过供需关系自动实现内部竞争,政府起到的应是制定大方针和保障作用,不应过多干预市场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也取决于旅游市场的发展,双圈旅游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还非常低,这是阻碍双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导致各地方政府形成资源保护屏障,旅游产业要素仅仅只在本行政区域流动,难以与其他区域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市场。宁合双圈旅游目标市场有相似性、趋同性,主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分布相似性高,因此双圈必然会对客源市场进行争夺。目前,宁合双圈各市的旅游一体化才刚刚起步,未来道路任重道远。

(四)旅游资源整合乏力

宁合双圈跨2省、12市,行政区划差异大,加上旅游发展长期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使得宁合双圈虽然具备优良的资源组合条件,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的现象,造成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旅游资源。宁合双圈各市均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单个旅游景点的竞争力不强,产品特色不鲜明,不能有效的吸引游客。这就需要宁合双圈各市政府、企业、景区共同努力,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使宁合双圈各市旅游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

(一)打破行政区域局限,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宁合双圈分属二省,应打破行政区域鸿沟,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旅游的合作是涉及若干部门的事,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交通等诸多方面。要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做起,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搭建好,旅游企业跟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在政府协调和企业市场运作基础上加强合作,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二)建立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

宁合双圈是我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二圈地缘相近,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极强,区域一体化合作与开发是这一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而宁合双圈区域的旅游合作,目前进展缓慢。近年来,宁合双圈政府更加注重区域间合作,但主要集中在二圈内的部分城市间进行,还没有扩展到宁合双圈的全域范围内。因此,宁合双圈旅游一体化应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开展深度旅游合作,加强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合力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进一步完善旅游合作机制, 以互利为基础, 以共赢为目的, 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实施整体形象营销,最终完成旅游一体化。

(三)建立跨区域的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区域旅游一体化专门的实体机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首先,确立区域共同利于达成区域共赢,进一步强化宁合双圈合作的纽带;其次,依托政府机构的服务职能来制定该区域内合作的相关政策,构建区域合作的平台;最后,设立与旅游相关的日常协调委员会,以增强区域内三地的旅游机构合作,并且制定有利于区域内合作发展的长远策略和政策,形成长效的日常管理机构,以确保区域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互联网旅游营销新思维

在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互联网营销的时代,特别是现在移动互联网营销理念已经深入职场、市场。新媒体不论是网络还是移动终端,都具有实时传播功能,信息准确而同时扩展至全球范围。移动互联网对信息的复制和繁殖,是一种双向或多方的传播模式。传输者与接受方可以随时实现交流互动、反馈意见、提出定制要求,随时改变与调整传输内容,也使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可建立双圈“微信公众号”,建立“双圈旅游微信群”、 “旅游QQ群”,以加强营销。

五、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第一,工业园区带动型。它是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园区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依靠骆蓄工业园、石纺工业园和新兴杨溪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带动城乡一体化。该镇三大园区共吸纳了4万多农村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在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熏陶和洗礼后,一批善经营、会管理者逐渐成长为叱咤一方的企业家。

第二,文化旅游带动型。它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旅游把农民逐步转化为旅游从业人员,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一种模式。谷城县南河镇位于鄂西北山区南河流域,地处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东南麓,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该镇立足资源特色,打造精品景区,以旅游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科学整合、合理布局、超前规划、分雍实施”的原则,打造“欣赏汉江秀美风光、呼吸田野自然空气、品尝农家特色菜肴、购买农村绿色产品”的绿色生态景区。

第三,精品农业带动型。它是以区域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现代技术加工为手段,以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通过一镇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谷城县茨河镇依靠腐乳、贡米等知名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了农业发达,农民增收,村镇兴旺。承恩贡米产于谷城茨河承恩寺周边优质稻田。米质优良,口感独特,香气四溢,营养丰富。

第四,生态文明带动型。它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载体,利用循环型农业、生态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农村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谷城县五山镇地处鄂西北山区,素有“湖北十大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全镇依托茶叶主导产业,组建五山玉皇剑茶业公司,精心打造“五山玉皇剑”品牌,形成了集采茶、制茶、销茶、品茶、茶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巨龙。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新的经营理念,较高的群众素养,促进了该镇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思想要有新认识。思想一体化关键是彻底破除歧视农业、农民、农村的观念,让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和谐发展。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均衡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集约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均衡化发展是指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规划要有新特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要不惜重金聘请省有关专家做好总揽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统筹发展的多个规划。对平原地区的村庄,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庄,要扩大管理幅度,拓宽发展空间,解决好村庄布局分散、发展能力薄弱的问题。对城市周边的村庄,通过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改造,逐步纳入城市范畴,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偏远山区村庄,政府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山区农民通过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村庄,鼓励山区居民下山发展。通过合理的城乡体系规划,形成了重点突出、梯度辐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

第三,改革要有新力度。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要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对本县市区户籍人口性质进行改革,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政策,整合建设用地资源,优化城镇建设用地资源结构。有序推进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置换住房工作,实施“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在全面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让失地农民劳有所处、老有所养,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和保障问题。

第9篇

学习十七大报告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体会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更是向全党发出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动员令。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产物。西咸两市地处关中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特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决定了西咸两市在关中经济区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0年以来,西咸两市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思路,突破思想羁绊,创新发展理念,敞开胸怀,主动融入,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西咸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新阶段。两市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层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一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产业融合步伐明显加快,西电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入驻咸阳;城建、交通、旅游、电信、环保、科教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开创了我国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实施电话升位并网的第一例。西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响亮品牌,被国家列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日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不断深化合作交流,西咸两地才能优势互补,共生共荣。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的新形势,加快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我们应继续推进解放思想,以长远的目光审视未来、以开阔的眼界谋划发展、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合作,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两市间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互惠互利的双赢格局。

一是在统筹规划管理上解放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际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优势资源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合作的瓶颈制约,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经过两市的共同努力,两地交通路网、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初具雏形,但一体化之初确定的连接若干条断头路的目标仍未实现,致使一些核心路网至今没有完全连接,一些早期规划路段至今仍无法达到规划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重前瞻性,超前把握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把两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来看待,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西咸一体概念”,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着眼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标等方面协同作战、统筹协调,打通产业开发、资源开发、旅游开发通道。加快接壤地带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控制修编,对西安未央区三桥镇、长安区高桥乡、咸阳沣河新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开发,同步建设道路、通信以及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无缝联接”,达到同城化效应。坚持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突破口,整合高速公路、航空、公交等多种资源,加快城市轻轨、地铁等项目建设步伐,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的规模和布局,促进区域道路同网、地铁同轨、交通同制、乘车同卡,推动形成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民间和企业的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在加快产业对接上解放思想,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有效实现产业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是西咸两市实现一体化的核心所在。西咸两市应树立世界眼光,按照“依托西安、服务西安,开放咸阳、发展咸阳”的思路,科学利用西安发展的扩散、溢出效应,加快空港产业园、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等园区建设,积极打造西安三桥、高桥与咸阳沣河新区新的城市板块,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一是以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支点,促进“经济强省”建设。利用国家“十一五”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在重点领整合引进一批大项目,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依据两市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有所为有所不为,甘当配角,主动补缺,大力发展下游产品、配套产品和关键零配件,把咸阳建成西安的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能源建材供应基地。二是以文化产业集群为龙头,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经济,加强古都文化品牌的打造,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西咸文化产业应以文化旅游为主,树立“大旅游”的意识,构建与西安线路对接、客源互通的旅游网络,推动影视、媒体、出版、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再上台阶,把西咸地区打造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加速“科教强省”建设。围绕培育高技术支柱产业,重点推进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是在统一财税政策上解放思想,实现利益共享。市场经济是利益主导的经济,如果离开了利益分配而空谈区域合作,无疑是“画饼充饥”。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必将对现有的利益格局带来重大调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调整和完善财税政策,形成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共享机制,已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谋求利益共享,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协作的原则,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资金援助、技术援助和政策优惠等财税政策的一体,从源头上切断利益之争,保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顺利推进。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造性地发挥财政统一的杠杆作用,优化财力配置,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市场准入等方面应当尽快实行统一的财税政策,防止恶性竞争,优化发展环境,使“投资咸阳就是投资西安、投资西安就是发展咸阳”成为投资者的共识,提升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涉及到西安咸阳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项目,实行税收鼓励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两市的自由流动。凡是区域内可以综合利用资源的投资项目,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财力上给予适当支持;对重复建设的项目,利用财税予以限制。可尝试在西咸共建区、渭北产业聚集区等产业园区实行统一的编制预算,统一的财政政策、制度和标准,实行“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票据、统一账户”的行政性收费。同时,应进一步从政策上、法律上、利益得失上探讨两市实行财税统一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逐步实现财税部门的完全合并,形成完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融合发展。

四是在创新运行机制上解放思想,打造合作平台。构建互动高效的合作机制,是推进西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转变过去各自为政、以地方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模式,坚持以正式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制度法规为支持,建立健全高效、务实、顺畅的协调推进机制、规划落实机制和合作共建机制,全力构筑两市加强合作、加快发展的平台。建立健全强力高效的协调机构,充分发挥西咸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咸城市市长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党政领导会晤和信息交流,定期召开会议,就两市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寻求解决办法,达成共识,加强对一体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共同遵守的区域发展公约,探索制定西咸两市政府推进一体化的相关合作法规,保证地方政府合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保证各种促进一体化发展的举措在区域内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落实机制,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等重大项目和双方磋商确定的重大事项,由两市区有关部门牵头负责,共同协调解决工作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双方合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公布检查结果,促进工作落实。同时,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双方及时沟通、协调合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包括建立两市统一的党委领导机构,并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力争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不断深化双方的联系、交往和合作,推动西咸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方高校;发展战略;人力资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要贯彻落实好这个重大决策,作为地方高校就必须首先认真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准确把握好这个战略决策从而制定好发展战略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最为紧迫,而人才培养最终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完成。许多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普通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专科生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培养途径。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地市级中心城市,纷纷建设大学城、高教园区,地方政府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土地价位、城市配套设施、资金融通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反映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对地方高校――自己身边的大学的一份独特情怀和寄予深深的厚望。这也是地方政府明智的战略选择,更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这种区位优势使地方高校的办学能量完全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农村和城镇地区,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创新之源

地方高校由于大多处于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独特,既所在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也是信息集散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高等学校科技人员集中,科技开发力量强,高科技成果多,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城乡一体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同生同长、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骨干力量,地方高校在促进城乡工业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城乡工业急需进行传统技术和工艺的改造,地方高校可以和他们合作攻关,完成传统技艺的更新改造过程。许多城乡工业急需引进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地方高校可以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三)地方高校是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城乡人民,要让现代文化渗透于农村和城镇的每一个角落。地方高校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和集散地,其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形式,它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辐射引导作用。大学校园作为各种文化思潮的汇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并时刻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吻合,因此,地方高校要用自身的优势文化去影响和提升农村文化,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这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更是发挥自己优势之所在。另外,地方高校师生或来源于城市或来源于乡村,承载着地方文化的内核,具有更多的本地乡土文化的因素,这为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可为改变和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发挥重要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使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对地方高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有的地方高校的发展还不适应城乡一体建设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地方高校发展目标不明确,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从当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无疑需要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现有农村教育将筛选的农村优秀的人才不断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农村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据一项毕业生就业取向调查,他们中选择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占70%,希望到国家机关的高达50%,只有20%的愿意到基层和企业工作。特别是2008年出现国际金融风暴,对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和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地方高校目前的发展现状还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适应。

(二)有些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导致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

2009年有超过2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6百万大学生毕业出现就业困难,而大多企业在转型中也招聘不到合适的足够的毕业生,特别是想引进应用型创新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一边是对人才的渴望,一边是大量的人员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新农村建设,农民身份的转变都需要高校的支持。究其原因,专家们普遍认为,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和知识累积型的教育模式,导致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市场、社会相脱节,在现实教学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知识面窄、拓展知识能力弱、动手能力差、严重制约了目前我国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这都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并且也不利于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三、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面对现实、科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必须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为发展的总方针,根据自己所在区位优势,结合学校传统学科优势来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技术支持,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服务的水平。

(一)地方高校发展必须明确目标,确保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

在办学宗旨上必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在理念上强化为城乡一体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自觉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中心,增强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功能,努力提升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水平。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各地区传统产业或传统农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地方经济对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的形势,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的优势,用制度确保产学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之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二)地方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理清发展的思路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待随之从以往的“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变。既然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应把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参与择业,那么,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树立到基层去的坚定信念就是现实而必须的了。

第一,在办学理念上,牢固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人才观,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满足他们千差万别的教育需求。要认识到低分不等于低能。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教师。树立起“人人有才,因材施教,各扬其才”的全新教育理念。

第二,在办学思想上,坚持以学生为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教师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赢得学生。学校行政应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第三,在教育质量标准上,树立教育质量是相对概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正视教育对象的入学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把用人单位满意、学生满意、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岗位对口和在岗位上能充分发挥作用,作为评价市属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四,在办学风格和体制上,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体现优势、持续发展,切实抓好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重点设置急需专业,培养紧缺人才。在办学上,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使学校更具有竞争性、适应性。

(三)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如何实现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仅靠校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渠道,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一,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让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办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训的设备和真实的技能实践环境。企业和高校各有优势,如何实现互补,做到双赢,需要我们去分析。企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理论学习不全面,培训不系统、效率低;而高校有专业教师队伍,培训正规系统、全面,但突出的是理论性,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考试型”,因此,各高校必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练,获取实践经验,形成应用能力的基地。

第二,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利用企业的科研需要以及所提供的资金,不仅为学校解决了科研经费少的问题,更是为高校培养了大批能动手有科研头脑的学生,为将来向社会输送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也为校企合作注入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第三,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就是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企业给员工上理论课,通过和一线工人的交流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方面的知识,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理论联系实际,并可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新要求;“引进来”就是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技能一体化,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地方学校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提供技术创新办教育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状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增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郊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J].中国集体经济,2009(2).

2、林日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职“两课”诉求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3、吴玲.科学发展观与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发展规划[J].宿州学院学报,2006(6).

4、李保会,任士福.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

第11篇

[关键词]:兰白都市经济圈 对接措施 整体推进

一、构建“兰白都市经济圈”是一种政府行为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29号文件,提出《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优化我省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白银工业集中区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把兰白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在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挥“率先、带动、辐射、示范”的中心作用。

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火车头。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中心带动”战略,就是在深刻把握这一大趋势的基础上,从全省发展的大局出发,把兰州市及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摆到中心位置,从而把握了全省发展的引擎。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是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事关省会城市兰州的扩展和升级、老工业城市白银的转型以及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但是,兰州市和白银市是两个平行的市级行政单元,都市圈不是一级行政管理单元,先天就存在实施主体的缺位现象。那么,兰白都市经济圈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政府是推动区域间合作与协调的主要动力,在兰州、白银这样的欠发达城市实现经济一体化,没有政府的引导和驱动,势必会旷日持久甚至错失发展机遇。因此,建立兰白都市经济圈运行机制尤为必要。

二、构建“兰白都市经济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两市实际出发,积极主动谋划,强力有序推进。

1.抓紧制定发展规划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工作思路和举措,下一步,还要更加深入地开展调研论证。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有关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制定规划和实施意见必须立足兰州和白银的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不仅要注意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结合起来,还要注意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发展布局、城镇和市场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做好统筹谋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兰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2.积极开展交流协作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兰州市和省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就一体化发展的有关事项及时进行沟通与协商。同时,还要鼓励和支持两地企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之间,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对关系到两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方面共同受益的重大项目,要联手争取、共同推进。

3.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各新闻媒体要围绕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这一问题,积极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在全市形成关心和支持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浓厚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兰州发展,为充分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4.形成强大合力

我们的每项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都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关部门要主动与兰州市对口工作部门做好互动衔接,谋划开展合作的具体思路、具体措施和具体领域。宣传工作要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鸣锣开道,宣传造势,做好引导。每一位普通市民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工作的开展,认真提出批评和意见,从而聚集最强大的力量推进“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

三、构建“兰白都市经济圈”是一项“一体化”工程

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完成兰白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框架,初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经济适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实现兰白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即兰白区域内的整体布局和分工全面优化,区域功能体系全面完善,城镇网络化程度全面提高,成为区域分工合理、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联通、移动两大通讯公司率先推出了“兰白一张网”,两地通话取消长话费、漫游费,实行市话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接下来还要在户籍、交通、区号、邮编、社保、高速公路收费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铺平道路、搭建平台。

1.产业发展一体化

以兰白、兰刘高速公路为轴线,对沿线生产要素按产业联系进行整合,将这一带建设成各产业和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工业经济带,将兰州的榆中盆地、秦王川、皋兰和白银的刘川工业集中区作为兰白核心区建设的重点功能区进行规划。充分利用两市富裕的黄河水利资源和各自的优势,构建“兰白黄河经济带”。

2.市场建设一体化

沿兰州至白银建设和培育一条包含消费品市场、资本金融市场、信息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和产权交易市场、陶瓷建材市场、物流集散基地的一体化市场流通带。

3.城乡建设一体化

以黄河沿岸和交通干线为骨架,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生态型、娱乐型和原材料特色加工型的新农村,并在两市之间建设各种居民休闲居住和娱乐区。

4.交通运输一体化

加快城市之间快速干道的配套和衔接,尽早实现兰州至白银的轻轨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的布局。

5.生态文明一体化

建设兰州至白银的绿色走廊,逐步形成由线到面的绿化,使两市的生态状况得到根本好转。

6.社会事业一体化

不断缩小区域内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不断挖掘两地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区域文化旅游业。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贸易问题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就是说当前世界的整体经济形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为服务贸易的典型代表旅游业来说,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京津冀经济圈是刚随时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圈,它是我们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特别是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这三个省份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很快速的,旅游业是新时期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在自己国家内部的旅游,人们对于其他国家的旅游景点游览需求越来越高,也就间接的促进了这个区域经济体服务贸易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人们对于服务贸易也产生了很多质疑,因为旅游行业使得很多自然景点被破坏,也使得景区的环境被破坏,同时景区所在地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对于景区进行人为的改造,这就使得很多景区失去了它原有的特色。同时,景区的服务也达不到人们的需求,社会经济在发展,人们对于服务质量个水平越来越高,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服务贸易中的问题凸显,本文我们就将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服务贸易问题做出探讨。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服务贸易的几种基本表现形式

所谓的区域经济也就是指跨国际开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它通过把不同地区的经济加以融合,从而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区域国家开展合作的表现,它对于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一)跨境交付

跨境消费是当前国际开展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从它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它的消费过程是完全的服务贸易,它不会涉及到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它只需要通过网上交易手段使得提供服务者和消费者之间能够取得一个很好的联系,从而使得区域经济达到一体化,这种跨境支付是当前服务贸易最普遍的支付手段,它更加方便快捷的为消费群体提供了服务。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境支付更加被人们所喜爱,它既是一种安全的消费方式,同时它也可以保障很好的服务贸易,所以它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用在跨境交易上,对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来说,它也是发展旅游贸易的一种必要手段,不仅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也使得这三个省份经济发展方向被快速推向世界。

(二)境外消费

所谓的境外消费就是指服务的提供者本身是不移动的,而是消费者通过跨国去消费,去享受其他国家给人们提供的服务,包括入境旅游和处境旅游,这是服务贸易最常见的两种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主要是通过人群的流动来开展的,人群通过移动去享受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包括餐饮消费、住宿消费、观光消费等等,这种消费形式也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开展服务贸易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这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表现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京津冀经济圈本身发展比较快,吸引了很多外来国家的投资,也就促使这部分地区的服务贸易得以繁荣昌盛。

(三)商业存在

这种服务贸易提供的方式是服务提供者到同一区域的其他国家去开展贸易,从而把自己的服务贸易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去,这就是商业存在。跨国公司的建立也可以说是商业存在的一种,而跨国公司在京津冀经济圈是十分常见的,因为这个区域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吸引外资。它是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而逐渐传播开来的一种服务贸易形式,它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服务贸易的有利因素

当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式都是以一体化形式存在的,它对于发展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它对于发展服务贸易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就是我们的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给全球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世界经济整体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被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式所带动,对同时也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特别是旅游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比较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我们国家旅游业吸引游客的关键,这也是京津冀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关键。京津冀区域旅游业是区域经济中服务贸易呈现的一种主要形式。我们可以说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给全球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人们开展服务贸易的时候消费手段更加丰富安全,旅游业的发展标志着全球服务贸易的盛行,它对于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带动作用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国际服务贸易一体化提供了平台

所谓的区域经济也就是一定区域没发展自由贸易,它对相关区域管家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为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同时也使得各个国家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对于服务贸易这个含义比较广阔的经济群体来说,它不是通过商品的流通来实现的,它主要是以旅游业形式存在的,它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得以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服务贸易被广泛推广,这就使得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等地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国际贸易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结束语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它是可以通过多重发展形式的,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发展受服务贸易影响很大,而且其影响在未来会升级。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贸易的主体,它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且对产业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应该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为发展模板,从而让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斐.区域经济一体化、边界效应与服务贸易[J].当代财经,2013年第12期

[2]温黎.市场关于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的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的分析经济,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