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和谐社会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女性价值观;文化整合;重构
作为人类繁衍的基础以及人类群体的一半,女性是创造世界文明的一支伟大力量。人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妇女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做好妇女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树立契合社会需要和女性发展的价值观,不仅对于女性个体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将促进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当代女性价值观的文化整合与重构的社会价值
目前,当代女性面临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事业等多元价值观的困惑与冲突。对当代女性的多元价值观进行整合与重构,是女性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1、整合与重构女性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女性发展、女性自我和谐、女性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没有女性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有人类的全面发展;没有女性的自我和谐,没有女性与社会的和谐,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和谐社会。可以说,女性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女性自身问题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女性的解放和发展是整个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女性的文明和发展标志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由于受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我国当前女性价值观还有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成分,比如部分女性存在的依赖心理、世俗享乐心态、过于开放的社会交往取向等,既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自我发展,也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承认男女两性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两性人格独立和地位平等基础上,对当代女性价值观进行科学的文化整合,在不断促进女性自我和谐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2、整合与重构女性价值观是构建先进文化体系的需要性别文化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性别文化指的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文化,它的核心内涵是男女平等、男女有别、男女共同发展。从中国历史渊源来看,性别文化主要涵盖了女性地位高于男性地位相适应的性别文化、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相适应的性别文化和男女平等相适应的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是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是倡导男女平等、男女各具特性的文化。只有摒弃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有效吸收传统和西方文化中积极因素,对女性价值观进行科学的整合与重构,才能实现男女两性在互动中的平衡与和谐,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女性自我解放,有利于两性的平等、互动和谐的性别文化体系。3、整合与重构女性价值观是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当代女性一是面临急剧转型发展变化的时代,二是面临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自由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及后现代思潮等多元的交织冲突,三是面临事业与家庭的角色冲突。这些问题造成女性价值选择盲目而迷乱,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自我发展,使部分女性处于现实的困惑之中,常常无所适从。只有正确处理女性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女性的自我定位,科学整合当前的多元文化,重构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女性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自我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二、当代女性价值观的文化整合与重构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整合与重构当代女性的价值观,必须充分尊重女性生存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1、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为女性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广泛空间,所有制类型增加,产业升级加快,职业流动频繁,互联网使劳动方式更加多元,这些变化都为女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唤醒和激发了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当然,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和女性自身特点等种种原因,女性就业和社会参与还难以完全实现男女真正的平等,这也更需要当代女性强化主体意识,更加努力争取社会资源。2、当代女性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对比传统女性,当代女性的价值取向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为独立。从多元取向看,当代女性对待事物和现象的角度逐渐增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特点,不同的女性,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从开放性上看,当代女性逐渐从封闭的家庭中走出来,思想逐渐开放,思维方式逐渐开放,对社会、对个人的看法更加辩证。从独立性上,当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大为增强,竞争意识和权利意识更加凸显,更为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3、当代女性的理论研究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西方社会关于女性学的研究非常丰富。西方的女性研究起源于学术界之外的政治运动,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构成了最初的女性研究与教学的目标。西方女性学主义理论在其发展中发生了各种形式的演变,在众多的女性主义者中,几十年来有一批人前仆后继地致力于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方法论研究,创造了色彩斑斓、流派众多的女性主义理论。正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性别与发展、妇女与人权、妇女与人口、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参政等领域提供了适合于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的批判的武器,并且这些理论与日俱进,在理论上支撑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女性主义者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关于女性的研究也渐成燎原之势。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在女性价值观问题上的研究不断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方法、对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注重在女性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融合中进行研究,注重在女性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借鉴中进行研究,注重用跨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整合和重构女性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当代女性价值观的文化整合与重构的主要路径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女性面临着多元交织、新旧交替、中外融合的价值困惑。如何以妇女观为基础,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女性文化,借鉴西方女权主义思想,整合当前的女性价值思潮,建立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价值体系,重构女性价值人格,是当前女性研究的当务之急。1、在继承优秀传统和适应现代社会中建构和重塑女性价值观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识》一文中曾经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包括女性在内的全人类都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传统女性文化,既有男尊女卑、禁锢女性、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糟粕思想,也有东方传统女性所传承的勤勤恳恳、善良贤惠等传统美德。重构女性价值观,特别需要继承优秀传统和适应现代社会中建构和重塑女性价值观。要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把以往要求女子德行的传统发扬光大,做到品德,能正身立本、洁身自爱;相貌,端庄稳重持礼,切勿轻浮随便;言语能理解别人所言;治家之道,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将东方传统女性所传承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转变为现代女性对事业的专注和认真,将传统女性坚韧的性格转变为现代女性强有力的执行力;将传统女性丰富的想象力转变为现代女性非凡的创造力。2、在中西跨文化整合中建构和重塑女性价值观跨文化是实现不同文化学习借鉴的有效方式。跨文化,就是指跨越文化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以期在不同的文化间建立桥梁,使不同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不会导致文化休克。站在历史的高度,多次强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不同文明包容、并存、平等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女性文化以温柔、端庄、含蓄、贤惠为主要特征,更为突出家庭观念的作用;西方社会注重女权主义,更为强调女性自由和解放。重构女性价值观,既要立足中国实际,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料,也要学习借鉴西方社会中注重女权主义等有益经验。3、在追求事业和婚姻的平衡中建构和重塑女性价值观当代中国女性越来越多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这也需要其妥善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一个成功的女性,要善于在家庭和事业的“天秤”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她有所偏向,但不能完全失重。女性在性别上是独立的个体,同样应该有享受生活和追求事业的权利,男人和女人不应该视对方为依附,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当代女性必须对自己进行科学定位,要坚守梦想,为自己的梦想树立目标,怀着美好的希望不断努力。但是,女性对于事业的追求,也不应该忽视家庭的作用,不能疏忽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否则就只能成为女强人,而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成功的女性。在这方面,女性也要投入精力和时间经营家庭,有时候也更加需要智慧来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成为既有理想和追求,又是现代家庭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女性个体的努力外,也需要社会给予更多支持和关心。
【参考文献】
[1]高雯.当代女性价值观研究及其新进展[J].学术论坛,2012(5).
[关键词]和谐文化 构建 和谐社会 推动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因此,文化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人类愈是进行高度的文化创造,也就愈能发展自身生产、劳动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改变其社会关系。
一、和谐社会对文化的需求
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过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所产生的群众对权威和法治的依赖性、依附性已经减弱,独立性、民主性、多元性开始凸现。社会越是分化,就越需要社会整合,这种整合的过程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而文化的功能正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可以说,每一类人都受一组特定的文化要素支配和控制,文化环境造就了人。所以,建设和谐文化体系,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和精神上的和谐,使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国家和民族的内涵,体现其个性与魅力,是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区域形象,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文化素质,进化和优化人文环境;有利于区域化水平的提高,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有利于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因此,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已经提升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向深化,使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定位: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内驱作用,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先进文化作为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先进文化本身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价值尺度和是非标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净收益为正的公共产品,它的价值尺度和是非标准必然是科学的,这就有利于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朝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文化本身的健康发展。一个社会的价值尺度和是非标准从总体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这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同样有着积极意义。先进文化能够不断消除一些习惯文化实力对经济政治制度发展的羁绊,促进和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是经济和政治制度朝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使人们具备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和谐的和谐社会之极其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过渡正在加速,文化已成为经济增长与文明发展的新的巨大空间,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逐步深化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
只有领导者、管理者对文化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制定适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战略,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2.必须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不同的人文及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行为方式,都需要创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对话、融合、整合与引导。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文化从内容、形式、性质、功能以及价值和目标取向等在互相接触中不断修正,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
3.人类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和创新,由科学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它代表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演进的潮流,它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人的价值观的革命,及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了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我们建立和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提倡文化个性。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总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求真务实,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之自成系统,别具风格。建设以为灵魂,以科学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的现代精神文化的新文化体系,我们应该在大胆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开拓视野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腐朽落后的东西;突出特色,发掘潜在优势,建设高品位现代文化,坚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满足群众需求,夯实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改革要情参阅.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战略防战、政策、宗旨以及教育方针等进行的,其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正确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的必然趋势,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社会中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协调,保障社会管理的有效进行,并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与完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责任意识与知识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中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相对较为活跃,对新的知识与技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接受能力也相对较高。
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较高的知识与专业水平,其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大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其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思想上并不成熟,所以较为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有一部分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集体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意识,即使是学校内部的党员或者干部,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相对较差。此外由于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逐渐加快,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导致社会文化出现多元化的现象,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属于青年时期,所以没有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但是由于外来文化与错误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三观确立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人性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去认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担。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合格的建设者对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思想上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那就等于没有灵魂,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这就要求校园注意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专业课程,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报效祖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向个人的需要,也是面向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制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执政党等多方面,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依据。
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与生活的主体,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这就要求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正确的三观,同时还可以对个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这就要求教育进行改革,加强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大学生的观念进行转变,使其摆脱传统观念的约束,树立新形势下的价值观。还应该对大学生的人格与品质进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对自身的品格进行塑造,是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道德。此外就是要求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对社会状态与国家形式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来适应社会,参与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二、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构建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学生对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不断的完善自身,以此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莹赵玉静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播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合理途径缓解公众情绪,凝聚思想,统一认识。其次,新闻传播应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并传达群众心声,将最真实的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这些信息的群众,消除其迷茫和恐惧心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从而形成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救济的和谐舆论环境和氛围;从人们的生活实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具体可信且能打动人的事实出发,宣传和推广相关新思想和新风尚,使公众真正体验到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于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消极因素,应加大宣传力度,答疑解惑,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这些因素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另外,新闻传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平台,各阶层、各群体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成了可能,这对于社会成员树立共同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确立能够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思想品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二、有效实施舆论监督
和谐社会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努力化解矛盾和冲突,实现利益均衡最大化的社会。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就是对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丑陋事实、社会矛盾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通过一系列舆论手段和危机传播活动,将不和谐问题披露出来,让受众讨论和批评,然后加以正面宣传,从而有效发挥预警作用,维护社会和谐。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社会伤害,制衡社会有害倾向,新闻媒体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积极披露腐败行为、不法行为,抨击滥用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促使社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媒体对社会的监督,更是广大群众通过媒体对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其赋予了公民实实在在的参政议政、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这样以来,群众更相信政府,更维护政府,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和谐的舆论环境,正确的舆论引导、有效的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促进作用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新闻传播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今后,我们应当积极归纳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宣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贴近群众实际,关注群众诉求,始终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使命。
作者:黄杰单位: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构建现状
“和谐”不仅是指事物本身协调、均衡、有序的l展状态,更指一个具体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乃至冲突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和谐家庭构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 和谐家庭具有家庭关系融洽、氛围温馨,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邻里和睦等特点。
一、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构建的重要意义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持基础,对于回族相对较多的西北地区,回族和谐家庭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为地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也是家庭成员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基于和谐家庭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社会、家庭、家庭成员的积极作用,探析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建设取得的成就
随着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活动的多样化、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加之西北地区基于少数民族较多,社会致力于多民族团结共处的不断努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已实现较大进步。
回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友善是重要内容,本民族伦理文化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规范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有效传承。
三、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无论价值观还是道德评价都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标准,其对于人与人平等关系的强调得到大部分年轻人的认可和提倡,但受开放、自由思想的影响,更多复杂的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如婚外情、第三者、多元的婚恋观等,在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受多元婚恋观的影响,加之社会的极速发展,跨民族、跨地区通婚较之前也显著增多,长辈、晚辈对于异族通婚的看法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家庭成员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的不同步,个体对于多种价值观的盲目遵从或摒弃以及跨省区婚姻带来的磨合问题,都使得在多元化价值的冲击下,西北城镇回族家庭产生不和谐问题的可能性增大。
(二)家庭关系的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对于家庭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明显减少,生活方式出现变化;同时,随着女性地位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夫妻关系日益取代代际关系传承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双方更为独立自主,个体本位开始超越家庭本位,个人价值也高于家庭价值,现代明显权利意识高于责任意识,婚姻关系脆弱,在家庭发生问题时,彼此不愿意承担,而是相互埋怨。而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而言,在此基础上,回族家庭特别是西北地区回族家庭受本民族部分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庭以男为主,以男为强,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大男子主义”的理解性存在与现实变化使得家庭中女性对配偶有很高的期望,这与实际中夫妻的独立、责任承担力差相冲突,离婚率持续上升,单亲家庭也明显增多。
(三)复杂的代际关系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随之变化,传统大家庭解散,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在价值观上,晚辈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追求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长辈们却有着为国家为后代谋福的责任意识,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消费观念上,晚辈们轻价位超前消费;生活习惯方面,晚辈们由于生活节奏较快,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的生活习惯也全然不同于长辈,两辈人之间彼此互为打扰;在养老问题上,老人的实际需要与晚辈的实际给予有现实差距,在情绪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加之西北城镇回族的长辈们较之晚辈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强,而晚辈们的生活成长环境已全然不同于长辈,其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明显区分,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那么在更多问题的认识上两辈人存在分歧,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途径
(一)家庭自身积极调整
那么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其可以积极发挥回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家庭增强自身积极调整的,回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以及对两性平等的强调等等对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是要重视建设良好家风,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都有受动和能动的方面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良好的家风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体而言具有感染、促进和约束的作用。注重良好家风的建设,从而使得家庭环境与个体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积极开展心理调适
在积极利于回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庭自身调节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而言,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当问题发生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前对居民在心理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化解矛盾、冲突,减少不稳定因素,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家庭和谐的目的。同样,在多方协作,重视心理调适工作同时,关键还是应该引导家庭自身加强科学心理调适意识,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而言,应结合其心理问题的民族因素的影响,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的合作,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加解决家庭矛盾的渠道和方法,从而助力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
(三)建设社区与清真寺双向合作平台
清真寺对于每一个回族家庭而言,都不仅仅只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城镇的清真寺,每个清真寺都有其辐射的隐形社区,对于回族群众而言,清真寺发挥的实际作用在很多方面是和社区管理一样,更多地是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大小方面。而社区在协调处理回族家庭的矛盾方面,有其局限性,那么建设社区与清真寺双向合作平台,不仅仅有益于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对于加强回族家庭、回汉家庭之间的交流以及打造社区整体的和谐环境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杨雄.和谐家庭: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怀承.中国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李萍.现代家庭和谐心理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4]沈洁.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1026.
[5]张麒.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学刊.2006,6:15-17.
[6]李光玉.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8,5.
[7]海存福.回族家庭教育的特点[J].回族研究.2001,02.019.
[8]李蕙.回族族际通婚家庭关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一、道德滑坡的根源
客观原因:一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吸收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涌进了一些西方社会的腐朽思潮,它侵蚀着我国人民中思想认识不坚定分子的灵魂,陷入道德败坏精神堕落,这是从外部侵入的客观存在原因。同时,国内实行经济改革,发展商品经济一方面积极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激发出一些积极变化。这是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因素,也是一种使道德滑坡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的广泛传播,一些人错误地主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就必须“全盘西化”,宣扬极端个人主义,鼓吹人本主义、人性论。二是在一段时间里,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两种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工作失误。
二、和谐校园道德培育体系建设
(一)合理利用传统价值资源。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观,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包含的价值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发展市场经济不能相容,这有夫偏颇。只要深入发掘和重新审视,就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中蕴藏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积极意义的丰富的价值资源,这里只论及两点。
1.整体本位价值观。中华民族素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社稷为本、民众为本的传统。从《书经》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到贾谊的《治安策》主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苏洵的“贤者不悲其身死,而忧其国之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共同倡导的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这是一种整体本位、民众本位的价值观。:
2.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信,是传统道德的“五德”之一。信即信用、信誉、真诚待人、言行一致,恪守诺言;信是一项不带有阶级性的基本道德。当今企业界流传一句箴言:“商海无涯信作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信誉尤其是产品质量信誉的好坏,决定企业的兴衰和存亡。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市场机制正常运行,要抵制假冒伪劣和欺诈等不良现象,就大有必要阐扬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二)强化家庭、学校、政府在道德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1.坚决维护传统家庭,为形成和维护健康社会文化奠定基础。良好的国民素质,首先开始于下一代的教育。要教育好下一代,尤其是传授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必须维护传统家庭。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教育开始和培养、孩子的观点和判断力产生的地点。家庭中父母是第一老师,而父母的任务是在孩子思想未定型,而且还可以熏陶时,把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灌输给他们,以便这些处世待人的态度在他们长大后根深蒂固、终生不忘。家庭有潜移默化的功能,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眼里,因此要求父母以身作则,而不是正式讲授的方式传给下一代。
2.教师应为和谐校园道德的示范者。良好公民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足以成为良好公民典范的教师。常言说得好,名师出高徒,教师必须传授给青少年学生以共同的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以及道德教条,用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来塑造国人。一个孩子经过上学到就业,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会不会是尊纪守法的好公民?学校教师和校长是否树立了好模范、传授知识给学生,使学生考试及格?以后能否做好一份工作?这些是重要的。但是,良好的学校教育的试金石在于培养出来的公民,是否能规矩地生活、工作,彼此竞争和合作?是否效忠和爱国?是否孝顺父母亲?是不是一个好邻居,一个可靠的朋友?等等。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这更增加了教师的重要性,他们是道德精神和社会精神的支撑人。他们必须是受人尊敬的人。教师人才的选择必须以他是否足以成为道德品格的导师以及善于传授知识为根据。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才能把正确的态度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
3.政府应为校园道德的培育起外部促进作用。政府形象及其公务员的作风,对于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个社会,如果贪污和行贿才能促进一件正当的事情的时候,良好的社会风尚从何谈起呢?当当权者自己就是一个腐败分子的时候,腐败还能从何得以治理呢?因此,在加强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形象是该时期社会价值观的指示器。此外,在加强政府廉洁作风建设的同时,政府还应引导全社会保持文化传统与注重科技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价值哲学 核心价值 和谐社会
从“十五”期间以来,人们极大地关注和重视哲学研究的“价值论转向”问题,富有创造性地从实践基础上重建价值哲学。本文试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价值哲学研究
随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问题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自然是否有内在价值和主体性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在这种价值导向下,关注人的利益与价值远远高于关注自然的利益与价值,人是为了满足自身及其后代的利益和需求而履行保护自然义务以及其他的义务,所以那时候的价值哲学研究在于主张和关注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程度利益的获得。
然而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价值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进入一种非平衡的发展状态,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问题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逐渐关注和重视自然的价值。进入21世纪,逐渐产生了与不同于“人类中心论”的“非人类中心论”,它在后现代范式中被建构出来,主张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并确立新的价值主体――自然界,强调把人的价值与尊严延伸于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把人类之外的生物、自然物看作具有等同于人类的价值对象,因而是将对人的价值哲学研究扩展为对自然价值的“泛价值论”的价值哲学研究。因此,价值哲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分歧与争议。“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哲学研究在研究客体上发生了变化,认为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亦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并根据关于价值的理论,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对于整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哲学研究呈现出对内在价值理解的不同,以及人是否是价值的唯一载体的争论。
其实,“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存在相通的介质,从价值哲学角度而言,“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非中心主义”能够实现辩证的对立统一。即人作为能动性的主体,在实践中把人自身的价值尺度与物的价值尺度真正地统一起来,追求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以全人类全面发展为本,就是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统一人与物的价值尺度,坚持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而将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价值哲学研究的目标,这也是价值哲学的归宿和内驱力。因此,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研究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
接纳价值的多元化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
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全球文化呈现多元化面貌,多元文化之间呈现的冲突与融合,其核心是价值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和融合,价值多元与价值观的泛化成为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全球化将导致全球社会结构从领域统一到领域多元的转变,进而促使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四大领域中价值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我国处于转型期而言,价值哲学研究面临的客观状态为:多元价值的泛化与主导价值的集中统一的冲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民族化与全球化的价值冲突,社会心理与社会理性的价值冲突。
面对多元价值的泛化以及消解价值冲突,价值哲学研究应持有宽容接纳的态度,在认真地对待价值观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要承认与接纳价值的“超知识性”与“多元性”,促进社会主义多元价值的和谐与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和而不同”,维护社会安定与稳定,同时促进社会文化、社会思想的繁荣与自由。从实践论角度而言,价值哲学研究应该走向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立场,从人类主体的高度和人类的价值视野来思考各种问题、谋划共同发展、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价值多元化的现实面前,价值哲学研究从人性与文化视角解除当代价值的冲突,突出和彰显人文生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实践具有正确与健康的引导作用。因此,价值哲学研究在接纳多元价值的泛化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人的客观存在及其实践活动是价值世界的核心,回归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弘扬人文精神,极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突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与主导地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和尊崇劳动等观念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为指导,重建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地位。
价值哲学研究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的作用,还在于调整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与体制下,“价值”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甚至相互冲突,个人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也呈多样性,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互冲突,进而影响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此可见,价值哲学研究应注重在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前提下,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密地统一起来。
从知识逻辑到问题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价值哲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的哲学学科以来,发展至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价值哲学只有从问题出发才能获得自身发展。价值概念本身在尼采那里突现出来,并为现代哲学确定了一个方向――把价值问题作为中心问题来研究。由此可知当代价值哲学研究不再囿于价值问题进行价值科学形而上学的思路发展,而是转而对实际思想和实际生活的张力逐于极度紧张的现代性问题意识进行展开,基于社会历史的现代化,价值哲学研究逐渐从知识逻辑走向问题意识。现代化背景下的价值哲学研究正努力寻找与探索一种具体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如何在一种新的哲学立场上来克服人类文明的危机,从而重建人类的价值理想。
显然,价值哲学在问题意识下重构人类的价值理论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情境与实现情境,对于目前我国而言,价值哲学研究的重点目标在于关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系统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进行审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与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价值哲学研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判断、道德选择、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努力克服物质生活富有而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次价值论转向――走向实证研究
一、社会文化是企业文化构建的基础
从社会意识形态上看。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了参考与指南,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渗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相一致、相匹配才能得以延续和生存。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切行业的指导思想,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也是密不可分的。从企业所在的行业看,每个行业的特色文化和价值观是有所区别的,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只有与行业特色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才能被行业所接纳和认可。从企业所在的地域上看,企业文化要与所处地域的地理位置、民族特点相结合,根植于当地的人民群众,依赖于当地特色资源与劳动力,才能更加深入人心,才能更具传播性和辐射力,从而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因此,企业的文化构建,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的。
二、企业文化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
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已成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组织部分,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巩固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首先,企业是以创造经济价值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在发展中创造了物质文明,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为和谐社会物质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企业在创造利润中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企业道德,为和谐社会文化起到导向和辐射作用,它可以提升社会的文化品味,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构建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一切社会文化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在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企业是社会物质与文化的创造主体,基于物质基础上的新文化、新价值观念大多根植于企业,企业文化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可供参考的理念,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学习型企业的建设,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动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1.融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于组织常规管理中
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文化机制和体制,就无法进行有效组织文化建设活动。要寄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于常规管理中,建立健全组织文化制度,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最终内化为组织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和思想理念。要建立严格的企业文化制度和准则,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加以渗透,首先要建立依法经营的文化制度,强化企业依法经营的理念,要把遵守公司法、税法、劳动法、环保法等法律融入企业文化中;其次要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者要把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把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使员工依章工作,杜绝各种人身事故。最终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下的企业组织文化制度。
2.在文化建设中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社会文化是企业的根基,企业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做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把“诚信守信、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并加以践行。要把基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文化理念,渗透到社会文化建设中,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把企业的价值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企业、员工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最终形成企业与社会、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把建设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企业作为凝聚员工的重要文化阵地,把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推动和谐社会文化建设。
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2011年,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社会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建设企业组织文化的主体是组织的成员,每位组织成员都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要以人性化管理启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在组织发展的同时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要为他们均等的发展机会,大力加强组织成员培训,促进组织成员素质全面提高。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企业的员工,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把员工当做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4.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组织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和谐企业的基础。而在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到企业除了具有经济责任,更具有社会责任,要摒弃传统的“利润第一”思想,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文化的构建中,要把维护社会好利益、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要把目光放长远,放弃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谋取企业更加长远、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生态文化,处理好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落实好节能减排,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建立循环发展机制,关注全社会的生态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要建设公平文化,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适当增加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祉。建立奉献文化,做好社会慈善事业,使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为维护社会稳定,救济社会弱视群体贡献力量,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促进社会和谐。
5.注重文化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文化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如: 蒙牛的“做一个致力于人类健康的牛奶制造服务商。”、苏宁电器的“做百年苏宁,树家庭氛围”等。市场经济风云变幻,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要不断的总结过去,勇于超越自我,推陈出新,提升原有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把创新的内核植入组织价值观,全方位融入组织文化的要素和建设组织文化的全过程中,培育组织成员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为一种组织文化建设的动力。在组织文化的构建中不但要注重成员间的差异性,更要注重本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差异性,创新文化构建手段,建设与本组织的特点结合的组织文化。企业组织文化要与自己所处的地区、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突显地域差异性;要与自己的产品、服务、生产经营过程相结合,突显品牌差异性。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二)德育的和谐价值
新的社会发展观、发展模式赋予现代德育新的意义,它是通过对人的道德的、善的品质的塑造,赋予人以智慧和道德力量,使他们在一切生产的、生活的社会活动中,有可能按照道德的、人性的要求去做出价值的定向,使人不仅能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世界,而且能按照符合人自身的善的尺度去改造世界;不仅懂得世界是怎样的,而且懂得世界应该是怎样的,从而使他所塑造的世界更具人性,更适合人自身的需要与发展,而不是背离人的需要与发展。从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出发。德育的价值也主要表现于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与增强。因此。站在人的和谐发展的高度,我们有必要对德育的使命和功能进行再认识。要让我们的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人”所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二、和谐德育-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
(一)和谐德育的特征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发展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要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其次是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认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要素在德育实践中的内在本质联系,按规律办事。三是体系完整。协调推进,协调发展。和谐德育应该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确定特性和功能的个完整体系,而不是单一方面;应该是作为个完整体系良性运行。
(二)和谐德育观念的创新
和谐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派生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与前提,又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观念,就是要把和谐的意识、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氛围。在当前社会,要教育学生增强以下和谐意识;1.开放式的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变为开放式德育,把学生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期德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培养单纯的书生,而是培养品格健全、学识广博的人才;不是限制学生成长,而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2.诚信意识。诚信是现代社会中做人立世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善、相互信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每个人都要恪守诚信,信义相交。坦诚相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3.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当今德育工作对象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所以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生动活泼,能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知识的建构。(三)和谐德育方法创新
一是要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之中,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首先要从理论与历史二个维度结合人手,在各科教学及德育课程中,有机穿插和引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文化资源,并及时宣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做好人好事,学先进等行动。其次是内容的现实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育必须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并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才会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人文关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等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二是充分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力量,使之形成合力。一个优化的社会关系环境,有利于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德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高校德育环境,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学生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和谐统一、融汇多种价值的校园环境;社会要根据德育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调整社会结构,改变社会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持续优化的社会教育环境。
总之,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德育教育,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使他们既关爱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勇于超越自己,逐渐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朱炜.“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述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2]刘平秀,新世纪德育人性化的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李忠杰,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光明日报,2006-07-25.
[4]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5,(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性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校园文化的核心,当代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承载了强国梦复兴梦的重任,基于此,大学就需要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用。校园文化是教育发展的载体,同时具备完整的体系,因而在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校规和学校建设精神风貌上,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相互和谐的统一发展。高校文化大体分为几个方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学校精神风貌、文化意蕴、校内外部的凝聚力、教育规章规范,人才价值追求的一个由外表到里层的文化渗透的过程,这些行为文化,支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建设。使得学生在校园能够受到文化建设的更好熏陶,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坚定的意识形态,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
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统一辩证的发展关系,校园文化在文化建设上、思想观念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和精神内在统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这对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才能建造积极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有伟大的榜样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才能实现校园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呼应,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导作用,也可以让校园文化起到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校园文化的要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要从校园文化的教育方针抓起,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广大学子形成爱学习、学劳动、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祖国未来接班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氛围,从而使其在思想政治课上发挥渠道作用,培育健康的教学文化。在启迪学生的教育观念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学生的日常作风上,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融为一体,在学生的创新和活力问题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可以激发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把这一价值体系发展成为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价值观念。学校在日常中可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研究,增强其影响力,把这一观念渗透在学校建设的每个领域,把内化理论上、实践理论、系统化理论、传播理论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整合日常的校园文化作风,营造出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好学风,在日常中深入的健康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让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的开拓创新,从而,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更加的和谐富强。
三、结束语
【关键词】 和谐;劳资关系;必要性;社会稳定
劳资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是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通过劳动市场建立起来的契约关系。劳资双方为实现各自利益在劳动过程中紧密结合,因而存在利益冲突。为了实现劳资的双赢,充分发挥劳资关系作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就必须妥善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和谐稳定劳资关系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一、劳资关系的含义
当前,关于劳资关系概念的界定,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劳资关系是资本家雇主与受雇佣劳动者之间因雇佣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具有剥削性质。雇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大于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这超出部分的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第二种观点,将“劳资关系”与“劳动关系”“产业关系”等同,具有可替代性。“劳资关系是以交换为本质而以合作与冲突为现象的社会互动关系。”“劳资关系是指管理者和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 “劳资关系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劳资关系的定义是“对雇佣关系的内容和规则,自然和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产生影响的,劳方、资方和政府的策略选择和集体行动,这三方之间的冲突、合作和权力的相互关系。”
上述观点都反映了当前有关劳资关系含义的不同界定。我们认为劳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劳资关系是揭示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不再直接代表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只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经济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靠市场完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通过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实现自身利益。其次,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相互矛盾相互依存。在企业或经济组织中,双方都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劳资双方存在矛盾。同时,劳资双方还存在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资方要靠劳方的工作效率与成果,使企业资产增值,而企业发展也会使劳方的报酬与条件提高。最后,任何一种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其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劳资关系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本质、最具体的经济关系,其核心或基本出发点就是利益。劳动者通过让渡劳动力使用权获取最大的报酬,用人单位自主灵活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增长经济效益。政府采用不同方式对劳资关系进行适度干预。
二、建立和谐、稳定劳资关系的必要性
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和谐,是影响企业在行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以和谐稳定劳资关系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和谐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因此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1、我国现阶段的劳资状况决定必需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劳资力量对比悬殊过大,劳资地位不平等使劳动者利益受到侵害。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劳资关系的监督、协调与制约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使其矛盾日益紧张,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但企业为了逃避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条款不全、协商条款随意、部分条款违法的合同,使劳动者利益受到损失。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劳动者只有与资方对抗,“跳槽”、消极怠工、破坏机器;一些劳动者通过暴力甚至非法的手段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劳动者合法权益受损导致的劳资关系紧张,规范资本所有者的行为,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制定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劳资冲突与对抗,这是建立和谐稳定劳资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需的。
2、社会基本关系的深刻变化,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我国目前正处在生产方式的剧烈变动期。一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兴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另一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改革,极大地解决了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生产能力,日益合理的生产关系和发展的生产力构成我国目前的生产方式。在这一生产方式的决定下,我国劳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所有制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利益追求的差异性,使他们之间有协作有冲突。劳动者为了捍卫自身合法利益势必要与资方进行斗争,有时斗争会很激烈。使劳资关系不稳定、矛盾更多。因此,和谐稳定劳资关系的建立,不仅靠舆论宣传和制度建设,还要从根本上依赖社会生产方式的全面进步。
3、企业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
市场经济在转型期,我国的多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面对多重结构的所有制制度,劳资关系如何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努力,是决定企业实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劳资关系和谐了,它的内部组织与管理就是和谐的,就有了企业发展的内部源动力,
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潜在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其次,就是劳资和谐的发展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经济的稳定,最基本的是劳动者群体的稳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就会反抗,劳资矛盾激化,企业的生产力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企业的不稳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破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劳资和谐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
4、建立和谐社会需要有和谐的劳资关系
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主题,劳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与力量。首先,现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利益行为选择的多样化。多元化利益冲突加剧了社会关系的复杂,动摇了社会和谐,只有把这个利益矛盾化解,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发展需要的经济关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劳资关系双方主体在经济上的联系,必然导致他们在政治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劳资关系和谐了,双方的政治行动具有一致性,就能促进社会改革与政治目标实现。最后,劳资关系主导着社会文化关系,主导的社会经济关系必然生成主导的社会文化关系和文化理念。劳资关系的价值取向主导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取向,并直接决定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认知。劳资关系的参与者作为社会的人的主要力量具有多面性,在劳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必然影响到社会中各种人的价值观与关系。积极和谐的劳资关系理念使人们对新的社会价值给以正确的领悟,形成优秀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说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结语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劳资关系开始萌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演变,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的发展,劳资关系已经逐渐发展的非常有序了,并且得到了规范的运行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为辅的今天,劳资关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发展。因而劳资关系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建立和谐稳定劳资关系的必要性,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传济主编.劳动经济学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52-53.
[2]郭庆松主编.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72-175.
[3]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教学与研究,2003.3.
[4]伊寺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21-229.
[5]约里斯・范・卢・塞费尔达特.欧洲劳资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25-129.
[6]郑耕.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哲学思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8.21.
[7]徐小洪.冲突与协调―当代中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34.
[8]许峰.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4.8.
[9]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0]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11]王庆国.劳资关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97-01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同志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在当今社会,新旧观念交织,中西思想交错,大学生作为比较敏感、前卫的社会群体,我们在看到其总体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符合时展要求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到他们价值观念多样化中的迷失,思想观念混乱,对诸多社会现象的是非曲直认识不清,个人理想与奋斗目标模糊缺失。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的现实存在。而当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原有的价值观念也就开始失去自己的合理根据。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从整体来讲,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已经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价值观为特征,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如果不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势必会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从而影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内涵及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民族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而形成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成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
价值观念,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立足国内现实、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反过来又以环境影响和塑造人,进一步增强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3.1 强化外部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组织文化,它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在这个校园文化中,可重点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者等的优势作用。
首先要优化外部环境,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实践表明,要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强教育者的自身建设。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网络内容,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要求思想政治课也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通过各种方式,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起到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
再次,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注重在价值实践中培养。要把科学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环节之中,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让大学生在价值实践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使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3.2 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校、社会的教育帮助外,大学生更应具有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成才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和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不仅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注重要求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树立奉献的精神和服务的精神。
同时要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化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内化。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反映在文化上呈现出多元化。只有坚持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建设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同样需要大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成为国家合格的接班人。
总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大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