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7:0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殊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特殊教育 师资培训
【基金项目】该研究由重庆师范大学科研项目基金资助(10XWB042)。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98-01
1.引言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是指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而进行的各级各类培训的简称。它涉及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内容,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及相应的培训模式。随着我国的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特殊教育师资的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孙颖等,2011)。而由于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量增加,加上特殊教育师资质量要求提高,由此伴随的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格局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并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2.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新变化及趋势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的历程,都包含了特殊教育兴起到逐步重视,然后到繁荣阶段。越是在兴起初期,对特殊教育的各方面要求越是建立在粗放的格局之上,越是发展繁荣时期,就对特殊教育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因而也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变化及趋势。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也经历着相似的变化与历程。
2.1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实践来看,特殊教育对象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相当大的转变。尽管各国并没有统一的特殊教育对象的分类体系,随着对特殊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对象扩大到所有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就要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能适应特殊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来调整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内容和特点。从国外特殊教育的趋势来看,学习障碍成为特殊教育的重点,超常儿童的教育受到重视,逐步形成了面向所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全方位的终身服务体系(兰继军,2001)。随着一些特殊需要学生进入到高等教育学校,也对目前的特殊师资培训的结构与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等教育师资,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2特殊教育内容的专业化
对于特殊教育具备的基础专业能力,从事特殊教育的国内外专家已有了相应的共识:即对特殊人群内在心理与生理能力了解的基础上,对其现有状况进行评估诊断、鉴别,并依据诊断与评估进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计与规划,并不断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提供给特殊需要人群适当的沟通与辅助技术的帮助,根据个案的改变,不断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促进个案能力得到最大提升等内容(杨晓等2002)。这一专业能力,已经被看作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能力,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专业学习和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强化与重视。
2.3特殊教育培训的制度化
国外已经广泛实施了特殊教育师资的资格认证制度,从我国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班)教师资格条件》中已经有明确要求,要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实行双证书制度(普通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通过规范的资格认证制度,无疑可以更好地保证特殊教育师资的水平。
2.4特殊教育培训的终身化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将“入职前-入职-入职后”的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做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终身化趋势,让特殊教育师资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特殊教育变化的需求。
2.5特殊教育培训实践的本土化
具体到每个国家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则各有特色(Brownell et al. 2010):德国建立了完善的各专业团队合作的机制。以为特殊需要人群的终身服务为导向,给特殊需要人才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应伟忠,1999)。英国则在高校通过竞争成立优秀的特殊教育中心,为促进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3.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趋势展望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首先,表现在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除了特殊教育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之外,还包括了与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更具有广泛性。其次,由于特殊教育对象所处的年龄阶段及学习阶段的层次性变化,表现出既有学龄前特殊儿童,也有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龄期特殊学生,还有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需要学生,因此也对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出新的要求和培训标准。再次,为了适应特殊教育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以适应特殊教育变化的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中国本土的全方面的综合多层次特殊教育培训系统,也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一个关键,另外由于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实现,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也成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一个途径。最后,要保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仍然离不开相应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只有建立了适宜的制度法规系统,才可以让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能够连续不断地开展,并有效保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经费,而前面提到的双资格认证制度就不乏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琳, 孙颖. 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 2011, 8: 20-24
[2]兰继军. 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 中国特殊教育, 2001,4:1-5
[3]杨晓,吕晓乐,姜春萍. 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的构想. 中国特殊教育, 2002, 2: 18-22
[4]丁勇. 从“人本特教”看高等特殊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突破、新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8,10:22-26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范畴;资源建设;信息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65-05
一 引言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木桶”中的短板。公平、人道地对待残疾儿童,尊重其和谐发展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从“隔离教育一一体化教育一融合教育一全纳教育”无不闪耀着追求教育公平的人类理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可见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之一。
《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9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01个,在校的盲、聋、智残学生54.5万人。通过优质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改善信息环境、消除信息鸿沟,使他们充分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与知识,这显然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最佳途径,是“科技以人为本”的水到渠成,是教育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二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反思
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教育资源”这一术语因受不同文化与教育思想影响,有不同的称谓,在西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学习资源”,如在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解读中使用“学习资源”一词;而在我国“以教为主”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称为“教育资源”,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使用“教育资源”一词。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教育资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趋势。特殊教育资源与普通教育资源相比,对承载特殊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辅助技术有更高、更具体的特殊需要,因此,本文所指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
1.存在问题
通过流量分析、问卷调查、信息无障碍测试等手段,对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资源阻隔
在资源利用方面,利用“WebDig网站流量分析决策系统”,对特殊教育资源丰富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省略.cn)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访问者省份来源数据统计:在大陆内地,前三位分别是北京22.42%、江苏9.30%、广东5.43%,前三位共计占37.15%;而后三位分别是0.04%、海南0.12%、新疆0.16%,后三位共计占0.32%,西部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巨大阻隔。
(2)资源失衡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日,出台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政策已很多,但很少出台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有关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文件中仅一笔带过,无具体操作办法等实质性内容。资源失衡主要表现在领域失衡、地域失衡、学科失衡、发展失衡等方面。
(3)资源失范
笔者在2010年11月对115名江苏省特校教师进行《江苏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显示:在“特殊教育资源信息无障碍满意度”中,苏南为12.19%、苏中为13.33%、苏北为9.75%。孙祯祥利用“网站易访问性测试软件Bobby”对我国65所大学和371所中、小学网站的主页或入口进行了无障碍网络环境测试,通过比率分别仅为9.23%与0.18%。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的失范程度令人担忧。
2.反思
“知行观”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可以表述为认识和实践。
从“知”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复杂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原因,在事实层面上,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的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并不平等。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国度里,许多地方抱着普通教育比特殊教育重要,特殊教育发展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的认识,特殊教育的弱化导致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边缘化。
从“行”角度反思,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该“做什么”、“用什么做”、“怎样做”。观照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中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缺乏系统工程意识。我国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大多来源于企业、国内外基金会的人道主义资助项目或少量的课题研究成果,这些资源建设大多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不乏带有功利或感彩的资源建设缺乏应有的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三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坚守这样一条逻辑主线:起点是特殊儿童能基于优质无障碍资源的学习,过程是资源能消解、补偿特殊儿童的学习障碍,终点是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绩效。所以,探索、依据、根植于坚实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理论基础尤为重要。
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之一,这从美国的“教育技术”定义中清晰可见。历史上,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几十年间推出了五个不断演化定义,其中对我国当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影响较大的是“AECT 94定义”与其解读《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和“AECT05定义”与其解读《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AECT 94定义”为:教育(教学)技术是为了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明确了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AECT 05定义”为: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与技术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与合乎道德的实践。“AECT 05定义”对教育技术两大研究对象“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适当的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了“资源”对技术运用的适用、绩效有更高的要求,是对以往定义的超越。但“AECT 05定义”使用“创建、使用和管理”三个范畴取代“AECT 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引起了中外学者不同观点的讨论。桑新民教授认为:“AECT 05定义”的
不足之处是范畴分类层次有些混乱,而且过于抽象,距现实太远,不便操作。
一个术语定义与范畴往往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对某些现象作出解释,而另一种定义与范畴在其他一系列情况下或许更有用。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化取向对教育技术学定义与范畴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广泛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者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与内涵形成了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超越国外经验的全新认识。其中桑新民教授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中进行的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如图1所示)研究,力图将美国同行的研究再向纵深推进一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影响。
图1中,设计范畴是资源建设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开发与实施是资源建设的基本舞台;评价与管理则对资源建设起反馈调节作用。该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媒体的学习”,逻辑终点是“高绩效的学习”,这与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此范畴模型中,特殊教育资源建设者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
四 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以“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动态结构模型”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指导,可以保障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与全面性,避免资源建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下面从该模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入手,依据特殊儿童生理缺陷、学习障碍与认知规律的特殊性,侧重于在实践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
1.设计
在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中,“设计”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特殊教育资源设计应从关注特殊教育儿童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与学习环境的无障碍入手。
(1)依据信息无障碍理念设计资源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在特殊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有无障碍需求的主要是听障儿童与视障儿童,听障学生对获取文本、图形等视觉信息没有困难,但如果语音信息没有转化为文本或手语,听障儿童就无法感知信息了;视障儿童因缺乏辅助工具,难以理解看不到、看不清或有干扰的图片与文本信息,导航系统混乱也对视障儿童使用资源造成障碍。因此,《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一2010年)》指出: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公共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要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要方便残疾人使用。
信息无障碍的诉求是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者,与信息需求者的信息获取和应用之间产生的矛盾引起的。2008年4月信息产业部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 1761―2008)标准来规范领域发展。
(2)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
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包括那些使用移动或个人设备支持的课堂学习和扩增实境性学习,或把固定和移动技术结合起来跨越许多不同地点的学习。因特殊儿童在认知与交往中存在障碍,许多家长为方便特殊儿童学习与生活,为他们配备了移动电话、媒体播放器、掌上电脑或其他通讯设备等,这些设备具有较强的信息浏览和网络通信的视窗功能,正是引导他们进行移动学习的好时机。
特殊儿童在移动学习过程中能按需、随时、随地的利用资源,减少了教学与生活辅助人员的帮助,提高了学习质量,改善了生活品质。例如,听障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并且因为长期“以目代耳”,视觉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利用移动学习资源丰富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来刺激听障儿童的视觉器官,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辅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视障儿童利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语音重现、图文屏幕放大等特殊功能补偿视觉障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语音稍纵即逝,无法保存的缺点。
2.开发
特殊教育资源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为保证资源开发的质量、水平与效率,“多学科联合开发”与“二次开发”两个策略值得重视。
(1)多学科合作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倡导医教结合,文理交融。但国内常从单一学科领域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资源开发的片面性致使其在共享、迁移、延伸方面出现障碍。
特殊教育资源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与需要进行开发,资源开发中需要形式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基于教育技术、特殊教育、神经认知等跨学科联合进行特殊教育资源开发在国内外已初露端倪。例如:利用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眼动仪等现代化的行为实验技术对特殊儿童的语言、视觉认知规律进行揭示,以此作为特殊教育资源开发的依据,实现特殊教育资源开发从理想的应然开发向科学的实然开发的理性转变。
(2)二次优化开发策略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设置与普通中小学相比,在体系与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现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出现多种版本共存态势。这些资源除教材配套资源外,其他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大多实行市场化调节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特殊教育种类多,学校教育主要有盲、聋、智障三类,但细分到各类受教育的人数较少,资源开发单位面对特殊教育资源开发,认为是投入大,产出小,无利可图,不愿介入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
把特殊教育与普通中小学相同的课程资源二次开发,通过“引进一整合一加工”优化成为适合特殊教育需要的无障碍资源,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在资源二次开发中,要争取高校介入,高校与中小学特教学校相比,具有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与科研优势,高校汇聚了较多的网络、多媒体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㈣,可保证二次开发质量。
3.实施
实施是特殊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产品”的实践舞台,是利用资源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资源实施必须围绕特殊教育的教学活动、多层次育能培训进行。
(1)基于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
特殊教育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主要作用有: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补偿缺陷、设疑思辩等。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特殊儿童由于生理缺陷与学习障碍,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正处在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阶段,还缺乏学习自控力。在缺乏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现状下,放手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事实证明是低效甚至无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比较中,加涅的“九段教学法”能较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据此他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九个阶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标、提示回忆原有知识、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引出作业、提供反馈、评估作业和促进保持与迁移。在这九个不同阶段,特校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驱动资源,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基于资源开展多层次育能培训
对特殊教育从业者与特殊儿童进行育能培训具有重要价
值,通过资源的有效实施,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特殊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的对象主要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
对行政管理人员建议以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资源建设的内涵、实践领域、管理为主要培训内容。对特校教师的培训,应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特殊教育教师资源应用能力培训,增加他们的体验与实践机会,使其真正地提高知识与技能,发挥资源应有的效能。对学生的培训,主要以学习中缺陷补偿、康复设备使用方法、提高生活技能途径等资源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家长的培训,主要以特殊教育知识、辅助技能、家校沟通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增加家长对特殊儿童生理与心理的干预、督导能力。
4.管理
特殊教育资源管理是通过对资源实施的自我调控,以实现教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特殊儿童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康复效果,为师生与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成特殊教育目标。
(1)以项目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专用设施,是指用来增进、维持或改善特殊儿童的学习机会与范围,克服或弱化他们在交流、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辅助专用设施。
以项目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成功经验,通过项目的整体实施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江苏省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正,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2007年省教育厅决定用2年左右时间实施江苏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建设基本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完成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教学基本设备、特教专用设备的具体指标。江苏省通过“四专项目”(列入专项工程、制定专门文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人检查)来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两年间省财政投入7000万予以保障,各地先后投入4亿多元用于特殊教育合格学校项目建设。全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推进中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为江苏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促进资源的深度应用
理论和实践表明,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远程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特殊儿童在生理方面的缺陷与学习中的不便和障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提供了较为宽容和灵活的学习管理体制,网络资源的便捷性能满足特殊儿童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特殊教育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组织“国家区域本地”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与“本地区域国家”自下而上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规范的资源汇聚功能,促进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5.评价
特殊教育资源评价是对资源在教学实施中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的价值判断,是对资源在教学中作用的测量、分析与评定。特殊教育资源评价的重点内容是规范性评价与适切性评价。
(1)通过标准规范评价资源的无障碍性
特殊教育资源的评价除对其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评价外,还要重点对资源的无障碍性进行评价。无障碍评价重点从资源的浏览机制、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机制、整体结构设计四个方面来评价。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评价的国际标准规范主要有:互联网协会的WCAG1.0(网页内容无障碍指南1.0),它是由互联网协会的网页无障碍组织制定并的,主要是在考虑各类残疾人群访问网页内容时的特点而制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它对网页设计者提出了具体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要求;美国政府的Seefion508《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第508节(Seefion508)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它是一部联邦法律,规定了所有由联邦政府发展、取得、维持或使用的电子和信息技术,都必须能保证对残疾人的无障碍,现已成为国际性的网页内容无障碍的参照规范。
(2)通过学习成就测验评价资源的适切性
由于特殊儿童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小,被试异质性高,许多学者提倡在特殊儿童教育评价中采用个体被试教育评价。“成就测验”因侧重个体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某种专门知识和技能,能直接评估受测者对某些学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测验内容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在特殊教育评价中受到推崇。比较常用的个人学习成就测验量表是韦克斯勒个人成就测验―Ⅱ(Wechsler Individual Achievement Test―Ⅱ,WIAT―Ⅱ),它从口语表达、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基本技能、阅读理解、数学计算、数学推理七个方面进行测验。通过量表测验可评价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
五 结束语
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学习障碍、认知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应以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为宗旨,以特殊教育技术与育能科技为手段。本文以系统观研究教育技术学范畴下的特殊教育资源建设,从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五个范畴提出了有别于普通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通过资源建设中的形式创新,方法创新与内容创新,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资源对特殊儿童的适切性。优质无障碍特殊教育资源的建设将对特殊教育产生两个积极的影响:一是对特殊儿童学习目标的充实与达成,学习方式的丰富与变革产生推动作用;二是通过资源有效实施来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康复与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远程培训;职后培训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支持特殊教育”。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社会环境支持都给特殊教育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给特殊教育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必然,2012年12月《教育部等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类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各种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媒手段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既是特教师资培训方式的变革,也是特殊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发展的新方向。
一、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问题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近十年得到较大的发展,借鉴普教的培训模式,形成了“国培”“市培”校本培训三个层级下多种培训形式的培训体系。目前以高等院校培训、校本培训模式为主,在培训过程中多采用专家讲座和课堂授课的形式。传统的职后培训模式随着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深入开展逐渐暴露出不足。丁勇、王辉等人通过总结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特殊教育职后培训存在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不足,“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机会少而不平衡;供求不平衡,培训缺乏连贯性、针对性、适用性等问题。综观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我国特教教师数量庞大,仅特殊教育学校在编教师达31937人(赵斌,2005);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特教教师的培训资源配置不均;我国根据特殊儿童程度设置不同安置方式,也出现不同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在培训需求上有所不同;特殊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科学历背景差异显著。并且特殊教育教师兼有教学、养护责任,平时工作量大,工作与培训冲突。传统的培训模式从人力物力上都难以组织难以满足一线特教教师的教学要求。
二、远程培训在特教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优势
远程培训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体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培训课程传输给受训教师的教育形式。早在1886年,东京特殊培训学校(后为早稻田大学)为了解决偏远地区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就开始以函授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目前,形成了广播、电视、函授、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面向社会的远距离教育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远程培训模式,对身处偏远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软件授课培训。1990年起,西弗吉尼亚大学通过QuickTime和RealMedia软件向无法接收到卫星讯号的地区传授重症障碍、多重障碍、早期干预等课程,来进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远程培训打破了基于固定地点和时间进行教学的传统形式,可以在不影响教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快速、系统地丰富其教学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培训需求;通过多种媒介手段,课件,授课视频,实时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可以真正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调配方面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真正体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成为教师培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在职教师们的青睐。虽然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并没有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远程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在国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成功应用,对于我国开展特殊教育教师的正式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三、远程培训模式对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启示
(一)远程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拓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远程网络培训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师的培训过程发展出多种培训形式,比如网络教育、远程视频、在线学习、交流研讨等。网络的特点使得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等变得切实可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远程培训时空自由,内容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远程培训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空的自由开放,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解决了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中长期存在的“工学”矛盾;二是学习对象的开放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想参加学习的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远程培训的内容包容性强,集合了各个学科、类型的培训内容,满足不同类型特殊教育教师的进修需求。
(三)远程培训媒介的丰富性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远程培训利用网络多种媒介呈现出丰富的文本、音频、视频资料。特别是对于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教师来说,直观经验、技能尤为重要。实地考察费用昂贵,精力有限。网络平台以更少的成本和时间,直观形象的观摩吸收到多位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四)远程培训的互动性,可持续性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连贯、有针对性的培训。远程培训与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超越了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特教教师培训得以常规化、可持续。依托网培中心平台建立的一个长期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教学论坛、QQ群、资源库、培训班级,在培训之前,培训期间和更长的时间内,即时了解到一线特教教师的切实需求,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搜集参培学员改进的意见。参培学员还可以持续与本专业甚至跨专业的名师、同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五)远程培训的时代性、国际化特性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最新教育理念,开阔眼界。远程培训过程中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而学习者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学媒体也不再是简单的演示工具,而是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远程培训的平台集合了国内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培训导师,获得最权威的信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起步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国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学习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术视野的开阔。
四、特殊教育教师职后远程培训面临的挑战
远程培训模式对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远程职后培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特殊教育远程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远程培训中心,要尽快利用已有的各级培训服务站的内部局域网,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全国开放的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结构体系。另外,为了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快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网,并和培训服务站进行联接,进而联入互联网。使得特教教师在自己的学校里就能参加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师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教学网络只是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网上课程和丰富的网上资源,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法开展下去。现有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课程杂乱,且以理论培训为主,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需求。网络课程设置需要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中心、一线特教教师共同参与下协调制定。
(三)健全远程培训监督考评机制。远程培训的评价难以把握的是对人际信息交流服务、学习模型、学习效率、学员素质提高程度等方面的评价。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网络教育质量测评系统成为当前的重要课程之一。远程培训应该坚持:第一,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查学员网上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作业完成的情况。第二,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要依据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也要依据制定的评优标准进行评价。
(四)整合远程培训与传统培训模式的优势。远程培训丰富了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之一。其时空分离的特性在弥补传统培训模式不足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师生分离、教管分离,必然带来教学管理的弱化,师生情感的疏离。传统培训集中授课的组织形式,正弥补了远程培训这一弱点。中国特殊教育教师远程职后培训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基于高等院校职后培训的理论支持、基于一线特殊教育学校校本培训的经验支持,整合多种培训模式的优势是当代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创新的发展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筱雅.中美两国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9(9).
[2]赵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培训现状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4).
[3]教育部.教育部等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R/OL]./edu/2012-12/14/c_124093848.htm,2012-09-20.
[4]周瑞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5]王春燕.特教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及其破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9.
[6]王辉,陈琳等.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9(2).
[7]陈韵竹.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8]孙亚红.网络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9]张慈珍.“国培计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教育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J].软件导刊,2011(3).
[10]连孙喜.信息化网络教育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11]来晓瑾.大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2]曹红卫.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新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
基尼系数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在国际上被广泛的应用于对居民收入水平分配差异状况的综合考察,其取值范围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就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反之则说明收入分配较为公平[1-2]。教育基尼系数即用考察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方式对教育分布的离散程度从“相对”角度进行衡量,当教育基尼系数为1时则说明教育分配绝对不平衡,当教育基尼系数为0时则说明教育分配绝对平衡。与其它度量教育平等的指标相比,教育基尼系数更能够体现出稳定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反应教育结果在总人口分布中的平衡程度[3]。与其他度量方式相比,国内外学者更加青睐于采用基尼系数对各国教育分配的平等程度进行度量,比如VinodThomas曾根据受教育年限对印度、韩国、中国等11个国家进行评估[4]、国内学者张等也曾运用基尼系数对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平等程度进行评估[5-7],但目前在国内还未见采用基尼系数对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分配公平性进行研究的相关报道。
(1)变量选择。生均经费是公认的衡量教育投入水平最具可比性和说服力的指标之一[8],本文通过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所投入的教育性事业经费以及学生规模这两项数据的综合处理来获取生均经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①特殊教育主要包含两种教育形式:对鉴定为特殊教育对象的学生设置育场所,即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让被鉴定为特殊教育对象的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从经费投入的方向来看,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班由于存在着较为明确的实体,成为了我国特殊教育投入的主要方向。而普通学校随班形式因为其复杂性,并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投入方式和比例;②从经费的来源来看,政府的财政投入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操作中也基本形成了地方投入为主、中央参与为辅的特殊教育财政体制。相对于这两种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社会资助、企业捐献等形式有着明显的不稳定性,且各项数据表明,近几年来社会及企业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增长量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来自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用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预算内经费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出财政资金对特殊教育的支持程度,所以本文采用预算内特殊教育经费反映特殊教育的公平状况是切实可行的;③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反应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为基础设施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因此本文选取了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研究目标。
(2)比较区域。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现状而言,特殊教育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央财政在具体地区投入的特殊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受限于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对特殊教育投入的力度必然要大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市,在投入总量上也差异巨大,这也就造成了各省市特殊教育投入不平衡的必然性。因此,在探究特殊教育投入公平性这一课题时既要考虑到各区域政府的主观投入力度,又要考虑到各地区客观条件的制约,对区域的划分要遵循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又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和政策分析这一原则。我们以省为单位,进而将全国划分为除去港、澳、台、以外包含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四大区域:一类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二类地区是辽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三类地区为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重庆、江西、陕西;四类地区是内蒙、宁夏、新疆、贵州、云南、海南、甘肃、广西、青海。
(3)数据时序。在分析1996年到2007年之间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差异的同时兼顾1996年到2007年每一年生均经费的差异,从时间点与时间段都可以发映出特殊教育投入生均经费的差距情况,同时获取生均经费差距的历史变化情况。
(4)数据来源。特殊教育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总量及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班在读学生人数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1996—2007年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状况
近年以来,我国针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相关经费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为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稳定的作用,使更多的残疾人接受特殊教育成为可能。在各级政府的投入经费中,地方政府所占比例远远大于中央政府,同时由于各地区之间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各省市特殊教育投入也必然会产生不平衡的状况,且投入力度较大的省份与投入力度较小的省份相比,投入经费总量差距巨大。也正是因为如此,东部沿海等经济发展迅速且能够为特殊教育事业投入更多经费的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要远远走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前列。本部分根据1996—2007年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来计算全国特殊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性支出的基尼系数,虽然教育基尼系数为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在分析教育分配公平方面的应用,但教育基尼系数集体计算公式与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并不完全一样。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过程,现以计算1996年当年全国特殊教育生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计算为例来进行演示说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特殊事业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特殊教育基尼系数则大致分布于0.57-0.67之间,表明我国地区间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从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这12年间教育基尼系数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义务教育配置不平衡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但改善力度较不明显,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反弹的情况。根据以上计算义务教育全国分区域特殊教育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基尼系数的方法,可以计算出1997-2007年全国分区域特殊教育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分区域后,我国各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的基尼系数与全国教育基尼系数相比或高或低:一类地区的基尼系数最接近于0,在大多数的时期都低于0.4,该数据表明一类区域的教育平均程度相当高;二类地区的教育基尼系数从1996年到2007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具体数据由1996年的0.55下降到了2007年的0.35,这样的趋势表明在1996到2007年间,二类地区的教育公平性正在逐步的改善,当前平均程度较为合理;三类地区的基尼系数主要在0.6左右徘徊,并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说明从1996年到2007年,该类区域的教育公平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平均程度较低;四类地区的基尼系数在12年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1996年的0.86下降到了2007年的0.58,表明国家各项促进教育公平性政策的出台对该地区教育公平程度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该地区的教育公平性仍需要进行大力的改善。以上结论表明,区域与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客观条件的制约,教育配置存在较大的失衡性,且公平程度相差较大。同时也能够充分说明,对教育事业的经济投入力度直接关系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公平程度,一、二类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各地方政府能够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相对公平,教育基尼系数较低,而三、四类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实力的影响,各地方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必然没有一、二地区的大,且资源配置相对失衡。总体来说,一、二类地区的教育公平程度要高于三、四类地区。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1)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区的特殊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的差距较大。尽管从1996年到2007年这12年间各级地方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拨款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费用支付也由46261万元增加到226795.5万元,但各类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却没有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特殊教育经费配置公平性依旧差距较大。
(2)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该地区的教育水平呈现正比例关系。经济发展越迅速、经济实力越雄厚的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也较为平均,反之亦然。因此,三、四类经济不发达地区如需改善特殊教育配置及不公平的现状需要政府投入更大的专项经费。
(3)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公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不存在必然性。在一些特定时段,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前期水平,而教育基尼系数则呈现了增长的趋势,从基尼系数的趋势图来看,基尼系数一直展示出不稳定的情况,一方面能够体现出政府针对特殊教育配置不公平的现状正在进行积极的政策性调整与改善,另一方面也能够说明,对特殊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稳步进行。
3.2政策建议
(1)特殊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国家应当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为优先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涵盖正常教育内容的特殊教育体系,使得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阶段的所有特殊教育对象都能够充分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
(2)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相关制度。在保证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前提下更加注重该类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性。鼓励、引导各地方龙头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特殊教育事业,吸纳更多的非政府资金来扩充特殊教育事业专项经费,为特殊教育事业经费寻找更加全面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特殊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对同一区域的特殊教育经费分配应当以需接受特殊教育学生总数为依据实行均等化分配。
(3)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缩小对经济发达地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建设并形成新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同时,将残疾人分布范围作为教育经费配置依据,增加对残疾人口数量较大地区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改善特殊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的现状。
(4)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相关经验,对现有相关法律进行补充和完善,并逐步提高相关条例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同时,相关行政部门及相关行政人员应当切实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严格自律、依法行政,切实将特殊教育事业经费用到本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上。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 双语教学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6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重庆师范大学校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重师教发〔2010〕138号文件)及2011年市级教改项目《双语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渝教高[2011]36号文件,编号:111013)成果之一。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主要是指以外语为主、汉语为辅来进行知识传授,在全面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技能。我校从2011开设《特殊教育学》的双语教学,包括两层意义:一是针对普通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二是针对听障本科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方向非师范专业的手语汉语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十余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各高校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执行了四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
(一)合格的师资缺乏
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原有十名的教师团队,从最初全部参与分头承担不同章节的两门《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的教学,但发现学生确实能体会到不同教师上课的优势特色,但因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各异,学生很难预见及适应新老师的教学,尽管组织教学团队讨论,但有的老师在执行过程中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处于模糊状态,很多时候都将其单纯地定义为专业英语课程,侧重于对英语教学进行强化拓展[2]。后来逐渐调整为三名具有留学或有博士学位的本专业教师上这两门课,中途也请美国教授给本科生上过课,但也是杯水车薪,要满足既有专业知识水平又拥有流畅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熟练手语的双语老师仍然有一定距离。
(二)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特殊教育学》是专业基础课,必须在大学一年级下期开设,大学一年级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已经或正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要完成大量的专业词汇非常多的原版英文阅读理解存在困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要用英语自如地进行听说交流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校所招收本科生多为西部学生,双语教学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收效甚微,还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困难
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选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其运行模式与本土实际的特殊教育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查阅中文的相关教材来做补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手汉双语教材选用国内教材,但倾向于理论性概念,对听障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言,不太适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做形象化处理,如图片、案例、视频等材料的补充。这些额外处理常因不同教师上课而有所不同,忽视其系统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存在因人设课的特点。有教师是通过汉语讲解知识,再讲解一下其中出现的一些外语专业词汇,有的学院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双语教学”的属性也将其更改[3]。双语教学的教材总体来讲不太适用,没有一套切实适用学生学习的专用教材,对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通过影印国外英文版专业教材,虽然保持与国际接轨,却忽略了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学生主体的英语能力水平。而对手汉双语教材主要以增加教学资源配套材料,但手语有限的老师要将一些概念性理论对听障学生解释清楚,也存在一定困难。
二、《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查阅十多年来双语教学相关文献及本门课程双语实践总结发现,《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继续对《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建设
对于《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的建设,主要可用“引进来、走出去、就地培养”三个策略。“引进来”即引入学科水平与英语水平俱佳的外教,外籍教师不仅能带来纯正的外语授课方法和国外技术前沿,也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了双鱼课程的建设。之前有通过“引智人才计划”引进美国教授直接走进双语课堂,但机会很少,以后可以制造更多机会“引进来”外国教授;“走出去”即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积极组织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校际交流,特殊教育专业最近两年有送出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就地培养”则是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的培训,充分挖掘、培养现有教师队伍中有英语基础的教师,特别是本科为英语专业毕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为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同时鼓励并提倡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或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积极承担双语教学工作。通过“专业强化”、“外语强化”和“外聘式”三个渠道对高校双语师资进行培养,通过教师间的合理搭配,构建一个稳固的双语师资队伍[4]。
(二) 加强《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材改革
任何课程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只有《特殊教育学》一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这门课程也只是概述,里面提到的各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具体课程还不够系统,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形成一个专业里完整的双语课程体系。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应考虑中西方文化背景,既尊重原版教材,又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具体策略有如下考虑:①分科课程与语言课程结合,在双语教学的开始,加强语言课程同时进行,鼓励学生尽快通过四六级考试提高英语基础水平,学科课程对语言课程起到促进作用;到高年级时,则加大学科课程的比重;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考虑本校生源来主要来自西部,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可以在本科一、二年级在基础必修课程中采取分班制,让学生在同时开设双语课程和中文课程中自主选择,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吸引英语听说能力强、对这些课程学习兴趣大的学生选择;高年级时则在选修课程中开设双语课程,让有成功双语经历的学生自主选择;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如在系上广播、板报、标志牌环境下进行双语布置,隐形地传授双语知识。
《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教材有两种:英汉双语教材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影印,同时给予重新组合和中文教材补充,这样的教材教学思想新颖,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成果,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特殊教育实施有差异,理解起来有些晦涩,不符合我国学生普遍英语水平;手汉双语教材是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概念性理论较多,对听障生来讲理解较为困难。另外结合教师自编的讲义。根据四年双语教学经验,我们应根据特殊教育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方式。双语教材的发展趋势是将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经典教材相结合,融合中西方文化,编制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引入国外前沿学科知识的教材。还有学者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参考书目让学生自行阅读。未来《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查阅文献,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经费教材相结合的方式。
(三) 对《特殊教育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 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很不均衡,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普遍采用的有“外文教材,汉语讲授”模式、双语模式:用外文教材,老师交错使用汉语与外文以及全外文式教学。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或者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用英文授课,如果学生没听懂就用汉语再讲一遍,对内容复杂的部分则完全使用汉语。在中级阶段,以英文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了高级阶段,采取完全使用英语授课的教学式,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中以往是50-60人大班,则无法照顾每位学生的双语学习需要,未来教学策略是可以根据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合理分配中英文授课比例,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再对外语程度较低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外语综合能力。[5]比如采用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而定的“诱导一迁移一浸没”双语教学模式。[6]《特殊教育学》在新的教学中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将其编入中文班和双语班,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双语试点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系统讲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殊教育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在《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法,如根据刘桂兰所强调的“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根据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和课下互动策略让学生从课堂即时问答互动与课后网络交流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艾凌艳等的立项形式,指导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查阅资料、做调查、写研究报告、进行讨论交流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发展多角度、多范围的英语语言接触机会,以发展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互动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
3. 教学评价的改革策略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恰当评价双语教师的工作,挫伤了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因此《特殊教育学》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有效发挥每一项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中的功能,《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加强师生交流和教学方法上,因此除了评价教学结果,还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比如除了期末考试评价外,同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查阅文献、上课汇报、观影影评和见实习心得等多元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多进行激励性评价,避免惩罚性评价。
4. 建设《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资源网
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与教学资源配给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也应该在网络上建设教学资源库。与我国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保持与网络紧密结合发展一致,以便学生更便捷地学习与交流,促进双语课程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005年教育部投资了100余万资助了50余个双语教学项目,建立了双语课程的资源共享体。教育部还组织了各高校的优质双语课程资源集中于“全国高校双语教学资源网(http://)。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较为先进的校园局域网,有的高校将双语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建立了网上答疑等教学辅助软件,同时还参考教学资源库和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模式,探索设计开发符合双语教学需要的网络课程,如blackboard(Bb)平台的网络教育平台。使用英文进行课程建设,同时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开放课程同步,使学生长期沉浸在英语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水平。本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有效推动《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讨论
双语教学模式伴随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应运而生,是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重要模式。我国《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实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国家和学校对双语教学建设的推动过程中需要加速推进本门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更新双语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根据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特点、西部大学师生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 程玲玲. 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9):59-60.
[2] 郭桂杭. 高校p语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9(30):90-92.
[3]朱峰博. 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 26(3):101-102
[4] 梁明柳, 陆松. 简析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0):112-114.
[5] 何芳. 高校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商业经济, 2011(13):123-124.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关键词] 弃孤儿童;教育权;保护;不利处境;改善
[中图分类号] D917.6[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弃孤儿童(Abandoned/orphaned children)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弃儿是被亲生父母遗弃或寻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儿童,孤儿是父母因故去世的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患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残疾,如智力落后、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躯体疾病等。一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福利机构收养弃孤儿童中的残疾比例很高,有些儿童福利院甚至超过90%。正是因为很多弃孤儿童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所以经常被称作“孤残儿童”(Disabled orphan)。孤残儿童因为“孤”,他们同任何其他正常孩子一样需要家庭温暖;因为“残”,需要特殊照顾和特殊教育。为了满足孤残儿童的特殊需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尽早回归主流社会,就需要改善其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亲情;另一方面,满足其特殊教育和康复的需要,改善残疾给儿童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提高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弃孤儿童的相对比例虽然很小,但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弃孤儿童安置或照料模式呈现多元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照料模式主要有:(1)社区照料;(2)机构照料,包括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民间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如民办非企业);(3)国内外收养;(4)家庭寄养(Foster care) ;(5)其他,如SOS村、寄养之家(Foster home)。其中,家庭寄养近十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孤残儿童照料的重要模式之一。
近年,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加快了改革和发展,坚持儿童优先,注重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以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地方发展水平的弃孤儿童照料模式。从保障弃孤儿童的权利的角度来看,我国儿童福利事业领域发展的努力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1)重视儿童的权利保护;(2)鼓励和推广弃孤儿童照料的新模式;(3)积极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儿童照料。在国家十一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孤残儿童手术康复、家庭寄养经费投入和艾滋孤儿救助机制”。
二、弃孤儿童的不利处境
我们也注意到,弃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其特殊性而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利于其发展和融入社会的不利处境。弃孤儿童的不利处境改善离不开教育权利的保护。儿童的不利处境既有绝对意义上的不利处境,如客观条件所致,又有相对意义上的不利处境,往往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没有享受应有的社会资源,或者社会资源分配时忽视了他们的需要。相对意义上的不利处境更容易被忽视。对弃孤儿童来说,造成绝对不利处境的一些客观条件包括:不良的早期经验、个人残疾、隔离式的机构生活、社会歧视。另一方面,儿童因为一些客观条件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导致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具体而言,弃孤儿童的不利处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特定生活经验和个人因素造成的不利处境
儿童期的生活经验在一个人的毕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不良生活经验,如亲子分离、母爱剥夺、生理性挫折、角色混乱、忽视、虐待等,是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的关键,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因遗弃或父母去世,造成儿童过早失去父母的关爱,这对一个儿童来说都是创伤性经历。早期的创伤经历可能会阻碍儿童日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如果儿童较长时间生活在隔离式机构中,受到的心理损伤不易得到及时恢复。如果能尽快改善生活环境,通过收养进入家庭建立法定的亲子关系,或者通过寄养进入家庭建立替代性的亲子关系,就可能以新的依恋关系弥补心理创伤。当然,儿童的早期心理创伤恢复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支持甚至是专门的治疗。
那些在出生后不久或幼年丧失父母照料的儿童很早就进入福利机构生活。福利机构的照料让弃孤儿童接受“养、治、教”,但早期的隔离式机构生活也可能使儿童缺乏与普通同伴交往的机会,不利于弃孤儿童的社会化,以致青少年和成年以后在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的进程中遇到困难。
此外,个人的残疾或发育延迟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不利。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活泼的、聪明的,但总是有一些孩子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出现残疾或发育延迟状况,产生特殊教育需要。由于弃孤儿童的家族史、出生史等资料的欠缺,导致其特殊需要难以被早期发现和诊断,以至早期干预或教育的延迟,错过特殊儿童发展的最佳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落后地区和农村较发达地区和城市缺乏。残疾的弃孤儿童大部分寄养在农村地区,他们的康复和特殊教育需要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许多儿童福利机构注意到这个问题,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为弃孤残儿童提供康复和特殊教育。
(二)同一性形成中的问题造成的不利处境
同一性(Identity),也称身份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一个人通常要到青春期后才能形成稳定的同一性。同一性反映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健康人格应具有的自我品质:希望、自我控制与意志、生活指向与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智慧。同一性包含了儿童期技能、信念和自居作用综合而成的具有一贯性的独特整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对过去的连续感和未来的方向感。青少年如果不能顺利形成稳定的同一性,可能产生角色混乱,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
弃孤儿童在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1)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家庭渊源,无从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来自哪里;(2)过去的经历和记忆保持不完整。早期的集体生活可能是很多儿童对于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记忆显得模糊,但其影响有很深远;(3)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歧视。弃孤儿童因为失去父母,可能遭到同伴的歧视和拒绝;(4)机构生活难以让每个儿童对特定照料者形成依恋,实际上机构内的照料者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5)寄养的短期性或长期性对儿童身份感造成影响。家庭寄养仍然是一种暂时性的替代亲子关系,虽然有助于儿童发展依恋关系和促进社会交往,但寄养时间的不确定性也给儿童的同一性形成造成波动。
(三)社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造成的不利处境
不利的环境和个人因素可能使弃孤儿童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造成相对的不利处境。这些因素包括:(1)巨大个体差异使不同儿童从机构或家庭照料中的获益存在差异;(2)照料质量、康复和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程度;(3)家庭寄养作为一种替代性家庭照料模式,不同的寄养家庭给儿童提供的机会存在差异,儿童在寄养家庭的社会化进程也不同;(4)歧视或不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弃孤儿童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弃孤儿童的教育权利保护对策
针对弃孤儿童成长中的不利处境,我们期望社会福利为他们提供的照料、治疗和教育等服务,可以改变他们的不利处境,让他们与一般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可预期的未来能回归主流社会,都有机会过上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为了改善其孤儿童的不利处境,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基于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的角度,我们重点讨论如何保护弃孤儿童的教育权利,确保他们都能得到个别化的教育,为他们创造改善不利处境的主观条件。
(一)澄清价值:保障弃孤儿童的教育权利
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经验,提出“养、治、教”的照料模式,将教育作为儿童福利服务的重要内容。儿童福利机构为弃孤儿童提供的养育、治疗和教育,实际上保障了儿童的生存、保护、教育(发展)的权利。随着时代变迁,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弃孤儿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大部分是残疾儿童,这给儿童照料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许多儿童需要接受康复和特殊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的其他领域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有关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师资、经费、教育方法等)还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弃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忽视弃孤(残)儿童的教育权利。事实上,教育与孤残儿童的发展已经得到国内的实际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且在政府的工作规划中得到体现。
要改善弃孤儿童的不利处境,在生存权和保护权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发展权或教育权的保障尤其重要,当然,弃孤儿童还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认识到弃孤儿童教育权保护的重要性:(1)弃孤儿童与所有其他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2)不仅要认识到他们的教育权,还有享有公平教育的机会;(3)康复和教育要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4)弃孤儿童的个别差异巨大,需要因材施教。
(二)调查研究:理解弃孤儿童的教育需求
提供满足弃孤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首先需要深入调查,了解寄养弃孤残儿童的发展特征和教育需求,制订康复和教育对策。一方面,通过全面调查可以了解孤残儿童教育的现状,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国内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更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工作需要尽快展开。另一方面,通过儿童评估,理解孤残儿童的发展特征,确定教育方案。但是,评估弃孤残儿童的康复或特殊教育需要至少面临两个困难:(1)不了解弃孤儿童的家族史和成长史;(2)被遗弃或父母去世给儿童造成的创伤程度、表现、持续时间、预后等方面的评估很困难。
(三)行动策略:提供合适的康复和教育
目前我国福利机构中生活的健康儿童的早期教育、义务教育以及义务后教育状况良好。但是我国福利机构中的健康儿童数量很少,许多儿童在进入福利机构时,已经罹患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严重,甚至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且多发生在他们生命的早期。因此,在行动策略方面,应该重点关注如何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合适的合适的康复和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弃孤儿童的早期特殊需要,发现、筛选和诊断儿童早期的一些常见障碍或残疾的征候,敏锐地觉察或判断儿童存在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早期干预。
其次,就近入学,平等享受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弃孤儿童进入社区的普通或特殊学校接受教育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也为弃孤儿童提供了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第三,提供替代性的康复和教育措施。针对农村地区的康复和教育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北京、上海、乌鲁木齐、昆明、青岛等地的一些儿童福利院在寄养孤残儿童集中的农村社区设立了康复中心,有效地解决了寄养儿童的康复问题。通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方法,在农村地区寄养的孤残儿童入学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此外,根据寄养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孤残儿童就地接受基本的劳动或职业技能训练,可以为其成年后的生活作准备。
(四)公共政策:创设公平的教育机会
国家有关部委曾经联合出台文件,以解决福利院的弃孤(残)儿童就近入学的困难,但效果不佳,最近两年入学率有较大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的数量普及和质量提高仍将是重点。弃孤儿童中的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不仅令人满意。虽然有政策支持,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限制孤残儿童入学率低的主要原因。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农村寄养的残疾儿童入学率远低于城市寄养的儿童(城市寄养存在各种限制,发展很慢,规模很小),而且农村的特殊教育资源本身就缺乏。
为弃孤儿童创设公平的教育机会,有必要加强公共政策的研究、制订和实施。在相关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充分考虑:
第一,以科学研究推动政策研究和制定,而政策研究要成为特殊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在政策制定中的地位科学研究是为了促进人类福利,与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理性的,同时也含有理想成分,而政策制定需要考虑更多的现实可行性。
第二,政策制定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虽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特殊教育师资等资源仍然非常缺乏。因此,在政策制定时,要考虑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可能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第三,权衡残疾儿童康复和特殊教育的成本――效益问题。通常,良好的教育成效可能伴随着高成本,因此,弃孤儿童的康复和特殊教育模式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合理地权衡成本――效益问题。
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27]。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3.3课程设置:打破普特壁垒,增加实践内容
根据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在通识课程中增设特殊教育通识类课程,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融合教育概论等,帮助学生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等。第二,在教育学科和教育技能课程中增加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差异教学、中轻度障碍学生教学法、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学生的教学等课程,丰富和提高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增设模块选修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如通过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法模块课程、各种干预方法的模块课程、沟通与合作模块课程等,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其教学技能。第四,增加实践课程。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学生教育实习的比重,通过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准教师的专业能力。如通过让免费师范生进入融合教育学校的实习和见习,接触各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加深其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加强其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融合教育环境下更加强调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教师、家长、行政人员等的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共同为所有学生提供教育。这就要求免费师范生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其教育合作实践能力加强关注。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进入各类基层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实践,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4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支持保障
无疑,免费师范生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经费、人员等的全面支持。同样,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将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
4.1转变教师教育者观念,创设支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推行随班就读,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未来教师成长发展的引领者,他们首先要明确融合教育的理念、教师掌握融合教育专业理念及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师教育改革与管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之中,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资源支持。
4.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并未接受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与我国整个教师资格认定机制不无联系。目前,我国在普通教师的资格认定中,并未包含特殊教育的要求,这种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得法规、政策要求执行不力、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积极性不高,职前阶段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仍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必须从立法教育来解决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问题,以保障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
4.3加强多学科跨专业合作,丰富资源系统
教师教育的改革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融合教育的发展非一己之力即可促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亦非一学科即可实施。正如学界所呼吁我国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完备、健全的保障系统,未来教师职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同领域研究者间的合作研究为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支持;普通师范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资源共享与师资合作为免费师范生提供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与基层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为未来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不同师范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5总结
[关键词]聋哑学生;教学设计;视觉认知;可视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44-06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09
我国的残疾人约7000万,其中聋人约1300万,18岁以下应接受教育的聋人达100多万。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特殊教育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也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调查报告《特殊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2006年又出版了培训教程《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们的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在我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更加关注残疾人享受信息化成果、参与信息化建设进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针对特殊教育需要,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残障学习者的特殊教育需要,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克服或弱化认知、情感以及身体和感官障碍带来的困难。”
一、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问题的提出
在特殊教育中,聋哑学生占据很大比例。伴随着可视化媒体的普遍应用,聋哑学生能够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在聋哑学生的学习变得有形有声有色的背景下,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产生背景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知识可视化工具越来越多,可视化教学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可视化借助计算机媒介,应用‘视觉语言’表征手段,将知识通过视音频、概念图表、视觉隐喻、知识地图、思维导图及内部结构图等呈现技术,使内隐知识物化或降低知识难度,目的是帮助人们正确解读、建构、应用及传达知识,从而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由于聋哑学生的听觉障碍,视觉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就变得尤为重要。他们主要通过观察周遭的事物获得对事物的感知,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对于聋哑教育而言,应用可视化方式,能够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促进知识的传播创新,可以帮助聋哑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地学习、交流与生活。例如,对于聋哑教育,“基于中国手语规范的视频、动画等以喜闻乐见形式的多种文字字幕的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将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手语的统一,消除方言性的地方手语对不同地区间手语交流的障碍。”
2.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价值分析
根据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视觉语言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聋哑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Easterbrooks&Baker提出对于有听力障碍的个体而言,他们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来源于视觉信息,通过视觉形式获取信息成为他们最可行的学习方式。郭立红也指出聋生在知识的输入方式上以视觉型为主,应发挥他们知识输入方式的优势,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鉴于视觉对聋哑学生认知的特殊作用,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应该积极开展。
一方面,可视化教学有助于聋哑学生应用视觉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可视化教学将复杂的教学内容视觉化、形象化,避开了聋哑学生的生理缺陷,调动聋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聋哑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有助于其知识学习和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可视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开展聋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设计自动化研究在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的情况下,教学设计可视化致力于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实现一条可替代性或补充性的教学设计捷径法。”应用信息技术支持的可视化教学有助于降低聋哑学生的教学设计难度,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等教学经验缺乏者更是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手段。
3.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研究问题
在教育领域,应用视觉媒体促进聋哑学生学习受到不少研究人员和教学实践者的关注。如何应用可视化促进聋哑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更是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具体来说,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研究需要关注下列问题:
(1)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有什么联系?
(2)聋哑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可视化教学有什么关系?如何面向聋哑学生开展教学?
(3)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如何实施?怎么提出面向一线教师的教学流程和实施策略?
(4)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资源具有什么特征,与一般视觉资源有什么不同?
二、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只有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理解,才能为即将开展的研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引导,进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可能的研究之路。”梳理可视化教学与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论证相关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能够为建构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理论奠定基础。
1.可视化教学研究述评
伴随知识可视化的教学应用,可视化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方式。可视化教学指利用视觉语言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李向农等通过调查发现,将学习资源采用可视化表征方式呈现,可突出教学过程直观性、交互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国外,早在1983年研究视觉媒体的霍尔蒂提出建议:“教学设计者应该将自己内部的表征外显化,并将学科专家和学习者的内外部表征容纳进教学设计”。伴随可视化技术不断应用于教学中,可视化教学研究已蔚然成风。1986年,美国的Polaroid Education Program项目便开始对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充分利用视觉元素促进学习者的学习。1995年,Blumenthal-Kelly认为:基于视觉的策略作为课堂交互的基本部分,更加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对教学材料的理解。1996年,儿童教育家斯图尔特·墨菲认为视觉学习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2008年,瑞士的卢博图里和美国的斯塔布斯联合出版了首部有关教学设计的可视化语言手册——《教学设计可视语言手册:理论与实践》,体现了教学设计可以从设计语言的应用中大大获益。2010年,犹他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韦恩·贝特曼(Wayne A.Bateman)以“知识的视觉化,而非仅仅是知识的记忆”为理念,开发了免费的交互式的多媒体在线学习网站“Visual Math Learning”强调通过图片、计算机动画等视觉化技术,将数学知识和概念视觉化,以促进数学教育和培养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另外,Brown和Sedgewik等人在工作站上开发的Balsa可视化原型系统在众多研究成果中较为著名,作为讲授计算机科学的手段应用于布朗大学教育计算实验室。随后Stask设计出了Tango系统,使得算法可视化适用于课堂教学演示。
在国内,可视教学已经得到很大重视,在多个方面开展了可视教学研究。(1)教学过程的可视化设计。其中,叶妙玲指出教师在教学的决策过程中绘制概念图/思维导图,使决策过程可视化,有利于教师看见自己的思维轨迹,实现自我监控和指导;曹晓明提出了基于教学“活动图”的可视化教学过程设计方法,分析了可视化设计支持工具的功能要素,并阐述了教学活动图的具体设计步骤;钱旭鸯阐释了教学过程设计可视化的实现路径:基于正式可视建模语言和基于非正式的可视记录语言。(2)教学内容的可视化设计。在教学内容方面,借助可视化认知工具对相关知识材料进行结构化显示,可以帮助教师形成清晰的课堂教学知识结构,便于记忆、提取以及现场提示。张维忠借鉴认知负荷理论,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提出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信息组块、时空邻近、一致性、双通道和标记性。(3)教学思维的可视化设计,教学中师生双方思维可视化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毛昕等阐述了在教学中引进思维可视化理论与技术,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提高学生记忆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改善教学双方的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改变观念,养成可视化思维和运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不断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4)可视化教学工具设计。可视化教学工具能够及时有效地支持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互动。随着视觉学习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视化教学工具的开发日益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李建年把可视化认知工具大纲/语义组织图、空间/语义结构图、表格/语义组织图,并指出运用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何秋琳认为:可视化教学的种类丰富,涵盖了英语、数学、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学习者的可视化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可视化教学资源开发。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可视化的途径不尽相同,周宁等分别探讨文字信息、程序段信息以及网站信息分类的可视化方法。基于学生的认知喜好,黄同成等提出构建集图、文、声、像、物为一体,动静交融、虚实互补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示教学内容。(6)可视化技术的学科应用。其中,张小峰将概念图等可视化技术应用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探析了运用概念图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视化设计的五种基本策略及运用概念图软件设计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李朝锋指出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开发相关的可视化演示程序,可以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算法问题转化为有趣的可视化演示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概况而言,可视化教学研究经历了认知分析、符号体系到教学实践的过程。其中,认知过程研究侧重于可视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符号体系研究侧重于可视化教学的信息载体,教育实践研究则侧重于可视化教学的具体应用。可视化教学的应用研究不仅根据学科特点,深入到数学等学科领域,而且分析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虚拟的多媒体环境拓展到真实的课堂环境。由此可见,目前教育研究者已关注可视化教学思想,并依据学习者的特点和学科教学的特征,开发合可视化教学资源,构建可视化教学模式,不断促进教学改革。
2.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研究述评
在国外,非常重视聋哑学生的视觉资源应用,如美国建立了超越视力(Beyond Sight)网站,日本应用实物投影仪帮助教师吸引聋生注意力。鉴于聋哑学生利用视觉进行学习的特殊性,可视化技术应用日益增多。其中,意大利开发的在线软件(Logic-based e-Tool for Deaf Children)根据听障儿童的特点,采用基层架构分析评价模式,尝试将书面语和手语结合起来,通过阅读世界流行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训练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升其时序推理的能力。该软件是一款基于逻辑推理的创新的数字化工具,也是第一个对听障儿童阅读能力进行训练的在线软件。另外,可视化技术也渗透到聋哑学生的辅助器具中,拓展了聋哑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交流辅助软件AudiSee将教师的面部图像传送到学生桌面的显示器或教室的大显示屏上,聋哑学生能够读懂老师的唇语,而不用去考虑教师的位置或者使用何种教学语言。此类软件的发明为聋生可视化教学提供了较好工具支持,促使聋生可视化教学从理论深入向实践。“辅助技术一方面极大地弥补了残障学习者在视觉、听觉、运动、言语等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拓宽了残障学习者的学习机会与范围,有效地提升了特殊教育的效率与质量。”总体来说,国外研究多根据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可视化技术促进聋哑学生的信息接受、理解和交流。
在国内,已经开始关注聋哑儿童的可视化教育,注重开发适合于聋生的可视化教育资源,并逐步把教育资源应用到聋哑学生教学中。(1)在视觉的认知作用方面,李苏翰认为视觉对聋生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出应该通过现代媒体呈现视觉信息,以帮助聋生利用形象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2)在视觉情景构建方面,周莹指出关于聋生视觉情境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两方面:扩大视觉情境研究的范围和让聋生更好地融入视觉情境;傅敏结合语文教学,提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视觉效用,突破语言交流屏障,弥补聋生缺陷,使信息得以有效传播。(3)在视觉资源开发方面,郑俭等将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分为综合性资源、早期干预信息资源、听觉障碍资源、视觉障碍资源和辅助技术资源等,然后分析特殊教育网络资源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徐州师范大学陈琳等认为聋教育信息资源应该符合聋生视觉感受性强的特点,提出通过手语的展示,使之成为声音与文字的形象性注释,让国家标准手语在全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开发聋人《手语900句视频》、《手语动画》和《手语视频电子书》;胡红华分析了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自主开发的、集手语查询、学习和推广于一体的“手语在线”系统以及与特殊教育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备课资源库,认为可以为聋生提供很好的可视化资源。(4)在可视化教学开展方面,袁亚杰等提出利用语音信息可视化开展聋校汉语拼音教学工作,把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变得可视可触;张卓星指出在听力残疾儿童的教学中应正确运用缺陷补偿理论,可以较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总体来说,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论证视觉环境对聋哑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侧重于从工具层面探讨图形、图像等信息呈现功能,视觉资源应用仍存在内容形式单一、人文关怀不足等问题。
从现有成果看,国内外研究已经关注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但仍然存在不足:(1)从理论基础的角度看,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多凭借个人教学经验,没有系统地将教学设计思想融入进去。(2)从教学实施的角度看,缺乏蕴含可视化因素的教学理论,来针对性指导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活动。(3)从资源支持的角度看,聋哑学生的教学资源多关注视觉媒体自身的可能优势,而没有充分面向聋哑学生的教学行为。
三、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领域视觉转向的重要意蕴不仅在于改变了基于符号表征或文字描述的传统套路,为新的教学设计捷径法的开拓提供可能,更在于教学设计思维方式的全面革新。”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设计应该面向聋哑学生视觉认知的特点,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探讨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问题,引导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践应用,为聋哑教学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1.阐释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主要功能
可视化教学利用图形图像等手段,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视觉化和形象化,来建构、传达和表示复杂的知识,帮助聋哑学生、记忆、建构和应用知识。尽管可视化教学适用于聋哑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具体应用却千差万别,仍需要归纳出主要的教学功能。
根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1)可视化技术的补偿作用。可视化技术优化了聋哑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一定程度补偿他们的先天不足。(2)可视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可视化教育资源能够支持聋哑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会缩小聋哑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别。(3)可视化形式的交流作用。可视化形式可以减少聋哑学生与他人交往中的许多局限,使他们与别人的交往更为方便。
2.构建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基本流程
“只有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的灵魂,才能实现教学设计可视化的自由形象创造,教学设计的可视化与创造性也才能紧紧结合在一起。”尽管聋哑学生有别于其他群体,其可视化教学也有所不同,但可以针对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的基本流程。
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需要在反思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现状,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面向聋哑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要素,形成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理论的基本流程,并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与完善此流程。
3.提出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施涉及多个方面,单个方面的研究只能反映局部问题。为此,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施应该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面向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三个重要环节,可以提出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若以更加精微的视角来思考,教学设计的可视化其实是置于视觉文化、视觉思维等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下的。”根据教学活动的一般过程,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施分为:(1)可视化教学的目标预设,为可视化教学开展提供方向引导;(2)可视化教学活动的活动保障,为可视化教学实施提供支持条件;(3)可视化教学的结果判断,为可视化教学提供反思改善。
4.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资源支持
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不仅包括聋哑学生的认知分析,还包括教学资源以及实践应用;即不仅涉及聋哑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而且应该实现可视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不仅是可视化技术资源的应用,而且是教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据文化包括器物、行为和制度三个层面,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可以在教学资源、教育行为和教学理论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性因素,教育行为是实践性因素,教学理论是引导性因素。
目前聋哑学生的视觉资源多从工具层面探讨视觉资源的设计制作以及可能效果,未能充分面向聋哑学生的教学行为。对于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应用,“不仅涉及理论与媒体应用和软件选择方面的问题,还要对课程中相关活动及其先后顺序进行周密设计,制定出教学重点、语音学习库、互动与反馈、教育技术与资源整合等一系列方案。”因此,应该以教学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聋哑学生年龄、生理和认知的特点,结合聋哑学生视觉资源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如何应用视觉资源支持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例如,尽管目前可视化教学工具种类丰富,但仍需要依据聋哑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创造性改造或者针对性设计。
四、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
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开展需要从特殊教育、教学设计和可视化教学等多维视角探讨,应该将“自上而下”的理论逻辑推演与“自下而上”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使可视化教学对聋哑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具体说来,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需要在分析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聋哑学生认知特征来实施,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分析教学关系,通过开发资源工具予以支持。
1.调研现状,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问题
如何分析现有可视化教学的问题,总结现有可视化教学的经验,成为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开展的前提。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设计、问卷,从家庭、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考察聋哑学生视觉信息的接受、理解、应用和反馈等情况,分析聋哑学生视觉信息的需求与满足现状,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问题,为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在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现状时,可以采用SPSS和MATLAB分别作为统计和仿真工具,结合统计资料和实际调研的数据,仿真可视化教学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经验,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对策建议。
2.针对聋哑学生认知特征,有效开展可视化教学
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不仅将教学材料视觉化,更是借助视觉感官经验促进聋哑学生学习。由于不同背景的聋哑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等差异,可视化教学如何针对性满足聋哑学生需要,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呢?分析聋哑学生教学的条件变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采用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变量(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可以产生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结果变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等)。
“要确定受众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要选取合适的可视化知识载体形式,同时要考虑知识的趣味性和易懂性,从而实施知识的组织化和可视化。”开展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时,需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视觉接受能力。另外,在聋哑学生应用可视化技术时,可以提供辅助的特殊工具或者相配合的其他软件,以降低视觉信息的理解难度,增强聋哑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可视化教学的效果。
3.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关系
在聋哑学生的可视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可视化材料的交互关系。然而,目前分析课程教学过程的最典型的方法是观察法。课堂观察法容易受课堂现场气氛的干扰,难以把握课堂的全貌,并且整个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缺少反思的空间。所以,为弥补课堂观察法的不足,还可以采用信息处理方法,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师生互动情况。
在分析过程中,根据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需要,应用有微格教室、多媒体机房等设备和场所,观摩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S-T教学分析方法,把聋哑学生可视教学中的行为分为教师(T)行为和学生(S)行为两类,通过构建以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随时间变化的S-T图,分析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进一步阐释可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4.针对性开发视觉资源,支持聋哑学生可视化教学实施
1. 课程与培智课程建设概述
课程主要是指学科存在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的进程。在教学进程中对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课程也能够作为各类学校教育对象所需要学校的内容编排。课程就是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计划和规程,我国培智学校的培智课程属于国家和学校的两级管理。国家的职能视为培智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提供指导性的原则建议,学校主要负责课程运作开发。建设培智课程主要有调查、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四个主要阶段,培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应该秉持着特殊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培智课程建设主要有五个原则:生活化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个别化原则以及支持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主要就是指培智课程应该以教学生活化为基本导向,将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适应能力纳入课程中,将生活适应作为课程的核心;功能性原则主要就是关注学生最需要的,能够最大程度帮助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的教学内容为课程核心。从而进一步满足特殊教育的实际需求。例如生活适应课程主要以活动为主,生活语文与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则应该选择学生需要的生活中的基本技能;生态性原则主要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家庭的作用。例如可以在生活语文课程中选择“我的祖国”“我的老师”等主题的课程内容;个别化原则主要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特殊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程,课程建设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支持性原则主要就是指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总要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适应学生和生活,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培智课程建设主要目标包括爱国主义、功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活技能教育以及休闲娱乐教育目标。主要将学生培养为热爱祖国、具有基本的公德和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以及健康的审美情况的独立个体。
2.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
培智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作,目前不论是在课程内容结构还是课程设计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主要的各类问题是在试验中来总结课程设置的不理性。例如学科的比重过大、教材内容选择不合理、课后练习和问题设计不合理等。目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持系统缺失严重,这也是导致培智学校课程建设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功能,并不是简单的颁布指导方案就能够完成 [1 ]。其需要国家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共同支持完成。2009年我国教育部、民政部等部门召开的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系列的指导方针和建议。但是这些方针和建议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落实方针的主体、流程、负责人、评价标准、监督部门等一系列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对培智学校课程建设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无法提供坚实的保障,无法落实课程建设项目。即使政府的资金到位但是如何合理的使用资金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有待妥善处理的主要问题。培智课程的建设要得到规范性的落实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职能,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切实提高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 [2 ]。
3. 培智课程建设的建议
3.1搭建理论框架与结构
我国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多年以来的课程建设经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要构建系统完善的体系还有待长时间的开发和总结。基于切实提高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的科学有效性,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国内外培智课程建设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在对事实认真分析的情况下了解培智课程建设的过程、策略与方式等。其次,根据我国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实践研究培智教育的理论性问题。特别是培智教育的课程理论,在总结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秉持着事物具有特殊性的原则,建设出与我国培智课程教育特点相符合的理论模式,从而进一步合理指导我国培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
3.2构建培智课程建设研究体系
课程是培智学校开展教学的重点核心,其涉及到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基于实现教育目标的目的开展的科学教学工作。因此培智教育理论研究者需要与培智学校实践研究者相结合,取长补短,深入探索培智课程建设,从而探索获得培智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出指导培智课程建设的价值理论与实践指导。另外,培智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者也应该在理论研究者的引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目标 [3 ]。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形成互动灵活的管理价值是构建培智学校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体系的主要目标,培智课程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
3.3改善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
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对各类支持系统的要求也逐渐加深。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与培智课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实现培智学校课程建设高质量的开发就需要开展各项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认识,明确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教师进行特殊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智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习讲座、定期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能力 [4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下午好!
我院题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之课题,是2006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课题。在院领导、院特教所的大力支持、课题组相关老师的积极配合下,今天顺利开题了。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就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不足是当前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题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形成机制及培养对策方面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语言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正常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及成果较为丰富,但在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机制及书面语言发展培养对策方面,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在特殊人群语言发展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还将为聋人教育和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与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三)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与人(更多的是健听人)交往、交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只有培养和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聋生融入主流社会,全面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为把握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我们查阅了2000年至今公开出版发行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两家特殊教育理论刊物(《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翻阅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献,并通过google.com进行了网络搜寻,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1)研究者普遍认为,聋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关键在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培养上。(2)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方面的研究集中在:①聋生掌握书面语言的情况。大量文章主要是罗列聋生在掌握书面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②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的调查,总体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还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很多等。③对提高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法的争论与探讨。研究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与探讨上,对研究过程的更多关注导致了对研究目的的弱视。④对聋人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重提书面语教学法,呼吁直接用书面语教学法来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经验描述上,总的来说比较浅层、零碎和粗糙,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缺少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不足原因的机理性的本质分析和系统研究,因而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回答。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论及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理论时,强调了两种关系:①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词义”和“言语思维”是维果茨基用以表述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本概念。维果茨基认为,词义是一种言语思维现象。一方面,言语借助于概括(思维)实现对客观现实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思维借助于词义来进行,是在言语中实现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经历着先后(前智力运算和前语言运算)、交叉(自我中心语言和内部语言)和重合等不同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词义的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和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既是言语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教学的本质及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发展人的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促进言语和思维发生结构性的突变和新质的建构。②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基于语言和思维的理论分析和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实证研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实际的智力年龄与他在有帮助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显示儿童的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一种合理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引导发展”,教学必须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维果茨基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论对于本课题研究和形成主要观点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言语思维”这一概念深刻概括了这种关系。因此,关于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应从言语思维的辨证关系入手,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和片面的,研究语言的就只研究语言,研究思维的就只研究思维,因而就难以从言语和思维的辨证关系把握上深刻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本质和动因。②在言语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词义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是影响、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由于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造成聋生早期言语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不足(可能还有聋人手语对思维发展的负面影响等),因而导致了聋生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低下,进而造成聋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困难。书面语言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言语思维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方式和机理,而且可以使我们在认识聋人言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培养对策。③聋人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立足于聋生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发现和早期干预,着眼于聋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观点”为理论支撑,以系统的理论思维方式,通过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研究和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入手,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寻找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言语思维的角度,着力分析聋生学习语言的困难和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供有效对策。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研究,明确已有研究的进展、主要成果、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2)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入手,研究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3)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综合法,以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试卷分析、小型座谈会等形式,考察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聋校现行的语文课程教材,了解聋生与语言发展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研究影响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发展的各项因素,着力揭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4)运用访谈法、实验法,针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聋校语文课程教材、聋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培养聋生书面语言的有效对策。
五、本课题的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及人员分工
(1)第一阶段(2006、12—2007、3)通过对近年来关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检索和综述研究,了解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形成《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现状研究及趋势分析》的综述报告。此项任务由课题负责人陈蓓琴完成。(2)第二阶段(2007、4—2007、12)①(2007、4—2007、6)分析试卷。对我院近年来五年制聋人工艺设计专业单招入学考试语文试卷进行分析,了解九年制聋校毕业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状况,并形成相应的论文报告。此项任务由××完成。②(2007、7—2007、8)编制问卷。根据现行《聋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针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进行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的问卷,问卷应通过重点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来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此项任务由××完成。③(2007、9—2007、12)进行调查。在江苏省内选择3-4所全日制聋校,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进行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调查;分别形成《关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现状的调查报告》。此项工作前期问卷调查由××等负责完成,后期调查报告的撰写由××完成;期间接受中期检查。(3)第三阶段(2008、1—2008、6)①深入聋校语文课堂,广泛听课,运用课堂实录法,对聋校不同年级聋生在课堂环境下学习书面语言的情况及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考察聋校语文教学中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各种因素。此项任务由陈蓓琴负责进行。②研究现行聋校语文课程教材,分析聋校低、中、高年级教材的编排是否与该年龄段聋生的思维发展相一致,聋校的语文教材是否有助于促进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助于聋生书面语言的发展等。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③编制问卷,调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④文献研究,对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教学丛书《聋人学习语言方法》一书中40位聋人学习语言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总结出促进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各项积极因素,并加以述评。此项任务由陈蓓琴负责进行。⑤编制访谈提纲,运用个人访谈法,对我院聋人教师辽师大硕士毕业生任媛媛进行访谈,从她个人学语言的经历来进一步考证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此项任务由××负责进行。(4)第四阶段(2008、7—2008、12)对上述各项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和综合,着力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及生成机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对策。撰写论文《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之有效对策》,之后申请结题。
特殊教育书籍读书心得范文1 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陶行知先生谈到:学校里的先生叫做教员,他所做的整体为教书,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传统中的糟粕,也就是习惯势力。习惯势力虽然恶劣,阻人进步、碍事发展,但它真是强大得很,难以根除。你看陶公所讲之现象,八九十年前是这样,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学校里的一些先生,我们叫他们教书匠,他在学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书。他全然不管学生怎么学,他只管自己怎么教,我怎么教,你学生就怎么学。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东西之外,便没有其它可教,学生便没有了其它可学的内容。先生们不准学生看课外书,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不给学生接触自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学生除了一心只读教科书、一切只为考高分外,便没有了其它。老师除了教课本知识,就没有,或很少教给学生做人处事和生活的道理。教师,这本活的教科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特殊教育书籍读书心得范文2 7月,正处于炎炎盛夏。我们有幸地成为武汉市教科院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班学员,为期五天。虽然武汉的天气酷热,而且暑期和爱人相聚的时间减少,但我在这几天却又快乐又充实。此次培训形式多样,有武汉市十佳教师雪湘明讲座、华师博士邓猛特校校本教材开发介绍、华师教科院雷江华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心得交流等各种活动。这些如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田,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指导,基本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让我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得更高了。现将在培训中所感所想小结如下:
一、初步接触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校本的开发。
邓猛博士先带着我们一起温习了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现状,以及特殊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美国教育制度很好,提供免费的公共教育,其费用是由当税收津贴的。还设立双语学校,以ESL课程由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帮助因为语言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孩子,减轻在过渡期间遇到的苦难。在家教育方式也适合,但是父母要使用经过鉴定的合格教程,而且要由一位合格教师监督。
特殊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首先有特色,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教材内容的选择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面向未来社会生活;以儿童现有经捻为基础;科学的知识与规范语言表达,寻找典型范例与主题活动等。
以后,我将用这些知识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护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拓展心理学的点面视野,理解儿童的困惑。
华中师范大学博导雷江华讲的《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没学过这些知识,以为孩子们是故意听不懂老师的讲课,练习时老是出错,接受新知识慢了几拍。现在知道了,他们有认识发展的矛盾和障碍。
如何解决特殊儿童认识发展的矛盾和障碍,我们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他们身上显现的亮点顿时让我开拓了思路,自己平时碰到的难题或许换一个角度就能很好的解决。
其实,每一个残疾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我们老师发现罢了。我暗下决心今后也一定会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残疾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身上。
三、展现聋生舞蹈之特色,感悟美
武汉市特殊教育教研院文洁教师带我们观赏《千手观音》舞蹈节目,然后介绍我们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舞蹈是一种视觉强烈的课程,所以非常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人为本的艺术形式,是表现生命、情感、美这三大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加大模仿练习、渗透意念、气息的方法教授他们,使他们得到心灵美的升华。现在,我知道了聋生具有听觉、动觉对内在节奏的感知,要好好利用这个特点发展他们的优异之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我们的教育发展。校本培训与时俱进,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当然,有些理论知识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细细琢磨、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进步!
特殊教育书籍读书心得范文3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和相关成果,并予以分析、概括和梳理,全面、系统、深入介绍了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方法的有关理论和具体技术,观点阐述正确、内容结构合理、资料介绍详实、方法可行性强、行文条理清晰。下篇汇集了30个接受教育干预的各类特殊儿童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来自特殊教育的实践,贴近鲜活的生活和特殊教育实际,能为读者尤其是特殊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有关各类特殊儿童特点、教育评估以及康复训练的成功经验。
下篇的案例分析小魔王转变法、松开紧咬着的嘴,通过对文中小彬、小军的训练,使我体会到了对待这样的孩子,在训练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和训练手段,不仅从儿童本人、班级集体、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着手,而且将各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并能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及时纠正,使儿童的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又如案例肚子疼痛的背后,通过读这一案例,让我体会到了对于轻度弱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功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要运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感到同学的关心,消除交往的顾虑;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理解孩子的想法,维护孩子的心理需要,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要持之以恒,因为智力落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作为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
再如案例我也会打电脑,文中小青学电脑收获的知识,改变了我认为弱智儿童学电脑是不可能的错误观点。首先,弱智儿童虽然学习能力差,身心各方面存在缺陷,但是具有学习电脑的能力。通过以上事实也证明,弱智儿童学电脑是完全可行、可信的。其次,他们有掌握和使用现代化工具的权利。全社会要爱护、欣赏他们,为他们提供尝试现代化工具的机会。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他们的发展,爱护、欣赏他们,为他们今后能适应、融入信息化社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