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弈论管理学

博弈论管理学

时间:2023-09-22 17:0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弈论管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博弈论管理学

第1篇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 数学模型化 博弈论

“方法论”一词指的是对方法的研究,通常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在上一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科学方法是一种多阶段方法,管理研究的方法论涉及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一般把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管理学的哲学基础或哲学层次意义上的方法论,是最高和抽象层次的管理学方法论,是方法的方法论;二是管理学的一般思维原理和分析方法,如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三是管理学分析的具体技术方法,如边际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

纵观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管理学家出于各自背景和偏好的不同倾向于使用这种或那种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归纳法、演绎法到稍后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工具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等,管理学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的研究方法,笔者在此无法对各种研究方法一一地比较说明,只能对近年来管理学界研究方法上所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并据此依据不同管理学家的价值取向决定管理研究方法的选用。

一、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研究方法出现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学界再次兴起了一次把科学哲学应用于管理学及其独立的管理学方法论的大讨论,参加的人数之多,发表的文章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极大地表现出了哲学思想与方法论上的新特征,在方法论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数学模型化。数学化在经济学及管理学当中的应用历史虽源远流长,但进入20世纪后,经济数学化不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极大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来,管理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因此这场经济数学化的革命自然也影响到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数学的方法逐渐渗入到管理学的概念、命题、定理、原理和体系及其产生、检验、认可的每个环节,出现了数学与管理学一体化的趋势。在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学方法都开始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计算能较精确地表达不同变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把不同领域的命题系统化,对于有典型意义的经济状态给出严格的不可辩驳的证明。但是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本身有着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加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力所有要素当中最活跃而且最不确定的因素——人,更加大了管理学研究的随机性。而数学只是表达管理学思想及管理学领域中不同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逻辑工具,因此把管理学完全数学化,甚至替代化是并不可取的。

2.演化论思想方法的运用。坚持用进化论、演化论及系统生成和复杂性的视觉观察问题,关注效益、报酬递增性、竞争、信息不完全性、交易成本下降等的进展。范式转化和方法论上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中的混沌及分岔点理论、非线性理论、耗散结构、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等自组织理论正在向管理学中的资本市场、定价、期权、产量决定、均衡量的决定、经济运行、跨时段最优增长以及投资等领域渗透,开创了管理学中进化博弈论的重要方向,从而引起了管理学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化,使管理学在解释现实现象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更具实力和针对性。

3.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收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最具分析框架和范式转变意义的事,它几乎重塑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部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在不完全信息、不完全合约以及不完全市场等的机制约束条件下,较有效地研究分析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研究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配合共存共生关系、企业内部的治理问题、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与运作问题研究股权安排、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信息显示和问题识别等等。它充分揭示了真实企业的实际情况、约束条件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创新了企业机制和运作的研究,在信息不同的条件下,建立为卓有成效,并有一定可操作性、应用性和现实性的博弈策略模型,形成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策略设计的思想和智慧来源,改写了传统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机制设计思想。

目前的进展是把博弈论、企业理论、信息管理学、非线性理论与演化管理学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组合,开创了进化博弈论的方向趋势,这将大大提高现代管理学的真实性,加快学术成果的解释和运用,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强历史与逻辑、真实与抽象、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理性与不完全理性、牛顿力学的管理学框架与演化物理学的管理学框架、连续与渐进、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在管理学中,企业在此基础上,打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通道,更有利于克服由前范式危机走向更高更大的视界溶合,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针对性和解题力的管理学框架和范式。

二、管理学研究方法的选用与经济学家的价值取向

正如经济学一样,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阶级性很强的科学。经济和管理似乎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往往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找出管理的对策和手段,从而解决企业当中的实际问题的。管理学家研究经济问题,常常是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任何一个管理学者都无法回避价值取向的问题。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不断创新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不乏有很多的科学因素。从更具体的角度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方法主要涉及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是经验研究,主要是使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计量模型和历史资料检验一种假说;二是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这种假说是自己提出的,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别人已经证明过的假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点,西方经济学家回避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不愿去触及资本主义本质层次的研究分析,即生产关系层次的分析,而集中于表层层次的研究分析,即局限于经济运行机制层次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把它称之为庸俗经济学。

管理学作为科学,并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方法论,也不可能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只用一种单一方法论。各种不同的方法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立,我们在研究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无非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一般性理论。政治经济学涉及的是本质层次的分析,制度层次的分析,同时也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调整经济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企业制度建设,分配结构和分配制度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国家与企业关系的调整等等。因而,经济学的原理及方法论,仍然是我们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指导和理论基础,同时不排除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分析方法的学习借鉴。

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涌现新的经济问题,相应地对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始终要与时俱进,联系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并不断创新管理研究的方法,力求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霍红梅,杨达.制度理论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j].商业时代,2008,(16):4-5

[2]涂良钢.管理研究方法论——以宁波市衣着类消费品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0,(29):38-39.

[3]刘芳,吴欢伟,刘卓.对“管理研究方法”的理性解读[j].科技与管理,2006,(06):32-34

[4]姜岩.经济学视角下管理学研究方法建构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1):48-53

第2篇

一、博弈论的形成和发展

1、博弈理论的早期研究。一般认为,对于博弈理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瓦德格拉夫(Waldegrave)在1713年提出了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古诺(Cournot)和伯特兰德(Bertrand)分别在1838年和1883年提出了博弈论最经典的模型,两位学者分别从产量决策和价格决策分析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确定了在竞争之下各自的最优反映函数。这些都是关于博弈问题的早期的零星研究。

2、博弈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一般认为博弈论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初。博弈论创立的标志是冯・诺伊曼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rn)在1944年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部著作,他们的贡献现在看来主要是创立了博弈论研究的基本概念、二人零和博弈的完全解决和对合作博弈的贡献。现在应用更为普遍的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创立,则是以纳什(John Nash)1950年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为标志,该文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此后(20世纪70年代),美国海萨尼(Harsanyi)和德国塞尔顿(Selten)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非合作博弈理论。当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将注意力由价格制度转向非价格制度时,博弈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的基石。

1944年,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认为是博弈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该书在总结以往关于博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一般框架和表述方法,提出了较系统的博弈理论。而且,在该书以前,博弈论主要是数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一种数学理论而不是经济学理论。《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博弈论和经济学研究的联系。从此,博弈论开始被经济学家们所接受,对博弈论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出版标志着博弈论的初步形成,但是这个时候的博弈论还是比较幼稚的,研究的范围也较小,总体影响也很小。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少数类型的合作博弈和零和博弈。

20世纪的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是博弈论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博弈理论的研究。1950年,纳什(John Nash)在他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中,将博弈论扩展到了非零和博弈,最终形成了非合作博弈理论的思想源泉,纳什均衡概念的提出以及纳什均衡存在性的纳什定理的证明,发展了以纳什均衡概念为核心的非合作博弈理论。纳什均衡是对古诺模型和伯特兰德模型中均衡概念的一般化,纳什均衡的概念是有关均衡概念的最基本的概念,后来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等概念的提出都是以纳什均衡为研究出发点的。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70年代也是博弈论发展历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微分均衡”、“强均衡”、“重复博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等概念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而且在60年代初开始了博弈论在进化生物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这个时期产生的里程碑式的成果是海萨尼(Harsanyi)关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他在1967-1968年的三篇关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的论文中,提出了关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此外还在1973年提出了关于“混合策略”的不完全信息解释,以及关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严格“纳什均衡”概念。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进化博弈论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出了“进化稳定策略”等概念。当然,这个时期产生的博弈论成果还有很多,博弈论更多地应用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当中,为80-90年代博弈论的成熟以及经济学理论的博弈论革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90年代到现在是博弈论走向成熟的时期,期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表明博弈论已经作为一种一般的分析方法逐渐走进了政治学、军事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中。尤其是在经济学中,博弈论占据了核心地位。这个时期,是对非合作博弈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产生了博弈论基础上的经济学分支,如信息经济学,以及一些关于特殊问题的理论,如拍卖理论、激励理论。早在1983年,因一般均衡理论而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德布鲁(J・Debreu)表明,如果没有博弈论中纳什均衡的重要概念,也就没有他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证明。到了90年代,克莱普斯(D・Kreps)、克鲁格曼(P・Krugman)和格罗斯曼(S・Grossman)都是因为在博弈论上的贡献而获得了美国的克拉克奖(Clark Prize),这是美国对40岁以下经济学家的最高奖。之后,博弈论两度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94年颁给纳什(Nash)、海萨尼(John Harsanyi)和塞尔顿(Reinhard Selten)三位博弈论专家;2005年颁给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 )。

二、博弈的类型及其均衡概念

博弈理论有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分。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强调效率、公平和公正,非合作博弈更强调个体理性、个体的最优决策。按照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下图是基于上述分类方法的博弈类型以及各自的均衡概念。

三、博弈论的研究趋势及未来

1、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分。博弈论有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分,现在的研究更多地是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事实上合作博弈也是博弈理论的重要内容。当前合作博弈理论研究的落后,正说明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可能会带来博弈理论以及经济学理论的重大革命。

第3篇

关键词:旗舰企业;合作节点;博弈;关系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37-02

1 引言

组织间市场的研究跨越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领域,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跨学科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一般而言,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节点处于中心位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旗舰企业,而其他节点则处于次位置,但是对于焦点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些一般节点也掌握了其他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焦点企业与一般节点形成战略同盟对网络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基于合作的双方是相互独立的理性“经济人”,他们在决策时往往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因此本文将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般而言,旗舰企业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具有很强的协调和整合吸收能力,其辐射遍及整个组织。由于其在网络结构殊的位置从而决定了不同一般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可替代性差,市场来源选择余地相对小,因此对部分一般节点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这类节点数量少,一旦关系破裂,焦点企业将面临很大的转换成本,必然会显著影响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所以说,这类企业应该得到旗舰企业乃至整个网络的重点关注。

2 文献回顾

组织理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关注的焦点,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术的拓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及实业界专长于利用新的研究范式解决已有的问题。管理学与经济学主要的交集就是产业组织理论。而产业组织理论是将微观经济学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如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例,它在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采用博弈论、信息激励等新的分析工具,使得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一次大的突破,伴随着非合作博弈论、动态学和不对称信息被应用于产业组织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中,使之大大超越了“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经验描述模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博弈论的引入,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产业经济学也为博弈论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是相得益彰的。今天,博弈理论已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标准分析工具和统一的方法论(张维迎,1998)。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从单向静态转变为双向的动态的分析范式,不仅厂商行为由市场结构内生地决定,而且市场结构是过去厂商行为积累的结果,对多人、多期、动态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的一般工具主要采用了非合作博弈以及有限理性等方法。

合作竞争首次由Nalebuff和Brandenburger提出,并用博弈论来描述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合作理论就是通过利他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将自利整和为共同实现的目标,竞争使自利成为一场争输赢的斗争。

3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合作博弈

由于网络中旗舰企业的重要性以及节点制造商的不可替代性,彼此依存度很大,因此它们的交易不仅仅是一次,而可能是连续多次的,因此重复的动态博弈比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重复博弈中,节点制造商需要高质量产品来向旗舰企业表明自己的合作意向,从而争取更多的生产订单;同时旗舰企业则需要相应地给予节点制造商未来收益的预期激励其优质地完成设备制造任务。这种激励手段是双方合作的驱动力,能有效地约束失信行为。因此能够改变博弈主体的利益结构,进而改变其博弈策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博弈局面。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博弈是动态的,我们假设节点制造商先行动,旗舰企业根据节点制造商的行动采取相应的对策。同非合作博弈一样,节点制造商的战略有高成本和低成本,而旗舰企业可以针对节点制造商的高成本战略选择是否继续合作和低成本战略选择惩罚或不惩罚。如果惩罚,则可以有“触发策略”和“针锋相对策略”两种策略,触发策略是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将永远不再信任,从此中断合作关系。而针锋相对策略更为理性,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会选择在未来连续一段时间内惩罚对方,如果犯规者在此期间守信,则将得到原谅,若不守信,惩罚期将重新开始。对于旗舰企业和节点制造商来说,触发策略并不是现实交易的近似描述,应该属于不可置信的,这是由于如果一方真的选择违约,这种战略对实施惩罚的一方来说也是代价高昂的,很容易导致两败俱伤;而针锋相对策略融善良性、严厉性和宽容性于一体,既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惩罚,但又不致使对方失去合作的信心,合作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因此更符合它们的现实情况。

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间的合作博弈如前所述,节点制造商是先行动方,旗舰企业视节点制造商的行为而行动,本文将对节点制造商守信和不守信两种情况下的双方博弈进行探讨。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假设双方总共进行T阶段博弈,并在在第3T阶段采取合作战略。因此,下文只讨论第一二阶段的战略博弈情况。

情况1:节点制造商守信

节点制造商守信需要投入高成本尽可能地高质量完成产品生产,而旗舰企业则可选择将来是否继续与其合作。如果旗舰企业选择合作,那么制造商将会得到更多的订单。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后期每次合作博弈节点制造商都收入π1,旗舰企业收入π2,贴现率为r(0

节点:π′1s=π1H+π1H/(1+r)+…+π1H/(1+r)T-1=π1H∑t=1a=0[1/(1+r)]a

旗舰:π′2s=π2H+π2H/(1+r)+…+π2H/(1+r)T-1=π2H∑t=1a=0[1/(1+r)]b

另外,如果旗舰企业选择不合作,那么制造商只能获得第一阶段的收益,旗舰企业则由于制造商的变更而需要付出一定的转换成本,那么双方的收益如下:

节点:π″1s=π1H

旗舰:π″2s=π2H+π2H/(1+r)+…+π2H/(1+r)T-1-c=π2H∑t=1a=0[1/(1+r)]b-C

其中,π1H=q×(p-cH),π2H=v-p-θcH。

情况2:节点制造商不守信

如果节点制造商不守信,即为了获得短期利润利用其信息优势减少成本投入,从而降低设备质量。由于二者之间依存度比较高,因此一方做出违约行为后,另一方以“针锋相对策略”回应。那么,节点制造商的违约只能导致旗舰企业在未来连续t(t

节点:π′1w=π1L+π1H(1+i)/(1+r)+…+π1H(1+i)t/(1+r)t+…+π1H/(1+r)t+1+…+π1H/(1+r)T-1=π1L+π1H[(1+i)/(1+r)]m+π1H[1/(1+r)]n

旗舰:π′2w=π2L+π2H/(1+r)+…+π2H/(1+r)T-1=π2L+π2H[1/(1+r)]n

其中,π1L=q×(p-cL),π2L=v-p-θcL。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节点制造商违约,旗舰企业可能选择不惩罚,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切实际,故本文对这种情况不进行讨论。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将合作博弈中各种情况下的博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得π′1s>π″1s,π′1s>π′1w;π′2s>π″2s,π′2s>π′2w。由此可见,(高成本,合作)战略是重复博弈模型的均衡解,节点制造商与旗舰企业的收益分别为(π′1s,π′2s),整体利益为π′1s+π′2s。另外,将此结果与非合作博弈情况下的博弈结果相比,得π′1s>π1L和π′2s>π2L,且π′1s+π′2s>π1L+π2L。这个结论表明在重复博弈中,任何违约行为都会造成双方的利益受损。博弈重复的次数越多,双方建立起战略联盟的积极性就越大,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由于信誉的净收益随博弈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双方博弈的结果就由(违约,违约)改为(合作,合作),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4 结论与启示

虽然旗舰企业与合作节点双方之间具有强依存关系,但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又使得各自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违约。本文分别建立了合作博弈模型和非合作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两个模型的结果,证实了(合作,合作)是旗舰企业与节点制造商的最优策略,在合作的基础上每一方及整体都获得了最大收益。由此可见,在双方之间建立利益制衡机制就是形成一个互惠的协作关系,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出发,加强合作。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双方之间构建良好信用体系,制定合理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连续的、反复交易。信用体系是双方良好合作的基础,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励双方高质量完成工作、自觉遵守的有效方式,连续反复交易能够减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博弈双方的关系,使之更容易合作。

参考文献

[1]卡尔顿,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于立,王询.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N alebuff Barry,B randenburger A dam.CO2opet it ion[M ].Cambridge,MA: Harvard Business P ress,1996.

第4篇

关键词:组织冲突;博弈论;最优冲突管理;Morgan模式

一、前言

全球化和战略联盟使得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压力和资源重新配置问题剧增。技术压力在组织内外产生了诸如丧失隐私、信息泛滥、缺乏面对面沟通、技能窘迫或知识匮乏得不到晋升等等方面的问题。企业庞大的集中控制的组织随之与分散的、变幻莫测的市场之间的冲突愈加频繁。这些发生在组织结构内部和战略层面之间的冲突,极大地影响组织的决策。

(一)国内外理论进展

现代管理科学对冲突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巴纳德和西蒙都认为组织冲突长存企业内部。“在一个大型组织里要所有人为其自身的个人利益工作而采取合作的方式不大可能。”J•klly,H•Assael都认为,组织中存在冲突对促进目标显露有积极作用。之后对组织冲突产生原因及处理研究开始获得进展,学者们开始发现压制冲突的传统管理思维和方法的不合理性。LouisR•Pondy认为,压制冲突的组织剥夺了自我调节和稳定成长的功能。60年代后,在组织管理和行为理论的研究中,都把冲突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关注。如RossA•Mebber于70年代完成的《组织理论管理》、GaryJohns的《组织行为学》、Derslergary的《组织管理》和JohnM.Ivancevich和MechaelT.Martteson的《组织行为与管理》等著作,都对冲突的性质和形成原因、影响解决冲突问题的因素和解决冲突问题的途径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比西方管理学者的研究,国内管理学界对企业或其他组织冲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80年代后期港台学者开始相关研究,从创新角度得出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观点。如“缺乏冲突的团体容易陷入群体思考模式的陷阱。”“企业领导应该刻意维持良性冲突的产生,利用冲突激励组织进步。”等等。赖明正对组织变革中利益冲突和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在追求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原先企业内利益均衡的态势也随着组织的变革而有所不同。胡文琦、范庆玉从分销渠道的角度对冲突关系进行了分析;张继征对企业转包过程中的冲突行为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张勇、张玉中分析了企业组织间冲突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李霄、徐中和则利用博弈论对冲突管理的策略方法进行了推演等等。

(二)对冲突理论演进的简要评述

冲突(conflict)是指两个或更多相关联的主体,因互动行为所导致不和谐的状态。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做出的过激反应,体现了决策意愿的个人化。

按照西方冲突理论,冲突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认知和个性、行为意向、行为和结果。第一阶段也称为冲突的成因,一般概括为三类:沟通、结构和个人因素。认知和个性化阶段是指个体对冲突有知觉存在,并且个体有了情感上的投入。行为意向介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外显行为之间,它指的是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行为阶段则是冲突双方公开地试图实现各自的愿望。结果阶段就是冲突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最后结果,即是功能正常还是功能失调的结果。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是冲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谈判是解决冲突比较好的办法。

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依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成果的过程构成了博弈论决策个体的特征。发生在组织内部的冲突则是由对立的目标、态度、行动所导致的组织内部或组织间的非合作博弈行为。本文试图引入博弈论观点,对给定理性局中人即组织成员在冲突中通过其最优选择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最终达到博弈均衡的现象加以文本解释,寻找冲突管理各方合理策略下博弈的解,从而建立最优冲突管理方案。

二、织内冲突的博弈特征

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称博弈论。如果一个博弈存在一个战略组合,任何参与人要改变这一战略组合都可能导致降低自身的效用水平(或只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因而任何参与人都没有积极去改变这一战略组合,这一战略组合称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冲突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对若干议题的认知、看法不同,需要、利益不同,或是基本道德观、不同等因素所致。

冲突发生在复杂的组织内部,存在组织战略行为中的冲突加剧了博弈频次。Libby认为,组织是成员之间存在心理上相互依存关系的非简单个人集聚。组织具有相互依存、协作、分工和权威阶层的特征。[1,2]博弈论中的决策个体与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体决策相比,博弈中的决策是相互依存的,即考虑了各个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基于事物矛盾性的认识,组织冲突假设辨证表现在:(1)冲突是不可避免的;(2)冲突对变化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3)只要对冲突进行很好的管理,其对全局效用的促进是正相关的;(4)充分利用冲突为对于集团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实现是有利的。冲突使组织内部产生了问题,但也为组织兴奋提供了必要的激励条件。在组织冲突中,决策个体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其他决策个体的选择,各个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博弈决策中被充分考虑,个体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其他决策个体的选择,个体最优决策μi(S),是他人效用函数的函数μ3i(S)=μ(μ1(S),μ2(S),…,μi-1(S)μ,μi+1(S)μ,…,μn(S))(设i为博弈中的局中人,i=1,2,…,n;si表示局中人i的策略,S=(s1,s2,…,sn)表示n个局中人的决策向量,μi(S)记为局中人i的效用函数。从一定意义上讲,博弈论研究的是存在相互外部性条件下的个体决策问题,组织冲突同样是一次或多次相同外部条件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外部环境间博弈的最优策略选择。[3]

三、一般性组织内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Creighton,Moore,Amy,Bisno分别探讨冲突的根本原因,并归纳为:(1)程序冲突(proceduralconflict)。流程上发生问题,在责任权限模糊时可能发生角色冲突。[4](2)资料或资讯冲突(dataorinformationconflict)。争夺稀缺资源引发冲突。(3)价值判断冲突(valueconflict)。随着组织不断扩大,交流机会和次数减少,成员对所在组织的归属意识得以增强,组织内竞争和文化相斥成为冲突的原因。(4)利益冲突(interestconflict)。报酬体系公平性导致的冲突。感觉到报酬体系中存在着不公平或发生偏离的情况,小集团间或人际关系上可能出现冲突。(5)关系冲突(relationshipconflict)。工作中的依赖关系导致的冲突。(6)情绪冲突(emotionconflict)。源于心理承受力、能力差异导致的冲突。研究和掌握容易导致冲突的原因的考虑方法,比防止非生产性冲突发生或者把非生产性冲突限制在最小化范围内更重要。

冲突结果是长程的,回避冲突和掩盖冲突同样能导致消极和懈怠的状态产生。Kast和Rosenzweig即强调不应忽视冲突在促进改革的积极的角色与功能。而冲突管理则是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来消除认知与价值差异等障碍,以达成协议的过程。其目的在冲突过程中减少可能的或是不必要的伤害,以促进有利冲突双方的结果。[5]冲突管理的目的也是在均衡博弈不利于解决冲突困局情况下,采取合作态度寻求最优解。

四、组织内冲突管理——对Morgan模式的一个博弈理解

运用博弈观点阐释组织冲突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局中人所参与的每次博弈或多次博弈的得益。理人往往从自身最优策略选择出发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标参与博弈。

(一)Morgan的五种选择

GarethMorgan在其《组织印象》(ImagesofOrganization)中,说明在组织管理者在面临冲突时,可进行的五种模式选择(见图1)。冲突的消除从自我主张与协调性两维度考虑。自我主张性是指当事人使自身利益关系得到满足的意图;而协调性则是使他人的利害关系得到满足。据此可以把解决冲突的方法分为五类:(1)强制型:为利益坚持竞争,并以自身最优策略完全实现为目的,显示威力和强制力;(2)和解型:放弃自身利益做出让步,重视双方关系维持而不是竞争,也许不得已唯命是从;(3)回避型:双方都不轻易将其真实意愿外露的对策,没有信息交换;(4)姑息型:相互妥协处理冲突,即与其唯命是从,不如择机达成共识;(5)合作型:完全理性行动,基于充分合作双方共同决定寻找最优策略并采取行动。合作通常被视为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案。

Morgan解决模式构成了非合作博弈的条件。博弈的过程就是各个理性的博弈方(当事人)选择自己决策的过程,当各博弈方都不愿或不会单独改变自己策略的策略组合存在时,或者说为了极大化自己的盈利(或效用),每一个局中人所采取的策略一定应该是关于其他局中人所取策略的最佳反应。[6]纳什均衡说明冲突管理也必须符合这样的规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但只有基于他们也必须按同样方式行事。

(二)冲突博弈的困境解释

现实组织内冲突发生时由于缺乏互释的沟通,当事人双方处于对立面时必然表现为一种“囚徒的两难选择”。困境中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组织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7]双方在合作与抵制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陷入回避。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或者相互合谋时,才可以得到最完美的和解。

组织内集团利益冲突中,局中人心态构成博弈困境。前者希望冲突解决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后者想打破这样的均势,博弈的结果可能出现Morgan模式,诸如强制推行,单方和解,双方逃避或相互妥协几种解决方案。那么通过怎样的渠道才能在冲突人之间建立合作的基础,使局中人一定程度上能够站在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从而走出囚徒困境,最大化实现双方利益。而客观上,正当的逐利心态构成了人们正常与主要的行为动机。当冲突管理试图通过法律或者道德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时,必须正视这种心态在各种博弈过程的深刻影响与具体作用。

(三)最优冲突管理——强制下民主配合制度创新

组织冲突多是个人目标实现与组织强调经济决策者的个人理性,强调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强调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等外部性,强调通过规则、机制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在个人理性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达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根据有关冲突的研究,无论是业绩优异的公司管理者,还是业绩差的公司管理者,解决冲突的考虑首先均为合作型。然而次优方案的选择就差异很大,前者多采取强制姿态,而后者多采取姑息对策,由此可以导出最为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强制的并以合作型为支持。由于合作型是采取基于民主解决问题的开放交流形式,可以说强制力下并给予民主的行动是解决冲突的最为有效的方法。[8]这也说明经济的博弈均衡并不一定是帕雷托最优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对于这种矛盾和冲突,不在于否定个人理性,关键是通过设计一种制度的创新,建立起一种新的使得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集体理性的机制。

Rummel认为冲突过程从平衡与不平衡中间移动,达成一种平衡。同时冲突关联利益人的关系也未必是全然相互竞争的,在运用冲突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时,反而通常存在竞争与合作的混合关系,贯穿如:(1)对事(或问题)不对人;(2)重视利益而非坚守立场;(3)寻求互利的方案;(4)兼顾主、客观评估标准等态度,追求整合协商谈判(integrativebargaining),所谓的双赢(win-win)才有机会。[4]但纳什均衡博弈论由于仅关注个体行为的合理性。不可避免的是它在解决组织冲突中的局限性,博弈论描绘出困境,却难以解决困境。纳什均衡博弈论也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博弈各方的利益,博弈不能带来共赢,却可能造成共输(simultaneity-loss)。[9]

参考文献:

[1]DEBORAHM.KOLB,JUDITHWILLIAMS.Breakthroughbargaining[M].HarvardBussinessReview,2001:89~97.

[2]STEPENIEOVERMAN.Makefamily-friendlyinitiativesfly[M].HRFocus,1999:14.

[3]莫燕,周建中.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2002(7):10-12.

[4]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汪明生,朱斌妤.冲突管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6]刘仁军.组织冲突的结构因素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1(4):30-33.

[7]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科技工作,博弈论,绩效

 

科技代表的第一生产力给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科技工作效率作为影响科技活动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重视。科技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因素、环境条件因素等,其中,人力资源因素是主要因素。有必要对科技人力资源效率问题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本文以均衡理论为基础,研究与科技人员效率相关的博弈问题,提出促进效率提高的对策建议。

一、博弈相关理论

博弈行为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研究博弈行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和决策选择的一系列理论被称作博弈理论。在博弈行为中,参加博弈的各方抱有不同的利益和目标。各方在决策过程中,须考虑对手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案,所有参与者的策略最终会达到一个相对水平的均衡。博弈理论在本质上就是解决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的理论,试图把错综复杂的关系理性化、抽象化,以便更精确地刻画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博弈过程涉及“策略空间”,即博弈主体作为“理性参与人”面临着在多个策略中进行选择的可能性。[1]策略均衡点就成为博弈理论研究的重点。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对博弈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纳什通过精确的分析,界定了博弈过程中策略均衡点的问题,在其给出的均衡水平下,任何人在其他参与方策略不变的情况下,没有更好的策略选择,而这种均衡状态被称作“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的博弈均衡。假设存在一个多人参与的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策略组合。纳什均衡指的就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2]纳什均衡理论,对于解释一些经典理论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尤其是涉及人人博弈问题时,有较好的效果。其关注交互双方决策心理及其在不同假定下的影响,能够以非常接近于现实世界中人的行为而在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

二、科技工作中的均衡分析

(一)简单博弈模型

模型假设:A、B代表博弈双方,在此将博弈所得定义为两者所得效用大小,主要考虑从理性人角度出发的付出与收益。在工作以低效率即可完成时,“高效”代表高质量、高标准,在工作要以高效率才能完成时,“高效”代表工作效率本身较高。相对应的,“不高效”有两层含义,当按照该效率可以完成工作时,“不高效”代表完成的工作基本符合要求,在容忍度以内完成,质量相对不高,当以该效率运作不可完成工作时,其直接代表效率低下。以“1”代表平均水平下的效用,即以正常的工作效率去获得收益,“>1”表示效用较高(高付出,低收益或低付出,高收益),“<1”表示效用较低(高付出,低收益或低付出,高收益),“0”表示无效用(无收益)。

模型1

第6篇

【关键词】博弈论 民办高校 辅导员队伍 方法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在民办高校更是全方位的服务。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使得辅导员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日常学习工作外还要做好学校的维稳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等等。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和学校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高校对辅导员岗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辅导员工作繁琐、内容广泛,工作时间幅度弹性较大,但有些民办高校相关部门认为辅导员工作简单,每天查查课统计到课率、与学生聊聊天沟通感情、下下宿舍检查卫生、收集相关资料等等,每天只要重复机械的做相关的事情就可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的声誉。如个别辅导员对工作不满意可随时辞职,现今社会就业还是比较困难,在一所高校里任职辅导员还是很多人争着应聘。民办高校逐步的发展,为获取更多的生源目前在硬件上不断的攻克,软件师资源力量也体现在专任教师方面。对于辅导员在晋升机制、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成文的规定或不成熟的规定,缺乏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流动性过大,辅导员不断的更换对于班级管理、学生学习及学校稳定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2)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频繁跳槽。辅导员工作时间长,责任重,任务多等性质以及高校的不重视等导致很多辅导员工作热情快速消失更甚无法胜任。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很多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当作是打工、跳板,更甚利用工作机会为考研、考博、考公务员等做准备,没有几个人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事业,更没有人愿意为长期做辅导员做好准备,导致一有机会就跳槽。

(3)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培养学生各异。民办高校因办学性质、待遇等问题较难吸引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因此招聘辅导员门槛较低,最后导致辅导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学历有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生物、管理、音乐等等。年龄结构偏年轻化,有多年工作经历、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不多,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结构。这些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因辅导员与学生长期接触,言传身教等造成所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各异。

(4)事务性工作繁重,缺乏创新意识。民办高校处于发展阶段,跟公办院校相比缺乏相应的科学工作体系,学生所有的事情都由辅导员经手办理,所谓事无巨细,最终导致辅导员的性质定性为事务型、服务型、保姆型等。因辅导员多数时间、精力花费在琐碎事情上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方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结果造成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成果较少。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是一种人类社会行为分析的方法,它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利益相互冲突且行为相互直接影响的情境中,如何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博弈策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基本模式和范式。它假设两个参与人囚徒A和B 分别关在不同的审讯室,隔离审讯,每个人都观察不到对方的选择。告知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判5年,如果两人都抵赖,会因证据不足而释放;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抵赖,那么坦白的释放,抵赖的判8年。每个囚徒都有两种策略选择:坦白和抵赖。

按照参与人是理性的假设,A和B都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双方都选择抵赖结果是(0,0),对两个人都是最有利的,但出于个人理性的需求,最终却达到了双方都坦白(5,5)纳什均衡,这充分显示了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从个人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揭示了个体理性自身的内在矛盾,从个体理性出发的行为最终也不一定实现利益最大化,甚至会得到较差的结果。

在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辅导员对于自己的行为,工作努力或不努力,自身素质、能力提升或不提升,取决于辅导员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权衡。有时候辅导员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不愿与其他人合作或违背职业道德做一些违纪的事情从而导致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个人理性与实现集体整体目标的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最终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对于高校而言,基于民办的性质,基于高校收益的最大化,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往往想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报酬,比如用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但在福利待遇、晋升机制等方面缺乏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导致辅导员对于学院的管理产生抵触,产生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等等。基于以上分析,学院与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博弈双方,处于“囚徒困境”当中。如果都想从自身的最大化利益出发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得不到发展,如何从这个“囚徒困境”中跳出来,那就是双方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相互妥协、合作,摒弃自私的想法,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实现共赢。

三、博弈论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法

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认识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高校与辅导员共同努力,具体来说方法如下:

(一)高校明确辅导员角色,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制定竞争晋升机制

首先,高校应明确界定辅导员的角色,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制定科学的工作体系,把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其次,高校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本高校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可以依据岗位职责合理的进行量化,建立院级、系级、班级等三级的考核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德(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开拓精神)、勤(出勤数量、工作效率)、廉(职业道德)、绩(从所带学生的出事故机率、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学生国家贷款工作、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心理问题评估、宿舍管理)等方面体现,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待遇问题的依据。再次,高校应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和规划,为优秀的辅导员提供发展途径,比如专业能力强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向专业教师岗位输送,管理能力强的辅导员可以作为后备管理人才加以选拔、培养和使用。最后,高校应设立辅导员走职业化、专家化道路的专项基金,提供培训、交流、进修及科研的费用,从财力和政策上解决民办高校辅导员走职业化、专家化的难题,让辅导员看到自身的出路,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强化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最终有利于高校、辅导员的发展。

(二)辅导员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辅导员应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具备做一名合格教师的条件,要有“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宗旨,不能以待遇等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要素,更不能有工作不如意就随时辞职的不负责任的想法和做法。其次,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理论水平,及时更新观念;第二,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不断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用于指导学生;第三,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虚心与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交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在工作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学生传授知识、经验,才能成为大学生合格的人生导师。

中央16号文的出台,国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浓浓的春意,做好工作正当其时。博弈论基本范式的分析让我们明白,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高校和辅导员共同努力,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稳定队伍,有利于学院、辅导员、学生的发展;辅导员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作出贡献有利于自身、学院、学生的发展等,双方共同合作,为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春建.博弈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2.

[2]李文红.从博弈论的视角谈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J].师资建设研究,2013.

第7篇

摘 要:构建由单一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三个参与者之间可能组成的联盟形式,分别讨论不同主导模式下供应链参与者的最优利润。给出数值算例,运用核仁法对供应链利润进行分配,并借助Matlab软件计算核仁法中的复杂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比较分析不同主导模式下利润分配的核仁解。

关键词:主导模式;合作博弈;利润分配;核仁

1.引言

供应链中各参与者通过合作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各参与者通过单独行动所获得的利润之和。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运用契约、核心法和Shapley值等方法对供应链利润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文献[1-3]。而应用核仁法进行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却鲜有研究,且多数研究是将制造商作为主导力量。本文延伸了传统的制造商主导研究视角,分析了制造商主导、批发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三种不同模式下可能存在的联盟形式的最优利润;并借助Matlab软件求解核仁法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最终给出了三种不同模式下利润分配的核仁解结果。

2.模型假设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合作博弈问题,参与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文中符号的下标M、W、R分别表示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制造商以单位生产成本cm制造产品后,以价格pm向批发商销售;批发商再以价格pw向零售商销售,其边际运营成本为cw;最后零售商以价格pr向消费者销售,cr为零售商的边际运营成本。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增量分别为:Δw=pw-pm,Δr=pr-pw。

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销售量为qm、qw、qr,qm=qw=qr,且 qr=a-bpr。

3.模型求解

3.1 制造商主导模式

在制造商主导模式下,制造商起领导作用,决策顺序为:①制造商确定pm;②批发商确定pw;③零售商确定pr。依据第2节中的假设,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

(12)

按照此方法迭代,直到存在唯一解时停止,则该唯一解即为利润分配的核仁解。

5.结束语

本文借助Matlab软件分别求解出制造商主导、批发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三种不同模式下的利润分配核仁解。通过研究发现: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高,参与者所分得的利润越高。在未来的研究中,闭环供应链以及双渠道供应链等更为复杂的利润分配模型的核仁解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Karl Inderfurth・Josephine Clemens.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isk sharing contracts under random production yield and deterministic demand [J].OR Spectrum.2014,36:525-556.

第8篇

[关健词]企业 战略理论 多种范式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资源论、钻石模型、平衡计分卡、竟合论、超强竞争论等战略理论,可以说是多种范式并存。

一、资源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二、钻石模型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社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三、平衡计分卡

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

四、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五、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六、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并没有超越资源及资源市场的属性来解释企业间的差异。尤其是它没有考虑包容着资源选择决策的社会背景因素(比如,企业传统,网络关系,管制压力等),以及这种背景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间长期的差异。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也没有提出资源选择的程序,也就是企业是如何做出或未做出理性的资源选择来追求经济回报的。决策的制度背景在个人、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的层次上,深刻地影响了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里的制度背景即是指规则、准则和围绕着经济活动的信念。围绕着资源决策的制度因素影响着企业获得经济租金的潜能。在个人的层次上,管理者的准则、习惯以及对传统的审慎的认同,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在企业的层次上,公司文化、共享的价值观系统和政治程序,以及在企业外部,政府压力、工业联盟和社会制约(规则、准则、产品质量标准、职业安全、环境管理)等都影响着资源的选择及战略决策。七、有机战略观

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不稳定性 矛盾管理理论 博弈论 协同论 委托――理论

[分类号]G250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合作形式,然而落实到行动上,资源共享还是存在着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口是心非,身不由己的现象。长期以来,国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都存在着“议而不决,决而不作”的弊病,出现共建共享作为课题研究轰轰烈烈,作为工作任务冷冷清清、动力不足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图书馆联盟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共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联盟在组织上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困扰着联盟组织者及参与者。图书馆联盟既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又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图书馆联盟并不是万能的,要树立危机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尽最大努力消除联盟的不稳定性。因此,对图书馆联盟不稳定性的内在规律进行理论解析,找出其不稳定的因素,是保证联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基于矛盾管理理论的解析

1.1 矛盾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最早系统阐述矛盾管理思想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李占祥教授,他突破传统的职能管理理论体系,提出矛盾管理的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派,即矛盾管理学派。矛盾管理思想把现代企业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生命实体,主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动力学原理来研究和处理这个生命体成长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矛盾管理理论以研究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为主题,运用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和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来看待管理问题,为分析管理问题找到一条根本主线,为实施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和长寿提供了独特的思路。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一切发展动力的原理,是矛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基础。矛盾管理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矛盾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推动事物的可持续成长。

1.2 图书馆联盟中的矛盾冲突

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联盟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联盟的运行充满各种矛盾关系。唯物史观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因此说,矛盾也是图书馆联盟的本质属性。而联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又深化了联盟运行中的矛盾。

1.2.1 联盟成员的独立性

图书馆联盟是各成员馆遵循自愿互利原则而形成的联合体。在联盟中,各成员馆拥有独立的身份,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各成员馆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组建联盟的同时,又保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和利益的不同使得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的个体利益之间以及各成员馆的个体利益之间经常存在矛盾,这就必然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多种冲突。

1.2.2 联盟的动态性 图书馆联盟主要以契约作为各成员馆合作的基础,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联盟自身在发展中会不断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并且随着联盟的发展,也将不断拓展新的功能和活动。另外,组成联盟的成员也会变化,原有的成员可能退出,新的成员可能会被吸纳进来。联盟的这种动态性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使联盟一直处于不稳定性中。

1.2.3 联盟的复杂性联盟成员的多元性使其管理比单一图书馆的管理更复杂。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竞合组织,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并存,也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联盟的复杂性加深了矛盾解决的难度,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分歧,就会导致冲突的产生。

图书馆联盟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图书馆联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而矛盾管理理论则要求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处理联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正确对待联盟成员馆之间的矛盾关系,引导积极矛盾,化解消极矛盾。矛盾管理理论的启示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引导联盟向有利于图书馆联盟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因此,矛盾管理理沦为分析和降低图书馆联盟的不稳定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指导。

2 基于协同论的解析

2.1 协同论的主要观点

协同论由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创立。H・伊戈尔・安索夫用“1+1>2”形象地描述了协同的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增值效应。协同论的思想告诉我们,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调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2.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协同基础与内耗风险

协同论强调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图书馆联盟作为各图书馆之间为了共同日的而组建的松散的联合体,其作用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成员的协调配合。各成员馆作为图书馆联盟的子系统,不仅要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在服务中互相补充,而且在符理中也要互相协调。

图书馆联盟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重要组织形式,资源协同共建、共享是联盟组建的最初动因,也是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联盟各成员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共享信息,加强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并为协作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以确保联盟合作目标的实现。因此,技术协同是图书馆联盟的重要支撑。数字环境下,单一的图书馆无法满足用户复杂多元化的服务要求,这就需要各图书馆服务的协同。服务协同是图书馆联盟的目的。图书馆联盟资源的集团采购。用户服务的提供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来实施。图书馆联盟本身并不能产生协同效应,是联盟内的人员的工作促使联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人员协同是图书馆联盟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人员协同强调各馆人员通过协作共同完成联盟的任务。图书馆联盟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这四个方面的协同作用。

在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之间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如果各成员馆不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就会出现系统混乱,内耗增大,增加联盟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各成员馆之间的协调,通过各成员馆之间的有效协同,尽可能减少系统的冲突、摩擦,降低图书馆联盟的不稳定,促进其整体效应的发挥。因此,协同论为协调好各成员馆之间的关系,提高联盟的协同效

能,降低联盟内部的不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基于博弈论的解析

3.1 博弈论的基本观点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即研究当一个局中人的选择受到其他局中人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又影响其他局中人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一般由4个最基本的要素构成:①局中人,指在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②行动/策略空间,每个局中人有一系列不同的可供自己选择的行动方案或策略;③支付函数,支付是局中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每个局中人的支付是全体局中人所取策略的函数,该函数称为支付函数;④信息结构,即局中人有关博弈局势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局中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全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根据全体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否为零,博弈可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如果对博弈中的任一局势,全体局中人的支付总和均为零,则称为零和博弈,否则为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局中人之间的利益始终是对立的,无法和平相处。现代经济博弈论在承认各经济实体利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行为方案与利益得失关系的研究,以求协调他们的利益。因此,作为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与工具,博弈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3.2 图书馆联盟中的博弈现象

在图书馆联盟中,必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馆,某个成员馆的行为必然受到其他成员馆行为的制约并对其他成员馆的行为产生影响。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图书馆联盟活动中各成员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不仅可以指导参与者做出合理的决策,而且可以帮助寻找提高联盟效率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联盟内的成员馆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集团采购、联合编目、技术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联盟的整体收益大于各个成员单独运行时的收益之和,同时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比不加盟时要多一些的收益。因此,图书馆联盟是一种合作博弈,表现出的是团队精神和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图书馆联盟是一种非零和博弈,也即图书馆之间的联合是一种效益大于零的合作。

从我国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现状来看,有一部分博弈活动是合作的,参与者之间达成了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者的个体利益通过补偿得到最大化,并且集体利益也实现了最大化,如,电子资源的集团采购博弈。此外,由于各参与者的实力存在差异,其所能提供的共享资源数量、质量各不相同,在联盟共享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在联盟中会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博弈,以期在付出成本最小或最合理的情况下,获得最满意的结果。联盟在形成之初一般都会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个别成员馆为了自己的私有利益,往往想方设法违反协议规定,结果是使共享成员馆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存在着“囚徒困境”现象,反映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这就从博弈论角度解释了每个图书馆都有资源共享的愿望,但图书馆联盟实际运行起来却特别困难的原因。

3.3 基于博弈论的图书馆联盟合作与冲突分析

图书馆联盟在组建阶段都有许多成员馆参加,签订了共同认可的协议,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缺少约束机制,造成在共享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成员得不到实际利益,而无所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成员也没有足够的制约,导致联盟运行的困难。博弈分析注重参与人的得益与策略选择的密切关系,通过联盟活动的博弈分析,可以找到联盟运行的根本障碍。在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作为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理性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需要相互合作,而合作巾又存在冲突,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收益和有效地解决合作中的冲突问题,理性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度以规范他们的行为。因此,博弈论的合作理论和非合作理论也为解决合作与冲突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和重要工具。

在图书馆联盟中,由于各成员馆利益的不同以及各种博弈行为的存在,使得联盟很不稳定。即使是联盟的各方可以选择合作使之实现纳什均衡,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联盟成员不了解对方在合作中的支付函数,个别成员为了防止对方选择欺骗或者背叛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损害,会采取较为消极的合作态度,根据公平性原则其他伙伴也会随之降低合作的积极性。博弈理论以理性决策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因而是以联盟风险和不稳定性研究为核心的,因此博弈理论也为联盟风险的规避和如何维护其稳定性提出了指导性思路。

4 基于委托――理论的解析

4.1 委托――理论的主要内容

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在信息经济学中,常常把博弈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人称为“委托人”。委托问题是由参与人拥有的私有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委托理论模型刻画了如下一类问题:委托人想使人按照他的利益选择行动,但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人选择了什么行动,他能观测到的只是另一些变量,这些变量由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这也就是说人行动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委托人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测到的信息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4.2 图书馆联盟中的委托――问题分析

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没有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各馆在加入某个联盟时,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展合作对策研究。在图书馆联盟中,一方面是参与组建联盟的各个成员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个成员馆并不十分清楚其他成员馆的资源优势、服务能力、核心竞争优势等;另一方面,联盟的盟主单位或联盟管理机构对各成员馆也不可能拥有全面的信息,因此,盟主单位或联盟管理机构和成员馆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中,信息的正确、快速传递对整个联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资源共享联盟真正的优化效果。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联盟管理带来一些难题,影响联盟的合作关系和合作稳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图书馆联盟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委托――问题:①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合作关系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对各成员馆进行选择和评价,如果某一图书馆为了加盟而提供一些不真实的信息,做出不切实际的错误承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盟主或管理机构难以正确辨别,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②联盟各成员馆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当个别图书馆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遵守协议或采取欺骗行为时,就会给联盟整体带来损失,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复杂的委托――关系。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强凋一种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个别成员馆的短期行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好处,但会给自己带来声誉损失,导致伙伴关系终止,同时,委托双方角色的动态转换也可能导致自己的利益面临损失。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短期利益。正因为联盟成员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图书馆联盟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5 结语

由于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联盟内部存在系统混乱和内耗风险,各成员馆之间存在多种博弈行为,以及联盟中存在复杂的委托――关系,才使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存在多种不稳定性因素。而本文所论述的矛盾管理理论、协同论、博弈论、委托――理论等又为研究图书馆联盟不稳定性的内在规律、消除联盟的不稳定性因素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解决思路。运用矛盾管理理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利于引导联盟向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运用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促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由松散联合体状态转向相互依赖与紧密配合,为消除联盟系统混乱,将联盟内耗降到最低程度提供了方法与策略;分析作为理性人的各成员馆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博弈关系,从参与馆的得益与策略选择方面寻找联盟运行中的根本障碍,为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规避和稳定性维护提供了方法和参考思路;委托――理论中的最优契约设计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为图书馆联盟合作契约的设计,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柳春阳,刘兹恒,OCLC对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启示――纪念OCLCAO周年,图书馆,2007(5):20-23,28

[2]张淑香,省域内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体系建设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6):62-65

[3]高凡,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事:图书馆联盟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54

[4]赵晖,图书馆联盟风险及其防范研究,图书馆,2009(3):94-95

[5]李占祥,矛盾管理理论,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2-127

[6]斯塔格奇,协作领导力,燕清联合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

[8]王文举,王国成,李雪松,博弈论应用与经济学发展,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分析过程 区别

一、序言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说的是山上有座庙,起初庙里有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并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二人抬水,以便日用。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但是当庙里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挑水了。这则小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描述了寺庙里的一个现象,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以及所反映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是非常深刻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本假设、发展路径方面都有不同①,本文试图通过这则故事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两门学科的区别。

二、故事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1)原因分析

1.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 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

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竟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乘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3.博弈论

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了如指掌。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所以是静态博弈。

下面建立博弈模型,首先是两名和尚的博弈,其支付矩阵表一所示:

表一

在这个博弈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来说,该博弈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打水,打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为什么有水喝的原因。

其次,第三个和尚加入后,该模型变为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表二中,和尚二打水时,和尚一打水与不打水的支付相同,都是2个单位;和尚二不打水时,和尚一的占优策略是不打水;综上,不管和尚二打水不打水,和尚一打水的策略是弱占劣的,因此,和尚一会选择不打水。按照同样的道理分析表三,则仍然得到和尚一和尚二都不打水的结局。综合表二表三,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打水,则和尚三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打水。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不存在打水的动力。

(2)解决方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体系。在这则故事中,我们无需对三个和尚的命运感到担忧。担忧者恐惧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使井水这个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根据科斯定理,不难发现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用通俗的话来说,每个和尚都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必然会有和尚因为要喝水而放弃博弈,独自去打水,一旦有两个或以上的和尚都无法坚持下去时,三个和尚会很自然的协商打水的问题,因而没水喝的问题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虽然即便什么也不做,三个和尚也不会渴死,但采取适当的行动却可以使和尚们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多的饮用水。这充分说明市场固然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必要的宏观调控则可以保障市场制度和秩序,使市场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故事背后的管理学分析

在用管理学原理对该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② 管理,就一般意义而论,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

(1)原因分析

1.管理组织机构欠缺

通过上面管理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投入产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缺少最重要的一方——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该故事中,三个和尚简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管理者,更没有管理机构,这在管理学看来必然是无效率的。假如没有一位管理者,那么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或许不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加入管理的主体——方丈。故为四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假设方丈不会亲自打水,仍然是三个和尚不去打水导致的没水喝。

2.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因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责任原理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在该故事中,方丈没有对三个和尚的工作进行分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进而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3.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管理学中,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要使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如何去激励成员,使之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探索不同行为方式的激励方式,以便使组织的领导者能针对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监督,提升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在该故事中,不存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所以三个和尚既没有主动去打水的动力,又没有不打水所面临的监督与惩罚,故没有人愿意去打水。

4.缺乏团队精神

管理学中有一条法则叫“大雁法则”。大雁飞行的队形为“一”字或“人”字,这种与生俱来的飞行方式可以使雁群整体减少约30%的飞行阻力,几只大雁交替承担着全队的领头重任,最后使雁群按期到达目的地。“大雁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这对一个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没有想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精神。

(2)解决方案

管理学对这个故事的解决方法不同于经济学的解决之道,往往偏重于具体问题的现状,讲求解决问题的实效,因此可以摒弃统一的范式,提出多元的方法。其解决方法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轮流挑水。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例如规定每人每天的挑水任务,或者编排滚动日程表。

2.建立激励机制,要严明奖惩制度,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不挑重罚。

3.安排人员监督,派专人监督或者轮流监督。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应当在三个和尚之间建立起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等与寺庙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四、从这则故事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点

(1)从静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如下不同

1.分析的起点不同(对人性的假设不同)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或者说是行为假定,从本质上说不是关于人性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基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经济学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的感受为起点,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故事的原因展开分析,能够从“根”上做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相对复杂,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的过程,不断丰富对人性的认识。归纳来讲,管理学默认人都是好人,即“好人假设”③,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因此,主要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的利用问题,重点对人的组织结构做出分析探讨,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主要从人的组织方式角度进行了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经济学从单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起点,管理学从组织整体的利益为起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注点因此也相应不同。

2.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故事中即三个和尚)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在等同的基础上,提出私有产权、合作博弈的解决方法。经济学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的组织,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次序、隶属关系,并且假设人们没有才能上的差异。

管理学则不然,管理学严格区分了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二者都是以人为分析的核心。管理学中的人是存在于一个层级组织内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组织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组织中可能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在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中行为主体担任什么角色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中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等同的,是有“差序性”④的。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为根本目标,因此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

3.分析内容上的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在社会学科中科学性最强的学科,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更注重实践,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着眼点在产业和总量方面,管理学则关注微观组织本身。经济学强调趋势,注重体系的均衡性。管理学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经济学注重规范性,重视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趋势的预测,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即使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也突出的是事实的抽象描述。而管理学本质上就只能是实证性的,重视对问题的观察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决策和行为,强调理论的直观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

4.分析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偏好假定、边际范式、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等内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分析是一种严谨统一的方法, 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并对经济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方案。

与经济学相比, 管理学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因此,管理学缺乏逻辑上统一的方法论。在形式上,管理的对象是社会组织中的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因而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预测基础上的决策和计划很难做到精确。管理者必须能够熟练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来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学注重形式上的艺术性。例如在我国,管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的一个分支,直到1996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原管理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科学部, 才使管理学有了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以上四点区别,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动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上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分析过程或者说分析路径上的区别,可以从对故事解决办法的建议上得到启示。

经济学的解决方法是先自由竞争,这能够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自由竞争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基于经济学原理的解决之道。从这一过程之中,可以看到,经济学的分析由人的本性的假定开始,由内(从人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开始)及外(提出有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的予以系统剖析。

管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主体的组织关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直观而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在这则故事中,管理学认为低效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安排,如果有一名组织者制定相应的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那么这些制度一旦建立,该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制度得以实施之后,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满足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这种分析方法顺着由外(的制度)而内(最终使行为主体获得利益)的思路,最终对人的本质需求予以满足,即最终回归“经济人假设”。

对两门学科的分析过程进行简单的抽象,可得到下图:

注解:

①武博,严旭,陈晓文.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7(5).

②娄成武.管理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③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④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J].经济学家,1998,(3).

[4]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5.

[5]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

第11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投资运营;博弈分析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指的是为兴办、维护和发展养老保险事业而储备的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退出社会劳动后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养老保险为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起到提供重要保障。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名义收益率为2.18%,但加权通货膨胀率却为 2.22%,实际上,养老保险基金是在贬值和缩水。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管,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动因,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及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通过投资于资本市场实现的。但由于在我国,养老基金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监管部门对其投资的限制比较严格。这些严格的投资限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养老基金过高的投资风险,保证了养老基金的安全性,但与此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养老基金投资的收益率,导致我国养老保险收益率偏低甚至缩水。鉴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现状,大多数学者呼吁将改革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放松对其严格的管制模式,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然而,一个国家对于养老保险的监管模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对收益率的需求,还取决于其资本市场成熟度等因素,是多方面力量综合博弈的结果。本文以博弈论为基础理论,从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模式以及投资者运营违规的博弈视角,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模式做出相应分析,并提出有益启示。

一、 养老保险基金的两种监管模式及其对比

美国管制经济学家史普博对所做监管的定义如下:“监管的过程是由被管制市场中的消费者和企业、消费者偏好和企业技术、可利用的战略以及规则组合来界定的一种博弈”。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监管者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而经营者根据监管者制定的规则进行经营。但是由于双方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监管者和经营者在很多时候存在对立关系,即经营者存在违规经营的倾向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监管部门则从确保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并制止经营者的违规经营行为。经营者与监管者在利益出发点上的对立,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目前,国际上两种主要投资监管模式,即“谨慎人”监管模式以及限量监管模式。

(1)“谨慎人”监管模式。“谨慎人”监管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放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投资人对于基金资产的具体配置(如投资品种、投资比例)不做硬性的规定。“谨慎人”监管模式要求投资管理人主动自觉的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创造出最优的投资组合。一旦投资发生失误,产生经营损失,投资管理人必须能够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当初的投资决策是经过充分考虑的“谨慎”行为,否则将会为投资失策成为赔偿责任。在投资决策发生失误时,投资决策是否“谨慎”的取证难度成为“谨慎人”监管模式推广的重要考虑前提。

(2)限量监管模式。限量监管模式的主体思想是“集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投资产品种类以及比例。限量监管模式有如下弊端:一是,过分强调单个资产的流动性和资产,忽视了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全部资产的整体流动性,不同的投资组合可以对风险进行分散降低;二是,降低了投资效率,由于限量监管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管理的比较死板,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资产品种较少,不能够充分体现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投资效率;三是,缺乏弹性,由于市场环境以及投资情况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限量监管政策不能对所有的变化情况作出相应规定,缺乏弹性。然而,虽然限量监管具有很多弊端,但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限量监管却能够对基金投资人的行为作出一定的规范和约束,避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过程中出现巨大风险。

二、 模型假设

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中,可以把基金监管者以及基金运营者之间的决策看做事一个博弈过程。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博弈模型中,假定有两个参与人,分别是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部门和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者。假设养老保险运营者的行动存在两种选择:合规运营与违法运营;监管部门的行动也可以存在两种选择:“谨慎人”监管模式或限量监管模式。

(1)监管者与经营者双方利益存在不一致性。养老保险监管者和经营者均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双方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监管者的目标是达到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最大化以及安全最高化,这就要求经营者在经营中对资金的安全性作出周密考虑;而运营者的目标是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即追求项目投资利益最大化,而不以投资风险大小失为依据。从监管与运营双方的最终追求目的可以看出,双方利益不完全一致,甚至存在冲突。

(2)监管者与经营者双方均为有限理性。监管者作为策略制定机构,其策略空间为(限量监管模式、谨慎人监管模式),与之对应,投资者的策略空间为(合规运营、违规运营)。当监管者采取谨慎人监管模式时,运营者不得不按照监管机构作出的硬性规定进行低收益的投资,以此保证自身运营的合规化;当监管者采取谨慎人监管模式时,运营者拥有的投资自主空间相对较大,此时运营者处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往往采用违规经营的方式获取投资收益最大化。

三、 模型建立及分析

博弈论通过研究多个决策主体行为发生时的相互作用以及均衡问题,解决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经典经济学中关于决策主体“理性人”的假设,行为主体的行为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博弈论在分析主体行为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其自身行为偏好以及利益,还将从其他主体将作出的相应决策为决策依据,因此是一个动态的、相互的过程。

3. 结果分析。由博弈结果可以看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的选择并非依靠主观臆断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是受到一国金融市场成熟度、信息获取成本大小(监管成本)等宏观因素的综合影响。

国际经验验证了以上博弈模型分析的结果。从实际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其金融市场以及信息获得系统较为发达,对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大多数采用谨慎人监管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对养老保险的投资组合没有硬性数量规定,只是对自我投资的比例要求规定在10%以下。澳大利亚从20世纪80年代起,也放松了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制。其他一些具备稳健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国家,诸如丹麦、日本、加拿大、挪威、韩国、英国以及瑞典等发达国家,也大多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业的混业监管。与此相对,金融体系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如波兰、拉美国家、哈萨克斯坦以及匈牙利等,则采用限量监管模式。但是,其中的一些国家在限量监管的基础上,也逐渐放松监管的规则,出现向谨慎人监管模式融合的趋势。

四、 管理启示

虽然养老保险基金的谨慎人监管模式与限量监管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但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出发点以及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养老保险基金稳健投资,分散投资风险,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负责程度较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一些转型国家在管理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根据自身的管理能力、市场成熟度、制度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

其一,我国现阶段仍然适合采用限量监管模式。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呼吁放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市场,但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仍然适合采用限量监管模式。虽然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信息透明化程度、规范化程度等方面,仍然不能为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运作提供全面有效的市场制度。因此,尽管谨慎人监管模式具有较高的收益水平,我们仍要理性的看待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选择问题,坚守稳健发展的准则底线。

其二,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正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这迫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只能以稳健和安全为前提,从而阻碍其增值保值的步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结构失衡、无效性与无序性突显、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转型,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为此要从加大对资本市场产品的创新力度、促进各类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从严监管违规行为以及逐渐放宽市场化等策略着手。

参考文献:

1. 李灵.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分析及控制――基于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8.

2. 李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王家敏.博弈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的应用.特区经济,2005,(3).

4. 龙桂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改革与开放,2009,(6).

5. 曾维涛.张国清.养老基金投资的谨慎人规则及其在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中的适用.当代财经,2005,(8):44-51.

6. 刘昌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治理结构与监管模式研究.上海金融,2007,(10):49-52.

7. 林熙,林义.国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新趋势,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1):69-72.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L13DJY088)。

第12篇

关键词:意外险 费用政策 博弈

1.引言

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意外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致使其身体蒙受伤害而死亡或残疾时,保险人按照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意外伤害的发生应该具备非本意的、外来原因引起的和突然的三个条件。按照保险期限长短的不同,意外险可以分为一年期业务和短期业务。按照投保方式的不同,意外险可以分为个人意外险保险和团体意外险保险[1]。

在我国,较大的人身险保险总公司对各地分公司通常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意外险的管控也是如此。一般各家人身险总公司会根据地区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划分三至四个分公司等级标准,并据此制定对应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但是在分公司实际的意外险业务管理与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总公司与分公司对市场有认识上的差异。

首先,即使严格控制核保流程,意外险特别是团体意外险的赔付率是很难控制的,往往一桩大的团体群死群伤事件就会使一个分公司背上沉重的费用负担。但是这样的事件对于一家分公司,特别是对总公司来说,却能很好的体现人身险公司的品牌价值,对整个行业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其次,由于意外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家分公司在当地展业过程中,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展业费用压力。但在现实市场上,按照保监会提出“更好更快地发展保险业务”的精神,以及各家公司自身需求,一方面人身险总公司在更多的强调意外险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强调意外险费用管控的力度。另一方面,各地分公司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却是如何能争取更大的费用空间,以及争取节约更多的展业费用来保证按照总公司的要求发展意外险业务;其三,社会对保险业的认识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需要各家分公司、各家人身险总公司,乃至整个保险行业共同长期努力,坚持宣传,加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广泛认同。然而在其中,分公司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费用政策的导向会导致总公司乃至行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与分公司短期的经营目标相冲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总、分之间对意外险市场认识上差异要求人身险公司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需要一个更新的,更符合市场导向的思考角度,即必须考虑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在费用上的更多协同,更多的着眼于长久,而不仅仅是一个上下级简单的包干政策。因此,本文参考张维迎(2004)关于完全信息博弈的相关分析[3]和肖条军(2004)[4]关于博弈论及其应用等相关资料,运用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理论[5],从人身险总公司和分公司共同建立公司品牌、打造整体影响力的角度出发,以意外险做为分析对象(当然,也可以以其他险种为例,但本文认为分析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更有实际意义,因为它的市场波动相比其它险种更明显和直接),建立一个总公司与分公司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的博弈模型,研究总公司进行整体市场推动的投入,分公司决定进行市场推动的投入,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比例以及分公司之间的包干比例关系,为我国各家人身险总公司制定整体协同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2.一个总、分公司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模型

考虑人身险市场上有三个参与人,由一家人身险总公司和两家人身险分公司组成。假设由总公司决定进行整体意外险市场业务推动的投入,分公司决定自己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投入。总公司还决定分公司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比例。

设委托人(以下简称总公司)(P)的意外险市场业务推动的投入为(Ip),Ip0,p,人(以下简称分公司)(A)的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投入为(IA),IA0,A,(A=1,2)。设市场对两家分公司意外险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q1 (Ip,I1)=b1(Ip+1)(I1+1)1- (1.1)

q2 (Ip,I2)=b2(Ip+1)(I2+1)1- (1.2)

其中b1>0,b2>0,0≤≤1,

b1、b2表示总公司与两家分公司都没有进行业务推动的投入时,市场的正常需求;从(1.1)、(1.2)中可以看出,对拥有多家分公司的一家总公司的(Ip)对一家分公司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很大的,表明总公司通过整体业务推动投入以宣传自身品牌,提升行业美誉度比分公司作用大;()表示总公司进行意外险业务推动投入的重要性,1-表示分公司进行意外险业务推动投入的重要性。本文假设

文中所指的分公司业务推动投入是指正常的意外险业务取得费用支出及正常赔付率的支出以外的促销投入。[本文称这种正常费用为分公司符合市场行情的、可评估的固定成本(c1),(c2)]。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两家分公司,是因为实际管理过程中,地域的差异性是很大的,总公司会对不同地域分公司以不同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对此进行开展研究是有实用价值的。

设总公司意外险产品的成本是(c),总公司规定的统一意外险销售价是(Pp),销售价格一般不能随便变动。由总公司制定的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是(A),其中(A=1,2),(1-1)Pp>c,(1-2)Pp>c,1Pp>c1,2Pp>c2。总公司的收益函数为:

p(Ip,I1,I2,1,2)=[(1-1)Pp-c]b1(Ip+1)(I1+1)1-+[(1-2)Pp-c]b2(Ip+1)(I2+1)1--Ip (1.3)

两家分公司的收益函数分别为:

1(Ip,I1,1)=(1Pp-c1)b1(Ip+1)(I1+1)1--I1

(1.4)

2(Ip,I2,2)=(2Pp-c2)b2(Ip+1)(I2+1)1--I2

(1.5)

3.Stackelberg博弈分析

3.1分公司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投入

在完全信息下的总公司与两家分公司的意外险业务费用投入的动态博弈中,总公司的选择变量是(Ip),分公司选择变量是(IA)。我们考虑Stackelberg博弈的情况下,即假设总公司先选择,两家分公司观测到总公司的投入(Ip)和费用包干比例(A)后,然后选择自己的投入。

根据Stackelberg博弈的算法――逆向选择法,本文首先计算两家分公司的最优选择。对于分公司,最优化的业务推动投入(IA)一阶条件意味着:

1/I1=0,2/I2=0

解之得:

I(Ip,1)=(Ip+1)[b1(1-)](1Pp-c1)-1 (1.6)

I(Ip,2)=(Ip+1)[b2(1-)](2Pp-c2)-1 (1.7)

从(1.6)、(1.7)式、可以看到:

(1)总公司(Ip)越大,两家分公司的(I),(I)越大。总、分公司之间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投入正相关。

(2)分公司固定成本(c1),(c2)越大,两家分公司的意外险业务推动力度越小;分公司之间固定成本较大的,推动力度就较小。

(3)对于分公司,最优的业务推动投入(I),(I)与(1),(2)相关:

I(Ip,1)/1=Pp(Ip+1)[b1(1-)](1Pp-c1)>0 (1.8)

I(Ip,2)/2=Pp(Ip+1)[b2(1-)](2Pp-c2)>0 (1.9)

由(1.8)、(1.9)可以看出,总公司给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1),(2)越大,两家分公司的意外险业务推动力度越大。费用包干比例与分公司业务推动正相关。

3.2总公司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投入

根据式(1.6)、(1.7),总公司的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

p[Ip,I(Ip,1),I(Ip,2),1,2]=[(1-1)Pp-c]b1(Ip+1)(1-)(1Pp-c1)+[(1-2)Pp-c]b2(Ip+1)(1-)(2Pp-c2)-Ip (1.10)

由此可以得关于(Ip)的偏导数为:

=[(1-1)Pp-c]b1(1-)(1Pp-c1)+[(1-2)Pp-c]b2(1-)(2Pp-c2)-1 (1.11)

从式(1.8)可以看到:

①如果式(1.11)大于0,说明总公司的业务推动投入越大,总公司的收益越大,最优投入为(Ip)。

②如果式(1.11)小于0,说明总公司的业务推动越大,总公司的收益越小,则Ip=0。

3.3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是(A)

根据式(1.10)求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1),(2)的二阶导数:

=--1Pp(Pp+c)b1(Ip+1)(1-)(1Pp-c1)+P[(1-1)Pp-c]b1(Ip+1)-1-2(1-)(1Pp-c1)

=-Pp-1(Pp+c)b2(Ip+1)(1-)(2Pp-c2)+P[(1-2)Pp-c]b2(Ip+1)-1-2(1-)(2Pp-c2)

根据式(1.12)、(1.13)可以得到p[Ip,I(Ip,1),I(Ip,2),1,2]为费用包干比例(1),(2)的严格凹函数。根据式(1.10)可求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1),(2)的一阶条件,满足一阶条件的可行解为最优费用包干比例。

=-(Pp+c)b1(Ip+1)(1-)(1Pp-c1)+P[(1-1)Pp-c]b1(Ip+1)-1(1-)(1Pp-c1)=0 (1.14)

=-(Pp+c)b2(Ip+1)(1-)(2Pp-c2)+P[(1-2)Pp-c]b2(Ip+1)-1(1-)(2Pp-c2)=0 (1.15)

解式(1.14)、(1.15)得:

1=1+ (1.16)

2=1+ (1.17)

由(1.16)、(1.17)可以看出,分公司意外险费用包干比例(1),(2)不仅与总公司规定的(Pp)下固定成本(c1),(c2)有关,同时也与()的取值范围有关:

①若=0,即总公司不做任何业务推动的投入时,1=2=1-。

②本文假设=

③可以看到固定成本(c1),(c2)越大,意外险费用包干比例(1),(2)越大,二者间正相关。固定成本越大的分公司,费用包干比例越大的。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得总公司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最优投入、两家分公司意外险业务推动的最优投入、分公司意外险最优费用包干比例的一般表述如下:

①I(Ip,1)=(Ip+1)[b1(1-)](1Pp-c1)-1;

②I(Ip,2)=(Ip+1)[b2(1-)](2Pp-c2)-1;

③1=1+,并满足1>;

④2=1+,并满足2>;

⑤如果式(1.11)大于0,说明总公司的业务推动投入越大,总公司的收益越大,最优投入为(Ip)。

通过本文对完全信息下的总公司与两家分公司间的意外险业务费用投入动态博弈分析,研究了总公司进行整体市场推动的投入,分公司进行市场推动的投入,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意外险费用包干比例以及分公司之间的包干比例相对关系,一方面说明总公司与分公司应该多从公司建立长期品牌、打造整体影响力的角度出发,共同关注和开发意外险市场的业务推动;另一方面说明总公司在制定费用包干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分公司不同地域的差异化情况,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保证分公司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样意外险费用包干政策才有真正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江生忠,祝向军.保险经营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1-482.

[2]Ma,Jun,Modeling central-local fiscal relation in china [J].China Economic Review,1995,6:105-136.

[3]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364.

[4] 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586.

[5] 拉丰,马赫蒂摩.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模型(陈志俊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