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时间:2023-09-22 17:0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的经典理论

第1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teach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ingle cas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comparative teaching based on cases and its meaning from the aspect of training practical and creative talents.

关键词: 管理学教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实施过程

Key words: management teaching;comparative teaching based on cases;practice process

0引言

案例教学法已被证明是管理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过程,提高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然而,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一个至今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很难选择出与管理理论有效匹配的高质量案例,这在国内管理学教学的本土化案例的选取上表现更为突出,影响了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表明,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案例教学法主要突出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突出案例的选择、组织、评价与反馈。史孝志(2006)指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1]。张奎香(2007)从观念、课堂教学方法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阐述了管理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程序[2]。秦立栓(2008)从高质量案例编制的角度,提出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刘芳(2008)基于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特点,阐述了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相关应用问题[4]。案例教学的研究及其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显著地提升了管理学的教和学的水平,但始终面对经典案例和本土代表性案例缺乏的难题。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法,这不但可以弥补单个案例教学的不足,而且体现了"管理活动 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孪生发展过程。其突出意义表现为两点:(1)弥补个案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强调案例对比的启发性和思考性;(2)体现和突出管理理论应用的有效性、差异性、环境性和探索性,避免"管理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错误观点。

1案例教学法面临的不足

案例教学起源于1925年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选取与管理理论有效匹配的高质量案例很难。主要表现为:

1.1 案例选择的质量不高。管理学的授课对象既无经济管理的知识储备又无工作经验或感性认识,自然提高了对所选取案例的质量要求。目前,管理学案例存在短小或过大问题,短小到类似于简单故事,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过大到包罗万象,不能突出教学重点,结果是学生理解不深或模糊;案例存在过于简单或陈旧,简单到一看就明白,缺乏讨论性和启发性,陈旧到与现实经济环境不符,缺乏现实性;案例存在拿来主义,直接引用案例,特别是国外案例,淡化了本土色彩。

1.2 教师的实践与教学能力缺乏。案例教学本身是一种较高难度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对理论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还能将管理理论与所选择的案例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高校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难于对案例进行深入地点评,缺乏启发性,案例的效果难以凸现,案例教学只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简单补充或调节。

1.3 案例渠道狭窄。本土性案例的缺失一直是管理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难题,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一问题有所改善,但仍然满足不了普通本科教育的要求。诚然,国外案例的引用确实有助于学生对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但由于国情不同,经济环境不一样,影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目前,本土案例已大量进入课堂,最为重要的,也是难于解决的,就是经典案例本身就缺乏,选择与教学匹配的案例就更难。

1.4 理论与实践相匹配的案例不多。管理学的教学总体上是按照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五大职能展开,这就要求课堂必须引入与之匹配的教学案例,但实质上存在的问题是,要么案例过小不能满足相应教学内容的要求,要么过大不能突出相应的教学重点;要么是国内或国外案例,不能形成对比,降低学生的鉴别力。如果论及案例的经典性,这一问题就更加凸现,适用案例特别稀缺。

1.5 案例教学时间偏少。管理课程不能忽视案例教学,特别是案例教学的时间投入,这不但达不到管理学的教学效果,而且与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也不符。目前,部分高校,受教学总学时的限制,逐步压缩管理学教学和实践的学时,导致案例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多数案例列为考试的一种题型,并没有有效的用在课堂或实践教学上。同时,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惯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理论应用。

2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基于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及其更新遵循"管理活动 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的循环互动过程,本文提出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法弥补个体案例教学法的不足。此教学法突出围绕教学内容的案例对比,强化案例的思考性、讨论性和启发性;突出国外案例和本土案例的对比,强化感知性和应用性;突出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比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实施过程的特殊性,结合教学实践,简述如下:

2.1 课前准备

2.1.1 教学准备。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是进行案例对比教学的首要前提。在选择教学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选择适宜的组合案例,体现案例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比性。根据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讨方案、组织形式及对可预知结果的预案准备。

2.1.2 学生准备。在教学开始初,授课教师应阐述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下发课堂教学案例,每一教学内容应至少配备两个以上对比性强的特色或经典案例,并列明所要讨论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做好预习,提交各自预习内容和效果;同时,提示案例的分析角度、思考方法和基本思路。

2.1.3 教室和教学设备的准备。对比式案例教学突出师生互动,主要以多向交流的形式出现。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如投影设备、电脑、网络、话筒等,并提前检查故障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

2.2 课堂讨论、归纳与总结

2.2.1 科学分组、明确讨论提纲。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自身特点,按照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原则,按6-8人的标准将班级学生分组,并确定正负组长。各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制定讨论纲要及讨论重点,并分发至各组员。

2.2.2 讨论、总结与交流。在规定时间内,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案例分析、讨论,自由地阐述个人观点。期间,教师应积极地巡回于各组之间,了解各组讨论进展,适时予以鼓励、引导与启发,特别当同学们的讨论进入思维误区和陷于僵局时,要参与其中,保证讨论正确、有效进行。讨论时间一到,各组立即停止讨论,组长代表本组阐述讨论情况,阐述案例背景,突出案例中所涉及的管理职能、不同案例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讨论中的思考与启发。期间,教师应尽可能地记录下同学们的讨论情况,特别是闪光点与不足。

2.2.3 点评与延伸。点评是对比式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讨论训练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观察力、鉴别力和想象力。点评起到升华和延伸作用,一要从案例出发,回答案例所要回答的问题,阐述其隐含的管理思想,特别是案例对比下的思考和启迪。二要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实质性总结,注重突出优点,鼓励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善于想象,特别是讨论智慧的撞击;诚然,各组讨论的情况肯定存在差异,要特别关注并鼓励讨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小组,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起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最后,基于点评,延伸案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布置课后阅读和作业,作业中应体现自我设计部分。

2.3 课后总结与实践课后,学生不仅要按时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特别是基于所学内容和案例的讨论,要求学生从事后角度补充和完善案例中的不足之处,设计研究对象的发展与未来。同时,可安排部分学生到本校的专业实习基地考察和了解,加深对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的理解与掌握。

3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效果

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弥补了个案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以对比鉴别的形式,通过情景模拟开拓思维、启发思考,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孪生互动过程。

3.1 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只不过是当时背景下一种管理活动的描述,阐述了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它具有借鉴和模拟的功能,是过去情景的再现,但不能代替未来。案例对比,特别是同一国度不同背景下的案例和不同国度下案例的对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2 增强学习主动性、达到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的统一。案例教学,特别是对比式案例教学,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再现了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的生动场面,使学生处于问题分析与决策的主角角色,教师起到导演的角色,整个过程是情景再现,生动活泼,学生用"心"去学习管理理论,用"智"去实践,结果不言而喻。

3.3 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的衔接。理论学习是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没有理论的科学指导,难以运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并提出创造性建议;能力培养是理论教学的目标,是检验理论教学的重要衡量标准,这势必要求我们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模拟的衔接。

3.4 实现教学的拟真性。用于对比式教学的案例大多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具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和时间顺序,很多案例还对事件主人公进行心理活动描写,这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高度拟真的场景,也让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更快、更好的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

4结束语

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法以案例对比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实际情景,阐述了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的实践与发展过程;弥补了个案案例教学法,特别是经典案例和本土案例稀缺的不足;突出了案例时效性和背景性的差异。本文从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了案例对比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旨在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孝志.管理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考[J]. 理论观察,2006,(3):132-133.

[2]张奎香.管理学案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24(1):144-146.

第2篇

1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创新

1.1基于职业能力视角,培养应用人才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其职业活动与职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行业属性和工作岗位不同,任职者所需的职业能力也不同。职业能力伴随着劳动和职业的产生而生成,是个体从事职业的必要条件,对个体的生存、生活和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职业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概念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人才立足社会的能力因素,是人才自我发展的能力条件,是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手段[3]。国内人才供求失衡背景下,欲使学生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占得先机,独立学院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视角,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案例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案例教学法的首创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柯里斯托弗•格伦姆布斯•朗德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认为,若你阅读了大量案例,特别是判决正确的案例,真理就出现在你的面前[4]。在国外,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工商管理、设计、工程专业等课程教学中[5]。独立学院学生鲜明的特点要求所有课程能够穿插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或故事,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讨论[6]。案例教学通过将理论讲授创新性地寓于实际环境中,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所讲理论,挑选经典案例,设置情景,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读文献,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论证方案,使学生理解管理原理与理论,掌握管理技术与方法,提高职业能力。

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现状管理学是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基础课,其课程性质与特点要求引入案例教学法。“灌输式”教学法影响根深蒂固,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欠佳,所选案例质量不高、过于陈旧、缺乏代表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等,使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在我院,管理学是12个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总学分为3,总课时为48。为提升教学效果,管理学课程组与督导组专家及管理系教授展开多次讨论,以“基于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总纲,以“够用”为原则,以“能用”为目的,设计了“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并于2009级管理学教学中加以实践。现实而生动的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案说理”,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有了深入了解,巩固了理论知识,开拓了思路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问题我院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虽然明显,但不可避免存在着问题和亟需优化之处。课程组以2009级经管类学生为调查对象,围绕“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实践”,设计了调查问卷,抽取学号尾号为“3、6、9”的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509份。调查发现“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对案例教学不够重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计划性不强,设计欠妥当,积极性不高;部分案例稍显陈旧,与现实脱节,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角色转变不够彻底,仍有个别教师“独霸”课堂之现象;组织、协调与控制不当;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相对滞后,评价体系尚不合理。上述问题若不尽快解决,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

3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

我院“职业能力导向型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环节”、“课中实施环节”和“课后评价环节”。针对案例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案例教学相关理论,课程组认为,在后期案例教学实践中,应该始终围绕“学以致用”的目的,坚持“职业能力导向”的原则,体现“应用特色”,重视“以案说理”,不断探索和研究,继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1课前准备环节的优化

3.1.1做足思想准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案例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要真正意识到案例教学的独特性,扬弃传统教学的经验和做法;要尽快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要求;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解惑者、讲演者、裁判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控制者”;要事先宣讲案例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重视案例教学,做好思想准备,从“被动接受者”变为“自主学习者”。

3.1.2精心安排设计授课过程中穿插小例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而是调味品。真正的案例教学要求在“课堂实施环节”之前围绕“在哪些章节安排什么案例”、“抽多少课时用于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用时多久”、“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和“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进行精心安排和合理设计,以确保教学效果。后期实践中,可针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分别设置1个案例,再安排2~3个综合案例,以涵盖课程所有内容,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从48个总学时中抽出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组内讨论、代表发言、分组对抗、总结点评等环节的时长,可根据案例的长短和难易程度、问题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小组的多少以及讨论进展情况等进行权变;实施过程中可委任班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控制;事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3.1.3选编经典案例精挑细选经典案例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独立学院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应遵守以下原则:教学目的突出,案例内容典型,中外案例合璧,篇幅信息适中,师生角色分工,学时分配合理。这为挑选案例明确了具体要求。后期实践中,应坚持“巩固理论、着重实践、强调能力”的原则,选择经典、热点、恰当、合适的案例,提高案例质量。课程组还应尽快编写《管理学案例集锦》,以供案例教学使用。

3.1.4准备相关资料首先,教师要寻找机会,参与实践,掌握一手资料,充实和更新案例内容。其次,教师可采用实时案例更新法,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课下准备的积极性,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精心准备后的见解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9]。最后,教师将准备好的相关资料群发给学生,并要求其仔细研读,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

3.1.5完善基础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保障案例教学,我院投资建成有案例讨论室和开放式案例讨论区。管理员须事先安装调试好讨论室电脑的软硬件,教师须于课前将所有资料拷到电脑上,以备学生使用电脑查阅和研读资料;保洁员须确保讨论区的长条桌椅干净整洁,以供学生分组讨论之用。

3.2课中实施环节的优化

3.2.1提出问题,明确要求基于案例及所讲理论知识,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辩论对抗及组间互评等环节做出明确要求,并希望学生严格遵守。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2合理分组,恰当分工根据班级规模进行分组,每组以7~10人为宜。组内分工时,既可以“毛遂自荐”形式产生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资料搜集员和PPT制作员等,亦可由教师指派组长,并授权组长根据任务轻重和组员特点等恰当地分工。此环节须控制在5分钟内。

3.2.3组内讨论,准备充分我院管理学是大班授课,每个大班由3个小班组成,分组讨论案例时,组织、协调和控制的难度较大。教师要做好指导者、监督者、协调者,并仔细记录各组讨论情况,以便综合打分。组长务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关系,控制异常。每个组员务必当好主角,围绕案例及问题充分讨论。此环节须控制在30~35分钟内。

3.2.4代表发言,组间交流基于小组讨论,展开大班交流,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每个小组由所选代表上台分享本组讨论的结果,其发言须有PPT辅助;其余各组务必认真聆听,若有不同观点或疑问,可以各抒己见,交流看法。亦可通过“分组对抗辩论”,由甲方陈述观点,乙方提出问题,要求予以解答,从而使看法更全面,讨论更深入,效果更理想。辩论过程须由教师实时掌控,维持秩序,以确保效果。此环节控制在15钟内。

3.2.5概括总结,成绩评定教师须对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和对抗辩论等进行概括总结。管理无定论,难免有分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无需给出正确答案,只需对学生态度是否认真、参与是否积极、准备是否充分、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准确、礼仪是否得当、团队是否协作等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关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教师可事先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详细记录,分别打分。笔者曾经从3个行政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男生和一女生组成6人评委团,详细解说评分指标和打分依据后,由评委团对代表发言及对抗辩论情况进行打分,最后进行汇总,给出每组得分,效果令人满意。另外,基于公平原则,组长、发言人及PPT制作人等所得分数应适当高于普通成员。

3.3课后评价环节的优化

第3篇

1.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存在误解,把举例子简单地认为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目的首先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通过案例要解决什么样的管理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案例专家雷诺慈的教学目标分层法,将案例进行与教学目标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应配合教学内容的进行案例设计,还要考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具体行为表现。

2.案例的选择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要想使得课程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要想案例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选择来选择案例。所选取的案例要具备几个本特征:第一,真实性。切不可杜撰,胡编乱造,案例应当原原本本地描述事实发生的过程。第二,经典性。案例不要害怕老,只要能真切地反映出问题,与课程所讲内容紧密结合,案例中的问题能够发人深思。第三,启发性。案例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需要学生参与,所以案例要具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思考和讨论的作用。(2)案例的来源。现在教师找案例主要运用一些MBA经典案例,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管理案例,还有一些是国内的经典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自一些新闻、报刊杂志等。一般MBA的经典案例都是从哈佛案例库中选取的,案例中提到的企业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通过商品以及其它媒介获取的一些信息、经典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国内的案例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等三大案例中心,案例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环境,也非常受欢迎,但数量少。最后,案例内容的要注重案例的理论性、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方能保证案例的质量,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解决问题。(3)案例资料的组织整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选择的案例会很长,若不加以整理,会影响课堂效果。课堂时间的分配要注意,切不可让过长的案例占用太多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案例进行整理,严格围绕教学目标,最好选择短小精悍的案例,信息量也要适当。(4)授课对象的学习准备。授课教师除了自己要准备课程之外,还要注意学生在知识上的准备,这样有助于课程的顺利进行。首先,学校应有较完备的专业图书馆,便于学生查阅资料。其次,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所要准备的知识点。最后,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3.案例的展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计划好:案例呈现的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一是以例引理,就是先呈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从而从案例中的讨论过程中推理原理。这种做法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管理学决策部分,有一章节是决策的影响因素,可选择一个经典案例,比如迪斯尼在法国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很容易掌握抽象的知识点。二是以理引例,就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原理,后呈现案例。主要作用在于抽选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的讨论

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来。教师可通过分组竞争、自由发言等多种方式组织讨论。通常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间的分配。除了要注意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分配的时间外,由于学生较多,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人数以及参与程度。(2)控制进程。教师要发挥有效控制课堂的能力,既要善于控制学生的过度激动的场面,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讨论的主题,尽量减少无意义的争论。(3)点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就学生所有的讨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充分的肯行,不足之处也要提出。同时,教师也结合教学目标发表个人的独特的见解。最后,要把案例讨论过程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或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现今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创新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长期的教育体制所限,特别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参与程度不高,这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案例教学才会在以后应用得更为广泛,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茜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

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药事管理学;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R-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40-01

案例教学法在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已使用多年,尤其在法学、医学相关课程教学中应用更加广泛。药事管理学课程又是由医药学、法学、管理学相关内容构成。[1]学科内容、结构等客观属性决定了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本文就实践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经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

1案例教学实施步骤

《药事管理学》是我校药学院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教学计划48学时。教学进行中案例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基础理论讲授前,向学生分发完整的案例内容;②授课过程中,理论与案例内容相互结合,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③授课结束时,以案例为依托,学生分组、分别扮演相应角色进行讨论。为达到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1优化案例库:药事管理学经典案例是该教学法成功推行的重要保障。案例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案例描述能够最大程度还原事件发生的真实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角色扮演者判断环境的真实性。二是系统性,案例描述不仅仅孤立阐述事件发生过程。“案例”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外部环境、事件内部运行状态,这需要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案例剖析。三是典型性,近年来发生药品不良事件,诸如,刺五加注射剂事件、毒胶囊事件等。这些案例都是医药界、学术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

1.2问题的设计:优质的案例还要配合有针对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求能够切入事件发生的本质,还要兼顾引导学生深刻性的思考,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范围,应用相关学科内容解答这些问题。案例教学通常设置两种问题,即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允许学生阐述较多开放式观点。封闭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想法,这类问题对于数据、结论的回答比较有效。[2]

1.3讨论的开展:分组讨论与学生角色定位是实施案例教学讨论课的必要事项,这也是评价案例教学效果、反馈学生接受程度的有效方法。开展讨论课分为课堂讨论阶段和讨论总结阶段;分析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事项,案例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教师可以在一名或若干名学生回答案例涉及的问题后,寻找答案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原因并提出对应措施。同时,针对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做必要的引导,使讨论重新回到问题主旨,并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化。

2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引入一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在于优点大于缺点,否则没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确实有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调动学生主动性参与角色定位解决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1案例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角色定位,直接面对药学实践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应用药事管理学基本理论解决实例所涉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确保理论直接应用于药学实践,这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药事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兴趣和决策实际问题的信心。

2.2案例教学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不同问题充分准备。实践教学发现,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也能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发表评论。因较为宽松的环境,讨论也容易开展得比较深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拓宽思维,从而向教师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3]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有哪些疑问和问题,并且针对这些疑问和问题事先进行书面答案的整理,这期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要求案例指导教师要对诸多相关学科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3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任何教学方法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有目共睹,但其缺点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3.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冲突:由于当前高校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此种方法,教师是绝对主要角色,学生作为被动听众只要做好笔记按时听讲基本能够面对相关课程的问题。在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教学初始阶段参与讨论不积极或干脆不主动寻求问题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平衡其他学习方法带来思维惯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2案例本身的限制:案例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即是案例本身的质量,编撰优质的案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受政策、市场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限制,很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编撰的案例,可能连续使用几个教学循环后,案例与市场管理环境、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契合。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寻找新的案例,这就需要继续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经济方面的偿付。针对案例本身的问题,笔者以为,如果广泛开始案例教学法,有必要加强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获取经典案例,不断填充教学素材。此外,近年来有些高校针对案例教学进行教学科研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例匮乏的窘境。

4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一方面增加了本课程教学法的多样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另一方在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药学人才背景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案例教学法,重点在案例建设和教学技术的运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文献

[1]孟锐.药事管理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专题式;经典研读;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57-02

承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个普遍共识:即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系统性强、教学内容多,就专业教学的课时量来看,在注重系统化教学的同时,难以实现在课堂内对于某一专题的深度探讨和深入理解,很容易造成只顾及全面知识的介绍,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的纵深思考,这就使得教学效果仅停留于简单的专业知识概念框架,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表象化、教条化,从而影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为此,基于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特点及本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本人以所授课程《公共政策学》为实践样本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引入系统化教学与引导学生专题式经典研读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在理论梳理的同时辅以经典文献阅读,将课堂听讲与课下自主阅读有机结合,以经典书为索引,以教材式的框架为模板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所谓经典研读,简单点说就是阅读与研修本学科的经典文献。通过在常规的系统化理论教学过程中嵌入专题式经典研读的教学环节,强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内外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锋、思维碰撞,能够使学生在加深专业知识交流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更能够为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施该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推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引入这样一种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变过去由专业教师单独讲授的“一言堂”模式,变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仅可以采用主题发言、小组汇报的形式,也可以由不同观点的同学提出疑问供大家讨论与争鸣,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有趣,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此外,作为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情况,掌握每个学生对研读资料的分析水平,同时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每一次的经典阅读也是一次新的学习之旅,必将积累不同的学习感悟,发现更多前人的思想闪光处,无形中逐步夯实了教师自身的专业体系,拓宽了教师自身的专业视野。

第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呈现两种不良状态:一种是虚心向学,苦下功夫,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平日不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这两种学习状态与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严重偏离。而究其原因,问题均出在学习方法上。笔者通过与班级学生课下访谈得出结论,结合教学过程采取经典研读,可以适当地施予学生压力,并且能通过集体讨论、辨析和教师总结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有助于课程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二、实施该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整体优化。依据教材编写教学大纲以完成基本教学为基础,经典文献的研读为辅助,做系统化的设计,整体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到课堂讲授和课外专题研读、研讨相结合。

第二,知识容量大,视野开阔,覆盖面广。在总体教学框架中,各主题内容的覆盖面力求宽泛,尤其注重选择有代表性的前沿理论。

第三,突出重点,详略有度。

三、实施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及考核指标

具体步骤:首先,由任课老师指定经典文献、经典书籍或者经典公共问题评论等材料,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进行阅读与思考(阅读周期通常为一周);其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每次抽取若干名学生,作为每次经典研读学习讨论课的指定发言人,根据相应的评分要素进行考核。再次,发言过后,评委及观众可进行提问,提问应由讲述者回答,其他人有独到见解也可回答。若论辩交锋情况出现,视其回答问题的观点正确、逻辑层次、深刻程度、流利度以及最终有无解答提问者的解答等方面酌情加分。最后,每位同学在经典研读讨论课上,需要上交一份此次规定经典研读内容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

考核指标:

第一,读后感演讲:(60分)

1.仪态仪容:服装是否正规、得体,妆扮是否自然、得体,台风是否自然、大方,肢体语言是否简洁、得体。(5分)

2.语言表达:普通话是否标准,感情是否丰富,语意是否清楚,语言组织是否符合逻辑,用词是否准确,演讲是否能完全脱稿连贯流畅表达。(10分)

3.主题内容:演讲内容是否完整、丰富,演讲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10分)

4.逻辑结构:演讲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10分)

5.分析结论:经典研读材料分析的是否有结论,结论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20分)

6.时间安排:详略是否得当,时间控制是否得当(是否超时)。(5分)

第二,读后感写作:(20分)

1.内容:对于经典材料主题内容把握是否准确、完整,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5分)

2.结构:结构是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清晰完整、符合逻辑。(5分)

3.感悟:研读的感悟是否深刻独特,并体现个人独特视角,能否引起他人共鸣。(10分)

第三,论辩交锋与创新:(20分)

1.问答:所提问题是否新颖独特,是否具有说服力,随机应变能力如何;论辩过程中把控全局的能力如何,小组协调程度如何。(10分)

2.创新:演讲内容、演讲形式等方面的闪光点;任何独到之处都可加分。(10分)

四、实施该方法后取得的效果

笔者在自己所授课程《公共政策学》实施该教学方法后,取得了如下的效果:

第一,这种教学方式处于初步尝试阶段,从第一次实施效果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按照具体的任务要求认真进行课下准备并完成读后感,但是在课堂上形成激烈交锋的时段较少,这说明在平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深入思辨、开展论辩的能力。读后感整体完成的质量较好,学生态度较认真,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并在课堂上勇于阐述个人的观点。

第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简单统计,学生普遍认为能够从课堂内、外经典研读的交流与思考中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活跃思维思路,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为以后的学业深造做铺垫。学生对于经典研读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认为采用过经典研读教学方法的老师比较清楚经典研读的目的及其意义。

第三,根据问卷调查的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对专业课老师的授课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将两个年级学生的建议汇总如下:

1.期望授课教师更多地与学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研修或带领学生开展外出实践。

3.加强文献研读与拓展思考,多结合社会时政、实事进行分析,和学生交流、交换观点与思想。

4.课堂形式应更为丰富多彩,可以案例教学、经典研读、课外实践、课程讲座等多种形式相互穿插于课堂之中等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五、个人小结与反思

首先,与课程同步的、紧密相关的经典专题材料的选择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自己广泛地进行阅读,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实际的文献。程度过高,学生即使按老师要求去读了,也有可能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读懂,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程度过低,又有可能达不到研读的目的。因此,经典材料的甄选可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挑选出适合的文献并建立学科经典资料库。

其次,从哪个年级开始实施经典研读的方案?对于大一、大二年级的本科学生,接受的课程几乎都是大学通识教育课,此时进入专业书籍/文献的研读是否适当。有老师认为从二年级开始就应该进入高要求高水平的经典研读,那么,往后的专业课是否能继续地保持和跟进,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沿用这样的方法,有的著作在二年级某门课上就提及或有部分学生课下已经读过了,那么以后在专业课课堂里还有没有必要介绍,或者介绍多少?这些问题还需要在教研活动中继续交流与思索。

第6篇

关键词:管理学 案例教学 问题 对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开始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强化教学改革是一条重要出路,必须转变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管理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不宜简单地进行纯理论教学,在教法改革中,必须将案例引入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管理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管理学是比较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课程集人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同时,现代管理学也兼收并蓄了计算机科学、数理学等相关内容。管理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管理学强调管理规律,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实践者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该学科特点决定了理论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学生在学习管理学课程时,由于从未涉及此领域,无论管理理论、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在这种基础上学习,很难体会到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法过程,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与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必须克服当前的一些教学困境。

1.教师问题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没有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这对于习惯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来说存在一些困难。从思想上来说,案例教学法虽然引入我国已有一段较长时间,但很多教师仍然无法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行为惯性,传统依赖性强,案例教学法通常只作为补充教法手段出现,难以发挥它的主体效用。

2.教材问题

教师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经典国外教学案例的引进。这是最多引用的,也是国外教学经典的结晶,教学意义立竿见影,但往往翻版的多,创新的少。二是课堂引用的案例只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没有形成案例教学的总体规划与实践。三是案例来源于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改写的实例,缺少深加工。这样,我们的教学案例往往较简单,缺乏综合性;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国外案例较多,国内案例较少,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很难直接借鉴;企业管理方面案例偏多,非企业管理案例少。

3.基础设施薄弱

管理学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式的实践教学,因此必须有一定硬件设施为基础,包括模拟、演示以及多功能应设条件。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硬件设施严重落后,基本仍然以教师、教室、课堂三点为主,设施落后,信息资料少,教学资源不足。

4.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案例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决策,探讨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力。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缺乏理论知识,社会阅历不深,普遍感到适应能力不足,难度较大。

5.推行案例教学方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首先,学校对教师参加案例教学法方面的培训支持不够。其次,采集编制案例耗时费力,并且不能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成果,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发表学术成果而不专注于案例教法研究。再次,目前我国教师教学质量评定机制不完善,教学质量核定数据还不能完全客观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最后,从当前的很多教学比赛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来看,也没有把新法研究作为一个具体的衡量指标。

三、解决对策

1.不断拓宽途径,发展师资力量

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担任管理学的教师接受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鼓励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任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企业运作程序;积极开展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聘用企业管理人才为高校兼职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此外,学校应有目的地引进具有留学背景的,能承担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教师。

2.选用高质量管理学案例

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与案例的质量,为此,教学案例一是要国外案例与国内案例相结合。国外案例能有利于学生很好地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存在国情不相适应的问题,而国内案例的优势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选用案例要注意综合性,注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三是要选用各行各业的案例,加强对非企业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学会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其他的具体行业的问题,增加对整个社会的认识。

3.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教学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室条件方面。必要的设施条件包括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讲台、板书、软板、投影、麦克风、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根据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实际,班级人数尽可能控制在40人以内,案例研讨小组的规模则定在4~8个之间比较合适。

4.提升学生适应管理案例教学的能力

要推行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流程上必须及时更新。首先,要提前把教学内容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为即将开始的新课程进行积极的知识储备,确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其次,强调实践。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应以案例中“当事人”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并提出解决方案。

5.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是一项任务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的教学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法的培训和学习,对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进行观摩和推广。同时,应制定规范性制度和激励措施,政策上鼓励教师积极实践,如定期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并优先予以发表或出版,职称评定方面予以倾斜等等。

参考文献:

[1]王雪.论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及作用[EB/OL].[J].技术与教育,2008(2).

[2]万慧杰.管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EB/OL].品牌,2010(10).

[3]熊学萍,何劲.跨越管理学案例教学障碍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7).

作者简介:

王晓波(1964-),男,吉林人,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与教法。

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问题;思考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不够规范、丰富、合理,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

案例教学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案例质量影响。目前国内案例教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国外案例过多,本土案例较少。国外企业文化背景和国内差异极大,且国外案例一般较长,学生对案例的制度背景等多方面缺乏了解,不利于分析案例;案例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只局限于知识点;案例只重叙述,而缺乏必要背景材料,致使学生无法进入角色进行分析;案例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案例缺乏科学设计。

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多种角色,既要做案例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又要做好引导者和激励者,还要充当观点的提炼者和总结者。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能力,但由于条件限制,教师无法长期深入企业,一些教师甚至没有任何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

(三)学生适应案例能力不强,积极性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已经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同时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实践经验不足,对于案例教学这一全新方式普遍适应不足,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答非所问,形成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固定课时限制了案例教学的运用

管理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通常是在第一学期开设,课时一般在70学时左右。而案例教学是一种较为耗费课时的教学方法,讨论一个案例有时就需要1~2个课时,如果案例教学课时所占比例太多,就会影响基础理论的讲授时间,而对于大一学生而言,系统理论知识还应该是主体。这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形成理论讲授仓促、深度不足、案例教学也不能充分开展的状况。

二、完善案例教学的思考

(一)精心选择与设计案例

1.选择案例要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而且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易于接受的程度以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

2.选择典型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管理理论知识,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转化为技能。

3.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国内外案例相结合,突出本土化案例。属于管理基本理论与原则研究性问题可直接选用国外优秀案例;而对于具体管理实践环节的研究,最好选用国内案例。

4.选取案例要新颖,有吸引力,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5.案例要短小精悍,难易适度,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案例教学的投入,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要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如“管理案例库”“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创建等。这样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景中体悟管理实践,使管理学的教学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案例教学研讨会,或外出观摩,或聘请专家、教授,讲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点、关键步骤;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安排管理学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三)提高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做好导演角色,把握方向,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广开言路积极发言,要充分给予每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应将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作为期末成绩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课时比例

在课时受限的情况下,可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做一些适当调整,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授,对一般内容讲授要点,则可节省时间进行案例教学。

(五)采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多样化,寓言故事、经典名著、拓展游戏、精彩电影等等都可作为案例教学形式,如讲授组织文化、领导、沟通时可放映《亮剑》片段,感受亮剑精神;讲授决策时,可通过头脑风暴游戏让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既增强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陶应虎.案例教学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第8篇

亨利・明茨伯格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创立了在管理界影响深远的管理角色学派、战略过程学派和实践管理教育范式,他同时是美国战略管理协会的创始人及前主席,国际实践管理教育联盟的创始人及前主任。自1968年取得MIT管理学博士以来,他一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任教,同时担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访问教授。

本书于1973年出版,是以明茨伯格1968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的经理――由有结构的观察确定的经理活动、角色和程序》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为基础完成的。它全面地阐述了经理工作的特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经理工作中的变化及经理职务的类型、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要点、经理工作的未来等基本问题,并评介了其他管理学派有关经理职务的各种观点。

该书提出的经理角色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管理学教科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书是作者最知名的著作,奠定了其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迄今无人能超越。

本书是经理角色管理学派最早出版的经典著作。很多人至今仍乐此不疲地回忆着当年明茨伯格这本书的命运。据说当年亨利 ・明茨伯格曾经把自己这篇博士论文的手稿寄给了15家出版社,但是都被一一退回了,亨利・明茨伯格修改了一次之后又寄了出去,才最终得到了一家出版社老板的青睐。然而,能够凭借此书一举奠定亨利・明茨伯格“经理人角色理论巨匠”的地位,恐怕不仅是这个出版商,也是亨利・明茨伯格自己没有想到的。

在这本奠定其管理大师地位的著作中,明茨伯格指出了4个对管理者的工作产生影响的变量,并将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分为3个大类,在这3个大类中又细分管理者的工作角色为10种。于是,4个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变量+3个类别的管理活动+10种管理者的工作角色,就揭示出管理工作的本质。

书中提出了对现实管理非常有意义的一点:总裁或企业管理的最高领导者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是拥有信息量最庞大的人!也就是说,管理的权力来源于信息!

第9篇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表现有:上课时靠后坐,甚至前几排都是空的;上课时玩手机、听耳机,心思全在课堂外;上课时昏昏欲睡甚至干脆趴在桌上睡觉,下课时却生龙活虎;上课时聊意正浓、窃窃私语,有的甚至说话声使得老师无法正常讲课;上课时吃东西、随意进出教室等等。总的来看,普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高,其次是职高的学生,最差的是3+2的学生。

(二)教材编写偏重理论化

教材中引用的案例较少,使得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难以紧密的结合起来;教材中陈述和介绍的管理基本理论较多,很多学生难以掌握;教材课后练习较少,特别是缺乏典型的案例分析思考题等等。教材偏重理论化,较多地介绍基本理论知识,较少地引入社会典型管理案例,使得其很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起自我学习的强烈愿望[2]64-66。

(三)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性

教学的内容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把握时代和社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热点和难点,使得教学的具体内容有些陈旧;教学过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群体发生的深刻较大变化;教学的现代化工具使用较少,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述和自我分析,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学习;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班级,授课形式基本一致,较少考虑不同学生类型之间的巨大差别等等。

(四)教学思路僵化较严重

每年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而教学的路数还是照搬套用;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不同,而教学的内容却大致相同;同班学生的各自需求不同,而教师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较少等等。这种教学思路的僵化,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流于形式,只是为了追求及格或是高的分数,却很难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五)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管理学原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预测、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和创新等。这些内容不是都要给学生讲授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却针对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普高、职高和3+2三类学生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哪类学生具体应该讲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应该讲到何种程度;对于同类学生没有根据其是否为考试课,而在具体的讲课中做出较大的区别;对于专升本考管理学和不考管理学的不同专业学生,没有对教学内容做出具体的划分等等。

(六)教学手段过度单一化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和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然而,由于我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使得课程的教授效果有所减弱。

二、分类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要想使其更全面、系统和充分地掌握所学知识,其学习的积极性是最为核心的因素。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普高、职高、3+2和非经管类的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分别如下:对于普高可以讲述现实案例、引入经典管理故事、坐前排平时成绩加分、加强课中师生互动和开展案例式教学等方法;对于职高可以引入经典管理故事、坐前排平时成绩加分、完成课后作业和开展案例式教学等方法;对于3+2可以引入经典管理故事、多做习题练习、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完成课后作业等方法。

(二)教材编写实现案例化

首先,每章开头时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吸引学生;每章具体内容中适当穿插小的案例和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性;每章内容结束后,课后练习中也要适当加入案例分析,并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操控能力。其次,要注意不能过分强调案例的重要性,使得教材变成了“案例”汇编,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却支离破碎。再次,教材编写案例化过程中还要注意案例和理论联系的紧密型,两者之间一定要有较强的联系,不能牵强附会。最后,案例的选用和分析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而有所区别,如对经管类普高学生应采用大中型的案例,对经管类职高的学生应采用中小型的案例,对3+2和非经管类的学生应采用小型案例[3]202-203。

(三)培养教师更具创新性

一是教师应该高度关注社会和时代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较新的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二是重新认识现在学生的巨大变化,调查并评估其主要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是什么,以学生为中心来重点讲述其感兴趣和最需要的理论知识;三是采用更多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四是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班级应采用不同的授课形式,如对经管类普高应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自学调节、练习补充”的授课形式,经管类职高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练习补充”,3+2和非经管类采用“讨论和讲授为主、练习为辅”。

(四)教学思路突破常规化

《管理学原理》是具有典型文科性质的课程,其教学思路不能像理工科那样形成非常固定的模式,而是要随着学生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有所变化的,也就是说该课程的教学思路应该突破常规化,形成一种相对比较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一是每年面对学生的不断变化,一定要积极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思路。学生的每年变化是持续不断的,教师一定要克服自身惰性,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来具体调整教学思路。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讲述课程内容。对于普高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课外管理知识的引入;对于职高学生,可以只讲授课本知识;对于3+2和非经管类的学生,只选择性地讲授课本内容。三是针对一个班内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应该讲课时尽可能地考虑到大部分的需求就可以了。同时,对于要求较高的,可以推荐其他参考资料;对于要求较低的,可让其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即可。

(五)推行教学内容区别化

教学内容的区别化,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专业化,主要是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而进行的选择性授课方法。具体来看,针对普高、职高和3+2三类学生应该讲授的内容分别是:第一,普高。其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预测、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和创新等十二章的内容。其中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为重点内容,课时在4~6个学时;其他章节在2~3个学时。第二,职高。其教学内容与普高相同,其中管理概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为重点内容,课时数在3~5个学时;其他章节课时在2~3个学时之间,甚至有些章节可以不讲,如预测、沟通和创新等。第三,3+2。其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激励和控制等八章的内容。其中管理概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为重点内容,课时在6~8个学时;其他章节课时在3~4个学时,甚至有些章节可以不讲,如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

(六)促进教学手段多元化

第10篇

(一)酝酿阶段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时我国的行政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以及时展中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管理问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I982年是我国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同年行政管理科学得以恢复。纵观这一时期,由于学科本土化的意识还比较差,公共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框架体系。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政府管理及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性研究,并且公共管理的学科主要偏向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1]。

(二)恢复和积淀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已经进入恢复阶段。1S>86年,我国的高校开始将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进行本科教育,其中部分高校还设立了行政管理的硕士教学点。1987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并且在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开始在北京成立。至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开始形成体系,大量的行政学论文及专著开始涌现。

(三)突破和发展阶段

1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方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分别于13年3月和8月决定进行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而后于1994年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这些都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成立地方行政学院,这一时期很多的公共管理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经典著作,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由此打开。

(四)转型腾飞的新阶段

I"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对公关管理分散的专业和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并正式将公共管理设立为管理学下属门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五个专业。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学科体系方面,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公共管理的研究任务也从政府行政为导向转为以公共问题为导向。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和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应当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管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本土化不足

我国的公共管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长期奉行西方经典理论,并且缺乏实践发展经验,忽视了中国具体国情问题的研究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管理模式是万能的,更何况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典型的制度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在政治上联系曰益密切,中国在21世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适应我国发展的公共管理理论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不足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设定假设成立,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用一些检测工具测量和分析这些变量,从而验证人员预先设定的假设一般而言,公共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是指将运用统计技术运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

在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这一问题上,相关学者总结了七本我国主流行政管理刊物,根据其对2729篇论文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公共管理论文规范研究占到了总数的94.5%,处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占到了总数的96%,而论文中没有涉及到数据分析的则占到了论文总发表数量的94%。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理论研究和问题分析阶段,而对公共管理的定量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三)在学科教育上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导致发展乏力

公共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结构初步建立,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者也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教学模式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为:教师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就理论讲理论很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由于忽略引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很难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最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在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就目前而言,实际部门所做出的努力远远达不到学界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任务

(一)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与立足中国本土化研究相结合

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著作的本意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但是这种全盘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的事实,完全不考虑国情的研究方法显然是不正确也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必须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实际,切实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研究。个人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中国的学者可以运用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的管理实践,了解国外学者如何从管理实践中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理论同时必须分析国外公共管理理论是如何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演迸和发展的。第二,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公共管理学者必须以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为依据,通过选择中国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科学化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从实证经验出发,借助相关的技术和数理分析模型,这对公共管理研究者准确有效的分析现实情况具有

其实&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因为单纯的依靠理论研究而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情况发生;同时又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技术手段而忽视真实严谨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真实且生动的反映中国公共管理现状。

(三)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共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联系紧密。因此在对其研究与教学方法上,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公共管理的教学方向上,我们建议高校能够将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公共管理的现实需要向结合,而当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的科研为主,所以加强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也不同于在职培训。所以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即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发、情景模拟和经验交流等。这些方法要求老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实际问题。这些教学举措上的改进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争取公共管理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中国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国学者认真总结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建设我国公共管理模,并充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全球公共管理氛围之下形成中国特色,从而在推动全社会的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已达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来推动国家治理的水平,也是中国公共管理朝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治理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公共管理必将会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这也怡好顺应了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相应的基础。

第11篇

此类问题由于传媒在当今世界日益占有重要地位的事实而显得特别紧迫,尤其是,近10年来,国际传媒业发生了戏剧性的重新组合,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使它几乎成了现代企业活动的代表性举动,并且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头。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是想知道:雄居全球市场顶峰的媒体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它们的经营特点是什么?基本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各自积累了怎样的成功经验?又曾经历过哪些失败的教训?目前的状况是什么?今后的前景又是什么?等等。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传媒的市场职能和企业职能正在凸现,各种限制和束缚正有待于冲破,新闻传播教育亟需迎头赶上等因素,寻找“他山之石”、以为我用的强烈愿望就完全具有必要性和适时性了。

《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满足了市场、读者、业界、学界、教育界在这方面的需求。它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年初推出,封底上赫然印有“中国第一套传媒MBA案例教程”的字样。它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把传媒经济、传媒管理引入新闻传播学,抑或是把新闻传播学、中国传媒研究推向经济学和管理学。

《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的选材和论述有特点。美国的媒体案例占了多数,人们常有耳闻、但对其内部运作又不尽熟知的美国大的媒体公司――诸如维亚康姆、时代华纳、纽约时报、迪斯尼、华盛顿邮报、有线新闻网、《读者文摘》、《福布斯》、NBC等―――在书中得到了分析。此外,英国两家,法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各选一家,分别是路透社、泰晤士报、维旺迪、新闻集团和贝塔斯曼,它们大都将基地设在了美国,全球传媒市场权力集中化和商业化,由此可见一斑。这十几家传媒集团把握着世界传媒业的命脉,是媒介产业兴衰的“晴雨表”,在经营范围上涵盖了当代媒体的各种类别,因此适合于作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而被首批引入国门的要求。

另一方面,书中的论述和分析远非以地域、国界和公司注册地为明确的限度,而是通过案例剖析的途径,将全球媒体新秩序的整体特征逐一展示出来。比如,虽然媒体产业仍以国家和地区为主,但跨国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得到加强,有着诸多成功经验的企业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无国籍的”跨国公司,所以像新闻集团、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那样的超级跨国媒体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全球公司,而不单属于某一个国家――归属问题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构成趋向国际化的结果。再如,书中所选案例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特点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传媒跨行业融合的趋势,而且正是由于以个别案例为出发点,所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融合不是机械的模仿、盲目的跟风,而是包含着差异的融合,是出奇制胜的融合,是包括失败教训的融合,也是必须与企业历史、主业发展、经营方针和文化理念密切联系的融合。这对于我们理性地认识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并对我国传媒业产生极大影响的全球媒体购并浪潮,无疑有着非同一般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作用。

网络媒体未被专门列入书中案例分析的名下,按照作者的解释,这不是说这样的媒体不重要,而是出于稳定性、总结“定数”(也就是规律性)和集中精力的考虑。如同“后记”所言,“网络媒体是新兴媒体,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应该给予关注,研究。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连年混战,上下沉浮,没有定数,为避免分散力量,本书暂未选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能够解释入选案例之所以大都是有着较长历史,经历过风风雨雨、至今仍然成功发展的媒体的原因,同时也使得分析这些案例的著作本身能够经得起相对长的时间的考验,并可以具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

网络媒体未得到单列的事实,不等于说它被完全有意忽略掉了。相反,全球大媒体各自“触网”的经历和过程,也是作者着重阐述的方面。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也有崎岖。传媒巨头对网络的态度或是深思熟虑,举重若轻,或是行动在先,总结、调整在后。所采取的对策无不与自身的整体发展相关联,也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意义和创新意义。不管网络经济如何上下沉浮,膨胀和收缩,它的发展趋势都将不可阻挡。就此而言,《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中关于全球媒体巨头与网络关系的分析,为以后网络媒体案例的研究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该书的编辑和写作初衷是为了改进中国传媒经济学、传媒营销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薄弱、相关书籍缺少的实际状况,因此,它从国际媒体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角度来谈论我们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得论述和分析本身具有十分的贴近性,一下子与中国读者拉近了距离。有一些章节极具吸引力,如“维亚康姆在中国能坚持‘内容为王’吗?”、“打造中国迪斯尼”、“(时代华纳)暗渡陈仓进中国”、“NBC的中国功夫”、“(读者文摘)出师中国”、“(默多克)传媒帝国的中国视野”、“贝塔斯曼能否全面打开中国市场”,等等,它们开始集中地把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狼来了”、“兵临城下”等字眼和说法逐层具体化,使之有了内涵和根据,而不再只是警句、口号和危言了。这里表现出作者的一些独到看法和见解,其中不乏事实描述和过程介绍,更有冷静的比较、分析、解释和预测。

与经济管理学的同类书籍相比,此书的写法上有更多的传奇和个人传记色彩,这或许与国际传媒界及其巨头独特的发展史、发迹史有关,并因此增加了此书的可读性和普及性。作为中国第一本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的书籍,这样的可读性是必要的。和其他一般的案例教程一样,书后备有讨论题,它们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把读者的思考引向深入。

第12篇

2005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学科设置中的一级学科。在看到进步和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的“隐忧”。首要的无疑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在这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1.发展时间较短,知识积累尚嫌不足。如前所述,公共管理学科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虽然威尔逊1887年《行政之研究》一文的发表已经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阶段性特征鲜明,以前的行政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公共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作为适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潮流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管理学科(也可称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却是最近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难免存在知识积累不足的问题。一些研究者和学习者感到,就90年代以后国内兴起的公共管理学科而言,其包含的知识还不够丰富,重要的理论、学说较少,整个学科没有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那样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状况。在教学活动中,不同课程往往有重复的内容出现,而有些课程又内容浅显、欠缺学理性,难以引起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兴趣。换言之,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发展成熟、积累深厚的一级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还显得单薄,没有形成由多种理论、学说构成的丰满的知识体系,分支学科尚未孕育出来,学科的基础还不够深厚和稳固。

2.理论更新跟不上实践发展。公共管理学科自兴起以来,形成了公共产品理论、多元治理理论等新理论,对科学界定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绩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公民社会的功能,协同解决“公地悲剧”难题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和传播,这些理论已经为许多人所熟悉,一些观点、主张也已经为政府或社会所实行,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成果似乎正在失去初创时期的新鲜感,实践指导作用和思维启迪作用下降。理论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走在实践的前面,这是一般的道理,尤其对公共管理这种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来说更是如此。然而,与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显得滞后,对社会变化的反应迟缓,理论更新的速度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不能不引起该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视。

3.知识积累不足,学科独立性不强。公共管理学科是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许多内容都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知识,对这些学科的依赖性较大。但是,对于一门新兴学科而言,尽管可以而且应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但却必须将其作为“引玉之砖”,展开对自己学科研究对象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并形成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机制,否则,学科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目前的发展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该专业的好几门课程都涉及到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交易成本等知识,但只是介绍一些最核心的观点,而如何从这些理论出发,展开对社会公共性、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治理的深度分析,建构起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则进展不大,迄今也没有纯粹的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出现,更不用说不同理论间的争鸣了。当然,有人可能认为,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从科学管理主义、官僚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都获得了改善公共管理学科的启示,分析了这些理论对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意义,但是,笔者这里想问的是,像政治学中的各种国家理论、民主理论和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那样,纯粹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性理论有哪些?这些基础性理论揭示了公共事务的什么特性?相互之间有没有激烈的争鸣?公共管理学科又为其它学科提供了哪些可以借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就说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整个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4.理论本土化不足。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早期,人们曾经致力于发掘具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则、规律和组织构造的原则与模式。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开始对这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反思。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本身也是对这种观点的纠偏,因为它同样坚持理性的有限性,反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适应本土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其“注重管理的外部效果而不是内部构造”的自我期待。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观点都是直接搬用国外的成果,本土化的成分太少,与公共管理学科注重实践的属性相悖。毕竟,中国社会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依赖的资源、解决公共问题的习惯方式、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学科?如何使公共管理学科的普遍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更好地结合?如何增强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在经过20年左右的学习和引进后,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该思考这样问题了。以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既和公共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有关,又和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视野相对狭窄、研究主题集中且受到时代的较大限制有关,更和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落后有关。可以说,主要由于“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才导致了“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视野狭窄,基础不牢,学科知识体系单一,研究方法陈旧单一,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对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跟踪研究还不够等方面的问题”[1],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目前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局面。另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怀疑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资源和制度的公共属性日益强烈,甚至以前被认为供给无限的空气、水、外太空领域,现在也有科学管理、合理分配的必要了。因此,可以说现在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大显身手的时候。具体到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矛盾更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从理论角度看,公与私、义与利、个人和社会、权利与权力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公共管理只不过是这些话题在当代语境下的再现而已。这些问题的恒久性,也决定了研究公共管理的恒久意义。只有加快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才能赢得公共管理学科应有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存在的不足

公共管理人才,即具备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公共服务精神,掌握公共管理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从事公共管理职业的人才。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既通过运用本学科知识、提供智力服务、促进公共管理实践表现出来,更通过培养和输送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公共管理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水平表现出来。那么,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1.具有公共服务的精神和品格。这里的公共服务精神和品格,不同于一般理解的公而忘私、献身集体、自我牺牲等崇高的个人品德,而是指关心 公共事务、乐于服务社会、善于与人合作、具有较强参与意识和志愿精神,自主、理性、自信的“公民精神”。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视野内,崇高的个人品德固然可贵,但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公共事务要真正得到良好的治理,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良好的人性上,而必须基于复杂的人性这一现实,培养普通公民具有“恰当理解的个人主义”意识(托克维尔)。也即:认识到公共的事务、公共的利益不是与己无关的,而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就是在关心自己的事务和自己的利益。具有了这种意识,才知道与他人联合的必要性,自主、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公民的责任。只有这种“公民精神”在全社会真正扎下根,公共事务的治理从根本上才是可以向往的。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的人才来说,经过了几年的专业教育,即作为公共事务的专业管理者要为社会服务,必须具有更多的“公民精神”。他们应该更具有服务社会、关心公益、自主自信、善于合作、尊重和勇于维护权利、自觉承担公民责任的品格。具有“让人民变得伟大,而不是只想着为人民做伟大的事情”这种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为政理念[2],实现从传统的依靠士大夫的一己美德与个人智慧治理公共事务向现代社会依靠千百万成熟的公民自我治理公共事务的理念上的转变。

2.掌握公共管理的原则、方法和能力。公共管理与一般的管理行为在管理对象、管理目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人的广泛性和事务的广泛性);管理目的具有多元性(追求公平、民主、效率等多重价值目标);管理原则包括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必须依法管理、具有严格的程序、必须接受监督、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管理方法包括要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社区、公民的作用实行多元治理,引进市场机制实现多种方式供给公共产品,以及管理理论中所讲的其它具体方法;管理效果具有影响的广泛性、效益的间接性、收益的公共性。所有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管理相对于一般的管理行为来讲,过程更加复杂,程序更为严格,更加依赖管理队伍整体的作用,也对公共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对民主政治下政府的职能、活动方式与原则以及政府权能的有限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公共社会有更高的期待,更具有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权利观念,更加自觉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更能包容批评意见,更加相信科学决策并掌握其方法。至于其它的组织指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动员能力等,更是无需多言。

3.真正了解社会。与其它管理活动相比,公共管理是一种与社会结合最紧密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者要接触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群,要依靠社会资源、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要由社会公众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最终评判。因此,熟悉民情,了解民意、民愿,认清社会发展的潮流,清楚群众的心理,能够洞察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具有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才能做好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即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更能读懂社会这本大书。

(二)目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与这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相对照,可以看到,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1.公民精神的培养不足。公民精神或公民美德是公共事务能够得到良好治理的根本依靠,这是众多思想家反复阐述过的道理,也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道理很简单,社会是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土壤。如果社会构造得不好,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政府和多么巧妙的管理都难以产生良好的结果。在中国公民社会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公民精神的培养或公民教育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基础工程。作为专业研究公共事务治理问题的公共管理学科,更要把公民精神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养成的基本任务,切实做好,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从一开始就是不合格的“半成品”。但是,据我们了解,在现有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公民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有限的几门课程中,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但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其它课程,都是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很少将公民精神渗透在其中。诚如罗尔斯所说,“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是公民社会”[3]。公共管理教育如果不能为使社会———而不单是政府———变得更加优良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可以说就是它最大的失误。但是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对于公民精神都不甚了了,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问题。

2.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很强,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政府或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公共管理的实践,接受实际的公共管理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在目前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现象比较普遍。(1)学校与政府及其它公共部门的“距离远”,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去。即使在这些单位实习,也只能从事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作,如接听电话、打字、收发文件等,了解不到真正重要的工作内容。(2)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理论灌输占了太大的比例。最多是请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做报告或到这些单位去参观,了解到的仍然是比较肤浅、表面的情况。(3)非常重要的毕业实习环节在一些学校有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4)案例教学的开展情况不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学校、教师的责任以外,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中对教学的轻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等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公共管理总是包括人、资源、问题、环境等要素在内的真实过程,就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不可能人为制造一个场景,让学生亲身进行“管理”。但是,尽管有以上原因,却不能成为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借口。相反,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克服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3.专业着作的阅读不足。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大量必须阅读的专业着作。这些着作大体包括两类,一类是各门社会科学的治学者都有必要阅读专业的经典着作,另一类是在本学科具有重要地位的专业学术着作。经 典着作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具有重要思想启发价值,甚至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着作,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研读这些作品,无论对于哪个学科,都具有启发思维、启迪心灵、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从中寻找精神和智力资源解决特定领域里问题的作用。专业学术着作是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较高声誉,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重要创新,从而对一门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着作。研读这些着作,能够深化对专业问题的认识,获得教科书所不具备的教益,对于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活期间,大学生的心智已完全成熟,又没有家庭的压力和拖累,专门用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专业学习,如果不阅读大量经典着作、学术专着以及论文,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势必只停留在教科书的层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4]。但是,据我们了解,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一方面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背诵英语单词、考托福、考GRE,考各种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满足于教材知识的掌握,临考试前突击背诵老师的课堂笔记,以应付考试,或者满足于短平快的“快餐类”期刊杂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4.接触社会的机会不足。社会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要成为真正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就必须经常、深入地接触社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自主择业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那样,完全将自己的大学生活局限在校园内了。他们与社会交往的途径更多、主动性更强。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接触社会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研究问题的头脑,有准备地去接触社会,而这样想法的人就不多了。繁重的考研、考证压力,浮躁的社会风气,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本科教育由专业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带来的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脱离趋向,甚至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从专业角度真正接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