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乡的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

时间:2023-09-22 17:0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乡的民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乡的民俗文化

第1篇

(一)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目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的篇目体现着各名族的风俗文化,例如《社戏》、《五猖会》、《云南的歌会》、《吆喝》等。在这些优秀篇目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云南的歌会》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写出了云南的歌会中年轻女子的活泼开朗、聪明智慧、淳朴本色。此外还有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山寨传歌中活跃的人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云南的地域特色和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吆喝》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这些优秀的篇目都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的优秀案例。

(二)通过古代诗歌教学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通过经典古诗词来表达,例如“月”“梅”“菊”“茱萸”等。教师在讲授这些优秀诗篇时可充分挖掘所含的民俗文化,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这些可以是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节日里的风俗习惯。《水调歌头》里面让学生体会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作者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寄托对情人的思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都是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的很好的案例。

(三)在中学语文活动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黄河,母亲》语文活动中,让学生亲身领略到黄河的气势磅礴、泽被两岸万物生灵,体会到黄河对华夏民族、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家园的感情。语文活动《戏剧大舞台》,戏曲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的戏曲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地域戏剧的特点,并从这些戏剧中感受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校本乡土教材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乡土教材是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渗透很好的载体,开设乡土文化阅读课,在阅读中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深入的体会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加的亲近家乡,热爱家乡,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随着对家乡文化底蕴的了解,把乡土民俗文化和语文的学习自然的联系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渗透,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把喜闻乐见的当地人们风土人情与语文教学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改进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田永丰单位:甘肃省渭源县大安中学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程 利用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有效挖掘适合孩子发展的空间

1.了解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同里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各类调查问卷,家长和孩子的同里一日游等活动,让幼儿深深感受到“我住在同里”、“我是同里人”,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衍生出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等话题。一系列的活动真正验证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把民俗文化定位在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如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2.走入古镇,探究古镇文化资源的富饶

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上面,也不只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涉及幼儿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分散在幼儿园园内、园外的各个角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与同里旅游公司(退思园、珍珠塔、崇本堂、嘉荫堂、明清一条街、古镇大戏台、同里天元围棋馆等)签订协议,作为我们的园外实践基地。另外整个同里古镇本身就是幼儿的一个实习场。我们带领幼儿走入古镇,融入社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同伴的合作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更为可贵的是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多领域的人脉资源——我们的家长(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研究同里志的),更有“苏州民间工艺家”第一人——同里剪纸艺人计建明。

这个过程让老师明白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

二、有效筛选资源的价值,形成适宜孩子发展的资源模块

民俗文化资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成为园本课程。因此,我们关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引导幼儿感受优美、注重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支持幼儿间的合作。我们根据资源的类别、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需要甄别选择,合理开发。选择操作性强的民俗游戏材料、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民谣、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传统民俗节日和饮食文化等等。这些资源成了我园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机选择部分。我们筛选了同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四大方面:1.民风民俗:包括民间小吃、结婚走三桥、节日所特有的文化资源等。2.民间工艺:包括编织、剪纸、形式多样的画种……3.名人、名事4.同里民谣。建构了“民风与民俗”、“民间工艺”、“名人与民俗”、“民间童谣”等主题式课程。比如:在同里的婚庆习俗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谈话,和孩子一起了解同里婚俗的故事,结婚走三桥的风俗。衍生出同里的桥文化——认识桥、夸夸家乡的桥、我设计的桥(画、做、捏、折);了解同里婚俗物品——花轿(设计花轿、抬花轿)、请柬、喜糖(包喜糖、抢喜糖)、服饰(设计图案花纹);了解同里婚俗的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打连厢、挑花篮等。

三、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营造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教师需要发现蕴含在这些同质异态的资源中的永恒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更加上位、升华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关注课程资源与幼儿学习方式的有效交互,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情境、拓展途径,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幼儿园内营造民俗文化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让幼儿身临其境,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将民俗化主题活动更多地渗透到日常区域,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探究性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开放。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丰富的区域角中,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究,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实施饮食文化主题后——创设同里小吃一条街(制作、介绍、买卖、品尝);节日文化主题后——创设水乡小舞台(既参与舞狮舞龙、打连厢、童谣等民俗节目的表演,还可以设计门票、规划舞台、设计海报);工艺文化主题活动后——生发出水乡工艺坊(蛋壳活动区、瓶子活动区、葫芦活动区、好玩的剪纸区和稻草DIY制作、青花瓷、窗格等)。在“水乡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充分体现同里民俗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或在“同里小吃街”品尝古镇糕点,或欣赏“水乡工艺坊 ”中的创意作品,或流连于“水乡大舞台”,看小朋友们民俗表演,沉浸于民俗文化课程所营造的浓浓的民俗氛围中。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家乡文化带来的快乐。

第3篇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

所谓民俗,就是民众的一种独特的、重复的生活方式,来自民间,生存于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的自由自觉的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具有继承性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深深地渗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民族兴衰,天心民意,人间世象,无一不在民俗文化中得到折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留在现实中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民俗背后都烙刻着那一个深深的记忆痕迹。在民俗文化中,“民”性、民族性、大?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酝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种民俗文化上的多样性,为我们研究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实物的佐证,也是我们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且多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这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征,一方面使它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化开发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失散。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一些地区对民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其资源处于艰难的境地,加之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对这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人们已经在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淡化,不少民俗资源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濒临消失。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史许多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民俗文化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1.民族民俗文化的地位

中国史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我们得以从中追寻到祖先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足迹。民俗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乃至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其社会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2.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意义是深远的,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好民族民俗文化实物搜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工作,这是创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的重要途径。

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工作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为地方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当前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本地区特有的优势来振兴地方经济,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课题。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各种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各产业部门特点,民族风俗、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教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信息,分析得失,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塑造、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民族民俗文化记录和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人文景观。民族的风俗文化对于同一家乡的人来说格外有亲切感,感染力、说服力特别强,从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搜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是图书馆文献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民族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民族一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设特色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样做好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从事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整理的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搜集资料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奉献建设的搜集资料队伍。这支队伍在征集地方民族文献工作中,首先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了解民族风俗文化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宣传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工作,介绍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范围、内容及其重要性,有政府主持征集地方民族文献的工作落到实处。

2.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第4篇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第十六课)、《安塞腰鼓》(第十七课)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吆喝的,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所选课文有《云南歌会》(第十六课)、《端午的鸭蛋》(第十七课)、《吆喝》(第十八课)、《春酒》(第十九课)、《俗世奇人》(第二十课)。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

开设有“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五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语文选修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就拿现行人教版教材来说,高中语文选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选修教材。为了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教材选入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教材,在介绍这本教材的概况时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本教材中,编者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部分。教材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取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七个专题来探究民俗文化。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时民俗文化在必修课中也零散的存在着,如鲁迅的《祝福》,讲的是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湘西淳朴的风俗人情。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涉及到的则是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家族习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梳理与探究”部分第二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中,专门列有“四、礼仪制度”;第三个专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专门列有“二、年节风俗”。这些都强调了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中、高考的亲睐

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高中教材,无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都强调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的陕西中考试卷,试题在设置上凸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整套试卷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设计了以“我来说生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则选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较强的两篇材料《秦岭》、《秦腔吼起来》,明确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归纳、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让学生能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氛围,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这样一个主题的选取,可以说这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2011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辽宁省沈阳市)综合探究。是有关“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2011•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探究。涉及的是有关民俗节日探究的问题。(2011•福建省漳州市)综合探究。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2011•陕西省)的相关内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选题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5篇

一、借助民俗文化资源,让语文教学课堂丰富起来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注重教学信息的开发利用,就教材讲教材,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感知实际距离较远,难以在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的教学信息,尤其是结合本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这一良好的信息来源,让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生动丰富,提高了学生的感知与理解效果,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教学中,教材中讲述了景泰蓝的复杂制作工艺,学生对于景泰蓝制作学习兴趣相对不足,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教师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用也不够明显。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从本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入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取得了显著效果。靖江地区有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全国都很有名气,具有个性,这就是“孤山泥狗子”,学生以及到过靖江旅游的游客都非常熟悉“孤山泥狗子”,其已经具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由孤山风化的岩粉烧制而成,中空,首腹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声,是儿童喜爱的玩具,除了制成泥狗,还可制成鸡、猪、老虎等动物形状。笔者设法找到了介绍这一工艺品制作流程的视频资料,结合景泰蓝制作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制作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以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入手,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激发出来,在对比分析中不仅深入了解了自己童年时代这一玩具的制作工艺,同时在对比中加深了对景泰蓝制作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提高了这一课的教学成效。笔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凡是遇到和本地区民俗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尽可能地将其融入其中,丰富学生的视听,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总体目标。

二、发掘民俗文化资源,让作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作文教学难一直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中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多样化的人生体验,可供使用的写作素材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在事例选择上生搬硬套、苦涩单调。各地区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将其有效发掘出来,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听,为作文写作提供生动素材,帮助学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写作窘境。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系统分析并搜集整理了本地区民俗文化方面的资料,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播放,以此为素材开展写作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实际成效。如孤山庙会是本地区较为出名的活动,也是民俗文化中价值较高的一项活动,靖江历史上曾是多庙之县,凡是大庙均有庙会,孤山寺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每年三月初三的庙会更是规模宏大。是日,庙里的僧侣举行佛事,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而山下则有数以万计的群众从事各种贸易活动,其场面十分壮观。学生对这个活动具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这就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播放了介绍孤山庙会热闹场景的视频短片,为枯燥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学生兴趣盎然,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相关内容的相互研究,选取写作切入点进行自主命题写作,效果非常明显,改变了以往作文指导空洞无物的状况,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效果较好。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上网搜集、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打莲湘、腰鼓、秧歌舞等民间文艺节目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也成为了学生描写家乡、刻画人物以及反映生活等题材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三、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让课外实践活动充满快乐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虽然语文教学节奏快、时间紧,但是教师不能以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束缚学生,应当注重劳逸结合的教学调解,以发掘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拓展活动,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积累素材,同时也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放松。

靖江的讲经被形象地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元末明初传入靖江,经过民间艺人长期口头加工,至清末达到定型阶段。由于讲经具有可贵的原始性、独特的地方性和鲜明的艺术性,深受海内外专家的重视。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馆以及民间艺人集中的会馆,详细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现在的实际状况,指导学生撰写了《讲经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专项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方面遇到的问题,表达了对发扬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的热情,受到了充分肯定。另外,笔者还邀请社区腰鼓队的老同志走进校园,向学生介绍这一运动的发展状况,学生们得知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了中老年强身健体的重要载体,非常感兴趣,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调查分析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再比如本地区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具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甜嘴”、“接灶神”、“挂天灯”等,这些传统习俗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6篇

一、民俗文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世界各国都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以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的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有的体现在精神方面。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向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学校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将人文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地充实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录了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学校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学校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的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着力强调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清明》一文,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起他的心事。

(三)通过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中国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最早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关,一些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中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然淳朴的优秀美德,清明时的祭祖、中秋时节的赏月、重阳时节的赏菊、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反映出人们健康的生活情状和心态、美好的理想和人际关系。传统节日对学生的陶冶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如“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总之,在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民俗文化内容,可以起到激发民族自豪感、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语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宝贵“矿藏”。恰当地运用好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7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威胁,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起了挑战,保护民俗文化并传承是当务之急。湖北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如何利用网络推动其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现状

湖北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现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①

(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传统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报纸在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地发行的报纸,主要有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此外广播对于当地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起着巨大作用,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恩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五峰人民广播电台、长阳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中,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最为显著。各县市州的电视局通过创办民俗文化节目或电视剧等传播民俗文化。恩施广电局依托民俗文化办的节目《幺妹带你耍》,融合了相亲、美食等民俗元素。而《长阳土家讲坛》电视节目也是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血誓》展现了婀娜旖旎的鄂西风光和独特质朴的土家风情。电影《妹娃要过河》呈现风光绮丽的清江山水、土家传统的民居吊脚楼、热情奔放的土家歌舞,充满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还有本土电影《我不是贼》,也表现了土家吊脚楼群里的土家儿女生活、土家八宝铜铃舞、土家特制腊肉等。

(二)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给传统媒介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其不断创新;网络传播虽然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环境,但也推动了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传播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力量。1.扩大了湖北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范围扩大,让民俗文化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当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出去,也使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增强了人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播活动中去,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随着认同感的加强,人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网络传播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双向沟通等特性,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用户可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二是传播快捷,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对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统一;三是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视频、三维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生动地传播;四是超文本这种非线性的数据链接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联想规律,大大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五是开放的互动传播使用户可随时互动并展开讨论,表达意见。目前湖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网络传播的特性并未形成有效的匹配度,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开挖并广泛传播少数民俗文化的资源。

2.未能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都是可采用的传播方式。而各种网络社区、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聚集各种人群,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和讨论;网络大众传播则包含政府、传统媒体和民间建立的各种网络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或权威、或传统、或专业的传播,但力量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合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策略

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凸显网络媒体传播的作用

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新闻报道。网络传播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形态,在推动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笔者对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2016年刊登的恩施州七个县(市)(除建始县外)的新闻报道数量进行统计,恩施州通过新闻报道向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至少展示700次,如果乘以每篇新闻的点击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视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络电视新闻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二是网络电视节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三是依靠民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相比于网络电视新闻,网络电视节目对传播对象报道更具深度。近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不少具有民俗特色的电视节目,如《远方的家,北纬30°行》栏目组拍摄了“秘境巴东”“仙居恩施”“有利之川——利川”“山中聚宝盆宣恩”“巴土风情,神往咸丰”等,对巴东纤夫文化、恩施民歌、利川山寨文化、宣恩三棒鼓等民俗文化均有介绍,其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都达到万余次。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电视传播。近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纷纷与网络接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播电视局改名为恩施网络电视,成立了恩施网络电视新媒体,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开播;恩施广电在原恩施传媒网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已初步完成整个平台建设和内容的全新改版,为网络电视新媒体配置的3G直播车,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具有现场实时电视和网络直播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电视媒体单位也纷纷改革,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市)电视台与网络融合发展,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大投入,配置直播设备,在恩施“女儿会”、来凤“一节一会”等民俗节日上,以影音视频形式将这些节日影像传播出去。

2.充分运用其他新媒体进行传播

其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包括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他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分享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个人传播行为。此外,多家微信公众号运营机构和新媒体组成“恩施微信联盟”,每周推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和阅读数排行榜,促使新媒体更好地运营和宣传恩施文化。很多政府单位和公众媒体如五峰新闻网、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等也都与粉丝有互动。

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实现移动网络覆盖。要想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和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设备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有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才能使网络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

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依赖于网络,养成了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因此,要注重民俗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如加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网站建设,开发如摆手舞、撒尔嗬、土家吊脚楼建筑过程等的网络视频,制作介绍民俗文化的电子书等,构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在网上浏览、学习,人们的分享、转发等行为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5.促进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盛行催生出网络文化,如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网络歌曲等,以其大众化、娱乐性使其更易流行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将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如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网游,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网络小说,结合湖北恩施民俗中“女儿会”,开发与此相关的App手机软件等,都是将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举措。这种文化呈现方式,符合网络人群对文化的接受习惯,利于在网络环境中传播,这种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也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演变过程。

6.加大新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推动了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但从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看,多是政府单位、公众媒体、公司等在利用新媒体,多用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新媒体传播内容,如做跟民俗文化相关的手机报、彩信及微博、微信推送,将少数民族的民歌、山歌开发成彩铃等,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助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7.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

第8篇

一、典型旅游广告用语解析

1.追随圣人,品味泰山;和谐经典,儒风泰山。(山东电视台影视、生活、综艺频道)

解析:泰山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全然在于它丰厚博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泰山紧靠儒家孔子、孟子家乡,孔子又亲自登过泰山,至今泰山还有孔子登临处景点,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也随之凸显了它的经典地位。又加上历代统治者在此举行的封禅大典,把泰山之尊的突出地位牢牢地稳固了下来。二者相互融合,合二为一,使之发扬光大。此句旅游广告用语,不仅诠释了泰山儒雅的历史文化品位,还把想急于了解泰山历史文化的游客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时也把现代和谐文明的元素融合了进去,随之成为富有特色的典范旅游广告用语。

2.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解析: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水利枢纽工程,至今在发挥着它的重要灌溉作用,成为中华历史文明的一部分。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句旅游广告用语,不仅浓缩了两处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把都江堰市水的神韵和山的灵气和盘托出,给游人铺设了一条探寻历史文化轨迹的道路。

3.感受黄山,天下无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解析:相比较而言,黄山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淡一些,而它的独特山水文化魅力却毫不逊色:它的山奇特、险峻。它的松大都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迎风招展,挺拔中显出秀美,尤其是松根系能分泌一种有机酸,慢慢溶解岩石,把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如此巧妙地结合,使得黄山的松与石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风景。此句旅游广告用语,把黄山外在自然风光美景展现了出来,让游人流连忘返,产生如痴如醉的感受。

三则广告内容,都是关于山水的,但是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则重点突出儒家文化对泰山自然风光的影响,属于雅历史文化景观的具体呈现;第二则是按照历史的顺序平行推进,强调一水一山是都江堰的灵魂,属于雅俗文化景观的融合与补充;第三则把黄山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表现了出来,是以俗山水文化景观展现在游人面前的,但也倾注了雅的文化品位。

二、旅游广告用语拟写技巧指导

要想拟写出好的旅游广告用语,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1.抓住旅游景观的所属类型,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特征。在拟写之前,首先要对旅游景点的特色了解仔细:一是根据平时的搜集与媒体上的介绍,二是根据旅游景点提供的旅游资料,判断出旅游景点属于何种类型(自然美景、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科学考察等)。然后才能根据景观类型拟写出旅游广告用语:属于自然美景的,要着重凸显它的外在美,如九寨沟、大草原、沙漠、雪山等;属于历史文化的,要复杂一些,有的是纯粹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的是和外在的自然景观相互交融渗透(含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拟写时要着重凸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以及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上的美感愉悦,如长城、泰山、都江堰等;属于民俗文化的,要着重凸显它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江南的水乡民俗文化和北方黄河岸边的民俗文化就截然不同,差别很大;属于科学考察活动的,拟写时要凸显它的科学内涵,如地下溶洞、森林地质公园等。了解了这一些之后,拟写时就能够抓住旅游景观的外在美景和内在灵魂,使其相互融合,拟写出切合实际旅游景点的广告用语,不至于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语言要凝练、简洁、明晰,既要高度浓缩旅游景点的特色韵味,又要雅俗共赏,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理解。旅游广告用语,一般都显示在游人出入明显的位置,或者在媒体上,目的是让游人(或观众)能够快速了解景点特色,铭记在心里,不至于遗忘,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决不是短时间内吸引眼球。所以,文字不能过长,必须做到简洁明快,易记易懂。同时在拟写时,要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等,来增加旅游词的生动感、形象感、气势感。

第9篇

一 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一书中,论述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类自身来作为传播的载体。以人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约定俗成的口语传播、耳濡目染的经验传承、标志程式的共性传播、音乐舞蹈的艺术传播、神话传说的心理传播。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意义上的传播,它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或消息扩散,它更多的是以世世代代的民众自身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林继福、在《解释民俗学》一书中提到,民俗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这些传播途径体现为人们的不同思想和行为。在中国,民俗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语传播、行为传播、心意传播、文字传播四种方式。这四种民俗传播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一种民俗的传播仅仅依存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在多元传播渠道的推动和作用下,民俗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鲁晓俊在汗青浊酒:《三国演义》与民俗文化一书中提到童谣,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民间游艺民俗,据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童谣被称为谶遥,这种童谣与当时的时政联系密切,不像批评当今腐败的一些“谣”那样直白,而是借助于“谶”的形式来表述。谶谣有许多传播途径,比如通过铭文石刻,如《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艾看见诸葛亮几十年前题的石碣“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便是一例。张国杰、程适良在《新疆民俗》一书中论述到民俗是民间社会传承的文化事象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文化。它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而表现出来的,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里。范勇、张建世在《中国年节文化》一书中,阐述年节习俗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其中包含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思维方式及人们的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年节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流的作用。文化流一般包括物质、精神信仰、媒介三种不同文化的特质流,而年节文化的传播就是通过这三个途径进行的。

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民俗文化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在内容和范围上呈不断加强的趋势,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较丰富。

二 民俗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研究

由于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民俗文化视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分散,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张芙华在《民俗与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的观点是: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和特点。但是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文别提到:“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人们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鲜活通俗的、生动典型的物质生活状态与精神生活状态,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增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游学民在《陕西本土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一文中说到,“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需经由文化资源得以传播而又不能囿于这些文化资源,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将民俗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历练学生心灵的过程,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巧妙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者只是着重论述了民俗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只是简单的提及,并没有详细论述。

陈宁在《民俗文化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实践——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一文中的观点:“从民俗文化中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案例,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大学生所关心的能体现民俗文化发展的实例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变以往枯燥的理论讲授为兴趣盎然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通过这种民俗案例的引入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曹应森在《认真传承民俗文化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中提到,“传统民俗文化在塑造人格魅力、传播思想道德、讴歌民族精神方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以引导人民群众挖掘、保护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阵地,在人民群众身边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从而将民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范文明等在《浅议山西民俗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一文中讲到,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追求。应该研究民俗文化资源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发挥其优势,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国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如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旅游寻根等形式激发民众爱家乡和爱国之情,形成民族认同感;运用节日活动、生活礼仪及谚语进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品质教育;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子女做到语言美及行为美,要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夫妻恩爱;通过崇拜、感恩、图案工艺等一系列民俗形式表现出对动物的道德关怀,植物的尊重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谢燕在《民俗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世界转向》一文中的观点:通过搜集整理民俗歌谣、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在经验活动中让学生理解感受我国的民俗文化传统,而通过教唱民俗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排练民俗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接受民俗文化教育,以把握民俗中那些亘古不变的民族精神,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马丽萍在《论民俗文化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一文中写到,“民俗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它最能折射出民族的特质。比如端午节,通过举办赛龙舟的活动,让学生领会屈原的爱国情感,从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又如中国年俗,很富有乡土气息,通过年俗的学习,增加对故乡的亲切感,从而实现思想的教化。陈光军在《优秀民俗文化与大学生个性教育》一文中的观点:“民俗文化历经长期的嬗变、汇聚,绵延千年而被保存下来,沉淀下来的精华潜移默化地为我们民族独有的社会心理,在引导、规范我们的精神风貌、人生态度、观念行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比如通过学习民间工艺制作,让大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以及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从而能够更好的受到民族情感和民族艺术的感染,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10篇

一、山西民俗文化之解说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中国十年文化看深圳,百年文化看上海,千年文化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山西古老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只要是山西人身上就流淌着浓郁的山西精神,而这种性格无疑离不开山西的特有的文化根基,即孝道、晋商、佛道、民俗。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君臣父子家国无疑就是忠孝之道的最好诠释,而传统山西人尤为重视孝道;晋商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认识山西的一张名片,也的确成为山西文化的宝贵财富;五台山是佛教文化圣地,也决定了山西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民俗当然也是山西一个特色鲜明的标志。剪纸,在山西非常普及,已经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裁剪,或用刻刀在纸上裁刻,用纸造型构成各种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还有民歌、皮影、炕画、莲花落、仿古铁器、推光漆器、面塑等都是广为知名的地域民俗文化代表。

二、山西民俗文化——刺绣运用于服饰之中

山西的民间刺绣不但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能表现和反映山特风土人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工精美、造型生动、图案简洁、色彩艳丽等。而且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珍品,大多数都出自农村妇女之巧手。受到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山西民间刺绣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都显示出纯朴、热情、粗狂的特点,尤其体现在服饰中的刺绣,将艺术与本地人的性格相协调、相适应而和平存在的,可以说它既是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生活艺术。作为服饰刺绣,对服饰细节各个部位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加之不同的内容,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使每个人成为一个人文载体,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远不是一眼能够看穿的。而刺绣对服装的装饰非常重要,从帽子到上衣、裙子、裤,再到鞋袜、围巾等几乎所有的装饰设计都可以添加刺绣的演绎,而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以山西忻州民间服饰为例,传统刺绣表现在不同的位置和细节中,寓意含有平安、吉祥“腕袖”,多以如意祥云的图案装扮;“领口”大多是装饰着各色花朵的图案;“裙子”也一直是妇女常用的衣服,在前后各一片的裙摆上常嵌边、绣花,大多是蓝色,黑色、红色的底布;而“上衣”部分绣花多在胸口,常用牡丹花等艳丽花朵的图案。还有晋南地区女装:绣花上衣、花带裙及百褶、绣花鞋等,上衣多彩色布匹缝制,而其他细节部位,比如领口、肩膀等地方加一些花样装饰图案。民间刺绣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人民通过图案来表情达意的思想,一般都是选一些民间寓意吉祥的图案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意愿的表达。另外刺绣还体现在女性内衣的设计上,精致的刺绣纹理与女性体态完美结合,凸显出现代与传统,民俗与服装的融合,尤其刺绣花边的设计更为广大女性朋友所喜爱,薄纱睡衣上若隐若现的中式刺绣也可以增强这种设计的质感。现代服饰设计中,刺绣带有浓厚的装饰色彩款式多为斜襟式宽大厚实长袍,刺绣手法穿法精湛,吸引很多设计师和消费群体的主义。在最近几年的品牌T台秀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刺绣。最近几年较为火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上,也多选用刺绣类服饰增加气质和风采。例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偶像来了》,有一期服装选用传统刺绣样式,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运用,图案细腻,花型立体,造型大方而朴实,使现代服饰更具现代风情。很多一线品牌:如江南布衣、巧帛等品牌中也可见到刺绣手法与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也以其独特的风格抢占市场。

三、山西民俗文化——剪纸之服饰运用

在山西也成为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文化,上至八旬老太太,下至十七八岁小姑娘,都会用灵巧的双手,再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是刻刀,在纸上镂空剪刻成各式花样,用劳动和美丽装点着自己的生活。剪纸艺术虽然是大众文化,但其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取材生活,关怀大众,生动活泼;用的较多图案有:历史人物、花草鱼虫、神话故事、喜庆图案、吉祥图案等。在过年过节时贴在明亮的窗户和墙壁上,精致、大方、欢乐、祥和,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情结。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这个领域有着独特的魅力,也深受大众喜爱,因此成为众多服装设计师的宠儿。尤其体现在改良的中式服装上,简中有繁、繁而不杂乱,朴实又华丽。有设计师尝试将剪纸元素图案加之到西式婚纱礼服设计上,中西结合,惟妙惟肖,几乎完美。运用于服饰设计的图案繁多:牡丹、各色花朵,喜鹊、鸳鸯等不同图形的图案都深藏深刻的寓意,这是古老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与当地民族民俗习惯有很大关系,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俗信仰、礼仪等等为主要的表现内容,种类繁多,花样丰富,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笔者曾经辅导学生完成系列创意服装服饰毕业作品设计的时候,其中一个单元尝试加入了剪纸文化元素。通过效果图、打版、纹样,将传统山西民俗与现代、地域风情与现代服饰设计巧妙而唯美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穿越时空、通古道今的意境。学生将带有剪纸窗花图案的布料、皮革缝制在裙摆上面,在裁剪好的布料、皮革上,根据女性身材特点裁剪出镂空效果的剪纸图案,成为具有剪纸艺术效果的服装和饰品,这是一种创新和对地方民俗的保护,这种具有剪纸效果的艺术设计的服装若隐若现地把人体某些特点衬托得更美,更有内容。山西剪纸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不仅中国设计师喜爱,同时也赢得很多国外一流设计师的青睐。这种设计服装中透出的浓郁的东方韵味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剪纸元素除了运用于服装,还可以广泛运用于服饰和珠宝设计等,比如:耳饰、帽子、头饰,包包等等。总之加入剪纸元素的配饰,具有独特的魅力,使用者能通过它展现精彩的东方文化的神韵。总之,随着现代服装设计和教学发展,山西民俗文化中的刺绣和剪纸艺术给服装设计师和服装设计课程和教学实践过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种设计的特点突出了几个融合:即大方简约和雍容华贵,传统文化与优美华丽,民俗文化与服装设计体现的完美融合与交叉可以让人叹为观止。山西民俗文化也以它特有的风采而深受各行各区业设计人才的广泛利用和偏爱,它广泛的使用价值,也强有力地证明了其存在的独特艺术价值。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广泛吸收地域民俗文化,从中学习和体会民俗所传达的地域特色和深层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精神品味。笔者坚持在今后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山西民俗——这个置身于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艺术,一定会让更多的学生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对本地地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民族化的东西源远流长,长久屹立于世界舞台,散发其更大光芒。

作者:周锋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11篇

本文作者:额尔德木图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先后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学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来。民俗学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利途径之一。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民俗学课程的开设正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以上要求,可以满足高校素质教育的某些需要。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良风益俗。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中最优秀的成分。高校民俗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的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要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高校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民俗学教学正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革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民俗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十分必要。

民俗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俗,掌握民俗,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的涵义。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由此可知,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解民俗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掌握一些民俗事象,自主建构起民俗知识。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民俗时,先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结构———大致包含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竞技仪式、服饰和饮食的展演、祭祀仪式、表演仪式、结束仪式,之后,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围绕节日结构的几个方面,介绍各自家乡的过节习俗。当然,仅仅满足于了解节日民俗的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节日生活是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2〕,在此时,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最具个性的文化会借此呈现出来。

以端午节来说,学生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事象,但很少知晓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其实“吃粽子”有两层文化意味:一是剥阳释阴,辅替时节。我们知道粽子用菰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因为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端午之时,正值阳气盛级,阴气萌生之时节,此时食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还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二是祭祀屈原,喻其忠贞。汉魏以后,粽子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由此它也就成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在屈原故乡,当地人在粽子中包上一枚红枣,以象征屈原的忠贞之心〔3〕。通过解析这种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学生对于端午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了,而能深入到节日文化的核心,其节日文化记忆也因此得以加强。除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文化价值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民俗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功能。还以传统节日为例,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是经过挑选的,也是被处理和加工了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遗留物和象征物。“说它是遗留物,是因为这些被重新挖掘出来的传统节日原本的生存环境已经消失,它们是被当做特殊的文化形式孤立地保存下来的纪念品。

说它是象征物,首先是对于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现代人而言,这些节日往往代表着一去不可复返的过去和丢失了的传统,其次是对于来自外界的参观者而言,这些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节日就像是一个个展示异文化的橱窗,能够帮助你了解与己不同的另一个世界。”〔4〕当然,除此之外,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是社会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也是展示民众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能的文化舞台,因此,传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民俗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民俗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这个术语是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5〕这里所谓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有“自知之明”,不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要知道它的内涵特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民俗文化自觉能力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情感是基础。民俗文化情感是指对民族民俗文化要有尊重和爱护之情,它是民俗自觉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通过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民俗文化。由于文化自觉是个理性的过程,我们对民俗文化不能仅仅停留于情感的维护上,更重要的是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能力。这种文化认知,不仅是对行为模式、语言习俗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而且也是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这种文化认知的获得,除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外,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细心观察民俗事象,沉潜深思。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便会大大加强,人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p#分页标题#e#

建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还要借助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过去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理论知识及文献记录资料的介绍为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符合民俗学的学科特点,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的基本需要。因此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看、说、做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此外,针对民俗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信息传递渠道,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学理论知识,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民俗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此,高校必须为民俗学的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料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如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多媒体音像图文档案库,建立专用多媒体教室,编制多媒体课件,举办民俗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使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质量和比重不断上升。

总之,高校民俗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民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田野作业”的能力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加强高校民俗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第12篇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