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

时间:2022-09-03 10:5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规划

第1篇

1.自我探索方面

人-职匹配理论是基于特质因素论而发展的生涯理论,特质因素论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开发了一整套用于发现个人特质的测评工具,包括能力倾向测试、兴趣量表和价值观问卷等多个大类。通常在现有的生涯规划课堂上最常用到的测评包括基于霍兰德兴趣分类理论的自我职业兴趣量表、基于舒伯职业价值观理论的价值观量表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除了直接在课堂上使用量表之外,根据这些理论设计的如“兴趣岛幻游”、“价值观拍卖”等课堂活动也被广泛采用。然而,这些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无法要求个体超越自身经历来进行自我判断。如果问一个现代人:“你喜欢吃大象肉吗?”答案一定是:“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几乎没有现代人吃过大象肉,所以当然不知道是否喜欢。“兴趣岛幻游”中描述的六个度假岛屿和“价值观拍卖”中罗列的类似“取之不尽的银行卡”,对于大部分选课学生来说就是所谓的“大象肉”,完全超越他们的实际经验,也就难以作出类似“好或坏”、“喜欢或不喜欢”、“合适或不合适”的判断。即使测评或课堂活动最后给出了兴趣偏好或价值取向偏好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也会因为缺乏切身的经验体会而没有实际意义。

2.职业探索方面

现有的课程设计中职业探索主要围绕职业分类理论和职业探索方法展开。这个部分的困境在于:如何在2~4个课时内将浩瀚如海的职业世界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即着手点或突破口在何处?以学生所学专业为起点,要求学生在所谓“专业对口”的范围内探索职业世界,是通常的做法。这个思路确实帮助学生找到了突破口,但问题在于:首先,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不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简单线性关系,而是纵横交错的多重复杂关系,一次活动或几次课显然无法有所深入;其次,不容回避的是,许多学生在高考进行专业选择时经历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决策,因而对于自己的专业缺乏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以“专业对口”为着力点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无用功。

3.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的关系

在目前很多高校的课堂上,先讲授自我探索,然后再讲授职业探索,至于自我探索的结果与职业探索的结果之间有何关联,课堂教学并不会有所涉及。这种教学安排的结果将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深入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职业。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在教学中出现“两张皮”的情况,根本原因依然在于课程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通常来讲,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包括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学术理性主义取向、基于学生兴趣与需求的人本主义取向,以及基于社会文化需求的社会重建主义取向等多种。现有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在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的模块,遵循的是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以特质因素论和职业分类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根据这部分理论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堂材料,而忽视了理论与授课对象的经验和需求如何有机结合。

4.职业决策方面

现有课程的职业决策部分主要讲授一种或多种决策理论,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利用一种或多种决策方法进行职业决策,其中涉及的决策方法包括平衡单法、SWOT分析法等。这个过程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因为任何决策都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没有目标而空谈决策,只能使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然而,由于学生在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部分没能通过课程整合自身的经验,在此时要确定生涯目标就比较困难。大部分学生此时的状态是:对自身的生涯规划似乎“知道”了些什么,但到底这些“知道”是否正确,以及有了这些“知道”,生涯目标该如何确定,依然模糊。而要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至少要在课程设计中回答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要确定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如果是长远目标,到底以多长时间为限?(2)是要确定一个目标还是多个目标?如果是确定多个目标,如何厘清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3)确定的目标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发生改变,是改变目标还是坚持目标?就目前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以上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二、高校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的解决思路

1.坚持课程形式的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的困难源于生涯规划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而课程教育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基本模式(一个老师面对多个学生),因此必然带来难以满足全部个性化需求的问题。然而,在目前国内职业化的辅导人员缺乏,而大学生人数众多且普遍缺少相关生涯知识的情况下,课程教学无疑在降低成本、解决共性问题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同时,从国外经验来看,以课程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一直为发达国家众多生涯发展专家所重视。从国外课程实施效果来看,生涯规划课程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觉醒,有助于生涯探索和生涯管理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顺利转变。

2.梳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难以适应现代生涯发展的需求是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在对生涯规划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时,首先需要重新梳理生涯规划理论。如前所述,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理论取向,而人-职匹配理论因其简单的线性思维而脱离真实生涯发展的现实状况,所以寻找更适合的理论基础,综合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兴趣与需求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的多种取向,是解决目前课程设计问题的当务之急。克朗伯兹汲取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精华,提出了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植根于强化理论和古典行为主义,强调个人的学习经验、社会环境因素及偶然事件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克朗伯兹理论的基础上,有专家提出了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进一步将生涯决策的动态过程进行整合,系统性地思考了个人的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学习经验(特别是自我效能感)、结果预期和个人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影响因素与学习经验,对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及生涯主体的自主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恰好填补了人-职匹配理论的空白,因而更贴合真实生涯的现实状况,对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更具启发性。

3.摆脱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束缚

课程设计模式大致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实践模式三种。现有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主要采取目标模式。目标模式课程设计的主要精神在于“目标取向”的理念,一切以课程目标作为选择活动、组织与时间安排等相关设计活动的指向,并据此进一步形成详细明确的目标,转化成学习经验,最后加以评鉴。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单纯利用目标模式进行课程设计,会因为缺少反馈而难以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同时,因为课程组织均围绕目标展开,当课程目标设定有误或课程组织与课程目标存在脱节时,课程设计的整个环节将陷入无功而返的僵局。从目前高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来看,通过协助学生自我探索、生涯探索、拟订生涯规划和作出生涯决策以促进学生的生涯成熟和潜能开发,是被一致认可的目标。这与《要求》中设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然而,具体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涯成熟”、“潜能开发”到何程度?“自我探索”、“生涯探索”如何进行?“生涯规划”、“生涯决策”怎样操作?这些都是目标设定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由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生涯规划课程真正达到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了生涯规划的知识,而与设定的促进学生生涯成熟与潜能开发的目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情况,即课程内容并没有到达预设的目标。显然,要弥补目标模式带来的课程设计问题,引入新的设计思路尤为必要。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强调的不是教育的内容,而是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过程,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专业思考。实践模式的课程设计根源于文化分析,其基本假定是以个别的学校及其教师作为课程发展的焦点,即“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被学者评价为促进学校真正改变的最有效的方式。强调教育方式和过程、开发学校本位甚至院系本位课程,应该成为生涯规划课程开发的可循之路。

4.强调学生经验的课程设计取向

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计取向,最大的缺点是忽视学生的经验与兴趣,这在现有生涯规划课程中显现出的弊端尤为突出。从课程目标来看,生涯规划课程应该是一门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训练,还有态度、观念的培养的课程,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要真正实现目前课程的既定目标,必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跳出课程内容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介绍的框框,加强对学生经验的研究与引导。据此,围绕生涯规划的核心,课程的内容组织要使用学生身边的材料,以贴近他们的生活;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帮助他们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学生创造机会,形成属于他们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新经验,拓展自我观察的视角。唯有如此,才能使课程从以教师教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5.加强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第2篇

【关键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思考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城乡规划实践活动中能运用课程的理论知识确定各项工程系统的规模、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先进的理念和有关知识形成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决策。

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一直在改进,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课程作为是城乡规划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城乡规划学科整体教学改革的推进,本课程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特点

系统性

各工程系统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系统,课程内容囊括了从宏观的资源平衡、总量预测到微观的管网计算,是一个工程系统从构建到建设使用的所有知识。授课时应系统的介绍各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专业性

课程主要涉及了城市中除了交通工程以外的其他八项工程系统,每个工程系统在城市的范畴中各自相对独立各成系统,各自具备自身的特点,有其独自的技术特点。城乡规划要在规划层面将这些工程系统的进行统一规划安排时,需要对这些工程系统的建设条件和安全的运行环境有较好的了解,才能将这些工程系统科学合理的统筹在一起,即满足自身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又对其他工程系统不造成影响。

技术性

本课程是在规划的层面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的安排,课程内容是工程系统规划实用技术的讲解,用技术手段将这些工程进行统一规划,本课程重点强化的就是技术性很强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技术环节的实际操作环节。

实践性

本课程虽然是理论课,但是却和实践环节结合非常紧密,每项工程系统都需要实际的规划练习,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来综合考虑不同的层次,不同深度的工程系统的实际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

综合性

本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各工程系统在规划层面的布局和安排,还需要对工程系统设施综合考虑、统一布局,合理安排各工程系统设施及其相关的资源、附属设施的统一规划,同时也需要进行管线的综合规划、管线的竖向规划以及综合防灾规划等的内容。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时少,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在教学改革以后,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是32课时,这个课时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言远远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不能介绍课程的所有内容,仅仅能系统的介绍工程系统的理论知识,难于展开课堂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只有4个课时的时间用于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的片面的规划设计,内容多,课堂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突出重点。

2.2 教学资料、师资的不足

本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所需课时数多,讲课难度大,内容涵盖从各项工程总量预测、基础设施选址、管线布局形式选择等内容到详规的管网规划、管网水力计算和管径选择等,既有总规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又有详规层面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还有综合防灾规划、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多、难度大、计算复杂,需要很多优秀、完整的设计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但这类专项的设计资料储备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多为给水、排水、电力的工程系统规划资料,像防灾系统规划资料的储备非常少。

同时,本课程涉及的各专业工程的内容比较深、广,规划专业的老师在专项工程的了解和把握会有所欠缺,需要相关专业的老师和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将各专项工程的内容进行补充,本专业并无供电、防灾等领域的专业教师,需要跨学院合作来补充师资。

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思考

3.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本课程的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需要对上课内容进行优化,目前城乡规划在工程系统的专业规划领域涉及的深度主要是指导后续是专项设计,上课内容应突出系统性,系统的介绍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各工程系统的在各层次规划中的深度。

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总规到详规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城市电力工程系统,则有用总量预测、城市电源的选择、电力线路由规划、变电设施规划、城市电网结线形式规划等内容,即有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又有详细规划层面的内容,讲课时从规划层面入手,将各规划层面所涉及的内容总结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并结合相关的规划设计实例介绍,使各规划层次的深度更清晰明了,规划方法和程序更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课程中相关管网水力计算,可以利用规划设计软件进行复杂的管网水力计算,将各管网计算内容采用上机操作与讲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管网布置与计算的过程,了解相关软件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情况,能操作相关软件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

3.3教学团队、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本课程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往往涉及各专项工程系统规划的设计任务,需要大量运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方面的知识,教学时,利用本专业教学团队的优势,紧密结合其他课程设计(如城市总体规划)举办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实习课程和其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课程中,其现场工作均包含了城市工程系统有关的调查内容。和总规教研室、详规教研室的老师合作,将每年的实习课程涉及的不同城市与场地,作为设计资料,能够为本课程提供丰富、多变的实践教学环境。

第3篇

(一)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生涯发展

每个人都想要成功,但没想到成长。成长是艰辛的,但是成长又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任务。这种成长任务的不断累积与变换就构成了生涯发展。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2]。

第一,学习如何生活。新形势下,鉴于“90后”大学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淡薄等问题,各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生涯教育,促使其形成社会人,敢于拼搏、敢于担当,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第二,学习如何学习。大学生是高校学习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提出与落实对扩大学习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坚持终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专业技能,这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依赖高效的学习方法,优质的教学方法会发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反之则不然;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策略,终生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第三,学习如何生存。生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90后”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过分宠爱、多元文化的杂糅都可能弱化大学生的生存意识[3]。但是生存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应该重视生存能力的发展,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四,学习如何爱。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在生涯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爱他人,还要学会怎么被人爱。爱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初步具备正确表达爱的情感;被人爱,就是要自尊、自信、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二)有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对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存在较大差异[4]。大部分高校没有将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作为培养的重点,而是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或行为发展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以致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生生涯规划观念加速了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有利于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课程改革

生涯规划意识有利于推动大学课程改革[5]。一方面,大学生生涯规划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单纯以大学生为主,或单纯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结果是产生一大批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的生涯规划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体系,还可以激活高校课程改革,从而健全高校课程体系。

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重知识,轻能力

一是高校教师没有厘清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将这一课程等同于其他理论课程[6]。所以,从课程设置到课程教学,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于这一课程成为专业课程之外的调剂品,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二是许多高校安排非专业教师进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以致课程教学的特色不明显。由于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有限,再加上实践经验的缺乏,非专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讲解一些理论知识,这些讲解却不会对大学生的能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重学习,轻生活

国内高校在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生活。长期以来,高校课程设计还秉承着精英化和专业化原则,突出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专业学习为主,对于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教师在教生涯规划课程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致大学生生活规划与学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7]。

(三)重职业,轻自我

认识自我是选择职业、发展职业的先决条件。现有的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围绕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展开,突出企事业单位招聘技巧的获得,过分重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融合,而忽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生涯规划课程在职业发展方面又只关注大学生就业,而忽视大学生的创业。

(四)重规划,轻管控

许多高校重视生涯发展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但是这种规划缺乏系统性,这使课程在管理和评估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方面,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健全,课程量化标准尚未确立,这制约了生涯发展课程建设。另一方面,课程质量意识不强,建设力度不足,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等随意性较大。

三、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思考

(一)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将高校生涯规划课程与大学生成长相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是教育者引导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确定职业目标、学会学习的长期过程。所以,高校不仅要做好针对毕业生的短期生涯辅导,还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和管理[8]。二是在设计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程设计的价值导向上看,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体现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展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就业取向和生活态度[9]。目前,许多高校在设计生涯规划课程时,没有充分注意到课程的思想性,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课所要解决的内容,这种思想观念不利于扭转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过分看重行业和就业技巧等不良现象。三是转变功利主义的课程设计理念。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是教育者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社会中发展自己、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课程体系。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设计上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即只对毕业班集中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错误的理念不仅不利于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二)完善课程设计的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应运而生,但由于这一课程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许多高校还未能对其加以全面认识,以致生涯规划课程设计方法陈旧,不能满足课程在新时期下的发展需求。所以,高校应该本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课程设计思路,不断完善课程设计方法[10]。一是坚持课程设计的本土化和科学化。一方面,应该重点研究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基础,健全课程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在吸收国内外优秀生涯发展理论时,也要注重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消化和吸收。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建立本土化的生涯发展理论以指导学生认知、生活、就业和学习,推动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二是在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时,应该避免纯课程化、纯理论化倾向,而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理论体系应该全面、系统;生涯规划课程又是一门实践课程,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三是在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要坚持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实用性,但是许多高校将其定位成应急的、临时性课程,并将授课对象局限于毕业班级的学生,而课程内容则倾向于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而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应该是一门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甚至更长时间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方法也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发展阶段做出适当调整。

(三)完善课程设计的各个要素

第一,准确定位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高校教育者应该将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使其同其他必修课程一样进学时、进学分、进计划,及时考核和反思,健全课程建设的机制体制[11]。同时,高校应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使教师在教学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防止出现讲座式、活动式教学形式,以实际行动重新确立生涯规划课程的主体地位。第二,明确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规范课程教学手段和形式,健全课程的评估机制。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课程的目标体系,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社会认识、职业选择与发展、终身学习结合起来,使目标具体化;另一方面,从全局考虑,完善课程内容,减少政策讲解、单位介绍、面试技巧的摄入,增加职业技能测试、心理素质、交际交往等内容,让大学生参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接触,增强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高校应该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大学生,使其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最后,高校应该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即突出强调大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促进大学生生涯发展。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2―01

学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充实文化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强化文化辐射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就要牢牢抓住在学校生态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课程建设环节,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课程建设应基于学校办学宗旨和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并按照规划方案开展各项课程开发活动,这是课程实施的前置条件和首要步骤。本文就校本课程的规划谈几点认识。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保障条件

1. 政策保障。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校本课程规划必须置身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政策框架内,在地方课程政策的指导下开展。

2. 专业保障。课程建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课程政策的执行者即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课程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规划的适当性和专业水准,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规划时必须寻求专业支持。

二、校本课程规划的影响因素

1. 课程意识。主要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意识、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意识和教师的课程意识。

2. 课程能力,特别是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的课程能力。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能力的强弱和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水平。

三、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1. 阐明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根据一定程序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予以分析和阐明。

2. 确定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校愿景和办学特色是校本课程指导思想的核心要素。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

3. 拟定校本课程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目标是为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而具体呈现的教育意图。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一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学校教育目标的落实遵循如下线路:学校教育目标―学校课程编制―年度教学计划―各学科、各活动的指导。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应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4. 确定校本课程结构。必须对拟设置的课程做出详细的规定,教师据此从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因此,课程结构的编定与设置是校本课程规划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规则。

5.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一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问题。二是校本课程的规范管理。校本课程一经设立,就应排进学校总的课程规划和课程结构,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在课堂规范、评价等方面接受学校教务处等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等。

三、校本课程规划的方法步骤

1. 成立组织。进行校本课程规划,必须有明确的规划工作责任主体,建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进行课程规划的实施者和领导者。该组织是学校中有关课程建设领域的核心组织和权威机构,承担着学校当中有关课程事物的规划、决策、协调、建议、服务等职责。

2. 现状调查。学校课程领导组织建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主要包括需求调查和资源调查两部分。需求调查包括学生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家长期望、社区对学校功能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等内容。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学校硬件资源调查、学校软件资源调查、教师资源现状调查和社区与环境资源调查等4个维度,可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分解细化,作出详实的分析报告,提出学校课程设置的可能性。

3. 综合评估。在现状调查完成之后,学校课程领导组织需要对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综合评估是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最重要、也是最具专业特征的工作,只有经过科学、严谨的综合评估,才能为校本课程规划指明方向,为课程的设置提出对策与建议。

4. 制订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课程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工作,是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思路的描述。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文本应对课程的实施现状、发展目标、指导思想、组织保障以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详细阐述和规划,并在课程的讨论、实施及反思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5. 方案的讨论与调适。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需经过规定流程后方可颁布实施。课程领导组织对草稿进行讨论修订,形成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初稿,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提交全校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最终形成正式方案。在此流程中,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以满足各方需要、切合实际情况。

第5篇

关键词:雨课堂;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1课程设计

选取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改革,使用“雨课堂”插件,以培养规划学生应具备的软能力和硬能力为导向,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重点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的培养和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塑造。

1.1课程简介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社会对规划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专业也要将变革目标聚焦于学生,对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一定的创新与调整。而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城市规划原理”几乎涵盖了学生整个规划生涯的方方面面,是专业教学的核心部分,其对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现状,从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包括基础设施、道路与交通、公共空间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复杂度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及运用有一定难度。而目前“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仍遵从老派的教学框架,整体的课程安排为每周1~2次课程进行概括性的理论讲解,学时短、学习模式与方法落后。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城乡规划的相关原理以及培养学生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把“雨课堂”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细分庞大的规划原理体系,将其融入到课前认知、课程理解、课后内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点,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情,达成高水平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课前

“雨课堂”依托于PPT与微信,对教师与学生双方而言,使用环境都十分简单。教师将前沿性、综合性的规划理念与课本中基础性、宽泛性的知识点相结合,精心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目标,量化学习内容。将每节课程相关的预习资料通过“雨课堂”发送到学生端,便于学生下载查阅。在这个过程中,将问题发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程效率。其中,预习资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需要上课讲解的重要内容,还可包含多元化的思想,以供学生全方位感知城市。学生在微信端打开预习资料,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进行碎片化学习,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预习资料后,可上传疑惑点至教师端,等待教师回复或上课讲解,增加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

1.3课堂

教师通过点击PPT进入“雨课堂”,随机点名提高学生专注力、抬头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端发送的疑惑点以及教学任务中的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对于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表达。根据学生的疑惑点,深化课程目标,适度调整课程进度,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微信的“扫一扫”进入虚拟课堂,考勤签到,在手机端查看课件,改善听课体验;依靠雨课堂的弹幕、“不懂”按钮等功能与教师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活力,增强学习趣味性;重要知识点可点击“收藏”按钮,将繁琐的笔记整理简化为一键记录,便于课后复习;在课堂答题环节,学生通过手机端答题,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答题效果、错误率,更高效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在“雨课堂”分组匿名讨论模式中,学生大胆表达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活跃的思想交流更能激发意想不到的灵感与思潮。

1.4课下

教师可以下载课堂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依托“雨课堂”平台,进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单选、多选、主观题等,从不同维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将整体的课程学习落到平时,准确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改变传统的临考学习模式,而不只是一考定终生。学生在经历了课前认知、课堂理解后,以对课程知识点有了大致理解。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教师的案例进行结合分析,通过多元化习题的练习,完成知识与自身的融合,利用“雨课堂”中留言板等功能学习心得,塑造并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2课程评价

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审视和反思,开展系统的检验和进一步讨论。

2.1学生评价

为顺应现代化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高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加强课程效果,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核心作用,培育出创新能力高、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生方面,“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吸收、实践与内化,侧重主动性学习的培养,是课程效果评价的重点之一,也是培育人才重要保障之一。

2.2知识理解

不同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方式不同,为保证每个同学都能领悟课程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细化,分布在“雨课堂”的不同功能中。如城市规划原理课中,学生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特点及优缺点记忆不足,教师在课上明晰城市布局特点,学生课下结合“雨课堂”中的典型城市例子,加深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理解和记忆,将课外知识不断扩充进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把书读厚。首先,就课程活动而言,通过课前碎片化的预习、课上深度学习、课下测试与实践等,不同层次地帮助学习理解。其次,教师将量化课程数据,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锻炼扎实的基本功,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2.3课内实践

在学生对城乡规划各方面理论知识有一定理解后,课程中教师便可深入引导学生从城市的表象问题入手,利用“雨课堂”进行规划模拟训练,溯源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针对问题,从宏观视角对城市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城市各子系统之间如何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判断,能够提出完整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创新思维。“雨课堂”的课程活动将这些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演示和拓展传统教学模式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学生更能积极参与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更好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外,还在解决同一城市问题上,各抒己见,,从而有序推进团队工作,展示出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化

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如何内化知识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通过“雨课堂+线下”混合式模式的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留下最精华的部分,归纳总结,把书读薄,重构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瑕疵,但经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升级迭代,对学生长远发展自己的知识内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雨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学时间固化,为学生加工内化的知识、输出知识、传播知识提供平台且提高了能效。

3.1教师辅助

“雨课堂模式”对教师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的帮助不言而喻。而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最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无论什么样的科技最终还得依靠人的情感进行输出,这是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所以说,软件的辅助加之教师的理解才能真正使课程日臻完善,而不是单单地依靠课上的习题抢答,红包试题,主观讨论。情感的输出之下有高效辅助工具配合,可缩短课程时间,还能减少课程中那些因课上作业而造成的拖堂、节奏乱、秩序差的情况发生。

3.2课程内容

“雨课堂”模式使教师的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反而更专注于与学生的连接,与学生实时互动,以此来增加课程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一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做好日后教学规划,课程改革奠定基础,保障课程效果。课程内容的变革与时代的知识应该接轨,那些书本中难免会有陈旧的知识,而城乡规划本身就是一个紧跟时代的前沿型综合专业,对于知识和时事政治的把握应该有良好的敏锐判断。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3.3课程转变以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成绩由30%平时成绩和7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可以对学习效果排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重难点的关注,难以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传统考核中,整个考核过程偏向总结性的评价,评价效能低,而雨课堂恰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课程从被动转向主动,学生融入课堂,老师融入学生。“雨课堂”学习模式应用新技术,助力评价体系,实现由表面化、单一化向深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客观化地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同样难度的试卷,运用雨课堂前后的分数上连续有了平均分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善,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学活动全互动,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控能力,保障学生对隐含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的进程正逐步向前,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尚未形成自身的优势,唯有培育出多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满足社会需要。“雨课堂+线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强调学生本身,转变学生的上课状态,健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多元发展的能力。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种解放出来,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也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不再死读书而见微知著,迸发更多灵感;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培养适应时展的专业能力,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是新时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波,徐冬平.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48-50.

[2]郭利平.雨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5):24-26.

[3]张晓琴,高岩,张波.“学生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成果为导向”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J].办公自动化,2021,26(19):9-11+40.

[4]王爱,何颖.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J].城市建筑,2021,18(19):27-29.

第6篇

关键词: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践教学;通化师范学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其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了旅游管理学科大类,该学科大类下又设立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四大专业。从此,旅游管理成为与工商管理平级的一级学科。这充分说明旅游业在我国国民产业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同时也表明了教育部加强旅游业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旅游专业相关人才的决心。这对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培养新形势下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和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旅游规划人才是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为旅游专业培养规划人才的重点课程。通化师范学院于2004年成立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成立之初就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设立为专业核心课。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一直没有改变,导致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应用,被动接受,本应成为学生就业的一把利器,却只成为个别学生考研的一份助力。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实践教学的优化势在必行。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的思路

1.理论为引,实践为主

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通化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学生在学习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之前,就已经学习了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饭店管理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和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这为学习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本课程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时会有选择地重点讲授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总之,理论教学只是个引子,引导学生进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世界,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则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

2.依托地方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进入真实的情境中。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意味着学生必须进入真实的或模拟的规划环境中,也即依托真实的旅游区域开展教学。考虑到教学的成本、学生和教师的文化环境,依托地方旅游资源进行教学是最佳选择。

通化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价值较高,距离通化师范学院的路程都不是太远,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

本课程拟选取通化市较著名的几处旅游景区建立实践基地,分别为:靖宇陵园、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区、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罗通山风景区,并依托这几个“点”进行所在旅游区域的考察工作。

3.课程组负责制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任务繁重,单纯依靠任课教师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成立一个课程组,由相关研究的教师组成,每个教师负责一个实践基地的教学工作,并轮流滚动,以集体的力量去完成教学。

4.争取学院的支持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和众多旅游相关部门的合作。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初,就要争取学院相关部门在财务和行政方面的支持,并争取得到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行业专业人员的支持,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的设计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旅游市场营销模块、旅游产品开发模块、旅游保障体系模块和图件制作模块。

1.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平时成绩的考核、理论教学的考核和实践教学的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以出勤和课堂表现的方式考核,占10%;理论教学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成绩占40%;实践教学依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规划文本的制作进行综合考核,成绩占50%。该考核方式突破了传统以学生单纯记忆为主的考核模式,考核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内容与程序,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进行旅游规划的能力,培育真正的实践型人才。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学生对通化市的旅游资源形成明确而清晰的认知体系;学生对通化市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特色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市场策划和旅游产品设计;学生能够学会制作相对完整的旅游规划文本;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环节的设计

设计安排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的学时为2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践教学的时数设计为3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4.各知识模块的实践教学设计

每个模块所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需要开展实践教学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安排如下:

(1)基础知识模块采用理论教学。除了要向学生讲授常规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结合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不断扩充新的知识。

(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模块。教学重点:在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关于旅游资源认定的国家标准,学会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样表,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几种方法并学会运用国家标准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实践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实践基地的材料向其他学生进行介绍,展示自己所填写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课堂讨论,进行旅游资源评价。

(3)旅游市场营销模块。教学重点:在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研的程序和方法、学会进行目标市场的定位、学会采用不同的营销渠道进行营销策划。实践要求:每个小组针对自己所考察的旅游地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该旅游地目前的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完成一定量的市场调查问卷;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访谈并完成访谈记录。

(4)旅游产品开发模块。教学重点:在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体系和方法;了解旅游功能分区的模式、意义和方法;掌握旅游项目和线路设计的理念。实践要求:首先进行全班大讨论,使学生对通化市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形成统一认知;然后分组讨论,针对每个小组所考察的旅游地进行分区旅游形象的定位,并针对各个旅游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功能分区、项目设计和线路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头脑风暴法,其中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作用至关重要。

(5)旅游保障体系模块。教学重点:在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了解旅游保障体系的构成,掌握各保障构成的意义和规划内容。由于这一部分涉及到很多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和建筑工程学等的专业知识,规划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只需要学生掌握相关规划的思路即可。实践要求:要求各小组的学生针对所考察的旅游区的特征写出简单的规划文本。

(6)图件制作。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两大类。规划图件的制作涉及到Auto、CAD、Photoshop、CorelDraw等计算机专业画图软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较有难度。本模块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所需要的制图技术、向学生展示规划图件的成果,请专业教师向学生展示制图技术的过程,把学生引入到图件制作中去,至于学生今后能不能学成这些技术则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在教学的最后会要求学生将每个模块的成果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规划文本。

5.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学生的安全问题。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好奇心较重、个性较强,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组织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实践之前做好各方面工作,尽量为学生的身心提供较好的环境。

(2)教师的能力问题。旅游规划与开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要求专业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规划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开展之前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如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学、安排教师到旅游区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参加专业的规划团队等,增强教师教学的能力。

(3)教学环节的不断优化。旅游业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快的行业,今天发展很好的旅游区可能明天就会被其他旅游区赶超,五年、十年以后通化市的旅游业发展也已经是另一番模样。这就要求本课程在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2013《旅游法》的出台将把我国的旅游业带入更加正规和有序的发展轨道,未来的旅游规划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各个旅游区必然的选择。这对规划人员既有量的要求更有质的要求。依托通化市旅游资源开展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实践教学,不仅为培养优质的旅游规划专业人员提供了便利,也为通化市培养了更多优秀的本土化规划人才,从而促进通化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旅游管理升格为一级学科[N].中国旅游报(数字报),2012-12

第7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近年来,各级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为此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但课程内容偏重于就业形势的分析、职业素质的养成、面试的技巧、心理的调适与相关技能的训练,很少涉及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人职匹配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规避职业风险等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育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笔者在本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现将课程设计与思路形成文字,与同行们商榷。

课程定位与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校内公共选修课,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传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开始和发展职业生涯。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具有实践意义的职业生涯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师讲授、问卷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与课后作业,课程的核心特征有四个:(1)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为指导;(2)以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测试工具为载体;(3)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的设计为主线,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独立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做积累和打基础。(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指导者。

课程内容与操作过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职匹配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美国职业指导创始人帕森斯建立了人格特征—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与能力模式,这种特性和模式与社会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其对人的要求之间有较大的相关度。若能在适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工作,个体一般能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并能调动自己的潜能。

因此,笔者认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了解“生涯”、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只有在充分认识“生涯”、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较切实可行的规划。所以我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提出“生涯”问题,唤起任务意识;第二单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第三单元,认识职业;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按照这个顺序,笔者对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过程作如下分析。

第一单元:唤起生涯意识。

这一单元的内容以教师讲授为引导,以学生的讨论和分析为主要活动。例如,学习萨帕的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时,在认识了什么是职业生涯整体发展之后,安排了如下活动: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成才过程分析自己已经过的发展阶段、现在所处的阶段、将来要经过哪些阶段,在已经过的阶段中,自己是否具备萨帕的理论中提到的特征,若自己的某个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以后的阶段是否可以弥补以及如何弥补,在此基础上写出分析材料。

第二单元:科学认识自己。

本单元以学生测试为主,以教师指导分析为辅。对自己的了解,大多是借助心理测试工具和与专业指导师交谈完成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相关的心理测量问卷,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这些测试已经被证实为有效工具。在本课程中被选用的测试工具有:价值观因素表、Myers-Brigs Types(MBTI)人格特征测试表(英文版)、能力测试表以及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量表。

之所以选用上述四个测试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美国学者萨帕认为:一个人工作的满意程度,视个人的才能、兴趣、人格特征和价值观能否找到相应的归宿而定。因此,在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兴趣、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2)让学生做的测试,教师必须事先做过。一来可以衡量其可信度;二来可以更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测试,高质量地完成测试。

测试按照由难到易、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安排。首先进行价值观因素表和MBTI人格特征测试,其次进行能力测试,最后是综合性的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每个测试开始前,教师详细地说明测试要求和步骤,测试完成后,教师提供评分方法和标准,由学生自行评分并按照评分说明将自己的得分归入某一种类型,再将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告诉教师,教师做好记录,以便课后分别给学生出具测试结果报告,在报告准备好之后,分发给学生。教师在这个单元中须注意以下几点:(1)事先说明测试的目的和要求;(2)在测试过程中课堂要保持安静,教师要巡视,发现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应及时纠正;(3)为避免学生不恰当地使用这些测试,在测试评分结束后,教师要回收测试卷;(4)要求学生注意保留每次的测试报告。所有测试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两栏,即人格特征与职业倾向,对后三次测试报告进行汇总。

第三单元:认识职业。

这部分内容以社会调查、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情境案例分析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此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第二部分,师生共同分析职业信息;第三部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搜集与分析职业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职业素质。

第一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由学生个人进行必要的职业调查;第二步,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第三步,让学生提炼出有用信息。

第二部分内容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检查学生对测试报告的汇总情况;第二步,选择一种常用的职业分类方法并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依据此分类方法对汇总的职业进行归类;第三步,归类后,要求学生上相关求职网站(如51job、招聘等)查找自己的职业类别,并查找此类别职业的素质与岗位要求;第四步,将相关要求汇总,并分析自己所欠缺的条件。转贴于

第三部分内容在于了解和认识职业与职业观的科学含义、职业与用人单位的分类、市场就业体制、社会就业制度、就业资格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与新职业、热门职业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比如职业知识问答,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选择职业是选高薪还是选前景、要学历还是要经验,是坚守还是让位等。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知识并对第一部分的内容和第二部分的结果有更具体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四单元: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

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是最终目标。这份报告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内容其实是前三部分学习成果的总结并具体转化为行动的方案。为保证这份作业达到教师设想的效果和便于学生完成,教师必须事先规定报告的结构,并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将作业要求和报告的结构形式告知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报告中涉及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包括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并汇总三次测试的结果,列出一系列具有倾向性的职业。第二部分,分析一个理想职业应该具备哪些元素(在此列出一系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元素供学生选择)。第三部分,个人信息分析。(1)个人特征:对婚姻、子女和父母的态度;对自我人格特征的描述;朋友对你的描述;对立面对你的描述;健康状况。(2)受教育程度。(3)目前的工作经历。(4)家庭经济状况。(5)自己的梦想。第四部分,自我SWOTs分析。认识自我的部分完成后,测试结果呈现的不是一个或两个合适的职业,而是一系列职业,学生可以利用SWOTs分析法对个人的优势(S)、劣势(W)以及机会(O)与威胁(T)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和因素,如受教育的程度、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家庭状况、社会状况、意志品质以及是否有人可以在事业发展中给予帮助等,从而在诸多合适的职业中选择出最可能实现的职业。第五部分,剖析目前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学生需要将这些职业倾向与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元素进行比较,以相关度大小为顺序对自己前面做出的职业选择再次做出排列。第六部分,利用职业选择表(见下表)从第五部分筛选出的职业中选择最适合的职业。第七部分,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之后,需制定一个如何实现职业目标的五年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应以如何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准备为着眼点。这一部分同样重要,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我分析的最后落脚点,所有的思考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行动计划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资料来源:姚裕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课程考核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设计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课程使用的是过程考核而非终结性考核。本课程考核共有三项指标:(1)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讨论),占10%;(2)平时作业,占20%;(3)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占70%。

以上是职业生涯规划这门选修课的整个设计,由于是第一次讲授这门课程,上述教学设计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通过这门课的开设,笔者探索出了一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途径,在笔者的指导下,全班40名学生全部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对于学校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非常有限,如果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学生受益面较窄,而采用开设课程的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缺乏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可以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确立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作者简介:张宁辉(1988-),女,山东泰安人,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就业指导;刘宁芳(1961-),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与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校本课程‘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探究”(编号:JXJG-14-10-18),主持人:刘宁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6-0067-05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方?”这是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学中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形象阐述。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个体对自己内在的主观感觉与外部环境的自我整合,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这种同一性在大学阶段就表现为对“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将什么做好?”的困惑,而在这一困惑与整合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对外部环境也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对自己有正确定位,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潜在优势,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而怎样才能化解这一同一性危机,这就需要完善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在高等院校受到广泛重视,各级各类高校也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如何完善这一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所有职业指导人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和参与性极强的课程,对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填鸭式”的教授法,老师教,学生听,说的少,做的少,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只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教授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几乎为零,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这就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要改变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但职业生涯规划课又是一门系统性和连续性以及操作性极强的应用型课程,所以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由教师制定课堂主题,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课堂秩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并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可以达到“人职匹配”,最大发挥自己的价值。我国一些高校也逐渐认识到改革教学模式的紧迫性,在职业生涯指导课上引入这种模式,并对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在J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试做探讨,旨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效果,对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实施

(一)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最早萌芽于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这一理论将老师比作助产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而这一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中也能体现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提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教师引导课程按照一个个主题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以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合理组合,保证了和课程的计划和系统性[2]。

(二)设计原则

1.教学内容要紧扣主题。职业生涯规划课包含很多内容,教师要制定每一节课的主题,打破教材的束缚,重新解构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整理出相应主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充分发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使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能一味地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从“做中学”。

3.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辅之以各种测评工具和游戏,使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自我探索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效性。

(三)具体实施

1.课堂设计。高等院校一般都会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公共课程开设,所以人数较多,这就会导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持久性。J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都是小班授课,人数在20-30人,一学期共20个课时,每周安排一次课,时间是三节课连上,以便有大块时间进行情景测评和游戏、小组互动等来教学。

教师在第一节课前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分为不同主题,包括对自我的探索、对职业的探索、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初步规划、了解职业目标对自我的素质要求、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及就业流程、认清国家的就业形势几个部分[3],再根据学生专业分成不同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根据内容顺序依次进行小组演示。在小组演示前教师会在分析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对成员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在小组演示后,教师会根据表现及课堂反应情况进行反馈和讲解,已达到主题目标。

2.课程流程。课前准备首先是在学生选课结束后,指导教师的第一个准备工作就是熟悉所有学生的情况,包括年级、专业、性别等,因为是面向全校开设的选修课,所以学生的年级和专业构成较为分散,指导教师要提前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倾向和就业形势以及学生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分析如何让课程主题与学生的现状和需求有效结合。然后是确定主题。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主题,这是特别关键的一步,主题设置要突破教材限制,整合各种渠道的资源,并依托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主题目标、目标问题衔接起来,主题的设置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趣味性、逻辑性等,还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让学生不明所以,无从下手,设计难度不宜过大,使得学生通过探索可以完成,又要兼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三是巧妙分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生参与性越高,其影响和效果也就越好,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师在首次课上进行巧妙分组,使得原本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能够真正相互协作,J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都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选修组成的班级,巧妙的分组可以使得相互之间不熟悉甚至陌生的学生分到一起,确保在后期的学习和讨论游戏环节既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分组后,不能随意调动,组内成员要讨论选出负责人,并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分组的作用[4]。第四是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一种集备课、上课、讨论、总结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方式,由于J校是一所师范类学校,所以培养目标具有“师范性”,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技能,让学生在自己备课、搜索资料、组织语言、查找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教师布置教学主题,小组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分派职责,分别负责搜索资料,整理成课堂报告,制作PPT,推选一人上台演示讲解,教师适时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课堂调控,并保证学生不能脱离主题,引导台下学生与讲解小组进行互动,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学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行合一,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指导下,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自信心,锻炼自己的能力。最后是课堂总结。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及总结,首先对学生的课堂主动性给予鼓励和表扬,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对课堂主题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上,要由指导老师进行补充教授和解答,将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间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手段。

3.多种教学手段。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还穿插了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情景演练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寓教于乐法、角色转换法等。

4.课程考核。J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考核方式与以往的传统考试的方式不同,分为两部分,出勤率及课堂表现情况占30%,另外70%则是完成两份表(《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表》和《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表》),因为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的对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有了客观清晰的认识,是否对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有了新的认识,有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是否对未来有了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5.课程评估。为检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课后反馈,第一份问卷主要针对学生是否接受和喜欢这种课程模式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喜欢程度和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建议,93%的学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记忆时间也更长,不再是一味的想要拿学分来上这堂课;第二份问卷则是检验学生的角色转换能力的自检表,有86%的学生角色转换能力为优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在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性不强,重视不足

一方面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在高校是作为公共课供学生选择,所以并不能引起所有学生的足够重视,甚至有些学生纯粹是为了拿到学分来上课,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低,更有甚者直接逃课,他们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其大学生活联系不大,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学校教育一直以来沿袭的都是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学生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对这种主体性的转换一时难以适应,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不足,学生的主体意识很差,缺乏主动性,也不愿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课堂参与性不高[5]。

(二)学生的职业价值标准过于务实化,道路选择过于单一

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初步调查显示,学生的职业价值偏向务实主义,在对自己的择业标准上,更加趋向于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自身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对未来职业的期许不是从自身的理想出发而是受制于家庭希望或父母的期望,在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上也过于单一,盲目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收入或机关单位,严重限制了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企图通过一次职业规划就能终身受益[6],并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受外部环境及自身能力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进的动态过程。

(三)年级分布不一,课程无系统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懵懂到清晰,由自身到社会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学生指导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课程教学应该按不同年级分阶段指导,但是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作为全校公共课供选择,班里学生年级分布不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准备情况差异较大,这就导致教学内容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在设置主题上没有考虑到各个年级的差异性,割裂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动态过程。

(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由过去课堂上教师的“独角戏”完全转变成学生的“独角戏”,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就轻松无事了,相反,对教师的丰富的课堂调控能力和指导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课堂主题的设计、时间的分配、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等,在学生自学展示阶段,容易出现偏离课堂主题和教学目标,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和指导,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还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现状,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增加交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勇于展现自己,客观剖析自己,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同行者”。

(五)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实践性不强

俗语讲“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是停留在课堂实训上,对学生的生涯指导的意义也不大,目前,J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对学生的指导只能依靠课堂实训,学校并没有其他部门或社团来监管或配合,社会实践或就职体验少,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所以对自身的认识和职业的认识也只是一种表面的模糊的状态。

三、建议与思考

(一)分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自我认识到职业认识再到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的逐渐清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不同,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要分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1.一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大学生初入校园对一切都比较懵懂,应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并结合专业及兴趣培养职业意识,初步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二年级是职业生涯的发展期,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行职业兴趣及职业能力的测评,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素质,增强职业技能。

3.三年级是职业生涯的稳定期,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与技能,生涯规划课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充分学习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形势,了解今后从事职业的特点及所需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树立发展目标,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各种讲座及实践活动,如考研交流会、创业经验会等,让学生不断调整目标,对未来有个清晰的规划。

四年级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期,对于此阶段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讲座等对他们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并对各种道路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求职技巧,组织招聘会收集各个单位的信息,与外部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他们的角色转换,为未来积累经验。

(二)创建精品课程,集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局限在课堂教学资源上,还应向学生提供网络课程资源,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成一门体系完整、指导有效、资源丰富的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首先要符合学校的性质和学生特点,主要分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精品内容建设和网络共享平台建设,精品内容建设应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对自我认知的测评方法及检测工具,了解各类职业的要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类型;实践部分应包括组织学生进行校外企业基地参观、各种模拟校园招聘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堂作业、各种教学素材,还要有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板块,而拓展资源则是对基本资源的补充,包括各种案例库、在线试题库等辅助软件,精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7]。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同于就业指导中心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应全面贯彻“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所谓“引进来”就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应该与学校的有关部门合作,充分整合学校的资源,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各个院系的沟通,促进学生交叉学科的学习,增加与学校各个社团或招生就业处的联系,组织各种形式的职业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职业体验和自信,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提前进入角色转换。所谓“走出去”就是学校应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带学生走出校园,与企业进行零距离对接,参观企业和人才市场,把职业指导课程从课堂搬到校外企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打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都不应该只是固定在一个程序,笔者认为,尽管J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不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对其他高校有较高的借鉴意义,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要想真正改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现状,就应该集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相互配合,最大化的优化职业规划课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择业竞争力从而真正达到“人职匹配”的和谐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包映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职教育探索,2008(11):21-23.

[2]王庆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181-182.

[3]李瑞,董鹏中,郭凤臣.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精品资源共享体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2):111-112.

[4]袁南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7):38-39.

[5]董丽敏.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模式[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4):82-83.

第9篇

关键词: 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实施 必要性 思路 实施途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原本作为高学历象征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亦不断扩大,逐步由高学历、稀缺性的“市场宠儿”,转而不得不接受残酷的市场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①这种现状的形成原因包括,研究生就业心态与现实状况之间存在冲突,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研究生个人能力单一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积极推行研究生职业规划,并使其向课程化方向发展。

一、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的必要性

在当前形势下,虽然研究生就业已经出现了很大困难,但与之相对应的完善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目前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多停留在政策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统一化、标准化的指导上”。②不仅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对研究生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研究生群体本身也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积极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促进研究生职业规划的课程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职能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目前已日益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就业服务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长远发展目标的设计和途径的选择,需要在充分研究学生特征的前提下,由传统的单项信息传递转向提供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其纳入正式大课程体系,提出必需的学分要求,又不限于仅在课堂内的将作报告形式完成教学,以促进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和实践动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的主要思路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适合研究生的职业规划的课程,需要密切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征来开展工作。主要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一)充分理解研究生就业心态的同时,引导他们客观认识当前就业市场形势和需求。

如前所述,绝大多数的研究生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学习成本的增加必然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就业单位、岗位较为挑剔,这表现在他们对工作稳定性、工作岗位层次、薪水待遇等方面的较高要求。而这种要求的本质是精英身份确证和认同的需要,如果单纯否定这种意识就很难令他们接受。因此,在充分尊重研究生渴望得到认同的心理欲求的同时,应通过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的客观形势,使他们自觉降低心理预期。同时,使他们意识到这种相对降低的就业愿望一旦实现,便是其精英身份的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展示市场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消除传统就业思路的局限性,培养“海阔凭鱼跃”的胸襟,拓宽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谋求价值实现途径。

(二)充分肯定研究生理论研究特长,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理论研究水平更高,他们在这一方面付出的努力应该受到充分肯定。如果因此忽视综合能力的锻造和培养,在就业竞争中就会成为劣势。据不完全调查,不少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外企招聘时特别青睐本科生。在他们看来,研究生理论素养有余、动手能力不足,再加上思维已近成熟,因此后天改造的可能性非常小。根本原因是研究生实践经验的缺乏和综合能力的薄弱。结合研究生的专业性特征,应努力促进他们从专业领域出发寻求专业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结合点,并围绕此职业方向锻炼相关能力,提高研究生人才在市场上的适配度。

(三)充分尊重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致力于动员他们共同促进研究生就业。

研究生导师制度是研究生与本科生的重要区别之一。本科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指导、就业服务等诸多环节主要由学生工作者引导完成,学生对辅导员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就业指导与服务也主要由学生工作者来完成。而研究生阶段,研究生导师承担了研究生专业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指导任务,由于他们的学术影响力,研究生普遍非常尊重和信赖自己的导师。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相对于辅导员而言更具针对性,研究生与导师的接触最多,导师很大程度上成为研究生的人生导师。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不仅与学生能否正常毕业关系密切,而且对研究生的价值判断和职业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工作致力于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据此开展适合研究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赢得导师的认同和支持。事实表明,研究生一旦从导师那里获取激励,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转化成为战胜困难、积极就业的信心和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何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热情,吸引导师积极将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落到实处,③是帮助研究生走出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双重困境的重要推动力。

三、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的途径

目前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缺乏统一规划,研究生个体对职业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立足于研究生专业性、学术性的优势。由辅导员承担的研究生职业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全程指导,与研究生培养相统一,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教育相沟通。

对研究生而言,专业性的学习和研究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为了帮助他们明确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有必要帮助研究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引导他们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职业规划,将职业教育渗透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辅导员可从研究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出发,设计一套职业规划教育模式。1.在研究生新生初进校时,采用心理学工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并设计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2.在一学期时,开设职业规划专题讲座,要求学生以标准格式撰写职业规划书,初步形成明确的职业方向,制定初步的行动方案。并邀请专家帮助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鼓励他们以自己适合的角色为出发点,分类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3.二年级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发展路径制订详细的行动方案,指导他们如何制作和包装简历、开展模拟面试提高展示度等。4.在研三上学期,明确就业工作时间表、分析就业政策和当年就业状况,引导学生笑对职场、轻松应战。

(二)搭建平台,促进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科学研究获得不竭动力的源泉,但不少学生却乐于躲进书斋。应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专业研究兴趣,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挖掘自身潜力,提高锻造实践技能。事实表明,研究生愿意选择与专业研究课题相关的实践项目,或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一展所长。例如大气专业研究生组织的气象服务团、医学专业研究生组织的医疗卫生服务团、环境学专业研究生组织的环境整治服务团等。而在非应用性的基础学科中,更需要强调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确保他们的专业研究价值。

(三)以人为本,促进群体性引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统一,帮助个体确立职业发展路径。

在开展群体性职业规划教育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个体的身心特征,并给予必要的针对性辅导和心理疏导。首先,通过研读学生职业规划书全面把握学生的职业理想,对那些职业方向不明确、行动方案不实际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刻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必要的心理学工作方法和他们一起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其次,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等特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家庭贫困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寻找就业信息,鼓励他们应对挑战。对这些学生,尤其要追踪他们的就业心理状态,竭力避免他们因害怕失败而封闭自己,或因缺乏社会资本而怨天尤人,引导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改变和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四)全员育人,凸显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将其纳入职业规划课程的育人队伍。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研究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也拥有相对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除运用绩效考核等行政手段促使研究生导师关心和促进学生就业之外,更重要的是探索一套有利于导师发挥作用的就业指导体系。辅导员积极主动加强与导师的联系,与其分享学生管理中的心得,通过沟通打破导师关于研究生培养与学生管理各司其职的观念。可在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之后,将他们的职业理想与导师分享,使导师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导师根据学生的职业理想制订教学科研计划,特别是对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可尽早引导其进入课题研究。而在学生进行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后,导师可为学生制订更为详细周全的行动方案,并根据需要推荐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实习和科研训练。在学生就业周期中,导师则可帮助学生协调就业压力与论文答辩的关系,促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五)改变心态,促进被动应对向自我服务的转化,引导学生全方位获取就业信息获取。

在动员和利用各方资源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为重要。职业辅导须致力于改变学生“等、靠、要”的心态,缓解学生过于沉重的精神负担。通过实施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熟悉市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首先需要培养他们搜索和掌握信息的能力。鼓励和引导低年级学生在非就业周期参与就业信息搜索和,既为高年级同学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学生之间自我服务,又使他们较早地熟悉本学科、本专业就业信息渠道,对就业市场状况形成初步认识,为其之后的职业选择增添砝码。

尽管高校并不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首要任务,但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培养的社会成本更大,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解决当前研究生就业的关键,而且是研究生培养应尽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7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开展的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80%。

②戴雪飞.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教育探索,2009,(9):138.

第10篇

路径:学校课程建设的三种思路

由于人们对三级课程的理解不同,学校的社会背景及课程资源相差悬殊,所以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操作方法差异也很大,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学校课程建设的主流的思想,其理论支点是“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就是依据教科书开足开全各门课程;地方课程就是地方教材里的东西;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外开设的学校特色课程和学生特长课程。

第二种思路是国际化,从理论到课程实践基本是依照美国来设计的,其理论支点是学校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课程设置的方式基本上也是国家课程+学生个性化课程,除了学校开设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之外,学校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千百门选修课程,学生实行走班制。

我们提倡第三种思路,理论支点是罗纳德的课程观,课程是教育,而不是教学;课程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内容和过程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因此,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课程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社会化问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内化与整合,形成既体现国家课程意志,又符合本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体系。

原则:学校课程建设的“三化”

学校课程建设应该是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国家课程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它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各个地域或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对国家课程的细化、活化、深化。这些课程都是从国家课程标准里长出来的,而不是在国家课程标准之外拼接上去的。

国家课程校本化

通过解读国家课程标准,依据标准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道德品质等要求,结合学校和师生实际情况构建学校学科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编制校本教材,并把相应课程划分成周目标,同时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班级情况制定出学期教学规划,把各类课程细化分解到每一周,从而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

学科课程综合化

信息化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必然导致职业的不断变化,传统教育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特别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未来社会专业性越强反而失业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课程设置要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实现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使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生命课程相互关联与补充,做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

实践活动课程化

课程在学校里的价值不仅仅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它是学校教育目标与追求得以实现的载体,课程引领教育实践。因此,学校开设的实践活动不是孤立于教育教学之外的附加,而是每一项活动都和课程相融合,让学生站到课程的中心,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形成更大的教育优势。如果缺少了这些,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活动层面,达不到育人的目的。

体系:学校课程的三维构建

依照课程建设的原则,我们把学校课程大致分为:学科课程、生命课程和文化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品社、科学、综合实践等内容。生命课程主要涉及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生命安全、食品卫生、生活习惯等。文化课程包括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理想追求、精神信仰、文化认同、历史认知等等。

学科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核心课程,因此必须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设置便于老师操作的学科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等学科都分别划分为基础性课程、阅读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三大类。

语文基础性课程包括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成语课、诗文课、经典课;语文阅读性课程包括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名画课、历史课、戏曲课;实践性课程分为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棋艺课、体能课、规划课、游学课、礼仪课、民俗课、家政课等。数学基础类课程设置了养成课、书写课、学法课、合作课、建模课、练习课等;数学阅读类课程有数理阅读、数字阅读、图表阅读、图形阅读、经典阅读、习题阅读等;实践类课程涉及到社会实践课、数学家政课、数学时政课等。英语也是如此,有基础类课程:字母课、书写课、词句课、音标课、综合课;有阅读类课程:诵读课、阅读课、影视课、写作课;有实践类课程:情景课、民俗课、时政课、地理课等。

生命课程体系

教书育人是教育第一要义,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鲜活生命,所以,教育必须围绕提高生命质量而展开。如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如何提高自身的生命价值,怎样获得生命尊严等等,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

因此,把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需要都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习惯课严格规范学生的坐、立、行、卧;健康课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体能课把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亲子锻炼、学校体能吉尼斯等活动,把体育锻炼延伸到校外;安全课通过各种安全演练、社会调查、专家讲座等形式,覆盖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劳动课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体验等形式,让学生的劳动意识、态度、方法、技能等都得到落实和发展;规划课让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理性,理解生命意义、确立人生目标、分析成长路径、正视困难问题,让人生的道路更加平坦,减少发展的盲目性。

文化课程体系

第11篇

一、学校课程开发选题存在的问题

1.选题程序的“缺”

学校课程开发选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程序文明”,缺失必备的质量把关口,致使课程选题成为“自选动作”而非“规范动作”,因此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失当与失误。

自由式。学校课程选题的审议存在“三无”现象。一无课程选题审议小组;二无课程选题的申请表;三无课程选题的评议规则。对教师所选的课程主题的审议采取大放羊式态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抓入篮子的即是菜,只要葫芦不要叶的报题情节严重。

指令式。一些课程选题存在上级自上而下的硬给现象,任务式意味浓重,主题直接“空投”到学校,无须程序甄别和二次开发,一步到位。有的主题内容拓展空间小,常识性特征明显,致使课程选题缺少课程应有的拓展腹地,以“预防学生吸烟”一类主题为典型。有的主题内容尚处酝酿生成中,成熟度不够,致使课程选题先天不足,且做且退,以一些为加码办学特色的“强植”主题为代表。有的主题内容以歌功颂德为目标,致使课程选题俨然成为“第二门德育”,以一些刻意宣扬校史的主题为代表。

2.选题内容的“偏”

内容设计是课程选题的根。内容选择发生偏差,课程主题的生长势必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重学科化。不少教师学科情结偏重,靠着学科这根拐杖走惯了,在选题内容上常不自觉地向学科看齐,附属品的倾向严重,存在两类情况。一类是再版。将选题内容圈定在所任教学科的藩篱上,表现出“照着说”的再版特征,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类是扩版。把选题内容对准学科的相关结合部,发散开来拓展,表现出“接着说”的特质,依葫芦画瓢。其结果是,课程选题在内容上,呈现出“你有,我有,大家有”,清一色的“第二套学科教材”的老面孔。在课程开设上,“挤破头”现象,屡见不鲜。

去校本化。课程选题在内容上一味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倾向突出,呈现出“三不粘”现象。一不粘住本土乡土特色,二不粘实学校办学现实,三不粘牢学生特定的生活经历,出现“高、大、全”的无现场、无现事、无现实的去校本化病症。高:内容太专深,未量力而行,没把握好课程内容开发的分寸。大:学不完,涉及面过广,大而无当,顾此失彼,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全:泛泛而谈,未作“二度开发”,内容特色缺席。

偏教师化。由于课程开发一般是实行教师“包干到户”,加之评审程序的缺失,教师内容选择权重过大,致使在课程选题上,跟着感觉走、凭个人爱好上的倾向突出,出现“奇、杂、乱”的选题问题。奇:内容选择闻所未闻,花里胡哨,极富个人之能事。比如,××速成法,××成功术,结果是,速成法速而不成,成功术并不成功。杂:内容设计五花八门,调号不一,各行其道,课程主题群呈现水油分离。乱:选题口径不合,无法拼合和支撑起有机的课程版图。

3.选题指导的“空”

课程选题指导的挂空挡,直接导致了选题成活率的低,开课率的少,课程生成力的弱。

空白。管理者对课程选题采取敲“空格键”的办法,放弃对选题指导的宏观调控,一盘棋观念淡漠。其表现有二:一个是“不来指导”。认为课程选题是小儿科,芝麻绿豆似的小事,不必太在意,关键是抓紧课程的内容设计和体例编排、教学、评价等部块,忽视对课程选题的质量把关。另一个是“指导不来”。管理者对此是门外汉,面对如此众多课程选题群,不是门门精,门门通,而是门门空,不知从何入手,“满身是劲使不出”“满身是嘴讲不清”。

空泛。一些管理者采取以布置任务代替选题指导的方法,俗称“会议指导”。会上以说代做,将会议当成既是课程选题的开始也是完结,力求一劳永逸,奉行“只播种,不耕种”“先开枪后瞄准”,先选了再说的策略。对于上报上来的课程主题无合理整档和理性分析,有的是“散装式”,有的是“混装式”,无法洞见课程选题脉络和整体的课程版图,缺少及时有效的纠偏和导航,教师也是一头雾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自为政。因而选题指导常“返工”。

4.选题资源的“弱”

选题前没有进行资源的评估,选题中未进行资源开发的策划,选题后也无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失去资源支撑的课程选题,孤力难支。

选题资源意识弱。长期以来,课程选题有限定的学科,上课有编好的教材,备课有现成的教参,考试有统考的试卷,可以说,教师对一门课程从选题、开发到实施所需的资源,不必亲自“下水”,“免费的课程午餐”造成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缺乏。在选题资源开发上,教师普遍重现成性资源而轻生成性资源,偏显性资源而轻隐性资源,抓文本化资源而放非纸质性资源,多静态性资源而缺动态性资源,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选题资源视域的狭隘,教师在课程选题上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

选题资源利用率低。表现有二。其一,教室化。不少教师将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禁锢在以教室为中心的围墙内,凡不能搬入或剪贴进教室的外界资源,都拒之门外,选题开发的“黑板式种田”倾向明显。其结果是,经教室这个箩筐的筛选,原本丰富、多样、活性的可利用资源,被剪除得所剩无几,导致选题的窄化。其二,文本化。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本主义”盛行,评价一门校内课程开发成败与否,往往以文本论英雄,而且本子越厚,意味着“成果”越斐然。由此,资源开发的片面文本化,愈演愈烈。资源利用的文本化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资源文本的数字化。资源的数字罗列如“韩信点兵”,一味贪多求全。有的资源离题万里也掺和其中,有的资源同质重复严重也凑数其间,有的资源开发成本过高也在所不惜。其结果是,可供课程开发选题的资源,大而无当,有名无实,所谓可利用资源的“数字大厦”,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导致课程选题实践沦落为画饼充饥。二是,资源文本的静态化。将周边的资源一味进行文本化定格,会带来固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硬性资源、现成性资源、显性资源进行文本登记与整理是必要的。但对于众多看不见摸不着而处于动态发展的软类资源进行“文本格式化”,苛求一劳永逸,明显过于机械、刻板,容易造成课程选题自身内在价值和张力的缺失。

二、改善课程选题规划的建议

针对学校课程选题改善的建议,既要脚踏实地,切中当前问题,又要仰望星空,着眼于课程特殊价值的显发。

1.明确课程开发的选题方向

其一,明确课程性质。中小学课程开发本质上是全体教师的课程职责而不是个别教师的才艺表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而不是给部分学生的优待,它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学习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社会、科学实践为基本主题内容,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选题规划必须以此特性为自身的课程“宪法”。其二,把握选题准则。其准则有四:(1)彰显办学特色。选题要以“特”为先,特色的厘定要确切、具体,明确主攻方向。要以“实”字为要,特色的切入口要选准、选实、选深,力求操作简明,方法得当,力所能及,不贪多求大,不冒进求快。(2)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一是,选题要有服务面。为某几个学生开课,不切合多数学校实情,其选题应达到学生需求面的四分之一以上。二是,选题要有满足度。促进学生发展,达成个性需求,要有度。一味超越学生学龄段,成本太高,学生满足面狭窄;一味滞后学生能力需求,则选题活力不足,课程收益不高,应立足于切中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打造学校精品课程。选题要立足精品课程群的经营和打造,树立精品课程意识。(4)孕育教师课程能力。选题开发要凸显发展本义,切实为教师课程开发搭建试验平台,推升教师专业成长水平。

2.做实课程开发的选题审议

课程审议是保障学校有效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对选题的审议是其要务之首。课程选题审议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其一,组织审议小组。审议小组主负责人为教研室和教务处主任各1人,成员由年级(段)长、各学科组长、教师代表构成,人数限定为20人,原则上未经审议小组审议的选题,一律不准开设。教研室专责课程选题开发的教研,而教务处专注理顺课程安排和开设,二者联手足可担当,以突出课程开发的“教”与“研”的主线。其二,严格审议程序。审议程序由四个流程构成,一般分为先审阅选题申请表,再进行教师选题自述,后实行选题对话询问,最后进行无记名民主投票,原则上通过选题审议需要获得半数或半数以上的票数。其三,明确审议标准。审议标准是选题审议的中枢神经,直接关系着选题的效度。其标准有四:(1)选题意义的说明。这主要考查选题目的是否明确与选题意义的深度。(2)选题所面向的对象。这主要考查选题对学生选修范围界定的清晰度是面向年段,是跨年段,还是全校性质。(3)选题所需资源的设计。主要考查两个部分。一是,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对潜在资源的设计程度。(4)选题可行性的论证。这是选题审议的核心部块,包括两部分。一是选题内容的界定,包括考查内容选择的明确与否以及范围界定的适切程度。二是选题价值的评估。评估一个选题价值的大小,应从整个学校课程全景加以考量,主要关切:教育性,立足于过滤非教育性成分的选题,这是确保选题具有教育意义的前提;独特性,选题必须凸显办学特色和区域文化,强调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以区别于各学科课程;延展性,选题必须同各学科普及知识和常识认知区别开来,具有课程深挖和展开的空间,不是一次性产物;互补性,选题必须同学校现有课程相匹配,相融合,以形成完整的课程版图。其四,公布审议结果。一是,结果公示,听取反馈,进行民主监督;二是,以书面形式通知入选教师,正式启动课程开发。

3.探索课程开发的选题策略

选题策略是课程主题开发的有力把手,主要有五种方法。

选题推荐法。学校可依据办学目标、地方特色、师资特点、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开列一份课程选题菜单,分列相关选题类型,向学生推荐,供学生选择,将反馈上来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筛选、从而确定课程选题。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预设充分,便利构建清晰、有序、搭配得当的课程版图,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科整合法。其特点是依托各学科课程进行选题,路径有二。一是,同学科间整合,跨年度选题,找出学科年段间的课程结合部,将其串联寻找课程开发的主题。二是,不同学科间整合选题,可在年段内亦可跨年段找出学科群间的“中间地带”进行选题思考。其优点是,选题相对集中,师资配置方便,课程编排简易。

实践衍生法。课程选题在课程具体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生而来,往往切中学生发展的当务之急,极具课程开发的生命力。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关键性的课程实践事件催生而出,也就是说,亲历的现场性课程问题往往是师生课程选题的母体。其优点是,课程选题“生于斯、长于斯”,生命力旺盛,孕育教师课程力,直指学校课程开发的本义。

问卷调查法。先设计选题问卷调查,掌握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然后通过对选题需求的数据统计和发展意向的分析,来确定课程开发主题。其优点是,获得学生课程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对课程需求面掌握深广,能为选题决策提供有力的向导。

条件商榷法。以条件资源作为“筛子”,对选题进行优胜劣汰,重点选用条件成熟,资源丰富的课程主题的方法。其优点是,选题理性,成活率较高,素材条件基础好。

在实践中,这五种方法可贯通起来使用,可以问卷调查,摸底学生的课程需求,通过学科整合和师生自主设计提供选题清单,在此基础上进行条件商榷分析选定成熟主题,在实践中派生出一系列优质“主题群”。

4.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无视资源条件的选题,缺少选题实践的资源,都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二者必须联动。

深化课程资源开发管理。资源管理必须服务服从于课程选题,力求动静结合,以用为管。其一,静态管理:登记存档。以活页方式编制《学校课程资源登记表》,来强化课程资源管理。登记册主要包括: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使用事项和入册时间等。其二,动态管理:整合利用。将登记造册的课程资源“储蓄”拿来“投资”,实现增值。其方式有二:一是整合同类资源,立足优中选优,求精务实,突出实效。二是整合异质资源,着眼于优化配置,取长补短,实现高效益。异质资源的统整须把握好三性。首先,互补性要强,所选的异质资源要有交互、融合的空间和合作使用的内需。其次,协调性要好,资源间要有联系点和结合部,克服“风马牛不相及”的强拉硬扯现象。资源的整合操作要简便,力避“千里迢迢”的远水难解近渴的弊端。最后,成效性要高,资源整合后的“新产品”要有“高增值”,能用上、用好、用活、用久。

第12篇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专业骨干课程之一,以各类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或构筑物的规划为研究对象,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掌握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城市规划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相关课程的掌握情况。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解以及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方案评析与课堂针对性讨论的问题上更是难以把握。学生普遍反应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无法激发,内容掌握不了,实践过程难度较大。对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使《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体系与过程日趋完善。

1 教学体系创新

1.1 理论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等学校硬件设施,结合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主干课程的要求及其指导性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等进行全面研究和探讨,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教学内容。正确把握“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以下两点:①根据专业特色、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拟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而不拘泥于教材及教学大纲。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与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紧密结合,把这门课与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于连贯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2)教材选择。选用建设部推荐优秀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的反馈,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选用不同形式的辅助教学素材,建立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学素材,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电子资源,以网络课程为后续教育和自学的网络资源,构建高质量、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1.2 实践教学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可实施性强的实践教学计划,辅助完成教学要求。旨在加强学生实际进行方案设计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设计院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学生身边或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规划案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采用理论讲授、实例评析、现场参观、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练促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讲——应注重“精讲”,即集中精力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重点讲授,并着力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学——用——学”的逐步循环深入的学练过程,加强课程学习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的介入。城市工程规划的理论较为抽象,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比较困难。因此,紧扣教学环节,选取具有说服力,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的案例,自然地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分析身边的城市工程案例,从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到方案构思的形成,进而到方案实施中的可行性以及建设完成后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理论与原则进行分解与渗透,引导学生体会方案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理论内涵以及应用方法的理解。

(3)结合现场参观,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现场教学,由理论和图纸到真实的现场案例,迅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评价自己的方案创造了条件。

2.2 教学手段

针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枯燥、抽象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演示教程、交互式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并与当前的社会时尚话题(如垃圾危机、低碳城市、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等)相结合,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便于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交流,还可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设计任务、多媒体课件、应各种电子参考资料等上网运行,逐渐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3 教学评价创新

在分析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分级评价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利用督导组开展督导性听课评价、教考分离和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等评价方法,旨在探讨科学量化教学评价指标,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

3.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3.2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的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4 结语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抽象,传统的“教师讲解灌输,学生呆读死记” 的模式让老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无趣,知识掌握度不高。通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创新,变革了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熟知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J].规划师,2004(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