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施工企业成本分析

施工企业成本分析

时间:2022-02-23 12:4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施工企业成本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施工企业成本分析

第1篇

在最近几年里,大量施工企业因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而成立。虽然施工企业呈现出的是积极的发展形态,但是大量的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仍使用传统的审计方式,这种审计方式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主要审计方式为财务检查。施工企业的发展传统的审查方式不仅达不到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目的,而且不能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所以改革审计方式是现下控制工程质量成本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施工企业;审计;质量;成本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89-01

无论是什么企业都有与其产品结构、工程、人员素质和设备条件等和企业生产能力统一的质量成本。就施工企业而言,工期、质量和成本三个目标是其承建任何建筑工程所想达到的。工期、质量和成本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矛盾的关系,两者即对立又统一,寻求最好的方法解决矛盾,达到将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到最佳。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需要展开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管理措施,分析、核算、报告和控制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

1 质量成本管理

对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成木管理是想要保证工程和产品的总成本能够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效最大化。在对施工企业展开质量成本管理的项目中,首要的是相关人员必须明确知道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对于建设工程,其质量目标一般指的是以下两个方面:(1)建设工程质量必须满足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即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当前施行的有关法规、法律、技术标准以及规范等。(2)工程质量须要符合合同加以规定的质量要求,建设工程的修建指标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兴建,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建设工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所以工程的建设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建设工程项目之前应充分掌握该项工程所要求的质量目标。对于制定质量成木管理目标,应该确保工程项目实现基木质量目标,即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2 审计控制施工成本

2.1 动态控制全过程的审计

施工企业承接的都是工程项目,这种产品区别于普通产品的是其既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而且其生产都是露天的不能在工厂里生产。而且这种项目的建设需要根据建设单位和地点的改变,而转换不同的施工现场,有可能在本地,也有可能在外省,而且施工环境和条件都因地而异的。工程项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个个单位工程项目的实现。这就使得施工企业承接的施工项目存在以下特点。

(1)工程施工点多,施工线长,工号存在很强的自主性,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难度。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一般施工企业不同大小的的施工现场少则数十个多则百个工号,一个工号最少也得十几人,多的能达上千人,使得同一工程的各个小项目之间,形成相互交错的现象。这也使得施工工程的成本难以控制和预算,并且施工现场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工程成本一直高出预计成本。

(2)不同的工程项目各有特点,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判断标准来对所有的工程项目做预算成本。列如土建和机加制作的施工成本就有所不同,即使同属于土建项目或者是机械安装工程,但是不同的地质构成和机械制作安装要求使得其成本差异也是很大的,工程项目不能够制定统一的成本评价标准,这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很大的难题。

(3)由于工程施工场所的特别,导致在工程中会出现不可控制的浪费或者消耗,导致工程在施工结束后核算经费时会出现各项费用支出与预算计划出入比较大。施工现场经常变化,施工现场离市区的远近不一定,施工现场的地下地质情况和埋设物等环境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在工程设计阶段时已经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但是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设计之初的估计和工程结束后的实践出入还是非常大,最明显的是老厂改造工程,此工程的差异和施工难度更大,甚至会使得设计变更最后只有改变工程成本,导致一次包死的责任成本管理对这种工程是不实用的。

通过对上述特点的了解,我们知道工程成本审计过程必须是动态的。传统的工程竣工后的审计早已不能达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传统的事后审计方式,导致即使发现工程中存在问题,但是补救时间已经过去,发现问题但是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已经毫无意义。工程成本审计需要改革,改革后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将工程的成本控制落实到工程预算开始,到工程验收全过程的监督审计,甚至是工程的一个小的单。工程的每种审计都要实际考证核定,相关的审计人员应该经常深入工地以保证能够熟悉掌握工程情况,达到确保审计的准确、真实的目的。

2.2 工程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化

(1)现今的关于施工企业的审计法律法规还存在不足,所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必要的。其内容应该针对审计的内容、责任划分、范围与权限等做出详细而且明确规定,让对工程成本控制进行审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工程成本审计做到规范,做到完美。

(2)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相当于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再管理,可以尽可能的对企业的不足进行弥补和减少日常财务管理的错误。所以,将企业审计做成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工程审计制度化和程序化。

3 常规内部审计工作内容

当前,根据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实践总结的常规内部审计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责任审计分工程对项目经理进行经济,事前审计即评价工程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在审计的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对签订合同、预算、施工等阶段进行核实并且进行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即在竣工验收结算时审计。审计工程合同阶段,进行工程合同审计步骤包括为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对一定金额以上的重要合同,审查其完整性、合法性和工程的效益性,并行实施工程节约和减少损失,针对于限额以下的一般合同,只在必要时进行验证抽

查,平时只需要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应当审核的要点,再自行审查。

3.1 工程合同阶段审计

工程合同阶段审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工程施工相关法律对工程合同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审计,首先需要审查的是合同订立的主体合格是否,然后是合同订立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还有合同的内容包括必要的条款的,合同的内容是否和顾客需要一致,最后考察工程合同是否具备程序要件等,以此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合同履行情和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检查与核实,并且对审查合同签订后双方履约合约的情况是否存在变更或者解除合约的情况进行跟踪。

3.2 工程预算阶段审计

工程预算阶段审计是指在工程预算阶段,审计工程在预算阶段所需要完备的相关资料包括大概预算计划书、工程计划任务书以及领导批准立项的需求和有关补充材料。这一阶段的审点在于工程的预算是否合理,工期进度以及工程周期的可行性和主要材料选择的优势。在公司的工程合同中一般均要求在在合同上标明公司工程的收入。总结合同的相关内容,得出相关人员在此阶段的审计中心是降低成本并且在此前提下达到工程得质量要求,在次阶段的审计结束以后,相关人员应根据审计结果对相关文件进行改进。

3.3 工程施工阶段审计

在工程施工审计阶段的审计重点在审核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考察工程建筑实物的工程量与设计图纸相符程度,如果差异度太大工程的质量就存在问题,审查施工情况与施工合同的符合情况和基础工程建设程序的合法情况。最后是审核工程施工所用的主要材料以及大型的建筑机械的选购价款等。工程施工过程中按时编报工程审计统计报表并且定期向先关决策、监督人员汇报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4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指在竣工结算时,相关的审计人员应该被要求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图纸的会审,最后在接到竣工结算书后,对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计。对于审结算的呈递必须保证的资料有:相关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报告和现场技术经济签证等。针对资料齐全的竣工验收工程,对其安装工程和道路工程等的结算书应该进行分别审核,执行专业化的审计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对竣工工程进行核算成木和各项工程的质量等级等。工程竣工结算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进行工程总体评价。参照工程合同约定、分析各工期的工程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工程进行合理评价,对竣工工程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的解决办法,提出符合实际的及改进方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在以后的工程中出现类似问题。

4 结语

综上,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审计部门进行了一些可行性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一个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内审,把这些措施应用到企业内部,再加以适当的完善,这样就会使一个企业更好地发展,为企业的明天提供了一个更可靠地后盾。

参考文献

[1]邢洪锋,倪翠苹.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56-63.

第2篇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核算定义。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成本核算就是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对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资源消耗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信息。安全成本核算就是把所发生的安全成本费用以货币形态来反映,它是安全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安全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安全成本控制,进行安全成本分析及应用的数据基础,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二)成本核算的程序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是指在具体组织工程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以及一般步骤,工程成本的核算程序:一是定期计算已完工工程的预算成本;二是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先按其工程用途以及发生的地点等进行分类归集。 其中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 而间接费用则按照地点进行归集,并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合理分配。 计算当期已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 三是对比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差异较大时要仔细查看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各项内容的计入是否互相对应,是否同步,通过多次调整测试最终确定工程施工的实际成本,并客观真实的出具财务报告。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工程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发生之后,依据成本核算资料,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下一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以及可控性,为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的预期目标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应该随着该工程项目的进展状况,组织多种形式的、动态地进行开展,而且要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是因为成本分析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也就是说要通过成本分析,及时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工程项目竣工以后,会有很多项成本费用尚未归集到工程的成本账中,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认真的核算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正确的核算工程的总成本,及时组织预算、技术、劳资、材料、设备、财务等相关业务口,对该项目在进程中得到整个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找出可以节约的成本项目,分析部分超支项目的超支原因,用具体数据量化单项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而总结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及方法。撰写出总结报告,为以后的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相关的资料。 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的真正目的是掌握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运用规律, 为今后的项目成本分析提供借鉴。

二、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

第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是反映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成本是反映企业业绩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最主要的指标。 市场经济对于单个市场参与主体来说,在本质上是一个竞争经济。建筑企业作为一个市场参与主体,其企业生命力在于其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在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任何社会的活动及产品的属性中都会包含质量和成本两项基本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作为产品的一种属性,直接进入市场。随着生产的发展,买方市场的出现,商品供大于求,顾客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对最终的产品质量有要求,进而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有要求。来自社会和市场的压力,迫使企业下大力建立符合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顾客对商品的成本属性没有要求。市场不管企业赔本还是盈利,只求质量好,价格低。在一个趋于同质化的产品市场上,价格是衡量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的一个标尺。只有把企业的成本控制放置在最突出的位置,才能节约项目成本,提高施工企业效益,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从而适应市场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第二,加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建筑市场中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之所以要推行项目管理,原因就在于希望通过施工项目管理,彻底地突破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将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从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令转向以工程施工合同为依据,以满足建设单位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为目标,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方面来。一个企业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向社会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口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在于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就建筑企业而言,施工项目经理部作为企业最根本的管理组织,其全部管理行为的本质就是运用项目管理原理和各种科学方法来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使之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降低施工企业的营运成本,提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三,加强成本核算,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就更应该从各个方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提高企业的收入相对来说比较难,企业只能从降低成本上达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管理体制,重视企业成本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三、施工企业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难度大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项目上的分权管理有可能会造成施工企业宏观上不同程度的失控,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以致于无法给使用者提供及时、有用的数据,无法生成合理的成本计划,成本难以归口管理。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地域的不同,地理环境和土质的不同,施工成本会有所不同。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成本计划一味对照执行以往的数据,不根据实际加以控制,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计划的超标使用,造成成本的加大。在施工期间,因为每个点的长度、距离和施工弧度的不同,会造成材料的长短要求不一,厚度不一,硬度不一,在使用期间,需要截断重新拼接,短的不会再利用被丢弃,长的无法全部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很科学、合理的利用,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由于管理不善,材料会有所损坏,成为废物,无法再利用;或者造成丢失,除延误工期,还会有损公司形象,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费用归集和分配随意性较强,造成工程成本计算不够准确。

公司同一时间在建项目可能有十几甚至几十个,一些间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比较重要,这关系到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对今后同类项目的成本预测和分析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对这类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三)公司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性。

公司成本管理以实现成本的降低为主,没有与公司整体战略相结合,容易造成成本管理的短期行为。

(四)公司成本管理的责任制落实不够得力。

公司成本管理虽然实行了责任制,但是落实不够得力。

(五)成本管理的范围较窄。公司大部分职工都认为成本管理的主体是财务部门,没有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而不是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重视项目成本管理,而不是公司全面的成本管理。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管理与控制,由于受施工企业管理层的直接领导,并侧重于对单位的管理,形成“管单位不管项目”的特点,项目成本管理比较弱。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产品特点是固定不动且形体大、现场制造且周期长,条件多变且价值高。通常在一个会计核算期内(即会计年度)难以完成。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会计年度内施工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是根据工程进度(即完工程度)来确定的。但由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对某一时点上价值验证难以做到,使企业无法在会计年度的截止日准确地确定其收入与产出,造成核算期内收入与费用的虚假,也给施工企业人为地调节收支提供了方便,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五、提高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建议

(一)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施工企业要想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不断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将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和分析相结合。科学、准确的成本预测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成本预测的目的就是为施工企业制定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从而合理安排各项费用支出;而成本分析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完成目标成本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由于其成本构成复杂、成本数额较大,加之市场价格多变,所以,应该把重视事后成本分析转变为重视事前分析,将成本分析扩大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之中,对成本进行及时、动态的管理。

(二)健全成本核算的监督机制

在施工企业内部,应建立由总经理、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组成的成本管理机构,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程序,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制度。一方面,可以对成本核算工作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确保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制定应对之策,堵塞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实现成本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此外,在施工企业外部,应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工商部门、审计部门和会计事务所具备的监督管理职能,并且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共享。加大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执法力度,在根源上遏制企业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施工企业有违法调整企业成本的行为,应加大惩处力度。

(三)加强成本核算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应该对照成本计划进行日常控制:(1)施工材料耗费的控制。建立完善的采购和收发料制度十分必要,一般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储存量,以加速资金周转。(2)人工耗费的控制。在施工期间,为了避免因为故意延长工期,使工作成本加大,项目经理应很好地督促下属,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快施工速度,为企业降低成本做出努力。(3)机械费的控制。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4)管理费用的控制。在施工期间,除了对员工的教育外,还要有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和压缩。

第3篇

关键词:价值链理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2日

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建筑施工企业,必然要参与到市场竞争活动中来,那么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管理的好坏,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价值链理论是在上个世纪末进入我国的,它要求将企业的价值链置于整个行业的系统之中,通过改善企业同供应商和业主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中的各项事务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来获取竞争优势。施工企业近些年比较关注价值链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对价值链各个环节有效的成本管理,从而获取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成本分析观概述

在企业中实施成本分析需要运用各种方法,价值链的诞生为成本分析提供了基本的工具。在讨论基于价值链理论下的成本控制方法时,观点有很多种,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一)战略性成本分析观。基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对成本分析进行考虑,认为企业应当将其价值链同客户价值链和供应商价值链进行连接,再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此寻找机会,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措施。这种价值链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

1、识别和确定企业的价值链,将收入、成本、资产分配到各项价值活动中。

2、将成本动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执行性和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管理价值活动服务。

3、通过重组企业价值链和控制成本动因的方式来提高竞争优势。

4、在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努力时,切记不要标岐立异。

5、确保成本削弱战略的持久性。

(二)企业成本分析观。企业成本分析观认为: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链分析。其主要过程如下:

1、对企业价值链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其主要是由哪些具体的价值活动组成的。

2、在对企业价值链分析的过程中,找出各个价值活动在总成本中的趋势和比例,以及创造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将成本的主要成分进行细分,将成本耗费最大的活动和目前占较小比例但是增长速度较快的活动进行标记,分析其价值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和相互关系。

3、通过价值链分析,在该系统中找出降低活动成本的方法、信息和机会。

4、对每个价值活动的价值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其价值流程建立相对应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其做出及时的信息反馈,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征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难度大。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单件性和产品的多样性,致使施工企业的产品几乎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施工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还是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种产品消耗的资源不同,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加大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再加上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流动性比较大,必须在合同指定的地点进行生产,作业难度大,生产组织比较困难,因此施工企业成本可预见性较差,不同于其他一般制造业。

(二)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有明显的双重性。首先,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其生产的产品不能像一般制造业那样在工厂中进行批量的生产,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造价、生产要素和施工工艺都各不相同,各个项目部的责任成本和标准成本也都不一样。再加上施工企业的建筑产品基本上都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必须以项目部为基本单元。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实行内部项目管理制度,在企业中成立一定的项目部,将每个项目部看成是独立的成本中心。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成为了管理的核心。

(三)控制目标具有多重性。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工期、质量和成本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形成一个独立统一的整体。因此,在施工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并不只是为了无限制的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是为了实现短工期和高质量的要求,只有同时实现了成本低、质量高、工期短,才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在施工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必须和质量、进度管理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三、基于价值链理论下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传统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价值链结构缺失,大部分企业价值活动没有在价值链管理体系之中、对竞争者的信息不足、价值链定位缺失、对价值增值点的位置不能进行正确的识别、内部协同机制缺失,等等。对此,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当采用多维度的优化策略,并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链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形成难以模仿的价值优势。

(一)业务维度的优化策略。施工企业业务维度的优化策略分为流程再造和业务外包两种。所谓流程再造,是指从战略层角度考虑企业价值链的问题,通过流程再造可以看出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或流程对于价值的贡献。由于施工企业之间的机构设置和组织层次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内部也表现出很多差异,但是施工企业可以绘制施工流程图,从而把握住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将其分解成为可以区分的作业活动,明确企业的责任主体,增加增值业务,减少非增值业务。所谓业务外包,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战略环节的重新定位,需要将施工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集中,将其放在最能体现企业优势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对那些不具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的分包商。根据经验,采取这样的措施,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施工成本,并且可以利用企业外的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承担风险。

(二)组织维度的优化。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组织维度的优化,需要建立顾客导向的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和跨部门的横向组织结构、建立施工企业文化价值观。在建立顾客导向的组织结构时,需要逐步实现业务导向管理和职能导向管理向客户导向管理的组织架构转变,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从客户需求出发的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流程的执行效率,并且当其运行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对其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施工企业实施扁平化就是在企业的操作层和管理层之间尽量减少中间层,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建立企业文化价值观,就是在施工企业建立具有施工特色的企业文化,重视文化建设,这样既可以通过企业员工自我约束来调整心态,也可以通过外在的刺激来改变企业员工的行为。

(三)产业维度的优化策略。建筑施工企业的产业链通过整合,可以将客户、分包商和供应商等进行有效的联结,从而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保持其竞争力,实现价值链的优化。

(四)供应商协同。在施工企业的价值链管理中,企业同各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联结,以及他们之间在施工、竞争策略等方面的协调是最关键的问题。长期稳定的关系是供应商协调所强调的,总承包企业在施工企业价值链中处在核心的位置,对此要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五)竞合策略。所谓竞合策略,就是指企业不仅讲竞争,同时还要讲究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两个竞争对手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对彼此造成伤害而进行的,也可能是为了共同对付一个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核心竞争优势和企业资源都具有异质性,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成本核算对象是指项目部一级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是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某个工程作为目标,来归集和分配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建筑生产成本的承担者。

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应按照工程承包合同与施工图预算相对应的原则,以每一独立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的依据,并结合施工企业的施工组织特点和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关具体要求,来确定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

(二)成本核算的程序

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是指在具体组织工程成本核算时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以及一般步骤,工程成本的核算程序:一是定期计算已完工工程的预算成本;二是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先按其工程用途以及发生的地点等进行分类归集。其中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而间接费用则按照地点进行归集,并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计算当期已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三是对比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差异较大时要仔细查看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各项内容的计入是否互相对应,是否同步,通过多次调整测试最终确定工程施工的实际成本,并客观真实的出具财务报告。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工程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发生之后,依据成本核算资料,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下一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以及可控性,为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的预期目标创造条件。由此可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是进行施工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应该随着该工程项目的进展状况,组织多种形式的、动态地进行开展,而且要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相结合。这是因为成本分析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也就是说要通过成本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众所周知,在一般的工程项目竣工以后,会有很多项成本费用尚未归集到工程的成本账中,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认真的核算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正确的核算工程的总成本,及时组织预算、技术、劳资、材料、设备、财务等相关业务口,对该项目在进程中得到整个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找出可以节约的成本项目,分析部分超支项目的超支原因,用具体数据量化单项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而总结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及方法。撰写出总结报告,为以后的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相关的资料。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的真正目的是掌握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运用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成本分析提供借鉴。

三、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对对维系工程施工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质以及各项费用开支的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等手段,把生产费用控制在工程预算之内,保证该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认识上就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施工单位简单的认为企业成本管理只是项目是财务部门的责任,更有甚者的是有些工程项目经理只是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完全归功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项目的财务人员。最终形成财务、施工、管理各奔一摊。表面上看起来工程各项的分工明确、职责也相对较为清晰,但是该种方案却造成了施工项目没有成本管理责任。如果该项目的负责人为赶工程进度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的工程设备,必然会导致人工、机械的相关费用浪费。但是如果工程的技术人员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设计可行但经济效益不是太好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施工成本增大,最终造成成本控制方面的困难。因此,要做好成本控制,需要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技术、施工人员改变原来的责任意识,达到既分工明确又能互相协调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搞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二)各项直接费的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

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结构,减少施工过程的窝工现象;对施工人员实行可行的奖惩制度;加强员工生产素质培训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目前市场人力资源属于紧俏商品,人工费正处在逐步递增阶段,人工单价不会降低。人工费的控制节约要通过考核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窝工现象、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返工等方面进行控制。主意体现在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

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50%~70%,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材料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控制,。首先,材料采购方面,施工企业可根据工程制定的工程计划对大宗需采购材料进行集中批量采购,而且可以采用信息系统,对部分商品进行及时采购,这样能够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同时降低库存量。而在领用施工材料时,仓库保管人要严格依据限额领料单发料,领料手续也应严格制定,明确材料领取的责任。同时动员现场施工人员对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3、机械费的控制

主要是要正确的选配以及合理利用工程中的机械设备,避免机械的窝工或调度出现问题,并与此同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保养,这样不仅能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也间接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最终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组织施工、降低机械使用费。

(三)现场管理费的控制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争夺中,施工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降低投标价格,以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投标价格的降低,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收入。在总投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合理的、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从而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概况

1.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也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和可喜的成就,工程建设规模、长度、高度和难度都在不断增加,再加上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与应用,更是增加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传统的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向成本控制要效益,为企业赢得更大生产和发展空间的时代已经到来。

1.2 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以及后期的改进,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的控制以及目标成本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核算时,应以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实际成本计划、一致性等原则为指导,对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各项费用进行分类核算。

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成本水平和构成中的变动因素进行研究,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在对成本进行分析时应坚持以下原则: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事后分析与事前和事中分析相结合,利用对比法、相关分析法及其他方法,为寻找最佳成本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

1.3 成本分析及核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持续性、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的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成,其中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是成本决策的依据,也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在整个成本控制中充当着先行者的角色。

2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分析及核算

2.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2.1.1 成本构成。成本可按经济耗费用途划分,也可按工程结构部位或工程量清单划分,以前者为例详细说明工程成本的构成。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人工劳务费、材料购买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用属于直接成本;而为施工准备、组织或者管理施工生产所产生的费用属于间接成本。具体来说,人工劳务费是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人员所获得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劳保费用等;材料费是为工程的施工准备的原材料、结构件、配件消耗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租赁费;机械费则包括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燃油费、进出场费等;而间接费用则包括工程施工辅助人员的工资、教育经费、劳保费、办公费、折旧费等各项费用。

2.1.2 成本分析。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效率低下,在材料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人员管理、施工组织安排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利用全面成本控制理论,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部成本和全体参与三个方面狠抓成本控制,将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对成本进行分析时,应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事前分析,主要是在工程项目设计准备阶段,对工程图纸的编制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的管理方案;事中分析主要是对人工劳务费、分包合同、材料费、机械费以及其他费用的控制进行分析;事后分析是工程竣工后,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进行核实,分析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通过工程的竣工验收做好材料耗费量的计算,奖励材料消耗较少的部门,而对由于人为管理失误造成的项目亏损应作出相应的惩罚。

2.2 建筑工程成本核算

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可提高成本归集的精准度,为工程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成本的准确信息,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减少或消除无增值作用,提高增值作业的比例,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一,将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定义。第二,根据施工组织确定的施工方案、工艺和方法,对工程清单的各项作业进行确定。第三,作业库成本归集,对简单的作业成本不用分配,被多种产品消耗,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产品在作业库的分配成本。第四,选择动因,对成本库的分配率进行科学计算,如材料成本中,动因可选择为材料数量。第五,成本计算。根据作业资源单价及数量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作业成本和算法根据成本动因对产品成本进行的计算较为准确,能为项目产品单价确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还可将其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找出成本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优化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3 总结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是其他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基础而又核心的重要作用。成本分析包括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而成本核算的方法也有多种,作业成本法是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核算方法。做好项目的成本分析和核算工作,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其云.建筑项目工程成本控制要点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0):809-809.

第6篇

【关键词】4+2模式;成本分析标准;成本效益

1 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必要性

我们的工程成本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成本。

现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形式是4+2模式:

其中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通常相互交替发生,并相互影响。当成本计划确定后首先就要分析计划实现的可行方式,当成本控制出现偏差时,又要及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纠偏措施,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

2 成本分析的定义及标准格式

2.1 成本分析的定义:

成本分析主要指对建设项目的成本数据进行科学体系的分类,以标准统一的成本分析格式进行分析,从而得以简化成本的审核和同比。成本分析的结果报告可以清晰的体现一栋建筑物的成本是如何在建筑物的组成构件之间分配的。当进行建筑物的成本比较时,往往会将项目成本比较建立在工程相似基础上,将那些工程差异较大,没有可比性的项目分开。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它的主要目的是:

2.1.1 明确在一座建筑物的各个元素上已经花费了多少成本。

2.1.2 判断一下项目成本是否已经被平衡分配。

2.1.3 对不同建筑物中相同元素的成本可以进行同比分析。

2.1.4 其他建筑物可参照使用的成本数据。

2.2 成本分析的格式化标准

针对各类建筑物的成本分析需要明确成本分析体系及其相应的格式,否则,成本无法实现有效的同比和控制。成本分析标准表格有两种形式:简明成本分析和详细成本分析。

其中简明成本分析只提供工程和几个基本组成元素成本的相关信息,以平米建筑面积的成本表示。 详细成本分析则包含了大量信息:比如工程的建筑形式、建筑物的选址/现场情况、市场状况包括招投标水平、劳动力和原材料的获取情况、承包合同的详细说明、还有包括建筑物的设计特点例如建筑面积、屋顶面积、外墙面积、墙面/地面比和楼层高度。

通过汇总建设项目所有成本信息、并转换成建筑物的所有元素和元素组的成本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用总元素成本造价和每平米建筑面积单方造价来表示。同时,也要列出每个元素的单位数量和元素单价,在进行类似项目成本比较时,这些信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3 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经过成本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关键元素,想要行之有效的控制成本,就需要对这些关键元素进行控制,控制的状态是动态的,在确定控制目标值后,应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然后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

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为达到工程成本在“施工前”计划目标值测定的科学合理性,首先必须把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生产作为前提。同时目标值的确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基础。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对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分析要细、有深度。将着力点放在加强管理和内部挖潜上构思,强调对确定成本目标值的调查和分析,明确影响成本主体的内因和外部条件,才能达到预测的准确性,符合实际施工管理要求,为竣工后的总结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4 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4.1 控制成本效益

成本收益主要包括工程签约合同造价、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增、减工程造价、现场签证、施工中采用“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科技成果创造的效益,施工中的量、价控制节余、施工结算中的收益等。

4.2 控制施工进度成本

合理地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是节约机械设备、“三大”工具租赁费用、节省现场管理费用的有效途径。施工中按照“精干、合理、科学、高效”的原则,优化配置各种施工资源。加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计划的节点控制和动态管理,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的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而使施工成本增加,加大周转料具的合理投入,提高利用率和周转次数降低成本,加大科技含量,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4.3 控制质量成本

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组织施工。制定工程质量预控目标,严格监督、检查,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减少返工、浪费造成的损失支出。例如: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处,根据柱截面高度和钢筋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直线锚固或端部带90º弯折段的锚固方式。在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情况下,水平段的粘结能力起主导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当水平段投影长度不小于0.4la,垂直段投影长度为15d时。已能可靠保证梁筋的锚固强度和刚度,故我们应及时纠正以前必须要满足总锚长不小于受拉锚固长度的要求,避免材料的浪费。

4.4 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形象成本

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周边环境状况,制定满足本工程施工生产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案。合理投入安全用工、用料,在实施中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编制相应的应急措施;尽量减少场内材料、工用具的二次转运。制定文明施工责任制度细则,分片包干,使各作业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清,降低非生产用工费用的支出。

5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基本方法

5.1 人工费控制:把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与对项目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人工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做好人工成本的询价,同时防止重复用工、返工损失等造成的人工费的超支,严格控制其它非生产性用工。

5.2 材料费控制:以施工消耗定额为计算依据,同样按“量价分离”的原则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后实行限额领料,超支自负;节约分成。对于超量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经处理后才能另补料单领用。加强材料的计划管理,做到“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减少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价。

5.3 机械费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合理的选择机械及组合方式。合理调控施工生产顺序,尽量避免设备的停置造成的窝工,做好机操人员与生产班组的协调和配合工作,提高设备的台班产量。

5.4 经营招待费控制:协调处理好业主、监理、质检、材检、安检、消防和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关系,把好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关,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交验一次合格,技术档案资料签字手续一次到位,避免重复交验所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5.5 办公费用控制:加强对施工生产区,办公、生活区用水、用电的控制和管理,禁止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发生。积少成多,全方位的进行成本控制。

5.6 财务管理控制: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6 结束语

随着施工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重心和管理责任转向工程项目本身。只有通过对加强各项目的监督、管理降低成本,才能获得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Ivor H.Seeley.建筑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2006

[2]蒋洪平.浅析工程成本的预控管理.2004

第7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unit, for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from cost driver analysis, responsibility cost analysis, and law-related cost analysis,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成本动因分析;责任成本分析;涉法性成本分析

Key words: cost driver analysis;responsibility cost analysis;law-related cos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056-02

0 引言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牵连着众多人的人,对于高铁的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高速铁路建设的高额成本许多人也产生了质疑。对于整个动车事故的调查显示,也提出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高速铁路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成为现今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针对高速铁路的建设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管理方式,但针对中国国情,如何有效合理的确定成本需要深入探讨。作为一名高铁建设的管理者,本人希望通过自己在施工过程中所接触的,来正确解释高速铁路的建设管理。

1 成本管理要素分析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一些可成为要素的组成部分构成的。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所谓成本管理的要素(element)指的就是对构成高速铁路项目成本的诸多要素的特征和功能,要素间的整合关系,乃至于上述三方面的必然联系进行分析。

下面将按照成本动用分析、责任成本分析和涉法性成本分析三方面进行展开,每一部分都侧重阐述成本管理的某一重要领域,这三种分析既可以在理论分析中单独使用,又可以综合使用。

1.1 成本动因分析 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中主要包括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工程项目成本或造价计算主要包括4种计算要素:

①与工程实体和措施项目消耗所连带的现场管理费等综合取费,它可以被称为“综合取费要素”;

②消耗单位数量的资源所发生的费用,被称作“资源价格要素”,它通常包括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等资源单价;

③完成一定工程“产品”数量所需的资源消耗量标准,它通常也包含三个部分即“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

④工程量要素,包括实体工程量和措施工程量,它是构成工程项目制造成本的工程量,措施工程量的结果是有助于工程实体的形成而不能形成永久工程,实体工程量的结果是形成永久工程。

1.2 责任成本分析

1.2.1 责任成本分析的概念 所谓责任成本是指对企业内部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通过确定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划定收入与支出配比责任层次,编制各层次的责任成本预算,对各项工作进行过程性奖励兑现,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行为。

企业项目责任目标成本分析,主要对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价款进行分析,确定目标成本。通过对承包合同主要工程项目和单价进行分解测定,包括人员工资和人工费分解、材料主要供货方式和价格比较、机械费用分析、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分析等,确定在正常情况下,项目的制造成本和应上交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费和财务费用指标,正常情况下的制造成本为项目部的可控成本,即目标成本,为最终企业与项目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提供依据。

1.2.2 责任成本分析的作用 它是促进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因为职工所关心的是企业执行权责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领导的讲话是否算数,企业制定的奖罚制度是否兑现。按规定兑现奖罚,把目标责任成本费用管理责任通过企业的管理控制系统落到实处,以较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2.3 出现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在总体上来说是呈进步趋势的,但并不是说这些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它会影响责任成本在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方面作用的发挥,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项目责任成本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自行组织人员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也未经上级单位的复核与批准。由于责任成本编制的主体与实施控制的主体同为项目部,必然会存在项目部为满足责任成本考核指标的要求,降低责任成本控制标准,使项目责任成本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3 涉法性成本分析

1.3.1 概念 涉法性成本是指在工程管理活动中发生的与法律问题相关的项目成本。按照发生的主动与否,划分为积极的涉法性成本与消极的涉法性成本。前者是指为了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在加强工程项目法律管理活动中主动投入的成本;而后者是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因违反法律或合同所发生的额外支出。

1.3.2 涉法性成本的作用 在实行总价合同的情况下,工程项目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空间的大小,企业通常会尽可能地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然而,以无条件的线性思维片面强调缩减成本,可能会导致极大的法律风险和沉重的法律代价,出现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利润来源的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企业法律风险的多发地带,属于企业重点管控的关键阵地。所以,如何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充分考虑法律因素的影响,从正面积极对待涉法性成本的投入,以防止消极涉法性成本的追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3.3 项目成本、合同与法律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合同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保证,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应该同时兼顾法律对合同的保障与约束,片面崇尚合同至上的原则,忽略法律作用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要强调法律对合同的保护、补充及约束;另一方面要看到合同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三者处于一种良性关联循环之中。

2 相关建议措施

2.1 技术性建议 为了科学、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成本,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有效的控制措施,应分析工程项目成本构成要素中的成本可控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为提高管理效率,尽可能降低管理费支出,要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来降低施工现场间接费;

②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控制其价格波动因素,对于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等资源单价来说,尤为如此;

③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目标的前提下,对于大型临时设施措施工程量及所消耗的资源数量,通过优化阶段工期分配和施工方案等方法将其降到最低;

④对于消耗量和施工组织措施费,应通过施工方案优化,合理压缩,包括实体工程的人工、辅助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等;

⑤对于构成实体工程的基本材料消耗要足量投入。

2.2 法律性建议

2.2.1 加强合同管理,预防消极法律性成本的扩散 应加大对相关技术人员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方式的加强,针对大多数项目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观念淡薄,不理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等基本要素,对雇用人员、提供服务、分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的情况,通过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减少消极涉法性成本的扩散。

2.2.2 加强法律性成本管理,注重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 施工人员,作为项目管理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准确识别合同或合同中的条款内容是否合法,能够从法律风险分析与管理的角度认真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具有强烈的法律风险意识,从而对项目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把法律管理贯穿于项目成本管理的始终,把法律管理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3 工程项目成本的内部控制 根据经营管理需要,施工企业应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设计、建造、安装和修护,以便形成新的固定资产或维护、提升既有固定资产性能的活动。通过建立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明确其项目成本的控制内容,确保工程项目成本内部控制流程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中得以实施。

3 总结

一个施工企业生存的命脉就是企业效益,而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就是工程项目,因此,对于高速铁路项目成本的管理,应把重点放在对工程项目部的管理上。不论一个施工企业的规模多大,管理层次如何划分,完善企业的目标责任成本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法律性建设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雷书华,高伟.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探讨.[J].公路,2010(05).

[2]霍晓霞,霍宏霞等.工程项目涉法性成本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0(08).

第8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财务管理;核算;措施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做好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经笔者研究,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对公路施工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据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对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加以强化,充分促进公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分别从: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现状、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现状

(一)工程财务管理执行力不够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有效监督,如果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会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效率及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或已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但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工程资金的运转以施工负责人的主观意见为导向的现象仍存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容易造成建设资金不足,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还可能阻碍到整个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

(二)以施工为主,票据的结算滞后

公路施工企业目前存在以施工为主,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的结算滞后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施工前期不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施工中材料款、机械款、往来款等方面结算不及时,造成很多施工中的财务支出数据不完整,出现工程实际支出比财务支出要多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此外,财务核算过程和工程结算过程不协调的现象,使得工程涉及的其他分项成本无法及时控制,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难度。

二、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

第一,公路施工企业应将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结合起来,准确的成本分析是做好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前提,成本分析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成本计划,进而对各项费用进行合理的安排;而成本分析工作是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控制、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要把成本分析工作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成本实施全面动态的管控。

第二,把成本核算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定额管理即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对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间接成本所制定的定额消费制度,进而贯彻及落实相应的定额管理。同时充分应用定额管理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从而保证所核算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顺利实施。

(二)实现管理监督机制的健全

第一,对于施工企业的行政部门,如企业的工程部、税务部等有一定的监管职能,要严格履行各部门职责;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内审职能,协助进行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应该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实现信息共享,严格防范施工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违规现象,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开展。

第二,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健全监督机制,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以便完成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财务等方面工作全程监督。该组织可经高层管理人员带领一个团队完成,团队成员可由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等组成。施工企业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接受该组织的监管,财务管理以及核算制度得以科学合理制定并严格予以执行,以确保施工成本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三)做好工程养护预防措施,合理节省财务养护支出

公路工程从交工至竣工验收有两年的缺陷责任期,需要财务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好缺陷责任期财务预算。遵循科学的财务管理指导思想,重视预防养护程序,增加日常巡查次数,确保公路的平整性和耐用性,减少工程养护整体投入,降低公路出现问题的机率,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增加公路承载能力,从根本上节省企业养护成本开支,这也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财务部门在审批养护资金时,应实地考察工程区域,科学预估工程所需资金,制定详细的财务政策,将养护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考虑进去,为高效完成好养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实现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为较好地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水平,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施工企业就应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加深入的了解成本分析以及各项目的预算编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操作技能及工作水平。第二,应加强财务人员对公路工程业务方面知识的了解,熟悉施工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科学配比。第三,财务人员应掌握对外出施工涉税、施工地法律法规等知识,提升财务管理及核算人员的道德素养,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而确保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第四,公路施工企业在加强对员工培训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以便提升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热情。

(五)实现过程控制管理的落实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应从整个项目的施工初期直至竣工阶段,都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贯穿至整个施工企业项目建设中,经全面、细致地监控施工过程,尽量减少施工成本,同时在财务管理前,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案,根据方案进行相应的管理。具体的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工程材料出入库的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在材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依照计划额度,既要避免材料超用或积压浪费,又要保证工程材料质量。对于使用率高的材料,要严格定额采购,采取限额领料的制度,杜绝乱领乱用现象的产生。对于易耗材料,要以路段长度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参考相关资料经验,尽可能准确预估材料使用量,依据用量分堆摆放,对材料进场或运输过程严格监控,对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应提前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材料维护和管理成本。

二是对工程建设的机械费用管理时,应重视台班数和台班变动对财务成本带来的影响。对自有机械,要严格控制台班价格,对单机、单车价格仔细核算;对外来机械,要记件、记量。此外,对于机械设备经营单位应进行有效沟通,充分比较市场价格,以期节约设备使用成本。

三是对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管理,为较好地避免因人工因素造成工期延误问题,相关的管理者应确定最佳人工比重,并结合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任务能够高效顺利完成。计算人工费用时,要以加班通知、考勤表、工效记录等原始记录作为核算依据,并依照实际需要合理编制排班表,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费用,严格控制工时定额。

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的其他费用,都应以节约高效为原则,以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综合对比数据为依据,从而保证财务成本管理的合理、高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所进行任何生产及经营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健全及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战刚. 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析[J].时代金融,2011,09:17-18.

[2]胡军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06:310-311+313.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目前建筑施工工程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低价微利现象不断发生,利润空间日益减小,加上偶然出现的行业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建筑施工工程要想获取施工利润,就必须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建立成本动态管理模式,从施工方案、材料成本、人力资源、设备机械等各方面以及立项、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做好建筑施工全程的成本动态管理。以往建筑施工工程的经验表明,只有完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获得健康发展。

一、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概述

1.成本动态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重要的一项基础管理,其中建筑工程的成本动态管理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项目成本管理[1]。首先,在工程开始之前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并根据成本控制计划编制相关的具体成本控制规划。其次,在建筑工程过程中,要对工程开展所实际使用的人力、材料、设备机械等成本进行统计并与成本控制计划相对比,分析差额,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成本管理。再次,建筑工程结束后,要统筹分析整个工程的实际成本,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总结,为以后的施工成本动态管理提供借鉴。建筑施工的成本动态管理是一个将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有机结合的一个动态统一的过程,有助于建筑施工目标利润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创造。

2.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模式的内容

一般而言,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模式包含成本的估算、预算、控制、预测以及数据的分析和开发等六个过程,六个过程循环往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本估算,是整个建筑施工动态成本管理工作的开端,由专业的成本估算人员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的内部成本数据以及类似相关工程的经验外部数据整合编制而成,经由高级估算人员整理形成成本预算参照。成本预算,是对成本估算内容的具体细化,是建筑施工整体成本计划的依据,为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提供大体情况[2]。成本控制,是整个成本动态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在施工进行中由专门的成本管理人员根据工程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及发展变化,做出的实时施工成本数据的分析调整。成本预测,是根据施工进行的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建筑工程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测算,并对建筑施工的方案及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数据分析,是通过对尚未完成的施工和已经完成的施工各方面成本支出做数据整合分析,为成本控制和成本预测提供参照。数据开发,是将建筑施工中整理总结的成本管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形成建筑企业的经验累积,为以后类似施工工程提供经验借鉴。六个部分相互联系,循环往复,共同构成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3]。

二、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具体措施

1.强化成本预测,做好事前控制

在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中做好事前控制,就是在通过对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编制出合理的成本目标和成本计划,为整个施工成本的动态管理提供一个控制实施规划。首先要建立适合建筑工程自身的成本控制机制。在制定相关的成本规章制度时要结合本单位以及本次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健全成本动态控制和监督机制。建筑施工单位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专门成本管理人员,严格监督控制各个部门的成本支出,做到保质保量。其次要强化施工成本的预测。为使建筑施工的效益最大化,成本预测要尽可能的做到细化和具体,对具体的工期、施工方法、质量要求、设备维护、材料采购等细节都要做到尽可能的详细,便于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再次要尽可能的避免不确定成本,排除可能产生的不利的成本因素,加强成本计划以及成本决策的合理规划。

2.加强现场管理,做好事中控制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是整个成本动态管理模式的主体和关键部分。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具体计划。建筑施工要适当引进电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更新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强化由物价变化、设计变更、施工原因等引起的成本偏差分析。根据施工进程与计划之间的差异适当变更成本计划,使成本动态管理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成本管理。严格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故以及天气环境的应急预案,防止施工质量事故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追加成本。再次要建立和健全建筑施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施工单位内部成立以动态成本控制管理为中心的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成本。真正做到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动态管理。

3.完善成本考核,做好事后控制

施工单位的成本考核及事后控制也是建筑施工成本动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首先要开展全面的成本分析。包括工程完成成本分析,主要施工资源的使用与预算对比分析,主要成本节约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析等。在进行成本分析时要注意使用因素分析、对比指标分析以及差额外负担分析等先进的成本分析方法,做到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其次要根据成本总体计划以及落实到各部门的具体成本计划和责任,完成科学的成本考核,对各部门做到奖罚分明,为以后建筑施工成本的动态管理打好基础。

三、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过程,需要施工单位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等各个环节做好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只有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将成本动态管理放在建筑施工的首要位置,才能完善成本动态管理模式,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明涛,庄国英.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07:18-19.

[2]郑友智.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20-21.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深入,面对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实现更为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使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更容易实现,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电力施工企业的销售额,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电力施工企业发展。

1 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全球化进程,面对外国电力施工企业逐渐加入国内市场的趋势,为国内电力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在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电力施工企业的较低管理效率,也不断降低了电力施工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时空经营的难度,从而导致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市场面临着更为疯狂和深刻的市场竞争风暴。

(2)利益至上和人本主义的社会思潮交互影响,从而要求电力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必须结合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生存和生活压力,让电力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逐利性更加明显。随着人们对利益的疯狂追求,导致社会冷漠等社会现象日益明显,影响了电力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对电力施工企业的忠诚度。面对这种情况,电力施工企业必须在利益与电力施工企业文化方面双管齐下,在给予电力施工企业员工物质刺激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电力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温念电力施工企业人,留住人心,增强电力施工企业人对电力施工企业的认同感,打造全新的电力施工企业文化,推动电力施工企业稳定高速发展。

2 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概念

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动员和组织电力施工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电力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组成主要包括产品生产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即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归个人支配的部分, 主要是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即归社会支配的部分,包括税金和利润)。

3 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前所存在的问题

有些项目管理人员不明白,认为成本控制应从施工开始,未施工何来成本控制,其实不然,成本管理应该从施工前,切合实际的预测开始,而且这种预测的依据不仅仅是工程造价师的一堆数据,而是应该更彻底、更全面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面对日益激烈的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结构质量安全已经不是成功投标的关键了,合理低廉的工程成本预算也是建设单位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由于,国家对与招投标环节的管理不严格,致使近些年来施工单位托路子、走关系的现象普遍发生,大大提高了施工企业在投标环节的预算经费。

3.2 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与施工技术相分离的情况,这是因为多数的项目管理人员只注重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保证、质量安全以及施工的进度,忽略了施工工艺及管理方法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认为成本的控制属于后勤财务方面的事,与自己无关;而财务及预算方面又缺乏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认识,不能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3.3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观念不强

项目工程的顺利竣工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施工企业最终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然而,由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资金投入不够,对直接施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及管理不足,造成施工人员在生产中冒险施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则极大的给企业经济效益造成重创,并严重的影响施工企业的安全信誉及企业形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4 成本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

4.1 进行成本分析,寻找项目盈亏的内在因素

工程项日竣工后,要确定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确定该工程的总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该项目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成本分析,找出哪些成本项目节约,哪些成本项目超支,揭示成本差异的原因,掌握单项成本日标的完成情况,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分析的真正目的是研究和掌握施工项目的成本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借鉴。

4.2 抓好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控制材料费,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可大大降低采购保管费。施工领用材料时,要根据预算限额领用,物资保管人根据限额领料单发料,领料必须严格手续,以明确责任,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同时动员施工人员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减少材料浪费和流失。

4.3 成本管理要从投标报价开始进行

在进行投标时,编制投标报价的人员要对项目的施工流程和工艺有充分的了解,要对项目的盈利和风险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要对自身电力施工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的计算和了解,在掌握了自身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的同时,要编制初步的预算成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防止出现低于成本的中标情况。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想要做好电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目标管理工作,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在完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落实组织机构和责任人员,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操作方法,根据工程和电力施工企业自身差异,灵活的改变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施工企业效益得到增长,才能为员工提供福利,使电力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

参考文献:

[1]姜宁宁.关于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财经界,2010(05).

[2]张会川.关于实施电力施工企业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A].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8(01).

[3]邓玉辉,仇立军.电力施工企业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研究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12).

第11篇

关键词:电建施工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 思路 建议

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缓和,大部分电建施工企业施工任务不饱满,电建企业施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投标报价恶性压价,工程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然而,由于部分业主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电建施工企业需要对中标工程垫资越来越多,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严重制约了电建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一个大的外部环境压力之下,电建施工企业要想使经营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应该定期对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因素和环节进行全面、及时、系统的分析,寻找和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使人、财、物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1.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概念

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指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和核算资料,对电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它是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使电建施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使电建施工企业的经营者了解企业的过去,预测未来,控制现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年度综合计划指标、历年统计指标、财务预算指标等为标准,以各项核算结果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报告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与企业去年同期对比、与电建行业先进水平对比,结合电建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需要改革、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对于电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3.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原则

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为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能够完成预定任务,必须严格坚持如下原则:

3.1时效性

就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数据、资料在同一时期内,并对企业下一步经营管理活动目标的完成或者修订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3.2针对性

就是企业在保持经济活动分析全面性的同时,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际,突出重点,有所侧重,以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向良性方向发展。

3.3准确性

就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当出现与报表数据不符时应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附相关补充资料。

3.4关联性

就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分析数据的一致性,对同一问题展开分析时内容和结果相互联系,同时和企业下一步经营管理活动目标紧密联系。

4.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资金管理分析、经营预算成本分析、物资管理成本分析、机械管理成本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分析等。依据企业发展目标和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原则,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4.1财务资金管理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当期财务状况、营业收入及利润完成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应付款情况、贷款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思路和建议等。

4.2经营预算成本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当期经营管理情况、产值指标完成情况、承包合同及分包合同管理情况、已完工程结算情况、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及下一阶段的思路和建议等。

4.3物资管理成本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当期物资采购情况、消耗情况、库存情况、废旧物资管理情况、材料价格控制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思路和建议等。

4.4机械管理成本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当期设备的完好率情况、工程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情况、建立机械设备档案情况,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和单机核算情况等。

4.5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主要是分析企业当期人力资源结构情况、工资总额管控及职工收入情况、员工离职率、离职原因、出勤率等数据,找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5.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组织与实施

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组织,就是按照电力生产经营任务的要求及权责关系,依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组织和分工。为了保证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在确定分析形式的同时,还必须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分析责任制和分析会议制度,使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发挥其指导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召开前,先由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提供基础分析材料,然后由财务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经公司领导研究把关后,再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

会议程序应按下列步骤提前2周进行安排:

安排本期经济活动分析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和参加人员;各职能部门提出在报告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企业主管领导进行总结性综合分析;企业领导总结并做出下一步经济发展规划;会议形成整改意见或相关文件;安排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6.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经营管理手段,电建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1加强领导,相互协作

企业领导的重视是搞好经济活动分析活动的关键。因此,电建施工企业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要围绕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专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部门业绩考核挂钩,把它作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来抓。

6.2加强组织和培训,实行制度化管理

电建施工企业要建立一支由主管领导、财务、经营、物资、机械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组成的经济活动分析队伍,对经济活动分析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电建施工企业经济分析活动按月度、季度和年度定期进行,把它作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6.3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力争分析准确无

电建施工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中应该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质量,力争分析准确无误。如: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定量分析方法中又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比率分析、平衡分析、预测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

6.4注重调查研究,数据准确,确保分析有说服力

在经济活动分析中要达到确保分析数据的真实和一致,就必须将经济活动分析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专题调研,并着重对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无论是对情况的介绍、事理分析,还是对成绩的肯定、问题的估计及指标的预测,都要准确引用数据,确保分析有说服力。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深入浅出。要展示出前阶段工作成效,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还要对下期工作提出方案、目标和主要措施。

总之,经济活动分析只是电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找原因、落实措施、探索规律、明确思路、改进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立军.浅谈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2(22)

[2]周建国.对如何搞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浅议[J].现代商业,2014(4(28

第12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风险控制

1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行为的盲目性。建筑施工企业存在重质量、重技术、轻管理、轻成本控制现象。工程财务多实行记账式管理,不能将工程成本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项目经营决策者,容易造成工程成本失控。工程完工后也不进行成本分析总结,盈亏成为项目管理盲点。项目经营管理者虽注重在实践中节约成本,但未能有意识地制定系统的合理控制依据,控制过程缺乏科学性、持续性,控制结果也不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2)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事建筑成本管理的项目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往往从项目部甚至项目管理人员自身利益出发,故意违反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例如:项目管理乏力,项目与项目之间成本分配不合理,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资金挪用现象普遍。在施工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的签订及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少数人内外勾结以种种手段损公肥私,牟取个人利益,增大了项目成本。

3)忽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有的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较大提高,但为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不理想。另一方面有的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的倾向。

4)成本管理奖罚制度不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于无法考核其优劣,奖罚不到位,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风险控制策略

2.1经营与投标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投标阶段要坚持理性经营和成本测算。要对投标项目进行经济效益预评估,把投资规模大、预期效益好、资金有保障、发展有前景的项目作为经营工作主要目标,规避项目先天性亏损的风险,为责任成本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在投标阶段主要是编制施工预算,施工预算的编制应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部位”为原则,并以企业定额为标准测算成本,为最终确定投标价格提供依据。

2.2开工前准备阶段

1)编制、审批与优化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牢固树立“方案决定成本”的理念,发挥方案预控在责任成本管理中的主导地位。2)清查核准工程数量。依据审核无误的施工图数量编制项目部责任预算。3)工程数量的控制。工程数量要实行逐级控制制度,分别由子工程公司、项目部和责任成本中心控制,并建立三级台账。4)现场实地调查,执行“三项招标”制度,实事求是地确定内部价格,确保责任预算的准确性。5)做好合同交底。6)编制责任预算,签订责任合同。公司根据项目情况可以对项目进行初评,编制责任预算,签订责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2.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方案优化、项目责任预算的二次分解、工程数量的控制与管理、外部劳务的控制与管理、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和文明施工等的控制和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索赔的控制与管理、责任成本分析。

1)项目责任预算二次分解。责任预算二次分解是指公司对项目签订了责任合同后,项目部将公司的责任预算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向各责任中心分解,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按“谁签合同,谁负责”的原则要求,项目部各级责任中心及责任中心负责人在责任合同签订时予以确立。责任承包合同采取自上而下逐层签订。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取指定责任人和投标竞价上岗两种方式进行,为了体现奖罚对等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承包人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责任预算承包合同可设立责任抵押的内容。

2)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材料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一般要占到工程造价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严格上讲,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是对物资消耗的控制。项目部要想对材料消耗实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抓好物资管理,建立一套具体的操作流程和先进的管理办法。

3)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机械设备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创利的主要渠道之一。加强设备的综合管理,合理选型配置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减少能源消耗,进而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已成为成本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

4)合同管理。搞好合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合同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使其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线。企业施工合同管理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与甲方签订的承包合同的管理,管理这类合同时应注意弄清合同的每一项内容,用文字记录代替口头协议,积累施工中的一切资料、数据、文件。补充合同中应考虑把弥补工程损失的条款写在合同中,以减少风险。其二是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的管理,劳务、采购等合同必须进行招标、评标、定标程序,合同的招标应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禁出现“先斩后奏”合同,招标记录、效益分析等必须存档。

5)变更索赔控制与管理。在项目成本管理活动中,变更索赔是提高边际效益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通过变更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索赔,能够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变更索赔的操作要点:①要抓好标前研究和投标阶段的索赔工作。②抓好上场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③要抓好结算阶段的索赔工作。

6)责任成本分析。责任成本分析是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最重要的信息流。首先要确保各项目成本数据统计核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责任成本分析质量,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其次是公司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要坚持召开责任成本管理分析会,适时分析责任成本控制情况,尤其对成本偏差较大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逐项找出成本节余或超支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制定纠偏措施。第三项目部要根据责任成本分析中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节余超支数据进行考核兑现,同时也为实现“自我诊断”提供依据。

2.4竣工收尾阶段

在竣工收尾阶段,项目部主要是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在工程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材料实耗、人工费等进行分析,查漏补缺,确保工程竣工决算的准确性与完整性。2)做好项目审计工作。项目在竣工后,上级单位应尽快对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审计结果,按照责任合同的规定进行奖罚兑现。3)做好收尾工作。在工程收尾阶段,一定要精心安排组织有关人员,缩短竣工收尾时间,尽量减少成本费用的发生。工程保修要责任到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尽快做好工程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务必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回收工程拖欠款和各种保证金,提高资金使用

率。竣工结算完成后要及时撤销项目所在地银行账户,资金和账务归集到上级公司实行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金玉兰。浅析建筑企业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19)。

[2]段格格。浅析建筑劳务企业发展成本[J]。经济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