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乡的文化习俗

家乡的文化习俗

时间:2023-09-22 17:0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乡的文化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乡的文化习俗

第1篇

家乡清明节习俗作文范文一我的老家在贵州,那里离宁波好远好远,因此那里的风俗习惯也和宁波的有一定的差别,今天我就讲讲我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家乡的清明节和全国各地一样,都要去祖先坟前扫墓,但家乡的扫墓的那一天,我们都要清早上山去,并且是不吃早饭空着肚子去的,为的就是让逝去的祖先先“吃上”早饭,等到在坟前祭扫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再把那些供奉先祖的食物当做我们的早饭,尽管那些食物已经凉了,但我觉得这是对祖先的尊敬。供奉完祖先,大人们会清理一下坟上的杂草,然后从不知哪里砍来的一根树枝插在坟墓旁边,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含义,只听得大人们说是为了给祖先们遮风挡雨。

当然家乡的清明节不只只有这些。在扫完墓后,村里的人就会聚在一起,举行一年一度的“斗鸡”大赛,那场面是我见过的最热闹的场面,人山人海,大家都围着看两只大公鸡在那里斗来斗去。我和伙伴们则喜欢在村口那临时搭起来的秋千上荡秋千,常常玩得忘了回家。

家乡的清明节还有很多的活动,我想这些活动习俗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家乡清明节习俗作文范文二我的家乡在南昌,在我们家乡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就是扫墓祭祖。所以又把清明称为“鬼节”。

民间还有上坟、添坟的习俗。晚辈带着烧纸,供品等,到已去世的亲人坟上,烧纸磕头。最后给坟墓上添新土,还要在坟头上压白纸条。听老人们讲这是给已去世的亲人修房屋,防备夏天,下大雨漏水。以此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悼念。此时我想起了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除扫墓之外,还有踏青郊游的活动。这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野外去游玩,以此来放松放松自己因工作而紧张的情绪,还可增加家庭的和睦气氛。古代也有踏青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当时清明节都城人民郊游踏青的热闹景象。

清明节还是植树的好季节。因此又有插柳植树的活动。听老人们说旧时候有“清明不插柳,来年变黄狗”的谚语。

除了以上的风俗以外,还有吃蛋的习俗。这就如同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一样。这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已经被淘汰,有的流传至今,有的还增加的新的内容。

清明除了这些习俗之外,还有我们小伙伴的欢乐活动,荡秋千,放风筝。最好玩的要数放风筝了。大家在一片宽阔的空地上,跑来跑去,欢声笑语,共同把风筝送上蔚蓝的天空,大家一起放飞欢乐,放飞梦想,放飞希望……

我们家乡的清明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大家也来分享你们家乡的清明习俗吧。

家乡清明节习俗作文范文三又是一年清明到。明天周六,我们准备去做清明。每年清明,我们都是步行去祭祖。大概要走8里田间小路,才把几处祖坟跑过来。到处都是花的世界,油菜花金黄一片,高过人头。路窄处不得不沾花惹草。

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的马兰头就忍不住摘一把。家乡有句俗语:清明前,马兰甜;清明后,马兰臭。马兰的吃法我知道的有这几种:

1、炒马兰头

把摘回来的鲜马兰洗净,放在开水中焯一下,控干水,再像炒白菜用油盐那样炒熟。

2、做马兰粑

先炒好马兰头备用,再炒干米粉(面粉不必炒),把马兰头倒入米粉中搅拌,太干再加些开水(面粉加冷水)搅拌,揉成面团。做成粑。将锅烧红,放油,烧5成热,把粑放入锅中煎至两面有点黄,再向锅中倒点水,盖上锅盖,烹5至8分钟就OK了。

第2篇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他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作一次民俗风情游,去过一个旧时的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题目中的“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生: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师: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分别是12岁、60岁。课文最后一段有说明。

师:大家知道过本命年有什么讲究吗?

生(讨论):红腰带、红裤头、腰上系钱……辟邪、祈福。

师:看得出同学们都经过了认真的预习,那么我们下面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如何。(出示检测练习)

师:同学们,作家刘绍棠的家乡过年时,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热闹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请大家放声朗读,在朗读声中观摩农家过年的活动。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哪些习俗?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生: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杀牲畜、备糕点、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师:观摩了这十项过年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哪些活动?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最喜欢的是“送灶王爷”,在灶王爷的嘴唇上抹点糖,就能骗他上天说好话,这些神仙居然如此好糊弄,多好玩啊!……

(学生畅所欲言)

师:过年这么热闹,家人团圆,大家的心情也格外舒畅。想一想,过年的习俗中寄托了人们哪些美好的愿望呢?

生(讨论交流):一家团圆,身体健康,来年好运,邻里和睦,恭喜发财……

师:是啊,刘绍棠的家乡过年可真是热闹啊!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自己家中过年时会有些什么活动吗?比较一下,看看和作者的家乡习俗有什么不同。

生: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

生:电话、短信祝福拜年,方便的很。

师: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将我们民族的习俗抛之脑后,却热衷于过西方的节日,而且还搞得很隆重。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我觉得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应该维护本民族的文化,继承民族习俗,不忘祖先。对于西方的节日完全没有必要去热捧,那是很浅薄的,也会被西方人耻笑,因为他们会认为我们没有骨气,连自己民族的根本都忘了。

生:我觉得可以过西方的节日,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有什么不好?再说了,本民族的节日也不是不过,可是你们看看,像端午等节日,我们国内有多少过节的气氛呢?本身自己不重视,当然传不下来了!

……(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课后练习】

调查家乡的民俗风情,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意义的节日,将过程写下来,与同学共享。

【教后评析】

教者在教学中没有满堂灌,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其一,设身处地参与过年

学生对过年一向很向往,也很喜欢,他们很乐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因此,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很活跃,积极动脑,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对课文的分析大都很到位。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好得很。

其二,说自己的过年

说到联系自己的过年,同学们很有兴趣回忆,并且积极向同学炫耀,以显示自己的年过得很有意义,很好玩。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发言踊跃,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与课文进行比较,印象更为深刻,与老师一味强调不可同日而语。

其三,辩论中西节日

第3篇

一、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我们的家乡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因获得“水浒摇篮、板桥故里”的美名而享誉海内外。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兴化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人文兴化,梦里水乡》读本,发给三至六年级学生阅读。读本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其中,“故里人物”中介绍了“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中原才子”宗臣、“三绝奇才”郑板桥等家乡名人;“楚水风情”中《爆竹声中一岁除》《端午传闻为屈原》《月到中秋分外明》等篇目让学生了解家乡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说和习俗;“风景名胜”中追寻了四牌楼、沧浪亭、玄武灵台等名胜的来历,让学生读后产生光荣与自豪的心理。

二、走进水乡生活,体验地方文化氛围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古城兴化,文化资源丰富,为了让学生对家乡文化生活印象更深刻,教育更久远,我们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寻古风遗韵:参观走访市文博中心、李园船厅、郑板桥故居、拥绿园等,在自己的了解与导游的讲解中感受兴化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踏春色满园:游赏近几年来我市新建和翻修的公园——兴健园、千秋广场、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等,感受兴化市容的日新月异。

三、加强练笔指导。拓宽学生习作空间

1 处处留心,积累语言。我们不仅推荐施耐庵的《水浒传》等家乡文学大家的作品,还推荐活跃在江苏文坛的校园作家的作品,让学生阅读。以摘抄好词好句的形式制作“阅读记录卡”和“阅读小报”,并辅以诵读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课外积累,夯实学生的字、词、句的基础,享受积累地方语言的乐趣。

2 片段练习,积累素材。小练笔,可以是片段描写,也可以是单项训练。小练笔目标单一,内容短小,它能分散作文的难点。

3 联系生活,赞美家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赞美家乡。为家乡的风景名胜写导游词,吸引八方来客;介绍家乡的菜花节,让兴化走向全国,让全国了解兴化;让学生写《舌尖上的兴化》,介绍兴化的美食;为郑板桥、施耐庵、刘熙载写人物小传;采访校友侯逸H,——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写采访手记;介绍家乡元宵灯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等民风民俗……

第4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第5篇

关键词:饮食民俗;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地区差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吃的民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从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东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方式和习俗,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山东的饮食民俗,从整体上来说是属于北方类型,但又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因此,虽然同属山东饮食,但不同的地方又呈现出各自的饮食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本文之所以选取潍坊昌邑市丈岭镇东龙湾村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是作者的家乡,比较熟悉。下面就以我的家乡在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以及特殊食俗这几个方面的饮食民俗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饮食民俗。

一、日常食俗

日常食俗是指广大民众在平时的饮食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传承和风尚,基本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要饮食品种、饮食制度以及进餐工具与方式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比较独特的日常饮食习俗。我家乡的日常饮食一般包括一日三餐,以杂粮(主要是小麦、玉米)为主食,以新鲜猪肉为主要肉食。早餐一般比较简单,或者是稀饭、馒头与包子,或者是一碗面条,或者是豆浆油条,当然自家腌制的小咸菜也必不可少。中餐和晚餐一般是炒菜与馒头、油饼、包子等面食搭配。炒菜一般就地取材,大多是自家种植的,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芸豆、菠菜、土豆等等都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蔬菜。另外,在口味方面比较偏爱清淡,不喜油腻、不喜辣。

二、节日食俗

节日食俗是指广大民众在节日即一些特定的日子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饮食习俗。由于我们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十分重视饮食,所以在节日习俗中始终少不了饮食。节日常常是以吃喝为主题的,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品种多样的相应食品,而且这些食品常常含有祈求自身吉祥、幸福的意义。

在如今,我们仍然有很多的节日食俗,这些节日食俗事象能够独立存在并代代相传,必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下面就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节日来叙述一下我家乡的节日食俗。

(一)春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很多地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就开始算起,家家户户喝过腊八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做新衣服、准备佳肴、大扫除、布置庭院,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我们家乡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算起,直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称为“过年”。腊月二十三是祭祀灶神的节日,我们称之为“小年”或“过小年”。一般每家每户都把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的墙上,摆放香炉和供品,供品主要是糖瓜和灶糖。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一般就开始准备年货。中国人过年是很讲究吃的,为了迎接新年,为了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呈现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的欢乐景象。

我们家一般在腊月二十四、二十五两天蒸馍馍。馍馍分大小两种。大的一般为一斤,小的一般为半斤(在做馍馍时用秤称好)。而且馍馍不能蒸得太少,也不能蒸得太多,因为这些馍馍一部分用来祭祀,主要是用来吃,要让这个家庭吃到正月十五。以前,所有的馍馍都是全家人一起动手做,现在一般是送到馒头店加工(即把面粉送过去,过两天拿回馒头即可)。腊月二十六赶年集、办年货,除了日常的蔬菜外,鸡、鸭、鱼也必不可少。另外,蜡烛、对联、香烛、纸钱、瓜子、糖果等等也需要在这一天买好。这些年货不仅仅是供自己家人吃,还要有一部分留做招待客人。腊月二十七蒸面鱼(一种鱼形馒头),这种面鱼可以吃,但最主要的是用来“押锅”(民间俗称),即从正月初一开始,每顿饭都要放一个面鱼在锅内,表示年年有余。另外“押锅”食品还有一块豆腐、一块年糕、两三个饺子。腊月二十八蒸豆沙包,这个并不是必需品,可做也可不做,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而定。除夕那天中午家家户户吃白菜肉包子,下午贴对联、打扫院子、摆供桌,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最忙碌当然饮食也最丰盛的要数除夕之夜了。家家户户吃饺子,从傍晚接财神的饺子,到晚上十二点“发子(民间俗称)”的饺子,再到正月初一早上的饺子,每一顿都必不可少。因为饺子像元宝,而且又与唐朝时的钱币“交子”谐音,有富贵吉祥之意,所以春节期间吃饺子是头等大事。傍晚水饺煮好后,要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除夕之夜最隆重的事是“发子”。按照旧俗是晚上十二点“发子”,但现在一般在晚上十点,全家人喝过团圆酒、吃过团圆饭(这里的饭不包括饺子,一般指菜肴)之后,就由家长首先起来烧“纸钱”,俗称“发纸”。“发纸”时,一边用烛火或香火将“纸钱”点燃,口中还念念有词(一般是保佑家人平安之类的话),一边燃放爆竹。据说,爆竹燃放的时间越长,响声越久越好。另外,“发纸”后地上的果皮、垃圾等都不能扫除,因为此日禁忌扫地,否则会将家里的财富扫到门外去。按习俗一般在正月初三“送年”之后才可扫地。爆竹燃放完毕后,才开始吃饺子。这顿饺子不同于以往的饺子,在饺子里要包上枣、钱、糖等吉祥物。吃到红枣,则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够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钱,则意味着新的一年有财运,能发大财;吃到糖果,则意味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而且,包入饺子里的吉祥物的数量不是随意的,一般要取吉祥的数字,如六(象征六六大顺)、八(象征八发)、九(象征长长久久)。当然,也有的地方奉行正月初一吃包有吉祥物的饺子。如《明宫史》曾记载明代宫廷也是正月初一日“吃水点心,即扁食(饺子)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但在我的家乡,大部分家庭是在晚上“发子”时吃包有吉祥物的饺子。而初一早上的饺子,则讲究除夕晚上包好。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煮饺子时,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节日食品已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还蕴含着人们祈求自身及家人吉祥幸福的意义。

在许多地方都有除夕守岁的习俗,我们家乡也不例外。除夕晚上,全家团聚,整夜不眠,叫做守岁。旧时守岁一般都是通宵达旦,但近几年来,大家都是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就睡觉了。当然,也有人跟朋友聚在一起玩个通宵。除夕守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点灯度夜,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一直到黎明。

(二)其他节日

在节日食俗里面,春节食俗是最讲究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节日食俗,如元宵节时吃汤圆、清明节时吃鸡蛋、端午节时吃粽子、腊八节时喝腊八粥等等。这些节日食俗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的区别,这里我们就不再展开一一叙述了。

三、祭祀食俗

汉族地区的人具有祖先崇拜的观念,因而祭祀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无论是在日常食俗中还是在节日食俗中都含有一定的祭祀内容。尤其是节日食俗中,很多都是与祭祀有关的。例如春节,春节期间的“烧纸钱”、“焚香”、“发子”都带有祭祀的色彩,但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除夕下午的“摆供桌”。所谓“摆供桌”,顾名思义,就是将用于祭拜列祖列宗、天地神灵的供桌预先摆设好,一般被安置在堂屋正北位。供桌要擦洗干净,铺上一张红色的对联纸,然后将家谱取出,面南悬挂在供桌上方北面的墙上,两面配有对联。同时,将祭祀专用的器具,如碗、盘、碟、酒具、茶盅、香炉、烛台之类一一擦拭干净,等主妇把菜肴、饭食等一些专用的供品做好后,男主人按次序将其摆放。摆放的次序由里向外依次是:第一行:中间是一块四方形年糕,两边分别摆四双筷子;第二行:六个小盘,分别摆放瓜子、花生、糖果、苹果、梨、点心;第三行:中间摆一整条生的大鲤鱼,两边分别放两个小碗,盛祭祀用的小菜,如炸豆腐、炸小黄花鱼(一般两条)、熟粉丝、小青菜等等;最前面正中央是香炉,两边分别摆放烟和酒(祭祀时把酒洒在地上)。

春节时人们用如此丰盛的食品祭祀神灵祖先,一方面是感谢他们给予人类的恩赐,另一方面是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幸福安康。在其他的一些节日中,如清明节扫墓时,准备一些菜肴到坟前祭奠;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也带有一定的祭祀色彩。

四、待客食俗

中国人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每当客人来访,都会全力的招待客人,让客人吃好。我们当地走亲访友多是以便宴招待,多数是上午去下午归,主人家待客以午餐为主,当然也有晚饭后才归的。当有客人到来时,如果是男客人,则首先泡茶和敬烟来招待,如果是女客人,则用瓜子和糖果来招待。到晌午时,一般由女主人准备饭菜,男主人陪客人。菜肴的数量和上菜顺序也比较讲究。菜肴样数讲究偶数,且一般要多于客人数,比如有三个客人,那么最好的就是准备四个或六个菜。另外,上菜的顺序是先凉菜后热菜,通常各半。大一些的宴席,通常要有整鸡、整鱼,而且鱼一般是最后上,鱼头要对着主客。吃菜也讲究,主客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动筷。酒菜、饭菜不分,最后上馒头或面条。

待客时酒是不可缺少的。做客时,主人总要拿出酒来,边喝酒边交谈。饮酒也是有规矩的,首先要由男主人“带酒”(即带领大家喝酒,什么时候喝、喝多少都有带酒人说了算,大家都要听从),一般是带三个酒,然后大家再自由敬酒,互相劝酒,最后所有人一起干杯(俗称“喝全家福”),然后上馒头或面条,大家吃饭,酒宴结束。

待客食俗不仅仅指吃饭,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烟、酒、糖、茶也是待客食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特殊食俗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地方有非常特殊的食俗。例如我们家乡有“下汤”(民间俗称)这一说,即在生小孩的第三天,邻里、亲戚要去祝贺、送鸡蛋(数量不限),得子的家里举办宴席,招待大家。

总之,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这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对于了解我国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学习民族学的人首先要掌握的。

参考文献

[1]叶涛.中国民俗大系――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陈诏.中国馔食文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杜莉,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第6篇

一、赏农景,领略家乡之美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教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要轻易放过。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自然景观、农家新居、现代乡村生活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到熟悉的家乡寻美,采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小麦、玉米、菜地、鱼池、大棚、奶牛场……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秋收图、运输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干农活,丰富生活体验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教师师除了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外,更为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热闹非凡的劳动场景,从中了解不同的劳动场景中不同人物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了解他们是如何团结协作完成每项劳动任务的,弄清楚每项劳动的程序、特点,了解万物的生长规律及四季变化等。如,拖拉机的轰鸣,农民除草施肥,播种浇水,开机收获,装仓入囤,剪枝授粉,喷药除虫,采摘交易,庄稼拔节抽穗,开花结实,野花野草的自生自灭过程等等,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都会给学生写作的灵感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好比春风细雨,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获取第一手详实的写作资料。

三、做调查,探究农村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博大精深,农村文化异彩纷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地域文化优势,让学生透彻地、广泛地了解农村文化,使其沐浴在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之中,汲取精华,增加内存。

1.了解农村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比如: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守夜、拜年;阴历二月初二炒豆子;清明节扫墓、插柳;端午节吃粽子、煮鸡蛋、划龙舟;阴历六月初一过“小年”吃菜包、喝面叶;阴历七月初七到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诉说衷情;中秋之夜出门在外的人千里迢迢回家团圆、吃月饼、赏月;腊月二十三吃年糕等等,这些节日习俗和风俗习惯都有来由,分别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作为节日活动的主人,以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参与、了解、感受,弄清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的来由,活动过程,代表人们怎样的愿望,寄托人们怎样的感情等等。于那种浓郁的节日气氛和风俗习惯的熏染中享受亲情和欢乐,体验生活的甜美,品味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2.了解村史。每个村庄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沿革过程,具有深厚的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找地方志,向年长者请教,寻查碑刻等形式,弄清楚村庄的起源,发展,辉煌,涌现出哪些名人,祖辈留下哪些弥足珍贵的有行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过哪些历史大事,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等等;弄清楚当地的地名、山名、典型建筑物名等方面的来历,以及寄予的内涵等情况。这既能增强文化底蕴,积累写作素材,又能强化学生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

四、察农变,感悟时代脉搏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发展,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然而小学生对这些没有太多关注。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变无心为有心,通过课外阅读、向长辈询问等途径,去发现农村的新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在作文中的描述明显具体生动起来了,如:有位学生在《我家门前的路》一文中,通过写家门前的一条小路由爷爷小时候的烂泥路、爸爸小时的沙土路到自己现在的柏油路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第7篇

“春日春盘细生菜”,出自杜甫的《立春》诗,说的是立春这天吃春卷的习俗。当然,在杜甫的诗里,还寄托着诗人,因安史之乱而流浪异地,所生发的思乡之情。

春盘,最早也叫“五辛盘”,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吃“春盘”的习俗,则始于晋代。后来,历代承继发展,就演变为吃“春卷”,或者叫吃“春饼”。

延至于今,吃春卷的习俗,各地均存,而尤以福州为胜。据说,福州还有一个关于“春卷”的美丽传说:宋朝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后来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菜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菜。其实,这个温情的传说,同时也告诉了人们“春卷”的基本做法:饼包菜馅。

在我的家乡,春卷,不限于“立春”这天,四季皆有。但以春天吃的最为普遍,也最为繁盛、诱人。我的家乡,春卷的做法,与别处略有不同。多数地方,春卷的“卷皮”,是用面做成的,而我的家乡则是用鸡蛋,似乎更加精细讲究。鸡蛋,摊成薄薄的蛋饼,然后,将拌好的馅料卷入蛋饼中,放进笼屉中蒸熟,或者放进油锅中炸熟。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过春节时,我的家乡,就家家户户备春卷了。春节的春卷,因为要以之飨客,所以,馅料多为精肉。将调好的精肉馅,卷入蛋饼中,然后,放进笼屉中蒸熟。来客人时,就用刀将春卷切成片状,放入盘中食用。随用随切,极是方便。肉馅春卷,外黄内红,色泽温暖,很是合了年节的喜庆气氛;入口,则绵软醇香,老少咸宜,味道绝佳。

春暖之后,春卷,就以野菜春卷为主了。例如,荠菜春卷、灰菜春卷、香椿春卷等。

荠菜春卷,是食用最为普遍的。春天里,荠菜鲜嫩,遍地都是,随时随处都可采到,所以,此时是家家户户必定得包“荠菜春卷”的。做法是将新挖的荠菜洗净,切碎,佐以木耳、虾皮等,然后以鸡精、耗油调好,即可包入蛋饼中。荠菜春卷,一般是油炸,即炸即食最是有味。新炸出的荠菜春卷,外黄内青,蛋皮,焦黄酥脆;荠菜,青碧诱人。加以散发着的嘶嘶菜香,咬一口,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最有特色的,还属香椿春卷。一些南方人不喜食香椿,说有一种臭虫气,真是有点不识味了。其实,香椿的香味,是特别的,很难言说,我们只能叫它“香椿香”,北方人食之不厌。做香椿春卷,必得选择上好的香椿,即谷雨前的嫩香椿:色呈紫红,梗桔柔软。将香椿切成碎丁,热水淖过,拌以嫩豆腐,加盐调制即可。香椿春卷,馅料中最好不要加入海鲜,否则,就会“夺”其香味,使香椿失其本色味道。香椿春卷,亦是油炸最佳。新出锅的香椿春卷,香味郁郁,如春风煦面,让人觉得,滚滚春意就该如此了。

毕竟还是一个“春”字,春日里吃春卷,春卷里最好的又是野菜春卷。这样,方不污浊了那春天的味道,方不辜负了那“春卷”的文化意蕴。

第8篇

众所周知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热闹喜庆,大多数省份的习俗是大致相同的,但各地还是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查字典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苏元宵节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江苏元宵节习俗1:宣城人舞灯闹元宵

作为一个已有20xx余年历史的城市,宣城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赏灯彩、猜灯谜外,宣城各县市还将开展各式各样的舞灯活动,如“小马灯”、船儿灯、索埂老龙灯等。

其中,“小马灯”源于郎溪县定埠镇,是一种汉族民间舞蹈,20xx年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介绍,在明代,定埠有位朝廷副使吕盛在云南为官,骑一匹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来回于云南和皖南宣城郎溪县定埠之间,家乡人民为怀念他做官勤政,兴“小马灯”纪念他。

江苏元宵节习俗2:到马鞍山感受皖东非遗魅力

元宵节当天,“迎新春·文化庙会”暨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示将在该市三国朱然文化街举行,主要分为展演和展示两大部分。当涂民歌、和县民歌、东路庐剧、含弓戏、打莲湘表演唱等十余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将在庙会上轮番展演;采石矶茶干、横望山米酒、薛津馄饨等非遗项目将亮相展示;玻璃反画、布贴画、丝绵画等一批民间艺术大师也将展示绝技绝活,让广大市民及游客在元宵佳节感受传统民俗民间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

江苏元宵节习俗3:去扬州赏全国百种元宵彩灯

南京的秦淮花灯起源于唐朝,历史悠久,素有“秦淮花灯甲天下”的美誉。每年元宵节,南京夫子庙都会张灯结彩,吸引了大量游客。不过,今年您也可以“转战”扬州,欣赏来自全国各地的彩灯。

元宵节期间,中国首届民间手工艺扎灯艺术品展亮相扬州京华城,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大门类共计100个品种的手扎灯悉数登场,既有大型的悬挂荷花灯,又有可以放置于掌心的袖珍小羊灯,让人大饱眼福。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彩灯多为各种布料、纸制作而成。但在此次灯展上,素有“灯娘”之称的扬州江都花灯艺人吴丽娟还创新制作了一款由丝袜制成的彩灯。

江苏元宵节习俗4:句容天王元宵佳节过大年

大年三十,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而在句容天王镇,除了要在年三十亲人团聚之外,几十年来还一直保留着正月十五过大年的习俗。这一天,各家各户置菜办酒,合家团圆,十分热闹,大家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年三十。

第9篇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 德育教育

迪格尔的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由此可见,乡土教育已然势在必行。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增设地方课程,我校学生使用的地方课教材就含有一套吉林省统编的乡土教材——《家乡》,这是一套以吉林省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和魅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教育目的的教材。使用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关注《家乡》这一课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发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发掘德育内涵

我们学校在使用《家乡》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乡土文化,积极探索乡土教育的新渠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发掘出很多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 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无价之宝 !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 名人传 记、 村规民约 、家族族谱、传统技艺、 古树名木 等诸多方面。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辽源,虽然开发的年代较晚,但自然景观和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景观比较丰富,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东辽河源头碑亭、寿山、龟山、龙首山公园、南照山公园、杨木湖度假区、八一湖旅游区、石驿古栈道、东丰皇家鹿苑、东丰拉拉河六道沟水库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

1.采访积年老人

调查的内容有:本镇的镇名,村名、山名、河名、桥名的来历;调查本地的习俗,如五月间为何要做玻璃叶饼,冬腊月为何做粘饽饽等,这些习俗又有着怎样的来历;调查踩高跷、划旱船的来历,以及这项文化活动日益凋落的原因。此外还调查本镇的名人,本镇的特色产业等等。

2.特色文化展示

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展示本镇乡土文化。如:通过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东辽河的传说”、“乌龙山的来历”及其他乡土物产。剪纸艺术,踩高跷、划旱船的再现,面塑造型,美丽风光的照片展示等等。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本教材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调查整理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3.总结表达提升

校本课程适当介入。地方课程是省编教材,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吉林省的特色。而自己的县,自己居住的镇,自己村,又有着怎样的乡土民风呢?创编以本乡本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也是丰富学生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编乡土教材,展开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发教师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何在,为何一些乡土文化渐入窘境,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注等等。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推动乡土教育向纵深发展。此外,把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调查、整理、介绍说明乡土文化的方法,开发了乡土教材教育的新渠道。

二、寓乡土文化于地方课教学中

学校的教育期望并非仅仅传递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艺,而是希望农村孩子们走出去见世面,那么能否让孩子们离开家乡后,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内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到哪里,我们的乡土文化教育都能深深地影响和帮助学生的未来。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对教材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了解我省的地理环境,工业物产,以及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上好一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地方课,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照本宣科的枯燥方法,书中简单的文字,黑白的照片,不能够真实地表现出长白山的巍峨,松花江的壮丽……因此,他们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地方课教学中。比如在讲述〈长白山〉一课内容的时候,就用大屏幕播放长白山的风景短片,涉及“东北二人转”的时候,就放上两段传统剧目,甚至引导学生仿唱一段。这样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真正得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教育。

2.将乡土资源融入地方课程

教师在讲《长白山》一课时,不失时机地融入家乡景观,向学生介绍与辽宁交界处高高耸立的乌龙山,再将乌龙山美丽的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使学生在赞赏长白山巍峨的同时,对家乡乌龙山的壮丽与神秘更感兴趣。在教学〈松花江〉一课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将辽源地区的东辽河、杨木渡假区等景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周边景观的可爱与迷人。这样巧妙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本教材内容之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使学生懂得了祖国的富饶与美丽中包含着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10篇

地处长江口北岸的海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其历史悠久,环境秀美,富饶发达。千百年来,滔滔的长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海门人,也形成了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民间文艺奇葩——海门山歌就是其中一项宝贵的文化资源。

海门居民多因战乱、荒灾由中原地区辗转而来定居于此,以煮盐为业,经济文化不发达,人们在劳动生活中产生了海门早期的民歌。当时称为山歌,因此早在明代的海门县志中就有了关于山歌的记载。明代中期文化开始兴盛,民间的祭神活动已成习俗,戏曲活动也开始出现,文风渐兴。清代中叶以后,海门重新涨沙成陆,形成大片沙土,也就是现在的“沙地”,乾隆年间恢复海门建制,大批崇明和江南地区的农民纷纷过江开垦。他们带来了江南的方言习俗,也带来了江南的山歌,以至代代相传,久唱不衰。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江南传入的吴歌受当地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逐步演变为具有海门地方特色的海门山歌。海门山歌流传在崇明、启东、海门以及黄海延岸一带的苏北吴语系地区,它以朴实生动、情趣盎然的歌词、悠扬婉转、优美动听的曲调使人琅琅上口,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流连忘返。那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鲜明的棉乡特色洋溢着江海风情。海门山歌植根于劳动人民中,代代口头相传,经久不衰,显示了无限的创造力、艺术力和生命力。在如今电视媒体的文艺节目和文化现象中,产生了一些原生态唱法,它的出现给音乐界和观众带来了惊喜和冲击,原生态作为我国口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而事实上,海门山歌也是一种原生态,海门山歌同样是民族音乐艺术的一种民间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繁衍生存最为主要的根茎。

可是,就是这样极具地方特色、彰显江风海韵、十分优美动听的家乡音乐,我们的学生却对此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根本不知道。虽然有少数学生听过,但是认为没有流行音乐好听。对此现象真是感到遗憾并且痛心。对于中学生来说,学唱海门山歌远不及学唱流行歌曲那样可以宣泄他们心中那模糊而有些渴望的情感,但是海门山歌是海门文化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海门人民的精神、气质、心理素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征。

音乐教育应该“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我们的学生既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和创造者,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中缺乏文化观念,我们的民族音乐观念一直很糊涂的现象依然存在。

所以,作为一名海门的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使海门山歌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逐渐展开海门山歌的教学。首先用讲故事的方法告诉学生关于海门山歌的发展历史。其次总结海门山歌产生的作用,比如,人们在繁重的劳动中或劳动之余,引喉高唱,可以解除疲劳,抒感,男女青年也借山歌表达爱情,传递心意,往往用山歌互相应答,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海门山歌又融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成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陶冶情操、倡导文明的重要文艺表现形式,在今天,它又是介绍海门、宣传海门的一张名片,在海门经济舞台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山歌为媒,文艺搭台,经贸唱戏已经成为现代海门人的共识。在了解的基础上,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海门山歌曲目,在课堂上进行教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家乡音乐的正确审美观念。

中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思想不够稳定,而音乐是以其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感染人、教育人,能给人以不可动摇的力量。因此,作为海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海门山歌”这个特殊的语言去启迪、协调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热爱家乡文化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除了课本歌曲外的,选择优秀的海门山歌充实到音乐课堂中来。让我们都来唱响海门山歌,让学生爱上海门山歌,让海门山歌成为我们校园音乐的主流!

(作者单位:江苏包场高级中学)

第11篇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地方、校本各级课程的开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三级课程的中间环节,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又是校本课程的依据。相比国家教材在地方文化教育上的鞭长莫及,地方文化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地方文化课程是地方课程的一种,其核心概念的界定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地方文化,二是用英语来表述的地方文化,三是用英语来表述的地方文化课程。其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具有三大功能的工程:一是教育工程,既是课程,就以育人为目的;二是文化工程,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向世人宣传中国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三是旅游工程,直接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和经济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文化可以被纳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开发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我们以“泰州故事”(Taizhou Story)的编写为例,说明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应遵循地方性、教育性、简约性、发展性和均衡性的原则,以恰当反映地方文化的特质,充分发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应有的功能。

“泰州故事”(Taizhou Story)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2009年度立项课题“依托地方文化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是一种初、高中基础年级选修用的英语地方文化教材,表现形式为有中文概要的图文并茂的英语故事,反映泰州地区从古到今经典而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

一、 地方性:彰显地方文化特质

《晏子春秋・问上》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里的“异习”、“殊俗”其实就是文化的地方性。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繁衍生息的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它包括风俗、习惯、传统等。这种独属于该地区的、使其不同于别的地区的文化特质便是文化的地方性或差异性。

“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是地方课程的特质和边界。一个地方并非所有的传统和文化习俗都可以入选进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理想的课程资源来源于那些有地方特质的文化,它们不仅能够唤起曾经生活于或正在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个体内心深处的地方性情感,还能使其获得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泰州故事”教材编写的过程是一个泰州文化梳理的过程。根据行政区划,按海陵区、高港区和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以及兴化市四市两区梳理文化亮点,将泰州的安定书院、高港的龙窝口、靖江的讲经、泰兴的花鼓、姜堰的溱潼会船、兴化的林湖插秧号子等最能彰显泰州文化的亮点罗列进来。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国内的溱潼会船节(Qintong Boat Festival)被称为是 “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相传南宋绍兴元年,山东义民张荣、贾虎曾在溱潼村阻击金兵,金兵大败,义民亦伤亡惨重,溱潼的百姓按当地习俗殓葬了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争先扫墓,祭奠英灵。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

每逢会船节,来自里下河十里八乡的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汇集溱湖。鼓乐喧天、人声如潮,音乐在花船上飘荡,龙灯在船头飞舞,篙手扬锣齐号,竹篙如林,千舟竞发,蔚为壮观,演绎着礼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以船会友、以船促商的人文情怀,令来自海内外的千万观摩者震撼。溱潼会船习俗成为当地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南宋沿袭至今,历经近千年而不衰,也许正是这种文化的地方性使然。

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以这样的选材为根基,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在感知家乡文化的过程中自觉地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二、 教育性:培养“根”文化和公民意识

地方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其先进部分不仅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且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泰州是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南唐建州,有着丰富的盐文化、水文化、税文化,荟萃了《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教育家胡瑗、评话宗师柳敬亭、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历史名人,境内文化遗址、民俗民风不失为具有教育价值的宝贵文化资源。

范氏公祠记载了北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泰州为官廉洁奉公、造福于民的丰功伟绩,范仲淹以其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光辉人生实践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蜚声海内外的祖籍为泰州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自小拜师学艺,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终成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为了抗日拒演,体现了一个伟大艺人的爱国情怀。以此类范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爱家、爱国、爱民的道德情感。

泰州望海楼承载着明朝著名的“泰州才子”储和母亲的传说,颂扬着中华民族“孝道”的传统美德。传说储是父亲落难荒岛时与“野人”女子生下的孩子。父亲时时挂念故土,于是教儿子认字习仪,期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乡。一天,一条遇到风暴的福建商船来到荒岛,答应将储一家带回家乡。但当船上的人见到形似野人的储的母亲时,吓得急忙撑船逃离,已经登船的储和父亲眼睁睁地看着没能上船的“野人”母亲扑向大海沉没了。储与父亲悲痛欲绝,但已无济于事。回到家乡不久,储中了进士,做了大官,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泰州东郊盖了一座高楼题名“望海楼”。其实,“望海楼”就是“望母楼”,储以此楼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百善孝为先”,孝道和感恩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元素。反思当今社会,不行孝道、不知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课程开发要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教育性在于本土文化教育,让学生形成“根”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 简约性:通俗地传播地方文化

与普通的地方文化翻译读本不同,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初、高中学生。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实施不是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家乡文化的基础上,学会用英语表述家乡文化,达到向世人推介家乡、传播家乡文化的目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英语语言可以适度地超过学生现有英语知识水平,但不宜出现过多、过难的语言现象或者太过专业的术语,那样,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达不到传播地方文化的目的。鉴于此,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英语语言表达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平实、简洁的英语有助于学生感受、体验、表述地方文化,有助于以一种通俗的方式传播地方文化。

历史上泰州(现为地级市)曾隶属于扬州府,在科举时代,府考在扬州,院考却在泰州,泰州是仅次于扬州的一个文化中心,古来江淮文人常聚会于此。各方士子皆来此会试,对于泰州方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生于泰州的明代评话宗师柳敬亭便是杰出代表。“泰州方言”是泰州文化的重要部分,却不适合被列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容不易用简约的英语描述出来,即便是翻译出来了,也未必能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明白其意思;二是文段中可能出现许多表示方言的术语,过于专业化,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超出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在泰州方言中不乏有影响的民间说唱艺术,素有“中国宝卷传承文化之乡”的靖江的讲经就是很好的地方文化素材。讲经是靖江民间流传的说唱曲艺形式,讲唱的宝卷中包含有大量风趣的靖江民俗、民间传说、故事、笑话,属于中国最早的说唱文学,被视为具有“民俗志”的功能。因为一些内容与佛教教义有关,在把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形式纳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时,要选准角度组织素材,用简洁明快的英语着重介绍其形式、过程和影响,对于讲经的内容可以只涉及大概,无需深入阐释。这样,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身边这种耳熟能详的说唱艺术的兴趣,同时,这也是通俗地向世人宣传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

由此看来,一些虽属于中国传统但只能在特定背景下为少数人理解的或有背景也未必能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东西不宜选进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对于较为典型的地方文化,也要从比较好理解的角度组织材料,选材要符合英语语言表达的简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既是一个好的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也能有效地达到向世界传播、推介地方文化的目的。这是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特别之处。

四、 发展性: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

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奠基人雷蒙・威廉斯曾说过:“一种文化,在它正被体验的时候,永远是部分的未知、部分的未实现的。”他认为文化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没有发展,就没有文化。随着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地方文化也会打上时代的印记。英语地方文化课程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感知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合时代精神,传承和创新文化。因此,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要关注其发展性,促进地方文化发展,让学生在体验地方文化的同时,自觉地参与地方文化的建设,从而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溱潼古镇有一株远近闻名的宋代古山茶花树,至今仍花开万朵,美丽动人,每年迎来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关于古山茶花树的传说,从古到今流传着妇孺皆知的各种版本,大多围绕坚贞的爱情这个主题。2004年云南丽江一株曾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记中有所记载的古山茶花树与其结成“姐妹花”,成为当年旅游界、园艺界的一大美事。来自美国的国际山茶花育种专家论证:溱潼古山茶花树堪称全世界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是全世界人工栽培山茶花耐寒品种的优秀范例,是中国古代园艺的骄傲,也是历代溱潼人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最佳体现。

而今,随着地方经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溱潼古山茶花树在经典而古老的传说基础上,又续写了园艺、生态的新篇章,古树的传奇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学生通过这样的文化素材的学习、体验和感知,可以增添家乡的自豪感,对家乡文化会有新的认识,同时,也更能意识到自己建设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五、 均衡性:文化生态多样性下的区域平衡

地方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为地方文化教育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地方文化课程的对象是来自于不同区域的学生,他们有认知本土文化的欲望、兴趣和权力,因此,理想的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选材要考虑到地区区域文化的平衡性,通过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里的均衡性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指地方文化选材覆盖面的均衡性。比如,泰州六个行政区的地方文化有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仅仅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来看,兴化市、姜堰市和海陵区因成陆时间长而比其他三个市区文化更为丰富,这里有历史久远的南荡文化遗址,影响较大的板桥文化,还聚集了范仲淹、施耐庵、孔尚任、陆西星、胡瑗、刘熙载等历代文化名人,但只有这三个市区的地方文化显然不能全面地反映泰州地方文化的全貌。换个角度来挖掘另外三个地区的文化亮点,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特色各异。泰兴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百姓用“黄桥烧饼”支援子弟兵打胜“黄桥战役”在革命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红色文化是其地区的文化特色;靖江市的民间艺术如泥狗子、民间小吃如靖江汤包闻名省内外;高港区自古就是泰州和里下河地区十余县市出江入海的门户和咽喉要道,为如今的泰州港奠定基础并使之成为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中型港口。把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展示“千乡万村”的文化,构成较为全面的泰州英语地方文化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文化的归属,从而调动学生的地方文化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的构建和传承。

文化无优劣,多元的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地方文化课程选材的均衡性体现的是文化生态多样性下的区域均衡,既培养了学生兼容并蓄、尊重多元文化的胸怀,也顺应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

综上所述,英语地方文化课程选材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不仅应该突出其地方性、教育性,还应该考虑其简约性、发展性和均衡性。当然,作为地方课程,选材还应该具备趣味性、实践性等,并且应该符合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地方教材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法令、法规,这虽然不是本文所阐释的话题,但在选材时同样十分重要。解决好选材的问题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英语地方文化课程在地方文化教育、传承、传播中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课程・教材・教法,2007(9).

[2] 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发展研究,2006(17).

[3]王亚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重在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EB/OL].,2009-12-22.

[4] 罗生全.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课程・教材・教法,2007(9).

[5] 鸥.关于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原则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6(9).

[6] 曹石珠,张传燧.地方课程开发实施值得关注的几种倾向.中国教育学刊,2005(3).

第12篇

再过些日子,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那一天将会放假。国家为何把这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假期?我向全班同学抛出一个问题:原来“五一”假期缩短,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将放假,有什么新的意义呢?学生的交头接耳表明学生只知道假期的调整,不懂其意义。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对“端午”进行一次课外搜集,促进课外阅读。同时,这还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机会。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的参与精神。我让学生自主处理、设计和组织活动,布置任务――弄清端午节的来历及它的节日习俗。用两周时间进行一次“端午文化之旅”活动。

二、追寻――端午,我们要知道些什么

要让学生感受端午的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所以查询资料、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是这次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重要环节。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话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时间为一周。探寻调查表格设计如下:

一周后,我让学生展示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起源探寻组:讲故事――品人物

生:纪念屈原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就发展成今天的粽子。(生评:屈原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他热爱祖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生:纪念曹娥说。东汉时代,有位年仅14岁的孝女曹娥,因父亲溺死江中,沿江嚎哭寻找父亲尸体17天,却依然不见其父尸首。于是,在五月五那天投河自尽。几日后,村人赫然发现,曹娥抱着其父,两人的尸首一同浮出水面。当地人为纪念其孝行,将那条河命名为“曹娥江”,并在每年五月五日在此划龙舟竞渡。 (生评:曹娥非常孝顺父亲。)

生:纪念伍子胥说。有人认为赛龙船是为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的。吴王中了越王勾践的离间计,迫令伍子胥自杀,并令手下把他的尸首装在一个皮囊里投入江中。江南一带的人民,怜悯伍子胥,在每年五月五日他尸首投入江中的日子,都要划龙船迎接潮神。 (生评:伍子胥善良忠诚、视死如归。)

特色调查组:展风俗――议特色

学生展示自己感受到的家乡传统习俗和了解到的其他地方的风俗。

生: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我们家乡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

生:从粽子的馅料看,我查的资料是北方多为枣粽,而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生:吃粽子的风俗,不仅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生:我从搜索的资料中得知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文学诗词组:诵诗谣――悟文化

课堂中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端午诗词和童谣。在小组间互相交流后进行诵读,品悟赏析。例: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童谣

五月五 过端午 赛龙舟 敲锣鼓 包粽子 插艾蒲悼念屈原也祈福

喝雄黄 把虫除 取井水 正中午 立鸡蛋莫心浮端午习俗传千古

三、策划――端午。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创设“学校端午节活动策划任务”这一情境。让学生策划并说出理由。

主题一: “手拉手”――民俗文化。建议学校在端午节期间带我们走进农村“结对子”学校,走进结对子同学家里,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包粽子,体验生活,感受农村端午气氛。

策划理由:走进“手拉手”结对子学校和小伙伴们一起包粽子,体验生活,一来有利于我们对地方端午民俗的了解,二来也可以和农村伙伴们一起了解端午文化。

主题二:进校园――赛事文化。建议学校在端午期间举行与端午有关的讲故事比赛和诗谣诵读比赛,还可以进行端午童谣创作比赛。

策划理由:通过诗谣的诵读,一方面能体会和宣传端午文化,另一方面在创作童谣中培养同学们的语文能力。

主题三:进课堂――广告文化。建议学校开展“走进商场,为‘宁化客家粽子’设计包装及广告(包括语言和图案)”的比赛。

策划理由:在活动中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展示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另外,也有学生建议:端午节过后,天气变热。百虫活跃,为福利院进行大扫除搞卫生,撒放生石灰。以除“毒气”。

四、感言――端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现在,人们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就没什么活动了。那么,通过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起源探寻组:我们组同学认为,收获最大的是了解到端午节的由来。原本只知道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现在知道它还是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节日。

习俗特色组:我们组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不少地方赛龙舟,它是端午节最热闹、最隆重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