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时间:2023-09-22 17:0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第1篇

关键词: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水利工程简介

生态水利工程从表面上来看就很明显是包括生态和水利工程两方面的内容,不过生态水利工程主要侧重的还是水利工程方面,其学科基础主要是由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构成的,生态学只是在工程学发展的同时需要兼顾的学科。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相关的设计,而没有注意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对生态系统的未来预期等潜在的风险。对于目前的生态水利工程来说,其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就是应该密切和生态学相结合,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来,进一步将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改善水利工程规划的设计理论,这样也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生态水利工程学[1]。该学科的出现的发展,既能够满足人们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需求,又能够将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来,其内涵主要是: 对于新建的水利工程来说,在进行传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又注意与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持相结合; 对于已建工程来说,主要指的就是对于那些受到危害或者是严重破坏的河流进行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保护。所以,生态水利工程作为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来说,它将和传统的清污治污工程、生态产业、环境立法以及资源管理等不同方面的工作内容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为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规划提供有利的支持。

1.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的。在众多的河流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来调节水量、开发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提高了河道的调蓄能力,满足了人们防洪、供水、航运、渔业、灌溉、发电以及旅游等需求,效益显著。建设水利工程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水利工程对于发展经济及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积极作用。通过水量的调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减轻或排解水污染,抵御洪水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状况的改善以及调节生活用水等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表现在:新建的水利工程在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蓄水、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环境的修复。对于已建工程,主要是对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应与传统治污、清洁、生产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并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2.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为了抵御洪水修建堤坝,为了调节水量整治河道,为了蓄积生活用水肆意修堵河流,这些活动都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改变了河流里生物的多样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等自身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这些自私的行为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

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正面的影响还有负面的影响。正面影响表现在:(1)保护其他生态环境,利用水资源代替柴火,水资源代替石油、核能源来发电;(2)提供生活灌溉用水,使得被浇灌的地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3)防洪减涝来减少自然灾害对其他生态的破坏,有效地削减了水灾、旱灾发生的严重性;(4)对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的预防遏制作用;(5)对城市的局部小气候进行了改善,同时对景观和生态环境也适当的改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为建设水利工程所做的引流会淹没一些耕地、森林、珍稀物种、矿产资源、风景名胜等,这些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2)在水利工程的下游水质会发生变化,可能产生富营养化问题,堆积大量的细菌,降低纳污能力;(3)有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河流方向,阻塞鱼类海生动物的回流;(4)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植物本身的生活环境;(5)大型水利堤坝的塌陷会引起严重的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工程规划设计时,还要特别注意法规障碍:一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定;二是水功能区划关于水源保护的规定;三是重点文物风景名胜保护的规定。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具有双重影响,要充分利用其正面影响,可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经济上的发展、环境上的改善等等,利用不合理将会带来许多方面的危害。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来说,它是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的工程,在满足水利工程所应具有的作用(防洪、灌溉、供电、供水、航运等)的同时,也要满足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性的发展。其在规划设计时应满足水利工程原理和生态工程原理。在规划设计时主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

1)生态水利工程安全、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考虑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自然条件等,同时要结合工程力学原理、水利工程学原理、生态原理和水文原理设计图纸,设计完后仔细审核、预算交由施工单位。施工方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操作,不得擅自修改,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在确保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利用材料、合理布置人员分布,避免浪费不必要的钱财。工程设施在设计标准规定范围内,必须能够承受洪水、风暴、侵蚀、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

2)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经过一万年的演变过程,已经具有了自我修复和自我清洁能力。生态系统里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它们与周围的物种有着有好的关系,同时在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下也能适应、改变环境。规划设计时可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尽量在不破坏其它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建设水利工程设施。

3)河流形态空间异质性的原则

在一个地区,其空间异质性越高,就会有更多的生物存在。生物越单调,生物多样性就会很低,就会导致生物群落密度、比例降低,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在规划设计时,从众多的环境因子中寻找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4)景观尺度及整体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河流生态的修复规划与管理应在大景观尺度、长远的和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大景观具有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在设计规划时,应掌握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整体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而不应是仅考虑单一物种、河岸的修复。

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即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此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会出现多种可能性。自然生态系统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使得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期望河流短时间修复是不可能的。

4.结语

本文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它具有的双重影响,同时也简单的介绍了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所依据的五项原则。警示了我们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还要综合考虑我们周围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庞大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蒋振华. 我国现阶段生态水利工程学的发展[J]. 中国科学工程,2009( 03) : 25 - 26.

[2]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第2篇

关键词: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在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设计原则进行,并结合居民住宅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规划与设计,以尽可能地达到人们的居住环境要求为目标,做好每一项规划设计工作。

1 做好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当地文化与特色等基本原则。

1.1 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留居民住宅区内原有的植被,并将其融入即将规划的生态环境之中。对于添加的植物必须与居民住宅区所处的气候特点相符,确保植物与植物之间无物种的竞争,从而保证结构合理、种群稳定、功能齐全,为构建生态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居民住宅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改善住宅区的人居环境。此外,在环境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现有湖泊、溪流等的水文特点,以降低对自然排水的干扰,从而达到控制径流、节约用水、促进水循环和补充地下水并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的最终目标。

1.2 人性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原则

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最终是服务广大居民,因而在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通常住宅区的居民绿地使用行为主要有:锻炼休闲、群体活动、安静活动、喧闹活动、从儿童到老人的各种活动等,这些活动往往交叉进行,因而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活动类型的不同,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为居民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此外,还应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住宅区内居民的需求进行人性化的绿化规划与布局,着重处理住宅区内外部的逻辑关系、区之间的性质差异,确保整个设计的秩序性和完整性,尤其应注重居民的需要和小区特点,确保居住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充分体现设计者的设计价值。

1.3 充分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特色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除了遵循上述两点之外,还应充分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相符合,才能全面体现当地的价值观。例如,在《赣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规划(2010~2020)》中就着力于“千年宋城、生态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的打造。这里的千年宋城,就是要充分融入赣州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打造“千年宋城、生态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

2 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2.1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硬质景观的规划设计

现在很多城市都具有开阔的广场、豪华的铺装、木制的花架和亭子以及各种各样的景观,然而很多城市为了考虑商业利益,将广场的设置与居民住宅区相离甚远,因而只限于广场周边居民的使用,整个城市的居民难以得到全面的享受,而且很多广场上连树都没有一棵,使得夏季活动广场的利用率低下。因而在硬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在广场附近设置带有座椅的种植池,并在池内栽种落叶大树,夏天乘凉冬天晒太阳。设置亭子时可以选择那些相对安静而又围合的空间,并在景观设计时合理利用宅距,组团布局,并设置足够的小品和空间,确保每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的活动中心和景观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需求的同时提高城市的社会形象。

2.2 现代居民住宅区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在现代居民住宅区的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作为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选择植物时应根据植物的粉尘吸收能力、抗污染能力、耐阴能力、生长速度等生活习性及灌木、乔木、树冠的大小、叶色、树形等形态特征,结合实际需要来选择,并尽可能的凸显植物的特性。例如,赣州市中心城区2011年保障房工程园林景观及配套设施工程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成功。在植物配置方面,除了常规的乔灌草应高低错落的搭配外,还应注意其与建筑的间距,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设置:在建筑的窗户周围不能栽种大乔木,尤其是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与常绿乔木。如果为了美观性和对称性以及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得不在窗户周围种植,那么也应至少在确保不论其如何生长也会影响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进行栽种,否则就不能栽种,这是因为一旦栽种就会影响建筑的采光与通风。

3 结语

总之,就如何做好居民住宅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作为现代住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应遵循生态化、人性化、当地文化与特色等基本原则,结合居民住宅区特点,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为构建和谐生态宜居型现代居民住宅区风景景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型工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水源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首先是人工降雨,结合相关的物理原理和气象原理,利用空中作业和地面作业的人工降雨方式,在水库和河流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以这种方式缓解旱情;其次是水源涵养林,截留降雨和调节径流,以控制土壤的侵蚀、削减洪峰、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提高土体贮水能力、改善小气候环境等;再次是地面取水,借助无坝引水、拦河坝、水闸和泵站等,拦截天然河流的水体,并引入灌溉区域当中。

1.2 输水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该工程的功能是将水流引入灌溉区域和将多余水资源排出灌溉区域,一方面是构建明渠、低压管道、喷灌系统、滴管系统等,其中常见明渠包括土渠、衬砌渠道两种,低压管道输水工程需要突出节水、节能、省地、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喷灌和滴管则要求提高灌水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排水工程,以排水沟为主,旨在控制降雨流径和调节地下水位,关于排水沟的布置,需要尽量设置于较低区域,并以自流排水的方式,以及保证排水站的电源。

1.3 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该工程的方案布置,需要在考虑田、渠、沟、路协调性的基础上,以“沟-渠-路”、“沟-路-渠”、“路-沟-渠”等模式,因地制宜地安排机耕道路布置方式。如果工程具有防范风沙的需求,还需要设置防护林。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法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合理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与理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下面主要针对其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

2.1 水源工程规划设计

2.1.1 人工降雨

这里所说的人工降雨主要是针对旱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在每年的6~10月份左右,一些地区将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此时,农田水利将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种水利工程项目都将被迫停止,为了缓解旱情对农业作物的影响,此时将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补给,进行合理的施工降雨。

2.1.2 水源涵养林

随着工业的不断变化发展,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农田水利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成为了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充分考虑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同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现今我国主要采用的是飞机播种造林、封山育林等两种主要的养林方式,进行水源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节约水利工程的建设。

2.1.3 取水工程

就目前而言,我国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取水。在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于其降水量比较充足,水土流失现象不是很严重,植物生长比较茂盛,故此可以采用无坝取水的方式进行取水作业。在进行选址过程中,为了避免洪水、泥石流、自然环境等突发事件的破坏,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选址,这种独立的小面积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大量的水源。为了保证泄洪安全以及河床的稳定性,可以在此基础上安装闸门进行控制,特别是在一些降水不够很均匀的地区,可以采用拦河坝的取水方式,将高处的梯田水引进低处,这样不仅仅可以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更能有效的保持水土的稳定性,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然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或者是降水比较稀少的地区,大多采用的是水闸、泵站灌溉技术进行取水。这主要是依靠电力和输电设备等措施来进行泵站取水,进行灌溉。水闸主要包括分水闸、泄洪闸、节制闸、冲沙闸等,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稳定泄洪的需要以及灌溉。

2.2 输水工程规划设计

2.2.1 引水工程

首先是确定设计引水流量,尤其是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小型灌区,在用水高峰期的时候,根据最大灌水定额和延续时间,确定渠道的设计引水流量,具体可根据主要作物种植比例、渠道灌溉面积、作物用水高峰期日耗水量、日灌水小时数、渠系水系用系数等计算得出,以此作为渠道设计的依据。其次是渠道横断面的设计,根据水力均匀流确定横断面的尺寸,其中明渠均匀流是通过渠道平均流速、谢才系数、水力半径、渠底比降计算得出,水位变化较大的河流渠道,要求设置水闸门或者固定面积的进水口挡水墙,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决定采用明渠自流灌溉、提水管道灌溉、喷灌、滴灌等方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2 排水工程

首先,确定排水沟的流量,可借助平均排除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设计暴雨标准,其中包括:旱地设计排涝模数,可根据排涝历时推算得出;水田设计排涝模数,可根据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量、水田滞蓄水深、历时为T的水田蒸发量、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计算得出;旱地和水田综合设计排涝模式,可根据旱地面积和水田面积推算得出。其次是渠道横断面的设计,可参考引水明渠的设计方式,采用浆砌石、浆砌空心砖制U型槽衬砌等,建设排水沟,可利用地势较低的天然河道,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2.3 田间工程规划设计

2.3.1田、购、渠、路的布置

首先,合理布置灌排合区,按照田块的形状划分,选择园林化规整格田或者比较规整条带状田块,解决田间灌溉的串排、串灌等问题,减少田块受到水淹的影响。其次,根据合适的地形,以及综合农村生活区域的布置条件,合理设置渠、田、林、桥涵、路等。

2.3.2 田间渠道衬砌

目前主要是采取预制砼U型槽渠和浆砌砼空心砖渠这两种田间渠道衬砌。第一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则是,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自然环境天气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少大量的土方填置。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是抗震性能较差,土方在回填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凝结,进而导致槽底的开裂,此时将出现大量的水流失。这就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以避免,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二种田间渠道衬砌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田面与位置的合理搭配,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而且在施工中具备了强大的耐磨性以及抵御雨水冲刷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以及防冻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需要从水源工程、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入手,找准各个工程规划设计的切入口,并结合各工程的功能需求,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一方面是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统筹兼顾人工降雨、水源涵养林、取水工程的功能实现,另一方面是从引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个方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高水力工程的经济性,同时合理布置灌排合渠,并综合渠、田、林、桥涵、路等,做好田间渠道的衬砌规划。

参考文献

[1]雷兆伟,高皓君.解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科技风,2013(11):145.

[2]黄雅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现代农业科技,2013(5):210.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城市水利还是农村水利,它不仅可以保护当地免遭灾害的发生,更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因此必须严格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要切合实际,严格按照要求,以科学的施工理念完成各项任务。

1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便于农田灌溉、防止洪涝灾害、给居民提供饮用水,还有助于运输物资、保障电力供应等。因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以科学的指导理念、总体层面入手。另外,水利工程还融合了工程科学和水利科学的安全性,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可以抵挡洪涝灾害、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到河流泥沙堆积、侵蚀等因素,因此要加强重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在水利工程设计之初考虑其建设成本,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从而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法。

1.2 坚持水利工程空间异质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其中河流中生物群体因素不容忽视。坚持水利工程项目的空间异质原则有助于保护河流中的生物群体。河流中的生物群体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对外界环境形成依赖。河流作为外界环境与其内的生物群体形成一系统,只有确保这一系统的完整性,才能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性。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整个生态环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在规划设计水利工程项目时要注意关注空间异质。另外,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在构建水利工程项目时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设计前要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确保水利工程切实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

1.3 要注重自然界力量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工程建设项目都希望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控制整个工程,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力量,并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另外,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充分运用自然力量,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作为一项人为工程,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要求水利工程项目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大自然,并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1.4 维护与建设当地地域景观

要以长远的眼光规划设计水利工程,将水利工程项目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地域景观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在工程建设后期要及时的对地域景观进行恢复。当然,在工程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的避免对景观的破坏。

2水利工程设计中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2.1 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有助于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止水害,其基本功能是改善自然环境,如除涝、防洪,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另外,水利工程项目可以调节水库,改善下游水质等优点。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分配,满足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需求,同时,水资源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如果在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忽视自然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引发环境问题。水利工程对环境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方面的影响,如河道断流、土地退化、下游绿洲消失、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甚至会导致下游环境恶化。工程的施工同样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影响。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利工程既能改善自然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改善水质,维持生态平衡,将工程效益发挥到最大。要对环境的纳入实际规划设计工作中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需求

从环境需求的角度分析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防洪的需要。兴建防洪工程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的保障,这是构建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从环境的角度分析,洪水是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如河流下游的河谷生态、新疆的荒漠生态的等,它都需要定期的洪水泛滥以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必须要考虑防洪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水资源的开发。水利工程的另一功能是开发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水资源的超负荷利用,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3 开发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通过开发土地,以提高其使用率。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根据需求和提法的不同分为移民专业和规划专业。移民专业主要是从环境容量、土地的承受能力以及解决的社会问题方面进行考虑。而规划专业的重点则是从开发技术的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并制定多种可行性方案,择优进行。

3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重点

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最后的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前期的实地考察,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报告书,在报告书中详细介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可行性实施报告,并概估算出工程的整体造价。初步设计阶段通常是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得出的结论,落实规划设计,并制定多种实施方案,根据工程量以及投资估算,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案以及制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最后工程实施阶段是根据前期指定的实施对策,明确管理措施以及注意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安全、有序的进行。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准设计工作的落脚点,充分考虑问题的两面性,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切不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2)树立优化设计服务理念,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服务社会,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考虑其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牢记服务思想,将工程设计与服务社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总结

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服务社会为原则,将工程设计与社会需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水利工程设计初期就应考虑各种环境问题,并对现行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另外,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不仅要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是当今社会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鉴于水利事业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必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构建中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以及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坚持以科学的理念规划设计,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邵蕾,李丽.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民营科技,2011(8).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基本原则;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水利建设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行业内部的学习,“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完善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强化法制意识,努力按国际惯例办事。水利工程规划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因此在规划在生态系统规划时要考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尽量减小到最小。

生态系统规划的五项基本原则

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不仅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要可持续发展,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工程在设计时必须遵循水文学及工程力学的规律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要遵循风险小而收益大的经济性原则。因而在设计时要注重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并能合理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力争在最小的投入上取得最大的收益。

设计要遵循景观尺度和整体性的原则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三)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可以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生境就可以支持一个具有足够数量并能进行繁衍的种群。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保持和恢复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反映了非生命系统与生命系统之间的依存和耦合关系。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的某种程度的退化。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生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对于新建工程,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对于大坝的坝址选择、河流梯级开发的布置方案、水工枢纽的布置方案进行生态影响的多方案的情景分析,进而获得生态胁迫最低的优化设计。对于河流修复工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设计。

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河流修复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期望通过工程能够使河流在短时间内修复往往是不能实现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对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模仿,尽最大限度地形成一个人工参与下的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新建水利工程设计实施后。就是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这种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是力争使生态变量是现有科学水平可以达到的最优值。即生态演进的趋势是理想的。从而避免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胁迫下进一步的恶化。考虑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二者互相干扰导致了相互之间的调整。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就不能如传统水利工程那样进行确定的设计,要采用一种反馈调整式的方法。即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的流程反复循环进行设计。在这个原则下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调动管理者、当地居民、科学家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学科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法

识别生态水利工程可能会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要准确地识别出工程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就予以考虑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在设计中对流域生态敏感点加以考虑。

水文过程的分析与计算要基于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

当前的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水文的设计并不多。这与从事二者工作的人员分属于不同领域有关,且生态水文的工作者并不从事实际的水利工程,因而在设计上往往会脱离实际情况。而生态水利工程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如林业、农业、草原、消防等。在设计时必须清楚生态目标对水源的要求和规律,才能使生态水利工程更科学更实用。

注重于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水质与水量能够同步科学配置,尤其是要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的有机结合。水利工程的水量一般较大且随季节变化的非常明显,因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实施时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挑战与阻力。为了克服这种困难,施工时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生态水利工程措施

乔灌草结合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中,此种方法可以形成生态系统的阶梯型,有利于生物系统的自我选择性;

充分利用芦苇等水生植物通过恢复河岸植被从而提高水域净化能力;

湿地是城市之肺,通过种植香蒲等湿地植物,恢复河岸的湿地本性;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生物在生态系统自净过程中的优良作用;

水环境生态链结构实现多样性,增加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对于河流系统来讲,可以提高河流的自身协调性。

结束语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就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保护,恢复河流原先所有的多样化的生物栖息生存环境,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及非连续化,为生物群落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从而,提高设计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林成,徐建明.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J].吉林水利,2013.06

[2]傅强.生态水利工程如何规划设计[J].中国水运,2012.03

第6篇

【关键字】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物所应具有的基本使用功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必须全面提高暖通工程的使用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效果与使用价值。而目前我国城市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主要采用传统的设计方针,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设计方法上都存在些许的滞缺陷,无法为小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满意的服务。小区开发业主因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用以整改种种工程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开发业主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建筑工程业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小区暖通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对小区暖通工程规划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立足实际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要想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必须对小区的布局以及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暖通工程设计规划工作人员还应尽可能的深入到成功范例小区进行实地的观察,全面掌握小区的布置结构,以及小区周围的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小区暖通工程设计规划理念,并能客观的应用于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去。

2 依照暖通管线系统原则对小区暖通工程进行合理设计

2.1 暖通管线布置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暖通管线布置要依据先布置较大直径的管道,在对较小直径的管道进行布置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小直径管道工程造价低和易于安装布置的特点,提高暖通工程布置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同时暖通工程管线布置还要本着优先布置风管后进行蒸汽管布置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进行管线布置时,要尽量避免可弯曲管线与不可弯曲管线之间的碰触,不同材质的管材也要尽量避免碰触。

本着使用功能第一、合理布局美观第二的原则,尊重客观实际,提出合理方案。

2.2 对暖通工程实施建模细节分析,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进行小区管线设计时,要对管线的保温层以及保温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既要保障保温层的厚度,同时还要保障保温层与管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维持在20cm以上,并且优先采用性价比高的保温材料。针对保温层进行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保温层与管线二者之间的有效距离进行科学的计算,精确计算二者之间最小距离值。另外还需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不同管线横截面的不同进行差别设计,以方便对不同管径的管线进行合理布置。在对暖通工程中的大型附件实施规划时,需要对制冷机房以及热力站等典型的大型附件看做相对独立的分支坑道,对其实施设计。还有不同介质视工况进行精确分析并且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错误的分析产生的不良后果带入到工程实际中去。

2.3 暖通沟道管线的设计策略研究

暖通沟道管线设计在暖通工程设计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对暖通工程的主次沟道内部进行管线布置是目前摆在我国暖通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的难题。导致设计困难的主要原因除了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之外,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设计人员对沟道管线设计计算的方法过处传统,由此导致了在有效的沟道内部布置适当的管线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暖通沟道管线的布置,不同功能的小区,对其要求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小区暖通管线多自成体系,同时由于民用建筑房屋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沟道的布置需要受到来自民用建筑房屋结构布置的限制。沟道布置要较工业建筑的暖通工程布置要复杂得多。设计人员若想全面的把握好暖通沟道设计,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工民建筑不同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实施差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坑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此外应视实际情况考虑架空敷设的可行性。

3 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

加强住宅采暖入户装置设计,稳定支架位置和试压采暖系统,并设置机械送风系统封口位置,依据人员掩蔽部滤毒风量的计算,选择楼梯间正压送风风机压头,注意防烟设计和通道设计,最重要的是根据公共场所的设计规范室内外计算参数,来确保小区暖通规划设计安全。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厕所的冬季空气计算参数不低于12摄氏度,浴室的冬季空气计算参数不低于25摄氏度,然而在多数公共建筑的厕所和盥洗室未装置散热器,冬季室温根本无法达到行业规定摄氏度。在暖通规划设计中冬季的采暖系统热负荷必须包括耗热量,也就是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热量散出,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程计算暖通规划设计采暖热负荷时,没有将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其中,导致采暖中的热负荷较大。规定指出,在湿度较大的房间内宜装置铸铁散热器,以保证钢制闭式散热器的使用年限,加强防腐措施,采用铝制散热器和铸铁散热器,并且在小区的楼梯间与冬季在外环境下的宜冻结场所,散热器不得安装调节阀,应装设独立的立、支管供热。

在有些暖通规划设计中,有些采暖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采暖回水干管时安装阀门,严重违反了《锅炉房设计规范》规定,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与高位膨胀水箱不能设置阀门,是为防止操作失误而危机的系统安全。有些高层建筑在风管穿防火墙处没有设置防火阀,而有些风管通过变形缝是只在一侧设置防火阀,另一侧未设置防火阀,应根据规定,加入专业知识,风管不宜通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果设计中必须出现此种情况,应在通过防火墙中设置防火阀,在通过变形缝的两侧加设防火阀。防止在工程中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的随意设置,并且远离防火墙,但其中的风管没有注明加厚而且没有采取更多的保护措施,为以后的安全存在隐患。

4 努力做好暖通规划设计与图纸设计

进行采暖入口设置时必须对与室内采暖系统尽量保持一致性,同时采暖入口还要与室外管线之间报纸良好的衔接效果。在进行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不能贪图设计上的简单与方便,在进行设计时同样要充分的考虑到室外管网系统。设置较多的室内采暖入口,便会导致外线现阶段的增多,对外线系统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这种设计施工方式,将不利于室内系统调节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对暖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时,采暖系统设计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导致采暖管线布置与建筑结构成体之间不够和谐,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在进行暖通工程规划设计时,还存在欠缺部分设计说明这种情况,再加上平面图深度不够,有效关键的设计内容,在设计图纸中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暖通系统运行的整体效果。

针对上述几种情况,暖通工程设计工作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提高规范意识,在设计与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设计规范。在对暖通工程实施设计时,要同时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有限选择最适合小区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暖通工程的质量审查工作,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珏.暖通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设计原则;问题;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城市发展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发展空间和可利用资源日渐紧张,由此使得城市发展规划的设计质量重要性得以凸显。一个城市发展好坏与否,城市发展规划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科学开展城市规划设计,是当代城市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 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要全面、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务必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切实性。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具体要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

1.1 社会原则

城市是人类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经济活动、人群生活、工作的重要环境。社会活动是城市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社会性,要将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到一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前人类社会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开展城市规划设计首先要注意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入生态环保理念,同时为社会活动提供服务。比如在设计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时,要以将其作为城市人流、沟通的场所为目的进行设计。同时注重引入生态因素,合理规划,做好绿化,保障光照充足、空气清新,在将现代化的设施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到一起,为人们提供条件优越的人居环境。二是要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既要为正常人群提供服务,也要满足老、弱、病、残、幼等特殊人群及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公共设施、场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1.2 经济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经济性原则,首先是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的经济效益方面。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使用大量资源,投资规模巨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在项目决策阶段就要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讨论,严格依照经济规律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一言堂。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高效、充分运用资金、资源,避免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浪费。要坚持集约、节约建设原则,特别是要注意对土地资源的科学使用,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既要顾及当前的利益,更要注重长期性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要有预见性,要为城市后续发展保留空间。

1.3 安全原则

安全是城市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基础要素。一是城市规划设计要满足城市对地震、洪涝等各类自然灾害及火灾等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的防护需求。对于位于地震带、洪灾区的城市要强化抗震、防洪设计,在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的位置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措施。同时,城市规划设计还要注意社会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减少安全盲点。

1.4 生态原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日渐强烈。城市规划设计既要在物质层面满足多种用途的使用功能,又要在精神层面满足城市人群各种类型的审美需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一要注意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现代文化、当代精神文明特点,在历史建筑、名胜古迹的保护性维修、维护工作中,既要保护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又要体现时代精神,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艺术上和技术上的生化。二要注意两个“协调”,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和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在满足客观需求、用途的同时,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将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特征展现出来,成为城市的宣传“名片”。

1.5 整合原则

城市发展中涉及大规模资源的运用,受多种因素作用、影响,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不能将某方面的资源、要素割裂开来,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各个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加以整合利用。一是要使城市发展重点、规模、项目建设与城市现实条件和具体需求相适应,编制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实际情况。二是要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短、中、长期规划,做到环环相扣,彼此呼应,每一个阶段都要符合每一个阶段的实际条件,满足该阶段的发展目标。三个阶段的规划要做到协调统一、科学设置。三是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2 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环境保护总是程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重视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在城市建设中更加重视经济效益指标的提升,而对于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审核把关不严。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在具体执行层面效果并不理想。

2.2 缺少长期规划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管理者任职期限等原因,在城市规划设计时,更加注重短期的效果,越是时限长久的规划越是粗略、不具体。再加上对经济发展的过度重视,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落后于工业生产,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缺乏长期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视与浪费。

2.3 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都在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单纯依靠城市自身资源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必须注意吸引外部资源对城市的投入。如何吸引外部资源就成为城市管理者重视的问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自身地方特色是吸引外部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凸显地方自身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而实际情况无疑是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3 关于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要坚秉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对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确保措施得当。其次,要努力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最优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为之生产、生活,努力奋斗的目标,缺一不可。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时,要注重各方面平衡发展,避免单一发展造成结构失衡。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规划设计越来越显得重要。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城市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规划设计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等方面,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表现为:①合理分配路权资源。通常城市道路都是以机动车道为主,而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公共交通使用的道路都是对城市道路来说,主要就是辅助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道路作用以及道路等级,来分配路权资源,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服务的对象,比如在现代城市,只有极少数人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作,因此在建设自行车道是就不需要占用很多的路权资源;盲人是受保护的群体,在城市道路设计时,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设计盲道,以保证盲人的正常出行。②合理用地的原则。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用地需求,不能为了城市交通而一味增加城市道路用地,而应该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充分了解功能分区后,再选择合适的交通模式进行设计。③根据城市风貌进行规划设计。有些城市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不适合将城市道路设计得比较宽,有些城市绿化或者是自然景观风貌比较好,道路设计也要充分的结合这方面的特点。道路设计与城市风貌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空间组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的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①城市道路规划的线形设计要点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线形设计若良好,一方面能够带来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和沿线两侧的景色和自然环境融合,以这样的方式让乘客在途中的疲劳度能够的到缓解。从安全和景观角度去分析,半径偏大的圆弧曲线,一定会比短线或者直线使用。在交通性的干道和主干线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较多的转折处是不宜使用的。然而一般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能够使用恰当的转折,曲线也可以设置偏大,让自然景色和建筑物在沿线的量测有一定的变化,让较长直线的单调感觉得到消除,让司机的疲劳度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会降低。②交通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交通功能性设施主要是以车行交通服务作为主要的目的,路灯、护栏、候车廊以及人行天桥这些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为应该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及时对前方的路况条件以及管理要求有所了解。③城市道路规划中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的分析。①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既要详细考虑排水的通畅性和行车的舒适性,还要与周边的键鼠标高顺接,合理确定交叉口的设计标高。在竖向设计过程中,处理纵横坡度的时候,要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进行处理:交叉口的排水想要得到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纵坡的坡向最少要由一条分离到交叉口的一侧。交叉后被主要城市道路交通通过时,在坡度的设计上要维持原状,针对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坡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而变化,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要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断面而变化。②交叉口的纵断面与平面线形的规划设计。平面交叉路线提倡使用正交的方式且要是直线,如果是斜交的情况不能够避免的时候,在交叉角中要控制在45°之下。路段上的交叉口要与平曲线的终点和起点,要按照城市道路交通和行车速度、城市道路交通等级进行确定,不能够太短。若有两条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相交的状态,次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做适当的调整,主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维持原状。

3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的分析

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①灵活运用线形指标。线性指标的选用不仅关系到城市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在路线设计技术指标的运用上,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特别是要注重总体设计。要注意保证前后路线线形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做到灵活运用技术指标。②平、纵、横同步的设计。城市道路是三维的带状构造物,平、纵、横的设计信息集中在一起才能反映真实的设计情况。城市道路地形在很小的范围内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路线平、纵面稍微移动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路线设计应该平、纵、横步精细设计,以互相检验设计的合理性,这在局部路线优化时尤为重要。③曲线型设计法。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多采用曲线设计法。所谓曲线型设计方法,即根据线形布设的技术标准要求、平纵线形组合的均衡要求、地形地物及自然环境的约束要求,采用曲线单元并选用合理的线型参数来布设路线。采用曲线型设计方法进行路线设计,既能使道路线形美观,也可以使道路本身和沿线景观相协调,更重要的是曲线型道路相比直线道路更容易让驾驶员开车时的注意力集中,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当然,直线设计法也并不是要完全杜绝,只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功能选择不同的交通道路模式,从而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有序运行。

作者:龚凌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关键问题;技术

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电网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电网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网事业的进步,电网也日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对于电力的涉及,需要对于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需要对于城市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最终实现城市电网安全、平稳、健康、合理的发展,使得电网整体的供电水平得到最大限度提高,进而更好的为方便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指对城市电网的规划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是相互协调的,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为基础,同时城市其他部分的规划要与之相互配合。城市电网事业的发展要与城市的整体建设相协调。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以往的建设相比较,避免超出城市的最大负荷限度。这样可以避免城市规划中电网的超负荷运转,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用电,方便居民的生活。

2、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对电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经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对于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七点:第一,电源发展的具体需求决定着电网的规划设计,适当要超出电源的需求,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配置输电变容器。第二,设计电网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电网的供电能力,对于电网的发展程度和承载能力,全面提供充足的电能。第三,继电保护、通信和自动化的规划设计是电网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次和二次系统的配合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电网需要全面协调的发展。第四,分层和分区的原则也是电网规划设计当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对于电网在使用过程出现的事故也需要提前给予防备,合理的电网设计能够减少事故,在设计中电网需要尽量简化。第五,电网设计规划全面协调是我们需要尤为重视的,这有利于整个城市电网的全面发展。第六,电网的规划设计要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避免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的现象。第七,电能的质量和消耗量要符合法律规定。第八,在杆塔的时候,关于选型要尽量把在走廊处占的面积减少,尽最大努力把各方面协调好。第九,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的设备,为电网的规划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十,时间和投入的资金要合理规划,做到效益最佳。

3、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任务及目标

3.1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任务

对于城市电网的规划,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多,主要有四项:第一,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有关部门对于电力事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查研究,对于电网部门以往的运行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于电网的负荷能力进行认真的核对。第二,做好城市电网的规划工作,具体包括电网的设置,电网的电路规划等等具体的电网安排工作。对于电网在城市的布局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第三,对于电网的负荷能力也要有准确的预测,在预测模型的选择上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而以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当地用电负荷的科学预测;第四,要涉及到包括配电网自动化等在内的二次系统的规划。

3.2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

目前使得电网更好的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供电要求,同时使其将对供电保障和电网运行的决定和指导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就是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长远目标应该基于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指标,实现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和城市环境相协调,使得整个电网处于安全、稳定、可靠、经济以及环保的运行状态中,不断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使其更好的满足城市不断发展的用电需求。想要实现对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长远目标,就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做好长远的规划和设计,随着城市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已完成最优的设计,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负荷预测作为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要想保证电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就要保证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而负荷预测作为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之一。负荷预测主要包括城市用电量的预测、城市用电最大负荷的预测、供电量预测以及供电最大负荷的预测。尽管当前有很多的负荷预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城市负荷的预测,但是对于预测方法的选用主要是依靠规划人员的经验来判断,没有理论指导依据。下通常负荷预测具有不准确性、条件性以及多方案性的特点,因此各种负荷的预测方法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基于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的预测方法。前者是一种经典和传统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对负荷和影响负荷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继而建立出关于负荷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单耗法、负荷密度法、电力弹性系数法、外推法、综合用电水平法、自然增长法相关法等;后者主要适用于对多变量、非线性、时变以及不确定性的电力负荷的预测,该种方法主要包括灰色预测法、模糊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专家系统方法、遗传规划法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预测方法。规划人员在选用负荷预测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方法的优势进而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以实现对负荷科学合理的预测。同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网架搭设方法以及主要使用差异化规划设计的方法,总之就是在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设计方法,进而设计出城市发展的、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用电需求的城市网络规划,进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能处于安全、稳定、可靠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中,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电能的,通过对城市电网的合理规划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足够重视。而在电网的规划设计中,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电网规划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任务和目标,最后简单的分析了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别是差异化规划设计方法、网架设计方法以及负荷预测方法,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施勇.现代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建设浅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

第10篇

1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向 1.1.1        整体定位 住宅:**—城市后花园,国际化高尚傣泰皇家风情主题生活特区

商业:社区配套型商业

案名建议:**·芭提亚·花园国际(国际公馆)

1.1.2        项目形象定位 ²                 卓尔不凡的产品,与众不同的生活居住体验!

²                 在**,打造一种被向往的傣泰皇家风情人文主题居住生活!

²                 房子不仅买的是物理属性,还有文化含量和未来生活愿景。因此规划设计要充分表现项目的文化属性,做足文化含量,让项目成为**【文化地产品牌的代表作!】

²                 形象关键词:格调、品味、人文、傣泰皇家风情

²                 品质感 价值感——营造品质感>品质、价值感>价值

 

1.1.3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原则 Ø                  产品多元化、复合化,扩大客群层面,降低开发风险

Ø                  不同产品承担不同的功能,合理配比

Ø                  以11+1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为主流产品,迎合主流客户群需求

产品功能划分 Ø                  价值标杆产品 产品形式:错层或跃层景观豪宅

承担功能:项目价值标杆,提升项目品质,形成自身价格比较机制

产品点:创新户型设计,注重享受感和身份标签

Ø                  主力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110-130㎡)

承担功能:走量,争取更多盈利空间

产品点:适当的户型创新,强调产品适应性

Ø                  跟随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主力户型微调

承担功能:适应市场趋势,面向更广的客户群,降总价

产品点:主力户型微调小10-20㎡

Ø                  补缺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酒店式公寓、小户型

承担功能:填补区域内市场空缺,增加投资性产品,强化产品覆盖面

产品点:30-55㎡,精装修、户型优化,宜居、宜办公

Ø                  商业及社区配套 商业配套:经济型酒店、社区型超市(3000㎡)、临街底商等

社区配套:会所、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物业管理用房、网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

1.2        规划设计要求 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统一性和高识别性,以打造傣泰皇家人文风情主题生活特区的规划理念贯穿于项目的整体设计。建筑布局脱离兵营式的建筑排布,采用更为灵活,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规划,形成组团式、错落有致的规划格局,力求突出项目的独特风格,形成项目自身鲜明的区域特点,增强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体现人文主题生活的社区精神。

1、提炼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2、满足整体定位要求 Ø       最**提升住宅的景观可视度

Ø       充分挖掘项目周边五星级酒店、勐泐大佛寺等的景观价值,最大限度提升项目附加值

Ø       各空间组团布置绿化隔离带,保证住户圈层的纯洁性

Ø       保证地块内部的私密性和地块之间的开放性,并能便利享受周边的资源

Ø       设置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良好空间层次过渡

3、规划空间强调整体结构的层次性 Ø            开放空间:公众可以到达,随意走动,(商业街区、会所、配套设施)

Ø            半开放空间:由私密空间开放空间过渡,组团之间的过渡地带

Ø            私密空间:组团内部空间

4、住宅设计的朝向要求 住宅产品保证户型通透,增加采光面;尽量增加主景观面正南、东南朝向产品。

1.3       项目总体布局 项目东、北、西外围面采取临街2层底商+小户型公寓,最高5层,局部3或4层,南面临菩提大道设置商业广场,项目内部采用中庭与院落 +道路+空间组团+功能与视觉轴廊+景观体系的模式,注意规划节点、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小区主入口的标志性:广场、标志物(雕塑、**、喷水池、会所)

1.3.1        商业布局和规模     商业布局采用环地块四周围合式底商布局,其中,地块东、北面底商进深不超过10米,最高四层,1、2层底商,底商面积控制约70㎡/户,东面临界面过长,应考虑出入口;西面最高6层,局部5层、4层。地块南面临菩提大道,规划为社区型商业广场。

1.3.2        商业设施设计建议 Ø     符合项目高尚住宅总体定位

Ø     通过充满艺术气息的商业,积聚人气和提高影响力,强化项目的昭示性

Ø     以临街商业创造价值和制造亮点,尤其是临菩提大道面,应表现有城市风景

线的特质

Ø     部分商业可进行功能转换

Ø      底商经营业态——以满足社区居民度假生活所需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及服务为主,如洗衣店、西点店、超市、特色餐饮、药店、日用五金、家居饰物、美容理发店等

1.4       建筑风格建议    建筑——第一眼的价值感 1.4.1        建筑风格设计基本原则 Ø     建筑的色彩搭配协调统一,形式相异;

Ø     建筑元素符号与版纳民族风情相关;

Ø     建筑风格整体体现休闲氛围;

Ø     建立强势区域形象

1.4.2        建筑风格设计建议 Ø     融合版纳傣族建筑文化特色的、东南亚风情园林的现代建筑风格,表现傣泰

皇家人文风情主题

Ø      建筑外立面整体要呈现均衡、和谐的美感。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屋顶、屋

檐的变化,版纳民族文化符号的提炼(如孔雀、大象)后的现代手法表达,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变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立面风格。

Ø     暖色调、几何感、挺拔的立面

Ø     建筑细节体现民族风格元素,充分领会民族特色内涵,提炼民族元素,同时

注意写意和写实的手法相结合

Ø     建筑主题一定要通过建筑形象明确传达,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

Ø     建筑风格通过外观色彩、线条、造型传达

Ø     建筑细节上体现楼盘高品质

1.5 园林风格建议 1.5.1        园林风格设计建议 Ø      要求:体现东南亚风情、傣泰皇家人文主题的格调及品味

Ø      整体设计采用主题鲜明、风格清晰、风情引入打造强势园林主题情景风格

Ø      园林构成—主要通过热带植物的配种、灌木、花卉的搭配、植物物种的多样

化,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色彩明快、主题鲜明的“东南亚”皇家风情园林体系

Ø      园林空间—空间布局方面建议结合景观小品、形成有收有放的园林景观空

间。形成“主题园林-组团园林-入户园林”三个层次的园林体系,各组团之

间采用不同的小主题,主题要与产品在项目中的级次相匹配。

Ø       

Ø      加强品质感,注重细节处理,以细节体现品质

1.5.2        道路设计建议 设计原则:

Ø      人车分流

Ø      人行道路避免过多使用直路

人行道路铺设

-道路功能便利通达性好,避免过于复杂,注重与景观的结合

-步行道宜曲不宜直不宜大,突出蜿蜒形态;

-要体现人工雕琢的价值感,配合高尚社区形象

1.5.3        驻留空间建议 驻留空间设置原则:

Ø                   把控驻留空间尺度,小体量多数量的驻留点散布于社区

Ø                   注意与景观的结合和步行便利性

2          设计成果要求 提交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以下文件:

2.1        设计成果 2.1.1        彩色规划平面图 2.1.2        规划方案设计文本,规格为A3幅面,内容至少包括: ü                     设计说明,表达规划设计构想,设计意向;

ü                     规划总平面图;

ü                     日照分析图;

ü                     交通分析图;

ü                     建筑布局分析图;

ü                     配套设施布置分析图;

ü                     景观分析图;

ü                     表现部分:总体鸟瞰图(含夜景)、组团效果图、沿街立面、单体透视(商

业、住宅)、主景观体系、单体与景观协调示意图等;

ü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要求尽量细化)

2.1.3        所有内容的电子文件 3          设计时间计划 本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1月16日,设计方请于:2011年1月16日前提交初设计方案,过期视为弃权

4          说明 4.1  本次方案设计,是在多家设计单位中,通过前期沟通,特邀请三家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公司参于本项目方案设计.

4.2  设计单位需提供企业简介、设计资质、代表案例及地区特色案例。

4.3  设计单位在提交方案时,需书面提供对本项目的设计费报价及付款方式,需提供对本项目后期服务团队成员介绍以及服务方式。

4.4  凡投标本项目的三家设计单位,最终未获得本项目合同两家设计单位可分别获得设计补偿款5万元。

 

本设计任务书未提及或不详部分可与开发商直接联系。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规划;发展规划

一、电力系统规划的目标要求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首先在总体上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技术上的合理性,二是投入上的经济性。

规划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技术性能合理和总支出费用最低的问题。为了使规划方案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就需要认真研究电力系统的自身特点和规划的具体环境,然后选择有效的量化分析手段,以便使决策行为最大限度符合预定的目标。

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因此,合理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同时,电力工业又是一个设备和技术密集性行业,设备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不合理的规划又将造成连续顺性的费用和维护费用的极大浪费。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规划方案形成的科学性和求解过程定量化成为可能。

二、电力系统规划的任务及流程

一是能源规划,属于电力规划的前期准备,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规划区一次能源平衡关系和开发条件;分析各类能源的储存分布、输送方式、可供能力、成本估算等,为电力规划及其他能量转换需求提供依据。

二是电力负荷预测,主要任务是,依据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及要求,预测规划期内对用电总需求的相关数据。

三是电源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能源规划和规划期电力负荷需求,提出电源布局与电源容量建设方案。

四是电网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提出主干网络结构设计规划方案并给出系统地理接线图。

实际上,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电力系统而言,只是两者的作用或功能不同,一是发电,一是输电。一般情况下,两者分开处理,然后进行总体协调。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共同实现系统未来的供求平衡。

三、电力系统规划的划分

电力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若按用途划分,则有运行规划和发展规划两类。

运行规划主要针对电源环节而言,它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短期内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发电设备检修计划,确定机组出力分配,进行发电成本和互联系统效益分析,制定燃料需求及储存计划等。

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解决电力系统在远景(5-20年之间)的电力供求平衡问题。其内容包括:电源布点、装机规模、更新计划、网络结构、输电走向、联网设计等。并在总体上力求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合理,电能质量合格和运行的经济性。

发展规划若按规划的周期长短,又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

短期规划一般指5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针对网络部分进行优化或改进设计。研究5年内电源、电网建设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对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找出电力工业中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电量平衡、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提出5年内电源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电网结构调整和建设原则,需调整和建设的项目、进度及顺序;开展二次系统规划工作。进行逐年投融资、设备、燃料及运输平衡,测算逐年电价、环境指标等。

中期规划,一般是指1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主要对系统未来发展结构或方向进行规划估计,通常一个中型水电站建设周期为10年左右,为此需将电源和电网综合在一起规划设计。研究5~15年内电力系统发展和建设方案,根据: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发电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节能分析、环境及社会影响等。分析:电力需求水平及负荷特性、电力流向。提出:规划水平年的电源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电网布局、结构和建设项目;宜对建设资金、电价水平、设备、燃料及运输等进行测算和分析。

长期规划,一般是指20年左右的规划设计,它主要是对系统发展的未来给出一种趋势性的设想方案。

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经济布局和能源资源开发与分布情况宏观分析电力市场需求;综合分析煤、水、电、运和环境等。提出: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电源的总体规模、基本布局、基本结构,能源多样化等;电网主框架。必要时提出:更高一级电压的选择意见;电力设备制造能力开发要求;电力科学技术方向。

1.各阶段规划内容与差别

五年规划(设计)包括:大区电力系统设计,省或地区系统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程设计的系统专业配合,电力系统专题设计。

中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重点是测算和分析电力建设资金、电价水平等。长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重点是研究资金、电价、设备供应、人员培训等问题,提出措施。

电力系统规划之间的关系及作用。五年规划(设计)以现状为基础,并应在中期、长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中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表现,也是对中期、长期规划进行补充和修订。其是编制、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依据,电力工程项目开展设计工作的依据。

中期规划以五年规划为基础,并应在长期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其是长期规划的深化,也是长期规划的补充和修订,是电力工程项目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的依据。

长期期规划以五年规划和中期规划为基础,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2.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1)五年规划(设计)即大区电力系统设计。任务是以系统内大电源的接入和主网络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系统内主力电厂的合理布局和主网架的结构问题,相应于推荐方案的无功补偿容量及其配置,某些系统运行技术条件的校核,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实施方案(如系统调峰、调频、调相调压及系统稳定、短路电流、过电压等问题)。(2)省或地区系统设计。在大区系统主力电源接入系统方案和主网架方案已经确定的条件下,研究省及地区电源接入系统方式及二次电压等级的网络方案,通过系统潮流、调相调压及短路电流计算,提出省及地区的系统接线方案及相应需要建设的输变电项目(包括无功补偿配置)。(3)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根据负荷分布和电厂合理供电范围,研究电厂最佳接入系统方式(包括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电厂送出工程相关网络方案、建设规模及无功补偿配置,并提出系统运行对设计电厂的技术要求(如稳定措施、调峰、调频、调压设备的规范及发电机的进相及调相能力等)。(4)本体工程设计的系统专业配合。把电网规划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中确定的技术原则落实到具体工程设计中去,包括设计规模,分期建设方案,电气主接线、主设备规范,建设进度、技术条件校核及可能采取的措施等。系统专业的配合资料是本体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资料。电力系统专题设计:系统扩大联网设计;系统高一级电压等级论证;交、直流输电方式选择;电源开发方案优化论证;输煤输电方案比较;弱受端系统供电方案;特殊负荷的供电方案;发电机励磁方式论证;发电机快控汽门控制方式研究等等。

中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电力网发展规划,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等。

长期规划包括电力需求预测,动力资源开发,电源发展规划根据动力资源和负荷分布条件;电厂建设条件、可能开发的设备制造的技术条件,提出发电电源构成和电源布局方案(包括对发电机组设备技术水平的要求)。电力网发展规划根据对大气环境及社会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此外,还必须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提出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和课题,以保证电力系统能不断地向用户提供充足、安全、可靠、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电力。还包括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等。

四、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

1.基本条件分析

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3个,即电力负荷需要、动力资源开发及运输条件许可、发变电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及时。

2.基本功能分析

分析电网功能就是分析电网各部分及某些大电源及主要网架的作用。对基本功能的分析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全网供电范围、电源建设地点、电源的作用、分区电网之间的送受电关系等,其次应分析主力电源的合理送电范围、功率流向及相应的网架,最后是地区电网的情况。分析时要注意:随着系统的发展,电网各部分无论是电源、网架还是输电线的功能都是变化的。

3.基本形态分析

分析发电厂与变电所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是电网结构。最基本的电网结构有辐射型、链型及环型3种,电网结构主要取决于电厂和负荷的分布、电网覆盖地域的情况等。电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分层分区原则,即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构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地域的下一级电网解列构成不同的地区电网,地区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电压支撑和无功储备。

4.动态分析即弹性分析或可变因素分析

主要是指电网实际发展进程与设计预计有差别时规划电网的适应能力。可变因素主要是指:负荷实际增长超过或低于预计;电源建设进度或顺序发生变化;主要送电线路投产时间提前或推迟等。因此电力系统规划要采用滚动的方法不断修正。

5.限制性条件分析

在制定电力系统规划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那些会影响方案成立的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性因素;供水水源条件;煤矿建设进度不能满足电厂需要;厂、所区公路、铁路、码头的建设进度和规模不能满足要求;主要输电线存在跨江、河问题;主要电气设备制造困难等。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化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我国的小区住宅景观环境设计,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住宅小区的绿化概念。到80年代末,学习国外的居民社区的绿地集中、规模型绿化的概念。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兴起,正日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小区住宅的档次,便于营销,已经成为各个房地产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设计师们纷纷开始着眼于住宅同林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和谐性,加强人性化设计,努力营造那种舒适、优美、内涵丰富的住宅环境。居住区景观的设计逐渐进入稳步的发展阶段。

一、目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环境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的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洲风吹进了住宅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

二、 现代化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2.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三、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景观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四大系统,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交通组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环境系统。

1. 绿化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

笔者认为,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再者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2. 户外休闲系统

住宅小区的广场或是其他硬质铺装地面所形成的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系统中称之为户外休闲系统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居民的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的景观中,户外休闲系统这部分的设计往往追求一种视觉的焦点,以大型广场为主,但是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在视觉上带来一些气派辉煌的感觉之外却不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使用上的方便。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设计师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进行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住宅区中尽可能地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3. 景观形象系统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到:“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可意象性的城市面貌无疑表现在城市的景观形象系统中。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住宅小区的景观系统也同样需要具备可意象性。何谓景观形象系统,它涵盖以下!个方面:朴实的自然观,即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避免居住环境在景观设计上一味追求张扬、喧嚣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隐形的广场处理更能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景观空间中,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之怡然,设计无痕。二是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在材料、色彩和景观细部的处理上能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三是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四、小结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云林规划已成为当前人们选购住宅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美观的具有一定功效的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筑是当前住宅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必须以超前的眼光,符合大众的审美的角度,来构建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