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

时间:2023-09-22 17:0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规划设计强排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

第1篇

【关键词】:排水防涝、雨水规划、防涝规划

【引言】:所谓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是通过构建排水防涝系统,科学地组织地表径流,防止在城市低洼处造成积水内涝灾害。传统的排水防涝规划重点多放在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提升改造上,而忽略了其他多种要素在内涝防治中的重要性,由此导致治涝收效不佳。本文以广钢新城为例,分析多维度要素的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设计要点。

1广钢新城排水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花地生态城三大组团之一,广钢新城是2014年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的成片储备开发改造项目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钢转型及规划深化工作,并提出将广钢新城打造为:政府统筹连片改造的典范;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典范;全方位、高标准配套建设高尚住区的典范。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是一个涉及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包括城市空间、雨水管网、内河、下垫面、外江洪潮水位、闸门、排涝泵站等。以广钢新城为例,在充分考虑下垫面、现状管网、现状竖向等条件下,通过Digital Water Simulation 软件构建水力模型,对现状管网进行不同重现期的过流能力校核,内河涌按照20年一遇的最高控制水位进行模拟,可知各类现状主管的过流能力93%以上小于1年一遇。以出水口标高采用河涌20年一遇水位,5年一遇的暴雨强度对管网进行模拟节点溢流淹没分析,根据内涝标准指引评判,内涝等级为积水(积水深度≤20cm)。结合现状地形,以点带面,分析得到现状水浸范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芳村大道及鹤洞路为主要淹没地带,淹没水深均未超过0.2m,内涝标准属于积水;其中位于广州造船厂处会产生约1小时的积水。

根据分析,现状存在主要问题为(1)广钢新城大部分现状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仅为一年一遇,设计标准偏低,暴雨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雨水; (2)部分地块现状地面标高较低,受外江洪水顶托等因素影响,时有内涝情况发生; (3)现状东i泵站、鹤洞泵站建设年代久远,设备老化,运行存在安全隐患;(4)东i涌、西i涌淤积严重,影响排涝能力。

2广钢新城雨水、排涝规划

2.1区域雨水及防涝衔接

过往的排水防涝规划常过多考虑规划片区本身的内河、排涝设施等因素,而忽略了排涝大分区的河涌、竖向、排涝设施等因素对规划片区的影响,排水防涝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确保整体区域的防涝能力才能更好的保障局部地区的防涝安全,因此从更大的区域来考虑排水防涝规划衔接显得十分重要。以广钢新城为例,广钢新城位于芳村围,区域防涝主要是靠堤防抵御外江,内涝通过自排或泵排。内河涌与外江相接处均规划有水闸,大多数内河涌与外江相接处规划有排涝泵站。为保障广钢新城的防涝安全,需整体提升排涝片区芳村围的防涝能力。根据竖向规划,广钢新城内建设用地地面标高在7.1m以上。但芳村围内广钢新城外部分现状建设用地城建标高低于7.1m,为保证区域防涝安全,规划落实《广州市荔湾区防洪、排涝、排水规划》中的芳村围防涝设施,保留现状芳村围7座达标排涝泵站;重建泵站6座,分别为剑沙泵站、东沙泵站、鹤洞泵站、东i泵站、花地一队泵站和茶虮谜荆恍陆ū谜2座,分别为东裕围泵站和下市泵站。

2.2 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遵循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源头控制、低影响开发的原则,本次规划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LID),主要通过设置渗透和调蓄(滞、存)设施实现从源头降低内涝风险。广钢新城具体采用以下三大类措施,①入渗地下: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绿色屋顶等技术,庭院广场、停车场采用新型透水砖,建成生态渗透型地面;②收集回用:将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等下垫面的雨水进行收集,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灌溉绿地、洗车、景观补水、喷洒路面等;③调控排放:在雨水排出口处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截流雨水,延缓暴雨径流和面源污染。也可利用自然地形的低洼地作为汇水区域,低洼地的下部铺设碎石等形成蓄水层,种植耐水湿植物,同时形成良好景观效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源头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单元对初雨进行拦截、消纳、渗透,有条件的地块可设置雨水调蓄池对初雨进行收集处理,待污水干管内流量变小时,再将雨水池内的雨水全部转输至污水干管。

2.3 雨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

降低内涝风险,确保通畅的排水系统是关键。广钢新城属于连片改造区域,规划区内采用雨污分流。结合竖向规划,尽量采用重力自排,低洼内涝处可设置泵站强排。尽量分散就近排入受纳水体,减小管径及埋深,同时避免高位客水汇至低洼处造成内涝。充分考虑与城市防洪设施和防涝设施的衔接,确保排水通畅。考虑到广钢新城定位高端,在削减源头径流的前提下也充分给予了管网系统排水富余量,在新城路网中规划d600~5.0mx2.0m的主干管渠,就近排入收纳水体。最终,通过水力模型分析校核管网内涝风险。

2.4 防涝系统规划

防涝系统主要从竖向控制、防涝设施布局、水系调度来考虑。

竖向规划主要考虑排水及防涝要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防洪排涝排水规划》,广钢新城规划20年一遇最高控制水位为6.5m,考虑道路排水坡度要求,超高不小于0.6m,竖向规划地面标高控制不小于7.1m。鹤洞涌涌口处的20年一遇最高控制水位为7.2m,超高不小于0.6m。

规划区防洪排涝主要是依靠排涝泵站与水闸调度进行内河涌水位控制,由于大部分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不达标,需对其进行重建改造。

广钢新城属于芳村围排涝分区,广钢新城的闸泵由芳村围统一调度。调度运行方案分为汛期方案和非汛期方案。其中汛期调度运行方案主要为防洪排涝服务,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采取预排+自拍+抽排的排涝方式,保证各片区河涌水位满足规划要求,保障各片区的水安全。非汛期调度运行方案主要为改善河涌水质,通过群闸联控方案,利用外江潮涨潮落,引进外江清水,替换围内脏水,并补充河涌景观水,提高水质标准,营造优美的水景观,改善水环境。

总结

城市建设导致地表径流增加进而加剧流域洪水,而流域洪水反过来对城市雨水的外排形成顶托,加剧了城市内部积水、内涝。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排水防涝规划应从产流过程、传输过程、流域洪水等因素入手。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平缓洪峰曲线,通过设置有足够富余量的管网系统保证排水通畅,设置必要的排涝设置,同时通过充分考虑流域洪水对城市排水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流域水系调度,降低设计洪水位,减轻因洪水位顶托而造成内涝风险。最终,通过水力模型软件进行校核,把定性分析上升到定量分析,为排水防涝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更好的指导工程实施。

【参考文献】:

[1]鲁航线等.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三种设计标准的关系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1),64-66.

第2篇

1.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与指标

现代城市环境的整体规划建设与核心设计理念务必体现“整体、持续、协调、循环、节能、绿色、再生”的指导原则,通过将绿色生态观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与完善,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人们整体居住环境质量与住宅区自然复合系统趋向稳定、平衡、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要想全面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化规划设计,首先要对传统意义上的设计理念进行革新,在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的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应使绿化指标、地面保水指标、节水指标、节能指标、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污水垃圾处理指标、绿色交通指标等各项指标符合生态规划标准。绿化指标是生态规划建设的一项关键性标准体系,必须使住宅环境内绿地率达到60%以上;应采用具有渗水保水能力的高效建筑基地施工材料,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与科学合理渗透,适当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通过完善净水系统与节水系统,强化城市水资源设计,利用省水器与新型水资源对雨水、生活废水污水进行科学处理与循环再利用,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开通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以减少二氧化碳排量为关键指标,装修内饰应体现节能绿化环保风格;设计雨水与生活排放污水分流管理系统,突出可持续利用原则;倡导绿色交通工具的普及与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城市住宅在经济生态设计规划方面,应突出低能耗的绿色消费观理念,提倡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鼓励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绿色科技生产的发展与普及。

二、中职美术教育背景下生态理念艺术设计方案

1.绿色生态的人性化美感设计理念

设计师要充分结合现代化建筑学基本原理、生态理念价值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技术营造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对能够影响到城市生态平衡与美感的各种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进行统一协调与统筹规划设计,使其和谐共融、统一共生,有序而持续地发展。在城市住宅布局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环境空间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合理设计,依据南北朝向、最大向阳与通风程度对住宅区进行规划,留出科学合理的通风道口与生态绿色走廊;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群体的朝阳区与阴影区,使居民可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应以城市空余地面为基准,强化区内景观园林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内外自然山水环境,使之相互统一和谐,通过远山借景、引水入市等方式美化生态景观;保持动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为之创建和谐生存环境;扩展区内园林树木种植面积,加强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提升居民生活适宜感与健康指数。为此,可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绿地、建筑与景观,形成通透深远富有层次感的景观空间;通过以曲代直的形态布局,美化建筑形态与园林分布空间。

2.积极开发自然可再生资源

创建绿色生态城市要与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这一现状相结合,通过积极扩展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节约有限土地资源与能效资源,充分运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代替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性强,具有降温、保温、隔热性能的家居建筑设计,以达到保护与节约资源的目的。在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上,通过将生活垃圾废物回收再利用,推广沼气的使用普及,利用新能源节约技术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对住宅建筑形体与空间形体进行革新。

3.生态资源的和谐统一性

第3篇

一、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服务发展保障到位

为提高服务企业和服务项目的工作效率,将重点工程服务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紧密挂钩,建立五大机制狠抓落实。一是建立首席代表制。派出具有国家注册规划师资质的专业人员对重大项目现场答疑,用活政策,提高效率,确保项目服务的科学性。二是建立项目责任制。按项目性质分类,任务落实到科室,科室落实到人,一条鞭子追到底,防止人浮于事。三是建立倒排工期制。按上级要求制定任务完成时限表,每月两次调度检查,确保项目进度。四是建立服务一单制。所有项目由窗口统一接受,设立绿色专用通道,严格落实优惠政策,专人限时服务到底。对于城市配套工程和企业改造项目,要求将办理时间压缩到10个工作日。五是建立项目保障制。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安排执法人员进行重点巡查,防止违法抢建;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由办公室登记督查,责任科室限期解决,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环境。根据《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和规模以上企业存在问题交办责任书》,上半年全市涉及规划事宜的重大工业项目9个,规模项目3个,合计12个,其中规划部门配合支持的项目10个,负责承办的项目2个,所有问题全部按政策在限期内圆满解决。同时,对负责服务的“双联”企业天宇化工、湘浙水泥、德隆再生金属有限公司三个单位,我局组织服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在思想观念上,帮助企业看清形势,认真目标;在机制上,帮助企业创新路子,扩大生产规模;在行动上,为企业提供教育学习经费和爱心捐款,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上级决策落实到位

今年上半年是**城市建设风生水起、阔步飞跃的黄金时期,我局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南岳会议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塑城、提质、创新”三个中心,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规划“塑城”成果累累。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接轨长株潭,提升工业园,振兴老工业基地,打造长株潭新型工业化走廊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目标,我们以规划编制为基础,抓定位、补设计、强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塑城”功能。

1、《总规》调整基本完成。为更好融入“3+5城市群”发展计划,抓好城市定位,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我局适时对我市06版《总规》进行了合理的局部调整,于08年完成调整方案的规划编制,今年,我们又在“3+5城市群”发展战略调研中进一步细化**的城市定位,目标是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湘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充分发挥规划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目前,《总规》调整方案图集和文本分别送达有关专家及相关部门审查通过,正在上报审批。

2、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进一步巩固控规的基础地位,规定所有项目必须在服从控规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在去年60KM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60KM2编制任务。目前,该项目工作的基础资料搜集、编制单位衔接等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3、专业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市区管线规划》已完成并建立了综合管线信息系统,草拟了《**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了《近期住房建设规划》;《城区生态绿化系统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组建了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签订了规划编制合同,进入设计阶段;城市亮化工程规划设计完成“两水两路”亮化设计,“两水”分别指湘水和蒸水,湘水段完成老大桥至东州岛的亮化设计,蒸水段完成石鼓嘴至老大桥段亮化设计,“两路”指蒸阳路和解放路,设计方案已于7月8日向市政府汇报,7月15日完成正式规划设计成果。

4、重点工程规划编制成绩喜人。南岳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城市发展战略,我局按照市委书记**文雄指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当前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以及目前我市城市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制作成电视专题片,向全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大会作了汇报,引起强烈反响。围绕“商业、文体、生态”等三大标志性工程,拿出了2009年到2011年三年城市建设规划。规划分为东西南北畅通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三江六岸”美化工程和千家万户民心工程“四大工程”,三年内需完成的项目共51个。

目前,**“三年规划”确立的51个重点项目,除珠晖生态公园外,其它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设计均已基本完成。其中,倍受市民关注的武广客运**站、市体育中心已经动工建设,年底可完成施工。“三江六岸风光带”规划国际招标初步成果已经亮相,6月8日组织召开规划方案专家评审,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三家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和7位全国顶级规划专家齐聚雁城,超强的设计单位和专家阵容再次刷新了**规划编制历史,方案整合正在紧**进行之中。此外,我们还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编制了“四场一厕”规划,制定了“四场一厕”规划实施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我们还围绕重点项目完成了民用机场规划选址方案、衡云快速干道规划方案、衡枣连接线规划方案等重要交通设施规划10余项。这些成绩都是全局干部职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下,不分昼夜抢抓进度凝成的心血,为**“三年塑城”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引起了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给予了充分肯定。

5、新农村村庄规划逆境推进。受金融风暴影响,今年我市各县区财政普遍偏紧,新农村规划编制经费难以到位,工作难度很大,我局按照“以点带面,逆境推进”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将任务分解到县市区,与县市区规划局签订责任状,上半年全市已完成村庄整治规划36个。

一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机制“创新”频现亮点。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深入调研、深入讨论、深入整改,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由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会、集体审批会的规划评审组织,基本形成了“政府决策、规委审查、部门把关、专家咨询、社会监督”的规划评审管理机制,提升了规划方案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优化规划审批机制,通过深入宣传《城乡规划法》,继续坚持所有重大项目必须通过规委审议,继续坚持规划审批“一支笔”和“一书两证”,继续严控“五线”,建立了重大规划项目设计方案会审制度和逐级审核审批机制,根据服务需要重新对全局所有业务科室的审批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化调整,有效提高了规划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创新规划执法机制,通过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了“关口前移、强化责任、部门联动”的执法机制。将以处罚为主的被动执法模式转为以预防为主的主动执法模式,组织分局对全市村民建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造册,尤其是有可能发生大片违法建设的城乡结合部,进行事先预查,把违法建设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积极协调与区政府、国土、建设、房产、电力、自来水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顶风抢建者实行断电断水等强行措施,有效控制了“两违”建设的产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年来共召开大规委会2次,审议项目19个,通过项目14个,审批规划设计方案20个;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5项,用地面积438.5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5项,建筑面积103.2万平方米;核发村民建房规划许可证57份;查处违法建设项目241户,拆除违法建设7800平方米,为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紧扣法律热点,规划监管明显加强。紧扣《城乡规划法》的监督热点,狠抓规划方案的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和公开查阅,健全了网站公示、报刊公示、工程现场公示等操作举措,切实增强了规划的透明度。健全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广泛征询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民主。加强批后监管,实行项目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把好放线关、验线关、竣工验收关,严格实行建设工程全程跟踪管理,防止越权越位,确保规划实施的公平公正。

(三)**处置到位

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尤其是把解决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上访老户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三关”:一是抓好排查调处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潜在矛盾纠纷,每月进行一次苗头排查,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把好初信初访关。对群众的来信,严格按照办理程序规范操作,坚持“件件立案,突出直办”,切实保障了者的权利,减少信转访。三是抓好交办督查关。按照“有访必督”的原则,保证案件有交代有回音,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半年来共处理案件45件。

(四)招商引资项目到位

紧紧围绕项目服务,把招商引资当作第一要务,要求人员围绕项目跑、设备围绕项目跑、资金围绕项目跑,开辟了规划服务“绿色通道”,招商引资项目予以特事特办,2009年我局招商引资项目为红光木材实业公司,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000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民建房管理难度大。当前,村民建房存在的问题复杂,包括变相开发、在重点工程范围内违法抢建、拆迁安置少批多建等多种问题。由于村民所受的行政和经济约束小,重点工程指挥部为解决拆迁和工程矛盾,往往默许农民建设安置房时不按规划随意先行动工,助长了违法建设的气焰,城区政府在集中拆违行动中拆除不到位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全市城郊结合部村民违法建设呈现出发生量大、查处难、拆除难的发展势态。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城市在不断发展进步,然而一些危害城市发展及人类健康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比如:环境污染的加重、人口的快速增长、交通的堵塞、噪音的污染、资源的滥用等等。这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并且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生态城市的概念就得到了认可并受到广大的推广。生态城市主要重视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忘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因此,将生态城市的理念纳入城市规划设计当中是必然的。可是因为现在的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尚还不够成熟,部分城市盲目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但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违背了生态城市的宗旨。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含义

1.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都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的规划方法,以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2.生态城市的特点:(1)高效益、低耗能的特点。生态城市主要是推行低耗能高产出的方式,在城市的发展中实现高效益的经济增长,生态城市将人类的物质及资源快速的流转起来,以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减少污染的排放量,促使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高协调。生态城市要求注重人类、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良好生活环境,还要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才能造福后代子孙。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各方资源,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原则:(1)坚持生态要素的原则。在建立生态城市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尊重自然、符合自然,在考虑环境自然的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节能、再生、可持续的生产活动。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设计方案。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以物质的发展为立足点,以造福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注重文化的传承。(2)复合生态的原则。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将社会、自然及经济的关系和谐统一,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3)结合实际的原则。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只有将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不能盲目的照搬别人的设计成果,要结合本地实际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设计出最为适合的规划设计方案。

4.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在追求城市的过程中忽略了人的重要性,城市的建设就是为了让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让人感觉到舒适和安心。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

1.城市景观设计。人文景观以及自然生态景观都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而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园林景观构成的。在一个城市的生态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到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及民族风情,将该城市的人文景观利用建筑物展现出来,在打造城市景观设计的时候,更加突显出该城市的自然地理和环境特色,通过宣传和培养的方式将该地区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他们独有的特色。具体来讲,建筑景观设计不仅要进行高层超高层的景观设计,还要进行底层景观设计。在进行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且将街道建筑景观要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使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理念融为一体,并且要将城市公园、广场、江、河、湖、溪作为重点,融入其中,进行设计,以促进提高生态效益以及景观效应。要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境界。

2.城市产业设计。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而有效的保护,并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的流转,促使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量消耗以及减少污染排放量,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市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与生态相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产业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市产业,使城市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还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有效的调整及改造,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其GDP的比重。在对生态城市设计完成后,以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进行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评价标准,对环境和企业进行各方面评价,针对其评价实况进行干预,以使城市环境和企业得到科学发展。

3.城市住区设计。城市住宅区的设计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因此,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是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条件。做好城市住宅区的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城市住区设计要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将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住区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城市的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4.生态环境设计。生态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市设计所利用,使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环境的生态效益和共享性。

结束语: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将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条件,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式,以现念为根据,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是:高效益、低损耗、高协调、评价指标规范。在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遵循生态要素的原则、符合生态的原则以及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该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以及生态环境设计等方面几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J];城市规划;2001(1)

[2] 任磊;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8)

[3] 马玉英;生态文明视闻下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3)

第5篇

1.1设计径流量计算

依据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济南市二环西路高架桥5年重现期10min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为q5,10=2.5mm/min,5年重现期转换系数为1.0,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0.5,5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为1.25,则降雨强度q=3.125mm/min。沥青路面桥面的径流系数=0.95。排水口设置在桥墩处,跨径按30m考虑,桥梁净宽11.75m,则汇水面积0.0003525km2。推出设计径流量Q=16.67qF=16.67×0.95×3.125×0.0003525=0.0175m3/s。

1.2排水管的选择

排水管的直径不仅要根据排水量确定,还需要考虑桥梁使用期间的杂物堵塞等因素,CJJ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要求排水管道应采用坚固的、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管道直径不宜小于150mm。二环西路高架桥排水管以PVC-U材料圆管为主,排水管横坡1.5%,排水管内平均水流速度排水管的泄水能力,由设计径流量联立方程可以求得排水管直径D=133mm。因此选用外径=160mm完全能满足桥梁的排水功能。

2排水口和集水槽方案设计

由于沥青路面的渗透作用,沥青结构层间将会存在层间水。济南市二环西路高架桥工程在外侧防撞护栏与路面之间设置碎石盲沟,层间水横向渗入碎石盲沟内,纵向通过渗水孔排入排水口。排水口设置于道路两侧的墩顶位置,大约30m一个,在凹曲线、超高段位置对排水口适当加密,增加1个~2个排水口。利用纵坡和横坡将桥面雨水汇集至墩顶处的集水槽,通过泄水管引入横向排水管进而引至桥墩处地面雨水收集系统。早期的集水槽预埋件及雨篦均采用铸铁,运营过程中会发生锈蚀,也容易被盗窃,养护难度大。为改善上述不利状况,二环西路高架桥箱梁施工时预埋泄水管,泄水管采用不锈钢管,与集水槽底采用钢板焊接,集水槽预埋件采用4mm厚Q235c钢板。雨篦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成型方便、结构可设计、耐冲击、耐腐蚀、耐温度等许多优良特性。雨篦可以根据玻璃纤维的用量和铺向以满足强度要求,拉伸强度高,弹性系数高,但重量是铸铁的1/3,且无需养护,大大减少了后期被盗的养护工作。

3排水管固定

为保证外挂排水管的坚固性,利用管卡和膨胀螺栓将排水管固定在箱梁下缘。管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排水管直线段管卡间距不大于50cm,曲线段不大于20cm。锚栓埋入深度不小于厂家提供标准埋深长度,通过锚栓配套螺母调整PVC-U管位置,调整锚栓规格和埋入深度形成箱梁底水平段PVC-U管横坡,螺母采用双螺母形式。膨胀螺栓性能应符合JB/ZQ4763-2006膨胀螺栓的要求。排水管在箱梁外缘固定的方式早期采用圆形管卡为主,该方法固定不牢固,不易更换管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PVC-U管坠落的情况。济南、西安、武汉等地就报道过排水管坠落事故。为避免PVC管外挂在箱梁外缘出现脱落,影响桥下行人和车辆的行驶安全,济南市二环西路高架桥在横向排水管弯头两侧的梁底预埋钢板,采用不锈钢U形管卡焊接在钢板上进行加强,U形管卡强度大,维护也较方便,大大减少了PVC-U管坠落的几率。这种方法在二环西路高架桥的使用过程中初见良好。

4结语

第6篇

关键字: 老城区现状 排水系统 改造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气候的异常,极端气候灾害的增多,洪涝灾害趋多趋强。原有的城市排水设施都不能满足现状要求。因此,对老城区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和对新城区的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排水系统现状:

我国老城区的排水系统一般均用雨、污合流制,在其改造、扩建工程中排水体制的选择是首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以及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对城市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深远。从理论讲,分流制是比较科学、先进的,有许多优点,但事实上,建立理想的分流制或将合流制改造为完全分流制系统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于排污管网,不少实施分流制城区的污水因没有出路而接入雨水管网或直排入水体。

②由于资料缺乏监管不力,一些施工单位及居民图方便将雨污管道错接乱接,导致雨污混流。

③一些排污企业为了偷排漏排,非法将污(废)水偷排入雨水管网。

④部分住户擅自将住房阳台改为厨房或将洗衣机搬至阳台,利用阳台雨水立管排水从而使污水进入雨水系统。

⑤一些洗车场洗车污水及建筑工地生活污水直接流入雨水系统。

⑥在现状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成分流制的工程中,需增加一套排水管网,不但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而且投资高,耗时长,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具体改造方案分析及措施:

成功的分流制系统存在不是之处,一方面分流制虽然减小了污水厂的处理规模和投资,但需增加污水收集系统,其工程量及投资较大。20世纪 60年代,美国曾对600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把直排式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与将其改造为分流制的投资比为1 :3。另一方面分流制中雨水管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气候干燥、雨量贫乏的地区,这种浪费更加显著。另外分流制在雨季时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都直接排入水体,在减小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问题。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截流处理式和全处理式。我国老城区的合流制水系统均属于直排式。为了解决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目前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中多采用该种体制。这种系统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但另一方面超过设计截流量的混合污水溢流到排放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此外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对污水厂的运行产生冲击,并对污水厂的处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对于排水改造应充分借鉴国内发达城市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避免走弯路,不要盲目模仿,生搬条款,应根据实际情况经综合比较后选择合适的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前瞻性、全局性及战略l度,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排水体制应考虑整个流域水体的保护以及远期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随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1.对现有老城区的雨水系统进行改造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在整治河道的基础上完善城市排水设施,提高城市排涝、排洪能力,逐步消除市区的雨涝灾害;

②选择合理的排水、排洪、防潮方案。用最经济的手段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城市防洪标准,严格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入受水体;

③在经济、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城区的雨水排放尽量采取“平时自排为主、汛期电排为辅”的方式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设施。

④整个城区雨水系统的改造规划应结合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做到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相结合,避免在短期内进行二次改造。

2.对现有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①尽量利用已有的排水设施,局部增加现有管渠容量。对于成片现状地势低洼区(主要集中在旧村),由于集体改造代价太高,而且也不现实,建议近期设临时泵站,同时对合流管渠进行截流改造。远期在旧村改造的同时,逐步提高现状地面标高,重新设置分流排水管渠。

②尽快完善管道建设,坚持排水管道与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加强排水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及时进行管渠、河道清淤,保证雨水排放系统的畅通。

③城区雨水系统规划应将城市排水、防涝、防潮统一考虑。

④全区雨水系统应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统一标准。规划要有系统性、综合性和超前性。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用地时应考虑扩建、改建的可能,适当留有余地。

3.对于雨水系统改造,除了对市政大管网进行合理改造,根据各区域地块的雨水系统的现状,还可以通过进行合理的利用来减少雨水外排量,具体做法如下:

① 雨水调蓄

“一蓄”是对由景观水池的地区,可改造现状景观水池成为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人工水体,减少地表径流总量并对径流洪峰进行调蓄,降低排水系统高峰时水量从而提高排水标准。

人工水体是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水体池容调节与水景设计相结合,在非暴雨季节,水景调蓄池在较小的水位变化范围内主要起到景观、雨水调蓄和改善生态等作用;暴雨时,利用常水位与最{水位(专门设计的溢流口处)之间的空间来调蓄暴雨峰值流量,暴雨过后再逐步恢复到正常水位。

② 滞水措施

“二滞”是指推广透水地面,降低停车场地坪改造成滞水区,从而迟滞暴雨径流。

③雨水利用

“三用”即积极开展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考虑通过源头控制,减少排人排水系统的雨水量。通过初雨弃流沉淀砂滤蓄水池消毒(视情况而定)回用的措施,基本可以降低10%左右的外排雨水量。在雨水处理后将中水回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及景观水体补充等生活杂用水。

小结:

在城市化加快推进、超雨等灾害性天气l发的新形势下,排涝设施建设管理与运行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市政排水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系网络,确认设计标准及收水范围。对中心城区低洼地区雨水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应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并应充分考虑地面控制标高和水体排放水位,以此通过水力验算确定管道管径和坡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功能,提升城市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现状排水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通过加大宏观管理力度、科学规划给排水工程、做好防洪排涝工作、水资源的平衡,改进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的有关工作,确保更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强、张晓昕、韦明杰,北京市城市雨水排除系统规划设计标准研究.给水排水2011(10)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水利工程;

吉林省前郭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之一,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灌区幅员面积192.08万亩,设计水田灌溉面积56.80万亩,现有实灌面积45万亩,年产水稻6亿斤,是吉林省最大的商品水稻和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前郭灌区位于第二松花江下游左岸,吉林省西北部的松原市前郭县境内。主要是利用第二松花江江水电力抽水灌溉。灌区内建有哈达山抽水站、锡伯屯抽水站、七门吐排灌站三座大型渠首工程。并建有门土坑排灌站、引松补水站、二马泡强排站、八家户强排站等补(排)水工程,共安装机电设备32台(套),总装机容量1.3451万KW。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计不规范,运行可靠性差

以七门吐排灌站为例,由于历史的原因,泵站设计不规范,致使水泵效率和工作性能急剧下降。该站1990年开始建设,1997年竣工。但由于设计存在较大缺陷,直至2004年才投入使用,时间跨度达14年,刚投入使用,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效率低下,故障频发。2009年,被列入国家大型灌区泵站改造项目,进行全面更新改造。

1.2使用年限长,功能衰减

由于泵站投入使用多年,有的已经超期服役,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有些泵站在建设时安装使用了一些性能质量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许多设备已属淘汰过时产品,给泵站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有些泵站建筑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发,严重影响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1.3运行效率低,能耗超标

由于泵站维护投入有限,一些大型技术改造项目无法进行,只能对局部进行维修改造。有些部件市场上难以买到,只能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研制和维修改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维修只是保证机组表面运行,实际上泵站工作性能下降,排灌流量比额定流量小许多,运行效率低,能耗就高。如七门吐排灌站,泵站装设六台形式为900HD-60立式混流泵,单台配套电机容量1000KW。由于江水位降低,含沙量大,六台水泵气蚀和磨损非常严重。当时土建及预埋原因造成机组运行时同心度差,几年来的运行对水泵及电机损害非常严重,电动机上面缺少轴承,致使电机运转不稳定,长时间运行电机过热、电流增大、声音异常。单泵流量由原来的2.74 m3/s降到1.56 m3/s。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水泵不能达到原设计流量,且电机不能长时间运行,致使耗能增大,不能满足和有效的保证灌溉任务。

1.4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

由于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维护保养少,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如二马泡强排站,始建于1980年投入运行使用。总装机功率为520kw,负责前郭县平凤乡1.5万亩耕地及8个村屯的排涝任务。由于水泵使用年限过长,泵体锈蚀及泵内气蚀非常严重,泵轴和叶轮等各部件损伤严重,水泵接近报废程度,工作效率很低。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措施不力

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对泵站的日常监督管理缺乏力度,留下不安全隐患。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制,管理人员人心不稳定,管理不认真,使设备维护不到位,工程使用寿命缩短。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如引松补水站,由于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

2.2技术力量薄弱

多数泵站管理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加之管理经费有限,难以吸引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加入,造成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手段落后,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专业技能较低。

2.3资金渠道不畅

为了使泵站实现经济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有的需要改造老设备,有的需要增加新设备,这些都需要增加投资。但目前很多灌区泵站改造缺乏资金来源,致使老设备无法改造,新设备无法添置,想要经济运行也难。正常的维修养护得不到保证,长期如此,泵站设备磨损、老化速度加快;管理人员待遇低,正常的管理得不到保证。

2.4对泵站的维护保养认识不足

尽管排灌泵站在排灌、防洪、治涝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它的维护保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不像对待堤防那样有章有法。往往是平时不闻不问,需要时才想起。许多泵站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施配套不全,排涝标准逐年下降,抵御涝灾的能力大大减弱。而且由于机组长期带病运行,故障不断增加,关键时刻不能开机,潜在的危险巨大。

对泵站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泵站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且与农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如果泵站因故障或电费问题开不了机,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3 解决的问题的途径

3.1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

泵站是抗旱除涝、农田灌溉、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认识泵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泵站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大监控力度,真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泵站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泵站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泵站安全鉴定规程》定期对泵站进行安全鉴定,掌握工程现状,查清存在问题,作出客观评价,为今后的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对泵站运行中设备出现的故障,如何发现如何处理,处理后运行情况做详细记录,为泵站改造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3稳定投入保障机制。发展多种融资渠道

进一步明确划分政府、社会和受益者在泵站管理的事权和责任,贯彻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保证泵站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和更新改造基金。一是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各级财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大规模泵站更新改造。二是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走社会办水利的路子。不仅国家、地方、集体可以投资,个人也可以投资,或者也采取企业股份制形式合资建站。三是完善供水价格体系。按补偿供水成本,计提合理利润,依法计税要求,逐步理顺、分步到位供水价格。

3.4科学规划设计,打造优良工程

泵站的规划设计应便于经济运行。以往很多泵站单纯从节省工程投资出发,使泵站机组的选型配套尽可能的简单化,致使很多泵站的水泵都缺乏调速、调角等设备或机构。因此,在泵站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水泵机组或泵站装置的调节和控制方案,并按经济运行的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要严格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和监管廉政责任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严格项目验收管理以及项目的审计监督、监察工作,确保泵站的建设质量。

第8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

Abstract: In city constructio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is to safeguard the cit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daily life founda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infrastructure is increasingly perfect important sig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reasonable is related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y, city residents' daily lif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给排水已经是一件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从源头上把这项工作做好,进行严密全面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市政给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地面水的排除,城市污水的处理,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对居民居住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普遍存在各种问题。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与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良好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的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优化途径。

一、市政给排水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据报道,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 0% 符合卫生标准,全国七大水系有5 0% 以上江段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有9 3%被污染。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提高供水质量的多重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开展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市政给排水设施运行的长期性、投资高沉淀性、技术上的继承性以及水在自然属性上的易流性和随机性,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工程本身的长期性、综合性、协调性和社会性问题。现阶段市政给排水设计缺乏科学性,设计不能因地制宜,缺乏功能多样化和设计的多目标化。设计管道走向杂乱,缺乏实地勘察;部分次干路、支路辐射的管道埋深较大,无法接入主干道敷设的管道;个别路段的雨水管直接排入外河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现了出来。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设计,市政给排水出现的这些矛盾已严重威胁到城市的水系统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给水系统设计:

2.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新型变频供水设备大量使用,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但现实的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水厂必须加大供水规模。因此在城市供水时考虑城市供水系数,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以满足城市在高峰供水要求。同时给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设计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情况下,雨水溢水路面造成城市内涝,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3城市污水系统设计

2.3.1对于城市污水处理排放的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在新城区规划设计上一般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例如雨污系统中管道设计上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成了合流制。根据污水处理排放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但初期雨水污染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对于中小城市或是二三线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与利用原下水道系统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而且建设费用、技术要求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2.3.2污水厂尾水去路

目前国家强调水韵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 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尾水排放以就近向内河排放做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尾水向外江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合理组织城市排水设计:

3.1景观与工程想结合:

在一些水系比较少的城市,地势较低并且平坦的区域,应考虑把雨水主干管改造成人工景观河道或者人工湖,人工河道既可以有效地缩小排水管渠的排水距离,减少干管管径,同时合理的设置人工湖可以缓解暴雨强度大的降水对雨水管道的排水压力,两者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2重力自流与机械强排想结合:

城市排水方式有多样,在排水较好的区域,排水方式一般都是重力自排。但在城市的某些区域,排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就可以分为自排和强排。但城市地面高程比周边河流一定频率洪水位低很多并且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长、土方的来源比较困难几价格偏高的地区,排水方式我们就只能采取机械强排。但在城市的有些区域地面高程与周边河流洪水位的高差相差不大或高水位持续时间比较短并有土方来源的地区,应该深入分析研究当地与排水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确定排水方式是采取强排还是自排。以及通过什么措施来实现自排。有些城市区域排水,在非汛期时,雨水可以通过重力排入下游水体,到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引起顶托,是城市流水不畅,使市区路面出现大量积水,甚至出现河水倒灌城区,出现城区内涝。针对这种情况,在城市排水设计时,设计时应采用下游河道常水位为设计依据,并校对城市近20年排涝水位的排水情况,仔细调查、分析和计算,对可能出现倒灌的排水管网入河口处设置闸门,并同时设置排涝泵站,目的是在水位上涨时,及时排除城区雨水。

3.3加大雨水资源的利用。

在城市排水设计中,一味的加大雨水工程的施工,但却不能完全解决城市排水不畅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的老城区,由于综合管线多,道路窄及其他种种原因,老城区的管道大面积改造和加大管径施工并不现实。可以通过加大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减轻水资源的压力,也能有效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降低工程投资,同时相应的提高现有排水设施的利用率。

3.4排水管材的选择

常规设计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道,由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自身质量大,管壁厚,沟槽开挖宽度也较大,增大了土方量,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技术的发展。塑料管道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越来越便宜。同时塑料管的内壁光滑,粗糙系数小,过水能力比同等管径的混凝土管大30%~50%,因而水力坡将小。在同等设计流量时,塑料管的管径一般可以比钢筋混凝土管小一级。因此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应大力推广塑料管材,以减少管径和坡度,近而减少埋深。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追求生态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而市政给排水设计建设无疑是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如果能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将二者协调好,将是城市建设之福,有利地促进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同时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I5—8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9篇

关键字: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

一、 前言

道路工程中,道路排水主要分为地面排水和低下排水两大部分。地面水主要包括雨水、雪水以及河沟溪水等。地下水主要包括期待谁、潜水、层间水等。两者都会对路基造成危害,其中地面水对路基的危害更为主要,是路基排水的主要内容。而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程度因埋藏情况而异。道路排水设计要综合道路等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地下水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地面水通过边沟、急流槽和排水沟槽等把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的适当地点,对于地下水,应采取隔断、降低的方法消除对路基的影响,使路基保持在干燥状态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1、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

道路排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路基的干燥和路面的干爽,以保证行车安全。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应制定有效的排水方案,将地面水通过排水设施排到对路基的影响范围之外,对地下水进行阻隔或者降低水位处理。

(1)根据道路等级和当地地形地貌以及年降雨量等气候条件进行排水设施设计,避免地上水下渗、滞积或者地下水的囤积等现象。构成有效的排水系统。

(2)在城郊地区,由于存在农田,因此可以将道路排水和农业灌溉系统相联系,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一方面减少对农田的侵占,另一方面对道路排水进行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作农田灌溉需要。

2、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原则

道路排水系统是为了防止路基受水侵害而布设的拦截、引排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设施系统。其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系统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适用,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地形、自然水系及各类既有的水利设施,形成拦、汇、引、排一体,地表设施与地下设施相结合的防排水系统。

(2)排水系统布设不应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之间产生矛盾。各种沟渠设置与连接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农田,注意与农田水利的配合。路基边沟不宜用作农田灌溉渠道,如果两者需要合并使用时,可以加大边沟截面积。各类排水沟管水流不能直接排入饮用水源中,也不宜直接排入农田。

(3)城郊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要注意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对于土质松软,纵坡较陡路段的排水沟渠,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与加固措施。同时,排水工程应考虑排水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实现排水功能和道路景观的统一。

(4)道路排水系统的布设与设施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防排结合,尽量选择有利地址条件布设各类排水设施。对于需要排入地下管网的路面水,要注意道路建设期间做好设计工作,避免道路重复填挖。对于需要通过地上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的路段,要根据当地条件布设各种沟渠,减少排水设施的防护和加固工程。在考虑一定耐久性的同时,就地取材,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和养护难度。

三、 地表排水设计

道路地表排水的主要任务是击实排除地表径流,常用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1、 边沟

变流量不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力学计算,主要依据沿线具体条件和经验确定横截面尺寸。边沟不宜过长,除特殊情况外不应超过500米,同时,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相应措施,是沟内水流分段就近排入路旁自然水沟或者低洼地带,必要时可设置涵洞。

2、 截水沟

截水沟也叫天沟,一般设置在瓦房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位置,用以拦截并排除道路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降水量较少或者坡面坚硬路段可以不设截水沟,而对于降水量多且多暴雨,坡体松软和水土流失较严重路段,应当设置截水沟。由于城郊市政道路一般挖方填方量小,因此只有在较少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截水沟。

3、 排水沟

排水沟主要用于引水,将边沟、截水沟或路基附近的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洼地或者天然河流。排水沟设计既要保证水流畅通不致淤积,又不能使水流太大而产生冲刷。因此,排水沟的设计一般需要通过水文计算得到。一般情况下可取0.5%~1.0%,特殊情况下不小于0.3%,同时也不应大于3%。

四、 地下排水设计

针对路基或边坡土体中的上层滞水或者承压水等地下水,应该设置相应的地下排水设施,用于拦截、汇集、排除地下水,主要排水设施有明沟、暗沟、渗沟等。与地表排水设施相比,地下排水设施具有施工要求高,养护困难,排水量小的特点。

1、 明沟

明沟一般设置在道路两侧,具有边沟和渗沟的功能。一般适用于埋藏较深的潜水,和1~2米的承压水,并且如果在地层稳定路段施工时,可以进行一定深度的明挖。明沟的适用性强,施工简单,造价低廉,是浅层地下水排水的较好措施。

2、 暗沟

暗沟是设在地面以下引导地下水流或是拦截层间水、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沟内分层填以不同大小的集料,利用渗透性使地下水汇集到沟内,这种构造形式也成为盲沟。另一种暗沟类似地下沟渠,不具有渗水和汇集作用,主要用来处理泉眼等。通过在泉眼和出口之间修建暗沟,将泉水引至排水沟或指定地点等。

五、 城郊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现状

1、 设计规范陈旧

城郊道路介于市内道路和公路之间,兼具二者的特点。设计规范往往将其简单的归为某一类。目前,由于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很多现在的城郊区域不久将成为城区。这些地区的道路排水设计依然按照原来规范进行设计。由于城郊地区可能存在着大量耕地,需要考虑灌溉需要。因此制定一个既可以满足现阶段需要,未来又不会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合理性规范很有必要。

2、 排水走向和设计参数

城郊市政道路项目一般要求排水管道和道路工程同步施工,但是由于城郊地区道路整体规划方案不健全,并且勘察精度较市内道路相差较多,因此导致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比如污水走向、雨水汇集面积等参数失真度过高,影响道路的最终排水效果。

3、 管道和涵洞处置不合理

由于城郊区域可能分布有农业用地,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灌溉引渠等需要,因此城郊线路上需要设置相当数量的涵洞以满足农业需要,这一点在平原地区尤为重要。而排水管道与涵洞的交叉部分如何处理非常重要。

4、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拉锁马路”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或者国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的被开肠破肚。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由于设计单位的图纸标识不清,给后期的道路维护保养带来很多问题。各种地下管线一般埋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大部分图纸中只是在横断面中标出了排水管线的位置,而没有其他管线的具置,由于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有限,如果不考虑其他管线的位置,今后一定会形成“拉锁马路”现象。

六、总结

总而言之,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兼具市内道路排水特点和公路排水特点,改善排水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管理,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严格性是建立合理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前提。只有不断完善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才能为市政排水工程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明春. 结合市政工程规划谈道路排水设计方略[J]. 地球, 2013, (1).

第10篇

关键词:汽车营地;生态;规划设计;营位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45-04

1 引言

自2003年我国加入世界汽车露营总会以来,汽车营地迅速发展,我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露营分会确立了“三圈两地”汽车营地建设重点,房车露营产业也已列入国家鼓励发展项目。北京作为我国汽车营地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其营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多方调查,目前北京市现已建成并正常运营的汽车营地有46座,但营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营地缺乏特色,定位、规模、功能、景观设计趋于一致;大部分营地存在汽车营位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人们露营的需要;一些营地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完善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应基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笔者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为例(表1),针对营地建设现状,从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等方面,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对汽车营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2 场地分析

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公园总面积180万m2,东西最宽约980 m,南北最长约1200 m,距离北京城区80 km。妫河北部水系在此汇聚而成金牛湖,营地依托金牛湖而建,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

I地始建于2013年,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汽车露营地之一。2015年,享有国际房车露营“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名的第80届世界汽车房车露大会在此举办。

3 主题营造

3.1 靠水而居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不仅可增强人们居住的舒适感,而且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温度,净化空气。水的形态、声音、气势蕴含着无穷的诗意、情意、画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游人以美的享受。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选址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金牛湖畔,以水为特色,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金牛湖穿园而过,各个营区沿湖有序的分布开来,水景篷房区更是滨水而建,点缀于水景之间,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园内沿湖建有10 km长的健康环湖步道,上架汉白玉石桥四座。道旁遍植花果树,使人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湖面美景,还能呼吸到清新的绿色空气。营地以金牛湖为核心,加强亲水空间营造,优化滨水景观,丰富滨水地带活动,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亲近、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3.2 贴近原始的生态环境

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体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人们对露营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无污染的露营地受到大家欢迎。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在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对自然景观保护,力求保留原始的生态环境。场地北部的百年杨树林景观予以保留并加以利用,成为帐篷露营绝佳之处,场地西南角留出了一定的生态用地,以促进营地可持续发展。营地采用生态型滨水景观设计,在使人们享受湖滨美好景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金牛湖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融入场地的营区平面布局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场地文化记忆,尊重场地的环境特点。营地依金牛湖而建,湖水将场地一分为二,湖东区域毗邻城市道路,营地主入口设于此,人流量相对较大,是园区主要活动区。房车营位区设在入口附近,方便房车进出。围绕房车营区设有烧烤观影区、儿童游乐区,为露营者提供丰富的露营活动。移动木屋区沿园区主路,依S型自南向北排布于园内,将东侧的主会场和西侧的绿林区隔离开来,形成动静分离的休息空间。湖畔设有水景篷房区,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湖西区域相对较为私密,建设密度降低,原始生态性强。次入口设于园区西北部,建有园区服务中心龙湾阁,从次入口进入,道路直通帐篷营位区。西南角是园区的生态用地,起到调节园区生态环境的功能。滨水活动区修建健康步道,引导游客有序地进行亲水活动,为人们创造一个亲近自然、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4 汽车营地设计方法

4.1 汽车营区类型分析

从停靠车辆类型来分,汽车营位类型可划分为拖挂式房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自驾车营位,帐篷营位,根据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现状条件,以及人们多元化的露营体验需求,除了上述类型营位外,龙湾又增设了移动木屋区、水景篷房区、木屋别墅区。为露营者提供多种露营选择。

从功能来分,汽车营地又分为停靠时汽车营地和休闲式汽车营地两大类。龙湾国际露营公园处于延庆妫河流域,环境优美,游客络绎不绝,但京郊游的特点决定了游客基本只停留1~3 d,时间较短且流动性大,因此营地以休闲式汽车营地为主,以满足露营车娱乐、游憩、补给的需要。另外,由于营地经营的多元化需要,公园设有少数停靠式房车营地。

从使用者类型分,汽车营地可划分为家庭式、团体式等类型。由于场地限制和市场需求,龙湾公园营地设计以家庭式营地为主,团体式营地为辅。

4.2 营地容量分析

4.2.1 生态容量

生态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关系到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后期维护管理。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规划面积180万m2,其中45.6%为金牛湖水域面积,不能作为营地建设用地,剩下适宜建设汽车营地的平地或缓坡面积约有33万m2,依据汽车营地建设生态容量标准,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标准营地生态容量是400~450个。

4.2.2 生活环境容量

生活环境容量是指汽车营地承担露营者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主要考虑的是用水量。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饮用水是北京市给水管网,水供给量有保障,因此,生活环境容量对营地没有绝对限制。

4.2.3 心理容量

心理容量主要由营位平均占地面积来衡量,根据中国汽车露营分会的《汽车露营地建设规则》(2006试行)根据规定,汽车营地所需面积=停车数量×(80~120 m2)(1辆车所需的场地面积)×2(保持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系数)×2(场内道路管理中心卫生设施等系数) 。按照以上公式的数据只是在平地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效率的标准数据,如果是起伏不平的场所则需要更大的面积。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用地面积180万m2,适宜建设露营区的缓坡面积约33万m2,如按上述公式计算,可容纳营位750个左右。

可见,生态容量是确定汽车营地容量的最小值,因此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最多可设营位400~450个。在项目实际规划过程中,综合市场需求、场地条件、设计等因素,最终确定营位数为 405个。

4.3 营位类型配置分析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拥有自驾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拖挂式房车营位、移动木屋营位、木屋别墅营位五大类型营位,以家庭营位为主,团体营位为辅。经环境容量和市场需要的综合考虑及计算,最终得出各营位的配比如表2。

4.4 营位设计

4.4.1 营位组织方式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组织方式主要有环形组团式和联排式两种。

(1)环形组团式。自驾房车营位和小汽车营位按环形组团式分布。以景观绿岛为核心,营位布置绿岛周边,呈环形排列。营位局部形成小型公共活动空间,适合团体使用(图1)。

(2)联排式。拖挂式房车营位按联排式分布,由于拖挂式房车尺寸较长,需要较大的空间以方便出入,设计安排其沿主路布置,呈联排式,根据旁入式的位置方向和交通流线,有效利用道路的线性空间(图2)。

4.4.2 营位组成结构

设计合理、设施完善的汽车营位是健康露营的基础。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单元主要由车位和生活区两大部分组成。营位均配备活动账台、户外座椅(带遮阳伞)、遮阴树、活动草坪,满足人们活动需要。另外根据营位类型的不同,分别提供水、电、排污接口。营位与营位之间保留适当的距离,并用0.8m高的黄杨绿篱进行隔离,加强了房车营位的私密性。

5 场地特色分析

5.1 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以更好地为露营者服务。营地不仅提供房车、自驾车露营所需的必要设备,更要满足游人生活、娱乐、休闲的需要。

5.1.1 多元化的住宿设施

营地除了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传统露营形式之外,为充分提升房车露营功能和舒适度还为游人配备了一定量的的房车、高品质移动木屋、木屋别墅、海景篷房、集装箱等多样的住宿设施,使游人拥有多元化的住宿体验。

5.1.2 休闲娱乐设施

营地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户外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园、冰雪乐园、健康步道、索道、真人cs等。另外,作为湖滨型汽车营地,营地充分利用金牛湖这一天然优势,在保证尽可能不污染湖水的情况下,开发了划船、滑冰、钓鱼等水上活动。

5.1.3 卫生服务设施

根据5A级汽车露营地的要求,营地周围设有卫生间、洗浴间、洗衣间以及医疗急救等公共服务设施。园内还配有观光电瓶车和自行车租赁点,方便观光游览。本着“生态保护、绿色生活”的原则,营地设立了垃圾分类、雨水收集等环保设施,减少对自然的污染。

5.2 优美的生态环境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地处环境优美的金牛湖风景区,营地滨湖而建,以湖为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亲水景观。营地周边远山环绕,湖水清澈,满目苍翠;园内古木参天,溪水盘桓,宛如绿色氧吧,是天然休闲游憩避暑之地。园内建筑设计精巧,布局吸取千年园林精华,精心雕琢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季季有景的游园情趣。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湖泊、良好的生态环境无一不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露营需求。

6 结语

欧美国家汽车营地已有百年的发展史,我国的汽车营地建设则刚刚起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作为全国首家符合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游赏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五星露营公园,目前作楸本┮匀国最具号召力的汽车营地之一,必将为北京地区汽车营地发展奠定优良基础学摹本。本研究从场地分析、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抛砖引玉。随着汽车营地的不断发展和国民休闲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营地的建设内容和形式将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1]李 景.房车营地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罗艳宁.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南京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8,24(6).

[3]李 晶.我国房车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10.

[4]毕志强.85%的受访者愿意参加房车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1-02-23(04).

[5]邓 敏.我国汽车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5~6.

[6]李 丽.论中国房车旅游状况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283~284.

第11篇

(聊城市东昌府区水务局,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东昌府区泵站为提水灌溉泵站,大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近年来,东昌府区汛期接连发生强降雨,农田积水严重。原泵站设计未考虑排涝功能,积水难以通过泵站干渠排出。若在东昌府区灌区泵站进水池池墙上安装排涝闸门,能解决泵站干渠沿岸积水排泄的难题,发挥较大效益。

关键词 灌溉泵站;设计安装;排涝闸门

1 工程概况

聊城市东昌府区区管十处泵站,为引黄灌溉泵站,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西部高亢区位山三干渠左右两岸,十处泵站总装容量3575kW,年提水总量约90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0余万亩。在历年的抗旱灌溉中适时开机扬水,确保了灌区农民用得上及时水,为灌区农业连年丰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2 设计安装的必要性

引黄泵站从位山三干渠提水至各支渠,由各支渠向灌区乡镇引水灌溉,提水支渠设计为灌溉渠道,无排涝功能。近年来,我区汛期接连发生强降雨,特别是2013年8月4日至9日连续几天强降雨最为严重;汛期各支渠灌区,都不同程度遭遇强降雨,沿途灌区近10万亩农作物被淹,灾情严重,形势紧迫。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赴灾区,现场指挥,要求把灾情降到最低限度。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第一时间把田间农作物里和农家院内的涝水排出去。经现场勘查通过提水泵站灌溉渠道倒排入三干渠后,由下游三干渠穿马颊河渡槽泄水为一较好方案。为此,拆除了部分泵站池墙,提起出水管拍门,临时排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通过提起拍门泄水的同时,会导致轴流泵叶轮反向逆转,对机组零件损毁严重。若在泵站拆除池墙位置修建排涝闸门,当发生大水时能提闸泄水显得尤为重要。

3 施工准备及施工情况

3.1 勘测设计人员,由我局规划设计室及建设科骨干力量组成,都能熟练掌握水利工程的现场勘测设计工作,对施工图及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安装技术人员在安装前准备的以下资料:闸门和门槽总图、部件图等施工安装用图纸安装用测量控制点位置图。

3.2 项目部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质量;制定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3.3 确定关键高程、坐标控制点保证安装高程点、位置的正确性;清点制造商供货完整性、完好性和设备性和设备数量。

3.4 闸门部件的倒运

闸门主要部件分别从左、右岸方向进场,经左、右岸肩坝运至各站施工现场;监理人员要对隐蔽工程,以及工程主体部位严格审核。

3.5 具体工程情况

根据东昌府区位山三干渠各泵站出水池强高度及提水能力大小,2013年9月,我区对五处较大引水灌溉泵站进行了闸门安装施工:扈庄扬水站修建两套1.2*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张炉集扬水站修建两套1.2*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万丰渠扬水站修建两套1.2*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安太集扬水站修建两套1.2*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王铺扬水站修建四套1.2*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针对其它五个较小引水灌溉泵站:报本堂扬水站、康营扬水站、前程扬水站、斗虎寨扬水站、曲庄扬水站,分别修建1.0*1.0闸门,配备手电两用启闭机;电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依靠电力控制启闭机升降闸门,当天气条件恶劣电力条件中断时可以手动升降闸门及时排泄涝水。该工程于2013年10月竣工。

4 起到的功能及实际效果

安装闸门后,各支渠灌区遭遇强降雨后可通过闸门反向临时向位山三干渠排泄涝水避免农作物遭遇涝害;位山三干渠水位较高时可以提闸引水,降低引水能耗;避免因叶轮逆向反转对机组造成损毁,使扬水泵站真正起到旱能浇、涝能排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都市新区;公园;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一、项目背景

陈行公园初建于1998年,占地总计五十余亩,为一小型综合公园。园中原有贯穿东西的水渠、灯塔、小戏台、紫藤架、门球场等景观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的公共绿地。

二、现状分析

原陈行公园因年久失修,园景凋敝;地形低洼平坦,因标高低于毗邻的浦星公路,雨后积水;植被层次较少,品种单调,缺乏季相变化。

三、规划设计:

1.与城市性空间的有机融合:公园属于都市自然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在都市新区的规划布局中,它与城市性空间相互联系形成结构链,与不同的开放空间有机融合。自然开放空间与周边城市过渡空间从模糊到明晰,功能适合,追求质量以形成整体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布局。

通过系统布局分析,都市新区浦江镇的建设伴随着M8轻轨的开通需要这样一片自然开放空间,符合“一镇一园”的规划格局,原陈行公园的面积已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规划原陈行公园与毗邻的现有绿地、环岛拓展成为更为完整综合性公园,成为都市新区的绿肺。

东侧毗邻浦星公路、M8号线使交通便利了,但也带来噪音与灰尘,为了防尘隔噪,整个基地东侧有高约6米以上起伏的地形及郁郁葱葱的林带。

北侧毗邻江月湖——新区未来最美的一面湖水,故将主入口集散空间设于北侧,并将包含入口广场、滨水溪流、中央景观道的景观主轴线与江月湖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入口门楼这一景观建筑的体量也作了一定的夸张以与江月湖相匹配;江月湖东侧绿坡畔半地下的停车场也为公园合理利用。

西侧毗邻商业街与居住区,次入口设于该侧,公园原有的门房等园林建筑也作了简约包装利用。

陈行公园改造更新后的水系通过涵洞与周边河网水系沟通,并通过小型水闸、溢水管道、暴雨强排泵等设施调节公园水系水位与水质。

2.保存历史内涵,体现时代特征:基地景观规划设计前,笔者除了对上位规划仔细

分析与把握之外,还对基地作了较为深入的现状与周边环境踏勘并作了居民调查访问,力图能发挥每个地块的个性特质的同时能让居民乐在其中,以期达到空间场所内涵与景观的契合、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公园改造更新设计借鉴应用了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有机更新、场所和文脉、人本主义、生态设计、场地使用后评价等等理论,最终选用了不规则有机形式语言作为公园的改造更新方案。

出于对陈行公园历史积淀的尊重,大规格的乔木、门球场等均得到保留在新的规划设计中,灯塔位置则调整至立跃路交通环岛内,更新改造后,这些保留着原陈行公园历史记忆的树木、标志还在那里,且有旧貌换新颜的风景。公园更新改造也因大树的保留在建成之初就有了很好的风貌。

随着时展,原陈行公园除了面积拓展了之外,公园管理也从封闭到开放,公园本身也从较为单一的散步休闲的功能到动态、参与性更强较为符合的公园,吸引的居民年龄层次也从老幼为主体拓展为各个年龄层次合理搭配,为附近居民喜闻乐见并随着都市新区建设影响进一步在扩大。

3.规划设计中的不规则有机形式语言应用:遵循场地现状公园改造更新设计选择了

不规则有机形式语言,线性的走向、体量与空间的组合无不多变的看似偶然,却又与空间各要素轻巧联系。

宽敞笔直的入口轴线、几何形的入口广场、较大体量的门楼等组成了全新的具有对

比性的空间要素和谐的将基地纳入了都市新区的总体规划架构中。园区内部园路多为自然流线形,因地制宜的展示了空间形象与视点序列。

桥、堤岛、平台等等规划布局形成了水陆不规则的边界,水体或叠瀑、或蜿蜒潆

洄或开敞辽阔,成为园区最为优美丰富的风景。水源头设计成为叠瀑和溪流与湖泊相连,湖中布岛,围绕水体布局滨水步道、平台、茶座等等景点,漫步其间,流水咚咚,身畔坡上林木秋色正浓,一派诗情画意

地形骨架塑造是园区改造更新的重点,传统的挖湖堆坡的手法,完善了水系布局

也解决了现场低洼土方不足的问题。水系与地形的完美组合让园区竖向空间更加丰富完美,景观步道蜿蜒其间,步移景异的传统园林中才有的惊喜在改造更新后的空间也常能体验到,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坡顶的树丛、景观建筑强化了地形的起伏,对园区竖向空间塑造也有较大影响。浦星路一直延续的绿坡框架在该整个新园区也得到了延续,结合坡地的林带有效的起到了防尘降噪的作用,但绿坡竖向空间塑造在园区一侧做出了自然化处理与园区内部地形有机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新建绿地的西坡毗邻居住区与商业街地形舒缓,缓坡配以色叶林、花灌木片林、游步道,结合合理设置的小广场、木平台,形成休闲、观景和活动交流的空间。

4.生态性:该原则贯穿园区改造更新规划设计始终,合理考虑场地的形式到植被

的现状,创造一个生态效益匹配上位规划的都市新区自然开放空间是设计的最终目标之一。

从生态学视角入手,改造更新设计使该园区从根本上适应“绿色”的用途,而这

也正是都市新区自然开放空间应有的位置。

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园区的地形、植被、水体、道路、景观建筑、户外家

具等等元素。

植物配置注意体现生态园林理论,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合生态植物

群落,以塑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空间。植物品种也由原有的不足五十种上升为百余种。

5.以人为本: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贯穿亲水、亲绿、休闲的空间塑造过程始终。

健身场地、亭廊花架、儿童游戏场场所、运动场地、观景品茗场地等等场所的设置均与客流的生活或活动息息相关且与园区的景观有机融合,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不自觉的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设计之初的踏勘访问发现问题以及园区改造全程的定期回访为园区改造更新弥补了许多缺憾。设计中自行车停放点、及部分户外家具的设置均是通过观察或访问最终确定的。

设计回访中得到受访者对园区改造更新的肯定与赞美,喜悦之感油然而生,但缺憾还是有的,如因建设经费等因素未能付诸实施的规划构想等等。

6.注重细节:“简朴亦可富足,如同繁杂亦可贫瘠”——H.Tessenow

都市新区的自然景观开放空间设计经过了空间与内涵的组织后,在空间、尺度的互动关系之中逐步细化、深化。细节决定了场所的特质,空间细部的架构、整合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不仅是形式上的塑造同时也提供了智慧与玩味的空间。

6.1:因为是旧公园改造,现场遗留有建筑、假山和大树,特别是一些水边的垂柳,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为了保留这些大树,对原设计道路、水系进行绕道修改,以确保原有大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虽然是细节,但这些大树与新公园完美融和,构筑了新公园的框架,达到了优美的景观效果。

6.2:水系是这次公园改建的重点,水系做成自然泥底,还是用有过滤装置的硬底,对此我们请了很多专家,对两种方案通过反复论证比较,最后借鉴中国古典园林水底打井的工艺,使水系变成活水,并预留管道以备与公园北面规划中的6万平米大湖对接,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水系清澈见底,不仅节约了造价,更完善了自然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