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激励过程

管理学激励过程

时间:2023-09-22 17:0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激励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激励过程

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3)02010603

收稿日期:2012-10-20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2012HSJY03)

作者简介:周 峰(1969-),男,安徽合肥人,讲师,主要从事管理学教学及研究。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可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科基础。其教学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的一门系统研究管理全过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管理技巧,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培养管理素质,提高学习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和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也有较大差别。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根据专业的性质和课程的作用,区别对待讲授的理论深度和侧重点,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要有所区别[1],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一致,突出不同专业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此外,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又要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好铺垫,更加重视整个管理课程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因此要对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选择性删除,对内容进行优化。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发展很快、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案例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实践,增加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管理实践,将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沿革、经验教训和重大的管理创新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材内容的每一章中都需要增加与章节内容相关的管理案例,和学生研讨一些相关现实热点问题(比如近期欧洲陷入经济危机,美国经济衰退) 等。选择典型案例,以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2]。

三、教学基本原则

(一) 注重实践

管理学理论性虽强,但最终还需回归应用,强调实践。因此,《管理学》的教学在重视概念、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强调必须结合丰富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讲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实现教学目的。比如,在讲解激励理论时,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下家长是如何激励他们学习的,哪些激励对他们有用,哪些激励没有用,为什么没有用,从而引出有效激励的要素和必经的过程[3]。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企业、社会参观、调研;设计管理场景,由学生自主设计、讨论并形成管理方案;让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参与企业实际经营问题的诊断与分析等,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从管理理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基本的管理技能。比如用激励理论分析学校奖学金的设置、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大学校园中的逃课现象及解决途径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二) 以学生为中心

突破“教师主导”型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树立起自主式、探究性的学习理念。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限度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效果如何,主体的作用很关键。调动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是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除以学习内容吸引外,还应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实现自主学习与自我控制,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使学习从令学生们痛苦的“负担”转化为使学生们感兴趣的“追求”,构建一种“目标激励+兴趣体验+必要的规范管理”的“快乐学习”体系[4-5]。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尽可能“精讲”,学生“多思”、“多讲”,构建生动活泼的互动式课堂。以教学手段的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拓展学习空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学习的根本性变革,努力建设“教师精讲-举例与案例-学生发言-师生讨论”的节奏化、生动活泼的现代课堂。经过实践比较,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很适用于《管理学》的教学。

(一)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企业运营实际,提高和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管理教学的实务性、应用性。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地方化的案例来讲解管理学知识。选取规模较大的地方性企业,组织或安排学生深入企业管理第一现场参观、调研,指导学生自己收集、编写案例,对企业实际经营问题进行诊断与分析,锻炼和提高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概括、分工合作、组织协调、语言表达、竞争意识等多方面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而与一些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选派学生实习锻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实现高校与企业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3,6]。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极大地促进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习者的体验与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课外搜集素材,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运用角色扮演、即席发言、现场会议等情景模拟形式,让学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从中学习和运用管理知识及操作艺术,在体验中学会管理,掌握技能,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员工的招聘:有学生扮演招聘主管,有学生扮演应聘者。扮演招聘主管的学生,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应聘者,就不能采取统一的应对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在表演过程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增强自信心[7]。

(三) PBL法

PBL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教师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育,把教学内容设计在问题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参考书,进行探讨,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改变了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了教学效果。

五、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全面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取消传统的期末单一卷面考试考核形式,采用综合考核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习态度、平时学习表现[8]。

(一)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分值50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课堂纪律,包括考勤、课堂表现等,分值10分;第二,课后作业及随堂阶段性的考核,分值20分;第三,实践报告及案例分析,分值20分。第一次课就让学生明确考核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习。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考核,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动态调整,促进教学过程管理。

(二)考试内容的改革

期末考试分值50分。期末考试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命题,试卷既要体现课程的特点,又能符合教学要求。命题时注重将基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试卷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素质题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查教学效果。成绩评定后,任课教师要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全面总结学生的答题情况,查找教学薄弱环节,以便于整改。

六、教学效果

教改对象:淮南师范学院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1班为教改实验班,专业2班为普通班。考试科目为《管理学》,考试试卷共124份。

方法:考试试卷内容按照考试大纲规定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同时对教改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考核。根据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主观题由任课教师采用流水方式进行阅卷,客观题采用计算机阅卷,两次核查,专人统计分数。

结果分析:将教改实验班和普通班每名学生的学号姓名、每题得分、总分录入计算机,采用Excel 2002 和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表1。

两班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

七、 结论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高校改革的永恒主题。《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尤其是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来说,应深化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思想,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08(10):7-9.

[2]楚金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新乡学院学报,2009(8):167-168.

[3]许华.《管理学》案例教学改革思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7):38-40.

[4]单凤儒.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改革[M].北京:中国管理科学文献,2008:350-351.

[5]王 涵.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世纪桥,2011(13):103-104.

[6]马俊苹.管理学案例地方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4):36-37.

第2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管理学原理 管理实践能力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现在的高校在经济和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管理学原理》这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在管理活动中应遵照什么样的理论,另外改善其思维方式让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1]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最终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为了这个目的,笔者尝试着在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原理》过程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借用心理学理论,通过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乐趣,其表现为以下方面:[2](1)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其工作与学习就会显得无趣,只是被动的学习,这主要的是外在因素的影响(2)内在激励强而外在激励弱时,其工作与学习就会充满激情。(3)内在激励弱且外在激励也弱时,其工作与学习就会变成负担和累赘,让人感觉毫无意义,同时将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4)内外激励都强时,其工作与学习也将变得多姿多彩并且具有很强的诱激力的报偿。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参与式教学方法依据心理学理论,在人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之间找到关键所在。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也是心理学观点之一,对于人的外在需要,则是指人受外在因素影响,对外在需要所针对的目标和诱激物无法控制,而内在需要与之相反。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1.情景参与与角色扮演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可以通过游戏、小品、实景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管理场景,让学生模拟并参与实际情境,并在中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所要解决的管理关系与矛盾;或由角色扮演者现场处理问题,模拟决策,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各个扮演者的处理是否恰当。例如,在教“领导艺术”这一知识点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情景参与“领导协调艺术”,设计一个情境模拟“领导协调艺术”的实际运用,并让同学们在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按要求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对“领导的协调艺术”有了很深的体会。每个参与的同学都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情境中许多问题的周到考虑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不同角色在情境参与和角色扮演中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锻炼。

2.“头脑风暴”法

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于1939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法、BS法并在1953年正式发表。但我们都有疑问:何为头脑风暴法?其实这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样就能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比如笔者在教学时讲到“管理者的素质”这一知识点,就开始让学生用头脑风暴法讨论“你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由于此方式是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从而使得讨论的气氛热烈,但又不失轻松与和谐。这种方法既扩充了书本上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互补,这种互补是充满智慧的,这样就有效地做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外头脑风暴法经过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比如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

3.案例讨论法

参与式教学中的案例讨论区别于一般的案例分析,就在于其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著名的学者托尔曾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境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4]通过实践总结《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笔者在现实教学中选择的案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真实性及时效性,即在课堂讨论的案例素材一定要是最近5年内发生的,且是在企业管理中发生的真实事例,其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多元化和趣味性,就是通过找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既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轻松愉悦,又充分表达自我的观点,并提高学生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的能力。比如,笔者就刚发生的三鹿奶粉问题进行分析,以讲解企业危机管理,在讲解企业并购时,讨论汇源并购案,在讲解有关企业知识管理和技术管理时,讨论刚上映不久的电影——《功夫熊猫》。(3)启发性,即在教学案例中必须涉及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深化认识基本原理,并对其有自己的理解。

第3篇

摘 要:《管理学》是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素质和管理绩效观,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管理学 实践教学 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66-03

高校《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了解管理的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具备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层管理者的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文章总结实践教学经验,并进行文献调研[1-3],设计了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1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地位:管理学课程实践是一座桥,桥的一端是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桥的另一端是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课程实践应运而生。

(2)实践作用: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因为管理学本身理论性强,比较枯燥,课程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目标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依据教材,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四大管理职能。

(2)能力目标:①制定计划、编制计划书的能力;②绘制组织结构、编写职务说明书的能力;③有效激励下属的能力;④控制会议时间和进度的能力;⑤解决实战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具备基层管理者应有的素养。

3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对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管理学课程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但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而且该专业招收学生中往往是女生较多男生较少,所以班级整体比较内敛、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对象分析,采取了针对措施。第一,实践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可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实践小组的划分要综合考虑性别和性格因素,每个小组5~6人,必须男女搭配,而且每个小组至少1~2人性格开朗,积极活跃,这样可以带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4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重点是管理的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为实践学时有限,所以针对这四大职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分别设计实践项目,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项目,共有5个实践项目。

(1)策划一台班级晚会,制定计划书。(划能力)

晚会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如2周一次的团日活动、元旦晚会等,所以这个实践项目对于大一学生非常适合。

(2)调查本校组织结构,绘制组织结构图,编写职务说明书。(组织能力)

社会调研有一定难度,而调研本校相对简单,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实地职能部门咨询访谈,来完成这个任务。

(3)如果我是班长――为班级制定激励计划。(激励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最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所学知识,为班级献计献策。

(4)某研究所周五下午例行会议的控制。(控制能力)

这个实践项目主要是对会议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何把会议精简又能处理所有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是学生需要解决的。

(5)实战分析――视频案例:黄女士的蜂蜜事业。(综合能力)

这是个视频案例,选自赢在中国第一季,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决,可以调用所有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例演示法。第一个实践项目是晚会的策划和计划书的制定。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足球比赛策划书,讲解其中的要点,比如计划书的框架组成、5W1H的体现等,给各小组制定晚会计划书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2)调查访问法。第二个实践项目是对本校组织结构进行调研,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给学生讲解调查访问法一些要点,然后各小组可以用互联网搜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完成任务。

(3)头脑风暴法。第三个实践项目是以班长的角度,为激励班集体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完全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应用所学知识,放开思路,大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4)启发引导法。第四个实践项目是对会议出现时间拖沓问题的解决。引领学生回顾管理中控制的类型和含义,以此启发各小组如何使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解决问题。

(5)视频案例法。第五个实践项目是一个视频案例,视频能声情并茂地展现问题,吸引学生,激发最大的热情和兴趣。

6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学时

根据所在高校情况,制定实践课时为12学时,具体分配见表1。

7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组织

7.1 实践的教学组织流程

上文设计的5个实践项目,在学生分好小组之后,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组织流程如图1所示,有6个环节。

第一步,布置实践项目。首先把实践项目布置给学生,并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步,搜集资料。学生理解项目的内涵和要求之后,各小组就要搜集材料,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等等,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用资源。

第三步,小组讨论。在搜集资料后,各成员带着自己搜集的材料,在自己小组里面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并撰写项目报告书。

第四步,成果汇报。在撰写报告书后,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人,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

第五步,教师点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尚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

第六步,成果完善。各小组在听取教师的点评后,修改和完善报告书。之后开始第二个实践项目,以此循环。

7.2 小组成员角色分工

根据学生人数,5~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的角色应有:组长、资料搜集员、记录员、撰稿人、发言人。

组长主要负责主持大局和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产生。在小组讨论中,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冲突,组长就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

资料搜集员必须是全体小组成员,组长对需要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分工,避免对资源的重复搜集。

记录员应该有1~2人,负责记录和汇总小组讨论中所有成员的发言。因为小组讨论时可能比较激烈,出现的意见比较多,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文字工整、具备速记能力的人担任此角色。

撰稿人负责对汇总后的发言再提炼总结,撰写成果报告书。因为信息量较大,需要撰写出结构清晰、辑缜密的报告书,所以组长应该任命本组中思维逻辑强的人担任此角色。

发言人负责在全体班级成员面前,用课件的形式汇报本组成果。因此组长应该任命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课件制作、不惧怕三尺讲台的人担任此角色。

8 管理学课程实践的教学评价

采用综合考评的策略对各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实践成绩由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两部分组成,即“实践成绩=成果考核成绩(70%)+过程考核成绩(30%)”。

其中,成果考核方法见表2,过程考核方法见表3。

9 结语

文章设计的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多年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秋霞,高洁.管理学课程多样化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28-129.

第4篇

在组织资源中,人是组织中最具可塑性和能动性的资源。在组织运行过程中,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其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率。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饱满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下开展工作,是组织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管理问题。根据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结论,人是有各方面的需要的。针对人的需要,给予其一定程度的满足(激励),能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成员的需要,因人、因时各有差异。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基本方面,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这五个方面具有由低到高的顺序和层次关系。根据组织成员的需要特点,分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选择合适的激励因素和激励方法进行激励,如股权激励、职位激励、金钱和物质激励等。通过激励,使组织成员对未来充满期待,并努力为获得新的激励而充分发挥其潜能,促使其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同时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或开展技术创新与发明。实践证明,激励是组织成功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也是被众多成功组织验证了的有效措施,诸如微软的成功、海尔的成功、新东方的成功,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运用激励手段,成功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日益发展壮大,也使其成员全面受益,呈现出组织与成员双赢的局面。

激励创新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激励方法(或手段)刺激和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尽心尽职、献计献策,是组织提升技术、改进工艺、发明创造、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管理过程。它的基本模型是:

成员需要――激励机制――有效激励――激发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运行不是自发的,而是在管理活动的自觉控制之下进行的。组织实际运行的状态和状况,往往与预期会有差异和出入,这就需要对组织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使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从而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组织类似一部由多部件和多系统构成的机器系统,其运行的过程中,诸如运行状态监控、速度调节、运行程序、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就是一个系统的控制过程。组织运行如果缺乏控制,就像机器会发生“飞车”现象,就像脱缰的野马放荡不羁,到处乱跑,偏离目标和迷失方向,最终酿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虽然涉及组织整体,但往往更多地在组织的作业系统中发挥作用。作业过程,就是计划和任务付诸实施与执行的过程。如财务预算付诸执行的控制――预算约束、研发中的进程控制、生产中的进度、产量和质量控制、销售中的价格和市场控制,等等。在控制管理过程中,如果组织运行速度过快,就要减速,如果组织运行速度太慢,就要提速;如果运行过程有冲突,就得缓解和消除冲突;除此之外,还要对组织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否有效率?效率是高还是低?与预期目标或指标有多大的差异?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将信息、数据和材料完整地反馈到决策端,便于组织做出新的决策。可以说,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过程和管理过程,就是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处在本过程的终端把关环节上,而且为再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与依据。控制原理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控制保证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二是要通过控制将组织运行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客观全面地反馈给组织的决策端。

控制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活动――借助监督、调节、约束、评价、反馈的方式,使组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并将组织运行的数据和结果客观全面地反馈给组织决策端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计划与任务执行――监控――平衡调节――问题诊断――反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管理的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的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它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涵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的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第5篇

一、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模糊的原因

(一)对实践教学法认识不足在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点的影响,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劳民伤财”,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去引导,但实际意义不明显,因此不愿改变现状。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难以评估,因此也不愿尝试。另外,许多高校领导也没有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对实践教学缺少有效的支持,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教师不愿主动从事实践教学的研究。

(二)缺乏从事实践教学的技能和经验随着实践教学在各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管理学教师进行了实践教学的课堂尝试,但由于很多教师缺乏从事实践教学的必要技能和经验,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效果还不太理想。其一,很多管理学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课前准备。很多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全在课堂的发挥,准备不准备都影响不大。因此,他们没有周密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详细的实践授课计划,这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其二,有的管理学教师的课堂控制力不强。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有的教师的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觉得实践教学无从下手,使学生的整个实践活动缺乏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参与兴趣不高。其三,大多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的感性认识不够深入,难以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与情境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教学中,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刻认知,将实践教学与学生实习混淆起来,认为学生实习就是实践教学。而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案例分析。事实上,管理学实践教学有很多模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团队游戏、头脑风暴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其中有很多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未达到预期效果。有的教师在实践教学后不善于分析和总结,从而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这些因素均影响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探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管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探究和体验,从而完成各种教学活动。

(一)实践教学准备阶段:妙在设计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选用的实践教学方式要符合教学目的,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与一定的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更准确地把握现实。我们可以根据管理理论的不同知识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管理能力。作为一名管理学教师,应该对管理学的整体知识有全盘的把握和精准的剖析,这样才能为不同的管理知识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方式。当然,从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来看,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还远远不够。为了使课堂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推行,我们还必须对每一项实践教学的细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知识点的链接、时间的分配、道具的选择、进度的安排、问题的置入等等,都应一一设计到位,以避免课堂实践教学秩序的混乱。

(二)实践教学实施阶段:贵在引导实践教学实施阶段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阶段,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淡化自己的权威主体特征,将“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导整项活动;但同时教师也要在全局上对教学节奏做出有效控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1.破冰。在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的开始阶段,有时会因学生的拘谨而出现冷场的现象,有些同学处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望态度。在此阶段,教师应该与学生就实践教学的目标达成共识,不仅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内容,还应让他们认识到实践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增强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意愿。如果此时教师仅仅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对学生积极情绪的调动、注意力的吸引和保持等,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可采取一些“破冰”的方法,有效打破沉寂,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提升心理兴奋度,激励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2.纠偏。在“舞台”上主导的学生,有时会因对管理知识或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有误,而出现“跑题”的现象。这时管理学教师应先静观其变,看是否会有学生主动出来纠偏。若在一定的时间内,“跑题”的实践活动仍没有导入正题,管理学教师应及时出面点拨,培养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纠偏的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解决问题。3.催化。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帮助和加速物质转化的中间媒体,它本身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转化过程却离不开它。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像催化剂,促进着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离开了教师的催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就难以深入和取得预期效果。教师的催化角色就是通过一些促进相互沟通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信任、支持的心理氛围,推动他们不断思考,促使各种思想的撞击和融合。这种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链接起来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及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教学评估阶段:重在反馈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在实践教学的评估阶段,首先,管理学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应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管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认知。其次,管理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中肯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再者,在课堂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应从优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管理学的实践教学评估,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完善实践方案,进而提高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效率和实效性。总的来说,管理学的实践教学的实施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刘金文单位: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第6篇

关键词:学院发展;公共管理;发展战略

一、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一种综合了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是一种学科,对公共组织、政府组织等进行研究,明确各组织的学科群体系。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且还在不断的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二、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阐述

1.内部整合战略的应用。充分的利用各大学院内部资源,对公共管理学科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促进校内公共管理学科与地区之间公共管理实践的相互结合,使二者可以深入互动,以此来提升公共管理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的内容集中在打破当下校园内部不同学科专业隶属界限,并对学科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全面实现专业整合。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当成主要的学科集群来看待,结合一些强有力的工作模式,对政策进行调整,并将公共管理学科当成当下学院学科新增长点来看待,集中院内的资源促进其发展。当下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一般都是集中于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一种应用型学科,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各种力量进行整合,并通过共同承担的形式,来做好项目研究以及跨学科培养,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2.外部联合战略的应用。学院方面不但要抓住时代所赋予的各种机会,同时还要尽量多的挖掘各种资源,全面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是一种比较全面的战略,不仅要政府和其余的部门相互联合,同时还要构建项目实训中心,打造实训基地,让所有的教师都可以真正的步入到公共服务工作前线中去,提升教师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理论化的市场服务工作体系,通过各种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的科研水平,促进其形成良性循环结构体系。学院方面还要和国外的一些著名院校或者是著名的科研机构相互结合,强化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深度以及合作深度。在院校内部,选择一些潜力比较大的学生或者是教师,将其送到国外来学习先进的经验与学员公共管理学科的技巧。3.横向发展战略的应用。学院方面不仅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应当尽量的做到集思广益,多吸纳来自于社会的资源,促使校方可以真正的做到横向发展,解决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院横向发展战略包含了社会需求与校内实际需求这两个方面,要积极的对学院所在地区优势专业进行申报,并适当的拓宽公共管理学科范围。4.纵深拓展战略的应用。纵深拓展战略是学院发展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需要全面综合社会需求与校内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利用当下社会学术繁荣与崇尚科学技术的机遇,积极的对各种资源进行协调,并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及MPA,实现纵向拓展,减少来自于外界的威胁。

三、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措施

1.提升学科队伍综合素质。所有的组织想要正常发展,都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团队,并不断的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吸纳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人才,人才也是团队组织最核心的资源之一,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相关联。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学科的正常发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尽量的增加投入,利用外部引进结合自身培养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走向专业化。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要积极的相应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家学者的号召,吸纳其先进的理念与公共管理方法。尽量为这些专家学者提供优厚的工作条件与待遇,从中寻找学科带头人。观察教职员工,在员工中寻找最具潜力且个人能力比较强的在职教师,将这些教师送到国内外各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比较深入,或者是发展比较快的环境中进行培养,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学科带头人。从外部引进高水平专家,可以带动学科发展。让学院内部的教职人员可以和领域内的专家零距离接触,学习各种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这种老带新模式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但是成本比较高,聘请来的专家学者对学院的忠诚度也比较低。学院内部自主培养学科带头人,不仅需要耗费的成本比较低,同时这样的带头人自身忠诚度也比较高,便于日后工作的开展。但是自主培养成长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只能实现个人成长,如果教师转业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离开岗位,还会出现师资流失的问题。所以需要将引进来理念和内部培养模式融入到一起,不仅可以带动公共管理学科高速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一些专业化的人才,营造出更加理想的学术氛围,全面提升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吸引力,避免出现师资流失等问题。高校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之一,高校及相关学科想要正常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支撑,必须要做好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才能保证高校的正常发展。教师工作强度比较大,需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家长、院方以及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所以心理压力比较大。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激励方式来对教师进行激励,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需求差别方面的问题,会导致激励手段出现短暂性缺失。所以要综合地区文化以及学校教师特点等,构建更加完善的激励工作机制,言出必行,进而调动学院内教职员公日常工作积极性,带动教师的工作激情。2.对公共管理学科下的所有专业进行全方位整合。当下许多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下属专业都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学科的正常发展,所以需要对当下现有的专业隶属进行整合,将其规划到公共管理学院旗下。该处理方式优点比较明显,不仅可以帮助院方对学科进行统一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充筹兼顾,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院方可以按照当下国内的实际发展形式,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突出日常工作的重点,并加快相关专业的发展速度,借助专业化的力量来进行全方位推进。将所有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都整合到一处,便于后期专业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强调学科群整体发展优势,提升发展速度。

四、结语

上文首先从纵深拓展战略的应用、横向发展战略的应用、外部联合战略的应用、内部整合战略的应用四个方面,对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之后分别从对公共管理学科下的所有专业进行全方位整合、提升学科队伍综合素质两个角度,提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措施。希望可以为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聚合方向凸显特色拓展国际视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思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4:2.

[2]林亦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公共管理学报》创刊十周年青年学者高端研讨会会议综述[J].公共管理学报,2014,04:136-138.

[3]具有国际视野探究中国问题服务社会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2+99.

[4]赵景华,邢华,姜玲,陈红霞,温锋华,王伟.学科融合发展趋势下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特征[J].规划师,2012,09:25-28.

第7篇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246-04

蔡奇轩(1978-),男,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陕西西安 710063)

管理的成效在于人心,而人心经营要懂得人性。古人说:“凡将举事,令必先出。日是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借助科学奖惩的心理和行为强化作用,激发积极的心态,建立有序的学习工作规则,增强团队的绩效,这就是一个有效的激励过程。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这种吸引力和推动力,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出一种自动力,使得个体由“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而现今的大学生们正是缺乏这种“我要做”的热情和动力,那么将激励理论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将对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激励理论概述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而沙特尔(Shartle)认为,激励是被人们所感知的从而导致人们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或为完成某个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驱动力和紧张状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激励是通过对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的影响,引导、维持或改变人们的行为,以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活动。

管理学中主要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分别是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把关于如何满足需要的研究作为对激励的探索,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最为著名的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倾向于行为本身,重视行为结果的反馈作用,以及行为的定向塑造和控制,是研究激励目的的理论,典型的是强化改造论、归因论和挫折论;过程型激励理论侧重于动机产生的认知过程及行为结果的反馈,即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主要是期望概率模式理论和公平理论。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激励理论适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原因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它不同于科研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与后勤管理,而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管理目标的特定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定位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管理系统、评价方式等,都要围绕这个教育培养目标开展相应的工作。而激励理论正是通过需要、动机、行为、满足的基本模式,诱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内在状态出发,把人的动机系统激发起来,充分发挥技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对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第二,管理手段和方法的特殊性。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信息的开放、价值选择标准的开放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打破传统的单一结构和封闭模式,表现出更强的包容性、科学性,建立管理新理念。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因为激励理论构筑在“需要”与“目标”的客观规律之上,将心理学与管理学紧密结合,联系外部刺激与内在动力,是最为科学的方法论。第三,管理对象角色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在判断是非、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倾向和平等观念。激励理论中的期望概率模式理论、双因素理论、波特尔一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和公平理论均可以得以适用。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得到应用的机理分析

激励过程包括三个要素:第一,需要。就是欲求,指个体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即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和欲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作为刚刚成年的青年人,他们需要关心与引导,需要信任与理解;作为在校学生,需要成绩和学分,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栋梁,他们需要机会与挑战,需要舞台和鼓励。需要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第二,动机。动机是将需要转化为行为的枢纽,是行为的心理动力,它引发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并由于行为后的有利结果而强化行为,根据动机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源于自身,比如说学生对某项活动和某个学科本身的兴趣、收获成功之后的满足感和创造后的喜悦等;而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原因刺激从而对人诱发出来的动机,如物质条件、奖惩制度等。第三,行为。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形成的精神状态即意识,当意识表现为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是一种内在行为。

第8篇

郭慧婷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当代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差异性,探讨本土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文化差异 本土文化 比较管理

一、比较管理学及研究方法介绍

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工业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杨海涛(1985)提出比较管理学具有跨国性、整体性、自觉性、时空性、跨学科性、可比性的特点。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分类,曹增友(1987)将比较管理学的主要应用研究方法分为比较研究法和类比研究法两大类,同时辅助以其他研究方法。根据邓荣霖教授的观点,,将比较管理方法分为四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二是横向比较法;三是企业主体从企业的视角看待管理;四是多元分析法。

本文拟运用横向比较法,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共同点与差异性,从而分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或实践道路。

二、西方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为起源,故本文中选择美国背景文化以代表西方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国家,更加注重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侧重分析员工的需求、报酬体系和工作乐趣。

西方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第一,关注个体考核体系,具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等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第二,晋升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权利化程度低,实行人才的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比较重视,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按照教育水平的高低分配薪酬,之后,能力在员工的职位调动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员工的晋升与选拔均具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竞争过程比较公平。第三,薪酬激励方面,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具有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关注员工个人的福利计划,员工有自主选择福利条款的选择。

三、中国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两千多年来,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为信奉“仁”“礼”“义”,强调群体生活和合作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社会取向也对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本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考核方面,受到本土文化中权威倾向的影响,在员工考核主体的选择上多为上级单向考核,考核内容更加强调“品德、能力、业绩、勤奋”等因素,考核过程容易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此外,受到人际关系影响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制度往往易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缺乏经验。第二,晋升方面,员工的晋升强调资历和经验,员工晋升渠道狭窄,晋升机会缺乏,能上不能下的行为较多。人际关系在晋升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员工的调动与晋升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平衡集团关系的手段。第三,薪酬方面,中国员工“不患寡而患不均”,注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薪酬发放方面缺乏激励性和竞争性。

四、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启发

针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为改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员工培训。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制度是薪资分配、员工培训、职位调动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评定,并对做出特殊绩效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以此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薪酬计划,弘扬“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建立具有竞争性特点的薪酬同时,重视员工福利薪酬的发放。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曹增友.比较管理学[J].科学管理研究,1987,5(2)

[2]杨海涛.国外比较管理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5

第9篇

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传统终结性评价由于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过程。而发展性评价则立足于过程方法,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视角通过具体可行的评价方法诊断教学过程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逐步达到质量管理学将知识传递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和提高,以及课程特点和专业背景紧密结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质量所做的价值判断。以结果为导向的终结性评价即使决策无误,依然无法挽回已然形成的资源浪费。课堂是大学教学最基本的组成细胞,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然而,大学的特点又决定了师生之间关系的独立和松散,重教轻学的思想使教师更多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忽视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整合,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有效性的诊断,还是对大学生涯个人发展的评判。如果站在发展性评价的角度,运用过程方法将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放在贯穿四年大学生涯的每一个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优势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和意见,就能有效降低过程的无效性和资源的浪费。

一、质量管理学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当代学生,无论所学专业背景是什么,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与质量息息相关。质量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质量管理学的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使用者运用质量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质量管理学的学习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将知识传递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和提高,以及课程特点和专业背景紧密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

(一)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获得何种身份,都是质量的创造者和享受者,都需要拥有面对和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质量管理学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二)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是一个假设检验过程。教学的动态发展完全受制于教学情境、教学主体、学生现状等可变因素的影响,没有一种完美方法可以畅通无阻。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都不是将学生划分等级,而是希望通过评价了解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以及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反馈[1]。依据相关问题诊断结果得到改进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课程后续活动的开展和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2]。

(三)突出评价的过程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考核,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突击复习达到考核目标。而质量管理学的学习效果是由日常教学活动串接而成,它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并运用过程方法识别、测量、改进,确保每一个教学过程的质量,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通过过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变化,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帮助。

(四)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都会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入学条件所限,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个体差异则更为明显。独立学院的学生拥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但由于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部分班级学生学习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由于前期基础文化课挂科较多,直接影响后期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因高考失利产生的心理阴影,呈现出自卑感重,受挫能力差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尤其是对于学困生,需重点关注,通过挖掘其发展潜力给予其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五)凸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而在质量管理学教学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中,评价者是教师和全体参与活动的学生。评价采取的是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求知、探索和努力的过程。

二、质量管理学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课堂永远是教学理念实施的主阵地[3]。要想站稳教室的三尺阵地,在备课、备学生的基础上,更要设计好教学的过程环节,吸引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在案例分析、主题辩论环节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责,控制时间资源,记录学生发展变化,以实现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诊断和改进功能。

(一)授课对象的信息收集及时向教学干事、班主任和其他代课老师了解上课班级的生源情况、学科背景、学习态度、班级学风等信息。经过调查发现,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文科学生擅长于发散思维,理科学生更擅长逻辑思维。大二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学习热情较高,但是,前期先行课程没有开设,问题讨论中缺乏理论支撑,思考较为片面。大三学生理论基础宽泛,知识迁移较快,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深度,但是学习纪律性较差。因此,在授课之初,教师需要针对班级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二)评价目标和指标的确立质量管理学课堂引入发展性评价的目标基于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无论是建构主义理论还是后现代主义关于教育的研究,其核心思想都是创造机制,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而且更应该通过项目小组团队的合作,通过问题讨论、辩论,在同学之间形成多边互动,从而激发思想的火花和对知识的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质量管理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体现其过程特点,评价的重点在于各教学活动的实现。质量管理学具体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三)教学过程评价的诊断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日常化,可以清晰全面地记录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在教学前期的评价中由于不涉及考试的问题,可以按照实际评分再化为百分制进行。既可以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又可以为教师制定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供素材。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实现发展性评价的诊断功能,将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运用质量专业软件Minitab做过程控制图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根据过程综合评价结果利用Minitab软件做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如图1所示。由控制图发现,3号学生成绩异常,与相邻学生的成绩相差较大。究其原因在于该名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旷课、不参与小组活动所致,与班主任及其本人沟通,对其提出忠恳的意见帮助该学生回归课堂。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结果建立教学过程档案袋,将各项活动得失、学生的提高与发展记录在案,为后续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的改进质量管理学的教学过程改进遵循PDCA原则。尤其是课程授课之初,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授课教师、授课风格、授课方法的接受和熟悉过程不同。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教学计划的实施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独立学院学生原有的学习惯性成为探索性学习的障碍,网络的便捷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也可以成为扼杀学生独立思考的帮凶。一个开放性的与社会实际相关的问题,结果答案的雷同率高达48%。以启发为主的案例教学方法尽管受到欢迎,但是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变成沉默的倾听者,双向的互动往往会遭遇冷场,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尤其严重。小组活动中发言者不是滔滔不绝占用时间,就是语言单调匆匆结束。因此在教学改进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惯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通过运用各种资源,贯彻过程评价准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强调规则,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如提前发放课程资料,布置小组活动内容和规则,激励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课堂讨论环节,请学生发表观点,互相提问答疑,合作解决问题[4]。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寻的终极目标。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引入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改变学生读死书形成的高分低能,以及突破及格红线的“突击手”现象。在整个质量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视线关注于学生在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知识、方法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有助于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认识,并针对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3):50-51.

[2]尹达.发展性教学评价: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8-120.

[3]毛成刚.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9):53-55.

第10篇

1、树立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管理思想

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基础就是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这个实际情况,就应当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怎样做人,就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体现为学识方面,也表现在做人方面。这就需要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对管理的目的进行反思,多多关心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视角。

其次,切实管理好学生辅导员或者是专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以促使其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动向,且要从恋爱、就业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理性地启发学生。

最后,应当创建健全的学生建议反馈制度,有效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建议或者是意见,尽可能地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

2、创建以服务作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的新型模式就是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让学生的自身发展目标与高校的教育目标有效地统一起来。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间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它的本质意义就是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模式当中以管理作为主导的现状,从而向以服务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方向转变。服务学生和管理学生是密不可分的,在服务当中涵盖着管理的内容,在管理当中涵盖着服务的要求,服务和管理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它的相关要求是:首先,管理学生的先导就是服务学生。其次,服务学生的保障就是管理学生。

再次,管理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对服务、管理与教育实施有效地统一,指导学生创建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系统、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控制自身的行为与自觉地思考,进而使得服务,管理与教育最终能够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

人本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激励。结合佛隆的期望理论,人们一直是想实现一定的目标与满足一定的要求,而这个目标又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而期望概率与目标价值的乘积决定了激发力量的大小。这表明每一个人都想要取得成功。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特殊性表明了他们具有比较高的成功欲望。为此,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需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满足学生的相关要求,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的激励方式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激励的方式。

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物质,人们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就是衣食住行,因此,物质对人们所产生的意义是恒久的。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物质激励的方式就是实施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生活要求。另一方面就是精神激励的方式。就是以授予荣誉称号或者是表扬的方式激起学生追逐目标和理想,激励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努力地学习,启发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进。在应用激励方式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灵活性,且要注重把握时机和应用适当。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二、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精神激励;管理学原理;教学效果

对于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研究古以有之,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种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被引入课堂。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使其主动求知, 以一种饱满的精神、 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文献主要从:教师的教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手段、教学责任心以及科研水平五大方面展开论述,另也有学者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

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方法众多, 而精神激励不乏为其中的一种。而目前对于精神激励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论证其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作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把企业单位在员工管理上所运用的精神激励法引进到课堂教学管理中。

一、精神激励的含义

“什么是激励?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的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构成了对人的激。……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为激励。”“激励”一词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Motivation”,该词中文含义是“动力、内在要求”。同时,“Motivation”一词的动词形态“Motivate”被解释为“是…的动机,给以动力、引起、驱使”。这个概念至少包含下面这些意思:激励系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degree of readiness),也包含确定诱发愿意程度的力量和性质。我国学者杨锡山教授在他所著的《西方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激励的:“从动态角度探讨行动的激发,即激励的心理过程。组织行为学所指的激励主要指企业工作中的激励,也就是管理工作中的调动积极性问题”。在P.荷西和K.H.布兰查德所著《组织行为管理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一书中,认为“激励的状态,也即是一个人的动机如何被导向目标的达成”。理查德.L. 达夫特(Richard L. Daft)在《领导学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指出激励(motivation)是指引发人们的热情和坚持去采取某些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力量。对员工的激励会影响产量,因此领导的部分工作就是找到渠道去激励员工,实现组织愿景和目标。

综上所述,对精神激励的大多数都是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把企业广泛推广应用的激励方式借鉴到课堂中,因此,本文中的精神激励作定义为:精神激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认识和理解学生内在心理动力系统的内容与特性为基础,采取非物质手段为特征的、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其学习作热情,并将其行为目标与课堂目标进行协调的过程。可以说,精神激励是满足学生高层次心理需要的根本性激励,它是一种持久的、主导的激励形式, 是真正的激励源泉,并且具有持续的内驱动作用。

二、管理课A、B、C、D四班情况介绍

A、B、C、D四班的学生都是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自由选课而组成,由电脑系统随机分配而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年级,年龄基本上是一致。A班与B班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方法,C、D班在A、B班已有的教学方法上加上精神激励法。A班人数为48人;B班人数为50人;C班人数为49人;D班人数50人。《管理学原理》课程采用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国外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一门课程采用两种教学方式:大课(Lecture)和小课(Tutorial)。大课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新知识为主,上课人数较多,通常是150人以上,小课人数较少,一般50人左右,不讲授新的知识,以巩固大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

三、C、D班精神激励方法

根据尊重人的主体性、引导人的自利性、设立可行的目标以及倡导自我管理四大精神激励操作模式得出以下四种课堂精神激励方法。

(一)榜样激励

常言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可以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树立正确目标。正确的目标, 是人生的灯塔,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生活目标, 就会努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目标奋进; 正确的目标又是人的精神支柱, 当困难、挫折来临时, 因为有了正确的目标, 就能激发起奋斗的勇气和巨大力量, 战胜困难和挫折。对于大学生的榜样激励法,最好的就是用他们身边榜样例子激发。例如,在一次《管理学原理》课堂中讲到作为一名成功管理人员所必备的素质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讲述完书本内容后,继续延伸到社会中各行各业中成功人士所必备的素质。最后再巧妙地插入大学生应如何有效渡过大学四年才能为将来的成功作准备。这时,有一名学生小声地说出了他的质疑“老师,请问像我们这样学校毕业的学生以后怎样跟中大毕业的争啊?”这名学生话一出,就很多学生跟着附和,这时老师就直接用学生身边的例子说明,“比如你们的师兄吴海威和你们一样是本校毕业的,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上不断的努力,现已创建自己的公司,并且取的初步的小成功,如果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我相信不用多久他们足以可以请中大毕业的学生当职员了。你们这位师兄从大一开始就是很认真学习的人,大学四年期间从不旷课,学习成绩也很好,也是由于其扎实的基本功,才有他今天的成功。所以说,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并不是看在哪所学校毕业,主要的还是看他自身的努力程度,如果自己下定决心,坚定目标,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做起,我相信将来你们是可以比名校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做的更加好。”一般在教师这样一番言论的激励下,学生会深受感触,主动认真听课。当然学生这股学生热情很快会慢慢消减,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段时间后,又对学生进行榜样激励,不断的如此重复,尽量让学生的学习激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二)目标激励

给学生设立合理的目标,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其学习动力的前提。例如:在《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学习中,不少学生好高骛远,目标不明确或不切实际,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自己的管理能力马上就能会提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调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其目标的实现。如:在讲授领导艺术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节课内容较长,新词汇较多,如果教师直接提问:作为一名领导者,管理好本组织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请问需要具备哪些领导艺术才能领导好本组织? 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没多大兴趣的,认为这个教学目标离他们太远,不切实际,学习动力不强。但如果教师换一个角度提问:请同学们现在以自己所在班级为单位,为自己的班级形象作一个设计,就像是明星的经纪人为自己的明星策划怎样才能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然后再给你所设计好的方案中安排人员,分清楚哪一位同学负责什么内容。在教师这一问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他们急于找到答案,从而认真研读课本相关知识,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产生了探求目标的动机与兴趣,这就是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某一层次的目标后,还要继续向高一层次的目标冲刺,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

(三)任务激励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鼓励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因材施教,帮助层次差异比较大的众多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中首先是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控制在6—7名左右。各个小组在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选定主题,明确分工,收集资料,讨论到汇报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在《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中学习到组织形象这一块知识点时,在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点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组进行一次组织形象策划,组员们可以自由畅谈,最后形成一份策划书,每组推举一位代表出来站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组的理念设计,由教师为评判,设计最好的组有奖励,不合格的组要重新设计,直到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所具有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际功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全部的学习资源,把他们各自的知识运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四)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是指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其中一种,是指以积极情感为手段或中介,对学生实施教育激励,调节学生的意向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端正动机,引起 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激励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对学生真切的关爱、平等对待学生、了解并信任学生、相应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对学生进简单的、生硬的、命令式的教学,从而使沟通局限于从上到下的单向沟通。而现代的教育要求提出了新要求,要以学生为主,学生为中心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要依赖于被教育者的心理过程。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之间的友好关系,倾听学生的建议,在此过程中,双方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比如,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没精打采,尤其是当教师提问题时,学生们都没什么反应时,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情感激励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中,当学生不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时,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说:你们选择上这门课很多同学都是抱着通过学习这门课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管理技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慨然是这样那么就更加应该参与到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来,你们每次站在讲台回答问题一次就是对你们自身公共场合语言表达能力一次很好的锻炼。然后再给学生们说说以往一些师兄师姐的例子,就是因为经常抓往每一次上台发言的机会,从一开始上台发言时的紧张不安到泰然自若的转变。而且,你们挤破头都想选修《领导学》、《口才与演讲》这类型的课,目的是为了什么?你们都想参与一些学生团体,目的为什么?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想自己的能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有条有理,不紧张不害羞,能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那现在就是很好的机会了。往往经过老师这样一动员,学生们就会变的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A、B、C、D四班结果对比分析

(一)课堂测验

在《管理学原理 》这门课中,一个学期一共17个教学周,第一次测验按排在第2周,第二次测验安排在第8周,第三次测验安排在第16周。根据表一所示A、B、C、D四个班的课堂测验成绩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一次课堂测验时四个班的成绩基本上差不多,都是在74分左右(实行百分制),第二次测验成绩可以看出C、D两班已经开始比A、B高,已经开始看出差距,到第三次测验时,C、D两班已经是明显比A、B两班的成绩高,高出的成绩山已超出10分。

通过平时课堂的测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表一 A、B、C、D四班课测验成绩(平均成绩)

第一次测验 第二次测验 第三次测验

A班 74 76 75

B班 73. 5 72 73

C班 74 78 85

D班 75 80 87

数据来源于笔者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任《管理学原理》这门课时收集的数据。(下同)

(二)出课率

出课率是指已到课堂上课学生人数除以每班学生总人数。笔者分别对第1周、第5周、第10周以及第14周的学生出勤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图一的柱形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A班和B班的出课率都是呈阶梯下降的;而C班和D班就没有这种下降的趋势。

图一

数据来源于笔者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任《管理学原理》这门课时收集的数据。

(三)学生主动上台发言比率

学生主动上台发言比率是指上台发言人数除以班总人数。分别对第1周、第5周、第12周以及第16周学生积极主动上台发言人数作统计。从图二可以看出,A班和B班的学生主动上台发言比率基本上是维持在0.1左右;C班和D班的学生发言比率是呈上升趋势,如C班由第1周的0.1上升到0.32,比例足足提高了3倍。

图二

(四)课堂满意度比率

课堂满意度调查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用一个数字表达出对这门课的满意程度,数值范围是“0-10”,“0”是最底分数表示相当不满意,“10”是最高分数表示相当满意。为了防止学生因担心表达出真实的想法而被老师记过,本次调查受用不记名方式,学生只需在纸条上写上一个数字就交上来。经过统计,C、D两班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是普遍比A、B两班高。如表二所示:

表二 课堂满意度

班级 A B C D

分数 7 7.7 9.4 9.1

五、课堂精神激励误区

精神激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教师千万不能让走入误区的精神激励变成了学生的精神折磨,那样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应用精神激励法主要有以下三点误区。第一,只重短效式的激励,其实激励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早就表明,精神激励的方法更要注重它的长期性,否则激励对学生就不能起长期效应了了。第二,太过关心隐私式的激励。当代的大学生自我隐私意识是非常强的,有很多不愿老师接触的地方。而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就是要对他们给予全方位的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身体、家庭甚至情感,这种过度关心的精神激励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浑身不自在:拒绝,怕老师失望;接受,又从心底里不愿意,最终可能会使这种精神激励演变成一种精神折磨。因此,激励也是需有分寸。第三,过高期望式的激励。期望要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有期,期望过高,会导致学生心身负担过,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和挫败感;期望过低,学生会感到没有被老师重视,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各项情况,提出期望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并经常关注学生发展,及时调整期望,促进积极的期望效应实现,优化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邵珠艳,孔繁之.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3(9).

[2] 齐善鸿,刘明.精神激励的内在逻辑及操作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第12篇

一、方法论的定义

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方法只是方法论涉及到的一个部分而已。方法论为形成新的可靠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已经受过时间检验并已被证实的手段,而这些被积累起来的、具有可靠性的认识便构成了“科学”。方法论是任何一门理论或学派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方法论是作为每一门科学的特殊方法的一种总称。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哲学,主要有三种哲学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一是实证主义:强调应明确什么是非价值性信息和什么是关于现象的价值性知识,它的逻辑外延和重点在于确定“是什么”。二是规范主义:强调人、群体和社会如何和为何对事物进行评价。三是实用主义:强调适用性――针对当前问题试图提供有用的知识,不区别非价值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论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溶为一体的科学和艺术,它的目标是扩展我们的认识,也要使我们的认识更贴近现实世界。人力资源管理学方法论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如果没有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大厦将失去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分析

一般来说,研究方法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方法论、研究方法和具体方法。就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取自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笔者认为应该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实施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

(一)研究应注重多视角

1、管理学的视角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就属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是管理学在人的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从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组织培训到绩效的考核控制,无不体现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基本职能。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多元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而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2、经济学的视角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早期的人力资源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诸如利润分享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以及契约和激励理论等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的来看,从经济学视角看人力资源管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以及借助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劳动经济学可以说是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

3、心理学的视角

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问题主要属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但其研究的范围及内容却在不断变化。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等不同层次和角度,通过分析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研究如何科学地选拔、评价、激励、培训员工,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实现组织化的过程。就心理学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面关注的主要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给组织造成的影响。 二是为人员和岗位匹配开发和完善人才测评工具。三是探讨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因素。四是对激励的研究。

4、教育学的视角

教育学是根据教育目的和目标的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和培养的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亦可看做是组织需要和值得培养的人,尤其在员工的培训方面。如何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如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如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都可以借鉴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员工培训内容难易的设计就有很大的启发。简而言之,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要适合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员工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5、伦理学的视角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理论。有学者指出,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维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重视。该学者指出,从伦理视角看,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在以下一些方面体现出了重要的伦理进步。一是对人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如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利用人力资源,而且要开发人力资源,负有帮助员工发展的责任。二是从早期只关注企业自身利益的自我利益伦理观念,逐渐发展到了既关注企业利益也关注员工利益的互惠伦理观念。但是,从伦理视角看,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员工仍然被作为达到企业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如何从伦理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构建员工和企业的和谐发展,今后还需要更多学者的努力。

6、人口学与社会学的视角

一般说来,人口学能在员工的数量、结构研究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诸如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人口的地域性研究,对于企业在人员招聘选拔及任务分工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社会学则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当中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研究方法应注重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产生于泰勒、梅奥等人进行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长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已经形成了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见表1。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企业中的人及其行为。而人及其行为具有权变性和复杂性两大特征。实验研究法能够同时满足人及其行为权变性和复杂性特征的要求。一方面,实验研究得到的理论原理往往具有一般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同人文社会条件和不同企业文化条件下重复实验,判断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对行为的影响,当人文社会条件和企业文化条件变化时只需相应地修正研究结论就可以运用于实践。因此,由于在实验中可以控制使其它因素都保持不变,而单独测量某一个具体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这正是实验研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展望

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对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也至为关键。只有基于多个学科的研究视角,才能更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貌。只有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结论才能有效指导实践。单一的研究视角,只能使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纯依靠经验、直觉、推测和假设等得到的研究结论,很多时候不但不能指导实践、提高管理效率,甚至反而会降低管理效率。因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必须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