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7:0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艺术管理与艺术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它具有一般劳动生产的普遍性,又在消费性和目的性上有着独特的特性。艺术管理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之中,它的对象是整个艺术生产活动,是对艺术生产活动的有效组织、管理、分配行为。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艺术生产的管理与组织,影响、导向、调控艺术生产的发生、发展,提高艺术生产活动的效率,从而使艺术生产产生更积极的艺术成果。艺术管理是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而产生的艺术生产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管理在艺术生产活动中主要功能是分析、决策、组织、调控,因而它往往对艺术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决定作用。然而,由于艺术管理不负责将构思好的意象直接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物化活动,因而它对艺术生产的功能和作用也是间接的,这也决定了艺术管理本身不能构成完全的艺术活动,它只能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部分,只有处于艺术活动中,艺术管理才能发挥作用。它是作为艺术活动对象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审美,根本目的是创作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活动的构成部分,艺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组织创造或协同创造具有审美性的艺术作品,因才,艺术管理也同艺术活动的其它环节一样具有审美特征。
二、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艺术管理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即贯穿于艺术创作的生活体验、构思意象、意象物化等三个阶段。
在艺术创作的生活体验、构思意象阶段,艺术管理具有能动的主体性。即艺术管理也进行生活体验,也进行意象构思,它可能与艺术创作主体一起协同工作,也有可能早于或独立于艺术创作主体进行相关工作,它的这种能动的主体性的表现,构成了艺术活动在意象物化前的双主体现象,即在生活体验、意象构思阶段,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这两个主体都有或独立或协同开展工作的可能性,有可能构成艺术构思阶段的双中心。在这个阶段的艺术管理,就是近年来为人们所熟知的艺术策划和艺术创意活动。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原则,逐渐从单一主体艺术构思活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是艺术管理在艺术创作准备阶段的一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与艺术创作一起构成了艺术构思的双主体,在以艺术创作为构思重心时,艺术管理担任顾问或咨询的角色;在以艺术管理为构思重心时,艺术管理就是策划和创意主体。
在艺术创作的意象物化环节,艺术管理的作用是辅助的,即它不是艺术创作物化的主体,不参加艺术创作的物化活动。这一特点使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管理在这一阶段的辅助是重要的,它对艺术创作物化活动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它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调配、生产环节的过程管理、宣传与公关、场地协调与资金管理、销售渠道设计等。这一环节的艺术管理集中体现了艺术管理作为交叉科学在管理学上的意义。专业的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分解出创作过程中的非艺术因素。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在这一阶段的分工,充分地体现了“术业有专攻”的社会分工专业化原则,实现了人力资源与目标任务的合理匹配,为艺术创作的成果产出提供了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艺术管理与艺术创作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统一体,他们本着分工与协同的原则,共同为创作艺术成果而努力。艺术管理对艺术创作而言,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
三、艺术管理与艺术接受的关系
艺术管理与艺术接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具备艺术接受的各种特征,但与传统的艺术接受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艺术管理具备艺术接受具有中介性、接受性、主动性、考察社会接受效果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它的行为起点即动机与艺术接受不同,因此至少在两方面与传统的艺术接受有着不同:
A、艺术管理在接受活动并非是纯粹的接受客体,因此由以产生的主客体间的隔离性较少。一方面,艺术管理的接受活动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艺术管理的接受活动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很难保持相对的超脱和中立。这是因为,艺术管理参与了艺术成果的策划和创意过程,辅助了艺术构思物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类创作主体,因此对于艺术成果的接受活动,它容易带有主观色彩。
B、艺术管理对接受的反馈是决定性的。传统意义的艺术接受如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它们对艺术成果的反馈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影响是间接的。由于艺术管理参与了艺术创作,是一种类创作主体,因而它对艺术成果的反馈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影响是直接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
结 语
研究作为一门交叉科学的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归属,可以反映出艺术管理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学科交叉的途径、学科内的内在联系,它对今后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研究重点、课程设置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以研究对象为学科归属研究的标准,是当今学科分类研究的主流。本文以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艺术管理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切入点,试图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即艺术管理的对象是整个艺术活动,它的根本成果是它的存在对象的成果,即艺术成果本身,这决定了艺术管理作为艺术活动的一个部分,它的本质特征仍是审美。它参与了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推动了艺术成果的产出,是一种类艺术创作活动。
我们确定了艺术管理的本质特征,即可由此作为思考的基本点和依据,推论艺术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它的学科重心和目标归属仍在艺术学范畴。
[关键词]经济学 管理学 分析过程 区别
一、序言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说的是山上有座庙,起初庙里有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并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二人抬水,以便日用。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但是当庙里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庙里却没有人愿意去挑水了。这则小故事虽然是简单的描述了寺庙里的一个现象,但是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以及所反映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分析方法上的区别是非常深刻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是多方面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本假设、发展路径方面都有不同①,本文试图通过这则故事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讨论两门学科的区别。
二、故事背后的经济学分析
(1)原因分析
1.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设条件。所谓“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三个和尚无疑是“合乎理性的人”, 三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市场上去采取决策,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是在不去打水的情况下,顺利的喝上水,当三人都采取这种决策时,没有水喝的情况就出现了。
2.集体选择理论
经济学上将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竟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故事中水缸里的水就没有排他性(三个和尚不花费力气就能喝到),也没用竟用性(水缸里的水每个和尚都能喝),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免费乘车者”,即不去挑水也能喝到水。研究这种问题的经济理论是集体选择理论,所谓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只有一个和尚时,自己付出了多少挑水的成本(力气),就会得到多少挑水的收益(可喝的水),成本与收益完全均衡,因此不需要任何人强制,和尚渴了就会去挑水喝。在只有两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还可以协商,协商的成本也比较小,如果一起去抬水喝,两人付出的成本(力气)和得到的收益(可喝的水)也能够基本均衡,于是一起抬水喝的合作情形不仅能够产生,还能够得到坚持与延续。在三个和尚的情况下,大家协商的成本比较大,喝水的事情难以解决。
3.博弈论
这个故事是一个静态博弈模型,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的意思是参与人对其余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博弈的全过程全部了如指掌。对于为何建一个静态博弈,理由如下:三个和尚没水喝,只是在静态博弈下,没有和尚愿意去打水。然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假定前两个和尚都不去打水,对于第三个和尚来说,它就必须去打水(否则就会被渴死),这就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说法相违背,所以是静态博弈。
下面建立博弈模型,首先是两名和尚的博弈,其支付矩阵表一所示:
表一
在这个博弈中,可以看出,对于两个和尚来说,该博弈博弈存在占优策略均衡(打水,打水),这也就是两个和尚为什么有水喝的原因。
其次,第三个和尚加入后,该模型变为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支付矩阵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表二中,和尚二打水时,和尚一打水与不打水的支付相同,都是2个单位;和尚二不打水时,和尚一的占优策略是不打水;综上,不管和尚二打水不打水,和尚一打水的策略是弱占劣的,因此,和尚一会选择不打水。按照同样的道理分析表三,则仍然得到和尚一和尚二都不打水的结局。综合表二表三,给定其余两个和尚不打水,则和尚三的最优策略仍然是不打水。这就是说,对于每个和尚,他们都不存在打水的动力。
(2)解决方案
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合乎逻辑的学术体系。在这则故事中,我们无需对三个和尚的命运感到担忧。担忧者恐惧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使井水这个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根据科斯定理,不难发现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科斯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用通俗的话来说,每个和尚都不完全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会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三个和尚都不去挑水,必然会有和尚因为要喝水而放弃博弈,独自去打水,一旦有两个或以上的和尚都无法坚持下去时,三个和尚会很自然的协商打水的问题,因而没水喝的问题会很轻松的得到解决。
虽然即便什么也不做,三个和尚也不会渴死,但采取适当的行动却可以使和尚们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多的饮用水。这充分说明市场固然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必要的宏观调控则可以保障市场制度和秩序,使市场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故事背后的管理学分析
在用管理学原理对该故事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明确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② 管理,就一般意义而论,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
(1)原因分析
1.管理组织机构欠缺
通过上面管理学的定义可以看出,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包括人在内的投入产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缺少最重要的一方——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该故事中,三个和尚简单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缺少管理者,更没有管理机构,这在管理学看来必然是无效率的。假如没有一位管理者,那么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或许不属于管理学的内容,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本文加入管理的主体——方丈。故为四个和尚没水喝,但是假设方丈不会亲自打水,仍然是三个和尚不去打水导致的没水喝。
2.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因此,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是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责任原理的背后要求管理者对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在该故事中,方丈没有对三个和尚的工作进行分工,导致可能出现的工作责任的不公平,进而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
3.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管理学中,任何组织的成功,都要使组织中各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要求,所以如何去激励成员,使之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是指从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群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出发,发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探索不同行为方式的激励方式,以便使组织的领导者能针对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与此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监督,提升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在该故事中,不存在激励与监督机制,所以三个和尚既没有主动去打水的动力,又没有不打水所面临的监督与惩罚,故没有人愿意去打水。
4.缺乏团队精神
管理学中有一条法则叫“大雁法则”。大雁飞行的队形为“一”字或“人”字,这种与生俱来的飞行方式可以使雁群整体减少约30%的飞行阻力,几只大雁交替承担着全队的领头重任,最后使雁群按期到达目的地。“大雁法则”体现的是一种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应对团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和团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这对一个组织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和尚们之所以弄得连水都没得喝, 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没有想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精神。
(2)解决方案
管理学对这个故事的解决方法不同于经济学的解决之道,往往偏重于具体问题的现状,讲求解决问题的实效,因此可以摒弃统一的范式,提出多元的方法。其解决方法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轮流挑水。合理安排工作,明确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例如规定每人每天的挑水任务,或者编排滚动日程表。
2.建立激励机制,要严明奖惩制度,多挑多得,少挑少得,不挑重罚。
3.安排人员监督,派专人监督或者轮流监督。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设优良的组织文化。应当在三个和尚之间建立起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等与寺庙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
四、从这则故事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点
(1)从静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如下不同
1.分析的起点不同(对人性的假设不同)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或者说是行为假定,从本质上说不是关于人性的道德评判,而是基于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基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经济学从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的感受为起点,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对故事的原因展开分析,能够从“根”上做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相对复杂,经历了由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的过程,不断丰富对人性的认识。归纳来讲,管理学默认人都是好人,即“好人假设”③,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之外,还注重人的社会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因此,主要从组织利益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的利用问题,重点对人的组织结构做出分析探讨,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主要从人的组织方式角度进行了分析。
综合以上可以发现,经济学从单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起点,管理学从组织整体的利益为起点,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关注点因此也相应不同。
2.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不同
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故事中即三个和尚)之间的关系是等同的,在等同的基础上,提出私有产权、合作博弈的解决方法。经济学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的组织,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等级、次序、隶属关系,并且假设人们没有才能上的差异。
管理学则不然,管理学严格区分了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主体,二者都是以人为分析的核心。管理学中的人是存在于一个层级组织内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组织中人与人的合作关系。虽然同一行为主体在不同组织中可能担任不同的角色,但在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中行为主体担任什么角色是有区别的。这意味着管理学中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等同的,是有“差序性”④的。管理学以激励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为根本目标,因此更加尊重人、重视人的作用。
3.分析内容上的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在社会学科中科学性最强的学科,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更注重实践,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的着眼点在产业和总量方面,管理学则关注微观组织本身。经济学强调趋势,注重体系的均衡性。管理学强调过程,注重不均衡。经济学注重规范性,重视对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趋势的预测,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即使是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也突出的是事实的抽象描述。而管理学本质上就只能是实证性的,重视对问题的观察以及效率的提高,是一种决策和行为,强调理论的直观操作性和应用实效性。
4.分析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对固定,偏好假定、边际范式、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等内容构成了经济分析的核心。经济分析是一种严谨统一的方法, 适用于解释人类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并对经济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方案。
与经济学相比, 管理学针对组织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心理学、社会学、控制论、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因此,管理学缺乏逻辑上统一的方法论。在形式上,管理的对象是社会组织中的人,社会现象复杂多变,许多因素难以定量,因而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以及在预测基础上的决策和计划很难做到精确。管理者必须能够熟练灵活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和方法来达到管理目的,因此,管理学注重形式上的艺术性。例如在我国,管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的一个分支,直到1996年7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在原管理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管理科学部, 才使管理学有了同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
以上四点区别,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2)动态上来看,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上
经济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分析过程或者说分析路径上的区别,可以从对故事解决办法的建议上得到启示。
经济学的解决方法是先自由竞争,这能够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简单的自由竞争显然是不充分的,所以也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基于经济学原理的解决之道。从这一过程之中,可以看到,经济学的分析由人的本性的假定开始,由内(从人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开始)及外(提出有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方式)的予以系统剖析。
管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主体的组织关系,根据对管理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直接为管理者提供可操作的决策工具,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直观而富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在这则故事中,管理学认为低效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合理的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安排,如果有一名组织者制定相应的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那么这些制度一旦建立,该问题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制度得以实施之后,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满足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这种分析方法顺着由外(的制度)而内(最终使行为主体获得利益)的思路,最终对人的本质需求予以满足,即最终回归“经济人假设”。
对两门学科的分析过程进行简单的抽象,可得到下图:
注解:
①武博,严旭,陈晓文.经济学与管理学区别和联系的再思考.经济评论,2007(5).
②娄成武.管理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③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④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经济学家,1998,(3).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孙继伟.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J].经济学家,1998,(3).
[4]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5.
[5]黄群慧,刘爱群.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对象与方法及其相互借鉴[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2).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73-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需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如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足够数量的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管理学是一门吸收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学科,主要通过管理职能的分析来系统地介绍管理的基本原理,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架构,较牢固地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管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管理理论的角度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计划制订、组织协调方案决策、领导激励、沟通和冲突管理等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权变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得管理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最早采用经济管理教学案例的是美国哈佛理学院。该院的管理学者早就意识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如何解决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当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要用管理者的智慧力量,打开解决问题的思维通道。案例教学正是基于对管理的这一认识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客观上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作为补充。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1.信息传递由单方变为双方。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反复消化的过程,而且这过程又是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完成的。所以,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加有信心,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准确和深刻。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见解,必须做出评价,这就促使教师要主动思考学生的答案,根据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逐步得到深化。
2.学生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案例教学将学生放在了主动地位,面对案例不是别人告诉你怎样思考,而是自己决定如何思考,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再造。这就必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也变得生动活泼而充满了趣味性。特别是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不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展开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对问题的认识就能够得到升华。
三、当前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高等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求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掌握较高深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现有管理学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企业的需要。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2.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引入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但是,受各种软、硬件的限制,目前管理学科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课堂面授为主,课堂教学内容以抽象理论为主,缺少必要的启发式教育方式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效率。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最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材选择重理论、轻实务,缺乏优秀的案例辅助教材。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的教科书只能让学生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而无法使其领会和品悟管理的艺术、管理的真谛;懂得管理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与灵活应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教材,轻视相关辅助教材。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管理学科教材很多,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学案例与管理学游戏难觅其踪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4.重教师作用,轻学生参与。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但管理学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只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却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盛放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能提供学生较多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会,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把案例教学视同教学举例。由于受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师往往疏忽了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生的讨论。案例讨论不充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其结果是案例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这种做法背离了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作为一种教育工具,使学生有机会处于管理者的地位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鼓励、引导和适当的控制。教学举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和掌握知识。虽然教学举例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管理素养,但其主要作用在于前者而不在于后者。因此,如果忽视了案例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举例的根本区别,案例教学就会变成举例分析。
四、加强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1.改善案例教学条件。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必须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控制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现在的本科院校大多实行合班教学,其原因是师生比太高,每个教师承担的学生数太多,加之合班教学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的提高是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的。因此,本科院校当务之急是引进教师,改善师生比,为小班教学提供师资力量。二是改变教室的布局。使用案例教学的理想教室布局应是环型、半环型、舞台式、论赛式的。因此教室的座椅应设置可移动式的,至少是可转动的,以便教学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布局;有条件的学校可置案例教学的专用教室。
2.案例选择要适当。一是要突出教学目的。案例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不仅要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而且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另外,也要考虑到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案例的选择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二是要选择那些既能体现管理学科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三是案例篇幅应短小精悍、信息适中。由于受授课时数和课堂时间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等因素的限制,不宜选择篇幅过长、环节过多、信息超量的案例,否则,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会超出相关理论的学习范围,不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3.做好案例教学的总结。总结是案例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步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应是着重讲清理由,评析学生每一种观点或结论的独到之处和尚存在的缺陷。教师的总结还应该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反思,感悟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的学习启发和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如何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以应用,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三个层次的改变和提高。另外,由于学生们在案例讨论中常常容易情绪激动,所以下课前的总结要轻松和幽默一些,以缓解紧张的气氛。同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以利于巩固或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岩松.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武亚军,孙轶.中国情境下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1).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界和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
4.动态性。随着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
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对审计初始性理论起点的考察与,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基础。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为如此,罗伯特·莫茨和侯赛因·夏拉夫在其《审计理论结构》中,在考察哲学性探索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本质。而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
2.管基础。在学科的划分上,学本身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审计学又是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审计学也同于管理学科,管理学的某些思想和理论理应构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心理学的出现,它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为一体,在现今的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而管理审计学科的诞生及制度基础审计理论的提出,无不体现了管理学对审计理论发展的深远。
3.法学基础。法学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正如迈克尔·查菲尔德所说:“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此外,各国《公司法》、《证券法》等也对审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经济学基础。作为,门古老的科学,经济学在经历了几次划时代的变革之后、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不仅使本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还为审计理论的构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经济学中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开辟了新的思路。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学基础。审计学最初包含在会计学之中,后从会计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这种血缘关系,使审计与会计互相渗透,会计学必然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查账(即会计检查)这一传统审计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审计概念中的主干部分。虽然随着的,审计的内容、范围、等在不断变化,审计的概念也在逐渐丰富,但时至今日审计仍是以会计资料为主要对象。而会计资料是在会计学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因此,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学理论的指导。
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素质和能力的风向标,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关系到社会人才素质结构的形成问题,所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而旅游业自身的行业特点迫切要求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但目前旅游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可用人才少,专业对口的要么转行,要么不符合企业的当前要求,需要再培养,且流动性大,满足不了企业当前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管理专业从一个新兴专业发展到热门专业再到普及专业,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在校学生49.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3所,在校学生27.72万人,全年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427.3万人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普及性可见一斑。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就其专业特点而言,应用性、操作性强是其突出特点,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更强。而旅游管理的本科院校却因为入学门槛较高,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偏重,反而易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对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特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瑞士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相对于十九世纪末期蓬勃的旅游业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对瑞士经济的贡献相对下降。瑞士的酒店管理教育也经历着角色转换,从服务于旅游业的专业教育演变成一项重要的教育出口产业,并奠定了瑞士酒店管理教育的世界声誉。受不同文化影响,瑞士酒店管理、服务接待业及旅游管理有明确的区分,其中最为旅游业者熟悉的当属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此学院不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还设有职业教育、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课程。以欧洲中世纪的公司学徒制为蓝本的瑞士酒店管理教育,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的。且瑞士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以专业化技能和精致优雅服务著称的应用型人才,故本文将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涵盖了对实用技能、艺术和专业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还有一些典型餐饮服务情境下各种操作技术和艺术的学习,如酒店、餐厅、面包店以及酒吧等。专业技能教育和实践教育相辅相成,成为学生日后在工作中知行合一的保障: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预备期(6个月):在此期间学生需要在厨房、餐厅、品酒室、客房、管理和后勤部门等各类酒店接待情境中学习所需的服务技能学习,这阶段侧重的是酒店服务技能操作。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酒店与旅游业的基本特征和文化。(2)第一年课程(440学时):此阶段可视为经管类课程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实习打基础的。主要包含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客房运营与管理等酒店管理基础类课程,还有经济学、金融分析、财会以及数学和统计学等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分析工具应用的能力,另外还注重语言和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3)第二年课程(340学时):这一阶段可作为第一年课程的强化训练,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包含了收益管理、管理财务和会计、顾客信息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4)企业实习(24周):通过这一阶段的实习,学生将理论不断应用到实践,提升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市场判断能力。(5)第三年课程(470学时):这一阶段会着重培养学生整合管理学基础理论和行业实践的思维,从而提升他们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6)毕业设计(10周):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采取论文的形式或者为其他国际性企业做企业诊断的形式完成。这种阶梯式的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学生以适应和挑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培养的人才的去向并不局限于旅游行业,据统计,毕业生中40%从事于房地产、金融、咨询等行业,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对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模式的总结中,陈勇和DelleaDAMIE(2015)认为是学院以亲身实践为哲学原则,并将抽象理论贯穿于实践当中,转化为具体的服务细节,塑造了独有的服务文化;且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适应性和生命力强的专业素养。
3旅游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的人才类型
3.1以助人为乐的实践者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亚洲地区招生官JoshuaGan在专访中谈到对于想进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同学的建议的时候,首先提到的条件就是要求学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一行业,远不是有人说到的“我喜欢旅游”或是“喜欢住在酒店里”这么简单。要真正做到乐于助人,并付诸实践,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在乐于助人方面的引导,并将这一特征内化成他们习惯,成为以帮助别人为乐趣的实践者,以便于在服务工作中能够长久热情的服务顾客。旅游服务是无形的,而顾客的感知却是感性的,有时甚至是敏感的;旅游服务是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有时甚至是琐碎的;所以整个过程对服务的提供者要求相当高,所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服务者本身应该是一个以助人为乐的实践者。
3.2吃苦耐劳的实践者
旅游行业长久的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虽然很戏谑,但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旅游服务的确实很辛苦。旅游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女性从业者占到总体人数的半数以上,而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体力活,只能让女生来做,久而久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了。旅游行业的一线工作确实很辛苦,很琐碎,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能够吃苦耐劳,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容易养成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的坏习惯,通常忍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还没等到提升机会就自己放弃了。我们在研究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模式中发现,他们的课程设置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实践,而且是不断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再让理论在实践中升华,让学生真正的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撑到最后,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我们要注重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3感兴趣、爱学习的实践者
旅游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行业,需要做的事情很琐碎,如果对这一行业兴趣不够,或不感兴趣,很难做出成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对旅游服务感兴趣,就会主动去提升自己、适应环境。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员工具备各种能力,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需要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另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需要我们有一些业余爱好,作为平时单调生活的调味品,因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让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不管是音乐、艺术或是阅读,至少投入精力认真做好其中一件事。在后续的发展中,如果做到管理岗位,要求的综合素质更高,如商业管理、市场营销,或是其他与商业运作相关的内容,更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要不断的学习。
4结论
旅游服务行业人才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和能力,远比这里列举的多,这里仅列举了几个较为典型和基础的特质,作为此行业入门的素质,每一条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一点跟旅游行业的特点是契合的。国内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固然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再拓展,以求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兴,彭晟磊,王亚力,等.基于合作博弈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研究———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J].时代农机,2015,42(7):77.
[2]陈勇,DelleaDAMIE.瑞士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概述:引证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经验[J].旅游学刊,2015(10):5-7.
关键词:会计;教育理念;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02-01
会计学专业作为技能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几乎成为培养"有用机器"的基地,与计算机、外语等技术性专业一道被列入招生培训广告宣传之中。不可否认,会计学专业具有技术性的一面,但毕竟是管理学、经济学范畴的专业,具有浓重的管理学、经济学属性,会计信息及会计工作具有强烈的管理后果、经济后果、社会后果,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更在于管理、经济、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梳理和完善会计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现代会计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1.会计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明显,高校应改革会计教育目标,完善现有教学内容,使培养的学生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对会计人才的挑战。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强调:"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单纯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等。会计实践活动千变万化,会计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2.会计教育基本特征
2.1根据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我们在会计教学中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从基础开始,打牢基础,同时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营销学的基础。通过三年学习,一旦毕业,就能够在一般的会计岗位任职,解决一般的会计难题,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更重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联系实际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来进行实际分析,以为将来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做准备。
2.3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传统的会计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内容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学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使学生的适应性得到大大提高。
3.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3.1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以往的教学,绝大部分是面对面的教授,在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要他们提出相关的需求,这无疑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比方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第二学年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在会计实验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开设中级会计、市场营销、现代商务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参考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企业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另外,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记账、核算、决策,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可以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电子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目前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相统一的。
3.2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首先,适当加大基础课程(尤其是《基础会计》等)的课时数,并强调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其次,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工作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介绍,学习和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第三,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4.会计实践教学实施难点及对策
有效利用案例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达成共识。教师自己要明确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如何进行案例教学,教学目标、重点有哪些;事先布置学生准备,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从而乐于主动去做,并为其提供一至二周的时间准备。
5.结语
总之,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与实际企业会计工作相联系。使学生通过三年会计学习成为会计核算型人才和会计事务管理专业人才,这不仅关系到整个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整个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劳秦汉。会计文化学概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财务管理 理论结构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界定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规律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作为对实践的能动反映,理论并非是抽象的、无益的和琐碎的,它侧重于研究行为主体及其行动的思想,阐明行为主体的行为为什么应是这样,不能是那样;或者为什么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不能采取那样办法的缘由,从而帮助行为主体在思想和观念之间寻求相互联系的思路、理由和目标,权衡可供选择的观念、程序和方法,扩大理论的范围并深化其含义。可见,理论对实践具有本能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解释、评价、指导和预测等方面。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理论是人类在长期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它是理论一般在财务管理这一具体领域里的体现。系统化认识要求有一定内在结构。结构是系统的“部分的秩”,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及具有一定功能的内在依据,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或者说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形式。同其他系统的结构一样,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结构也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包括等级性和多侧面性)、可变性、相对性等特性。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展示其整体框架,使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和层次化。揭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指明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路,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指南。有助于推演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改进财务管理实务,促进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
过去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理论也十分贫乏。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都是引用原苏联的财务管理理论,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党的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些财务理论研究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密切联系实际,并大胆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有用成果,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对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步履仍然十分迟缓,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广度,都还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至今仍处于朦胧状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不完整。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的实质、财务管理的对象、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部分问题上,而对其他理论问题,如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则研究不够。从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看,对财务管理客体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全面,面对财务管理主体理论,如财务人员的管理、财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观念,长期以来则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更谈不上将其纳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中,这种人为地把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的现象,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本质性的阐述。
层次不清楚,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中,一般都是将财务管理的现象及理论诸要素无序地加以罗列,没有按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进行科学的归类,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加以排列组合,也没有确立各要素在体系中的方位,因而难以确认其层次结构。这种状况致使人们对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对象、任务、功能等认识不清,有时往往把两个层次理论研究目的相混淆。
逻辑不严谨。完整、科学的理论结构应该首尾一贯,协调一致,做到前后呼应,逻辑自治,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由于没有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的归类,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没有明确的主线,因而前后不能贯通,首尾不能一致,不能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的有机整体。上述问题说明,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发展。
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演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因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择定逻辑起点。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进而阐述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来看,对财务本质进行比较科学的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以财务本质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显得有些牵强。这是因为: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缺乏与实践的直接联系,以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容易导致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践,使一些理论争鸣难以受到实践检验。财务本质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根源是理财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财务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理论结构是一个逻辑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推理,以财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以财务本质为起点建立的财务管理学教材内容体系,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缺陷促使我们重新择定逻辑起点。近年来,有人提出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其理由是:“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最高层次,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本质起点论”理论脱离实践的缺陷,突出了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功能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使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保持同一性,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目标起点论”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本质一样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因而难以担当逻辑起点的重任。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论是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能动思维的产物。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具备这一特性,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且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以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将是一种基础不稳固的理论结构。再次,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受理财环境的影响,而且受财务管理职能的制约。财务管理目标不能超越财务管理职能,而只能限于财务管理职能范围之内,此外,财务管理目标还受财务管理对象等因素的约束。因此,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逻辑起点来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全面揭示财务管理理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内容,最终将会导致财务管理理论的贫乏和理论结构层次的低下。笔者认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的。无论是财务本质,还是财务管理目标,它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管理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对象和职能,进一步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原则,进而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财务本质和财务管理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理财环境中。因此,笔者认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从理财环境入手,只有对理财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才能揭示财务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总之,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从此点出发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四、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想
观点一,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运动规律性及其运用方式的科学,它的基本概念是资金运动,它的基本规律性是资金运动规律,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则是对资金运动规律性的应用。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看应包括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看应包括管理目标、原则、体制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出发,应研究管理环节与方法。
观点二,按逻辑的规定性将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内涵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可称之为基本理论体系;另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外延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方法体系等,可称之为具体管理形态。
观点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是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以财务管理原则为中间环节,以财务管理方法为归宿的一个结构体系。
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都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起点不明确或不恰当等缺陷。根据前面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内涵的分析,结合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信守的原则及研究起点,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由起点理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行为理论四个层次组成。财务管理起点理论即理财环境理论,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 人性;理论; 管家理论 ;综合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对经理人行为的解释和判断一直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而理论和管家理论则分别代表两大流派对此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回答。
1 薪酬制定中对立的理论
1.1理论
Jensen和Melckling于1976年,在其共同发表的名为《企业理论:管家行为、成本极其所有结构》的著名论文中提出了理论,而后的学者们也基于此理论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Finkelstein & Hambrick,1996;Gomez-Majia,1994;Henderson,Masli,Richardson & Sanchez,2008)。该理论认为人是与生俱来的机会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会利用一切机会,以牺牲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因此,要解决好问题的关键即是如何通过设计某一激励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从而使成本降为最小。
1.2管家理论
Davids和Donaldson于1991年在其共同发表的名为《管家理论还是理论:高管监管与股东回报》的著名论文中,对管家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具体的论述。而后,也有很多学者基于管家理论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Donaldson & Davids,1991;Muth & Donaldson,1998;Buillon,Ferrier,Stuebs & West,2006))。管家理论从委托理论的对立面论述了委托人与人的关系,该理论认为理论对经理人内在的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假设是不合适的,经理人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管家”,因此,更应通过充分授权、协调和精神激励等方式,在委托人与人之间发展一种相互合作、完全信任的关系。
可以看出,委托理论与管家理论产生分歧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对人人性假设的不同。理论根植于经济学中的功利主义,认为人是“经济人”,并由此认为他们是天生的理性自利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总是竭尽全力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方面尤其如此;而管家理论则从组织心理学和组织社会学出发,认为人是“社会人”,他们并不是机会主义的偷懒者,而是希望做好工作,成为公司资产的管家,并希望通过完成挑战性工作、承担责任、树立威信等方式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2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性对立
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所持有的、普遍存在的共同属性的总和。人性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动机,而动机正是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产生各种行为的动力之源。
2.1亚当·斯密的自利人
在传统经济学中,人都被假设为“经济人”,这即是作为传统经济学最核心理论基础的“经济人”假说。“经济人”假说的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早在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中期之间,就有包括史密斯、曼德维尔以及魁奈等人对“经济人”假说进行过提及和阐述,而被学者们公认将“经济人”假说思想进行系统和完整论述的标志则是1776年亚当·斯密经典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的发表。对“经济人”假说思想进行阐述时,斯密在《国富论》中并没有直接采用“经济人”这一术语,而是采用“自利人”的说法。斯密所说的“自利人”具备如下几个特征:首先,自利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人们行为的根本动机,而这一规定却也是“经济人”的基本规定,就像斯密在文中写道:“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的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有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伙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其次,“自利人”是理性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正如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言:“个人的利害关系与,自然会使他们把资本投放在通常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上”;第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自利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会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斯密也认为“自利人”是有道德的,即把“自利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与美德联系在一起了,就如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确实,他经常既不打算促进公众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处于本意,就对社会有伤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虽然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并未直接用“经济人”这一术语对“经济人”假说思想进行阐述,但综上所述,其“自利人”思想已经为传统经济学“经济人”假说思想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在斯密“自利人”假说的基础上对其思想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人”假说。修改后的“经济人”假说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肯定了“经济人”所具有的自利性特征,并把其作为一切经济活动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并借助于微积分学中的全导数、偏导数和拉格朗日乘数等数学工具为如何实现最大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分析基础;第三,对斯密提出的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在“无形的手”的引导下增进社会利益这一论断进行了严格的证明;第四,进一步扩大了“经济人”的范畴,认为其不仅仅包括生产厂商,也包括广大消费者。
基于以上,由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提出的“自利人”假说以及后来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在斯密观点基础上对“自利人”假说作出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共同促成了传统经济学中著名的“经济人”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经济人”的两大特点是自利和完全理性,即人们不但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利人”,而且是精于算计,对自己行为有明确认识的“完全理性人”,因此,可以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思想简化为以下公式:
经济人=自利人+完全理性人
即认为经济人是自利人与完全理性人的综合体。
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该学科的出现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更贴近现实,正如科斯所言:“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讨论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人性假说的内容也较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更符合实际。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人们的行为特征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主要包括非财富约束最大化、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三大行为假定。
2.2.1非财富约束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金钱等物质刺激是促进人们工作的唯一动力,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最基本特征,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人的行为并不必然表现为追求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也常常是人们追逐的目标,也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是人们的利他行为,包括义务献血及投票行为等。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看来,人们的行为远比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思想更为复杂,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同时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正如诺斯指出的那样:“我相信传统的行为假定已妨碍了经济学家去把握某些非常基本的问题,对这些假定的修正实质上是社会科学的进步。行动者的动机比现有理论所假定的要复杂的多。人类行为比经济学模型中的个人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复杂。有许多情况不仅是一种财富最大化行为,而是利他和自我施加的约束,它们会根本改变人们实际作出选择的结果。”
2.2.2有限理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即人们能够做出最有利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所有行为和决策,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由于受到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确定等外部因素及人们本身信息处理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这一概念最早由西蒙提出,而后,包括诺斯以及威廉姆森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威廉姆森的观点。他认为理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即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有限理理性则属于第三种中等理性。有限理性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三大行为假定之一,是经济学试图跳出传统经济学假设,致力于描述更为现实的人类行为的一项重大突破。
2.2.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们行为的第三个假定,同时也是对传统经济学中有关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相关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所谓机会主义用威廉姆森的话说就是“狡诈地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看来,人们总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利人,同时由于人们的知识能力有限,总是处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于是就会发生欺诈、偷懒和搭便车的行为。换言之,机会主义源于人们的利己心或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本性,因此,人们总是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以及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而且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采用非常微妙隐蔽的手段,耍弄狡黠的伎俩以尽可能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
2.3管理学的人性假设
随着人类思想史的逐渐演变,管理学从其形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管理思想日益成熟和丰富的同时,作为其内部逻辑主线的人性假设理论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按照近代西方各管理理论和学派先后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将其理论大致分为三类,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以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至今的当代各种管理理论。相应地,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理论也可将其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人”假设以及当代管理理论的“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设。
2.3.1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管理学的“经济人”假设形成于作为古典管理理论首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管理理论。作为管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泰勒于1911年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而那时的管理思想深受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典管理理论也是在以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提倡的“经济人”假设这块基石上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后,管理学家麦格里格(McGregor, D)在总结和借鉴以往学者们有关“经济人”假设观点的基础上,将其系统的总结为“经济人”假设理论,又称X理论,该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多数人们都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而且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喜欢负什么责任,而宁可被领导;其次,大多数的人们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所以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第三,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理智的,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所以,通常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必须依靠外力严加管制。基于以上,对比管理学中的“经济人”假说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说思想发现,二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相比较而言,前者又融入了一些更为现实的特征,这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人们天生就是懒惰、不喜欢劳动的,而且一有机会就会躲避劳动;其次,只有通过强迫、控制等被动的方法才能使人们劳动;第三,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没有野心的,宁愿受人指使也不愿意承担责任;第四,人们劳动的目的都是出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的利益才能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
2.3.2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人”假设
在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继续追逐利益的驱动下,资本家们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此时,金钱等物质刺激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而这一社会现实引发了管理学家们对“人性”的重新思考,其中一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即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社会人”假设即是梅奥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他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发现,金钱等物质刺激并非是刺激工人积极努力工作的唯一动力,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生理方面以及物质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影响,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新的激励重点应放在社会、心理方面,以使人们之间更好的合作并提高生产率。梅奥的“霍桑实验”及其“人际关系假说”促进了管理学中行为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2.3.3当代管理理论的“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是管理学中有关人性问题的第三个假说,该假说源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有关自我实现需要这一最高需要层次的相关内容。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指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因而,“自我实现人”假说认为,人们都是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冲动和愿望的,只有尽可能的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才能得到满足,才能得到激励。而后,管理学家麦格里格(McGregor, D)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成熟不成熟理论等观点基础上将“自我实现人”观点系统总结为“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又称Y理论,该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厌恶工作并不是所有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处罚,一有机会就选择逃避,到底怎样,要看环境而定;其次,外来的控制和处罚并不会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的目标,反而甚至会使一种威胁和阻碍,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第三,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不是人的本性,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还学会了谋求职责;第四,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的要求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是可以统一的,而且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性(陈昆玉、陈昆琼,2002)。
虽然“经济人”假说、“社会人”假说以及“自我实现人”假说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人们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而已有的这些管理理论在解释人们的新行为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薛恩等管理学家在70年代提出了“复杂人”假说,他们认为“经济人”、“社会人”以及“自我实现人”都有其各自合理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这是因为人是复杂的,不仅仅不同人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环境中都会呈现不同的需求。“复杂人”假设的思想与权变管理理论的观点较为一致,即认为对人的激励并不存在固定的、统一的模式,而应以“权变的”思想作为指导,对各种激励方式灵活应用。
3高管人性“综合人”的设想
通过上文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人性假设学说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性假说在内容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都近似的将人视为“坏人”,而管理学中则近似的将人视为“好人”,这也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所在。然而,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于人性的假设,是建立在各自研究领域里对人性最敏感侧面的突出把握基础之上的。人性本是及其复杂的多面体,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企业高管这类群体,把他们的人性归于复杂,因为回避研究也是不可取的。在充分参阅梳理各种相关文献,我们对于企业高管的人性最为突出的特点做出一些大胆的假设。
我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是兼具经济学的“坏人”假设特征与管理学的“好人”假设特征的“综合人”。具体而言,“综合人”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中的一种,而是“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具体如图1“综合人”假设模型所示。
在图中,将高管的人性假说内容,即“综合人”假设假定为一长方形,直线c为长方形的对角线,直线a和直线b将长方形分为A、B和C三个部分,其中直线a和b可以略微向左和向右移动,而A、B和C三部分则分别代表“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据此,高管“综合人”假设包括如下内容:
(1)高管是“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三部分构成的“综合人”。事实上,人性假设的不同并非由于人们对人性认识的不同或是对人性认识的进步而产生,而是有其发展的逻辑,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进引起劳动者在生产要素中地位的改变,因而提出关于人性的不同假设,并由此决定如何利用人的属性和需求对人进行管理,换言之,人性假设的演变是人性的利用论而不是人性的发现论,而这一观点也正是本文提出应基于高管人性假设对其进行薪酬激励设计的内在逻辑。无论是“经济人”假说,还是“社会人”假说,抑或是“自我实现人”假说的提出距今都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因素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人力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在企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已变得越来越突出,且不可替代,因此,单一的“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说均不能够代表现代企业员工的“人性”,尤其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源禀赋的高级管理人员这类特殊员工,他们的需求也随之而变得不再单一,具有综合性,因此,本研究认为现代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兼具“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特点的“综合人”。
(2)“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在高管“综合人”假设中所占的比例大小遵照“自我实现人”>“社会人”>“经济人”,且“自我实现人”在“综合人”中所占的比例要过半的原则,即高管虽然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本性,但始终表现为“自我实现人”,在图中即表示为C>B>A,且C/(A+B)>1。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多处于职位晋升的顶端,也因此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工资,所以,他们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要,他们更为注重的是与他人的交往,他人的认可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物质需要,只是对不同需要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已,正如许多学者认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之一就在于他认为人们只有经过低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而事实上,人们不仅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且在不同的需要之间是有强弱之分的。因此,本研究认为高管不仅仅是“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构成的“综合人”,而且是偏侧重于“社会人”,重点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综合人”。
(3)不同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同一高级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综合人”假设的内容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具体而言,“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各自在“综合人”中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不同,但会始终遵照“自我实现人”>“社会人”>“经济人”,且“自我实现人”在“综合人”中所占的比例要过半的原则,在图中即表示为直线a和直线b可以略微移动,但a始终不能超越b的移动,且b也始终不能超越对角线c。正如管理学的权变理论认为的那样,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也是不同的,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不同的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同一高级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隶属于“高管”这一特殊群体的根本特征不会改变,相应地,“自我实现人”在“综合人”中所占的绝对比例不会变,即高管始终表现为兼具“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特征,且偏重偏侧重于“社会人”,重点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综合人”。
本发现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更好地运用包括薪酬在内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企业高管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大力施展才能,在满足自身人性追求的同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最大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陈昆玉,陈昆琼.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分析与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5):84-89。
[3]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0。
[4]何景涛.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演变的逻辑[J].领导科学,2012(5):61-62。
[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 Abowd, J.M..Does performance-based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affect coporate performance?[J].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90,2(43):52-73.
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中愈来愈成为经济提升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头和支柱。特别是旅游业在整个产业经济发展链条中所产生的带动作用和影响,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同旅游在经济中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却存在较大短板。旅游人才队伍在实践性、操作性和适应性方面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的旅游理论基础同时掌握高超的旅游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围绕社会需求、旅游人才特征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来探索出一条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创新培养路径尤为紧要。
一、旅游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
旅游管理人才作为重要应用类人才,在多方面有着严苛的要求,从其培养的基础目标来看,旅游管理人才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业务基础和高超的文化素养。面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素质教育学习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要求。而在业务实践方面,旅游管理人才自身的交流谈吐、仪容仪表、知识展示、才艺展示、灵活变通成为进入工作岗位前的基本能力素质。设定旅游管理人员的综合基础素质的基础要求,开展旅游管理人才综合基本素质的专项训练,才能切实满足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
旅游管理是伴随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而兴起,同工商管理并列于管理学科之下,面对国内外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有着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发展潜力。许多学校也应社会需求广泛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从专业学科的角度考察可将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应用性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隶属于第三产业。其服务内容有着明确又灵活的特点,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正确处理市场与客户的关系。市场的需求总是进行变化和调整,旅游管理人才的应用性表现为其务实,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满足客户要求,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综合性
旅游服务作为一项服务其依据客观载体来开展运行,主要依赖旅游管理人员来提供服务,所以旅游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关注游客的感受和反应,唯有以游客为中心及时提供多方面、综合才能推动旅游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充分发挥。
(三)适应性
旅游服务的特点受制于市场和客户,受多重因素影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能够驾驭这种不确定性,迅速适应形势的变迁。尤其是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受影响的因素更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人才能够认真研究把握市场变化,准确判断市场趋势走向,较快融入市场和客户的发展变化中。
(四)国际性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旅游线路日益蓬勃兴起。但受各地区文化、风俗的差异影响,国际旅游管理同样面临诸多问题,突发性、偶然性事情发生概率日益上升。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必须预先把握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做好应急、应对预案。不断增强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旅游资源的运用把握能力。
三、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培养中,师资安排与协调组合上存在薄弱环节。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置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专业设置历史短,诸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后期转变,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缺乏系统的设置和评估。教学队伍临时组建,缺乏正规和系统的训练。这就造成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本身缺乏专业性,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配置来看,诸多老师是从相关专业和类似专业转入,配置的教师缺乏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旅游管理教师和旅游资深人士互相混淆,有的学校甚至聘请一些热爱旅游、经验丰富的工作者从事旅游管理培训,这类安排在一定方面是有所必要,但整体上的比例要有所控制。引进旅游工作者虽然可以增强学生旅游实务的掌握,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化的发展,影响旅游管理服务理论的研究深化,对于形成系统全面专业化的旅游管理服务,培养不断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有所局限,对长期全面专业化的旅游人才培养制造了隐患。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本身重视不足。课程设置上与大纲和框架的安排上存在脱节现象,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学生,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工作是该专业掌握的基本内容。但部分院校急功近利根据需求将其他和管理及有关的边缘学科盲目转化为旅游管理的专业学科,符合大纲要求的课程缺乏专业老师来开设,许多课程是因老师来设而非按大纲而设。课程设置的改造现象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专业性。这种改造专业课程设置的现象忽略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肆无忌惮的开设了文史哲等间接相关的课程,而核心的专业课程如旅游经济、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管理等课程往往有所欠缺,造成了旅游管理课程的良莠不齐,人才培养教育出现较大问题。
(三)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对于旅游管理服务人才培养而言,其至关重要的就是其实践应用性。这既是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对于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而言,重点和主要环节就是落实在应用层面。既要充分开展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不断将学习的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中来提升完善旅游服务,深化对旅游服务的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中普遍采用了灌输性的教学方式,考试考核也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在许多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变通、分析、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的训练。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出现了掌握基础知识但面对具体实际问题却无法顺利运用知识的缺陷。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培养和实践训练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四、旅游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路径
(一)推动教学师资结构和教育方式方法变革
师资结构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教育基础,培养卓越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依赖优秀的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的配置,尤其是加强对专业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的引进,从旅游管理人才的长期发展来开展课程设置,有效结合该专业教育教学大纲,注意均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旅游管理资深实践人士的比例,以专业化、应用化、系统化的旅游管理教师为主体,结合旅游管理资深实践人士的业务实践操作训练,全面的提升旅游管理教学师资结构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师资结构不断强化的同时,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要积极进行变革调整,努力变革当前旅游管理教学中教学僵化、呆板的局限,通过引入实践体验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接受效果,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适当掌握旅游管理服务实践。既避免了课程吸引力下降,学生的抵触。同时也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从事具体实践活动提供了渠道平台,成为进入工作岗位的前瞻学习。
(二)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规范化设置
旅游管理的课程设置,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大纲,面对学生短板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围绕服务行业的实践特色和应用特点来进行教育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必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教育为旅游管理人才专业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提供基础训练,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面对旅游管理实务工作的本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尤其注重实践环节的强化,突出实践训练的比例,在深化旅游理论知识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与实践相衔接关联的课程,注入人文特色、时代特色的教学因素。例如在新型人文环境下开展旅游心理的研究,在新经济条件下开展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增加相关联的学科如休闲学、运动体育等领域的相关课程。通过多元相关课程的开设不断拓宽学生知识掌握面。在课程的目标定位方面既要注意尊重高等教育普遍的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要注重学科发展的个性特色,根据社会的需求和长远发展来考量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训练学生操作技能过程中有意识的将课程设置与学生职业资格的获取联系起来,把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和旅游公司运作等环节渗透进旅游管理学习实践中,不断形成学习、实践、岗位责任承担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推动旅游管理实践的创新平台建设
旅游管理的实践环节离不开卓越的平台支持,作为一项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必须高度重视其实践环节的教育培养,不断开创支持旅游管理实践的平台和渠道。同传统的课堂教育所不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习、技能培养和实务练习的一体化结合。必须通过鼓励院校和企业间的联合办学,合作培养机制,突破传统的分离式教育培养,探索校企联合的用人、育人、交流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培养训练中同企业间展开系统全面的合作,即为企业发展培育后备军,又为学校育人磨练了真人才。在企业中通过分期、分批的方式开展实践探索,组织企业优秀职工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师,开展学徒制的培养,在实践中融合理论研究和具体实际操作,以理论-实践-岗位的模式,逐步的开展锻炼,将实践环节渗透在每个学期和学年,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逐步成长,将教学内容与企业运营相互结合,最终锻造出一批符合企业岗位和要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面对当前国内旅游管理产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在经济运营过程中发挥的支撑带动作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形势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实现转型跨越,既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扎实的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娴熟把握旅游管理服务技能,实现旅游管理
工作者的全面发展提升,打造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不断适应、引领、推动旅游管理行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字;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区别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D035
公共行政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领域;而公共管理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二者有着一定的区别,又有着本质的关联。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互动。
一、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第一,内涵区分。公共管理的主要核心是政府管理,有着多元化主体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公共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新的学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把公共行政作为基础,将管理学、经济学一级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整合,主要涉及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公共事务。而公共行政则是把刚性规范以及固化原则作为基本的支撑,主要依托于政府主体开展相关的政治统治工作,是国家行政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开展相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笔者认为,公共行政主要把政府、法律法规等授权组织机构作为主体,把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相关事务作为客体,根据法律法规展开相关决策、组织等活动的科学体系,有着工具性以及依附性的内在本质。
第二,主客体区分。首先,主体区分。主体就是行为的实施者,可以是单一亦可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多呈现多元化,主要以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主。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对责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统筹协调,享有法律范围内的权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其他法律授权的相关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代表的相关机构。大多数主要把政府作为单一的主体。其次,客体区分。客体对象主要就是指主体行为的主要内容。公共管理主要重视社会性,对公共服务、公众的参与性以及政府的行政事务的公开化等责任与义务的履行,主要彰显了客体的社会性。公共行政较重视其公共性,对公共权力与利益的执行与维护较为重视,主要有着工具性。权威性以及规范性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的客体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在不断的变化与拓展中有着具象化的形式。公共行政有着动态性的特点,主要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方向,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引入,主要包含着公共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领域。公共行政的客体有固有的管理程序,把民生利益为主要导向,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主要表现。
第三,内在区分。首先,管理目标区分。公共行政对机构、过程以及程序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内部取向;而公共管理则对项目、结果以及绩效的管理较为重视,属于外部取向。其次,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的区分。公共行政对具体的计划、组织以及指导等基本技能的运用较为重视,主要强的是政策的科学化;而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管理的市场化模式。
二、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关系
公共行政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理论。在其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行政学说的形式改革。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流行的行政改革主流的新公共管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带来一定的_击,这种全面的公共部门管理方法取代了公共行政模式成为了新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发展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行政的主体都是社会公众事务进行治理,二者的管理初衷是一致的。公共管理主要是通过多元化主体采取合作管理模式开展社会治理,把公共行政中的精华与社会管理进行了细化处理,把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公共行政是一种政府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模式的核心主体则为政府作为主,其他非政府组织作为复制管理。公共管理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表现的。而公共庞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要通过核心的、关键性的管理部门达到提高组织整体一致性的根本目的,其组织行政有着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管理模式中的组织对其行政管理有着共同管理的权利,其行政价值有着中立性的特征,把公共行政在表现形式上转变为实质的将行政管理模式,根据公共管理组织的相关服务内容、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等因素构建行政模式,将公共服务与合作治理有效的融合起来。在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管理工作是社会治理的实际的、共同需求体现,可以通过合作管理模式的表现出来;公共管理行政有着科学化、技术化理论思想,注重与合作活动的开展,彰显着合作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社会道德体制,优化、完善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
第三,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着规范性的本质特征。在开展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二者都严格的执行着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着一定的规范性特征。把管理机构作为基本的、主要的活动机构;
第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主要目标有着一致性的特征。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二者都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基本的工作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贯彻执行着公平性、公正性以及透明的性的政策宗旨。
第五,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工作在形式上都属于服务行政范畴之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都是一种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二者有着本质的联系,都属于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范畴。
结束语: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二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与时代的二者的影响与作用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有着相互对立的层次也有着内在的无法割舍的必然联系,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互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会社会治理与改革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都英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的比较与争论 [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8.79.
[2]陈庆云,曾军荣,郑益奋.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6.457.
[关键词]电子商务 项目 管理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商务信息的数据电子化,通过网络实现商务流程(包括报价、合同、结算、文件数据传送、备货进度、发货通知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革命,也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一、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管理是本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一门管理学科。从项目管理学的产生到现在,人们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代大型项目的基本特征是所需资源昂贵,技术复杂,涉及的人员、机构和职能相互依存的程度高,风险大。在这种项目中,有一个能对项目信息和活动进行系统性管理的充分开放的系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电子商务(Electronical Commerce)引发了管理学的革命,开发和研制基于电子商务的重大项目管理已迫在眉睫。
计算机在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决策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外的情况来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已有相当的深度,尤其是如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计算机技术使现代项目管理从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国外各项目管理商家正着手于电子商务与项目管理结合的开发。
新技术(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发展下的项目管理(Progect Management)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日益严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开发和研制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时,就有必须确定可以满足这些企业集团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计划的技术可行性。一个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业集团业务能力的电子商务技术,如EDI、条形码、电子邮件、WWW、产品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以及信息网络推动下的21世纪的电子商务对投资及管理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管理的概念、理论和管理方式及模式正面临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对项目进行项目前期的审核和评估,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等项目建设周期全过程、动态化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使企业管理的控制性能更好,组织结构更为有机化,更能满足系统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替代了人的监督,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管理者监督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能力,其结果是控制的范围更广,组织的管理层次更少,对人员的需求也更少。另一方面,管理网络一体化增强了企业收集、综合、整理、监督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而这种变化又引起了组织交流方式的巨大变革。
二、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1.多层软件体系结构。随着Internet的成功和普及,目前多层式系统正在逐渐成为企业注目的焦点。与客户/服务器系统的客户、服务器两层结构相比,多层结构在中间多了几层部分,其目的是集成后端的不同服务器,使它们的资料以及操作界面能以统一的方式呈现。多层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势还在于它使得客户使用成为可能,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等。
2.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是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几项新技术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交互事件结合过程中的自动化。工作流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及已制定的共同目标所交换的文本文件、各种媒体信息或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商务活动使得分布环境下的虚拟企业、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也使对象按照某种规则在网上进行的流动成为可能。项目管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工作流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极好的应用背景。
3.系统集成技术。鉴于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在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系统的集成,这主要包括与单位原有的系统的集成、与新购的软件系统的集成等以及部分软件的二次开发等,以节约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4.系统开放性和信息的安全性。基于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必须既要开放又要安全。开放使我们的系统与外部的系统相连接,以便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安全保证我们的系统稳定可靠,对于电子商务时代的系统安全性能尤其重要。
5.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完善了几十年,在我国的应用尚属发展阶段,为此,对于现代项目管理我们也要予以重视,这当然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还有体制等有关的问题。
三、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解决对策探析
当今的企业集团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逐步实现电子商务。企业集团建立和实现电子商务的步骤,可以分部实施,逐步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企业可以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与一些有固定关系的合作伙伴建立联系,通过它直接建立电子商务活动,以便更加快捷地与客户和供应商交往,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样的系统也同时提供给可能分布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联营公司、办事处等企业内部使用,极大地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面向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项目,以某一行业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分步实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
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综合了最新的网络交互技术和数字技术,代表了未来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作用。虽然这些技术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它的发展将使信息管理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和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李峻峰.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7,(4).
绩效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潮流。科研绩效管理不论从行业管理领域幻视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涉及一个公共服务和管理的问题。绩效管理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身就是由许多要件、环节构成的体系。从科学的决策分析评价科研工作的绩效,还必须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科学地分层次地进行。因此,加强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研究,对于完善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关于科研绩效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科研管理工作大到行业管理,小到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从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个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特点。
绩效,又称生产力、业绩、作为等,指的是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对资源投入-产出行为效益的评价。针对农业科研工作来说,具体到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就是通过科研组织系统整合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从全方位对科研工作绩效进行监控、行为改进和评估,它主体功能是评估、衡量、追踪,主要作用表现在:(1)对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责任落实;(2)承担工作利害关系人的期望;(3)科技成果、工作结果导向的强调;(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需要;(5)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6)有效的管理工具与工作改进。
从管理学来讲,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实现过程,管理学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发展完善。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动态的改进公共绩效果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单位内部它以单位的整体绩效为分析单元,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战略管理与系统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和业绩、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强化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优化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
2当前我国科研工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理念和实践,在我国不少地区、单位进行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农业科研单位中,绩效管理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不够完备,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科研工作的产出难以量化,运行的成本缺乏可比性
农业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受环境因素干扰较为严重的工作,特别是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考核指标的多元化、考核过程的复杂化、科研工作量化的复杂性、考评标准的多元化等等,都决定了科研工作难以以正确测量技术进行度量或者量化。不同的项目来源责任方对项目绩效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同一个单位内部不同类项目之间目标考核的差异较为明显,而对同类项目之间科研产出也难尽相同,不可类比。农业科研工作包括农业科研项目既要注重实效性又要注重时效性,更多地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更关注社会效益,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运算问题,因而无法取得比较可靠的比较成本和收益数据,在绩效评价上造成困难。
(2)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
在公共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绩效管理项目目标都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众多的公共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包含着许多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难以以数量或者正确定量定性表达,在社会成员中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者评价尺度,甚至在项目指标的设计上有一些长官意志,缺乏科学依据,与实际脱节;甚至在一些竞争性项目的申请上,申请者之间对同一项目的实施结果和效果相互攀比。而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门更多地愿意把管理目标、工作目标用文字性语言修饰完满、表述含糊,这样为避免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寻求突破口。
由于农业行业和产业的特殊性和特殊地位,农业科研不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也涉及到农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是一项涉及民生和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公共事业。因此在农业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目标中涉及众多内容,在科研工作具体的管理和执行实践中,同一类农业科研项目之间考核指标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很难确定一致。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的特殊性,农业科研既需要实验室工作,又需要更多地田间实验实践等等,因而农业科研工作的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难确定性,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实施刚性管理制度,更多地需要弹性和柔性管理。
(3)理论和实践不足
从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从参与绩效评价的研究者本身讲,要求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如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行政学、法学等,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很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
从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运行来看,特别是现实国情的制约、体制和传统作风的影响,使得对绩效管理的研究难、见效慢,同时绩效评价过多地带有行政色彩,也使得绩效评价与一般工作考核差异不大。其次,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特别是科研项目更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种效益的测算标准、方法还不健全和科学,从而使得农业科研工作的绩效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第三,绩效评价针对的测评群体都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知群体,在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整合的量化行为标准,对人才考核的标准在不同的项目、工作领域不同。第四,在具体实践方面,我国开展绩效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薄弱,绩效管理较多地停留行政模式的基础之上,在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受到局限,也使得绩效管理的效用难以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和完善。
3完善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积极培育绩效管理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工作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绩效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发育良好的公共管理的土壤之中,也植根于社会这一更大的土壤之中。
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涉及面广、宽泛,我国的绩效管理要能够健康发展,并迎头赶上国外先行国家的水平,现在就需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工作的得失成败,要审时度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善于抓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强农业科研绩效管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要增加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遵循农业科研工作规律,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加强单位内部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在提供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积极改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考评制度,不断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合理公平的环境,建立“以人为本”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责任性、回应性、公平性、节约性、高效性为基本特征,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绩效管理工作。
(2)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配套体系
一是要实现科学地评价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合法的、真实的统计数据系统,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的标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法,采集真实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的出正确的结论。
二是要逐步建立导入基于绩效的预算体系。要将加大对涉及公共事业运行成本的核算和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定和监督,努力构建完善的基于绩效的公共预算体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提供基础。
三是要加强绩效评估的后管理过程。要积极把绩效评估的结果纳入到日常的管理过程之中,让参与者真正能正确认识到其有存有的价值,减少组织内部成员对自我评价偏失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把组织内部成员的奖金分配、职务升迁等与绩效考评的结果联系起来,发挥好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做好今后组织内部政策、制度等改进的依据。
(3)强化绩效意识,促使绩效改进
一是要积极改变绩效意识,积极改变绩效核算的方式和体系把绩效评估纳入管理成本效益的核算体系,建立公众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改变主管部门绩效评估的方式。
二是要根据不同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现实情况和阶段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三是要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特别是要积极改变以往单纯靠农业科技主管部门评估的单一主体形式,逐步实现官方评估、民间评估、专家评估并或者多元化评估。
四是要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促使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技项目的参与者、执行者以及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改进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为科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要建立绩效管理的诚信机制。把绩效管理纳入常规工作之中,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诚信机制,有效降低绩效考核中随机误差,使考核的结果更能珍视与现实,实现绩效管理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