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7:0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城市更新;混合开发;策略
1.城市更新所引发的混合开发思考
1.1 城市更新的若干现实问题
(1)欧洲城市更新的反思
战后欧洲开始了大规模城市改造,其改造核心就是城市中心区与贫民窟。其主要策略在于法律手段干预、现代主义的“高楼”取代城市中心原有的老建筑、以及“消灭贫民窟”。受当时战后诸多原因的局限,“标准化”与“大规模改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欧洲城市的复兴,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芒福德就曾毫不客气的指出,“城市更新”在集中并破坏城市的有机机能。简雅各布则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她主张“小而灵活”、多样化的开发。学术界更是提出对标准化的现代主义规划思潮进行了反思,认为城市更新更应该倡导混合开发和多样性。其实,这一理论与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潮一脉相承。城市更新变得更加考虑人的需要、更加考虑人本主义。
(2)我国城市更新中的问题
与欧洲战后的城市更新进程相比,我国城市更新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30年的时间内几乎走完了西方社会半个多世界的历程。抛开制度性与政策性问题不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就出现了“土地整理难、开发运营难”等“全过程”问题。
以珠三角的“三旧改造”为例(黄健文、徐莹,2011; 石爱华、范钟铭2011)。珠三角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下而上”城镇化过程,柔性经济非常发达。在城市边缘、甚至城市内部出现了很多Desakota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改造就显得尤为棘手。首先,由于现有“小、散、乱”的土地使用格局,以及复杂的权属关系,造成了土地整理成本非常高;其次,已经形成的“自组织”粘性经济使得社区关系已经很难有“单纯功能”介入;再次,这些地区往往处于一个“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的区域,城市更新的执行者往往很难同时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也就造成了开发过程缓慢,甚至停滞(王学锋、王富海,2011)。
这些现实问题当然需要从经济、社会、尤其是制度上系统解决.但就当下而言,混合开发就凸显出了较高的现实意义。
1.2 混合开发及其现实意义
混合开发(Mixed Use)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尤其是非法定规划,混合开发用地的概念一直被广泛应用。甚至一些境外设计机构将混合用地也细分为商业居住(Retail-Residential Use)、商业商务(Retail-Business)、商务居住(Business-Resi dential)、行政居住(Administration-Residential)等若干小类。造成了整个规划用地图呈现了“全混合”的奇怪现象。
当然这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现实开发中,混合开发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手法。从最早的住宅底商开发到北京东方广场-东方新天地的出现,从北京蓝色港湾开发到三里屯Village的声名鹊起。混合开发在国内的地产开发中也经历了V1.0到V2.0的“版本升级”。
正如有些学者提出,我国城市的用地稀缺性和城市形象的诉求“催生”了混合开发的快速发展。这一“高效”的开发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2.城市更新中混合开发策略实证分析
2.1 日本与香港的混合开发
日本最典型的混合开发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商业混合开发,也被称为“地铁上盖物”。这个开发模式实际上是典型的TOD模式。在地铁沿线各个站点,通过对地下空间、地上建筑、甚至周边区域的物业进行综合性开发,也是一种城市综合体的表现形式。
香港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加上对香港北部地区十分严格的生态保育,也就促成了香港混合开发的水平之高、路径之丰富。与国内普遍接受的平面混合开发(即在单位土地上,进行水平方向业态的分布)不同的是,香港更关注竖向的综合利用。甚至提出了Vertical City的概念。香港的法定图则明确规定,高层建筑不同层数会有特定的开发功能。
2.2 欧洲的经验——以海牙SPUI为例
海牙地处大西洋东海岸的海牙,是荷兰第三大城市和政治中心。荷兰王宫、议会大 厦等政府机关,以及各国使馆都集中于 此。海牙城市人口50万,具有700多年的 悠久历史。海牙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 乌得勒支共同形成兰斯塔德都市群。
SPUI地区是海牙的中心区,建筑功能最初以造型简单,功能单一的政府办公建筑为主,后来政府认识到城市的多功能开发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力量建设了住宅、影剧院、商业、旅馆等建筑,为城市增强了活力。(孙晖,孙志刚,2005)
SPUI地区的开发是逐步开展和完善的,先建设政府建筑,树立政府形象,之后大力吸纳外部资金进行建设。在SPUI的更新改造过程中,由政府投资的有效带动。先后开发建设了一系列的混合开发项目,例如居住综合开发项目,Hoftant商务写字楼项目,海牙市政厅和图书馆综合体等等。这些都强烈折射了城市更新的多样性和混合开发的意义。
3.城市更新中混合开发的策略建议
3.1 强调良好的交通通达性,倡导TOD模式
混合开发总是与交通条件便利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良好的通达性往往都伴随着商业零售、商务等功能的引入。交通条件直接导致的是消费人群、商务人群、投资人群的积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提供了混合开发的市场保证。
3.2 业态根据市场细分细化,注重市场细分
承上所述,一定的市场需求会产生对混合开发具体业态的要求。在尽可能考虑到目标客户群和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对业态的构成进行深入细致的划分。每一条在混合开发中的动线都将影响这里的市场状况。更会影响到城市更新项目中开发前景。
3.3 业态功能的多样性同时,也应注意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多样性
城市更新在注重业态的多样性和功能上的混合利用外,也应考虑到文化、社会方面的诉求。要保证一定的文化多样性。经济多样性。正如前文所说,城市更新地区的各个方面诉求千奇百怪,只有同时兼顾经济、社会、文化要素,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城市更新的进程。
3.4 混合开发更不能迷失城市更新中最关键的要素——文脉
历史保护与文脉传承往往是城市更新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待更新地区的现状虽然较为破败但又往往富有地方特色,甚至在延续文化方面具有“唯一性”。毫无疑问,在这种状况下,必须严格历史风貌保护、控制开发建设。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确,城市更新地区肯定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需要对它进行多样化的混合利用,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健文、徐莹.对旧城改造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三旧”改造工作为例[J].规划师,2011(1):116-119
[2]石爱华、范钟铭.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的建设用地规模调控[J].城市规划,2011(8):88-91
[3]王学锋、王富海等. 城市更新规划与城市规划更新[J].城市规划,2011(2):45-48
[4]孙晖. 城市中心发展的历史映射——海牙Spui地区城市更新评析[J].国外城市规划会刊,2002(20),看您的时间
关键词:创意产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南京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y,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Chinese cities and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city renewal process, innovat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s emerge one after another in various large cities of China,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etuses for shaping the geographical scene of post-industrial cities. With Nanjing Innovat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as the example and through collecting and comparing the spatial materials of Nanjing Innovat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obing into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Nanjing Innovat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and city renewal as well as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renewal of the city of Nanjing.
Key words: innovativ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city renewal;Nanjing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8-19(5)
作者简介:汪毅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研究生
徐南京大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朱喜钢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1研究综述
自2001年英国政府正式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以来,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能力的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短缺、环境约束、传统产业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日益突出,创意产业不再是作为一种理念而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Florida(2002)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由服务经济时代进入了创意经济时代,虽然与国外城市相比,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一些大城市在创意产业对于城市经济以及城市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已经达成了共识。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都纷纷将创意产业视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产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数量也逐年增长,并成为塑造后工业化城市地理景观的重要动力之一。
国外学术界真正深入研究创意产业及其相关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 关于创意产业定义的研究:Scott(2001)、Pratt(1997)从部门途径角度;Howkins(2003)从专利授权角度;Caves(2004)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对创意产业进行了界定。② 关于创意城市和创意阶层的研究:Hospers、Landry和Florida等对创意城市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创意城市的形成和评价等方面加以研究;在创意阶层的研究方面以Richard Florida的“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最具代表性。③ 关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研究:Crewe(1996)、Power and Hallencreutz(2002)、Power and Scott(2004)等人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理论化的研究,其中最重要并且反复被证实的空间特征就是空间集中。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Keith Bassett(2002)、John Montgomery(2003)、Adam Brown(2000)等,更是从实证的角度针对具体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研究。
相对于国外的“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阶层”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而言,我国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如段进(2008)、柯焕章(2008);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基础,如阮仪三(2005)、陈秉钊(2008);废旧工业建筑对发展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意义,如伍江(2008)。总体而言,虽然在我国诸多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断涌现,但是城市规划界对于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尤其是在创意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关系、创意产业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以及创意产业集聚区等方面都缺少深入的研究(石楠,2008)。
2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2.1南京城市更新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南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出现阶段性特征。1983年11月,南京市政府提出了“城市建设要实行改造老城区和开发新城区相结合,以改造老城区为主”的方针,集中在老城进行大量住宅建设。80年代上半期首先是在老城区未开发的少量土地上进行住宅建设,80年代后期的住宅建设则主要是对旧城进行更新改造,用最少的资金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采用的开发方式是“拆一建多”,建筑形式为多层板式。90年代南京城市更新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以道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和企业改革的深入,老城区“退二进三”速度的加快,工业用地大部分都转化为住宅用地和其他第三产业用地,城市用地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面对经过多年城市更新后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城市文脉被切断等方面的问题,南京城市更新的重点转向为对城市物质环境、历史文脉、文化氛围的更新和塑造,这一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是,使走向衰落的部分城市中心地区转变为具有现代城市功能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区域。
在南京近30年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首先,土地功能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南京城市更新过程中,被更新的主要是旧居住、工业以及少量公共设施用地,更新后主要作为居住和商业办公用地,其中用于住宅开发和三产经营的土地占73%以上,而其中住宅开发又占90%。居住用地比例过大还使得城市人口过密、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其次,历史文化保护不够。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于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对传统历史风貌造成了建设性破坏,而且由于名城保护与开发利用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考虑,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处于点状保护与开发的状态,难以形成完善的古都历史文化氛围。最后,城市更新模式的单一化带来城市文脉切断,城市记忆缺失等问题。尤其表现在老城区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对于这类用地的改造大多采取推倒重建的更新模式,大量产业遗产遭到破坏,而且城市工业文明的记忆被抹杀,城市的文脉也被切断。毫无疑问,南京的城市更新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也日益完善,但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方式破坏了南京极具历史意义的城市结构、城市意向和特色城市景观,忽视了城市环境的文化价值。
2.2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南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城市更新、老厂区的改造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南京内城区城市功能的转变,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南京内城区“退二进三”进程进一步加快,大量的传统产业空间面临着更新和重建的压力,而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又需要适合自身产业特征的新型产业空间,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产业遗产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便应运而生。这种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开发模式,一方面为城市传统产业空间赋予了新的功能,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同时,对周边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土地的升值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另一方面,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使城市产业遗产可以保存下来,延续了城市的文脉,解决了政府高成本保护历史建筑带来的各种问题。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涌现为城市更新理念、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截至2008年底,南京市正式批准设立了3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图1、表1),这些产业集聚区大多位于绕城公路以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老厂房置换后建成的产业园和产业楼宇,享受郊外园区同等优惠;老厂房改造后,土地性质不变,厂房性质不变;老厂房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环保工业园区,政府每年奖励50万元(1万平方米以上奖励80万元)。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利用老厂区更新改造而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涌现。其中鼓楼区、玄武区由于高校密布,智力资源密集,共有14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占全市总数近1/3。而下关区、秦淮区由于是传统的老工业区,大量的老工业厂房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硬件基础和发展空间。截至2008年底两区建设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为8个,且都是依靠传统产业空间的更新改造建设而成。
3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特征及对城市更新的意义
3.1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创意产业空间的集聚特征能促使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从而改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表现在对其周边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快速改善、土地价格的升值、原有城市空间功能的转变和提升以及大量服务性场所的集聚等方面。由于创意产业需要频繁的思想碰撞和非正式的面对面交流,因此,在其工作地点周围催生了大量为创意阶层交流提供便利的场所。这些场所的产生不仅提高了区域的品质,也为当地文化氛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创意产业集聚区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还表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多元混合和大量混合空间的出现。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不仅带来了用地类型的多样化,而且还有利于创意阶层之间便利的交流和创意机构之间的融合。作为新兴的产业类型,创意产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和交叉性等特点。然而,按照建设部公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找不到与“创意产业”相匹配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为准确反映创意文化产业的属性,南京市规划局的《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数据标准(NJGBBC 03-2005)》,将创意文化产业用地界定为混合功能空间。根据创意产业商务与办公的属性特征,以创意文化产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功能空间规划为商办混合用地,以商务办公功能为主,可兼容一定比例的单身公寓;根据创意产业亦工亦居的属性特征,布置以居住为主要功能、兼容商业的住宅混合用地。同时,为保证混合用地符合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可针对不同性质的混合空间提出具体的产业类型要求,确保不作为创意产业之外功能使用。
3.2城市传统产业空间置换
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其产业结构的调整留下了大量的产业类历史空间。随着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类历史空间吸引了大量创意企业在此集聚。传统产业空间通常位于城市优越区位,滨临河流码头或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有着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同时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其他区域优越。同时传统产业空间位于城市旧区,保留了传统居住环境和文化氛围。传统产业空间不同于普通办公和生活空间的内部建筑格局――大规模、连片的厂房和集中的仓库满足了创意产业作为展示空间、进行频繁交流沟通的需要。产业建筑结构坚固、空间高畅、富有工业美感。这些优势与良好的建筑质量共同决定了传统产业空间巨大的利用潜力。另外,产业类历史空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也成为激发创意阶层创意的灵感和源泉。相对低廉的租金更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小型创意企业的吸引力。
图2反应了1981年南京工业用地与现今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对应关系,通过空间叠合分析和实地调研,南京重点推进的35个都市产业园,有60%是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产业类历史空间不仅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凭借其特有的优势满足了创意产业的特殊需求,而且为创意的萌发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吸引更多创意产业和创意阶层集聚的文化磁场。创意产业的介入使得传统产业空间焕发了生机,也为城市更新模式、工业遗产的积极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更具意义的是,还引发了对传统产业历史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为传统产业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提供了新的契机。
3.3城市历史环境重生
城市历史环境不同于普通的城市空间,它是城市经长期发展积淀而生的城市环境,它包括以单体形式存在的历史建筑以及历史文化区,它是地域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在空间上的投影,对于城市和社会文化的认同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城市历史环境正走向衰落。空间景观质量较差,空间利用率低,空间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城市历史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创意产业的介入为城市历史环境保护性更新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延伸了城市历史环境功能的同时,也延续了城市的整体记忆,成为联系城市发展的空间纽带。
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出明显的沿历史环境风貌区发展的模式,这些区域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文化氛围,满足了创意阶层文化休闲的需求,带给其更多的创意灵感,这些区域优越的自然基础条件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吸引更多创意企业集聚的文化磁场,区域品牌和场所精神也能够迅速形成。根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历史环境风貌区的划定,位于城市历史风貌区范围内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占到了65%(图3)。创意产业在历史环境的植入实现了城市历史环境再生和空间价值的提升,而且避免了城市文脉的中断,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将城市记忆融入了城市整体发展之中。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就是历史环境重新焕发生机与创意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4结语
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创意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传统产业空间置换、城市历史环境重生等方面对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只是城市更新模式的一种选择,城市更新究竟需要采取何种模式是多种因素权衡的结果,反过来,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也有着自身的规律,不同性质的创意企业和创意阶层有着不同的需求,其区位选择、园区功能的确定以及园区的内部空间结构都必须针对实际问题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南京市文化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7年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R].南京:南京市文化局,2007.
[2]南京市文化局,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8年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R].南京:南京市文化局,2008.
[3]Scott Allen J.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M].London:Basic Books,2000.
[4]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5]Keith Bassett,Ron Griffiths.Ian smith Cultural cluster and the city: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J].Geforum,2002(33):165-177.
[6]Joho.Montgomery,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art1:Conceptualizing Cultural Quarters[J].Planning Practice Research,2003,18(4):293-306.
[7]Adam Brown,Justin O’Connor,Sara Cohen.Local music policies within a global music industry:cultural quarters in Manchester and Sheffield[J] .Geoforum,2000(31):437-451.
[8]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Z].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
[9]童昕,王缉慈.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5,29(4):35-40.
关键词: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发展;策略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往往能带动一大批工业城市的进步。故而,这样的城市就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工业区的存在,而且其也大大影响了城市中心区域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功能置换问题不可避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利益洗牌,大部分工业建筑暴露出了很多全新的问题:其有没有工业遗产应有的价值,是否值得维护利用?如果没有,可否以废弃建筑身份做拆除处理?如果有工业遗产的价值,那么保护方式上是单纯保护还是维护后的开发?怎么样实现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经济价值?相信这些疑问在每个城市都在上演,也几乎都有不同的答案。只有依据工业城市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计划,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节约型社会的规划理念。
一、工业建筑保护及再利用对城市建设的意义
工业建筑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无疑是见证了城市的百年发展历程,它对于进行城市风貌特征塑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城市辨识度
当前,大部分城市发展都依据一个相同的模块,这就使得这些城市发展景观基本相同,原有的城市特色消亡殆尽。设计师应将这些工业建筑好好利用起来,打造专属的城市区域景观特色,进而塑造不同的城市建筑景观,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
(二)有利于城市记忆的保留
即使在工业区也有很多市民居住,这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这里有着几代人的记忆,是每个人成长的见证,这也是他们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所在,换言之,它也是一个城市值得珍藏的文化记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通过有效还原原有的生活场景,可以更好地完善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同时这也是保留城市历史特质的关键一步。要知道,比起华丽多彩的现代化城市建筑,具有历史文化沉淀的时代建筑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更得市民的钟爱。
(三)有利于响应节能减排的低碳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经济建设而言,实现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是十分有利的。工业建筑由于功能上的设定,就不可避免地拥有楼层高、跨度大和空间广阔的特征,众所周知,一个建筑的设定寿命常常比实际使用时要长,而上述这些特征,就为旧建筑改造翻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开发模式
由于地域、国度的差异,人们对工业建筑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的再利用手段也是不同的。总而言之,西方国家的城市改造理念是这样的,即从单一的建筑单体再利用出发,向市政建设和场所塑造进行拓展,在欧洲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他们有着丰厚的工业遗产,这就为其搭建完善的旅游线路创造了优良的基础,进而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一)建筑单体再利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很多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构想得到了验证。因为工业建筑有着体积庞大、结构简单易于改造的特点,因此备受博物馆、展览会所和个人公寓的青睐。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经典案例当属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泰特美术馆。每个建筑单体的改造,就像是细胞的更新一般,有助于实现城区的更新换代。
(二)场所再利用
在工业区的建筑都有着结构相似的特点,一定数量之后就形成了建筑群特有的场所特征,拆迁部门如果只是进行单一化的拆除,或者只对某一两个案例进行研究,都是不合理的,故而,要从大局上的规划进行切入,改变建筑群的属性,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功能置换,打造科学合理积极向上的建筑空间。
1.与景观塑造、旅游开发相结合对于城市规模庞大的工业城市,可以将旧工业建筑与当地自然地貌和资源相结合,构建一条展示当地工业史的旅游线路,在进行工业建筑维护的同时,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往工业的发展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进行再利用时要结合历史线索来开展,将环境治理和构建生态区域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工业园,以此拓展城市内的公共活动空间。
2.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在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流程中,融入创新理念,搭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展现了工业建筑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
(三)与住宅开发项目相结合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地区居民人数势必会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在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融合相应的住宅项目,必定可以打造出有独特魅力的特色社区,以此来吸收各类人群来此定居和工作。
三、城市再造中工业遗产建筑和场所再利用的策略
(一)正确地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个文化片断
在进行旧城区改造时,如果盲目追求新建筑,而不去体会旧建筑的文化底蕴,那就是对城市历史的背叛。而“历史”这种关键的精神要素,是形成场地归属感的重要成分。部分城市在历史的发展中都是紧跟现代化步伐,因此它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工业革命史,每个阶段的工业史都会在同时期的建筑上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任何一种对旧工业建筑的破坏,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只有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才能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二)建立科学的再利用策略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工业建筑重建的目标方案。在政府部门的调控下,对各单位的资源能有更好的计划,对全市的工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旨在结合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与城市地区规划,将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作为城市新规划的闪光点,打造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形态。
2.科学地评价当地工业建筑的现有价值
必须明确以何种方式进行再利用,只有对工业遗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再利用。对建筑是否进行拆除的依据可从以下方面来看,比如其是否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是否有未开发的经济潜力,是否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综合以上几点再进行决策,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要做到理性拆除。
3.尝试“既是,也是”的开发模式
在近代以来的历次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的追求标准都是在变化的,在以前国家风气上迫切地想要进步的时候,对新建筑的追求即被认为是对现代化的追求,而对于老式建筑,就仅仅被局限于古典教堂、城堡和寺庙等。现如今,我们有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理念,对于旧工业建筑不再是仅有的拆与不拆,而是更多考虑“修旧如旧”,当然必要时也会有“创造性”的改良,但如何去把握中间那个度的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建筑规划师梦寐以求想要解决的课题。对已有的建筑设施以及其周边的环境都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旧建筑的建筑特性,把握好对于装饰的使用,对旧建筑的改造只是体现在建筑材料上的改变,从而建造相应的新建筑。这种“既是,也是”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模式,给对新旧建筑的取舍带来了更大的处理余地,这也是落实创新、开放理念的关键之处。如果按照这个角度来看,“旧”在现实条件下也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果这样,那么创新的定义在这里可能有所不同,它已不再是“创造新的”,而是一种“改造旧的”,由此得出的结果自然有所不同。
(三)注重外部空间设计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我们都明白,在进行城市再造背景下旧工业建筑再利用时,一般都会注意到内部的功能置换和建筑空间重塑,但是一般都会忽略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重塑之前工业区的活力。故而,也要注意从空间上构建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新的设计需求,以期实现与新的城市生活密切相连的目标。大多工业区域由于相关规定,实施全封闭式的管理,这样一来,在城市之中这些地方就成了居民活动范围极少涉及之处。有鉴于此,在进行新的城市规划里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到,只有改善周围基础设施,才能使得环境附加值有所提升,进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当今高效的交通设施可以解决人流量问题,便捷的服务设施可以留住来往的人流,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增长,实现城市更新的既定目标。
四、结语
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拆建。现如今,老城复兴已经成为市政建设中最为突出、最应优先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以复苏旧工业建筑的活力来带动整个工业地区的复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即使是一种类型的建筑,由于它存在于不同地方,或者有不同的利用目标,就会使得它们有自己特有的改造模式,这就意味着要找一个万能公式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关建筑规划师要站在现代工业遗产所在地区经济文化的角度上,设计工业遗产的重建、保护和管理的方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现代生活的价值观。总而言之,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未来可能就蕴藏在已有的大批建筑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敏.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2):25-28.
[2]王璐,刘姗,李晓润.活力再现———结合创意产业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策略[J].工业建筑,2012,(s1):74-76.
[3]张希晨.城市再造过程中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策略[J].工业建筑,2013,(01):9-13.
规划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
今年以来,XX市规划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两聚一高”目标任务,紧扣“五个牢牢把握”工作导向,按照“大城市”定位,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在完善规划体系中强化发展导控
以总规修编为契机,加快完善《XX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立的“总体规划-单元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四级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努力实现全市空间管控“一张蓝图”。
1.初步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多规融合、存量盘活”为导向,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互动为要求,划定了统一的城镇开发边界,确定了建设用地总量,形成市域范围内功能结构完备、要素配置合理、通勤就业均衡、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积极融入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特色小镇等发展理念。目前正在优化调整用地布局方案,预计6月份完成最终成果论证工作。
2.积极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调整。一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全市单元规划确定的边界逐步开展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已完成F06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C12、E05单元控规初步成果,B11单元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二是落实水乡古镇发展要求,基本完成千灯、锦溪、周庄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对重点地块进行修建性详细设计。三是协助相关区镇按照法定程序推进控规编制、调整、报批工作。报批完成张浦镇城东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花桥国际商务城南部生活区、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完成花桥经济开发区、陆家镇、锦溪镇等相关区域控规调整方案。
3.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一是组织开展杜克科创小镇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以“XX智谷”为总定位,征选国内外6家设计机构开展方案设计,现已全部提交最终成果。二是组织开展前进路、长江路道路沿线景观提升设计。根据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以前进路、长江路为试点进行深化研究,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现已完成初步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设计,计划6月份形成最终成果。三是进一步完善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XX段)沿线城市设计,以交通引导理念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已基本形成成果。
4.不断优化镇村规划。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编制完成《XX市锦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由省住建厅组织论证通过,报省政府批准实施。会同市文物部门开展第八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经省住建厅、文物局组织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巴城镇成功入选“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根据《XX市镇村布局规划》,我市所有31个特色村、189个重点村和218一般村(除高新区22个一般村无编制计划外)已全部形成规划成果,今年上半年,按计划继续推进村庄规划成果的公示、论证及审批,完成千灯镇歇马桥村村庄规划公示、锦溪镇计家墩新乡村生活项目规划报批工作,以及周市镇26个自然村、淀山湖镇6个自然村村庄规划的审查、论证工作。
(二)在狠抓专项规划中增强城市功能
1.增强城市民生功能。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设施规划》,确定中心城区核心区范围内社区、街道的行政边界。并以亭林片区为试点,完成深化设计方案,构建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模型,正在开展青阳片区深化设计,计划6月份形成详细方案。
2.优化城市生态功能。继续推进《XX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现已完成草案,基本形成市域各片区海绵设施建设管控原则及技术指引。加强区镇对接,进一步深化《XX市城市“六线”控制规划》,涉及道路红线、河湖水系蓝线、绿化绿线、重大市政设施黄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轨道交通橙线,并将道路红线、河湖水系蓝线录入规划综合信息平台,便于日常审批管控。
3.提升城市交通功能。继续积极推进苏州市域轨道S1线XX段规划建设,完成《苏州市域轨道S1线XX段沿线交通一体化交通详细规划设计》、《苏州市域轨道S1线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方案》中期成果。及时启动XX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心城区停车系统规划等。
4.升级城市市政功能。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编制完善《XX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成果,并报请市政府审批通过。为规范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建设步伐,配套起草了《XX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草案)》。为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综合管廊建设可行性,向市轨道办呈报了《关于与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同步建设综合管廊的请示》。目前,XX市中心湖二号路地下综合管廊已开工建设。为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效指导我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XX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2017-2030)》成果,并报请市政府审批通过。
5.完善城市文化功能。为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高质量完成市博物馆、美术馆方案设计。根据《XX市城市雕塑规划》和《XX市雕塑规划管理意见》,开展了第一批雕塑设计方案的征集活动。第一批公开招标的2个点位已经完成方案招标相关工作;另外7个点位海选工作也已完成专家评审。
(三)在推进改革创新中优化审批管理
1.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报城建例会讨论。完善规划编制制度建设,拟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通知》,从协调机制、成果入库、动态维护、调整程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我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规范工业项目规划方案设计,加强对方案的审查指导,结合XX市规划管理实际,制定了《XX市工业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导则》。为全面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与市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在工程项目中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审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并在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实施运用。
2.努力推进审批服务创新。为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方便群众办事,打破传统审批的固化模式,创新推出“容缺受理”弹性审批流程。对主要条件具备,次要条件或手续欠缺的审批事项,放宽受理门槛,提前进入审查,予以“容缺受理”。并通过跟踪服务,主动沟通,确保缺项及时补正,实现依法服务、特色服务、高效服务的同步到位。为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方便基层办事,在“表单整合、项目申报、网上审批”三个环节创新推出“嵌入式”服务。通过“三表合一”建立嵌入式申请、标准格式落实嵌入式管理、共享数据实行嵌入式审批,非工业建设项目申请材料由原16项缩减为9项;工业建设项目申请材料由原10项缩减为6项,切实方便了项目报建,提升了服务效能。上半年(截至2017年5月16日)共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审查59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8张,用地面积75.34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08张,建筑面积177.86万平方米;核发验线证明68张;核发建设项目规划核实证73张,建筑面积189.24万平方米;受理及审查店招店牌、户外广告21件。
3.着力加强规划执法监察。建立在建项目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对管辖范围内181项在建项目进行全覆盖监管。通过区域联动,开展拉网式违法建设排查认定工作。积极参与“263”专项行动,联合各区镇规建部门对全市538家重点监管工业企业的规划建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已完成排查372家。对《2017年苏州市列入省第十三批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中我市涉及企业(46家)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完成排查35家。对《XX市化工企业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中涉及企业(143家)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排查,完成120家。上半年(截至2017年5月16日)共立案处罚违法建设案件6起,做出违法建设认定移交291件,切实维护了规划严肃性。
(四)在现代技术运用中夯实规划基础
1.启动全市用地信息普查(重点单元)。拟在测绘XX市大比例尺“全要素”地形图基础上,通过对用地信息和建筑信息的普查,生成带有多种属性信息的标准化地形图,并引入三维实景技术,构建具有实景可视信息和丰富用地、建筑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为XX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投标。
2.完善规划综合信息平台。继续根据实际需要扩充平台功能,完成了规划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开发了在建项目“双随机”监察系统,实现了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监管及违建入图入库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完成了全市城镇未治理D级危房档案信息化入库工作。配合经信委核对了全市工业企业信息。下一步,还将完成网上报建系统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建设。
3.推进2017年XX电子地图更新、地下管线数据更新测绘。
(五)在“六个一”大走访中密切联系群众
制定了《XX市规划局常态化推进“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召开“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局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目标、任务、要求、组织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紧扣“两聚一高”,强化政治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全局19个走访调研小组对所挂钩的周庄镇高勇村、双庙村村民家庭已全部走访一遍以上,仔细了解家庭情况,深入收集村民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作了详细记录。对能当场能解决的给予反馈解决,对不能解决或需转办的,做好解释工作或给予转办。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积极延续、加快推进、全面完成上半年正在开展的工作的同时,下半年,我局还将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总规落实
在完成总规成果论证、报批的基础上,加快总规的实施步伐。根据总规要求,及时指导各镇开展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根据《关于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及《XX市单元规划》,逐步对城市核心区所涉及的单元及跨区镇行政界线的单元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下半年重点完成B11、C12、E05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对市域其它发展单元,指导各区镇根据单元定位,明确编制要点和内容,力争于年底前完成控规编制。
2.抓城市设计
适时开展城市总体设计,强化地域特色、建筑风貌、城市文化的“基因”传承,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积极推行全市拟出让地块必须预先开展城市设计工作。
3.抓存量更新
结合危房治理,开展城市更新规划研究,计划完成老城区及城北地区6个片区的更新规划研究工作。突出民生改善,推进被撤并乡镇更新研究,重点完成张浦镇大市地区和千灯镇石浦地区更新研究。立足产业特色,围绕打造全市10个特色小镇目标,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引导和方案设计工作。
4.抓空间拓展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空间延伸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应予积极利用。按照建设紧凑型城市要求,大力开展XX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修编,结合轨道交通S1线沿线站点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城市地下人防规划等,推进轨道、管廊、人防等多规合一,重点研究地下空间的横向连通开发及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进一步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5.抓生态控制
结合规划工作实际,继续全力配合及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完成海绵城市、六线控制、绿道网等专项规划,切实在引导和保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方面贡献规划力量。
6.抓交通引导
结合新一轮总规及控规编制,根据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及方向,高标准、高起点开展新一轮《XX市综合交通规划(2017-2030)》修编,进一步优化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完善轨交S1线配套规划的同时,适时开展XX轨道K1线预可行性研究,为XX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开展“自愿停驶,绿色出行”实施方案及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引导城市交通方式转型。
6.抓体制改革
继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推进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继续推进“容缺受理”流程,将服务固化为制度。由规划综合信息平台支持,增设“容缺受理弹性流程(试运行)”,同步进行电子审批,实质性提速增效。促进全市统一运作规划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统筹规划智慧政务建设,强化对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作用。
7.抓执法监察
继续完善、实质运用规划移动监察系统,推进违法建设认定情况入图入库,提升执法监察效率效能。运用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在建项目定期检查、抽查工作,力争早发现、早制止,减少未报先建、批建不一现象发生,切实履行好事中事后监管职能。
8.抓调研走访
扎实开展、圆满完成“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倾听搜集基层、百姓心声,切实解决基层、百姓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档案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
上半年,我县档案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大”发展理念,紧扣项目落地年,聚焦“一路二水三项目”中心工作,以面向社会,服务民生为重点,以拓宽档案发展领域、深挖档案文化资源、提高档案利用价值为抓手,树立“科技强档、依法治档、服务活档”的新理念,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做到时间过半,目标任务完成过半。
一、强化项目建设
一是启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建设。今年县上安排我局爱教基地建设专项资金x万元,主要用于多媒体报告厅建设。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基础装修工程、视频器材、桌椅采购,项目将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是开展门禁系统项目建设。安排落实项目资金x万元,通过招标,配备馆内24小时温湿度监控设施和档案馆(库)门禁系统。项目正在施工中,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了各项设施的安装工作,届时将使我县档案馆库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大步向前迈进。
三是启动数字化项目建设。落实数字化项目资金50万元。近段时间以来,我局对多家档案数字化机构进行了调研,参观学习了遂宁市、市中区等档案局数字化工作先进经验,对比了我县档案工作和项目经费情况,研究确定了我县今年数字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该项目正开展需求论证,拟于6月份完成项目招标,年内完成今年的数字化目标任务。
二、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档案“三大”体系建设之本,是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之本,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围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上半年,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我县档案工作纲领性文件。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通过积极主动向县领导汇报,与县委办、县政府办等相关部门协调,由县委、县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委办发﹝2017﹞x号),对我县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工作目标。
二是加大我县档案移交力度。根据我县新馆建设的情况,由县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到期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对全县近二十年应移交的到期档案制定了接收计划,明确了应移交进馆档案的范围、质量要求、移交程序、组织领导作出明确规定。今年底前,我局将对全县56个单位2006年前整理规范后的档案全部接收进馆。
三是创新档案工作,引入中介服务档案工作。自今年以来,县档案局大胆探索,立足单位工作实际和新形势下档案管理服务的要求,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在确保档案保密的前提下,推广政府购买档案事务服务。规范并支持档案中介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提供档案管理技术、设施、劳务等服务,激活社会资源、节约成本、规范服务、统一标准,通过政府采购,选出了两家质量可靠、服务优良的档案中介机构供各单位选择,作为我县各单位专业档案服务机构,促进了我县档案整理规范化上档升级。
四是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根据我县档案移交工作实际和档案整理新规则的出台,今年4月11日,我局和县行政学校联合举办了全县档案工作人业务培训班,专门聘请乐山市档案局业务专家实地授课,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服务中介机构等100余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县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是规范整理遗留档案。对十年前移交到我馆的转制破产企业共22个单位未整理的档案约x卷,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规范性整理,于6月中旬整理完成进馆。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快档案数字化工作。数字化项目将是我局今后几年持续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制定和完善数字化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力争于2020年我县馆藏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
二是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和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力度。对列入今年移交进馆的56个单位,加强档案规范化整理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增添新措施,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两拐点透视产业升级
福田区的产业和人口出现了双拐点,产业从中低端拐向中高端,人口从数量增长拐向素质提高。“1+3”经济架构内的高端产业产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近七成,成为福田经济的主体。其中1代表总部经济,3代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文化产业三个支柱产业。
2008年1-9月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83亿元,前三季度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0.03:16.56:83.41,第三产业产值911.47亿元,占总值的83.41%,其中生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72.23%。福田区经济结构呈现两个超70%的特点,即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3.15%,生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2.23%,按照OECD的评价标准,标志着我区产业发展初步实现高端化。近年福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2005年的16.55吨下降到2008年的11.60吨,下降29.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由2005年的468千瓦时下降到2008年的345千瓦时,下降26.3%。
深圳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的进驻,也造就了特殊的人口结构,非户籍人口大大高于户籍人口,直到2002年福田区人口突破百万时,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步上升,户籍人口倒挂有所缓解。2005年常住人口总量接近峰顶,达116万,人口增长趋缓。近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中端人口与低中端人口置换,人口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非户籍人口出现下降,预计2008年常住人口即将出现下降,人口拐点到来。
与深圳六区及其他地区比较,福田经济呈现“增长稳、结构优、效益好、能耗低”的发展态势,初步走上了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但面对国际先进城市和国内先进地区,福田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前有标兵,值得我们学习,后有追兵,推动我们创新前进。
八个功能片区打造福田环CBD高端产业
近年来福田区政府提出了建设“福田环CBD高端产业带”的发展理念,即:围绕CBD,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核心, 推动周边工业区全面改造升级,使周边区域形成高端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集聚带。
未来福田区的产业布局将依托CBD的商务办公、金融及会展业形成全市高端服务业核心区,在其周边以集群化的产业片区为节点,以北环大道、香蜜湖路、滨河快速干道为环线、将各具特色的产业区串联成带,形成南联香港、北拓珠三角的“圈层式”产业布局结构;并通过工业区改造加大产业空间整合,加快生产要素在“环CBD高端产业带”上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为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奠定产业基础。目前,对环绕在CBD周围重点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正在重新规划,产业带轮廓初显,产业集群的吸盘效应和辐射作用正在形成,天安数码城、燃机电厂、赛格日立、金地等4个工业园区已确定为深圳市第一批工业区改造的试点项目。
福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CBD和环CBD高端产业带上,未来将重点规划建设8个产业功能片区:以电子通讯、手机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车公庙功能片区,以数码科技、文化创意为主的深港合作创新产业集群的福强南功能片区,以电子通讯和现代物流为主的跨国公司产业集群的福田保税区,以电子专业市场为龙头,其他业态共生共荣,在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信息业服务基地的上步功能片区,以科技研发、检测、金融服务、创意设计、国际商务资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大型总部基地的科技广场功能片区,建成现代都市型产业集群的八卦岭功能片区 ,为创业板上市的总部基地的彩田北功能片区,航空航天和科技创业服务为主的科技产业集群的梅林功能片区。
四大创新策略建设产业功能片区
在未来建设这个8个功能片区上,福田区有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创新策略。
一是强化CBD辐射功能,牢固占据上游产业链。CBD位于福田中心区,环CBD高端产业带与之相互配套、相互呼应,占据着“微笑曲线”价值链上研发设计和高端服务的两端,具有极大的聚集效应与辐射功能,必须更加突出与深圳各区、珠三角乃至港澳的紧密链接,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链上的高端带动作用,使中心区的生产业与深圳及周边的高增长、高效益、高关联度的大格局紧密相联,在为周边地区提供高端服务的同时,拓展自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强化一流规划设计,促进功能片区集群发展。“环CBD高端产业带”的规划设计要求从产业集群的目标着眼来设计产业片区的功能,让规划中的每个功能片区都各有特色、各有主题,其间形成具有较强关联性、耦合性的高端产业链条。在链条的作用下,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健康发展。规划设计要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重点引导“楼宇经济”发展,采取优惠政策,提高中心区楼宇的租售率,充分利用CBD楼宇的办公空间发展总部经济,在有限的空间中集聚尽可能大的经济能量。
三是强力推进城市更新,腾出空间发展高端产业。“四旧”区域(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是福田区建设高端产业带的重要空间资源,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把握好改造整治的时序性,做好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高端产业的集聚发展做好空间资源的储备。通过“筑巢引凤”进一步拓展“环CBD高端产业带”的辐射和延伸区域,在实现产业内涵式增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为现代都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是提供高端服务环境,营造良好产业生态。高端发展需要高端的服务。福田将着力为高端发展营造产业生态,念好“服务经” 。以“阳光理政”和“全国电子政务试点区”为抓手,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区领导与总部企业的联系机制,建立区政府与企业的联席会议制度,为企业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务服务;表彰“双百企业”和支持行业协会,鼓励和支持总部企业,发挥好中介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建立“三审合一”的区法院知识产权庭,推动形成行政、司法、企业自身维权“三位一体“自主创新保护机制,维护创新环境。
十项举措保增长求创新促转型
关键词:宁波;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有机更新
Try to talk about ningbo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Jin hao,Fu Yi-min
Abstract: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 in ningb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think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and protective decay exist two major cultural and social dilemmas. Put forward the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is that using organic renewal theory and method, and from the original true prote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life authenticit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umanistic and social networks, etc, of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method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true the whol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humanities and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Ningbo;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global protection;organic renewal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河姆渡文化发祥地、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重镇、浙东文化渊薮之地、明清以降反侵略斗争前沿,凡此种种构成宁波城市个性特色和文化传统,也因宁波悠久的历史,绵延的文脉,厚实的遗产资源,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构成了城市的记忆,保护好那些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延续的必要内容。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历史街区概念。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1997年,宁波市城市规划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制定《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划定5处街区为宁波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2004年对《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再次修订,历史文化街区增加到8处,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并将历史街区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两个层次进行保护。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城市要发展,历史街区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在宁波城市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宁波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
2.宁波历史街区现状及保护困境
《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月湖历史街区、天封塔郡庙街区、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这些历史街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社会特征。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历史街区大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区,是城市的商贸中心,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扩张,商贸中心会有所变化,但多数历史街区依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商贸圈,或者紧邻现代的商贸中心。其次,交通便利,这与历史街区地处城市中心区位是密切相关的。第三,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历史街区长期以来都是城市中人口密度较高的街区。目前尚未改造的街区内不仅密集地居住着本地居民,而且还因其优越的位置、便利发达的交通以及低廉的房租(因为多为老旧住房),成为外来人口集聚的地区。第四,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现仍处于自然保护下的历史街区由于长期失修,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良,在住房商品化时代,高收入群体和中上阶层都已经逐步搬离了这类街区,在此沉淀下来的主要是无力搬迁的、低收入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由于这些特点,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更新改造进程中,宁波历史街区的保护陷入两大文化与社会的困境。
2.1.建设性破坏
由于历史街区的高地产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主体竞相角逐的稀缺性空间资源。而在静态保护下的加速衰败,又不断加剧政府在改善城市设施与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增强投资吸引力等方面的政绩压力。受市场驱动和政绩压力的双边挤压,加上政府决策部门对历史文化街区在名城保护中的地位、意义认识不足,宁波的一些历史街区,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最终还是难以抵御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对文化遗产重“点”轻“面”的保护观念下,天封塔郡庙街区与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被全面改造,除保留几处文物保护单位(点)外,原有传统民居已被无任何历史文化内涵的仿古建筑所代替,这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名存实亡;月湖历史街区月湖东岸占地约19公顷的传统民居被拆毁,仅保留总面积不到2公顷的文保单位(点)和宝奎巷,拆迁空地建为公园绿地,另建一批仿古园林建筑。国保单位天一阁所在的月湖西岸成批明清建筑群被拆除,虽然还保留了一些文物建筑,但整体保护已经不可能了;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处于甬江大桥以南的一些近代建筑被拆建成绿地,仅保留国家级文保单位天主教堂和文物保护点通商银行宁波分行等建筑。甬江大桥以北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成为城市商务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虽没有大拆大建,但是将历史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出,把民居全部改为旅游、会所、休闲、商贸等设施,历史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造假的行为,街区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韵味。上述这些历史街区在功能置换上大多让位于绿地和商业中心、商业人群,原有的社会网络被取代;以“危房改造”名义大肆拆除历史建筑,模仿或杜撰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建设仿古建筑与人造景观,导致建筑群体支离破碎,街巷空间均质化、单极化、景观化。这些做法背离了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的核定标准。[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1,04:6页]
2.2.保护性衰败
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长期以来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并限制开发。但这种保护多为静态保护,政府和居民都很少给予投入,很少对其建筑、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更新,以至于此类街区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册,但却急速地衰败下去。这种保护性衰败现象同样存在于宁波那些尚没有被改造的历史街区,如伏跗室永寿街历史街区、秀水街历史街区等。以秀水街历史街区为例:秀水街位于宁波旧城中心区,唐宋子城的东北角。形成于宋代,有着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历史,至今仍相对完整地保持着“街—巷—庭院”的空间格局。街巷脉络分明,肌理清晰,区域面积5.73公顷。街区内有保护价值的传统院落42处,占地面积约2.5公顷,占街区总面积近50%。街区现存传统建筑大多造作精美,类型多样,包括明代的倪氏桂花厅,清代的吴宅、孙宅,民国的陈宅、林宅、鹤年坊等。由于长期处于自然保护状态,街区内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结构老化,日益破败;居住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不足,生活于其间的居民要么逃离,要么忍耐,导致人口老龄化和阶层弱势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物质和社会的衰败相叠加;不当现代装修和居住环境改造使许多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格局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3.“有机更新”—宁波历史街区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3.1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在长期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充分认识以及对旧城更新规划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的,他主张按照城市内在发展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用适当规模、适合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促进旧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8页.]方可先生根据“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归纳有机更新的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一是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相互关联,和谐共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二是城市细胞(居住院落)和城市组织(街区)更新的有机性。更新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顺应原有城市机理;三是更新过程的有机性。更新应是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尊重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在对旧城的更新改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小规模改造的方法[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5-196页,]。
历史街区更新是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从有机更新的概念来理解,它并不应该在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完成重生,也不是在完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保护,而是将科学发展观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中,通过对环境作细致的研究和判断,在现有的文脉和肌理内部进行的一种适应性改变,是一个集保护、修复和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实际上是一种寓于整体一致中的丰富多彩的个体变化,以此逐步达到历史街区更新发展与城市文化传承的有效契合。因此,有机更新是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有效方式与路径。有机更新理念在国内外很多城市的更新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确实使许多深陷于保护性衰败的历史街区避免了建设性破坏的劫数,使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机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且成为现代城市中最富魅力的街区。
3.2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首先,放弃大拆大建激进式更新,在原有基础上,以渐进式的整治、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适量疏解街区过密的人口,但避免大规模的人口外迁。
其次,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单一主体的单边行动。改变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的强势群体主导街区更新的导向和整个过程,将居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重要位置,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鼓励公众全程参与街区改造更新。
再次,推行“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路径。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对街区改造的建议为基础,再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订计划,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
3.3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方法和措施
确定保护与更新模式应本着两个基本目标:1.保护历史的街区风貌、建筑环境、文化遗存,实现城市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2.保护居民享受现代化的基本权利,实现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舒适。[ 李 晖,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 规划师,2003,04:76页.]这两个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衡量保护与更新措施的成败。
3.3.1强调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
《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 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02:62-63页.]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当代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普遍原则,也是有机更新发展方式的前提与目的。
历史街区保护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的“群体价值”,主要内容是原先的真实的历史建筑(含文保单位、文保点和传统建筑)、环境要素(水系、桥梁、古树名木、古井等)及整体风貌。其中,历史建筑、环境要素构成了整体风貌,空间是联系这两类实体的纽带。以空间为核心的保护是街区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最为核心、稳妥的原则。历史街区空间保护主要包括格局和肌理两大方面:空间格局是空间要素(河道、街巷、广场、院落等)的等级体系与组织方式,是易于辨识的空间序列;空间肌理是构成空间各元素(建筑、构筑物、绿化等)的比例、尺度与组合方式,是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如果说空间格局是“骨架”,那么空间肌理就是“血肉”,两者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共同维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感、安全感、认同感。
因此,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时,应当坚持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的观点,从整个街区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的整体出发,采用客观的、整体的视野来看待历史街区已有的、各个时期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建筑遗产,尊重其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现状,以严谨科学的方式进行整体性的原真性保护,达到保护历史街区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3.3.2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
实践证明,由于对历史街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地位、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对保护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又缺乏合适的历史街区发展理论指导,在大规模改造中采取简单的“摧旧出新”或重“点”轻“面”的孤立保护做法,致使宁波一些历史街区消失或街区历史文脉被割断,传统特色消亡与同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思路必须要加以调整,真正重视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就必须改变过去一些不利的做法。
强调小规模的连续的渐变,采用适当的规模和合适的尺度的有机更新理论应该是历史街区最恰当的改造更新方式。国际社会在历史城区保护方面深刻反思大规模改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转而提倡小规模、渐进式、居民参与的整治方式。[ 单霁翔.从“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下) [J].文物,2006,07:32页.]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整治不搞大拆大建,在原有基础上,以有计划的,持续的改造整治和逐步恢复传统风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使历史街区显示出有机生长的特征。[ 单霁翔. 国子监街的整治与历史地段的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1998,02:20页.]实践证明,对于历史街区来说,这是一条积极稳妥的保护之路。
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方式提倡“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改造实施,即在改造规划中从整体利益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结构布局、地块的划分、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在改造实施上,基本上都是在原有院落边界内的公众参与的更新改造,讲究小规划,分阶段实施。小规模渐进式改造与更新有着渐进性和灵活性特点:一方面可满足城市在较长时间内的灵活发展需求,从而保持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又可避免在短时间内由于大规模外迁居民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小规模展开、历时推进的新机制,可为历史街区提供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资金筹措方面与建设施工中也有极大的灵活性,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又易为居民所认同,使传统街区具有“人的尺度”,更容易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相协调,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是动态的历时性产物。今天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历时性演变的综合积淀,保留了真实的历史信息,延续了动态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的真实历程。因此,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指导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活动,以小规模、渐进式方式对街区历史文脉和原有空间结构内部进行一种“适应性改变”,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保持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断完善深入的过程,更应认识到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继续去解决,这是一个非终极性的永久持续的过程。只有以谨慎的、渐进的、小规模的更新改造才能维持并发扬街区使用功能,才能不割断历史,不破坏现存平衡的社区结构,达到整体原真性保护,以及有机发展,永续利用之目的。
3.3.3基于生活真实性的改造更新
所谓历史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不同于文物建筑等静态型遗产,动态的社会生活是历史街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历史街区物质表现形式的决定因素。因此,除了物质要素与环境外,社会生活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的真实性同样是历史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街区的整体真实性正是它表现形式与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 林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研究[D].同济大学研究生论文,2003.40-54页. ]有学者认为“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形态的保护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性问题”;[ 张曦,葛昕.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J].规师,2003,06:17 页.]历史街区保护应“保护原有社区网络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 阮仪三, 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5页.]“生活真实性”是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之一。[ 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05:49页.]生活真实性作为历史街区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的观点已达成共识。
有机更新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历史街区内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及人文财富。[ 陈超君,黄耀志.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方式探析[J].城市.2012,08:43页.]综观以往宁波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改造更新的实践,尽管都贴上“对历史街区原真性保护”的“标签”,但由于规划者、实际行动者对“原真性”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各种现实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各种“原真性保护”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一方面由于传统规划建筑观念的影响,设计者往往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更新而忽略了对原有社会网络和生活的关注,对人以及人的需求、社会联系以及蕴含于居民和街区的历史文脉与特色文化也极大地被忽视;另一方面,面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采取的与商业、文化街区类似的规划设计,通过搬迁居民,置换内部功能的手段进行改造。这样,整体生活空间构架与生活动态发展模式的彻底破坏,人文量性的缺失成了宁波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后存在的一个极大的共性问题。如已改造更新的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郁家巷历史街区和南郊路历史街区等,除对一些文物建筑采用原真性保护外,保留的传统建筑大都采用“存表去里”的方式,即对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把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直接“嫁接”到原有居民物化的生活世界。虽然功能的置换在民俗商贸和旅游观光上取得了成功,也给街区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但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看来依然是破坏性的。从生活世界物质和精神高度统一的角度来说,实物遗存是原有居民生活世界演进的物化,也是原有街区人文精神延续的表达,有原有居民的存在才能使实物遗存人文精神得以传承。而原住民全部外迁及功能的置换,使得如今的历史街区已经无法感受到过去的生活场景,原住居民被川流不息的商人与游客所取代,历史性街区空间的原生活意象和生活特征消失,而且生活在其周边的人们在这些街区中找不到自己的空间和生活氛围,实物遗存所代表的人文精神丧失,街区的文脉被割裂,特有的文化难以传承。
历史街区通常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聚居,具有其特有的社会网络和传统生活方式,“有机更新”注重这种社会共同心理和交往活力的延续性。历史街区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传统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内在精神的要求——它不仅是过去的、也是今后的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它超越了建筑形式的含义,甚至比街巷空间的外部形式更具有意义。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王景慧先生也提出“要维持并发扬使用功能,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居民生活质量,唯其如此,才能得到居民的支持,使街区得到真正的保护。”[ 王景慧.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J]. 瞭望新闻周刊,1997,51:31-32页.]因此,必须把历史街区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改造更新要以居民生活为本,将基本保持建筑原有或相近的使用功能,维系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一个重要定性指标。
首先,应保留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保持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从街区风貌总体保护、街区物质环境改善及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综合判定,在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总体构架下,采取小规模、循序渐进的改造更新方式,对每一进院落、每一幢建筑进行修缮与保养、整修与改善、更新与改造。如对于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必须依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与保养;对于大量保护建筑进行维修,维护其保存状况;对于相当数量的一般传统建筑逐步加以整修与改善;对于一些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采取整饰立面外观、改善建筑造型、降低建筑高度等措施,逐步加以改造与更新;对于那些对历史风貌产生严重影响的建筑应创造条件予以拆除。
其次,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适当外迁居民,降低人口密度,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功能进行完善(不是功能重置)以符合居民对现代生活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改造、完善道路与市政设施。在不打破街区原有格局的前提下保证道路的可通达性,街区传统街巷应保持原有尺度步行方式,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市政管线布置结合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有利的技术途径,合理布设。在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绍兴的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例子。[ 刘 昀,邓蜀阳.关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社会生活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08,03:22页.
作者简介: 金皓(1967—),女,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傅亦民(1964—),男,本科,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仓桥直街整治工程采取适度减少人口密度做法,按照“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修缮老街、老宅,统一安装卫生、消防设施;整修街巷时构筑管线共同沟,把市政和民生管线纳入其中。改造后的街区既保持了绍兴水乡民情生活的原生态,又给居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实惠,“住老房子,过新生活”,使街区能迅速融入当代生活进程,也提升了地块氛围与活力,获得真正的成功。
再次,立足于民、走公众参与的倡导性规划之路。成立一个由决策者、开发单位及居民、专业人员等组成的倡导机构,提倡、鼓励、支持居民公众参与到这项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中来,让公众参与规划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推行由政府宏观控制,居民参与,规划师以针对性的个案设计,对历史街区进行规划设计、更新改造机制。这样,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及实施方法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调动原住居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只有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同时解决住房产权问题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切实做到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激发街区活力,推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3.3.4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
历史街区保护的最关键因素是当地的居民,要使他们体会到历史街区的价值,并能不断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投资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历史街区是世人了解当地文化的载体,若仅仅作为生活空间也会使它的价值大打折扣。所以,要体现其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必须具有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
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街区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然而历史街区不应完全向公众开放从事旅游,而是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限制地进入。恰当的做法是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以展示街区的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特色餐饮等,其他仍旧作为生活场所,将活态的生活情景也作为一种展示,以此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恢复、调整既有的商业活动功能。对于商业活动的恢复,应以历史上有过的活动内容作为重要的素材来源,但出于整体的考虑,尤其对街区中新建的部分,允许革新和创造。就建筑形式说,当然要与环境协调,如果新的商业活动需要特殊的空间,可以运用新材料对内部构造和外观进行改造,但同样要遵循风貌协调原则,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历史街区适度的旅游业、商业的进驻,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使之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