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现状

民俗文化现状

时间:2023-09-22 17:0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现状

第1篇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第2篇

关键词:板凳龙 民俗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43-02

1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的历史与现状

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了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是,由于水龙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的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且把它连接起来,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而生。板凳龙主要遍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而板凳龙的种类是不计其数,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较多,而广西桂林阳朔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类别的板凳龙有各自的特色,广西桂林福利镇的板凳龙则是与广西传统戏剧与彩调相结合。

福利镇当地板凳龙表演者不仅传承了板凳龙的表演技巧,而且还创新的加入新元素,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角色。如,丑角夫妻幺姑与海老三,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这无不体现福利镇板凳龙传艺者们的文化创造力。目前,阳朔县福利镇活跃着一支“老寿星”板凳队,5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以板凳龙为载体的板凳龙文化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然后以口耳作为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一项“活”的文化。正是这么一项“活”文化却遭遇传承危机,福利镇的板凳龙文化内涵正在逐渐被淡化,活动阵地逐渐缩小,缺乏系统的和有组织的培训和传艺。如果再不加以关注,那么板凳龙这样的优势项目会因活态传承的链条断裂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所以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

2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在这个物质需求膨胀的时代,各种原生态的文明成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原生态文明不断被外来现代文化所侵蚀或者不断做出让步,随时面临消失的危险。那么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如何在发展和保护间找到关键要点,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然而传承板凳龙文化并不只是缺乏传艺者们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培训,还面临另一些现实问题。

2.1 缺乏政府的支持

板凳龙都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承,才能让大众知道福利镇有板凳龙这一民间艺术,虽然在传承和保护上政府也有做一些积极的工作,但就福利镇板凳龙的文化传承的现状而言,政府的工作仍是不够。福利镇当地政府对板凳龙文化的传承意识弱,一切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投入比较少。就算政府组织了活动却也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去了解为什么要传承板凳龙文化。所以现在板凳龙文化的传承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让传艺者力不从心。

2.2 板凳龙文化传承文化阵地萎缩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城务工,留下来的年轻人则是在周边做小生意或者打工务农,家里老人带带小孩。有些民间舞板凳龙艺人的孩子放弃舞板凳龙,外出挣钱,而且经济收入也是远远超过舞板凳龙的收入。而福利镇是阳朔县的一大文明古镇,旅游业发展的也不错。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福利镇只是作为一个镇,福利镇却是越来越接近城市的结构,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导致参与舞板凳龙的人并不多,人们的娱乐方式被麻将纸牌等等取而代之。可以说,并不是人们不喜欢板凳龙,而是生活状态改变了,使他们无暇顾及板凳龙。所以,板凳龙文化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

2.3 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如今各种国外文化生活信息通过影视、报纸和发达的互联网等媒体涌入中国,这些外来文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等方面的民俗活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很难看到当地人舞板凳龙,而且会舞板凳龙的也已经很少。这也是前面所说的缺乏福利镇当地政府的支持,对于福利镇板凳龙文化的历史和当代价值,相关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教育。而且受外来文化影响,人们开始追求时尚娱乐,当地部分年轻一代对板凳龙文化表示不认同,认为舞板凳龙没有很大前途,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不够时髦,也就不愿学,不愿舞。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良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那么福利镇的板凳龙这一民俗活动将逐渐被人所淡忘。所以福利镇的板凳龙文化现遭遇香火难续的困境。

2.4 旅游业发展负面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文化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宗教、民族等相关的文化成为商业链上的一部分。福利镇历史悠久,有较高的文化传统,所以福利镇并不仅仅只是拥有板凳龙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画扇,而福利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画扇第一镇”。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或是为大众所认可的民俗文化则大力发展。旅游业商品化现象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之一,虽然它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但是也存在威胁。现在人们都有了商业意识,却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意识,所以面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俗文化的“生态发展”与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3 桂林福利镇板凳龙文化传承困境的解决方法

中国民俗文化的出现是中国古人智慧的体现,继承和发扬中国民俗文化正是国人对古人的敬爱和对古人成果的保护最好的体现。要想板凳龙文化能够在桂林福利镇继续得到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

3.1 政府加大资助力度

政府在努力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板凳龙这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这一传统文化也能得到发展。政府应该对传承板凳龙这一文化的人进行相应的资金资助,给予相应的补贴,避免发生有想继承这一文化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而选择放弃。在板凳龙的表演服装、道具、场地等方面应该提供大量的资助,让这一文化才能够得以传承。

3.2 地方加大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这一民俗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文化,同时让大家知道这一文化的起源,让大家知道这一文化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大家的生活有何影响。可以建立相应的宣传网页,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各地张贴海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

3.3 在当地组织板凳龙表演和群众节庆相结合

板凳龙文化要想得到有效传播那么就必须有表演,但是大型的表演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可以考虑的方向是在群众进行节日庆祝时表演板凳龙。比如,在群众婚礼、升学宴、满月酒等,如果加入板凳龙的表演,可以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给大家带来欢乐,同时也可以和宾客一起互动,让大家都能够接触到板凳龙这一表演,可以使大家对这一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对于该文化的宣传有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娓娓.基于徽州地域文化背景的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学,2012.

第3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走上了轨道,第三产业的出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收入与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已不局限于物质,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渐长。中国的旅游业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并逐渐跨入旅游强国之列。但随着我国区域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怎样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旅游开发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历史生活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在众多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因其特殊的历史进程保留了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凉山州的旅游发展逐渐强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如何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来促进旅游开发是关键。本文通过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文化概况

凉山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因其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进程,大量的民俗文化被更完整的保留下来。生产和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礼节习俗,民间文化艺术等民俗文化也成为了凉山州独特的旅游资源。

1.生产生活习俗:建筑方面:瓦板房,木楞子房;饮食方面:彝族系列,摩梭人系列,苏里玛、咣当酒其它特色餐饮系列;婚俗方面:彝族姑舅优先婚、转房制,不落夫家,“换裙”仪式,“喜背新娘”,“同床共枕过七关”,“抢婚”,“走婚”。

2.娱乐竞技习俗:彝族民间形成了斗羊、斗鸡、荡秋千、射箭、射弩、摔跤,跳高、跳远、攀木杈、倒立、双棍对打、打拳、拔河、甩石头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传统的射箭比赛从站法,身法,勾弦,持箭,搭箭,拉弓,靠位都沿袭了传统的彝族射箭方式,还有独具特色的“磨秋”。

3.岁时节令习俗:每逢的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时。彝族拥有自己的十月历,因此也有属于自己的新年,彝族年在秋收后的农历十月,按传统择吉日进行,时间不统一。于邛海边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开海节”也独具特色;“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每年七月二十五都会举行“转山节”来祭拜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格木女神峰。除此之外,凉山州还有很多节日,如川兴蜜桃节、安哈民俗节、会理石榴节、盐源苹果节,月华油桃节,樟木樱桃节,兴胜草莓节等。

4.礼仪礼节习俗: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洲彝族的礼仪礼节当然最具代表性。不管是长辈与晚辈之间,客人与主人之间或者是家里,公共场合等彝族人都有自己的礼仪礼节。晚辈与长辈见面时,要主动报上自己及上辈人的姓名,且记背家谱,不管是在坐次上,用餐上还是说话介绍时都应让长辈优先。拜访长辈,得提上两斤酒。主客在就餐之前饮酒庆贺也有很多特殊礼仪礼节。

5.民间文艺术习俗:凉山州的民间文艺包括了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大类。其中民间艺术包括了民间歌曲,如:耶,尔,合,昌,佐等;民间舞蹈,如:达体舞,火把舞,阿古舞堵格舞、苏尼舞、扯格舞、俄哈约庄舞、莫杀尼日舞等;民间器乐,如:口弦,月琴,二胡、皮鼓、木叶、二弦、唢呐、马布等;民间手工艺术品,如漆器,岩画等。民间文学包括了神话,传说,博帕,克哲诗,尔比尔吉,生活,童话,寓言,机智人物故事等。

二、凉山州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凉山州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积极的旅游开发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城市中位于前列,自上世纪90年代起凉山州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逐渐被得到重视及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扩大了凉山州的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节庆旅游现状

以凉山州“火把节”为主打的节庆活动来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在“火把节”等各种节庆期间,凉山州会举行点火仪式,篝火晚会,游园,斗牛斗羊等民俗活动。

(二)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使民俗文化商业化,凉山州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旅游商品,如彝族漆器,彝族服饰,挂画,苦荞茶等。

(三)对外宣传现状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方式宣传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凉山州在中央台、四川台等媒体上投放了广告并在本土电视台制作民俗文化专题报道,以此方式向国内外的游客介绍凉山州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四)政府开发现状

州委政府与民众对民俗文化逐渐重视,团结一致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规划,推出了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的方法,如安哈镇是彝族风情小镇,樟木主打樱桃节,会理主打石榴节等,在政府规划时民众积极配合民俗文化的开发,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的非常顺利。

(五)传授民俗文化

以更真实,更亲切的方式向大众宣传民俗文化。如教授群众跳“达体舞”“甲搓舞”等,让民众身着民族服饰,品尝特色饮食,教群众唱民族歌曲,请彝族演唱组合表演等。

三、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分析

经过凉山州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凉山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提高了人均收入,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然而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理念与规划方案以及人才与资金的不足,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一)过度商业化,忽视文化内涵

当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席卷凉山后,彝族民俗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但它该如何被消费?全球化意义的旅游提供了明晰的解释。旅游本是从原初的旅行开始,当旅行变成人类的一种消费行为—旅游的时候,民俗文化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商品、消费品。凉山州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时将民俗文化与商业运作结合起来,打造成民俗文化表演,推出大量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让游客观看斗牛斗羊,到彝族餐厅品尝特色饮食,殊不知在这种商业运作下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忽视了最重要的民俗文化内涵。很多游客在民俗游后仍然不明白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为什么会形成,他们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游客观看斗牛斗羊比赛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竞技的习俗以及比赛规则,彝族射箭的区别,漆器的传统工艺,彝族为什么爱火等等。这些这真正的民俗文化内涵在现今的商业化的旅游开发中被逐渐淹没掉了。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的变异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就会逐渐湮灭。凉山州是个多民族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与传播。然而在旅游开发中,很多民俗文化已经失去了最真实的面孔,很多游客接触到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甚至一些民俗文化表演仅仅是一种商业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产生了变异,失去了最真实的色彩。

(三)开发不全面,缺乏新意

民俗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只着重开发了少部分项目,开发面狭窄,而形式上单一的模仿其他地区,如歌舞表演等,形式上缺乏新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四)游客缺乏参与性

很多游客去旅游是都想亲身参与到旅游中,而不是一味的观看。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缺少了对游客体验旅游的开发,没有让游客更多的参与到真正的民俗文化体验中,如制作手工艺,弹奏乐器的,学习歌舞都是游客想亲身体验的而没有机会体验。

(五)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

随着雅西高速的开通,西昌对外的交通更加便利,然而很多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都位于偏远的民俗村寨,交通极其不便;这对民俗文化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瓶颈。每年火把节,酒店房源不足,很多游客甚至要住到学校,因此配套设施的不足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凉山州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针对上述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现提出一些开发策略:

(一)注重传承与保护

很多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为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保护与传承。凉山州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应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建立保护理念,提高人民与游客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切实保护民俗文化。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可以举办关于民俗文化的专业讲座向人们宣讲最真是的民俗文化,培养传承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如毕魔等等,通过各种方式让民俗文化以其最真是的面孔传承下去。

(二)开发体验式旅游

打破常规的旅游模式,让游客参与其中。如制作模型,用模型的形式让游客模拟建设木楞子房等建筑;在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中,让游客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从选材到加工到烹饪的整个过程都参与其中,婚俗方面,可以借鉴“观光性参与模式”,让游客主动转换为主题,深入到当地人家,作为当地的一分子去体验民俗。也可以让游客以一定的价钱认领牛,羊,鸡等,动物由游客取名,让游客与动物的主人建立朋友关系,斗牛斗羊比赛完成后游客仍可以随时回来喂养牛羊。这样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归属感,同事有利于增加“回头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更真切的让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挖掘文化内涵

凉山州在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中之停留在表面,应该把民俗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展现在游客面前,而不是只能体验到民俗文化的表面。如彝族的礼仪礼节,漆器,歌舞,婚俗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应加强这方面的宣讲,可以将这些文化内资料存储于电脑中,游客可以在电脑中自行选择民俗文化的内容,这样用几分钟游客就可以了解大致情况。资料中还可以配上图片,增强生动性。也可以将民间传说改编成动画片,画册,将民间歌舞刻录成光碟让游客将画册光碟等旅游产品带回家观看,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

(四)完善交通与配套设施

凉山州应争取铁路与民航的更多支持,力争在节庆期间增开旅游专列,奋力开辟西昌只国内主要大城市的航线,加强凉山州与外界的联系。随着也要尽快完善较偏远地区民俗旅游景点的公交路线。大力发展包括通信、邮电、计算机网络在内的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能够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餐饮、酒店、宾馆、饭店及农家乐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度假型的酒店,以满足节庆期间众多游客的正常接待。

(五)形成系统,注重创新开发

对凉山州民俗文化种的生活生产,娱乐节庆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开发。同时要想要在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特色开发出只属于凉山州的旅游开发形式,结合当地资源打造精品线路,如可以联合当地旅行社开发专门的婚俗旅游项目等,打造特色精品旅游项目。

五、结语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民俗文化非常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方,怎样更好的利用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一直以来都是凉山州开发者所探索的问题。总体来说,凉山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在过去几年得到重视并迅速开发,但出现了上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凉山州应首先充分了解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整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其次组织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系统的规划,再次以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基础,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依托,加强媒体宣传,根据凉山州本地的具体情况,同时参考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模式,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但在进行以上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找到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不要一味重复模仿,找到一条适合凉山州民俗文化旅游的独一无二的开发之路。

参考文献:

[1]凉山州统计局.凉山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Z].2007

[2]邓永进等.民俗风情旅游[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3):371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35-236

[4]张方玉,杨显川.彝族的建筑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1-5

[5]周云富.凉山彝族传统婚俗及改革趋势研究[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6

[6]杨明旭,李玮,刘海国.大凉山彝族摔跤活动探源与发展研究[J].大舞台2010,(7):15-20

[7]李阳,白旭.彝族民俗文化的景观再现[J].小城镇建设,2009,(6):5-7

[8]吴桃,吉木哈学.试谈民俗节日文化与社会价值——以彝族年文化遗产为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4-8

[9] 潘文超.凉山彝族酒文化概论[J].凉山大学学报,2001,(2):1-5

第4篇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第5篇

关键词:电视创优;选材;民俗文化;末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66-02

一、引 言

创优节目选材一直是困扰电视编导的大问题。倒金字塔的选材范围直接限制了基层电视台在创优节目上的选材。作为市级电视台来说,本身受地域限制,时尚不过大城市,文明不过古镇,所以近十年来我们的创优节目选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民生、民事、民气、民艺与民智五个部类的各种社会事象,并将各种事象综合形成的一种文化[1]。

渭南号称陕西的戏窝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宫腔、老腔、同州梆子、渭华秧歌、韩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剧种而言,不下十几种。还有东雷上锣鼓、血故事、撂锣、提线木偶、皮影戏、竿戏等,民间文艺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响,这些民间文化千百年来演绎着皇城脚下的繁华。

当我们真正把眼光投向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时,却觉得它离我们那么远,看似实在,又飘忽不定。创作的本意是用纪录片展现,但又害怕这种“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误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们最终以文艺专题的形式来理解和表现这些历史财富。

自汉代以来,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灯影戏,即皮影戏在这里发声。皮影贯穿在历史里,影响着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决定从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踪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调研却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我们发现,渭南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990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里葛优“演唱”的皮影戏,丝丝入耳,扣人心弦。重拾历史,皮影戏也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催生了以华县雨田社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团体,旨在发掘和保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社内也聚集了潘京乐、吕崇德、刘华、魏金权、姜建合等大师级人物。极盛时,雨田社在西安、临潼等地先后开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戏好像一夜之间又无比繁华,皮影制品也经过精美包装后以礼品相送,谁曾想仅仅一两年后,皮影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团体基本解甲归田,分设相继关门歇业,一切又归于沉寂。2013年我们调研时,也只有个别艺人偶尔演出,一年之内也不过七八场之多,演出也多处于红白喜事,真正做艺术表演的几乎没有。

东府合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 “线”就是在合阳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老剧种――线戏。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使这种的独特的声腔显得尤为单薄。现在仅存的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除了偶尔外出演出,大部分都无所事事。在合阳处女泉景区,团长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撑着一个演出舞台,在很少几个饶有兴趣的游客出钱点播时,才唱上一折。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这种极具影响的独特声腔似乎也进入了一个秋风瑟瑟的季节,我们悲悯于这种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2]。

皮影和线腔都是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称渭南的文化符号。然而,它们的萧条与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严重遗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二、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渭南是黄河文化的孕育和发祥地之一。原始的社会群体和古老的文化环境,形成了渭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减弱和消失。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民俗文化受众越来越少,“皮影”“线戏”等不再是人们劳动之余宣泄爱恨情仇唯一方式,传统民俗节日的淡化,也使得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寄托感情和信仰的旗旌,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民俗文化的根植与发展。以文艺专题的形式可以记录民俗文化的现状和传承,但民俗文化毁灭性的缺失是我们根本难以弥补的。这一点,在我们创优选材时就明白和痛心的地方。

三、民俗文化继承断代和人才缺失

站在人文的角度,观瞻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等同于触摸渭南的文化历史,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历史和丰富文化。然而,由于民俗文化的末路发展,人们不在热衷继承和发扬它,民俗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代。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号称渭南皮影活化石的潘京乐老人年岁已高,现在能领衔演唱的也是弟子辈的五六人而已,而且后继乏人。因为像皮影、线戏、碗碗腔、同州梆子、阿宫腔等说唱类民俗文化,培养一个继承人至少要五六年,真正能理解这门艺术能达到继承效果的更要数十年之久。学成之后,又面临没戏演,偶尔演戏,一台戏,几个人,也就千八来元钱,难以养家。长周期,小回报使得民间艺人稀缺、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后继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制作技艺类民俗文化,像皮影雕刻、剪纸、纸塑窗花、面花、刺绣等,更是难觅真传。虽然市场化带来了高价格,但是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加之现代科技催生的工厂化生产,都极大地冲击了手工制作技艺类继承人的出现,民俗文化传承出现真空状态,让人堪忧!

四、民俗文化团体本身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依赖市场需求而存在的文化现象,市场兴盛则民俗兴盛,市场消亡则与其相关的民俗消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根本转变,以及工业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和依存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失去其生存土壤[3]。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庸俗地认为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就是过时的、土气的文化。相反,很大一部分人都充满好奇,期待观赏民俗文化节目,希望目睹民俗文化技艺,渴望拥有一件民俗文化作品。然而事实上,就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却极大地伤害了追随者的感情。在我们拍摄文艺专题《皮影春秋》《提线木偶》《老腔》时就有发现,一些演唱类民俗节目,由于优秀的老艺人相继过世,现在领衔的稍有能力的都成了师傅级的人物,摆了大爷的谱,要么不上场演出,由学了几天技艺生疏的弟子代演,要么就是自己上场胡乱走秀,以为出场就是给观众给了面子,是大师的风范。更有甚者,每演出一场剧目,演出人员都要坐在帐子里、舞台上,抽烟神侃,全然不顾台下观众的感受,我亲眼目睹,每每此时,百无聊赖的观众就会失望离场,留下来的不过十有二三。殊不知这种狭隘的理解,慵懒的表现,使初次观看者错误的认识了美妙的民俗文化,使重温者罢了崇拜和跟随民俗文化的念头。

一些手工制作类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存在问题。纸塑窗花也叫“出花”,还叫“人相”,号称窗格上的木偶戏。曾在20世纪60、70年代蜚声海内外。自从大师罗占花过世后,纸塑窗花从此走入低谷。当然除了它本身的用途淡化以为,就制作技艺而言,后世弟子也只是得其形,而忘其神。渭南剪纸和皮影雕刻也未能幸免。真正传承皮影手工制作技艺的不过汪天禧等聊聊几人,作为商品出售的绝大多数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少了几分圆润,难见刀功。渭北刺绣、澄城尧头窑的陶罐更是难谋其面,缺乏品牌效应,民俗文化的载体功能名存实亡。加剧了渭南民俗文化的末落。

五、民俗文化强于概念化,弱于产业化

基于以上原因,加之地方政府乐于民俗文化的大帽子,好多民俗文化只被概念化的拿来说说,真正把民俗文化产品当大产业去规划宣传,去发展的聊聊无几。有的民间团体想通过商业途径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逃生式突围,也因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后续资金和管理跟不上而郁郁而终。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救亡末路的民俗文化,值得大家思考!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4]。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扎根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宣传,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对于充分展示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民俗文化遗失严重、民间保护意识不足的背景下,应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C].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2008.

第6篇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关于歌圩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流传的最为普遍,也深入人心,因此在广西每年的三月三活动中都有歌唱刘三姐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三月三这个传统民俗活动的形式及内容都有了诸多变化。

一、南宁市“三月三”歌节的形成与演变

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由政府主导开始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民歌节。为了把民歌节办得更具特色,从1999年起广西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定于每年的11月在南宁举行。

二、南宁民歌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武鸣县为例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宗旨是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历届艺术节举办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就近来讲,受影响最大的便是南宁市武鸣县。武鸣地处广西中南部,史有“首善之县”的称谓,是壮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响应传扬民族文化的号召,打响文化名片,武鸣县也办起了“三月三”,并将其打造成一个歌圩文化品牌。2003年,武鸣县正式将“歌节”复名为“歌圩”。每到农历三月初三,整个武鸣便歌声四起,热闹非凡,久久不息。在推出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的同时,该县也将招商推介会、房地产展销会等经贸活动融入“三月三”歌圩整体活动中,使歌圩呈现出“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经贸活动盛况空前”的场面,被武鸣人民称为另一个春节。

2016年的4月9日,武鸣县城再次沸腾。数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赶赴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盛会。诸多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确实让到访的游客很饱眼福。据相关人士称,本届歌圩为突出“美丽壮乡・踏歌追梦”的主题,不仅增加了浓郁的时代气息,而且注重突出民族文化。其中众多文艺项目的主角都是来自于当地群众、学生等。虽然参与者依然是当地人民,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歌圩主题过于时代化、政治化和商业化。

三、对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的几点疑问

笔者有幸目睹了武鸣三月三其中一部分现场,的确热闹非凡。但也看到了热闹背后一些已经变的畸形的风俗和传统。首先,被政府主导的传统盛会基本走了形式化的老路。那些原本应该在田间地头、闲散时候自由演唱、自由组织的活动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似乎很有章法,但真的就没有失真失纯的嫌疑吗?其次,仅仅一个两小时的开幕式上领导们的讲话就超过了一个小时,紧接着就是政治性舞台化的歌舞表演。真正可以代表民族特色的却无端成了陪衬,谁又能预料到这样的状况会对真正的民族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一个非常传统的民俗盛会,这样的现象难道不该被重视而去改变吗?另外,我感受到的所谓的民族美食盛宴,也已被商业化侵蚀殆尽。不管是不是当地特色食物,反正一股脑的都摆在了临时搭建的美食一条街。至少对身在现场的笔者来说,没有感受到一点民族特色。反而满街的烟气、杂乱的吵闹声、被调到最大分贝的DJ音乐让人只想尽快逃离。这样的状况下如何让八方来客去感受三月三民俗活动的真正意义?而饥饿难耐去吃的一餐饭更是加深了笔者的疑虑,比平时昂贵不少的价格、比平时更少的分量、比平时更没有耐心的服务态度让我对这次三月三充满了失望。说好的淳朴的民风到那里去了,为什么到处都充斥着趁此机会大赚一笔的心态?也许我遇到的仅仅是个例,但是满街的叫卖声,随处可见的生意人等与三月三无关的现象难道不是商业化对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影响吗?

四、笔者的几点建议

商I化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侵蚀了人们原本纯粹的心态,间接的影响了由人们所创造的传统文化。笔者并不是反对商业化,而是希望民俗活动能以保护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为主题。首先,不管是政府相关文化部门还是当地民俗参与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应该牵头提倡对三月三民俗活动环境原本状态的保护并以此为前提建立规范的民俗文化保障体系,同时应该加强对媒体宣传过程的管理,避免对民俗文化的宣传被商业化等不良因素侵蚀。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对三月三民俗根系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从源头了解三月三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使这一民俗的延续传承能最大限度的贴近自然。民俗活动的主体是“人”,但是往往也最容易被忽略,因此在民俗活动的保护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这便需要建立并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发掘和培养更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人。其一,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该保护好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源。其二,在完善民俗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发掘、培养新的民俗传承人,使文化传承“活态化”。在现代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已经不可避免的与当地经济挂钩,因此,民俗文化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现状也应该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范围。比如旅游业、餐饮业、农业等与三月三民俗的结合,如果政府能适度干预、合理规划,就会使当地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播。

作为最有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三月三”的文化价值显而易见。因此,三月三民俗理应被关注和重视。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也应当更加合理完善,我们期待它能在人们的保护、传承下流传的更加久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原生态 原生态民俗舞 认识 保护

郑洁

绪论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原生态民俗舞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民族舞蹈的基石,几乎所有的民族舞蹈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原生态民俗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生态民俗舞是人的生命意识最直接、最自然、最原始、最热烈的表达。它不仅是一种传达的媒介,而且还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原生态民俗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历史是一面镜子,循着我国近现代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的足迹去研究其得失。当“流行、时尚、经典、科学、规范”这些概念曰益成为大众厌烦的时候,“原生态”这个表示古老状态的词,成了近年来最时髦的文化用语,各种艺术形态,各个艺术作品只要一沾上这个词就似乎身价倍增,魔力无穷。杨丽萍发掘整理提升的《云南映像》原生态民族歌舞激起了人们对原生态,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的认识、保护的思考。保护和珍爱民俗原生态舞蹈文化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保护并传承原生态民间舞蹈对于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于现在走保护利用原生态文化遗产道路,能够提供给我们以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云南映像》,火遍当今都市舞台,给我们带来了一连串有意味、有趣味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原生态”和“原生态民俗舞”。

一、“原生态“‘原生态舞民俗舞”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一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原生态民俗舞,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俗舞蹈形式。杨丽萍提出所谓“原生态民俗舞蹈”就是舞姿舞步全部来自生活,是这些民族对自然、对生命和爱的直接表达方式。原生态民俗舞蹈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服装道具到宗教有很多文化内涵在里面,这种原生态民俗舞是一种内心的抒发和歌颂生命的激情、人生的甘苦、天地的广阔、胸怀的博大、人性的美丽,通过那些翻滚缠绕的肢体语言和无法言传的动人音乐所体现,仿佛能感受到人生和世界的一切,带着原汁原味的野性和激情。恰到好处的生涩、不加修饰的呐喊、不加掩饰的,原生态民俗舞蹈可以有这样直接的力量勾勒出欢乐与梦想,痛苦与激情。这样的舞蹈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能用最质朴、最率真、最酣畅的舞姿表达生命体验。

二、《云南映象》的启示

1、《云南映象》概述

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的《云南映象》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全长120分钟。它深入发掘了云南民族文化,将乡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勤劳、朴素、善良、纯洁的生活和爱情,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杨丽萍和创作人员一起,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云南各民族山乡村寨中,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田野调查,边听、边看、边感受、边寻找。从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中为自己的《云南映象》找到了70%的舞者;从各民族的原本的乡土生活中找到了100%的舞蹈素材;加上服装、道具、器乐、面具等等,几乎构成《云南映象》所有艺术成分的东西,都取自生活本身。也正因为如此,这台辉煌的舞蹈诗被赋予了一个新鲜的名称“原生态”。这种“原生态”中最本质的东西,是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舞者们用肢体语言自然地表现着少数民族的劳动、欢唱、爱情、图腾、宗教,而那种未经修饰的内心的喜怒哀乐,就洋溢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之中,蓬蓬勃勃。《云南映象》所表演过的地方,专业人士和观众都给它以高度的评价。

2、《云南映象》对“原生态舞”文化基因的态度

杨丽萍解释说“原生态”的含义包括:节目取自原汁原昧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元素组合,服装道具设计制作采取各民族着装的生活原型,它是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之深厚的积淀,集中反映云南民族的音乐,舞蹈资源和服装等等的文化资源。

作品用最“原生”的、最“人性”的、最“神圣”的原创乡土经典舞蹈艺术构成,给人以某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使人们感觉到了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的再现:一,素材。从云南印象的“编”上体现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舞剧由序、日月、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七场歌舞组成。所有的舞姿舞步都表现了傣、彝、苗、藏、白、佤、哈尼等民族原生态歌舞的绚丽色彩,以及对自然、对生命、对爱的直接表达方式。二,演员。《云南映象》的70%的演员是来自云南各地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演员,杨丽萍从民间邀请了上百位业余演员,他们中大多数是农民,有时在放牛时吆喝了一嗓子,便被邀请到了舞台上。三,服饰。《云南映象》演出的服饰全部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着装为原型。如花腰歌舞,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小姑娘从11、12岁就开始做针线、绣花、缝衣服。一套衣服要做四、五年,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缝制的衣服出嫁,演员们穿的衣服就是他们亲手缝制的。还有纹身,云南纹身最早要追溯到中石器时代。纹身最初的目的是不让死者认出自己,有的原始族把本民族的图腾崇拜物纹在人身上,喻意神物附体会给予人力量。这些都体现出民族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四,道具。《云南映象》中的牛头玛龙石、转经筒等20个具有云南民族民间特色的道具,62面鼓的鼓风、鼓匀等全都是真的。五,音乐。如《女儿国》中的歌词:“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云南映象》的音乐大都是来自红土地,大都是原生态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云南映象》中所产生的舞蹈不是编造出来的,他们都是表现每个民族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树神的活动。

三、原生态舞文化的现状及其流失与破坏

1、原生态舞文化的概况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正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种原始的,最初的文化载体确立了舞蹈的根系,使原生态舞成为一切创作舞蹈之源。随着历史的发展,原生态民俗舞蹈不仅仅局限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在内涵里,原生态民俗舞作为文化积淀的传承手段,其自身的层面有了本质的飞跃。所以原生态民俗舞的表演形式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发展成为深邃的民族传统原生态舞文化的载体。

2、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流失与破坏

“文化遗产”这个词也许给人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属于民族国家共有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每一分钟都有民俗文化在消亡,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这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已濒临消亡,如巫术、傩戏、古琴乐、神秘游戏、某些宗教仪式等。这些无形的遗产承载着我们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而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很容易被忽视和忘却的。原生态民俗舞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有自然淘汰,也存在着人为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其实已经不可能是原始的形态了,如果不能尽早收集,展现出来,则将会慢慢消失掉。杨丽萍率领着浓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精华的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像》展现在中国舞台上。她看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变化,许多绝技因为失去了用途而濒于失传,像云南的一种鼓舞,把从人的浑沌状态到人的生老病死都用一套套鼓表示出来。90年代末期全云南还有三个老太太会跳会打。现在则据说只有一个了。他们没有教科书,只能言传身教。舞蹈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人在,舞就在,人不在,舞就不在。一旦他们去世,“鼓舞”也将随之走向坟墓。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中国舞蹈界共同的心愿,专家们无不希望有类似的舞蹈出现。能得到这么多同感,是因为它有利的表明了科学的发展的继承传统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是明智的。

四、对民族民俗原生态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近现代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流失与破坏,提醒了我们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现状之担忧,需要我们尽快保护。原生态民俗舞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但随着原生态民俗舞蹈产生环境的改变,我国许多原生态民俗舞蹈已经消亡或面临消亡。因此我们有责任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并传承起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原生态民族属性的舞蹈不像别的东西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者实物保存在博物馆里,舞蹈是活的东西,必须由人来保存。

2003年底,中国宣布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为濒危的中国方言、服饰、戏曲、民俗文化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中央美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设“文化遗产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着重抢救、集聚、整理、研究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遵循人类文化的艺术规律,及时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使人类社会创造的原生态民俗舞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正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所在,在这些民族中,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并非为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的形式,而更多的以言传身教、口传历史、表演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方式来表现和传习。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民俗传统已经发生变异,大量民俗传统工艺己无人通晓,许多民俗艺术样式的传承已经断脉,抢救与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原生态民俗舞文化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社会的共识才能真正促动文化保护,从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文化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物;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存、遗物,即民族文物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尤其是民族地区,更是民族文物的汇聚之地,这些民族文物都是说明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比如认识上的原因,历史上民族歧视、民族压迫造成的不少少数民族不敢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认为少数民族比汉族矮人一等,以及人们在重古轻今的支配下,认为文物越是古老的越重要,越是近现代的越无用越是少数民族的越不值得收藏,甚至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没有历史,没有文物等,即使在古代文物中有一部分本属民族名俗文物的东西,不少也只知道它们是文物或历史文物,不知道它们同时还是民族民俗文物,有的人自己所从事的是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都对自己的工作意义知之甚少,不了解民族民俗文物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当前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民俗文物呢?

一 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民族民俗文物的意识

要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在博物馆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宣传工作,通过对民族民俗文物,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博物馆自身对民族民俗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是其理应从事的本职工之一,非搞不可,而且还要引起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对这一工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和重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对研究我们历史上的民族民俗文物及现实中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博物馆的活动等方面所具有特殊作用,进而从多方面帮助和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抢救好民族民俗文物,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价值,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2003年国家文物局了《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鉴定标准(试行)》,将“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等方面的文物”纳入征集范围。此外,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民俗文物也可以确定为一级文物,其征集范围包括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壁画、蜡染、服饰、头饰、刺绣、地毯等。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与地位,有利于通过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 将民俗充分运用到陈列展览中

在陈列展览中,能将这些民族民俗文物自身的民俗性充分考虑进去,从展厅内陈列的每一个细节,从内容设计到形式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用民俗的眼光,从民俗的视角出发,处处将民俗的因素考虑进去,复原出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再现当时历史的全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必给陈列添色增辉,使展览更加生动,现象和赋有活力。比如在展览中将部分展品进行复原,让观众亲自参与,模拟当时的生产、生活,并配以相关的音乐曲调,观众好象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正使参观者得到教育,娱乐和休闲,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民族民俗文物,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类陈列展览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博物馆里已有尝试的先例。如,北京故宫、云南、贵州等地的一些博物馆极其陈列展览,都是将博物馆与传统民族民俗和现代民俗气息有机结合起来而产生了交好的展览效果。如,法国乔治?莲皮杜文化中心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在其中展出的一幅艺术作品旁边,用西红柿汁和洗衣粉的盒子及煤炉子的烟囱钉在画面上,而吸引着众多观众,从而使这个中心在开业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600多万观众。

三 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搞好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需要一批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人才队伍,民族民俗文物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学问很多,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目前博物馆的现状而言,真正懂得民族民俗文物的人并不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在职进修或短时间参加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举办的业务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教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 根据地方特色、多建立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引人注目。民俗文物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传承;既体现物质文化又体现非物质文化。因此,民俗博物馆,既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现代文明的场所;既是展示物质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场所,这是传统博物馆所不可比拟的。用活民族文物,办活民俗博物馆,既有需要又有可能。比如,我馆展出的《科尔沁历史珍宝》、《科尔沁历史长卷》、《蒙古族文物精品》、《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文物展》等基本陈列展览,我馆馆藏文物6300余件(组),以历代北方少数民族文物为主、历代中原文物为辅助。珍品有夏商时期的双鹿纹玉雕、魏晋时期的金瑞兽牌饰、辽代三彩摩蝎壶、元代青花玉壶春瓶、清代固龙雍穆长公主墓庙宇形银质骨灰盒等。其中民俗文物有:游牧时期的男女服饰、居住的蒙古包、游牧时期的饮水井、饮食等

由于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其经济效益自然不错。大大地开发了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9篇

关键词:拉扎节;源流调查;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26-01

地处西北地区洮河流域的临洮,自古以来就是汉、回、藏等多民族聚居之地,这里的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流行于临洮南部的拉扎节就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2006年9月,在甘肃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拉扎节”已经名列其中。但近年来拉扎节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单调,独特性越来越淡化。以下是笔者对拉扎节源流、现状的调查和思考。

一、别具特色的传统民俗

拉扎节主要流行在临洮南部的衙下集、南屏等乡镇和与之相邻的渭源、康乐、临潭等县部分地区,各村不在统一的时间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时间。它从每年庄稼上场或新麦入仓后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开始,每村一天轮流过,直至十月初一最后一个“送寒衣”拉扎结束,历时两个半月,时间之长,规模之盛,真可谓临洮民俗文化之一大景观。

拉扎节临近的这一段时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购烟买酒、打扫卫生、择菜炸馍,提前做好准备。节日这天,各家各户的亲戚朋友们携带礼品,喜气洋洋汇聚而来。一般本家亲戚带的礼品多为大馍馍,表示给主人送新麦面,而其他亲友则多为烟酒糖茶之类,给节日平添了诸多喜庆的气氛。吃“拉扎”既不空去,也不空回,东家要给客人带些“拉嘛(食品)”回去让其家人尝尝,以便共享丰收喜悦。拉扎节这天,整个村子里迎来送往,弥漫着酒香、荡漾着笑语,完全沉浸在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二、独特的西部民俗文化

在“拉扎节”要请法师跳神,跳神的主要目的是答谢山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跳山神一般是一年一小跳,三年一大跳。小跳是指在“拉扎节”前后选一个黄道吉日,请上一到两个法师,在山神庙前摆上祭祀品,点上香火跳神。大跳是指请上几个甚至十几个法师跳神三天。拉扎节前一天为“揽坛神”,即在山神庙前的神场里设坛请神,法师设起法坛,穿上神衣,戴上摆头(小辫子),左手执羊皮鼓,右手拿击鼓条击鼓,跳傩舞祭祀山神。拉扎节的这天为“正神”,法师们跳神来完成祭山神、接泉神等内容。祭山神一般在白天,就是向山神献牲,以答谢这年神灵对全村人畜的保佑,祈祷来年人畜兴旺、全村平安;晚上还要接泉神,村民们打着火把,由四五个村民头戴柳枝编的帽子,手里捧着插有柳枝的水瓶扮做水神,由法师边舞边引,从附近的泉中舀来清水,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三天为跳“黑神”,主要内容是跳护神和送瘟神,法师们全抹成黑脸,口含两颗猪虎牙,头戴五方佛罩,三出三进,形象可怖,将象征瘟神的几个纸人恫吓、诅咒一番后点燃,到了晚上每户扎一个火把,点燃后一齐汇聚到神场,表示把瘟疫疾病清扫出门,跳神便宣告结束。

三、拉扎节的源流

拉扎节具体起源于何时,无从可考,但它作为番、汉杂居地区汉族人民特有的民俗活动之一,其历史源流之长久却是不容置疑的。据明代《临洮府志·临洮府题记》记载:当时“华民什七,夷民什三,华风近质,夷俗多训。”清代临洮著名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之句,这里的洮河海甸峡石崖上有一块刻于嘉靖30年的石刻,文中有“……番民阻之……由是番民以服”等语。这里的“番民”即藏民。不仅说明当时临洮汉族与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而且也充分说明各民族之间共同生活、交叉影响、风俗互染的这样一个历史背景。至今这一带还有不少村庄的名称仍沿用藏语,如拉扎湾、汪布阙、唐嘎、牙扎拉、哇扎拉嘎等之类的地名便是藏传遗风的延续。

这些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老百姓春播之后就要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收之后,新粮打碾,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感激,便开展一系列祭祀山神的活动逐渐演化而形成了“拉扎节”。

各村的“拉扎节”为何不在统一的时间过?一是因地域气候有差别,庄稼成熟有迟早,于是便先川后山,逐村挪移。二是庄庄敬神跳神,时间太集中了“师公”太少忙不过来,因此,逐庄顺次排列分开过节,好让“师公”独吃“十方”。

四、“拉扎节”的现状与思考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画 白裤瑶 民俗文化 继承与创新

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它融汇了中华民族精神,不仅包容了原始艺术、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各民族艺术,也同时包容了外来艺术的成分。21世纪是一个跨越地域限定文化交流的时代,随着文化艺术的多元化,传统文化艺术样式面临新的历史性艰难选择。当代中国画的意义在于拓展形式与观念,打破旧有的模式框架,创造出新的视觉感受。民族传统文脉、现代生活感受和地狱文化现状这三个特点的结合,构成了当代艺术的基本内涵。

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在传统理念与创新意识、形式的多样性与情感的诸多矛盾中发展。如何借鉴和发展,俯瞰和概括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的文化格局,以求得艺术创作的延续和拓展,以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国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绘画,正是由于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它是由中华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状况、审美观点和艺术特点决定的。因此。民族风格是各民族艺术的重要标志。

一、地域文化现状

地处桂西北的南丹。有一支中国最神秘、最古朴、最原始的瑶族支系――白裤瑶,他们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遗风,保存着较浓的民族文化,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为当代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艺术源泉。

白裤瑶服饰工艺精湛,样式古朴,工艺繁琐,都是女子亲手自种的棉花,自纺、自织、自缝、自绘。然后蜡染和针绣而成。男子上穿黑色长袖衣,下着及膝白色大裆裤,白裤瑶因此而得名。白裤瑶女子一年四季都穿着蓝底绣红边的百褶裙,冬季上穿黑色长袖衣。夏天上衣则改穿斑斓美丽的花挂衣,挂衣图案因宗族而异,挂衣前胸后背各为一块方布,肩布相连,下摆相扣。挂衣后绣有一个正方形图案,形如印章。白裤瑶服饰还是白裤瑶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证据。

白裤瑶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铜鼓,在白裤瑶地区打铜鼓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白裤瑶部落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殊现象,无疑有其社会、历史、文化、旅游研究价值,部落服饰则有其重大的美学、艺术、文化研究价值和观光、收藏价值。传统居住文化、陀螺文化、铜鼓文化、丧葬文化的维系,以及专门用来贮藏谷物的粮仓,至今仍然被白裤瑶的子孙后代们保存下来并使用着。与平常农家不同的是,这种粮仓不是建在房内,而是建在山麓下的树丛中。粮仓设计巧妙,除了能防鼠,还具有防火、防潮的作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将白裤瑶保存下来的“粮仓文化”,向自治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民族传统文脉

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结果,没有一个民族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更具百花齐放。当代国画创作与以往历史发展相比,进入到一个开放变革的新世纪,它的发展在不声不响积累中越来越显示出自身性格的成熟。将传统用现代意识和方法加以演绎,赋予国画创作以崭新的风格和个性特征,将传统文化和创作形式与西方的理念联系起来。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并突出时代特色,服务于现在,启迪于未来。国画创作的民族传统风格丰富了当代国画创作的手段。增加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当代国画创作是一种多元文化交融、冲突的产物。忽视了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地理及人文环境,否认了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消解了民族文化对现行人们思想产生的规范性。就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来说,必须根植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拓展新视觉的理念,依托当代社会生活。集思广益,深入生活,积极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创造出有别于前人和外来绘画样式的,具有强烈民族气息和时代感的中国画作品,这是当代赋予每个中国画家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中国画传统博大精深,我们必须从水墨和丹青两大体系入手去传承、拓展和创新。

而中国画如何从观念的角度去连接传统,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去整合各种绘画资源,形成自己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接通西方艺术创造的精要,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画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问题。当代中国画的探索根植于民族性基础上与多元文化深层次发掘过程中的整合梳理。这种探索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研与再认识过程,外来多元文化的认识与合理的吸纳,理论的创新与绘画形式语言的拓变: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体验,并多视角地表现。桂西北地区白裤瑶是一颗人类社会历史的活化石,神奇的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解之迷,是挖掘当代中国画创作素材的宝地,也是传承、保护白裤瑶原生态文化资源的支撑。

三、表现民俗风情

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的不同,人情风貌也就不同。白裤瑶就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它由于居住地域的不同。与不同的外族文化交流,形成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是保存传统民族文化较浓的支系,这是一个生活于喀斯卡岩地区的族群。在山旮旯里那首古老的种族之歌一代一代传承。它神奇而美丽,风景如诗如画,吸引了大批的作家、艺术家都来这个地方采风。如画家张贤作品《白裤瑶系列到里湖》、《白裤瑶系列夏日》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八次新人新作展,作品《白裤瑶系列,初春》入选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览。

白裤瑶用她特定的民族服饰形体语言和形式特征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白裤瑶服饰的色彩不像其他民族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而是以青、白二色为服饰主色调,表达一种质朴浑厚洁净爽朗简朴素净的自然之美。中国画以笔墨技巧为表现手段,创作则是一种心灵倾泻的意识文化,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它的典型、生活、优化的意境。完成了从标准到多样、从单一到整合、从实际到虚拟的主题构思,在这个新旧时代转型的过程中。面对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我们需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阐释,除了要有自己的感悟外,更要在大量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纵、横面上的俯瞰和概括,不断融汇、贯通,构建我们的国画创作语言。

四、中国画创作继承与创新

中国画是具有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一门特种艺术,中华民族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都在画中得到形象化或象征性的展示,历代那些清淡空灵或浓墨重彩的绘画精品。

白裤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良好土壤,对人物画的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的探索有着很高的价值。传统的中国画笔墨形式转化为适合于表现白裤瑶民俗的形式,这里所谈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传统中发展出创新的形式。这需要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感悟,将艺术和生活紧密地融合,从中得到艺术的启迪。

当代艺术正处于一个多元的张扬个性的时期,在保持历史传承文脉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一种美的艺术和贴近民俗艺术,研究人类文明进化史的活化石、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精神所在,由此构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智慧及精神的宝库。面对当代美术的现状,尤其是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我们需要继往开来,来重新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第11篇

关键词:主题公园;发展

1 引言

2016年6月16日,全球第六座、中国内地第一座迪士尼乐园在上海正式开业。据预测,上海迪士尼每年将带来直接园区经济效益156亿,带动上海其他经济效益144亿。业内普遍认为,上海迪士尼的落成对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包括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欢乐谷等都会波及,与此同时,上海迪士尼也将直接带动国内主题公园投资热潮再次升温。

近十年来,国内主题公园快速崛起,并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业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数量达到 2000 多家,其中国内投资在 5000 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正迎来“黄金时代”。另据测算,至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占GDP 比重将达 5%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4.5万亿元以上,作为“旅游+文化+体验”的新型文化消费,主题公园旅游前景广阔。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

2 中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

2.1 发展历程:历经五次建设浪潮

主题公园是城市休闲娱乐功能完善的象征,它的每一次转型都紧随时代需要、产业需求及市场需求,都是某种文化及某一时代的承载。我国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深圳锦绣中华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主题公园,1989 年9月建成开园,7个月即收回所有投资。[1]锦绣中华的巨大成功使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景观类、民俗类的主题公园。

1992 年起国企改革,大量人员失业,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存在,国家试图通过半市场半计划经济的方式将失业人员“挤入”服务业。新兴的旅游业在产业准入门槛和社会认同感上占据优势,吸收了大量劳动力。1995年开始,国内旅游热快速升温,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第二轮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兴起。1998 年建成的深圳欢乐谷为典型代表,在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娱乐元素,核心是游乐设备。在此期间,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三个里程碑事件也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4 年实行双休日制度,1996年地方政府把旅游业列入“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999年实现黄金周休假制度。[2]

2000年至2004年,中国主题公园进入以“打造品牌”为核心的第三轮热潮。2000 年建设的常州恐龙园加入了科普和参与性表演的内容,为主题公园注入了一阵新风。2005年至2009 年是中国主题公园第四轮投资建设热潮。受迪士尼、环球影城在全世界布局的刺激,国内的主题公园也大量运用高科技,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性与感受性。

2012 年,过半人口的城镇化造成了更强大的郊区度假休闲游的需求,伴随“乡愁经济”开始的古镇主题公园化进入高热状态。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纵观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题乐园的开发与管理并不单纯为大众创造欢愉,更是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的驱动下展开。

2.2 公园类型:包括游乐园等四种

目前我国的主题公园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游乐园,如华侨城旗下的欢乐谷;二是人工场景主题公园,以电影工作室或电视节目为主题,浙江横店影视城为典型;三是观光主题公园,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四是特定主题公园,以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为代表。

2.3 区域分布: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我国主题公园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东、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基本呈三级阶梯结构:东部沿海布较多规模较大:中部分布次多且规模不大,西部分布较少且规模较小。[3]除港澳台之外的其余31个省、市、自治区各自拥有的主题公园情况如下:东部11个省、市拥有的主题公园数量占到全国的58.08%,中部地区8个省拥有的主题公园数量占全国的23.33%,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的主题公园数量则只占到全国的 18.75%。

2.4 营收情况:呈现金字塔式结构

当国际主题公园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跑马圈地时,目前国内七成左右的主题公园还在为盈利而努力,呈现金子塔式结构。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营收基本持平,只有 10%实现盈利,约1500亿元人民币资金套牢在主题公园投资之中。

国内主题公园盈利难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前期投资高昂外,更关键的是缺乏后期的持续投入,忽视了持续不断追踪游客心理需求的变化,在挖掘文化内涵上着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独特的主题、文化和品牌,雷同、克隆现象较为严重,游客体验较差。

3 主}公园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独特主题,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国内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主题公园并不多,缺乏新意,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已经成为主题公园的通病。据统计,全国各种“西游记宫”曾有50多个,全国各类民俗大观园和民俗村达30多个,以游乐设施为主打的卡通主题公园更是不计其数,[4]之所以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一方面是受到其他成功案例的影响,如欢乐谷、迪士尼等;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利益驱动,把主题公园当成迅速致富的手段,一味追求“投资少,见效快”。两方面原因叠加导致许多主题公园沉湎于简单模仿和粗制滥造,虽然项目繁多,但大同小异,缺乏精品。主题是主题公园的灵魂,创新是主题公园的生命。如果大量主题公园主题相似或一致,必然难以吸引游客。

3.2 “旅游+地产”模式淡化文化主题

我国的主题公园虽然数量繁多,但基本只有一种生长模式――“旅游+地产”。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批到地,且地价相对便宜。以操盘最成功的华侨城为例,先后投入巨资开发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4]个主题公园,将荒滩野地打造成了旅游城,周边房产价格也水涨船高。但是,这种“旅游+地产”的横向组合模式导致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不突出,文化产业找不到线下落地体验,主题公园与文化IP、传媒、影视动画游戏等年轻人喜欢的文化产品没有形成立体化的产业链。

反观国外主题公园都是“旅游+文化”纵向深层次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迪士尼乐园之所以长久不衰,与其不断更新有关。园区内除了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活动外,影视板块也在不断输入新的 IP 内容,使园区可以不断增加新元素。

3.3 盈利模式单一 致门票定价虚高

盈利模式单一是国内主题公园面临的关键问题。首先来看国外的主题公园盈利模式,以迪士尼为例,其收入中门票、购物和其他消费三部分的比例基本是 3:3:4,且门票收入只作为日常维护费用。迪士尼整个盈利模式的架构是:以不断提升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获得门票收入的同时,通过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旅游纪念品获得二次盈利,又由于旅游纪念品的发售进一步扩大迪士尼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盈利模式使迪士尼具备强大的生命力。[5]反观国内,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加之投资回报期多为2――3 年(国外一般为6年以上),使得园方过度依赖门票收入,定价远高于游客的心理预期,抬高了消费门槛的同时也降低了游客重游率,导致门庭日渐冷落。更为尴尬的是,只依靠门票收入难以维持主题公园的日常维护、项目更新、园区管理等费用支出。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与行业现状的梳理,总结出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乏独特主题,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地产”模式淡化文化主题;盈利模式单一,致门票定价虚高等,给国内主题公园从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为中国主题公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山东省主题公园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王光文.中国主题公园的多维度项目管理[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1(02)

[3]⑿∶.基于主题公园视角的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探析[D].复旦大学 2012

第12篇

关键词 傩舞;傩文化;民俗;保护

作者简介 尹勋锋(1973-),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自古为“吴楚咽喉、右江之冲要。”历史悠远,艺文儒术昌盛。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国属的原因,在民俗文化的繁衍传承中,形成了多源头文化交融并存的形态背景。其别是楚文化对江西民间乐舞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鬼神,重祀。”《楚词・九歌》就是取材与民间的。以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乐舞诗歌来展现楚风民俗、歌颂皇德。这种民舞伴生的民俗活动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社会风尚,产生不同的民俗。江西深受楚文化崇神意识的影响,宗教巫术祭祀的民俗活动普遍,祭祀舞蹈“跳傩”非常兴盛。这一被专家学者们誉为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傩舞,在中国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

“傩”,亦称“大傩”,是中国古代三大祭祀仪式(雩祭、腊祭、大傩)之一。为了驱赶一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害的灾难、疾病与不祥,傩被认为是最具神奇的力量的,它能征服自然,完善人类生存环境,是祭祀活动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种。

一、傩的构成与发展

傩舞、傩仪、傩戏、傩歌、傩祭等构成了傩,它们是傩的各种独立表现形态。早期的傩是一种原始巫术驱鬼的活动,源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自周代起被称为傩,奠定了傩的形态模式。在汉代傩的形式得到发展扩大;至唐宋时期舞蹈艺术高度发展,社会风尚豁达开放,傩舞渐渐展现出娱神也娱人的格局,当时民间傩舞盛行。明清时代的傩舞吸收了戏曲、杂技的技艺,从为傩祭而舞蹈衍化为傩戏,傩舞的表演达到鼎盛时期,傩事活动世俗化、娱人化特征日渐浓厚。

“跳傩”亦是傩舞,是傩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江西境内傩舞表演遍布在南丰、乐安、宜黄、广昌、崇仁、萍乡、万载、婺源、瑞昌、德安等地,每地又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了傩舞的不同表演手法。但总体而言,都是逢傩比舞。跳傩均戴面具,穿古袍;均以打击乐为主做伴奏;传统剧目的内容也一致。据笔者考证,在江西各地傩舞中,万载傩舞的形态较其他地方具备较高的程式化,步态原朴古拙。

二、万载傩舞的特点

1 动作形态

万载傩舞共由24人表演,跳傩时每动一下必须遵循“方、圆、扁、仄”的要求。“方”是手上的动作做得方正,有棱角。“圆”指转圈。表演时所有的转圈动作只能挪半步距离,或原地转圈,要求动作圆滑流畅,上身保持平稳。“扁”是指拧身时面向一定要清楚,左右分明,一目了然。“仄”指身体无论朝向何方,头都要先倾斜过去,并且把稳节奏。万载傩舞要边跳边打手势,俗称“拗诀”。通过打手势达到与神冥通灵的目的。舞蹈的先锋称为文傩,其余的都称为武傩。 傩舞的舞蹈语汇为人鲜见,它不受人体运动规律的制约,不象其它民间舞蹈之间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共同的规律特点。人们通过主观臆想来塑造神鬼的行为动作,使这些动作尽量脱离日常生活的轨迹。多采用晃头、抖肩、钓脚、弯手、诀指、弹腕、顺拐的手法,构成“笑晃头、怒抖肩、脚钓手弯身段圆,指出诀、腕反弹、手脚同步顺一边”的特殊步态风格。

2 面具与服饰

赣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傩乐、傩服和傩具。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的载体,跳傩时必戴傩具,成为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重要特征。艺人们通过自身的想象,雕刻出合一、神鬼合一的傩神,它们或目圆口阔、或威武雄壮、或眉清目秀。赣傩现存面具约400多种3000多个,万载傩面具共有大小24具。除主神欧阳金甲大将军面具较一般面具大一倍左右外,其余面具皆人脸大小,分别为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杨帅、鲍三娘、花关索、上关、下关、童子、前司都、城隍、皂班、土地、点兵、四大天将、雷公、钟馗、小鬼等,在当地又称“二十四戏”。这些傩具都以红、绿、黑、白四色为主。

表演什么戏,戴什么面具。在戴面具前,先要用一块红头巾自头顶向脑后整个包住,打结于下颌,俗称“赤帻”,起到驱逐不祥的作用。傩舞艺人穿着的傩舞服装也多为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服饰,颜色绚丽,以红、黄、蓝、黑色为主,并配以不同颜色的花、鸟、龙、虎等走兽图腾刺绣,工艺精湛。傩服样式延续了明清时期文将、武将的长袍款式,与红头巾、傩面相匹配,烘托出活灵活现的傩世界。

3 表演形式

江西大部分傩舞地区,傩舞表演没有说唱部分,只通过纯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俗称“闭口傩”。万载传统节目中有15个也是“闭口傩”,但其中两个是带说唱形式的节目,属“开口傩”。分别是《土地》、《鲍三娘与花关索》。节目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用当地方言说唱为主,类似“傩戏”。相对“闭口傩”,“开口傩”更易于理解,更能迎合当地人民的审美要求,唱、念动作表演都很齐全。

建国后,当地文化馆、群艺馆的文艺工作者,迎合当地民众的现代审美需求,将传统傩舞改编成“新傩”,丰富了音乐及动作,更加达到“娱人”的效果。

三、万载傩舞的民俗性

1 音乐上的民俗性

傩舞以打击乐伴奏贯穿始终,风格原始古朴、乡土气息浓厚。主要乐器为大腰锣和班鼓(堂鼓)。大腰锣音响低沉、浑厚且尾音沉长,重击锣心会发出“飘飘”声;轻击锣沿则发出“匡匡”声。班鼓是万载独有的竹制伴奏乐器,发出“的、多、答”灵巧清脆的声音,溶入伴奏声中与大腰锣相得益彰。打击乐伴奏的穿透力极强,方圆数里都能听到,鬼神无之不惧,深受民众的喜爱。表演傩舞时,把具有当地特色的祭器如牛角、师刀等加入,更易为民众所接受。万载傩舞还采用当地民间常见的唢呐等乐器,伴奏节奏也引用民众所熟悉的2/4、3/4、4/4等基本节奏,使得音乐结构多以上、下两句为基础,乐段呈式单一易懂,使傩艺人能较快、较方便地从事傩舞音乐的表演。

万载“开口傩”的唱腔符合当地口语性的民俗吟唱特点,音域不宽,每两句一歇,具有下行性的唱腔旋律,可使表演者即兴自由发挥,任意拖长其个别字、音,达到旋律的细微变化,以愉悦观众。这种口头文学性的表演非常容易让民众理解和接受。

2 节目内容的民俗性

万载傩舞的生成与表演都是配合着民俗活动进行的。从年三十晚的“起傩”仪式开始,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最为活跃。由本村的农民男丁来出演,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它与民俗结合成了傩俗,元宵前后,乡民们将傩舞、傩仪,戏曲演出、灯彩游艺、

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符合送福迎祥的民俗心理,同时又和谐了邻里关系。“收傩”的时间每支傩队不一,多在农历二月初,最长的会延时到八月十五。

许多在万载流传的傩舞节目,都源于现实生活,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如《拜年》,虽不在传统的17个傩舞节目内,但许多年来经常上演,非常顺应民意。传统节目《土地》、《绿品》都是民众喜爱的致富、招财、奔小康的节目。《小鬼钻圈》则是以娱人为宗旨,表演中不时把观众邀进来参与表演,常令人捧腹大笑。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原型的节目,在民众中常起到教化作用。这类节目因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敬仰而世代传承下来,如《杨帅》等。另外,取材于戏曲或木偶戏的节目,在广大民众中也有广泛的欣赏基础,如《目连救母》、《水漫金山》、《古城会》、《天门阵》等等。

多少年来。万载跳傩艺人一直怀着虔诚的宗教心态,从不随意改动、增减演奏、演唱和跳傩的程式,唯恐造成对神冥的不敬。傩舞只传男丁,只传本村,形成排他性和传承空间的狭窄性,这使得傩舞音乐形态体现出原始宗教文化的民俗特点,从而形成了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舞蹈保存形态。

四、傩舞价值与传承保护

傩舞是傩文化的构成之一,它构成傩事中以乐通神、击鼓逐疫、以乐送神的人神相通的手段,其价值是在于平衡人类生存矛盾与外界非人力量之间的关系,是民俗信仰之依托。它使审美与生活紧密地连为一体,带有强烈的社会功能性质,是实用的艺术。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它呢?

1 保存性保护

我们应确认傩舞是千百年来传承保护较为完好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对于它的研究,不应带有批判封建迷信的思想,也不要把它当作一种社会改革的直接工具。应把它看作民俗文化中祈福纳祥的特殊艺术形式。从民俗分类的角度出发,傩文化属于人生社会民俗、心意信仰民俗、游乐技艺民俗。傩舞的生存方式也反映了民族传统艺术在当代的生存方式,它的传承与演变都体现了不可替代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它的表演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始终符合民众的审美心理。对于傩舞的保护,首先要完整地保存和记录下来。

为此,中央电视台曾两赴江西拍摄《乡傩》专题片,并在中央台、上海台及广东台播出,打开了傩与世界交流的大门。法国东方郭安博物馆长班巴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田中一城等也多次赴江西考察,研究古傩。2004年正月十五,万载县在当地文化广场举行了万载民间傩舞表演,许多民间傩舞艺人将只流传于本村的傩舞展示在舞台上,使傩舞队之间有了广泛的交流,也使傩舞走出乡村,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记录它。2005年6月,首届“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在中国江西圆满举办,国内外三十多支傩舞队参加了汇演交流,并进行了傩文化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国际傩学研究专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田中一城先生将万载傩舞编入长篇巨著《中国巫系演剧研究》,使得万载傩舞在世界傩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2 生存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