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7:0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企业借贷担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银行贷款;中小企业;融资
一、引言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尤其是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链成了它们的“生死链”——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这根链上被勒死的。但是中小企业又是中国多种所有制成分中极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一类:它们提供了80%的工作岗位、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总额,并且在推进创新、活跃市场等方面显现出不可或缺的角色意义。不过,我们有必要注意另外一面,那就是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所提供的待遇远远不及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这就导致亟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终结为一点:融资难。那么,作为银行来说,为什么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呢?原因多半是政策限制,并且贷给中小企业的款项收回难度较大而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第三方企业或者机构又比较少。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借贷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对于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呢?而基于银行的角度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些什么措施呢?这是本文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
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企业层面、银行层面和政府政策层面这三个大的方面。但是归结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中小企业借贷过程中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融资渠道窄、担保瓶颈明显和贷款门槛高。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根据麦肯锡2011年的一份报告,我们知道中国的中小企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特别的高。调查显示,90%的中小企业表示需要银行借款,而只有2%的中小企业表示他们有直接融资的渠道。而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政策,对于民间借贷(尤其是利息高于银行的借贷)是严格限制并不予法律保护的,对于企业之间的私自拆借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这就导致本就狭窄的融资渠道更加地不如人意:一方面银行不借款,另一方面又打压其他融资渠道。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考虑到安全性和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还是迫切地期待银行能够撕开一个更大的口子给他们更多的贷款机会。
(二)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的担保瓶颈显著
担保分为物保和人保,前者包括抵押、质押和留置,后者就是指保证,也就是第三方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够返还贷款时可以代为偿还,之后再向借款人追偿。由于中小企业发展时间短,且多是在经济刺激下自发出现的,所以企业群体本身存在诸如运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和规模小等软硬件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自然地会把多数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调得很低,从而限制了提供其贷款的意愿和款额。而担保可以为借贷提供偿还保证,也就是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所以如果有高度发达的担保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那么它们获得贷款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不过遗憾的是,我国的担保业刚刚起步,而目前的担保形式多是企业之间的“熟人担保”,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企业愿意承担别人的资金风险。可见,担保瓶颈的确是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申请过程中很明显的问题。
(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高
其实很多场合下,人们一直在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银行层面虽然也关注,但所关注的如何树立高门槛,“把他们挡在外面”。比如说,银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借款利率、还款期限、担保资产额都是“国民待遇”——一般是与国企和大型企业同等标准甚至更高标准。不过,我们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在与国有企业等打交道的时候会遇到各种政府和领导的干预,这事实上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但是,没有背景的中小企业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融资成本是实打实的,根据银监会2011年的报告,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这就是说企业向银行借100元,最多只有90元我可以使用,而这些可以用的资金也随时受到监视和控制,随时都有被卡住的可能。这些就是所谓的贷款门槛,正是这一道门槛隔开了资本市场的绿洲,使大批的中小企业在荒野中苦苦挣扎着求生存、求发展。
无论是在宏观调控层面,还是在微观支持层面,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投入了很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不过,这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由于缺乏科学性而收效甚微。主要表现在:鼓励银行借款而限制其他渠道的融资、提出贷款补偿而又非针对中小企业,结果这些补偿流向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要求银行降低担保标准而缺乏其他的补救途径(也就是说在发生坏账的情况下,银行凭借既有担保不能够收回借款)。这样一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银行又承受了更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可见,政府的支持政策欠缺科学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并不成功。
三、如何应对和处理中小企业银行借贷常见的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借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银行作为利益攸关方可以有哪些作为呢?也就是它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借贷环境。本文认为,银行可以从帮助中小企业更新融资理念等方面应对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
(一)总体原则
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借贷问题时,所要坚持的原则是:双赢。一方面是银行自身要有利可图,也就是借款有收益,收款有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要贷之有保,也就是说企业在扣除融资成本以后能产生额外的收益,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继续借款,而且也只有这样银行的收款才有切实的保证。这就要求银行在制定利率和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具体规则的时候需要将银行和企业的利益综合起来考虑,并且能够有度量让企业也平等地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快速成长,加快发展,已经成为浙江城镇经济的主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浙江现有各类中小企业86.9万家,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就业职工1412.3万人,占到95.4%,总产值和税金分别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88.5%和89.5%,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对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面临着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信息闭塞、品牌落后、人才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融资困难是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外商品出口数量急剧下降,作为出口大省的浙江,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增加了新的影响因素,融资难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浙江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拦路虎。
一、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银行贷款是重要的融资方式,但获得的信贷支持不够
由于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企业规模小,经营不稳,加上其本身往往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依赖内原融资是现实的选择。据调查,浙江有74.6%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有85.3%的企业需要再融资,这些小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银行贷款。根据对金华,绍兴,台州,温州四个地区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有的60%的企业需要从银行贷款,30%靠自筹,7.5%通过内部集资方式筹资,只有2.5%表示依靠股票筹资。可看出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据调查显示:有16.27%的中小企业认为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有60.47%的中小企业认为的从银行获得贷款较难,有23.26%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十分困难,即83.73%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了,贷款难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贷款期限和方式存在局限性
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贷款期限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需求。在现行银行信贷制度下,大部分银行没有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权,只有小规模的流动资金贷款权限。中小企业贷款中固定资产贷款越来越少,流动资金的贷款期限也越来越短。根据对各地区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银行贷款期限为3个月到6个月,贷款方式则主要是抵押和担保贷款,只有极少数中小企业才能享受信用贷款。
(三)民间借贷比例较高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困难重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贷款,只好舍弃融资效率高的银行贷款而求助于融资效率较低的民间借贷。早在2001年末温州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00亿元,中小企业借入的民间资金约170亿元。以业主个人名义借入的民间借款约为125亿元,合计民间金融约为300~350亿元。并且根据调查:在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各种渠道中,有15.9%的企业曾表示利用民间借贷,不同规模的企业从民间借贷有明显差别,企业规模越小,民间借贷的比例越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难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有诸多制约因素,银行贷款期限越来越短,贷款方式则主要是担保和抵押贷款。根据调查显示:在中小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原因中有32.3%是无法落实抵押,有23.8%是无法提供担保,两者相加达到56.1%,担保难主要体现在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抵押难主要体现在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不动产权证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用于抵押。中小企业受自身经营规模限制,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也都与大企业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银行的放贷热情。银行要考虑盈利,中小企业贷款很难使银行形成效益。与大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要求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度,经办环节大都相同,使银行贷款的单位成本费用上升,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目前尚不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企业融资呈“渠道多元化,来源小社会化,行为市场化”的趋势。总体来讲规模偏小资金偏紧,外源融资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以银行信贷的融资形式来补充资金短缺。
(三)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近几年来,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尚未完成一系列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导致大多数社会资源和银行贷款都流向了大企业。
(四)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良因素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弱,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内部积累,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落后,担保抵押物不足,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低等方面,特别是帐表不规范,数字不实的情况,在一些企业相当严重。这使银行很难掌握其真实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营状况,无法甄别企业信用程度,导致金融机构对整个中小企业的信用存在顾虑。同时,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低下,对于银行的借贷能欠则欠,能拖则拖,有些债务即便是通过法院判决执行大多也难以收回。
三、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新挑战
(一)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增大
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密集的浙江则更为突出,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原材料、劳动力、煤电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压滞,融资不畅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优势开发项目被迫放弃,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受到了威胁。
(二)中小企业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借贷、担保增加了经营风险
以血缘,亲缘和朋友圈为纽带结成的融资担保网络,一直是浙江商帮最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之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环担保圈盘根错节,把无数企业的资金链环环相扣地拴在一起。企业间的担保圈在经济繁荣上行时期可以相互扶持,加快发展,到紧缩下行时期,某些企业资金周转不畅会引发更大范围企业的经营风险,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产业风险容易演变成区域经济系统风险。当前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需求下降,使得高度依赖于出口的众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财务出现困难,企业被迫“停工”“半停工” “倒闭”,使与之相互借贷担保的企业也陷入危机中。
(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急剧上升
浙江省中小企业正饱受着资金高成本的困扰。今年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股份制银行综合融资费率达到了15.4%,如果是担保贷款,加上担保机构平均2~3个百分点的担保费率,中小企业承担的融资成本将更高,多数地方民间融资月利率已高达4分到6分,过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
四、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多种融资渠道的对策
(一)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完善间接融资体系,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应当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需要,适时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资本市场,从政策上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和空间,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或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推荐上市。
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的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实现了资金融通的过程。
融资租赁是指企业需要购买生产设备而缺少资金,由开办租赁业务的机构代办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然后以出租方式长期提供给企业单位使用。融资租赁在近几年中发展迅猛。据有关资料反映,绍兴地区的许多民营轻纺企业,70%至80%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是通过融资租赁实现的。由此可见,融资租赁是一条解决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既有效又快捷的途径。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政策积极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作用。
(二)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实施担保机构资信评级,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运行监测,政策激励,风险警示等一系列监管举措,促进了担保机构的规范有序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328家,担保资金总额123.55亿元,累计担保企业达93089户。浙江省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和风险控制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自2009年1月中旬开始,浙江省为了进一步破解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总体短缺这一难题,在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全面开展帮扶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的“暖春行动”,为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情况,建立相应的担保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当地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
修改完善《担保法》,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券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修改或撤销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明确对民间借贷中债权人的保护和债务人的法律约束与惩罚机制,允许保护合法的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曦.破解中企业融资难题[J].浙江经济.2008
[2]瞿寅亮,胡亦琴.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初探[J].现代商业.2008
[3]喻平,黎玉柱.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8(1)
[4]张鲁英,金节.以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为例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1)
[5]赵庆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简析[J].经济论坛.2006(6)
一、调查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调查数据表明,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各种政策措施作用下,中小企业信贷易得性大为增强,融资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但在融资结构上存在此长彼消,货币政策对民间融资挤出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比例下降
自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金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小企业从非民间借贷渠道融资相对更加便利,这一点从非民间借款余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上也有所反映。样本企业2008年末非民间借贷余额67.49亿元,民间借贷余额6.48亿元,民间借贷占企业全部借款余额的8.77%,2009年末占7.82%,2010年3月末占7.15%,占比逐渐下降。从样本企业借款总量上看,非民间借款方面,2009年末余额比2008年末增加17.7亿元,增长26.26%,2010年3月末比2009年末增加0.73亿元,增长0.86%;民间借贷方面,2009年末余额比2008年末增加0.74亿元,增长11.4%,2010年3月末比2009年末减少0.61亿元。从民间借贷笔数和金额上看,样本企业2008年共发生110笔5.9亿元、2009年发生83笔3亿元,有民间借款的企业分别占调查企业数的33.8%和26.2%,但2010年一季度期间,样本企业民间借款发生了51笔1.67亿元,今年信贷政策较去年有所收紧后,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似呈活跃趋势。从民间借款单笔金额上看,有缩小的趋势,平均每笔贷款金额分别为536万元、361万元和327万元。
(二)借款期限呈短期化趋势且借款成本下降
从借款期限上看,2008年、2009年、2010年一季度期间样本企业非民间借款加权平均借款期限分别为26.6月、21.9月、15.5月,民间借款加权平均期限分别为23.0月、17.3月、10.5月,借款期限均逐渐短期化,同期的非民间借款期限比民间借款期限长4-5个月左右。从借款用途上看,非民间借款用于流动资金周转的笔数占79-87%左右,用于固定资产的笔数占8-15%左右。从借款利率上看,样本企业非民间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分别为7%、5.9%、6%,可见在今年政策收紧后,金融机构定价权有所增强,利率比去年稍有上升;民间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分别为13.1%、10.3%、9.2%,虽然目前民间借贷趋于活跃,但利率有所降低,说明本地区民间资金的供应较充足,同时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带动了民间借贷利率的降低。民间借款利率与非民间借款利率之差分别为6.1%、4.4%、3.2%,呈不断缩小的趋势。
(三)非民间借贷中担保方式和担保财产向多样化发展
样本企业非民间借款中,财产担保仍然是贷款担保的主要方式,从笔数上看2008年、2009年分别有73.8%和67.7%的贷款为通过财产担保方式获取贷款,无担保、第三方保证的方式的占比有所增加。财产担保贷款中,从笔数上看,不动产的占比分别为71%、67.7%和64%,其他如机器设备、应收账款、存货等财产担保的方式的占比不断增加。这表明担保方式和担保的财产类型趋于多元化。样本企业民间借贷的协议更加正式化,其中“合同”形式的笔数占比分别为17.3%、21.7%和23.5%,“借据”形式的笔数占比分别为76.4%、72.3%和68.6%,“合同”形式的贷款不断增加,而“口头约定”形式的笔数占比在6%左右。而民间借款大都不需担保,“无担保”的笔数约为65%,“财产担保”的笔数约为20%。民间借款的无需担保既是优势所在,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
(四)民间借款到期未能偿还的占比高于非民间借贷
样本企业的民间借款中,2008年、2009年从笔数上看分别有8.2%和7.2%未能按期偿还,相对于同期的非民间借款未按期偿还笔数比率分别高6.1和4.2个百分点。在借款未按期偿还后,民间借贷双方一般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采取逼债的方式解决的占2%左右。
二、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尽管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断优化,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企业融资的数量、质量及其功能。
(一)融资过于短期化。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目的是不断壮大自己,增强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而从调查情况来看,样本企业在融资用途上主要是用于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重在眼前的“短需”。2009年样本企业用于流动资金的融资笔数达到464笔,占全年借款用途笔数的86.2%。用于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融资笔数仅有48笔,比2008年下降16笔。
(二)融资产品缺乏创新。立足于金融产品、服务方式的持续创新,开辟多条金融工具与企业生产要素更加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切实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满足多元化、多层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500家样本企业贷款方式主要是不动产抵押、机器设备担保、应收账款抵押以及存货,其中只有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是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产品,并且比重非常低,不到整个贷款方式的2.5%。在沿海开放地区普遍推广的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仓单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融资、贸易融资等贷款业务并没有大规模开展起来,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还处于空白状态。
(三)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一方面主要是依靠银行贷款。2008年以来,500家企业银行贷款融资额占全部融资总额均在90%以上。由此带来的影响的是,中小企业贷款易得性受国家货币政策和信贷规模波动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融资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我们在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债券知识匮乏,对公司债、企业债和集中债券认知度不高。
(四)融资成本偏高。融资成本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利息和中介服务成本。据对500家样本企业的测算,2008年、2009年、2010年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0%、5.9%、6.0%。另据企业反映,申请贷款过程中,房产评估要按标的5%和1%分别收取评估费和签证费,国土评估按土地价值的0.5%-1%收取评估费,公证部门按贷款额的5%收取公证费,担保公司按银行利息的50%收取担保费用等。有些三年、五年的项目贷款,职能部门要求年年登记、年年收费,贷款综合成本平均要达到15%左右。大多数样本企业认为,中介环节成本太高,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五)存在风险隐患。从调查结果看,向个人包括本企业职工集资成为500家样本企业民间借款来源的主要渠道,其所占比重达到38%(2008年为38.9%、2009年为39.2%、2010年一季度为38.1%)以上。个人集资在民间借贷中容易滋生各种资金风险和社会问题,甚至可能演变成社会高息融资。从利率上看,也不排除未调查到的企业中存在高息借贷的可能,据反映,个别企业借贷利率达到24%或更高。一旦中小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资金链断裂,将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发人身、财产安全等问题,以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损害政府社会公信力。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中小企业走低碳之路,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新能源汽车、核电等产业,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技术升级,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技术研发比重,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产能低成本扩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治理。
(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和改善银行服务,创新信贷品种,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业链贷款、金融租赁等业务。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组建步伐。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创业及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围绕主导产业,争取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引导民间投资中小企业。
(三)建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银行要按照成本覆盖风险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机制,合理兼顾好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针对现阶段贷款中介收费过高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在政务办事大厅设立专门的担保、抵押融资部门,按照《物权法》第182条之规定,无地上附着物的土地只到国土部门登记,有地上附着物的房产和土地明确到房产部门一并登记,以减轻企业的重复劳动和费用支出。同时,适当降低担保机构收费标准。
(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园区企业互助担保基金。通过增股扩股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实力。大力发展林权、知识产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
四、中小企业自身完善,争取银行的信任
中小企业之所以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主要还是因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缺乏一种信任感,担心和防范风险问题。所以,我们中小企业自身就应该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诚信、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畅销产品。只有如此,才能使银行更愿意对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助一臂之力。毕竟银行自身也是要靠放贷来赢得收益的。
(1)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破除家族企业和作坊式企业的弊端
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从家族式和作坊式企业慢慢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发展之初,家族式企业的一些生产经营的做法或许是有益的,但是随着企业的逐渐做大以后,那种家族式企业的理念都已无法适用了,而且在一些方面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来管理企业,以现代化的技术来发展生产,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上,引入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注重打造企业的社会诚信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
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的话,则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同样,一个企业如果缺乏诚信的话,那也很难在市场上得以兴旺。因此,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进一步支持,必须努力注重信用意识,以实际行动取信于银行。注重企业诚信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a、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不搞歪门邪道,不坑害消费者;b、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良好的服务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尊重;c、在生产和经营中,认真执行销售合同,及时支付应付的款项,不拖欠债主的货款。d、规范自己的开户行为,实行基本账户结算制度,使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经营活动都置于银行的监督之下,使银行真正感到企业经营思路明确、资金流向清楚、归还贷款主动、货款回笼彻底,让银行放心地为其增加贷款。
(3)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
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是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成果。但是,在实践中中小企业财务报告往往造假、失真现象严重。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要求的。所以,中小企业应严格按照银行贷款的程序要求,及时、如实地向银行提供有关财务报表和资料,如能同时附上企业纳税申报表等资料,可以提高企业的可信度,银行也就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怀疑而不敢贷款了。
(4)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和沟通,展示企业实力
企业要保持与银行较密切地联系,尤其是要做好加强银企合作方面的工作。当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后,就要多角度地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前景,重点要向银行表达“企业有充足的还款来源”,而且还尽可能提供较好的还款保证,增加银行对企业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信心。
在与银行初步探讨借款可行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负责人要应亲自出马,而不是委托下属或其他中介人员,去向银行提出借款的口头申请,最好能向有贷款审批权限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由于有贷款审批人的参与,企业可以得到银行方面较为明确的借款可行与否的答复,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与企业家的沟通交流,可以直接获得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银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中小企业贷款,与其说是放款给企业,不如说是放款给企业经营者个人。银行信贷经理在发放贷款时会对企业实际经营者有很高要求。
(5)大力开发科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双高”产品占领市场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民间借贷客观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和其它融资方式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融资相比,其存在着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较好的契合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如一把双刃剑,在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风险。由于民间借贷一般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容易引发高利贷、非法集资、暴力催收等刑事犯罪,甚至引发,对金融秩序乃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民间借贷融资优势,更好防范其存在的风险与隐患,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规范中、小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
一、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增强信用观念。
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淘汰。同时,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化管理不规范,调查显示,有近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财务信息严重失实,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导致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中小企业应进一步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尽可能的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建立起高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将企业的资金投向回报率、发展前景好的“朝阳”产业链;应规范自身的借贷行为,着力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
二、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改善中小企业的贷款环境。
1、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加之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财务管理透明度差等缺点,造成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信用水平相对较低,商业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此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就显得犹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由各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同时建立互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通过互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监督的效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2、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帮助企业从正规渠道融资。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在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适时对那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符合产业升级政策的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应进一步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估企业的贷款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合理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允许企业间进行金融互助。鉴于目前民间借贷普遍存在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国家或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或《民间借贷管理办法》,以规范、保护正常的企业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借贷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同时,进一步放宽企业间的合法的金融互助。虽然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企业间的相互拆借是一种非法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间资金的相互融通不但有利于发挥企业闲置资金的市场价值,而且能够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对其应宜“疏”不宜“堵”的原则,通过合法的金融创新,有效发挥其融资的优势。如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融资方式(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信托贷款是指信托机构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信托存款等自有资金对自行审定的单位和项目发放的贷款)。这样,使得在较好的规避企业间非法拆借的同时,尽可能的充分发挥企业间融资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
三、强化能动司法的理念,依法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司法机关应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纠纷健康有序发展。
1、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的案件,依法严厉打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及时处理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案件,切实维护金融秩序。注重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社会影响大、涉及面广的财产犯罪,在办案中严格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做到打击犯罪与保护合法融资并重。对于与民间借贷相关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及其它暴力性犯罪,要依法从严惩处。对于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及时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积极配合作好相关预案工作,切实防范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2、依法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严格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注重把握国家经济政策精神,保护合法的借贷关系,确保案件处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对于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但仍在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借款人,在不损害出借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灵活适用诉讼保全措施,尽量使其度过暂时的债务危机。在处理因民间借贷纠纷而引发的企业破产案件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经济转型要求的负债中、小企业,只要其具有挽救价值,就积极促使其适用重整、和解程序,尽快实现企业重生。
【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一半左右。中小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中小企业中相当部分为非公经济,往往由于企业自身信用度不高,偿债能力不强等原因,使得企业资金来源较少且融资规模有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更加捉襟见肘,运营举步维艰。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停关数量多于新增数
据调查,广东省2008年1-10月关闭的企业约有1.5万家,同期新增仅有3200家。吉林省1-11月关停中小企业2.3万家,占全部中小企业的8%,同期新增中小企业1.7万家。海南省50家重点企业中有2家停产。
(二)微利经营,限产情况普遍;海外订单减少,经营困难
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大量在产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采取减产、停产和裁员、减薪等办法来应对生存危机。吉林省有30%的中小企业开工不足,江西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有70%约4000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产措施,有11%左右的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同比上年增长了1.5倍。海南省的50户重点企业中有6家出现减产。
(三)资金困难未见明显缓和
企业融资需求较大,融资困难现象依然普遍。多数企业缺乏资金,无法扩展市场、转型或创新,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闭。虽然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紧缺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可抵押的不动产,融资仍然很困难。有些地方组建了一些担保公司,但由于缺少担保金,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数量是有限的。
二、中小企业运转难的主要瓶颈问题
(一)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
1.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和燃料动力等价格不同幅度上涨,企业生产成本随之上涨,部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只是微利经营,且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无法灵活运转资金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近7%-8%的小企业停产倒闭。2.部分外销型企业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内销不畅,产品积压,最终导致企业停产关闭。外贸企业原本利润水平就较低,受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的影响,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利润下降,已经无利可图。3.税负加重。企业所得税从15%调整至25%,有些行业出口退税率下降,使得企业利润下降。新的《劳动合同法》规范了企业员工工资和社保医保标准,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二)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
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或直接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和最大障碍是中小企业缺乏抵押物和信用。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较大比重,技术水平不高,利润较低,偿债能力不强,企业信用度不高。一旦出现产品销路不畅,资金回笼慢,就会难以运转。有限的资产难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大幅提高技术水平;在面对较大的经济困难时,往往“中变小,小变无”,银行贷款风险较大,难以积累良好的信用度。
三、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一)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应当逐步建立包括政府、中小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在内的股份制信用担保基金,扩张基金规模,用股份制运作理念在公司内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区域性核心担保机构,积极组建各地中小企业担保组织,指导信用担保机构盘活担保存量,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担保能力。
(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要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小、机制灵活、管理层次少、自主性强、运行成本低,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风险状况,可以更好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更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另外,中小企业规模不同,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也不相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创新融资品种,以应对不同层次企业的需求。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创新出一些新的融资品种:1.随借随还循环贷款。针对有适合抵押或担保,现金回笼较快的企业,推出手续简便的可循环贷款,方便了中小企业的申请、办理。2.配对组合联保贷款。这种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借款人缴纳一定保证金,组成互助的联合担保小组,相互提供贷款保证担保,更多地依靠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和约束。3.动产抵押盘活资金。是指缺乏普通抵押资源、有短期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可以将自有或第三人所有的商品、原材料及设备等动产向银行抵押,也可用国债、存单等进行质押,以从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贷款带有典当的性质,但贷款利率远低于典当利率。
(三)其他融资方式
1.推动中小企业转换融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一方面,可以面向居民个人推出措施,增强中小企业对社会资本的直接吸纳能力,拓宽中小企业资本、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在中小企业间相互投资持股,提高中小企业资本率,使中小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形成新的资本运营机制。
2.大力发展民间融资,并逐步进行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取得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民间融资与银行信贷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相互竞争或替代的关系,而是由于各自优势的存在,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当前民间融资的现状:(1)民间借贷方式多样化。民间借贷形式主要有“企业间融资”、“企业向个人融资”、“工商户之间融资”等。(2)民间借贷注重社会关系的传统价值观。民间借贷的借贷双方多数通过“亲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媒介实现资金融通,形成了以信用保证替代正规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现象。(3)民间借贷特有的优势。民间借贷能满足中小企业“短、快、灵”的要求。无需抵押或是繁杂的手续,当出现资金紧急缺口时,民间借贷就会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融资需求的优先选择。(4)民间借贷的利率。目前,民间融资利率大多数高于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借贷利率,这也正体现了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
尽管融资户利用民间融资比较及时、方便,但由于缺乏金融法律法规的保护,尚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做到:首先,从法律上明确界定融资和非法融资的界限,正式承认民间贷款机构的合法化。2008年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成立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而合法的利率的出台有利于打击高利贷等非法融资行为。其次,适度提高民间资金注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比重。还应加强管理,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走上契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不断优化民间金融的生态环境,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民间融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担保服务等。
3.创新融资方式。网络信用已经在融资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成功地为中小企业融资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阿里巴巴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并不是金融机构。从1999年开始,阿里巴巴率先建立了电子商务诚信体系。2000多万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络贸易平台上创建的网络交易信用和阿里巴巴自身建立的贯穿贷款过程前、中、后的一套风险控制体系,使银行看到了业务发展的契机。到2009年,有超过8家银行参与阿里巴巴的中小企业融资计划,中小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获得的融资金额预计将超过60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是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发债主体,企业各自确定债券发行额度,采用集合债券的形式,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形成一个总发行额度而向投资人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一种企业债券形式。其相比一般企业债券的优势为:(1)发行主体是多个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构成的集合体。(2)对单个企业的信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的要求较低。(3)发行费用相对较低。相比银行贷款的优势为:(1)投资者较为广泛。(2)融资成本较低。(3)融资期限相对较长。(4)融资规模相对较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可以促进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参与企业的知名度,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通过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如今,典当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典当动机不再是生活所迫,而是换取所需资金。典当行业融资的特点是“短、小、快、灵”,一般情况放贷多则3-5天,少则1-2天。作为银行的有益补充,典当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又一资金来源。
四、优化发展优质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诚信度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诚信度是获得银行贷款、解决融资困难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缓解融资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在融资时,应充分考虑风险、收益与成本,选择正确合理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的优选顺序应为:内部积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合理的融资结构的内容包括:确定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合理比例、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的合理比例。
(三)还应考虑地区、行业特点、宏观调整等发展因素
以河北省为例,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环保成本增大,部分企业面临关停的严峻局面。产业结构中资源型重工业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产品档次低,初、粗加工产品多,企业研发能力弱,产值比重较低。面对这些情况,应当有选择地帮扶优质中小企业,积极利用资金、人才和技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茂盛,乔志芳.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一)贷款增加额创历史新高
年,全市贷款余额达到255.6亿元,比年末新增66.41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辖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19.18亿元,比年末增加57.16亿元,同比增长35.28%;年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0.82亿元,比年末新增22.87亿元,同比增长33.66%。
(二)“五信工程”助推企业发展
年,市以中小企业金融培育为重点,实施“五信工程”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其经验做法被中国人民银行称为“模式”,并在总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现场会上交流。“五信工程”的主要内容:一是质量与效用并重,打牢信用档案物质基础;二是信用评价贯穿全程,把好“入口关”确保持续性;三是“点对点”开展信用培植,推动银评企长期合作共赢;四是出台“一揽子”信用激励政策,体现培育核心价值;五是塑造企业信用文化,多种载体传播诚信意识。
(三)有效搭建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呈多元化
年,市有效搭建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呈多元化格局。一是搭建企业融资培育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年,人民银行分行积极组织银行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培育,在年培育102户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新增培育中小企业150户,有145户接受辅导,65户获得贷款5.3亿元,新增贷款2.3亿元,其中33户为新建立信贷关系,累计贷款2.28亿元,贷款余额1.62亿元。二是小额贷款公司开创全省先河,有效促进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率先在全省成立了3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3家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98笔,贷款余额10288万元。三是搭建政府背景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年末,银行机构发放政府背景融资平台贷款11亿元,成立担保公司21家,银行机构为中小企业发放担保贷款20.17亿元。
二、融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仍存在问题
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开展“银、政、企”深度合作,创新重点企业培育机制等办法,使融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年市政府为市本级企业贷款贴息754.7万元,但目前贷款难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由于资信较差、缺少抵押品、管理方式落后等,不易获得银行贷款。据调查队调查表明,调查的40家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反映最困难的是“贷不到款”。形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
(一)自身实力不足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最直接原因
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素质较低,可抵押资产不足。中小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是大企业淘汰的,同时,企业职工的素质也较低,技术人员较缺乏,可抵押质押足值、有效的房产、土地等有效资产相对较少。二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较差。财务管理差是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情况给银行信贷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难度,使银行难以审核和确定是否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档次较低,大多生产轻工类、资源消耗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四是融资渠道单一。上市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等渠道还不成熟,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还未形成良好的对接机制。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担保机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担保体系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很少介入,这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现行的金融制度对信贷抵押物的折扣率规定过高,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并且担保贷款的融资形式在初步建立,规模还不大,能够获得担保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少,并且获得的资金也有限。
(三)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个原因
中小企业因产出规模小,客观上处于为大企业配套的地位,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差,这样导致同类中小企业低层次重复建设。在当前的信用状态下,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资金供给方无法全面了解资金需求方的信息,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因为同样一笔资金贷给许多中小企业要比贷给一两个大企业的成本高出许多。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增强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银行、工商、税务、统计、质监、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信用资源,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库。搜集纳税、还贷、产品质量检验、履行合同义务、生产经营和财务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信息评价、披露和公示制度,适时公布企业信息,促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为增强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必须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治理体系,形成完整的内部监控系统,尤其要规范企业的财务治理与监督制度,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企业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使企业合法经营。在保证真实传达信息的基础上,激活企业竞争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信用的本质体现。
(二)强化担保公司的作用
一是进一步扩大现有担保公司实力。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担保资源,对现有由政府出资或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要以现有政府投入为基础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为独立法人,按市场原则进行商业化运作;要充分吸收民间资金和外来资本进入,逐步扩大充实公司资本金,进一步扩大担保能力。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注入制度,每年在企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补充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使其尽快逐步扩大到应有的担保额度。二是积极推动组建会员制担保机构。会员制担保机构是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并主要为出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是一种封闭式的、非盈利性的、风险较低又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担保组织形式。结合实际,积极引导、组织成立各种类型的会员制担保机构。政府对组建会员制担保公司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并对其注册资本金按银行基准利率实行一定的贴息补贴。三是加快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是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可由企业、社团、自然人等出资设立。组织形式可以是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担保机构按《公司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引导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担保领域,鼓励引导民营担保机构、外来投资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形成各类担保机构相互补充、平等竞争、有序发展的担保格局。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一是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步伐,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各大型国家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理解中小企业合理融资的心情。在确定贷款扶持的对象上,要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行业歧视和规模歧视,尽快树立现代营销意识,努力发现、培育和选择符合条件的借款客户和贷款项目,只要具备信誉好、经营优、效益好的条件,不论规模大小,不论国有民营,都应一视同仁予以支持。要积极进行信贷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体制和激励机制。目前信贷管理体制权限过于集中,贷款审批程序严格而又复杂等情况严重地束缚了基层银行的经营。因此,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已成为疏通国有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一环。二是要积极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已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以承担起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一些地区性的中小银行具有经营灵活、地利及人缘等方面的优势,特别适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正是由于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应当成为中小企业的主导服务机构。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考虑扶植中小银行,包括市外的金融机构进入拓展业务,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融资需求。
当前,根据温总理关于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扶持中小企业的九条措施,温州的民间金融改革正在积极展开,其目的就是推动当地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和阳光化,使庞大的民间资本真正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以此为契机,各地方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改革和健全民间金融体系,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引导民间金融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已经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一、 我国民间金融的整体状况
(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导致民间借贷火热,民间金融市场规模空前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近年来中央采取的持续银根紧缩和遏制过度投资等调控措施,我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明显趋紧,致使银行对贷款对象的选择更为严格,放贷门槛也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愈发突出,在向金融机构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得不转而向民间筹措资金,民间金融逐步承担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凭借方式灵活、手续便捷、交易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民间借贷几乎成为这些地区主导的信贷方式;在河南,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大量增长,正规金融又无法皆尽满足的现实情况下,民间借贷逐步成为了有效支持河南省中小企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的重要角色。
据统计,截至目前,温州市的民间金融市场资金规模达到了1200亿元,河南省的民间金融市场资金规模达到了2000亿元,民间资本一向发达的浙江省更是达到1.5万亿元之多,全国总计达到3.7万亿元。
全国各地民间金融的蓬勃发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利于形成多层次信贷市场,是我国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二)中国民间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三大模式”
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民间金融逐渐形成了在各自区域内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三大模式,分别是“温州模式”、“青岛模式”和“郑州模式”。
“温州模式” 以熟人借贷、地下钱庄为代表,借贷关系中带有浓厚的“圈子”特征,借贷行为以个人信誉为基础;“青岛模式” 以民间借贷中介为代表,是由房产中介演变过来的民间借贷中介行为,中介机构不承担民间借贷中的风险;“郑州模式”以民间借贷担保为代表,是由正规担保机构提供的一种民间借贷“中介+担保”的行为,在民间借贷中由担保机构负责控制和承担风险。
这三大民间金融模式都是民间资本市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具有合理性、必然性和金融创新意义,而“郑州模式”在业务的合规性、资金的安全性和管理的科学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2010年初,受到四川省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的借鉴和推广。
《大河报》报道:“在河南,担保业曾以‘郑州模式’闻名,其核心是操作透明,担保公司‘不摸钱’,而一批做得较踏实的担保机构客观上平抑了资金成本。以规模较大的一家担保公司为例,其80%客户的综合融资成本在1分6至2分。相比较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小企业,郑州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较低,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成批倒闭的情况。这说明,以担保为代表的民间融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上,贡献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当前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客观看待这些问题
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应的政策法规缺失,风险逐步加剧。
民间金融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民间借贷,但是,由于我国至今对民间借贷还没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这就使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监管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资、洗钱、高利贷等问题。
从2011年年初开始,民间金融的风险开始在全国各地爆发,从浙江温州到内蒙古、山东、江苏等地,接连出现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现象。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的民间借贷领域也开始爆发严重问题,一些非法集资行为利用民间金融途径进行违法活动,风险日益凸显,而且由于民间金融的风险具有滞后性、蔓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时间一长,风险有加剧的可能。
对于当前民间金融市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理性客观看待。
(一)客观看待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已经形成的现实情况,堵不如疏
1、我国民间金融三方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民间金融的第一方为投资主体,是千千万万手握闲置资金的居民,他们不愿意把钱全部存放在银行逐渐贬值,四处寻找投资渠道,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必然引发社会问题,造成“去年全民放贷,今年全面催债”的局面;民间金融的第二方为融资主体,是大量渴求资金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客观上满足不了其融资需求,只有转而寻求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民间金融的第三方为中介主体,是十多年来自发形成的成千上万家投融资中介机构,它们中有担保公司,有投资咨询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也有打着商品交易旗号运营甚至吸收民间资金的公司,素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新老36条的引导下,这三方市场主体已经形成,不管我们是否认可,它们各自按照自身规律运作。
2、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在寻求出路,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告贷无门,说明我国金融生态出现了结构性问题,缺乏顺畅、安全、规范的融资通道
对待民间金融,堵不如疏,要化解民间金融的风险,整顿、打击、取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从2008年经济“寒流”席卷全球以来,许多企业资金链吃紧,据相关统计全国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中小企业总数的35%,对于“草根经济”代表的温州也未能幸免。来自温州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末,经过对2.5万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29%的企业开工不足,属于半停工的状态,有10%的企业完全停工,两项相加占到39.9%,接近40%。这种停工潮的蔓延不仅放慢了温州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调整的步伐,而且给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金融危机对温州中小企业的冲击
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黄明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有两点:1.与出口挂钩的企业,受影响较大;2.与出口关联不大的企业,受到消费紧缩影响,出现亏损。温州企业外向型依赖程度达60%,70%温州中小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出口。金融危机使温州中小企业遭遇到了一次经济“寒流”。
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对温州5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1―2月份与2008年同期比较,内贸订单增加的仅有6家,减少的有25家;外贸订单增加的仅有2家,减少的16家,另有3家没有接到订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温州出口总值9.62亿美元,同比减少13.9%,而今年上半年温州出口总值达到48.16亿美元,同比减少12.9%。其中,包括鞋类、服装、眼镜、通断电路保护装置、合成革、打火机、机电产品在内的温州主要出口产品中,上半年除合成革和服装出口总值同比有所增加,其余产品均同比下降。
另据有关的调查统计信息显示自金融危机以来:温州市关掉的鞋革企业有1000来家,但大多是产值500万以下的小规模,3000来家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稳定;温州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说,金融危机导致外销订单少了40%。整个服装行业2000多家企业,40万就业人员。温州市打火机协会会长周大虎说,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温州打火机是受冲击比较早的行业。原来1000多家,现在总共现在只有一两百家了,多数属于正常淘汰。
2008年11月下旬,温州市工商联专题开展了温州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调查,涉及民营企业304家,分布在32个行业。调查结果显示,304家企业资金需求总额高达71亿元,平均每家需求额为2336万元,其中用于技改的占15.85%。这反映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产品销售市场萎缩,融资渠道狭窄,而目前企业正常资金运转及开拓市场、转型升级资金需求却大大增强。年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根据市政府要求,对300多家企业进行紧急调查,发现资金缺口达70多亿元,温州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以此比例推算,资金缺口规模将高达700000多亿元。
可见,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温州中小企业正经历着又一次“阵痛”,而要想从涅中重生,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融资支持。
二、金融危机下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
温州市共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资金来源中,主要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三部分构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资料整理可知温州三种融资渠道比例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内源融资是温州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占比达到60%左右;银行贷款是其重要的外源融资,但2007年由于国家实现双紧的宏观政策,使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民间融资是温州民营企业的另一资金来源的途径,并且其趋势呈现出逐年增加,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爆发后国家采取双松的宏观政策,加上人们对未来经济的不明确,更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愿把资金借贷出去,使得民间借贷急剧下降,且低于银行贷款。
2008年危机爆发后,温州市政府联手温州金融业采取诸多相应的措施以帮助支持中小企业资金融通。
1、温州市政府、金融机构联动,多管齐下积极破解“融资难”。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温州市政府拿出500万元,按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的比例,对商业银行2008年对温州中小企业增加的贷款额进行奖励。温州市经贸委还牵头举办了银企对接会,19家银行现场签出16.18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数据显示,2009年1―6月份温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信贷为700亿元,其中46%投向市内中小企业。但真正能够拿到银行信贷的中小企业是少之又少。按照银行设定的统计口径,所谓的中小企业在温州基本上属于规模以上的大企业。在新增贷款中,真正投放到中小制造企业的只有5%(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有这么个案例:在2009年一次中小企业论坛上,温州市政府说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可以将申请提交上来。于是有位叫吴秀平的企业主提出了50万元贷款申请准备购买设备。后来本地的邮储银行很重视,主动找上门来。但最后,他却放弃了银行抛来的“橄榄枝”。原因是其厂房是租来的,生产设备又不被银行认可,没有充足的可供抵押的不动产。银行说先期只能贷给他10万,以后随着信用增级,最高可追加到50万,利息为八厘多。他觉得这样的信贷条件太麻烦了,而和亲戚随便打个电话马上就可以送来10万,利息不过1分,通过银行贷款手续复杂、需联保风险太大。可见,由于银行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金融技术方面都与中小企业存在不对称问题,致使中小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这条融资渠道筹集到资金。
2、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收编”民资。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温州设立了八家小额贷款试点公司,但受资本金所限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而导致的规模效益缺失,加上温州中小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量大,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举步维艰,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方面捉襟见肘。据了解,温州市鹿城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2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在开业半年内即贷空,目前运作的资金是当地银行按照政府要求拆借来的1亿元,很快也将放光。而苍南联信小额贷款公司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1亿元注册资金便已全部贷光。该公司经理朱良建曾对周德文开玩笑说,把钱贷完之后,就差不多相当于歇业了。并且按照《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是当地实力雄厚、信用优良的民营骨干企业。国家规定的自然人发起主体被彻底排除在外。浙江省试点的注册资金也从国家规定的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温州市又在此基础上,从5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有的县市区甚至提高到2亿元。如此之高的准入门槛,将很多原来希望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使自己身份公开化、合法化的温州民间借贷机构彻底挡在了门外,而骨干企业作为主发起人的小额贷款公司并没有足够的动力与意愿去服务‘三农’和小企业。
3、积极引导民间借贷形式多样化,渠道正规化。温州民间借贷的形式主要是“民间互助会”和“标会”。“互助会”一般由一名会长和十名会员组成,以每名会员出资5000元为例,就能筹集到五万元资金,这些钱将最先由会长使用,然后按约定时间在各个会员间流动使用,先使用资金的会员要按约定支付给其他会员利息,一旦中间哪个会员还不上钱,会长就要承担责任为他垫付,相应地会长也可以享受到最先无息使用5万元的权利。而“标会”会员间不按顺序使用这笔钱,而是每个人出标,每个人把自己愿意出的利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打开,看谁出的利息最多谁就最先用这笔钱。来自温州市金融办的一份最新的《温州民间资本调研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10月末,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规模已经超过了3370亿元,相当于北京银行今年一季度的存款总量,比2003年增长了一倍多。从2003年到2008年的5年间,年均递增17.57%,其中用于民间借贷的资金量大概在300-500亿之间。
这种形式多样资金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中小企业解决了诸多燃眉之急。然而民间借贷在促进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是把双刃剑。银根紧缩时,企业不得已转向社会和民间借贷,高利吸收资金维持经营,一旦资金链断裂必将引发严重后果。而金融危机下,民间借贷成本迅速上升,风险急剧放大。危机后中小企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链断裂,很多企业自有资金有限,需要借入资金,银行贷款的限制多,会导致很多企业――尤其是有问题的、经营困难的企业――大量借入民间资金。由于危机后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民间借贷利率也水涨船高。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之时,温州民间借贷利息一般高于银行利率4倍以上,有的甚至高出6-10倍。即使利率很高,中小企业也不得不借入民间资金,因为对于它们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至于以后撑不撑得住,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既增大了企业经营的压力,也增加了道德风险(借款企业明知很可能还不了还借款)和逆向选择(风险越大、业绩越差的企业越希望得到民间贷款的支持)。
4、大力培育信用担保公司。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239家,它们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贡献不小,但在危机中,一些担保公司“自身难保”,担保机构和银行合作几率不高,银保合作担保总额严重偏低,担保能力弱,违规操作频现,缺乏专业的担保技术人才,市场监管缺失,致使信用担保逐渐演变为“高利贷”,导致借贷的中小企业加速破产,甚至引发恶性事件。所幸的是在2009年10月温州市经贸委联合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了担保班,专门为温州担保行业培育专门的担保技术人才。
三、金融危机给温州中小企业带来的融资机遇
金融危机给温州中小企业带来的“严寒”暴露了传统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根本解决不了温州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顽疾,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应建立公正高效的金融体制,同时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宽松政策和支持机遇进行融资渠道的创新举,以满足当前和今后生产经营资金所需。
1、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讲,融资租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租赁,出租方应承租方的要求,出资购买设备,直接租给承租方使用。它是融资租赁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杠杆租赁,出租方自筹相当于租赁设备价款20%-40%的资金,其余60%-80%资金由出租方将待购设备作贷款抵押,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力作为附加担保,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价格高的大型设备的长期融资租赁业务;三是转租赁,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需要,先从其他租赁公司租入设备,然后再转租给承租方使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从国外引进设备;四是回租租赁,企业将自制或外购设备出售给出租方,然后再租回使用。
而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对象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项目,而对中小企业则通常都是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基本上不会提供长期贷款或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于没有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企业只好将流动资金贷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来使用。这种情况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如果到期无法偿还贷款,企业面临的压力就会增加,银行就可能会降低其信用等级。为了维持较高的信用等级,企业就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填补流动资金贷款的缺口,很多小企业甚至不惜借高利贷。那么通过金融租赁,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分期偿付的还款方式,也有助于承租企业避免资金波动风险。可见利用金融租赁是温州制造业中小企业满足固定资产融资需求的较好选择。
2、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温州企业外向型依赖程度达60%,70%温州中小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出口,显然贸易融资的创新至关重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保理、福费廷这些新工具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保理不仅可以扩大中小企业的出口营业额,还可以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开拓新的市场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再者,国际保理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特别在目前汇率波动这么大的情况下,更需要为中小企业降低风险。福费廷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对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风险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可采用福费廷加出口买方信贷或出口卖方信贷的融资方式,福费廷加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方式,创新出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扩大贸易、解决企业融资提供帮助。
3、以创业板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2009年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了创业板,这位我国以及温州中小企加快进入资本场融资提供广阔的舞台。另外还可以采取集合发债。2008年12月8日,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地方融资产品,探索建立民间资金与建设项目对接平台,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商业银行争取扩大金融产品开发权限,开展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农民住宅产权和承包权抵押贷款、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改革试点。另在北京、深圳、大连等都成功试点了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我们温州中小企业应抓住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把一些优质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发债联合体”,利用政府信用和联合体内企业的相互担保来为发债主体增信进行发债融资。这样可以拉长企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4、联保贷款。2007年5月16日,阿里巴巴联手建行共推小企业贷款--网络联保贷款,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来申请贷款,联合体中A企业获得贷款50万元,B企业获得贷款50万元,C企业获得贷款50万元,则每家企业承担的贷款责任都是150万元。如果A企业到期无法归还贷款50万元,B、C企业需要共同替A企业归还其50万元贷款及利息。这3家企业可能是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或者是上下游的供应商等重要的关联关系,由此实现互相之间的信用担保。在杭州、诸暨等都有这种贷款的成功案例。温州中小企业可以借鉴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展这种联保贷款,以化解中小企业和银行间信息的不对称,满足自身资金的融通。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日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张承惠.中小企业融资论坛[EB/OL].国研网,2009,(5).
[3]周德文.停工倒闭.温州中小企业困境调查[EB/OL].凤凰网,2008,(9).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间融资 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近年来,银行信贷规模控制较紧,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局面,民间融资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不二选择。
浙江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主要得益于浙江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以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融资效率低下对其发展的制约变得日益突出,民间融资一直是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2011年10月前后,由于长期的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资金链断裂,而又无法从正规的渠道得到融资,只能依靠高利息的民间借贷。不少中小企业最终由于无法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而倒闭。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政府也开始出台新的政策进行应对。如今,对于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研究变得更为迫切。了解民间融资的发展状况,加强对民间融资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对促进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一)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现状。
1、浙江中小企业高民间借贷比例。
阿里巴巴与北大于2011年6月至7月对浙江省的宁波、温州、台州、金华、嘉兴、湖州和绍兴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4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进行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对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了网上调研。调研发现,浙江小企业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仅占21%,而通过亲友及民间借贷的份额却达到50%,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 的占7%。传统银行对小企业定义标准高,小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成本高,宏观调控下银行普遍提高了申请贷款的要求,小企业可融入资金减少,贷款利率相对上浮等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2、屡现资金链断裂。
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也减轻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缓解了企业资金矛盾,促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强化了信用意识,提高了企业的诚信观念;能够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强民间资金配置效率。但是,也正是由于浙江民间融资的不健康发展将浙江许多中小企业推向了破产的境地。从2011年4月份 温州,义乌、台州等地相继发生企业主出逃事件开始,到底有多少小企业倒闭、企业主出逃案件,已无法统计。
(二)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产生的问题。
1、民间金融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大多数民间金融的利率高于官方利率,这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使原本就实力不大的中小企业承担过高的负债风险。每逢加息,浙江民间借贷的利率也会水涨船高。2011年上半年浙江民间借贷利率最高曾达到月息30%。这样非理性的上涨,对于借贷企业来说,无疑是饮鸩止渴,资金流一旦发生细微偏差,企业就有可能面对资金的断流和还贷压力,最终只能更快的将企业推向破产,出现“跑路潮”和“倒闭潮”的现象。
2、民间金融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担保公司的钱不是自己的,基本都是从民间借款来的,假如有一个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后,由于民间融资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并没有充分的物品进行抵押,所以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成百上千个普通家庭面对的就是借款的血本无归,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安定。
三、浙江民间融资现状原因分析
(一)浙江民间融资热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向民间金融组织融资一般出于三方面的原因:
1、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不畅。
从正规金融渠道看,近年来,国有金融机构在给企业贷款时普遍存在喜大厌小问题,贷款投向倾向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极少。 特别是2011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保持连续上涨,信贷政策偏紧,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变得更为困难。由于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普遍性选择。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在我国,直接融资仍具有强烈的偏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倾向,中小企业很难进入。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上市、股权融资、企业债券发行等的规定,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实现融资。
3、民间融资自身优势。
其一,民间融资灵活而便捷,能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分布广泛,能及时提供贷款且还款期限和结息方式多样,利率调整灵活的优势恰恰迎合了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急”、“少”、“频”等特点。其二,民间融资不需要抵押担保,多采用信用贷款方式,对中小企业贷款门槛低。其三,民间资本规模不断壮大,能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浙江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财富不断积累,加上近年来存款利率较低,投资产品有限,急需寻找投资出路的私人资本刚好能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资金需求。
2009年以来,浙江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年均增幅达60%以上。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登记注册小额贷款公司由2009年年初的42家增加到2011年底的171家,注册资本从65亿元扩大到340亿元,覆盖了全省88个县区与5个开发区,可见,发达的民间融资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选择。
(二)浙江民间融资链断裂的原因分析。
1、“高利率”迫使中小企业“跑路”。
2011年下半年,在由于没有合理规制的“高利率”的重压以及不断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浙江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不堪重负,企业主纷纷“跑路”或宣布破产,民间融资机构面临无处追债的尴尬,旧的贷款追不到,新的贷款也是无从谈起。民间融资机构的资金链也发生了断裂。
2、制度问题导致小额贷款公司无款可贷。
我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民间借贷公司只贷不存,那么它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只可以得到一些融资,但是它的融资规模不能大于注册资本的50%。在这种情况下,它没有那么多的钱可以贷,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截至2011年10月,浙江全省171家小额贷款公司,账面可贷资金仅为24亿元。这意味着可贷资金平均到每家小额贷款公司只有1400万元。
四、关于民间融资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
破除民间借贷乱象的根本就在于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在吸取他国对于民间融资的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具体来说,对于民间融资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从民间融资担保制度、法律制度以及金融制度这三方面展开。
(一)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担保制度。
1、设立担保风险补偿基金。
实践证明,仅靠担保机构微薄的保费收入是难以进行损失补偿的。像在2011年下半年,在企业法人“跑路”事件频频发生的情况下,担保机构的保费是不足以进行补偿的。因此,通过地方财政拨出专项资金,设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担保机构的代偿坏账补助。
2、完善风险定价体系。
从2010、2011年的情况看,民间金融几乎完全陷入高利贷泥潭。目前高利贷泛滥,表面原因是资金紧张,导致资金溢价过高。但资金溢价的本质是中国金融业没有风险定价体系,一味青睐大企业、大项目,对于中小企业的潜在风险,只能以提高借贷利率的方式控制风险。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定价体系,对风险溢价有一个准确的衡量以此来保证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立法建立法律制度。
1、明确界定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法律界限。
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让民间资本在阳光下规范运作,首先研究制定《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民问融资与非法融资的法律界限,对民间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资金投向、融资方式、利率浮动范围、风险纠纷的处理及收益的税收调节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赋予民间融资合法地位,以“疏堵结合” 引导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依法对民间融资进行有效监管。
2、将民间金融契约化。
营造民间金融营运的民间环境,将民间金融这种在融资关系上以人格化交换为特征的金融活动方式转变为契约性关系为特征的金融活动方式。避免发生纠纷、事实难辨等情况,将民间金融契约化,使民间金融变得更为正规化、阳光化。
3、借鉴国外成功有效方式建立国内民间融资机构监管。
借鉴目前美国、南非及我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对贷款机构和小额信贷的特殊管理模式,对民间金融加以监督,使集资活动由暗变明,阳光操作,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规范化管理,也有利于有关部门加大对恶意欺诈行为和恶意高利贷行为的打击力度。用法律来治理和规范民间金融,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
(三)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补充金融制度。
1、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基于地方性中小民间金融机构与地方性中小民营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在浙江地区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让其成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导力量。
2、改革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规模的制度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是长三角地区最先实行民间融资合法化的一种新尝试。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故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在之前的贷款还未收回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就不能对后续的公司进行贷款。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可以进行融资,但它的融资规模不能大于注册资本的50%,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对一些经营的时间长,坏账低的小额贷款公司提升融资规模,这样可以增强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但他们也必须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资本运作.还应探索如何依法对诸如地下钱庄、“合会”等民间金融组织的规范、监管和引导。
综上所述,民间融资对于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如今,对于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研究变得更为迫切。了解民间融资的发展状况,加强对民间融资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对促进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硕士,专业:统计学)
参考文献:
[1]严启发.用制度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9(04).
[2]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以"珠三角"为例. 2011(01).
[3]邵燕祥.浙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问题探讨.
[4]顾卫.企业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研究 2009(05).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中小企业;融资
[DOI]10.13939/ki.zgsc.2017.06.045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创业企业发展的瓶颈,导致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难以充分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占据的位置O为重要,盘活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融资渠道出现,带给中小企业的是机遇还是挑战,需要进一步分析。
1 “互联网+”背景下P2P网络借贷现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便捷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手续,简化了融资的步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根据网贷之家《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数据,从下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新型借贷方式的特点。
各种信贷方式对比
分析项目P2P网络借贷小额信贷公司传统民间借贷银行小额贷款
借贷期限1~6个月1~12个月1~12个月6~60个月
借贷利率20%~30%15%~20%20%~25%20%
借贷范围互联网模式,范围非常广泛次之,具备条件客户小,可以涉及区域较大,具备要求客户
风险模式信用、风险、担保、抵押担保、抵押信用借贷担保、抵押
根据上表可知P2P网络信贷的对比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可得性,打破了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使用P2P信贷放贷时间较短,可以打破传统放贷中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非常关键的,而且这种方式借贷的手段更加灵活,符合中小企业借贷次数多、金额小的特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环境。
2 中小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风险过高
网络借贷的成本较高,企业首先面对的就是高昂的手续费,据调查在P2P平台上收取的手续费,一般会达到1%~3%,但是这一部分的费用是公开收取的,还有一部分管理费、信息费等其他费用,实际上中小企业在网络平台上支付的费用仍然较高。比如,当一个小型企业借助P2P网络借贷来完成企业融资时,它除了需要向P2P网络借贷平台交一定的手续费之外,还要交付管理费、信息费等其他一些费用。这从根本上导致融资的后期投入更大,一旦企业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偿还网络债务,那么企业将面临资金链中断等风险。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2.2 平台操作不规范
网络借贷平台不像传统借贷平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规范性,在初期为了保证信贷规模的发展,信贷企业会吸收较为优质的项目进行投资,但是随着平台不断的扩展,业务量不断的增加,为了吸收更加广泛的资金维持日常的经营,部分平台就会将一些没有经过认真考察的项目引入到平台中,使得网络信贷平台的良性循环被打破,导致资金链断裂,例如,当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疏于自律时,很可能会导致内部控制程序失效,出现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危害投资单位和借款单位的利益,给其带来严重损失。众所周知的E租宝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一方面没有没有做好相对应的监管。由于E租宝前期发展十分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发展到后期,平台内部操作不规范,导致巨额资金被个人所挥霍。
2.3 信贷安全性不规范
P2P网络信贷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大多数平台只看重能够按时支付利息款项即可,这就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借助网络贷款分散性的风险,使用一些不明来历的款项进行放贷。假如说,网络借贷平台开立第三方账户,而将贷款由此账户发放,那么在一定情况下若是被人利用,就可能出现捏造信息以及非法集资等现象。然后通过网络对身份进行包装造假,使用自贷自借的方式进行洗钱,那么将给投、借双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 P2P网络借贷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完善策略
3.1 坚持普惠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网络融资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降低融资的费用,不再收取担保的费用,而是趋向于对中小企业的信誉等进行更加规范化的调查,从而保证资金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回笼,这样的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在这一点上支付宝的余额宝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可以根据用户的信誉判断其可借贷的范围,在费用方面更少,这样的方式可以吸收更多的优质资金。比如,在网络借贷平台上创设信用监督,对按时还款、企业法人信用度良好的企业优先发放贷款,并建设黑名单制度,与众多网络借贷平台一起联合抵制信用程度差的企业。
3.2 规划操作平台
对操作平台进行整理,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秒标和净值标数量的控制,并且对网络信贷的资金来源进行监控,对于建立网络借贷平台的金融公司进行实地的走访,并对其进行结算。在网络金融平台中做得较好的是阳光保险,该企业和银行直接进行合作,依托和银行的关系,将大规模资金进行切割,通过第三方进行托管,严格地约束了一些不当行为,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建立资金流向调查组,该小组由网络借贷公司职员分批进入,目的则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监督,从人员上杜绝包庇、伙同等现象。而资金调查组的任务就是按期对资金的流行进行监察,并作出记录公布在公司内部网站,进行全民监督。这样,在发现资金使用异常等问题是能够更好地被发现并及时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强借贷的安全性。
3.3 增加信息安全防御系统
平台应该增加对客户信息的保护,对款项进行严格的调查,一旦发现来历不明的款项,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同时,需要加强对客户的信息安全的防护,并对客户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客户在进行注册时也需要更加谨慎,选择信誉较好的平台,防止不法分子对信息的使用。例如,与警方合作,将每一个来注册放款和借款的人员进行核实并在警局进行相关的身份核实,将资料信息更多的存放于或保密于与警局相关管理系统,从而降低不法分子的侵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的资料信息进行了保护,增强了其安全性。
4 结 论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也是我国金融行业关注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P2P网络借贷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这种方式进行更加规范化的操作,促进其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机制实现路径[A].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代经济论坛――产业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企业融资情况
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内部积累,约占85%,第二位是银行、信用社贷款,第三位是民间或中介机构借贷。96%的企业近年来资金缺口普遍较大,95%的企业有融资需求。这些资金需求的主要用途依次是:扩大再生产、维持正常生产,技术研发和更新、将产品推向市场。除上述原因外,有少量企业既有维持正常生产的需要,也有偿还银行贷款和企业拖欠问题。
目前,企业选择贷款银行,市区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其次是招商、交通、华夏等股份制银行,而四大国有银行排序是农行、建行、工行、中行。农村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少量地方股份制银行,如深发、浦发、民生。有少数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贷款。被调查企业,近3年来获得的银行贷款分别是:50万元以下的113家,50-100万元的41家,100-500万元的55家,500-1000万元的42家,1000万元以上的82家。在这些企业中,以外资企业居多,其中贷款1000万元以上的32家,占贷款在1000万元以上82家的39%。贷款企业中,能100%及时还贷的有298家,还贷率在90%以上的10家,80%以上的17家,70%以上的10家,有近60家企业还贷率只能达到50%。目前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所遇到的问题依次是:抵押不足、贷款利率高、找不到担保机构或担保人、企业规模小无银行授信等级、抗风险能力弱。由于担保机构费用大,被调查企业中有84家是通过担保机构融资,占21%。当前,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政府扶持不够和企业自身原因。
2、动产抵押担保融资情况
对动产抵押这种担保融资形式。有56%的企业完全不了解,29%的企业略知,只有15%的企业了解。近三年企业担保融资的形式依次是:不动产抵押、保证、动产抵押和少量动产质押。抵押中使用最普遍的是土地、厂房:其次是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对浮动抵押概念了解的企业仅占6%,50%的企业略知,45%的企业完全不知道。了解和学习过《担保法》、《物权法》的企业仅占四分之一,对《物权法》与《担保法》在动产抵押登记中的新变化,90%的企业不了解。
3、调查中反映的意见建议情况
关于政府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44%的企业认为很大和比较大,认为一般的占40%,认为没有作用的占14.7%。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企业对政府的建议依次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放宽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倾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发展创业投资基金、设立更多的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民间借贷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建议依次是: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及附加成本、简化审批手续、扩大抵押登记特别是动产抵押担保的范围、开展浮动抵押业务、改进银行管理与服务水平。针对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作为企业今后的努力方向依次是:提高效益、增加积累、扩大规模、加强企业信用和财务管理、用好现有抵押品。
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资金需求量大
被调查企业多数属成长阶段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购销客户、市场相对稳定。由于流动资金在企业资产中占用的比例较大,因此,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有95%的企业急需融资。近70%的企业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资金,大大高于“人才、经济环境、管理、技术”等。调查显示,急需资金在100万元的148家,100-500万元的111家,500-1000万元的64家,1000万元以上的57家。经初步匡算,400家中小企业资金缺口约在20-25个亿。
2、融资渠道不畅
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主要靠自有资金,由于融资渠道不畅很难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需要。如李沧区的中小企业产品多为大型装备、汽车、化工、金属等企业配套,而上游原材料的采购主要集中在钢铁、金属、化工等大型企业,由于地位不平等,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在原料采购中需要及时付清货款,而销售时又受需方大企业的限制,无法及时收回货款,导致资金周转期较长。由于无法筹措资金,企业只能采取限制产能等消极措施,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3、银行贷款困难
目前,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执行国家信贷政策中,对贷款人要求较高,一律按照国有大中型企业授信的标准执行,而调查中,有45%的中小企业没有金融机构授信。银行对中小企业一般不贷。即使放贷,利率也比较高,一般按基准利率上浮20-30%。在抵押物方面,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只愿做不动产,即土地、房屋。不愿做动产,即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这与南方一些省市及我省其他市、县差异性较大。被调查企业中占93%的企业因动产不能抵押而贷不到款。青岛安安包装印务有限公司年营业额700多万元。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厂房,成立几年来始终贷不到款。近期,因购置设备急需资金,不得已将自己的一台进口印刷设备卖给了杭州某租赁公司,取得资金后购买新设备,再以新设备作抵押给杭州租赁公司,然后再租赁其出售的旧设备继续生产,可谓费尽周折。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土地、房屋,基本是靠租赁的形式解决厂房问题,这一点在市内四区和五市城区特别突出,约占被调查企业的95%。在担保人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小、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一般企业、自然人也不愿意担保。贷款手续繁琐,一般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急、频、少”的特点,即要得急、次数多、数额少,而金融部门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履行程序手续多、时间长,许多商机往往“时过境迁”。各种评估、公证费用通常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30%,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在动产抵押中,银行由于自身利益的缘故,对抵押人的抵押物价值大打折扣。按照《物权法》的规定,抵押物可以重复抵押,以期获得更多的信贷利益,而且可以实行浮动抵押,即企业可将预期的产品进行抵押。但是目前,除深圳发展银行已在我市开展多笔浮动抵押业务外,建行刚刚开始做,其他金融机构都尚未开展。在动产抵押方面,近年来不少银行已将原来普遍实行的押2贷1,变成押3贷1,甚至变成押10贷1。青岛邦源科技
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无缝内衣运动装面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设备大多进口,价值一个亿,但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抵押中只按10%和30%贷款。青岛吉尔利塑制织有限公司将价值1000多万元的设备抵押,2007年获得银行贷款470万,2008年仅贷到200万元。出于自保和风险考虑,银行的谨慎贷款政策使企业的贷款更加困难,资金来源进一步收缩。据统计,青岛市工商局今年办理的抵押登记企业中,除续押和还旧贷新外,新增企业不足三成。
4、担保机构费用高
由于银行贷款的困难,部分中小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担保公司,去年以来增加较多。但是,费用高、程序多、周期长,也令企业十分头痛。以贷款100万元为例,剔除担保利率、评估费、公证费、登记费等有关费用外,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80万,且本应由担保公司向银行缴纳的20%的保证金,也要由企业承担,这已变成担保公司的行规。即使这样,担保公司对动产抵押业务也兴趣不大。
5、民间借贷成蔓延趋势
调查显示,民间借贷资金占贷款总额的36%。实际走访企业了解的数字比这个要大,其中占85%的内部积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靠企业内部集资、向亲朋好友借款、股东之间相互拆借、有的甚至用个人信用卡筹集。民间借贷程序相对简单,但利率相对较高,无论短期或中长期一般都要高出国有商业银行的4-8个点,一些中介机构还要加收2%的中介费。应当承认。民间借贷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利率较高,企业负担较重,如果数额较大,时间再长一点,无疑是个沉重的包袱。因此,调查中有的企业宁肯限产压库,甚至半停产也不搞民间借贷。由于法律法规对民间融资尚未放开,只是在部分地方进行试点,长此以往。必定会使大量社会资金形成“体外循环”,干扰国家正常的储蓄和信贷政策,同时也给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农村的中小企业贷款基本是通过农村信用礼,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基本没有或很少,地方股份制银行在城阳、胶州相对多一点。因此。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以下企业贷款更为困难。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向下转移,这个矛盾将愈加突出。最近,渣打银行正在胶州等农村开展保证型贷款业务的调查和推广。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抵押能力不足。调查中近50%的企业缺乏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而有374家企业动产得不到抵押变现;二是企业信用度低。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无论从规模还是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单代账、账外经营、现金交易的现象都普遍存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达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不到相应的信用认定和授信等级;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为大企业配套,一旦遇到市场波动和外部环境变故,企业马上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四是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调查中。接近90%的企业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担保法》、《物权法》有关抵押内容,有56%的企业完全不知道动产抵押担保融资的形式,93%的企业不了解浮动抵押,400家企业中近3年有四分之三企业没有做过动产抵押。
三、做好中小企业抵押融资工作的建议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关系国民经济的稳定。还关系到劳动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的稳固。当前,对中小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是资金缺乏,当务之急是尽快给予“输血”,帮助其渡过“危险期”,使其尽快“康复”。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采取相应政策,切实解决困扰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
1、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要根据地方财政实力,适当安排一定专项基金,对项目好、有发展、信誉好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要参与和支持银行、担保机构和有实力的国有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搭建宽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供需合作平台。鼓励和参与组建市、区担保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发放政府债券,吸收社会民间闲散资金,鼓励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入股。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允许和放开企业间相互融资,放宽民间借贷的限制。对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银行和担保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和物质奖励。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自救。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债,私募基金、产权交易、民间借贷、风险投资、典当等形式多元化、多渠道融资。
2、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增加服务项目,提高贷款额度
银行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国有商业银行要从保增长、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延伸商业银行服务机构,增加服务网点,特别要加大对农村网点的增设。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要放宽信贷标准,增强抵押融资的扶持力度。改变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成本大的现状。要下放权限,改变贷款审批过于集中、程序复杂繁杂的运行机制。降低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通过增加中小企业抵押物品种,特别是对动产抵押担保的开展,促使中小企业盘活包括设备、原料、半成品、产成品等资产。要尽快推广开展浮动抵押业务,提高企业贷款能力。为防止动产抵押中的信用风险。建议银行在办理动产抵押担保时,可对企业产品的相关权利证书增设权利质押,以提高银行对企业产品的控制力。
3、加强抵押融资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扩大中小企业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
针对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动产抵押融资业务不熟悉的现状,工商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动产抵押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广泛宣传新颁布的《物权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相关内容,积极引导企业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抵押业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银行、企业与担保公司、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动产抵押。加强抵押登记机关、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互通信息、多位互动的“三位一体”动产抵押登记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务。
论文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却面临艰难的信贷融资困境。本文对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大力发展关系借贷是缓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并提出了发展中小型民营银行、健全担保体制、放宽利率管制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前言
在美国,没有我们所谓的中小企业的说法,只有小企业(smallbusiness)的说法,但其性质、规模大小基本上与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对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以破解的信贷融资困境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虽然可以说美国是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但美国的小企业也是具有其脆弱性的。斯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Weiss)在他们建立的S-W模型中指出:在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从而银行供贷时出现信贷配给现象。首先,有机会投资于正净现值(NPV)项目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在融资时受阻,因为潜在的外部资金供给者无法证实企业是投资于一个高质量的项目,或者无法确信资金将不会被转移用于其它的风险项目。其次,由于小企业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而无法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因此银行系统的震荡(shocks)将会对小企业的信用供给造成巨大冲击,并且小企业所受到的均衡融资问题在资金市场发生不均衡的时期将会更加突出。
美国小企业克服其脆弱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以沟通信息。也就是说小企业在信贷融资中采用关系型借贷。所谓的关系型借贷,是指商业银行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银行在借款企业需要的时候向其提供信用支持的一种银行借贷方式。美国学者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AllenBergerandGregoryUdell,2002)指出:在关系借贷中,银行能够通过其与借款人保持长期关系获得的信息来进行贷款决策。这些信息部分是来自贷款合约、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产品,还有些是来自于当地社区的其他相关人员,例如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等。贷款人由此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环境、组织制度、员工素质等非财务报表、抵押品或信用评级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从而帮助贷款人更好地解决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二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实践
美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新技术迅猛发展、管理变革、现代企业组织形成、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促成了银行业的兴旺发达。由于早期商业银行众多,并且规模较小,因此其多采用“内部人管理”模式(Lamoreaux,1994)。这一模式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渐渐式微。在这期间,美国的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普遍维系着一种密切的银企关系。在银企之间的信贷交易活动中,关系借贷的方式已经得到广泛采用。这些商业银行主要发放的是短期贷款,使用两种金融工具:本票和汇票。本票实质上是一种欠款(IOU)凭单,其上注明借款人名、借款金额、借款日期、到期日和偿付行。虽然本票不实行抵押,但法律亦规定借款人需以其个人地产来担保,如担保不足,则需由一人或多人作为第三方保证人(third-partyguarantors)背书担保。因此一旦出现借款人清偿不足,银行可据以向所有相关人求偿。与本票相比较,汇票有两个特点:一是可以异地使用,另一是法定汇票使用时需附提单(billoflading),因此在汇票使用中实际隐含了抵押方式,银行由此可以掌握货物的处置权并确保在发生贷款风险时及时对货物变现抵偿。
二战之后美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资本的发展趋势受到抑制,银企关系逐渐由紧密的、一体化的关系走向彼此独立、市场化的联系。银企之间不存在彼此的产权参与,其地位也是平等的,通行自由的市场交易原则。由于国内经济环境和公司融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商业信贷市场开始出现萎缩现象,市场竞争加剧。因此那些资金实力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广大中小银行能否寻找到稳定的贷款客户资源,对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尽管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发达,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它们一般信息不透明、企业生命期较短,基本上无法利用股票或债券融资,所以只能借助商业银行获得资金。因此,在美国中小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借贷的融资方式被广泛采用。
关系借贷的主要贷款种类有承诺贷款、信用额度贷款等。承诺贷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承诺贷款,即银行以合同形式许诺,按规定的利率向客户提供最高限额下的贷款。只有当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异变时或借款人未能按承诺合同履行某些条款时,银行才能收回其承诺。另一种承诺贷款只是确认信贷额度,在此情况下贷款定价并未事先确定,借款人也尚未表明贷款的意图。这种承诺能帮助借款人预先得到贷款批准,使其可以随时迅速地取得贷款。信用额度贷款允许客户在事先商定的限额以内使用贷款,通常在一年之内必须调整一次。除了在初次贷款时银行需对借款人资信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之外,其他时候借款人贷款均可即时办理。
现在美国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呈现明显的关系型融资的特点:一是社区银行成为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渠道。社区银行对区内小企业情况及其企业家的特点都已有相当的了解,特别是对企业家的人品、信用和个人能力等无法数码化的信息比较熟悉,以至于可能在社区内的小企业无法提供过硬的财务报表而又有资金需求时能给他们提供贷款;二是提供融资的银行通常是小企业的开户行。通过长期的往来,银行已清楚了解企业的财务历史及经营状况,因而开户银行和企业就形成了长期的关系型融资关系。在初始融资阶段,企业会有对未来相机融资的预期,然后是银行作为出资者在再融资时对未来租金的预期。
美国经济学家阿伦·博格和乔治里·乌代尔(BergerandGregoryUdel1,1995)利用从美国国家小企业金融调查库(NSSBF)中获取的数据对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银行信用额度(L/C)贷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C贷款合约特征、公司融资特征、公司治理特征、行业特征和信息关系特征等五类特征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关系的中小企业较之其他企业在贷款时所要求的借款利率和抵押条件更为优惠,由此表明关系借贷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三、启示
在我国,一方面,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变迁之中,股票、债券市场还不发达,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是目前资金配置的主要形式,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积累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融资。美国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实践表明,这一融资模式不仅有利于加强银企合作,还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大力发展关系型借贷是缓解中小型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最佳途径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降低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利用银行业整合的外部效应,在大银行裁减分支机构的同时,准许建立新的地区性民营中小银行,鼓励其与当地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填补大银行撤出留下的金融空白,发挥中小银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导作用。与大银行相比,具有较少管理层的小银行在银行管理者和贷款职员之间因为有着不太严格的合约,因此信息传递的链条短,软信息的获得者甚至可以直接做出贷款决策,这就缓解了与多层制度相关的组织不经济和问题(Berger,Klapper,Udell,2001)。而且,小银行通常没有公开交易股票和银行债券,也就不存在银行管理层和外部索取者之间的、基于软信息的资产运用而无法披露信息所造成的合约问题。
第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往往由于报表信息不“硬”才融资受限,因此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也是建立在意会信息基础上的“关系型担保”。应该依托当地民间资本建立更多的民营担保公司。利用它们对当地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信息优势,给当地有发展前景又急需短期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担保。由国有大型担保公司或者政府提供再担保,从而形成运转高效、竞争有序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第三,放宽贷款利率管制。扩大确定的利率浮动范围,给予商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风险进行定价的权力,使贷款利率高低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商业原则,增加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25-27.
[2]许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4-155.
[3]杨萍.美国小企业的融资制度及其启示[J].企业纵横,200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