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启示
亚当斯密被世人称作“经济学鼻祖”和“现代经济学之父”,他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大师,同时还是一位伦理学家。他一生从事学术研究,花其全部心血,留给后人两本传世杰作《国民财寓的性质和原凶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
一、对道德情操论的解读
《道德情操论》开篇第一章:论适宜感,提到,“人,总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些本性促使我们关注他人的命运。不管一个人是善是恶,皆会因为本性作用而关注他人的命运,会去关心他人的幸福和痛苦。” 文中也提到:因为我深深理解你的痛苦,明白你的情绪,所以我心生怜惜之意。作者所说的同情不具有是非判断的意义,是中性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谴责或者称赞。
斯密从同情开始着手,然后谈到可敬可爱的美德。“那些为了维护自尊、体谅他人而努力保持镇静,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到处变不惊的人,他们高贵得体的风度总是令人难忘”。“人性的至善至美,就在于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于克制我们的私心,培养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操”。
审慎,审慎的人总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他需要的一切知识,了解他想了解的东西。他们始终是真诚的,谈吐也许并不犀利、富有机锋,但绝不会令人反感。他们具有坚毅不拔的勤勉品质,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眼前的享乐。亚当斯密认为,审慎是一种比较受人欢迎的人品。
仁慈,亚当斯密认为仁慈是一种习惯性的同情,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互相间的同情就越强烈,反之,越淡漠。慈善好比是给建筑物增添光彩的装饰,并不是支撑建筑的栋梁,正义却是支撑人类社会这座宏大雄伟建筑的中流砥柱。
正义,违反正义法则的人,内心一定觉得羞耻、恐惧和痛苦挣扎。他意识到他人的厌恶和憎恨时,他也不知不觉地厌恶和憎恨自己。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正当合宜、慷慨仗义,那么他会为自己的有点满足。所有的情感合在一起,他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赞美和其他回报。
节制,是我们的美德之一,这其中也包括我们对身体欲望的克制。审慎之德会把这些欲望限制在健康和财富能容纳的范围内,而节制则让它们优雅合宜。情绪过分激动会被看作脾气暴躁或意志薄弱;情绪过分微弱则会被认为是心灵萎缩,麻木不仁。“我们对于客观对象产生的各类情感,只有遵守中庸之道,才是合适得体的,也才为旁人所接受。”
二、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同情”与“侧隐”,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同情是人固有的天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天生具有同情心。《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同时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品质,都是“我固有之也”。
“合宜”与“中庸”,《道德情操论》提到:“如果我们的同情与当事人本来的情绪完全一致我们就认为这种情绪是合宜得当的”,“从观察感情与他人是否一致,来判断我们感情表达的是否恰当。”“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处世待人的方法和道德实践的原则。孔子最早提出中庸的概念。“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激,选择恰当的处理问的方法。既不激进,也不保守,不多不少,恰到好处。《道德情操论》的“合宜”,和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有相通之处。
“仁慈”与“仁”,亚当.斯密认为,仁慈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它源自对他人合宜和情感的肯定认同。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义”,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泛爱众而亲仁。”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道德情操论》也提到责任这项美德。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 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道德教育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向市场转变,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的发展。民众在物质层面不断殷实,同时更急切地希望能从精神层面富足起来。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是如何克制人的自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创立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强调行为的克制,提高个人自省。面对气愤伤心时,看看周围人的态度,努力让自己的行为合宜。人们生活在世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个人道德引出社会道德,不断提高自我道德,渐渐形成一个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可的道德准测,实现国家整体道德的提高。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墨子教育思想简述
《吕氏春秋》中记载,高何、县子石曾经是齐国的暴徒,被乡人所痛恨,在接受了墨子教诲后,成为天下名士显人,品德才智倍受王公大夫称誉。战国中后期,墨家学说迅速发展,“墨翟之言盈天下”,墨家子弟“显荣于天下者众矣”,这些都得益于墨子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墨子教育思想以治国利民为目的,以培养“兼士”与“贤士”为目标,教育对象涵盖社会各阶层,注重生产实践,强调技能训练,显示出浓郁的职业教育特征。(一)教育的目的作为显学代表学派之一,墨家学派力图经世致用。墨子以胸怀天下为出发点,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救国济世功能。庄子曾说:“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墨子的教育事业与他推行“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二)教育的目标在教育培养目标方面,基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墨子认为,要培养出能够承担治国利民职责的“兼士”、“贤士”,[4]并且具体提出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三项标准。“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由此可见,墨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道德品质、高超的辩论技巧、熟练的劳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三)教育的对象对于教育的对象而言,孔子虽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在教育实践中,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君子”、“士”这类社会上层人物,注重对社会精英品性道德与内在素质的培养,使得儒家教育更倾向于精英教育,客观上限制了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而墨子则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墨家子弟中有很多下层手工业者,墨子对所有自愿“修德进业者”均予以教诲。“上说王公大臣,次说匹夫徒步之士”,不看出身门第,不查职业居所,不分贵贱等级,教育对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种阶层,可见墨子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大众化全民教育倾向。[5](四)教育的内容墨子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与手工技术,这在先秦诸子中是独树一帜的。《墨子》中记载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墨家学派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内容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宇宙观及时空观等等。墨子的教育思想注重生产实践,强调技能训练,他要求弟子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技巧。由于墨子本身就是一个技艺高超者,他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生产知识与技能技巧,如建筑知识、滑轮、杠杆等等,都会融入到他的教育内容中,因此,墨家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劳动职业技能训练。[6](五)教育的方法与孔子“述而不作”不同,墨子强调述作并重、学以致用。在教育方法上,墨子将知识传授寓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实践力行的教学法。可以说,墨子是最早具备“知行合一”理念的教育家之一,墨子的教育思想已经蕴涵了实践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准则与方法。
墨子教育思想对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四点启示
墨子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鼻祖之一,其教育思想具有浓郁的职业教育特征,虽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对当前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墨子教育思想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培育与弘扬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积极探索“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塑造“能工巧匠”型专业教师队伍,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作为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与弘扬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虽然同为“显学”代表,孔子出于对礼崩乐坏的忧虑与恐惧,终生致力恢复周礼,偏于理想主义,而墨子更关注的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大社会现实难题,致力兴利除害,偏于实用主义。墨子教育思想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与作用,还是从教育的对象与内容来说,都是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为现实服务,无处不绽放着经世致用文化精神的光芒。“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8认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因此治学不能离开现实事物,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强调为用而学,学必有用。高职教育只有浸润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底蕴,才能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高职教育回归教育的人文本旨,避免陷入急功近利、虚无浮躁的发展误区。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职文化的建设,高职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高职文化精神来进行,而“经世致用”正是高职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首先,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它必须紧贴社会发展的现实,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都必须紧扣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实践的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并服务社会,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经世”特征。其次,高职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需要的能力,对于学习目的突出的是一个“用”字,即够用、能用、会用、善用,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致用”特征。因此,培育与弘扬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有利于高职教育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凝造鲜明的文化特质,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全面理解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墨子对弟子的品行教育与职业操守的养成十分注重,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兼士”、“贤士”,并且提出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三项标准,其中“厚乎德行”是首要标准。他说“万事莫贵于义”,认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所以,他教育人们“鼓而进于义”。《墨子•鲁问》记载,墨子的弟子胜绰已经学有所成,被派遣到项子牛处做官,不想他不但不阻止反而竟然三次参与了侵犯鲁国的行动,严重违反了墨家的“义”,是教育的不合格产品,故墨子派弟子去项子牛处辞退胜绰。这些充分说明了墨子对弟子的品行教育与职业操守养成的重视。2011年12月20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在北京联合大学,报告中显示,在一项名为“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的调查中,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位列所提供的选项最后一位。[7]这个现象表面上这反映的是高职毕业生对职业态度与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质上揭示的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素养”的倾向,对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理解片面化,认为高职教育仅看重技能,只要毕业生掌握了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直接使用所学的技能,培养目标即达成。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认为,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其中的“高端”,要求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职场成功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一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全面理解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所谓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心念”、“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三大内容。“职业心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行为习惯”是指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通过长期地学习——改变——形成过程而最终变成习惯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高职院校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应该是多渠道、立体化、渗入式的。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相应课程,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且不断加强此类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职业价值观;再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主旨,注重氛围熏陶;最后,与企业行业合作,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积极探索“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孔子出生于贵族,衣食无忧,而墨子则出身低贱,曾做过木工。虽然说“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但在实践“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上,墨子则比孔子更胜一筹,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是向等级制度发起的更强挑战。墨家子弟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这是因为墨子收学生不看其出身门第,不查其所居职业,不分等级贵贱,“上说王公大臣,次说匹夫徒步之士”,相对与孔子来说,其教育对象更贴近于社会底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在为第二期高等职业学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所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体系,要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实现衔接,中职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成为趋势,中职毕业生成为了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生源特点与质量方面,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为延续普招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许多教师感觉中职生不好教,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中职生。加上多数高职院校招收中职生的历史不算太长,于是在中职生源人才培养工作上,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是很重视,针对中职生源特点的教学改革力度明显不够。高职教育要实践“有教无类”的思想,必须摒弃对中职生源的偏见,重视中职生源的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进适合中职生源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这项工作的突破口就是要积极探索“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中高职的衔接,诸如中职毕业和高职招生的衔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衔接,教学过程与考核体系的衔接等等。为此我们可以做以下努力:第一,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生的自主招生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知识层次与专业能力,改革自主招生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第二,积极与中职院校协调,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第三,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体系;第四,尝试面向中职校各专业毕业生,开展由高职院校主办、中职学校协办的高职预科教育。“能工巧匠”是“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定位在教育行为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影响学生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墨子既是一位渊博的知识分子,又是一位著名的能工巧匠。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巧手公输盘更早地发明了云梯等等。正因为自己是能工巧匠,墨子才能将他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弟子,使得墨家弟子不仅能言善辩,更是能干善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双师型”教师既能当教师,又能当师傅;既有学历证书,又有技能证书;既是学科带头人,又是技术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着“高校教师”和“能工巧匠”两种角色定位,在这两种角色定位中,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决定了“能工巧匠”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只有高素质的“能工巧匠”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能工巧匠”才是“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角色定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就是要塑造“能工巧匠”型专业教师队伍。塑造“能工巧匠”型专业教师队伍,我们应该注意:第一,教师选拔要转变观念,从重学历、职称到重职业经历、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优先录用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在行业中有较高声誉、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人员,聘任聘用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走进高职课堂;第二,将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并与薪酬挂钩;第三,专业教师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职业技能为中心,与行业企业合作,校企联动共同培养,努力把专业教师都打造成“能工巧匠”;第四,改革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体系,融入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因素,因为职称评聘体系对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