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教育标准

医学教育标准

时间:2023-09-24 10:5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教育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教育标准

第1篇

关键词:医学教育标准;人文教育;对比;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医学事业实现国际化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为提高高校医学教育水平、医学国际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开展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对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医学教育标准以及比较

1.中外主要医学教育标准

目前,在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医学教育标准有《IIME标准》《WHO西太区标准》《WFME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1)《IIME标准》。《IIME标准》的全称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制定于2001年,内容涉及总结性个人评估并以保证医学毕业生的质量为目的。(2)《WHO西太区标准》。其于2001年制定,包括促使医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容。(3)《WFME标准》。其于1999年制定,其内容涉及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提升教育质量和完善教育改革等。(4)《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对医学毕业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

2.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比较

基于不同的国情和思想意识形态,中外医学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有着较大差异。(1)知识目标上的差异。国外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均强调了建立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医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在其标准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特点,并学习如何公平有效利用社会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掌握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方法与态度。而在国内,我们对这些尚无关注。实践证明,现在的医疗已经不仅仅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身体上的病痛,更涉及对社会和心理等诸多问题的重视。在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之时,应更注重其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益性。(2)技能目标上的差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在医学上的理念就开始发生变化,他们认为在医疗体系之内的人应作为消费者而不应是患者,医生是为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之人,双方在关系上是平等的,双方在相互探讨中商讨医疗方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沟通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变成了医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沟通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获得当前情况并为之做好准备;第二层次是医生与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医疗方的情况快速被社会所知并能获得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第三层次是医生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并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也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疾病的研究复杂多变,在治疗时应考虑各种情况而不盲从权威;另一方面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医生必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并能够终身学习。(3)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国际标准中,个人情感、人文思想和文化背景都是被尊重的,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应有着负责、正直、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虽然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疑难杂症也逐渐被攻破,但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健康的永恒追求比起来,其中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在医学教育中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作用,明确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体验与关切。然而此种内容却未能在我国得到具体体现。

二、标准比较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我国在医学院校人文领域的建设中,应结合国外的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对“人”的关怀。

1.加强对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生是一门崇高的职业,在从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个人文化和背景的差异,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轻伤痛,在治疗中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国外的医学院校当中,人文教育是独立学科,人文教育的意义是使得医生从人而非简单从病出发看待病患,注重身心协调,在从业时能够有效与患者沟通,其临床的行为能够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应该与医学的发展、文化背景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卫生需求相适应。

2.加强对沟通能力的培养

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排在第一位,彰显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得到治疗与照顾,更需要被尊重,而能够与患者沟通并理解其在病痛中的感受也是医生的职责之一。此外,在医学教育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与同行之间的沟通能力,从而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应培养学生与卫生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了解政策法规的最新动向并能提升自己相应的职业技能。

3.丰富医学人文教育和社会体验、志愿服务类课程

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国情,考虑以传统文化、生死教育等课程丰富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以医院志愿者服务和各类社会实践和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到临终关怀、敬老孝老等社会体验中,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情怀。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突破,以带动未来医生群体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改善对于医患关系,创设一个公平、有序、有责任感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阳 严光菊 单位:四川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威,谢长勇,潘晨,等.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彭丽,冉素娟.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5).

[3]黄丹华,纪泽泉,吴少巧,等.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09,(2).

第2篇

关键词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职业辅导 生涯辅导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deology under the Standard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Medical Education

YANG Zhicheng, LI Qiwei, WANG Shengchun

(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The Educ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 The Major ofClinical Medicine(a trial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platform for medical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change from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to vocational guidance. It requires the higher medical college to transfer to a vocational ideology with education humanization, life-long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guidance; to adjust the focus from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to humanization cultivation; to transfer the attention from the stage of career choice to life-long learning; to change gradually from the supply to integration of employment information; then to provide a complete se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which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human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Educ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vocational guidance

1 职业辅导人本化转向:从职业能力培养调整到关注人自身,指向人的发展、完善

职业辅导的对象是人,它本应深深地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和特点,但以往的职业指导强调“择业为本”,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关注,形成了严重的“无人”现象。一定层面上,它不是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而是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形成对职业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以使人机械地寻求自身与职业的匹配。在此观念的引导下,职业指导过程等同于求职技能培训过程,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在专门的时间里,以传授的形式、灌输的方法来实施,把活生生的职业辅导实践转变成规定性、物化的规范知识学习。直到今天,这种既不符合现代社会人本要求,也不符合职业辅导本体性特征的现象,在现实中依然存在并且仍然较为严重。

职业辅导的现状要求反思传统的辅导理念与价值,逐步使职业辅导的重心由职业能力培养调整到关注人自身,指向人的发展、完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①职业辅导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指向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和创造潜能的存在,并为自身潜能的实现与发挥提供条件,在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发展中实现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动态呼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制定为职业辅导理念人本化转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以人为本原则既体现在“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上,也反映在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良好人格双重教育目的上。《标准》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中明确指出:“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这些观念与经历了从“择业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变的生涯教育价值追求非常契合。“生涯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特别重视人格培养,生涯教育要突破国界,回答个人要求、社会要求、时代要求,希望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从改造自己的成功经验中使他人受到启发,产生彼此合作的理念、信心,最终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目的,使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使被动的人变成主动的人。”②反映出生涯辅导作为一个整合概念,对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的超越与扬弃,使指向人的终极发展的生涯辅导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理念有机结合。

2 职业规划终身化转向:从职业选择的阶段性转变为注重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时间向度看,职业辅导本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全过程,视可持续发展为职业规划的目标与方向,然而,以往的职业指导强调阶段性,将指导的重点聚焦于求职,以协助个人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安置工作与就业后的适应为主,突出人职匹配,使人们很容易的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辅导的代名词,从而忽视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形成、发展、稳定、完善的整个过程,造成严重的“短视”现象。在此观念引导下,职业辅导常常发生于毕业时、求职一刻,而不是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过程。其重点也在于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而不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设计。这样一种指导模式,以人为的方式活生生的割裂了人的整个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也使被指导者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只能到职业选择阶段加紧补课、匆忙应对。

传统职业辅导短期性、阶段性的不足要求伸展职业辅导的时间跨度,实现职业规划终身化转向,更加注重终身学习,从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意义上,职业辅导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它不应该成为一时作出的有关自己终身的决定,而应该是基于人们逐步形成、完善的职业观念,是经历整个教育历程、社会影响、自我认知才形成的;职业发展过程也如同大多数事物一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成若干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职业规划重点、特征、学习任务不同,而每个阶段又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将会促进或者阻碍下一阶段职业发展任务的完成,整个人生规划也在这环环相扣中得到时间的检验与推动。职业辅导就是通过研究不同阶段人的职业行为、发展阶段、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任务来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

在我国高等医科院校中,职业辅导也迫切的需要实现职业规划的终身化转向,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制定为此提供了契机。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终身学习观被确立为基本原则,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终身学习能力、终生学习观念、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等范畴不断出现,某些情况下还预留了毕业生未来的学习发展空间。如《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在第五条教育计划第十一款“与毕业后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联系中”指出:“教育计划必须考虑到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使毕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基于全程化理解的终身学习观与生涯辅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扩展了教育的时间维度,使教育不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

3 职业辅导专业化转向:从职业信息供给调整到注重整合,提供完备的生涯辅导

职业辅导本应是全方位、专业化的辅导,它融入职业和生活双重角色,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知识,形成一个综合性整合范畴。然而,传统的职业指导过分强调职业角色,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职业认知与选择上,突出反映人的特质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关系,在工作方法上常常以授课为主,运用有限的教育形式实现“教”与“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职业辅导即就业指导的直观印象,从而忽视了与个人事业角色发展密切相关的其它角色,也忽视了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此观念引导下,我国高校职业辅导视域狭窄,方法有限,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就业指导课、就业信息供给和政策法规解读,形成了严重的“单一”现象。这样一种指导模式,只看到人的职业性一面而忽略其他,也没有深入的探索职业性与其他角色之间的紧密联系,再加上指导手段的单一,使被指导者不能清晰全面的认识职业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区别与联系,不能获得全方位的辅导与咨询,导致职业辅导的效果欠佳。

传统职业辅导视域狭窄、方法有限的不足要求拓展职业辅导的思维维度,不仅注重教育更要注重实践,不仅关心职业选择,更要关心职业与生活的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面实现整合,提供完备的生涯辅导。“生涯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生涯能力的培养是永续的活动。”③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角色重叠与转换,在成功的表现某一角色过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的遇到职业困难,它有时发生在职业选择阶段,有时发生在职场过程中,这都需要提供综合全面的职业辅导。

在我国高等医科院校中,也迫切的需要实现职业辅导的全方位、专业化转向,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在制度设计时就为此做了考虑,为实现更好的职业辅导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平台。从制度层面看,《标准》体系下的学生支持与咨询体系与整合的生涯辅导体系内容上保持一致。在《标准》中,学生支持与咨询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的平台,学生支持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就业指导,为残障学生提供合理的住宿,认真执行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助学制度,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等各项内容。在内容上,《标准》体系下的学生支持与咨询体系与整合的生涯辅导体系是统一的,不仅包括求职择业指导,还涵盖了从学业辅导、生活辅导到心理辅导、创业辅导等诸多内容。此外,这样一个整合的平台也不限于相应机构和专门人员,高校各部门、各院系、各层次的人员全体参与、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以此实现生涯辅导理念的普及,为大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推动下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向,使高等医学教育理念、职业指导思路发生巨大变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全过程辅导成为教育的中心,可持续成为教育的主题。高等教育与生涯辅导的关系得以协调。高等医学教育成为“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④生涯辅导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将医学生职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完善有机结合。

立项:2009年南华大学教育改革课题

注释

①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②第六届国际生涯研讨会对生涯教育理念的阐述.转引自池忠军.生涯辅导渊源与方法辨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1):93.

第3篇

1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初步构建

    根据国际专业认证的认可,中国医学专业认证工 作推进源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2002年教 育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并组建“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研究与 实践”课题组。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委托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设立专门项目组建 “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 组,正式批准研究和制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2004年该课题组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基本完成 和制定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 教育认证办法》(讨论稿);2005年6月向教育部提交 研究成果并正式出台《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08 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 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标志着由两部委共同的首 个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产生。中医学、药学、口腔医 学、护理学、中药学等在其专业教指委组织下相继制定 (详见表1)。至此,中国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初步 构建。

2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制度化

    建设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效推进是以认证工作的规 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持续化为主要标志的。我国医 学专业认证的制度化建设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制 度化的认证标准和办法。除了专业性的专业认证标准 以外,各医学专业还制定了配套的专业认证办法。如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办法》、《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 认证实施办法》、《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办法》和《中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章程》等。②制度化的原则和 程序。一般而言,医学专业认证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 认证程序主要分为申请认证(或认证申请)、学校自评 (或专业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或入校考 察,包涵实地考察、各类座谈会等)、专家审议和做出结 论、认证状态保持(或认证回访)等阶段。我国医学认 证原则、程序与国际通行的医学专业认证基本一致。 ③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各专业认证机构都 由教育部委托各医学专业行业学会(或协会)和教学指 导委员会,成立专门的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和认证工 作委员会,并配备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专家组成 员一般来自各行业学会(或协会以及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专家、部分上级主管部门代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 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经验的专家。专家队伍组成保证 并凸显了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性,而非行政干预性或 指令性。体现了多元主体或多利益方共同参与医学教 育管理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模式。④制度化的认证结 果认定与方式。目前各专业认证结论基本分为完 全认证、有条件认证和不予认证(不通过认证)三种。 考虑到专业办学标准的差异,三种认证结论的有效期 略有差异。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通过有效期一般为8 年,年,5年不等;药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一般为6年,3 208 年或不通过。论证结果公布主要通过专业认证网站面 向全国。⑤制度化的监督反馈运行机制。部分专 业认证的监督反馈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

3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逐步实施

    我国第一个接受全球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 育认证试点的医学院校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此后,国 内医学院校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和口腔医学 等专业认证陆续实施。除了一批正在筹备2012年医 学专业认证工作的院校外,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 药学专业、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口腔 医学专业已经通过认证的院校分别有7,5,9,1,6,3 所,共31所(详见表1)。

4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效应

    促进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无论是国 际医学教育标准,还是我国国内的医学教育标准都促 进了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 培养理念。学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双边主体,也是教学 管理的重要主体。医学院校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加 强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医 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二是形 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医学教育评价理念。三 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利益方共同参与的 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理念。

促进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 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由教育部委托相关行业 学会(或协会)和各专业教指委具体组织实施的外部医 学专业认证必然带动学校内部各专业认证工作的开 展,促进院校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与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医学专业认证能充 分发挥上级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或学会)、用人单 位、家长、学生、医学院校等多利益方参与医学院校医 学教育管理及其人才培养工作,将院校发展主要由上 级主管部门行政干预的管理和发展模式转变到多利益 主体共同参与学校医学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工作的 管理轨道上来。

促进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发展。 医学专业认证是医学院校促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快 学校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契机,必将为院校发展迈向 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医学专业认 证中行业专家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专家对院校发展 的诊断与指导作用,为院校发展注入新的思路,确保学 校投入有的放矢,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医学专业 认证可以规范院校及其专业办学行为,确保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医学专业人才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 奠定基础。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会、学校,还是专家等多利益方都必须对专业认证定位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和实质、专业认证结果都有明确的认识与把握。逐步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让医学专业认证成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积极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落实,不懈怠也不夸大。随着院校多个专业认证的逐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步推进及各专业认证有效期之后还面临重新认证的问(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题,各医学院校可根据本校品牌和特色专业等实情制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掌握专业认证投入力度的均衡性,5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切勿让专业认证成为压力源,而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考与建议新契机和新动力。

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专业质量保障的通用做法。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认证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标准、聘用国际医学教育专家的做法便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有效尝试。我国中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开展,则为《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认证工作的推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国际化。

5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相比,我国的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认证工作的实际效应,但其发展完善和良性机制的形成还面临许多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专业资质的认定及其特色的保持和发展。医学专业认证的结果能否完全作为专业资质认定的依据?目前来看,专业认证结论表述不是很多,单一的认证有效期的认定难以概括医学院校专业办学的资质,尤其是院校专业办学特色的保持以及专业办学的未来发展。

这些仍需要院校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加以确定。

第4篇

关键词: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2-0092-05

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合理医疗卫生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替代策略?强化作为医疗人力资源直接来源的医学教育的内在社会责任性已经成为各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2010年,来自全球130多个组织的代表和专家齐聚加拿大,围绕医学教育的责任、专业化的原则和政策开展了三轮德尔菲分析,就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应对社会未来医疗卫生挑战的能力展开讨论,并最终形成了2010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G10bal Consensus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Medical sch00ls,GCSA2010)。本文将从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划分等方面回溯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再认识。

一、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社会需求

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离不开日益显著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引发的开放式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管理透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间的平衡的呼声愈发强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公共利益所涉及的资源。医学教育机构跨越卫生与教育两大领域,对于解决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与挑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以及一定的医疗管理和医学人力资源分配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常,一个国家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充分关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反馈,且不断提高其内在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并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医务人员的服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内在意义。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有针对性和统筹协调的服务措施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公平性意味着社会中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性是指优先关注民众最需要和最普遍的医疗问题以及社会弱势人群。效率则是指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普通大众。由此,形成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所涉及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四个价值衡量维度。

(二)医学院校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

医学院校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其外铄和内隐的行业与社会影响来实现。那么一所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其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最大影响力呢?图1表明一所医学院校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应有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教学功能为例,计划阶段对于公平性的关注可以通过是否具有解决不同地区和领域医疗卫生不均衡发展的培养计划体现,具体而言,即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地区和领域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执行阶段则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能力或为一些卫生领域急需项目的医疗、教学、研究进行相应资源的再分配来体现。影响阶段包括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协商,拓展社会急需卫生领域的岗位,以聘用更多的毕业生。目前,随着对于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环境、共同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同其他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医学院校获得了更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条件。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完全仅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生物等一系列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诸多因素采取共同和协调的行动。例如,通过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就需要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从业者本身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协作行动。

二、基于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

(一)社会责任层次划分基础

Boelen和Heek在1995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具有共识性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促进标准,并将其作为诸多国家医学教育评价认证方案设计的内在指标性元素。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在于,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实践来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卓越,以期对医疗卫生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这说明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医学教育追求卓越的社会性基础条件。因此,WHO将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定义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应优先满足由政府、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和公众共同确定且是社区、地区或国家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然,这是一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任务。虽然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初衷都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但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育和卫生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系统,加强和改善原有的医学教育。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社会责任履行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探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同正确的伙伴进行正确的医学实践,以培养优秀的医生。然而Neusy等人认为,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会出现一种固定不变的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路径和评价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具有反馈环路的分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社会责任层次结构

根据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提出的分层分类原则,社会责任感(SRb)、社会响应力(SRv)和社会责任标准(SA)三种不同分类代表了社会责任实现的三个不同层次。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是指能将对于社会职责的认识转化为行动;而社会响应力是指努力专注于在课程中付诸行动来回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责任标准则扩大了行动的范围、增加了医学院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书面说明文件要求,通过书面阐述行动理由,说明付诸行动可能获得的结果和前期论证结论,并且强调作为医学院校回应社会责任行动重点的优先解决事项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完成。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化发展。图2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满足不同梯度社会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飞跃。其中社会需求必须通过患者、公众、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等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理解。

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由图2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次即社会责任感状态下,内隐性地表明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不直接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仔细分

析,存在着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高风险,且无法解决目前评估或认证机制中社会责任评价的缺失。例如,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而言,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虽然能提供包含对医疗卫生不足和差异产生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课程,但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该领域的真实生活情境。而一所有社会响应力的学校则不会局限于社会责任感状态,而会鼓励学生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并将之贯穿到课程当中,借此来评估学生能力,鼓励学生更多地服务于最具有需求的人群,引导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欠发达地方。

如图2所示,从学校培养目标到毕业生结果又返回目标的反馈环路作为补救措施而存在,因而形成了一个改进后的社会需求响应系统。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社会需求”是管理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参与需求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项目,并论证前期预估的目标结果是否通过毕业生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当然这一反馈循环模式也可同样用于医学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

(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关系

图3在6个基本维度上比较了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组概念,并解析了社会责任范围的逐步拓展并最终到达社会责任标准的过程。三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定义各自的具体特点,而是主要描述了一个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响应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聚焦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只是作为客观依据,既不暗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明确产生社会响应力或是有预见性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责任标准则要求医学院校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应对社会未来在人口学、流行病、经济、医疗卫生系统调整和卫生专业人员角色变化等方面的可预见性转变,通过积极的系统反馈循环和自我能力适应尽量将不良风险最小化。

首先,就医学教育机构目标而言,医学教育机构的任务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目标的有效性是基于准确描述社会当前和未来需求的结果,因而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意见而不是教师自身直观的想法来定义医学教育机构的目标。

其次,就教学计划而言,当前以理论学习为特征的价值取向正向以反映学生未来医疗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转变,因而大大增强了学校教学计划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也十分有利于社会责任标准理念下学习者对于社会环境背景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社会最需要的领域。

再次,就毕业生质量和评价重点而言,通常所说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是一种准确表达医学教育成果的方式。相对而言,将医学教育成果解释为学生符合“专业化”的需要则更加贴切。因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医务人员、患者自的支持者和社会正义的倡导者。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毕业生更应成为促进公平和有执行力的医疗服务系统的积极推动因素之一。由此,最新的基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服务性学习”概念建立了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纳入了有责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和改革者采纳了这一概念,将充分参与服务性学习作为评价的关注重点。

最后,就评价主体而言,图3说明社会责任义务评价的本质有别于其他同类概念。社会责任感主要聚焦于过程和学校内部参与认证的评价者,而社会响应力则扩大到关注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成果并且要求外部同行评审。woollard指出,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应努力优化和配套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应对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更多地参与服务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预期结果。因此,对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而言,其关注范围应扩大到能够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的绩效和改善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且社会民间代表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认证评估和反馈工作。

三、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再认识

(一)“卓越”目标与GCSA2010全球共识

2011年,Charles撰文指出,追求以循证医学为特征、基于社区实践的科学方法影响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行为应被视作追求卓越的标志之一。现今西方大部分顶尖医学院校将努力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视为未来的最大挑战,这也是医学院校追求卓越和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首要目标之一。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版的《医学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医学院校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了10条建议原则,以适应医学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其中第一条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标准应成为医生和医学教育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个人与团队、医生和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和社会需求,承担与国际要求相匹配的责任。

2010年形成的GCSA2010全球共识对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了功能性定义,因而其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和每个方向下的具体标准也就成为了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的基础。其核心在于:致力于改进医学教育质量,从本地区到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产生影响并促进医学教育标准、评价工具和认证制度的发展。无论各个医学院校在执行社会责任标准时如何变化,但是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工作都围绕着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院校明确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的服务社会责任方向,并努力保证各项工作聚焦于这一过程,以社会责任标准原则为基础,对教师、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和管理者等参与方的行为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

就GCSA2010共识的整体而言,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具有结论性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共识反映了各方普遍认同的医学院校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标准。由表1可见,这10项基本原则方向围绕对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产生影响这一核心目标,从医疗卫生需求分析到需求影响效果确认,涵盖了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性社会责任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始于理解社会大环境、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挑战和需求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有效行动(方向l和方向2)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策略的制定应来源于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需的医务人员工作角色和工作能力(方向3和方向4),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与研究和服务策略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标准的建立引导医学院校去追求卓越的高水平(方向6和方向7),并将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予以认可(方向8)。当然,虽然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一种普遍认同价值(方向9),但本地社会仍然是卓越医学教育最终成效的评价者(方向10)。

(二)以GCSA2010共识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社会性评价

在GCSA2010出现之前,对于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应用评价主要在理念层次,而采用的标准也主要是诸如WFME2003这样的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的社会

责任标准内涵元素。但随着GCSA2010共识的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评价逐步偏重于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在内的多阶段过程评价,其内在具体元素应从GCSA2010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和现有的医学教育标准中进行提炼和筛选。2010年会议后,Boelen和Woollard在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将CPU模式(C是概念化,P是成果,U是可行性)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评价框架。CPU模式中的三个具体概念虽然互相连接又互相依赖,但每个概念下的具体组成元素都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化”一级指标下的元素包括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指标元素和系统需要使用的指标元素。“成果”一级指标涵盖学习和培训所需要掌握的大部分重要能力。“可行性”一级指标主要指院校应采取基本的主动行为以确保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社会需求作出最佳回应,并且其内涵应优先考虑措施和要素的“可用”或“有用性”。此外,还需要强调能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三者的统一。

四、GCSA2010共识对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2011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准备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对我国即将起步的卓越医生教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服务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为目标,主动全面对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改革试点计划项目前期,不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注重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服务社会责任层次的重点。在项目中期,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和高校的自身情况,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个层面上有序展开并有所侧重,着力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医疗卫生不同需求的能力,鼓励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建立社会需求反馈机制,实现服务社会责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纳入现行医学教育标准

当前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中有关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主要存在于毕业生等指标的内涵之中,缺乏对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清晰表述。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GCSA2010共识原则的基础上,围绕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核心目标,建立与医改大目标和具体目标相适应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将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也就是说,将其纳入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国家层面医学教育标准,并同院校准确定位、内涵建设、优势特色等综合评价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医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

第5篇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医院管理;信息化

随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新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投入使用,对于医院提高医疗人员诊疗水平、强化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科研思维有重要作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数量反映出医院医、教、研等方面的综合能力①。在医学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广大医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医院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管理模式日趋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关于加强“十三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性网上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公共平台,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的探索,运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构建完善的评价反馈系统,建构出“互联网+”环境下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成为各医院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管理经验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领导的大力支持。多方调研、建章立制。只有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为加强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为医院的良好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充分调动全院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多角度多举措推动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高继续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业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一)开拓创新,制定相关政策1.鼓励各级人才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修订各级人才考核制度标准,尤其要加强学科带头人作用,提升学科带头人专科领域影响力。2.继续教育项目管理制度的深化,进一步加强医院继续教育项目管理管控。在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经费使用方面给予政策奖励,如实施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奖代补、提升授课专家的讲课费标准等措施。3.项目申报人、项目负责人、会务负责人及相关会务组成员进行评优奖励。依据科学严谨的考核方法评选优秀,鼓励相关人员开展项目。

(二)梳理流程,明确考评制度细则1.继续医学教育的信息化管理日臻成熟,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制定继续教育举办流程图②。梳理继续教育工作流程,通过会议或者医院网站进行通知公示。2.加强监督检查。检查项目要有具体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力求立行立改;对于缺席或者冒名顶替者要给与严肃处理。所有课程项目必须有严格的评选标准,对于评价不好的项目,要及时通知责任人,责令其立行立改,在项目改善后方可续报下一年度继续教育项目③。

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当前形式

(一)进一步深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全手工记录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方法④传统记录学分的方法无法做到准确的学分管理,仍需要医院继续教育管理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人员进行不断深入交流,吸收彼此意见建议,使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继续医学教育属于一种终身性的教育,实际上是在医学教育毕业后,将医学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进行重新学习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医务人员不断学习,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度本质是对于受教育者学习的一种水平记录,是为了鼓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但目前其主要意义在于考评结果,错失继续医学教育的真正意义⑤。如何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的优势,增加远程继续教育学习模块,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最终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的建议

(一)细化继续教育项目的开展流程加强对项目开展流程的优化,严格按照规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继续教育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要有预估,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案,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培训。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科的不同,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管理的方式,对于具有开展难度较大的项目,要加大指导力度;对于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应当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等的高端方式,使学科的影响力在国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⑥。通过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整合学科力量,有效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的最终效果。

(三)将考核和奖惩落到实处为了实实在在地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效果落到实处,将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能够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评选优质项目的重要标准。对优质的项目,不仅要给予政策鼓励,同时还有经济支持,对于没有按计划完成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⑦。

第6篇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对人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重分数”的教育形式受到批判。一场“重能力、轻分数”的运动最早在北美职业教育中迅速发展起来[1],“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由此诞生。“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是指以学生胜任某种工作为出发点,以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来决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估方式,是一种以预期的教育结果来指导教育活动开展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以知识的输入为起点的教育理念相对立。“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目的不在于知识的传递,而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育的主体转为学生,教育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的过程。[1]此处的结果是指对未来工作的胜任力,专指那些对成功的就业至关重要的能力、知识、技能和态度。从“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的定义和产生可以看出,职业中需要的能力是其教育和评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此这一教育理念最早在职业教育领域快速发展起来。医学教育是在有关医药卫生学科的各种水平上,以培养医学卫生人员为直接目标的专业教育系统。[2]医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的各种医疗人员,职业倾向性明显,这与“以结果为基础”的理念相符合。因此,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该理念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应用。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发表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报告》认为,“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是《弗莱克斯纳报告》发表以来,继“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课程设置”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之后的第三波医学教育改革[3]。目前,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已经建立起多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标准,例如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发起的以“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项目[4]、加拿大皇家外科医师学院于1996年的《加拿大医学教育指令》[5]和苏格兰医学课程组织于2001年的名为“苏格兰医生”的三环医学生能力标准[6]。下文将阐述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的医学生及医师必备的能力模型,介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对该能力模型的应用,并探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实施的可能性。

一、六大胜任能力,指导医学生培养———美国ACGME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的提出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中,培养方式的确立和评估方法的选择是由教育的结果即未来职业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所决定的,对胜任能力要求的界定越明确,项目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就越有效[7]。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对未来从业医师必备能力的界定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实施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建立于1981年的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The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简称ACGME)是美国一个私立的、非营利性的医师评估和认证机构,致力于通过对医师教育质量的评估提高美国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2001年ACGME设立“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项目(Outcome-basedProject),通过科学的评定方法和严谨的研究过程,最终确定出未来医师必须具备的六大能力[8]。ACGME的研究人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13个具体医学领域的能力要求清单。然后由每个领域的医学专家、医学教育的管理人员对能力清单进行反馈;由执业医师、ACGME审察委员会的成员等对每一项能力进行打分;通过结构化的访谈,收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能力清单的反馈意见。最终对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建议和反馈进行总结,得到六大项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由该项目咨询委员会制作一份征求意见稿,对每一项能力进行详细界定。最后将上述征求意见稿发放给从业医师、专业医学教育组织以及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收集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修改和拓展,使其更加符合不同医学领域的专业要求[4]。通过上述严谨而科学的评定过程,ACGME最终总结出医学生及医师必须具备的六大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该能力模型涵盖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美国医学教育以及执业医师培训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是“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得以具体实施的基础。

二、明确操作要求,逐年提高医学生能力———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的成功经验美国ACGME提出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以来,多所医学院校积极参与试行。其中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已经全面实行ACGME提出的“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将教育目标与ACGME提出的能力模型进行整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多篇论文在ACGME举办的“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学会上获奖。首先,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将ACGME提出的六项能力标准整合到医学博士四年的课程中,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细化到操作水平,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各项能力的操作水平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并逐年提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例如,在病人护理方面,第一学年要求学生掌握病人访谈、病史记录以及身体检查的基本技能,第二学年则要求能够将上述技能运用到临床案例的决策中,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病人护理的能力要求更全面更深入,不但要熟练运用上述技能、综合病人的症状和心理状况等信息对病人进行评估,而且要能够在无菌环境中完成手术缝合和打结等操作。其次,在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能力要求进行细化之后,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针对不同学年的医学生侧重培养其不同的能力:第一学年侧重于对医学知识、职业道德以及系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年在继续强化对上述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培养其在疾病处理过程、医疗干预等医学知识以及临床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第三和第四学年,医学生从校园走入医院进入实习期,侧重于在实践中培养其人际交往、病人护理以及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对职业道德的理解[9]。由此可见,在将ACGME提出的六大能力同医学教育进行具体整合的过程中,以学年为单位将能力类型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在不同的学年各有侧重,是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得以成功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对医学生能力的评估方面,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引入传统的评估方法中,例如将影像视频技术引入传统的调查法、观察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中,发展出“以能力为基础”的多级影像评估法、“以能力为基础”的影像回顾清单、客观结构化视频考试等新型评估方法[8]。为配合这些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威斯康星医学院于2004年建成临床教学评估中心承担所有的评估活动。该评估中心配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评估器材,每间评估教室均安装了摄像机和麦克风,以便记录整个评估过程,方便后期进行打分和再观察[9]。此外,在医学院的内部评价中,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不仅重视对医学生的评估活动,也将教师作为“以结果为基础”项目的评估对象之一,例如利用关键事件法来评价医学教师是否符合从业医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三、启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在多所医学院校试行八年制医学教育,开始进行高层次专门人才———医学博士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低、中、高多层次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体系。但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我国仍然以传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为主,“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明确引入到我国的医学教育中。在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方面,虽然研究者们已经普遍认同能力培养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没有科学而完整的医学生能力标准可供参照[12,11,10]。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具备了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的基本条件。美国ACGME提出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以及威斯康星医学院对该能力模型的成功应用对未来“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开展有以下启发意义:

(一)综合多方利益相关者意见,制定严谨而科学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对教育结果即能力要求的界定越明确,教育活动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就越有效。在“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在美国的应用过程中,ACGME综合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利用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出完善而全面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为进行课程改革和实施教育评估活动提供基础。ACGME在该教育理念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方案制定者和推动者的作用。未来我国医学教育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理念要重视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综合多方意见,制定严谨、科学、全面的医学生及医师能力模型。

(二)细化操作要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医学生侧重培养其不同的能力将能力模型转化为可测量的操作要求,将操作要求同医学生学习和认知的不同阶段联系起来,这是具体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步骤。在将ACGME提出的六大能力同医学教育具体整合的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以学年为单位将能力类型细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逐年提高各项操作的要求;同时,在不同的学年侧重对医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还要注意将基本能力标准与不同教育阶段相结合,对能力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

(三)运用多样化的评估手段,以内部评估促进医学生能力的提高医学教育机构的内部评估活动对其“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威斯康星大学对医学生的评估中,传统评估方法和新技术的交叉应用使“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评估活动更加多样化,也使评估环境更加真实和标准化。因此,我国实施“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要注重将传统的评估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为学生设立模拟真实情境的评估环境,以内部评估促进对医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7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22-01

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获得学习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方法为主要的一种特定的终身学习教育模式。目的是旨使在职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中不断充实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及技能,以更好的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学技术及卫生事业的根本性发展的战略措施。

1 继续医学教育实践

1.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继续教育管理

有效地运行机制及健全合理的制度和配套政策使继续医学教育得以全面深入、持久、更快发展的根本保障。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依据黑卫科发[2008]142号《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学分数。严格规范项目申报、学分获取、审核、登记等环节,推动了我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保证其健康发展。

1.2 培训情况分析

经过对我市调查,我们经过总结分析,发现以下情况:在我市乡镇卫生院中,工作人员中几乎都接受过各种各样的培训,82个受调查者中参加过培训的为72人,占87.80%,未参加培训者为8人,占12.20%。但培训时间的长短不一样,最长的培训时间为50周,最短的培训时间仅有6天,同时,培训的种类也各不一样,有社区人员培训,各级医院各级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急诊急救培训、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等等。

2 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对申报项目、质量以及主讲人审批的不严格

把属于“三基”范围的知识作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将更新知识教育混同于补课教育,项目内容不具备“三性”,没有充分体现出医学技术发展的“五新”。

这不仅影响了医学的教育质量,从而也违背了医学教育最终的发展轨道。

2.2 个别培训人员因“凑学分”而参加学习

由于后续的医学教育存在着考核不标准,没有严格的制度,从而根本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有一部分医疗技术人员为了要获取学分,更多的愿意参加一些学时少,学分高的培训班,根本没有考虑到是否与自身的专业相吻合,盲目的去学习。参加的培训班不少,但真正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太流于形式化,没有注重实体的教育。

2.3 继续医学教育从形式、内容以及方法来说不够新颖

对于现在的继续教育来说,一般只采用短期班的授课方式,对于传授知识来说也只是偏重于理论,课堂模式传统化。在运行模式这一方面缺少人性化的培养,总是偏重于医务人员的能力,而没有更多的去关注人文素养;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对象,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随意性相当大,而只偏重与在职人员的评聘以及晋升的需要,没有更多的去关注其他的培训人员。

2.4 培训时间无法保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培训在学时上存在不达标的情况,由于医务人员因工作多,工作任务繁忙,无法保证培训的时间,加之培训的时间长短又不一,这就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从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大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而培训往往需要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医务人员对工学矛盾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由此可见,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紧张,单位的各方面对抽调人员参加培训的意见较大。此问题是影响培训参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致使培训计划难以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培训的进程和质量。

3 对策与思考

3.1 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体制的管理

健全完善的制度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是保障继续医学教育深入及持久地开展重要的保证,是更好的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严格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审批等方面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统一日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和学分册进行审验,建立更加规范化的审验程序、标准及个人学分档案,严格和科学地考核制度及考核标准,建立更加有效地管理及监督机制,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日趋完善和科学。以我市为例,参加过正规培训的卫生医务人员还不足38%。缺少正规医学学历教育的先天不足与在岗培训不充分的后天不足成为部分乡村医生水平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接受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人数很少,每家卫生院只有为数不多的个别工作人员参加过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全科诊疗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服务质量。

3.2 建立并有效的实施激励机制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原推动力是激励机制,将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情况作为医院考核标准,继续教育学分审验达标率及科室质量考评、人员晋升、任期考评等方面的实际利益相挂钩,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自觉性及学习热情,变我需要为我学习的动力;更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在其学习期间,享有本院规定的工资、医疗保险及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雷鸣,贺加.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6,4(8):39-41.

第8篇

标准化病人[1](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病人,经过培训后,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师三种功能。标准化病人已在美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有40余年的历史,我国于1993年在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及九江医学专科学校(简称三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标准化病人,并应用于诊断学教学中[2]。现将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一 SP的选择

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选择部分学生作为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 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 SSP),对他们进行培训之后,作为被检查者、指导者评估者与教师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体格检查的培训与考核,通过此过程提高体格检查操作的教学质量。

二 SP 在诊断学教学中作用

1.问诊训练。SP 可模拟多种病史, 包括成人疾病、儿科疾病及精神疾病等, 在提供病史的同时, 对询问者的问诊行为进行监督, 根据教学要求评价其问诊内容和问诊技巧。

2.全身体格检查。让每个学生对 SP 进行一次全身体格检查, SP 根据自己被查的感觉判断检查者手法, 并依据教学大纲指出检查顺序、内容、器械使用是否正确。

3.重点问诊查体。模拟门诊病人的情景, 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重点问诊及查体, 并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计划。

4.培训诊断课新任教师。开课前对新任教师进行脱产集中培训,结束时用 SP 考核评定, 合格者上岗, 确保新任教师的带教水平, 并使示教方法规范化及体检手法标准化。

三 SP 的应用展望

医学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基本技能操作中学生多动手、多训练,在反复的实际演练过程中把多项技术牢牢掌握,培训学生标准化病人使学生在实验室充分练习和掌握检体诊断的要点,增强其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操作的自信心。目前已有大量实践证明,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查体技能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3-4],对解决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资源,学生标准化病人可以增强体格检查训练的真实感受,促进、激励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望在今后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小英.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4,5:22-231

[2]赵民,周钢,张晓蔚.标准化病人在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医学教育,2000,(4):31

第9篇

继续医学教育投入不足,形式单一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理解,大多数人仅仅局限在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更新学习,忽略了整体素质的培养,如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和医德教育等方面的学习[3]。医院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购置医疗设备、扩大医疗业务,忽视了继续医学教育的投入。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还较为单一,只能采取课堂讲授形式,内容缺乏创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听,讲课者也感觉很吃力,从而影响了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不规范。管理不规范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一大障碍,目前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环节薄弱,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有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参加学习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分,从而使人认为不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照样可以获得学分。

提高认识,提高素质医院领导多次强调,搞好继续医学教育对医院建设、发展、提高医院知名度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全面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4]。医院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只有终身教育,才能终身执业”的观念,真正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转变成自觉的行动,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医疗业务水平、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医院给予有力的保障,同时制定了奖励措施,如发表核心论文予以全额报销,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本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目标新时期下,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宽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要培养自尊自信的价值观[5]。本院经常聘请一些在医院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专家给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做医院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注重加强初级人员规范化培训,完善住院医师轮转制度,调动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高年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要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不要墨守成规,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大家。加大投入,形式多样医院要加大继续医学教育投入,设立继续医学教育专项经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提倡分层教育,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利用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承办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使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参加学习的机会;根据学习对象、学习条件和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培训、进修、学术讲座、专题研讨等多种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以满足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要力争创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全面跟进医学进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积极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利用其空间便利、时间灵活、覆盖面广、相对经济、利于个性化学习等优势为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加强管理,保证质量本院规范化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由科教科专门负责日常工作,向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发放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类与学分标准,建立个人继教档案,使每一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知道自己的学分情况。加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量化形式是学分登记制度[6]。

外出参加学习人员,学成后要在科内举办讲座,汇报学习情况,在科内开展工作,做到“一人学习,全科受益”,既活跃了学习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全员参与的意识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8]。总之,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人文素质,促进了医院医疗、教学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院”战略的重要措施。本院将切实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医院领导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管理,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以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使继续医学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宋俐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

第10篇

1、医疗机构及人员的基本情况:我市共有卫生机构345个,其中医院95家(三级医院2个、县级医院12个、中医医院12个、专科医院7个、妇幼院11个、其他医院51个),乡镇卫生院216家,其他卫生机构34家。

我市现有在职卫生技术人员8291人,执业医师3884人、执业助理医师1299人、注册护士3108人。

2、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我市自20__年底医学教育科成立以来,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步入全面化、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认真落实《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学分管理,逐步使学分达标工作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聘任、职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03年参加ICME管理系统的单位30家,其中包括6个直属单位、10个县、2个区、12个厂矿医院,单位参加率达100﹪。参加人数6654人,参加率80﹪。

3、学历教育:为了加快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改善我市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学历结构,02年~04年共培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10人,市直和各县(市、区)医疗卫生单位积极进行“两专一本”教育,三年来共有845人取得了新的学历证书。

4、在职教育:为了提高我市医技人才的知识水平,一是我们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模式,积极鼓励大家到上级医院进修;二是“请进来”,通过多种途径邀请中省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三是自己组织各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讲课;四是当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取得相应的学分;五是当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按刊物的级别获得学分;六是科研项目、科技奖励项目和专利成果取得当年相应学分;七是当年出版的医学著作,按字数授予学分;八是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按字数授予当年学分;九是当年发表的医学译文,按字数授予学分;十是当年发表文摘、个案报道、科普文章按篇数取得相应学分;十一是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开展新业务、合作研/:请记住我站域名/究项目等,可取得学分;十二是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获得相应学分;十三是自学,自学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可按字数授予学分;十四是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好医生”远程教育网络获得国家级Ⅰ类学分。20__年我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邀请专家讲座190余次,撰写各类医学文章680余篇,参加远程网络教育人员达6000余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实行IC卡进行学分管理,学分达标率为85以上。

5、传染病培训情况:按照《陕西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陕卫科发〔20__〕353号)要求,市卫生局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安排培训工作,先后培训师资200余人,共有12441余人受到培训,使我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掌握了爱滋病、结核病、人禽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

二、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局领导十分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在医疗工作、医学科研、卫生人力开发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地位与作用,把它作为医学科技工作与医疗卫生工作的切合点和切入点,作为医学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实施“科 教兴国”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局成立医学教育科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卫生局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副局长担任,成员有医教科长、防保科长、人秘科长、医政科长、执法办主任。由医学教育科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不定期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座谈会,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作为提高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让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认识到,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党和政府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关怀和要求,也是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体现,继续医学教育是终身职业性的教育,是职业生涯的加油站。

三、制定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有关文件和管理办法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渭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五”计划》、《渭南市卫生局转发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开展网络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试点的通知》、《关于印发渭南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学分管理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继续医学教育要坚持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兴、要给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条件,“十五”规划提出在“十五”期间要达到三个具体指标,一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规定学分的达标率85%。为确保三个指标在“十五”期间顺利完成,在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创造条件等方面均作出相应规定。

《渭南市卫生局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学分管理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Ⅰ类和Ⅱ学分的内涵,对不同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制定严格标准.规定凡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均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作为聘任、晋升技术职称和职业注册、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几点体会

我局医学教育科成立两年来,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使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形成网络化、多元化、系统化。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能够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是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使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0__年11月,在渭南市金穗大厦举办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是启动全市的医学教育工作,使医学教育工作步入正规化、系统化、全面化的轨道。

20__年5月在韩城市召开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网络管理经验座谈会。

20__年4月带领全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赴云南省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继续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远程网络医学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__年度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远程网络医学教育省级试点工作,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安装网络管理系统,使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20__年5月,在韩城市召开了陕西省继续医学教育远程网络管理经验座谈会,受到生卫生厅的表彰。

四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和本单位建设中逐渐显现出喜人成绩,单位整体建设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有新突破,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上的逐年增长。同时通过学习,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爱岗敬业,呈现出你追我赶开展技术竞赛的良好态势,单位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五、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县、市和单位迄今尚未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继续教育工作相对滞后;有的工作停留在表面,被动应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的需要。二是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有的县、市和单位没有把继续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挂钩的要求落实到位,也未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失去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三是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四是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1、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广大卫生技术人员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曾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实施“科教行医”战略的重要措施,作为单位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切实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发展,使之更好的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

2、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继续医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卫生部门内涉及科教、人事、医政等部门。希望卫生厅科教处上级部门能协调好和其他相关部门关系,把学分制度作为医师考试、职称考试和护士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3、规范化管理,严格考核,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狠抓落实是继续医学教育规范管理的重点和关键。首先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做好学分登记和考核的规范化管理。三是继续用好管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软件

4、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切实加强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工作。农村卫生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人才,充分利用各种医学教育资源,创造条件,组织针对性强,实施性好的培训班,为农村卫生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

第11篇

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于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甘肃省的医学教育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办学层次不高、师资短缺等问题,因此为了加快甘肃省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医学院校的长远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相关地区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成本核算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

1医学教育成本的界定以及核算

教育成本可以从狭义的和广义的两方面来进行界定,狭义上来说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教育成本进行界定的,广义上来说是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对教育成本进行界定的。通常对医学教育成本的核算是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的,主要指的是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学人才的培养时所投入支付的所有费用的总和,其中学校发生的一些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支出、社会以及个人投资于医学教育所丧失的机会成本等都不属于医学教育成本的范畴之内。

医学教育成本从会计学的角度进行核算首先将学校所投入的教育总成本计算出来,然后将其分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中,分别核算出行政、后勤、教学以及科研部门的成本,接着按照合理的系数将行政和后勤的成本费用分摊到科研与教学这两个部门的成本中,进而形成以科研和教学为主的支出成本,最后再根据相关的成本数据计算出每个医学生人均的教育成本。在整个医学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保持分摊系数的合理性与客观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对医学生的人均教育成本核算进行分摊并细化,进一步为分析与控制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医学教育实施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21成本控制离不开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本控制需要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才能实行,这就说明了成本控制是离不开成本核算的。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不是由每个学校制定的,而是由国家确定的,因此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面,高校之间不存在竞争性,这也就导致了高校严重的缺乏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动力。近些年来一些医学院校没有将一些闲置的房屋设备等有效的利用,却兴建了一些耗资巨大的楼房,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经济支出以及国家的财政增加负担,因此高校实施成本核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进高校的人事改革,进一步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

22成本核算机制是完善教育收费制度的关键

学费是学校教育成本的一部分,我国将个人教育成本补偿的比例设置为25%,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院校都将个人教育成本补偿的比例设定为了3674%,比世界银行所规定的30%还要高。显然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收费份额相对于规定来说是过高的,造成我国高校收费份额过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国教育成本核算不够规范,缺乏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机制,这就导致了在制定学费标准时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教育成本核算的客观性是高校收费能够保持公正合理的前提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可以进一步促使教育收费制度的完善,使收费标准更加的客观性。

23医学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实施成本核算

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撑,还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的出现,这就体现了医学教育的社会性。因此只有加大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才能使我国整个社会的医疗水平不断地提高。加强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和个人共同的投入才能完成,因为医学教育在给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个人带来了收益,它的受益对象属于公众性的,因此医学教育的费用由受益主体也就是国家和个人来承担体现了合理性和公平性,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国家和个人各自分担的成本比例为多少才合适以及收费的依据等都是需要衡量和深入分析的问题,因此实施成本核算是很有必要的。

3甘肃医学教育补偿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医学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具有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投入高且学制长等特点。医学教育中有两年的临床课程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实习条件,这是一笔较大的成本支出,而且医学教育中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实验用品,大多数的材料都属于一次性消耗不能多次使用的,这就消耗了大量的成本投入,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医学实验标本和医学实验材料,如尸体、动物等都需要耗费许多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投入及管理。这些支出对于医学教育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造成了医学教育成本的普遍偏高。甘肃省属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甘肃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少数民族学生多、贫困生多、农村学生多等问题,因此国家应实施补偿政策,多渠道的拓宽资助资金的来源,使高校贫困生能够共享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针对医学教育,相关的政府部门应有所偏重,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拨款标准,弥补医学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为医学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从而确保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4甘肃医学教育实施成本核算的优化措施

41改革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一个统一的成本核算制度和体系,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就要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分为会计法与数理统计法,由于数理统计法的准确率较低,而且成本的使用价值也不高,因此使用会计法来进行成本核算是最有效的。但现行的高校教育会计制度是在多年前建立的,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改革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42建立医学教育成本核算监管体系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与成本核算制度相匹配的成本核算监督管理体系,使医学教育的成本核算在相应的规范及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医学教育成本核算更加的真实可靠,进一步的为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投资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4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医学教育成本核算顺利有效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一些与成本核算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地提高,从而为提高医学教育成本核算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 成绩 问题 解决措施

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起步晚,且发展过程中起点较低,纵观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历程,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走了许多弯路。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高等儿科医学教育也迎来了很多机遇,但是也面临很多挑战。儿科医学教育应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让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 。本文将主要介绍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的现状,总结归纳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现综述如下。

一、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儿科系已经有40年的历史,也从建国初期的4所院校发展到75所,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师资团队和体系,为培养我国儿科医生,贯彻计划生育国策作出了很多贡献。尽管我国儿科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适应。近年来,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临床上对儿科医生的要求更高。他们要求看好医生,解决住院难,看病难的呼声也在日益增高 。社会上对儿科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认识不足;儿科医学教育的结构不合理,层次偏低,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儿科医学教育规模发展与现有办学条件不符。再加上儿科医生任务重,风险大,却经济效益低,极大地影响儿科医生的积极性,造成儿科学专业生源减少。

此外,许多大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劲头下降,爱伤观点淡化,也对年青医学生产生负反应。近年发现儿科系学生缺乏较扎实的成人内、外、妇科基本知识。现行的课程设置对培养面向基层具有全科特点的医生来讲,知识面比较狭窄,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局限性较大。

当前儿科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将促使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儿科医学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取决于学校本身办学的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卫生改革,也为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认识不到位

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为专门的办学机构,从总体上来说,其教育理念、办学理念是先进的,它们能够认识到儿科医学教育在高校中的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高等院校对儿科医学教育认识不足。它们依然仅把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普通高等教育作为办学职能的全部,而看不到儿科医学教育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学校很懂领导和教师对高等院校儿科教育发展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只要把本科、研究生教育抓好就行而以儿科教育为主的各种非学历教育搞不好则无碍大事,即使不搞也无所谓。

2.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管理不到位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以及地区条件的限制等,我国儿科医学教育发展还不平衡。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儿科医学教育,但儿科医学教育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没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管理过程中甚至出现混乱情况。此外,学校儿科教育体制不完善,发展过程中职责不明,从而导致儿科教育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模式,更谈不上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出现管理上的脱节,甚至出现部分院校滥设点、滥招生等现象 。

3.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投入不到位

目前,儿科医学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虽然有一些主观方面的原因,但客观方面的因素我们也必须正视。经费欠缺,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高校儿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各级卫生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没有很好地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多渠道解决儿科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问题。政府没有切实承担起对人才培养的责任,增加对儿科医学教育的引导性投入;单位没有发挥儿科医学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没有把儿科医学教育作为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投

入上向儿科医学教育倾斜;社会各界筹集儿科医学教育资金、投资儿科医学教育的数量很少,没有建立健全儿科医学教育资金筹集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4.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课程设置不到位

儿科医学教育相关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滞后于其他医学类专业。 教学组织的各环节都不同程度的还留有传统学科体系的印记,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框架较多的沿袭本科课程体系,学科体系较浓,以岗位需要为原则设置工作项目化的课程框架尚未构建,高职高专的自身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的主干不够明确,这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够清晰有直接关系。缺乏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许多课程借用医学类的本科教材或只是本科的压缩版,体现卫生高职高专的特色教材较少,尤其是缺乏系统、实用的实验实训教材,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岗位需要,缺乏职业特色。

三、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的策略

1.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全面推进儿科医学教育。尤其是我国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儿科医学教育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需求。此外,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与时俱进,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儿科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儿科医学教育的认识。一方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儿科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高等院校、有关学术团体等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他们宣传一些儿科医学教育相关知识,使它们充分认识到儿科医学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学科,让他们认识到儿科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

2.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要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要完善的规章制度,要不断地推进儿科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因此,高校需要有一整套健全的儿科医学教育规章制度。(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校自己的儿科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对儿科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都做出明确的规定。(2)强化对儿科教育的科学管理 。

3.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高等学校要想发展儿科医学教育,就要在政策导向上大力倾斜,在硬件建设上舍得投入,在教育经费上给予保障,保证儿科医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1)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学校应该多渠道解决儿科医学教育的资金投入问题。(2)积极争取各级卫生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儿科医学教育的引导性投入。(3)在当前条件下,学校是自身进行儿科医学教育的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要把儿科医学教育作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从投入上向儿科医学教育倾斜,并将儿科医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保证专款专用。

4.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中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专业设置,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动态适应市场需求,为专业建设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专业建设调整的目的就是要儿科医学教发展能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动态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同时创新教材建设,针对儿科医学教育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编写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实用性教材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重点,以岗位调研为基础,整合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序化教材内容,以行业专家为主体或吸纳行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注意教材的整体设计,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引进新的儿科医学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注重教材体系的整体化,同时突出儿科医学教育特点,进而编写高质量的儿科医学教育教材。

四、结束语

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高等儿科医学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其教学目标、对象、内容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合理、有序、有效地让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高等医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最终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爱萍.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及其推广的相关问题和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6-7.

[2]王宗海,向焱彬,冯爱娟.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不足[J].医学教育,2008,(12):1188-1189.

[3]周琦,张蔚,陈娇,等.妇产科教学中CPPT模式初步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45-46.

[4]刘忠,康玉唐,罗汝珍.重振人文精神 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健康之路[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6(17):270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