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23-09-24 10:5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生态因素;生态旅游;外滩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6304

1引言

城市生态旅游是以城市地域内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为基础,为满足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同时维护城市环境生态平衡和树立环保观念的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活动体系。从中可知,城市生态旅游包含了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健康的旅游方式[1]。

2外滩旅游生态因素分析

旅游区内的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与非生物因素(包括岩石、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彼此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称为旅游生态。

外滩游览区的旅游生态因素广义上包括了水体、空气、建筑、道路等非生物因素,也包括了植物、动物、人类等生物因素。

2.1非生物因素

2.1.1水体

外滩水体主要为黄浦江。黄浦江是长江最后一条干流,也是上海市最大的河流,同时也是上海市的重要水源,并具有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综合功能。“黄浦秋涛”是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

2.1.2空气

一般来讲,上海夏季以臭氧超标为主,秋冬季节以PM2.5超标为主;而冬春季节受沙尘输送影响,PM10超标的频率较高。

2.1.3建筑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极具历史价值,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演变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成时期(1843~1885年)。开埠之初,楼宇多为2~3层的外廊式建筑。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外廊式建筑基本消失,建筑大多为新型的文艺复兴式和哥特式。第二阶段为发展期(1886~1915年)。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设主要有:1893年第二代海关大楼建成,使外滩开始有了公认的标志性建筑;1910年上海总会新楼建成,把外滩娱乐业推向了发展高峰;1902年华俄道胜银行新楼落成;1906年通商银行大楼、1914年东方汇理银行大楼等建筑落成,使外滩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三阶段为成熟期(1916~1937年)。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有:1916年有“外滩第一楼”之称的亚细亚大楼落成;1929年开“摩登建筑”之风的沙逊大厦落成。此外,1920年怡和洋行新楼、1937年中国银行大厦等一批新大楼纷纷落成,使“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2.1.4道路

外滩地面道路服务外滩地区的交通和公交,道路布置为机动车双向4车道加两侧停车道。外滩地下建设1条双层6车道快速通道,把外滩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脱出来,省出更多空间充分发挥外滩金融中心、旅游地标、休闲空间的功能。外滩隧道已于2010年3月28日正式通车,南起束门路,北至海宁路,全长3.3 km,主线带置为双层双向4~6车道。外白渡桥经加固后将继续承担苏州河两岸的交通,布置为机动车3车道[2]。

2.1.5广场

广场、金融广场、黄浦公园广场、信号台广场4大广场各具特点,满足人们节日庆典、人流集散、休闲休憩、观瞻伟人等要求。

2.2生物因素

2.2.1鱼类

黄浦江上承太湖水,东临长江出海口,是海淡水交汇处,孕育着浮游生物和滩涂植物,为鱼类提供丰盛的饵料,吸引各种咸淡水鱼类的栖息,又是洄游鱼类的过境通道,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江内调查到的鱼类共计15目34科114种。按其生态类型大致可分以下5类:咸淡水鱼类、洄游鱼类、沿岸浅海定居性鱼类、海水鱼类、淡水鱼类[3]。

2.2.2鸟类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上海共记录到鸟类20 目70 科共438 种,其中2000 年后在上海野外记录到的有373 种,近10 年来上海鸟类新记录达52 种[4]。出现在外滩的鸟类主要有夜鹭、水鸟、麻雀、白头鹎、乌鸫。夏天主要有小白鹭,冬天主要有银鸥。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王雨佳,等: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自然与旅游

2.2.3植被

目前,外滩经改造后,空间变得更加宽敞,空气变得更加新鲜。以黄浦公园为例,改造后原先的围墙已被拆除,成为一片开放的公共绿地,而原有的公园肌理、植被系统、水景等基本被保留了下来,整个黄浦公园广场还与对面的外滩源公园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外滩生态公园。如今,整个外滩的绿化面积超过2.3万m2,公共活动空间增加40%。

2.2.4人类

外滩社区(街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北部,东临黄浦江;南至新开河北路、人民路、淮海东路;西至中路、延安东路、福建中路;北达苏州河,地域面积2.18 km2。居民户籍数3.1万户,户籍人口约12万人。外滩是上海对内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更是代表上海国际型大都市的一张“名片”,外滩的面貌反映了上海的形象,凝聚了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新外滩开放后,游客数量剧增。在世博会期间,由于世博效应和暑期效应的双重效应,使外滩的客流量增加了30%左右。游客的增多对外滩的承载力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游客的行为也对外滩的生态造成了影响。不少游客在平台上随地吐痰,影响观景大道的美观。在平台靠近浦西一侧的绿化带内,经常有烟蒂、餐巾纸、水果皮等。此外,游客拍照时,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经常脚踩花草。

3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SWOT分析

3.1优势

3.1.1资源优势

黄浦江是最具标志的自然景观,它蜿蜒流长、回环曲折,具有调节生态气候的重要功能。江中鱼类丰富、鸟类众多,充满和谐的生态之美。观景大道上植被物种丰富,且开阔的空间适宜继续种植。“万国建筑博览群”是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近现代建筑群色调统一,与自然融合,人文气息浓厚。它使游客感受到上海近现代史的变迁,从游览中体味到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为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的保证。

3.1.2区位优势

外滩地处上海的市中心,西面是南京路步行街,东面是浦东开发区。夹在两处都市景观之中,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外滩与南京路形成“丁”字结构,游客穿越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感受过都市的欣欣向荣后,有休息需求。因此,外滩的适时出现为游客提供了休憩空间。游客在此休息的同时,可以通过生态景观来放松心情,感受自然的美好和谐。

3.1.3客源优势

外滩的客源市场分为外地、本地游客两大旅游市场,其中外地游客包括国内和入境游客。对外地游客来说,来外滩游览的目的是欣赏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美景以及浦东摩天大楼。对本地游客来说,外滩主要是休闲场所。早晨,外滩是人们的健身场所;晚上,则是情侣的恋爱天地。由此可见,外滩客源数量十分丰富[5]。

3.2劣势

3.2.1环境污染

(1)噪音污染。经过改造的外滩,在靠近中山东一路一侧的线性空间变得更加开敞。绿化以嫁接银杏、花坛和草坪为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使得空间视线变得通透,但也给临江的观景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噪音,因此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中山东一路的汽车噪音给游人带来的影响。黄浦江上每天往来的货轮汽笛声给游客造成了听觉上的干扰。而且,工业气息浓厚的货轮与流畅舒展的黄浦江格格不入,影响了整体景观的和谐[6]。

(2)水体污染。上海地处黄浦江下游,受到中游污染的影响,水质一直不太理想。该市郊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对黄浦江水质也十分不利。外滩一段的黄浦江,由于渡轮、游轮设施有限,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会随意丢弃在江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3)大气污染。外滩地处上海交通枢纽地带,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3.2.2绿化分散

外滩密实的肌理使得外滩的“空”和“绿”较少,虽然改造之后绿化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片的绿地仍然十分稀少。公共绿地规模小且分布不均匀,地块绿地率极低,4个主要的广场上植被分散。在观景大道上,主要以点状的小盆栽为主,缺少高大挺拔的主体植物。

3.2.3基础设施缺乏

(1)座椅数量不足。在外滩的观景大道上,游客大量地聚集在观景平台上。虽然设置了T型的座椅,可容纳2000人,但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一些游客进入草坪,席地而坐,破坏生态环境。

(2)垃圾箱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游客需要。

(3)公厕太少,虽然如今公厕改进,女厕比原来增加了53.6%,但仍需排队等候至少15min。

3.3机遇

3.3.1旅游发展政策

十报告指出: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11月12日,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旅游分会(筹)召开了“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主题会议,对学习、领会和落实党的十精神做出具体部署。今后旅游发展应围绕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重视生态修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湿地面积;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外滩理应顺应潮流,开创出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生态旅游产品。

3.3.2传统旅游模式受阻

上海现在主要开展商务旅游、购物旅游、观光旅游、节庆旅游等传统旅游模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游客越来越希望亲近自然,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逐渐认识到,应该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保持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3.4挑战

3.4.1区域竞争

在南京路东面是人民广场游览区,人民广场是以绿化为主的现代化园林式广场,形成了城市“绿肺”。人民大道两侧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银杏、黄杨等植物,大道变成了“绿带”。音乐和喷泉以及上千羽广场鸽形成独特生态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和谐。因此,外滩的生态旅游建设必须形成与人民广场不同的特点,突出黄浦江与万国建筑群的独特地位,将自身的生态旅游特色发挥出来。

3.4.2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依托黄浦江两岸逐渐增多的人文景观和日益秀丽的自然景色,“浦江游览”已成为最有魅力的都市风光旅游及商业会务的精品项目。现在的浦江游轮项目包括:各类商务包船、新闻会、客户答谢会、LED广告服务、公司团拜会、游船婚礼、生日宴会、包船用餐等游船租赁,并提供专业乐队表演、烟花表演。这些商业化项目虽然发展了上海的都市旅游,但会破坏浦江的生态环境。因此,应适度限制,不宜过度频繁。

4外滩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建议

4.1充分发挥优势

充分发挥外滩自然、人文的资源优势以及区位、客源优势,形成自身的生态旅游体系。

4.1.1浦江生态游

利用黄浦江上鱼类物种丰富的特点,提供垂钓区。通过综合治理黄浦江的水质,划定区域,饲养适于垂钓的鱼类品种,专供游客进行垂钓。改变大型游轮的集中游览模式,以小型船只代替。这样不限制江面上的游客数量,保护了浦江的生态环境,而且拉近了人与江面的距离,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充分利用外滩4大广场的开阔空间,借鉴人民广场的广场鸽的饲养模式,选择合适的鸟类进行培育,使外滩生机勃勃。

4.1.2文化生态游

“万国建筑博览群”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外滩的精华,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其建筑色调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通过挖掘建筑的历史文化,对海派文化进行更广阔地宣传,倡导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对历史的保护,形成海派文化生态游。

4.2保护现有资源

4.2.1保护性开发

约束开发者的行为,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

4.2.2规范游客行为

对于在外滩进行游览的游客,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明令禁止。在明显的位置摆放宣传标语,呼吁游客为生态建设做贡献,这需要旅行团、导游等多方面的监督与协作。

4.2.3其他限制

对黄浦江上的游轮实行管制,在旅游高峰时段,限制通行。路面交通也应限制,避免大气污染。

4.3增加生态因素

4.3.1完善绿化系统

外滩许多路段由于路幅狭窄无法种植行道树,空间感受较为生硬。因此,可以在重点保护现状行道树外,在中山东一路一段补植行道树,形成林荫道,这样既增加了外滩的绿化面积,又将道路与观景大道相互隔开。另外,可适当增加小型街头绿地,采用见缝插针式的绿化布局方式。在观景大道上的街角处、围栏处,以及景观照明处,补植绿化,并采用不同高度、形状、色彩的植被组合成立体绿化,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通过增加窗台绿化、屋顶绿化、垂直街巷口墙面绿化、移动盆栽、悬挂绿化等提升外滩环境质量。交织形成分布均匀、覆盖面广、使用方便、共享程度高的绿化网络[7]。

4.3.2增加鸟类数量

可以借鉴人民广场的齐爱广场鸽,饲养低飞近人的鸟类,并且根据季节的不同,培养不同的品种。

4.3.3改进配套设施

无论是座椅、围栏抑或是照明系统、各种辅助设施,争取用自然的手法加以装饰。可以仿照观景大道上现有的白玉兰照明灯,将其他的设施装饰得更加贴近自然。改变栏杆地面生硬的钢筋水泥形象,采用改进过的自然材质,创造出融于自然的气氛。

4.3.4优化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是展示外滩风貌特色的窗口,也是承载城市功能和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当保持沿街建筑界面的连续、协调,保护外滩和苏州河、延安路等沿线的天际轮廓线和沿街立面的完整性与特色。拆除简陋的搭建、加层建筑,逐步将外露的有碍景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架空线路置于地下,拆除不相协调广告牌、雨篷等,对外挂空调等进行遮蔽。设置美观典雅、与历史风貌统一协调的地面铺设和街道设施。

5结语

虽然目前城市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尚未被广大旅游者接受,也未引起旅游开发者的足够重视,但是它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生态旅游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分析中可以看到,上海外滩拥有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资源、区位、客源等多种优势,通过整合这些优势,同时完善相应的设施,可以加速外滩生态旅游的建设,实现外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俐.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2):100~102.

[2]周呜,罗建晖.外滩地区交通组织研究——上海外滩通道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3):5~8.

[3]陈小华,李小平,程曦.黄浦江和苏州河上游鱼类多样性组成的时空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8,16(2):93~98.

[4]蔡音亭,唐仕敏,袁晓,等.上海市鸟类记录及变化[J].复旦学报,2011,50(3):335~343.

[5]程海峰.基于上海客源市场调查的九华山旅游市场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4):21~23.

[6]简圣贤.上海外滩改造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1(6):156.

[7]奚文沁,奚东帆,王佳宁.外滩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z1):136~139.

Study of Urba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Bund

Wang Yujia, Wang Jiping

(School of Art, Design and Media,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第2篇

一、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水平快速上升,2014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1],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将上升至3.31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5.6%,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1亿[2]。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态势使得社会对养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养老资源的供给却处于短缺状态,效率明显不足[3]。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现阶段中国养老模式存在着多维变化,未来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4]。目前我国以老年公寓、养老院为主的老年住宅,只能满足老年群体基本的居住需求。全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5]。这些政策为养老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得老年旅游需求大幅提升,老年人旅游消费空间不断扩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62号),提出积极发展老年旅游,鼓励开发多层次、多样化老年旅游产品。随着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异地医疗费用结算和商业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旅游+新型养老模式”尤其是养老地产的开发,将为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

养老产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较高、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从旅游发展、养老需求等层面来看,旅游城市具备发展养老地产的优势和条件,能够实现旅游与养老双重功能。相关学科对旅游养老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国外关注养老地产的市场特征研究。Karen M.Gibler,George P.Moschis和Euehun Lee研究了养老地产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和消费原因,提出高学历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相比,明显倾向于选择可提供优质服务的大型老年社区[6]。John F.Ermisch和Stephen P.Jenkins对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地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7]。Rebecca L.H.Chiu和Michael H.C.Ho通过研究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认为出租型养老地产是最符合市场效率的类型[8]。对于影响旅游养老的因素,J. Hanna, L. Lévi and S. Petit提出老年人对旅游养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分配,以及文化距离和欧洲国家垂直产业内贸易背后的驱动力[9]。国内学者对旅游养老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李松柏认为旅游养老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10]。王玉对比了我国典型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旅游养老之间的关系与区别[11]。同时,国内学者还明确了旅游养老的类型。刘静霞将旅游养老分为观光休闲式、分时度假式和置换式三种模式[12]。袁开国等提出旅游养老类型可按时间长短、地域性、首选因素等标准进行划分[13]。在养老地产的开发方面,研究表明农村公寓式养老地产商业开发、异地置换养老地产开发、专项医疗养老地产服务、旅游地产项目与景区无缝化开发均是今后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开发的重要模式。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各有侧重,国外主要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市场特征进行分析,而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于旅游养老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在老年旅游消费潜力释放和养老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的测度和评价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因此,基于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要求,本文构建一套全面反映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岛市为例,对其发展养老地产的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揭示其养老地产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为推进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发挥旅游养老功能提供决策参考。

二、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内涵及特点

旅游城市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具备吸引老年人旅游和养老的独特优势。旅游城市发展养老地产,可兼备“旅游”和“养老”双重功能。依托旅游资源和环境,体现其休闲度假特性;养老功能则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必须满足老年人养老度假、医疗养生、娱乐休闲等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旅游城市养老地产是以旅游城市为依托、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养老住宅,并具有适合开展旅游养老活动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条件。具体来说,就是为解决老龄人口休闲、居住、生活问题而设计的集旅游、住宅、服务、医疗等为一体的复合地产项目。这类地产项目的开发从建筑设计到项目规划再到装饰标准同普通住宅地产有所不同,其建筑产品的开发接近于高端住宅开发的规律,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14]。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选址的综合性。在旅游城市进行养老地产的选址时,要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生态条件、居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传统的养老地产在选址上更多的是以养老为出发点,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选址需要兼顾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和养老需求。

二是设计的适老性。养老地产与传统地产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它除了需要满足地产发展的基本配套设施外,还需要在老年人的日常使用设备上加大科技含量,以简化使用步骤,在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基础上,给老年人提供最便利的服务。对住宅的规划设计方面要求比较高,如要求无障碍设计、要有紧急呼叫系统、配备相应的医疗急救设施等[15]。

三是消费对象的特殊性。由于房地产市场环境的特殊性,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老年群体中的中高层收入者,既有旅游需求又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旅游城市养老地产能够提供各种便利,满足老年人旅游养老的各项需求,实现老年群体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

四是效益的多样性。旅游城市养老地产既要满足旅游功能,又要满足养老功能,还要满足地产功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高度融合,因而作为一种新型地产产业形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状况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旅游资源独特且丰富。同时,青岛市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具有十分适宜的养老环境。据青岛市环境状况统计公报数据,2014年青岛市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低于北京市、天津市等优秀旅游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因此,作为中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青岛市发展养老地产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

近几年来,青岛市在原有的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的基础上,已开始积极推进养老地产的开发。石老人桃源乡养老服务中心是青岛第一家养老地产项目,其依山傍海,环境优美,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旅游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旅游养老需求;2013年底,依托德国先进的养生养老服务理念和标准,青岛市开发了芭东和园地产项目,重在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2014年4月,万科怡园开始接受预订,项目周围分布有4所甲级医院,同时与市立医院建立战略合作,老年消费者吃特供食材,享专属医疗,着力为老年人提供最完善的养老服务;同年11月,新华锦长乐国际颐养中心正式对外营业,它是目前国内首家充分引进日式颐养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高端老年颐养中心,也是华东地区最高端的老年颐养服务中心之一。如图1所示,目前青岛市的主要养老项目集中于

沿海一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为青岛市吸引了众多老年游客。2012、2013年,青岛市连续两次在全国最适宜退休城市中名列前三,具有发展旅游养老的先天优势,银发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以从养老供给角度挖掘老年人旅游消费需求。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综合考虑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及旅游养老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分析老年群体对养老地产偏好及旅游行为规律,将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划分为旅游环境子系统、养老环境子系统和地产环境子系统,利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HP)[16],对各个子系统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并确定权重,再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并确定各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最终得到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

在旅游环境子系统中,选取游客满意度指数、接待游客人数、A级景区数、星级饭店数、空气质量优良率5个指标,作为衡量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指标。空气质量越好,游客满意度指数越大,接待的游客数量越多,则旅游业越发达,旅游环境越好。同时,采用A级景区数和星级饭店数作为衡量青岛市旅游资源丰富度和旅游基础设施供应能力的指标,旅游资源越丰富,基础设施越齐全,越能吸引游客的到来,旅游需求就越大。

在养老环境子系统中,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作为衡量青岛市养老地产绿化率的指标,绿化越好,居住环境越舒适,越能吸引老年人前来养老。选取公共汽、电车辆数作为衡量青岛市交通条件的指标,卫生机构数作为衡量青岛市医疗水平的指标,交通和医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在地产环境子系统中,选取人口老龄化率、第三产业比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和主城区住宅均价7个指标,来衡量青岛市养老地产的发展情况。人口老龄化程度决定了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人口老龄化率高,表明养老需求旺盛,养老地产发展具有较强的动力。旅游城市养老地产是强调服务理念的地产形式,尤其是旅游养老、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服务,用第三产业比重作为衡量当地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从而间接评价其是否具备发展养老地产的良好潜力。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房竣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来评价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度,投资额越大,商品房竣工越多,销售额越高,则房地产市场越成熟,其发展养老地产有较大的优势。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如果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大,表明居住条件较为宽松,对中高端的养老地产需求就会增多。通过主城区住宅均价来衡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主城区住宅价格越高,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越高,作为高端地产产品的养老地产就有了发展空间[17]。

(三)研究方法

1.指标标准化。为保证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指标数据最终落在[0,1]区间内,计算公式[18]为

(1)

式(1)中,(=1,2,…,;=1,2,…,)为第年第个指标的值。原始数据主要源自2010―2014年《青岛统计年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

2.综合指数模型。基于指标系统性、层次性、可获得性与可比对性研究,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青岛市发展养老地产的适宜性水平进行量化测度。公式为

(2)

式(2)中,为目标层的指标指数值;是准则层的指标权重;为目标层所包含的准则层指标个数;为准则层的指标值数值;为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层指标个数;为第年第个指标的标准化值;是指标层的指标权重。

(四)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绘制2010―2014年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指数变化图(见图2),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水平呈现波动变化的态势。首先,2010―2012年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水平快速提升。2009年我国明确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青岛市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了度假休闲、文化观光、海洋旅游、乡村旅游、高星级酒店、餐饮娱乐购物、旅游基础设施等多个类型旅游项目的投资力度,旅游景区开发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旅游环境得到不断优化。2010年以来青岛市摆脱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经济稳定增长,养老环境吸引力不断提升,同时,房地产投资和销售规模迅速增长,养老地产开发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得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程度显著提高。其次,2013年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指数呈现显著下降态势。究其原因,伴随城市建设规模增长,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雾霾天数明显增多,空气环境负荷越来越重,该年份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出现下降,旅游环境质量受到影响。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政策影响,青岛市高星级饭店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总量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养老旅游市场的开发。从房地产环境上看,2013年青岛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各种政策成为楼市“催化剂”,中高端住宅与低价刚需盘的快速销售,推动了青岛市房价的全面上涨,使得养老地产投资更为谨慎,养老地产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再次,2014年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指数迅速回升。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围绕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按照旅游业转型升级要求,创新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开发休闲度假旅游、海洋旅游、体育健身旅游等旅游产品。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等环境得到优化,旅游形象大大提升,同时,2014年第三季度青岛市游客满意度居全国60个样板城市之首[19],这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青岛市旅游养老的吸引力。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正式实施,为规范养老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加上宜人的海滨环境和相对稳健的房地产市场,使得青岛常年位居全国宜居城市前列,这为青岛发展养老地产、丰富旅游养老功能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各个环境子系统适宜性变化上看,旅游环境子系统适宜性指数在2013年出现较大下降,这主要是由该年青岛市空气质量的下降、星级饭店的规模减小等造成的。旅游业是脆弱性产业,其经营和发展易因多种因素的出现而遭受冲击和挫折。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规范旅游环境。因此,为营造良性、稳定的旅游环境,需要培养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旅游环境的质量,并在优化旅游环境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养老环境子系统适宜性指数在2013年以前变化较为平稳,2014年则显著提升,表明青岛市养老基础设施愈加完善,社会对养老问题更加关注。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30多项养老产业政策及指导意见,使得青岛市养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地产环境子系统适宜性指数则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表明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服务业较为发达,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政策以“稳”为主,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青岛市发展养老地产、开发旅游养老产品的优势凸显。

四、结论与建议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受到旅游环境子系统、养老环境子系统和地产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影响,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针对我国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目前看来,青岛市养老地产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根据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特点及老年人的旅游需求、养老观念和习惯,结合青岛市养老地产的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并借鉴和学习国外典型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经验,为青岛市养老地产发展与旅游养老功能提升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老年旅游产品,为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奠定基础

依托青岛市独特的海滨风貌,结合老年人的旅游需求特点,创新老年旅游产品开发体系,营造优良的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投资养老地产。比如可以在地产开发区内规划各类旅游养老项目,紧紧围绕养生养老,开展多种诸如太极、散步等老年娱乐项目;同时,配备医疗服务中心,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开展养老讲座,制定养生计划,使老年旅游群体在居住中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依托重点景区在周边配套开发养老地产及旅游养老项目,满足其旅游养老的需求,景区内适当增加适合老年人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项目,以增强老年人的旅游体验性。

(二)完善养老配套设施,为旅游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明确方向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面向的是有较高消费能力且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老年人,地产的建设需配套和完善商业、会所、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健身房、急救中心和老年医院等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类养老需求。比如崂山区流清河景区因其良好的空气质量、宜人的海滨风情以及较少的拥堵吸引了众多老人前来养老,因此,可以在此规划养老地产项目,修建旅游养老度假村。因其距市中心较远,可以适当修建老年文化休闲中心和老年养疗康复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健康检查的场所,让老人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最佳的旅游体验。关一线宜人的居住环境、较高的绿化覆盖率以及完善的医疗设施,可以打造成为青岛市旅游养老发展的核心地带。

第3篇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已逐渐迈入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会展旅游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将分别从:会展旅游理论研究、会展旅游开展意义、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会展旅游理论研究

会展。实际上是由奖励旅游、业务会议、协会或团体组织会议和展览组成,而会议则是采取书面文字、电话网络等手段来实施信息交流活动,展览是将物品陈列出来供人欣赏,既能起到教育功能还能起到推销的作用。

目前我国会展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这一概念也相对模糊。会展旅游是由旅游属性与会展活动衍生而成的行为,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则是除展览活动提供会场馆外,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在其中获取一定收益的活动。广义是指以展览与会议为目的的旅游。

二、会展旅游开展意义

会展旅游的开展能带动旅游业、酒店业、交通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业作为旅游市场中最有前景的产业,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例如:昆明举办世博会,世博园便成为一项旅游景点,不仅不会导致资源浪费出现,还会对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会展旅游活动除了能为举办城市带来大量客源外,还能带动城市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会展业带动酒店业的发展

会展旅游与酒店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负责人在选择会展活动举办地时,应考虑到接待的人数多少、场地陈设物品等要素来选择大小合适的空间,在会展旅游举办中,酒店入住率以及就餐人数会大幅上涨,会展规模及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及提升,客源能为酒店经济带来一定效益。随着参展人数的增多,酒店所需提供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为酒店发展带来积极效果。

(三)会展业带动交通业的发展

会展旅游不仅能促进酒店行业发展,还能带动交通业发展。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人流量会极具增加,促使交通业收入的提升。会展活动规模越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便会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大型会展活动所吸纳的外地人会更多,人们对室内交通以及航空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交通设施的优化,带动城市发展。

(四)会展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会展业本身就属于服务行业,除了对城市旅游、酒店以及交通产生影响外,还会对城市建筑、金融、通信起到一定作用。会展活动的开展充分拉大了空间距离,人们的通讯工具应用需求有所增加,这对于城市通讯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为通信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建筑方面,会展活动的开展能带动城市设施硬件及软件的建设,会展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城市资金的合理流动,对金融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会展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城市零售、保险、房地产、生产、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城市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竞争力。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

会展活动作为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能促进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它向世界各地人们展示着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扩大城市英雄,提高城市知名度。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又会吸引大量投资,带动我国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为城市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会展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城市知名度,还能为城市带来许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会展活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经济利润。不仅能为城市带来广告费、搭建费、租赁费等收入,同时还能为金融、交通、旅游带来巨大商机,这对旅游、购物、餐饮等产业的消费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提高城市竞争力

对于举办城市而言,会展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水平,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与国际接轨。例如: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了解了云南,也让云南了解了世界,世博会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云南对外开放的进程。

四、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

综上,笔者对会展旅游与城市经济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会展旅游的,借助会展旅游能促进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笔者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一)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离不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周边购物、饭店、餐饮经济速度的增长。会展旅游业发展程度是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准,因此政府部门应对会展旅游加以重视,并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影响力。会展旅游开展中应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便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捍卫自身利益,促进城市发展。

(二)依靠科技内涵提升会展旅游产业竞争力内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展旅游的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当要想促进会展旅游发展。应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以广州会展旅游为例,通过“广州会展旅游网”“广州会展旅游公众信息网”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广州这座城市,这对广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养会展旅游的专门人才队伍

基于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应加大对会展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填补人才缺口,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尽量缩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异,开设多样会展经理培训活动,或者与相关大学联合,展开会展旅游业人才培训工作。这一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会展旅游人才素质水平的提升,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笔者研究,目前我教育部已将会展列入教学科目当中,通过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来解决当前旅游人才缺乏的现状,更好地适应会展旅游需求。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会展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会展旅游本身就具备一定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这一行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会展旅游活动,如:广州、云南,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会展旅游利用各行业间的联系带来了社会效益,并通过相关产业间的拉动作用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会展旅游的前景同时努力发展会展旅游。

参考文献:

[1]李怀帅. 中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D].上海大学,2014.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旅游;广州;对策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第5篇

近年来,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杭州市先后完善了大量的运动场馆,有影响力的比赛逐年增多,国内如中超联赛,CBA联赛,全国男女排职业联赛,乒超联赛。国际上比赛如亚洲杯足球赛、亚洲杯滑水锦标赛,西湖国际马拉松比赛,世界杯女子足球赛、世界杯乒乓球赛、国际女排精英赛,英国曼联与杭州绿城对抗赛等大型赛事相继举办,即为大众提供了欣赏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同时又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游客。以观赏比赛为目的,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了体育旅游市场的繁荣。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评为“休闲之都”近几年在国际形象的不断提升,国内外知名体育表演团队相继来杭进行演出,如在杭州市体育馆举办的武术表演,健美表演,2000年杭州航空飞行表演,跳伞表演,和航空模型表演,2008杭州永安山全国滑翔伞比赛,2010世界汽车飘移系列赛杭州锦标赛,2010年钱塘江国际冲浪表演赛,这些高端时尚的表演,不仅为城市体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牌。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体育社团在杭州不断发展与壮大,民间社团都先后组织了各类群众参与的活动,如杭州市游泳协会组织的西湖冬泳比赛,千人横渡钱塘江比赛,登山协会组织的穿越徽古道,西湖夜爬,老年自行车协会组织的老年健身环保自行车游,钓鱼协会组织的矶钓比赛等等,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交流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元代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人们熟知的西湖、雷峰塔、灵隐寺等景区每日游客络绎不绝,此外,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有三十多所博物馆和纪念馆。旅游资源可谓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国人喜欢在欣赏名胜的同时品茶饮酒、谈书论画作为高雅的休闲方式。随着中西交流的频繁以及北京2008奥运会的到来,以“动”为主的西方休闲文化必将与以“静”为主旋律的东方休闲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3]。随着大杭州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进一步拉近了杭州周边县市距离,依托杭州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杭州体育旅游活动近几年蓬勃发展,如余杭蓝梅采摘节,余杭青梅采摘节,超山枇杷采摘节,萧山杨梅采摘节,余杭超赏梅节。市民周末节假日到杭州周边郊游,自己亲手采摘到新鲜的水果;淳安丰富的千岛湖水资源造就了千岛湖水上乐园项目。人们坐上水上自行车漫步水面,也可以坐冲浪舰冲锋,水上摩托兜风,就去空中系上降落伞任摩托艇牵引着飞翔,体验飞天蹦极的心跳,感受凌空飞翔的惊险刺激。水上降落伞水上摩托车快艇游览休闲情侣艇碰碰船:双人水上自行车:单人水上自行车水上脚踏船、垂钓。萧山山里人家更是开辟出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观光旅游景区。既有空中抓杠、横渡绳桥等传统的拓展类项目,也包括了骑马、射箭等休闲类活动。同时增设了捉土鸡、手磨豆腐等充满农家风味的体验单元,余杭山沟沟开发的农事活动,诸如挖笋、采茶、插秧、种菜等;和传统的垂钓、编草鞋、编竹篮、打年糕、磨豆腐、酿土酒、采蜜梨(水果)、踩水车等。户外项目近几年开展的朝气蓬勃,CS是一项带有军事色彩的集体游戏,带有一定的冒险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杭州桐庐是国内外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2009“潇洒桐庐”旅游文化节中,就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题,潇洒桐庐”户外运动嘉年华活动将桐庐户外运动的风采展现于世人面前。户外拓展项目竞技赛、户外休闲运动体验活动、桐庐特色展销活动等活动项目,精心设计了“户外运动”和“农家休闲”两大主题,而最有新意、玩起来最带劲的无疑是这款数字化真人实景CS游戏。临安大明山集溯溪、桥降、攀岩、探洞、山地野营、定向越野、水上抢渡于一身,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量引进深受群众喜爱的户外运动项目,聘请浙江省最为专业和资质最好的专职教练打造专业的团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前来开展户外拓训,被中国体育局授予“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此外,具有特色的还有“激情漂流挑战赛”,建德、耐寒勇士漂游新安江比赛、、葫芦峡徒步穿越等新奇富有冒险的运动项目,丰富的自然资源,别具特色的运动项目,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杭州的户外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本文作者:赵得龙工作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第6篇

关键词: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湖北省

在区域旅游和城市地理研究中,“旅游城市化”和“城市连绵区”是探讨得较多的两个热点问题。“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规模不断增大,边界不断扩张,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城市连绵区”则是指许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首尾相连,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有着密切相互作用的巨型多核心城市地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城市及其邻里社区组合不断扩展并相互连接逐渐形成城市连绵区,现阶段已成为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普遍现象。从“旅游城市化”与“城市连绵区”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前者的发展对于后者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而言,对上述两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普遍缺乏相互联系的视野,“旅游城市连绵区”全新概念的提出,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所谓“旅游城市连绵区”,是指由众多核心旅游城市及其环城游憩带不断扩张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障碍目的地旅游城市集群,它是弱化了行政区划界限,以旅游吸引物为纽带,以旅游产业化为引擎,以旅游城市为跳板的区域旅游系统。

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意义

从湖北省的地域旅游特征和城市格局上看,具有良好的构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先天基础。省会中心城市武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汇聚南北,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城市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底子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所有这些都表征出武汉市已经具备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极的优良条件。在武汉周边以100公里为半径则覆盖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八座各具旅游特色的城市,形成了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旅游城市群。此外,荆州、宜昌、襄樊也是湖北省旅游业较为发达的中等城市,在地域空间上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胜地紧密相连。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构建既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又是湖北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腾飞的内在要求。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根据“点—轴”开发理论,旅游城市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将扮演“增长极”的角色,而其间的旅游交通路径则将演化为“生长轴”,它们共同像“磁场”一样吸引周边的生产要素。于是,旅游城市的边界被不断扩大,同时新兴的旅游城镇也将涌现出来,众多非城市居民加入到旅游从业者的队伍中来。可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规划建设,客观上将使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二)有助于形成旅游产品品牌

品牌产品既是区域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又是形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湖北省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来看,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高的精品名牌尚显匮乏,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可以有效地整合省内的优势旅游资源,规避已有的小品牌在旅游市场上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形成新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品牌产品联合体,从而树立起具有形象展示功能的“旅游大品牌”。

(三)有助于共享各类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城市形象的载体,也是旅游发展的命脉。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效率,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区划行政壁垒的阻隔,湖北省内的基础设施资源尚未形成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网络,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人为设置的障碍。例如,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断头路和瓶颈路,一些级别不高的公路还有拦路收费的现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城市之间的客源互送,不利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基于湖北省各大城市及主要旅游吸引物既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定位,可在境内重点打造东、西两个彼此相互依存的旅游城市连绵区。“鄂东旅游城市连绵区”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座城市为腹地依托,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式”结构,囊括了东湖、黄鹤楼、文武二赤壁、汤池温泉、木兰故里、中山舰陈列馆等一众知名旅游景区景点。“鄂西旅游城市连绵区”以荆州、宜昌、襄樊为支点,联络荆州古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古隆中等著名旅游胜地,在空间上表现为“条带状”结构。这两大旅游城市连绵区集结了湖北省旅游资源的精华所在,应该成为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建设旅游城市连绵区的目的是增强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在上述战略布局框架下,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

要使湖北省境内的主要旅游城市真正“连绵”起来,达到“城界消失”的理想结果,必须大力促进区域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城郊结合部是城市化的前沿阵地,也是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重要节点,在这一认识前提下,都市旅游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发挥其区域旅游吸引和集散中心的作用之外,其重点还在于发展“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BeltAroundMetropolis)”,使核心城市的旅游边界得以向外延伸。县域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行政单元,县域旅游则是处于中观尺度的区域旅游形态。一方面,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县域自身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另一方面,县域旅游既是都市旅游的有益补充,又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引导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了“乡村都市化”的引擎,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了乡镇居民在物质与精神两大层面的“城市化”。因此,尽早形成都市旅游、县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多极联动的发展局面,是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首要课题。

(二)贯彻以资源为主线、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前提的发展思路

提出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概念,实际上是要将湖北省的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借助适当的区域平台来组合成整体旅游产品并加以营销。旅游线路就是这种整体旅游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基于旅游城市连绵区构造的湖北省旅游线路组合要在跨区域协作的视野下有效地涵盖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一批知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楚文化、三国文化等一系列底蕴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故可重点考虑推出2条连通各主要旅游城市的大型精品线路,即“武汉城市圈精华循环游”和“一江两山风情体验游”。前者以武汉为中心,通过公路、轨道交通连接周边8座城市的旅游精华,形成“网状”的旅游格局,其客源主要针对省内居民,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内的居民,各城市相互成为对方的“后花园”。后者以长江三峡风光览胜、武当山琼阁访道、神农架生态探秘所形成“帚型”格局为主体,向两端延展与荆州古城和襄樊古隆中接轨,由于该线路基本上囊括了湖北省内资源品位最高的旅游景区景点,其客源则主要针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其他重要旅游省市。两条旅游线路既体现出鲜明的主题和市场定位,亦契合了建设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战略布局。

(三)完善信息互通、营销互动、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

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建设的本质还是区域旅游协作问题,其关键在于生成一个“利益均沾、多方共赢”的协作机制。目前,湖北省各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给人的感觉是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该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笔者认为,促进湖北省旅游城市连绵区的快速形成,使其各旅游城市之间扭转为合作大于竞争的状况,必须实现信息互通、营销互动和客源互享。首先,由政府主导搭建起一个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共用平台,该平台不仅能提供该省关于旅游景区景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最新的行业资讯,而且还要能够实时监测省内旅游者的流向、流量和流动趋势并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预测,这样做有利于各旅游城市相互之间的客源共享;其次,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进行整体性的宣传促销,尤其是以旅游资源为纽带关联性强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更是应该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做才会产生规模效益;再次,明确各旅游城市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品牌塑造的过程中突出个性,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避免近距离低水平重复项目的上马所带来的资源与资金浪费,这也是旅游链条在旅游城市连绵区各环节得以不断延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第7篇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成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一部分,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意义重大。江浙沪三省是全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其中环太湖城市圈的旅游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如今,在环太湖城市中,苏州、无锡的旅游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常州与湖州则处于成长期阶段,四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寻求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环太湖旅游经济和协调发展的研究逐步深入。王锋等利用AHP对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态势进行计算与评估,得出该地区属于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地的结论,并建议在此基础上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提升特色农业基地的旅游吸引力。徐艺在研究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建议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实现。

2 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

苏州、无锡、常州与湖州在地理位置上围绕太湖而居,历史文化相近,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并且苏锡常湖四个城市之间的合作联系日益紧密,使得各个地区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四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旅游资源分布与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致使环太湖四个城市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明显。表1为20102012苏锡常湖四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及国内、入境游客接待情况。

环太湖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四个城市的旅游总收入与国内外游客接待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四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区域发展并不平衡,近几年,苏州与无锡在发达的旅游业的基础上,其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知名度较高,每年吸引上千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地区的旅游总收入也已经增长至1000亿元以上。常州、湖州的旅游业发展则相对较弱,尤其是湖州,旅游收入较低,其接待的国内及入境的游客总数较少。因此,对环太湖城市圈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利用苏州、无锡发达的旅游经济带动常州与湖州的旅游业发展,共谋进步,加快旅游经济的区域—体化进程。

3 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化的原因

3.1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开发等基本要素的支持,而这些要素均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关。环太湖的四个城市中,苏州的经济发展实力最强,而湖州与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相比之下,湖州较弱的经济发展能力间接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无锡与常州则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旭与苏州还有一定的差距。苏州作为四个城市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较强的经济实力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3.2 旅游资源的不均衡分布

苏锡常湖四个城市旅游资源不均衡的分布是导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化的原因之一。四个城市的A级景区总体数量上有着较大差异,并且从5A级、4A级景区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底,苏州与无锡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较多高质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常州处于中间水平,而湖州的旅游资源与苏州、元锡相比差距明显。因此,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环太湖四个城市旅游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使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区域差异化十分显著。

3.3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的差异

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与便捷通达的交通的地区,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自然很高。虽然苏州、无锡、常州与湖州四个城市都是环太湖而立,但是苏州与无锡的地理位置更有优势。苏州与无锡靠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市,上海成熟、发达的旅游业可以变相拉动苏州和无锡的旅游经济发展;苏州、无锡、常州的交通主要依附沪宁高速与铁路,靠近港口,交通网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湖州的地理位置相比则不具备优势,交通便利程度不高,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逊色于苏锡常三个城市。

4 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统筹兼顾

实现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最佳的方式。苏锡常湖可以凭借靠近太湖的优越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与雄厚的物质基础,积极实施环太湖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全面考虑苏锡常湖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生态旅游规划。统筹环太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利益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转变依靠传统旅游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提高非传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实现传统与非传统旅游资源的高度结合,走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道路。

4.2 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

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政府的协调引导能力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重视政府部门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苏锡常湖四个地区的政府应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协调与合作,制定有效的政府间协调发展机制,抛开行政体制的限制。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范、严格监管、合理的评估等措施,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日趋规范化、体制化、法制化。政府部门还应重视对各旅游景区游客的教育,增强游客对景区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游客的综合素质。同时,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引进等工作都需要政府层层把关,以此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4.3 整合环太湖地区旅游资源,促进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在苏锡常湖四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均围绕太湖的相近地理位置,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相似度很高。四个地区都选择打“太湖牌”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心之一,这确实无可厚非,但是重复的旅游资源会降低旅游区域的吸引力,造成旅游客源的减少。因此,要使环太湖地区的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整合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业一体化进程。苏锡常湖应结合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协调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制定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提升环太湖地区在全国旅游资源中的整体竞争力。

第8篇

关键词:“环首都”区域 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旅游竞争力 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扩张,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对各地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树立地区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各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有的地区由于对自身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能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客观地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指导(方法林,2013)。具体来说,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旅游研究中引入的一个概念,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在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品牌、旅游管理以及旅游市场等方面相比较产生比较优势的能力,是体现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北京市不仅是我国旅游中心,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也是我国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因此北京对其周边城市旅游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对于北京周边区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本文选取“环首都”区域内的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以及直辖市天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定量研究,对其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综合能力的概念,其影响因素复杂。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可行性、完整性的原则,从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城市旅游潜力竞争力三个指标类,选取21个指标项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构建情况具体见表1。

(二)数据来源

大部分数据均来源于各省市2013年统计年鉴和各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市的旅行社数、三星级以上饭店数和4A级以上景区数各市旅游局官网公布名录整理获得,部分市的年均温和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数据是依据各市气象局官网公布信息获得。城市旅游网络搜索量数据是在百度网站(http://)输入“**城市旅游”得到的网页数量,时间为2014年3月27日。

(三)研究方法选择

国外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钟敬秋等,2013)、因子分析法(陈晓等,2008)等。本文选取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对相互影响的各指标通过降维的方法转化为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对原有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减少参与分析的变量个数,又保留了原有数据所反映的大部分信息。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运用里面的Analyze―Factor Analysis命令进行计算。

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

(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原始数据具有不同数量级和计量单位,为了使这些数据具有可比性故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即:

(1)

(2)

式(1)(2)中xi是变量的样本值;是样本均值;n为样本数;s是样本标准差(邓维斌等,2013)。

运用spss19.0软件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命令实现。经标准化的数据以Z开头命名。见表2。

(二)因子分析结果

将F1、F2、F3原始数据分别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利用其中的Factor模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相关性矩阵,兼顾综合特征根大于1和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成分个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3。

通过对表3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对各主成分进行如下解释:

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分析得到一个主成分,由于其特征根为3.903,累计贡献率达到97.587%,故能反映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其主成分1在X1、X2、X3、X4上载荷较高,因此,此因子可以反映各城市目前旅游业发展规模。

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特征根分别为4.675、2.034和1.549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91.757%。其中主成分1在X5、X8、X9、X10、X12和X13上载荷较高,可以反映城市自然环境、道路、医疗卫生以及知识获取等方面情况,即综合反映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主成分2在X6、X11上载荷较高,可以反映城市空气环境和出行交通便捷程度,综合反映城市出行舒适程度;主成分3在X7上载荷较高,可以反映城市绿化程度。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分析得到三个主成分,其特征根分别为4.646、1.294和1.059,累计贡献率达到87.484%。其中主成分1在X14、X18、X19、X20和X21上载荷较高,可以反映城市旅游业资源情况;主成分2在X16上载荷较高,反映旅游人才供给情况;主成分3在X15和X17上载荷较高,可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三)城市旅游竞争力计算

首先,计算标准化正交特征向量矩阵。运用spss软件的Transform模块中的Compute Variable命令,输入公式:

(3)

式中ti为标准化特征向量,ai为因子载荷,λi为因子特征根。

其次进行各主成分的计算。计算公式为:

(4)

式中a为主成分得分,Zx为变量标准化后的矩阵,t为标准化特征向量矩阵。

最后计算各主成分得分,计算公式为:

(5)

式中F为城市旅游竞争力,ai为主成分得分,yi为该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

依据公式(3)-(5)计算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F1=0.97587a1 (6)

F2=0.5194a2+0.22601a3+0.17216a4 (7)

F3=0.58074a5+0.16176a6+0.13234a7 (8)

依据以上公式得到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见表4。

结果分析

(一)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

表4中旅游业规模权重为0.976、旅游业资源权重为0.581、城市基础设施权重为0.519,其余因子的权重均小于0.5,可见该区域中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大的为城市旅游业发展规模、旅游业资源情况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梯度明显

天津市在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力、旅游发展潜力竞争力以及城市旅游竞争力中均位居第一,且其他城市与其得分相比差距较大,表明旅游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势。石家庄、沈阳和济南各项旅游竞争力参差不齐,表明这些城市旅游竞争力优势不明显。呼和浩特和太原市各项竞争力得分均不高,在区域旅游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

(三)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解析

直辖市天津距离北京最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成熟且城市旅游知名度高,只在人才供给和城市绿化环境两个因子得分稍低,其余各因子得分排名均为第一,城市旅游竞争力总得分更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天津市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应着重考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人才的吸引以及城市绿化环境的改善。

石家庄是京津冀都市圈的中心区域城市;交通便利,是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旅游资源丰富,以红色旅游和古文化旅游最为突出。在人才供给、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出行舒适度三个因子得分较高;在旅游规模、城市绿化环境、旅游业资源三个因子得分偏低。表明石家庄目前的旅游业规模不尽如人意,但具备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因素且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上应着重考虑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以及多样化深层次开发、客源市场的拓展、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旅游人才的吸引培养等方面。

沈阳市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旅游规模、城市绿化环境、城市出行舒适度三个因子得分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旅游业资源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三个因子得分偏低。表明沈阳市旅游业规模较大,旅游交通便利,但在产业经济协调化、旅游发展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升沈阳市城市旅游竞争力应着重考虑提升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旅游投资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凸显资源优势和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等方面。

济南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之一,我国多个经济区域的交汇点。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供给、旅游规模、城市绿化环境和旅游业资源五个因子得分偏高,在城市出行舒适度和经济发展两个因子得分偏低,但济南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总体优劣势都不明显。提升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着重考虑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形象、优化旅游产品组合、加强旅游区域合作等方面。

太原地处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结合部,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在城市绿化环境、旅游业资源和人才供给三个因子得分偏高,其余因子得分偏低。表明太原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旅游接待能力良好,旅游业人才资源充足,但在旅游规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升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着重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及优化组合、突出“文化旅游”、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

呼和浩特是我国北方特大城市之一,历史悠久,蒙古族文化、草原景观突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拥有“召城”、“塞外名城”等雅号,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蜚声中外。但“环首都”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中只有城市经济发展得分偏高,其余各因子得分均偏低。表明呼和浩特城市旅游发展存在诸多制约,提升其城市旅游竞争力应着重考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开发、凸显少数民族风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环境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方法林,尹立杰,张郴.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1)

2.N.Gooroochurn,petitiveness indicators inthe travel andtourismindustry[J].TourismEconomics,2005(11)

3.史春云,张捷,朱传耿等.基于WTTC数据库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与分析[J].经济地理,2006(02)

4.岳川江,吴章文,郑天翔等.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05)

5.张永峰,杜忠潮.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线10城市旅游竞争力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境,2009(10)

6.钟敬秋,李悦铮,江海旭等.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9)

7.陈晓,李悦铮.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J].经济地理,2008(1)

8.邓维斌,唐兴艳,胡大权等.Spss19统计分析使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59-03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

Butler根据Vernon(1966)产品周期的概念以及经济地理的其他研究成果,在1980年提出了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他认为,一个地方的旅游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个水平,而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演变。他用一条近S型的曲线的变化,来说明不同的发展阶段旅游地的发展状况:有的时候旅游地的来访者处于上升、不断增长;有的时候来访的人数却可能处于下降状态。巴特勒曲线是对旅游地发展周期的高度抽象和理论提炼。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研究的意义和工作基础

一个旅游地所能提供的旅游产品并不是无限的和永久的,而应将其视为一类有限的、并可能是不可更新的资源。正因如此,它们需加以仔细保护和保留。旅游区的开发应保持在某个预先决定的容量的限制范围内,使其潜在的竞争力能得以保持较长的时间 [2]。无论是一处风景区、一座森林公园,还是一个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它们的旅游发展都需要维持或增进区域旅游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来源就是其自身所能提供的各种旅游产品的发展。为了防止旅游地的衰落,一个城市旅游地必须为延长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作种种努力,或者提早进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旅游开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步入复兴期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够为城市旅游的长期繁荣提供宏观指引,有助于旅游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有助于旅游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3],将是旅游理论应用于产业实践的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然而在国内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中,分析旅游地(景点、景区)的生命周期、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景区开发和规划的文章较多 ,分析景区景点的文献探讨名山、兵马俑、主题公园等风景旅游区及人工开发项目等传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较多,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复杂的旅游目的地进行生命周期特征研究的文章至今尚无一例。

当然,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地非常困难,因为:第一,旅游地生命周期是一个长期的理论概念,是用来分析目的地数百年来的旅游发展的,因此需要很长的历史数据, 而城市旅游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得到普遍重视,因此,关于城市旅游的长期的历史数据是不可得的;第二,只有受外界影响较小,影响因素和条件较为单纯,而且主要的旅游产品和形象、所面向的市场较为单一,即旅游地生命周期几乎可以等同于某一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时,这一理论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然而城市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和市场组成都很复杂,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众多,所以分析起来难度相当大。因此,分析城市这种复杂的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分开不同的产品和市场,分别进行分析。

例如,Haywood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将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组分,即生命周期曲线实际上是由若干不同的细分市场组成的,尽可能将这些细分市场对生命周期的贡献大小区别出来,以确定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并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和完善旅游功能,来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见图1)。而国内余书炜提出了一个双周期模型(见图2),即长周期与短周期相互作用的模型。长周期是指旅游地从起步到最终衰落及消亡的漫长的周期;短周期则是指旅游地在旅游吸引力环境保持未变的一段时期内所历经的周期,它可能完整也可能不完整。在短周期内,旅游地的演进只表现为旅游接待状况的变化。双周期模型的意义在于:短周期将告诫人们旅游地若不做出复兴努力,那么它终将会“中途”衰落下去;长周期则是预示在未到最终衰落及消亡之前,旅游地永远存在着复兴的可能性。 分析一个旅游地发展的短周期可能比分析数百年的长周期更有意义,因为长周期可能会受多个不同产品的发展的影响而不能反映旅游地发展真正的特点。

城市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多样,每种旅游产品可能满足不同方面的城市旅游功能,对城市旅游的贡献各不相同,绝对不能笼统地研究“城市”本身,而需要抓住其中的关键部分,例如,城市旅游的少数主要产品。这是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研究中时必然要完成的基础工作。

当一种曾经的主要产品面临市场老化问题时,至少可以有两种解决战略。第一种可以称为“众星拱月”战略,即在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并得到相对科学的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多个能够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次要旅游产品,从而支持原有主要旅游产品的形象和功能,并巩固整个城市的旅游形象和功能。第二种可以称为“改朝换代”战略,即不断推出新的主要产品,不断形成新的城市旅游热点,而不再勉力维持已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的旅游产品。例如,广东肇庆,当20世纪90年代初鼎湖山的观光游客逐年减少,观光旅游产品面临危机时,注意到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适时推出了以“负离子”保健为主题的新型旅游产品,从而激起了新一轮鼎湖山旅游的热潮。而鼎湖山在整个肇庆城市旅游中的地位非常高,一山当先带动全市,肇庆旅游迎来一次新。

三、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从可行性和研究意义两方面来说,进行城市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演化研究必须抓住以下几点(见下页图3):

第一,根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假设。由于城市旅游研究包括的要素很多,方方面面都包括在一个研究之内是相当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做出假设,使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都单纯化,在这些相应的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第二,选择判定生命周期的指标,是实现生命周期研究的必要条件。关于城市旅游地长期旅游发展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是很难获得的,一般城市,由于旅游业发展的历史短,以及统计方面的原因,可能没有相关数据的历史记录。同时,在城市旅游业有限的数据中,旅游者人次数是较多统计,也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数据。因此,虽然众多学者已经阐述过,单单用旅游者人数这一指标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判断是不科学的,但是,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是不得不选择这一指标。然而,可以预见,随着旅游统计制度和方法的不断完善,旅游统计数据将不断丰富,运用获利能力、人均花费等指标对旅游地的发展阶段进行综合评价将是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城市旅游地来说,其旅游吸引物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由于各因素在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经常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使研究者难于判断城市真实的发展状况。为了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将城市旅游市场分成若干细分市场,将城市旅游产品也细分出若干类,再分析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产生主要作用的是哪些产品,其作用的原理是怎样的。最后将各个产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进行叠加,得出城市旅游地这一综合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当中就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不同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叠加可以得出城市的总的生命周期。此外,在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得的生命周期曲线并不能反映各个产品的变化情况,因此,只有将不同产品分离出来单独研究,从而了解其发展特征再根据这个特征加以调整,对于旅游发展才真正具有意义。

第四,抓住城市特色进行重点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在旅游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不同的旅游产品,只有准确把握这点,认清城市的特色所在,政府在制定城市和旅游发展政策的时候才知道如何保持和强化这一特色,使城市旅游得以持续发展。另外,在对城市中不同产品和市场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在其旅游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什么产品,只有准确把握这点:认清城市的特色所在,政府在制定城市和旅游发政策的时候才知道如何保持和强化这一特色。

第五,解释城市旅游地演化发展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研究城市的生命周期是为了指导城市旅游的发展,因此,仅仅停留在对城市生命周期的曲线进行描述的层面上是不够的,只有找出城市旅游地演化的内部结构,明白各要素作用的机制,了解旅游地产生这一特点的原理,才能根据过去的发展准确的预测未来,从而真正实现生命周期理论在管理和决策中的实践意义。一个城市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即一个城市的内部系统,其间各种组成部分之间必然通过系统内的一些关联而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并且形成一个整体与城市的外部系统之间交流。在分析城市旅游研究时,也就同样需要从城市旅游所处的内外发展环境的整体状况入手,灵活运用系统研究方法,并且始终注意从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Debbage K G,Oligopoly and the resort cycle in the Bahama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 513-527.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熵值法;新疆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2.009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方式。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题,其发展处于竞争性的增长阶段[1]。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表层表现为旅游产品竞争力,操作层表现为旅游企业竞争力,内因层表现为旅游生产竞争力[2]。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构建某一区域范围内部的旅游地域系统,防止同构的无序竞争,优化资源资金人力配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都有重要意义[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提升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对外开放程度及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未能有效地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事实上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并不均衡。对新疆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无论是对各城市自身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对自治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14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旨在通过对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测评及分析找出形成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新疆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一、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获得准确客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国外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竞争力模型与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相关实证研究也迅速增加[4-6],比如,Larry等构建了韩国和澳大利亚国家旅游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7]。国内学者大多从影响竞争力因素构建指标体系进行求值,也有学者从旅游空间场角度分析,比如,黄耀丽和李凡等对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分析[9];刘中艳等设置旅游运营业绩、旅游资源及交通条件、旅游服务人员及设施、旅游环力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8];周礼和蒋金亮设置城市发展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和支持竞争力3个指标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异进行了境基础4项指标对湖南省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评价[10]。已有研究成果的指标体系,为了获取丰富的指标,涉猎广泛,但设置繁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过大或者指标的鉴别能力不够强。

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疆14个主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出发,通过三级指标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该体系分为3层,一级指标层(A),即最终评价结果,反映城市旅游竞争力;二级指标层(B),包括城市旅游竞争力细化的5个因素指标;三级指标层(C),即对二级因素指标的进一步细化,是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具体因素指标,包括24个因素指标。

二、新疆14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

(一)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口约2264.3万人,人均GDP约为37181元,区内拥有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截止2015年,新疆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5A级景区8个。2013年,全自治区共接待外国旅游人数1479467人,比上年增长8.5%。实现旅游总收入673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3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旅游外汇收入585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由此可见,新疆旅游发展态势十分好。但是,目前新疆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国还处于初级水平,主要表现在2013年新疆国内旅游收入仅占全国的2.43%;入境旅游收入占全国的1.13%。并且,新疆与国内一些旅游发达省份在旅游各项经济指标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

因此,如何把新疆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进而全面提升新疆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是当前新疆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选取新疆的14个主要城市,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阿克苏、喀什、和田、塔城、阿勒泰、昌吉、伊宁、博乐、库尔勒、阿图什,进行旅游竞争力分析。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新疆统计年鉴》、各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新疆旅游局最新公布的数据。

2.研究方法。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多通过构建模型、结构方程、GRA分析法等进行分析[12-14],国内学者多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专家打分法、熵值法[15]、层次分析法[16]、因子分析法[17]、灰色关联分析法[10]等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熵值法结合评价指标的固有属性判断指标效用价值,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影响程度确定指标权重值,相对变化程度较大的指标赋予较大权重,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偏差。信息熵值越高,表示系统结构越均衡,差异越小,或者变化越慢;反之,信息熵值越低,系统结构越波动,差异越大,或者变化越快。因此,根据熵值大小,即不同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计算其权重,最后根据确定的权重计算最终评价值。主要步骤如下:

①数据标准化处理;

②计算第i市第j项评价指标值的比重:

③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的熵值:

,其中, , ,

④冗余度计算:

⑤指标权重计算:

⑥综合评价得分:

式中: 为新疆第i市第j项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归一化值; 为评价指标初始值,其中m评价单位数,n为指标数,分别为29个地级市和40项指标; 为第i评价单元第j项评价指标值的比重; 为第j项评价指标熵值; 为冗余度; 为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值; 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得分。

三、研究结果

(一)旅游竞争力排序及其竞争力驱动类型

通过熵值法对表1中给出的指标确定权重值(如表3),然后计算出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序(如表4)。

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就是旅游资源。在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竞争环境下,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部分地决定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大小[18]。从表4可以看出,新疆14个主要城市中,伊宁、阿勒泰,拥有一批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竞争力上的得分较高,所以其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相比而言,其他城市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得分较低,因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排名较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虽然旅游资源竞争力分数偏低,但是因其他项指标得分遥遥领先,排名第一。所以新疆目前旅游竞争力驱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旅游资源驱动型、综合竞争力比较强的城市,仅有乌鲁木齐一座城市,另一类是其他13座城市,均属于旅游资源驱动型。

(二)新疆14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分析

根据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把新疆14个主要城市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旅游竞争力强势型,即综合得分≥20分;旅游竞争力优势型,即10≤综合得分

1.旅游竞争力强势型。乌鲁木齐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远高于自治区内其他城市,属于旅游竞争力的第一层次,旅游竞争力强势型。从表4可以看到,虽然乌鲁木齐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得分仅为1.18376,排名第六,但是作为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社会支持力均比其他的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旅游基础设施属于旅游供给的一部分,如果旅游供给满足不了旅游需求是不能够吸引游客的。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为5.51820,远远高于其他13个城市,这种绝对的优势是乌鲁木齐属于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强势型的重要原因。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必将会带动乌鲁木齐市以及全新疆旅游的发展。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也是自治区内唯一的大城市,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推断,乌鲁木齐未来在带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必将发挥重要地位。

图1 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梯度差异特征

2.旅游竞争力优势型。伊宁、阿勒泰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5.17219和11.33692,表现出比较高的竞争力,属于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第二层次。这2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明显高于旅游竞争力强势型城市乌鲁木齐,说明这2个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其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称之为旅游竞争力优势型。伊宁有1个5A级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四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勒泰有2个5A级景区、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1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旅游资源竞争力得分高直接影响到这2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因此不同的旅游资源竞争力是形成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这2个城市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2个城市的旅行社总数、星级宾馆总数占全自治区的比重分别为17.45%、24.46%;在旅游发展竞争力上,这2个城市也具有绝对的优势,2013年伊宁市和阿勒泰市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占全自治区的比重为63.12%、18.55%,因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是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旅游环境支持力方面,这2个城市也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阿勒泰市的旅游环境支持力得分为1.64881,而其余城市均小于1分,阿勒泰的旅游环境支持力为其旅游竞争力得到高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这两个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新疆要想实现把旅游业建成自治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就必须要协调发展旅游竞争力优势型城市。

3.旅游竞争力潜力型。库尔勒、昌吉、阿克苏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分别为8.97174、6.65002、5.77582,这3个城市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都略低于前面城市,整体上落后一个层次。表明,这三个城市旅游正在发展中,因此称之为旅游竞争力潜力型。3个城市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并不亚于旅游竞争力优势型城市伊宁和阿勒泰,但是其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旅游发展竞争力没有优势;3个城市的社会支持力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2013年库尔勒、昌吉、阿克苏三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的比重为28.8%、22.76%、22.13%。坚实的经济基础可以促进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集聚效应并最终对旅游业产生积极的影响[19],旅游的发展需要经济实力作支撑,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旅游竞争力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导致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社会支持力存在差异。3个城市的旅游环境支持力均处于中等地位。因此,这3个城市,在未来发展旅游业时候要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特色。那样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4.旅游竞争力待开发型。喀什、克拉玛依、哈密、吐鲁番等8个城市的综合分数较旅游竞争力潜力型更低,属于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第四个层次,旅游竞争力待开发型。如表4所示,8个城市的各项指标得分都较低,处于劣势,特别是克拉玛依,完全没有旅游资源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社会支持力来支撑其得分。而其他几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又缺乏社会支持力。但总的来看,这8个城市的旅游环境支持力的得分较高,目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其旅游发展。旅游环境支持力的差异,必然引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化。因此,旅游环境支持力的差异是导致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原因之一。总之,这8个城市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容乐观,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8个城市应发挥本城市的优势,突出特色,并合理加大投资,进行适度开发,才能取得适当的发展。

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新疆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并可以将其划分为旅游竞争力强势型、优势型、潜力型和待开发型四类,并从中发现,各个城市在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社会支持力和旅游环境支持力方面的差异,是导致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梯度差异的原因。

四、结论、建议和展望

(一)结论

1. 通过对新疆14个主要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熵值法分析,发现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总体水平偏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远远领先自治区内其他城市,综合得分与第二位的伊宁差13.16584,与最后一位的阿图什差26.98415。综合而言,新疆14个主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呈现显著的梯度差异。

2. 依据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可以将新疆城市旅游竞争力划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旅游竞争力强势型、旅游竞争力优势型、旅游竞争力潜力型、旅游竞争力待开发型。

3. 新疆14个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存在显著的差异,虽然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社会支持力和旅游环境支持力五个方面均存在差异,但主要是综合分为两类,一是非旅游资源驱动型,即五个方面都比较强的乌鲁木齐,其旅游综合竞争力强;另一类是旅游资源驱动型。说明除乌鲁木齐外,其他13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待于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力和旅游社会支持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二)建议

根据形成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的五个原因,新疆城市应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对于属于旅游竞争力优势型的伊宁和阿勒泰,应该着重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有品位的旅游资源,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战略和规划,努力提高其接待能力、发展竞争力和社会支持力。对于旅游竞争力待开发型,则需要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和地理位置的特征,开发出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同时提高旅游综合形象。同时,应加强新疆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使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得到有力的提升,进而提高新疆旅游综合竞争力。

(三)不足和展望

对于新疆旅游竞争力研究,应从区域整体层面和城市个体层面分别分析,在确定研究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既要注重研究区域内部城市之间横向比较,同时又要实现研究区域在不同时段的纵向比较,以此分析旅游业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新疆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是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社会支持力和旅游环境支持力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而且还要重点考虑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本文关于新疆旅游竞争力及空间差异特征分析,从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和社会及环境支持等指标出发,没有涉及到旅客自身行为、城市旅游满意度、出行地和目的地等因素,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将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姣飞. 湖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_彭姣飞[J]. 城市问题, 2013, (6): 57-61.

[2]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 旅游学刊, 2003, (3): 39-42.

[3]王淑华. 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_王淑华[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3):88-92.

[4]张河清,何奕霏,田晓辉. 广东省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9): 172-176.

[5]傅云新,胡兵,王烨. 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J]. 经济地理, 2012, (6): 144-149.

[6]曹芳东,黄震方,吴江,等. 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时空格局演化及其结构合理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 (8): 944-950.

[7]Larry. Competitive potential of tourism in destina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0(3): 720-740.

[8]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 地理研究, 2006, (4): 730-740.

[9]周礼,蒋金亮.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_周礼[J]. 经济地理, 2015, (1): 173-179.

[10]刘中艳,罗琼. 省域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_以湖南省为例_刘中艳[J]. 经济地理, 2015, (4): 186-192.

[11]周常春,保继刚. 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 78-83.

[12]Philip P.W. Wong. The influence of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on customer 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Management,2015 , 5(12): 24-32.

[13]Hong Zhang.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TOPSIS amp information entropy A ca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J] . Tourism Management, 2011,32:443-451.

[14]Elena-Aurelia Botezat. Stimulating the Potential of Loc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etitiveness in Romanian Tourism [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3:1256-1261. [15] 安传艳. 基于熵权法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 102-108.

[16]王丽. 基于AHP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_王丽[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4): 105-108.

[17]李松柏. 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2): 180-186.

[18]马勇,肖智磊.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J]. 旅游科学, 2008, (5): 7-11.

[19]吴冰,马耀峰,高楠. 基于Theil指数的陕西入境旅游经济区域时空差异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7): 186-191.

Evaluation Study of Urba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idence from Xinjiang

ZHANG Shufang1; HAN Chunxian2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2.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China)

第11篇

摘要: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是推动国内旅游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为揭示其对国内旅游的影响,对2001—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人均收入与城市化促进居民出游率增长,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城市化率每提高1百分点,出游率分别增加2.877,2.388百分点;(2)人均收入与城市化促进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增长,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分别增加28.848,25.621元;(3)将30个省份划分为区域,构建了两组18个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在各大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此外,陕西和甘肃因资源丰富,位置优越,居民出游率较高,人均旅游花费较低,此为地理环境带来的外部溢出效应。

关键词:

人均GDP;城市化;国内旅游;区域;地理溢出

0引言

2000—2015年,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两大主要变化:一是经济快速增长,GDP从9.9万亿元增长到67.67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38%,人均GDP从7858元增长到52000元,年均增长率达15.65%;二是城市化加快发展,城市化率从36.22%增长到56.10%,年均增加3.4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通过增加居民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促进国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推进旅游业发展。魏小安等1993年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人均收入决定论,即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美元时,人们便产生国内旅游的愿望[1],并且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人均收入达1000美元之后,旅游便迅速地朝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2]。孙根年运用截面数据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支付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国际旅游支付能力划分为不同等级[3];宋咏梅等对我国39个大城市居民的旅游购买能力进行分析,统计了游客的人均花费、居民的出游率和旅游支付的分布特征[4];孙根年等选取景区资源丰度、人口、人均GDP、城市化以及受教育水平、交通密度等因素,建立了国内客流量的预测模型[5],又从城市和农村两大地域单元角度构建了收入驱动的居民国内旅游模型[6]。谷慧敏等[7]、刘文彬[8]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居民收入对国内旅游有正影响。张凌云等分析了日本和美国居民出国旅游需求与花费和人均GDP的关系[9-10]。上述研究表明人均GDP是居民产生旅游需求的驱动力。关于城市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侧重于研究旅游业对城市化的影响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如P.Mullins最早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11]。J.Hannigan提出旅游业促进城市化发展是后现代城市最具活力的展现形式[12]。国内学者陆林等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指出它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13]。黄震方[14]、王冬萍等[15]、麻学锋等[16]分别分析了长三角、吐鲁番、张家界的旅游城市化问题。李东和等论述了旅游业和黄山市之间的关系,认为旅游业需要城市发展的支持,为其提供动力机制[17]。城市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通信、交通、服务以及设施设备[18-20],旅游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21],城市化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税伟等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城市化对郊区的乡村旅游的影响[22]。卿前龙提出,城市化进程中人均收入、闲暇时间增加、地区市场的聚集及扩展、人们休闲手段的提高、休闲观念改变以及城市供给创新实力的提高等,推动了休闲服务产业的发展[23]。徐洁等采用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城市化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旅游的发展不会推动城市化发展,而城市化则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24]。王永刚采用同样方法得出上海的城市化和旅游业二者基本协调发展[25]。杨亚丽等从全国尺度、以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城市化对国内旅游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一种结构性的驱动,并将我国30个省份的城市化率和出游率划分成4个类型[26]。综上可知,目前学术界定性研究较多,定量较少,且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旅游统计口径二元化,诸多研究仅着眼于城市或农村,无法反映全国整体发展水平;数据选取片面化,单方面选用截面或时间序列数据,代表性不强且无法规避伪回归问题;研究视角单向化,仅从经济增长或城市化角度来阐述其与旅游业的关系。本研究拟将城市与农村的数据整合,采用2001—2014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除外)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居民国内旅游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不均,对国内旅游的影响也不同,以省份为单元不能充分区别其差异性,因此以8个区域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概念模型、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概念模型

为了从机理上揭示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图1)。图1显示:①收入决定居民的消费能力。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强,旅游购买力增强,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随之增长。②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高,出游率和人均消费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低,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国民旅游需求增加,促进了国内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③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因此本研究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域进行分析。但各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地理因素是造成其差异的关键因素,即一个区域内各省份旅游资源富集度不同,距离热点旅游区远近不一,旅游区位优越程度相异,其国内旅游的发展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如甘肃距离陕西、四川等旅游大省较近,旅游发展水平高于新疆、青海等地,可视为地理环境的外部溢出效应。因此,引入地理因子这一虚拟变量,区位优越性对国内出游率是正影响,而对人均旅游花费是负影响,因为距离热点地区较近,出游的频次变高,而交通成本却相对较低。④该模型中的国内出游率和人均花费均以总人口为计算基数,即分别为平均出游率和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两者相乘为国内旅游总收入。

1.2数据来源与整合

本研究选取两个维度的基础指标: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方面,以人均GDP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以城市化率指标来反映城市化发展;国内旅游发展方面,由于自治区的数据不具备连续性,且农村居民出游以一日游为主,因此选取中国内地除自治区外的30个省份农村一日游、39个城市居民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指标,所用数据来自2001—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年鉴》。在原始数据的处理上,考虑到城市发展受突发事件影响很小,而旅游发展更容易受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因此订正了特殊年份的旅游数据。需要强调的是,本研究通过农村居民一日游旅游数据和城市旅游数据,计算出我国30个省份居民的平均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具体方法为:先将39个城市的旅游数据转换为30个省份的数据,即按照各个城市所属省份归类,取平均值;再将农村数据和城市数据整合,得到30个省份居民的平均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平均出游率:RTi=RTUi×RUi+RTAi×(1-RUi)。(1)居民人均旅游花费:PC=RTi×TPCi。(2)式中:RTUi为城市居民出游率;RTAi为农村居民出游率;RUi为各省份城市化率;TPCi为各个省份游客的人均旅游花费。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面板数据分析为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构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推动国内旅游发展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4种假设:第一,居民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分别是人均收入、城市化率的函数;第二,居民出游率是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的函数;第三,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是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的函数;第四,个别区域内部由于地理因素差异,在分析时引入地理因子这个虚拟变量,将旅游区位优越的省份地理因子设置为1,相对不优越的设置为0。综上所述,设居民出游率为RT,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为PC,城市化率为RU,人均收入为PI,将3种假设细化成公式。假设1:RT=aRU+δ;RT=aRU+bPI+φ;PC=cRU+ψ;PC=dPI+γ,a,b,c,d,δ,φ,ψ,γ为待求参数。假设2:RT=aRU+bPI+α,a,b,α为待求参数。假设3:PC=cRU+dPI+β,c,d,β为待求参数。假设4:引入地理边缘虚拟变量,设虚拟变量为ε,即:RT=aRU+bPI+eε+α;PC=cRU+dPI+fε+β。其中:a,b,c,d,e,f,α,β均为待求参数。其次,分析人均GDP及城市化率单因素对居民出游率及人均花费的影响,即分别以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为因变量,人均GDP和城市化率作为自变量,利用2001—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4个一元回归模型,验证第一个假设。采用这种类型数据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截面数据相关性较低、时间序列数据较易出现伪回归等弊端,并且能增加样本量,即将30个省份,每个省份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均列入到统计中,每项指标的样本量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420个,使各项指标之间所呈现的规律更加明显。接着将30个省份合并为八第4期冯庆,等:我国区人均GDP及城市化对居民国内旅游的影响•大区域,综合分析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对居民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构建两组18个回归模型,验证前文的其他3个假设。

2人均GDP、城市化对出游率的影响

我国国内旅游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旅游的需求已变成一种刚性需求,加之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迅猛增长。游客出游率反映的是游客的旅游参与程度,而居民平均出游率则反映的是国民的旅游参与程度,因此本研究以计算出的居民平均出游率进行定量分析。

2.1人均GDP对居民出游率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人均GDP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在影响个人收入水平的因素一定时,旅游需求和个人收入之间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27]。为探究其关系,本研究利用2001—2014年30个省份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均GDP与出游率的回归模型并绘制关系图(图2)。回归方程如下:RT=28.77PI+50.858。(3)方程(3)的相关系数R=0.811,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统计量为508.026,自相关检验值(D.W)为0.682,均通过检验,且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2.877百分点。图2表明居民出游率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且散点由内而外越来越稀疏,人均GDP在3000~26000元之间,出游率120%以下散点最为密集,基本上反映了各省份2001—2005年的人均GDP和出游率的发展水平;各省份2006—2014年的人均GDP在26000~42000元之间,出游率在120%~200%之间;人均收入达到42000元以上,出游率200%以上的区域散点较稀疏,主要分布着北京、天津、上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

2.2城市化对居民出游率的影响

2000年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截至到2014年城市化率已达到54.8%,年均增长1.33百分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国内旅游中也存在二元结构,即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方式及生活水平均优于农村,城市居民收入高,出游率高,农村居民收入低,出游率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居民的总出游率提高。为了直观地反映各省份的城市化率和出游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回归模型并绘制散点图(图3)。回归方程如下:RT=2.388RU-4.251。(4)方程(4)的相关系数R=0.677,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统计量为223.700,自相关检验值(D.W)为0.735,均通过检验,且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增加2.388百分点。由图3可知,出游率总体上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导致散点分布差异明显。例如,北京、天津及上海(虚线标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率高,居民出游率高。甘肃、四川、湖南、重庆、陕西及湖北等省份,城市化率在30%~50%之间,而出游率大致在150%~250%之间,这是因为这些省份虽然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但是旅游资源丰富,居民的周边游频率较高。还有部分省份(如黑龙江、吉林),城市化率在50%~60%之间,但出游率却在100%以下,原因在于这些省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居中,但地理位置较偏,出游的交通阻力较大,出游率较低。

2.3人均GDP和城市化对居民出游率的综合影响

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紧密相关,且共同推动居民国内旅游的发展。考虑到30个省份间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将其合并为8个区域进行分析。表1为8个区域及全国城市化率、人均GDP与出游率的回归方程。由表1可知,各区域F在31.879~510.509之间,D.W在0.684~1.793之间,均通过检验,R除全国略低外,其余地区均在0.876以上,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从全国尺度来说,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2.830百分点,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增加0.056百分点,人均GDP对出游率的影响较大,而城市化率则对其影响较小。分区域来说,可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①东北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3.149百分点,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增加7.148百分点,城市化对出游率的作用大于人均GDP的作用。

②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及西南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分别增加1.636,1.545,4.162百分点,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分别增加1.565,2.248,3.093百分点,人均GDP和城市化对居民出游的影响相当。需要强调的是,西南地区内部发展水平亦不一致,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化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因此将重庆市数据剔除。

③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分别增加3.887,5.867百分点,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分别增加0.351,1.789百分点,人均GDP对居民出游的影响大于城市化的影响。

④黄河中游和大西北地区:这两个区域内部差异显著,各省份在旅游发展上不存在一致性,具体表现在陕西是旅游大省,出游率较高,旅游发展水平较高,而山西、河南及内蒙古3个省份则显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旅游发展水平均与陕西有明显差距。甘肃省的出游率明显高于青海、宁夏及新疆,主要因为甘肃省距离中原地区尤其是陕西、四川等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较近,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出行距离较近。因此在分析这两个区域时,要引入地理因子虚拟变量,将陕西、甘肃的地理因子设置为1,其他省份设置为0。另外,新疆由于受自然灾害和特殊事件影响,居民出游较不稳定,波动较大,对整个区域的分析带来干扰,因此,剔除新疆2006年之后的数据。黄河中游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3.410百分点;地理因子对居民出游的影响为正,系数为65.440,说明用地理因子来解释该地区内部的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是较科学的;城市化率系数为负,表明在该地区人均GDP对居民出游影响较大,而城市化影响较小。大西北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7.205百分点,地理因子对居民出游的影响为正,系数为60.798,这是因为越靠近热点旅游地区,居民出游率越高。城市化率系数为负,表明该地区人均GDP对居民出游的影响大于城市化对居民的影响。

3人均GDP、城市化对旅游花费的影响

经济水平以及旅游过程中的旅游产品、交通、食宿等价格是决定旅游发生的基本因素[28]。也就是说收入水平的高低能够决定居民的出游以及出游中的花费,而我国城市居民收入高,旅游花费高,农村居民收入低,旅游花费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和收入均得到增加,旅游总花费随之增长。当游客出游率高于100%时,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高于游客的旅游花费,因此,与游客人均花费相比,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更能反映新时期国内旅游的发展水平。

3.1人均GDP对旅游花费的影响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随之增加。旅游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的高层次消费活动,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才有旅游支付能力。本研究依据2001—2010年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回归模型并绘制了各省份人均GDP与人均旅游花费的散点图(图4)。回归方程为:PC=288.48PI+32.551(5)方程(5)的相关系数R=0.886,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996.820,D.W=0.620,均通过检验,且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8.848元。图4显示两者呈直线相关性,除个别散点外,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旅游花费处于人均GDP30000元以下、人均旅游花费1000元以下的水平。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人均GDP较高,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也较高。因此,这些散点零星分布于该图右上角。

3.2城市化对旅游花费的影响

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标准高于农村,城市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也比农村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居民的旅游总花费提高。为直观反映城市化率与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关系,本研究构建回归模型并绘制散点图(图5)。回归方程如下:PC=25.621RU-596.529。(6)方程(6)的相关系数R=0.792,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F=443.459,D.W=0.771,均通过检验,且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5.621元,两者呈直线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各省份发展有较明显的差异,图5中用虚线圈出来的部分为京津沪3个直辖市的发展情况,城市化率和人均旅游花费均较高。其他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密集,集中在城市化率50%以下、人均旅游花费在1000元以下的水平。

3.3人均GDP和城市化对旅游花费的综合影响

表2为8个区域及全国城市化率、人均GDP与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回归方程。由表2可知,各区域的F统计量在30.914~529.455之间,D.W值在0.629~1.704之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R值均在0.890以上,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从全国尺度来说,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居民的旅游花费增加24.608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增加5.144元,居民收入对旅游花费影响较大。分区域来说,可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①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3.131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4.298元,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对居民旅游花费影响均较大。

②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及黄河中游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分别增加20.117,39.565,43.345,23.334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分别增加9.914,6.184,10.360,6.575元,人均GDP对居民旅游花费的影响远大于城市化的影响。同上,在分析黄河中游地区时引入地理因子,研究发现地理因子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为负,表明距离热点旅游区越近,旅游区位越优越,居民出游成本尤其是交通成本越低。

③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及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减少121.658元,城市化对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为反方向。人均GDP的影响是正向的,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增加63.634元。因为该区域城市化率增长缓慢,而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长对旅游的贡献更大。对西南地区数据的处理与前文一样,剔除了城市化发展较快的重庆市。表2看出,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均对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有正影响,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增加36.899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增加1.201元,该地区人均GDP对居民出游的影响远大于城市化的影响。大西北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增加62.595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减少31.638元,原因在于大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且发展较慢,对人均旅游花费贡献不大,而人均GDP对旅游花费的贡献较大。另外,地理因子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为负,系数为-300.603,再次验证地理因子对人均旅游花费为负影响。

4结论

1)人均收入和城市化促进居民出游率增长。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出游率增加2.877百分点,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增加2.388百分点。其中各个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率高,居民出游率高。人均GDP与出游率的散点分布更规律,大部分省份的发展水平集中在人均GDP3000~26000元、出游率120%以下。

2)人均收入和城市化促进居民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长。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8.848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人均旅游花费增加25.621元。京津沪3个直辖市人均GDP高,城市化率高,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也较高。其他大部分省份发展水平处于人均GDP30000元以下、城市化率50%以下、人均旅游花费1000元以下。

3)通过构建人均收入、城市化率和居民出游率及人均旅游花费的两组18个回归模型,得出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城市化率每增加1百分点,出游率则分别增加2.830,0.056百分点,居民旅游花费分别增加24.608,5.144元。由于区域差异,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对居民出游率和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有差异。

4)除了受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影响外,地理因素对旅游区位优越省份居民的出游率有正影响,对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有负影响,如陕西、甘肃在本区域内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距热点旅游区较近,其出游率远高于其他省份,而人均旅游花费却相对较低,此为地理环境带来的外部溢出效应;东北和大西北地区居民人均旅游花费主要受人均GDP的驱动。

参考文献:

[1]魏小安,冯宗苏.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2]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41-142.

[3]孙根年.国际旅游支付方程、支付等级与旅游偏好[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1):50-54.

[4]宋咏梅,孙根年.中国城市居民旅游购买能力统计分析[J].城市问题,2006(2):54-58.

[5]孙根年,韩亚芬.基于自主特征中国省际国内旅游预测模型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81-98.

[6]孙根年,薛佳.收入驱动的居民国内旅游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5):13-16.

[7]谷慧敏,伍春来.中国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3,18(2):19-23.

[8]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0):92-93.

[9]张凌云,房蕊.日本出国旅游需求与人均GDP关系实证研究———兼议对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启示[J].旅游科学,2011,25(3):24-34.

[10]张凌云,谭剑.美国出国旅游消费与人均GDP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8-13.

[13]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741-749.

[14]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三角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5):53-57.

[15]王冬萍,阎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118-122.

[16]麻学锋,孙根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3):36-42.

[17]李东和,吴晨,汪燕.黄山市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关系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69-73.

[18]冯庆,孙根年.品牌旅游城市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形成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85-90.

[19]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22]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城市化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89-92.

[23]卿前龙.城市化与休闲服务业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89-92.

[24]徐洁,华钢,.城市化水平与旅游发展之关系初探———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序列动态计量分析[J].人文地理,2010,25(2):85-90.

[25]王永刚.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计量研究[J].华东经济与管理,2012,26(7):1-5.

[26]杨亚丽,孙根年.城市化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动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7):169-175.

[2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3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28]高卫国.关于旅游空间格局与旅游区位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1,3(27):36-38.

[39]孙斌栋,魏旭红.上海都市区就业-人口空间结构演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4,69(6):747-758.

第12篇

一、引言

2012年中国科学院的《2012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万。随着城市文明逐步走上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地位,“城市美”也开始进入人们的欣赏视线。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各地区争相加入发展城市旅游行列,而衡量旅游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可进入性。这使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迅速蔓延,不断拉近城市间的距离,譬如我国火车自1996年已进行了六次提速,第六次提速运用入新技术,开通了动车组,目前又进入高铁时代以满足人们快速出行的需求。但是高铁来临是否真正为城市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值得商榷。

二、研究背景

在19世纪以前,旅游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多以旅行家活动为主导因素。由于个人出行频率较低,影响范围有限,所以旅游发展进程相对缓慢。19世纪以后,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交通技术成为主导,开始推动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铁路运输的出现使旅行活动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为大众旅游、全民旅游时代到来奠定了重要基础。旅游业和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发生巨大变化。

学界持普遍态度的是现代旅游是背离城市而产生的。但是1841年7月5日由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火车团体旅游被认为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这次团体旅游的目的地是洛兹伯勒――一座城市。由此反映出城市旅游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城市往往是旅游交通中转枢纽或终点站。有力地证明了城市旅游与交通发展紧密联系。城市是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决定其必需是交通枢纽和服务设施集群地,也是旅游业中不可忽视的领域。但是对城市旅游现象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城市旅游自身的发展,最早提及这一点是到1965年(《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如今城市旅游功能方面集中于强调扩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途径和城市内部规划。

三、研究意义

由于旅游行为的扩大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且这种扩大由交通方式主导,所以如何削减负面影响也要回到交通方面来考虑。衡量旅游交通的发达程度除游客运输效率这一重要指标外,同时也应该期望其成为有效手段以达到旅游行为生态化,旅游地建设可持续化的目的。

目前对于旅游交通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以下讨论主要基于关宏志对旅游交通的广义界定,即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人、物、思想及信息的空间移动,他探讨的对象包括人、物、思想及信息。

四、研究内容

(一)交通无节制发展使商业旅游区泛滥

“市”本身是一种交易场所,开放城市首先强化的一定是商业性。以商业性质为根底发展起来的城市文化,以“海派”――上海文化为代表。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且对自身定位明确,198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都市旅游”的概念。在追逐经济利益的浪潮中,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借助自身优势平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至经济繁荣深化当地旅游资源――上海情调。但是这种模式很难套用在其他城市上。譬如传统的山西晋商文化就在近现代交通要道的转变中由辉煌走向没落,形成大院文化的古建筑观赏资源。而其他一些城市的经济实力较上海大为薄弱,准入门槛低,吸引大批资质一般的企业充斥于城市景区当中,既难以形成特色资源并且降低景区品质。

不能否认交通便利是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起来的先决条件,但是当交通发展到足够满足人们较高的出行要求时,继续单一提高速度和运载力只是对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强调。使城市被滥俗的商业信息充斥,旅游空间、休闲空间统一商化,降低旅游体验质量。

(二)交通快速发展降低城市辨识度

吴良镛教授在《城市美的创造中》提出了美好城市的要素,其中之一是私密感,也就是说城市里的社区建设要保证居民有安全感、安静感。城市由“城市人”组成,所以城市需求也要从人的需求方面来考虑。如果说旅游环境类似于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66)所说的他者空间,站在城市本身的角度,就是城市的自我空间。

城市文化需要在自我空间中积累,城市旅游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文化的差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是在各自迥异的背景环境,经过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与思考后孕育而成。城市间过度开放使远程距离持续进化,打破了必要的时空隔离,各类文化会不可避免地趋向一致。

无论城市规模大小都要形成独有的城市符号,让游客强烈地感受到城市间的异质性。丧失城市文化不仅使城市居民失去了精神归属,也等于掠夺了城市旅游资源。现代城市旅游大多基于对本土文化的消耗,继续着力外部交通建设只会加速消耗与同化,提高区域旅游吸引物集群效应同时加剧区域竞争。在经过互相模仿、整体化、集群化的盲目竞争后,城市最终还是会回归各自的特点,走特色发展道路。因此,必须及早从旅游资源异质化、旅游产品多样化寻找突破点、增强距离感以减弱“旅游化”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交通建设与城市旅游定位相关

交通发展关系到旅游城市的品牌定位,因为交通具有控制游客结构和数量的功能,比如城市有无飞机场和飞机场规模大小等对于远程游客的数量、周期影响较大;如果城市主打周末休闲旅游产品,应该着重发展短途交通;如果定位于长期度假,旅游地就不应位于交通枢纽,保持其宁静氛围是必要的。从景区规划游客容量时,就要联系到城市交通所能接待的游客量,节假日的游客流量,游客来源,游客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消费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协调发展城市外部交通,避免景区拥堵、资源浪费以及上述城市问题。将交通建设与旅游定位相联系,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加强品牌效应。

五、结论

基于旅游心理的研究指出快捷是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服务的要求,但是一味求快反而会缩小旅游发展空间。随着“慢旅游”概念的出现,更加证明快捷不是必须要求。在旅游体验上要适度让游客产生“远道而来”的感觉,使旅游者意识到由“主人”成为“客人”的身份转变。在交通服务上创造旅途中的享受、追求准时应成为旅游服务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