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2: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教育
2011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始之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民生工程,把2011年定为创业就业服务年。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教育体制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的势头没有改变,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在这种背景下,掌握大学毕业生就业思想,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惑,促进大学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就业结构和职位需求标准迅速变化,紧随市场的就业指导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已从传统的职业选择转变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架。面对这种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既是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的航标,又是开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趋势,对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进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
1.社会逐渐关注大学生就业指导。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和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完善,政府、学校和社会已搭建了就业服务指导平台,逐渐形成了人人重视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就业咨询及服务指导。高等学校既承担了培育职能,又承担了推销功能,视大学生就业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了就业指导机构。充实了人员队伍,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融入就业思想教育。
2.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逐步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和适用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多学科知识背景,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咨询技巧,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才能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科学规范地发展。除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外,还应该加强学生导师的就业指导培训,通过专门的就业辅导材料和有针对性的导师专场就业辅导讲座,灌输就业市场化观念,借助各种载体将就业理念贯穿到学生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3.就业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收集就业信息,对就业信息进行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摄取广泛的就业信息是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一是多渠道建立就业信息资源。主要通过用人单位的来访、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网络和新闻媒体的招聘信息、校友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教职员工利用学术影响拓展的就业信息、借助社会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等方式,扩大就业信息资源。二是畅通就业信息传播途径。通过报刊杂志、光盘以及各种网站等编辑就业刊物和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有关就业的最新信息、知识讲座、招聘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就业新动向,实现无缝隙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三是建立交互型信息共享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纷纷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网站,网站内容涉及信息、职业测试、政策法规等就业指导内容,形成了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就业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网上信息查询、网上指导、网上招聘服务。
4.创业教育氛围逐步形成。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日渐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就学期间培养创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才能从被动的求职者变为主动的创业者,从毕业后寻找工作转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工作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毕业生加盟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激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大学生“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意识教育,又包括择业观念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三观”教育。大学生“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问题。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大学生就业观和成才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学生的时代要求,正确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科学看待就业、有效分析就业、科学实施就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2.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就是从业人员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它是衡量从业者的职业态度、行为表现的基本标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观念、态度、技能和作风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否具备有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可以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上直接得到体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又包括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勤劳节俭等良好的职业素质,确保大学生就业后身体力行,迅速适应本行业的职业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3.就业意识教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已成为影响不少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面对就业无动于衷、挑三拣四,“等、靠、要”思想严重,就业意识淡漠,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总是把就业寄
希望于学校,或是等待父母、亲友的帮助,或坐等学校举办双选会,缺乏大胆融入社会、主动投入市场的就业意识。也有一些大学生一谈到“就业”就是“烦心事”,回避就业,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的心理。同时,缺乏就业规划,毫无艰苦朴素准备,对就业抱有幻想。因此,利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社会和自身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就业意愿、目标,树立服务基层的就业意识,利用实习实践活动推进就业的就业意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就业的就业意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围绕就业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
4.择业观念教育。择业观念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大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个人特长和志趣,选择最能展现自身潜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岗位。决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考虑的仍是地域选择、薪酬高低、环境优劣和单位性质,特别担心自己“一锤定音”在基层一干就是几十年,终身不能流动,所以很多毕业生瞄准的是大城市、高薪酬、公务员。这种不切实际、一味攀高的观念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因此,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就是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事业与金钱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风险观、就业竞争观、就业“大众化”的观念。
5.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又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针对当前大学生“注水简历”“伪造证书”“随意违约”“虚假宣传”等就业行为,要教育大学生缺失诚信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社会的支持,也就失去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机遇。大学生择业就业必须信守承诺,认真履行就业过程中规范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自觉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践行诚信、倡导诚信,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言必信、行必果,树立良好诚信意识,充分认识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要在诚信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的职业。坚定不移地走诚信就业之路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
6.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中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压力。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困惑,畏惧就业,有的孤芳自赏,偏执自傲;有的缺乏信心,犹豫不决;有的缺乏主见,无所适从。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和压力,必须运用心理继康教育来加以疏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依赖和自卑心理,提高认知水平,引导他们审时度势,正确对待挫折,有效评价自己。保持健康向上情绪,在求职择业时消除市场经济对就业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影响,增强自信,扬长避短,大胆接受社会挑战,积极参与竞争,提高自我涮适和心理干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载体。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关系到学校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学校发展建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最终成效。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鲜明体现了教育具有的共性特征。
1.专业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面对不断激变的就业市场,既对教育者教育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又对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专业性强、内容广泛,而且涉及宽泛的学科知识和多学科背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它代表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趋势。专业性指导包括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和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的专业化。队伍素质是就业指导专业化的关键所在,既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政策敏锐性。具体工作中,要把塑造人视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理念,把大学生作为能动的、具有发展性的主体来教育引导,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学生内心想法,营造开放、互动的师生氛围,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评估把握自我。不断健全人格,从而使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
2.导向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成才观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清教育对象,针对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宣讲就业政策,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就业政策导向选择岗位。维护就业秩序。每一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加强思想引导,帮助他们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形势以及宏观就业形势,以校友先进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其开展思想导航,引导他们树立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志向,在服务基层、推动基层一线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现行以市场导向为价值取向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能否及时了解、掌握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准确分析就业形势,是决定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政策引导和咨询。能使每位大学生明确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3.时效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指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业阶段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解决大学生学习阶段、就业期间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必须紧紧围绕他们的就业实际问题和困难开展,及时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心理和思想问题。再则,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用人单位改变了原有的选人方式,出现了选材时间前移现象。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定就业单位,容易造成思想情绪不稳定和生理心理问题堆积。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及时开展针对性强、实际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大学生就业事关大学生自身利益。又关乎国家稳定大局,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过程中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行为引导等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好、实现好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大学生正常的就业秩序,维护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蔡楚元.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探析及责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2]彭拴莲.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论坛,2008(3).
[3]郝宁.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4]邵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
[5]王宏.调适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策略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
[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就业;影响;德尔菲法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2]刘艳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就业指导课时效性建设[J].出国与就业教育研究,2010(8):12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境 政策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大学生就业困境到底是什么状况。众说纷纭。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方面缺乏经验,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故以下作者试图从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看法。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分阶段、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和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1、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1949年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虽然这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日益深化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2、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自都得到提升,开始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3、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2002年以前是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照这一文件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改为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
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之下,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就业也遭受严重冲击,其政府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也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通过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学生就业困境。
1、美国
美国政府注意从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和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首先,在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方面。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鼓励创业。美国的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简洁,等待时间短,所需支付费用低。相对中国,在美国创立企业容易。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哈佛商学院“创业精神管理学”必修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更是有多门创业相关课程,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也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金融危机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投资计划为大学生创设就业岗位。其次,在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方面。除了增加就业岗位外,对大学生开展更多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应对工作的需要,也是美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再次,在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方面。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以利他们根据有效信息和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汇总就业信息,作为政府决策和大学生个人择业的参考依据。
2、日本
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许多专门措施针对毕业生。如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等,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日本的负责机构是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协同工作的主要是经济产业省。在制度建设方面,日本政府除设立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紧急雇佣对策本部外,还联合学生综合支援中心、经济联合团体等NGO,制定了《紧急雇佣对策》、《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学校教育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一系列法规。
和中国比较日本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从政策性质看,我国出台的政策多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下发,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缺乏强制力;保障水平低且碎片化,多机构出台的若干政策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从政策体系看,我国的政策制定体系上缺乏相应的评估体制,缺乏有效的反馈验证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和纠正。日本自2001年起,以各省府为对象,从国民视角出发,全面实施并同时公布评估方法、时间和人员,发表的评估结果包括政策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改善对策、实绩评估、事业评估、规制评估、综合评估等方面,我国应大力借鉴。
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大学生就业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些国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许多做法很有借鉴意义,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可以启示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首先需要高度重视主管机构的协作,多措并举,化解结构性失业难题。其次,需要以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引导、确保大学生的就业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情、就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就业举措并不可取。我们只有具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与机遇,辩证地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才能较好地应对当前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危机。
参考文献:
[1]黄春梅.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求实,2005,(4):72-75.
[2]向志容,颜蕾.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就业状况、政策调整及其启示[J].南方金融,2009,(9):38-4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内涵 就业能力结构 再思考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压力,更恶化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和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协调是最主要的原因。2013年的麦肯锡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希望的毕业生表现和实际的毕业生表现不相互匹配,在接受麦肯锡调查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曾难以找到高技能人才,61%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没有进行基本的就业训练,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①
为此,如何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合理地界定就业能力及其结构。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和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以及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大学生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和就业结构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研究
20世纪初,英国首先出现了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它最初是针对具有劳动能力工人的可雇佣性进行定义的,后来慢慢扩展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针对就业能力概念,一些国际组织做了相关界定,如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劳动者获得和保持职业机会,并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提升以及应对职业变化的能力。
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二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Harvey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在工作岗位取得成功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
国内界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根据所处的视角不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从实现就业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发现、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该能力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第二类是从雇主的视角以满足雇主需求为目的就业能力的界定。有的学者沿用西方学者的概念,将其称为可雇用性;有的使用就业胜任力这一术语,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有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获取和胜任职业的心理行为条件。第三类是从大学生就业质量或者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要求并培养他们在走出校门、进入职场时具备全面的素质与能力固然好,但并不现实。过于全面和宽泛地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容易导致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抓不住重点。同时,有的研究仅从某个学科视角来进行界定又有些偏颇。
因此,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以尽可能符合现实的需要为前提,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和供求结构性失衡的主要矛盾,将大学生就业能力集中于那些能够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自己满意工作,且同时满足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表1所示。
表1: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根据各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代表性的成果见表2所示。
表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在国外已有研究中,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美国劳工部、Mel Fugate的“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②、York and Knight的USEM模型、Dacre Pool & Sewell的Career EDGE模型是相对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结构模型。其中大多数模型更关注工作情境中个体的就业能力而非大学毕业生,两个对象本身在素质、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适合职场人的能力结构不能直接、完全地应用到大学生毕业生身上。并且,基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国外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建立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国内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展开的,有的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的是对国内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教师等对象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并因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以及选择的样本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且各自都有自己成立的理由和可行性。③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素质能力不能满足职业(或岗位,或者雇主)的要求。因此,在设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还是应该重点突出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
北京地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新变化。根据前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还是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都应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为依据,需要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同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共同要求。为此,笔者对北京地区2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或招聘主管(20人)、职能部门经理(或资深员工)(10人)、毕业后工作1年和工作3年以上的毕业生(10人)进行了访谈,被访谈的企业涉及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9家)、外资企业(2家)、事业单位(5家)四类。访谈主要围绕“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就业岗位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最关注的能力是哪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及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能力上面主要的缺失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依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基本素养并重,但三者相比,更看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其次是学生掌握的技能。④同时,被访者认为不能完全忽略“知识”这一要素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地位。技能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者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目前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以及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的弊端与不足,决定了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不可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⑤但是,专业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入职后的岗位培训等方式逐渐获得,而通用技能培养起来相对于专业技能则更难,是学生长期学习后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基于这样的现实,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通用技能。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当前,90后毕业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他们在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物的态度、做事的方式等方面都与80后、70后毕业生有较大差距。⑥访谈中很多被访者反映90后毕业生“很难管理”,他们普遍善于要求和索取,缺乏耐心和忍耐力,抗压能力也较差。岗位工作迫切需要毕业生具备责任心、吃苦耐劳(敬业)、踏实、乐观向上,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等。这些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最看重的能力要素。
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被访者普遍认为,性格好的毕业生与性格不好的毕业生相比,往往具有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能够较容易地融入工作,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工作岗位所特别需要的。⑦他们在挑选毕业生时也会以性格作为录用的标准之一。在心理学上,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特征,是不能以“好”或“不好”来评价的。人们所说的“好性格”、“坏性格”实际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给出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亦是如此。所以,虽然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将性格直接作为一个衡量维度,可以将能够体现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如对待事物的态度,包括是否乐观向上、是否有竞争意识、是否具有自我心理调试的能力、是否具有抗压能力等,放到基本素养这一维度中去间接衡量。
综合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上述调查访谈的发现,应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重新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应重点体现岗位需求和就业质量。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他们愿意从事的工作的要求,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助其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应主要考虑的方面。根据胜任力理论,胜任力是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要素的总和,其包含一组针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的要素,具体包含完成特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特征,这正好与我们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一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是要从岗位胜任力的视角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不等同于胜任力理论中的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是否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取得高绩效进行分析的一个概念,主要对人的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对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和能力的差异进行识别。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对大学毕业生获取职业和维持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分析,特指潜在的就业能力。
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从岗位胜任力的角度,以大学生就业结果、质量,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会更合理,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构建体现岗位需求,且具有核心性、通用性和普适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一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应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为依据。既然上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是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基础的,那么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也应体现岗位需求。还有就是,岗位不同,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能试图建立一套包含所有岗位的、所有能力要求的就业能力架构,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岗位要求之间的差异性抽象掉,用各岗位对就业者相对统一的要求来构建就业能力的结构,而这些相对统一的要求是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这样的就业能力结构既有普适性,也具有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设计具体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能力指的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从横向上来说和所有的行业都有关系,从纵向上来说是和所有职位有关的能力,这样的能力结构才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集中体现不同岗位的共同的、核心的要求。具体地,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已有成果,尤其是最有影响力的关于个人工作能力(或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即前面论述过的几个国际组织所得出的能力指标体系,如ASTD、SCANS等,这些组织研究出的能力构成标准是非常具体的,也比较容易识别,还很好操作。同时还要和现实的要求相结合,提炼岗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共同核心要求。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应通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同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持久性、时代性的,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无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的不同而变化,还需进行持续性研究和适度调整。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注释】
①[美]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郭瑞卿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0~28页。
②Mel Fugate, Angelo J. Kinicki and 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 A Psycho- 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 14~15.
③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年,第43~67页。
④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87~95页。
⑤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52~54页。
⑥⑦杨河清,韩飞雪:“关注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行为―对北京市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1期,第87~91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46-03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在谋求职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机与需求,思考与决策,社会竞争适应力,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品质,是在就业环境的熏陶下,个体经过不断的修养、逐步内化出的一种心理结果。
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成功性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而言,其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健康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才能促进女毕业生正确择业,主动适应,谋求发展;而不健全的就业心理素质,则会影响她们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历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和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存在,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恐惧、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不稳定、意气用事、感情脆弱、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不健全的就业心理素质。因此,针对以上状况,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其就业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完善,使女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展现自我,提升就业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后带动了心理素质的研究,至今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虽然以中学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专门针对就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则较少,特别是集中于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这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素质的专门探讨则更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的理论探讨方面,尚无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和研究机构对影响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中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必备的除岗位所要求的特殊的专业技能以外的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它是大学生获取和胜任相关工作的心理行为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就业能力与职业相关,是大学生能否获取工作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衡量标准,它不同于技术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特质,不是指具体的工作特征,它不随着行业类型、工作层次和企业规模的改变而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研究。
Fugate(2003)研究表明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成功的适应工作环境并作出有利于组织的工作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失业的可能性较小。李颖(2005)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显著的影响就业质量,就业能力低的学生,其就业质量低于就业能力高的学生,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有较高的工资,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所选工作比较符合自己的兴趣。国外有多项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认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具备5类能力,具体分为16项技能:基本胜任能力,具体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计算能力;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群体共事能力,包括团队工作能力、人际技能与协调能力;影响力,具体包括分享领导能力与理解组织文化能力;沟通能力,具体包括说和听的能力。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认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具备5类能力,具体分为16项技能:基本胜任能力,具体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计算能力;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群体共事能力,包括团队工作能力、人际技能与协调能力;影响力,具体包括分享领导能力与理解组织文化能力;沟通能力,具体包括说和听的能力。王大超等人(2008)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总结出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能力,前15项能力依次是:自信、主动性、面试技能、富有主见、寻求支持、专业技能、人格特征、口头表达、专业知识、信息收集处理、社交导向、坚韧性、正直诚信、主动学习、问题敏感性。郑学宝,孙健敏(2005)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参考国内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成果,指出大学生成功就业需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知识包含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法律常识、现代科技常识、人文科学与哲学常识以及专业知识;而技能包含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计划能力、学习力、执行力、创新能力、反省力、专业技能;品质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包含个性特征、工作作风、气质风度和生活作风;身心包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就业能力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与择业有着重要意义。
二、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分析
(一)基本研究程序
1.确定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构成因素。通过对已有关于就业心理素质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编码,同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部分心理教师、毕业生工作负责人和研究生,初步假定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成分,然后编制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成分调查表,对广东省心理学专家、高校辅导员、负责毕业生工作者、高职学生和企业人士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构成因素。
2.编制“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自评量表”。以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根据专家意见和初试结果对题目进行修订,最后确定50个题目作为预试问卷条目,编制“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自评量表”,编制量表过程分为预测研究和正式研究两部分。在预测研究中,随机抽取广东不同高职院校60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预测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对预测量表的部分题目进行删除、修改和增补,编制出新的测试问卷,进行正式研究。正式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对正式研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删除部分题目,组成最终的正式量表。最后采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手段,对正式量表的测量学特性(信度)进行考察,以进一步衡量自编量表的实用性。
3.调查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现状。采用“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自评量表”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即将毕业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回收率为91.6%。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项目鉴别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50个题目的t值都值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2.通过相关性检验,根据Kaiser提出的因素分析的适合性准则:KMO系数在0.80以上,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小于0.01,样本数据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照该标准,KMO抽样适当性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样本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3.测试结果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我们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分别对六个因素做了如下命名:
第一个因素包含7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灵活性”、“迁移能力”、“未来规划”、“角色转变”、“主动性”、“自觉学习”、“表达准确”7项。这7项内容都与适应就业环境有关,因此命名为“就业适应素质”。
第二个因素包含4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礼仪”、“大局观”、“同理心”、“完美倾向”4项,这些都与在职业中取得优秀绩效的优秀品质有关,因此命名为“职业品质”。
第三个因素包含4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人际拓展”、“人际建立”、“人际交流”、“人际维持”4项,这些都与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命名为“就业人际素质”。
第四个因素包含4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勤奋”、“及时性”、“踏实”、“虚心”。这些都是在职场中必须具备的优秀工作态度,因此命名为“就业态度”。
第五个因素包含3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重视细节”、“察言观色”、“条理性”3项。这些基本都与细节的处理有关,因此命名为“就业细节处理能力”。
第六个因素包含3个题目,具体包含的内容有“合作”、“执行力”、“乐观”3项。这些都是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表现所具备的素质,因此命名为“就业提升素质”。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2.332%,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由就业适应素质、就业品质、就业人际素质、就业态度、就业细节处理能力和就业提升素质六个维度组成。
三、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因素结果讨论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包括就业适应、就业提升、就业人际、就业态度、就业细节处理、就业品质6个维度组成,包含25项具体的就业心理素质。6个维度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方差累计解释率为52.332%,其中,就业适应的方差解释率为11.264%,是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最为重要的因素。
就业适应素质是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第一要素,包括灵活性、迁移能力、未来规划、角色转变、自觉学习等素质。就业适应是本研究得到的一个颇具有大学生特色的就业心理素质,这在其他研究中的心理素质并不多见。此项素质是与女大学生群体紧密相关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之时面临着巨大的角色转变,如果在学生与工作者这两个角色间不能处理好,那么很容易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不良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需要练就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适应能力,只要适应了工作环境才可能开展其他工作,这有利于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
就业品质也是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重要的心理素质,包括礼仪、同理心、大局观和完美倾向。为了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表现良好,必须具备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中基本的礼节必不可少,较高的同理心有利于准确的把握上司和同事的心理以做出符合他们期望和需求的事情。另外,大局观和完美倾向可以督促女大学生把工作做到符合工作要求,有利于取得优秀绩效。
就业人际素质包括人际拓展、人际建立、人际交流和人际维持。初入职场环境,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强烈的情感归属需求。她们渴望快速的融入整个人际关(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系网络以减少自己的孤立感。多项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不良会对女大学生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离职意愿提高,因此,人际建立、人际交流等素质是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职场中重要的心理素质。
就业态度包括勤奋、及时性、踏实和虚心。“态度决定一切”,为了在新的工作中表现优异,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勤奋、踏实是取得优秀绩效的必备条件,工作任务及时完成体现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初入工作,很多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虚心是一项重要的素质。
就业细节处理包括重视细节、察言观色和条理性。有一句名言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许多细节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工作绩效,因此在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细节问题的处理。为了不得罪上司和同事,察言观色的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初次步入职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会面临的很多的工作要处理,这时候工作的条理性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女大学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不会产生混乱情况。
就业提升素质包括合作、执行力和乐观,此项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关,现在的工作环境要求员工具有合作精神,此外,工作的快节奏带来的高度紧张与压力感需要新员工尤其是女性员工具有乐观的精神。执行力对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提升素质,目前女性新员工在职场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眼高手低”,缺乏执行力,而执行力强的女性新员工更容易取得优秀绩效,更容易赢得上司信任和重视。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0年课题“影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心理素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GZ10047:)】
参考文献:
1.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2.Fugate, Mel. Blake E.Ashforth. Employability:The Cons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A].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3
3.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4.陈非,赵西萍.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特征模型初探[J].中国人才,2009(5)
5.王大超,王芳,王欣丽等.大学生成功求职胜任特征模型初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6.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价值取向 变化特点 引导
因为生活条件以及学习环境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不相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之下,有着许多的因素,例如家庭、朋友、老师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着价值取向。而大媳妇儿生就业价值取向就是在就业过程中形成的,这也决定着大学生的择业方向及行为。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价值取向的不断变化是必然的。对此,采用行之有效的引导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去向,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大学生就业中,“双向选择”逐渐成为主流[1]。在以前,大学生就业是由国家直接干涉,进行安排。在现在,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市场当中,国家不参与这一过程,由大学生与用人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以双向选择的原则完成就业。伴随着大学生逐渐呈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多,这导致市场的发展与扩张速度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不成正比,就业市场中呈现岗位的供大于求,导致竞争上岗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也是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导致。与此同时,就业难也促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必须针对自身的喜好,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性的培养自身的兴趣与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就业心态及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当中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在这一环境之下,大学生的自主责任与用人企业的双向选择就业状况便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额定主要状况,大学生已经不再需要将就业方向放在传统的政府“铁饭碗”,可以迈向更多的市场和行业[2]。除此之外,针对竞争积累的就业市场,迫于压力,许多学生就选择自主创业,并且一些创业者已经初见成效,逐渐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
(一)市场化特点
借助市场实现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之后较为常见的一种主流现象[3]。在社会与学校的关注之下,大学生借助招聘会多途径与方式,主动进入到人才市场当中,最终就业,充分展现大学教育大众化环境之下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市场化特征。
(二)竞争性特点
大学生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具备充足的基本能力,能够应对岗位的需求或市场的需求,强化职业素质技能,从而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将竞争当做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源动力,构建完整的系统性知识结构,注重综合素质与自身能力的培养,
(三)能力性特点
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一种能力相对而言非常广泛,其既包括大学所教学的基本能力,也包含自我认识以及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等。能力性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大学生必须提升自我的多元化能力,才能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成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措施
(一)大学生自我主观特性引导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大量因素中,大学生的自我主观特征是最为突出的一项因素,正确调整心态,从新认识自我,调整就业的期望,并正确做到自我定位和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积极正确的应届市场激烈的竞争,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竞争中所遭遇的失败与挫折。
(二)家庭对大学生的引导
家庭是大学生在社会化成长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社会环境,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小型社会。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择业以及就业等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体现着家庭的影响,家庭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父母必然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功就业,父母的期望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对此,就需要广大的父母正确的认识社会竞争以及自己的孩子,建立争取的就业价值取向,家庭成员应当做好表率,尤其是在享乐主义以及名誉利益方面,必须做好淡化表率,为女子做好榜样和引导,促使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观念中获得正确的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国家的发展必然与高校教育有直接关系,必然来源于高校对人才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伴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地位和形式转变,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以及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精英化的教学理念却并没有有效的改变。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会遭受理论知识充足但是实践能力较弱的尴尬情况。对此,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衡量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操作较多的专业教育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_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就业指导,在四年的本科教学中,在最后一年应当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准确的认识社会,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最大可能性的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实现在社会中的社会价值,进而使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体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信息量需求量较大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媒体的宣传力量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着非常明显的引导作用。网络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在社会上将正确的信息进行传播,并实现宣传到基层的作用。对此,便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力量,将一些自主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案例进行宣传,促使大学生正确建立积极向上、刻苦扎实的就业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盖世洲,刘雅宁,李蔚娅.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张佳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以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为例[J].法制博览,2016,(11).
[3]徐静娴.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J].品牌月刊,2015,(09).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模型 因子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的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转型逐步加快,高等教育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高等教育缺乏对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受到雇主的质疑,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9.8%)比2010届(10.4%)下降0.6个百分点;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我国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499万人,按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王培君指出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从能力结构上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和培养,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基于职位分析而构建的“任职资格模型”。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90年代以后,就业能力成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成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核心驱动力。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没有统一和清晰的表述,通常采用就业通用能力、可雇佣能力、转移能力、关键能力等概念来表述个体的就业能力。从内涵看,一部分从与个体相关能力的角度来界定,一部分从个体能力和影响个人获得就业机会外部因素结合的角度来界定。不论哪种视角界定,都比较认可就业能力核心内涵为个人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能力。我国学者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采取了经验总结法、统计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等提出了从二因素、三因素到九因素模型。现有能力模型侧重静态分析,忽略了教育这一外在动力对就业能力的作用,难以适用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文试通过对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学校任课教师等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就业能力动态变化的特征,在现有侧重静态分析的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追加了教育变量,从教育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以期为大学生就业、高校教学提供建议。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1、量表设计和初始量表施测
通过参考现有文献所形成的概念界定,并经过课题组成员与相关专家的论证和分析,参考了罗峥等、陈洪余、郑天驰、杨旭华等文献的调查问卷研究成果,提取和分类汇总相应的测量变量,编制相应的访谈提纲和开放式问卷。根据访谈提纲对天津城建大学部分主管就业的教师(2名)、班主任(6名)、已经工作的毕业生(10名)、大四学生(10名)、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领导(4名)进行实地访谈和开放式问卷填写。访谈过程中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潜在影响因素、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辅以具体的情景描述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将开放式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合并,提炼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50个测评项目,并请3名心理学教授和3名企业中层领导对题目的适当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等进行评定,进一步修改,最终得到包含45个测试项目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初始量表。采用分层抽样方式抽取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大四学生300名,并组织填写大学生就业能力初始量表,回收有效问卷2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
2、项目分析和正式问卷施测
利用SPSS21对初始量表测得的数据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及高低分组T检验等项目分析。将区分度大于0.2,决断值大于3且达到0.05显著水平作为项目保留与否的依据。据此,共删除区分度在0.2以下(P>0.05),决断值小于3(P>0.05)的项目6项,保留39个项目。然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去因素负荷值小于0.3、共同度小于0.2的项目4项,最终形成含35个项目“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四所大学的大四学生进行为期5天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问卷610份,剔除未回答完毕以及数据明显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10份,有效问卷共600份,回收率为96.7%,问卷有效率98.36%。
三、研究结果
1、探索性因子分析
利用SPSS21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检验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判定标准:KMO取样适当性度量,当KMO值越大时,表示变量间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因素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是否有共同因素存在。本研究KMO值为0.898,根据Kaiser的观点,KMO>0.8属于很好;Bartlett的球形度值为4852.211,Sig.=0.000
在本次探索性因子分析中,根据以下标准来确定因素的数目:(1)因素特征值大于1,并结合碎石图检验来提取因素;(2)该项目在某一因素上的负荷必须大于等于0.3;(3)每个因素至少包含一定的项目,项目数为大于等于3。根据以上标准,经过3次探索因子分析,剔除3个项目,结合碎石图结果共提取7个因子。用保留的32个项目进行主成分提取、最大方差旋转的因子分析,得到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32个变量可提取7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解释了变量大部分变异,累计解释总方差的56.748%,每个变量都在其中的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值(大于0.5),而对其他公共因子的载荷值较低。分析各因子所包含的变量指标,可以用以下因子进行解释。
因子1:包括教育对工作能力的提升作用、教育对实践动手的提升作用、教育对应聘方面的提升作用、教育对内在品行的提升作用、教育对团队合作的提升作用、教育对情绪控制的提升作用,共6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教育在大学生大学期间起到的提升作用,可以解释和命名为“教育接受的提升作用”。
因子2:包括自我营销能力、自我包装能力、准确定位能力、竞争意识和能力、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共5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用到的基本能力,可以解释和命名为“应聘能力”。
因子3:包括团队精神、团队配合、团队影响力、角色扮演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共5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可以解释和命名为“团队合作能力”。
因子4:包括道德品质、正直、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共4个指标,这些指标放映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解释和命名为“内在品质”。
因子5:包括进取能力、抗挫力、抗压力、心理调适能力,共4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心理的承受调节能力,可以解释和命名为“情绪管控能力”。
因子6:包括感染力、倾听能力、就业信息获取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共5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后的基本工作能力,可以解释和命名为“基本工作能力”。
因子7:包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解决方案的能力,共3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大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要求,可以解释和命名为“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2、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对正式问卷的总量表和分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对信度的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eh’)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来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探索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因素负荷矩阵中的因子负荷值比较高,结果结构清晰,因子载荷大多数在0.428―0.724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解释量也很高,达到56.748%。模型的各拟合指标达到拟合优度的条件,说明了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四、分析与讨论
1、构建了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
研究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以及前期半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初始量表;其次,采集预试样本,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问卷的修订,形成包含35个项目的正式调查问卷;再次,采集正式调查样本,通过探索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7因素模型,并通过了拟合度检验;最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研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从教育视角提炼出就业能力由基本工作能力、教育接受的提升作用、内在品质、情绪管控能力、实践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聘能力构成,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作为一种概念模型,用作管理工具对政府政策制定、高校教育改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注: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与对策研究(HEYP6034)。)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
[3] 杨伟国: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N].中国教育报,2008-11-05.
[4] HARVEY 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2).
[5] 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32).
[6] 王爱兰、金戈、马文菊: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
[7] 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8] 陈洪余: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
[9] 郑天驰: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2.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优势,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联动中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合作。政府应将企业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纳入统一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拨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与建设要采取项目申报制和评估制,对考核合格的基地,给予建设企业税收减免、项目支持、贷款担保等优惠配套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实现资源投入与大学生就业挂钩。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业氛围。为到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落实待遇,增加柔性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06-307.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就业教育;创新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思想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结合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创新高校的就业教育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教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安全保障
从和谐社会的视野看,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到2011年为66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预计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稳定压倒一切,国家没有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无从谈起。就家庭而言,培养一名大学生,意昧着至少是十几万元的成本投入,有的家庭甚至投入几十万元,大学生的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以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为最初目的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其深入开展保证了和谐社会的政局稳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可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如何,是其所处的社会是否构建和谐的一项判断标准。大学生就业教育能够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就业教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智囊团和建设者,包括就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则肩负着培养建设者的重托。另一方面,只有就业才使得建设者有“用武之地”,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超然于劳动,离开了劳动,就无所谓教育”。如果大学生就业不顺,则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难以真正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失去了智力支持。这更彰显出就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就业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和谐社会,包括人的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有机统一体。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承担了大学生个体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沟通工作,促进了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就业教育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适应职位需要。虽然就业教育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形成了人和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教育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赢得和谐社会构建的美好局面。
二、和谐社会视野中大学生就业教育创新的困境与挑战
颇为遗憾的是,从普遍情况看,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在目标、内容和过程等诸方面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教育,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无法达到大学生的要求。明显落后的就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帮助甚微。这也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教育创新所必须直面的困境与挑战。
(一)在教育目标上,就业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高校的就业教育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高就业率成为就业教育得以开展的唯一目标,就业教育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教育不是帮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个人的生涯发展,获得很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让毕业生尽早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先就业后择业”本值得提倡,但它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不管大学生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就业教育目标的歪曲,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从而导致“人人受害无人获利”的局面。
(二)从教育的内容看,就业教育表现出严重的狭隘性
受就业教育目标功利性的影响,就业教育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其直接目的是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刻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教育遂“功成身退”,再无意义可言。片面的教育内容,只需要三四个讲座就可以将之“一网打尽”,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高校虽然逐渐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开设课时短暂、内容简单,仅仅相当于把往年的相关讲座放到课堂上讲而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训练、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恰恰可以对毕业生的未来前途产生深远影响――却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曾于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实施了一次“大学
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包括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的毕业生)中,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指导,80%以上的人还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地位重要或非常重要,但却只有5.2%曾经接受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就业指导的内容远远跟不上大学生真正的需要。
(三)在教育过程中,就业教育表现出突击的速成性
既然就业教育的目的是带有功利性的,而就业教育的内容又仅仅局限于就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因而就业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就业知识,顺利地找到工作。这种安排,使得就业指导成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教育表现出“突击学习”、“快产快销”式的速成性特征。
实际上,这种速成式的安排将就业教育和“就业”二字完全对应了起来,也就是说,只有即将就业了,学生才会接受就业教育;而在大学生成为毕业生之前,他们则不能得到就业教育。这种安排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岂能毕其功于朝夕之间,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则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的过程,更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段。在就业到来时才接受就业教育,学生只能在就业求职时“仓促应战”,故而陷于被动状态,进一步影响了整个职业生涯。可知,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教育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三、秉承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念,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教育创新
变革是推动社会和谐的永恒动力。面对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必须加快改革节奏。针对就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该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立足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及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高校就业率的提升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进行统筹兼顾。各高校需要在就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一)就业教育的目标,应该从提高就业率转向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从和谐社会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的就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因此,就业教育的着眼点不是力求提高就业率的高校,而是希望得到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换句话说,就业教育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
。
就业目标的转向,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将就业推荐和市场开拓等工作交给各地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二)就业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就业技巧转向人职匹配的协调
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所言的就业技巧,其实就是找工作的技巧。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固然重要。理所当然,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教育来说,为期仅有短短几个月的职业生涯开始阶段不能作为就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就业教育,应该立足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包括就业技巧教育。就业技巧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即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成功对接,努力避免大学生刚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现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避免人的价值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冲突,避免职业倦怠。职业素质教育,应该是就业教育的第三项内容。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就业力,实现职业发展的自我价值,避免职业角色失败。
(三)就业教育的过程,应该从填鸭速成转向循序渐进的自然和谐过程
以往的填鸭速成式的就业教育,是既不强调教育过程又不重视教育效果的教育,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和谐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始终保持“教”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关键词:就业创业;市场机制;四方联动
作者简介:闫志华(1980-),女,山东青岛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郑万秋(1972-),男,四川泸县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ZYB201202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20-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凸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只有依托市场机制,才能科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实现有效充分就业。
一、市场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涵
1.市场机制的内涵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征
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确立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地位愈加凸显。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大学生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场所。作为一类高级人才市场,因为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和属性而具有与一般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市场主体的特殊性。有市场,就会有商品的供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市场就业主体是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附加值和良好的可塑性,是一种特殊商品。大学生与培养人才的高校是这个市场的商品供应方,用人单位则是商品需求方,三者共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
(2)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社会求职,加之学历层次差别不大,年龄又相仿,使得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取胜,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实力,否则就业困难,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就迫使商品供应方即高校和大学生迎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实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3)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主要包括高校独办或高校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事局举办的就业市场。无论谁举办,这些就业市场的用人单位一般是本地区的,所招聘对象也大多是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区域性较强。在无形市场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性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中央就业部门与各地就业机构、各地就业机构之间关于就业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还很欠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并且区域的失衡性也愈显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市场机制障碍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条块分割,信息不畅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十分重视。各省市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各高校纷纷举办大学生招聘,形成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就业市场。但这些就业市场却是各自为阵,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信息辐射力和扩散力不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协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疲于奔命,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号指示作用不强,供求交换难以形成。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环境缺乏支持和保障
市场规范运行,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市场化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首先,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依然保持旧有传统。很多地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生源毕业生设置诸多限制条件,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繁琐,造成毕业生跨省市流动渠道不畅,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不相适应。其次,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缺乏规划和鼓励政策。一方面,存在非法中介机构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欺诈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对其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财税减免力度不大,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来说缺乏利益刺激作用,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都受到限制。第三,自主创业的市场环境有待优化。大学生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但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基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创业教育支持不够,创业文化氛围不足,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面临融资难、高风险、低回报的窘况,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3.大学生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等院校很多专业设置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以现有师资力量或传统产业为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滞后,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不少高校的教育管理过于强调统一规划的培养要求,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影响了大学生的供给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
4.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原有的“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转变,但是现状却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或是对自我评价较高或是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就业期望值偏高,“高薪”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在地域选择上,更多地考虑京、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不愿到中西部小城市和偏远贫困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偏好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农村乡镇;在职位选择上,偏向于所谓的“管理岗”、办公室,不愿到基层一线。这种不良的就业心态导致少数部门和职位竞争相当激烈,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客观上阻碍了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空间内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机制的完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道路上,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只有这四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1)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市场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这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加以引导和调节,对于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在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人才去工作。政府在进行政策引导时,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扩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规模,逐步缓解和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机制及其各种政策配套措施,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力。
(2)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切身利益。政府应该按照市场体制的要求,消除旧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简化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加大毕业生择业在地域上的自由度,消除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壁垒。要尽快制定关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设条件、交易规则、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均衡铺平道路。
2.加强社会支持和服务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对毕业生家庭而言,家长应该克服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子女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积极参与竞争,依靠自身实力去找工作,敢于尝试自主创业。对用人单位而言,要摒弃招聘过程中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和借机压价的行为,注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可塑造性,利用现在充分的大学毕业生资源,加强人才储备,给予招聘的毕业生合理报酬;同时,密切与高校的合作,进入校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提供实习岗位等,为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而言,要规范自身组织管理,建立自律、诚信的自我监督机制,使自身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整个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3.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1)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状况,再结合自身师资、特色等资源,找准定位,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合理减少就业率较低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当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发挥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应有作用。
(2)重视素质拓展,提高就业能力。高校除了要教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要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3)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引导。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应该予以重视,提高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的素质,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点求职技巧、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等。其次,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从认知阶段起步,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类分阶段教育,引导学生做好面对将来就业创业挑战的准备。第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课程。除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一般性的传授求职择业方法的课程外,还应结合现阶段实际,增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比如KAB、SYB创业实训课程,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系统化。
4.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自我培养
(1)更新择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大学生要抛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就业身份等级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不好高骛远,也不攀比从众,珍惜就业机会,主动到基层就业,施展自身才华;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在实践中调适,科学地评价自我,科学地定位自我,找准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2)增强主动意识,提升综合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学精专业知识,并注意学以致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要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的能力,强化不畏挫折、创新创业的意识,以积极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姚裕群,李从国.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体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9,(10).
[2]彭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5).
[3]孙家钰.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完善[J].教育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质量 指标体系 体面劳动
近年来,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运作更加全面,呈现出“骄子”向“劳动者”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率却不断下降,劳动力供求性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各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加剧,为满足社会需求新增专业和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劳动报酬、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等涉及就业质量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引起了各个方面的普遍关注,但又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专业型院校非特色热门专业,虽然有着比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率的高低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就业质量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加之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清晰,以及大学生本身定位误差,就业质量成为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就业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1、国外关于就业质量界定的研究
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反向研究工人就业质量,即如何在企业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人对工作的满意度,使得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早在20世纪初,就业质量的雏形开始形成,学者主要是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就业问题,即合理配置从业人员与工作岗位,使得从业人员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如1903年泰罗出版的《工场管理》和《商店管理》里面就提出对于工人的选择、开发和培训等。韦伯的组织理论中,要使得组织良好的运行,必须以合理合法的权利为基础,不仅靠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同时应在更大程度上靠其公正地识人、用人和尽人的原则体系。这强调的是岗位的匹配度。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研究开始兴起。70年代末,美国职业培训和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它强调工会和管理部门要共同合作改善员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使人与技术,人与岗位协调一致。这强调的是员工的满意度。史洛德(Schroeder,2007)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既具有挑战性和又能获得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收入的能力。这强调的是收入。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它突出的是有持续性的工作,工人权利受保护,有足够的工资,享受社会保险,可实现劳工、雇主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对话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它是研究就业质量的基础。此后,国外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就业质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侧重点主要是关注对一个经济体就业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指标,欧盟委员会提出“工作质量”指标,欧洲基金会提出“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2010年,欧洲经济委员会整合国际劳工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基金委员会的指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有国别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2、国内对就业质量涵义的研究
国内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其定义,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同时,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加强社会建设中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国201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劳动报告》首次提出我国的就业质量系数等。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从职业发展角度,马庆发(2004)认为,所谓“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四大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就、专业方向与职业的适应性、入职匹配等诸方面。
从个体就业状况角度,高灵芝、张银(2004)认为,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劳动者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反映了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叶金珠(2006)指出,就业质量就是指个体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包括个体目前的就业情况、才智发挥、收入水平和满意程度等内容。
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角度,刘素华(2005)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魏明凯(2006)认为,就业质量是指在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情况的优劣程度,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就业稳定性、劳资关系、福利和社会保障状况四个方面的内容。
从就业层面角度,苏士尚(2007)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就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描述了就业质量内涵演变的过程。就业质量微观角度上,采用了张银的观点;中观角度上,它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况;宏现角度上,它是反映个人和市场协调发展的状况。高兴艺(2012)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就业质量按层次分为基本质量、安全质量、归属感、受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分析
就业质量研究的对象是有劳动能力的并且愿意从事劳动工作的人的就业质量问题,而大学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知识的青年劳动力,更想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的价值,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学者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学生所固有的特点,形成以下几种观点。
从工作满意度角度,秦建国(2007)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李斌(2009)基于就业满意度,建立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提高专业对口性、工作稳定性、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来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角度,李巧巧(2012)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从毕业生素质角度,曾向昌(2009)根据ISO9000标准从“质量”的定义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学历水平以及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并且工作符合本人的就业愿望。李颖、刘善仕、翁赛珠(2005)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工资福利、工作兴趣、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因素出发,调查得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呈现正相关。沈诣(2007)从个人和高校两个角度出发,论证择业效能感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产生影响,然后探讨高校通过职业辅导增强择业效能感,进而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具体途径。
从产品供需角度,柯羽(2007)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指在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毕业生满足社会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要求的总和。
从就业方式角度,代锋、吴克明(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大学生通过合理均衡的行业或地域流动,凭借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安全、公平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适宜和灵活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陈曦(2011)认为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社会资本、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和能力以及职业认知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公平和安全等条件下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收入和发展机会的优化程度。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以前对就业的考察基本都是通过就业率反映的,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毕业生收入水平持续下降,专业对口率不断下降,就业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为了研究就业质量,构建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成为必要。
在西方国家中主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其延伸的体系构建本国的具体的评价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设定的指标体系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11个方面的指标。
目前在国内,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主要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另一类是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其中通过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的占绝大多数。研究者在参照国家劳工组织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设计出符合我国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评价体系。
在各式各样的指标体系中,基本上都包括了以下方面的内容:工作报酬、工作条件、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环境。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和研究学者都关注的是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满意度,说明大学毕业生追求的是实现人生价值和高品质的生活,这与社会的普遍认知相符。
除了以上这些共同的内容以外,各学者还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内容。秦建国(2007)设计的体系包括主客观前提条件、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这四大类指标。除了以上这些共性的以外,各学者还考虑了毕业生就业的外在条件的影响。如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制度,就业服务,外在失业率)和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宏观经济表现,创业大学生的比例,考研率,出国率)。柯羽(2007)在评价毕业就业质量时,考虑了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方面的指标。陈韶、徐向东、符志刚(2010)依据评价主体的差异性,考虑了专业对口、区域和人居环境指标。李巧巧(2012)设计的指标体系,考虑了就业机会、人职匹配度、就业政策与体制和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郑跃军(2013)采用的体系,考虑了就业率和自主创业率。李菲菲(2013)设计的指标体系,考虑了劳动关系指标(劳动合同期限,工会组织)。
四、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成果及不足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策略建议;其次,大部分都是围绕其自身理解的就业质量的概念,设计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指标体系,得出建议等;最后,评价主体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生、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五个主体出发的。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一是还处于探索阶段,关于评价的主体、评价内容、各评价项目的权重等都存在不同的定义与设计;二是还停留在就业质量这一范围上,没有细化到去研究某一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三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还是关注着收入,忽视了大学生求职者的价值取向;四是研究方法单一,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缺乏理论支撑;五是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广泛存在,缺乏可量化测量工具。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为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就业率,为我国教育改革市场化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大学生就业质量作为一种新提法、新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其研究的范围、思路和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广泛,就业质量研究将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ILO. Decent work: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J].Geneva, 1999(6).
[2] EUROPEAN COMMISSION:Taking stock of five years of the 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J].Communication,2002(7).
[3] Schroeder:F.K.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 is high quality employment?[J].Work(Reading,Mass.),2007,29(4).
[4] 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5] 高灵芝、张银:城市边缘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社区就业质量研究――以济南市H社区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04(8).
[6] 刘素华: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J].人口与经济,2005(6).
[7] 叶金珠: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
[8] 苏士尚:就业质量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9] 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10] 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11] 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2] 代锋、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J].教育科学,2009(3).
[13] 陈曦: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1.
[14] 李巧巧: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5] 陈韶、徐向东、符志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10,13(5).
[16] 高兴艺:就业质量测度及其对就业数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990
―2009[D].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