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铁路工程管理也进行了很大改革,但铁路建设市场仍是游离于整个建设市场之外,铁路的现有体制限制了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加强对铁路建设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是一项重要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现阶段铁路工程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按中标的工程项目,组成项目管理机构,实行项目管理。这种项目管理以经理负责制为中心,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程为目标,按工程任务要求,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它有下列特点:
⑴有明确的特定目标。中标承担的铁路工程项目施工,尽管有多重目标,但最重要的是工期、质量、成本三项.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这三项目标是最大的约束条件,必须追求项目施工快速、优质、低成本地完成。
⑵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作为第一管理者的项目经理,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利用自己的责权进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科学管理。
⑶组织管理机构的临时性(一次性)。施工单位中标某项工程后,即要组建项目经理部,选定第一管理者(项目经理),组建管理机构(管理层),调集施工队伍(劳务层),制定计划和部署施工。但这些组织机构和人员都不是固定的、一次性的,工程结束后,各回原单位另行分配工作。
⑷组织管理的有序性。按任务要求的一定程序、步骤、方法、标准施工,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
⑸项目管理是系统性的管理。实行项目管理的铁路工程项目,由管理者对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及技术进行统一使用和调配,组成有机整体,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信息传递、反馈,上下内外合作,为实现系统目标而运作,发挥系统整体优势。
2.目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铁路承担着文教卫、公检法等众多的社会职能与政府职能,强调社会效益,强调“高、大、半”式的管理,这种体制造成铁路产权不明、责权不清,包袱太重。既难以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也难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这就导致铁路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市场企业,也就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内部管理。这是铁路建设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实现铁路的快速发展,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主辅分离、并对辅业实行改制与资源重组,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铁路建设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进和提高。
2.2信息管理不规范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己和能源、原材料并列为自然界的第三大资源。现代化生产以信息作为组织生产的出发点,信息反映需求,信息指导生产,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调节生产节奏、控制生产过程, 信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只有及时掌握准确、完整的信息,管理与决策人员才能耳聪目明, 才能实行有效控制。
2.3管理欠规范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制建设也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出台了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新的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建设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2.4安全质量问题
安全质量是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主要任务。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到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工种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哪个环节的工作没做好都可能成为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尽管建设管理部门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问题依然不少。
3.加强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铁路工程标准化管理
通过标准化管理,在总结铁路建设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能够使铁路工程建设更加规范;通过标准化管理,还能实现工程建设各阶段管理工作有机衔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的集成管理,进而整体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铁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3.2铁路工程质量管理
土建工程是铁路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关于土建工程的质量主要由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来控制,在设计阶段对于工程的投资成本、相关的技术执行标准进行拟定。施工阶段主要是执行阶段,贯彻相应的技术标准,按照设计技术标准执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铁路工程的土建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有:路基工后沉降、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各种桥梁的架设、超长无缝线路跨区间的铺设、轨道的平顺度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铁路线路质量能否满足铁路列车运行的关键指标,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3.3加强铁路工程进度管理
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所以要协调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施工进度的控制要建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然后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按照设计阶段的规定,对于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量,需要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执行进行控制,保证实际执行与预期设计相一致。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要及时修正,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工程能够在预期规定的时间内保质完工。
3.4加强铁路工程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要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实施项目成本的全过程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项目的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采取技术和经济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运杂费和管理费等实际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的分析。总之,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3.5加强铁路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整顿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抓住检查落实这个关键,及时排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每季度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组织领导和有关人员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工地进行各种专项安全检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
4.结语: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项目工程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建设项目做出具体分析,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落实好控制和管理的各项措施,做到工程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管理工作做的好,可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合理地利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批准的投资额又快又好又省地如期完成,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凌,基于工程管理的铁路工程建设及对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
关键词: 高铁工程 开工条件 标准化监理
High speed railway commencement of acceptance standard supervision conditions
Out early
the According to the shanghai-kunming railway passenger special line for yunnan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speed rail project commencement conditions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content and the acceptance standard for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s,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project preparation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necessit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acceptance of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provide practical module.
Keywords: high iron commencement of standardization supervision conditions
一、 概 述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赋予了工程建设理念、安全质量目标、内部体系管理及依法合规建设等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的全新含义。如何才能高标准起步、纵深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为工程开工条件验收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1、背景
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其控制条件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实施。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自2001年9月开工伊始,沪昆客专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把强化单位(单体)工程开工验收标准化管理纳入项目首要位置,作为项目开工的切入点。提出了主体与附属并重、开工条件验收标准化。程序:沪昆公司拟定开工条件验收标准―施工单位按标准建设、自查―监理初验、抽出问题督促整改、复验―建设单位汇同监理验收(重点单位工程由沪昆公司和总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一般工程由公司相关部门和监理工程师联合验收,小型工点由监理单位验收,报建设单位备案)。实施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操作,以规范开工条件验收监理工作之目的。
2 、必要性
纵观目前我国铁路建设项目,开工条件验收标准化管理还未形成整套成熟、完善的管理模块,加之部分参建单位对开工前验收准备工作认识不足,一定程度制约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实现开工条件验收是深入贯彻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和实现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的要求;是打造安全工程、精品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百年不朽工程、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工程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验收内容及要点
开工条件验收的对象是建设项目的各个单位工程或以架子队为单元管辖内的各个单体工程。验收内容突出以施工单位管理体系为载体,以验收内容标准为依据,以保实体安全质量为目标,以内外业验收为重点。
1、验收内容
开工条件验收是一项内容繁多、项目严谨、分类精细的监理过程,主要包括管理体系、架子队管理、临时设施、资源配置、依法管理等五大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需要逐项把关。
(1)、管理体系。重点从项目施工准备领导小组、现场资源配置协调、现场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岗位职责、风险工程施工方案审查把关、施工组织设计、超前预报方案等是否按要求落实。核心要求是质量管理落实到检验批、安全管理落实到工班、技术管量落实到施工工序。
(2)架子队管理。架子队结构体现专业化和小型化,管理人员必须是正式工,检查人员是否按要求配备,技术员和安全员是否满足全程跟班,生活设施、作业条件能否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五同”要求是否落实。
(3)临时设施。重点对驻地选址、便道选线、拌和站和梁厂选点进行详细现场核对。驻地规划应布局合理,功能区分明确,便道选线应满足平面、纵断面和路面技术标准;试验室、拌和站、加工厂应达到专业化、工厂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
(4)资源配置。结合现场生产组织方式,重点审核机械设备、物质材料配备等,确保满足开工必备的施工设备及物质材料及后期正常施工需要。
(5)依法建设。重点审核临时用地是否签订租用协议,补偿是否到位;涉林用地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处理好施工与维护团结、保持稳定的关系。
2、验收难点及盲点。
(1)生产、生活及办公区选址注意避开重大地质灾害风险源及处理好征地拆迁与开工计划关系往往是开工条件检查验收难点。这需要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四方相互配合协调,寻求地方政府的配合及支持,合理计划,周密安排,将不协调因素转化为和谐因素,为施工营造良好的环境。对规划选址可由施工单位牵头,监理配合、设计单位权威分析,进行地质灾害评估,规划完成后由施工单位填写《大临工程规划选址意见书》,监理单位审核后由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2)当地的民风民俗、治安状况及环境、水土保护等工作往往是验收中容易忽视的盲点。因此要注意收集信息,统筹考虑各方因素,科学进行社会影响评价,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监理过程策划
开工条件验收监理工作要突出主动预控、动态监管、严把标准、创新思路的特点,因此监理单位首先必须明确开工条件验收标准、正确履行验收监理职责,督促各项内容按标准落实到位。
1、提前谋划,实施监理工作策化。
(1)制定周密的监理实施细则。分专业制定如桥涵、隧道、路基、铺架及站场等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内容紧扣建设单位开工条件验收的标准及要求,完善、细化各单位工程验收的主要内容、开工条件及检查验收标准等,明确监理人员职责,有效地指导现场监理及检查验收工作。
(2)做好监理交底。一是对监理人员进行开工条件验收业务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及实际工作能力。二是针对各单位工程分别制订监理作业指导书,明确工作内容、检查验收标准、监理工作重点及内业资料等验收评定办法,规范监理工作行为。
2、统筹安排,实施管理体系策划。
(1)强化开工条件验收标准化宣贯工作,统一全员建设标准化管理意识,树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目标,鼓励各工点争创标准化管理典范。
(2)加强检查、督办,建立和完善各施工标段内部管理体系和监理监管体系。针对目前部分监理单位弱化开工前期准备工作的现象,要求监理单位必须从开工前期包括征地拆迁准备工作开始介入监理,组建现场监理机构,同时对驻点监理人员按照量才适用原则,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3、从严把关,实施过程监控策划。
(1)组织审核开工条件,为实现开工计划提供依据。一是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对开工条内容标准进行逐项核对,论证其可行性,对暂时无法实现的项目由施工单位及时书面报告上报建设单位审批或请业主、设计等单位协助解决。二是对开工报告、施组设计(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等进行认真审核。重点对规划布局、地质灾害评估、施工资源配备、组织措施等从严把关。
(2)对涉及重点工序、首件工序及不易控制工序落实监理全程旁站。如钢构件加工厂航吊、弃碴场挡墙地基承载力检测,火工品仓库及油库等防静电、避雷设施电阻检测、大跨度临建仓库及加工厂抗风雪荷载检算、施工便桥载荷试验检算等,并形成书面佐证资料。
(3)落实全程监控,严把过程质量。对质量缺陷发生在萌芽状态时,及时发出警示信息,督促责令更换不合格材料、设备或不称职人员及改变不正确施工工艺等,提前预控,防患未然。;当缺陷发生时,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督查通报,暂停令等督促进行整改。
4、总结分析,实施验收结果策划。
(1)及时反馈信息,优化设计方案。对检查验收中发现需要改进和完善项目及时与业主沟通,反馈信息。如沪昆客专云南段隧道施工Ⅴ级以上围岩设计为CRD法,在开工条件验收中我们结合工程实际,对壁板坡隧道、野火芽隧道、尖山隧道等部分隧道考虑到施工实际问题,经过论证及时采纳施工建议:更改为三台阶七步流水法,结合超前小导管加强等,得到业主及设计单位认可,并及时办理了工法变更手续。确保了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及工艺得到有机统一,工程建设得到快速有序推进。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系统。为确保目标责任体系得以落实,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对开工前准备工作标准化实施的积极性,可根据开工条件验收内容标准因地制宜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及办法,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估,定期评出优胜单位及个人,在管段内进行通报。对开工验收条件重视不够、工作消极懈怠、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及时上报业主建议纳入施工企业信用评价考核。
(3)规范验收成果资料管理。各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形成由施工、监理及建设单位签署的验收记录表(包括体系建设、架子队、临时工程、依法合规、资源配置)及临时工程规划选项址意见书,形成完善的存档资料,有效指导后期施工。
四、 结 语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目前开工项128个,每单位(单体)工程均履行了开工条件验收程序,其中一次性通过开工条件验收83个占65%,初验未达到开工条件经整改复验合格45个占35%。成效显著,有效推进了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但是开工条件验收是一项系统工作,由于各个项目的特殊性,因此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方能达到预定效果。
参 考 文 献
[1]盛琳.浅谈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科技信息,2010
[2]TB10402-200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作者简介:柳长奔 (1965-) ,男,本科学历 , 工程师
关键词:铁路建设;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建设单位
为了不断的拉动内需以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决定为加快铁路建设加大基本建设投资。铁路建设项目一般规模比较大,因此怎样才能增强投资控制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样对于铁路建设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来说来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全新的投资控制观念,增强理财意识,真正做好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工作,避免费用超支现象杜绝浪费投资现象,最终做到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标。
一、不断创新投资控制理念
投资控制理念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建设项目中投放的资源、资金包括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避免产生投资损失、浪费及资金流失,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总投资的范围。投资控制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程系统,想要做好它并且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首先就应该树立一个全新的投资控制理念。
第一、树立一个全方位的控制投资理念。铁路建设项目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它主要就是生产过程很长、涉及的方面多,环节多、生产要素的变化大变化量多,这其中不管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错误都可能造成资金流失和浪费。所以要想做好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就务必要对执行层和决策层进行全面的控制。铁路部的项目是由铁道部进行决策和主导的,对投资控制的机关部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所负担的责任很大;铁道部以及投资者会委托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因此它对于投资项目的控制担有最重要的责任;投资控制源于勘察设计,因此勘察设计对投资控制担有源头责任;对合同内规定的相关活动把关和控制工作是由监理单位负责,因此它是实行投资控制的主要帮手;施工单位本身也有其投资控制的责任。对于投资控制来说建设单位担有最重要的责任,因此它必须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认真为国家和投资者做好理财工作。第二、树立全过程的控制投资理念。进行铁路建设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从项目规划到投入使用整个全过程都需要有投资控制。当前铁路建设项目都会提前确定建设单位,这就保证项目规划到开始投入建设都需要建设单位进行了解和参与。根据对项目的了解再做出相应的全过程投资控制的措施和办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真正做到全过程进行投资控制。第三、树立从管理中得到效益的理念。投资控制牵扯很多方面的工程建设工作,因此它不是单独存在的,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全面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技术创新、投资等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控制,这样才能很好的防止各种效益流失和浪费,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通过优化系统和加强管理把需要完善的做好,能节省的省下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第四、树立依法建设和规范管理的理念。只要是和投资有关的事,都必须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做,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不断的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投资机制,这样才能为全过程的各个投资项目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五、树立快速加强建设的理念。加快对铁路建设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投资控制的需要。第六、树立集约建设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要把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作为目标,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对目前的所有资源进行重组,最终实现用较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就是集约型理念的具体表现。
二、对投资控制方法进行创新
想要把投资控制项目做好,应该更加注重把握这四个环节:项目规划、项目的设计方案及工程措施、项目技术标准以及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
1、对规划的深化进行把握。根据国家规定的铁路部建设规划,还应该更好的做好方案深化的工作。对于铁路枢纽以及功能应该考虑其以后的发展和城市规划,应该做到一次性完成规划,避免以后出现修改或者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对主要的铁路要道应该全方位的考虑其发展布局,努力做到不浪费其每一项功能。
2、做好技术标准的使用和完善工作。建设项目的具体规模以及需要投资的多少都是根据技术标准来决定的。从铁路建设项目从研究阶段开始就有建设单位的参与,以及公共参与决定建设标准,做好监督建设标准实行的任务。第一、建立科学标准,对一些比较大的决策如桥隧的布置以及运量设计和单双线,都应该采用多种方案,使其既满足当前需要又能长期发展,还要保证经济性较好。第二、尽最大努力实现统一标准。不管是全线轨道、站前站后接口还是具体的桥墩、站名牌都要采用统一的参考图,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和观瞻还能为物资进行集中招标和采购提供良好的条件。第三、按照规定执行批复的标准。铁路建设项目在真正进行工程设计以及后期施工的极端是不可以随便进行更改标准的。第四、对临时工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工程建设标准。禁止出现建设项目讲排场、互相比较的情况。第五、不断的对标准进行完善。对其专业的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不断的完善技术标准。
3、掌握好工程措施和设计方案的适宜性。建设单位需要对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以及投资控制进行勘察。具体需要勘察这几个方面: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对地质进行深度勘察,避免采用的工程措施不合适造成资源浪费;准确的进行现场勘查,实现检查可避免增加投资;加强规避风险的意识,这就要求在设计期间就应采取措施避免风险;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实行大规模工程的经济性,避免路面的使用标准过低等现象;要对设计图进行初审以及优化工作。
4、做好对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的控制。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的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工作是投资控制,因此我们务必要挖掘出节约投资的潜能,所以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招投标环节,这个环节是可以实现项目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合同管理环节,投资进行的主要依据就是合同,因此做好合同管理是实现投资控制的重要方法;变更设计环节,投资控制受到变更设计的影响;物资设备的采购环节,投资控制的重点就是曲子设备采购,原因由于物资设备价值是工程投资的重要部分;施工组织的设计环节,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施工组织设计起到指挥整个建设方案的作用。其决定建设项目质量的好坏更决定工程项目实现的目标,还会影响其投入产出以及投资效益;资金管理环节以及征地拆迁环节、内部管理环节。
总结:
为了实现最好的投资效益,就必须要加强控制工程投资,这是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客观需求。所以需要正确处理工期、安全、质量以及环保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断的完善投资控制的各个环节全过程的投资理念,积极主动的做好投资控制,快速发展铁路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军.我国高校生态竞争力结构分析[J].管理世界, 2009(05)
[2] 马双,甘犁,高香花.“收入冲击”对家庭营养结构的影响分析―来自高等教育改革的“自然实证”[J]. 管理世界, 2009(05)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reliminary works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expounded the important rol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truction units and administration of prospective design, external coordination at early stage. The article presented some advice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mplete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high-speed railway.
关键词: 高速铁路;建设单位;前期工作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construction unit;preliminary work
中图分类号:TU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65-03
1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单位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
铁路建设程序包括立项决策、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立项决策阶段,依据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铁路中长期规划或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规定报批;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工程实施阶段,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竣工验收阶段,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其中立项决策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属于项目前期工作,是整个项目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根据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规定,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出资方代表应及时成立项目管理机构,我国高速铁路的主要出资方为国务院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为便于专业化管理,一般由铁路行业主管部门出资代表组建合资铁路公司作为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高速铁路合资公司应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按照国家审定的规模标准投资组织建设或委托建设,依据公司章程履行公司决策程序,对建设全过程负责,在项目的前期需完成主要工作:
一是建立建设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及时成立建设管理单位,规范内设机构设置,按规定配置机构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建设管理人员培训。
二是积极介入勘察设计工作。要配合和参与勘察设计工作,履行监督责任,认真开展设计文件初审工作。
三是切实做好对外协调。要做好建设规划许可的报批工作,做好征地报批和实施工作,完成三电和管线迁改等协议签订工作,做好环保、防洪等评估工作,做好建筑材料调查工作。
2 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必要性
2.1 建设单位通过管理人员前期工作的磨合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近几年我国处于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期,目前在建铁路项目308个,建设规模大,建设管理机构多,其中铁道部负责管理的铁路公司就多达42个,主要负责高速铁路的建设管理工作,建设管理人员不足,由于高速铁路技术新、标准高,而且铁路公司多为新组建的建设单位,建设管理人员来至不同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地方政府派出人员,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受到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为建设单位提供了较全面的管理经验,但这些个体的差异又不利于整个团队合力的形成,这些来至不同单位的管理人员,通过项目前期的共同工作,从产生矛盾,到相互修正,再到彼此适应,最后提高了团队的管理能力。同时,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单位自身以及整个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通过管理人员对制度的遵守和适应,理顺建设管理程序,为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实施、验收以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中的管理创造了重要的内部条件,有利于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管理过程中更有效的发挥主导作用。2012年3月,铁道部《关于调整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铁建设[2012]37号)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提升18个部管项目管理机构的建设专业管理能力,承担高速铁路等新项目建设管理任务,可以避免项目立项后新组建的建设单位在人员、设施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更加有效的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管理,正是基于加强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作用而制定的。
2.2 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对勘察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管,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勘察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维护项目出资人的利益。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两个重要阶段,可研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初设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的依据。建设单位如何监管勘察设计单位在可研阶段进行社会、经济和运量调查,综合考虑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从技术、经济、环保、节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对建设方案、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等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推荐意见,进行基础性设计,提出主要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和材料概数、拆迁概数、用地概数和补偿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建设工期和投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编制,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在初设阶段开展定测、现场调查,通过局部方案比选和比较详细的设计,提出工程数量、主要设备和材料数量、拆迁数量、用地总量与分类及补偿费用、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总投资后编制,满足主要设备采购、征地拆迁和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是建设单位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勘察设计单位是项目的合同单位,是建设项目众多参与者之一,具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即首先是对自己企业负责,其次才对自己承担的勘察设计工作负责,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当其企业利益与高速铁路项目利益冲突时,勘察设计单位会优先维护其企业利益而牺牲项目的利益,比如高速铁路沿线某企业规划建设一企业专用道路,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赢得该企业的其他勘察设计任务,将本该由该企业出资建设的专用道路纳入铁路项目改移道路设计,增加了铁路建设成本,损害了铁路出资人利益。但建设单位代表的是出资人利益,通过在建设前期介入勘察设计单位,通过有效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类似事情的发生。其次,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前期介入勘察设计工作,熟悉和掌握设计细节,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或者利用社会其他技术力量对勘察设计成果进行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比如,可以通过聘请隧道施工方面的专家,对控制性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进行辅助坑道的优化,补充设计单位在施工组织方面的不足,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保证高速铁路项目按期或提前投产,实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建设单位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完善项目的外部协调工作,有利于为项目创建和谐的工程实施条件,维护项目自身及公共利益。
高速铁路项目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活动,涉及面广,内外协作配合的环节多。铁路建设属线型工程,线位经过区域有特殊要求的,还得主动办理有关审批、许可手续,才能保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只有在项目前期充分做好经济和设计调查工作,完善项目各项外部协调工作,才能科学合理确定项目功能定位、建设标准、规模、方案、工期、投资,确保勘察设计深度和质量,才能确定施组方案、建设工期和工程数量,才能尽可能减少建设项目标准、规模、方案、投资、工期等重大调整,才能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按照现行法规要求,我国高速铁路前期外部协调工作主要有:
①组织征询项目规划选址意见,取得省级规划主管部门颁发的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②组织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经国家环保部审查批准;
③组织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评估,经国家水利部审查批准;
④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经国家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
⑤办理占用林地批复;
⑥办理占用河道防洪论证及水系调整规划批复;
⑦办理跨越航道通航论证批复;
⑧办理海洋、湖泊环境影响报告批复;
⑨办理占用海域论证批复;
⑩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批复;
{11}办理文物保护报告批复;
{12}办理纳入城镇规划许可批复;
{13}办理穿越自然保护区批复;
{14}签订跨、穿、改移高等级公路、航道、既有铁路和重要管线的技术方案协议;
{15}签订重大军事设施、地震监测台、测量标志、中直企事业单位等同意拆迁的意向性协议或取得产权人同意拆迁的复函。
这十五项外部协调工作都是涉及到国家及公众利益关系,多数重要工作法规作出了明确要求,必须由建设单位完成,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替代,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6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其次,建设单位有条件做好外部协调工作,高速铁路出资人为国家铁路主管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其建设单位代表的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利益,维护的就是国家和政府需要维护的公众利益,这一本质属性导致建设单位在完善各项外部条件工作是能够得到各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项目涉及的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较勘察设计单位更有条件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再次,项目前期外部协调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发生遗漏或者错误,必将导致工程实施期的重大变更,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甚至导致项目中止,直接导致投资浪费。
3 建设单位做好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建设单位处于核心位置,在前期工作中要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要选择配备热心铁路建设,有经验、会管理,有事业心的管理技术人员,按岗位配置人员。必须按照“事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事事有责任人”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并用制度管理人,让人适应制度。
3.2 建设单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应配合和参与现场调查,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实施阶段的设计变更 首先要抓好勘察工作,勘察工作是设计工作的依据,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铁路建设必须重视勘察工作。铁路工程勘察主要包括初测、定测,初测主要查明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物、区域地质条件、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的地质条件,初测资料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定测主要核实方案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物,详细查明方案的地质条件,为各类建筑物提供地质资料,定测成果是初步设计的依据。铁路勘察实行勘察大纲审查制度,勘察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规程规范编制勘察大纲,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勘察大纲组织审查,审查后的勘察大纲为工程勘察合同的组成部分。铁路勘察实行监理(或咨询)和勘察成果验收制度,建设管理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勘察单位依照批准的勘察大纲对勘察进行监理(或咨询),应组织对勘察资料和勘察报告进行验收,对实际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进行审核。建设管理单位应按照工程勘察合同约定解决勘察工作的外部环境问题,协调解决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勘察工作提供条件,同时对勘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其次要抓好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项目批准文件、设计文件编制规定,对勘察设计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等勘察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利用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对现场情况的掌握,对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进行审查,审点包括维护出资人利益和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内容,对于一些难点工程,可以通过组织对应专业的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设计质量,但同时应注意到勘察设计单位是勘察设计工作的主体单位,任何意见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与设计单位直接协商得到落实,或者通过上报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纳入项目正式审查意见,由设计单位落实。
3.3 建设单位是对外协调的责任和组织单位,要严格履行职责,在勘察设计单位的配合下,切实做好对外协调和各种协议签订工作。
首先要对高速铁路具体项目进行分析,明确项目涉及的外部协调工作,比如内地项目就不涉及办理占用海域论证批复等;其次要认真分析各项外部协调工作办理程序以及审批权限,比如办理穿越自然保护区批复中涉及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批复的行业是农业,审批权限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等;再次要组织相关单位对现场情况及利益相关人进行详细调查,避免出现关键事项的遗漏,造成设计变更的发生;最后要充分发挥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以及政府各部门的作用,地方政府是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是全信息的集散点,对地方情况有最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是高速铁路多向对外协调工作的相关者,要充分利用好高速铁路建设单位是地方政府打工仔这一关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做好对外协调的各项工作。
4 结论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是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实现建设目标的直接责任者。建设管理单位由建设项目出资人选择或组建,是出资人的利益代表,建设项目出资人按权力和责任统一的原则,明确建设管理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并监督其完成建设工作,贯彻国家和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组织铁路工程项目建设,就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全过程对出资人负责。在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完成建设单位的组建,让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勘察设计工作,完成项目涉及的外部协调工作,对建设单位完善内部条件,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降低设计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式基于这样的需要,2007年6月,铁道部《关于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是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和按期完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建设单位必须提高对提前介入并做好前期工作的认识,主动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建设外部环境,确保铁路建设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建设单位提前介入并做好建设项目前期相关工作的通知[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韩同银,杜守继.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业主地位和前期决策的作用分析[J].建筑施工,2006,(03):175-177.
【关键词】GIS;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3-0056-03
铁路行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发33号文和37号文为铁路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面,正确运用和把握好国家政策,依法合规地开展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全面提高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实施铁路用地信息化管理,提高铁路用地管理水平,服务铁路安全生产和土地综合开发,是铁路用地管理的必然选择。
1铁路用地管理概述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起着重要的骨干作用。铁路用地的性质、功能和特点是由铁路的性质、作用及运输组织特点所决定的。铁路用地可分为运输生产用地、辅助生产用地、生活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4个地类,各地类中还细分为若干个地目,每宗地中还有可能包括不同的使用单位,赋予不同的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与一般的用地不同,铁路用地使用者类型复杂,土地用途和使用方式多样化。
铁路用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为中心,以保证运输生产需要,规范铁路用地秩序,实现铁路用地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国家规定和铁路总公司要求,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保护好、规划好、利用好、开发好铁路用地。
2铁路用地管理的基本内容
铁路用地管理包括地籍管理、规划管理、利用管理、监察管理等。
2.1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是掌握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权属、保护土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综合措施体系,是使铁路用地具有法律依据的基础性工作。地籍管理的核心是权属管理。
地籍管理主要包括开展地籍调查、申报登记和确权领证工作;建立健全地籍档案和进行用地统计工作;开展使用状况调查、测绘工作等。
2.2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是以科学合理利用为核心,以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依据土地自然地理特点和铁路改革发展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铁路用地开发、利用、调整、保护活动做出部署和安排的措施体系。
规划管理主要是根据铁路建设、经营、改革和发展需要,以改变和控制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对既有铁路用地的用途、利用方式及权益保护等进行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包括编制区域性总体利用规划和按照铁路新线建设及既有线改造编制年度用地计划。铁路用地区域性总体利用规划要适时纳入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年度用地计划要按时提报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同时,铁路用地管理部门要负责规划和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3利用管理
利用管理是对土地利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铁路用地的利用管理主要是按照铁路改革和发展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及铁路有关规定,对铁路用地的使用、处置、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组织用地状况调查并为利用规划和计划编制提供条件;按照批准的规划和利用计划指导、控制土地的用途及使用方式;掌握铁路用地的利用动态,负责铁路用地的调整使用及处置审批;在铁路改革中负责铁路用地划分处置办法制定及组织实施工作等。
2.4征地和验收管理
征地和验收管理是根据铁路建设和更新改造需要,依据国家和铁路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程序,对所需土地的征购、使用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工程竣工时对运营接管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征地和验收管理是保证铁路建设需要和运营后顺畅使用土地的重要前提。征地和验收管理主要是指在铁路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中,铁路用地管理部门要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审查;指导和帮助协调铁路新线建设项目用地的征地活动;配合以铁路局为建设单位的既有线更新改造建设用地征地工作;介入铁路建设项目用地的管理工作;负责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竣工建设用地验收交接工作。
2.5监察管理
监察管理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有关规定,依法对使用铁路用地的单位和个人执行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的活动。监察管理是规范铁路用地使用行为,保护铁路用地权益的有效手段。
监察管理主要是宣传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及铁路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政府委托,对铁路用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维护国家和铁路用地权益。监察管理包括巡查铁路用地使用状况;依法处理私建滥占事件;协调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等。
总的来说,地籍管理是基础,规划管理是依据,监察管理是手段,利用管理是目的。
3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以建设GIS空间数据库、应用集成平台为重点,构建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体系;开展以权属管理为核心,以GIS综合查询管理、利用规划管理、监察管理、新线验收管理、综合管理、系统管理等七大功能为主的研究与應用。通过信息系统,准确地反映铁路用地权属信息和权属变更情况;快速掌握新建、改建铁路《国有土地使用证》的领证进度;全程跟踪铁路用地规划编制、综合开发、资产处置信息;及时提供土地纠纷、违章占地处理情况;实时查询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各类文件;安全可靠地保存用地资料、图纸档案等。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4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及网络方案
根据铁路用地管理模式和业务特点,系统依托GIS平台,采用集中部署四级应用的管理模式。服务器集中设在铁路总公司,系统应用为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铁路局派出机构(区域性办公室)、站段/土地所四级。路局、铁路局派出机构(区域性办公室)和站段/土地所不设置服务器,各级客户端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服务器连接,根据系统所设置的权限,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
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网路按照集中部署四级应用的管理模式要求,服务器集中设在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铁路局派出机构(区域性办公室)和站段/土地所各自配置终端利用现有的OA系统网络与总公司服务器连接。
同时,系统下一步將考虑采集移动数据(如巡查记录信息),通过总公司的安全平台从外网传输到内网,实时获得铁路用地违章占用情况、问题处理结果等信息。
5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作用及特点
铁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多种呈现方法,通过概况图可实现图查库或库查图的功能。将铁路土地的各种信息都存入电脑,有着方便的图形查询、属性修改功能和直观的对象查询、检索功能,而且其提供数据的统计汇总及输出功能,便于根据工作需要导出相关报表数据,实现企业改制铁路用地处置情况的查询、可开发利用地块信息的查询。网上远程报建和远程审批办公机制。除此之外,系统通过建立全路统一的铁路用地图形符号库,实现了全国铁路用地的标准化管理,为铁路用地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因为这个系统操作简捷,容易掌握,更新自动化且及时,所以铁路土地管理局的工作职能应随着业务的变化即时调整。
6结语
关键词: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2015年国家在铁路建设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1.8万亿元。2016年我国铁路建设将再次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会使得铁路技术与管理等方面迅速发展创新。在铁路建设总投入中,工程材料的费用占到70%左右。铁路建设物资管理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到相关各方的利益问题,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要以服务工程建设为中心,以保证供应为目标,坚持“两个遵循”、“四个依靠”、“四个原则”、“一个承诺”的指导思想。夯实管理基础,精细内部管理,实施透明采购。实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快速有序、高效优质地组织好物资采购供应工作。
1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能
1.1明确物资管理指导思想
要把管理标准定位为及时、准确、优质、优价,把工作职能定位为指导、协调、服务,确立“两个遵循”、“四个依靠”、“四个原则”、“一个承诺”的指导思想。两个遵循:遵循注重物资质量、优质优价的工作理念;遵循依法合规、阳光采购的工作流程。四个依靠:依靠上级物资管理部门的指导运作;依靠公开招标方式优选供应商;依靠各级物资人员确保组织供应;依靠内部互控机制提高质量。四个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工程需要出发的原则;坚持有计划有监督的精细管理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个承诺:优质优价、及时供应。
1.2健全物资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物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铁路建设管理机构要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管理的根本性工作来抓,形成“以物资管理办法为核心、专项管理办法为支撑、具体实施细则为补充”的物资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过程的全面覆盖,为确保物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1.3建立协作互控联动机制
铁路建设物资管理涉及面广、专业多、要求高,必须建立协作互控联动机制,依靠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开展物资管理工作。物资设备部是物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物资采购、供应、验收、结算等全过程管理;工程技术部负责物资技术标准、需求计划的审核;计划财务部负责物资概算控制和资金管理;安全质量部负责对现场物资质量实施管理。施工单位负责制定物资用料计划、验收、使用和管理工作。监理单位对进场物资质量实施监控。物资服务公司负责组织物资招标采购、合同履约、驻厂监造、协调物资供应、出厂验收及结算等工作。
2夯实管理基础,推行精细管理
2.1做好资源调查,掌握资源分布状况
开始物资采购时,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对施工全线大宗或重要物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充分掌握物资资源分布情况,从全线资源的总体需求量及分布现状通盘考虑物资的采供方案。全面掌握各种大宗物资资源厂的综合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产能配置、产品性能、服务质量等多方面S的第一手材料,为铁路建设全线大宗料统配及招标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2.2做好市场调研,合理设定供应商资格要求
在物资招标采购前,对潜在投标人资格要求的设定预先做足功课。着重对供应商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产品用途、性能、质量、价格、销售业绩、资质情况、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详细充分调研,收集资料,认真分析,合理设置供应商资格条件。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积极参与到建设物资招投标活动中来,打破市场垄断,创造充分竞争条件。
2.3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制定采购供应实施方案
物资预算管理是根据工程进度和采购供应周期,制定采购供应实施方案的管理过程。要结合工程进展情况、招标程序和采购周期的要求,充分考虑物价波动、征地拆迁、组织供应、有效储备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紧紧依靠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支持,做到主动介入、早计划、多协调,科学安排采购供应时间和批次。对轨道结构材料、特殊桥梁支座等生产周期较长或运输条件受限制的甲供物资须提前对生产厂商或供应商报送用料计划,预先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2.4加强采购管理,严格招标采购程序
物资招投标工作政策性强、程序严、要求高。在招投标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力争从源头上堵塞采购漏洞,使采购工作透明、公开。充分做好招投标前准备工作,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招标采购方案,通过组织严密的招标、评标程序,确保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2.5加强日常管理,掌握物资供需情况
日常物资管理工作要做到“六清晰”“五准确”“两协调”“一追踪”。六清晰:工程节点清晰、市场资源清晰、需求计划清晰、结算程序清晰、供应动态清晰、库存情况清晰。五准确:计划用量准确、结算价格准确、品种规格准确、供货期准确、产品质量准确。两协调:协调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计划、供应、质量和现场服务。一追踪:追踪产品服务质量。对重点部位的物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物资供应和调度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6加强合同管理,注重合同履约率
一是健全合同管理机制,强化合同意识,严格合同审查,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完整准确体现采购需求。二是按照合同规范落实履约责任,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加强合同及相关采购档案管理,实现物资采购全程可追溯。四是在签订物资采购合同的同时,要求物资供应商签订质量终身责任制承诺书。五是克服当物资市场价格涨跌幅度大、受国家政策性等因素影响,造成供需严重失衡,导致不能正常供应的情况。
2.7加强资金监管,促使资金有效使用
一是在做好供应计划管理的同时,注意生产、供应和消耗这3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物资供应闭环管理。二是以满足基本需求为原则,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各类需求计划,统筹调度与供应,确保物资采购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在合同履约和结算过程中,对合同中所涉及数量、单价、运杂费等要素均要仔细审核,严格把关。四是实行物资供应结算和质保金据实签认制度,设专门质检人员验收,相关负责人确认,确保证质保金退还与现场物资质量相符。
2.8加强跟踪检查,建立供应商考核机制
对供应商考核要把好五道关:一是资质关;二是业绩关;三是人员素质关;四是监督关;五是现场管理关。从准入、评价、采购、运输、储存直至现场使用等环节入手,严格程序,谨慎操作,使之始终处于严密的跟踪和监管之中。
3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铁路建设涉及专业多,工作要求高。物资管理人员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满足铁路建设管理的需要。要从学习物资相关技术要求,关注供应商信誉状况入手,丰富提高产品质量、物流知识、谈判技巧、政策法规等相关内容,落实“依法合规、优质优价、及时供应”的承诺,为确保项目的百年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监督检查,共筑廉政防线
物资管理人员要做好“四防”。一是制度保障防线。对物资招标文件、采购合同等采购资料实行会签制度,使商务和技术条款分头把关又互相制约;对物资验收和资金拨付实行会审制度,使“验工”和“计价”各负其责,有效互控。二是质量保障防线。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确保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三是思想教育防线。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觉悟,强化思想防范是勤政廉洁的固本之举。四是检查考核防线。这道防线其实就是落实责任,追究责任。这四道防线,环环相扣,层层落实,才能固若金汤。
5做好应急预案,提高物资供应应急能力
一是要建立物资供应应急机制,制定物资应急供应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不可抗力的紧急情况,保证建设项目物资供应需求。二是要定期组织演练,保证应急预案有效运行而配备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所需的物资,提高物资供应的应急能力。
6结束语
关键词:施工组织管理;铁路;协调;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建设施工组织管理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的施工原则
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中要遵循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施工原则,任何片面强调某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做法都是错的。
(二)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原则
施工必须是在做好勘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设计图纸在做好施工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三)按系统工程原理组织施工的原则
一项工程施工就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主体工程施工和附属、配套工程施工;有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施工;有前方现场施工和后方辅助生产及后勤供应;有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和施工的配合;有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工作。
二、工程概况
以新建织金至毕节铁路站前工程1标段工程建设施工组织管理为例,该标段正线里程全长39.329km,位于毕节市响水、大方县境内,桥隧比例达为71.3%。
该工程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按“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的“六位一体”管理目标,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又好又快完成本铁路建设任务。
三、工程建设施工组织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一)工程项目总体施工的组织设计
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与计划安排是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文件,是工程施工实施阶段中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也是编制年度、 季度、 月度施工计划、 建立企业经济责任目标考核、拟定施工合同、开展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应包括工程项目的规划、地质勘测和施工图设计计划,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工程概预算书和招标资料等主要技术经济文件。 正式开工前应进行由项目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参加的施工图会审工作, 交流和审查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不明事项,通过四方会审解决建设施工中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总体计划的组织与落实。
2、严格基建程序、遵循基建原则
以总工期为目标,以架盖河特大桥、长大隧道施工为主线,以控制、重难点工程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他,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采用平行流水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科学安排进度计划。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均衡连续,全面推进,科学组织,克难攻坚,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
(二)工程建设中的协调与合作
当建设工程开发范围大,工程子项多,施工周期长,参与施工的单位较多,在施工过程中交叉、干扰和矛盾,这需要加强管理、及时疏通、密切合作。本工程需要做好与业主方、与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与线上工程、安装工程、相邻标段等各方的协调与合作。在协调中主要采取以下原则:
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质量控制节点,组织双方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情况,制定、修正、调整下一节点的实施要求。
2、设置一名兼职联络员负责向各协作方通报工程进展情况以及相互商议下一步工作的配合情况(如预留、预埋、孔洞等)。
3、项目指挥部会同业主方代表定期(半月)或不定期组织对工程质量、现场标准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量状况、工程档案资料、原材料等进行检查,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奖优罚劣,直至合同中断为止。
4、与业主方相互提供通报各自施工进度安排、总计划、月计划,并相应进行协调、调整。主体工程总体上以土建工程进度计划为准,各专业协调配合,收尾工程以安装修饰工期计划为准,土建积极配合。
5、每周定期召开现场协调碰头会,协调解决在施工中出现的矛盾事项。
(三)质量和安全管理
1、质量管理
对不同特点的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针对性要强,要具可操作性。质量保证措施不力必然会留下质量隐患,将给工程验收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给今后运营埋下事故的种子。针对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可能带来的质量隐患,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质量保证措施,使施工过程控制有章可循。
本工程制定以下质量保证体系:
(1)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为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质量管理、质量体系运行、课题研究、QC攻关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工程创优管理工作。
(2)建立质检机构,项目部下设安质部并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每个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查”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任务。
(3)按一级试验室标准组建项目中心试验室,试验人员全部持证上岗,试验仪器必须由国家计量部门鉴定认可。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通过工艺试验,选定最佳工艺参数,指导施工,同时对现场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控制,并及时反馈各种数据,用数据指导施工。
2、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是建设工程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安全问题引发大量劳动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铁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1)组织措施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项目经理为组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职能部门作业队长、技术负责人为成员。安全质量部为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负责项目安全监察和日常工作。
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1~3%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项目部设专职安检工程师,作业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事故申报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评比制度,跨越既有线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安管理制度,用电安全制度,防洪、防火、防风的安全专项规定,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制度,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四)严格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是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体现项目建设的最终成果,因此必须严格把关,保证验收质量。在正式验收前均应进行预验,可以由项目业主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发现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处理,问题较大的项目限期解决,为正式验收创造条件。做好这项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
1、应检查落实项目的各项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尤其是对竣工图的完整性检查。因为竣工图是技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设计变更,因此众多信息必须在竣工图中标明,如设计变更洽商、地下管网的最终走向及标高、工程结构的变更等等。
2、除主体质量外,各种配套设施的正常使用是项目能否投入使用的关键。
3、资料的归档
确保工程资料的完整性,资料的成卷和归档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应按类分卷成册,分类装订,并编制资料目录。资料整体移交城建档案馆,并会同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竣工结算。
结语
综上,企业那个通过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施工组织管理,使工程建设更加的高质、高效。但是我们针对此,做的远远不够,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汲取经验和教训,对施工问题及时做出总结,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施工组织管理,从而使工程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放缓;物流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lowdow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will enter a period of strategic adjustment with moderate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slowdown o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opportunities it facing, 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of the railway system. The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economic slowdown; logistics industry; measures
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一种复合型服务产业。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率、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仍在持续。我国经济增速温和放缓,使得我国物流业也进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物流业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有利时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流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物流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下:
1.1 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近几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了较快增长,于2012年缓中趋稳,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见图1)。从构成情况看,2012年工业品物流总额16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快递等与民生相关的物流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5%,增幅高于社会物流总额13.7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8%。农产品物流总额和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5%和10.2%。
2012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2011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交通运输物流增加值增长8.7%,仓储物流增加值增长6.8%,批发、零售物流增加值增长9.8%,邮政物流增加值增长26.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依赖越来越大,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也都在借助物流业的发展来争取时空优势,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业发展的依赖度逐步提高。
1.2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已初具规模,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00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4万千米。2010年公路营业性货物运输量244.8亿吨,货物周转量43 389亿吨千米。铁路运输方面,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1万千米。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4万千米,码头泊位总量达到31 634个,2010年货物吞吐量893 223万吨,比上年增长16.7%。
1.3 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类物流企业发展迅速,服务水平提高。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改造,业务重组与资源整合加快,民营物流企业不断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中国物流企业50强重点物流企业的统计调查,2010年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5 927亿元,2011年共达7 274亿元,同比增长17.5%;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601.6亿元,同比增长135.9%;资产总计同比增长11.3%,平均拥有仓储面积84.3万平方米。企业服务范围50强物流企业均超过20个省区市,其中14%的物流企业服务范围覆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辐射能力增强。
1.4 物流需求呈多元化趋势
目前物流需求仍以制造商和商贸类的外资企业、新兴企业为主。以高新技术、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正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重要来源。汽车、医药、通信电子等行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需求已从运输、仓储等传统业务向物流控制管理、配送等增值服务发展,部分企业开始要求全程物流服务。
2 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基本具备了相当规模,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还不成熟,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还不能与经济的发展相匹配,效益不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从宏观层面上看:第一,物流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法律体系及制度的不健全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物流行业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的法律体系,层次性也不高,有些法律法规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已经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要求,严重滞后。法规制度之间不协调,也是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第二,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基础设施缺少有效衔接。我国的物流业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指导性协调机构,使得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基础设施缺乏跨区域、跨部门的有效整合,物流在各环节衔接较差,运作效率较低,特别是物资的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的工作效率方面等都需要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行业管理存在行业垄断、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利于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从行业层面上看:第一,物流业结构性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中物流相对发达,而广大中西部及农村物流相对落后;国际货物贸易发展很快,但服务贸易滞后。物流资源整合不足,物流业和相关产业互动性不强;应急物流、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等环节比较薄弱。普通仓储、公路普货运输等传统服务供大于求,供应链一体化的专业服务能力不足。
第二,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信息标准化能够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我国目前缺乏这样一个准确、及时、透明的标准化体系,许多部门和单位在建设信息数据库时采用的字段、类型和长度并不一致,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效率。在推广和执行方面,存在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协调配套性差、各类运输装备标准不兼容、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等问题。另外,随着我国物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各种标准同国际标准不能很好的兼容与衔接,也影响了我国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人才短缺。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强大需求。特别是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中,城市物流规划、物流系统运筹、第三方物流技术操作等不同方面的人才均严重匮乏。同时,物流专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尚未形成,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未经过正规培训,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物流需求。
从企业层面上看:第一,我国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目前我国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整体偏低,信息化及信息平台技术、供应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都很不成熟。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运输、搬运等技术装备的普及率较低,手工操作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物流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只有少量的企业拥有信息管理系统,条码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没有很好普及,GPS、GIS、ADC、EDI等技术应用不够理想。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物流技术进步动力不强,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
第二,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现有物流企业很多是过去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转行,多数企业缺乏规范的内部管理、明晰的战略目标,没有规范的服务条例和细则,服务质量亟待提高。企业在竞争方面多采用低价竞争,专业化程度低,很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物流服务。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难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3 经济增速放缓对物流业的挑战
当前,美国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也呈现出缓慢增长的状态。2012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仅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年均值,为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以来的次低点。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国物流业运行增长速度也有所趋缓。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放缓,企业效益不断下滑,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经济增幅放缓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首先,物流市场总体需求不足,企业效益下滑。据中物联统计,2011年物流企业货运量比上年增长11.3%,增幅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增长7.8%,增幅回落9.7个百分点;配送量增长25.4%,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额比上年下降40.1%,其中运输型企业下降103.1%。道路运输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额比上年增长21.8%,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拉动主营业务利润额增长2.0个百分点;水上运输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98.2%,影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下降46.7个百分点。运输的需求降低,也加剧了物流行业的无序竞争。
其次,经营成本加大,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土地、燃油等各项物流要素普遍短缺,成本持续攀升,而物流服务价格上升空间有限。近年我国职工收入水平增长较快,运输型物流企业的职工工资也同步增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路桥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企业对相关的设备如车辆的维护、改造,也增加了资金需求。在经济放缓时期,一般筹资不畅,只能挤占企业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经营成本增大。多数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的状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
4 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发展模式、产业格局等逐步产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间也是物流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第一,产业地位受到进一步重视。2009年,国务院我国第一个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列入“十大产业规划”。2011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并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编制各类专项规划,《粮食物流专项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年~2011年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已经正式。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物流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第二,物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转变。经济增速趋缓和要素成本提高,迫使物流企业提高现代化水平,减轻企业发展对增长速度的依赖。从原有的成本驱动、速度优先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集约化增长方式不断推进,从单一功能、比拼价格的传统经营方式向高效率、精益化的现代服务模式转变。
第三,产业格局调整加快。随着铁道部的撤销并成立国家铁路局,一个覆盖公路、铁路、水运、空运四大运输方式的大交通部形成。铁路规划职能并入交通运输部后,政府将统筹规划铁水公空发展,有效协调公路、铁路建设交叉、火车站地铁衔接等问题,使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更加协调统一,减少矛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铁路大部制的改革,将对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产生重大影响,极大地拓展物流业的发展空间。
第四,组织方式变革深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进入供应链竞争阶段。物流企业更加关注最终客户需求,与客户企业间联系更加紧密,为整个供应链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也刺激了邮政快递的需求,为包裹邮寄和快递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些新兴的物流企业也因此瞄准电子商务这一新的物流需求市场而迅速崛起。
5 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不仅要积极应对经济增幅放缓带来的挑战,同时应抓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转变物流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政府应制定全国统一的物流业法规,加强各种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推进铁路、港口、公路、物流园区、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物流信息整合,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完善物流税费体系,以适应一体化运作模式,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打造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
第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企业应转变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压缩费用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视物流成本管理,降低供应链各环节成本;推进科学绩效管理,实施考核评价并不断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开发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模式,优化服务品质;推动产业链延伸服务,逐步由物流功能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分散式物流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拓展,满足多样化物流需求。
第三,探索企业重组联盟的扩张手段。大型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重组与并购,逐步形成一些拥有成熟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在特定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第三方企业。中小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盟合作,在优势领域和优势区域做精做专。各地物流企业通过横向联盟,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减少行业间的无序竞争,又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通过参股、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以适应市场竞争。
第四,积极探索产业融合的组织方式。物流业加强与商贸业融合发展,改造传统流通渠道,创造新型流通模式;加强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开发供应链融资新模式,提升物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所获得的利润也在逐年下降,物流金融的出现能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了金融服务这一项,并将其作为增加企业利润、争取更多客户的一条有效途径。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必将成为企业增加利润、提升竞争力的新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朱明俐.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 学理论,2011(10):61-62.
[2] 赵永红.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 时代金融,2012(9):200.
[3] 曾庆云,李亚云. 经济放缓时期运输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 中国市场,2009(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