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岗位风险点

工程项目管理岗位风险点

时间:2023-09-24 15:5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管理岗位风险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管理岗位风险点

第1篇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管理;挑战;建议

1我国海外工程项目的现状和特点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已成为中国标志性外交政策。至此,中国已与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约120份共建协议。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开始了海外项目的新时代,有百花齐放之势。全球经济环境日益严峻,海外工程项目不可预见因素多,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是一个严峻考验。就目前我国海外工程项目的现状和特点来看,首先,我国的海外工程项目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以基础建设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水平偏低;其次,融资类海外工程项目一般都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手中,这就造成了海外工程项目的投资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项目管理的提高;最后,我国海外工程项目可参考的管理经验不多,不同国家不可生搬硬套。因此,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需要更加严谨、科学。

2新时期下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

2.1政治制度、经济体系、文化理念的挑战

新时期,海外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不同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文化理念。尽管互联网汇集全球信息,但虚假、导向性消息混杂,导致海外项目管理面临风险。首先,我国海外项目大多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国家的相关制度,就可能引发海外项目管理的政治风险。其次,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很快,易受各类因素影响,对资源单一的非洲国家影响明显,例如,铜矿价格波动就可能会造成货币贬值,2019年,赞比亚克瓦查兑美元汇率从11.9∶1贬值至14.6∶1,通货膨胀率达10.8%。如合同不能进行价格调整,企业将产生损失。此外,多数非洲国家外债压力较大,IMF数据显示,莫桑比克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的124%,违约风险较高。最后,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海外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非洲主要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海外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如果以国内习惯进行管理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产生冲突,如一味追求施工效率而阻止穆斯林每天进行的礼拜,轻则进行反抗或罢工,重则引起流血事件[1]。

2.2经营管理方式的欠缺

一些中国企业管理层级多,决策时间长,甚至置当地施工标准于不顾,导致项目经营管理低效化,很难将项目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其次,企业海外工程管理人员缺乏适应性,通常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非洲国家较为落后,未及时根据现场环境及时定位,做出正确表态,甚至产生歧视的态度。最后,企业对海外的监理制度和业主要求理解不到位,因语言或工作流程问题,缺乏有效沟通,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频出。

2.3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风险管理能力在海外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一些企业到海外后血本无归,主要原因是对海外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期间可能出现多种风险,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除了需要企业对海外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还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

3新时期下海外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建议

3.1加强海外工程项目的筛选

基于国内各类项目积攒的丰富施工技术,海外,尤其是非洲工程项目施工难度相对不高,面对不同国家,科学的选取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如忽视不同国家的国情,也会导致企业在海外工程管理中面临困难。部分非洲国家如赞比亚等现汇项目工程款拖延严重,一味投标政府资金项目,必会导致实施中资金链断裂;刚果(金)等国家因种种原因,不可进行融资项目,一意孤行也会失败;PPP或者BOT项目在非洲国家更要谨慎,充分评估政府信誉、政治环境和回收能力后才可进行。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海外工程项目的筛选,从业主立场考虑,选择适合国情的项目种类,在签订项目合同之前认真分析条款,采取规避风险的手段,比如与东道国签订相关协议或者引入中信保等机构担保。

3.2建立完善的工程保障制度

首先,投标阶段就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及询价工作,项目部在施工准备阶段对项目所在地的地材和设备情况进行确认,提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其次,项目部的每位管理人员都需要肩负起责任,提高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保障制度的适应性,不能照搬国内项目管理经验。重视合同管理,合同是核心,做好合同交底对各类风险防范有着显著作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变更索赔的材料准备,能较好维护公司利益。最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同国家人种、信仰和劳动意识都不一样,有些国家因气候问题,每天工作半天,撒哈拉以南多数非洲国家当地雇员收到工资后便会请假或者辞工等,这些都给海外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困难,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尊重当地雇员生活和宗教习惯,研究相关劳动法,合法合规的同时,提高防范意识,与海外劳工签订合同,对行为进行约束[2]。

3.3企业文化融入当地社会

我国海外工程项目多在非洲国家,为方便管理,工程公司更愿意选择中国技术人员担任主要岗位,其他岗位雇佣当地员工的模式。在此情况下,中国技术人员与当地雇员的交流需日常化、精细化。为了使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合,要从公司和当地员工两方面入手。海外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出国人员加强外事培训及礼仪教育,身在海外要服从东道国的规定,融入东道国的风俗,切实为当地发展进行考虑,不可一味牟利;使中方员工融入当地文化,如与业主交流时,是否可以用咖啡代替中式茶水,从细节入手,用当地人的思考方式与之交谈,研究当地语言,定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对当地员工进行文化和技能培训,增强其技术能力和归属感,使当地雇员对公司更忠诚,增加管理效率。另外,属地化管理是目前各个企业所推崇的先进模式,以当地雇员管理当地雇员,使管理方式更加亲切自然,目前丰田公司在非洲乃至世界已较好的实施了属地化模式,进入非洲国家丰田4S店,从管理层至一线业务员,均为当地人,极大减少了人员成本,促进所在国就业,获得其政府的支持,值得工程企业学习与思考。

4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的新时期下,面对我国海外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时间比较短,管理经验不丰富,面临诸多问题。我国企业要充分重视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从项目的选择和实施2方面着手,把握各国国情,了解当地市场行情、文化差异,融入当地文化,推行属地化管理,做到工程管理与所在国法律、文化相切合,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提高海外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敦元.海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35-36.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总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1.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如何构建能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新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建筑工程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大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开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摈弃其中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方面,才能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再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建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了适应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最后,大力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适应当前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如何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与生产实践当中,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精华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当中,切实提升建筑项目管理水平。

2.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途径

2.1提高创新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激发管理活力

加强项目管理,关键要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项目负责人队伍。企业要认真制定项目负责人队伍建设规划,抓好建造师资格认证工作,加快项目负责人职业化步伐,重视项目负责人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加大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尽快提高项目负责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项目负责人队伍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2.2改革项目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要加强项目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全面推进岗位人员IC卡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管理责任制,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改革项目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项目管理体系。

2.2.1建立多元化的、适应项目生产需要的项目管理体系

要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规模和要求的项目管理方式。如对于企业中标的大型工程项目,可采取公司直管方式,由企业组建项目经理部,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各分公司根据协议投入资源,组织施工管理,企业实施监控和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对于以企业资质中标的中小项目,可采取委托管理方式,交由分公司管理,施工企业原则上只对该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安全质量监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等工作由分公司具体实施,并按照委托合同承担相应责任,从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调动分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2.2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要坚持“成本领先”原则,切实把成本管理放在项目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相对更加公平、方便,效率更高,要积极推行市场开发和项目管理一体化,建立项目成本核算制,严禁低价恶性竞标。要加强项目投标前评估和中标后测算,明确项目利润目标,做到投标有底线,管理有目标;要树立全员成本观念,积极推行“经理负责、全员管理、集体承包、风险抵押”的全员风险承包责任制,实行项目完全成本核算,细化责任预算编制,层层分解可控成本,抓好项目中期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切实把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同项目部负责人承包奖惩、职工收入挂钩,作为项目管理考核、奖惩、职工收入的基本依据,充分挖掘项目管理潜力,确保项目预期成本目标的实现。

2.3转换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安全质量

工程项目是企业安全、质量、信誉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2.3.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可控责任机制

安全生产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完成项目任务、取得项目效益的根本保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以项目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突发事故(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严格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3.2建立和完善质量创优机制

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以优创誉”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工程项目创优规划,明确创优目标,细化创优标准,落实创优措施,形成创优工作机制。要加强项目部的质量自控能力,强化过程控制,克服质量通病,认真把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单项工程的质量关,坚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努力创精品工程、品牌工程。

2.3.3建立和完善现场管理机制

施工现场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各级管理者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工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形成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机制。

2.4强化基础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项目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必须要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效能,向管理要效益。

2.4.1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中,加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和避免风险损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施工企业的主要风险有:低报价中标的效益风险、履行合同承诺的信誉风险、结算不及时的诉讼风险等,稍有不慎,整个项目可能将导致举步为艰的境况。

2.4.2强化技术管理

要把技术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工程项目上,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做到施工组织落实到位、设计要求施工到位、施工工艺管理到位。要建立项目策划机制和程序,充分利用和发挥项目有效资源,做到精心策划、科学决策、强化控制、精细管理,努力实现施工方案最佳、资源组合合理、商务方案最优、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抓好工法的开发应用,大力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推动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3抓好物资建材的管理

要坚持“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的原则,对大宗材料、主要物资设备实行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努力降低成本。要把好物资设备进场检验关、材料领用发放关、周转料回收利用关和废旧物资处理关,严格控制物资消耗。要大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形成“人人讲节约、个个增效益”良好风尚,努力构建节约型项目。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目标的必然途径。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J].科技传播,2012,(1)

[2]陈力文.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J].广东建材,2011,(12)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业也发展的越来越大,逐渐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非常重大成绩的同时,建筑工程科学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同样的存在一些缺点。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考验。通过我国的各个省份的调查中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项目经理管项目、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和借用资质经营的项目管理模式。

1.1 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模式是企业将工程项目全权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有着所有的管理权限,包括机械、财力、人力、材料。项目经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不会承担法律风险,这部分风险由企业来承担,同时企业会从项目盈利中抽取一定的费用。

1.2 企业自身项目管理模式

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在企业获得的建设项目后,通过公司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给各个项目经理,这种分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盈利,有利于划分企业的权、责、利,保证了企业对建筑项目的管理。这种建筑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统称为集约化项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收益。

1.3 借用资质经营项目管理模式

我国规定,不具有资质的企业不能招标超过其资质的建筑工程项目,有些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拿到一些超过其资质的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借用其他具有其资质的建筑企业的资质去招标,并且付给资质企业相应的费用,这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和资质的企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也要承担一定本工程项目风险。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

2.1 我国的建筑工程分包问题

中国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承包与企业单位资质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但是在现实的建筑行业内,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层层分包的现象尤为盛行,造成建筑市场混乱。一些不符合资质的小型承包商就利用这种不合法的手段承包工程项目。这些不符合资质的小型承包商由于层层分包,必须降低成本,经常会偷工减料,并且聘用一些没有技术资格的技术员去施工,就造成了施工工艺不符合规定要求。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过关,给人民带了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2.2 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也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并且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也有一些缺点。首先,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没有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第二,中国现在没有自主形成像国外发达国家的那样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建筑企业发展也逐渐靠近国家化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不同,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建筑企业更多的看重自己的经营利润而忽视未来的企业发展,所以建筑企业没有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还有中国的建筑行业软件公司为了赢得市场,经常会出现不顾建筑工程管理软件是否符合科学,尽可能满足客服的想法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中国的建筑行业软件的泛滥并且没有体现软件的科学合理性。

2.3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需要有专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实施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程度普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法律缺乏对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的规定,所以,一般建设项目管理人员都是固定的。同时中国很多的资质考试都是关于监理、承包商管理人员的,所以这部分管理人员教育程度偏高,但是业主方面的项目刮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就被忽视。

2.4 忽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对将要建设的建筑工程,在经济上、技术上和其他方面进行调研、评估比较以及预测建筑工程建成后的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个基础,在合作经营合同、银行贷款、工程设计等方面提供了保证和基础资料。但现阶段许多投资者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普遍不重视,造成了投资者盲目投资,给企业经济、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以后的建设工程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 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法律对承包和分包的规定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的非标准项目管理比较混乱,造成了一些法律规定以外的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给建筑市场带来了不好的风气。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建筑市场体系。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调查作用应该也给予充分发挥。我国的法律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不合法分包等影响很大不规范行为打击,澄清了每一方的责任和义务,改进实施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建筑市场。

3.2 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中国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建筑业也逐步向国际化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也进入国际化市场。为了能在国际化市场立足,必须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化。在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有以下优点:首先,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数据网络,就可以管理数据的方便传输,资源共享等优点,可以减少项目管理中的错误。其次,可以对建筑材料、机械、人员等成本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项目经理管理和监督成本。如果出现工程方面的各种费用和成本问题,可以使工程项目经理及时的了解到,并且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给与解决。最后,帮助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上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有效的管理,落实岗位和责任,强化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不仅节省了项目经理的工作量而且还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

3.3 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都面临这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要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先进管理知识的理解,不断的跟进社会的发展。第二,实施有效的成绩考核制度。为了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提高,可以定期的检查在各方面工作的能力、素质、知识水平,对于有些不具备从业工作的管理人员取消其工作执业资格,这样可以激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各种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最后,也要鼓励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跟上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只有让他们不断的更新创新意识,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润,有利于中国的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建筑行业实现国家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给予充分发挥的科学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实现建筑公司最大化利润,同时我们要关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并且就这些弊端,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与解决,才能使得中国建筑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理.赣南森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探讨[J].林业建设,2007,8(05):14-16.

[2]顾耀臣.建筑工程管理CM制方法的优越性[J].建设监理,1994,11(01):36-38.

[3]尚春静,刘长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建筑经济,2004(08),7(09):41-43.

[4]敖华.监理制:建筑工程管理的新举措[J].发展,1997,8(09):19-21.

[5]单兆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筑工程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4):65-66.

第4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项目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自身特点和现状,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一般原理和审计步骤,对几类工程风险管理审计进行了探讨。

风险是指组织内部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投入资金多、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易受自然条件及地质水文情况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逐步大型化,国内一些管理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末不断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以使工程项目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风险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

本文论述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业主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工程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技术等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处理等管理行为的一系列审核活动,是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控制、监督及评价的过程。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指工程项目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程序、对策及体制、机制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控制、监督及评价的过程。

关于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二者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提出“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审计的前提和基础,风险管理审计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及相关制度和程序,与风险管理本身有所区别。但从工作步骤、工作方法上看,二者有很多相似,其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减少组织风险损失,提高组织管理效益,因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自身特点和现状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自身特点。第一,审计范围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注重确认和测试风险管理部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审计工作涉及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第二,审计专业性要求更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内部控制审计扩展到所有工程风险管理技术审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还要求广泛运用统计分析、计算机等技术方法,因此,对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第三,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求有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为风险管理审计提供支持。

2.我国开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现状。近些年,一些大中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工程管理实践。但就总体而言,项目管理者风险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系统的风险管理行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的或者间断性的,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另外,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还不完善,缺乏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这里我们引用风险管理研究与开发项目合作组提出的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四个等级标准,即临时级、初始级、可重复级、管理级。可以看出,风险管理实践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还处在初始级或可重复级。

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受到管理者风险意识程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中还未全面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尚处在理论研究与初步实践阶段。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审计步骤

1.一般原则。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应当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独立客观、职业审慎、保守秘密等原则。内部审计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实务标准,充分考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复杂性、艰巨性,遵循适当程序,采用先进方法和手段,科学有序地按步骤开展审计工作。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应有利于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增加企业效益。

2.审计步骤。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的工作要求高、专业性强、责任重、审计风险大。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审计工作,防范审计风险,一般要按以下步骤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第一,识别风险。制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计划,包括制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施工生产风险管理、建筑市场风险管理、项目组织人事风险管理和其他风险管理审计计划,确定风险管理审计的位置和背景。第二,分析风险。对工程风险迹象进行深入了解、做好记录,并对风险进行分类。第三,评估风险。分析工程风险的成因及其影响,确定风险程度及等级。第四,监控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进行跟踪检查或后评估。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产生

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第五,处置风险。

以上审计步骤,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风险管理审计具体工作的一般步骤,同时也是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性工作,它与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既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应协调各业务部门严格按照以上审计步骤,扎实地做好风险管理审计的基础性工作,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四、建筑工程项目的几类风险管理审计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主要包括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工程项目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工程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应有重点地、有计划地、分步骤地开展以上几类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之间并不是彼此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都是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1.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体制审计主要在工程项目组织成立初期开展,审查、评价风险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完善性。重点审查、评价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是否经过充分论证,财务管理体制、考核评价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是否健全。

2.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审计一般同风险管理体制审计在项目组织成立初期同期开展,主要审查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结构性和尽责性。重点审查、评价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业务人员的风险管理理念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是否具备胜任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无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审查评价全员风险管理的情况,包括工程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中岗位的设定和责任的明确性。

以上两项审计是从组织建设方面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审查和评价,目的是为组织决策层提供组织建设决策依据。虽然这两项审计相对于后面叙述的工程风险管理程序与对策审计,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要相对简单,更加侧重于对组织的定性评价,但完善、合理的组织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为风险管理程序与对策审计提供组织方面的支持,因此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审计工作要认真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有效。

3.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审查、评价内容包括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直到项目施工、验收、后期服务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结构内的所有内容,主要审查、评价风险管理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内部审计机构应有重点地、有较强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比如,工程招投标阶段,重点审查、评价招投标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是否采取了规范化程序规避风险,规避风险程序是否有效运行;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程序是否有效地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规避风险措施在工程管理中得到落实;组织之间、组织与外部之间财务往来核算办法是否能够通过风险管理程序有效规避风险等。风险管理程序审计和后面叙述的风险管理对策审计涉及到内部审计机构与组织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同时也需要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配合,还需要合同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等其他管理子系统的协作,是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风险审计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

4.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重点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对策的周密性,即风险应对计划是否对已经发现的风险的每个层面均作了应对的安排,制定风险防范对策有否考虑风险的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可接受性;审查、评价工程风险管理对策的可行性,即风险应对策略是否对已经发现的风险的每个层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是否采取了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对策。利用合同条款规避工程风险是工程中最经常、最广泛采用的风险管理办法,因此结合工程实际,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可以通过对工程各级阶段签订合同以及合同实施情况的审查,并结合其他审计程序来完成,已达到对风险管理对策周密性和可行性的审查、评价。

工程风险管理对策审计更加侧重技术审计,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各种技术应用复杂、繁多,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项风险规避技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各具体业务部门聘请兼职审计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增强技术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审计报告

工程风险管理审计报告是风险管理审计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审计情况介绍。包括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等。第二,工程项目目前进展的实际状态以及未来状态。第三,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评价。第四,工程项目关键的管理问题。第五,最终结论及建议。

审计报告由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撰写,要求做到客观公正、重点突出、专业性强,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提交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层审核和应用。

六、工程风险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1.注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与组织其他部门的信任。可以通过聘请兼职审计员,增强技术力量的同时,加强组织内部横向、纵向的联系,增强组织间信任。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与工程项目实施相关的工程信息,要求组织有较完备的信息系统作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支持。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边缘管理实践,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更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对复杂环境的洞察力和减少环境复杂性的能力。

工程项目组织应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volves the many factors, complex,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is obvious. From the pa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see, there are mainly focus of management, not to do a fine management, often in the management of omissions some of the detail of the thing, and the details of neglect, and often causes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security hidden danger, even to the project bring immeasurable economic losses,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mag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o the building project of fine management, from the details, to do a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to promote the project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Detail management; Fin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经过无数实践之后的经验之谈,只有注重工程项目管理的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上疏忽大意的情况发生,降低管理不到位而带来的风险。下面,笔者联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与同行进行业务磋商,不妥之处,望大家海涵。

一、细节管理的概述

细节管理,就是注重对每个细节的管理,换而言之就是指精细化管理。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粗放式管理的弊端,笔者认为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这是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关注细节、做好细节处理,从细节要质量,从细节创效益,注重过程中的细节管理。第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它是指应用现代管理方式,对管理对象进行精确化、细节化、快捷化的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抓好对每一个细节的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二、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方法简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做好细节管理,具有一定的方法,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细节管理目标体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对于建设方与施工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细节管理的主要目标。根据确定的总目标和重点目标,对于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制定出更加精细化的实施细则,将每一个小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具体岗位及与之对应的具体人员身上,确保目标细化到位,人员分配到位,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到位。

第二,在进行细节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计划进行实施,不断总结,找出存在的细节问题,并进行不断地完善,以确保细节管理落实的实效性。

三、建筑工程项目细节管理的具体措施探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细节管理与每一个参建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应该树立全员参与细节管理的意识,营造有利于细节管理的良好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完善全员细节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参与细节管理的积极性

第一,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员工的细节管理意识是前提。要提高员工的细节管理意识,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员工参与细节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细节管理过程中,可以将细节管理与参建人员的绩效管理相挂钩,从薪酬待遇、奖金分配、岗位异动、福利发放等方面进行捆绑式绩效综合考核评价,对于参与细节管理成绩突出的人员,在这些切身利益方面予以倾斜,从他们的内心调动参与细节管理的热情,让员工从内心认可并支持细节管理工作。

第二,健全细节管理约束机制,进一步约束与规范员工的施工行为。对于在细节管理中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由于相关责任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该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对于出现的较轻微的问题,也不可忽视,而应该及时对相关责任进行提醒,要求其及时整改,以免造成更大的失误而带来更大的损失,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将事故风险防范于未然。

(二)做好细节方面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降低细节管理不当而引发的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细节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参建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以降低不良施工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加强对施工技术与安全的培训,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隐蔽性工程、薄弱环节、重点工序等进行分析,让施工人员对每个细节方面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对细节问题出现的防范能力。例如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就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这样才能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降到最低。又如,对于桥梁基础工程中灌注桩的施工,由于其施工在水下进行,检测难度大,质量问题难以把握,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并在施工中加大监督和检测力度,以确保隐蔽性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建筑工程目标的细节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灵魂,只有质量达标,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细节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抓好工程质量。

第一,抓住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建筑工程中,工序较多,任何一道工序如果疏于管理,都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从而给后续施工带来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最后不得不返工。这样就会因为返工而是工作量大大增加,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理和财力资源,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同时,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对整个工程如期竣工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当某一工序不合格时,要求其进行整改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二,抓住工程竣工时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按时按质交付使用,保证能够顺利竣工。在工程竣工阶段,对于工程中存在的细节性问题,应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返修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四)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目标的细节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第一,在建筑选材和施工的过程中,大力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不断降低建筑材料的耗材。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费一般占用了整个项目的一半以上。从当前情况而言,我国建筑行业精细化管理不足,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非常严重。因此,建筑企业要大力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整个业务流程,从而能够降低不必要的耗材,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目标,最终实现建筑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加强建筑工程设备管理,降低设备的成本损失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对与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有着

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比较多,通过加强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因此,建筑施工监管部门应该明确部门的责任和职责,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建筑施工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和维修,减少由于设备损坏而形成的设备维修费用,从而维护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在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细节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对细节管理的认识,树立全员细节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全员细节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员工参与细节管理的积极性,注重细节方面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尽可能地降低细节管理不当而引发的风险,确定建筑工程细节管理的质量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想方设法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细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殿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姚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8,(05)

[3]陈桃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成本控制[J].陕西建筑,2009,(0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054-01

1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它是指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采取有效的调节和防范措施,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行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管理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除了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有效控制外,还要就工程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关系成本、风险成本以及其他无形成本进行监控,及时纠正与成本控制目标相偏离所产生的成本,将各项建设生产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2 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领域和主要职能,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工程成本控制到最小化,保证工程收益最大化。一般说来,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工程项目管理在接到工程之初,就要制订明确的成本目标管理计划,在项目实施之中,对制订的成本目标进行分解、细化,确保目标的切实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检查和修正计划目标,使得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执行。

(2)系统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系统、全过程控制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和管理手段。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系统性地分析和研究构成项目成本的要素,分析和评估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目标的因素,确保成本控制不与成本目标出现偏差。

(3)动态控制原则。建筑工程项目涉及面广、工期长,影响项目成本的动态因素也较多,因此在进行项目成本管理时,应该进行实时动态控制。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防止偏差的进一步扩大,将实际成本拉回到预算成本之内。

(4)主观能动性原则。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建立健全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激励制度,将权、责、利三者融合,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和控制行为。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工程,成本控制过程涵盖了项目竞标之初到项目竣工之后的全过程,其中的成本费用之多、影响因素之多,给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对于项目的有效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一般有以下方法:

①目标成本预测法。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众多方面,其成本计算复杂。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应该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预测,一般是将制定的预算价格与实际的市场价格进行比对。根据工程图纸、招标文件、价款支付条件、工程实际地质情况等,计算出拟实施项目的预算成本和市场成本,将其与项目拟达到的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项目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成本。

②成本因素分析法。根据对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成本因素的分析,明确可控的成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费用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还包括边际成本、风险成本、关系成本等无形成本。其中有形的直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监督管理费等。

③财务成本分析法。这是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实时动态控制的具体表现。通过项目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构成工程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有形成本,明确实际支出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动态关系,明确实际成本超支部分,及时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广义成本控制

(1)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工程项目由单一企业独立施工完成,则人工成本管理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工的管理与控制上;如果采取的是劳务协作队伍,那么人工成本控制则还要包括分包队伍的管理与控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优化的人工成本控制。对于内部人工成本控制,要合理安排施工流程,采用最佳的人员岗位配置,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队伍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对于劳务分包队伍的成本控制,要严格分包商的准入资格,选择施工能力强、报价合理、效率高、人员素质高的分包队伍。严格按照分包合同规定,进行工程量结算和费用结算,防止不必要的额外费用支出。

(2)材料设备成本控制。材料设备成本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核心成本,有效减少这一成本,对于减低项目总成本,实现项目收益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材料设备的采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筑企业自行采购,一是由业主代为采购。由业主代为采购,采购风险由业主承担,降低了建筑企业风险,此时对材料设备成本的控制就体现在了材料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材料设备,减少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材料设备成本。如果是建筑企业自行采购材料设备,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并制定严格的采购审查制度。在采购之前,应制订出详细的采购计划,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通过市场调查,选择最佳的采购方式、最信得过的品牌和厂家、最实惠的产品价格;在采购过程中,要减少对于材料的购买、运输的次数;在采购产品入库后,要及时统计出实际采购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明确超支费用和盈余金额,以便于调整其他成本支出。对于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租赁方式来减少机械费用成本支出,降低整个材料设备成本。

第7篇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increasing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project, the import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highlights.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3+3"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expecting to help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安全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project management;quality;safet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066-02

0 引言

所谓的“三+三”管理模式,即三个控制和三个管理,其中三个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这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三个管理则是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和应急管理。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目标。

1 工程项目管理“三个控制”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1.1 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所以必须强化质量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以确保优质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在事前控制阶段,要设置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项目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后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中,明确项目质量控制规程、标准和程序,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考核机制。其中,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若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工程质量要求高,则可以按照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编制质量管理计划;在事中控制阶段,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认真检查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全面分析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因素,将其纳入到质量管理范围内,明确质量管理关键点,严格审查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对难以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应当在事中控制阶段加以控制,避免质量问题扩大化。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准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在事后控制阶段,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交由有关部门验收,确保质量验收一次通过。

1.2 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设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期完工。进度控制的关键点在于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跟踪调整。施工企业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计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根据周转材料、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数量等情况,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程序,分别编制主体工程和其余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各工序在时间上的有序衔接。同时,还应当根据总的施工进度计划,细化编制旬、月、季度施工进度计划,提高施工进度计划的可操作性。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实时检查、分析和调整进度计划,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修正。

1.3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合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要对工程建设的所有生产要素和费用开支进行监督、调整、约束、限制,确保各项生产费用均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为实现成本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强化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按照施工组织计划,优化配置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等生产要素,提高施工作业效率,在合理缩短工程工期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其次,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工期要求、质量要求以及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确定总的目标成本,落实项目经理成本控制责任制,并将总的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构建自上而下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部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各个施工班组是目标成本控制执行的主体,项目经理部要定期对工程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将其与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比对,查找成本费用存在差异的原因,对超出目标成本计划较大的部分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落实相应的调整措施弥补成本差异。

2 工程项目管理“三个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2.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在建设工程中应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参与建设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免遭损失。首先,应当消除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可通过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借此来确保人的可靠性,GB/T28001-2001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增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有能力履行相应的职责,完成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任务;其二,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可通过建立安全技术系统来确保各类安全设施的可靠性,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同时,利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以此来减少和消除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目标的全面管理。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以及安全监察体系等,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考核及奖惩制度。此外,为避免安全管理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应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以此来量化安全管理。

2.2 环境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环境管理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自然环境的管理。主要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噪声污染、废水废弃物污染等等,以此来实现项目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和相容性;其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具体包括对工程项目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管理、对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等;其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这需要参建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部门应当利用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给予破坏者严厉的处罚,对于那些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建设工程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2.3 应急管理 对于建设工程而言,应急管理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关键就在于通过平时的细致工作来化解危机,将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这也是建设方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风险的承担者应当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应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在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阶段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建设所需技术的难易程度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借此来规避风险较大的项目。同时也可以采取合作管理的形式实现风险共担,这样能够使工程项目的大部分由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有利于风险的分担。另外,在施工组织和工艺操作上,应当选择可控性高、有替代技术的方案,有助于降低风险的产生;其二,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并成立应急危机处理小组,做到及时协调和快速响应。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不断收集和分析各种动态信息,从中捕捉隐藏的危险信号,及时制定出应急预案和风险防控措施;其三,应学习借鉴其它项目先进的应急管理方案,如风险转移是工程应急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从全寿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风,2008,(10).

[2]陈志奇.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外建筑,2008,(7).

[3]杨胜来.刘铁民.新型安全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理念与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

第8篇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工程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计算机应用为辅助手段,结合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网络计划技术和挣值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一门完整的应用学科。本文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组织管理、采购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不仅仅只需要单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更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类似于工程项目管理这类专业涉及到的具体的技术性工作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更要求具有很强实践与动手能力。

1.1 市场的能力需求

根据目前我们对已毕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工作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会使用办公基本软件、会查阅参考资料、掌握基本的土建施工知识、能独立完成工程项目的概预算、能使用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能够对立完成网络图、会CAD 绘图和识图、懂基本的财务知识、能够完成招投标文件的编写,另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肯吃苦的精神。

1.2 市场的岗位需求

我们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就职的主要去向是以下几个:(1)建设项目施工企业; (2)房地产开发企业;(3)设计院所; (4)物业公司;(5)厂矿企业的基建部门;(6)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公务员。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调研,我们也发现,就目前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而言,施工企业提供的岗位是最多的,其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即,很大一部分岗位是一线的,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

因此,从市场提供的岗位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的本科毕业生不但要注重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的掌握,还要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基本的土建施工的知识。

2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

2.1 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1)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呈经验型和感悟型。主要体现为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现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教学在选用教材方面,没有考虑市场侧变化和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而教材的编写者在从教材编写到使用上,也没有明确教材的适用学生、适用范围等问题,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缺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具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2)教材陈旧。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因此,教材体现出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现在的许多正在应用的教材出版时间比较早,而且内容体系比较固化,这就造成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节能减排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等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主流的教材还仅仅停留在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管理上。这种脱节已经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表现。

2.2 教学方法呆板,偏重于理论

现在很多学校在工程项目管理授课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编写侧重于理论,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拘泥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理论性太强。有研究表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运用为中心。使学生成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实践环节缺乏

主要表现为缺少合适的项目实习基地。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虽然每个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专业老师也在竭尽全力为学生寻找实习地点,但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以及实习基地单位的工程项目的断档现象的不断出现之间的对立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也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焦点问题。

2.4 教学队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师资力量薄弱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由于我国高校的用人体制问题,很多授课教师本身就是“校门对校门”,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比较有限。这种状况就要求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实践方面的培训。但由于经费和培训基地的限制,这种培训机会是很少的。

3 基于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对策与思考

3.1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培养市场需求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就要贴近市场的需求,改变以往的仅重视研究的教学目的,而坚持以实现用人单位需求为目的,在部分兼顾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目标,调整相关的课程体系,系统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积极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毕业生的所学能够快速应用,缩短他们在新岗位上上手的时间,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2 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改革是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优化的重要出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在自己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学校,如何在结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优选和自己学校特点相辅相成的、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相辅相成的教材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3.3 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虽然国内的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研究已经为提高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思路,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理论存在一定差距的难题。因为这个难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授课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同步问题。因此,就必须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从动态的角度不断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的方法。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经历,同时还要熟悉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国内外发展动向,发展趋势。此外,学校还要制定计划,鼓励并支持授课教师定期到相关单位特别是到施工企业或者房地产企业进行短期见习或者阶段性兼职,获取实践经历,并积累最新的第一手的素材,为以后丰富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3.5 积极拓宽渠道,建立实习基地

这些年来,实践基地的缺乏,让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实习基地的缺乏,也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大瓶颈。因此,要利用各种资源,积极的开拓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

4 结语

以上就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也必须围绕市场需求这一目标。当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之我见[J].高校讲坛,2010(5):66-68.

[2] 张晓兵.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34-36.

[3] 朱芳芳.基于项目教学的钢筋混凝土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9):62-64.

[4] 赵静,佘跃心.成果导向教学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86-187.

[5] 卜东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03-105.

[6] 庞海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演练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7-110.

[7] 邬伟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合作学习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新西部,2010(22):222-223.

[8] 孙海燕.《工程项目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校讲坛,2010(3):96-97.

[9] 翟宁.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世纪桥,2008(10):19-121.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

建筑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直接维护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是现在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管理上,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成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应,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主持项目管理工作,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始终尽心尽职地做好各项工作,这是一个思想基础。项目经理要学会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注意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各种重大问题,并要使政治同经济、政治同各项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加协调有序地进行。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强的党性,坚持党的原则,恪守严明的政治纪律,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司的各项要求。讲政治,就必须讲团结。作为项目经理必须讲团结,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营造班子团结共事的氛围,多与项目书记和其他班子副职沟通思想,交流情况,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

2、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凡事既要立足局部,又要考虑全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要以企业的发展为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一个企业的大局,集中反映了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愿望,代表了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的最高利益。基层人员的所思所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大家的所作所为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

二、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

作为主持项目工作的基层班子来讲,如何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一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并贯彻到具体行动中,是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对项目班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炼品格,使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中。对于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大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企业发展、个人成功。职能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消灭盲目的业绩观,坚决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经理带领整个项目班子在落实企业决策、制度时,一定要增强责任心,加强执行力度,不能降低标准或借故拖延,避免虎头蛇尾,更不能失真走样甚至背道而驰。

三、制定科学的岗位责任制

制定科学的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项目经理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必须抓好监督及落实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责任,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强化计划管理,根据工程总进度的要求,针对工地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计划,从而实现对重要节点的控制,是计划管理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大大加强现场管理工作。

四、对工程项目实行先进的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式及事业部制等几种形式。其中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国际工程公司通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它是以职能部门和工程项目部为结构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加强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摆脱了传统的、经验性的、静态的管理,既能对工程项目实行高效、严密的组织管理,又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达到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五、识别、预测风险,有效预防、化解风险

任何建筑企业都不可能在承揽工程时不承担风险,但如何承担风险,承担多大风险,以及如何化解风险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而要化解这些风险,就必须首先研究合同,汲取以往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原则,就是很好的风险识别、预测措施,当然,建筑工程的地点、业主、地理环境的不同也造成了建筑施工风险的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原则只是一个基本性的规定,涉及到具体工程还要具体对待,但无论怎样,既然有意承接一项工程,就要在研究施工合同、识别预测风险的基础上动心思、下功夫,采取措施防范或者转移风险,把估计到的风险降到最低。在执行合同过程时,还要随时准备积极化解一些可测或不可测风险带来的后果。一旦风险发生后,要采取果断措施或应急计划对出现的风险后果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手段加以补救,必要时诉诸法律解决。

六、合理规划,统筹兼顾

现在,施工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很多在建项目工期紧迫,任务艰巨,施工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做好项目管理,一定要突出施工预控,强化履约意识,确保合同工期,达到业主满意,这个问题在一些特殊的工程上显得尤其突出。要着重统筹好工期与劳务的安排,在外协队的管理使用上要坚持平等相待,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要科学规划施工,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利润高的单项工程与利润低的单项工程同时安排,也可以先安排施工复杂的单位工程,后安排易于施工的工程。要坚决防止让外协队牵着他们所服务的施工企业的鼻子走。

七、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是防控项目质量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以往的经验表明,由于建筑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建筑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极有可能在项目建设中留下产生质量问题的隐患。由于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也自然成为各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面对的重大课题。

即使拥有一流的技术人员、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详尽的质量策划,但如果忽视了对现场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那么工程项目的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

1、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在劳务层签订质量指标合同,执行优质优价,返工重罚的措施,既做到全员重视质量,又有具体人员负责质量。

2、坚持质量技术人员交底制度。

3、坚持各道施工工序的检查到位。

4、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5、对施工工艺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第10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之基和效益之源,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质量。随着建筑市场的空前繁荣,企业市场规模必将持续扩张;随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管理跨度和生产链条必将相应地延伸。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为有效支撑,否则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是增强项目经营能力、提高管控水平、建立项目文明施工常态化的有效方法,是强化精细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举措。

1 项目管理标准化

项目管理标准化是把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制定成标准并付诸实施,实现从人为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化。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内容,包括项目部的外部展示和内部管理,而内部管理又包括项目管理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供应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后勤保障、财务管理等专业管理。

2 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作用

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成本和较短的工期实现高质量的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等特征,项目团队也是由别的项目抽调过来或者临时招聘的管理及技术人员组建,项目建设过程缺乏相对稳定、统一的标准,项目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把以往类似项目成功的管理经验制定成标准,为所有同类项目共享,从而可以规范并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2)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从信息处理角度来说,标准化能够通过有效利用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过程绩效。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可以改进不同项目建设地点之间的交流,确保项目组织每个成员都采用“共同语言”,通过共同标准和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地预测、管理项目管理行为,现工程项目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绩效。

(3)降低项目管理成本。

由于未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很多以往的项目管理方法、技术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大量项目管理方面的重复性工作,降低了项目运作效率,无形中提高了项目成本。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不仅会增加某些物品、服务的相似性,而且还会通过重复化和惯性化减少项目管理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降低单位成本。

(4)促进企业组织知识积累。

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一个项目完成,其产出结果除该项目本身达到的预定目标外,还应包括从该项目获得的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这些内容可供未来项目使用。在实施标准化前,项目信息和经验教训都是隐性知识,不便于组织学习和积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就是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编码显性化的过程,以往项目成员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比较容易转化为企业组织共有的知识。这样,其他员工很容易再次利用以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就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

3 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形成

3.1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变为量化的管理标准,使之有效地被执行和检查考核;把失败的教训,经过分析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或纠正措施,使之成为今后工作的指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作为项目管理案例在所有项目进行学习。

3.2 现场实验和试点

将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标准,放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验和试点,检验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方可作为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复制和推广,否则要到下一个循环重新实验。标准要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到实践中去。

3.3 进行动态优化

针对实验、试点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原有的项目管理标准进行不断的研究、分析和完善,将之提炼为新的项目管理标准,始终保持项目管理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充分释放标准化管理的效能。

4项目管理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4.1 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程序清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作为企业集团的派出性机构,项目经理部制订的制度应当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企业的管理特点,以系统、全面、综合为主,辐射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而直接承担施工任务的作业层则要以简洁、实用、统一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

4.2 人员配备标准化

人员配备标准化,目的在于解决管理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做到人员配置的标准化,应当满足 3 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满足管理要求;二是合理配备人员,并且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三是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4.3 现场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标准化,关键在于明确工作标准,把现场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制订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劳务用工管理标准、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打造样板工程、建立检查制度和现场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

4.4 过程控制标准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是为了确保前 3 个标准落到实处,着眼于落实各环节的责任而实行的全过程监控。主要采用 PDCA循环原理来制定管理体系、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质量、安全是过程控制的重点,应当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并主要通过8个环节来构建控制流程:一是确定管理目标;二是建立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三是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四是明确工作标准;五是制定工作程序;六是制定工序责任制;七是建立评价评估体系;八是制订责任追究制度、奖罚措施和问题改进办法。工期、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程程序。投资效益是对建设单位的提法,对我们而言,在抓好成本内控和开源创效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

5 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5.1 在管理制度标准化方面

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要求,主要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 3 个层次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各项标准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相同专业、相同工种、相同工序等层面可复制,持续运用。

5.2 在人员配备标准化方面

(1)明确责任,细化工作职责

除明确各级主要管理人员和各部门的职责外,还对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形成了清晰的岗位责任体系。做到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职责,以工作内容确定岗位数量,以标准制度确定工作流程。

(2)强化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以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建立全员的分类培训机制。针对工程特点和管理要求,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项目全体作业人员要进行全过程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5.3 在现场管理标准化方面

(1)抓好现场文化建设

重点对项目的临建设施、标示标牌、机械设备颜色和标示、全线管理和作业人员服装、迎检准备工作以及汇报材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

(2)打造样板工程

以建设精品放心工程为核心,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通过以点带面,实现质量创优、安全创效。

(3)规范用工模式

取消“包工头”,组建“架子队”选用内部管理、技术人员为架子队队长,从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企业中遴选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通过适当改造,采用 “架子队”的用工模式。

5.4 在过程控制标准化方面

(1)落实责任、强化约束

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和考核评比体系,层层分解责任、量化目标;通过制订详细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作业人员行为;以详细分解的计划为指导,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进行考核评比,严格兑现奖罚,确保施工过程有效受控。

(2)推行“菜单式”过程管理模式

以不同专业操作细则为标准,实施作业过程逐级检查签认制度,落实终端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对各个工序、各种作业过程的检查签认表格进行统一,建立定期收集、存档、建立台账制度,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考评。

(3)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

要以质量、安全、环保、节点工期、现场管理 5 个方面为重点,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的方式,对各工区项目部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必须定期对标准化的内容进行评审和更新,保证标准化的内容不断得到改进。

结论

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实施规模扩张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项目管理标准化也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一个根本基础。管理是否形成标准化、管理标准是否日益提高并且得到贯彻,将对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并保持领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任坤秀.标准化改革的初步研究[J].上海标准化, 2001 (4): 22-25.PMT.

[2]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顾春雷.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姚斌.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标准化管理[J].中国港湾建设,2002.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措施;特点

管理就是人们为达到相应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等工作。工程项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工程项目管理应对其程序性、全面性及科学性加以强调。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确保工程项目取得成功,对项目的全部活动实行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工作的总称。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一次性的管理

对项目管理一次性特点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项目的单件性特征。项目管理中如出现问题,改正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将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因工程项目永久性特点及项目管理一次性特点,项目管理一次性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在项目经理选择中应根据工程需求进行确定,并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并确保项目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存在较为显著的界限,通过有机结合,达到预期效果。在项目管理整个过程中,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及招投标等。在各个环节管理中又包含不同的内容,如进度、质量等,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3、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性强的控制管理

因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特点,这种情况下,其目标、限定的时间等都对其约束条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比其他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具有较高的约束强度。这些约束条件同样也是项目管理的条件。项目管理的重点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项目管理者必须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对这些条件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之间既存在的相同点又存在着不同点,从管理范围来看,工程项目管理属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属于施工环节的管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施工安全管理、项目管理模式及成本管理等,这些因素的大量出现,将对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1、安全管理不规范

依据工程事故相关数据分析,“三违”是造成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员工违章作业产生事故的机率较大。在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尽管大多数施工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安全施工经验,但施工单位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范不完善等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目前,现行安全操作规范已经无法对现代施工需求进行满足,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生产和安全脱节问题。

2、因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选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国内现有项目建设大部分选用的还是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通过指挥部、筹建部及建设单位自行进行组织与实施,进而对资金使用、设备材料采购及施工管理等相关情况进行直接掌握。目前,大量经济纠纷都发生在项目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选用新型管理模式。

3、所有管理活动都必须在权责利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体制,如具体工作中,经济内部考核通常由项目经理承包及实行。无论选用何种方式,利益和风险存在一定的不对等性。如部分项目经理具有较大的权力,但其却具有较小的风险,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个人素质对项目盈亏情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往往对财务成本管理较为忽视。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重视其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三、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措施

随着工程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科学理论及方式也愈加完善,为此,必须进行相关措施的选择,在对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应加速和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接轨,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行有效缩短,这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

1、为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此必须确保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管理制度进行充分完善。首先,在安全管理中人员监督检查行为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在人员考核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定期对人员实施考核,这样可以对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提升,这对安全施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在确保施工安全性中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关项目安全管理计划制定中,必须做好全面机械设备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2、工程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项目投资者的项目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用户也就是建设单位组建指挥部与项目公司担任业主,该项目公司管理与控制项目的能力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项目成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工程建设整体过程中,必须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模式,才能帮助建筑企业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的意义,才能缩短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和西方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此,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必须选用适应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为国家与单位进行更大利益的获取。

3、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应根据成本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成本控制制度的合理制定,在有效提升员工成本控制意识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施工预算的前提下,计划成本应不断比较与分析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对各项费用的支出进行严格审核,在开支减少的同时,进行成本责任制的建立,并落实到各个部门,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要求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国家相关文件指出,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必须对工程总承包与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积极推行,这也是我国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深化的基础,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才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曾永乐.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项目管理复杂性分析与评估[D]. 南京大学 2013.

[2] 刘裕巍. 基于工程项目建设生命周期的冲突管理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3] 王静.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监控案例分析[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terprise;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roject management;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0020-02

 一、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区别于其他生产型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资金投入规模浩大、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财务管理工作牵涉工程投标、建筑生产、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工作量大。如果有严谨的财务工作来保证项目工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监督、控制的职能,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及时发现管理和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克服薄弱环节,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工程收益率。同时,财务管理所列示的信息又是评价工程项目经营效果的重要依据。施工行业同样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灵活地应对新环境和新形势,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必然需要对企业的运营状况有十分清晰的掌握。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完整可靠的经济信息,科学地分析和评价当前的工程项目,发现特色服务领域,扬长避短,优化企业工程项目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

    二、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很多施工企业都能够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也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财务管理应有的效能,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施工企业管理层没能全面认识财务管理的功能,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步骤与其他企业不同,牵扯多个环节,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很多工程项目财务负责人,特别是国营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认识明显不足,很多工作环节的职能理解肤浅,致使很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漏洞,又没有及时的进行信息反馈,施工项目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因素,降低了施工企业运营水平,不仅给工程项目带来利润损失,还容易破坏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施工企业的每一个工程项目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大,从信息的搜集到项目工程中标、签订合同,到最终合同的履行,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企业所有付出的资源都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经营成本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很多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是薄弱环节,尤其是一些基础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方法,会计电算化运用率低,成本费用得不到控制,收入与成本的合理匹配长期无法实现,工程项目资金流动性严重受限,项目收益率得不到保证。或者为了承揽到工程,进行暗箱操作,同样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再加上财务会计人员几乎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项目特色了解甚微,只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没有对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做合理的、实用性地分析,提供的财务报表没有实质性的决策功效;还有部分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是临时借调的,未经专业技术培训,业务水平低。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短缺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挥。

    3、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财务管理失去了监督控制职能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制度改制也在加快步伐,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但进行的不够彻底,特别是人事任用制度改革力度不够,责、权、利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财务工作统计的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结合企业制度管理要求,分析项目绩效,缺乏项目执行后期的考评,项目管理中效率低下的管理措施得不到纠正,问题得不到解决,项目经理的责任和激励机制不能落实到位,员工职责与工作成效没有任何约束与控制,导致企业承担很大的经营风险。

    4、项目没有统一规范,财务管理缺乏连续性

    施工企业项目分散,且各有特色,多采用单个工程项目单独管理的方法,在此格局下企业的资金比较分散,筹集、调配难度大,对财务管理工作是一种考验。遗憾的是,很多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程序化管理体制,过度分散自由,财务工作各具特色,工程项目财务数据之间没有可比性,无法统筹安排企业资源,在企业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项目收益率极低、资金闲置,而另一些投资效益可观的项目又为了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到处为难。财务管理在纵向上也因为过度分散的管理制度失去了连续性,无法考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成长性,对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和经营效率的改进毫无帮助。

    三、提升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工作虽然不能给施工企业直接创造收益,但却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实现预期项目收益的重要保障工作。所以施工企业领导层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实现工程项目目标为中心,将一切经济活动纳入财务规范管理范畴,把财务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组建完善的财务职能部门,配备专业的会计人员,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职能的发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变革落后的管理手段

    首先,因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很多环节,要做到各个环节的有序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给予各个环节以明确的指导,包括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责任成本管理等内容,避免出现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据处理现象,并需配合财务人员垂直委派制、薪酬制度、管理费用控制等各方面的辅助管理制度来加以规范,保证各项工作都遵规守矩,降低业务处理的随意性。其次,重点还应该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大各个工程项目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程度,引入信息集成度较高的财务处理软件,借助数据库系统的逻辑分析程序和会计人员的数据解读能力,提高财务数据的有效性,为施工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会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上有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基本保障。施工企业要注重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和空间,保证其有能力结合财务数据及时、完整、准确的向企业领导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同时,要适当地向财务人员讲述工程项目相关内容,使其在了解工程项目特点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出财务管理对策,这也是提高工程项目收益率的有效途径。

    4、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施工企业在经营工程项目时承担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为将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建议施工单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内部稽核、内部审计、岗位交接、会计组织等一系列财务控制制度,规范各个层次上的财务人员行为,建立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内部人事管理机制,通过对各个工程项目的考核与绩效评价,衡量在职人员的工作表现,提高各岗位员工工作责任感,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借助有序的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不同,其所需要采取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也不同。要想发挥财务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最大效用,关键还是结合工程特点,综合运用各种管理对策,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中国电子商务,2010.5.

    [2]曲巍.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

    [3]高丽明.我国中小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