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TB-4
项目来源:2010JGZ037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
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房地产开发营销管理等较为复杂的工程管理实务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有谋划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领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在经济与旅游管理系,2012年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15年从经济管理系分出归属于二级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因此从08年至今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就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以职业资格证为依托,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创新,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专兼结合朝气蓬勃的教学团队。
由于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专业建设目前存在不足之处有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课程建设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需提升,教学团队中高专业技能型双师教师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提高。 不仅如此,该专业面临着同类院校相同专业之间的竞争和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竞争。目前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计划,仅滇黔桂地区就需要大批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同时百色学院面临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整体转型,百色学院澄碧新校区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专业建设有较好的机遇。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工程管理专业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大力发展。
二、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式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
为了实现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经济社会服务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内容,打造校企互动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A的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充分释放院校的人才、设备、信息和技术活力,依托企业的资金、政策和平台优势,发挥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经济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产教结合可持续发展。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序开展,以“引企入校”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向发展模式,建立校内实习实训课堂,以“推校入企”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外延发展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下面以广西建通投资集团为例说明为我院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由学校提供设备、专业人才、资金;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资质和部分社会资源共同建立名义上隶属于某大型企业而实际由我校控制的项目管理分公司,建设“校中厂”。分公司独立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并每年向总公司提交管理费。广西建通投资集团总公司每年为分公司提供资质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该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我校的专业资质,进而承接大量的校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业务。通过若干年的孕育,校企共建的分公司就可以申请独立资质成为桂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项目管理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我院的师生将得到大量的实践项目。广大学生将得到丰富的项目管理实践锻炼,而教师也可以在项目管理实践中搜集教学素材,提高专业能力,扩展专业科研领域。同时广大师生与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个分公司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其次,学院与广西建通投资集团合作实施“厂中校”育人模式,学生将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广西建通投资集团的施工工地边实践边学习,把课堂设在企业的工地,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和施工生产过程全面对接。同时,学院还聘请公司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训练。这一模式的实施,对促进我院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将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通过成立的工程咨询分公司平台,鼓励师生利用校内资源设备承接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外包的调查类、研究类和分析类业务,并以调查报告、咨询建议书、研究报告等形式生成服务成果。因此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优势,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盘活学校资产,可以实现校企之间互利双赢。
(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出职业技能的针对性,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工作的行动导向,重点从“网络课程、优秀教学课件、特色教材、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特色课程发展平台,将课程建设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突出特色。选择课程测试的方法,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搭建学生评教平台;注重课程特色建设,强调优良教学效果。根据专业的特点,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完善模拟实验和专业实习,建成参观见习、仿真模拟、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围绕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举、以培养为重点的原则,以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注重培养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抓紧培养急需紧缺专业教师队伍,大力引进紧缺专业教师,重视发展双师型教师,柔性引进企业家教师,打造教学、科研、竞赛、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成立创新创业联合会,定期举办创业能力培训。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策划实践,并以成熟团队的形式参加专业竞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公益团体等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从资金支持方面大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校、政、企、研” 合作共建的特色研究团队长效发展机制。广泛深入采集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申请科研项目。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滇黔桂交接地区为重点区域,为政府提供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预期效果
以分公司、办事处等形式引入实体企业1家,增加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给,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3~5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骨干教师4名;培养、引进2名博士、4名高工;聘请具有行业背景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按照教学、科研、竞赛、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五大方向组建教师互助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创业咨询师资格证、一级建造资格证、造价工程师资格证。成立专业发展联合会,完善协会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制定各个专业协会工作制度,定期举办专业能力拓展活动。成立创新创业联合会,实现师生共同创业,共同开发创业教育资源的局面。引导师生根据创业取向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团队规章制度,实现创业培育严谨化。鼓励创新活动,举办第一届点子交易会和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制定指导教师包干培养、定点培养制度。构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各一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两个。力争取得当“挑战杯”大赛至少2组获奖,中科创创业大赛至少一组受到资助的成绩。确保开始孵化工程类企业至少2家,创意类企业3家,建立1个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政、研四方合作互动平台,形成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科学研究与工程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需求采集制度,制作企业需求委托板,对其进行动态更新。
参考文献:
[1] 鲍学英,王恩茂,黄 山.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兰[J].高等建筑教育2011( 4) : 49-52.
[1]刘长久.特色专业建设与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 1) : 25-27.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石油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80-02
一、课程设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
(一)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有近三百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基础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校在实施教育部1997年撤并部分本科专业过程中,把原来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相关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进行重新组合,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二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原来专业如投资经济、建筑经济等专业的基础上,改设为工程管理专业;再之,就是一些少数高校在学科和教师基础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也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学界认为目前工程管理人才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看法: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结构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脱节;专业目录和课程体系设计比较落后,且缺乏学科交叉;三百所高等学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领域广泛等。中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要积极推进工程管理教育,应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工程管理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二)建设部的课程设置建议
对于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建设部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给出的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1],其把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三部分,其一,公共课程共1 200学时;其二,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共1 000学时,专业平台课程包括技术、经济、管理、法律4个基础平台,特别强调技术类的专业平台课程,该类课程总计850学时(其中50%用于技术类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性课程占150学时;其三,安排300学时,学校可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自行使用。
该方案的特点是突出专业平台课程,特别是突出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方案适用于有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开设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对于有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是强项和优势,但对无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却是其弱项和劣势。
(三)教育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另一个更具有权威指导性的文件就是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各专业主要核心课程 [2],其中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专业编号110104)给出的主要核心课程如下:(1)管理学;(2)经济学;(3)应用统计学;(4)运筹学:(5)会计学;(6)财务管理;(7)工程经济学;(8)组织行为学;(9)市场学;(10)计算机应用;(11)经济法;(12)工程项目管理;(13)工程估价;(14)合同管理;(15)房地产开发与经营;(16)工程项目融资;(17)土木工程概论;(18)工程力学;(19)工程结构。
以上课程包括了经济管理类主要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构成经济管理知识体系平台;同时还有八门工程管理与工程技术方面的主干课程,构成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基本构架,是各个高校在制订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计划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依据。在此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设置专业方向的其他课程,因此该课程方案更适合于一般性质院校,即无论有无专业背景的院校,为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该核心课程体系建立的知识平台是充分的。
二、石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路
(一)石油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石油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和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结合油田企业和石油化工企业在油田地面建设、建筑安装、石化设备安装和工程项目管理等生产活动,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该专业应该以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工程学科相互交叉为特点,依托石油、石化企业,突出油田地面建设、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培养方向,体现“既懂管理又熟悉工程”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石油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要求
石油院校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应该了解石油行业的相关知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环节、建设需求、管理特点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勘探开发,油田建设,石油储运,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等,学生在掌握一般的工程管理相关基本理论和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到专业学习和石油生产相结合,突出行业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三、石油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1.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按照学科大类科学制订培养计划。依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依照拓宽专业口径的思路按学科大类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依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以及体现学校教育特色的思路设置专业课程。
2.在保证通识课程教育的前提下,把专业基础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等前移,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专业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进入校门之初就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传承石油类院校的办学历史与服务面向,在专业培养中体现石油特色,开设“石油工业概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钻井工程概论”、“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课程。
4.鉴于学生在“大四”学习中出现的考研、求职等“大四现象”,建议第七学期只开设选修课程,不开设必修课程,第八学期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及专题报告等项教学活动。
在这些关于课程设置的思路之下,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的教学研究结果和教学经验,建议石油类院校可有如下表的课程基本设置:
四、小结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从整体性探索石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培育学校专业品牌与办学特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培养新模式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长期工作重大课题。建设石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的两点思路:一要有准确的专业定位,结合石油特色方向,推进多模块培养目标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二要注重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思考,课程设置的研究至关重要;此外,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分层实践体系构架、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也都是高等教育者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2):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8.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由上述,本文认为,独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应用型能力结构、管理—工程型专业知识结构、内向型服务范围”为主体的培养目标。首先,作为独立院校,在办学实力上较为薄弱,科研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学生能力机构的培养上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其次,独立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一般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依托发展而来,所以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上应该发挥优势,建立管理—工程型结构,即以经济管理类知识为主,兼顾土木工程类知识;最后,独立院校的毕业生,主要的服务范围一般是面对地区、面对国内,应建立内向型的服务目标。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调研,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可以总结为六点:一是要求掌握扎实的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要求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三是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四是要求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是要求毕业生具有施工、测量、材料等方向的初步实践能力;六是要求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由此,本文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首先,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从岗位需求、精化岗位知识和技能出发,设定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应该包括建筑施工、工程概预算、工程测量、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2.其次,根据专业主干课程的需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工程管理专业应设置四大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是工程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建筑设备、工程力学等;二是经济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统计学等;三是管理类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财务管理等;四是法律类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由于该部分课程较多,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轻重点抉择,以便突出自身特色。3.最后,结合公共基础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共同构建系统、务实,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才能构建出系统,合理、务实和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三、应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条件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实践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独立院校的基本情况,课程实践的形式应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实践、教师指导实践、实习基地的现场观摩与操作、课堂教学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种形式。而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对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建立有针对性的、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验课程;二是拓展实习基地,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岗位,以明确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总之,秉持以需求为导向,“求实、求是”的原则有利于我国独立院校科学、系统、合理的构建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提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竞争力。主要包括经济法、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由于该部分课程较多,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轻重点抉择,以便突出自身特色。
作者:杨雪琴 蒋奉君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创新创业是在原来创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单独的创业,也不是单独的创新,融合了创新和创业二者的特点,着重强调在创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型学生的培养,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其创新创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一个中心、两个特色、三项改革、四个能力”的创新创业体系,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才培养中,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基础.它在创新创业各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平台搭建和人才培养等.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外创新创业研究进行较早,整体发展得比国内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很多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套良好的,主要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创业改革体系.如百森商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创建了符合本院校的课程体系;斯坦福大学结合学生个人各方面的能力、专业特色以及社会环境发展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规划整个创业系统流程[1].相对来说,国内创新创业研究发展得没有国外好,需进一步加以重视.首先,国内发展的是创业,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才得到了发展.国内创新创业研究的主要重点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
1相关概念
1.1应用型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以应用型教育为导向,而不是以科研为导向的本科,它是一种兼有本科教育特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由一些省级大学、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专业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各个领域的一线工作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我促进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1.2创新创业
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围内我们都会提到创新创业.创新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五新”,即新产品,新材料,新市场,新方法,新组织结合在一起,实现生产的创新.[3]笔者认为创新主要是指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东西.创业比创新出现得早,对其认识有着很多观点.大多数人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或者公司,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岗位.笔者认为创业除了指建立企业或公司以外,更加注重的是创业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将各种资源集合,不断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研讨会,该会议围绕21世纪教育而开,第一次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相同的地位,将其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2].1991年,在东京召开了国际会议,该会议以创业创新教育为主题,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定义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技术、社会和管理技能的培养[4].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或者是创新教育,另外一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二者的结合.赵杨认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使毕业生更好地创业[5].张素红,陈小虎等认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精神、形成创业素质与能力[6].
2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兼有工程技术的特点与管理的特点.它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的新兴专业.截至2015年6月,我国有418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其中不少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整体来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发展模式,在创新创业理念、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问题存在,如下:
2.1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不到位
当前,尽管创新创业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得到十分的重视,但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的内涵,乃至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科学地理解,单一地以为所谓的创新创业便是激励学生去创办公司或企业.然而大学生刚从高校毕业,一般都缺乏社会经验,综合素质不过硬,其成功率肯定不高.因此,创新创业应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
创新创业的具体表现便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重要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但其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创业没有完全融合,如在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但创新创业类的课程设置较少,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比重高,有些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是选修课、各类竞赛或创新创业政策指导等,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整体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缺少特色,针对性不强.
2.3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学历都比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和企业经验.同时,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迅速,招生规模增长快,导致有些老师非工程管理本专业的,更加缺少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经验,而且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缺乏一支良好的稳定的“双师型”教师,不能适应形势要求,难以达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问题的解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必须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建立创新创业体系.其体系可以建成“一个中心”,“两个特色”,“三项改革”,“四个能力”。
3.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创新创业”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为中心,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能为社会、地方服务,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2两个特色
“两个特色”是指突出“校、政、企、研”的专业办学特色和“工程技术与管理结合”的专业特色.进行创新创业改革,工程管理专业首先要以学校为主体,积极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创新创业环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考虑创新创业,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等措施,调动企业参加,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明确学校、政府、企业的职责和权利,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政府为指导,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性学科,在进行创新创业改革时,要结合二者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同时具备工程技术和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获得必要的工程师基础培训,成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员.
3.3“三项改革”
“三项改革”是指培养方案改革、师资队伍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对创新创业而言,培养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在整个创新创业中,它是改革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考虑创新创业,同时重视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探讨制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有差别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一般设置为通识课、职业生涯课和专业课.在这些课程模块中可以分别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如通识课中设置创新创业素质课和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课中设置创新创业基础课,专业课中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等,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减少理论课程,设计科学的、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只有有一支质量优良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工程管理专业应首先完善师资队伍,让全体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理解更加准确,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邀请高校、企业、研究所的教授、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拓宽教师知识面、开阔眼界,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同相关企业、研究所等进行交流、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讲座等方式.在课堂上,可以多和学生分享创业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模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可定期开展工程管理创新创业讲座,请成功的企业家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答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些实验实训基地,如工程管理综合实验室、其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让学生切实参与其中,还可以组织一些大赛,如项目沙盘大赛、造价大赛、招投标大赛、BIM大赛等,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的实践能力.
3.4“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新能力是是指学生在掌握工程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工程管理有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工程管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获得工作并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7].
4结束语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加大对该种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改革在不断探索、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认真总结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体系,使其不断完善,真正培养出能为社会和地区服务的人才.
作者:盛佳 王璠 邱莹莹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2):14-16.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9):43-46.
〔3〕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12-14.
〔4〕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研究———以陕西省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5〕赵杨.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230-232.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会计学》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
工程管理是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为一体的复合性学科。其培养模式应该立足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该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能解读会计报表并掌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技能,理解报表所传递的相关信息等。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建立“决策有用观”的理念,具备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工程管理的特色与自身的系统性。在兼顾会计理论的同时,更侧重于管理职能与工程项目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考虑该专业的个性化需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课程中枯燥的数字融入图像进行展示,使课堂教学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并和教学效果。
二、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要有效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准确定位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根据其专业培养目标、毕业后就业方向确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重心放在管理上,引导学生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会计成果,成为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其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能联系会计信息在工程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来理解报表直接传递和间接隐含的各种信息等。掌握会计信息分析方法与技能,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提高管理和科学决策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意义,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育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后,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要求,站在他们是未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角度,突出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输入式”的传统授课方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工程管理有关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应积极探讨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对会计学知识的需求情况,设计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并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在个体上完成了某一方向知识的扩展,还达到了学习内容扩展多样化的目标。可有效克服授课学时相对不足的障碍。总之,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训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图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使用,以便取得较好的效果。
3.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合适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载体,一本好的教材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对会计学教材的选用,应反复甄别和筛选。在条件成熟时,最好能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组织师资力量,编写高质量的并能够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的配套教材。在编写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教材时可以将其分为基础和专题两大部分,在专题部分增加专业背景资料及讨论模块,注重会计理论与工程管理实务的紧密结合。本着“必需”、“够用”、“易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工程管理专业的需要,适当精简枯燥的理论和繁杂的实务。应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工程管理专业服务的目的,全书要贯穿“决策有用观”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管理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会计学的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该课程教学目标,并能够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重视该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组,并依据工程管理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授课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存在的课时较少并且实践环节又相对不足的缺点,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
作者:李红梅单位:畅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0.引言
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所以就需从系统化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也要能和时展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在教学中得以应用,这样对人才培养的效果将会以最佳的姿态呈现。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现状分析
1.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出现的,我国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建设部所牵头负责。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细分与否在各高校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处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积极的转变也是适应时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是工程管理专业得以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1]。
当前是知识型经济和科学技术生产等为一体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些高新科技的出现使得生产向着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方向转变,所以在实际的受教育过程中也有着多元化的选择。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的复合型学科,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就是要能掌握多方面的技能知识,在管理以及法律和经济等诸多领域都要能够具备,从而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1.2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类型过多以及数量过多,设置工程管理的高校不仅有各类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有建筑土木工程类的专业院校等。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所设置的专业类型还有林业以及师范类专业院校,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阻碍[2]。
另外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来源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在办学历史以及条件和定位方面也有着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来源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如此,在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力量层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专业教师的年轻化现象较为突出,一些老师在经验上严重不足。
再者是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对这一专业设置的学校类型不同造成的技术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异。还有就是工程管理和学科的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和快速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有着诸多不合,在这些方面要能够充分重视,并及时的将这些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实施
第一,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强化,将知识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以应用。对知识的培养主要就是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奠定。而对其能力哦培养方面则是对学生的知识独立获取的能力进行加强,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将其转化为知识独立获取能力。最后就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要将学生文化素质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也要能够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层面得到加强[3]。
第二,要想将工程管理人才进行积极的培养就要能够对人才加以引进,将师资队伍的质量进行提高,只有在师资队伍上完善建立才能将工程管理的专业先决条件得以具备,这对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先对高学历以及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并对和工程管理相近专业的老师安排其进修,这样在师资队伍的强化方面就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有利。
第三,对执业资格要得到重视和国际相接轨,工程管理系统所实施的工程师制度使得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程度提升,我国也要能重视建筑从业资格证的认证制度。而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要能够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动态化的呈现,课程教学是随社会的发展需求改变的,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也要能及时的更新,通过教学的实际案例来促进学生对这一专业的适应能力,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才能够得以体现。
第四,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培养目标合理化的定位,综合考虑学校定位以及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要培养复合型的以及职业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另外就是要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重新进行构建,在满足教育部的要求外,要精心提炼突出办学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内容以及课程体系[4]。再有就是要能将工程管理的学科定位进行提升,并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在实践的投入上要能进一步加大,主要就是经费的投入以及实践途径的建设等。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系统化的工程,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实施相应的策略,优化创新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程管理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兆华,杨平.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13(03)
[2]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03)
关键词: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郝伟(1968-),女,陕西西安人,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84-0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然而,目前的工程管理教育与工程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类型与企业需求不适应,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素质不全面。许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体系不清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岗位知识及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实验室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应对工程实践提出的挑战,工程管理教育需要从系统性和学科体系出发组织专业教学,并通过实践教育环节验证和巩固学到的理论与知识,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研究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工程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对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甘肃省特色专业,学校按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以增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能力。同时提出了三级教育模式,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逐渐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夯实基础强化技能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遵循“重基础、宽口径、强主干”和“重创新、高素质、强技能”的教育思想,结合铁路特色的办学特点和优势,通过“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充分调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1.以精品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结合铁路特色的办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依托“工程经济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精品课程体系,引入实际案例教学手段,通过典型生动的工程案例与精品课程教材的结合,将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专业知识。
2.四大平台促进学科融合
工程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单一的学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领域对工程管理学生的要求。为了与市场对接,满足“知识全面”的培养目标,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提出“四个平台”(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的技术型培养体系。
(1)技术类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
(2)管理类课程:管理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工程项目管理。
(3)经济类课程: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
(4)法律类课程: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设法规。
通过这四个平台的建设,使得技术型培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和扩展,同时促进多学科多专业的经验交流和相互促进,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专业前景的认知度。
3.以课程设计强化技能
项目管理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本质。作为管理类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具备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控制项目成本与防范风险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制定课程体系平台的同时提出了基础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强化的教学手段,将贴近实际的工程案例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练习。通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交通工程结构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实战训练使学生在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风险应变能力。在多次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强化,同时对工程项目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项目管理能力逐渐形成。
4.多种考查形式检验学习成果
传统的学习效果检验往往以期末考试为主,但这一考查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程管理专业提出弱化集中考试、强化多种手段的考查形式。配合案例分析、论文写作、课题大作业、团队讨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团队合作、分工负责等形式发挥个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枯燥的考试变得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很大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决策能力逐渐形成。这一创新在“工程识图”、“工程财务管理”、“交通工程概预算”等课程中得到实验和推广。考查形式的改变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使得学习氛围得到明显改善,“教”与“学”变得轻松和谐。
二、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模拟演练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1.问题构建方案
问题是PBL 的起点和焦点,是影响PBL 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问题构建方案如表1所示。利用已有实验设备,合理且贴近实际的问题创建与选择,既能够与培养目标中基础扎实和勇于创新的要求环环相扣,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踏实认真地完成实训任务。
表1 问题构建方案表
问题情境 案例资源 解决途径 目标要求 参与实施课程
什么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施工组织案例 项目管理沙盘实验 熟悉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及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变更及风险防范案例 斯维尔项目管理软件 土木工程施工
怎样做好工程项目概预算 工程预算案例 广联达算量软件 掌握编制工程预算及投标书的方法 建筑工程概预算
纵横预算软件 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
交通工程概预算
案例资源是影响PBL 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深入探讨问题的各个方面,充足的案例资源能够为问题解决提供有力支撑,避免学生陷入无思路、无头绪的困境之中。
2.PBL演练组织实施
结合项目施工分工协作的特点,在实验前将学生按照自愿组合的形式分组,并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模拟施工企业某项目部,每一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分别担任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每组选一个组长起协调作用。
在完成团队组建后发放实际工程图纸,图纸一般为框架结构的图书馆、幼儿园、餐厅等施工设计图。团队在接到图纸后开始读图并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利用实际工程案例获取相关知识,并讨论如何利用所获得的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并由教师组成的团队模拟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按照团队制定的工程方案,小组成员利用实验设备进行模拟操作。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专业知识,小组成员就需要反复循环地查找资源并讨论问题解答,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如果遇到施工风险因素或工程变更就必须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并不断改进。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程项目施工的精彩与艰辛,体验承担责任的乐趣与烦恼,进而体悟工程项目施工的关键。
实验结束后,学生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
3.绩效评价检验能力
绩效评价是对实践操作能力检验的必要手段。在小组提交结果后,利用工程对量软件和评分软件等工具对演练结果进行分析评分及成果展示,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相互答辩,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横向对比,直观展现成果的优势与不足,最终结合实际评出优胜团队。
三、校企合作促进市场对接
为了改善大学生在校实习机会少的困境,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创建教学实习基地,先后成立了一批校内、外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测量实习、认识实习及施工生产实习的需要。学校设有下属的勘察设计院、建筑安装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为师生的实践提供了便利,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环境,以确保实习效果。
1.小学期专项训练
为了增加大学生实习时间,保证实习效果,在第四学期末实行小学期专项实习计划,学生在没有课业压力的情况下深入工地和实习基地展开土木工程测量实习与认识实习等专项训练,在实践中磨练意志,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和管理方式。学生在实习中通过与工程管理人员的交流,既丰富了实践经验又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的对比强化知识结构,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以竞赛促进技能提高
利用广联达算量大赛、工程测量大赛、工程管理专业知识竞赛和沙盘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与其他院校的学习交流。学生通过竞赛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取长补短,通过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重在实践”的实践教学目标。
3.生产实习与职前磨练相结合
在完成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后,为了使毕业生能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掌握工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工程管理专业提出了生产实习与职前磨练相结合的方式,在第八学期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圆满衔接的培养模式。前4周为生产实习,毕业生提前进入已签订的就业单位实习并且接受岗前培训,在这种模式下毕业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深入钻研专业技术,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经验;后13周为毕业设计,通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完成毕业设计的实战演练,使毕业生在实践中提前适应工作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同时,这一措施也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好评。
4.效果反馈
近年来,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就业率均在 97%以上。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铁路局、中交集团、中建公司、中铁公司等单位的管理者、业务骨干和技术负责人。通过效果反馈来看,以目标为导向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不断需求。然而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对实践能力多样化培养模式的探索,包括不同工程阶段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参与方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领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同工程类型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鲍学英,王恩茂,黄山.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49-53.
[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
19(1):89-94.
[4]李文莉.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及绩效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4):99-108.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i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ve basic knowledge economy and law, obtain the engineer basic training,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enior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chool training plan, stressing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nd exploration, and make the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more reasonable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ed,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如何办好这一新专业,从而有效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办学实践,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鉴于南昌商学院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工程类学生的特点,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南昌商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与亨通房地产合作办学,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来培养我们南昌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了解到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同时熟悉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和合同管理;
熟悉工程概算文件的组成及编制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造价管理(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力;熟悉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金融、投资、估价和经纪等基本业务;
掌握监理工程师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具有准确、精练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达到四级以上,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性以及学校的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3.1理论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施工与成本控制等。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实践方面
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大类,其中实习环节质量最难控制。与其它专业相比,实习环节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实践做基础,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目前,企业一般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校内实践场所和条件又非常有限,实习环节经常流于形式。为妥善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我校可以与本地大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亨通房地产公司)、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3.2.1认知实习
认识实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及作用,了解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准备。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工程的生产实际,熟悉工程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将来参加工作后能尽快地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2生产实习
参观在建工程,调查了解施工生产的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弄清各工程的工艺流程和相互衔接及制约关系。学习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方法和经验。参加实际工程的招标(业主方)或投标(承包商方)某些操作环节。如业主方的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签约等等:包商方的现场踏勘、标前会议、投标决策、编制投标书等等。实习前安排现场工程师进行集中短期教学、现场验证性或演示性教学, 实践结束后, 工程人员与教师联合组织学生的生产实践答疑交流会。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通过实习反映的意见和工程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或实习提出的意见, 甚至可以邀请工程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制订的优化, 使其贴近工程实践, 实现以习促教。通过实践资料的积累, 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库, 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共享。
3.2.3毕业实习
1)实际工程标底的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
2)参加实际工程的监理工作。
3)参加实际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4)参加实际工程的其它工程管理工作。
5)参加工程定额的测定、修编、编制等工作。
同时本专业教学大纲也已安排相应的课程的实践,实习活动,比如:测量实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相应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决定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五大方向。
4.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4.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 4.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4.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等全过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4.5物业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初步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物业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管理能力,物业维护管理及物业交易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完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必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效益和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工程管理特色专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宏等:《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第2期。
2.陈春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 增刊
作者简介: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25-05
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从业人员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房地产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房地产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房地产专业的发展历程
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中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到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专业目录为止,全国设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高等学校达到了114所。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原有专业讲行了调整, 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归属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改称工程管理专业[1]。各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院校将其并入工商管理专业[2]。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重新申请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目录外专业)。
(二)中国高等本科院校房地产专业教育现状
现在,在本科阶段设置房地产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很少有专门的房地产学院,更多的是设置在城市管理、建筑、经济等学院下面,这不利于其专业建设与发展。由于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学科发展侧重点不同,对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各不相同。重庆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理工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向于工程建筑方向,在培养过程中,福建工程学院课程内容更偏向建筑、工程管理方
向,重庆大学的课程内容中建筑类与管理类的课程数量基本持平。虽然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复合型高级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重庆大学更注重培养房地产行业分析和策划能力,福建理工学院倾向于培养熟悉建筑的房地产管理人才,所以两所院校的培养都融合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突出培养人才的实际技术能力。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宁夏大学等大学的本科阶段均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在培养课程上,三所学校都偏向经济管理类课程,兼有工程技术类的课程,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财经类院校中有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等,在课程设置上紧密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培养过程中融合了经济、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方向的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宏观经济与财会管理能力,结合经济管理类与工程管理类的知识进行教学。
但承龙,等 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的SWOT分析
江西财经大学是财经类院校中开设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较早的高校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该专业设置在投资系。经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调整,取消此专业后改为工程管理专业中的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学校依托长期的办学基础与社会需要,2005年重新申请获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独立办学招生资格。在办学过程中,依托财经院校优势资源与工程管理专业背景,培养既具有经济管理类的知识,又了解建筑及工程方面技术知识的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按照“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的方向,课程既强调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强调工程管理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学习。
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对财经类院校中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设置进行SWOT分析,以此找出自身办学的特点与不足,扬长避短,提高办学的竞争力。主要分为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
表1 江西财经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办学SWOT战略分析表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A 办学时间长,经验丰富A 专业融合度有待提高A 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职业人才认证机制健全,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A 培养人才缺乏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就业面受限制
B 办学特色鲜明,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B 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B 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较少,易打出品牌B 办学层次较少,缺乏研究生教育
C 经管类学科实力强,是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C 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有待加强C 生源充足且优秀
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虽然办学时间长,但存在与学校其他专业融合不足,科研、师资队伍薄弱,办学层次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专业发展战略,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办学环境,以此来规范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设立,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关键词:优质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79-02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战略的需要。《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可结合院级优质课程建设要求,基于CDIO模式在试点班进行双语教学,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教授方式,并完成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材,形成具有较为详细的、创新性的、适应工程实践的课程教学文件体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一、《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双语教学基础
该课程开设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是在积累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始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双语教学授课模式,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就业也有帮助。卓越工程师班和普通班的《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教学大纲的修订已经完成,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善。在收集课程素材过程中,也已收集了很多英文工程文件,如:MSG-3,相关机型的MRBR和MPD、FAA和EASAC布的适航规章及AD文件、S1000D标准、波音、空客的部分SB文件等[1],具备参考文件基础,为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梳理相关英文内容并修订教材和英文PPT提供良好的外文素材。
二、实施双语教学意义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合作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双语教学就是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于2001年才起步,多数高校尚处于实验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理论。而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对推进和指导当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从教学实践来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仍有待深入分析与探讨。努力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双语教学改革仍将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高校努力研究的方向。目前,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双语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的双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外语讲授水平及讲授方式的艺术性欠缺、英文教材难理解、师生互动难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现在着手探究其解决方式及发展对策,对“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的改革有重要意义。
通过“航空维修工程管理”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使课程内容更贴合工程实践,民航特色更加鲜明,使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为维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特点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是我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具有鲜明民航特色、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特殊课程。根据本课程特色,必须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英语水平的提高,循序渐进采用适当的形式,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逐步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双语教学的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CDIO教学模式、卓越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建设的“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方式改革,重新修订教材,增加英文讲义部分,并对原英文工程文件进行细化,对知识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及建设,对“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综合化改革,最终形成符合民航机务工程师培养标准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我国先进民航工程管理主要借鉴欧美国家,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需要参考大量英文原文件,这对培养学生西方思维有重大影响,对其在民航领域的工作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建立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概念,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维修工作,对未来从事飞机设计、制造和维修工作的学生培养工程管理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思路
课程基于CDIO模式和卓越课程的“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方式改革,重新修订教材,增加英文讲义部分,并对原英文工程文件进行细化,对知识体系进行优化,进行双语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双语教学实践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看是否符合专业特点和需求,是否能与工程实践接轨,是否与其他课程相协调。本课程以航空维修工程特色为基础,讲述内容较为广泛,涉及传统和现代航空维修思想和原理、多部适航规章要求、维修工程管理重要技术文件、可靠性管理和维修成本控制方法等多方面领域。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工程管理相关英文技术文件内容,重点介绍工程管理的各类文件和规章的颁发、作用,并介绍S1000D与IETM技术。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现代比较先进的维修理念,了解现在维修新技术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双语教学的授课模式,PPT采用中英文结合形式,增强与学生互动,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专业水平较高,还要求教师英语知识丰富。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是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的部分内容尝试采用了英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学生对工程理解有较好的效果。课程组负责人,在本课程上一直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给中法工程师班的学生讲课,有丰富的英文授课经验。
3.教授方式改革及思维方式培养。本课程在双语教学上拟采用渐入式的模式,从中文教授、中英文教材和课件为主,逐渐提高,实现更高级的双语授课方式。在中英文讲授课堂上,可适当进行学生口语训练,营造课堂讨论、外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氛围。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克服学生对学习双语课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
教授过程中,需培养学生用英文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尤其是培养波音、空客等先进工程管理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将来从事工程实践很重要。西方思维培训要有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双语教学的精髓,也是双语教学的难点所在。
4.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机制。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办法,灵活运用笔试、口试、课堂讨论、期终考试等考核方式。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应注重平时考核,使成绩构成多元化。该课程原来大纲中有关于工卡分析的实验报告要求,在双语教学中可以将工卡的分析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本项目研究中考虑增加关AD、SB等工程文件分析的小论文英文写作报告,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工程应用水平。
5.教学效果调查。该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属于过渡式双语教学。在课堂上,能形成很好的语言环境。然而学生在课后平时的生活中,很难用外语去相互交流,即使有也很难坚持,更不用说形成用外语思考问题的习惯。
双语教学要考虑课程实际和整体效果,要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此研究目标下,可以组织相关调查问卷,制定相关的调查方法,去查看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课程组内可以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活动,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
五、结论
双语教学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战略的需要。航空工程管理课程结合院级优质课程建设,针对《航空维修工程管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模式改革,从双语教学实施基础、教学实践、课程特点和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思路分析,并着重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授方式改革及思维方式培养、课程考核制度和教学效果调查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对该课程创新地采用双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英语水平,为以后的机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巧荣,刘艳红,师利中,等.《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新导报,2015,(20).
[2]黄海艳.大学双语教学的目标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及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建筑越来越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因此提高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项目管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造价工程师等高级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探讨的重点。
1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辐射规划、立项、土地、投融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基础、基本知识,拥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项目管理的思维及知识体系,成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以特色专业技能教育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技术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需要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造价预算与报价、工程项目融资、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
2专业技术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建筑及市政相关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大多数学生从事项目造价管理、项目现场建设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等工作,通常从事技术类的毕业生较少。但是随着建筑企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也应该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选取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长安大学10所高校,通过对近3年该专业学生(除去考研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力图说明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49%)、房地产企业(16%)、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14%)、政府部门(8%)、其他单位与部门(13%),具体论述如下。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建设施工或市政工程方向,就业比例达到49%。这个方向容纳了该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很高,因为主要从事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项目管理及组织协调等工作。但是由于该方向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该专业的学生更侧重于管理能力,而对于工程技术方面比较逊色,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更多的建筑企业需求施工图设计人员,这无疑提高了对学生的工程技术要求。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16%,一般情况下从事甲方现场代表、房地产项目管理等工作。从事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技术知识的要求也较高。工程咨询或项目管理公司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更多的项目管理服务公司产生,这些公司专门从事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大量提升,从事项目管理的毕业生人数达到14%。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是通过为客户提供项目规划、组织、资源协调与管理至移交等全过程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既定目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清楚理解项目从开始到移交到最终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来说,需要从事监理、造价、招投标等工作,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政府部门有少量毕业生毕业之后通过公开应聘或者考公务员的方式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如质量监督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由于这些单位从事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不高,但是质量监督站还是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此外,工程管理专业还需要具备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各种从业资格证书,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参加这些考试,都需要学生掌握工程技术,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从业经验。总结用人单位和职业考试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的选型、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及处理、建筑施工、建筑识图、建筑设备等。
3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策略
1)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培养方案改进入手,加强该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比重,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对技术类课程的考核,及时总结教学反馈。
2)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程管理专业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对接,提高实践课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着力开发造价预算与报价、管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如与中国建设投资集团、广州建筑集团、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合作,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具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申请主持应用型研究项目,提高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调整教师结构,积极引进建筑行业公认的专才,聘请建筑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建筑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提升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采取评优制度,对实践教学水平高、专业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给予奖励。
4结语
现代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工程管理人才掌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为了确保管理质量,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工程技术。比如:只有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强,才能更好地理解工程定位。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实践、房屋建筑学设计、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和国外工程管理教育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十分欠缺,如美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隶属于工程学院,毕业生授予建筑工程管理(CEM)学士学位,其中工程和工程设计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彩雪,薛婷.浅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J].山西建筑,2009,35(3):210-211.
[2]姜保平.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中国建设教育,2008(3):37-39.
专业比较
清华大学的培养方向较为严格,课程设置明显多于河北工业大学,如工程管理英语、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等课程都是河北工业大学没有的,而且清华大学的工程管理属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方面课程较多,对学生要求较高。同济大学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结合了其学校本身独有的特点,即以其卓越突出的建筑学理论相关课程为主,这与学校的本质有关,这是其他大学无法比拟的,其他方面的设置和河北工业大学的课程设置较为一致,但有一部分课程是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这和当前的市场有紧密联系,这些课程的设置体现出了同济大学能够抓住当前市场经济的前沿,有很强的前瞻性,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为当前市场经济服务。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主要为技术平台、经济平台、管理平台和法律平台,这与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是很一致的。其他课程的设置也很相似,但比河北工业大学多出的课程是与房地产相关的一些课程,包括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营与开发等课程。主干课程与天津大学较为一致,都以管理学为主。不同点在于天津大学更注重对国际土木工程项目招投标、国际工程融资等方面课程的传授,关注国际工程的相关知识较多,注重学生双语的培养,开设多门双语教学课程,同时也开设房地产方面的课程,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评估等,这些都是河北工业大学所不具备、所欠缺的。
南京工业大学将工程管理专业继续细化,分为三个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管理,这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细化的方向相似但有所不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工程管理专业分为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房地产投资与管理三个方向,南京工业大学将工程管理课程按工程管理的内容分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按工程管理在国内和国外分成两个方向。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河北工业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较为相似,但缺少房地产市场的相关课程。广州大学也将工程管理细化为三个学科方向,即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方向、物业管理专业方向和投资与造价管理专业方向。这三个方向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本身特色,不同的方向是物业管理方向,这是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完成竣工后的工程后期管理,这是之前几所大学都没有触及到的领域,值得借鉴吸收。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对工程管理专业更加细化,所以各方向所学知识更加具体,便于学生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某些特定领域展开学习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也将工程管理专业细化为投资与造价管理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专业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和广州大学所分方向较为一致,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领域,因此学科设置、学生所学内容也更加具体,学生可以在特定领域考取相关证书以达到学校培养要求。在我国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共有121家,承担教学任务的单位主要有经管类学院或土木建筑学院。前者如西安交通大学,其工程管理专业从属于管理学院;后者如清华大学,其工程管理专业从属于土木水利学院。此外,具备相当实力的学校如重庆大学单独成立了学院即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在具有工程管理专业办学资格的一百多所大学中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的如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多集中在工科类、综合类及财经类大学中,依托行业是建筑行业;长安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主要依托公路行业;北京交大与西南交大侧重于铁路行业;石油大学依托于石油开采行业;华东理工大学依托于化工行业。
启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依托的行业背景集中在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资源采掘及加工行业。另外也有部分学校依托于航空航天及制造业。具有明显依托行业背景的学校,其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不但集中而且就业率也较高。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可以从如下两个方向发展:造价。在专业方向上向造价方向倾斜,培养此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熟悉制图原理,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图方法;熟悉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掌握房屋构造组成;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材料检验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建设法规、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工程、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测量、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安装工程概预算实训、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训、工程预算软件应用等。房地产。与专业就业领域相关的主要行业之一是房地产业。在专业建设上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或城市经营方面发展,开设的课程可侧重于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分析、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项目管理等。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房地产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补充。从土木工程技术和与国际国内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领域构建综合性专业知识结构。
通过对各大学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发现,在建筑科学、建筑施工以及经济管理三大类课程中,前两者平均学时所占比例是最高的。相比较不难看出,我们应该加大对技术平台课程的讲授范围,重新设置课程体系使其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出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技术平台课程的学习较好地掌握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河北工业大学大一的课程比较宽松,而分专业后还有很多大课是管科都要学的,文献检索、管理统计学等课程设置在大四,应该适当前移,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得到应用。工程管理专业应设置一门课程,以某一建筑为例,具体讲述该建筑的建设过程,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并配合完整的施工蓝图(建筑、结构、水暖电,如果可以,最好也包含装修图纸),图纸为电子版CAD即可。这个过程中应将各个相关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此建筑为例一一阐述,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为主,并将一部分学时按照课程进行划分,以保证毕业生对大学所学科目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此为其一。其二,希望能通过学习此版CAD图纸,能具备基本的CAD阅读及操作能力(例如,通过CAD电子版图纸准确计算建筑面积等),能对一座完整的建筑通过看图了解到其内部所包含的各个部分。河北工业大学的工程管理学科设置合理,但通过与其他先进院校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专业房地产相关课程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土木工程是工程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学习中应适当进行加强。另外,工程管理专业应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依托,办出自身特色,如应充分利用土木学院的优势,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的讲授,可以适当增加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等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抓住几个重点努力提升使之成为我校工程管理学科的特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增加工程造价相关课程,例如建筑工程定额、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建设工程清单计价的编制手册、建筑计量与计价及安装计量与计价等。#p#分页标题#e#
应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就像工程测量课的测绘宿舍楼周围地形的实验一样,可以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及课程所涉及到的工具。由于本专业是管理、经济、土建结合的学习,学生对土木学院课程的了解比较粗浅,更多的实践课程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有对于很多课程涉及到的应用工具软件等,可以专门进行辅导,对如CAD,Project,造价的广联达等应用比较广泛的软件进行更加系统的教学和训练,让同学们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应用工具,也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从客观角度讲,统一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相比校内实习难度要大很多,应该充分把握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最理想的情况就是能够在企业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去得到锻炼和提升。可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配备几名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使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候能够得到企业老师的指导,提高实习质量。另外还应建立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配备结构计算类软件、造价类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类软件,以及工程招投标模拟仿真软件等。
在双语课程方面,例如项目管理和项目融资的课程,学习原本的英文课本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好处,避免了由译者翻译时引起的歧义和个人观点的偏差。但是学生对于英文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在学习中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对单词和语句的翻译与理解上,而用在对课本知识内容掌握上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在双语课程学习时,在一个课程上,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会对这个科目的常用词汇和语句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接下来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而由于双语课程的课时较短,所以往往刚刚到达理解比较好的时候,就已经结课了。建议增加双语课程的课时,使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多层次、多渠道的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在职进修的老师通过进一步学习在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同时,还要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其视野,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从而适应教学的需要。确保教师能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一些会议或教学研讨班,或者参与重点高校组织的观摩教学,由此获取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所教课程的最新前沿信息。同时还要让外出学习的教师在回校后作交流汇报,拓宽同一教学团队成员的知识面,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还可以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上示范课,鼓励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同时让优秀教师去听和指导青年教师授课,课后召开教研会,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优点,共同长进。开展业务技能展示和公开课教学观摩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本文作者:牟玲玲 杨占昌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