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

时间:2023-09-24 15:5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饮水安全调研报告

第1篇

镇赉县所辖11个乡(镇)、场,487个自然屯。农村常住总人口 22.23万人。截止到2014年底共解决高氟水、污染水、锰铁超标等农村饮水安全村屯325个,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5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5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8.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以来,由于自然灾害、缺少建设及维修养护资金、建后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全县农村多达120余处安全饮水工程已经停用,其中:2009年冬天冻层深度达到2.6米,管网冻坏46处;缺少电力设备配套资金未用11处;水质铁锰超标停用45处;管理工作不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农民用自家小深井等停用18处, 仅205处工程能够正常使用,全县农村饮用安全水的人数不足14万人,占农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总人数的80%,占全县农村常驻总人口的63%。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利用率正在逐年呈下降趋势。截止到目前全县农村还有162个自然屯、4.72万人,由于村屯小、分布零散,地方配套资金较大等原因没有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依照__政发__6号《__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尽快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宣传,把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到位。让农村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安全饮水是国家重视、投入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广大农民及子孙后代健康的民生大事,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工程建设依然采取水利部门组织实施,乡(镇)、场配合的建设模式;管理责任主体为乡、镇政府及其水管部门,负责《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设备维修、设施维护、运营监督的组织管理工作。

三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管理。可以采取个人承包或租赁等经营方式。同时考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其公益性的特点,也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政府在调控水价的前提下,从水费中提留一部分作为饮水安全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大的维修改造项目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承包或租赁经营的好处是从管理到经营上规范、着实、可持续性强,也便于群众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四是要深入调研,形成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县政府应责成水利局和各乡镇政府,调查掌握全县安全饮水工程现状,特别是已经停止运营的120余处自来水厂的恢复运营的可行性评估及维修方案。通过调研,形成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办法,使正常运营的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可维修恢复使用的自来水厂尽快运营。

总之,农村安全饮用水关乎全县农村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当做一项产业去管理和经营,是农村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住,不反复。

第2篇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宝华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宝华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永兴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永兴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03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03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阿扎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年11月26日至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宝华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李正云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宝华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宝华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3篇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1、*水库工程进展情况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高54m,总库容168.0万m3,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281.61万元。工程于20*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工期为24个月。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100万元,大坝心墙开挖单元工程通过验收,已完成灌浆砼盖板浇筑工程和隧洞开挖工程。并计划于今年7月底完成帷幕灌浆工程,11月开始大坝填筑,各项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顺利开展,预计2010年6月将完成施工任务。

2、*二级电站工程进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准,*县*二级电站列入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总投资为2479万元,(其中:代燃料装机为2000kw,投资1246.13万元,16个自然村,2270户),工程于20*年12月22日开工。电站内主体工程(主副厂房、压力钢管道和前池泄水工程)已全部完工,5月份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待交付使用。

3、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220号文件精神,*县2009年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0.59*万人,计划总投资297.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7.89万元,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根据州发改委红发改农经[2009]515号文件精神,下达*县2009年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批复解决1.1000万人,计划总投资554.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3.3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级配套资金55.40万元。州发改委和州水利局共下达我县2009年饮水安全工程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资金851.6万元,解决人口169*人。截止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已到位资金237.89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59.51万元尚未到位;第三批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尚未到位。于2009年6月23日在蒙自做饮水安全工程管材招投标工作,目前工程正在准备动工。

(二)项目的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

(1)阿扎河水库工程前期阶段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工作已完成;(2)阿扎河水库库区淹没耕地达到50%以上的有1310人,287户。移民生活区安置点选择在县城旁红土坡移民点和莲花大道延长线以处,普所龙村以东,小多科以西片区,水、电路、通信、场地平整建设已完成,现已安置到红土坡移民点有73户,计划剩于部分农户在2009年内安置完成;生产区安置点选择在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土锅石缸国有荒山和石头寨乡困岭梁子片区,荒山面积3750亩,已开垦荒地2200亩,未开垦荒地1550亩,*至南沙油路经过生产区,生产区交通便利;(3)下发《*县人民政府关于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的决定》,明确阿扎河水库工程供水水价;(4)与州水勘院签订编制《初步设计报告》的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编制,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5)20*年11月26日至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评审;(6)20*年12月18日由水利部珠委审核评审,并已经拿到项目建议书的评审意见;(7)2009年4月29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评审;(8)2009年5月13日,阿扎河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评审。

2、大黑公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大黑公电站工程,由*广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做坝址地质钻探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坝址钻探13个孔,进尺1000多米,该电站预可研于20*年3月24日在蒙自评审,但预可研审查没有过,根据有关专家人士分析,大黑公电站大坝很可能往下移。

2、南昏河和藤条江梯级电站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2009年6月,南昏河梯级电站《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评审;藤条江在我县境内可开发的主要有五级电站,但是经过专家论证,由于单位投资过大,指标高,原来准备投资建设的开发商已放弃,所以目前正向社会招商中。

(三)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

*县20*—2009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57万元,投入工日70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80万个,修复水毁工程960处,疏浚河道10公里,清淤渠道400公里,完成土石方80万方,新增防渗渠道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0.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0.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15万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87万人。

(四)防汛抗旱工作

1、旱情及抗旱工作。旱情:作物受旱面积0.4*千公顷,其中轻旱0.21千公顷,重旱0.186千公顷,干枯0.01千公顷;水田缺水面积0.21千公顷,旱地缺墒面积0.23千公顷;因旱人畜饮水困难0.29万人、大牲畜0.34万头。抗旱工作:抗旱投入人数0.56万人;投入机动运水车辆4辆;投入抗旱资金10万元,其中地县级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抗旱用油1.5吨;抗旱浇灌面积0.24千公顷、0.3千公顷次;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0.2万人、大牲畜0.15万头。

2、防汛工作。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强化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镇、各水库的防汛责任人,不定期组织人员到水库到各乡镇进行汛期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防汛工作。

3、库塘蓄水工作。全县16座水库、86座小坝塘,上半年蓄水总量达0.2583亿立方米,多年同期0.2379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增加7.89%。

4、水毁修复工作。修复堤防7处、7公里,修复闸涵1座,河道清障8处、5公里,引水渠63条55公里。

(五)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水土保持法宣传情况。共出动宣传车辆2辆,宣传人员8人次,在县城跑马路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份,在法律法规咨询台工作人员还对群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2、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1—3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县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4月份定稿并上报州发改局和州水利局,5月水保办与水勘队共同设计和编写云南省西南诸河流域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迤萨镇项目区(*县)勐龙河小流域初步设计报告。

3、对二oo八年审批的架车乡阿扒铅锌矿水土保持方案和迤萨镇曼车石膏矿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作了检查,并要求这些个体企业在不够到位的地方继续做。

(六)水政工作情况

1、开展“五五”普法和水法规宣传情况。我局结合今年全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州水利局举办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乡俄垤水库、迤萨镇勐龙一带以重点宣传河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督的各取水大户、工矿企事业单位、矿山、砖厂、采石、河采砂点等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使他们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活动共出动宣传车20辆次,召开座谈会10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宣传布标10(条),粘贴宣传标语7000余条,受宣传人数达22万余人,宣传面达85%以上,共投入宣传资金0.8万元。从而保障了水法宣传工作的开展。

2、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情况。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征收水资源费219735.13元.

3、集中力量,强化水行政执法。根据州水利局红水办[20*]40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政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水政、水保、防汛、水政监察大队等人员组成的*县水政监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重点监管河道、采沙、采石、采矿、取水户、砖厂等进行监管检查,发现违法案件及时查处。使*县水事管理步入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和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县第六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密结合水利工作特点和党员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同时我们总结了第一阶段工作经验,认真听取(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了县委实践办、第六指导组和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县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精心组织,按照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进展,从5月9日开始转入“分析检查”阶段,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宣传动员。3月25日,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于3月27日,我们水利局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事项。会上,李正云同志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各阶段活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2、多种措施,强化学习。为了达到“真学、真懂”的要求,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3、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加快水利科学发展,服务*奋力崛起”这个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都深入到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点和基层一线,确定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分别围绕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关建设、人饮工程等工作,形成了有现状、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副科以上领导撰写了4篇专题调研报告,全体党员每人提交了一份学习心得体会。

4、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4月20日,我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水资源管理上做好水文章”主题开展了大讨论,每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对2009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通过深入讨论,就如何做好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2009年水利工作,最终提出并形成了我局2009年的工作计划。

5、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活动。局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架车乡牛威(州水利局挂钩),河莫(县水利局挂钩)和新农村建设指导点三村乡,一是征求群众意见;二是宣讲惠农政策;三是努力为群众办事实;四是走访困难群众;五是跟农民交朋友。通过这样听意见、解难题、办事实,基本实现了“进万家门,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目标。

6、及时召开“分析检查”阶级动员大会。5月12日下午,全局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了县委动员大会的精神,研究水利局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5月18日下午,我局召开了全体党员干部会议,李局长首先回顾总结了水利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工作,传达了全县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动员大会精神,就县水利局如何切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7、扎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材料;三是组织群众评议。6月22日,我局组织了群众评议,参评人员有水利局(含水勘队)的全体党员、退休干部代表。评议内容主要是水利局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提出的举措行不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实不实。评议大会上,由李光发副局长解读《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然后由参评人员进行讨论,填写评议表,提出评议意见,开展评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议,研究评议的意见,修改完善《领导班子分析材料》,目前正在做转段准备工作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水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隧洞地质条件和20*年雨水偏多的原因,在隧洞开挖中(6月—11月)洞内多次出现坍塌,隧洞进出口处出现较大的滑坡面,地质松软、破碎,塌方严重,地下出水量大,所以,隧洞工程施工难度大,投资增加,进度缓慢,工期延长,导致了不能按原计划完成隧洞导流任务;二是*水库工程概算投资为3281.61万元。目前,除州级一次性补助1200万元和省级补助700万元,秦光荣省长到*调研期间安排500万元外,尚缺口资金有881万元。

2、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根据国家水利等三部委联发的发改农经〔20*〕第1752号文件通知规定,“在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中管材必须采用pe管材,不得采用钢管”,但我县部分自然村水源途经石崖、农田、村内道路硬化、河流、滑坡地段等不可预见因素而导致不能下埋pe管的部份而不能采用钢管,加之群众对采用pe管材认识不足,不受欢迎等,致使实施难度非常大;二是我县大部份自然村较为贫困,按比例要求集资部分难以足额完成,给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三是水源纠纷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畜饮水解困推进工作。

(二)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阿扎河水库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政自给率仅6.7%,导致水库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

2、小水电站(主要为:大黑公、南昏河、藤条江)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县境内乡村公路不畅通,影响了水电开发工作进度;二是电力管理体制不顺,电站和电网建设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缺少水电开发前期工作经费,影响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进展步伐。

(三)水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领导对依法管理水资源,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的认识不够,给依法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四)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汛抗旱经费困难,办公设备简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正常开展。

2、水库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防御工作较难。

(五)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4篇

根据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驻xx镇xx村工作队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5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北部,东界坪洞村,南连儒林村,西接承上村,北靠高堂村,专职村干部5人,党员49人,流动党员15人,村委驻地十里洞。全村辖十里洞、廊水、山边下、横冲、罗家桥、谢家洞、庙冲、高岭上、竹下、五里亭10个自然村,下设17个村民小组,共766户,3061人,98%汉族,土地总面积2.445平方千米。经济概况:全村耕地面积2045亩,人均耕地0.79亩;农业总产值1054万元,人均纯收入7514元;种植业以水稻和莲藕为主,年产稻谷742吨,莲藕500吨,人均产粮286千克,莲藕195千克。畜牧业以养猪养禽为主,年出栏生猪312头,年出笼家禽5000羽。地方特色:莲藕种植趋于规模化。烟花爆竹产业是我村的传统产业,辖区内有富鑫烟花爆竹厂和银都爆竹厂及鑫磊机砖厂等合法厂家。

截止目前,xx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97人(已脱贫46户167人,未脱贫38户130人);共转移就业60户71人(本地就业43人,省外就业28人);教育助学38户57人(小学生41人、初中生11人、高中生4人、中专生4人、大学生1人);低保户25户46人;社会保障兜底11户19人;易地搬迁7户35人(3户分散自建,4户集中安置);危房改造已实施4户13人;金融扶贫已实施银投分贷统还59户295万,自主创业1户1万;就业培训17人;自主发展产业5户(养鸡1户50羽、养鸭2户570羽、养猪1户6头、养母猪1户1头);实施健康扶贫84户。另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与自来水公司联系安装自来水用户300余户,全部达到饮水安全。硬化了山边下通组公路0.7公里。完善校安工程项目和村综合服务平台改扩建工程。完成了十里洞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以及新建十里洞、廊水、边山下小广场3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入户走访调查和平时工作体会,工作队认为xx村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无集体经济收入和产业扶贫项目。xx村无集体经济来源,没有成立种养殖合作社,项目建设成本较高,而资金安排相对较少,群众自筹压力较大,资金严重短缺。由于人多地少,无支柱产业支撑村民创收致富,经济整体落后,稍微有点规模的莲藕种植,没有整体规划管理,形成不了良好的市场产业链,价格起伏不定,导致了该村贫困户较多,产业扶贫政策的真正作用还未凸显。

(二)贫困户识别还不够精准。xx村之初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虽经2017年6月份的精准识别后减少为目前的84户,但受识别上下浮动不得超过千分之五的要求影响,只是重点清理了“四类人员”,使得部分达不到标准的“贫困户”还未真正清理出来。

(三)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虽然各级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一直强调“扶贫先扶志”,但具体实施办法措施不多,致使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自我脱贫的意识不强,信心不够,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造成农村出现了“争当贫困户”不良现象。

(四)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贫困户文化素质普遍低,实用技术掌握不牢,劳动技能缺乏;一部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思想狭隘弱智,主动性不强,脱贫存在畏难情绪。

第5篇

一、××村的基本情况

××县××镇××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座落于××河与落泽河交界处的岔河山脉,距××镇政府38公里,位于××镇政府驻地的北方,东靠××镇××村,南与本镇××村相邻,西与××镇××村隔河相望,北与××镇××村××村相接,山高坡陡,地势险峻,聚高山、二半山、河谷为一体,是典型的立体气候,最高海拔1816米,最低海拔600米,平均海拔1106米;春暖秋凉,冬冷夏热,最高气温40度,最低温度-1度,年降雨量1106毫米,平均日照265天。

全村有国土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70亩(水田365亩),主产稻谷、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以花生为主,经济林果主要以核桃、花椒、樱桃、李子、苹果等为主。

全村共有十八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村有农户717户,人口2876人(其中男性人口1623人,女性人口1253人);文化结构大学文化11人,中专文化5人,高中文化16人,初中文化380人,小学文化以下(含已扫盲人员)2214人。居住着汉族、彝族两种民族(其中彝族占4%)。全村经济收入主要靠以种植业、养殖业和村民外出务工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村民2008年为660人(其中男性320人,女性340人),年人均务工纯收入2159元。二00八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62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33万元,林业收入为2万元,畜牧业收入331万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5万元。人均纯收入1981元,人均有粮256公斤。

全村十八个村民小组有七个村民小组基本通公里,全村基本通电,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基本贯通,其余十四个村民小组都不通水。

二、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大发(2006)24号文件,“十一五”期间××县××镇××村是我局与气象局的扶贫挂钩点。为了切实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依照已拟定的扶贫工作计划和规划,班子成员多次分别率领干部职工深入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在前几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局依然立足于为挂钩扶贫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开展百千万帮扶工程,就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畜饮水困难、地震民房安全加固、春耕春播、交通、计生、安全、防火、防汛等作专题研究,并竭力为村两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年来,粮食局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先后12次共有73人次(其中局领导17人次)到扶贫点开展工作,派出1名挂职干部在扶贫点长期驻村帮扶,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捐款2400元,购置粮油等物资,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使11户44名群众受益。先后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以会代训4期,受训人数121人;协助扶贫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放环手术16例,结扎手术10例,全村今年以来收取社会抚养费56600多元;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局自筹资金12000余元帮助完成核桃种植样板100亩;协助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帮助完善应急抢险方案;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拟定计划和规划;积极争取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完成调研报告和立项申请报告,向上级积极争取到近7000余米(折合资金3万余元)自来水管帮助改造了靠村民自己投资,安装的一些简易的自来水管道,解决了22户村民的人畜饮水困难,使200多名群众饮用是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粮食局共有职工11名,11人参与结对包扶,到包扶户开展工作58人次,结对包扶农户11户人口44人,上年度农户人均有粮299公斤,人均纯收入1147元,上年度脱贫4户,人口17人,台帐数据录入15份,新建台帐4份。

三、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扶贫工作领导,提早谋划“百千万帮扶工程”

为了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把“百千万帮扶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挂钩扶贫工作领导组,明确分管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年初就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到扶贫点进村入户进行调研,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研究拟定年度扶贫计划,以新农村建设和地震民房安全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为重点,把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医疗、农村低保、计划生育、春耕备耕、通路、人畜饮水困难等纳入年度帮扶计划内容,并就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了专门安排,为全年的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2009年元旦、春节之际,粮食局和气象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认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同组织职工捐款2400元,为所包扶的贫困农户送去粮油等生活动物资,并筹集资金400元,为特困党员送去春节慰问金。“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粮食局出资600元和气象局出资400元,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让少年儿童充分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三)加大农业农村政策宣传及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素质

为把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到广大贫困农户,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率领干部职工到扶贫点,并深入田边地角开展宣传培训,以指导贫困农户依靠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一年来,共组织培训和以会代训4场次,受训群众达121人。通过培训,使大部份贫困群众掌握了核桃科学种植、良种猪、鸡、羊的科学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常识,从而使受训群众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派出人员驻村帮扶,使挂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把百千万帮扶工程落到实处,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派出一名党员干部(副主任科员)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积极为挂钩帮扶的田园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以包扶农户为中心,积极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向包扶农户送温暖、献爱心,解决包扶农户的实际困难,同时也为村内学校捐献了价值600余元的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在积极搞好扶贫点各项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为了解决好派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后顾之忧,派出人员与单位工作全部脱钩,按时报销派驻人员每月的差旅费,粮食局还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到村看望本单位派出人员,给他送去单位的一份关心和关爱。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奋斗意识不强。

(二)贫困群众经济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三)随着国家脱贫标准的提高,贫困面增大,加之在以往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目前的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仅靠自身单位筹措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很难使扶贫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五)××村缺水面大,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基本解决了全村十八个村民小组(717户)中四个村民小组105(户)515人的人畜饮水问题,仅只能是基本解决,用水谈不上干净卫生,另外由于水源匮乏,全村717户村民中有22户200余名村民靠自己投资,安装了一些简易的自来水管来临时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这些管道而且在干旱季节都处于停水状态,停水时只能靠人挑马驮或是靠下雨天积蓄点雨水来解决;全村其余600余户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只能靠人挑马驮或是积蓄点雨水来解决,人畜饮水非常困难。

(六)在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尽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利部门投资先后修建了一些露天蓄水池和排灌堰沟,但是,由于水源点比较远,村内的几条堰沟畅通率都比较低,干旱季节无水通过,洪涝季节又经常垮塌不通水,由于堰沟不通水露天蓄水池不能蓄水,不能保证对农田的灌溉,在农业生产上只能靠天吃饭,靠老天帮忙,严重制约了××村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五、2010年工作打算

(一)多方协调争取项目投入和筹措资金或物资投入扶贫点,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努力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立项投入,建设村完小校舍,改善教育环境。

第6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

含集镇规划区内的x个小城镇,共辖x个行政村

2.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

镇域总面积x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林地面积

亩。小城镇共有人口x人,其中,从事农业   人,工业   人,建筑业   人,交通运输业   人,商饮服务业   人。

3.能源使用情况:

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   个,年使用秸杆   吨,煤气  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

小城镇镇域形成以纺织、米面加工、建筑建材、摩擦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共   家,职工总人数   人,年工业产值   万元,年利润   万元。企业占地面积  m2,建筑面积x平方米,年用电量    KW.H,年用水量    吨,每年排出废水   吨,废渣   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

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x条,总长x千米,总面积x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教育机构:共有幼儿园  个,共有幼儿  人;小学  个,在校学生  人;初级中学  个,在校学生  人;高级中学  个,在校学生  人。

文体科技:文化站 个,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

医疗设施:医院  个,可容纳  位病人,共有床位x个。

商业金融:信用所 个;保险机构 个,参保人数    人。

集贸设施:集贸市场  个,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

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    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    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   万元。20xx年财政收入  万元,财政支出   万元

㈡小城镇发展概况:

目前,x镇形成了以农业镇、商贸镇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发展概况如下:

x镇镇区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x万人。

xx是一个农业大镇,地处xx,土地肥沃,适合粮、棉、木耳等农副产品的种植。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完成了xx路、xx路等镇区主要道路的维修刷黑工作;大力实施国家安全饮水工程,改造完工后,可以使  个行政村  万人用上符合饮用标准的卫生水。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已达x%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x%,排水管网覆盖率达x%以上。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使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二、我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和贯彻实施有脱节情况:

1)x年市政府统一投入资金,由市x修订了各村的中心村规划,但由于制定的规划标准较高,,时与村民的考虑的方便、便捷不能统一,村干部擅自表态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规划执行困难。

 2)规划建设管理的宣传工作没有跟上,落实不严格,村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致使镇区农村不按规划建设无序建设的比较多,农村建设房屋高低参差不齐,立面效果差,建设品位较低。

2.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2008年1月实施以来,省、市一直没有关于村镇规划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出台,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已退出了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服务中心没有执法权限,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难以保证得到长期解决,直接影响村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

小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部分道路高低不平,路况差。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停收,使可用的建设资金减少,配套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仅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再搞建设。城镇供水、排水、环卫、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配套扶植政策有限:

小城镇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级资金配套力量太弱。

6.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

入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不能形成经济带动作用。企业入住镇区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大企业,而且大部分是私营企业,融资方式匮乏,发展速度缓慢。

三、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

按照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拉大小城镇骨架,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档次。城市空间扩展步伐的加快,使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使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要真正实现城区与镇区的城乡一体化,就要把更大区域内的镇区居民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同城市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2.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完善乡镇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级小城镇建设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监督机构,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争取银行贷款。四是引导新上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

4.配套相应扶植政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配套相应扶植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镇街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镇的小城镇建设今后要在完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小城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

6.走企业带动战略:

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当地财政税收,通过税收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展企业,特别是发展当地企业上下工夫,壮大我们的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第7篇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20xx年x月x日至x日,xxxx县政协第十三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一、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xxxx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

(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三、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xxxx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

(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是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对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在享受乡村旅游普惠政策的同时,可以享受d级危房改造、宅基地复垦、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灾救助、三峡库区移民等政策的叠加扶持。还可以享受扶贫的信贷贴息、低息和无息借款等特殊政策;由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政府给予相关扶持政策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企业。企业必须履行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门票收入提成用于贫困户扶危济困、社保扶贫补助、经济发展扶持等扶贫义务。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探索无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利润分配、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农户。三是建立扶贫项目成果巩固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指导工作,建立“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发挥扶贫项目效益。

第8篇

安化经开区

 

根据安扶领办发〔2018〕6号文件精神,2018年2月上旬,在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区领导亲自带队,结合新春“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深入辖区茶酉村开展了调研,就如何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充分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致贫原因、脱贫意愿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广泛征集贫困户的意见建议,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安化经开区下辖一个非贫困村——茶酉村,茶酉村由原金竹村、茶家村、鹊坪村组成,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下辖53个村民小组1230户、5835人,现有贫困人口147户、503人,全部通过建档立卡纳入扶贫对象,本次组织所有帮扶干部对这些贫困户进行走访调研。

二、致贫原因及脱贫意愿

    通过对全村147户贫困户的走访调研,新阶段扶贫攻坚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导致贫困户增收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滞后,制约贫困户经济和民生的发展。水利方面,部分贫困户水源取水难、水渠引水难。农电基础设施落后,存在电压偏低现象。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中高档家用电器已普遍进入普通家庭,原有的供电负荷无法保障其正常运行,尤其是输电线路末端用电矛盾更加突出。例如中午、傍晚用电高峰期,不同程度存在跳闸、低电压等情况,由于电量的不足,群众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受到限制。道路方面,部分村路是3-3.5米,公路运载能力差,汽车会车难,投资创业难,旅游兴业难,影响村民出行和农林产品外运,急需扩宽和硬化。通信宽带网络方面,大部分贫困户上网不便,信息闭塞。电视信号也差,多个小组没有通有限电视,许多农户基本上要靠自购小型电视信号接收器收看电视,接收节目少,不利于村民从电视了解实时动态。二是特色产业太少,经济结构单一,已有的产业开发项目拉动作用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大部分贫困户一靠外出务工,二靠卖传统农产品如蔬菜、茶叶等,三靠传统养殖业如养猪牛等来增产增收。三是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因残导致脱贫难,特别是分散供养五保户和部分低保户,年纪大,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如一些贫困户家庭因家庭成员患有大病,花费巨资,虽然合作医疗报销了大部分,但是自己要承担的也是一大笔钱,加上医治护理等,耽误了时间,收入就减少了。又如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大学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四是仍有少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偏远山区。现仍有少部分偏远贫困户未搬出,留守的又是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部分深山村组出现空心组现象。五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渠道狭隘,缺乏技术技能,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脱贫意识低,思想观念滞后,整体素质不高。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如没有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医疗、教育、文体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如没有幼儿园和中学,学生要靠家长接送或步行到县城就学。七是农户脱贫意愿不高,部分农户未找到对口的脱贫项目,无技术,无资金,无种养业基础,存在依赖救济现象。

通过对147户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贫困户当前主要的脱贫意愿主要集中在:一是希望得到政府生活补助,享受低保,解决温饱,安度晚年。二是希望提供脱贫项目、技术及资金,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贷款开店,或提供就近就业有固定收入。有的个体户希望获得政府贴息贷款。三是希望帮助解决孩子高中或大学的就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四是希望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政策帮扶,享受慢性病的住院报销。五是希望发展种养业,提供资金、技术,产品最好易管理效益高,能统一销售和回收。

    三、脱贫建议

    针对上述致贫原因和脱贫意愿,贫困户提出了大量脱贫的意见建议,提出要把精准扶贫作为深化扶贫开发的新要求、新思路,创新扶贫机制,推动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同步小康,有关意见建议汇要如下:

    1、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户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对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三网”(电、路、通讯网)、“两气”(沼气、液化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加大投入。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减少山区村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采取山顶带帽、山腰种果、山脚排水综合治理方式,有效解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实现生态绿色发展;实施农村灌排渠系改造工程,解决农村农业灌溉项目建设,做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工程,确保农田有效灌溉;实施“通村公路路面拓宽工程”。针对私家车日益增多、农家乐旅游日趋旺盛、的实际情况,将逐步把现有未拓宽的公路扩宽。实施“通组公路硬化工程”,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安全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近郊村采取自来水安装建设,远郊村落采取单户打井或集中供水和自流山泉水的建设改造,确保村民都能喝上干净安全的饮用水。

    2、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1)大力开展产业化项目。①加大精准持贫的扶持力度,引导贫困户运用产业扶贫资金发展农业生产,扶持引导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对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的合作社和大户按带动的实际户数给予一次奖励____元/户补助;同时,根据项目计划财政扶贫资金额度,给予生产资料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对贫困户通过参加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劳动力作价、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的,给予 ____元/户的补助;对自愿发展果蔬茶叶药材等优良品种种植的扶贫户根据其投资规模____亩以上按____元/亩标准扶持;对养鸡、鸭等家禽类超过____只以上的,给予____元/只扶持,养羊____只,按____元/只扶持,养牛____头,按____元/头扶持;②组建和壮大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种养专业户,培育发展有规模、能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组建置业、劳务、土地等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合作社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获得利润,给农民股东分红。对能够直接带动贫困农户增收的产业组织给予____元/户奖励。同时,对产业项目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按每户给予____元补助;③建立和完善项目整合、资金捆绑、企业帮建、单位帮扶等长效机制,继续探索和创新建设模式,在统筹推进中打造更多亮点,整体带动贫困村建设的新跨越。   

(3)开展企业帮扶。参与当地工业园区就业,凡参与的贫困户给予每户补助____元,企业聘用标准为10户以上扶贫部门奖励____元,30户以上,奖励____元,50户以上,奖励____元。同时,针对企业扶持力度,扶贫部门将对贫困户减免科技培训费用的同时,给予企业减税支持,招收30户以上贫困户,给予企业____元税收减免。50户以上的给予 ____元税收减免。按照30亩以上连片开发的模式,进行土地确权登记,投资方优先雇用当地村民实施土地流转的,奖励____元/人。

    (4)推进订单式种养。如推进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联系有需求的客户,在村发展土鸡、土鸭、土猪等禽类订单式养殖,由客户预交一定的资金,委托村民养殖,由村干部对养殖进行监督,确保质量,到期按市场价回购。这种扶贫方法操作简单,投资小、见效快,容易被村民接受,能实实在在增加村民的收入。

    3、大力实施就业扶贫。提高村民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    元培训补助,对贫困对象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学习,并连续两年补助资金   元,通过2-3年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实行就业。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有创业、就业意愿但缺少技术类型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种植、养殖的农业技能讲座,提供各种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等视频教学。

    4、大力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针对就业能力较弱、家庭缺少劳动力类型的贫困户,建议区村干部提供就业指导,动员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近提供公益性岗位。通过购买城市新增的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保洁、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

    5、鼓励能人创业扶贫。引导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人带头致富,并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一同就业的,经区就业部门审核后可按规定给予    至    万元贴息小额贷款。

    6、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开展扶贫信贷,针对有创业、就业意愿但缺少资金类型的贫困户,尽量提供其创业所需的资金帮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扶贫信贷业务,为辐射带动力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快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积极实施小额贷款,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由财政在年度预算内安排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对扶贫信贷实行分帐核算,进行风险补偿。

    7、成立社会帮扶济贫资金。结合各地实际,通过村或其它民众公用平台,采取个人捐助、企业捐助、行业捐助等形式,以社会捐助为主,集中给予组织者予以____元奖励。

    8、开展乡村旅游业扶贫。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现代乡村旅游业体系,按照旅游规划布局,开发适应各自地理位置以及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观光、休闲、娱乐价值的特色种养业,建立拴心留人的休憩场所,在基础实施建设和旅游项目规划上给予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实现旅游融合产业,产业支撑旅游发展良好局面。对已形成的小规模休闲旅游点实行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旅游点道路、停车场、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加强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进先进管理,提升旅游点品质。对投入旅游宣传的,给予奖励性扶持。

    9、加大结对帮扶式扶贫。针对贫困成因采取一户一策,根据“扶贫户、低保户、五保户”三种贫困户类型。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即“扶贫户、低保户”,根据不同贫困类型,针对其不同贫困成因,因户施策,给予相应生产资金帮扶。

    10、开展保障和兜底式扶贫

(1)根据贫困成因,采取不同对策进行扶持。对因病、因残以及孤寡、丧失劳动能力返贫的贫困对象,通过民政、扶贫、农保、大病救助等途径,应保尽保进行兜底式扶贫。符合特定病种,经住院治疗,且通过新农合报账后个人出资     元以上的,再申请报销医药费   %-   %,大病救助最高不超过   万元。救助比例在原有基础上各提高   %;最高年救助额度从原来的   万元提高到   万元。

    (2)关注符合政策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帮扶免费救治;为残疾人、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监测健康状况,为符合条件的患重病者办理慢病大病救助等;扩大农村大病保障救治病种范围。终末期肾病、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被列入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救治病种范围。

    (3)设立专项救济金。一是大病救助专项救济金,对因病不堪重负的特困家庭每年发放    元的生活救济金。二是五保户、低保户救济金。如五保户及低保户实际补助金额未达到    元标准,差额部分以救济金的形式发放。具体认定办法及发放标准由民政部门牵头拟定,资金由财政统筹安排。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建议财政每月安排补助资金每人不少于    元,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

    (4)加强集中养老的宣传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动员他们进敬老院集中供养。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推行小组村民互帮互助方式,相对集中地进行生活帮扶,同时通过评选“好邻里”的方式对主动帮助他人的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激励。

第9篇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要求,农委组成调研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农富民”这一主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新农村建设是从20xx年开始的,借助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实施了2镇8个村、16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扶贫办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自觉地进入了新农村建设轨道。

20xx年,我县浓河、祥顺两镇分别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21个村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着力实施了“五改、四建、三化、两扩、一并”工程。完成改路142.09公里,其中硬化通乡通村公路6条、72.29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0个村、69.8公里,完成浓河镇地下排水工程1300延长米,完成水泥明沟排水工程23.3公里;完成改水18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4880户;完成改厕6个村、918户;完成户用沼气改灶试点380户;完成改房770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8.7%。新建村卫生所5所;新建村文化活动室9个;新建标准化中小学校舍9所,维修19所;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40个。完成绿化村屯27个,建村内公园3个,在山后屯、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9个村,安装路灯460基杆;推行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环卫模式,全面净化村屯卫生环境。扩大有线电视、扩大程控电话覆盖面,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将凤山镇下青山屯并入道壕桥屯,22户农民喜迁新居。

20xx年,全县继续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总投入资金15567.237万元,其中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投入4645.235万元(农民自筹投入724.7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831万元;农机化建设投入220万元;农业开发及土地整理项目投入3871万元。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三化、三改”工程和农业生产及基础建设“四扩、四建”工程。三化。一是道路硬化:完成20个村(场)通村通场公路和15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内道路硬化80.45公里;二是四旁(村旁、屋旁、路旁、水旁)绿化:完成27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绿化任务。三是村屯净化:完成5个村水泥排水明沟建设;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部推行了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管理模式。三改。一是改水: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二是改灶:新建户用沼气680户,其中新农村建设试点村400户。三是改房:启动了富强、红旗两个新型节能房建设试点,建稻草板节能房20栋、1680平方米;建农民集资楼2栋90户、6400平方米,其中富强村农民集资楼采用地下热源供暖新技术,取代了燃煤供暖。稻草板房和地下热源供暖新技术,节能环保,经济适用,深受农民认可。今年全县新建砖瓦房850栋、57740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1%。四扩。一是扩大北药种植规模,新增北五味子人工种植5941亩,累计达到3万亩,林下种植刺五加1万亩;二是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大鹅养殖达到35万只;三是扩大特种养殖规模,狐、貉养殖发展到3.1万只;四是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木耳、蘑菇等发展到1480万袋。四建。一是完成了50公里松干堤防达标工程建设;二是完成铧子山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建设;三是完成乌鸦泡低产田改造灌区配套等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四是实施了浓河镇西乐等5个村、富林乡双河等2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项目区规模3万多亩。到20xx年末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3亿多元,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2.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实现2.8亿元;粮食总产达7.5亿斤,比上年增长10.3%,实现灾年夺丰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270元,比上年增长7.8%。

20xx年在新农村建设重点实施“8815”工程,即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建设整村推进村8个,建设通畅公路村15个,硬化通村公路18条。

一是完成8个扶贫开发推进村道路硬化和15个村通村公路70.207公里,其中通村公路56.20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14公里。村内道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41.37公里,村屯50个,占村总数的61%。 二是完成水泥排水明沟13.9公里。三是全县泥草房改造任务2200户。目前已拆扒泥草房959户。集中统建节能稻草板房114户,主体工程已完工。分建稻草板房112户,基础已完工;农户自建砖房1733户,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四是在8个村建设户用沼气池1500个,目前已完成950个的建设任务。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2479个。五是完成亮化4个村。亮化村屯总数达到19个。六是完成绿化18个村,其中建设高标准生 态示范村8个。绿化村屯总数达到68个,占83%。七是完成庭院硬化铺装4个村。八是完成改造庭院栅栏4个村。九是完成村级“三室”11个建设任务。“三室”总数达到35个,占82个行政村的42%。十是完成村内公园建设3个。总数达到5个。

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

1、整合资金,科学调配使用。为了集中财力干大事,我们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则,集中投放”的原则,把试点村镇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生态效益示范资金、畜牧繁育改良资金、水利农田基础建设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农机大型机械更新补助资金等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联的项目资金由政府统一整合,捆绑起来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在项目实施过程合理搭配,定向投放,足额到位。同时,将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的校舍维修、文化阵地、农村医疗、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一并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把新农村建设“拼盘”做大做实。

2、强化帮扶,实施合力共建。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我们建立和落实了部门帮建和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县直87个部门帮建82个村,全县58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1297名一般干部帮扶714户贫困户,帮扶1886名贫困生。即县副处级以上领导每人包3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包2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包1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每人包1名贫困学生。实行一帮三年,责任不变,对象不变。去年以来,全县各部门帮建新农村折合资金319.9万元,县直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贫困生折合资金37.3万元。

3、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探索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承诺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党政副职、各乡(镇)及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在电视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县委成立目标承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目标承诺管理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专事督查考核工作,对各乡(镇)、各部门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按照每月自报、季度公示、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四个阶段进行,并严格兑现奖惩。

4、积极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一是尊重农民的决策参与权。凡涉及筹资筹劳的事宜,都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理事会,由村民自行决定。二是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结合村民“一事一议”,动员受益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祥顺镇大林子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广播宣传动员,只用2天的时间便筹集资金10多万元,完成了村级资金筹措任务。三是调动农民在工程建设上自觉地充当监督员,在村屯管理上主动当好维护员,较好防止了重建轻管的倾向。

5、自加压力,力求增量扩面。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是需要硬性投入的工程。**虽然是省级贫困县,财力十分薄弱,基础相对落后,工作压力相对很大,但是我们不等不靠,不依赖省市,不搞中看不实用花架盆景式的建设,而是把新农村建设做为一项历史责任,抱定小县要有大作为的决心,自我加压,加大投入,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覆盖面。

三、存在的问题

1、环境卫生很难保持长期清洁。一是道路的清扫难。二是垃圾出村难。三是监督管护难。

2、后续管护费用难以解决。一是照明路灯用费难以解决,全县安装路灯的19个村,其中有16个村的路灯用电能照明,费用很大,村里难以承受。二是公园内的管理费用难以解决。村内公园建成后,后续的设施的维修、栽花种草、卫生保洁费用很大,村里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解决。三是绿化、香化、美化费用难以解决。村内道路硬化后,相配套的路边绿化、栽花种草的人工费很高,村里难以承担。四是三室取暖费用难以解决。农村三室建筑面积较大,一般都在120—140平方米之间,冬季取暖大约需要2万元以上。

四、建议和对策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道路清扫实行门前三包,农户负责冬季清雪、日常卫生保洁;二是以居住街道为单位,选出街长负责监督;三是教育农民尽量做到柴草出村;四是农户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及时清理出村,村外设置垃圾填埋处理厂,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注重新型能源建设,降低管理成本。一是今后安装的所有路灯,均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费用难题。二是在今后再建的“三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节能取暖问题,建议建地下燃池,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三是要充分利用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新型能源解决取暖照明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供水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 目前城区供水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城区供水秩序较为混乱

目前许多城区的供水现状都是采用自来水站统一供水、大型企业自备水源供水和自行供水三种方式,由于这三种供水方式同时存在,因此造成供水系统较为混乱,管理不规范,最终导致居民饮水出现问题。这种多方供水模式的运行,导致水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为保障人民的饮水需求和安全,因此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供水秩序的建立和修订。

1.2 现有水源无法满足用水需求

目前城区居民越来越多,现有的水源不能够满足城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用水,特别是在用水的高峰期,时常会出现高楼层的用户缺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同时城市目前也都形成了一定的核心区域,一些核心区域用水量大,在用水高峰期的时候极易造成用水系统的瘫痪。随着当前城镇化飞速发展,开发新的水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3 供水管网建设落后,不能满足需求

在我国西北部贫困地区,由于城区在初期建设的时候,大都建筑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资源紧缺,受到资金以及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建设管理和网铺的标准比较低,然而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城镇逐渐发展起来,而原有的供水网络系统却并无改变,因此供水管道新旧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道网络布置不够合理,现有的供水管道网络大都是树枝形状,并未形成环状的供水网络系统,供水不够稳定,网络管道容易爆破,同时不能够进行定期维护和抢修,容易造成修理水管的时候断水,供水率得不到保证。其次是部分片区供水网络管道很少,极易出现缺水现象。再次是一些地区供水管道陈旧,腐蚀严重,供水管道爆管现象频繁发生,地区的水质和水压不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最后使供水管道网络扩建十分缓慢,不能够和城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加强供水管道网络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应对管道网络进行合理布局,提高管道的覆盖率,保证居民的正常饮水以及用水的安全性。

1.4 公司员工多,负债重,难于运转

由于城区的自来水公司对于人员的要求不够严格,因此极易出现员工工作不上心,给公司带来运转的困难,增强公司的经济压力。人员需要发工资,而管道维护资金不足,导致供水成本高,也不能够维持公司的正常开支,运转较为困难。

2 相关建议和对策

2.1 端正认识并落实到实际队伍中

正确认识到城区供水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基础建设项目,需要强化政府在城区供水的主导地位,加强政府对于供水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大政府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切实落实好民众用水以及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政府主导、服务为重、合理定位水价,保持自来水系统的良性运作,同时对城区供水的事业单位进行市场化运营,保证供水的合理性,同时还能够提高水的质量。

2.2 高起点编制规划内容

保证城区居民饮水安全的前提是编制出适合的供水建设规划。编制城区供水规划需要立足于长远地位,紧密结合西北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安排实施,提高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不因为当前资金的缺失而降低供水设施设备的质量,把原先制定的十年之内的规划都提前预算到二十年至五十年,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和资源。同时需要借鉴多方的城市建设供水经验,坚持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的供水网络系统建设,保证城区居民用水安全,同时开辟应急水源,加快供水网络的建设,形成相互贯通的水路换线,确保供水不会因为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造成供水困难。

2.3 加大投资力度

城区供水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根据国家颁布的《城乡供水用电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保障城乡供水事业发展,以此来贯彻落实城区居民的用水保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财政资金当中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城区供水设施的建设。就目前形式而言,很多大城市供水以及农村地区的供水都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帮助,但是τ谖鞅辈科独У厍的县城区却没有专项资金的补给。因此需要建议上级部门设置专门的资金用于保障城区供水设施的建设,争取为县城的饮水取得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资金的保障。同时还需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争取投资的力度,同时还需要拓宽资金的引进渠道,可以吸收社会资金或者国外政府贷款等,实际解决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

2.4 开发新水源

依据“优先利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理念,自来水开发应当首先考虑采取地表水。城区用水量较大,一旦出现地表水枯竭,将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地表水作为新水源,确保当地用水的顺利进行。

2.5 扩建供水管网

针对目前城区用水现存的问题,根据改造建设相关原则,首先编制出适合城区供水管道网络改建的设施方案,根据目前城区供水管道网络的建设情况,通过专业人员的勘察和分析,绘制工程图,拓宽供水管道网络覆盖范围;其次要对原有的管道和不健全的地点进行改造,确保城市用水顺利,通过对供水管道网络的改建,形成相互融会贯通的供水管道网络,保证供水率以及供水的有效性。

2.6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促进城区供水工程得以顺利的发展,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城区供水保障机制,才能够促进城区供水的长期运行。建立起完善的城区供水管理体制,需要团结起来一起治水,切实解决城区供水管理问题,整合各种城乡供水的建设资金,树立起全局意识,所有的关于用水的资金和项目,都由同一部门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同时加强供水单位的管理,严格对从业人员进行把控,对于超出编制的人员进行分流,同时还应当对城区居民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其他方面的用水进行合理的调整,解决由于用水紧缺导致水价上涨的问题,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确保城乡饮用水工程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3 结束语

自来水是一个城市和地区发展的命脉,是一项生命工程,因此需要高度认识到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加强投资力度以及实施力度,确保全民共抓管理工作的核心,使自来水管理体系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建亮,郭海燕.关于城区供水情况的调研报告[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169.

第11篇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这样大的市场压力之下,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必然的。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养殖户,对于绿色畜牧养殖产品都十分青睐,因为其不仅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经济价值较一般产品来说也相当可观。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经历的必然阶段。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很多生化农药以及人工激素被应用到了畜牧养殖的产业发展上。一定程度上,生化农药以及人工激素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些农业化学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农药的大面积残留最终将伤害人体的基本机能。因此,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推广了几次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另一方面,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比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更加科学,而且其经济效益也更大。从大同市的调研情况来看,绿色畜牧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态一直是供小于求,处于卖方市场,其价格一般是普通产品的2~3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最后,在大同市范围内进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不仅仅是市场的需要和农民增收的要求,更是大同市环境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经过讨论后的决定,笔者认为进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能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改善大同市的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绿色养殖技术的影响之下,大同市的农业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一些农业产品“毒倒人”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在科学管理思想指导下对农业资源的节约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大同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进一步,促进大同市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

1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几点建议

1.1做好市场调查以及宣传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贴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在大同市推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促进大同市的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在推广绿色养殖技术之前,还要做好市场调查,将“什么品种的产品适合大同市”以及“什么品种的产品单位经济效益最高”等问题搞清楚,给农民实实在在的调研报告,同时将可行性计划等向相关农户说明清楚,将完善的市场调查资料作为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的有力保障,才能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保驾护航。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农户、政府和社会的意义说清楚,使得农民朋友明白其中的关系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思想工作做好,会减小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阻力,更有利于大同市开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

1.2做好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

在有了良好的市场调查作支撑以及大量的宣传工作铺垫之后,还要做好相关的技术力量支持工作。由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对于大同市的农民朋友来说是一项比较陌生的农业科学技术,因此相关的技术指导工作更是必不可少。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首先,大同市将市、县、区等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统一培训,在培训之后让培训人员回到各单位宣传相关知识,使得各单位有充足的后备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工作;其次,将所有有资质进行技术支持的人员进行轮班编制,每人确定技术支持对象,最大程度地保障每一户农民朋友都能够得到技术支持工作,为其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接着,农业技术部门将一些常用的农药配比、施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宣传,将“技术送到家”;最后,笔者认为大同市的农业技术部门可以效仿我国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做法,即设立相关的农业技术帮扶站以及模范试验区,以便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更好地开展。

1.3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的管理

有了专业的技术指导之后,农民朋友绝不能放松警惕,还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具体来说,一方面将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将动物的饮食等方面进行科学控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调整主要集中在温度、湿度、光照以及圈舍的干净程度、细菌残留量等方面,如果动物生活的地区每天没办法得到长时间的光照来杀死细菌,笔者建议相关的农户使用紫外线灯来帮助杀菌,饮食方面的科学控制主要体现在对饲料的配比、食物的投放量、时间以及饮水的“质”与“量”。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好绿色畜牧养殖。

2总结

大同市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来讲,大同市均不如长三角以及东北等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这是阻碍大同市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借口。相反,这些可以成为大同市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动力所在,只要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各部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市场的洪流中抓住大同市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发展点,就一定能够将其变为大同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绿色健康的农业产品来促进大同市市民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忠仪 单位:山西大同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第12篇

现将三年来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学习,明晰思路,确立工作总体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加了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市委党校《加强执政能力培训班》、《树立科学发展观研讨班》培训。利用在省委党校《城建领导干部培训班》进修机会,系统学习了政治理论和城建专业等方面知识。为进一步提高自己,于06年初考入省委党校函授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进修深造。做到学以致用,形成了《关于城市建设的思考》、《关于城市经营管理的探索与分析》等调研报告6篇,分别在《调查研究》、《城乡建设》发表。理清工作思路。针对我区“三多”(企业多、棚户区多、历史欠账多)、“三少”(资金少、合作少、可支配资源少)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确定了“强化经营理念,整合城市资产,广辟融资渠道,拓展城市空间,突出基础设施完善、老城区改造、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石化新城”的总体思路,并付诸实施。坚持规划先行。论证编制了《龙凤区总体规划》,调整了《分区性总体规划》,完成了《龙凤镇镇域总体规划》、《董家泡水环境综合治理控详规划》、《南砖厂平房区控详规划》等16项专项规划,分阶段、有计划组织实施,使战略规划从宏观指导转变为具体操作,适时、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建设较高水平运行。

二、审视区情,广泛协调,破解资金瓶颈难题。

面对我区有限的财政现状,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辖区企业效益下滑的客观现实,我坚持对上争取扶持、横向谋求合作、社会广泛融资。三年来,共直接争取资金2.9亿元,政策争取资金3.1亿元,协调企业投入资金6.9亿元。一是抢抓机遇协调资金支持。龙凤铁东跨线桥。争取市政府、哈铁分局投资3000万元。为提快车速,铁路部门原计划投资400万元建设下交桥,仅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即向主要领导建议并及时向市里汇报。经多方工作,更改为双向四车道上交桥。并规划了以跨线桥为枢纽,连接世纪大道、卧龙路、龙华路和万峰路的“四路”工程。目前跨线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今年,又协调市政府投资300万元,开工建设了引桥与铁东村通村公路。“一桥四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区道路交通网络,拓展发展框架,带动周边20余平方公里土地大幅增值。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争取市政府、石化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管护中心;对保护区范围内土地按每年200万元,分50年逐年进行补偿,累计补偿资金1亿元。主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争取市政府资金500万元,现已竣工投入使用。城中村饮水解困工程。争取市政府资金800万元,现已开工建设。万峰路亮化。争取市政府资金180万元,已竣工投入使用。无人保洁区保洁权拍卖、退耕还林、规划编制。共争取市政府匹配资金300万元,已按计划全部完成。二是千方百计争取政策倾斜。南砖厂平房区改造。该项目是困扰政府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两年多积极沟通协调,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约3亿元土地出让金和行政规费实施先征后返政策,用于前期土地整理和动迁。土地整理项目。将前进村、刘高手村及龙凤区林场基本农田申报了国家土地整理项目,项目预计投资1380万元,实施后可净增耕地130.5公顷。三是政企合作携手共建。龙凤污水处理厂建设。经与石化企业前期运作,得到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批复,现9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正进行项目选址和筹建准备工作。光明路拓宽改造。经多次协调, 石化总厂在企业改制后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克服资金等困难,与区政府共同出资1000万元进行了改造。协调企业投资项目。三年来,仅石化企业就投资6.5亿元,先后拓改道路4条、总长度8.6公里,建设住宅小区5个,辟建了体育场和水上公园各1处、生态园2处,并对部分老居住区进行了整体改造。另外,还协调石油分站、石油公司、龙凤热电厂、市建一、二公司等8家企业投资500余万元在亮化、绿化、净化等方面进行了建设。

三、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石化城区品位。

三年来,总投资7.76亿元,总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共拆除各类建筑8万平方米,植树52万株,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8.07平方米。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新、扩、改道路6条、总长度13.7公里,铺设管网14.5公里,建设桥梁1座,主要包括:建设了环湖路、铁东跨线桥和通村公路,拓宽了光明路,改造了卧兴路、化谊路、兴化大街,以及主城区、平房区和城中村供水管网。同时对龙北路、外环路、万峰路等路段进行了亮化,亮化总长度40余公里,辖区街路亮灯率达98。二是推进城区改造。采取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主要包括:阳光嘉园、阳光馨园、阳光俊园、凤阳小区、龙祥小区等7个居住区,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投资1400余万元,对区属凤祥、龙化小区等35栋住宅楼全部实施了平改坡工程,安装了可视电子防盗门,改造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了凤祥广场、金世纪广场等3个综合活动广场,丰富了居民生活。城区品位日益提升,龙化小区被评为省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龙兴小区、上林小区、凤祥小区3个小区晋升为省级“安静居住小区”;全市亮化工作现场会、全省物业管理经验交流大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推广了我区的工作经验。我区在全市作了《突出以人为本强化经营管理全面提升石化城区品位》的典型发言。三是狠抓城市管理。深入开展了“四化一畅”(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和畅通工程)等系列活动。主要对光明路、万峰路以及澳龙小区门前进行了绿化,建设了三永近郊、厂西和化吉路三个生态园。辟建了省级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设立管理站4处,24小时全天候看护,维护了良好生态环境。开展了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占道经营、车辆抛洒治理、小广告治理、露天烧烤和店外经营整顿、不规范牌匾整治等10余项专项整治,并把城市管理触角从主街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中心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对392.7万平方米无人保洁区保洁权进行了公开拍卖,城区环境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根本性转变。开展了低空大气污染、工业污染、噪声治理,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

四、以人为本,真抓实干,解决群众民生问题。

三年来,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立足群众,关注民情。一是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改造了主城区供水管网。引进了东湖水厂水源,并将水经营权整体移交进行专业经营管理(年可节约资金200万元),彻底解决了龙凤地区1万余户居民多年吃水难、吃水受制约这一久拖未决问题。实施了城中村饮水解困工程。涉及澳龙小区、南砖厂棚户区、动力社区、卧里屯铁路东、久青村、建兴村等11个区域,覆盖面积50余平方公里,受益群众约2万余人,现已铺设管线6000延长米。加快了宅基地审批进程。制定了《农村危房翻建规划审批意见》,完成了8个村集体土地测量和规划编制工作,农民建房难、办证难问题将得以有效缓解。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在征地拆迁中,严格执行政策标准,累计补偿资金800余万元,没有出现1例越级上访和冲突事件。落实农民工工资政策,累计解决拖欠款100余万元,并建立了约束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49件,占总数的60,关注、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合理办结率达100%。三是着力为百姓办实事。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认真落实职工住房、“两费”货币化补贴补差政策,共发放资金3329万元,受益面分别占到总数的90和96以上,职工多年期盼解决的问题成为现实。关注弱势群体,为环卫工人平均提高工资近200元,并配备了防寒棉标志服和安全警示标志牌,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置了扫雪机、垃圾压缩车等环卫车辆5台,改善了工资待遇,降低了作业强度。

五、廉洁自律,高效务实,树立自身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