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养猪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5.5%,根据诸多检测机构数据显示,目前能繁母猪保持在4000万头左右,远远低于当前市场需要量(当前需要量大约是4500万头),这是支撑猪价快速上涨的关键因素。能繁母猪究竟在什么水平可以实现供求平衡,我们暂不讨论。今天,我们来讨论下,2014年养猪业究竟谁退出了?他们是短暂退出还是永久退出,借此来推断今年猪价走势及其本轮猪周期概况。
能繁母猪下降15%以上,究竟是谁退出了
2014年的主旋律是淘汰和退出,一部分猪场彻底退出,另一部分猪场在缩小规模。即使温氏、雏鹰这样的上市企业在2014年也减慢了扩张速度,退出养猪业的有这么几类人群。
农村散户:主要是农村养殖几头母猪或者一年出栏100头以下的专业育肥户。这类养猪人,基本把养猪业作为副业,资金有限,不能持续投资,尤其是低谷期,他们会最快退出。在养猪业,他们是属于赚起赔不起的一类群体,一旦赔钱,就会撤退。他们放弃养猪的原因有几点:1.猪场设施比较简陋,猪场固定投资不大,主动放弃养猪的损失小;2.养猪业利润低,没有外出打工收入高;3.养猪业污染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4.资金紧张,没有周转资金,其中一大部分猪场在春节前后集体清栏后弃养。
限养地区养殖户: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限养政策执行比较彻底,大部分小猪场选择关闭,因为他们不可能为了养猪,背井离乡。这部分退出群体,无所谓规模大小,也无所谓盈亏,总之永远不再养猪了。
专业育肥户:去年专业育肥户退出比例较高,因为谁也不去干明知赔钱的事,专业育肥户进退比较自由。对于专业育肥户,很多老板是把养猪作为副业,当养猪利润没有外出打工强的情况下,选择退出是无须犹豫的事情。
部分规模猪场:我们在网上也见到很多规模猪场倒闭的新闻,规模猪场倒闭的原因主要是在盲目扩张,资金链紧张。还有一部分规模猪场由于当地限养政策,选择拆迁或被迫关闭。
综合来说,小散户退出比例最高,这是导致今年春季仔猪紧缺的关键原因,当前业内人士对小散户和规模猪场的定义不清晰,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小散、家庭农场(养猪专业户)、规模猪场、产业链集团的概念。
养猪群体需要重新定义
因为若干年前,政府部门把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定义为规模化猪场,这么多年以来,业内对规模化、小散、家庭农场的定义一直模糊,笔者根据业内普遍认识,重新定义不同的养猪群体:
小散户: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下的专业育肥户和存栏母猪在50头以下的自繁自养猪场,他们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不雇佣工人,养猪不是他们的唯一收入来源,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猪场各方面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他们的优势是土地、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家庭农场:年出栏生猪在1000头以上或者存栏母猪在50头到200头之间的猪场,他们的特点是养猪时间较长,以养猪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夫妻档或雇佣1个技术员,他们享受不到国家补贴,扩张资金主要来自养猪利润,他们会根据利润情况来决定扩张速度。他们的优势是精细化管理和人力成本低。
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在200头以上的猪场,这类猪场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分工相对明细,猪场固定投资大,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能够享受到一定的国家补贴。
产业链集团:存栏母猪在1万头以上或者年出栏生猪在10万头以上的种猪企业和养猪一体化企业,他们的特点是公司同时辐射种猪、饲料、养猪、屠宰等多个环节,他们的种猪和饲料一般是内部供给,并且有自己的猪肉品牌。他们的优势是规模化集体采购成本低,可以获取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利润,能够享受到较大金额的政府补贴。
[关键词] 生态 猪 养殖小区
[中图分类号] F3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66-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重大决策,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要素,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发展和生态兼顾,走科学发展的路子,才能既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护好环境呢。如何科学发展?这是摆在畜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伟大光荣、艰巨的任务。为了探讨分析我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笔者参阅了国内有关科技资料,对本地农村养猪生产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提出了一些有利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供参考。
一、生态养猪小区
1.养猪小区定义
养猪小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以及品种良种化、饲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粪便无害化的基本要求,由一个独立的集约化万头猪场或多个千头猪场以及几十个养猪专业大户连片成群的年饲养能繁母猪5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的养猪生产区。
2.生态养猪小区定义
由政府统一依法规划的,在养猪小区范围内建设与养猪规模相配套的猪粪污处理沼气工程,经过必要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回收猪粪便中能源,形成有机肥料生产系统以及沼液、沼渣运输排放系统,处理后排灌在农田、鱼虾等生物池塘。形成种植业--养猪业--沼气工程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养猪模式。在新农村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这种模式叫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
二、我县养猪现状调查分析
1.养殖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养猪业稳步发展,散养户在逐渐减少,适度规模经营场和一些养猪村发展较快。调查显示:清凉山、恒源、罗什、培科、惠丰等10多个规模养猪场,年存栏分别达到千头以上;出现罗什、尹村、富村窑等养猪专业村。全县2011年末生猪存栏15.25万头,出栏20.52万头,产值近4.0亿,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
2.养猪对环境污染
按每头猪年平均粪尿排泄量2000~3000kg,全县累计年平均猪粪尿排泄量计41~61万t,且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微生物,经过迅速腐败发酵,产生氢、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动物摄入饲料中的总能量和蛋白质平均仅有20%和15%作为营养物质被保留在体内,猪保留在体内的营养物质仅占14%,其余随粪尿一起排出,引起土壤、水质和大气污染,不仅可引发疾病传播,还可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研究资料表明:一个年生产万头肉猪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放细菌1.5亿个,氨1.59kg、硫化氢1.45kg,饲料粉尘2.59kg,这些物质对大气污染,半径达4.5~5.0 km。
3.粪污处理
调查发现:我县猪粪便普遍采用简单的堆沤处理,然后用作农田施肥;圈舍冲洗等污水多数排在污水池沉淀处理,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有的甚至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养猪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急待认真研究,尽快规划,统一指导。从全县总体看,养猪产业化已经形成,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科学统一的生态养猪小区规划模式;二是猪的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不到位;三是无害化处理设施较少,处理能力不足,猪粪尿不能及时处理,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极不协调。
三、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及类型探讨
1.小区建设模式及类型
1.1小区模式
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可采用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单位,划分养猪小区,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县上统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以求达到养猪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和猪粪便处理无害化的基本要求。采用一个独立的大型猪场或多个千头养猪场以及几十个养猪大户共同组成的,集中连片成群的,并能达到千头存栏量和万头出栏量的养猪生产区域,作为我县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
1.2建设类型
1.2.1集约化万头猪场型
在县畜牧部门规划指导下,集中划区建成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大型猪场型小区.
1.2.2集中连片型
在县畜牧部门统一规划指导下,集中1~3个行政村或乡镇,由3~5个年出栏2000~3000头的猪场组成小区。
1.2.3紧密型:在县畜牧部门统一规划指导下,在一个行政村或乡镇方圆或带状1~2km的区域范围内,20~30个年出栏肉猪100~1000头的养猪场或大户组成养猪小区类型。以上三种类型,根据小区不同类型选择予以配套、适应的“沼气工程”,对猪粪污无害化处理。
2.小区选址及规划布局
2.1由县畜牧部门统一布局,远离国家规定的生态禁养区或畜禽禁养区,避开水源防护区,旅游景点区、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地区。
2.2建立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环境、兽医防疫,国家污染处理和排放要求。
2.3 结合当地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和区位优势,有利于带动生产发展。
3.小区养殖品种及技术
3.1 养殖品种
积极主推瘦肉率62%以上的“长白、约克、杜洛克猪”生产“洋三元”优质肉或配套杂交优质肉猪。
3.2实现五统一
小区要在圈舍建设、品种改良、饲养营养、防疫用药、环境保护、日常管理等环节,全面推行五个统一配套技术:统一防疫用药规程、统一环境控制标准、统一圈舍建设、统一品种制种模式、统一饲养管理技术。
3.3环保理念
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肉猪,并努力遵照生态养猪小区建设要求,积极推行生态养猪。
4.小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4.1猪舍建设
每个小区需要建设规范圈舍5000m2以上,建舍形式可结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开放式、有窗式或密闭式猪舍。猪舍朝向南北向,间距不少于10m。地面采用水泥地面、砖铺地面、半漏缝或全漏缝地板等。猪栏沿猪舍呈单列或多列排列。种猪单圈饲养,或用限位栏饲养。分娩采用高床分娩栏或在普通砖混结构单圈种母猪栏内一角处设仔猪保育箱。
4.2 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2.1应用生物过滤法
在污水处理池内设置用碎石、炉渣、焦炭或轻质塑料板、蜂窝纸等构成过滤层次,污水通过布水器导入后经过滤、吸附,并经滤料中微生物分解作用达到净化目的。
4.2.2能源环境型沼气工程
万头规模猪场型小区,猪粪便粪污生产沼气,修建酸化池80m3(如用化学原料混凝沉降,对污水的悬浮物细菌处理用中温发酵罐350m3,同水泥沼气发酵池),生物曝气池400m3,储气柜,有机肥料系统等成套设施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排放。也可按照千头猪场以户为单位各自建一个水泥沼气池,以降低设备费用。
4.2.3沼气发酵池
在千头猪场内建沼气池500m3/个;百头猪场可建沼气池60~80m3/个。对猪粪尿进行初步处理,回收能源,沼渣、沼液结合种植业还田,形成“种植业—养猪业—沼气工程”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生态养殖小区模式(如下图所示)
5.小区的组织管理
5.1规划新建小区由县农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建设,建成后市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正式授牌方可正式营业。
5.2 小区建设规划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要坚持多种发展模式共存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我县农村适当规模养殖大户为主体的相对集中连片成群类型小区;即采用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或参照千头猪场逐户建设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模式。可由农村养猪能手牵手带动,采用协会或合作社加农户和公司加规模场的组织方式,重点发展一大批饲养能繁母猪50头以上、年出栏肉猪50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作为我县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使小区年出栏达到1万头的生产规模,以提高我县养猪产业质量档次和经济效益。
5.3 成立相应的专业管理机构:县政府出面组织由畜牧部门、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或养猪大户组成生产管委会,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帮助联络标准化养猪生产的宣传贯彻和技术培养,采集信息,联系饲料兽药等物质采购和生猪外销等业务,协调生产秩序,解决生产中矛盾。
5.4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有“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兽药使用制度、饲料使用制度、生猪售前检疫制度等;还要建立生产销售的档案管理、生产标识及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5.5 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小区内兽医由当地兽医站专职人员进行指导,以大型规模场为主的小区类型要配备专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5.6 养猪生产中饲养员要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丰富的养猪经验,要求中专文化水平以上,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5.7 小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管理规定,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生猪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养猪产业;饲养管理;效益;优质生猪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1 立项背景
建昌县属于半农半牧县,拥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悠久的养殖历史,养殖业在畜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和传统的饲养方式束缚,造成畜牧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的养猪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养殖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过去的吃饱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吃好。发展无公害生猪产品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品之一,所以说无公害生猪养殖是一项朝阳产业。建昌县民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在引进优良品种生猪,建设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养猪场、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本地生猪业养殖步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进而达到扩量、提质、增效的目的。
2 项目开展情况
自从2010年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组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争取资金,确定了以民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的重点场和示范户为基地,合作社派人指导播种,考察牧草长势,观察饲喂适口度,分舍饲养仔猪,做长势称重、饲料成本对比、仔猪肠道疾病发生率对比观察等。从现在的结果来看,饲喂优质牧草生产优质无公害生猪产业开发项目已经成熟,生猪和猪肉在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饲养成本明显低于传统饲养成本,同时也更加保证了生产无公害生猪产品的技术条件。
3 主要措施
“饲喂优质牧草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课题从2010开始,历时3a多的时间示范后,该项技术从2013年始在养殖户中全面推广应用。
项目实施一开始,先由养猪大户种植、试喂。合作社派人指导播种,考察牧草长势,观察饲喂适口度,分舍饲养仔猪,做长势称重、饲料成本对比、仔猪肠道疾病发生率对比观察等。奇可利种植过程中,发现其属多年生植物,抗病、抗虫、担盐碱、抗干旱、抗严寒性强,适合各类土壤及北方寒冷地区种植,每年3月中旬播种,采用垄播方式,每667m2用种400g,一次播种可连续收获多年以上。每年可割10~12茬,每667m2产鲜草1.5万~3万kg,水肥正常情况下一般15~20d就可收割一茬,奇可利适口性极好,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矿物质。其中,粗蛋白占30.4%,粗脂肪8.59%,无氮侵出物(可消化糖)30.34%。矿物质含量非常高而且均衡,磷0.48mg/kg,钙2.06mg/kg,钾6.43mg/kg,镁2.4mg/kg,硫0.79mg/kg,碘0.35mg/kg,铜13.4mg/kg,锌75.6mg/kg,锰148mg/kg,铁253mg/kg,硼42mg/kg。
就营养价值来讲,2.5kg奇可利鲜草等于0.5kg全价饲料。奇可利能够按鲜草比例配合精料,完全能够满足猪的营养和体能需要,保证正常增重。猪从体重11kg育肥到200kg进出栏,平均4个半月,比全部饲喂精饲料降低成本45%左右,每头猪可增加收入1.5倍以上。
4 争取在4a时间内完成推广工作任务
4.1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落实好《饲喂优质牧草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下2个小组:
4.1.1 项目协调领导组
以建昌县民兴养猪专业合作社法人马占波为组长,县动监局畜产品安全所书记薛书民和刘江为副组长,其他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协调小组,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4.1.2 项目操作实施组
以项目主持人为组长,安全所书记薛书民和刘江为项目技术组长,有关专家及公司其他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实施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技术规程、项目的宣传、培训等专业技术工作,从事项目的具体落实活动,深入场户,完成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服务工作。
4.2 举办培训班,强化技术服务
饲喂技术由合作社和“奇可利”经销公司合作联合指导,课题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场、户,切实加强技术跟踪服务,并举办师资培训班,加强养殖人员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万余份,推广饲喂优质牧草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
4.3 抓典型示范,加大宣传力度
在技术推广工作中,课题组注重对技术推广工作好的养殖场及时总结,合作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狠抓了要路沟乡大户和喀左养殖场典型示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利用行业协会和经纪人宣传此项技术,养殖行业的大场大户都是行业协会会员,利用这两方面的力量进行宣传活动,扩大了技术的推广面积。合作社还在科技局的帮助下向周边县市进行推广,有力的推动了此项技术研究项目的广泛应用。
4.4 层层落实责任制
确定项目负责人,实行任务到场、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课题保质保量全面完成。
5 主要成果及效益
饲喂优质牧草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使用3a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项技术不仅在本区域应用,在省养猪业技术体系会议、葫芦岛市养猪培训班、沈阳农业大学和猪业培训会议上,都向养猪的业内朋友进行介绍推广,目前全县很多养猪的朋友已经使用了此项技术。
原文作者:于慎兴
刘青伟家住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道西村,是一名养殖专业户,也是郯城县农广校新型农民培训班及山东省阳光工程农村创业人才培训班的学员。通过参加培训,他学到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坚定地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发挥专长搞养殖
刘青伟在郯城县一所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便在村里从事兽医工作,为乡亲们提供动物防疫及疾病诊疗服务,并利用家中原有的几间猪圈养猪。在养猪及与其他养猪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刘青伟深深体会到了养猪的辛劳,可他不怕辛苦,怕的是行情和疫病。特别是2001年大面积爆发了高热病,一看到养殖户无助的面孔,刘青伟心里就十分难受,但从前在学校学的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根本就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此后,刘青伟开始大量订阅专业报刊,时常光顾书店购买专业书籍,不断学习畜牧兽医知识。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刘青伟利用家后的空闲地又建了10间猪圈,增加养殖规模。刘青伟在一心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在无私地帮助着其他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增加养殖户们的经济效益。
科技培训长见识
2007年郯城县农广校开办了“新型农民”培训班,刘青伟被推荐成为学员。农广校针对养殖业的热点、难点,聘请省、市、县的专家和老师为学员做了专题系统培训,又组织学员参观了一些有规模的养殖场,学习成功经验。2008年,刘青伟又主动申请参加了 “新型农民”培训班,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培训刘青伟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特别在培训中了解到了生态养猪的相关技术。刘青伟觉得要想把猪养好就得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利用生态养猪技术两年左右清理一次粪便,既省工、省时、省力又环保,既节省饲料还减少患病率。回家后刘青伟便跟其他养猪户谈及环保养猪技术,但因为是新鲜事物,前期投资又大,大家都不敢尝试,他便在深入考察之后新建了一个养猪场,给自己扩大效益的同时也给其他养殖户做一个示范、建一个样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刘青伟又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阳光工程农村创业人才临沂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听了省、市专家的课程及致富典型的经验介绍,并与参加培训的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进一步转变了刘青伟的创业观念,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自信心。
示范带动众乡亲
为了建设生态养殖猪场,2009年刘青伟申请了10亩地,在县畜牧局和农广校专家的指导下,投资80万元,按照市级标准建了一处能存栏120头基础母猪的养猪场,年底就通过了市级标准化验收。2010年刘青伟又再一次扩建养殖场,增加生猪存栏量,并被县发改局、畜牧局列为发改委第5批拉动内需项目,获得了40万元扩建补助。在刘青伟养殖场的带动下,周围农民都向他取经、到场参观,已建成8处环保猪舍。刘青伟利用标准化养殖场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养殖户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陕西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是个毕业仅有7年的女大学生,刚刚30出头。通过养猪和售卖饲料等经营,如今该集团已经拥有千万资产。
燕君芳是1998年从西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她出生于杨凌附近的农家。由于家境贫寒,这个农家女为完成学业还欠下不少钱。毕业后,她留校当了教师。但不过一年时间,她就主动“下海”,借钱创办了自己的饲料公司。
2001年5月,燕君芳开始养猪。短短几年时间,就形成相当规模的商品猪养殖基地,形成“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猪肉食品连锁专卖”一体化经营模式。由于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燕君芳不仅在养猪方面高人一筹,而且在经营策略上独具匠心。她领导的公司不仅生产无公害猪饲料,而且有自己的种猪繁育基地和养殖基地。她养的种猪,是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种猪与中国优良种猪杂交的新品种,是中国第一个猪的配套系,被誉为“中国瘦肉型猪王”。她不仅建成现代化屠宰冷却分割生产线,而且引进精密检测仪器,使“放心肉”由无注水、无病害延伸到无药物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的标准,让老百姓更放心地食用。
燕君芳创办的本香集团,采用的是“公司+养猪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集团的正式职工虽然只有150人,但它的“麾下”却聚集着3000多个农民养猪户。其中,养猪大户就有150多户。其实,这些养殖户就跟他们的员工差不多。公司不仅向养殖户提供饲料、提供仔猪,而且按合同收购农民养殖的肥猪。此外还为养猪户配备兽医,提供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项服务,全力解决养殖户担心的所有问题。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接受培训的养猪户有6000多人。参加培训的农民每次可以领取10元补助,如果考试合格,还可以获得药品、针管、技术资料等奖励。仅此一项,本香集团就花去数十万元。
现在,燕君芳的本香集团已经拥有数千万元资产,产业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回顾几年的创业经历,她告诉记者,她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信心。“我的创业证明,大学生就业的路子是很宽的。年轻的女大学生养猪,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让那么多农民靠养猪富起来、让那么多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我感到很开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唐慧娟
听着钢琴曲、轻音乐,享受着清洁优雅的环境;母猪生产时有专门的产房产床;人们进入猪舍必须消毒……这就是唐慧娟饲养的“绿色猪”的日常待遇。
唐慧娟原本是一家酒店老板,生意红红火火。这个漂亮的女人,为何弃商从农,甘心当一名女猪倌?
从跳舞厅到猪粪坑
1969年出生的唐慧娟家住江苏海门市包场镇幸福村,丈夫是一位海员。1995年,唐慧娟在包场镇开了一家饭店,生意红红火火。谁知,这一切让出海归来的丈夫看了很不高兴,他觉得妻子干的是伺候人的事情,低人一等,而且客人欠账很多难以讨回,最重要的是,深爱妻子的他总担心妻子在与客人的应酬中“变坏”,因此两人几乎天天吵架。唐慧娟被丈夫吵得心烦意乱,1997年1月索性转让了饭店。
谁知闲下来的唐慧娟却觉得浑身没劲,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前面一户人家是养猪的,那年过年,唐慧娟去串门,正好看到小刀手到那家买生猪,一千块一头。她心里暗暗算了算,每头猪能赚五六百元,不由心动“眼红”起来。
说起来,唐慧娟和猪还真有着“不解之缘”。她的母亲是位小学老师,在艰难的岁月里,母亲靠养猪来养家,懂事的唐慧娟从小就帮忙喂猪。而她的父亲则在“三产办”工作。1996年春节,父亲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去了连云港调生猪。父亲时常告诉女儿,国家非常重视养猪业。
1997年8月,父亲将海门市政府下发的一个关于“生猪改良”文件带给女儿看。正是这个文件改变了唐慧娟的人生,养猪业诱人的发展前景一下子激发了她的创业热情。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她发现海门的猪肉消费三分之二依赖外地输入,而海门尚无一家规模化养猪场,显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她萌生了发展养猪业的念头。
除了父亲,亲朋好友一致反对,认为养猪是个又脏又累、令人瞧不起的行业,而且她对养猪一窍不通。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嘲笑她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竟要从跳舞厅跳进猪粪坑。但唐慧娟主意已定,1997年9月,她拿出全部积蓄,并贷款60万元,经过两个月的奔波,一个占地11.5亩,总投资120万元的养猪场办了起来。猪场取名为“兴旺”,饱含了唐慧娟对养猪业和未来的无限憧憬。
创业伊始,唐慧娟踌躇满志,以为苗猪养三个月就能卖掉,就在她想大显身手大赚一场时,一场措手不及的疫情砸懵了她的梦想。由于缺乏养殖和管理经验,加上还是传统的猪圈,以高价从外地首批购进的六百头苗猪,发生疫情一下死了一百多头。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围在餐桌前欢聚一堂,她却卷起铺盖住进猪场里,守着患病的苗猪,为“猪宝贝”打针输液。从大年初一到初七,七天内她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完整觉,没有吃上一口热饭菜。生猪病情得到了控制,她也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
苗猪渐渐长大了,正当她盘算收入时,又遭遇了养猪业近十年的行情最低谷,生猪市场价格大跌,平均460元购进的苗猪养成后出售仅卖450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到1998年年底,她亏损了40多万元。
面对接踵而至的挫折打击,唐慧娟没有灰心气馁。她总结经验,认为苗猪死亡是由于长途运输,苗猪抵抗力弱不适应环境所致,决定自繁自养降低成本。于是,她再次贷款30万元,从崇明购回六十只能育母猪。然而,命运之神再次与她开了场玩笑。由于没有打疫苗,刚生下来的苗猪患上了繁殖性蓝耳病,全部死亡。短短两年时间,她净亏90多万元。对于一个农家小户来说,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也许全家人一辈子也难以还清。
巨额的亏损将唐慧娟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流动资金几乎为零,一部分向别人筹借的资金已经到期,而猪场要购饲料、买药物,资金缺口之大使她焦头烂额、夜不能寐。为了不失信用,唐慧娟只有强撑着,向东家借了还西家。有时,为了还债,忍痛将刚刚培育成的初产母猪和一些经产母猪低价出售。每次她都对债主说:“猪场经营得很好。放心,我会连本带利一起还你的。”其实,此时的她手中只有一摞厚厚的欠条。那段时间,她经常一个人徘徊在通吕河畔,望着河水滚滚东流,两年来的艰辛苦痛犹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回,泪水潸然而下。
终于有一天,要强的她对丈夫说了实情:“你借我几千块钱买饲料吧……猪场经营得不是很好……”关键时刻,丈夫显示出了对妻子的绝对支持,他不但拿出自己每月的工资贴补猪场,还鼓励妻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家人得知情况后,也纷纷伸出了援助的手。爷爷拿出了枕头下的打酒钱,孩子拿出了积攒数年的压岁钱,母亲在每月工资发放之日将工资及时送给女儿……这些尽管是杯水车薪,却使唐慧娟坚定了挺过难关的决心。
100万学费“毕业”的养猪行家
接连两个跟头,近100万元学费,并没有使唐慧娟丧失信心,失败的教训将她磨砺得更加冷静、成熟,也使她认清了市场的无情和创业的艰难。痛定思痛,她意识到,要养好猪,光凭热情是不行的,技术和市场才是养猪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她先后订购了《养猪与防疫》、《中国农村科技》等书刊1500多册,所写的临床心得笔记竟装订了厚厚十多本。为了系统掌握养猪技术,她又毅然决定去江苏省泰州牧校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
丈夫亲自把她送到泰州,发现牧校条件特别简陋,地还是泥土地,教室宿舍都很破烂。丈夫心疼地对她说:“别学了,跟我回家吧。”最终,丈夫没能说服倔强的妻子,走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当时,唐慧娟的同学都是公派的,有工资拿,只有她是自费生。因此她特别珍惜这个学习机会,经常宿舍熄灯后,她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有时晚上,同学来喊她去跳舞,为了躲避,她跑进了厕所,等她们走了,再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她还挤出时间参加了全国养猪技术研讨会,积极与专家交流,并把上海生物科技研究所的专家请来做兴旺猪场的顾问。她通过网络,虚心向专家请教,了解市场动态。
通过一年的培训,从良种选配到苗猪繁育,从饲料配比加工到疫病防治,从种猪产仔护理到苗猪阉割等一整套技术,唐慧娟掌握娴熟。她先后撰写了《商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等五篇论文,完成了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学业,获得了高级畜牧师职称。
就这样,边学习边实践,事事亲历亲为,唐慧娟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猪场,母亲因腰椎盘突出开刀、儿子脉管瘤动手术、爷爷病故,她都没在身边。她原本长着一手灰指甲,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并无妨碍,但在学习阉割、接生助产技术时,灰指甲极易使猪的伤口发生感染,又影响手的力度准头。为此,她来到医院,拔掉了所有灰指甲,因未使用麻药,当场就痛晕过去一个多小时。
凭着家人的支持,凭着对事业的执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韧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满怀信心:“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总归有一天,太阳要从我家门前经过!”
熬过了五年的行情低迷后,2003年,唐慧娟终于迎来了养猪事业的春天。这一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当年盈利40万元。
在这期间,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兴旺猪场的扶持力度,为唐慧娟扩大养猪规模提供借贷担保,为她解除了资金不足之忧。100万元的贷款帮助唐慧娟完成了猪场的扩建和改造,原有的猪舍进行了改造升级,饮水、投料、投药,保温、通风、防暑、粪尿处理等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得到完善;妊娠母猪实行限位饲养,产仔房采用高床网上分娩。
唐慧娟又敏锐地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绿色食品在餐桌上犹受欢迎。据此,她积极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2003年,兴旺猪场被江苏省农林厅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兴旺猪场注册的“海盛”牌猪肉经国家农业部认证,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她兴建了生猪屠宰场,开设了无公害猪肉专卖店,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良性循环的道路,并成立了海门市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
一起打造非凡的女人花
见唐慧娟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好多乡亲也养起猪来。然而,看到许多养猪户在跌跌撞撞中摸索,还在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唐慧娟心里觉得特别不安,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帮助乡亲们走出困境。
包场镇浜北村养猪户潘庙海,由于缺少科学管理,养猪亏损了一大笔钱,负债累累的他意欲轻生。唐慧娟听说此事后,上门无偿支持他六头优质母猪,并指导他科学养猪的一整套技术,使他走出了困境。得知德胜镇双南村残疾人陈超养猪资金周转不过来,唐慧娟和丈夫一起为他送去猪饲料,还不时在电话中为他进行技术指导……几年来,她先后帮扶了一百五十多户养殖户。
在帮扶养殖户的过程中,唐慧娟萌生了兴办生猪生产合作社的念头,以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运作带动入社会员共同致富。但此举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们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你能照顾好自己那一摊就不错了。唐慧娟认为,自己养猪吃尽了苦头,不能让乡亲们再重复自己的老路。
2005年1月,唐慧娟成立了全省首家由个私养猪场创办的无公害生猪专业生产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由成立时的29户发展到238户,拥有无公害生猪生产培训学校一所、专用屠宰场一个、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车一辆,聘请了八位畜牧兽医专家为技术顾问,常年为合作社社员提供培训和指导。2009年,合作社销售收入8000万元,返利社员利润120万元,户均纯收入5万元,带动生猪养殖户600多家,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历了十多年创业的风风雨雨,公司得到了长足稳健的发展,唐慧娟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科技读书示范户”等荣誉三十多项。照理说,她该知足了。唐慧娟却另有打算―――十几年创业经验的积累,才是她最大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2008年10月,她开始着手规划建设海门市鹏翔循环生态农业园。一期工程现已结束,占地60亩,投资1360万元,总建筑面积1058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9600平方米,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调试成功,进行电子智能化管理,真正做到生猪的福利养殖、集约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和清洁养殖。二期工程今年实施,主要建设科技培训楼、有机肥料厂、优质果园区、大棚设施蔬菜示范区、畜禽养殖示范区、畜产品精深加工区、淡水养殖示范区、休闲餐厅等。
摘要养猪的经济效益同猪的品种、饲料价格、管理水平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从选择养殖模式、抓好经营管理、注重市场信息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以期为养猪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猪业;经济效益;提高措施
经济效益是养猪专业户的最终目标,直接关系各专业养猪场的规模、结构和稳定发展[1]。养猪的经济效益同猪的品种、饲料价格、管理水平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是分不开的。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以下措施,供同仁和养猪户参考。
1核算成本,选择养猪模式
要提高养猪的科技含量,分析市场行情,学会成本核算,增强经营意识。
养猪成本包括仔猪引种费、饲料费、人工费、猪舍折旧费、设备工具费、医药消毒费、资金利息等。饲料费用约占全部费用的70%。要降低饲养成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猪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2种饲养模式:一是家庭散养模式。适合饲养本地猪。土种猪一般都具有耐粗饲、耐饥饿、对恶劣环境忍受力强、适合本地气候、抗寒耐热性能好、不易患病等特点。米糠、废弃的饭菜以及野外生长的野菜野草等都可用来饲喂生猪。利用这些物质,再适量投入一些玉米、麸皮等,养猪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二是规模化养猪模式。规模经营要以适度为宜,一般应视人力、财力、物力条件而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养猪专业大户以年养200~1000头生猪为宜,这样既能较好地解决猪舍、资金、劳力和饲料问题,又能做到精心饲养管理,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新晨
2全面抓好经营管理工作
2.1向品种要效益,坚持自繁自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一般好的品种如大约克、长白猪等可比本地猪种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10%~12%。据调查本地品种在一般粗放饲养条件下需10个月左右出栏,而引进的优良品种4~6个月就可出栏,可缩短饲养周期5个月左右,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选择瘦肉型品种,积极推广优良猪种和杂交组合,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当前最优良的杂交组合为杜长本、杜大本、杜大长和大皮本。猪具有多胎、高产、妊娠期短的特性,可以利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母猪多胎、高产的潜能,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母猪产后28~35d断奶,断奶母猪10d内配种,1头母猪可年产2.2~2.5窝仔猪。坚持自繁自养,自己饲养母猪是选择好仔猪的重要环节。并且可以节约养猪成本和减少从外地买回仔猪带来疾病传播的风险。
2.2科学配制饲料,防止浪费
一是多喂配合饲料,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可节省精饲料20%左右。二是饲喂生料。用生饲料喂猪,生猪每增重1kg可节省精饲料0.2~0.5kg,生长也较快[2]。饲养瘦肉型猪要喂干料或湿拌料。实践证明,干料或湿拌料比汤料容易被猪消化吸收,符合猪的生理要求,也便于饲喂;湿拌料的料与水的比例为1.00∶(1.25~1.50),以手握指缝不滴水为宜。日喂次数,小猪阶段4次,体重达50kg后3次;饮水不限。三是广开饲料资源。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养殖蚯蚓、蝇蛆或利用蚕蛹、螺蛳作蛋白饲料。也可广泛利用辅助饲料,利用啤酒糟、鸡粪、兔粪经过处理对在混合饲料一起喂猪,可降低成本1%~3%。四是从各个方面努力,尽量杜绝饲料的浪费,如饲槽设计要合理,注意饲料的保存,防潮湿、防霉变、防鼠咬等。实行生料稠喂,避免饲料营养被破坏;定量饲喂,少给勤添,先精后粗,供足饮水;坚持前敞后限,满足营养需要,缩短育肥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
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小编特意准备的科学致富能手事迹材料参考,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更多精彩内容更新尽在查字典,欢迎查阅。
xx,女,现年29岁,大专文化,市养猪场负责人。
1997年,她从省畜牧学校毕业后,到一家兔业有限公司工作,头脑聪慧的她运用所学养殖技术,积极探索独到的养殖方法,很快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虽然公司领导非常器重她,并给予她相应的职务,但她一直不满足于这种为人打工的现状,她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山重水复疑无路,年仅20岁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自主创业,养猪致富。一个中专生当女猪倌,这无疑在全村掀起轩然大波。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父母亲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选择。但认定的目标就要闯一闯,这是的性格。她千方百计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养猪创业之路。万事开头难。为了选择养猪场厂址,她不顾疲劳四处寻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出面与有关村联系,最终将街道村村西的荒山定为养殖场的厂址。为了筹措资金,她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跑了多家银行,终于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有了第一笔资金。她建起了猪舍,购买了猪苗、猪料和兽药,开始了艰难创业。养猪的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粪便臭气熏天,苍蝇铺天盖地,让人恶心。一般人见了都会敬而远之、绕道而行,但正处于爱美年龄的她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她自己动手清理粪池、药杀苍蝇、打扫卫生,使场内外保持的干干净净。养殖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她便查资料、找书籍,有时专门跑到甚至更远的地方找专家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养的猪没病没灾、膘肥体壮,甚是喜人。但出栏时,意外却出现了。由于养殖品种全是本地杂草猪,很难进入大中城市的猪肉市场,出售价格很低,虽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没赚到钱。
有了第一年的经历,第二年吸取教训,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认为养猪市场前景是好的,自己养猪没有致富,关键原因是养的猪品种差,生长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场所接受。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改良猪的品种,从外地引进优良纯种猪繁育。经过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荐,她一次性从湖北国家级优良种猪场引进纯种母猪50多头,产下的二元母猪进一步杂交。但没想到纯种猪对饲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养殖本地草猪的技术进行养殖,不仅产仔率低,配种也成问题,又辛苦了一年,她还是没挣到多少钱。这时亲朋好友劝她转行,有人还帮她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认为自己
虽然没挣到钱,但通过两年的养殖,积累了一定的良种猪饲养技术。在养猪这条路上她还想一直走下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始了再一次的养殖技术攻坚。她先后参加了多次养殖技术培训,进行了畜牧专业的大专函授,获得了中级农民技术职称。具备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她,在畜牧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试验终获成功,她养的猪真正达到了二元杂交优势,不仅产仔率平均提高到了12头以上,而且生长速度快、酮体瘦肉率高,当年就销售肥猪多头,纯利润40多万元。
近几年来,她抓住生猪价格上扬、国家扶持大型养猪场的良好机遇,不断加大养猪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断改良猪的品种。从湖北引进了大白、长白优良纯种母猪30多头。又从台湾达生泽六良种繁育场引进了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大白纯种祖代,进行良种繁育。通过杂交,猪的品种越来越好,生长速度不断加快,瘦肉率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猪的品种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为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不少养猪户为追求经济利益,大量使用违规添加剂、瘦肉精等药品的情况下,自觉接受畜牧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每月定期向省畜牧局上报生猪存栏量、成长状况以及仔猪出生率、成活率等情况,坚持严格执行标准化养殖,精心挑选猪饲料,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只添加少量生猪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样出栏的肉猪品质优良率达到了100%,并且出栏的时间比普通猪提前半个多月,养殖场养殖的每批猪都被一些大型超市以高于市场3至4角钱的价格预订一空。“网上养猪”,也就是把猪养在铁丝网上,利用钢筋结构建造养殖网,使之脱离地面,这样,猪粪、猪尿就会自动落到下面去,使猪的养殖环境比较整洁,达到了减少疾病、促进生长、改善肉质的效果。
致富不忘众乡亲
在养殖过程中,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许多好心人都给了极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她最优惠的政策,去年还为她争取到国家养猪补贴40万元。她将大家的关怀记在心中,时刻不忘回报社会。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和编发小册子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并从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与养殖户算明白账,鼓励他们实行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她免费提供仔猪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近年来,她先后扶持帮助500多户农民走上养殖致富之路,带动10多个村发展成为养猪专业村,是大家共认的“致富财神”。为了增强养猪户抵御风险能力,还牵头成立了市龙金养猪合作社,对入社的养殖户统一提供种猪或仔猪、统一提供饲料和药物、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与养殖户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由于事迹突出,她先后被评为、市科技致富女能手、女状元,被评为省科技致富女能手,被评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她所负责的龙金养猪场被评为市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她又因“网上养猪”获得省第二届农村妇女“科技创新奖”。面对成绩,她没有满足,而是大步迈向下一个目标,建成全市最大的良种养殖场。她自信地说,希望就在眼前,梦想一定会成真。
蓬溪县吉祥镇登山村最近一改往日宁静,众多“求经人”纷至沓来。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成功创办了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的大型养猪场,年收入已达200万元。猪场丰厚的收益,吸引了有心人纷纷效仿,掀起了席卷全县的创业潮。
王灵毕业于西昌学院动物科学系。2008年10月,他通过考聘成为登山村村主任助理。从陌生到熟悉,王灵很快适应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而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农民增收总是困难重重,仅靠传统种植模式年收入2000多元,只能维持温饱生活。
年轻有活力的王灵萌生了利用所学专业创办大型养猪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想法。然而接踵而至的问题使他犯了难,土地、资金、技术……样样都是关系到养猪场生存的头等大事。
创业有困难,政府来帮忙。了解到王灵的创业思路后,吉祥镇党委、政府为他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彻底粉碎了王灵创业路上的“绊脚石”。镇政府协调解决30万元,解决了一部分资金问题;协助解决土地的规划和租赁问题;镇政府出面联系县畜牧局的相关技术人员,为养猪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经过一番努力,王灵梦寐以求的养猪场终于顺利建成。养猪场在登山村占地20亩,已建成猪舍2000平方米,饲料加工厂100平方米,兽医室1个,职工宿舍300平方米,今年猪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工,2011年将达到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去年,王灵的养猪场尝试养殖了100头母猪,出栏生猪2000头,实现收入200万元,在登山村引起了轰动。当初,嘲笑王灵是“嫩竹子做不了扁担”的人,如今成了养猪场最热心学习技术的人。
在吉祥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相关部门正在协助王灵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流转380亩土地,与养猪场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其中,100亩种植良种核桃、200亩种植九叶青花椒、80亩种植药材,养猪场的污水用于灌溉,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当循环经济模式成型后,可解决当地60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使50余户农民增收,村民说:“大学生村干部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知识,现在我们干一年比过去干几年的收入还多。”
如今,王灵的创业激情空前高涨,他深知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扶持,自己的梦想只能是“纸上谈兵”,他的回报方式就是做大产业,积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他在家排行老二,全家七口人,过去只有三间破旧土砖房,生活来源完全依赖六亩粮田维持,看到不少家庭在谋划和筹建高楼大厦,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1992年7月学业完成回家后,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胆进行市场调查,全面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后,及时找亲朋好友借资金购买仔猪。通过艰辛努力,由每年养猪60头逐渐扩大到现在年出栏牲猪在6000头以上;由过去专门养肉猪变为现在既养肉猪又养母猪,现存栏母猪达400余头;由过去传统养猪发展到购饲料,变为现在自办饲料加工厂;由过去仔猪繁殖靠公猪配种变为现在他率先在家办起了全区唯一的牲猪人工受精站,彻底改良猪种;由过去只有几个猪圈变为现在高标准的大型猪场达5个,现在固定资产达400万元以上;由过去一年帮助和扶持几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变为现在全乡有300户以上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脱了贫、致了富。十多年来,他的主要事迹表现如下:
一、大胆推广养猪新品种。过去村民全是养土杂猪,没有经济效益,他通过到外地考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率先带头饲养良杂猪,一直到现在发展饲养杜长大洋三元猪,均是他带头发展起来的。通过测算,每饲养一头杜长大商品肥猪比过去土杂猪出栏可增盈利达100~200元以上。现在又率先引进荷兰培育的新品种世界猪王——托配克猪,其母猪更明显,产仔数更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养猪效益更明显。
二、带头推广养猪新技术。90年代初,农户养猪完全使用混合饲料,他第一个人率先改用浓缩料,现在又改用科技含量更高的预混料。过去农户养猪分餐饲喂,他又率先改为现在自由采食。在疫病防治上,他第一自筹资金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疫程序,如蓝耳病、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圆环病毒等病防疫程序,大大提高了猪的成活率和育成率,为全乡养猪户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养殖模式上,带头改变过去散养变为现在集约化养猪,做到全进全出,按批次生产。在管理上,他率先严格实行分阶段和分区作业程序,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就新技术推广这一方面,他为全乡养猪户增创盈利达1000万元以上。
三、牵头组建了养猪协会。为使分散的养猪户能掌握养猪管理、技术、信息、防疫等一套完整高科技模式,他跑上跑下,争取领导重视,终于让养猪户盼望已久的角山乡养猪协会成立了,他以满票当选为协会会长。上任后,他大胆开展工作,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运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产品科技含量。他采用集团的方式更进一步提高了养猪的效益,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如今协会成员达400余户以上,年出栏牲猪在10万头以上。最值得敬佩的是,为提高出资聘请市畜牧水产局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的专家、教授到协会授课并当顾问。
四、自筹资金建立牲猪人工受精站。为方便和减少养猪户成本及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扩散优良基因。2005年度他投资5万余元建立了石鼓区第一个牲猪人工受精站。现有台湾杜洛克、新美系长白、大约克公猪15头,年受精母猪7000胎次,大大提高了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和优良基因的扩散,他所提供的与市场价低于10%标准销售,既减少养殖母猪户成本,又为角山乡的养殖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帮困脱贫致富成效显著。他致了富,念念不忘困难户、贫困户致富,几年来,每年帮助贫困户、困难户脱贫致富达20户以上。如本村古希桥组村民王家珍,过去靠种田为主,一家四口人,到头来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他上门动员该户养猪,无资金他垫资,无技术他负责。在他的帮助下,第一年盈利8000余元,第二年盈利2万余元。如今王家珍家现有存栏母猪60多头,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你那可获纯利10万元。又如本村羊乃桥组村民唐辉。原在外打工,每年除填饱肚子几户是空手而归,谈不上积蓄。2004年他赊了60头小猪给他饲养,饲料由他提供,四个月后牲猪出栏,除偿还猪款和饲料款外,还获纯利1.2万元,当年就脱了贫,如今盖起了新房和自己的新猪场,年出栏500头上,年可获纯收入5万元左右。该同志积极支持乡村公益事业,现在准备在小云山村村道维护上投入资金10万元。
六、长期无偿为养殖户猪病义诊。10多年来,他累计为养猪户义务出诊3000余次,治疗牲猪6万多头以上,直接为养猪户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为给猪治病,他不管自己多忙,只要养猪户一个电话,不管白天黑夜,立马赶到,每年就义务出诊为养猪户病猪治疗,自己年损失达8000元以上,无半点怨言。
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多大的勇气?经风历雨需要多强的耐心?创业路上的一马当先,养殖中的勤学苦练,致富不忘乡邻的惠民本色,引领农民脱贫的不悔信念,甘做光彩事、争当光彩人的淳朴性格,所有这些或许都是余国洋取得成功的本源吧!
余国洋向来勤俭持家,为早日摆脱贫困,他借资包场,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为探索生态养猪模式,他重拾书本,总结经验,大胆实践,建起规模化的生态养殖场,同时,以诚信的理念顺利叩开了市场大门,成了创业致富的好典范,将十里铺村变成了商品猪的养殖基地。不仅如此,他还以无私的情怀,帮助许多人实现了创业梦想,成为大家口中、心里的好人、贵人。
余国洋,一个敢闯敢干的汉子。18岁高中毕业之后,他走南闯北。在北京打过工,在山东开过饭馆,在南方卖过服装,可这一切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以外,并没有给他带来多余的财富。2006年,不甘平庸的余国洋返回老家河南襄城县十里铺乡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风雨兼程养殖路
“创业”永远是一个有故事的话题,每个创业者的背后都会有那么一段让人难忘的经历,或是辛酸,或是欣喜,而余国洋也不例外。
养猪,对于余国洋这个门外汉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个选择,而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养猪这条路上致富。虽然创业初始他怀揣致富梦想,但回乡之后生活的窘迫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面对窘迫的儿子,余国洋的父亲特别想给儿子以帮助。可是,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为难之际,余父突然想起自己还养有几头母猪,为了让余国洋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决定把这几头母猪给余国洋养。就这样,他踏上了再也割舍不掉的生态养猪之路。
养猪看似简单,但要想养好猪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余国洋是一个稳健务实的人,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下决心要把它做好。聪明活泛的经济头脑,也让余国洋看到了这传统的养殖项目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经济效益。他深知,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安全、绿色、优质瘦肉型猪的消费更是呈现出较大的市场销售空间。因此,生态养猪对养猪业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养猪业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多用或全部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减少或不用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及人工能源,这样不仅能降低养猪生产成本,而且能生产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绿色食品。
起初两年,由于条件不成熟,经济效益欠佳,他多方求教,将每栏猪前都分门别类挂上详细的记录牌,认真比较日常信息,坚持摸索科学的饲养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摸索,余国洋的养猪经验日渐丰富。但他在养猪之余经常会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从目前国内的生猪养殖结构及生产水平来看,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他认真分析后认为原因在于:一是目前我国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为主,市场稳定性和供应能力偏弱。二是国内生猪存栏仍然不足,市场猪肉供应非常紧张。近年来,政府给予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很多,但由于生猪生产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现状。三是未来我国养殖业市场行情会越来越稳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进程的加快和养殖结构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价格跌涨幅度将越来越小,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的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养殖行业必将向规模化、大型化,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思路一旦理清,创业就有了奔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余国洋培育了良种,提高了管理,扩大了规模。猪舍从原来的不到40亩扩大到现在的80多亩,从以前的年出栏500头到现在的5000头。数字虽然无趣,但变化却惊人。在管理方面,他还请来了具有10多年养殖业管理经验的襄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李晓峰担任公司的养殖顾问,打破了传统、落后的农村养猪管理模式。
科学养殖求发展
为了把生猪养殖搞好,余国洋不但请来生猪养殖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而且取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他还加入了襄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在会长李晓峰,副会长李合良、仝三民等人的帮助下,余国洋于2011年注册成立了襄城县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于余国洋善管理、懂技术、诚信经营,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带领300多家农户进行科学养殖,使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受到了有关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了打破传统的养猪观念,创新养殖方法,选育优良种猪,走出新型养猪致富之路,他通过各种途径向专家请教,还利用网络学习了许多科学养猪、种猪管理、防疫灭病的技术。白天没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专门研究学习养猪技术;光学习不行,还要结合实践,细心观察。为了把种猪养好,余国洋甚至求教于兽医,熟悉了防疫工作。在养猪的过程中,余国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是在猪舍里度过的。
余国洋搞养殖和别人不同。他说,养猪要学会“偷懒”,为了偷懒,他把养殖场全部建成全自动化猪舍。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而且保证了猪舍的清洁和卫生。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不同,余国洋还把猪舍分成母猪区、生猪区、幼崽区,这样就可以根据生猪不同生长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照顾,有效避免了疫情的传播。
品种是效益的根本,规模是效益的基础,管理是效益的关键,这是余国洋多年自繁、自养、自防养猪的最深体会。
至诚至信播美名
他经营的昊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产品有了,销路却成了摆在余国洋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保证农户的经济效益,余国洋多次与双汇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交涉,经过协调,终于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双汇集团签订了合同,为农户的生猪销售解除了后顾之忧。
与大集团签订了供销合同,就必须得保证生猪的质量,为了达到“放心肉”的标准,余国洋千方百计保证食料的品质。他说:“要想猪肉好,就让猪吃好。”而其他辅料也是完全按照科学配方进行配制的。
“保证食品安全,要对得起良心”,是余国洋对诚信经营的理解,他不仅这样说,更是用诚信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而这种“对得起良心”的仁义精神,为他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致富路上百花香
“诚信经营”不是余国洋仁义精神的全部。他认为,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余国洋通过养猪致富后,为了回报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在他的帮助下,许多人都取得了成功,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生态养猪领域,一枝独秀已经发展为百花竞放。
在养殖过程中,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给予了余国洋极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他最优惠的政策,去年还为他争取到国家养猪补贴20万元。他铭记乡亲们的支持,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的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甚至登门进行技术指导,并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帮养殖户算明白账,鼓励他们进行科学饲养、实施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他免费提供仔猪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深受养猪户的好评。近年来,他先后帮助多家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带动多个村发展养猪业。
为了把生猪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让百姓快速致富,余国洋经过申请成立了养殖产业协会。消息传出,村里人奔走相告,养猪户纷纷找到余国洋要求入会。余国洋和会员们完善了协会章程和生产管理制度,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会员大会等决策监督组织,在第一次会员大会和董事会上,余国洋被推选为会长,协会设立了生产、饲料、销售、技术、管理等内部机构,每个机构都有专人负责,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统一管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余国洋大力推行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不但为散养户提供技术、管理,还帮助广大养殖户销售,提供好的饲料,真正带动大家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梦想。
精心描绘新蓝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国洋时刻以“自信、拼搏”的精神鞭策自己,以诚信经营开拓市场,如今,他的“公司+农户”生猪养殖模式,使公司的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
1主要成效
1.1推动了宣恩县规模养殖发展
近年来宣恩县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作为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自“4450”养殖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以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农户青睐,养殖户增多,规模养殖比重也随之上升,许多散养户跟随技术的发展纷纷向规模养殖转型,大力推动了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发展。
1.2提高了养殖综合效益
“4450”养殖的推广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其最大的成效是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4450”养殖在实施过程中既节省饲养成本、节省物力劳力,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坚持自繁自养减少了资金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且养殖过程中投资少、风险相对较小,从而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养殖效益也随之提高。因规模养殖场的逐渐兴起,大大调动了我县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也壮大了规模养殖队伍。
1.3提高了养殖科技含量
“4450”养殖在宣恩县大力推广以来,县领导和畜牧兽医局领导特别注重对已建生物发酵床的管理,为使该技术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农户亲临指导,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授课,召集养殖户参加技术培训,提高宣恩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养殖科技含量。
1.4推进了环保养殖
生物发酵床是“4450”养殖模式必不可少的一种配套体系,“4450”是利用生物发酵床的原理采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猪法。实现养猪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彻底解决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弥补了以往散养模式的缺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推广难度大
2010年上半年以玉米为主的饲料粮价大幅度上涨和生猪价格持续5个月低迷,养猪出现亏损,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养殖有利润,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大,养猪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农民投资规模养猪的热情受到影响。2010年只推广868户,仅完成计划数的79%。
2.2管理不到位
少数养殖户对生猪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主要的问题是垫料的管理不到位,或因养猪密度太大,或因饮水压力大造成垫料湿度无法调控,垫料使用期达不到预期时间。发酵床的管理是关键,需要细心的管理与维护,如果不注意细节,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经济效益不明显
宣恩县2010年计划发展“4450”养猪户1 100户,平均每户出栏80头,每头获利润250元,预计利润达2 200万元,受生猪价格的下滑及管理水平不到位影响,现实际发展868户、出栏68 955头,仅获利润1 379.1万元,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不明显,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4产业化不到位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我县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专业合作社少,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县的专合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信息沟通、生产协调、价格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3对策及建议
3.1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推广工作力度
当前,国家将三农问题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养猪是当前我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国家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给予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选择适合宣恩实际的“4450”养猪模式来发展生猪生产。生猪价格不稳是当前影响农民养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010年上半年,因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对养殖行业失去了信心,很多农户有“弃养母猪”的趋势,这将直接导致母猪存栏量相对减少。因此,应从源头上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加大规模养殖的推广力度,来维护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转贴于
3.2落实年度目标责任制,加快“4450”推广
严格执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强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和督办工作,以项目的形式带动生猪产业发展、加快“4450”技术的推广,使责任制监督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强化技术培训,在实施规模养殖过程中注重对后期程序的执行,重视对母猪、仔猪、育肥猪的各个阶段的饲养;加强母猪妊娠期、哺乳期的护理工作,做好仔猪“三料一补”、程序免疫和疾病防控等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3.4加大养殖合作社扶持力度,提高养殖效益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养殖合作社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使畜牧生产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使合作社带动“4450”规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