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时间:2023-09-25 11:29:5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第1篇

一、我市当前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不断扩大

我市位于罗霄山脉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形高差悬殊,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在风化强烈的浅变质岩、花岗岩及红层分布的中低山及丘岗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据统计,我市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或威胁)的各类地质灾害611处。其中滑坡464处、崩塌69处、泥石流25处、岩溶地面塌陷30处、采空区地面塌陷23处。因地质灾害已造成67人死亡、毁房1734间、毁田2302.2亩,潜在威胁人口22659人,房屋220__间,田土9605亩,潜在经济损失47086.16亿元。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近年来,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广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不仅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我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开裂及由于矿渣不合理堆放形成的矿渣泥石流等灾害。如茶陵县境内的湘东铁矿开采因抽取矿井内积水,造成附近农田漏水和泉水干枯等。

3、地质灾害的发生造成水土流失状况日夜加剧。

地壳表面的剥蚀、侵蚀营力是地形地貌演变的最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它的作用方向就是不断将山地、丘陵逐渐切割、夷平,由于它的作用,必然将大量的土石带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宏夏桥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区和白垩系红层残坡积物发育区,由于流水冲刷,地表土层无植被覆盖,形成众多细沟,支离破碎,受冲刷泥沙堆积于农田河港中,造成河道淤塞。虽然总的水土流失不大,但其危害确相当严重。

二、我市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我市近年来加强了对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力度,从基础做起,近十几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地质环境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体系。

我市1996年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__市地质灾害防止领导小组。目前,各县(市、区)均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些县(市、区)还把这种组织形式推广到乡镇。近年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主体已基本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基本建立,有力地推进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建设、水利、铁路、交通以及气象等部门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紧抓住汛期部署、制度实施、督促检查、监测预警、应急调查等主要环节,努力预防和处置地质灾害。

周密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灾工作。每年汛期前,召开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年度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县、乡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落实防灾责任。

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对地质灾害严重多发区进行防灾工作巡查,对监测预警措施落实及重点治理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措施到位。

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对主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了县、乡、村(点)三级监测避灾责任人,共明确了监测责任人1800多人,义务监测单位80多个;并形成了有200多名信息联络员及400名群众监测员的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完整的群测群防,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成了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反应能力。该网络在汛期启动运行,发挥了重要的防灾减灾作用。

3、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得以加强。

20__年以来,市国土资源局与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气象台密切合作,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功预报多起群发性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呈年下降,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成效显著。

4、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已完成3个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一方面基本查明了这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另一方面通过逐村走访,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5、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地质灾害性评估制度规范化。

一是严格资质审查,建立诚信评估体系;二是严格成果审查,对于__市评审的

报告建立了由国土、建设、交通、铁路、水利、煤炭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报告成果审查专家库,保证了地质环境类报告的质量;三是组织培训,对资质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各类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这些工作确保了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作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质量。

6、扎实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1996年以来,向部、省争取专项治理资金和补贴,实施了湘东铁矿、炎帝陵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勘察与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7、地质遗迹保护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市攸县酒埠江境内发现岩溶地质遗迹,区内溶洞密集成群(已发现156个),多层发育,规模宏大,景观丰富,造型奇特,是湖南乃至全国位置最东、规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国小区域内岩溶地貌体系最完整的地点之一,堪称我国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馆”。20__年申报建立了酒埠江省级地质公园,20__年又获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三、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全市只完成了攸县、茶陵县和炎陵县3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醴陵市在进行中,还有__县和市区范围内尚未进行调查与区划工作,全市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小学校、主要城市也未开展专项地质灾害基础调查,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现状、形成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潜在经济损失等情况尚未全面系统性基础资料,亟待进一步查清。

2、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在我市已经查明的611处地质灾害体中,得到有效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只有17处,不足3%。主要原因是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投资主体不确定,来源渠道未落实,防止经费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和有预见性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较低水平。

3、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尚不完善

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市、区)为基础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尚未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无专项资金来源,缺乏基层专业人员。群测群防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大,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有待加强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起步于近几年,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建设、水利、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

5、矿山生态环境管理职能不清

现在的矿山环境的管理职能部门由多个部门承担,环保、国土资源、水流、林业等部门从各自职能的角度进行管理,管理难以到位。

6、古生物化石管理和地质遗迹保护法律仍是一个空白点。目前只有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立法步伐,国家将古生物和地质遗迹保护立法列入议事日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二)、摸清底子,掌握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驻我市地质勘察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大规模调查与建档,为防灾减灾提高基础依据。

(三)、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及群去、全球地位技术等,建立全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及监控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信息系统、危险性分析评价系统和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网络传输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全社会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地质灾害的成因复杂,防治工作牵涉部门多,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的放在体系。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制度,通过立法规范防灾治灾工作,应劲、应尽快结束当前临灾随机安排状态,实现以法防灾,以法治灾。

(六)、我市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比其他灾害多,造成的损失比其他灾害大,防治经费却比其他灾害少,这种强烈的反差必须改变。应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用于公益性、公共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同时对人为的地质灾害必须实行“谁破坏,谁治理;谁收益,谁治理”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类型;诱因;预防措施;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57—01

1.贵州主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1.1矿山滑坡

贵州省矿山滑坡以浅层松散层滑坡为主,岩质滑坡较少。主要诱因为坡脚开挖及坡面加载、露天开采削坡不当、采空区沉降引起的地表陡坡失稳、固体废弃物堆放不合理等。已发生的矿山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16亿元。

1.2崩塌(危岩)

崩塌灾害是省内矿山灾害中最常见也是威胁最大的灾种。这类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不易防范。诱因多为采矿引起的斜坡岩土体应力分布特征的变化。在贵州省,主要发生在地形切割强烈的西部产煤区,常见于“上硬下软”这一特殊岩性组合地层。因采矿诱发的崩塌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

1.3泥石流

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地形切割大,山高谷深,地质环境脆弱。采矿弃渣堆放不合理及尾矿库坝设计、修筑不合理等,在强降雨条件下易形成泥石流灾害。

滑坡和崩塌这类矿山地质灾害,不仅分布于煤矿山,而且也多见于非煤矿山。它常发育在水流不畅、河床狭窄的中小河流的复杂山体脚下。这些复杂山体的地质结构由上硬下软的岩体组成,特别是位于地形较陡的逆向坡脚的煤矿山,极易发生这类地质灾害,以织纳矿区和毕节地区较为常见。位于上硬下软复杂山体之下的开阳洋水河矿区西南段的崩塌、滑坡规模较大,且屡见不鲜。

2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

我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省境内地壳表层以沉积岩为主,地质构造强烈,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山体边坡稳定性差;气候湿润多雨,降雨集中,雨源性水系发育,水土流失严重;上述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环境客观上决定了我省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水利工程、矿山开发、公路、铁路及城市建设日益兴盛,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加大了我省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和影响。

2.1暴雨是我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天然诱因

我省雨量充沛,降雨量和雨季均集中于舂夏之交,暴雨和特大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天然动力。从时间上看,我省地质灾害全年均有发生,多集中在每年的4—8月,其中降雨最丰富的5 7月,灾害发生的次数最为频繁,造成突发性重、特大地质灾害的时间也主要集中到这段时期。

2.2各种工程活动是我省地质灾害的人为诱因

由于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地质灾害的多样性和多发性不可避免,但人类在经济建设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则是造成恶性地质灾害的另一重要诱因。

综上所述,贵州省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特点是:(1)灾害发生的点多、面广、频率高,危害性大。(2)灾种类型相对较单一,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发生时间相对较集中;(3)暴雨、特大暴雨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天然诱因;(4)修路、采石采矿等活动中违背自然规律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人为诱因。

3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建议

人类历史,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又必然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而诱发、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地质灾害的发生客观上不可避免,但人类可以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的认识,采取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应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的基本方针,根据我省地质灾害发生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以下预防措施和建议:

3.1积极组建一个有地质、地理、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学科专家参与的科研机构,专门从事我省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预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

3.2全面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以全面规划和部署我省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对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和多发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3加强对各类工程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对新建和在建的各类建设工程,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392号文精神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还应在工程结束验收阶段加强对其附属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验收,防患于未然。我省当前正在实施“两横、两纵、四连线”的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工程,工程浩大,涉及区域广,公路沿线的大挖方、大填方、高切坡、大型弃渣场等地段,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尤其要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3.4暴雨汛期突发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对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性极大,通过中长期的天气预报,预先作好特大降雨区内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牲畜、财产的转移、避让工作,将大大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3.5加大防治的科技投入力度

在现代化的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中,我们一定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卫星遥感,山地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建立乡镇所处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监测体系,根据科学分析的结果来合理地对山地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以调整为主,迁移为辅。必要时,还可以应用该GIS技术对于灾害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储存,以便日后及时的调整,更好更快的建立救灾决策。其次,遥感RS技术也不应该得到忽视。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分析到那些我们不可能接触到的山体地质深处的信息。在不接触的前提下就能够完成对于信息的提取工作,进而方便地进行计算机建模,模拟山体条件,预测可能发生的灾情。另外,GIS和遥感技术两者之间还可以结合起来。利用前者的储存上的优势,后者探测到的结果可以安全的存放在前者中,方便归纳,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储小东,周文斌,苏玮.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研究——以九江县为例[J].岩土工程界.2009(11)

[2]游桂芝,鲍大忠.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评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04)

[3]董颖,曹晓娟,程凯,邰通树,胡晓强,王来龙,李励红.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02)

[4]武国辉,周其华.贵州的岩石与地质遗迹[J]矿产与地质.2006(02)

第3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易发分区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5201

1 概述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矿业经济发达。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 地质灾害现状

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泥石流

泥石流是桦甸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相对较厚的松散固体物质,地形地貌有利于降水汇集,泥石流易于发生。加上近年来开荒种植较为普遍,植被覆盖率降低,当遇有强的降雨时,极易产生泥石流。

3.2 滑坡

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集中发育在坡积裙(带),多为斜坡相层状土滑坡,规模较小。一般坡体上部植被稀少,多为耕地,便于降水渗入,其下为较坚硬岩石,相对隔水,且界面较陡,降水入渗极易触发滑坡的发生。

3.3 崩塌

分布在铁路及公路沿线陡坡地段。岩石经风化剥蚀和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经差异风化形成陡坡或悬崖;降水的入渗及冻融,直接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形成的外在因素。

3.4 地面塌陷

由采矿引起,分布在煤矿及金矿采矿区。受科技条件的限制以及业主短期行为影响,矿山开采造成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隐患。

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4.1 避让搬迁工程

地质灾害稳定性差、危害严重、危险性大,不适合居住、生产和生活,治理工程难度大、费用高,而搬迁费用远小于治理费用的,宜选择搬迁避让工程。

4.2 工程防治措施

4.2.1 泥石流防治措施

在泥石流形成区增加地表植被;在沟谷中修建拦挡工程以削弱泥石流的下泄总量和能量;对流通区和堆积区修建防护建筑物,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淤埋等危害。

4.2.2 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消除或减轻地表水、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改善斜坡、增加滑坡平衡稳定条件;加强监测预报;搬迁避让。

4.2.3 崩塌、不稳定斜坡防治措施

清除危岩;削坡减载;排水防渗;加固斜坡;修建落石平台、落石槽、挡石墙等对落石进行拦截;加强监测预报。

4.2.4 地面塌陷防治措施

进行采空区回填;加强监测工作;加强开采管理,对重要建筑物以下禁止开采,一般建筑物合理预留保护矿柱;严重沉陷区应进行搬迁。

4.3 生物工程防治措施

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来稳固斜坡,减少泥石流的固体物源,消减泥石流的下泄流量,起到降低泥石流规模和发生频率的作用。

5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建议

地方政府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级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制定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巡回检查计划;加强矿山开采管理,对地面塌陷区进行监测与防护;加强地质灾害知识宣传,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永贵,林景胤,蔡福顺,等.吉林省桦甸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R].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2001-2002.

[2] 吉林省桦甸市国土资源局.桦甸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R].2012.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R].2001.

[4]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R].2001.

[5]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报告(1:50万)[R].2000.

第4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42-01

1 地质环境条件

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在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下,主要由碳酸盐岩溶蚀形成岩溶低中山区和碎屑岩形成的构造侵蚀地貌,一般海拔270~1100.2 m,最高点下溪乡米公山,海拔1149.2 m,最低点为下溪河出境处(长田湾),海拔270.0 m,高差约762 m。总之,区内地势东部低、西部高、中部隆起,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构成特区境内地形格架。

区内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地貌、溶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三类。境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为板溪群、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其中以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最大,次为板溪群、南华系地层。

2 构造及地震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变形区与华南褶皱带接攘的过渡地带,区内经历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北东向褶皱、断裂构造为主的基本构造格架。主要褶皱有万山向斜、下溪背斜、米公山向斜。主要断层有翁幔断层、敖寨断层、亚鱼场断层、田坪断层、高楼坪断层、铺前断层、大龙断层、黄道断层、长断层。褶皱受断层构造控制,其展布特征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境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掀斜隆升、地壳抬升,形成以剥蚀、侵蚀地貌为主兼有岩溶地貌的多级夷平面的低中山区。

3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境内的工程岩土体组合复杂多样,主要岩性有寒武系的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其次为板溪群、南华系、震旦系的页岩、砂岩、粉砂质页岩、砾岩、板岩及第四系的粘土、粉质粘土、碎石土等,各时代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力学强度,以新鲜完整的石灰岩和砂岩强度最高,白云岩次之,属坚硬岩类,但岩溶发育地带及断裂带上的碳酸盐岩,因溶蚀而形成较多孔隙或受断裂影响而破碎,其抗压强度明显减弱;泥、页岩强度较低,属软质岩类;松散堆积层强度最低。

4 地质灾害隐患发育分布特征

研究区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点少而面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发灾频率高、威胁人口多等特点,通过调查,县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等共46处。地质灾害隐患以滑坡、地面塌陷为主。滑坡22处,占灾点总数的47.83%;地面塌陷12处,占灾点总数的26.09%;其次为不稳定斜坡6处、占灾点总数的13.04%;崩塌6处,占灾点总数的13.04%。

地质灾害分布在空间上既具普遍性,又具不均匀性,万山镇汞矿采空区及东部区域分布密集,其它地区特别是南部溶丘洼地地区分布稀疏。区内的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造成13人受伤,41户83间房屋被毁,154户被搬迁,造成经济损失672万元。目前调查的46处地质灾害隐患仍然威胁1401户7所学校共6064人,威胁的资产达6690.2万元。

根据调查区内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与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植被发育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分布密度、规模以及空间位置差异亦较大。本节通过统计和分析,揭示研究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发育分布特征。

根据本次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研究区共发育现状地质灾害隐患点46处,其中威胁人数大于100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6处,其中13处为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3处为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16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中包括滑坡8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2处,地面塌陷4处,可见,滑坡和地面塌陷为万山区最为发育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类型。根据调查,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类型、数量加以统计,可以看出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

5 防治措施建议

万山区16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加强监测等。其中建议采用搬迁避让措施为主防治的隐患点3处,建议采用工程治理措施为主防治的隐患点12处,建议目前采用加强监测手段为主预防的隐患点1处。以区内多发的滑动为例,建议措施如下。

5.1 监测

监测点的布置原则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点面结合”,针对形态特征明显,变形密集的地段布设,并能形成点、线、面、体的三维立体监测网,包括地表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

建议采取长期、中期、短期及临时的预测预报,一有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由政府。

5.2 治理工程治理方案

方案一(地表截排水方案):地表水入渗是滑坡引发的主要因素,在滑体和滑体上修建截排水沟拦截地表水,减少地表水入渗,对减缓滑坡变形的作用较大,且成本较低,但其缺点是不能使滑坡完全稳定、根除灾害。初步概算费用60万元。

方案二(挡土墙支挡方案):在滑坡体变形严重的地段或前缘剪出口附近设置挡土墙工程起到阻滑作用,优点是施工方便,见效快,费用低,其缺点是抗滑、抗倾覆能力低,不宜用于厚度大、推力大、变形强烈的滑坡。施工时开挖面积大,场地要求高。应与抗滑桩配合使用,初步估算费用500万元。

方案三(削坡和植被护坡方案):由于滑坡的整体坡度在18°~30°,且坡面呈陡坎-平台结构,坡体上基本为农田耕植土,且坡体上建筑物分布不集中,因此不适于采用削坡减载措施。

方案四(锚固方案):由于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物或残坡积物,滑体厚度相对较大,结构较松散,强度较低,因此也不适于采用锚固工程措施。

方案五(抗滑桩支挡方案):在滑坡体变形严重的地段或前缘剪出口附近设置抗滑桩工程达到阻滑作用。由于该滑坡体物质组成以含碎石粉土、砂土为主,滑体厚度相对较大、推力也较大,故采抗滑桩支挡的治理措施。优点是可消除滑坡下滑以及变形作用,缺点是工程造价比较高,初步估算费用400万元。

5.3 非工程治理措施

5.3.1 避让措施

即把滑坡体内及影响范围内受威胁的居民住户全部搬迁到其它安全地带,此方案优点是避开滑坡威胁,安全度高;缺点是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资金浪费,初步估算费用1000万元。

5.3.2 政府行政措施

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是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并且严禁在滑坡区范围内进行不合理开挖等工程活动。

参考文献

[1] 付江伟,傅雪海,刘爱华.焦作矿区煤层气开发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中国煤炭,2011(1).

第5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现阶段,我们国家很多的施工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的正常进行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和施工效率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在岩土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防范,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灾害就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岩土工程的安全和进程,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要严格注意地质方面的灾害。只有预防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这对我们国家各行业的施工的进行都是很关键的。

1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含义

1.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地质工程学的分支,是研究岩土层的开挖或者是加固的工程,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的过程中是很容易产生一些灾害的,一旦出现就会给施工的全过程带来严重的影响。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这将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1.2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就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是人为的原因而引发一些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的地质灾害的出现都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地质灾害一旦出现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国家每年因为地质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到总的自然灾害的20~25%,所以说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或者是其他一些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预防,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施工的安全。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危害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地势的地区均存在,所以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出现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些不同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面的土体和岩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出现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地震和降水,一旦出现地震或者是很大的降水就会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一旦出现山体滑坡将会对山下的住户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轻则对他们的居住地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山体滑坡容易出现的地区都是高差比较大的地方或者是靠近湖泊河流的地方,所以说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如果在这些地方施工就要注意滑坡的出现,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2.2崩塌

陡坡上面的岩石或者是岩体的下部空虚,经受不住上面的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崩塌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的出现很多情况下是人为的原因,在修公路或者是进行一些其他的工程的挖掘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严重的灾难,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3泥石流

泥石流的出现是由于降水或者是冰雪融化在沟谷或者山坡上产生的带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混合颗粒流。产生泥石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人们乱砍乱伐,施工的过程中不注意石块的整理,这样就很容易在大量降水的情况下产生泥石流,泥石流一旦出现就会给居住在地势低的居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缝等,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的地区出现了这种地质灾害。产生这种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发地下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和地表岩溶活动等引起的。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要先调查周边的情况,防止出现地面变形。

3岩土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要求

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损失重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地质灾害施工的特点是施工复杂和工程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施工的重点和技术又会不同,因此施工又有很大的多样性,这都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还要充分的借鉴之前的经验,来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

3.2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措施

3.2.1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要想做好地质防治工作就要做好工程设计,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考虑所有的因素,依据崩塌、滑坡等成因来进行工程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调整,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要依据当前可能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来设计主要的防治措施,同时还要依据防治的难度来增强工程建设的强度,确保能够实现有效的防治。

3.2.2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当前在施工中防治自然灾害还有一定的施工工程措施,包括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截水工程等,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为了能够更有效的防治,在施工中可以利用相关的防护工程来起到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在选择防治工程时,同样要依据建设的地方的具体情况和经验进行选择,比如水库建设就要做好和截水工作,此时就可以利用截水工程来实现,在利用工程措施时,并不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多种措施进行结合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3.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上述介绍中我们提到过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主要有工程类措施和生物类防治措施,下面我们就这两种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具体的探讨。工程防治措施是最常用的防治措施之一,因为工程措施具有高效率的特点,但是工程措施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条件,只有达到条件之后,工程措施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工程防治措施一般适用于小型的土质滑坡,在这种条件下就可以利用工程防治措施来实现有效的防治工作,能够实现有效的排除,消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中型或者是大型的滑坡,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生物防治措施是另一个比较常用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用于来保护当地的绿色植被,来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从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科学、环保等优点,同时施工量较小。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避让措施进行灾害防治,避让措施主要有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两种,就是指在雨天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方进行搬迁,一些发生自然灾害可能性大的城市和地方进行搬迁,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搬迁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方法时,我们一般会优先考录前两种方法,最后再是避让措施。

4总结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害,损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防治技术逐渐的被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比如生物防治技术,这些技术的成本低,效果明显,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自然防治措施还优化了人们居住的环境。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型的防治技术将会出现并应用到防治过程中去,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清才.关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探究[J].中华民居,2013(12):252~253.

[2]杜研岩.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探究[J].建筑与文化,2013(10):317~318.

第6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策略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并毁坏周边建筑及各种工程设施,造成我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在某些方面来说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离不开自然和人为这两方面的原因。从某些方面来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类安居乐业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每年我国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已成为国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原因诱发地质活动发生变化,导致的地球表层发生比较强烈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由于我国地质结构复杂,所以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影响不仅面积大而且损失也很大。根据资料分析,我国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大多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因此,制止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保护环境,及时的采取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目前减少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大体分为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人为的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

(1)因为自然环境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又称为生态地质灾害,这类的地质灾害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转移。

(2)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现象又称为人为地质灾害,这类地质灾害通常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增多而逐渐增加。认真分析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使用资源和大规模的进行工程建设毁坏树林、耕地的原因。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大体有:崩塌、泥石流、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①崩塌主要是由于陡坡上的岩土体被折断滑移造成的瞬间向下移动、翻滚的现象。造成崩塌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兴建道路对山体及山坡进行挖掘、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对河流进行更改、或是移土填河等大型工程建设。②泥石流主要出现在降水多的山河沟谷或山坡地带,由于沟谷或山坡上的泥沙、石块等的活动而引起的特别洪流。造成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进行的不合理的开挖、对森立进行的滥砍滥伐、乱耕乱垦的现象。③地面变形是指地面发生沉降、坍塌和裂缝的现象。我国出现地面变形的地质灾害现象较为频繁。引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地球表面岩溶活动、人为不合理的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人为不合理的大规模的抽取地下水。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工程防治设计。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设计首先要考虑地域的地理因素,对地域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形成原因、运动规律、发生频率等防治的目标进行工程防治设计拟定;对比参照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工程防治设计的行业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设计。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设计的适用范围是小型的土质滑坡、滑坡后地表的排水、灾害前缘支撑等方面。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措施。目前来说,生物防治措施是比较科学、比较长远的一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小等优点,生物防治措施可以促进大自然生态的平衡,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对灾害的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和适当耕牧等自然防治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省国家的财政支出,但是生物防治措施具有需要的时间周期长的缺点。需要调查不同区域地质灾害的自然经济状况,在泥石流多发地区、地面坍塌较为频繁的地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生物防治措施,采取封山养林、退耕还林等生物防治措施,以此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降低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由于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地理环境的稳定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都大不相同,因此,根据这种情况的出现采取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

(1)雨天避让的措施。在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及一些变形的斜坡等地区,采取雨天避让的措施,做好每个地质灾害灾害的隐患点存在的地区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做好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安全转移方案,在地质灾害灾害的隐患点存在的地区下雨时,对一些威胁比较大的区域进行家庭转移地点的方式预防地质灾害,减少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在进行安全转移方案时,要按照就近的原则,并且确定人员转移地不在地质灾害灾害的隐患点,并且人员转移地要远离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

(2)搬迁避让的措施。研究岩土工程地质的工作人员,要仔细调查我国的不同的地理环境状况,认真作好记录,了解我国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各地区的发生情况,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作不同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方针。对一些地质灾害发生危险性大、危害性厉害、发生频繁的地区采取避让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因为在地质灾害发生活动频繁的地区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所用的资金大于搬迁的费用,而且节省了地质灾害发生后灾区房屋重建的费用。并且根本上解决了地质灾害发生活动频繁地区的人民的生命威胁问题,不必时时担心地质灾害什么会发生,让人民能真正的安居。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长时间进行,其责任任重而道远。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需根据不同地域的地质进行防治,运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策略的新技术知识,利用物探、钻探、槽井探等手段,得出资料数据,判断地质的稳定程度,对地质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做好防治工作,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曹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491-1492.

第7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GIS;应用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 A

1、GIS的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获取、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

2、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地质灾害的形成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地质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近年来,在地质灾害的评价领域中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利用GIS技术强大的空间分析与信息管理能力对地质灾害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评价,不但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现代化水平和实际操作效率,而且为区域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评估的信息化提供参考。GIS技术的应用对地质灾害评价结果以及对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积极的作用。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于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研究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不仅为国家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3、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3.1、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简称GHIS)是以GIS技术支持的、以解决地质灾害信息处理相关技术问题的专题应用型信息系统,该系统从空间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储存、查询和处理入手,提供灾情动态和实时环境评价、危险性区划等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成果,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其研究目的是在GIS工具系统和专业应用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地质灾害工作中空间信息管理、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实际需要,进行地质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探索传统的地质灾害分析方法与GIS信息技术进一步结合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实用性空间分析模型,为实现工程地质分析研究的多源、实时、动态、形象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GHIS系统既是信息的管理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输出者,其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3.2、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

当代GIS技术正向能够提供丰富、全面的空间分析功能的智能化GIS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的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建模功能,能够构建各种具有专业性、综合性、集成性的地学分析模型来完成具体的实际工作,解决以前只有靠地学专家才能解决的问题。各种地质灾害都是在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和一定时间限度内发生的,尽管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之间、同一种类的地质灾害的不同个体之间大都形态各异,形成机理也是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灾害孕育环境与触发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都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利用GIS技术不仅可以对各种地质灾害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而且可以从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尺度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评价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灾害后果。

3.3、基于GIS技术地质灾害多发区实时监控系统

根据GIS多源数据库的分析与整理,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的分布情况,收集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资料与信息,建立该地区的图表图像,与GIS多源数据库联动起来,进行地质情况监测。首先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致灾因子的分析,尽量避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其次在该地区的GIS地质模型上进行综合评判,总结现象与特征,判断对地质灾害的预测是否正确,是否应该采取行动进行科学避灾。GIS技术在预测地质灾害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但是在应用中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造与优化,伴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更加有效。

3.4、基于GIS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支持系统

第8篇

关键词 国家战略;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7;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079-07

30多年来,尤其是近2年来,国家批准了20个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所谓国家战略,国内外尚无统一认定,国家战略是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以实现国家总目标而采用的方略却是一致的。国家战略就是为实现国家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国家战略是这一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大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包括大的支撑作用。发展是有风险的。除了社会风险外,本文主要研究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国家战略经济区域的风险,是为了规避风险。只有很好地把握每个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风险来源、风险特点和风险规模,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规避方法和改进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对发展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基于对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历史(1949-2009年)灾情调查统计,对于发展区域的人均损失、地均损失和损失占GDP的比重,构成了灾害风险;而人均GDP、地均GDP(区域单位面积的GDP)构成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将两者相组合,就形成了发展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见表1)。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结果

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作相对指标分析,即20个区域的5项指标(见表1)。其中,前三项是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对指标,后两项是减灾能力的相对指标。每一项指标作大小排序,再作横向指标相加,即得出该区域的风险指数。规定风险指数在30以内者为低度风险,指数在30-50之间者为中度风险,指数在50-70之间者为较高度风险,指数在70以上为高度风险。

由表1可以看出:低度风险区2个,分别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中度风险区8个,分别是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沈阳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较高度风险区6个,分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高度风险区4个,分别是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甘肃省,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 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的主要风险及对策3.1 天津市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惟一聚集了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具有体制创新优势,是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地震、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保障滨海新区的防潮、排沥安全和防治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建港、筑堤、清水、造地、开发”的总体目标。

(2)健全天津沿海的防潮体系,做好防潮预案,制定应急措施。加强防潮工作的科技管理。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加强风暴潮的情报、预报工作。加强非海挡保护区和险工险段的防潮措施。

(3)建立储备物资更新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科学合理的安排救灾物资的储备数量、规模和品种结构。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形成市、区(县)救灾物资的计划储备和调度制度。

(4)充分发挥社区在综合减灾领域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组织运行模式。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震、泥石流、滑坡、海水入侵、海冰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把资本运营方式引入水利。统一制定流域内各行政区的分水方案,对流域内的水源工程实施统一调度,合理、有效、充分地管理和开发利用水资源[6]。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实行资本经营,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使水资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针对以辽河为主的各主要江河防洪标准还偏低的状况,提出使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3)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抗旱体系建设中提高治水的科技含量。每年经过辽宁省的云水资源总量约5 000亿m3,由降水云系落到地面的自然降水,只占辽宁云水资源的27%,尚有73%可待开发。

(4)进一步调整完善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尚缺256个,主要是存在严重的监测空白区,以及监测空白项目问题。

(5)对泥石流的防治也要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整治。发挥植物措施。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陡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林。合理利用蚕场。全面落实工程措施。沟道的防治工程可分为如下三大类:沟道治理、拦挡和排导工程。

3.3 沈阳经济区

沈阳经济区内拥有重化工业基地城市、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全国密度较高的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是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的工业型城市密集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震、泥石流、滑坡、海水入侵、海冰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城市型水灾害及其减灾对策。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需要建设防灾减灾信息系统。进一步健全水灾应急管理体系。

(2)辽河流域减少泥沙的建议。柳河流域上游采取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搞好地表植被,保护现状湿地,修建小塘坝等截沙工程,控制泥沙下泄;在提高河道泄流能力方面,考虑采取工程措施对险段护岸,全面规划治导线稳定中水河槽,进行河道清障及清淤疏浚。

3.4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是中国内陆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地区,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好城市水源工程建设。对已建成的杨家崴子、明月沟等城市供水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抓紧长春、四平、辽源等中部城市群从丰满水库引水工程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

(2)加强农业干旱灾害的防御与调控技术研究。节水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及依据作物、土壤确定科学的节水灌溉规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抗旱品种的选育,依据区域特点,优化作物布局。新型化学抗旱制剂的研制与利用。加强技术集成,建立不同区域的抗旱技术体系。

(3)加强自主创新,把吉林建设成国家级的人影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

(4)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立由市、乡(镇)、村三级监测体系组成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大部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宜采取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物工程措施为主,并辅以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即泥石流沟上游区应以退耕还林等生物工程措施为主,以修建谷坊等拦挡工程措施为辅,下游区则以修建导流槽等排导工程措施为主,必要时采取避让搬迁措施。

3.5 上海浦东新区

该去的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强化监测预报能力和队伍建设。组成的全天候、立体化、多参数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网络,监测自然灾害,实现对海流、海浪、风暴增水、海啸、海底地震等的有效监测。

(2)针对沿海海塘有25 km分别由28个企业自行管理,对企业雨水泵站和沿海一线海塘必须加强专业化管理。

(3)加强上海市应急避难所建设。

3.6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地质灾害、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开展太湖流域中长期洪水保险规划的建议。

(2)农业防灾、减灾、抗灾的措施建议。

3.7 江苏沿海地区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地震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提高海洋灾害预报能力。要提高海洋观测水平,加强和完善预测预报系统。

(2)加强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提高防灾标准。改进海堤的结构,加强现有海堤的工程与生物护坡,以提高其抗御风暴潮水冲刷和淘蚀的能力。对地势低洼岸段新建工程要加高起始高度,打好地基。海堤建设要达到使江苏海岸整体上达到抗御50年一遇高潮加10级风浪的标准。

(3)立足棉花安全栽培,防抗自然灾害。推广防灾减灾技术。稳定种植密度,立足抗灾稳产。建设棉田水系,增强抗灾能力。

3.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积极贯彻国务院提出根治水患的方针政策,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双退彻底放弃耕作,还圩区为湖面,这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变被动抗御洪涝为主动防灾减灾、根治水患的重大措施。

(2)仿都江堰式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概念方案。遵循河流湖泊自然规律,在不影响防洪和江湖联通性的前提下,适度调控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尽量保持湖区水位变化平缓、延缓汛后湖水外泄,以避免湖区出现极端洪涝和干旱。

(3)从根本上处理好鄱阳湖圩区的治涝问题。设立蓄洪区,修建水库。改善鄱阳湖与“五河”的水文联系。科学调度“五河”干支流现有水库和新建一系列水利设施。利用水利设施在汛期来临之前,尽量排除部分存水,腾出库容准备容纳各支流汇入的洪水。

(4)在饶河、信江流域河曲较多较大的地区人工拉直河道,拓宽出水口。

(5)将渍害田分为初步治理和高标准治理两个治理标准。初步治理工程措施:田间排水型式采用明沟或暗沟结合、盲沟或鼠道等形式,建立以明沟为主的排水沟网。高标准治理措施:田间排水采用暗管排渍,明沟集水兼排田间的地表水,建立明暗结合、健全田间排水系统和相应的配套工程。

(6)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法规。

(7)以地养堤,管养分离。要真正建立起圩堤管理单位对圩堤养护人员咨询、控制,对圩堤养护结果评估、验收的严格、公正、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机制或体系。

(8)做好移民建镇后新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3.9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冻害、地震、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防御旱涝的近期重点任务。近期,福建省重点推进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加大县级防汛指挥中心和防汛软件的开发推广力度;加快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全省宽带高速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畅通,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指挥决策水平。

(2)关键技术研究。暴雨洪水预报技术;流域水库调度技术;山洪灾害防御技术;防汛应急抢险技术;洪水风险图技术。

(3)赤潮灾害的防治措施。加强赤潮灾害宣传工作。减少沿海的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福建省赤潮监测及预报工作。深入开展各种赤潮机制的研究。减少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

3.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洪涝、温带风暴潮、风雹、冻害、海水入侵、海冰、地面沉降、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全面调查研究黄河三角洲的整体自然环境。系统查明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演变规律与机制,科学预测自然灾害,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为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黄河三角洲风暴潮防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采用水力插板桩专用技术加固根基,利用黄河泥沙填海造陆。非工程措施是加强防潮堤工程管理,建立观测、预报、预警通信系统。

(3)合理开发沿海自然资源,趋利避害,发展沿海经济。开发地下卤水资源,发展盐业,建成盐化工基地。开发旅游资源,建成旅游基地。

3.11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农作物病虫害、风雹、森林病虫害、冻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治理洞庭湖的几点建议。整治长江,确保江堤安全。加固堤防,提高防洪标准。疏通洪道,提高行洪能力。抓紧城镇防洪建设。加快蓄洪安全建设。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提高洞庭湖调蓄能力。

(2)山洪灾害防治近期确保生命安全,远期减少财产损失。近期应先建立山洪易发区监测预警通讯系统、落实紧急防洪预案、逐步建成避灾躲灾转移工程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工程项目建设。

(3)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要加大改革力度,实施政策推动,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投资、管理、价格等有效推动节水的政策法规;要抓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环节,重点投资、重点突破。

(4)注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库区地质环境管理。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做好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坚持做好城镇建设和各项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好“源头关”。

(5)建立外来入侵种防御体系。国家能力建设是成功解决入侵生物种问题的关键。加强预防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协调教育宣传能力。

3.12 武汉城市圈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开展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武汉沿线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调节了长江的径流量,这一变化导致长江中下游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加重了武汉沿线湖区的渍害,使土壤潜育化沼泽化和耕地碱化。

(2)武汉城市圈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城市圈各级政府应将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列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综合管理。加强城市圈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建设。

3.13 长株潭城市群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综合治理,综合防治,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构筑强有力的执法组织。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制度。维护生态环境,抓好封山育林。坚持不懈地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水土流失防治资金投入。

(2)气象与水文相结台、增长洪水预见期。走水文与气象相结合的道路。在业务上如防灾减灾的措施、水文气象资料的交换(实时和非实时)、业务系统的联网等方面能有更为全面的合作。

3.14 深圳经济特区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冻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提高江海堤围的防洪(潮)标准。在重点防洪(潮)地段(如市区)防洪(潮)标准要达到200年一遇;次重要地段(如黄田机场等)防洪(潮)标准要达到100年一遇。

(2)提高城市的防洪(潮)排涝标准。内涝危险依然存在。根据实际情况深圳市的防洪标准最少应达到200年一遇。

(3)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好现有的山体缺口。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计划治理率90%以上,并与环境美化、绿化有机结合。

(4)深圳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要加强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滑坡类地质灾害知识有关法制、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落实监测责任人,传授监测预报知识;对重大隐患点,要编制防灾预案。

(5)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可防灾。进一步扩大红树林的人工种植面积。在西部的福永、西乡、沙井以及东部临海区加快基干林带的建设进度,并加强沿海湿地保护工程。

3.15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风雹、干旱、地震、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修筑分洪渠道,减轻珠江三角洲洪涝灾害压力。修筑分洪渠道除应考虑减少三角洲的洪涝灾害之外,还应与邻近缺水流域的引水结合起来,既可减少三角洲的洪峰流量,又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开支,发展经济。

(2)建设蓄滞洪区保障,北江三角洲防洪安全。在北江飞来峡水库下游建设江滞洪区,对北江50,100和300年一遇洪水可分别滞蓄洪水3.66,3.70和4.11亿m3;在西江下游的联安围和金安围建设蓄滞洪区,联安围滞洪5.9亿m3。

(3)整治三角洲水道、整治珠江河口。制定河口规划治导线和三角洲水道防洪控制线。整治三角洲水道和珠江河口。

(4)控制采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珠三角环境。在珠江三角洲及相邻的上游河段控制采砂活动。

(5)进一步加强完善监测、通讯和预报系统建设,做好风暴潮监测和预报服务。在监测方面除做好潮位变化监测外,还要开展诸如地壳形变、地面非构造沉降、海岸侵蚀、河道淤积、地基软化、大型围海造地工程和其他重要工程建筑的沉降等。

(6)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有效防治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强化汛期和重点地区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正常经费保障。

(7)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立法。

3.1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意在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地震、海啸、台风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北部湾千余km大陆岸线平均100 km还没有1个观测站(点),测点远远不够,应增设茅岭、大山、百曲、青山头、西场、康熙岭、犁头嘴等7个潮位观测站。

(2)健全基层堤围管理机构。地(市)、县(区)级应设置海河堤工程管理站(科),并按工程规模配置专职管理人员。配置完善的通讯设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用施工器具。

(3)利用高层建筑物防洪减灾。应在乡村规划中把中心学校、村公所、医院、专业观测站、汽车站等建于高程较高的地点,宜建3层以上楼房并与各村落间修通辐射式的道路,一遇洪潮灾,可以作撤退点。

(4)全面开发、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大地表水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开发空中水资源。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5)全面规划,加速建设“四道防线”(红树林带、海堤堤围、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

(6)有关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的政策建议。落实林地权属。将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纳入林业重点工程。加大宣传力度,严惩违法毁林行为。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效能。加快立法,适应保护发展需要。

3.17 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风雹、干旱、冻害、农作物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降低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上升为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尽快建造3-4艘新型破冰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省林火扑救中心的建议。省级成立专业扑火队,市县级成立半专业扑火队,乡镇级成立群众骨干扑火队,实行分级建设、分级管理,从整体上实行专群结合。

3.18 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较大的城乡差距,使成渝两市具有与我国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因而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体现了内生型“探路者”意义。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农作物、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认真贯彻森林城市战略,实施水系森林工程建设。主城区水利系统要全力推进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尽快编制完成区级水系森林工程建设详细规划。突出以在建及已成大中小型水库和江河两岸为重点。落实专项资金和工作措施,有序实施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力争到2017年,水系森林工程规划区域的绿化率达到80%,基本形成“水系相伴森林,森林护卫水系”的良性水生态环境。

3.19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洪涝、风雹、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地震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行干旱监控、做好干旱预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掌握气候的基本规律,进行降水概率分析,利用天气预报手段来预报某一年度能否发生干旱。利用土壤水分的测定,来监视干旱能否发生。当土壤水分达田间持水量60%以下时,发生旱情迹象,以引起有关决策者的重视,作好抗旱的准备工作。

(2)实施山洪灾害分区防治措施。关中断陷盆地:关中盆地南侧支流多短小,坡降大,为山洪灾害的多发区。宜采取沟道工程、水库工程以及堤防工程等措施。其他山洪灾害易发区,均以生态工程为主,在有利地段辅以水库工程。

(3)尽快制定《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力争列入国家重点防治项目。突出“农村以居民搬迁为主,城市以重点治理为主”和“严禁在地质灾害征兆区搞工程建设”等原则。

3.20 甘肃省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交通枢纽,资源蕴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森林病虫害、洪涝、风雹、农作物病虫害、冻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防旱抗旱的农业技术措施。加强干旱灾害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做好干旱灾害监测和预测。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估。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调整种植结构,选用抗旱品种。种草种树,坚持农田基本建设。开源节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

(2)抗旱救灾农作制度的内容和目标中,纳入科学的轮作制度和循环农业的理念。进一步纳入科学的轮作制度和循环农业的理念,建立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耕地质量保育基础上的抗旱减灾农作制度,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生态安全的目的,真正实现抗旱救灾、节本增效的目标。

(3)将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结合推进。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在2010年至2015年重点建设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基础调查及应急救灾五个工程。

(4)农村小城镇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加强规划,合理布置小城镇选址和工程,采用科学合理的避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生态平衡,要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甘肃的生态地质环境。建立地质灾害预防、预报体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5)加强用卫星空间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能力。发挥卫星空间技术作用,进行及时高效沙尘暴监测、预警和灾害评估,并及时信息,以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6)构筑完整的农村突发应急救助系统。特殊情况产生贫困的救助,包括:因洪涝、干旱、地震、冰雹、风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灾民生活危机的紧急救助;突发疫情、化学灾害事故、灾害性天气气象等响应预案中的生活救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浩.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0,(8).[MaHao.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ordin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Imbalance:Take Shandong as the Example[J].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0,(8).]

[2]刘安炉.九江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Liu Anlu.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PoyangLake[J].Journal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0,(2).]

[3]李钊,彭迪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互动合作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0,(6).[LiZhao,Peng Diyun.The Thinking of Interac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oyang Lake EeoeconomicZone and the Economic Zone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J].Science Mosaic,2010,(6).]

[4]朱有志,张胜军.湖南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发展: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Zhu Youzhi,Zhang Shengjun.on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IndustryDevelopment of Hunan Airportrelated Economic Area:Talking Changsha Huanghua InternationalAirport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3).]

[5]李延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及发展前景[J].钦州学院学报,2010,(1).[Li Yanqiang.on the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J].Journal ofQinzhouUniversity,2010,(1).]

[6]邵侃,商兆奎.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Shao Kan,Shang Zhaokui.A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eriod[J].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5).]

[7]张政宏,陈曦.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Zhang Zhenghong,Chen Xi.Study on China’s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J].ValueEngineering,2010,(18).]

[8]姜淮,刘元芳.我国南方地区抗自然灾害风险机制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JiangHuai,Liu Yuanfang.Research on Risk Mechanism for Combating Natural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Region[J].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5).]

[9]初建宇,苏幼坡.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保障体系的完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ChuJianyu,SuYoupo.ABriefCommentonPerfectingUrbanComprehensiveDisaster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3).]

[10]管友海,张嫒,王耀.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J].灾害学,2010,(3).[Guan Youhai,Zhang Yuan,Wang Yao.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A Decis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for Lifeline Project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0,(3).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Zones a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GAO Jianguo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 China)

第9篇

2008年*市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2起,直接经济损失近1500万元,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地面塌陷。根据辽宁省气象局降水量预测结果,预计2009年夏季,全市降水量略多于常年,为350-450毫米,汛期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全市各县区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报,加强防范,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一)重点防治地区

通过总结分析以往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确定本年度三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泥石流重点防治区:主要为全市矿山的尾矿库(坝)、排岩(渣、土)场等。

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主要为海州露天煤矿、新邱露天煤矿、排山楼金矿采矿场及各露天采矿场。

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煤田井下开采矿区。

(二)重点防范期

2009年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月25日一9月5日。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责任

各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县、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水利、矿山、建设、交通、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在汛期来临之前,对各自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和布署,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予以公告,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编制和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利、矿山、建设、交通、教育、旅游等部门在总结上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和落实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出本地区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具体防灾措施,落实监测、报警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需及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并报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各县、区人民政府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制定本行政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系统,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尽最大努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突出重点,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为保证各种信息的畅通,各有关部门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信息的上传和下达。对安排汛期24小时值班的单位,值班电话及传真应上报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

2.坚持“三查”制度

各县、区必须建立“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对本区域内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见附件2)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了解其基本情况,潜在危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造成的损失情况等。汛期市级要对部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三查”工作进行抽查。

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三查时应填写××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检查表(附件3)。工作结束后应写出专题报告。报告应分述“三查”的内容和防治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及下一步防灾工作建议。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档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对辖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基本情况建立档案,建档资料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检查表、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附件4)、避险明白卡(附件5)、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表(附件6),并于汛期结束后将附件5报至市国土资源局。

4.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

为及时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市、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制度。

(1)市地质灾害应急事项内容:

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

由各县、区上报,市国土资源局认为应该给予现场指导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2)市地质灾害应急组织机构

按《*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3)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汛期值班室联系电话:*(传真)*

(4)市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和报告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发生地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接到报告后,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快速处置程序》(国土资厅发〔2005〕88号)和《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月报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75号)》(辽国土资办发〔2006〕56号)规定,在以下速报时限内将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1小时报告:对于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灾害发生地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速报市国土资源局。

6小时报告:对于6人(含6人)以上死亡和失踪的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避免10人(含10人)以上死亡的成功预报实例,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在接到报告后6小时内速报市国土资源局。

1日报告:对于6人以下死亡和失踪的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日内上报市国土资源局。

当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必须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报告应报告下列内容: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每月地质灾害统计汇总按辽国土资办发〔2006〕56号要求报告(附件7、8、9、10)。

(四)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的警示及治理

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确保因自然因素形成的潜在地质灾害及时得到调查、勘查和治理。对于经勘查查证确需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要落实治理资金,实施有效的治理。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要由各地方政府承担治理责任;对人为因素引发的,按照“谁引发,谁负责”原则,依法敦促责任人及时治理。同时各地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强防范,采取必要的警示措施,避免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任何损失。

(五)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辽宁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办法》(辽国土资发〔2007〕42号),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项目;或虽处于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但建设工程自身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现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凡新建矿山(包括尾矿库坝、排岩、土、渣场)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建生产矿山应在办理采矿权延续、变更登记(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方式、开采矿种、转让采矿权等)时,补做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必须办理城市规划审批手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项目可研阶段进行,建设单位应将备案材料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凡未按规定进行评估、备案或经评估不适宜建设和开发的项目,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核准报批用地,不得通过用地预审,不得批准采矿登记。

(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是指辖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检测和预防。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做好本辖区群策群防工作部署,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并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提高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的防灾能力,使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真正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作用。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转发关于印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的通知》(辽国土资办发〔2003〕28号)文件要求,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附件4、5)发至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

第10篇

1.1地质灾害

1.1.1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 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大致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局部极端气象异常;地球进入地壳活动频繁期,造成地质变化剧烈;另外,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不正确开采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1.1.3 地质灾害的特点

从近几年的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灾害有三大特点: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往往感觉不到灾害发生的先兆,而后地质灾害突然发生,使人们措手不及,大量地毁坏建筑物、农田、工厂、公路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特点都使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难上加难,同时说明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同地理环境一词,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狭义的概念仅指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亿万年来,岩石圈与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以及大气圈与水圈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建立了地球物质的相对平衡体系。在地球演化的后期出现了生命。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运动与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地质环境也遭受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中各种作用的影响,所以,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因此地质环境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 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2.5 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从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规划的战略性出发,环境地质研究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划分区域功能,甚至包括提出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性主要是指地质环境区域内与工程或人居环境安全相关的地质成分、地质结构、工程性质、外部形态、区域内外动力作用特点和突发超常干扰因素作用的敏感程度(可变性或抗灾变的能力)以及形成灾害的可能性或风险性等。超常外来因素既会破坏工程对象,也会改变原来的区域环境态势,要调查研究其作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和危害对象的脆弱性或易损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避免乃至消除工程对象的远程地质灾害风险,指导防洪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包含有足够的防灾减灾对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也是相关法规落到实处的保证。

第11篇

[关键词]山区;道路;灾害;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道路交通的需求,道路交通网络被不断扩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极其的复杂,纵横在各种地形上的公路交通网面临着诸多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交通运输业产生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为了保障交通网络的安全,本文主要针对山区道路灾害的防治以及灾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以便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中国山区道路灾害特点

1.成灾率高

道路是呈带状延伸的串联系统,山区道路多沿河谷展延,很少有回旋闪避的余地。因此,即使轻微的、小规模的不良地质现象也会酿成灾害。这是道路灾害额度高、灾情雷同的原因之一。

2.影响面广

一般的国道通常长数百至上千公里,若一处受灾,行车中断,则全线瘫痪。公路每年因自然灾害而断道1 000~2000 h,对国计民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其通行防灾不但任务艰巨,而且意义重大。

3.工程引发灾害多

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特征发育,道路工程本身需对山体进行开挖、填筑以及开凿隧道,前期工程勘察投入不够,设计与施工不当也是引起工程灾害以及工程次生灾害的原因之一。

4.人为活动破坏大

中国超负荷的人口状态和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导致过度垦植破坏植被、超量抽水降低水位、灌溉体系渗漏溃决、采矿开挖弃碴崩塌,破坏生态平衡和坡体稳定,造成水土流失,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陷。

三、山区道路灾害分析

1.地震灾害

根据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震后的研究资料分析,地震对我国山区公路工程造成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断裂。在山区公路上,路基路面产生不规则的张拉剪切型断裂,表现在路面上出现宽大的裂隙,形成错位和滑移。

2)整体坍滑。由于地震波引起路基内部开裂、变形,路基支护结构失稳,路基路面在整体断裂之后出现坍滑。这种震害主要出现在一侧临空的路基,如山腰线、临河路基等。

3)整体沉陷。一方面,地震波导致路基基底液化,形成大面积路基沉陷;另一方面,路基填筑体或路基土力学性质不均匀,地震波的作用导致路基土沉降不均匀而产生局部路基路面整体沉陷。

4)路基路面被掩埋。在山区高边坡的路段地震造成崩塌、滑坡和落石等次生灾害,大量的塌方体碎落后掩埋路基路面。

5)地震造成路基路面纵横向裂缝。地震造成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这类裂缝在离震中地区较远的公路也有发生。主要是由于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挡墙外倾或路基向临空方向变形引起,表现在路面上形成一些细长的纵、横向裂缝。裂缝贯通后易引起路基路面的整体滑移。

2.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多发区,在暴雨期具有群发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间爆发,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据统计,我国有29 个省(区)、771 个县(市)正遭受泥石流的危害,平均每年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为18 次/ 县。目前我国己查明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县级以上城镇有138个,主要分布在甘肃(4个)、四川(34个)、云南(23个) 和(13个) 等西部山区,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的乡镇级城镇数量最大。

2010 年8 月7 日,舟曲发生泥石流,省道313 线部分路段交通中断,省道210 线多处路段交通阻断。2012 年6 月27 日,川藏公路芒康县境内海通沟段发生多起泥石流,形成堰塞湖,路基被冲毁,交通中断。可以说,泥石流给我国山区公路工程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四、针对山区道路灾害的防治对策

1.既有道路的减灾对策

已经建成并运行的道路可以称为既有道路,既有道路经常会受到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既有道路在建设初期就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缺乏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以至于工程设施不够完善,导致行车不够安全。对于此类道路应当采用以“治”为主的措施,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在对道路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根据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原因,正确选择治理手段和方案,尽可能恢复道路周边的环境,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从而保证道路的顺畅。

2.在建和改建道路的减灾对策

对于正在进行建设的道路以及进行改建的道路,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工艺进行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以便确保道路安全。此时,主要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进行减灾。

3.拟建道路的减灾对策

为了减少道路建成后遇到灾害的影响,在进行道路建设之前,就应当进行灾害的防治设计。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根据道路即将建设的周边环境地理状况,以及施工工艺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并将沿途按照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出的危险等级进行相对应的灾害防治设计,从根源上对灾害进行防治,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的损失。

4.完善地质工作

防治措施要做到对症下药,首先应掌握灾害的成因、分布、性质、危害和发展趋势,因而灾害地质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5.控制人类不合理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发道路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因其发生于道路通车后,危害的严重性与防治的艰巨性更为突出。

五、山区道路可持续发展

道路灾害既是社会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就必然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加强减灾研究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了做到山区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强调地质工作,坚持选线原则;

2.加强防护工程,增强道路系统的综合承灾能力;

3.道路工程与环境协调的综合设计理论。

六、结语

山区道路灾害是由地球的地壳运动以及人为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减轻灾害的危害时,需要抱着长久进行灾害防治的决心,而不应是一蹴而就,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灾害的防治,以便最大程度减轻灾害的影响,减少经济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姚裕春,姚令侃,王元勋 山区道路灾害及环境影响分析 [J] 《灾害学》 ISTIC -2004年1期-

[2]黄秋峰,黄圣瑞 山区道路灾害防治技术初探 [J] 《硅谷》 -2010年3期-

第1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作用不良介质人类工程活动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的种类众多、发生频繁。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地质灾害对城市、厂矿、交通和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及其正常运行的危害日益严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同时也诱发和加剧了多种地质灾害,并引起了灾害的连锁反应。这些灾害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各种地质灾害均属不同的地质事件。它们是在地壳运动、地面发展演变,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其发生发展分别受到各种地质作用的控制和制约,在地壳运动和地面演化的发展进程里,分别具有各自的时序和空间展布规律。显示出地壳表层不同地区的活动程度(强弱)不同,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异。

2.地质灾害的分类及活动特征

地质灾害是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下,在地壳运动和地质、地貌发展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它直接危害着工程建设与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地质灾害可以分为4个大的类型(表1~4),即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工程病害;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等。

(1)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质灾害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于地球内部能而产生,主要在地球的深部圈层进行,包括使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实质都是现今地壳运动直接或间接表现形式之一。尽管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运动形式和表现特征,可以呈块体的升降、带状的错位、缓慢的形变、突发的冲击和骤然的爆发等多种形式,但它们大都是在地应力作用下的表现。

(2)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质灾害

外动力地质作用起源于太阳能为主的地球外部能,表现为岩石圈表层和其外包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地面的运动和地形、地貌的变迁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这是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把上述的运动和变迁都简单的列为地质灾害范畴以内,关键在于区别运动量和变迁速度是否达到形成灾害的程度,是否达到影响和损坏工程建筑的程度,或者将要达到灾害的临界程度。

表1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

内动力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 灾害发生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防治能力

与情况

主要动力原因 地壳运动特征

地面升降或掀斜 地应力 缓慢 避让

活动断裂的位移

地裂缝活动 地应力

地应力 缓慢

缓慢 避让

避让

力及能量集中 坑道变形及高边坡失稳

坑道部分突水、突泥

坑道煤、瓦斯突出

岩爆

地震

海啸(地震诱发的)

地下热害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

地应力是部分原因 缓慢

突发

突发

突发

突发

突发

缓慢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可部分治理

避让

避让

避让

火山活动 岩浆活动 突发 避让

表2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

外动力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 灾害与主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防治能力

与情况

主要作用过程 主要营力

土石的斜坡运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搬运作用 重力与水 避让与可部分治理

水土流失 搬运作用 重力与水 可部分治理和制止发生

冲刷和堆积 侵蚀与沉积作用 流水

风沙与沙漠化 风化剥蚀作用 风与干旱

土地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管涌、浸没、渗漏 潜水面升降作用为主 地下水

地面沉降 人类工程活动为主 地下水

地下海水入侵 人类工程活动为主 地下水

岩溶与塌陷 侵蚀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 地下水 避让与部治理

地下水污染 搬运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 地下水 制止发生与治理

海岸变迁 侵蚀、搬运、沉积 海水 较难治理

海洋地质灾害 侵蚀、搬运、沉积 海水 较难治理

其它(如煤炭地下燃烧) 风化作用 氧化 较难治理

(3)不良介质条件(岩体、土体)造成的工程病害

介质条件具体指岩体、土体条件,以及其中夹有破裂面、软弱面、不均匀层、胀缩层、可变层、振动液化层等。这些条件都可以导致工程病害。如果没有可靠的现场定量化的测试数据作为地基承载能力的计算依据,就不能满足重大工程和高层建筑设计的需要。

(4)由于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人类在创造财富,建设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从事大量的工程活动。过量的和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往往是诱发和导致有关地质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时甚至成为灾害的直接肇事者。应该着重指出:我国地质灾害损失总值的65%左右,均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参与有关。目前,这种损失仍有上升趋势。因此,及时控制人类工程的不合理活动,已经具有明显的迫切性。

表3由于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工程病害

工程中的不良介质条件造成的病害 工程病害的特征和原因 防治能力

与情况

工程地质特征 力学特征 地基承载力

岩体 软弱夹层 容易形成滑脱面 软弱 弱 可以有效的查清和防治,防治效益是很大的

破裂面 容易发生位移 不连续面 不稳

破碎带中的破裂物质 强度低不均匀 弱、不均匀 不均匀

洞穴及不均匀块体 承载力弱不均匀 弱、不均匀 不均匀

不良工程的岩石 具有胀缩性等 变化 变化不定

土体 淤泥类软土 疏松软弱 软弱 不稳 可以有效的查清和防治,防治效益是很大的

黄土类土(部分) 湿陷性 湿陷 不稳

红粘土 收缩性、不均匀 收缩 较不稳

膨胀土 膨胀性 胀缩 不稳

盐渍土 可变形 变化 不稳

冻土 可变形 变化 不稳

饱和粉土(部分)

饱和粉细砂 液化性 震动液化 震动失稳

表4 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 人类活动的主导原因 灾害的特征 防治能力

与情况

地下水污染 人类排污 缓慢 可以有效制止

水土流失 人类破坏植被 缓慢

风沙及沙漠化 人类破坏植被 缓慢

冲刷和淤积 人类不合理工程 缓慢

人工填土 人工堆积 缓慢

地面沉降 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 缓慢 进行合理的工程活动可以减轻灾害损失

土石的斜坡运移

(崩塌、滑坡、泥石流)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塌陷 矿产开采,抽水振动 缓慢

地裂缝 过量开采地下流体 缓慢

工程活动诱发的高应力及能量集中 高应力及能量集中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坑道变形及高边坡失稳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坑道突水、突泥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坑道煤、瓦斯突出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岩爆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矿爆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诱发地震(水库、注水等) 人类工程活动 突发

地下热害 人类工程活动 缓慢

3.地质减灾对策

目前,对它们的各自研究水平和防治能力各不相同,防治难度也相差很大,因此,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1)对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地质灾害,目前的研究和预测的水平相对较低,治理能力也很差,主要采取避让的办法,少数可以部分超前避让减轻灾害的严重程度。例如地震灾害,目前虽进行了不少工作,但实现地震预报还是未来的长远目标,即使能准确进行地震短临预报,也难以阻止地震发生,只能减少生命的伤亡和部分财产的损失,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还可能照样倒塌。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问题,就产生了要求研究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问题。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各种地质灾害,均与地震灾害有类似特点,现在对其危险区段圈定的可靠性,比起中近期预报和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要高。因此,超前研究区域地壳稳定性,觅找相对稳定地段,即地质灾害相对较轻的地段,开展安全建设,并对建筑物提出合理加固和预防措施,是减轻损失的可靠办法;其次才是对灾害危险区的前兆台网监测和有关基础研究工作的部署。所以,适当加强构造稳定性评价研究,增加其灾前经费投入,可以避免更大损失,已成为当前减灾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一。

(2)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各种地质灾害,虽然对少数具有一定的治理能力,但花费巨大,现在绝大部分的灾害仍以避让为主。目前的研究水平已经能够可靠的或者较为可靠的圈定它们的危险区段,因此,加强地面稳定性评估工作,在经费上超前投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最好办法之一。同时也要加强系统地动态监测,对灾害的临界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预报灾害的发生和对灾害作防治处理等。

(3)不良介质条件(岩体、土体)造成的工程病害损失,在我国许多地区多起因于宏观决策失误。例如,由于工程选址前期缺少必要的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勘察,以致造成不合理的工程选址,往往会大大增加工程地基的建设投资,因而浪费了建设资金。如果按照常规地质工作程序,超前进行介质条件的稳定性勘查评价研究,获得可靠的现场定量化的测试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这部分损失大都可以避免或减少。

(4)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日益增大,我国每年平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估计可达200亿元以上,其中130亿元均与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了解人类工程的合理指标,制止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合理规划开发和整治土地,对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为了避让地质灾害的侵扰,合理规划、整治和开发利用土地,觅找相对安全、经济的建设场区,确定合理的工程加固措施,以保证工程建筑场地的安全和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综合防灾、减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1996,地壳运动问题,见: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第四版)(上),北京:地质出版社.

〔2〕谷德振,196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科学通报,(10).

〔3〕郭希哲,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北京:地质出版社.

〔4〕郭希哲等,1990,我国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对策建议.地质灾害与防治,Vol.1,No.1.

〔5〕蒋溥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及其宏观成因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Vol.2,No,1.

〔6〕孙叶,1998,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力学,地质力学.

〔7〕李兴唐等,1987,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及方法,地质出版社.

〔8〕刘国昌,1979,区域稳定性与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Vol.46,No,2.

〔9〕刘国昌,1993,区域稳定工程地质,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0〕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简介,1991,中国减灾, Vol.1,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