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教育专业建设

高等教育专业建设

时间:2023-09-25 11:29:53

高等教育专业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 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45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93- 02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不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分类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是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专业竞争力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的核心竞争力。五年制高职是以专科学历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的职业教育。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中指出,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组织实施职业院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职业院校的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尤其是在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推动下,启动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一个重视专业建设的职业教育氛围已经形成,一个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机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现阶段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专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度不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影响招生和学校的声誉。同时,对新设专业论证不够充分,缺乏全面的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许多高职院校不考虑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1.2 重基础建设、轻内涵管理

在专业的软硬件建设上,许多高职院校注重设备投入和师资培训,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尤其是对实训设备的充分利用,对师资培训效果的及时考评等方面没有到位,从而使这些投入对教学的影响并没有显现出来,也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

1.3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整体素质还没有很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和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对于教师的准入机制和培训机制还没有健全。

1.4 与行业企业融合深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之所以课程开发不到位、实训教学环节滞后和专业的特色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还没有转变观念、开门办学,形成“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通过政府牵线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办学。

2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因此,高职专业建设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围绕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先进的现代职教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保障专业建设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2.1 产教结合,教产相长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的需求,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与预测,技能突出是培养目标的特色,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也更加注重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专业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健全的职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行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实际;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在对专业教学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与方向,把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求实作风,坚持人格塑造与能力培养并重,提高综合素质,铸造人才特色。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必须要有独到的办学理念和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引导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工作与学习一体化。要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就业岗位;认真实行“双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双证书”的获取率和获取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抓住实验、实训、实习3个关键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2.3 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专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专业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各门专业课程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

2.4 强调内涵建设,精细化管理

打造品牌,彰显特色,走特色化、创新型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道路,是专业生存、发展、成功的正确选择。专业建设必须以内涵建设、精细化管理作为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特色化的内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管理。专业建设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是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精细化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要涵盖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育人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并且要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相匹配。在专业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为学生学习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意识。专业出台的各种管理制度,应以人才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要提倡认真、细致,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的精细管理,提倡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增强执行能力,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2.5 优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团队建设。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实践者,也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更是学校新的特色的缔造者,而一个专业是否有特色,也主要取决于专业师资队伍。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有其特殊性,如果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并不断追求创新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专业的办学特色就无从谈起。要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机制,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要增加专业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重视教师的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要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6 重视专业文化建设

文化特色是高职院校最重要、最本质的特色,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找准专业定位,提升专业建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健全“职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专业文化要凝聚办学积淀,总结专业文化特色,提炼导向明确、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建立一种具有鲜明文化氛围的新型素质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并把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要把校园文化、职业文化、社会实践、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培养对象及学习形式不同,它们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校在对成人高等教育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在办学上体现出特色?其色专业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学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以特色专业带动专业建设、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

特色专业就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师资水平,结合市场需求,设立的优势明显、竞争力强、实用性高的优质专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特色专业建设也不例外。从国家在成人高校中推行特色专业建设的制度来看,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成人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身特色,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引领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在正确把握特色专业内涵及国家开设特色专业建设目的前提下,笔者认为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会认可度。特色专业需要在社会上树立鲜明的形象,培养出既有特色又有竞争力的人才。二是发展性。特色专业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是一个不断培育长期发展的过程,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三是体系性。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培养质量等方面。

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分析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制约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需求”与“动态调整”是各高校优化专业布局的主要措施。成人高等教育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专业层次”问题,另一个是“就业市场的契合度”问题。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式灵活、动手能力强等是成人学生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成人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环节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以此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特色化、多样性的人才。然而,部分成人高校在成人教育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依然采用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制约了特色专业建设。当前人才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尽管部分成人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就业,就业质量及就业百分比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方方面面给予较高的关注度。如何培养出被社会所认可、受用人单位青睐的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人才,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特色专业的“特色不突出”。如何理解“特色专业”的“特色”二字,从现有的专家学者的解释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软硬件建设等。从特色专业建设涉及的主要方面及部分成人高校的建设现状看,普遍存在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能很好地定位服务面向的区域和行业,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大部分定位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抄袭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适合成人特点的权威教材及教学计划。在培养模式上,成人高校与普通本科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上,突出问题就是教学针对性不强,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不适合学生特点。3.质量监控机制不到位。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大多采用评价的形式开展。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从国家层面来看并没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标准可以参考,只能借鉴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标和建设办法。在借鉴过程中,成人高校发现这一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高等教育形式,同时也发现普高标准过于笼统,没有形成不同高校类别、不同学科类别的评审标准,各高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很好地指导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鉴于尚无具体的标准,以及缺少校外评价主体,只是单一地由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评价过于片面。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中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一旦申请为特色专业,面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上特色专业成为终身制,没有淘汰机制。4.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特色专业发展空间。普通本科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学校往往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往往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特色专业建设。然而与普通本科相比,成人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不受学校重视,突出表现为经费投入不足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不明朗的影响下,教师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人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特色专业发展理念。理念对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指导着成人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目前,很多成人高校从提高自身社会知名度出发,没有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带动其他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将学术水平作为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特色专业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放大了科研对特色专业的影响。学校应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专业发展理念,在借鉴国内外特色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致力于培养不可替代型的专业人才。2.制定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人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首先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然后在专业共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专业办学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应征求校内教授、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见,同时也应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一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懂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特色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在课程建设方面,要以精品课程为重点,吸引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学生授课,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成人学生开放,如电子图书资料、基础及专业实验室、优秀课件等,丰富学生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当前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考虑成人教育及学生特点,最终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培养特色。3.加强管理,完善专业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成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形式,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能够监控专业教学过程管理的检查、监督、评价机制。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以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套用、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盲目追求在质量与规格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同类、同轨。因而,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要解决的是思想误区的问题,只有理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质量监控与评价性问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特色专业要赋予更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自,应从三个方面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体系:要建立成教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在参照普高特色专业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出台适合成教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标准,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要引入特色专业建设监控机制,定期委托专家、教授等群体对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加大对质量的监控力度;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参与评价主体的广度以及评价内容的全面性。4.保证投入,建立特色专业建设制度。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成教院校应设立特色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结构的优化、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等方面。但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如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但在课程建设方面应有切入点,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当然,课程建设不能搞“终身制”,应动态调整,在每个时间段的建设重点应有所不同,重点突出特色专业的“特色”,为特色专业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经费保障到位的前提下,高校需要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出台适应自身发展实际的实施办法等,通过制度建设把建设要求落到实处。成人高等教育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人高校要重视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保证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促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强、素质高、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特色专业建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向彦,魏红梅.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

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教材建设

一、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教材建设的质量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影响教材建设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些是属于宏观管理方面的,它影响到整个教材建设的方向和人的积极性、宏观管理效能的发挥,因而影响着整个教材体系的质量;有的因素是微观方面的,这些因素从教材编印的各个环节影响教材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因此,对教材质量管理,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1、宏观管理

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院校有关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专业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方法步骤、措施和要求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以“三个面向”及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进而拟定课程教学大纲,规范教材建设工作,深化教材改革。

第二,明确各级领导在专业教材建设中的职责,理顺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既加强宏观指导,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管理,确保教材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作为院校来说,院校领导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教材工作的指示和规定,组织、领导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审批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工作计划;组织领导全院的专业教材研究、教材经验的总结、推广和优秀教材的评奖工作。作为教材的主管部门,教学部门要拟制全院各专业教材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指导、检查教材建设工作,负责选购与引进教材;组织开展教材工作评估、教材研究、优秀教材评奖、教材建设经验交流工作以及组织教材出版与供应,负责教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教材建设经费。作为专业教材建设的主体,教研室要拟制有关课程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出编写、修订、选用教材的建议;开展教材研究,总结教材编写经验,培养和提高教师编写教材的能力。

第三,根据教材工作需要,烹饪专业系要组建教材工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专业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中的作用。教材工作委员会由烹饪专业学科带头人或系学术委员会来兼任。教材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审议烹饪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工作计划;指导教材编写、审定工作;检查教材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组织评选优秀教材;组织研究、论证和评估教材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2、微观管理

教材建设的微观管理,主要是对教材的产生过程进行控制,把不合格的教材消灭在形成的过程中,重点是对形成教材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

选题方面,教材的选题计划是教材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制定选题计划时应明确选题依据,确定选题的原则和重点。要了解专业建设的需要,熟悉编写人员,掌握教材出版情况,然后根据选题的原则和重点,进行优化和决策。

编写方面,教材的编写阶段是保证教材书稿质量的关键阶段。应掌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熟悉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作为编审的依据;要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主编,同时安排一些中青年教师参加教材编写,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拟定和审查教材的编写提纲;进行编写进度和质量控制。

审稿方面,审稿是检验书稿质量的有效形式。要明确审稿依据和原则;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和审稿程序;聘请水平较高,认真负责的审稿人;做好审稿后的稿件处理工作;对审稿质量进行管理。

编辑加工。编辑加工是审稿的继续,也是对书稿的再加工。要选用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的人员担任编辑;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做好编后的加工工作。

二、要加强教材建设研究

教材建设研究是提高教材建设质量的前提与保证。教材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是在这种形式下,教材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1、教材研究的内容。教材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成两类,即教材建设研究和教材管理研究。教材建设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烹饪专业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包括:烹饪专业教材的基本概念及属性;国内外教材发展历史;教材发展趋势;院校教材的编写原则。二是烹饪专业教材的内容、结构和体系的研究。三是烹饪专业(学科)系列教材的研究。四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研究。五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教学技术的发展,编写与制作新教材的研究。

2、教材研究的方法。教材研究的方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管理学等处移植、借鉴而来。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教材研究有较大的通用性,构成方法的原理也具有相似性。二是采用一般性研究方法,如总结经验的方法等。总结经验的方法在教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大量丰富、生动的经验,通过整理、总结不但有利于指导工作,提高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而且能推动教材理论的发展。

单位或个人在工作中的做法、特点,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和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形成条理性较强的书面文字材料的过程叫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方法实际上是集中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总和。在收集经验材料时,采用的是调查法与观察法;在从已有事实上升到理论时,运用的是形成理论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当理论形成后,有可能用实验法验证或做进一步的因果研究。上述的一些方法都是教育研究中的最基本研究方法。

第4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特色专业 探索

随着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普通高校连续扩招、网络学院招生的冲击以及中等师范学校部分转向五年制连读专科层次的办学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人学历教育的生源已经开始萎缩,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较严峻的挑战。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加强自身办学实力,拓宽办学领域,而在目前的形势下,承办高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能够增强竞争能力、促进事业发展,因此,特色专业建设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含义及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发地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成教学生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高等教育特色化符合高等教育多样化和高等学校创造化的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生存的基础,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根本性工作。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谓特色,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统一特色是一事物区别特色专业是特殊性和个性于他事物的特殊性在专业建设中的体现它既有本专业一般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特色专业可定义为:培养目标明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创新、人才质量较高、具有明显办学优势和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能够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增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专业重复设置,导致“特色不特”。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艺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仍需要有全局的眼光,不能搞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同时要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此外,一些专业内涵不清,表述不规范,也是造成专业重复设置的一大原因。因而造成成教招生中一些院系抢生源、截流生源,甚至在招生中相互诋毁的不良现象。

2.不重视成教教学质量。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方向不明,职责模糊,往往只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没有把成人教育质量作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比如:有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或随意缩短学制、或随意减少基础文化课、或专业课形同虚设,使得这些学校的成教毕业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各类人才需要的规格和质量。

3.成教师资队伍堪忧。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要素,目前,地方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普遍地只是兼职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包括面授、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都是聘任有关的全日制教师来担任,在有的函授站和教学点,聘请的兼职教师的资质还有缺陷,特别是在普通高校扩招后,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上课,教学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指导高校特色专业。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准则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已经成了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就业率,高校办学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职业性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创新性原则。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加上各校各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且无先例可循,因此,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不能因循守旧。

前瞻性原则。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色的形成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还要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显然频繁变动是不利于特色专业建设的,这就要求特色专业建设不但要以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以人为本的原则。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要为了人,即:各项工作重心要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有一定特长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依靠人,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特色人才或特色人才结构来支撑教学和管理,人才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必须把师资的充实和提高作为特色专业建条件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四、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

我校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1.注重特色提炼。特色提炼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来的。我校的一些专业在长期办学中,已经积淀下来了一些优势,初步形成了特色,这些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根据自身条件对原有特色做出调整或重新提炼特色并重新定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保证专业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

2.着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因此,我校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培训和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注重从社会的生产、科研一线聘任少数兼职教师,以便能更好的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3.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特色专业必定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有相应的体现,教学内容必须和特色相适应。我校注意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纲、毕业设计等方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坚持函授站、教学点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面上的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4.抓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科研带动是工作开拓创新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科研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特色专业在建设期中需取得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必须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研论文。通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吸收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融入到教学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这样教师能够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总结出的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来服务于教学,使成教学生更好地贴近社会,适应社会。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有益探索,成人高等教育要自觉主动地研究自身特点,增强创新意识,促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凤英:《特色专业:成人高教品牌专业建设的视点》,《继续教育研究》,2007.1。

[2]汤 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陆为群:《以特色求生存 以品牌求发展――论地方高等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3.3。

第5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优化 推动作用

合理利用经济和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教育类型便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了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效率,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方面提供了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内部组织进行协调,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迎合企业内部组织并且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高等职业如何合理高效的划分,仍然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比较

首先,以专业分配为参考的角度而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分配是以学科类别为参考,以为科学领域提供人才为基础;相比较而言,高职专业的内部结构是以职业的类别为参考,以教育企业型或者职业型的专业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出发点并对职业进行划分,为了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迎合社会经济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整改。

其次,就知识的内部组织而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大不相同。高等教育强调了学生对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操作能力,而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合理、系统的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结构不是纵向的,而是以横向为主,不再追求科学知识内容的完善和系统化,而是强调了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旨在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再次,除了要开发高新专业,高等职业院校还要对旧专业加以调整、拓展,给旧专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主要有延伸拓展法、复合拓展法、扇面拓展法和增补拓展法4种方法。延伸拓展法是指在基础稳固、经验成熟,具有优势的老专业的基础上,延伸、派生出一些与老专业性质相近、相关、相连,但在一些主要专业课上有所不同的高新专业,形成专业系列或专业群。复合拓展法是指在充分利用主干专业的办学条件,设置一些边缘或相邻的专业,或在老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改变老专业的性质,创办异质性的新专业。扇面拓展法是指在基础课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将专业课横向迁移,稍加改造与补充,就开发出了受市场欢迎的新专业。增补拓展法是指专业名称不变,只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添几种急需课程,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依据与原则

1.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设置

探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当地对人才需求市场等方面因素,因此,加大高职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优化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于以上观点,探求高等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产业链条的整合、主要产业的发展结构转化,充分顾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北京市为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以通讯、交通、服务产业为依托,将电子等相关产业作为支柱,通过旅游、运输、建筑、信息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这样的市场变化也必定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人才的培养也必定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北京大多高职院校全面展开了对传统专业的革新,创建新兴专业,以广大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行人才的培养,为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相关科技产业输送大量的对口人才。在这一变化中最有规模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他们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适合自我发展道路,成为其它高职教育纷纷效仿的模范。另外,上海的高职教育转变也较为典型,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并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培养科技化、信息化的对口人才,随着产业内容的增加开设新的专业教育,反之淘汰落后的专业,推陈出新。对于一些传统专业提高创新水平,以适应城市的发展产业的调整。

2.相关高职制度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的是全方面的人才,人才的就业涵盖了产业生产的全线工作,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要有资深的学历,扎实的知识功底,熟练的操作技巧,符合《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要求,获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保证持证上岗。在相对完善的劳动法的保护下增强工作热情。我国颁布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中明确指出,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申请人专业(工种)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因此,制定时也充分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3.教育资源共享

高等职业教育有着与高等教育相同的建设规律,又有与其不同的办学特色,而很多高职院校没能区分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别,办学定位也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主要在于突出教学上的职业性和学生教学的技能性。但河北沧州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长期受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其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方法等大多照搬普通高等院校,以学科式的教育要求高职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性和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在高职高新专业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专业学科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新开设的高新专业把握不好教学定位,容易造成还没趋于成熟就逐渐消亡的结果。所以,完善教育资源共享策略有利高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高职教育专业,充分适应产业的布局调整既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用工难这一社会现状。在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实现多重价值的再现。

4.构建面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培养目标需要有准确的定位,这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培养的目的,应该包括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相较于传统专业的培养,在针对高新技术涉及的相关专业培养中,解决得不够彻底,甚至是个难题,原因在于其发展的特点。众所周知,高新技术更新速度快,其产生的产品与服务也在快速变化中,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这也从一些数据统计中能够发现。美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率从4年的47%到6年的38%,到了10年后就不足10%,同时10%~20%的高新企业的成功都有着80%~90%的失败代价,这也明显地反映出了高职教育的困难窘境。从某个角度上讲,专业的定位不能一般化,否则是无法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毕业生被培养出来不可能在企业中直接顶岗就业而不存在障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定位也不能太强,毕竟高新技术企业更加偏向于要求复合型与创新性人才,必然会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面,降低了适应能力,限制其发展的空间。由此可见,职业院校要进行教育改革,构建高新技术热菜培养的方案,适应企业发展,培养出满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实用技能,在毕业后能够胜任更多工作。

5.高职专业的宽与窄并重原则

专业口径的“宽”或“窄”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专业设置中需要综合考虑专业特色,专业的适应性以及专业的针对性。比如,对会计、秘书、护理、导游、建筑施工与管理、服装设计、装饰技术等行业,专业口径宜宽些,符合社会覆盖面较广、社会通用性强的职业特点。上述专业可以单独设置,因为就业面宽,社会需求量大,适应性强;对于空调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园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若实行宽口径专业设置,就会丧失专业特色,所以专业口径宜窄些,因为上述职业社会覆盖面较窄,即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较强,且专业性强,技术含量较高,宽口径难以保证其专业技能水平。

6.高职专业与职业资格相衔接原则

根据社会职业分类标准和社会从业资格的要求,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置相关课程时,需要以地方产业结构和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为基础,考虑到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而也实现对高职专业的设置和改造。学校可以要求并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技能、实训或实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取得相应行业的从业资格或职业资格,符合从事某职业的起点标准,完成一般性要求。对于会计、电算化会计、审计等专业,要充分考虑社会执业资格获取的问题,学生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和努力,获得相应行业的社会执业资格,上述初级职业资格应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等,而高级职业资格(即执业资格)可以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等。把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适当的结合起来,进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的设置。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构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以河北沧州市为例

就现状来看,河北沧州市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专业设计与管理尚欠成熟,专业设置管理与高职教育结构还不完善。为了让其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上就一定要统一专业制定和管制的观念,我们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特性来开展和制定所用专业。所以,对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要增强专业制定的管理,这样不只把在高等职业教育所需的对精英的教育方式表现出来,同时把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特色表现出来。比如,首先按照所在区域的服务、建筑、管理等方面的社会因素的需要,让专业指导部门提前调查好再指定院校所需的专业,把目的性、服务性和专业性显示出来,最重要的是目前中的新型产业结构技术等的发展迅速,需要的人才较多,可重视这方面的专业制定来培养人才。当今企业的发展,企业在注重素质方面,相较于专业素质,可能会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如思想人文素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同时也注重人才的平衡性。由此,专业指导委员会需加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也可通过企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的形象文化,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与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从内心认同企业。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学会做人,诚信守法,践行好文明礼貌等基本做人道德,培养职业意识,爱岗敬业的思想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河北沧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应该从规模扩张转到内涵建设上来,由重办学规模转到重质量效益上来。面对河北沧州市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的大好时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省内各高职院校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坚定高等职业教育应不断满足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需求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确保自身专业结构和发展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加强市场调研,突出特色和优势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河北沧州市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实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状况。通过周密可信的市场调研,不仅可以确立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还能够科学定位专业建设方向和规模,优化配置学校资源。各院校还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任务、办学传统、专业群发展和办学效益,突出办学优势和内涵,铸造特色专业,继而打造特色院校。高职院校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自身优势和特色,就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确立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规划出专业取向、人才需求程度、发展重以及步骤等,确保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序性。

3.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目前高职教育在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实质上是一种补偿性增长,即在较低的起点上采取快速、急剧的发展方式,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补偿的性质。这种快速的补偿性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的下降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满足他们所处的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求方面,变得越来越不相适应。为此,各高职院校应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及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狠下工夫,既要满足学生在新的形势下个人发展的需求,更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使广大毕业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

本文主要对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构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对突出产业经济调整升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掌握新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对发展沧州地方经济尤其是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园园.经济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试论构建哈尔滨市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2,(03):55-57.

[2]汪义旺,张波.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电类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14-16.

[3]贾颖莲,何世松.现代职教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2013,(03):86-88.

第6篇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每年招收全日制新生超过300万人。近10年来,高职招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的比率从8.8%上升到49%。①据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60万人,预计201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就业市场已经开始突显压力,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依旧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源规模,却仍旧无法填补我国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空缺,综其缘由,笔者在此归纳三点:

1.1 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正确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没有被真正贯彻下去。其根源不仅有学校自己的原因,也有社会观念、对高职教育认识有失偏颇的原因,其表现如下:

其一,虽然一部分高职院校拥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以及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而且在一部分专业上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但是总体上受到社会的忽视,认为高职院校是低于高等院校的一种办学,因此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目标变成了升级本科院校,这就造成高职院校的办学远离了其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很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其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企业职工的技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在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中也表现出不高的积极性,在企业的实习岗位等设置上也缺乏经验和不足,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

1.2 人才培养没有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企业表现在缺乏教育职能,而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瓶颈而不能投入实训资金造成学生实际经验匮乏,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出现不匹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②高职教育需要转变培养方针,重视质量,远离本科教育干扰,借鉴国外经验,走和企业合作的发展道路。

1.3 办学设施及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从教育培养的目标来说,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服务的,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及条件以及对于技术的培训和实际训练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其办学投入应该比较高,甚至有可能高于高等院校,现在由于目前的高职院校较多地为地方财政负担,并没有纳入国家的教育经费计划,所以使得目前的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存在渠道单一和经费不足的现状,只能从不断扩大生源收取学费来应付学校日常的运转,因此不要说实验室和实训条件,本身发展下去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

2 职教的窘境:构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已迫在眉睫

我国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对欧美和日本的职业教育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回国后即提出要在中国推行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以推动中国实业的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可是中国在过去的百年中,我们的应用型职业教育并未得到有效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教育中,虽有大学科学教育,但是却缺乏职业教育,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则是致命的硬伤。

基于这个前提,如下我们所提出的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以成为题中之义。简言之,在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其一,探索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能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有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其二,目前我国的教育还不是非常完善,存在高等教育独树一帜的情况,高职教育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或者是高等教育的下一层次的教育类型。所以,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有益的尝试,形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互补的形式,使之能为我国提供各级各类的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其三,近十几年来,虽然在我国,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地位有很大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探索我国的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设置,不仅能够完善我国职教专业设置体系,更有利于为社会解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完善社会就业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职教的出路: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四大准则

3.1 找起点:给高职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

如前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虽已是繁盛局面,但因其发展的模式和专业体系的设置乃至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本科段统招院校大同小异,没有其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这种盲目性的发展和复制式的办校和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危害,不仅给扭曲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对学生乃至其未来的就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要找准高职教育立身的基点,在此基础上,给高职教育一个准确的专业体系建设定位。

第7篇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未凸显国际性、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及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凸显国际性,有效拓宽课程的宽度,加深课程的深度,扩大国际交流,从而促进课程国际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英语专业课程建设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把国际人才的培养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和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为了凸显高等教育尤其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需要我们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一、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具有大批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即人才培养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需要,凸显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国际化为导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在高等教育国际背景下,凸显了重新审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国际竞争需要。

 

教育的国际竞争加剧,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提出了自身的发展策略,有欧盟的Eramus Mundus计划,英德法西的“大学卓越计划”、“学生海外留学计划”。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国际化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重新审视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现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满足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二)国内竞争的需要。

 

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外语人才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顾伟勤、梅德明、庄智象等,总体来说,为了适应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外语人才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即突出外语优势。另一方面要凸显外语人才的国际优势,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突出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外语院校是培养外语人才的摇篮,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要看准国际前沿,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加强国际化的力度,培养更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英语人才,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二、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国际接轨。

 

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特质: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有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有人认为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需要至少精通两门外语。根据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特质,我们需要重定位英语人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国际接轨。

 

(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近国际化需求。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国际事务、国际规则等密切相关,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课程等,以此突出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丰富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现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未凸显国际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在观念和定位上与国际上相距甚远,国内尖子生放弃高考赴海外留学人数激增,这与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观念的落后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相信国外一流的大学往往能学习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英语专业本身就有国际化的特征,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现有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应凸显人才培养的国际性,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未涵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一方面,课程设置的横向宽度不够,通俗地说,即课程门数不够多,涵盖面不够广,另一方面,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少,课程的深度不够。

 

(三)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在基于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课程陈旧,国际化的课程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基于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注重在国际化背景下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几十年不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课程较少。根据浙江省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科学设置英语专业的各个教学模块,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国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等课程的比重;使语言技能训练和学科知识传授相结合,突出知识交叉和复合型能力结构的培养,并有机地渗透到本科四年课程教学里。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凸显国际性。

 

基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背景,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批判性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英语专业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努力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并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做出调整;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

 

(三)拓宽课程的宽度,加深课程的深度。

 

一方面,课程的设置要加大人文通识教育的力度。在高教园区内的高校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和引进等方式增加课程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大学访学,选修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引进,加深课程的纵向深度。基于此,英语专业应该探索“两年通识教育2+两年专业教育2”或+“2+1+1”模式,在前面两年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拓宽课程的横向宽度,在后面两年加强课程的深度,凸显英语的专业特性。

 

(四)扩大国际交流,促进课程国际化。

 

结合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一方面,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理念、教材等,加大课程中国际知识和国际理解的比重,注重国际问题的研究,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包括直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英语教学,运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直接进行国际课程的开放学习学习等。另一方面,加大学校间学生的交流力度,推动校际访学和校级交流生等项目,支持和鼓励学生出国学习深造,赴美带薪,扩大海外留学的规模和比例。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完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2―05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大体上由潜学科、发展学科、发达学科三个阶段构成。[1]尽管我国教育技术学经过了70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途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技术学科仍然处于“发展学科”阶段,要想成为“发达学科”,还需教育技术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十一五”期间,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要想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必须理清学科和专业的内涵。

1 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学科是区别学问的科目,像语文、算术等。(《四角号码新词典》,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6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2]

周川教授认为专业可以从广义、狭义和特指三个方面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所谓特指的专业,则是指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高等学校中的专业。[3]

在实际应用中,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理解有些混乱。有时认为学科是种概念,专业是属概念;有时认为学科是属概念,专业是种概念。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学科是科学学概念,专业是教育学、社会学概念。本文采用的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学科”是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划分,“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是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结合点。

龙春阳在论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建设和人才培养》[4]中对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论述。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的划分和专业的设置标准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有时一个学科下面设置多个专业,有时一个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例如,历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专门史等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则需要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撑。②学科和专业的构成要素不同。通常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备3个要素: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所组成。③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科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为目标,向社会贡献科研成果,推进知识的发展与创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人才。

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②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③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中的两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环境,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主要有以下4点区别:①目的和内容不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需求,而专业建设仅仅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需求。②建设对象不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学科,而专业建设的对象是专业。③管理部门不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学位办、地方省级学位办和研究生院(部、处)。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教务处。④地位和作用不同。学科建设关注的是学科前沿问题,其主要作用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专业建设的作用是人才培养,即本科生的培养。[5]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知识的实践基地。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科建设,应用型大学比较注重专业建设。

3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学科而展开的学位点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产出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专业为目的而展开的本科或专科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教学队伍建设、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等。

教育技术学是在人类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一步交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进一步凸显,这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特殊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不是单一的学科建设,而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撑。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有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理论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有电子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有教育领域、企业领域、军事领域、医学领域等。“木桶理论”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显得苍白无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成败,有时不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研究范围,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和理论,而不是补上那块最短的木板。

二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与其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依托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如下:①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促进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初期,先有社会需求懂运用电气化设备(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进行教学的人才,才出现了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这个专业。1936年9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学制2年,第一届共招学生24名。[6]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3所大学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纳入正轨,走向新的征程。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知识源泉,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对明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规范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指导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实践平台,是连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社会服务的桥梁。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如下:①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育技术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需要,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教育技术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从内容上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重心是导师队伍建设、学位点的建设、本领域前沿知识的探究等,工作突出科学研究,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重心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专科课程的建设等,工作突出教学管理。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科,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专业。③和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管理部门不同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也不同。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作用是提升学科地位,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直接把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彰显教育技术学科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设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硕士点的大学比较注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其它普通院校比较注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不是“孤立的两张皮”,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建设可以带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

三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学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知识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好地传递人类知识的理论和技术,这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第二,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了“教育技术精神”(电化教育精神),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地快速发展。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教育技术学科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

焦建利在其论文《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7]中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过程资源说、现象规律说、教育中的技术说、教育媒体和方法应用说、技术问题说等。国外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观点有:课题内容说、定义界定说、任务描述说。此外,李康从狭义层面上限定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为“媒体技术(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现象和规律”[8]。

李龙、李陆平、谢百治等人分别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9]、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0]、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11]、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2]等进行了探讨。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材(如,李克东主编《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胡隆主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等)。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重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期刊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13]。

重点学科建设方面。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只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198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进入21世纪,我国拥有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方面。“七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首年,国家级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数分别是1、4、24、124、14,占总课题的比例分别是0.81%、0.88%、2.82%、4.37%、6.14%。从2003年至2006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全国精品课程共有25项,其中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占7项。在2001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56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434项,其中教育技术占16项。在2005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总数59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537项,其中教育技术占30项。从教育技术学论文看,2000年至2004年CSSCI引用在10次以上的教育学科论文,共66篇,15篇教育技术学方面的论文入围,占22.7%。从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影响来看,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和《信息化教育概论》、祝智庭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学类著作中获得了较高的引用率。从著作和教材发行量看,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发行量达到20万册以上,陈琳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发行量达到10万册以上。从国家级规划教材看,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份额提升,共有26部入选。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教育技术博士生培养方兴未艾,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拉开了序幕。2008年共有74所院校[14]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所院校设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招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博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国内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专业期刊建设方面。打造了两个教育技术学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有8种教育技术学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开放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上)》、《现代远距离教育》)进入CSSCI。此外,还建设了《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小学电教》、《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导刊》等刊物。

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由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的“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已经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以及下属的10多个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探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学术会议。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已经成功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已经成功举办五届。2006年7月,“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IDEC)已经成功举办七届。教育技术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此外,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网站,例如:中国教育技术网、中国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科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等,为交流教育技术学科资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了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经过前期调研、三次“教指委”工作会议、两次全国范围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研讨会,基本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培养方向,即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远程教育。[15]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教育技术专业系统的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分别是学校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方向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和试验课程。[16]此外,还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精品课程。随着一些优秀教材的出版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有了较大改观,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规范了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教育,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学队伍建设和专科生、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了教学队伍的质量和水平。2007年有208所院校[17]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技术学科归属问题有待解决。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明确。③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尚未完整建立。④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比较大。⑥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⑦教育技术学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⑧专业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在国际上权威性不高。⑨学术交流数量较多,但是交流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陈琳教授在其论文《中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18]中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6大问题:①专业的知晓度较低。②专业的教育改革缓慢。③专业办学水平悬殊太大。④专业定位不准。⑤师资水平远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⑥缺少忧患意识和前瞻考虑。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过多,专业类型过杂,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007年,高校招生中[19],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有: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影视媒体技术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师范),专业类型有: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

隐藏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成熟性”是一个主要原因。也就说,我们还没有较好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规律,还不知如何更好地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专业。

2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这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教育技术精神,长期奋斗下去。总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依据问题找对策,瞄准方向找出路。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①倡导把教育技术学设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中设立“交叉学科”,把交叉学科性质比较突出的学科,如:教育技术学、知识科学、体育学、资源科学等设为“交叉学科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样就解决了教育技术学科放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下都不合适的尴尬局面。②适当加强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③继续探讨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④继续完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⑤强化教育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⑥继续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⑦适当增加教育技术博士点数量,以满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⑧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建议部分刊物设置“教育技术环球视点”专栏,面向全球征集高质量稿件,争取创出世界一流的刊物。⑨在追求学术交流数量的同时,注重交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陈琳教授给出来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4条建议[20]:①加强宣传,突破重围。②启动全国性的教育技术本科教育评估。③科学论证,明确专业定位。④大力提升师资水平。此外,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好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促进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影响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应该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带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3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对不成熟性决定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从发展学科向发达学科迈进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跨学科学导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65-67.

[2] 冯向东.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3):69.

[3] 周川. “专业”散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2, (1):79.

[4] 龙春阳.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文教资料, 2006, (26): 14-15.

[5] 梁传杰,刘双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105-106.

[6] 吴在扬. 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30.

[7] 焦建利.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 (8):21-22.

[8]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4.

[9]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3,(9):3-6.

[10] 李陆平,谢百治,祝文生.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3,(3):58-59.

[11]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3-8.

[12] 谢百治,田屹,邓祖道,朱艾华,蔡耘,李冰.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2): 18-22.

[13]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14]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DB/OL].

[15][16]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5,(1):6.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举措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7-020引言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超过1300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等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1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深化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推进高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会上,教育部陈希副部长谈到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影响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三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我院开展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2010年12月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考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教育教学建设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诊断性意见: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发展不够平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尚需加大力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入构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需加大力度,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平衡,各专业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多数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偏低,实训工位偏少;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均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待加强。

针对专家组的诊断性意见,我们重新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精神,并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内涵的实际,就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展开调研与思考:一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怎么样相对接、与社会和职业岗位需求怎么对接?二是专业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如何有效联接?如何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三是专业特色与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怎么有机融合?如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四是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的产业资源(“猪、药、茶、菜、渔”五大产业)怎么样统筹整合,如何借力发展?五是专业设置雷同程度比较严重,专业结构欠合理,发展极不均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如何进行?六是专业实习实训资源利用更新不均衡,有的资源紧缺、有的闲置浪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七是招生规模小,生源地域分布极不均衡,报考专业的人数差异大,完成计划的专业少,这些难题如何应对?八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队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这种现状如何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提出了“发展特色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实现学院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力求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就专业建设与改造提出“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策略。强优——强化的优势专业,巩固规模和基础,做优做强,突显特色,引领发展;改老——改造老专业,寻求生机,拓展专业方向,激发活力,持续发展;调困——调整困难专业,依托行业产业,另辟新径,嫁接改造,借力发展;育新——培育新型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搞好市场调研,灵活实用,合作办学,共同发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学院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三年”(2005年-2008年)是建院初创、起步阶段,“中三年”(2009年-2011年)是学院整合、转型,完成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阶段,“后四年”(2012年-2015年)是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突破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定位中,我们确定了“优化内涵、创建品牌、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三步走”战略,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牢固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实现学院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师重教、统筹兼顾,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中、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我院发展态势,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坚持以办学思想为纲领,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认真实施质量工程,全面落实“5432”工程①,始终不渝的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②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布局,稳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我院是汉中唯一一所市属高职学院,我们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乘职业教育改革之风、乘汉中发展战略之势,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目标。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④以师资队伍、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抓手,推进内涵建设。坚持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发展、专业建设相协调,立足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培并举,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师德建设工程”、“名校进修工程”、“名师与团队建设工程”、“双师素质工程”。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师资培训,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培育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社会聘用客座教授、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全面推进各项质量工程建设。⑤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畅通育人“出口”。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能,通过举办招聘会、用足用好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倡导“实习+就业”、鼓励毕业生考多证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多途径搭建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声誉。⑥拓展办学视野,彰显综合办学实力。我们要依托教育教学资源,高质量开展以成人函授、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我院是首批“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举办好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导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中学教师上岗、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丰富学院办学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层次的技术人才,为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3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体会与建议

3.1 抓内涵建设,务必紧紧依托地方政府,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我们是一所市属的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我们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力登高;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搞好技术服务,为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利。通过为区域社会服务,有效地带动自身的专业建设,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势专业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非优势专业得到相应的调整与改造。

3.2 抓内涵建设,务必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发展专业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为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既要坚持从学院自身的办学基础、专业特点出发,孵化和发展具有竞争专业优势的特色产业,又要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方向,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改造。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3.3 抓内涵建设,找准办学定位,彰显办学特色作为地方高职学院,我们就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扬长避短,针对本地区特有行业的特殊需要,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培养服务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努力为社会提供服务,持打好“地方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一起构成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特色上,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作为培育和建设特色专业的目标和方向,在办学实践中予以彰显。

注释:

①“5432”工程:每年划拨10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8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60万元用于课程建设,4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五年期间投入资金分别是50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简称“5432”工程。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

品牌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13-03

1、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培养的专业人才规模不断增长,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在看到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现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需求。所以,面对如此突出矛盾,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必然选择,而实施品牌专业建设战略是促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体育学门类新办的本科专业。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顺应国民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专业。

自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首先开办社会体育专业以来,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办学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212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涵盖了师范、体育、理工、农业、综合性等不同类别的院校。2013年又有10所院校申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进入公示阶段。现在应该到了从关注专业数量增长到关注专业质量提升的时候,也就是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到了关键的时候。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是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的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高校社会体育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所以现阶段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不仅可以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还可以思考社会体育专业如何真正进行内涵式建设,并不断适应社会需求,最终得到长足发展。

2、我国高校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的回顾

2.1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的现状

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该专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在目前全国现有的212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学校中,有4所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获得了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资助,其中之一的天津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方向是体育健身指导与经营,专业建设路径包括: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以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还有华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方向是运动与休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以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以突出实践教育为教学理念、以更新知识结构和勇于创新为教师培养理念、以树立专业观念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教育理念。另外还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以学校特色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的高尔夫运动。

有近10所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获得了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资助。还有很多学校把社会体育设为校级品牌专业进行扶助建设。笔者执教的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自1999年创办时,就率先在全国确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培养方向,由于办学理念领先,十多年来获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2010年正式成为湖北大学的校级品牌专业,在品牌专业建设上正在不断努力和探索。

2.2 我国高校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2.2.1 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是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职业发展需求而制定的人才培养具体方案,体现了专业人才特色。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大体上遵循着“三类课程组合模式”,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

第一类课程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必须的基础知识,不同高校的差别较小;

第二类课程由于不同高校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学术水平和社会认可度等各不相同,专业特色差异较大;

第三类课程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是为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对于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是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校的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以湖北大学社会体育品牌专业来说,先后于2003年和2006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后,在前两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于2010年又做了第三次修订。按照学校的相关部署,2012年11月又对现在执行的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再次进行微调,以使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当前和今后几年社会体育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2.2 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品牌专业的课程体系,积极进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明确课程间相互关系,做好课程间的相互衔接,节约教学时数,提高办学效率。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要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力度,加大核心课程的资源配置和建设力度。

从课程实施来讲,由侧重于获取知识的教育向增进创造性的教育转变,尤其要加强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在修订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时,结合当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状况,对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主要体现在:

(1)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实践教学比重达50%以上。很多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的教学时数,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实践的机会;

(2)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减少了课程门数,按团队方式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3)削减部分专业性不强的课程,增设了《体育专业英语》、《拓展训练》、《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与职业设计》等专业课程。

除了专业课程进行新的设置外,我们还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已有《武术》和《体育市场营销》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院系还在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申报新的精品课程。在专业教材建设上,近几年我专业教师分别承担了四本社会体育专业教材的主编任务。这几本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单位的普遍好评。

2.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品牌专业建设的关键,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则是品牌专业核心能力所在。因此,在品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要以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这些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主要体现在:

(1)引进高学历教师,师资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都不断趋向合理化;

(2)教师走出去,使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本专业的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际级裁判员、体育经纪人、教育部体育学类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规范研制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审定专家等等,这些师资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权威性;

(3)实施激励措施,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3、我国高校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的不足

3.1 教学管理制度的滞后

教学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教学管理、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的基本依据,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需要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制定和执行社会体育专业教师进修计划、职业道德准则、教案备课要求、任职资格认定、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实践实习工作文件等教学管理文件,使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由于教学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等相互协调和紧密配合才能真正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学工作的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很容易影响品牌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例如社会体育专业教师进修计划囿于经费紧张、行政审批等原因很可能只是一纸空文。而教学效果评价多年来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争议的热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一直是很多学校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些教学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体育品牌专业的建设力度。

3.2 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

从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要来看,主要需要两类人才,一是经营管理型人才,如体育系统的群众体育管理干部,社区、工矿企业机关的体育干部,健身中心、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的健身管理者以及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等等。二是技能指导型人才,如各种健身运动项目的教练员、指导员、陪练者,运动保健监测、运动处方的实施指导者等等。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健身指导型人才为主,或是培养二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呢?很少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单一的,更多的学校是既要培养健身指导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又要培养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人才。例如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品牌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健身中心、俱乐部及其相关领域中从事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的现象可能会使学生专业学习方向模糊不清,最终导致专业不精的教育现状。

3.3 学生就业去向的困惑

由于社会体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就业岗位的设置相对有限,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就没有设置固定的编制岗位。同时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提供的工作岗位还不能满足毕业学生的期望。

所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时很多同学困惑自己的职业选择。尽管最终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较高,但大部分同学最终选择的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例如通过毕业生职业抽样情况统计计算,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7级和2008级毕业的学生目前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工作和学习的只有33%和30%左右,据了解,很多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今后要改善这种现象,我们的品牌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上需要认真思考。

3.4 品牌推广工作的缺失

社会体育专业成立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也有数年的时间,但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认知度依然较低。笔者一些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反映他们在毕业招聘市场上受到的冷遇,甚至很多企业的人事部门主管没听说过社会体育专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们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的缺失是不容推卸的。一些社会体育品牌(特色)专业没有自己的网站,或者有自己的网站也没有专人管理,除了在每年的学校招生简章上进行简单介绍以外并没有做其他的品牌(特色)推广工作。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品牌专业建设的质量,一定要强化品牌推广观念,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以提升品牌的社会认知度。

第11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术三者协调发展的产物,其核心是给广大应用者提供丰富、详实、实用的学习资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还是职业教育对学习方法改进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平台。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近10年取得飞速发展。作为财政专项资金,2010年到2015年投入专项资金4.7亿,立项64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大部分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并相继投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创新性不足、利用率不高、资源架构不清晰等。“双轴线”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过程中,可提高资源的有效性筛选,合理串并资源素材,创建清晰的导学线路。“双轴线”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项目、考核标准等衔接成线,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始终,可明显提高建设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现状

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教育规律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认识,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方式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促进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人类自身再生产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活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教育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建设立项6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通过43项。承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东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带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不断提高職业教育质量。经验收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实践应用中,发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存在资源堆积、资源质量不高、应用效果不佳、持续更新差等诸多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建轻管、重量轻质及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思路不清。简单地说就是各种资源无序混乱堆积,资源库资源素材原创性差,质量良莠不齐,互动性差,资源素材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学资源库建设者能力有限,参与度低。由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较低,持续更新不及时,造成用者不乐用、不愿用,利用率低等不良后果。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及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从技术角度分为资源内容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内容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石,而一个规划科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就似一座建设精美的图书馆,若没有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教学资源)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资源平台建设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对资源科学共享,使其适宜不同环境、不同群体应用学习,提高创新技能素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按其功能,笔者认为分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两大库,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包含:课程库(专业必须课程)、图片库、仿真模拟库、媒体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试题库、自测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主要包含:实训库、职业标准库、技能考核库等。两库密切联系、密不可分,在不断发展中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先进性等特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元性是指参与建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但包括原创性专业教学资源,还包含专业教学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者应是个建设团队,这一团队应有行业专家、专业课程教学精英、企业能工巧匠、行业技术能手、一线生产人员、程序员、专业摄影师、网络美工等建设主体构成。该团队协同研讨,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应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吸纳其中的精英人才加入建设团队,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质量,满足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性显示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上,要充分发挥国内外行业企业作用,利用企业资源,引入企业标准,反映行业企业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引进国内外先进院校优秀资源,并分享原创性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是项可持续工程,要加强原创性,特色资源不断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把专业独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资源、成果融人教学资源库,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潮流。专业教学资源库交互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要科学化、标准化,适用不同应用环境条件,实现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应用学习,达到应用主体与应用平台互为相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先进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应有前瞻性,预见该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及不同专业岗位需求,承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网络平台应是最成熟、最稳定、兼具代表性、先进性,以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最大效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双轴线”内涵特性及“三性一化”

“双轴线”即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总称,是人才培养思路的具体再现,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体化、实践化的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主旨,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现代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规范性的要求,它来源于工作岗位剖析的结果,每项表述都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贴近,并且从内容上来看,某一个具体职业的现代职业标准均包含有相应岗位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工作方法、工具材料等知识,强调从业人员应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等。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职业性、导向性、共享性等特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有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合理规避了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思想,也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点对人才需求,以地域经济发展为蓝图,以现有学生特质为参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而进行的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具有职业性,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课程设置还要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通过课程学习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以输出技能和就业为导向,训练技能设定以就业需求为基础来设置技能项目,技能培养能促进就业,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性体现校企共同参与培养,共用校企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共育人才,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大化。

现代职业标准具有整体性、实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现代职业标准整体性要体现行业发展整体水平,既有当前主流技术、技能要求,也满足一般职业活动需求,还须兼顾地域性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现代职业标准是职业活动的基本依据,能达到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并且各项标准要求可执行、检验、有具体量化指标,达到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目的。现代职业标准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所用技术术语与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内容结构、表达方法科学化、规范化。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三性一化”是指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面向种子行业产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只有以资源冗余化为前提,实现资源数量、规模、质量上的冗余,彰显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性。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普适性要保证在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对象及同一行业、产业链不同阶段等不同环境下持续满足广大学习者应用,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显现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普适性的基础地位,同时还兼顾不同种植区的区域性要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色性体现在涵盖种子产业过程的实训演练、实体训练、模拟仿真,达到便学易学的目的。

四、“双轴线”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关系

涉农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其生长发育易受时空影响而千变万化,其生长发育周期长,难以全程观察记载,体内生长发育过程的微观动态难以及时捕捉和表现;工程类、信息类专业课程存在结构繁杂、工作原理复杂难懂、信息传递难以直观察觉、运动形式多样化难以再现表达等问题;农类专业课程涉及的部分案例因事过境迁而不易重现,而传统的现场观测方法又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等,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研发和应用多样化的可视教学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种子选育一生产一加工一推广一服务产业链条剖析,形成种子生产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总体架构思路,进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培养具备作物品种选育、种子(苗)生产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新品种开发、种子生产、检测、加工贮藏和营销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载体贯彻落实(见图1)。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贮藏加工技术、种子营销技术等构成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课程库、图片库、仿真库、媒体库、文献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得以体现。

现代职业标准是在开放、科学、共享、认同环境下形成的,应不断修改和完善,要把企业各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具体职业标准,在学校教育培训中实施,培养既有实用技能又有较高文化素质,既懂种子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能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种子生产与经营人才,持续完善现代职业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种子生产经营专业主要有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指导等职业岗位,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训库、技能库、职业标准库、模拟仿真库、考核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进行实践训练、模拟训练、模拟考核,淬炼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五、“双轴线”作用机理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生命线,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的骨架(见图2)。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整体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维度。现代职业标准能及时准确反映职业岗位、技术知识、工作过程、职业活动分环境动态变迁所需的技能与要求,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技能标准构成,是一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熟度标志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骨干维度。现代职业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據,是对岗位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的具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职业标准制订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标准的社会化、教育化,二者构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顶层设计,优化架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教学技能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地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与地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宜。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托产业定专业,利用好行业企业纽带作用,向社会不断输入高附加值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在对产业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职业技术岗位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需求,经行业专家、教育专家论证后,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内容。

现代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描述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反映当前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源于生产一线及工作过程,反映了“岗位职业”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育制度。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库、现代职业标准库、考核库、模拟操作库等,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技能库的骨干内容。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 专业建设 专业管理

专业是社会和高校连接纽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优化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加快专业调整步伐,构建合理专业体系,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1 高校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经过几轮专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初步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但是,与经济社会、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相比,我国高校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然相对滞后,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1.1 专业设置追求齐全,专业规模扩张过快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不少高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争设热门专业。一些高校追求规模,专业越来越多,单科或多科学校向综合性迈进、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与此同时,一批新上的地区级本科高校也趁机扩大办学规模,有些高校一年就上了10多个本科专业,使得高校专业数量迅速膨胀。如2000年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新增专业布点数每年均达到2000个以上,其中2004年新增专业布点数高达6156个。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短期内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配备,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教育质量不高,受到人们的诸多非议。

1.2 专业布点过于集中,专业结构同质化凸显

由于教育经费所限,一些高校存在功利主义办学倾向,热衷于开设投入少、教学成本低的经、管、教、文、法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追求“短、平、快”,出现专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和专业布点过于集中现象。以2008年为例,少数专业的布点过分集中,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布点数均在500个以上,也就是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有86%的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有81%的院校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不同院校未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发展,出现了理科院校抢上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文科、艺术院校设置理工等非文科类专业。这种低水平重复设置专业的状况不仅造成同类专业学生多,就业竞争激烈等问题,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特色专业的形成。据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我国2007年、2008年就业率最低的两届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追踪结果显示:在我国高校本科700多个专业中,法学、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均居于失业率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中,但也就是这些专业却年年成为考生报考火热的专业,而且这些专业很多高校都开。[2]总体而言,应用型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工科比例偏低,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方面,远不能适应我国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新兴、边缘、交叉人文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

1.3 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专业建设水平尚有差距

一些高校对自身办学定位研究不够,定位不准,缺乏对专业结构内在规律的把握,在专业的设置上缺乏整体考虑与长远规划,致使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惰性和随意性。从数量看,一些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有关专业设置条款“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数内,学校年度增设专业数一般不超过3个”的管理规定,一年新增专业超过10个,合并院校表现尤为突出。相关的办学条件难以在短时间内按要求配齐,师资队伍建设更为如此。一些新增专业本身就是国内首次开设的专业,此类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其专业教师需要从其它相关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这其间教师自身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转型培养过程。从结构上看,部分高校固守传统专业,在专业安排上不可避免地产生“满足已有专业”做法,其结果是延缓了专业调整时间,使一些欲被淘汰或压缩的冷门专业得以继续发展,新专业的数量与品种增长缓慢。有的高校满足于“发展容易上马专业”做法,通过设立一些短平快、低成本的通用专业来迅速应对规模的扩张,如文秘、管理、会计、法律、外语等专业繁衍过快,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3]还有的高校注重外延发展,积极申报新专业,专业申报下来后,却忽视新专业的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与办学基本要求相差甚远,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满意度低。细究其因,可归咎于高校在专业调整与优化时对社会提出的新的专业和人才需求把握不准。其根本原因是高校未建立起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机制。

2 高校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高校专业建设优化要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整体要求,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提高整体效益;要有利于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活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有利于学校形成专业优势,办出特色。

2.1 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健全专业设置评审制度,把好专业设置关

(1)积极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从宏观上讲,高校目前无法掌握本地区乃至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结构的整体情况。不少高校新专业的设置主要以当前局部地区人才市场的信息反馈为依据,无法完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动趋势,基本上属于经验操作,缺乏对人才需求的整体把握与中长期预测,导致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的局面。而要做到专业信息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立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信息资源库,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等信息,为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高校在基本具备新专业开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专业信息资源,紧密跟踪并准确把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通过咨询相关用人单位意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学校专业设置的建议。专业设置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业门人才的需求进行中长期预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较宽的适应性。

(2)成立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评审制度。高校专业设置是一项政策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将它作为一项事关高等教育全局的基本建设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省级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其成员由高校领导、政府有关部门、专家、用人部门代表组成。通过互通、共享各方信息,相关专家和决策者共同商讨决定专业设置,可以使高校专业设置更加科学与规范,增加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开放性。

从我国近年来专业设置审批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的体制是比较符合国情的。学校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批准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数内,自主设置专业。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赴高校现场考察申报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设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省专业设置评审委员会评议,由委员会建议高校年增设新专业的总数,对开办院校多或热门专业的增设进行宏观管理,减少新专业增设的随意性和重复性。

2.2 加强新专业检查力度,严格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把好专业建设内涵关

(1)加强新专业检查评估力度,促进新专业健康发展。一些高校追求专业齐全,或“因人设庙”,或“因人保庙”,导致有些新办专业办学定位不清,办学条件建设滞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在湖南省组织的专业结构调整调研中,50%的教师认为新专业存在最突出问题是“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35.4%的认为是“师资力量和水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4]文科类专业突出的是师资队伍和图书资料缺乏,理工科专业主要是实验实习条件不足,实验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

为加强高校新专业建设,确保新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始重视对新专业的检查评估力度。如河南省于2006年对该省2002年度新增专业进行专业办学合格评估。对评估不合格或者不参加评估的专业,省教育厅予以公布,减少其招生计划并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专业,停止其招生。[5]通过检查评估,大大推动高校专业建设的工作力度,不仅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和“硬件”条件的改善,更使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方向、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软件”条件方面得以提高,保证新专业的办学质量。

(2)严格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保证新专业建设质量。学士学位审核是对高校本科专业办学质量的检验,是对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检验。近年来,部分省份针对高校规模扩张,加强新办本科院校与新增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力度,取得很好成效。[6]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督促高校从开办新专业开始,加强专业的建设规划、建设过程管理、建设投入与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确保专业建设质量。坚持对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办学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不予批准学士学位授予权,或减少甚至停止招生,促使高校重视新设专业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和其他办学条件建设,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实践证明,坚持对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是保证新专业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

2.3 积极推进专业教育评估与认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把好专业建设特色关

(1)积极推进专业教育评估与认证,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专业教育评估是针对行业性教育的特点,由国家行业性评估机构对高校某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的专项评价,是国家执业注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证专业教育质量达到执业实践的要求。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教育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其人才进入专业职业界工作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专业认证既是过程,又是结论。作为过程,它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促使专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结论,它向公众提供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引导并促进高校专业的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7]

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我国高校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加强了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管理,保证和提高其基本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有待于在高等教育其他专业领域积极推进,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整体质量与水平。

(2)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建设的示范性与辐射性。国家近期在“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有计划地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中,采取不同专业发展对策,通过分类指导、分类发展,以及重点投资,重点突破,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开展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引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明晰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培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克服地区间、高校间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通过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各地区各高校优势特色明显、相互之间协调、补充,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专业规模效益的专业布局结构,带动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分析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其中专业特色是一所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决定着学校能够在哪些领域为社会所需、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办学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专业发展原则,实施特色专业建设策略,以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以特色专业建设点为着眼点,逐步辐射带动专业面、专业群建设,进而全面带动整个高校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少雪.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及管理机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5.

[2] 赵雪.高校专业设置何时不再盲人摸象[N].科技日报,2010-04-07.

[3] 马陆亭.关注学科专业调整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12-14.

[4][6]张放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