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完成,在普通高校连续扩招、网络学院招生的冲击以及中等师范学校部分转向五年制连读专科层次的办学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人学历教育的生源已经开始萎缩,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较严峻的挑战。作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加强自身办学实力,拓宽办学领域,而在目前的形势下,承办高校着力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能够增强竞争能力、促进事业发展,因此,特色专业建设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含义及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发地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成教学生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高等教育特色化符合高等教育多样化和高等学校创造化的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生存的基础,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根本性工作。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谓特色,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统一特色是一事物区别特色专业是特殊性和个性于他事物的特殊性在专业建设中的体现它既有本专业一般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特色专业可定义为:培养目标明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创新、人才质量较高、具有明显办学优势和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能够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增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专业重复设置,导致“特色不特”。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艺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仍需要有全局的眼光,不能搞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同时要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此外,一些专业内涵不清,表述不规范,也是造成专业重复设置的一大原因。因而造成成教招生中一些院系抢生源、截流生源,甚至在招生中相互诋毁的不良现象。
2.不重视成教教学质量。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方向不明,职责模糊,往往只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没有把成人教育质量作为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比如:有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或随意缩短学制、或随意减少基础文化课、或专业课形同虚设,使得这些学校的成教毕业学生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各类人才需要的规格和质量。
3.成教师资队伍堪忧。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要素,目前,地方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普遍地只是兼职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包括面授、课程设计、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都是聘任有关的全日制教师来担任,在有的函授站和教学点,聘请的兼职教师的资质还有缺陷,特别是在普通高校扩招后,许多教师都是超负荷上课,教学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指导高校特色专业。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准则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已经成了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就业率,高校办学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特色专业建设,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重视职业性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创新性原则。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新内容,本身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加上各校各专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且无先例可循,因此,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不能因循守旧。
前瞻性原则。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色的形成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还要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显然频繁变动是不利于特色专业建设的,这就要求特色专业建设不但要以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变化。
以人为本的原则。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要为了人,即:各项工作重心要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有一定特长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依靠人,特色专业建设需要特色人才或特色人才结构来支撑教学和管理,人才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资源,必须把师资的充实和提高作为特色专业建条件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四、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
我校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1.注重特色提炼。特色提炼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来的。我校的一些专业在长期办学中,已经积淀下来了一些优势,初步形成了特色,这些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根据自身条件对原有特色做出调整或重新提炼特色并重新定位,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保证专业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
2.着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建设特色专业。因此,我校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该专业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培训和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注重从社会的生产、科研一线聘任少数兼职教师,以便能更好的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3.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特色专业必定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上有相应的体现,教学内容必须和特色相适应。我校注意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纲、毕业设计等方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坚持函授站、教学点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面上的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4.抓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科研带动是工作开拓创新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科研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特色专业在建设期中需取得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必须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研论文。通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吸收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融入到教学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这样教师能够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总结出的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来服务于教学,使成教学生更好地贴近社会,适应社会。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有益探索,成人高等教育要自觉主动地研究自身特点,增强创新意识,促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凤英:《特色专业:成人高教品牌专业建设的视点》,《继续教育研究》,2007.1。
[2]汤 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陆为群:《以特色求生存 以品牌求发展――论地方高等院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3.3。
一、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具有大批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即人才培养要适应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需要,凸显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国际化为导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在高等教育国际背景下,凸显了重新审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国际竞争需要。
教育的国际竞争加剧,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提出了自身的发展策略,有欧盟的Eramus Mundus计划,英德法西的“大学卓越计划”、“学生海外留学计划”。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国际化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重新审视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现状,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满足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
(二)国内竞争的需要。
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外语人才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顾伟勤、梅德明、庄智象等,总体来说,为了适应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的外语人才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即突出外语优势。另一方面要凸显外语人才的国际优势,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突出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外语院校是培养外语人才的摇篮,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要看准国际前沿,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加强国际化的力度,培养更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英语人才,突出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二、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国际接轨。
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特质: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观念;有民族情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有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有人认为英语专业的国际化人才需要至少精通两门外语。根据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特质,我们需要重定位英语人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国际接轨。
(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近国际化需求。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国际事务、国际规则等密切相关,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课程等,以此突出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丰富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现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未凸显国际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在观念和定位上与国际上相距甚远,国内尖子生放弃高考赴海外留学人数激增,这与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观念的落后是密切相关的,人们相信国外一流的大学往往能学习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让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英语专业本身就有国际化的特征,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现有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应凸显人才培养的国际性,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未涵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一方面,课程设置的横向宽度不够,通俗地说,即课程门数不够多,涵盖面不够广,另一方面,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少,课程的深度不够。
(三)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在基于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课程陈旧,国际化的课程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基于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重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注重在国际化背景下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几十年不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课程较少。根据浙江省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需要,科学设置英语专业的各个教学模块,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方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国际知识和外国文化等课程的比重;使语言技能训练和学科知识传授相结合,突出知识交叉和复合型能力结构的培养,并有机地渗透到本科四年课程教学里。
(二)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凸显国际性。
基于区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背景,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批判性思考、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英语专业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努力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并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及技能标准做出调整;适应跨国办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
(三)拓宽课程的宽度,加深课程的深度。
一方面,课程的设置要加大人文通识教育的力度。在高教园区内的高校可以开展横向合作,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和引进等方式增加课程数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大学访学,选修处于学科前沿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引进,加深课程的纵向深度。基于此,英语专业应该探索“两年通识教育2+两年专业教育2”或+“2+1+1”模式,在前面两年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拓宽课程的横向宽度,在后面两年加强课程的深度,凸显英语的专业特性。
1.1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来完成。而这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截止2010年末,在54874万农业从业人员中,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5%,小学占51.1%,初中占35.1%,高中占5.1%,大专及以上只占0.2%。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不高,很难看懂农业科技书籍,导致农民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能,严重束缚了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新世纪,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0农业人口中占有农业大学的在校生美国为300多人,法国为200多人,日本为100多人,西班牙也达到了50多人,我国目前仅为5人。由此可见,我国培养农业后备技术人才的学校高等教育仍有待提高。根据国际通常的惯例,从事农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高、中、低3个级别应该保持在6:74:20左右的水平。而目前我国的比例则为8:37:56左右的水平,截止2010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400万人,其中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22万、76万和189万人,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尚待提高。每个农业人员能够养活的人口数发达国家一般为50~80人,而我国仅为4~8人,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大力支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强农业高等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科技教育,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1.2现代农民工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们在提高物质水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也有了新的要求,广大农民要求其子女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广泛的共识。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地域的限制、经济的制约等因素,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存在不均等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农民子女文化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有文化的农民参与,而农民子女是新农村建设的未来生力军,是农村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若接受了更高程度的教育,将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其作用与效果将十分明显。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已经达到70%,标志着我国开始步人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高考分数划线不实行统一协调,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家庭思想上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以及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与农村总人口数不成正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年限普遍要比城市居民子女低2~3年。但相比于每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和高中毕业学生人数,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仍显不足,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高考录取率一般在66%~72%,每年还有30%左右的高中毕业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偏远山区农民子女的辍学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的差异较大,导致较多农民工子女市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客观原因与高等教育失之交臂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因此,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挥农民工子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力度,让他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后继农民。
1.3新生代农民提高个人素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新生代农民的个人素质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提高新生代农民的个人素质,势必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和帮助,这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东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的农民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截止2010年底,我国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农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94%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从未受过任何教育。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一般在10年以上。由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我国大部分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差,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不强,缺少科学管理方法,从而影响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或培训,就无法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就会感到茫然和困惑,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胆识与谋略。由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定要重视对新生代农民的受教育工作。
1.4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有好的领导干部队伍,要有好的领导干部队伍,就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指导作用。农村干部主要包括乡镇政府干部、农业干部、乡村基层干部等,农村干部处在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线,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进程。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总体受高等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村干部对自身受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这就影响到其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主要体现在政策水平偏低,对党的农村建设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落实不到位,最终很有可能导致群众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干群关系。另外,大部分农村干部由于所学专业有限,自身科技能力不高,缺乏应有的农业科技知识,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上起不到相应的指导工作。从知识结构来看,很多农村干部任职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岗位所需的法律、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本领。截止2009年底,全国农业系统共有农业行政管理人才80.4万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05.1万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150.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779.0万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资格的技术工人58.5万人,虽然受高等教育人数较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相比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业干部队伍人数仍然较少,尤其是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承担着一定的农村基层工作任务,其素质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大重视农村干部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本领,这就为高等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
为了改变过去我国高等教育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就必须加强新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高等教育应整合资源,完善自身建设,面向农村,服务农村,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改善农村高等教育落后状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
2.1制定适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招生政策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利用各种条件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源的招生数,也可以展开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等方式,从中等学校和职业中学中招收部分优秀学生继续深造,加强高等教育同中等职业教育的联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农业高等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在招生策略上,学生来源应该更加广泛,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招生规模,尤其是要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还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如农村地区可以和一些高校联合举办农村干部大专班、专业证书班、农业项目带头人学习班等。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来发展我国农村高等教育,一些国家对农村高等教育采取了地区性大学、专业学院、职业学院和社区学院以及远程教育来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国也完全可以采取面向农村各县各镇乡,将全日制、非全日制以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多教育种形式进行综合运用。从教育管理模式来看,可以采取弹性、开放式和灵活的教育方法。
2.2创新适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应该根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特点,农村高等教育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进行农业技术讲解时,可以采用小班式的方式教授易被广大农民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讲解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时,应重点加大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应用,让广大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把握市场最新的节奏,避免因增收而卖不出价钱和市场行情火爆而缺少产品的供给。另外,可以吸取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推进整个农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更新,培养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人才。
2.3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的课程与专业
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由于所针对的人群不同,课程专业和普通高校所设置的课程专业也不一样,因此要针对中国农村的特色和广大农民的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贴近广大农民生活的课程,要突出农村和农业特色的专业性、地方性,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学科专业领域,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使广大农民接受高等教育后能掌握一些农业生产中必备的技术,对广大农民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也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加大对农村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教育离不开来自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及个人的帮助与支持。政府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其模范表率的作用,加大对农村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每年的财政收入中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对农村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作为各级企业,有其是扎根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更应该要对农村高等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扶持,企业可以从单位获得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职工的福利用于对该企业职工的再培训,这样既提高了企业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技术能力,还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与规划。作为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个人来讲,也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在增加个人财富、改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建立长远的目标,要改变过去物质丰裕、知识贫乏的现象,加大对个人再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树立自觉参加农村高等教育的新观念。
2.5推广普及农村高等教育的终身制
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延续性,就一定要加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因此,应该要对农村高等教育的终身制加以重视,可以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我国农村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要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加强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结合,进一步发展成人教育,增加多层次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尽可能实现覆盖广的局面。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农村高等教育的活动,有其是在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社区的作用,加强农村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和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统筹各级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普通民办高校、成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终身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素1.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内因
(1)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课程的融通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一致性。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一致是融通的前提,也可以说专业课程融通是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充要条件,离开专业课程融通谈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是空谈,更是无稽之谈,专业课程的融通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专业课程的融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制订相关的指导性专业课程融通标准,指导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条件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条件要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在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条件要求。在实现了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又能满足专业课程对实习、实验、实操的要求。
(3)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设置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两者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这样,专业才是社会上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才是社会紧缺的技能。
(4)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入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要足够支撑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知识的一致性程度。教材内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短斤少两,更不能用盗版以次充好,在满足专业知识完全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性与实操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与专业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统一却是十分重要的,兼顾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做到既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又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既有严格的理论知识要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操功能,达到完全符合职业标准的知识融入程度。
2.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外因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它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2)“双证制”。它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分发,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颁发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学历毕业证是从业者系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具备足够专业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证明。
(3)“行业准入制”。它是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过渡,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已做规定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准进入的制度。“行业准入制”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就业制度迈入常态化、法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认证体系”。它是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进行网上认证的体系。特殊情况或由政府授权,委派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保部门的某个单位对认证者在网上进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5)“双证管理制”。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管理体系。双证管理体系是指从业者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课程融通为纽带,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一致,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相互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同时持有的体制机制。
四、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科学拟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要兼顾理论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实操性,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研发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力促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完全符合职业技能准入标准要求,实现两种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互相融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留得住”“善管理”“精工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技能的传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可通过师资培训、内请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金牌师资库”,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素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与基层企业与生产单位的联系,让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行业企业内部,深入生产线、流水线,真正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学习培训平台。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习便捷、不限时空、形式灵活、开放自由、轻松愉悦、兴致乐向、反复演练、利于记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平台,方便从业者业余学习,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
(5)开展“双向互动,订单培养”服务。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委托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门人才。
(6)加强监管,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好坏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要把监管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机制、监管队伍和措施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达到职业标准的准入度要求。
(7)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合作联盟,走驱动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已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拓宽思路,完善系列制度建设,建立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内外因素上下功夫,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便于产学研互相促进,教学与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课程融通作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相一致,校企合作、计划共订、教师互聘、课程融通、学分互认,证书分发、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相互配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共同奋斗,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共同建造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新体系,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引领新常态,走驱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黎璞琛.成人高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4,(8).
《教育与职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
郭虎:近年来,在中央和教育部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高教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宁夏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全区有高等学校1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所,高等职业学院8所,成人高校1所。全区高等教育在校生12万人,招收外国留学生4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08%,已迈入大众化行列。
全区高等学校共开设135个本科专业、229个专业点,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开设高职高专专业143个、专业点182个,涵盖了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医药卫生、法律等17个大类69个二级类。经过多年发展,现有博士授予单位一个,建设博士授予单位一个,有硕士授予单位三个;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形成了覆盖博、硕等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生的教育体系。
全区高校现有科研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十余个。有天然气转化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颅脑疾病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回族学研究中心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与职业》:结合省情来看,宁夏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郭虎:宁夏地处西部,又是回族自治区,具有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鲜明特色,地域小、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的特点也很明显。同时宁夏也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农业优势。银川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是全国五大平原灌区之一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能源优势。现已探明煤炭储量居全国第6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国家级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三是旅游资源优势。宁夏历史悠久,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秀丽的塞上江南美景,构成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宁夏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造纸、建材、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这些使全区的高等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高等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围绕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覆盖研究生、本、专科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宁夏支柱产业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提供人才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其次是结构比较合理。从培养层次上看,有1个博士授予单位、1个博士授予建设单位,3个硕士授予单位,8所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学校,1所成人高校。从招生次序上看,有综合类的“211高校”1所、二本院校3所、三本院校4所,培养人才类型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三是特色鲜明。形成了医学、师范、民族、建筑、财经、工商、矿业、能源化工、理工等特色鲜明的学科。四是形成了一定的办学优势。宁夏大学进入国家“211高校”第三期建设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跻身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百所骨干示范校”行列,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计划等。
《教育与职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下,“十一五”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实现了怎样的跨越?
郭虎:“十一五”期间,宁夏高等教育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一五”期间,宁夏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达到8万人,实现了翻番。高等学校新建、迁建、改建扩建达到了100%,高等教育的硬件条件大大改善。
二是办学体系进一步健全,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进一步适应。除军事学外,其他学科门类齐全;在学科体系中,一些当前自治区亟须的学科专业,如采矿、安全工程、交通运输等都已设置;学位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宁夏大学已成为博士授权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已进入博士授权建设单位,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已获国家批准。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思路进一步清晰。3所本科院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所高校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3所高职院校进入“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行列。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争取到的国家项目增多,学生在全国比赛中的奖项增多、位次前移;高职生就业形势看好。
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高等学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途径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积极健康向上,追求进步,刻苦学习。
五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逐步显现。全区高等学校建成了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形成了一批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高校派出的科技特派员比例逐年增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逐年增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与职业》: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我们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郭虎: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化措施,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扎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自治区在大力实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基础上,启动自治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将质量工程范围扩大到整个高等教育,项目数量也扩大到了13个。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开展了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和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专业方面,实施了自治区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自治区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自治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等;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启动了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施了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实施了自治区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竞赛活动;在提升教育教学条件方面,启动了自治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立了全区化学化工类大学生技能培训基地,全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等。
目前全区高等学校已形成有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0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的教师骨干队伍。建立了以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定期举办全区高校校长论坛,每年支持高等学校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宁讲学,每年支持20名高校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访学。形成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3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自治区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和35个自治区本科特色专业的课程专业建设体系,建成了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7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0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00多项,每年支持高校开展面向全区大学生的竞赛活动20项。全区高校教师重教学、学生重学习的浓厚氛围业已形成。
二是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自治区每年设立高校科研项目100项,资助经费300万元。引导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支持广大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11年全区高校共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57项,获得资金支持1.0108亿元。同时还加强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其中宁夏医科大学“回族医药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
三是加快研究生教育,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近几年,宁夏开展了全区高校学科和学位点中长期规划、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规划工作,编制完成了《自治区高等学校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实施了宁夏医科大学博士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完善了政策保障措施,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特别加强了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一级博士点建设工作,宁夏医科大博士授予单位建设取得了预期效果。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从研究生培养模式、优质课程、学术论坛、科研活动、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四是加强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办学实力。支持宁夏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结成实质流合作关系,与日本岛根大学、阿联酋迪拜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挪威红十字会北欧世界联合学院、新西兰梅西大学等结为重点合作伙伴,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支持宁夏医科大学与美国北卡罗琳纳中央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岛根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2011年9月,还成功举办了中阿大学校长论坛,来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伊拉克等11个阿盟国家以及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23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国内28所大学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阿高校间共签署了44份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教育部“西部项目”及各类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每年派出高等学校留学人员50余名,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宁留学,2011年全区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近500人。
五是推进了宁夏大学“211”建设工作。省部共建的宁夏大学自入选国家“211工程”近4年来,7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和1个“211工程”培育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教学科研队伍中新增博士174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6人、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个,52个本科专业进入“一本”招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等42项;围绕自治区“五优一新”产业,与区内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设了合作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教育与职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我们还面临哪些难题?发展思路是什么?
郭虎:一是高等教育的质量还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二是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弱。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还很薄弱。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不高。自治区一些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区内高等学校承担和参与的还不多,还需依赖区外高校的科技力量。四是重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意识、内涵发展的意识、国际视野还不够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树立。
宁夏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问题。即要加快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是总的要求,发展方式应该是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水平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提升一所“211”综合大学的发展实力,增强两所基础院校的发展能力,提高三所本科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打造一个区域民族教育中心,实现八所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教育与职业》:“十二五”期间,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将推出哪些新举措?
郭虎:为了把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落在实处,我们印发了《“十二五”全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宁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2020年接近全国水平的任务;“十二五”期间完成宁夏大学“211工程”建设、宁夏医科大学博士授予单位建设,为宁夏支柱产业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在宁夏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已有以下思路:
一是实施体系构建战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高职高专学生升本科试点工作,大胆探索高职招生制度改革,支持全区八所职业学院凝练特色,做强做大。围绕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骨干产业科学设置学科和专业,以高等教育的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二是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支持宁夏大学“211工程”建设,形成一批一流学科和专业、造就一批知名的学术大师队伍,努力提高水平。统筹整合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资源,把宁夏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全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统筹整合宁夏中小学师资培养资源,支持宁夏师范学院建设成为宁夏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把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理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建成宁夏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矿业等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北方民族大学建成西北、北方民族教育基地。
三是实施质量提高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扎实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250门,重点建设30个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40个高职骨干示范专业、40个自治区教学团队,建成30个自治区试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立项自治区教学改革项目200项。支持100名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表彰50名自治区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支持学校聘请500名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宁讲学,支持100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支持学校聘请200名企事业知名专家和管理人才到高校兼课。开展教学成果评估,培育评估优秀教学成果100项,每年立项100个科研项目,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加强办学体制、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学生跨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学分互认的教学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校外学习与学校学习互相沟通的体制,允许学习者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有利于质量提高的体系和机制。
四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大师级、国家级学科带头人,鼓励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到高校讲学。加大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支持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教育。健全、完善国内外访问学者和研究学者制度。通过多种形式,面向各个行业,建立高校吸引多样化人才的机制。到“十二五”末,普通高校专任教师70%达到研究生学历。高等职业院校40%的青年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兼职教师本科院校达到 20%以上,高职达到30%以上。研究型专家、学者型的教师应占到40%以上,培养适用型人才的高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要占到专任教师的50%以上。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浙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23-04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种类、规格和适应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当前,浙江正处于积极面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这些新的经济社会变革又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我省高等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通过结构上的优化来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分类建设,科学定位,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
2010年,浙江共有普通高校80所(含筹建高职院校1所),其中大学建制的高校12所、普通本科学院21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2010年浙江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在充分肯定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教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高校发展存在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茫、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现象,无法集中优势力量办出特色,无法通过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产业集聚区。据此,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将进一步明确化。针对浙江省高校定位趋同的现实,为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浙江省应加快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引导高校科学定位,鼓励高校个性化发展,改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不断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
1.构建高校分类体系。当前,浙江省应尽快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政府或权威机构的分类与认定工作,帮助高校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以制度和法规的形式确定这种办学定位以及相应的教育职能,使所有高校能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按照特定的类别与层次去发展,从而在制度上避免高校盲目攀比办学层次、一味追求学校升格等弊端。
2.分类制定管理政策与措施。在完成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高校的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地说,应该分别制定适用于浙江省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的管理政策,对不同的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评价确定教育经费拨款政策,充分利用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对高校的宏观指导作用。
3.指导高校正确定位、各司其职。浙江省各次产业发展都亟待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趋同化的人才结构是无法满足产业调整需求的。因此,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着眼浙江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以教育部提出的高等教育类别结构调整的“三个三”原则为指导,即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院校要合乎比例地并存,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通职业技术性大学要合乎比例地并存,面向全国服务的、面向大区域服务的和面向当地服务的三个服务面不同的大学要合乎比例地并存,实现宏观上的高校定位管理,指导各高校正确定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力避同质化办学、大而全办学、随意性办学,努力加大对不同级别层次上、不同领域范围内高水平高校的扶持与投入力度。对于浙江省80所高校来说,需要对自身的办学定位进行深入审慎的理性分析,需要弄清楚“我是谁”——真正找准自身的位置,“我需要干什么”——正确理解把握自身要求,“我能干好什么”——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优势特色,坚持走质量兴学、特色发展之路,促进浙江省高校类型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浙江省各次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通才和专才。
4.有效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打造浙江高等教育新构架。浙江省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具体地分析不同类型高校对资源的需求情况,根据各类高校的办学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资源分配方案,对那些有创新价值、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办学资源需求,政府应优先予以满足。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浙江省应继续加大对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扶持力度,实现新一轮省部共建计划,使之成为高精尖人才培养基地、大学师资的供给源以及高新技术的创新源。与此同时,改变浙江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各个层次和类型上,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高校跻身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
二、梯度合理,职责明晰,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主要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2010年,浙江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3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20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8所。2010年浙江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8.4∶7.3,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5.14%、55.98%、38.8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① 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结构,即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基于此,我们认为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仍较薄弱,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总量仍然偏小。据2011年学者李立国等在《省域视野下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研究》一文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五个省份的研究生教育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省域的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匹配度呈现了很大的反差 [1]。2010年,浙江在学研究生数为47 991万,占总在校生数93.29万(指研究生、本专科生之和)的5.14%,低于同期全国的比例6.45%。2010年浙江GDP占全国的9.9%,但浙江在学研究生仅占全国的3.12%,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也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强省建设进程的积极推进。二是本科教育所占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研究生教育和专科生教育的比重之和。本科规模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规模增长过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向下挤占了专科教育资源(主要是生源),而且还带来了质量、就业、稳定、管理等方面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三是专科教育的位置一直没有摆正,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
鉴于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参照国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趋势,浙江省应当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梯度合理的高教体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专科教育,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逐步使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从2010年的1∶11∶8达到或接近世界公认的合理比例1∶10∶15。
1.纵深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层次结构的重心。研究生教育是目前浙江高等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焦点所在。研究生教育立于高等教育的“塔尖”,其发展速度、规模必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随着浙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高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战略作用。浙江省应积极整合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和协作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浙江省高校应主动创造条件,努力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积极增加博士点,合理增长硕士点,科学、有序地拓宽学位授权范围。此外,浙江省还应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抓住机遇,积极增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合理布局专业学位类型,努力拓宽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2.适当压缩本科生规模,稳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一方面,浙江省应当在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严格控制专科院校升格,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本科生教育升格,扩大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浙江省应当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更新本科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本科毕业生个体知识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应变能力。
3.积极发展专科教育。要顺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基于专科教育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岗位性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它是支撑企业转型的人才基础。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要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良性互动。
三、培强扶弱,均衡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是指高等教育资源(主要是高校)的数量、类型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从浙江省高校的区域分布情况看,“全省80所普通高校中,杭州36所,占45%;宁波12所,占15%;温州6所,占7.5%。上述三地由于经济发达,高等教育也相当发达,共有54所高校,占全省的67.5%,特别是省会杭州,几乎集中了全省一半的高校,而其他8个地级市一共才只有26所高校。”[2] 嘉兴、湖州、台州、绍兴等经济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数量明显不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数量更少。浙江省高校这种非均衡集中布局状况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而非中心城市高教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又明显不足。当前,浙江省的一些中小城市和地区中等教育发展快、教育质量高,其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每年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只得去大城市上学,毕业后返回本地的人又相对较少,造成本地人才过分外流(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因难以支付去外地上学的较高学费和生活费而被迫失学),对本地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一些地方由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缺乏,难以就地培养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人才,使得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变慢,竞争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浙江省高校区域间分布失衡的状况,浙江省应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做好对省会中心城市高校“培强”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的“扶弱”工作,通过培强扶弱实现均衡发展,以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
1.继续加强省会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做强省域中心城市。根据浙江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架构以及浙江人才规划提出的在环杭州地区加快形成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临港重化产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密集区的目标,浙江省应以浙江大学为龙头,加大几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力度,强化杭州、宁波、温州高教中心功能,充分利用杭、宁、温作为全省智力中心的地位发挥向全省的辐射作用[3],巩固发展设区市中心城市“一本多专”或“一本一专”的高等教育格局。
2.积极扶持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建设和发展。为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浙江省在高校新建、规模扩张、学科布点、年度招生计划安排、经费支持、学位点评审、新增高校资源分配等方面,应向浙西、浙南等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实施倾斜。通过政策扶贫、师资扶贫和科技扶贫等手段,扶持这些地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从长期的发展规划看,浙江省每个地级市都应有一所综合型的本科院校。此外,衢州、丽水等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可依托省会中心城市高校,建立二级学院或远程教育机构,以此增加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统筹规划,下“一盘棋”,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校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的门类、数量和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学科专业布点更加全面,初步形成了与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具体地说,浙江省高校学科结构全面,覆盖11个大类,国家专业目录内一级学科设置比例高达97.2%;2010年全省高校共设置本科专业1 909个,高职高专专业1 612个,其中新兴、边缘和交叉专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显然的,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数量扩张过快,一些专业缺乏办学基础,专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基础学科专业布点少,长线专业数量居高不下,热门专业和通用性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急需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很不够,面向工业和服务业的专业面窄量少。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需要相比,浙江省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显滞后,专业布点不合理导致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鉴于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既存问题,为契合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浙江省应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既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既要考虑到高校的事业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完善,又要兼顾全省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的效益。通过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逐步优化全省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1.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浙教高教[2011]170号)的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学科支撑强、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特色鲜明的专业,在“十一五”重点专业建设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建设150个优势专业和300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并力争使其中一批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引导高校以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基础为依据,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的需求,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为指导,全面规划专业建设,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做好专业存量调整,科学设置新增专业,控制专业总量,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浙江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系统改造,积极增设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学科专业,大力建设一批与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3.面向就业市场变化,加大对传统长线专业的改造和调整力度,积极保护具有师资、设备等教学力量优势的专业,尤其是具有地方资源、支柱产业等经济力量优势的专业,如绍兴文理学院的轻化工程专业、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技术专业、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类专业、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建设借助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适应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4.健全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的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改变目前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趋同的现状。
五、形式多样,各安其所,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是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举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构成状态。中国《高等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目前,浙江高等教育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2010年,浙江已形成了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教育学院等九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以及75所普通高校成教学院在内的多形式、覆盖面广的成人高等教育格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5.1万人,在实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浙江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一方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而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例,2010年,浙江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5.1万人,比上年减少1.83万人,下降6.8%;毕业生11.7万人,比上年减少1.15万人。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2010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普通高校成教学院在校生数22.68万,占比90.4%,这表明普通高校成教学院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办学规模仍然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
基于上述问题,浙江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形式的优化:
1.不同高等教育形式应各安其位,共同构建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于浙江省来说,当前应适当控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与自学考试等,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构建形式多样、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形式结构。成人高等教育侧重于岗位培训,以业余学习与非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性、操作性,以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自学考试则不受国家计划限制,学习形式灵活且不受地域影响。通过浙江省各类高等教育形式的合理分工和有效配置,促进终身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2.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体系。首先,改变目前浙江成人高等教育以普通高校成教学院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特别是浙西、浙南地区,要以条件较好的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为基础,进行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办成、办好一批高质量的成人高校。其次,浙江省还应从现行成人教育主要举办函授教育形式的传统思想中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大学、网上大学、虚拟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远距离高等教育,向成人学习者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受教育机会,促进终身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3]。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乔立英,韦金伶.省域视野下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关键词:安徽省;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03-03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需要高等教育为之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资
源。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由于地缘优势的存在,高等教育可以为本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优先培养所需人才,即该区域内的企业可以比其他区域优先得到人才。高校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区域引进这类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有关政府和机构对高校进行必要的建设、管理、设备投资,高校就可以顺利地扩大招生规模和设置与社会生产相关的专业,与此同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才不足的情况,从而为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备力量。
2.高等教育科研成果拉动区域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进步,才能使区域经济产生更大的效益。高等教育的科研水平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也间接地对所在区域的经济产生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演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注重经济发展的转型,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作为一个区域内的知识发源地,能够推进并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分工体系。在信息时代的今
天,区域分工主要取决于人才和技术,高等教育及其带来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区域分工产生影响。首先,高等教育影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的积累规模和层次、技术的先进程度都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其次,高等教育影响不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新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在这些产业交替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区域经济支撑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1.区域经济水平决定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影响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高等教育属于地方管理,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必须负责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好,就越有能力支持当地高等教育;反之,区域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然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另外,区域经济状况决定居民的经济实力和投资结构,也决定着居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
2.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我国严峻的国情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社会的经济建设,并以此作为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高校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怎样发展,都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准和要求为中心,发展和创新管理方式要和区域的整体形势相适应。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发展的方向、重点、规模、层次结构、学科种类等,高等教育的发展设计只有以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标准,才能达到互利共存的目的。
3.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
景。区域经济水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再发展。调查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从1978年至2011年,安徽省GDP逐年增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安徽省GDP达15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在全国31个省份中,安徽省GDP增幅居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2位;人均GDP为25340元,比“十一五”末年增加4452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省从业人员达4120.9万人,比上年增加70.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5.3万人,第二产业增加22万人,第三产业增加33.6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0640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底达44.8%。全年进出口总额313.4亿美元,增长29.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3亿美元,增长32.2%,高于全国增幅22.5个百分点[1]。
(二)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998年至2011年,普通高校数量从34所增加到107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3.5万人增加到27.3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0.5万人提升到91.2万人,这三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居全国前列。省属普通高校占地面积达到4964.3万平方米,图书4613.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达36.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02.1亿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与1998年相比,高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总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资料等办学资源增长了5倍多。省属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1.16万人增加到4.64人,全省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7.95。高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更加适应安徽省经济发展需要,本科专业点数所占的比例达66.1%,高职高专现设专业覆盖国民经济的类,电子、制造、材料、环保、旅游等与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类专业点比例达70%[2],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服务能力也逐步提升。
三、安徽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201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3%,而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十一五”时期安徽高等教育制订了“双百工程”的战略计划,如今“双百工程”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大省,一百所高校、一百万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仍然偏小,还远远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
(二)高等教育地区分布、科类结构制约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首先,安徽省高校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非均衡集中布局的状态。高校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和芜湖三市,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主要是师范院校或由师专升格为“学院”的高校,亳州、宣城两地尚无本科高校。这种不均衡的高等教育地区分布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不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并加大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地方产业为支撑、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求相悖。
其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近十年来,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由121种241个专业点增加到195种1014个专业点,高职高专专业由212种404个专业点增加到342种2274个专业点[3],专业布点数虽有较大发展,但专业点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文学和管理学四大类。理工科和各类应用型学科专业仍然偏少,学科设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总的来说,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安徽省经济社会结构的符合度不是很高,还不适应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服务能力不强
安徽高校科研成果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十年来,安徽省高校科研成果与科研经费在数量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每年科研项目超过3000项,但是多数都没有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很多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没有产生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据近期不完全统计,全省企业从安徽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或联合开发的科技成果仅占18%[4],这与高校日益完善的科研队伍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极不相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
(四)高等教育投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等构成。目前安徽省高等教育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政府来提供,社会投资相对较少,其他辅助渠道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安徽属欠发达省份,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能力相当有限,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甚大。近五年安徽省高校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一直处于全国倒数前三位,2007年排在全国各省市的倒数第一。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基建投资需要导致各高校债务负担沉重(债务累计超过80亿元),加之安徽学生学费收费标准过低,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全面进步。
四、安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高等教育要根据现有经济水平,适度超前发展
安徽现已有普通高校107所,但校均规模为8000人左右,达不到应有的规模效益。因此,应着力提高规模过小高校的规模水平,达到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现有高教资源存量的效率。要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并着力加以巩固、充实、完善、提高,每个市应至少拥有1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力争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全国前列[5]。
(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安徽经济发展需要
1.科类结构调整。要加强理工农科类本科院校的建设,除加强现有理工类本科高校建设外,应选择几所位于工业产业集中的城市、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好、理工科学科专业具有优势的地方学院,逐步改造成为理工类学院。除加强安徽农业大学建设外,在皖北地区选择一市的现有本科学院,改造转型为农科类学院。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在黄山市增加建设1所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安徽旅游产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
2.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是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要提高安徽省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紧贴安徽省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优化高校的专业结构。加快理工科学科建设与发展,增设工科本科专业,包括针对安徽省经济发展与新兴产业需要增设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之外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应巩固提高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加强经济、法学、管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对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重点高校的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基地。
3.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经济发展越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教育事业发展就越快,从而打破原有教育结构,形成教育区域结构的新布局。安徽省高校多数集中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无论是高教资源还是经济资源都过分集中在皖南经济带,这种布局不利于安徽省整个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优化安徽高校的布局结构,鼓励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开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本区域经济服务,同时间接地提高了就业率,缓冲了就业压力,促进安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目前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极其缺乏,应继续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实施“皖江学者”计划,并纳入安徽省人才强省发展规划[6]。从国内外引进招聘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发挥其高校创新团队的骨干作用,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学科研人才,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以保证创新团队稳定健康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2.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是安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科研服务社会、提高成果转化率、贡献率的载体。安徽“十二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依托合肥、芜湖等市已建或待建的自主创新平台,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及沿江城市带地区的高校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使创新平台成为高校教师科研实验基地、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培养有知识、善创新、能动手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创业人才。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要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鼓励和支持高校以科技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创办一些高科技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及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大推广转化力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当地高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实现技术发明的“订单式”生产,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安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全国总体态势一样,是在投入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教规模大幅扩张后,出现生均经费不足、生师比不合理、高校负债率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扭转这一状况,安徽必须切实加大对高校的财政保障力度,引导社会投入增长,化解高校债务负担。
1.加大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委在内的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渠道来源。安徽应统筹教育经费,逐步加大高等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结构,合理确定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
2.引导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坚持这一改革方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创新财政、税务、基金和奖励制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资高教和捐资助学;充分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提高教育融资能力,通过利用政府债券资金、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民间的外资贷款和赠款、置换老校区等措施,加快高校的基本建设;盘活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效缓解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数据.http:///xxgk/
XxgkWeb/index.aspx.
[2]凌宏彬,范伟军,梁祥君.强化服务职能助推安徽崛起
――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
告[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6).
[3]李和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
发展水平――安徽省普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R].2008.
[4]凌岚.浅析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安
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5).
[5]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键词 职业导向;高等教育;学科知识;学科范式;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21-06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指出,各级高等教育都具有职业性,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也都有职业领域的要求。依托这一理论与现实基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提出了“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理念。由于“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有其特定的指向,所以基于这一理念的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长期以来高举高职教育的旗帜,10年前升格为本科,现在又有了研究生教育,学校目前面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里如何做好职业方面的工作”的问题。为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提出,要对本校进行“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的定位。将“职业”作为导向的依据可以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和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两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方面,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ISCED 2011),高等教育既包括“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也包括“高等职业或专业教育(Advanced vocational 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其整个体系由5、6、7、8四级构成[1],见图1。在该体系中,5级是基于实用和特定职业的短线高等教育,相当于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6级(本科)、7级(硕士)和8级(博士)都包含有学术和职业两方面内容,并强调基于实践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为“职业”范畴的主要内涵(图1中的阴影部分系作者添加)。这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全部、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部分)留有很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标准来看,这三级学位都有职业领域的要求:学士学位――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学位――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学位类别分“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职业学位)”。专业学位不仅有学士、硕士,也有博士,都为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留有空间。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高等教育路径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级高等教育都贯穿了“职业导向”理念。所谓“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追求实用性,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以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体现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导向”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等教育对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的追求,实质上反映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的分野:研究型大学以追求学术性为主(学术导向),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大学以追求职业性为主(职业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国家重点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地方大学是应用型大学。这两类大学若要在高教系统中准确定位,研究型大学应以“学术至上的高等教育”为基本理念,以探讨学问为职责,以知识创新进而提升我国科技原创能力为使命;应用型大学应以“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以培育和扩展学生的才能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
二、“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从知识到工作的逻辑
由于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所以研究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其重要前提是确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
(一)逻辑起点: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
从逻辑起点来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专门知识,这是高等教育界的共识。由于高深专门知识既包括基础性高深专门知识,也包括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所以产生了学术导向和职业导向。学术导向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基础性高深专门知识,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
“虽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和客观性本身具有认识价值,但并不能否认高深学问还具有应用价值。布鲁贝克指出,高深学问为我们理解自然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解决现实中各种问题提供了可能。知识的应用价值要求学院和大学通过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甚至直接提供解决办法来为社会服务。”[2]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日益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由重点以学术为导向的理论训练,转向重点以职业为导向的能力训练。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再以培养学术精英为重点,而是以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
(二)逻辑路线:从知识到工作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成果,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行动导向特征,可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知识具有情境特征,必须在特定的情景下起作用。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是一种具有实践指向性且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工作知识①”,遵循从知识到工作、再到知识、再到工作的逻辑路线。“工作知识是指根据工作所需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进行组织的、介于经验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知识。”[3] 工作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知识,也包括程序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既包括“教人做事”的科学知识,也包括“教人做人”的人文知识。在通常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中,“学习者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直接学习按照工作过程逻辑编排和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即工作知识”[4]。但是,在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中,学习者“在学习了某一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之后,进入职业的工作领域,在工作过程中,被迫将已有的以学科逻辑为体系的知识进行改组并增删,最后获得符合工作过程逻辑的知识体系即工作知识”[5]。
把高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领域的工作世界,其中工作过程的逻辑是:知识是工作的基本运行材料和基础,工作通过知识活动来体现社会价值;脑力的思考将工作中蕴含的科学与学术内涵明确化――即“明智的实践包含着‘雏形的理论(Embryonic theory)’”[6],同时也将知识中涵盖的关于解决问题、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观念世界与职业兴趣融合起来,即“对道德生活和工作世界来说至关重要的‘理智的实践(Intelligent practice)’”[7]。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作为底蕴来解决问题是上述工作过程逻辑的关键,是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与一般意义职业教育在知识与技能层次上的分界。另外,专业性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来自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也来自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这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这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是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与一般意义职业教育在职业的广泛性、成熟性和先进性方面的分界。
(三)逻辑终点:专业性职业
从上述关于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学科知识由知识到工作的逻辑路线来看,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不同于针对一般职业或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也不是全部向社会职业靠拢的教育,而是“追求综合的实用性目标,强调培养受教育者个体的职业适应能力,使其有机会进入不同的领域工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的需求……为个体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作准备。”[8] 这要求职业导向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如下知识和技能特质的“知识型员工”:一是有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有宽广的知识面,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二是比从事一般职业(重复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的人受过更多的教育与训练,即需接受长期的专门化教育;三是用脑多于用手,能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四是具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五是有较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能较快认识事物的本质。
职业包括专业性的职业与事务性的职业,具有上述特质的“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就是专业性的职业。这意味着从事专业性职业的人在某一领域拥有较他人更多的知识,并符合专业伦理要求。职业导向高等教育(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所提供的学科知识不同于普通知识,其既是一种如美国教育家萧恩(Schon)所说的具有“行动中反思”本质的实践知识[9],也是一种如英国学者彼特(Peter)所说的基于研究而使其发展和更新要快于其他一般职业的知识[10],它的最后指向是专业性职业而不是普通的事务性职业。
三、“职业导向”的学科建设:由传统学术型学科向专业应用型学科的范式转换
“范式(Paradigm)” 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11] 简单地讲,范式指观察问题、研究问题时的视野、角度和参照框架。因此,可以借用“范式”来分析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由传统学术型向专业应用型进行范式转换的问题。
(一)对“专业应用型学科”的界定
“专业应用型学科”这一术语中的“专业”特指知识的专门领域。传统学术型学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应用型学科注重知识的应用。专业应用型学科以职业需求和社会分工为导向,比传统学术型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因而更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要。
这里的专业应用型学科,“更多的是指应用型学科方向,即各学科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术分支领域”[12]。如,理学门类中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方向(研究范围)既包括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向,也包括城市与社区规划、景观与旅游规划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方向。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而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应根据本校基础和条件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在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时无疑应侧重于专业应用型学科方向。
由于各级高等教育都贯穿了“职业导向”理念,所以必然催生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而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应用型学科。又由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成熟却不适于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因此,实现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向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转换,可先构筑专业应用型学科,再经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向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转换,最后构筑职业导向型学科。
(二)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比较
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的大系统,但概括起来,其范式主要涵盖过程、标准和结构三个维度。相应地,学科建设范式的含义是:在学科建设的一系列过程中,将其各标准要素融合到相应的结构要素中。
可以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在标准要素、过程要素与结构要素的区别中,对这两种学科建设范式进行比较,详见表1、表2、表3。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
(三)从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设想
从上述关于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和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在标准要素、过程要素与结构要素的比较中,可以归纳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特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研究对象: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方法:由经验上升为认识,认识通过归纳、抽象再上升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知识体系;通常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学科跨度大、方式复杂、界限不明晰;知识体系:关于实践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系统理论与实务,并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及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性;人才培养:主要为社会尤其是产业界专业性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科学研究:强调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与服务,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服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行业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
在专业应用型学科知识体系中,加进工作知识的描述和职业化的标准,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即可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从宏观上看,制定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至少要考虑如下三个因素。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任何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不仅需要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也需要大量掌握高新技术、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从高校系统来看,需要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科体系,以满足各类生源入学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具体到基于职业导向的高校学科建设上,要根据学校培养各类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对学科发展格局进行定位;要以专业应用型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方向,以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养成为目标,并应涉及职业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从人才标准来看,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要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要有利于培养具有可靠职业技能、可信职业信用和国际化职业特色的人才。
二是工作过程的逻辑。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和工业教育领域,知识体系用于描述某个专业领域学习者或某个行业领域从业者所应具备的系统化的知识内涵与能力素质。这一描述非常适用于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体系。跨学科的综合性及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性,可以解决“系统化”问题。科学与人文结合,可以解决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对于制定职业导向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师,既要熟悉相关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也要熟悉这一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及其性质。完备的职业导向学科知识体系,应以行业协会为主导,需要行业企业专家、高校相关学科专家反复研讨以及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才能建立起来,而且每隔几年要更新一次。
三是知识要处在应用前沿。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导向高等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高端性,要有科研和学术的支撑,并要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理顺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学校不仅要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知识体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在提供什么与需要什么之间确定最佳契合点,而且还要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企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在学科知识体系中不断渗入“明日的技术”。要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为未来服务。正如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指出,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来未想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ducation,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SCED-2011[EB/OL].47.(2011-09-05)[2013-10-05].http:///Education/Documents/isced-2011-en.pdf.
[2]刘志文.知识的价值与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书报告[J].现代大学教育,2004(4):21-23.
[3][4][5]和震.构建以工作知识为起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7(2):5-6.
[6][7]陈解放.知识观转型与职业教育理想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3(4):5-8.
[8]吴言.从“职业导向”走向“工作世界导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8(31):1.
[9]Argyris Chris.Theory in Practice: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etiv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4:16.
[10]Peter Jarvis.Professional Education[M].London:Croom Helm Ltd,1984:70.
[11]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Second Edition, Enlarg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12]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2.
On the Logicality of Discipline Knowledge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Paradigm
――Analysi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Profess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Tao, ZENG Ling-qi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关键词:学科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2-0099-06
收稿日期:2015-12-08
作者简介:李均(1968-),男,江苏武进人,教育学博士,深圳大学高教所所长,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历史研究;李鸿,深圳大学高教所硕士研究生。
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学科点授权审核和按“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以下统称“一级学科改革”),其初衷是打破原有“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展研究生专业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认为,这项改革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矫枉过正、急于求成、一刀切等严重弊病。就高等教育学科而言,从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入学科专业目录后,一直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在学科点授权审核、学科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保持相对独立。近十年多来,随着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改革的逐步推进,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被严重动摇,特别是大批高教研究机构的更名或撤并,已让高等教育学科及其研究人员感受到唇亡齿寒的危机。
本文拟结合国内部分高教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学科点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考察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以期待更多的高等教育学同行关注这一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学科自觉,共同捍卫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维护高等教育学科的生存和发展。
一、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对高等
教育学科的冲击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以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为正式建立的标志,迄今刚刚度过而立之年。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不同的是,“高等教育学属于外生学科,其诞生不是教育学科自然生长和分化的结果,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1]。这一点从学科建制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高等教育学存在于高教所之中,而教育学及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存在于教育系或由教育系升格而成的教育学院之中。从70年代末开始,大批高教研究室、高教研究所(以下统称高教所)在各院校陆续建立,到90年代末达到1000多所。建立高教所的初衷主要是为本校高教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与教育学科的发展关系不大。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高教研究发展的需要,一些力量较强的高教所开始创建高等教育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到90年代末全国已有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20多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绝大多数高等教育学学科点与教育学科也基本没有关系,是各校高教所独立申报和建设的。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学位和学科管理部门开始推行“一级学科改革”。从学科点授权审核来看,这项改革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这个阶段是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双轨运行”,原有二级学科点可以联合起来申报一级学科点,获批后的一级学科点可以自行增设二级学科点。同时,国家仍允许高校申报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二阶段是2010年后,所有学科点均按一级学科申报,二级学科点改由一级学科点自行设置。
应该承认,这项改革使得高等教育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有一定增加,一些原来没有高等教育学学科点的院校借助教育学一级学科平台,增设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点。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高等教育学博士点都是搭着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便车”上来的,这些国内教育科学研究重镇增设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对于提高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但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这项改革的弊远远大于利,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对高等教育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以下分别论之。
(一)高等教育学科相对独立地位的动摇
学科地位是一个学科存在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一个新学科是否成立,最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学科是否具备了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地位。教育学等很多人文社会学科都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取得独立地位后才被认可为“学科”。高等教育学同样如此,只有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才可以迈入“学科”行列。
考察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史不难发现,在高等教育学正式建立之前,高等教育研究就已经存在,而且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不从属于教育学。教育学虽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或“儿童教育学”,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大学及各种高等教育问题。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在历史上两个学科(领域)各自存在互不相干的“道统”(或“研究传统”),长期各自为阵。十七、十八世纪,由于师资培训的需要,专门研究儿童教育的学者率先创建了学科,且一开始就以“教育学”自居,在学科地位上占得先机。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学者在建立高等教育学的时候,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分支学科。但潘懋元等中国第一代高教研究学者创建高等教育学科的实质是创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科,而不仅仅是增加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在他们的努力下,高等教育学在学科建制和人才培养活动中取得了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即高等教育学有独立于教育学之外的专门机构(高教所)、专门学术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各级各类高教学会)、专门刊物(最多时多达数百种);高等教育学独立申报学科点,独立地培养学科人才和进行学科建设。简言之,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高等教育学科建立以来30年的历程看,高等教育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不从属于教育学。
但是,近年来推行的“一级学科改革”对高等教育学的相对独立地位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一改革强化了一级学科的整合作用,淡化或弱化了二级学科的存在。由于高等教育学不是一级学科,自然受到连累,不得不像其他二级学科一样从属于作为一级学科的教育学。据我们了解,为了突出一级学科的整合作用,淡化或取消二级学科,一些院校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点已经从原来的“学科”降为“方向”。
在图1中,一级学科之下取消了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的设置,将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合并,组成多个学科方向。此图最能形象地看出“一级学科改革”后,包括高等教育学在内的二级学科地位的变化。当然,很多院校二级学科名称上还是“学科”,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学科属性,名为“学科”,实为“方向”。“学科”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相对清晰的边界及相对独立的建制,尽管当代人文社会学科逐步走向开放,但学科仍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结构性,而“方向”是学科研究过程中的“衍生体”,没有独立和稳定的建制,可以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被更换或取消。当年,潘懋元先生等第一代高教研究学者创建高等教育学,为高等教育研究争取到“合法”地位。也正因为有了学科的庇护,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获得30多年的繁荣发展。而现在高等教育学若从学科沦为方向,也就意味着它在失去相对独立地位的同时,也失去了“合法性”,这对高等教育学科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客观地说,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教育史等)主要研究的对象偏重于基础教育,他们降为教育学的一个方向,应该问题不大,但高等教育学毕竟在研究对象上与教育学不同,两者之间是平行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本来是“兄弟关系”,但现在硬要变成“父子关系”,于情于理,哪点说得过去?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制的异化
历史发展表明,“19世纪现代学科的涌现, 全赖17和18世纪新建制和新践行的发展。”[2]根据的研究,一门学科的学科建制一般包括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学系、学会、专门的出版机构和图书资料中心[3]。1978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建过程,不仅是学科体系的构建过程,也是学科建制的形成过程。即高等教育学不仅是形成一类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还必须建立包括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专门出版机构及专业刊物等社会建制在内的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经过几代高教研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高等教育学这个庞大的学术共同体建立起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专业刊物、专业成果等数量都在90年代跃居世界第一,中国被国外学者誉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
令人遗憾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这个看似繁荣而庞大的学术共同体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是一些高教研究的专业刊物改为研究“大教育”(实际以研究基础教育为主)的刊物,如《上海高教研究》改为《教育发展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改为《辽宁教育研究》,还有大批高教研究的内部刊物因为经费原因被停办。这些刊物的变化与“一级学科改革”的关系不大。
“一级学科改革”对高等教育学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高教研究机构的“异化”。所谓“异化”,就是高教研究机构本身没有消失,而是在机构名称、工作职能、研究方向及行政隶属关系等方面发现了变化,导致高教研究机构的独立性、专门性受到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学科属性被严重削弱。
考察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大批高教研究机构的异化是一个值得严重关切的现象。为了解全国的情况,我们选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2006年版)》中88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科点所依托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样本,考察和分析这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背景下发生的变化。这88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从历史来看,除了厦门大学等少数大学的高教研究机构建于70年代末外,多数高教研究机构建于80年代,都具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年龄基本一致。截止2015年5月,这88个高教研究机构所在院校已建成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62个,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我们发现,近十多年来在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这88个高教研究机构中的相当一部分发现了变化,大体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类:所改院,即高教所升格为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等。属于此种类型有20个,多数是高等教育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教所。如厦门大学高教所改为教育研究院(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和湖南大学高教所先后于2000年、2006年改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高教所改为教育学院(2000年)。此外,还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除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是改为“高等教育研究院”外,其他所改院后,均在名称上减去“高等”两字。所改院后,尽管仍然把高等教育研究作为重点,但由于增设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教育史等其他学科点,研究领域已经从高等教育拓展到“大教育”。研究领域扩大了,学科点数量增加了,而研究人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研究条件也没有显著改善,实际稀释了原有高教研究的力量,削弱了高等教育学科实力,一些高等教育学科点已经出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
第二种:所并院或办,即高教所并入教育学院或师范学院或其他学院或其他职能部门。属于此种类型的有33个,多出现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最常见的是高教所并入教育学院或是师范学院,如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大学的高教所。其次是高教所并入学校的职能部门,如山东师范大学将高教所并入发展规划处、山西大学的高教所与发展规划处联署办公、河南大学高教所并入教务处等;再次是将高教所并入非教育类学院,如河海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等校的高教所并入管理学院,汕头大学高教所并入法学院。很显然,所并院或办使高教研究机构失去了独立的建制:一些并入教育学院的高等教育学科并没有受到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关照”,反而被进一步边缘化;一些并入行政管理部门的高教所,研究职能逐步丧失,沦为学校的规划和写作班子;而一些并入其他学院的高教所更处于有组织但无依靠的尴尬境地。
第三类:保持原高教所不变。其余30多所基本上属于此种类型。
上述高教研究机构的变化,与“一级学科改革”有密切关系。第一类情况“所改院”的最直接动因就是为了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点。第二种情况也与“一级学科改革”有关,有的是为了建设一级学科而合并高教所,有的是因为申报一级学科点无望而被并入无关部门。第三种情况的部分高教所也受到“一级学科改革”的影响。表面上看,这类院校的高教所维持了现状,但很多也因为“一级学科改革”而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或准备申请一级学科的院校,出于建设一级学科的考虑,高教所随时面临被并入某某学院的可能,而没有能力申报一级学科的高教所也可能因此受到学校的“嫌弃”。
以高教所为主要形式的高教研究机构是高等教育学科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科独立性的核心标志。实践证明,高教所是高等教育学最适宜的家园,高等教育学只有在高教所才可以得到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正所谓“不失其所者久”(老子语)。而离开了高教所这个家园,高等教育学就很可能因水土不服而遭遇困境,并可能失去自身的特色。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对高教研究机构产生了直接和正面的冲击,特别是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高教所被改制为教育学院,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负面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而大批被并入其他学院的高教所,丧失了独立的学科建制,甚至名存实亡,让本就不稳固的学科地位雪上加霜。
(三)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特色的丧失
从1981年厦门大学招收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后,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持续发展。据统计,现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超过20个,硕士点超过100个,在校生数千人。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和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运行的,并且已经探索了一整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模式,如重视生源结构的多学科性、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学位论文选题的现实针对性等。实践证明,30多年来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可行的、成绩是显著的,各学科点培养的大批研究生已日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未来的主力军和希望所在”(汪永铨语)。但随着建设“一级学科改革”的推行,高等教育学沦为教育学的一个方向,不仅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下降,而且培养特色也面临丧失的危险。
一是招生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招生不仅选拔人才,也是培养人才的环节,即通过招生环节选拔到具有一定专业追求和学科基础的人才,并且让考生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进一步熟悉学科的情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科意识。在“一级学科改革”前,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学科点是独立自主命题,并独立自主进行初试和复试,以选拔适合高等教育学科需要的研究人才。“一级学科改革”后,高等教育学科的招生自逐步丧失。从2007年开始推行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全国统考,使“考试大纲”成为招生的指挥棒,考生复习、备考完全跟着所谓的“考试大纲”走,以至于一些对高等教育学毫无基础和兴趣的考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近年来,随着大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点的建成,高等教育学在复试环节的自也被剥夺。这样整个招生环节都按一级学科进行,高等教育学的导师根本无从了解考生报考动机和专业基础等情况,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
二是课程设置。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早在80年代初期,厦门大学高教所就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此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各学科点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课程体系,形成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学等几门主要的学位课程和大批必修选修课程,编写了大批专业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但一些院校建成教育学一级学科后,就急于进行课程整合,通过开设所谓一级学科共同的“平台课程”或“专业学位课程”来代替高等教育学原有的学位课程。以中部某大学2013年修订的《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该方案设置的专业必修学位课多达7门,都是普通教育学类的课程,而高等教育学类的课程则变成限选课或任选课,课程门数和学分数均被严重压缩。表面上看,平台课程的开设拓宽了研究生的学科理论基础,但这项改革以压缩或取消原有的专业课程为代价,导致二级学科特色的丧失和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如前文所述,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情况各异。除高等教育学外,其他多数二级学科的主要对象是基础教育,因此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尚可理解,而高等教育学不同于其他二级学科,也被硬性纳入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培养体系中就值得商榷了。
总而言之,国家推行“一级学科改革”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可一刀切。在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的时代,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学科制宜,否则会使改革走偏方向,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认为,近年来一些院校的高等教育学科陆续出现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除了自身学科建设不力等因素外,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改革难脱其咎。
二、高等教育学科的出路
在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未来的发展面临上中下三种策略的选择:上策是利用“一级学科改革”,争取自己建成一级学科;中策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框架下,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下策是维持现状,逐渐被教育学兼并、同化,彻底失去学科的独立性。
先说上策。近年来高教研究界陆续有学者发出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呼声。2010年,张应强教授撰文指出:“当今的高等教育学已经突破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将高等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科知识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需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4]。2011年,本文第一作者撰文提出: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是两个不同学科。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不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也有差异,已具备一级学科的所有条件[5]。
如果按照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关于一级学科的标准,高等教育学确实已具备条件。现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经历多次发展危机后,学科的自信心已经严重不足。本文第一作者在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学年会上阐述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观点时,遭到众多同行的质疑。他们的理由是高等教育学不具备一级学科的条件。二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备受忽视,自身的学科体系构建和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缓慢,这一点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学者的信心。因此,高等教育学自身要加强建设,增强信心,加强对现实的服务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成为一级学科。从长远看,高等教育学成为一级学科,才可以化解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才可以保证高等教育学的“长治久安”,才可以推动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这是最理想的选择,也是高等教育学科要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
再说中策。建成一级学科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即使符合条件,也可能受制于其他因素。因此,在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框架下保持高等教育学相对独立性,亦不失为解决当下困境的务实选择。这实际上是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状态:名义上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在学科点授权审核、学科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保持相对独立。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国家“一级学科改革”的政策,特别是按一级学科进行学科点授权审核的政策不改变,高等教育学作为二级学科想保持相对独立就很困难。
“一级学科改革”本身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各个学科的情况复杂,在实践中不可一刀切。同时,学科的分化和整合都是学科发展的逻辑。只重视分化,不重视整合,会导致学科视野和学科发展路径的窄化;只注意整合,无视实际存在的分化,必然导致学科特色的丧失,也不利于各个具体学科研究的深化。现实中,如果不顾学科自身的规律和各学科的实际情况,用行政和政策的手段武断地引导高校各个学科都按一级学科来发展、来培养人才,势必导致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陷入“千校一面”的尴尬境地。
如果将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一级学科改革”的弊端,不再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学科都按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允许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相对独立)的存在方式,就会有利于学科,特别是一些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这样高等教育学科即便没有机会成为一级学科,也会有机会重新争取到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在一些大学恢复高教所等高教研究机构的独立建制。
最后说说下策,即在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被教育学收编,乃至同化,逐步丧失相对独立的地位、建制和特色。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坚信其后果是严重的:高等教育学将逐步失去存在的空间和意义,近30多年来中国几代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为创建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所做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对此已无需赘言。
30年来的历史证明: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不仅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且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持。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改革本身无可厚非,但若这项改革以消解和弱化高等教育学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在现在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学当化危机为动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为高教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力度,以“有为”争“有位”。可以肯定,一个强大而有为的高等教育学,即使不能成为一级学科,也可以为自己争取到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为未来屹立于学科之林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均,等.作为开放学科的高等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25.
[2] [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4
[3] .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4):5.
[4] 张应强,等.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定位[J].教育研究,2010(1):39.
[5] 李均.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3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创新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莫善球(1964―),男,汉族,广西省桂林人,大学本科,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正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特色,初步具备了整体开展课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在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发挥直接有效的服务作用,同时为广大求学者接受终身教育创造一个更加优化的教育环境,就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全新的组合与改革,以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全面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现就如何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在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规划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反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特色等。加强课程建设,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整体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专业特色和成人特色的创新型的课程体系,对进一步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成人学员自学的主体地位、满足成人学员求学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凸显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成人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的教育,不同于英才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它在保证基础理论含量够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选用适合各层次成人学员自学、难度适中,适当增加实际案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的安排以学分制及模块式形式,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通过一门专业课程或一组模块课程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得到更多知识的扩展。
(三)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课题,建立起既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又切合学校自身优势,同时又能满足广大求学者需求的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的起点。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应体现以成人学员需要为中心的“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当代社会生活和各层次成人学员的需要,以实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演练为本位、以智能开发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设置课程。课程建设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课程建设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要求为前提,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学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以及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在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员的素质基础和实践基础制定不同模式。
(二)系统性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时要结合培养目标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教学计划,设计相关的系列课程,并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相关课程的有机组合,从而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达到整体效果。
(三)现实与前瞻性原则。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型的教育,受教育者跨越原来的知识领域,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前沿性、先进性,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
(四)应用与理论性原则。课程设计应打破学科体系,整合课程门类,合并相关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根据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避免某些内容的重复;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时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以学为主”原则。课程建设要努力体现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变灌输式的“以教为主”教学模式为学导式的“以学为主”教学新模式,明确课程目标、考核标准以及具备的能力等。教师重在引导、鼓励学员自我制定学习进度、自我测试评价学习水平,推行个性化教学方式。
三、课程建设的程序与基本内容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建设的程序及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分析研究、确定课程目标、相对独立、审定实施以及评价完善等方面。
(一)开展调查研究。课程改革、课程开发首先要从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分析入手,对劳动力市场职业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
(二)制定课程目标。要打破原有学科的系统和完整,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知识的相关性、独立性设计课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课程组合模块,再将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目标必须符合专业目标,或者就专业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课程模块目标,每个课程模块目标又分解为若干个课程目标,形成一个适应社会某一类职业岗位群的总体目标体系。
(三)保持相对独立。课程建设在把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同时,应重视课程的相对独立性,选择应用性、技术性强或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某一种能力的培养而组合的一组模块式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满足社会上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四)组织审定实施。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依据是教学大纲。课程大纲应经过由产业界(或企业)相应的专家、学校的专家教授和教育管理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
(五)综合评价完善。制订一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及社会用人部门的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课程质量评价分析。评价的内容可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育技术、师资结构和水平及教学效果等。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循序渐进。
四、加强与课程建设相应的配套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基本文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师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因此,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同时,尚需加强与之相应的配套建设。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它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范围、深度及体系结构,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一般进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应注意根据课程学科或职业技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学大纲的建设。
(二)积极推进学导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变传统“以教为主”的灌输式为“以学为主”的学导式的教学新模式,以学促导,以导促学。
(三)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反映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因此,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评聘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并通过学员、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同时对任课教师实行评聘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在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应培养一批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致力于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五)加快教材建设和改革步伐。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需求、成人学习特点等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模式。努力探索教材编写的新途径,成熟一门,编写一门。同时,提倡在较成熟的课程中开发多媒体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便于学员自学。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教学模式的重要方面。要加大现代化教育的投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融声、像、动画为一体,创建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和保持成人学员的兴趣,发挥成人学员的自主性、灵活性,促进理解与记忆,使之学习快速、高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实验室、模拟室的建设,发挥它们在课程教学中认识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加大课程软件开发工作,使其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周春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 4期.
[2]贺建祥,胡明山.成人高等教育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7年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四化两型”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了解(截止至2012年)
全省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119所(不含国防科技大学、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校10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专科)院校74所。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6个,其中普通高校12所(不含国防科大),科研机构4 个。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89万人,比上年增加672人,增长3.68%。有在学研究生6.01万人,比上年增加3876人,增长6.89%。另有在职研究生招生3432人,在校16308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学758人。全省共招收普通、成人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1.79万人,其中普通本、专(高职)科招生31.02万人,比上年减少0.03万人,减少0.1%。其中地方普通本科招生14.47万人,比上年增加0.49万人,增长3.51%;高职专科共招生14.91万人,比上年减少0.54万人,减少3.47%,其中五年制转入0.72万人。全省普通、成人本专科在校生128.96万人,比上年增加3.19万人,增长2.54%,其中普通本专科(高职)在校生106.79万人,比上年增加2.06万人,增长1.97%,其中地方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0.5万人(本科53.93万人,专科46.56万),比上年增加2.02万人,增长2.06%。另外有自考助学班在校学生0.97万人;普通预科生注册人数为942人。全省普通高校有专任教师6.12万人,比上年增加1599人,增长2.68%;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3.28万人,占专任教师的53.68%,比上年提高2.19个百分点。全省普通高校共有占地面积10.56万亩;校舍建筑面积3167.4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87.58亿元,比上年增加6.89亿元,增长8.47%;纸质图书8950.58万册,比上年增加336万册,增长3.9%。
二、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过程来看,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还没有完全摆脱对国家政府的行政依附状态,高等院校的办学自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缺乏自我调整、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供给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高等教育与社会产业服务脱节,产学研一体化趋势尚不明显。
(1)本科教学竞争力欠缺,部分专业就业困难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一个学科的竞争力不强,优势不突出,学生就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很难获得企业、机关等用人单位的青睐。例如,在调研的高校中,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外贸、教师、翻译等行业。其中,外贸和翻译都需要一定的行业知识,需要精通某一行业或多个行业的专业术语而不光是英语一个专业的。再如,机械、电子等专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上岗。
(2)学术性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比例不平衡
我国目前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分为: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大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虽在理论能研究方面擅长,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大大制约了科技转换生产力的进程。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按照企业用人的需求调整教学重点,培养实战人才上还欠缺,重点学科建设的关注度不高,实用效率较低。在重点学科的科研创新项目,在政策、经费、配置上的支持力度仍不够。
(3)产学研结合程度不高,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性不强
虽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但大部分学生仍缺乏专业就业指导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陈旧、人才培养方案不够与时俱进,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改进。
(4)学校教育偏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只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交流,才能在人才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学校教育、企业用人和社会就业的多赢。从而节约教育资源,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从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加强学校教育创新、理论创新。让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以理想为动力,把改变当做一种乐于接受的过程,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为“四化两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三、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的目标与原则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改革,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共识。但是,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新模式,什么样的模式才最适合当今的发展潮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的目标与原则不仅要立足于当下,更要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放眼未来。
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着力构建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还未摆脱对国家政府的行政依附状态,高等院校的办学自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缺乏自我调整、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国高教的行政化严重制约了知识的创新。反观国外,美国教育改革后,很多把学校治理得很好的领导者并非是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中国高教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行政化体制”的固有模式,寻求我们真正需要的懂教育的政治家、企业家来治理学校,他们或许会比教授更出色。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讨论教育改革时有借鉴西方的划分方式,提出把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育型大学的设想,但是后来实行的教改却与此背道相驰。在高校合并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型大学被强行合并为研究型大学,这就产生出很多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正视这些问题,设立真正合理可行的目标与相应的原则。
其次,高等教育供给严重短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也应得到重视,高等教育新型模式的目标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浪费,实现供求方双赢,使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与生产紧密相连,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高等教育的科研经费是国家提升知识附加值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科研经费的分配却成为各种既得利益的较量场所,假如不积极解决科研经费分配制度的问题,那么国家的对科技的投入很大程度是一种浪费,更谈不上有任何知识创新。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集中在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这就要求高校主动走出去,与市场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避免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脱节,培养社会需要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建立高等教育新模式需要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以互赢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双赢新模式。
四、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对接“四化两型”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学校的步伐要紧跟时代,瞄准“市场”
市场是高等院校的实践平台,学校是市场的人才基地,两者相互依存。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目前市场上需要大量人才,但其获得人力资源的渠道主要来源于人才市场,学校也拥有这份资源,但是学校的这份资源却不能很好的利用。这样是对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适应“两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将这份人力资源利用起来,首先需要市场与学校的双向沟通,剪除人力资源市场环节,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企业与学校直接建立合作,由企业和用人单位出资,在学校中设立符合自己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实习模式,让学生在学校中可以直接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可以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直接提供给企业。
(2)校企要实现“无缝对接”
这种“无缝对接”可以为企业节省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源。“无缝对接”的形成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方面需要有长期的政策指导以及相关的教育投入,政府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才能有稳健发展的局面。此外,企业方面要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高等院校提供这样的实践平台,与自身相关的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高等院校方面要主动走出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课题在调研长沙某高校期间,该校每年分两期将物流管理专业老师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也能充分了解企业运作情况,为更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活动打下基础。再之,高校要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这样培养的才是直接对接的人力资源。从学生主体来说,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的意识,学生在校期间应参与社会实践,在校学生应有2/3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把握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四化”社会(新型工业会、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切勿好高骛远。
高等教育在与“四化两型”建设对接中,应适当借鉴欧美等国的教育发展经验,以便跟好推动“四化两型”建设开展。欧美等国在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十分先进,这在于这些国家拥有一支十分强大的创新队伍,他们的高等教育便是这支队伍的提供者。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创新,尤其是理念的创新(如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比尔·盖茨的微软)使他们一直在领跑世界。在我省进行“四化两型”建设时,我们不仅需要拥有各类实践性人才,还要有在各领域深入研究的知识型、研究型人才。在理念上领跑,在实践中创新,这样的“四化两型”建设才是能长久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明星 地方高职学院社会服务模式建构.高教论坛 2012年2月.
[2]韩永传 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煤炭高等教育1990年第一期.
[3] 尹中,张宏东,田石榴,齐大鹏,符海菁 上海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模式和途径研究.2011年第4期.
民办高校 调查研究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是民办教育的发源地,2500多年前孔子在这里创办私学并首次形成规模,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正式开端。在历史上,山东省所辖地区既是儒家文化的摇篮,又是早期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山东省的私立教育都比较发达,并在全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以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为契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民办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都迅速增大,民办教育的办学环境、内部管理、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一、山东省民办高校发展的历程
1984年山东省设置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随即出现了从事自学考试助学的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998年设置了学历文凭考试,1999年山东省出现了第一批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在随后的7年时间里山东省民办高校数量迅速增加到了24所。山东省民办本科院校是在2005年诞生的,2008年达到5所,2011年4月山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本科院校达到8所,位居全国第二。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下面是山东省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1999~2011年的发展情况一览表。
1999~2011年山东省民办高校发展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教育事业统计资料。)
2011年山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51所,其中民办普通本科高校8个,占全省的15.69%;全省高职高专院校75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18所,占全省的24.00%。从民办高校教育的机构数及在全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比例来看,山东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的办学类型
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者身份的调查研究,山东省民办高校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民办体制运行的公办院校
这类民办高校以公办中专为主,属于公立学校转制形成的民办高校,其中主要有潍坊科技学院和德州、淄博、枣庄的三所科技职业学院。这类院校的资产是在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原有的国有资产或政府划拨的国有资产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企业举办的民办高校
举办者有乡镇企业、私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一般不涉及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举办的高校属于公办高校,不列入民办高校的管辖。这类民办高校通常由企业投入初期建设资金和流动资产,在学校基本运营后独立滚动发展。山东省此类民办高校共有8所。
3.公民个人举办的民办高校
由公民个人独立或联合举办,或者以公民个人拥有的企业的名义举办。这类民办高校通常投入不大,早期以滚动积累为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利用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的借贷建设校舍,踏入新一轮的滚动式发展。山东省这类民办高校共有11所。
4.独立学院
由公办本科高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等联合举办。因参与举办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多为国有资产,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独立学院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目前无论是法律法规规定还是在人们的意识里都将其作为混合产权看待。
近年来,在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山东民办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并在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民办高校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广开学路,培养人才,促进山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民办高校的发展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
民办高校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促进了山东省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为培养适应山东省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2.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利于多样化办学体制的形成
民办高校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办学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国家举办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举办的新局面。
3.民办高校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
山东省已有8所民办普通高校以其优质的办学质量与鲜明的办学特色进入本科院校系列,由于民办高校具有较多的办学和灵活的办学体制,在办学模式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合作办学方面,以民办高校特有的体制和机制优势,给公办高校带来了挑战,促使公办高校转变办学理念。
4.民办高校的发展推动了深层次管理体制变革
民办教育机构运行方式、管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在整体上提升了高等院校自主办学的自觉性,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建设,优化管理,提高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山东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适龄人员减少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也存在着定位不当、评价不公、质量不高等方面的困境。
1.注重校企合作
民办高校的办学多以职业院校为主,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企业尽快成为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必定会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目前,山东省249户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中,已有92户企业与237所各类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的专业达到210个,合作办学面达到36%以上。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注重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民办高校在经政府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高校后,就可以从自己的办学条件出发,结合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设立专业。山东省民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为周边地区培养人才的原则,重点开设和建设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如山东协和学院,“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发展的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确立以工学为主,着重建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民办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如山东英才学院的学前教育、青岛滨海学院的会计电算化、山东万杰医学院的医学影像技术,都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形成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令牌。
3.注重教学改革
山东省部分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提出民办高校应该摒弃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探索一种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动手应用能力的养成。如山东协和学院探索“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职业证资格证书教育,将学历教育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社会评价,提升就业率,这是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注重内涵建设
民办高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应是提高自己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这就必须处理好民办高校同现代科学技术、同社会的关系,提高民办学校追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增强高等学校同社会的耦合度,做出民办高校的品牌,关键在于始终把办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充分保证学生学业有成,成为择业、就业、创业的成功者。
(1)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师队伍
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发展线,它决定着高等学校功能的大小和强弱。所谓高等学校同社会的耦合度,从根本上说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受教学工作的制约即(师资队伍状况)。因此,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进行结构变革,实现结构优化
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出发改变民办高校内部联系不密切,科技发展能力差的缺陷,进行组织机构改革;从与社会结合要求出发,在校内外建立社会化的组织结构;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改变僵化的管理体制,建立柔性结构。
(3)重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民办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制度建设包括领导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科学管理制度等方面,通过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和高效运作的运行机制实现民办高校的规范化管理。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所高校的文化建设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对于民办高校来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贾东荣.先秦两汉时期山东私学的地位与成因[J].东方论坛,2007,(5).
[2]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8~2011.
[3]贾东荣.公共财政与民办高等教育[M].
[4]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