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9-25 11:3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

第1篇

我校作为天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先进单位,不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通过由天津市科委资助的“天津市实验中学科学素质教育综合示范校建设”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建立健全科学素质教育机构,营造科学素质教育氛围

1.“文化”、“理念”引领,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生态环境。

“求真求实,思学思新”是实验中学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科学素质教育的生态环境。

2.构建教育管理体系,为科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成立科学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设立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例会制,建立科学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学校科技教育协会不断吸纳新的科技教育教师,几乎涵盖中学所有学科,形成科技教育骨干教师团队。

3.完善软、硬件建设,为科学素质教育搭建平台。

软件建设上,为提高我校科学素质教育教师队伍的素养及教学水平,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顾问制”等方式,先后邀请北京市天文馆,天津市气象局、地震局、环保局等部门的专家到我校做专题讲座,并聘请北京市天文馆景海荣副馆长、天津市科技馆李玉明馆长作为我校科学素质教育的“首席顾问”。同时,先后派56人次参加由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主持、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师训计划”,并选派教师赴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进行学访,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学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硬件建设上,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建设了“紫微垣天文研究室”、“生物创新实验室”等33间创新实验室,为科学素质教育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创建具有实验中学特色、高效的科学素质教育体系

1.多学科交叉渗透,构建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研发体系。

各学科教师深挖与科学素质教育有关的内容,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科学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中内含着科技创新教育的潜能,在活动中自然地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

3.科学素质教育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对科学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引导作用的课程的开发,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研发了一系列科学素质教育校本课程,自编科学素质教育教科书,如“创新思维”系列天文篇、生物篇、物理篇、IT篇等百余门校本课程。

4.科学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团队活动的整合。

①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主题化”。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展示师生取得的科技成果,我校每学年举办一届有鲜明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或“科技活动月”活动,依据学生特点和教育主题,分别开展了以“水”、“天象”、“建筑”、“桥”等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全员参与,感受到科技无处不在的魅力。

②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融合,实现科学素质教育无缝链接。为了调动家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我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指导家长共同学习,更新观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家长在网上获取有效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定期举办家庭科普知识讲座和擂台赛。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科学素质教育必要的延伸和补充。我校十分重视社会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校科学素质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构建“六维度”科学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提升科学素质教育的高效性

在确定科学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时,我们注意到了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学生的特点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广阔性和不确定性,经过反复实践最终确定采用评价指标从模糊到清晰的三级指标的方式,这样既保证了评价角度的全面与包容,又保证了第三级指标清晰可操作。评价的指导思想是确定性和发展性并重,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并重,评价表的作用是指导和激励并重。

第2篇

“应试教育”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单纯以提高学生升学率为目的的办学倾向。首先它是强化淘汰的不平等教育,只青睐少数尖子生,使相当一部分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成为被淘汰的对象,违背了教育方针。其次为了追求升学率,考试课程占用不考课程的时间,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学生的应考能力,忽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人才的发挥,容易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

“应试教育”的弊端显而易见,发展和强化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心想改革大事,眼看教育新事,手抓教学实事,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面对全体学生,狠抓“合格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认为,首先要肯定我国现行教育的主流就是素质教育,这从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及中小学课程设置上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应试教育”只是对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排斥“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弊端的概括。指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并不等于否定考试的作用;相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智力水平在考试这一教学检测过程中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此间的毕业合格率,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一、因材施教,分层达标

从小学到高中的各年级中,由于学生的基础、智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其学习成绩、知识水平的不同。对此,我们按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达标的原则进行“培优、补差、拔中”。第一层次,力争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国家规定的各门必修课,通过国家级水平结业考试,提高毕业生合格率,特别把“补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第二层次,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升学。我们不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教师成绩的依据,建立学生“起点档案”,主要看“提高率”。第三层次,积极开展各种学科活动,发展学生爱好与特长。

二、不办重点学校,鼓励竞争

实行画片招生、就近入学,使各学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促进各学校的公平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

三、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狠抓特色,着重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我们在保证基础教育阶段毕业生合格率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和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如适时开设微机、英文、打字、劳技、书法、绘画等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所长,为优秀人才的迅速成长创造条件。

四、坚持教学改革,狠抓“轻负担,重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1.大兴教研和改革之风

主要抓好常规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求上课精讲、布置作业精当,严禁随便加大课业量,保证教学效果。同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积极试行“愉快教育”

近年来,“愉快教育”在我国教育界也被广泛推广,它是一种“乐中育人、育人中有乐,美中育人、育人中有美,玩中育人、育人中有玩”的教学方法。

第3篇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要将乐理知识和歌唱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作品欣赏,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从欣赏者向鉴赏者地位的转变。那么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该如何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呢?

一、评一评这样的教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音乐欣赏的传统教学一般是初听、复听、再听的教学模式。遵循这样的模式,教师习惯性地用毫无美感的语言介绍作者、讲解作品,用枯燥的语言深刻地分析却又肢解着作品的乐律和内涵,以期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教学庸俗化、单一化,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例如,在学唱歌曲《草原赞歌》时,不妨在原来的教法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大胆评一评老师这样的教法。通过学生的评论,会发现他们想要了解的话题:生1:《草原赞歌》是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如果老师能为我们剪辑一些《草原英雄小姐妹》动画片的精彩片段,我们会更加喜欢这首歌。生2:这部作品反映了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如果老师能为我们呈现蒙古草原的美丽与富足,以及暴风雪时草原的变脸与无情,可以让我们更能体会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对家乡的热爱与面对暴风雪的勇气,还可以给画面配乐。生3:这部作品是蒙古歌曲,感觉距离我们的生活好遥远,如果老师能为我们介绍蒙古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音乐特色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民族韵味看!忽略了知识和学生主体情感的关系,就很难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让学生评一评这样的教法,不仅可以让音乐教学避免事与愿违,也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让学生不再觉得音乐欣赏是枯燥无味的。

二、评一评 这样的音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通过实际教学可以发现:学生爱听歌,却对教材中的歌曲不太感兴趣;学生爱音乐,但又未必喜欢上音乐课。其实,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对经典名曲的鉴赏能力不高。在欣赏教材中正统严肃的音乐时,教师不妨给学生评一评这样的音乐的权利,适当将音乐课变调,让学生也能欣赏到爱不释口的作品。例如,在经典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听过且喜欢的风格。生1:我喜欢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现场版,不仅在民歌里融入了一些流行元素,也把我们祖国的风采带向了世界。生2:我喜欢听席琳迪翁和宋祖英在2013年春晚合唱演绎的《茉莉花》,那熟悉的旋律让人感觉很新鲜。生3:我喜欢周彦宏唱的版本,唱出了我们江南女子的甜美。生4:我喜欢霍尊唱腔风格的《茉莉花》听!这才是学生的心声。如果把评一评 这样的音乐的权利交给学生,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喜好,以此打破一成不变的欣赏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更能增加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乐趣,领悟歌曲的魅力。

三、评一评这样的观点: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

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怪圈:很多音乐教师对教材中的首首经典之作都抱有着虔诚的态度,对音乐名家顶礼膜拜,并在这样的心态下也要求学生对这些作品持有敬仰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培养了一批思维上的懒汉,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新课改下,不妨把评一评这样的观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显学生的独特个性。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溯流探源中,在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化蝶部分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评一评作品中的创意,课堂氛围甚是活跃。生1: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要在化蝶的大团圆中结束?生2:是啊,我也喜欢这样的创意,这是否暗示着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认和赞同?生3:《梁祝》的结局是祝英台撞死在碑前,而尾声化蝶部分的音乐却只是对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这样的尾声会不会缺乏应有的荡气回肠的千古憾事之感,大大削减了艺术感染力呢瞧!在让学生评一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纷纷显现出来。这样的创意环节,不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局限性,突破了名人与权威的思想,更大大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了学生的独特个性。通过评一评,还让教师发现,原来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四、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堂普通的音乐课就会犹如灰姑娘找到水晶鞋般顿时得到升华,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熏陶。因此,音乐教师应不断努力,让音乐旋律伴想象共飞,让歌声携创造同行。

第4篇

内容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探索取得了可观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

>> 如何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浅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发展途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讨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提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7.19.

【21】魏法汇.《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35页。

【22】王遐见.叶昌友.《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4页。

【23】贺轶玲.李培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J].《学园》,2009年第6期,第90页。

此文为2012年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面上课题(11A143)、2011年广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2年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金琼,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纪德君,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第5篇

    创新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当代教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科研方法等知识的学习,用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观念替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堂课的好坏应该以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角度衡量。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教育的潮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分析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发问—解疑—又质疑—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习惯,必须充分利用班会、团活动,就班级、学校的重大事情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让学生分析、思考,或让他们讨论,或让他们书写心得。要充分利用现在大好的学习机会,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抓住课堂教学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而不是接受知识。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学生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信息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求学网的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而是要尽量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善问,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教育学生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培养、发现与鼓励学生创新,否则学生许多可喜的创新就会被扼杀、被埋没,学生也只会模仿而已。教学中要积极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别出心裁。多思多问将使学生走向创造性的道路,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因为只有多想,才能超越常规,不为前人的结论所局限;只有多问,才能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因此,一个经常动脑、勤于思考的人,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创造性的成果,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四、课堂活动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程构建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是一句真理。因此,要积极开设活动课,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从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试验和革新,不断产生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小发明。课后,把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到学科课程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

    五、抓好基础教育,多读书多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学生要有所创造,就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头脑,不管如何聪明,它只是一个加工厂,加工得有原料,如果不通过认真读书储备知识,只凭空思考而期望有所创造是不会有任何创新的。因此,勤思善想必须凭借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见解,是努力读书的结果。只有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升华素质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而冒险精神、探究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离开了冒险这种激情,创新便无从谈起,也就没有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而很少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的,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冒险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这方面的培养,可结合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及实践教学等开展。例如,在班级文艺晚会中,我硬性规定每个人都必须上场表演节目,结果人人都参与了,增强了冒险意识。这样,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提高了社会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这是素质教育升华的结果。

    七、正确运用激励,活跃创新思维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实践

在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也俞加激烈,而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无疑是国家之间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从这方面讲,谁赢得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占领了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主动地位。青少年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素质教育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必须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

1.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践方法

1.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

(1)一个课堂能不能吸引人,关键在于课程导入,老师需要的就是以一个新颖、富有启发性、不乏生动的导语来开启一门新课。以好戏开头,学生们的注意力一定能被吸引,并且能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开元盛世》这一课时,通过“开元盛世前唐朝的局势如何,到之后谁又通过什么措施建立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同时,如此繁荣的景象后面又隐藏了什么样的危机”,如此一前一后,设问加反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设法解疑,持续下去课堂就会始终保持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同学们也会在这种气氛中掌握了解知识、接受教育,并会慢慢地爱上学习。

(2)设置提问。 在讲课过程中设置提问,学生的吸引力会相对于一般的课堂更集中,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课堂知识,增长更多的见识。比如在讲授“美国内战”一课时:“美国当时已经通过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为何会在19世纪60年代爆发了一场空前的国内战争?这次战争给美国和美国人民带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一系列围绕美国内战的提问,让学生们主动了解美国内战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学生们在主动参与设置提问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开拓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更加全面,进一步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1.2应用多媒体软件,重现历史情景。

学生一般对动态存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将历史情景呈现给学生们,这种方式一定能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以及他们对历史的距离感,能够将自身融入到历史情景中去。所以,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能否恰当使用多媒体软件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好老师知道如何通过这种技术让学生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同时又起到组织教学的目的。

1.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没有笨学生,只有不进取的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熟练运用,久而久之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变得主动而高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让学生以一种当事人的态度看历史,将自身融入到历史情景中去,加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接着加以判断推理,找出最佳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聚合思维。

1.4组织讨论。

学生喜欢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始终止一节课堂,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组织同学思考讨论,比如提出一个讨论问题,中国为什么可以在20世纪收复香港呢,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他们,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推理得到他们自己的答案,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其思维的开拓性。

1.5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1)精练精讲。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通过精练的语言将教学内容的主旨传递给学生,精讲不是少讲,而是在讲课过程中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思维形式为重点。精练,讲究的是有重点,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来进行积极主动的训练,精选练习题,像布置历史作业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的训练,要让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其能力和思维训练的目的。

(2)深度挖掘教学材料。教材为教师组织历史课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它是教学的基本大纲,教师完备而充分地理解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将课堂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在素质教育流行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深度挖掘教学材料,充分备课,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课程结构,将学生们是课堂的主人这种意识贯穿到其脑海中,让他们参与其中,积极主动思考,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们意识到历史是门有趣的课程,从而主动地去接触、了解,最终爱上历史。

(3)进行差异教学。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一点,照顾到学生差异,对他们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作业布置都要进行适当的差异对待。在进行课前预习部分时,教师首先要根据他们各自的自身情况做好学情分析,要针对班级同学的自身情况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力开拓力的人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家才有继续发展的希望,社会才不会止步不前。因此,对于素质教育,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彻和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贺贞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之探索[J].商情,2012,(46)

第7篇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智力素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学生智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尤为重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然而,学会学习的条件是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提高学会学习需要的智力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针对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抽象的理性思维.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能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数学知识的运用,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合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和思考,通过多动手实践和多动脑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观察和质疑,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转变观念,树立数学素质观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的人才培养观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数学教师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提高,养成主动探究和学习的习惯,学会创造和创新,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转变自己的数学教学观念,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启发式的科学引导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迸发出创新的元素.

2.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助于课堂有效性的实现.创设问题情境打破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换为自主探究,促进了教学活动的知识和情感的融合.高中数学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多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材料,这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习题、例题、章前引言之类的生活素材,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处理之后向学生发问,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y=Asinφ图像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等引入此节内容,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促进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加强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数学在学生今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是学习任何知识的目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想数学知识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用途,教师就要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的应用性.首先,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是可行的,才是应该拿出来实践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有限的学校空间后也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在课堂中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仍然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应用性数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丹,崔旭. 深化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2).

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效果甚至教育本身,本文结合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和独立学院的特点,分析了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独特素质,并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大学教师素质的途径。 

成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功。而大学生要成功,大学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成功,大学生成功素质获取的主要途径乃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独立学院教育规律和模式与普通高校不同,所以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基于这种特点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对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会相应呈现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一、大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大学教师除了具备普遍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外;鉴于其独特性,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人文素质 

当下处于时代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良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大众乃至对大学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抛开无节制的贪婪、商业上的巧取豪夺,制假贩假售假、腐败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不说,作为任何社会堕落之最后防线的教育事业,其有的腐败程度、人文素质的低下也令人触目惊心。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薄弱、不够勤奋,家境较好,因此就会导致自我认识和控制力差,同时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不够。在社会这样激烈的影响下,就会对学生形成腐蚀作用,出现诸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学生主流价值观和自我实现意识的缺失。这种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影响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成人”和阻碍大学生 “五大体系”的全面发展和最终成功。 

从当下大学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仍然是实施大学人文教育的关键。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言行、人格、技能,甚至教师的礼仪和服饰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行为学中讲到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效率好的关键。 

(二)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国家教育大计的重要举措,是民族的希望。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是没有大的的成功的。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大学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 

对大学教师而言,创新是一种敬业的表现。创新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批判和怀疑精神,敢于设想和想象,敢于实践。在复杂的否定之否定中,建立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这过程中,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和时间的,对教师身心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当然,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本能地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强烈的教学互动下,学生的智力会得到经常性的开发,有利于学生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三)实践能力 

在教育目标上,独立学院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实践能力强是应用型人才的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偏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独立学院更强调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保障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教授方式上,强调产学研结合,不断挖掘教学空间,将课堂搬到现场,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前提是大学教师要有很强实践能力素质。在教学和科研上,大学教师要不断创新并将研究成果投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四)身心素质 

大部分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并呈现阶梯型层次,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大学教师身心素质的考验。只用健康的体魄,才能承受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所谓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认定。健全的心理素质诸如:耐心、信心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可能就需要耐心的讲解和多次重复的强调。 

健全的身心素质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不断锻炼和提升大学教师身心素质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五)发现素质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个性突出,潜质明显的特征;鉴于此,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就提出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同步推进。那么,对于大学教师而言就要求必须具备发现素质,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质,使得学生内在的隐性素质升华为显性素质。二是教师同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失败因子,指出和督促学生能够消除失败因子,不断进步并最终走向成功。 

往往不是学生缺乏意识或者创新思维,而是教师缺少发现。可见,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在学生的成功教育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成功的体现是培养成功人才,那么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发现素质乃是该教育理念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途径 

(一)国家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不断关注和重视独立学院的发展,并赋予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诸如规范制度、经济政策等来加强大学教师素质工程的建设。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保证。 

(二)大学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 

1善于思考,加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思考,总结自身的不足,寻找素质缺陷不断改进和提升。同时,要加强与人交流,同事相互思想碰撞,产生新的观点,有利于共同素质提升。 

2参加教学培训。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诸如先进教育理念的陶冶,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竞赛的参与等,都能够在不同方面改善和提升大学教师素质。 

3努力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投身实践,不断创新并检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教学得失,在自我高素质要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结语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但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关键还是加强大学教师素质的提升。努力培养大学教师的高素质,进而培养大批的成功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外科学;素质教育;医学生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正日新月异地发生质的变化。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医学人才要求的趋势,如何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关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多种表述形式,一般认为应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实践能力,健康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端庄的行为举止,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计划管理能力等[1]。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我们的医学教育,必须注重对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操作技能、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年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多个方面已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尤其在外科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在不少方面存在问题,现初步总结如下:

1 教学欠规范

目前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授课,在讲解方法、内容、系统性、时间要求上不统一,讲解重点不明确,且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较少,以致临床课很难讲好。

2 临床实践较少

现在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严重,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理论教学多,实践时间少,讲课时间多,自学时间少,以致医学生到临床实习和工作时,适应期较长,动手能力较差。

3 比较重视临床专门知识的教育,相对忽视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结果是培养出的医学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且缺乏与患者沟通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外科临床教学中总结的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3.1 切实明确培养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首先,教师必须有为国家和民族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用爱岗敬业、爱生乐教的无私奉献精神,影响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2]。

3.2 增加实践教学,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联系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难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医学生的教育,既可以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出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医学人才。重视外科操作课的教学质量,采取统一训练、分解教学的方法,使医学生逐一过关。同时,对医学生每次操作课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督促医学生学习和训练[3]。

3.3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如果只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医学生在课堂上只顾记笔记,没有思考的时间,学习被动。应对医学生采取自学辅导、病例讨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设置模拟病房等形式授课,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弥补操作课中教员数量少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可选择责任心强、领会快、操作熟练的医学生作为小教员,分到各小组,带动全体同学同步练习,既增强了医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又增加了医学生动手的机会。

3.4 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要使医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社会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顺乎自然的得到职业道德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习惯。其次,教育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注意塑造合格的外科医生形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同时,从着装到动作对医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精力充沛、紧张明快、有条不紊的作风。最后,注意培养医学生的爱伤观念,加强他们的沟通训练。外科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疼痛明显,依赖性强,需要临床人员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在教学中,经常讲一些实际病例,甚至是某些血的教训,教育医学生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之感到医生责任重大。同时,锻炼医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4]。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应素质教育的路子,继续为提高我国医学教育水平作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艳芬,马兆明.医学素质教育与人才全面发展.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2):42-43.

[2] 宋丽萍.关于医学素质教育的思考.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72-273.

第10篇

摘要:素质教育能够全面地反映教育规律,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以及国家与人民对教育的希望与要求。从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转变课堂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并强化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推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及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催生出的教学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教育进行的一次扬弃和重建。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在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上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力求实现教育发展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打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打破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统治课堂的局面,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打破课堂重接受的单一做法,注重学生学习智慧的启发;打破模式化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天赋,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处己的主体作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不同特点,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听课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能主动,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中善于控制自己,约束自己。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平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主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落实基础,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输入状态,提高课堂效益。

(3)活化课堂,变课堂为学堂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珍爱童心,珍视童趣和童真,而不能让惟一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想,不给学生想像的余地。教师要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在教师教的指导下占据主动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图书馆,大自然中去,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引导学生将课堂视为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能力。有效的引导会使学生将课堂视为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动静结合,活跃课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给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放手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4)开展课外素质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我们要彻底摒弃那些为了应试而进行的立竿见影式的课业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制作卡片,摘录,写读后感等,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其次,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举行各种读书活动。如佳句佳作欣赏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书签制作演等。

二、积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人民爱劳动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汲取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创造性教育等教改实验的成功经验,多采用开明的管理办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氛围,培植利于开拓型人才成长的沃土,才能使小学生的创造个性与聪明才智得到强化与开发,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和使用[J].江苏教育研究,2009(35).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动手能力 学习方法 实验能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是进一步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更大的尝试空间。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如环境、能源、粮食和人口问题等均与生物学有密切关系。基于生物学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性,在生物学科中加强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就为生物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全面指导,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体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传授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时,都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子女与父母的长像、性格的异同)、对自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的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具如投影仪、录像、挂图、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促进其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练就适应素质教育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自觉性。

二、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如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这个道理,教师可用分别盛有肥沃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两个试管,各培养一棵大小相同的幼苗,过些日子,观察两棵幼苗的长势和颜色变化,从而确定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科学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生物实验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失败,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不畏困难,树立成功的信心,提高耐挫的心理素质。

三、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给生物学习带来高质量和高效率。它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时的一种知识技巧,而且也是他们日后终身学习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与本节课生物学知识有关的学习方法。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想象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不断设疑,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生物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果教师能注意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料,寻找有利的时机,巧妙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就能收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如在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生物学成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合成、杂交水稻技术等)以及有特色的动植物资源时,可利用这些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还可通过介绍我国生物资源危机和生物科学发展落后的状况,增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五、加强劳动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可结合生物学科活动进行花苗生产、作物和蔬菜栽培、动物饲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世界上一切物质文明都是劳动创造的,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可通过竞赛、成果展示、操作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及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

总之,素质教育对生物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输出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一般规律,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能力、磨练意志,促进其素质全面提高。

第12篇

幼儿教育身心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目的是使幼儿得到完整的发展,在体力、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幼儿教育要把培育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要从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高度审视幼儿教育的目标,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幼儿教育应是创造型的而不是传递型的,幼儿教育不应只限于向儿童提供社会已形成的观念、知识、技能,同时还应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机会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发展,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儿童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激发起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游戏化,就是一种创造型的教学模式,谋求的是幼儿园的教学具有游戏般的形式与趣味,追求游戏的境界。适合儿童的游戏多种多样,如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活动,如拔河、接力、集体表演、跳绳等,孩子通过活动,能感到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个成员,自己落后,就会影响整个团队。这种游戏利于培养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开展表现孩子个体能力的活动,如起床叠被、刷牙、洗脸、背歌谣、抢答问题、画画比赛等,不仅能培养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更能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精神。幼儿园开展的各种表演会、演讲会、故事会、儿歌大赛,都会激励孩子争强上进。

多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应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厚爱与殷切期望,远远高于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因此,相当多的儿童虽然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但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管理自己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学习者会学习,学会生活,具备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这是当今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可持续性发展素质的教育

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素质教育问题,其实质是教育者如何保证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身体、心理的教育、影响过程,是幼儿身心发展进步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存在的一种十分可怕的幼儿教育现象是:不顾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不顾幼儿的个性倾向性及其特征,不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地追求幼儿能弹琴、会绘画、能背诗、会唱歌、能说英语、会操作电脑……致使幼儿对学习生厌,对社会生厌。这是教育者错误的幼儿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幼儿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成人的分支,形象地说,幼儿是棵小树,不是大树的枝叶、分体,幼儿是主体,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发展的个体,幼儿园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使其身心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主体实践中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幼儿的特点,幼儿的主体性在其认识、实践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好奇心、主动性与自信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园教育首先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是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因此要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多给幼儿一点时间让他们互动、协调、相互磨合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带着问题去问老师时,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幼儿。告诉幼儿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幼儿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幼儿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可以与幼儿一起探索鸟儿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幼儿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幼儿去试验、去思考,让幼儿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由灌输变成启发、引导,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逐步构建自我,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反过来又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生活,满足成功体验的需要,超越自我,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过程中,使幼儿获得持续全面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成长的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爱问爱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在不断地问、不断地说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世界。作为幼教人员,要耐心倾听并解答孩子喋喋不休的问题,那是孩子思想火花在闪烁,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才能增强孩子探索的乐趣。幼儿教育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开放的幼儿教育必然是儿童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完善自己。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