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文化感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游客对北京文化旅游的深度需求,探讨整合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完善北京旅游品牌形象、丰富旅游地品牌定位,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和发展深度旅游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北京旅游 品牌创新 深度游
近年来,北京旅游业稳步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表现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旅游收入增长有限和竞争力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从游客终生价值角度看,单纯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不同参与度的游客体验需求,因而也不能带来旅游消费的激增。游客对城市旅游的品牌文化体验感知对复游行为和支出行为均有重要影响。
北京游客的文化感知程度与复游行为调查
近年来,在京游客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观光式旅游逐步向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过渡。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与感受景观背后的文化意味。为获得北京市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的文化感受,2008年至2009年,课题组进行了“北京游客文化感知程度及复游行为调查”。
调查以针对游客发放问卷为主,兼以与游客及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调查人员深入体验当地生活并作为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了北京市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6个: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类人文旅游景点、以首都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旅游景点、以中华民族园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景点、以世界花卉大观园为代表的生态植物文化景点、以中国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技与文化旅游景点、以大观园为代表的文学与影视旅游景点。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402份。
(一)游客总体特征分析
旅游者个体特征问卷数据统计表明,在这些游客中,本地游客占71%,外地游客占29%;45.8%为男性,54.2%为女性;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25-55岁,占51.6%,其次为15-24岁,占26.2%;55岁以上的游客占22.2%;游客职业以公务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居多,共占45.5%,学生占29.9%;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共占71.8%;月收入水平在2000以下占样本总量的43.2%, 2000-4000元的占45.8%,4000元以上的只占11%。
游客主要构成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中等以上收入的本地中、青年为主;职业构成上主要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
(二)调查内容
1.文化旅游种类偏好。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游客的喜爱程度依次为:自然环境和地理文化类、皇家园林类、历史遗迹文化类、文化主题公园类、民俗风情与老北京市井文化类、宗教文化类、节庆文化类。尤其突出的是,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背景下,奥运体育文化类的旅游项目特别受到追捧。虽然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爱占主体地位,但在传统的旅游主题之外,奥运会带给北京新的文化、休闲、旅游元素和新的市场机会。
2.文化感知评价在对北京市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的评价时,59.3%的游客认为参观性质多,参与项目少;33%的游客认为参与性与参观性相结合;仅有7.7%的游客对文化旅游体验环节设置给予了较高评价。这说明面对游客旅游文化体验需求的变化,北京现有旅游产品的设计有些显滞后了。
3.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在对本次景区游览的消费调查中,64.8%的游客实际消费在100元之内,30.5%的游客实际消费在200-500元之间,仅有4.7%的游客实际花费在500元以上。这与目前门票支出在景点全部支出中占绝对地位的现状相吻合。
4.影响文化感知因素。影响文化旅游体验和感知的因素按选择频度排序主要有:服务水平、拥挤程度、设施设备、环境设计、景点管理、导游讲解、居民友好和品牌。
5.文化体验付费意愿。在“是否愿意为专门设置的文化感知体验环节付费”问题上,78%的游客表示愿意,其中有3/4的游客希望支付水平在30元以下。22%的游客不愿意额外支付费用以丰富旅游中的文化感受。
6.文化体验产品需求。在文化题材的旅游产品中,37.3%游客期望有详细深入的导游解说,36.3%的游客希望能亲身参与文化体验活动,33.1%的游客认为有参观游览即可,22.4%的游客期望观摩重大仪式或反映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12.7%的游客期望有完备的导游手册或自助导游解说设备。
7.复游率。在景区现场调研中,有53.2%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来所在景点,34%的游客游览过2-5次,还有12.8%的游客表示他们常来景点。这个结果显示观光旅游并没有很快失去市场,但同时也反映了很多的游客在游览过后,还愿意再来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感觉和体验。因此,游客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市场有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
8.复游意愿及原因。问及是否愿意再次来本景点旅游时,82.1%的游客表示愿意再来,按选择频度排序吸引他们的分别是:风光优美、文化氛围好、对文化的景仰、历史内涵深厚、参与活动有意义、有学术探究价值、导游服务好。仅有17.9%的游客表示不愿意重复旅游,具体原因按选择频度排序分别是:看过了就没必要再看、本身游览意义不大、景区年久失修、不了解文化背景、导游服务跟不上、相对票价而言不值。
9.复游消费预算。在预计下次本景点消费支出水平时,53.7%的重复旅游者会把消费控制在50元以内,40.3%的游客愿意消费50-100元,仅有6%的游客愿意消费100元以上。这个结果说明大多数游客有再度体验的意愿,但由于目前景区景点文化环节和体验环节设置较为单一,除仅愿意支付门票外,没有更多可以愿意并为之支付的环节。
(三)调查结论
观光旅游时代并没有过去,但游客对使人置身其外的旅游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文化旅游市场消费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品设计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较少,能散发人文气质的景点不多,对游客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不够;文化气质和体验环节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和游客的精神交流,间接影响了消费投向和消费积极性;服务、拥挤程度和景区维护等影响了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和满意程度。
北京文化旅游的特点与问题
(一)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特点
1.历史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皇家文化气势恢弘,内涵广泛,富有艺术情趣,艺术水平很高,环境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史遗址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迹,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十分珍贵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这两类文化旅游是北京旅游中最具浓墨重彩的特色部分,声誉在全球都有广泛影响。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很多,经济效益突出。因国家定期投资修缮,景区建设和环境良好。
2.民俗文化旅游内容广泛。主要有饮食、婚丧寿诞、岁时节庆、服饰、居住、交通、贸易、信仰禁忌、娱乐游戏等,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北京民俗旅游有聚集性,主要集中在东城、宣武和运河一带。其中宣南文化区是目前发展最集中的区域,有繁华的娱乐、商业场所,和以戏曲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平民文化。胡同游能从独特的视角,比较集中地领略北京的风貌,浏览北京的人文景观。节庆文化既能表现某地区民俗又有很强的可参与性,庙会是北京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各种小吃、传统技艺表演、演出和各种商品展销,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和和谐吉祥的民俗传统。有的庙会甚至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表演,如:中幡、抖空竹、五斗斋高跷秧歌、赛活驴等。北京厂甸庙会、天桥庙会、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红螺寺庙会,大观园庙会等已具有一定良好口碑。
3.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国革命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与北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北京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文博旅游异军突起。2008年,充满艺术气息的798艺术区已经超过故宫成为外国游客来京的首选旅游地。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143家,所含博物馆种类包括历史艺术、自然科学、民族宗教等多种门类。北京市的博物馆旅游一般文化主题鲜明,接待方面软硬件齐全,设施智能先进,大型展览馆体现人文关怀,配套设施功能完善,服务到位。举办的展览和活动文化特色鲜明、动手体验项目丰富、互动多媒体项目设置合理,游客游兴较高。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特定的群体往往具有吸引力,但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到访。
5.奥运旅游方兴未艾。2008年,伴随奥运会举办,国家旅游局以北京为中心,推出了32条奥运精品旅游线,把奥运会协办城市周边以及国内传统的自然、人文、历史经典线路囊括其中。北京旅游市场规模庞大。体育娱乐休闲旅游渐成气候,这也是体育旅游的效益推广,以奥运会赛事为载体,具体内容包括娱乐、时尚和运动等。旅游、休闲、娱乐、商务等产业产生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奥运会不仅给北京旅游业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还会将中国的旅游品牌引向世界。
(二)北京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有待规范经营。“胡同游”运营线路不规范,客运三轮车数量太多无序发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抢客造成过度服务,“接待户”没有经过准入也可以接待游客,入户就餐无健康证。讲解人员无正规的岗前培训,讲解内容不严谨。庙会的经营管理还有待加强,包括招商、交通疏导、环境维护,市场管理、节庆旅游形式单一,文化习俗传统的挖掘提升还有很大空间。传统民间习俗还有逐渐涵养和恢复的任务。
2.红色旅游有待加大投入。北京红色旅游有较高的政治性,但重硬轻软,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有待提高。有的红色旅游景区尚未开发到位,不具备接待能力,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有的景区商业化氛围浓重,影响了红色旅游的严肃性。面向学生的红色旅游价格方案和安全措施有待进一步规范。
3.创意旅游有待深化内涵。工厂艺术区管理服务与经营、建筑的修缮与拆除、氛围维护与设备更新始终充满矛盾与冲突;博物馆类景点存在展馆空间闲置、有些设备没有及时修理或更新换代,体验项目数量不多,排队现象严重,操作说明笼统、不好理解,讲解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展览介绍字体小、导航图少且摆放位置偏僻,有些博物馆经营管理不善,交通不便等现象;主题公园仅仅是游乐园区,主题不鲜明,缺少文化内涵的支撑与主题特色的宣扬,没有动漫、玩具、影视等相关产业的扶持与互动。
4.旅游商品有待增强特色。产品无统一品牌,缺少地方特色,企业经营定位模糊,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改造后新的商业生态需要恢复和重建。
北京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从“观光旅游”到“文化旅游”的必然性。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出游机会增多,对一些重点旅游城市的重复游览行为增多。由于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在各个景点走马观花,在传统的参观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之外,人们开始熟悉和推崇旅游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开始注重寻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质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逐渐盛行,并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潮流。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孤立的景点已经很难吸引游客,旅游必须做文化,为人们提供具备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把单纯的观光旅游上升到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的高度。
2.旅游创意整合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最基本的价值因素,而将这种价值因素升华为旅游吸引力的,是构筑在这些资源禀赋之上的独特的、强烈的社会文化特色。丰富多资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东方文化的魅力为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文化竞争。旅游形式相对单一、参与性不强,游客消费机会不多,旅游收入徘徊不前,这是传统旅游模式带来的尴尬。缺少文化的旅游很难获得游客身心的愉悦。新经济时代的现代旅游业,人们的消费活动越来越个性化,旅游必须深化人文色彩,挖掘出更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性、主题性。
3.创意思维将助力北京旅游突围“红海”。未来北京旅游的跨越式、突破性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及市场推广。以文化整合自然历史景观,以发掘文化、表现文化、营销文化来升级旅游产品,才是未来发展的出路。
文化体验是人们现代旅游需求的重要内容。作为六朝古都和现代首都的北京不缺文化,关键是怎样把古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的文化价值自然地融合起来,让城市由内而外自然尽情地展示独特的气质和风骨,并凝聚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力,让游客浸润其中尽情感受和抒发。更关键的是如何由旅游牵头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让文化创意又反过来促使旅游实现产品升级;如何将旅游产业资本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找到成功的旅游市场开发模式与市场运作经验来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动发展深度游的建议
文化创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以人的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基础上,依托差异文化对经济发展进行支持与推动的理念、思潮和经济活动。未来文化休闲旅游业将和文化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其他门类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对文化创意产生深层次需求。
1.旅游文化创意要通俗化。在避免与其他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文化创意将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和表现手法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开发体现文化精髓的旅游产品既宣扬文化,又收获效益。
2.旅游文化创意要集中化。充分考虑文脉特征,恢复原生态风貌,把不同特色的建筑、服饰、生活形态、民族艺术通过实景演出、文学、历算、音乐、建筑、工艺美术、雕刻绘画等进行集中展示。尽可能让游客在一条线上就可以观赏、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多元人文气象。以适应现今旅游者的高层次需求 。
3.旅游文化创意要特色化。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深度开掘,大大丰富了休闲旅游的内涵,延展了旅游产业链条,旅游留客能力明显增强,将特色风貌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传统习俗、服饰、舞蹈、音乐、仪式、建筑、医药、手工艺品以及民族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尝试开发成各类旅游产品。
4.旅游文化创意要参与化。游客需要有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希望能亲身体验到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参与和交流得到感情的慰籍和好奇心的满足。因此,各国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都注重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改变旅游方式,增加旅客的参与性。同时将旅游与企业、单位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带薪休假旅游和奖励旅游。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北京旅游的品牌价值创新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北京旅游业应当进一步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积极开发文化创意元素,进行文化重组与整合,摸索市场运作模式,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创新,不断调整和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志海.对中国特色旅游文化建设的深度思考.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秦炳旺.旅游产品文化层面的深度发掘与广度拓展.中国商界,2008(1)
3.黄月玲,张瑾.城市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桂林“老街”旅游项目为例.城市问题,2008(10)
关键词:蓬莱 文化 海滨 旅游度假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253-02
旅游的概念,通俗来说就是为了获取愉悦而前往异地的暂时性的一种旅游者活动的行为。在这种活动中,文化体验逐渐成为我国旅游者旅游的重要动机,而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兴起及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受益者之一。
1 文化型滨海旅游度假区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定标准》和《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定细则》规定,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由国家旅游局评定和评估,其地域界限和功能分区是非常明确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主旨是为旅游者提供度假休闲等项服务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场所。海滨旅游度假区,把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的场所限定在了海滨地区,文化型,则突出了滨海旅游度假区的文化特性。所以,文化型滨海旅游度假区,要想具有明确文化主题的旅游度假区,其地理位置上一定应位于海湾沿岸,它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打造出明确的文化主题。
第二,优美的海滨风光。目前,我国国内旅游还处于以观光旅游为主,阳光、沙滩、海水所组成的迷人风景是大部分旅游者选择海滨旅游度假的主要原因。
第三,环境是舒适、适宜的。构成舒适的环境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上的自然环境舒适度、人为活动的环境卫生等。
第四,体现文化内涵的、完善的旅游设施。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在旅游设施方面更强调突出其文化性质,在对文化旅游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如反映该度假区文化主题的博物馆等。
2 蓬莱建设文化型滨海旅游度假区的优势分析
蓬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大海之滨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蕴涵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自然资源。一是浓缩了神仙、精武、州府、古港等历史文化资源;二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是城市的一个文化名片,葡萄及葡萄酒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重要的框架构成部分;三是海洋文化生态资源,围绕“蓝色文明、妈祖信仰、胶东民俗、渔家风情”等与海洋相关衍生的文化资源,以及丹霞山、八仙过海口、海洋极地世界、田横山、海市蜃楼奇观在内的人文和地理生态文化资源;四是以自然生态资源中佼佼者的艾山。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北端,地处北纬37°25’~37°49’56”,东经120°34’44"~121°09’,濒临渤、黄海,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8℃,1月平均气温-2.3℃,7、8月平均气温24.6℃,湿润凉爽,气候怡人。
近年来蓬莱旅游设施建设逐步完备,主要包括:以蓬莱阁、蓬莱水城、蓬莱古船博物馆、韩菲乐园、三仙山为代表的文化型景区建设;星级酒店不断涌现,格林豪泰、7天、锦江之星、如家等全国连锁酒店入住蓬莱;渔家乐更加完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等。
3 蓬莱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策略
3.1 依托地域文化创出旅游品牌
虽然蓬莱具有神仙、精武、州府、古港等各种地域文化,但作为东方神仙文化的发源地,蓬莱是中国神仙文化的活化石。神仙文化作为蓬莱的主题文化,已经引起世界的瞩目。凡是到蓬莱的游客,多是因“神仙”二字而来。神游仙山胜景,梦幻仙迹神踪,无疑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3.2 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产品
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要搞清蓬莱旅游度假区的地域文化类型,才能在文化产品上开发该文化,正确的表现形式是充分表现该文化特点的基础。
3.3 了解和开发文化载体情况
诗词、歌舞、服饰、仪式、饮食、器物、建筑、自然风景等是文化的载体。人们感觉和欣赏一种实物的形式,逐渐形成文化载体,进而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比如,苏轼及其《海市诗》,既体现了蓬莱的州府文化,也蕴涵着神仙文化,海洋文化等内涵。
3.4 将文化旅游资源与海滨自然景观紧密结合
海滨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高度。紧密结合海滨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二者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主流的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结合和把海滨旅游景观创造为该文化的载体文化,这两种形式是旅游资源与海滨自然景观的最常用结合方式。度假区内拥有很多反映蓬莱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如蓬莱阁、三仙山、戚继光故里等。
3.5 地域文化特色是通过游客的感知认知来达成认识的
服务的质量水平高低、特色的体验的好坏与记忆是旅游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从旅游服务人员的服饰、语言、待客礼节等方面来体现。目前蓬莱阁上的八仙真人秀就是文化服务的成功例子,另外通过渔家乐,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蓬莱当地渔民的生活。
3.6 关于文化娱乐及大型游乐设施建设
适当的发展与旅游配套的大型游乐园或主题公园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此提高蓬莱的文化娱乐产业。如游艺厅、酒吧、歌舞厅、茶社等,蓬莱夜间文化趣味性和生活极大的被丰富。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做的水幕电影、水幕演出都是很好的借鉴。
4 其他思考
4.1 保护旅游资源,坚持持续道路
第一,保护文化遗址、文物古迹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升华的前提。任何情况下,绝不允许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遭受到破坏。同时,旅游当地管理者要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让度假区旅游经营者、居民、旅游者三者能形成一个良性良好的保护意识,全民参与保护文化资源工作。
第二,开发海滨资源的同时,不能放弃对海滨环境生态的维护和保护。保持海滨旅游资源的清洁卫生,防止海滩地区受工业或生活废水的污染,同时海滨地区土地使用和旅游开发规划要逐步建立和逐步完善,商业性的各种开发建设,不能付出牺牲环境的代价,其建设和开发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并且保护海滨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 蓬莱旅游度假区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考虑多种手段应对旅游淡季
发展不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的旅游资源,或者在周期上与海滨旅游资源形成互补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如博物馆、游乐场等。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在海滨旅游淡季设计开展节庆、展览、会议等活动。
4.3 从整体进行开发,制造较好的文化氛围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深入,以及对当地文化全面的感受与解读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要让游客产生焕然一新的旅游文化感染力,单单的景区开发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型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既要重视景区开发,还要考虑整个旅游环境的整治,逐步提升市民整体素养,形成浓郁的文化和环境氛围。
4.4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体现参与性
丰富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旅游文化内涵被进一步挖掘。比方说,独具创新的构造丰富的文化旅游购物品,该文化旅游购物品既能体现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能促进当地旅游收益,进而辐射当地经济,同时游客的文化体验也被强化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广告效应,宣传效应;为了增加旅游者的感官印象,可以设计一些“主题公园”或历史场景,这样的“主题公园”或历史场景除了体现蓬莱特色文化外,还可以增加游客的文化感知,让文化通过这种新的媒介方式传递,进而打造了一个城市的旅游名片。
参考文献
[1] 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88-189.
关键词:旅游业 知识经济 文化经济 创意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后怎样使旅游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的多重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旅游界共商的主要话题。我们必须首先找准21世纪旅游业目标定位,笔者认为,21世纪旅游业经济学目标定位是文化经济。
一、21世纪文化产业本身成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也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由于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经济附加值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人们开始从资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文化的价值,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文化与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文化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核心资源和基础,也是城市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成功的深层因素。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城,并没有首都或中心城市的显要地位,但是仍然利用自己某些特有的因素来塑造一个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拓展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产业将达到鼎盛时期。
文化及相关产业涉及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和九个大类。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无论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层、相关层,都能够找到21世纪旅游业所依赖的痕迹。有的甚至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
二、世纪旅游资源潜力的深度挖掘需要文化作灵魂
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因此,发展旅游需要从文化这个内涵丰富、古今兼容、动静结合的宝库中寻找能够吸引现代旅游者的要素,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能让他们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能让他们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
进入21世纪,文化旅游已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认知、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手段和创意,对于很多文化型的旅游目的地来说,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景点景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主题。大量的旅游景点犹如散落的珠子,缺乏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分散的旅游资源犹如散兵游勇,缺乏一个灵魂将其统领起来。因此,有必要用文化这根主线来统领其旅游的整体发展。所谓文化主线,就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用来统一其旅游产品、要素,以此作为未来旅游产品设计、产业布局、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等各项工作的指针。
三、世纪文化所衍生的具体的旅游产品形式更为明显
21世纪的旅游业目标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可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由此定义可衍生出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创意和旅游者由于对文化认知的期望所采纳的旅游方法这两个方面,文化旅游不是一个独立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观念意识反映,是旅游经营者设计旅游产品时的一种创意思维,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方法。我们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为旅游者提供富含文化特色的观光、度假、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使旅游者以文化审美、文化鉴赏的心理去从事旅游活动,从而获得一次更有意义的旅游经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旅游质量,增强旅游对旅游者的效用,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界形成一类以强化文化感受为特征的产品设计思路,从产品创意、设计到导游功能及其业务素质要求等方面形成一个以文化意识为基础的实践操作体系。
21世纪文化旅游的需求趋势更为明显,根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的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的是游览自然风光,只占40%。各国去欧洲的旅游者中,65%是进行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综上,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文化旅游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去体验社会风俗, 感悟历史痕迹, 追寻文化时尚的深层次旅游。它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逐渐取代自然观光旅游而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旅游开发;文脉分析;拓跋鲜卑;民族文化
一、文脉及文脉分析
(一)文脉的定义
所谓文脉(context),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是从context译来的,在索绪尔语言学及西方美学中,即指“语境”,实际上有“来龙去脉”的意思,它和“意义”一样,代表着对上下文确切理解的依赖。在旅游学领域,最早提出“文脉”概念的陈传康先生认为“所谓文脉,是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
笔者赞同陈传康教授对文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文脉是具有层次性。在文脉的四维时空组合中最有特色、最具竞争力、延续性最强、积淀最深厚的因素往往会对区域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具有决定性影响,具有这样特征的因素则是影响区域文化发展的主文脉,而与此相对应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因素则是区域文化发展的辅文脉。
(二)文脉分析的意义
文脉分析即是,通过对区域文化的“阅读”和提炼,精炼地总结该地的基本风格, 寻找由区域的差异性造就的文脉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本土文脉成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文脉分析对区域旅游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脉分析能发掘区域旅游的核心产品。旅游学视角下的“文脉”实际上是对地方独特性的一种抽象概括,这种“地方独特性”即是旅游区域的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基本效用。作为旅游区核心产品的文脉,所具有的基本效用就是满足游客对区域核心文化的需求。
其次,文脉分析对区域旅游开发的架构有重要影响。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文脉对文化的延续、传承及再现发展等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即一种文化的核心决定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一个文化共同体的过去的文化决定了现在的文化,现在的文化又决定了未来的文化,从而使文化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由于路径依赖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所以文脉的分析定位对区域旅游文化内涵的确定及区域旅游规划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再次,文脉分析是区域旅游规划、开发的基础。文脉与旅游开发主题存在着三种关系:第一种是旅游开发主题准确地反映了当地文脉;第二种是旅游开发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脉,但偏离核心要素;第三种是旅游开发主题完全脱离了当地的文脉。其中能准确地反映当地文脉的旅游开发当然是最成功的,完全脱离了文脉的则大多难逃失败的厄运。可见文脉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
综上所述,文脉分析意义重大。在区域旅游的开发中,应进行缜密、系统的文脉分析,慎重选择主题、突破创新。
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分析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项目区位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9公里旗嘎仙林场内。该项目原拟以北方游牧民族根祖地为主要吸引力,辅以神秘的鄂伦春民族狩猎特色,以“最后的兴安猎神”的形象,吸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显而易见,拓跋鲜卑文化园区的主文脉即是拓跋鲜卑的民族历史文化。
该项目深度开发方面还有很多空间及思路。笔者基于旅游人类学的PE模式方法(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的方法、英文为the practice outdoors ethnography,简称为PE),在呼伦贝尔实地田野调查和参阅大量文献后,运用文脉分析理论从“源”、“构”、“精”、“神”四个层面对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区的文脉进行分析确认。“源”即指文化的核心价值;“构”即指文化框架的界定;“精”即指在文化元素在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神”即指在旅游开发中对文化特色元素的强化。希望能为项目的深入延展提供方法及视角,亦是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对区域文化分析的一种新尝试。
(一)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之源
文脉决定了区域文化的个性与特质。文脉之源则是文脉的根本,是一种区域文化的真正源头和核心特征所在。笔者对鲜卑文化梳理后,认为鲜卑民族开拓、开放、开明的文化特质正是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之源。
1.开拓的特质
无论从民族进程还是社会进程来回顾,拓跋鲜卑的历史都是在不断开拓中书写的。从民族进程来看,拓跋鲜卑发祥于大兴安岭北部并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的迁徙(“大鲜卑山”时期、“大泽”时期、阴山时期、盛乐时期、平城时期、洛阳时期)。在迁徙的过程中拓跋鲜卑与其他北方部族接触、碰撞、融合,并不断吸收了许多新的部族成分,最终完成了自身经济形态的转变,形成了新的古代民族共同体。在迁徙的过程中拓跋鲜卑完成了文化类型由森林狩猎文化向草原游牧文化的转化,再渐次的转化为农耕文化,最后高度封建化的文明进程。
从社会进程来看,首先,拓跋鲜卑统一中国北方地区,结束了割据局面,把广大的北方草原游牧区和黄河流域传统的农耕区置于同一政权之下,开创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先河,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在统一中国北方之后,开创性地颁布了“均田令”,实行租调制,制定新律,实行三长制,这些开拓性的创举使当时北方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也使北魏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成就斐然。
2.开放的特质
拓跋鲜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开放的胸怀和姿态。两汉魏晋时期的拓跋鲜卑生产力水平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经济文化非常落后,但在匈奴游牧文化的影响和没鹿回等部的扶持下,从部落联盟酋长力微到北魏国君拓跋 经历了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与其他北方部族接触、碰撞、融合吸收了新的部族成分,终于造就了新的古代民族共同体,最后封建势力战胜了氏族守旧势力从而建立了北魏国家。
作为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拓跋鲜卑贵族积极吸收中原汉文化,兼容并蓄,开创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新时代。北方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礼仪风俗、学术思想乃至衣着服饰等各方面,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外来文化和国内各族文化兼收并蓄的新时尚。
3.开明的特质
拓跋鲜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对待多元异种文化时一直保持开明的态度,始终能够做到、兼容并蓄。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时期。这一时期汉人同化胡人,胡人同化汉人。在语言上“南腔北调”相融合;在服饰上“上衣下裤”胡汉杂用,使秦汉以来汉族服饰主流由“上衣下裳”逐渐向“上衣下裤”转变,并逐步成为汉族百姓的传统服饰;胡汉饮食并重相互交融;汉族跪坐礼俗逐渐发生变化后形成了多彩的居室文化。拓跋鲜卑的开明之度,使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吸收了鲜卑各族的北方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
(二)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之构
文脉既有来源,源必分流,由文脉之源所延伸出的流脉即是文脉之构。拓跋鲜卑历史文化中的时间、空间、“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四个脉络体系,即为拓跋鲜卑文化园的文脉之构。
时间维度是指文化的时间跨度空间,它是文化存在的“持续”属性。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时间维度即为鲜卑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六个分期:“大鲜卑山”时期(远古至公元前1世纪)、“大泽”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阴山时期(公元2世纪后半叶)、盛乐时期(公元398年后)、平城时期(公元439年后)、洛阳时期(公元494年后);空间维度是指文化的丰富程度,它是文化存在的“广延”背景。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空间维度即为拓跋鲜卑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域范围或政治中心。拓跋鲜卑活动范围背景具体为:“大鲜卑山”时期在以嘎仙洞为中心的大兴安岭区域、“大泽”时期在呼伦湖一带、阴山时期在匈奴故地、盛乐时期(公元398年后)迁都至平城、平城时期统一中国北方、洛阳时期迁都洛阳。时间及空间维度,是拓跋鲜卑文化存在的最基本的二维定位脉络。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C・克鲁克・洪(Clyd Kluck Ho)提出了“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的概念,他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它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所谓显型式样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诸如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文学作品、工业产品,建筑物等;隐型式样则指人类的哲学、伦理、宗教、审美、思维方式以及人的观念、情感、心理等。后者是文化内在的主导机制,是人类经验在心灵深处的历史凝聚,前者则是在主导机制控制下产生的形态表象”。“显型”文化和“隐型”文化反映在具体的文脉中表现为显性文脉与隐性文脉。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显性文脉主要有:拓跋鲜卑历史文化考古遗存、拓跋鲜卑时期的历史英雄人物、嘎仙洞、拓跋鲜卑居住方式演变、拓跋鲜卑生产生活方式演变、拓跋鲜卑部落的武器、拓跋鲜卑的服饰、拓跋鲜卑的餐饮、拓跋鲜卑的交通工具、云冈石窟造像艺术、虎圈和鹿苑等;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隐性文脉主要有: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拓跋鲜卑的历史贡献和影响、拓跋鲜卑和北魏的关系、拓跋鲜卑部落的宗教、拓跋鲜卑部落的社会组织制度、拓跋鲜卑的动物崇拜与图腾、拓跋鲜卑的丧葬、拓跋鲜卑的婚俗、拓跋鲜卑的音乐、从土德到水德、避暑习俗“却霜”、拓跋鲜卑的桦树皮文化、嘎仙洞的传说等。这两种文脉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存在演变,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映照,构成文脉展示自己独特性的主要框架。
(三)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之精
文脉之精即指在旅游开发中对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拓跋鲜卑文化园开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鲜卑文化的再现来实现对游客的旅游吸引,因此如何再现鲜卑文化将成为景区开发的关键。基于对文脉之源和文脉之构的分析,对拓跋鲜卑文化的具体应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主题的形式再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首先明确拓跋鲜卑文化园区的核心主题,在核心主题的指导下在文化园区各个区域塑造各自的小主题,小主题从属于核心主题,小主题以多元外在结构统一于共同的核心主题下。以核心主题确立园区形象,以各自小主题丰富、强化、烘托核心主题。拓跋鲜卑文化园区的核心主题的塑造需建立在文脉之源的基础上,各自小主题可在文脉之构的框架下整合衍生。
第二,旅游景观主题与文脉时间进程相吻合。鲜卑文化园区的旅游景观客观上可以再现历史、展示当前。在规划景区和呈现旅游景观时应当与文化园区的文脉时间进程相吻合,遵循拓跋鲜卑六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时间脉络来开发,切忌在开发景区和景观时颠倒时间脉络。可以将拓跋鲜卑的文脉时间进程作为文化园区规划的主轴,也可以以文脉时间进程为依据开辟独立景观。在文脉进程的时间轴上选择主题再现旅游景观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旅游者的认知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辨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线索,另外,在遵循文脉时间脉络进行景观开发的同时,还应考虑旅游者对旅游景观文化的主观感知程度,对与文脉时间进程相结合的旅游主题或景观进行差异性开发,旅游者比较关注的和文化感知较强的旅游景观文化在开发时应强化,反之则应弱化。
第三,以显性文脉整合旅游功能景区和文脉历史空间。显性文脉承担了在物质环境方面的文化记忆功能,其保存得越完整,历史的脉络就越清晰,物质环境的传承可能性就越大,旅游景观所呈现的景观文化就越丰富,游客对景观体验的拓展感或异质感就越强烈。以显性文脉整合旅游功能景区和文脉历史空间主要是指重新协调显性文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原本分散的相对孤立的要素,在新的系统中――旅游功能景区中得以整合,从而强化旅游功能景区文脉特征。如:可在景区规划中重现北魏时期洛阳城市的市集空间,集中反映北魏的建筑、服饰、生活方式、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等,同时可以将这市集空间整合为具有商务、休闲功能的旅游街区。
第四,文脉的突破发展。鲜卑文化园区中所有能够重现鲜卑文化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在内,其核心功能都是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但是,单纯的复古式开发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的,并且这种复古再现的模式也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作为鲜卑文化的载体,文化园区在文化外显时必须寻求文化意境、文化气质和时代特征的统一。因此,文脉本身必须不断地发展、突破。努力使文脉核心根源与当下时代文化相契合,力求达到文化与时代吻合,今古相融的境界。将拓跋鲜卑文化园区打造成既能延续历史文化又能反映时代气息,引导未来生活的文化活体,而不是将其建为鲜卑文化的墓地。
(四)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的文脉之神
文脉之神即是在旅游开发中对文化特色元素的强化。在鲜卑文化园区的景区规划及景观设计中凸显文脉之神,如:在园区边界街道、空间节点及公共空间,设计建造能凸显特色的地标建筑物,在其结构形式、营造方式、装饰艺术等方面注重对鲜卑文化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强调、强化。基于对拓跋鲜卑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形”“色”“质”“韵”这四个方面的组合来实现对文脉元素特色的强化。
“形”是指对鲜卑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古文物及其图案或者鲜卑图腾崇拜的动物图案进行重构,得到的一些可利用的基本形式。这些形式就可被利用到景观设计中的方方面面。“色”是指鲜卑文化中具有价值取向的颜色。如:北魏以水德为正朔,在五德始终说中黑色属于水,故在景区开发和景观设计当中可考虑以黑色为主色系。再如:提取拓跋鲜卑的物质遗存的原有色,将这些提炼出的颜色应用在景观的各个景点、标识色彩等设计中 。“质”是指通过对鲜卑文化物质遗存如:建筑、瓷器、玉器进行提取所得到的质感。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进行再现,在各个景点当中对其质感进行应用。“韵”:营造“开拓、开放、开明”的鲜卑文化意韵空间。
三、结语
本文从“源”、“构”、“精”、“神”四个层面对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区的文脉进行分析,挖掘出了拓跋鲜卑民族文化核心的特质――开拓、开放、开明;梳理出了以时间、空间、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为架构的文化脉络;突出了以旅游景观主题与文脉时间进程相吻合、以主题的形式再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以显性文脉整合旅游功能景区和文脉历史空间、文脉的突破发展四方面的具体运用;从“形”“色”“质”“韵”四方面实现旅游开发中对拓跋鲜卑民族文化的强化。通过上述的分析,希望能对拓跋鲜卑源根文化的再现、强化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为跋鲜鲜卑文化园区的形象定位、景区开发提供帮助。本文所用的“源”、“构”、“精”、“神”四层次的文脉分析方法,亦是在区域旅游开发视角下对特定文化解构与重塑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张久和.鲜卑兴盛原因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6
[2]张久和.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3
[3]张祖群,赵静,黎筱筱.PE模式下的景观文脉视点――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
[4]包文胜.盛乐时期拓跋鲜卑历史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5
[5]苗阳.我国传统城市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判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规划学刊,2005.4
[6]把多勋,彭睿娟,程容.文脉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雷国雄,余跃,吴传清.陈传康区域旅游开发思想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
[8]汪克会.文脉旅游应用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9]周永博,沙润,沈敏.评价与选择:旅游景观文化研究――基于无锡主题公园兴衰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9.11
[10]梁云.拓跋鲜卑西迁大泽、匈奴故地原因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4
【关键词】国外;民族旅游;评述
【作者】王述芬,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何伦志,新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东,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乌鲁木齐,830046
【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65-011
民族旅游因其自然风光的独特性和民风民俗的异域性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十二五”期间,西部十二省区市要以民族旅游业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新兴支柱性产业。据统计,2012年西部十二省区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占GDP比重12.26%,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民族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也引发了诸如民族资源如何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产权分配及保护、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以及民族旅游主体的角色定位等一系列现实难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针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上,研究范围和深度滞后于民族旅游发展的实践需要。国外民族旅游研究起步较早,其研究与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结合紧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已经形成较完整的民族旅游研究体系。本文旨在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重点对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和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希望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我国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助于国内学者在我国民族旅游研究上拓宽思路。
为了解近年来国外对民族旅游研究的进展,本文以“民族旅游”为关键词在国外数据库中选取了自1990年,近20年,共计64篇代表性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来源于国外旅游界最具影响力的《Tourism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两大刊物。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的“民族”不是所有民族,而是指在一国多地区内的非主流民族,即通常所说的“少数民族”,也有的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土著民族”或“原住民”。由于国内民族旅游研究情况容易获得,而且我国台湾地区民族旅游研究与我国大陆地区有所不同,所以本文评述对象主要是国外文献还包含部分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
一、民族旅游基础理论
(一)民族旅游概念分析和本质探讨
国外通常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称之为“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民族旅游”一词最早是史密斯在1977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销售给公众的离奇有趣的本土且具异族情调的民族习俗”,自此引发了关于“民族旅游”广泛的讨论。Pierre L van den Berghe(1992)将“民族旅游”定义为“以民族文化情调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形式”,它涉及到复杂的民族关系和三个团体之问的劳动分工,这三个团体是旅游者,被旅游者(字面上讲就是以自己为景观的当地人),旅游中介(调节游客和当地人关系并为游客提供餐饮设施的组织)。Laura(2011)将“民族旅游”定义为一种旅游形式,其中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是“体验异族文化并与异族人民互动”;民族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主人和客人”之问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关系的复杂过程”,对当地的民族身份展示的改变有显著影响。此外,Getz D.,Jamieson W.(1997)和Mercer(1995)提出“土著旅游(Aboriginal tourism)”,R.Butler,Hinch T.(1996)和Ryan C.,Aicken M.(2005)提出“原住民旅游(Indigenous tourism)”,这两个概念有时和“民族旅游”交替使用,都是用来称呼本质上是相同的现象,因此本文涉及到的“原住民旅游”和“土著旅游”都视为“民族旅游”。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术界对“民族旅游”的定义多样,但主要还是从三个方面对“民族旅游”进行定义:首先,都明确“民族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其次,标识民族旅游与其它旅游形式内容方面与之不同之处,即“异族情调”或“异族文化”;最后,“民族旅游”还涉及到复杂的“民族关系”,即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民族旅游本质的争议主要在于对旅游地的作用是“剥削性的”或是具有“发展作用”,还是二者兼有?Hinch T.和R.Buffer(1996)指出民族旅游的本质在于: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掠夺,还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William T.Hipwell(2007)试图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以中国台湾邹族旅游为例,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研究,指出民族旅游本质既是“剥削性的”,也具有“发展作用”,旅游景点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地方,还是殖民地民族“抵抗的重要节点以及经过数代改变和压迫之后进行生态文化复兴的机会”。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与民族旅游的作用关系密切,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和旅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演变
民族和旅游经常互相作用,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互相促进?Michael Hitchcock(1999)提出民族元素渗透到旅游的许多方面,同时旅游业也在多方面影响民族。具体而言,民族旅游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加强民族身份,保存民族属性(David Jamison,1999;J.Henderson,2003),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是如何演变的?David Weavera(2010)提出六阶段演变模式,依次是:欧洲早期实行原地控制,特点是本土控制较强和以土著主题为主;殖民主义早期实行原地接触;在博物馆和展览馆异地展示土著艺术以及开放残存的土著区域供游客参观;就地展览土著文化,这意味着本土控制的最低点同时也促进了抵制策略;运抵准权力阶段,特点是土著民族的控制延伸到早期被占据的领地;异地准权力阶段,出现“影子土著旅游”。至于民族地区为什么要发展旅游,John W.Colton(2005)提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是基于五个方面的动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环境。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民族和旅游的关系看法基本一致,即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民族元素融入到旅游中,形成民族旅游的鲜明特色;同时旅游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推广,民族身份的强化以及民族地位的提高。
二、民族旅游应用理论
(一)民族旅游利益主体分析
学术界大多认为民族旅游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旅游者,被旅游者(字面上讲就是以自己为景观的当地人),旅游中介(调节游客和当地人关系并为游客提供餐饮设施的组织)(Pierre L vanden Berghe,1992;Li Yang & Geoffrey Wall,2009)。Prasit Leepreecha(2005)对泰国北部高地的民族旅游结构进行研究,认为无论哪种形式的民族旅游,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游客、中间人、村民等,这里的“中间人”主要包括政府或企业机构。
1.游客兴趣、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对服务对象——游客的需求应该深入了解。国外学者对游客需求,即游客兴趣方面也有不少研究。Gianna Moscardo,Philip L Pearce(1999)对1500名参观过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公园的旅游者进行研究,将这些参观者根据他们民族旅游经历中感兴趣的不同方面划分为四组:关系型、学习型、参与型和猎奇型。Chris Ryan,Jeremy Huyton(2000)选取到加拿大Katherine和Northern Territory参观的来自国内和国际的471名旅客,调查他们对民族旅游景点的兴趣;研究发现尽管有40%的旅客对土著文化感兴趣,大多数旅客则对Northern Territory整体更为感兴趣,还有的游客会从原住民角度重新评估自然景观。此外,国外学术界还进一步研究了游客兴趣的影响因素,Mary Frances等(2011)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Mi’kmaw民族文化旅游为例调查游客的旅游兴趣;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来源地等,会影响对民族旅游活动的兴趣:老年游客对耗时劳力的旅游活动兴趣较低,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游客则对参与民族旅游活动较为感兴趣,而且国际旅客对Mi’kmaw民族文化旅游兴致最高,特别是愿意与当地原住民互动。Hughes G.(1995)认为民族旅游者具有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两类行为特征,前者对于自己的旅游行为给东道主社会带来的影响普遍具有责任心,后者的旅游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活跃性和适应性,他们能接受并欣赏其他人造景色,而并不特别在乎产品的原真性。
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游客兴趣和行为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而且游客数量较多,研究结果有一定代表性和说服力。从研究结果上看,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有的游客重视民族旅游的原真性并喜欢与原住民互动;有的游客注重民族旅游活动的娱乐性;还有的游客重视从原住民角度考虑问题,责任心较强。不同的是学者对游客的背景划分,部分学者只对游客来源地进行划分,而有的学者则对游客从年龄、受教育水平和来源地等多角度研究,很明显后者分析更为全面。
2.政府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角色定位探讨
考虑到民族旅游地较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政府在民族旅游中扮演的角色一直比较复杂,也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从发展资金的提供、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角色的定位方面进行探讨。
民族旅游资金提供方面。少数民族如果要想成功地从事旅游业需要创业精神和能力建设,而且旅游企业的经营需要启动和发展资金,那么政府应该在资金提供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已经提供的资金能否发挥预期作用?Pierre L.van den Berghe(1995)指出墨西哥联邦及Jeremy州级政府在民族旅游中可以而且应该在帮助社区进行能力建设以及提供创业资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uultiens等(2005)指出:在澳大利亚某些民族区域内,很多配套服务恶劣以及缺少技术支持的原住民企业的项目,即使有澳大利亚政府的资金支持也很难启动。
政策制定方面,民族旅游地政府致力于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增长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当地少数民族或原住民是否支持这些政策?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是否受到质疑?Michelle M.Whitforda和Lisa M.Ruhanenb(2010)对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制定的民族旅游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显示35项政策中有32项显示“可持续发展词汇”,但是却缺少使原住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谨性和深度;因此建议政府对原住民旅游政策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利用民族多样性,并以一致、协作、协调和综合的方式,提供促进原住民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能力建设。
政府角色定位方面。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民族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脆弱性使得民族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l生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Hall M.(1996)对新西兰(Aotearoa)民族/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政治冲突进行探讨,一方面政府制定政策迅速利用土著毛利人的文化底蕴和手工艺品,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土著毛利人对政府的做法越来越质疑,他们向政府要求民族旅游地和资源的控制权,行使“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下的政治权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扮演了“不受欢迎”的角色。SwainM.B.(1989)对中国西南部的民族旅游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商业化的推销过程中,政府在旅游企业、少数民族和游客之间扮演“仲裁者”角色。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政府为民族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都持有肯定态度,对政府的资金援助方案和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有学者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政府角色定位方面,探讨了政府管理与地方自治的关系,认为各国和地区政府在民族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在不断的调整。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普遍采用实例分析方法,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但大多是现状分析,对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3.企业的社会责任及角色定位分析
国外学者对民族旅游涉及的企业进行研究,不仅包括直接从事民族旅游的经营者,还包括与民族旅游相关的其它企业。国外学者对前者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关注点是民族旅游企业的角色和定位问题。Pierre L van den Berghe(1995)旅游企业对民族旅游具体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对玛雅文化的营销,很大程度上是当地资产阶级为了应对蓬勃发展的新的经济利益。Li Yang等(2009)认为通常是旅游企业直接控制民族旅游资源,它们是选择或筛选民族文化的关键角色。William T.Hipwell(2007)也认为旅游企业是民族旅游文化产品能够保持“原真性”的关键因素。国外学者还对与民族旅游相关的企业进行研究,
在加拿大有相当高比例的原住民居住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原住民通常比非原住民更有可能失业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改善这种状况,除了从事采矿业以外,当地还着重发展民族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而事实上许多民族旅游企业需要不断的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矿业公司正好拥有重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可以用来帮助发展民族旅游业,这也成为矿业公司社会责任的一部分。Jeremy Buultjens等(2010)以加拿大昆士兰西北部的Weipa地区的民族旅游业为例,探讨了考马克(Comalco)铝土矿采矿公司,现在被称为铝力拓(Rio Tin-to),在协助旅游业开发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民族旅游业存在巨大的竞争市场以及矿业公司还可以提供潜在的支持,实际情况是铝力拓矿业公司并没有直接参与民族旅游业,而是将自己定位于“帮助者”,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矿业公司帮助民族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性。
可以看出,作为直接参与民族旅游的经营者,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它们是民族旅游资源的“直接控制者”,对民族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原真性”有决定性作用;而对相关企业,则主要从“社会责任”角度研究,探讨其在民族旅游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前者的研究较多,观点基本一致,对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民族旅游经营者意义重大。
4.被旅游者(少数民族/土著民族/原住民)的“矛盾”境况解析
国外学者对被旅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角色定位和民族旅游对被旅游者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于后者,在“民族和旅游关系”以及“民族旅游的影响和作用”两个专题方面都有相关研究,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主要对民族角色定位研究进行评述。Smith V.(1996)指出土著民族是人类重要的遗传和文化遗产,可以称之为“精神基因库”。除此之外,土著民族也越来越把自己定位为环境的“监护人”和“保护者”,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预防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Conklin & Graham,1995;Hipwell,2004;Hall M.,1996)。Lisa Hiwasaki(2000)对日本北海道阿依努民族的文化和身份的表达进行研究,这个民族通过民族旅游来展现自己,积极参与民族旅游,并形成和强化民族身份。
国外学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主要针对被旅游者的“矛盾”境况进行研究。一般认为被旅游者通常会为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或提高民族地位而积极参与到民族旅游活动中,但由于民族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等造成的负面影响,被旅游者又以“主人”的身份行使环境保护的权利。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维护政府和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民族旅游政策极具参考价值。
(二)民族旅游包含要素分析
Smith V.(1996)针对土著旅游确定了“四个Hs”构成要素,即栖息地、文物、历史和工艺品(habitat,heritage,history,and handicrafts)等,这个提法并不全面,事实上不少国外学者对民族旅游包含的其它元素进行研究,例如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景点文化表征以及民族旅游原真性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族旅游的原真性与其它独立元素有些不同,它是民族旅游整体必备要素。
关于民族音乐,国外学者认为旅游领域可以说是研究视觉、听觉和声波等文化形式的最佳场所。虽然文化的视觉代表,例如舞蹈、戏剧、旅游纪念品以及民族艺术等已经被国外学者广泛研究,但是对声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Rees,1998;Sarkissian,2000;Stokes,1999)。然而,音乐标志以及相关图像能够唤起不同的含义及情感(Baumann,2000;Bruner,2001;Turino,1999),这种能力使得音乐成为旅游促销不可或缺的资源,包含音乐体验的文化表演已经成为游客与旅游地接触的重点。因此在文化经典宣传材料中经常使用音乐标牌,在民族旅游中,音乐的地位日益重要(Kaley Mason,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