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经济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经济经济迅猛发展,但过去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现如今,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深。生态失衡致使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至此,产业生态的理念应运而生,给传统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本文首先将对产业生态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生态学家对产业生态的解释为:针对产业活动的具体特点,结合其对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与代谢规律对产业活动进行科学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以协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的关系,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作用,进而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共赢。产业生态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善传统的产业作业方式,将物质和环境资源也列入产业资产的范围中,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致使产业生态失衡,这也是破坏产业系统资源,从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对产业经济的增长起反作用,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增长。产业生态是人类有意识的在维护,保持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产业生态的出现代表着产业经济的提高不能与环境系统分开,而是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从生产的第一步,即原材料的加工到最后废弃物的处理,都要讲环境因素加入其中。产业生态对产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在产业系统中的融合关系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将建设生态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系统新的发展方式,这是将产业生态和产业经济融合到一起的重要举措。在新型产业系统中,将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量化,一旦出现环境不达标的情况,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追究相关责任人,争取从源头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以实现对产业生态的有效维护。产业生态的发展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市场的监督机制,促使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以此来提高自身产业生态的效益,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技术和相关设备,创造出低能耗,小污染的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形成后要大力推广,促使其他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产业生态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者在产业系统中有着相互促进,共荣共生的关系。
3.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下面将对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3.1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对产业生态的影响
在产业系统发展中,从原始材料的初步应用,到产业废物的最终处理方式,都影响着生态环境。产业废物的排放方式是产业生态中的重点问题。如果产业废物处理不当,将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都造成影响,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这种为追求一时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所以产业废物的处理应当得到企业与政府的共同重视。产业废物的再利用在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方式,各个产业排出的废物通过处理后可与其他产业链接,成为其他产业链中的原始输入产品,通过转换方式使产业废物被重新利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资源。产业废物的再利用是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减轻了企业的排放压力,变废为宝,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3.2产业生态网络的建立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经济快速增长,随着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现在的雾霾,就是由于工业废气的排放造成的。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我国将建立产业生态网络,进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生态网络是企业与其合作的相关部门级单位通过网络化合作方式减少企业运作中的生态问题,进而促进产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集聚性产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合作的发展模式,减小企业排放污染,减少企业自身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整个产业系统健康、均衡发展。产业网络以创新为动力,提高产业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新工艺、新技术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创建能耗.、少污染的新型产业。产业网络能够促进产业系统内部主体间的广泛合作,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产业系统内开展合作更为方便,从而推动产业经济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现如今我国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就忽视了环境问题,未来是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相关产业生态设施建设,产业生态恢复手段与环境治理等发展方法将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妥善解决。只有这样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手段,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以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伟红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代应,邓雨辰,宋寒.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01).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B
江西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是江西省近几年来发展旅游的重要区域之一,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是增加江西省经济软实力、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产业、农业等众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涵盖了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主要区域。具体区域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和抚州等9个设区市及相关附属的38个县区,该区集中了全省50%的人口和60%经济总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都已经被包含在内。
(二)高新产业聚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国务院批复以来,吸引了各领域的人才前来发展,为该区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大力推动了科学创新及技术改革,使鄱阳湖经济区成为了江西在创新方面最有优势的地区。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此外,全省多所独立院校、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基地及工业企业坐落于此。
(三)交通条件优越
鄱阳湖经济区已经形成了水陆空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包括通往景区的道路都日渐完善。如此便利的交通使景区可进入性大大提高,为游客出入提供了方便。
(四)旅游资源丰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共有可供开发的观光景点153个,区域内分布着世界级遗产、世界级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旅游资源,同时还广泛分布着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红色、古色景观。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良莠不齐,旅游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部分景区及所在地市旅游产业发展势态良好,但整个区域总的发展完整性和独立性不足,从而显得很松散。
(二)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景区景点的经营权归各县市,在旅游营销宣传上没有统一的宣传口号及模式,呈现出各自为营的态势,一些不良竞争阻碍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营销,一个景点甚至是分属不同部门。
(三)缺乏合作精神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区景点之间严重缺乏互动,很少有区域合作的机会,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这些景区景点的管理者合作意识淡薄,没有主动开发共谋合作的精神,这使得旅游目的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释放出来,景区景点没有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缺乏利益协调和共享机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因为受到行政区划、地域管辖、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的作痛,如今尚未建立起区域共同发展旅游的利益共享机制。区内的各个地市及景区在旅游规划、产品设计、营销方式上不仅雷同严重,而且还有不良竞争。这都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旅游资源呈现出“分布广泛,个别集中”的特征。多年来,环鄱阳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都归属于县级行政管辖,形成了旅游产业分散布局,旅游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一直难以形成品牌及竞争优势。因此,要想克服行政区划的困难,必须走“区域间强势联合,旅游产业融合”的道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更好的实现优势互补。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一)生态农业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以现代特色种养业为依托,深入挖掘传统农业旅游资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借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生态绿色食品丰富的优势种植特种蔬菜瓜果和观赏植物,提高“旅游经济作物”的附加价值;特色农作物还可在旅游餐饮与产品上进一步开发销售,彻底打响鄱阳湖的“绿色”品牌。
2.以古村落资源为优势,创新推进新型乡村旅游业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如婺源,已经开发出相对健全成熟的古村落旅游,但仍有很多待开发的古村落资源。对于古村落的开发,要借鉴婺源模式,因地制宜加入生态旅游功能,并尽快加强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3.以养生度假功能为主导,拓展健全相关农业旅游项目
针对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商务和政府人员等高端客户群体,设计开发以优美自然风光或成熟旅游景区为依托的养生度假型旅游项目。在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增加会议中心和品牌会所等商务设施,使休闲与商务完美结合。依托知名休闲景点的名气,引进或建立商务俱乐部和商务会所,吸引高端商务人群,拓展旅游功能。
(二)文化创意旅游型产业融合模式
1.视旅游产业为主体,加入文化创意元素
文化创意产业以现实的景观来展示作品中虚幻的情节,旅游景点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影响力来向消费者甚至是全社会来宣传自身。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景点的真实性而增加其消费者的体验感,也会因著名景点的知名度而取得更好的宣传广告作用;旅游景点则在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也可利用文化演出的形式等在旅游景点内扩大影响力,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
2.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加入生态旅游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介于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以文化创意为内涵,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的一个新型的融合产业集群。在园区中设立展示文化创意作品的展示区、以演示和服务为目的的体验区和负责旅游者集散、会议节庆的商务区等,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活动中加入了生态旅游功能,产业园区也就成为一个人造的新型的旅游景点,文化创意产业将具备旅游功能。
3.二者相互延伸重组,创造新型融合产品
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业的部分要素内容在景区重组,构建出一条全新的价值链,创造出新型的融合型产品,包括会展旅游产品和节庆主题旅游产品等。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节庆、会展等主题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以节庆会展的方式,整合举办地的各种旅游资源,设计打造出互动式的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形态。
四、结语
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转变政府角色
首先,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要想融合旅游资源,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创新改革。其次要大力整顿交易市场,规范产权明细。再次,相应的放松行业监管,改良已有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大力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适当的放松经济管制,完善社会保障与行业激励政策。最后,制定相管的产业技术策略,努力引导高新产业发展,恰当的运用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2.转变企业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融合的主题是旅游企业,能否实现产业融合关键在于企业的实力大小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服务的创新关键是要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首先,旅游企业的发展要多元化,管理要精细化。企业要想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就要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展多元业务的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其次,旅游企业结构也要随着战略转移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结构逐步趋于授权化、扁平化、柔性化,进而更快的跨行业经营,最大的满足行业内与行业外的市场需求。最后,旅游企业能否成功经营自己核心业务之外的能力是目前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旅游企业需要引进一些新型的管理工具来应对,如电子商务线上营销、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工具来加速提升旅游产业融合后的产品与服务质量。
3.转变产品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客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被市场完全接受。因此,旅游企业要想方设法转变市场营销的模式,策划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首先,突出“概念营销”,在分析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之后,以旅游企业融合后的产品为依托,借助数字传媒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抓住节假日举办各种活动来刺激消费。其次,运用“网络营销”,借助纸质及数字传媒,实现对传统营销在观念、战略手段上的挑战和革新。再次,强化“品牌营销”,企业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强化品牌效应来延伸相旅游关产品的价值链,扩大相关融合型旅游产品的网络效应。最后,深化“文化营销”,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旅游企业的文化元素,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思想内涵或特定的品位。
[参 考 文 献]
[1]于刃刚,李玉红,麻卫华,于大海.《产业融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147
[2]王起敬,高凌江.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和对策[J].旅游管理,2013(10)
[3]李荣菊,池志勇.传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综合论――2013:247-248
[4]侯诗誉.三明陈大镇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5]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河南大学,2013
[6]但红燕.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四川金沙文化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1):75-78
[7]黄永林,侯顺.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13(4):6-13
一、总体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市基础和优势,以高技术产业和高新区建设为发展重点,以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市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原则。明确以促进科学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为主要任务应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形式、新挑战,同时遵循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注重科学规划。
坚持需求导向原则。部署一批对当前经济发展最具影响、能有效拉动内需、并在近期可以取得突破的任务,集成转化应用一批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加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战略产业。
坚持重点突破原则。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逐步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化企业,以局部的突破和跨越带动我市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坚持超前部署的原则。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科技园区建设,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成果,培育一批具有我市优势的创新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导向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投资、金融、税收、服务等政策,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聚集企业,构建技术创新联盟,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主要目标:
努力争取实施一批省、市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开发重大高新技术产品;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中的优势骨干企业,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和载体建设步伐,建设一批创新平台,重点组建省级和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院士工作站;
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培育高技术新兴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产业化为目标,积极推进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对重大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培植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能源、海洋新兴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新型制造产业、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产业等高技术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新材料产业。在非金属材料领域,强化市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省环保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研发,重点引进培育聚氨脂材料、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陶瓷新材料等产业。在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围绕轻质、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引进培育镁合金及制品、纳米粉末冶金产业。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培育生物育种、生物制品、生物质炼制、农用生物药物4个生物产业集群,重点开发蜂胶疫苗、类脂疫苗等畜禽用制剂,开发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生物农药。培育创新医药及食品、中药现代化和医疗器械等三大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加快葡萄糖酸锌喷鼻剂、无水葡萄糖、赤藓糖醇、食用酵母等产品的研究开发。
新能源产业。重点研发推广兆瓦级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及锂电池新型储能产品等关键技术。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形成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发电产业集群,拓展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水平,培育煤制焦、煤化工新兴产业,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海洋新兴产业。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矿产资源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产品,做大做强我市海洋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市船舶制造产业基础优势,开发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造船装备和船用配套产品。
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治理及节约型社会、循环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开发;研究开发污染物综合治理、环保产品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新型制造产业。提高清洁动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通用飞机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等技术整体水平,培育优势品牌,壮大产业集群。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档数控机床等新型数字化装备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开发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产品、应用软件、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数字家庭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技术服务产业。突破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突出平台建设和示范带动,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协作、运转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重点培植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地理信息等新兴产业。
(二)运用高技术重塑传统产业
加快运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抓住优势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点,发展节能降耗、低碳、循环产业。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的工艺装备,开发传统行业的新产品。开展少水节能染色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引进进口设备,淘汰传统生产工艺,实现新染整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的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交流静电植绒布采用特殊后整理加工,赋予产品高效的阻燃、防水和易去污等多重防护功能,扩大纺织产品在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的应用领域。利用废弃的棉短绒资源,研发高端差别化、功能化绿色再生纤维素纤维,攻克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关键的仿丝、牵伸工艺以及绿色再生产纤维素纤维的生产工艺难题,率先实现该类产品的国内工业化生产。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研发抗菌功能系列生态保健纺织品,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实现清洁生产目标。以国内外常见针叶木、阔叶木为原料研发制备高级溶浆并实现产业化,重点攻克速生杨制备高级溶解浆生产技术,该项目的顺利研发将进一步完善粘胶纤维产业链。通过进行工艺流程从新设计,利用国产设备建设国内第一套大型脂肪酸国产化生产装置,实现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进国际一流生产设备,开发高精度铝板带箔材料,提升产品质量、规格,满足市场需求,并改善我国高精度铝板带箔材料一直严重短缺的现状。开发尿素替代石灰氮生产硫脲的绿色环保工艺,达到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的清洁生产,引领硫脲行业的绿色革命。综合开发利用果脯加工业废糖水和下脚料技术,运用全程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工业酒精、饲料枣粉、枣核活性炭、有机生物肥等。采用先进工艺利用大豆深加工过程中的大豆乳清水生产低聚糖、浓缩液生产发酵饲料、豆渣开发高品质大豆膳食纤维,改变我国膳食纤维高端市场长期以来被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占据的现状。通过改造传统空气氧化法生产农药草甘膦,实现原料及能源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应用D-乳酸法合成农药精喹禾灵,提升改善精喹禾灵产品品质(含量高于95%),实现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采用国内领先工艺开发含量达到96%以上的甲基磺草酮原药,解决国内该类药物依靠进口的现状。
发展节能降耗、低碳、循环产业。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运行模式和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生产示范企业。加快安琪酵母余热、水、沼气回收工程开发,建设沼气池,节约蒸汽、水,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支持“龙福静脉产业园”建设,形成“废旧聚酯瓶—再生涤纶纤维—再生涤纶纺织品”一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聚酯资源的循环利用,打破国内多年废旧聚酯瓶再利用附加值低的局面,并有效解决废旧聚酯瓶的环境污染。研发火电厂脱硫石膏制备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提升硫酸和水泥的生产能力,实现该技术的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研发“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膜生物反应器及反渗透法处理焦化废水制纯水”技术,解决焦化废水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全面提升焦化企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水平。采取多项先进技术对焦炉加煤进行改造,研发捣固焦炉装煤高氧煤气直接回收技术,加强对焦炉炼焦产生的烟尘治理。加快焦油加氢制燃料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煤焦油的综合利用、煤炭的下游节能技术等项目开发,力争为低碳经济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三)加快建设高技术科技载体
1、全力抓好市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市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和聚集新兴产业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全面增强全市科技竞争力。
黄河三角洲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立足“整合、共享、服务、创新”,整合全市科技资源,聚集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建成我市集科技基础条件共享、科技成果转化、行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综合服务大平台。力争5年内,建设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中心、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等四个支撑机构,组织和协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0个以上,转化科技项目100项以上。
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分平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有效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星火科技12396服务网络、涉农部门的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集成数据库、网络平台、信息智能推送平台和农村基层服务站点,为农业生产者、农业服务者和农业决策者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咨询、知识产权检索分析、知识产权融资转化、知识产权维权预警、知识产权评估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等六个业务子平台,建设面向我市各行业和发明人服务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期满,建成行业专题数据库10个以上,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家,组建知识产权技术联盟20家以上,建立和引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10个,引导创新主体申报专利5000件以上。
省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定农业物联网发展技术标准,通过RFID、传感、全球定位、互联网和3G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和一体化。整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业资源,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工程中心建设成为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农业产业化孵化中心、物联网人才培育基地。5年内建设相关重点技术实验室5家,2020年,基本完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化建设,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部署农业物联网体系,建成高效生态农产品国内大中城市销售网络。
市高性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开展纤维性能检测、树脂材料开发、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及产品中试孵化等,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市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期内开发新产品5个以上,取得科技成果3项,形成行业标准2项以上,聚集和培养2个以上新材料创新团队。
市汽车零部件制造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以新型汽车活塞为典型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化铸造装备技术研发中心、活塞全自动生产线开发中心、活塞生产线全自动测量工艺及设备研发中心和基于超声技术的活塞内在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基地,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战略创新。预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0项以上,突破新工艺20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开发配套新产品(设备)200个。
市粉体工程技术研发平台。转化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粉体技术成果,进行生物粉体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带动我市农药、农产品深加工、家畜养殖等产业的升级,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食品安全体系从源头上提供技术保障。引进并创建粉体技术创新团队1个,研发新产品6个以上,解决行业技术难题5项以上,组建省级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国家粉体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市兽医生物技术与疫苗药品研发平台。主要开展重大动物疫病与共患病免疫与生物技术防控及疫苗药品研究,为我市现代畜牧业与生物医药行业提供科技支撑,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兽医生物技术与疫苗药品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新建省市级研究机构4个,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培育兽医药品与动物营养优秀创新团队1个,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年经济社会效益20亿元以上。
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以学院为主体,充分整合学院及我市其他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要素,汇聚资源、信息,建立服务、联盟、共享机制,搭建学院及其它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期内,转化重大共性技术成果10项以上,孵化企业2家,开展国际合作1项,力争建设特色中试基地2个。
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依托,借助海大综合优势资源,建设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与水产养殖、海洋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滩涂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分平台,服务和支撑我市临海区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期内,建设省、市级研发机构5个,综合中介服务机构2家,制造在孵企业30家以上,研发新产品20个以上,实现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
2、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重大机遇,认真贯彻国家科技部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总要求,用现代高新区的模式创办农业园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产业链模式和现代农业体系。在发展理念上,进一步突出高效生态和循环经济特点,委托同济大学并做好配合和衔接,修订完善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建设目标上,要高点定位,以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园区为目标,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示范、探索路子。在功能定位上,要突出效益原则,着眼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高端市场,建设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等农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区、设施农业集中布置区和高端特色食品深加工区。在产业规划上,搞好顶层设计,明确产业规划内容,重点选择当地能生产的有发展潜力的品种,形成定位明确、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和产品品牌。在政策制定上,学习借鉴杨凌等园区政策,在金融政策和现代产业链构筑上要有突破,以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带动园区发展。同时,加快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积极构建国家和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协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将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平台和载体,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配套和支撑。
3、稳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按照我市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以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作为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向,依托装备制造、纺织、现代农业、化工、海洋新兴产业、船舶等六大产业链,努力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市产业竞争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与国家、省网上技术交易同步发展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所有者进行技术交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研究推广、科技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并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及各种科技计划向产业联盟单位倾斜。
4、大力强化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围绕国家黄河三角洲生态开发战略,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努力抓好现有我市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或先进示范区建设,构筑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低碳科技示范企业和基地,重点开展邹平县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博兴县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示范,滨城区纺织行业节能实验示范,无棣县循环经济实验示范,沾化县高效生态林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阳信县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示范,惠民县高效粮棉产业化集群实验示范。同时,积极围绕制约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科研攻关,强化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产业共性技术、节能生态、循环经济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低能耗、低(零)排放、低资源依赖”的科技产业,使实验区成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成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范。
5、大力推进高新区建设。根据中央、省对高新区发展的要求,我市高新区“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定位为“四区一极”,即: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区、体制机制创新区,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按照这一定位,高新区将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有利机遇,完成道路、住房、公益事业、水利工程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电子信息与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和生态化工”五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订完善高新区(科技)发展政策,推进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末,高新区将实现地区年生产总值6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0家,其中,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认定)民营科技型企业20家;全区固定资产累计投入300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新增10家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20件;在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组建或参与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实现产业集聚,五大园区示范和带动效应凸显,初具全省一流园区的雏形,财政总收入达到4亿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完善组织保障
结合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设立“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开拓思路、强化措施、创新方式,强化各成员单位间的分工协作,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落实我市高技术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重大问题,在配套资金、项目立项、土地供给、资源配置、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势集成和政策的配套联动。
(二)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利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制度和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贯彻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确保国家和省支持科技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出台我市促进创建创新型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等方面支持政策,充分衔接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构筑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三)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多元化投资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科技投入的法规和政策,确保政府科技投入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不低于1.4%,各县(区)要积极落实国家、省、市计划项目的配套资金,切实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依法增加科普投入,支持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提足技术开发经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5%、大中型企业要达到3%、一般企业要达到1%,继续鼓励企业不断增加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入,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担保体系,完善财政科技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民间和企业创建风险(创业)投资公司,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吸进聚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以促进我市科技创新。
(四)强化人才建设,打造创新型科技队伍
大力实施科技兴滨和人才强市战略,造就一支适应建设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全面带动科学技术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充分利用市作为黄河三角洲发开建设腹地的有力条件,通过良好的服务和基础建设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市创业。完善落实公正客观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和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激励人才创新创业。
[关键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同;产业系统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现阶段,经济增长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演化的核心目标。Meadows(1972)提出的“零增长”解决方案显然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从中观的产业角度来说,一个动态演化的经济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产业系统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各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决定了产业系统的功能。当前对产业系统的研究是分别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进行的,在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两个分立学科研究的现实,使产业系统的研究要么偏重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要么偏重于生态效益的提升。本文在梳理经济学角度的产业系统和生态学角度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分析了其内涵、特征、要素及结构关系,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企业制定相关战略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指导。
一、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产业经济学是以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企业集合即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产业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的应用经济学科。伴随着20世纪以来系统科学的飞速发展,系统科学思想应用于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开始盛行。由华西里·列昂惕夫(1970)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最突出的运用系统科学研究产业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咎廷全(2002)出版的《产业经济系统》试图为产业经济系统分析奠定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试图构建新的产业经济学分析范式。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分析框架下的两种内涵:“产业组织”角度是将一个产业或一类产业构成的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产业系统,比如“信息产业系统”、“电信产业系统”、“房地产产业系统”、“高技术产业系统”等,此时产业系统是指由该产业内不同企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可以称之为微观的产业系统。“产业结构”角度的产业系统则是由不同的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比如一国、一个地区的产业系统,可以称之为宏观的产业系统。本文所探讨的产业系统是从宏观层面上展开的,包含了不同产业的经济系统。产业系统内同一个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为争夺资源进行竞争,优胜劣汰,各个产业基于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产生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最终实现产业系统功能的升级。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产业系统内要素的流动、企业的竞争、产业的关联均是以经济回报为导向的,从而形成了产业活动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的“资源开采一生产加工一消费使用”的线性发展模式。资源的不可逆性和环境污染成本的提升正制约着产业系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种矛盾正使经济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缺乏生态变量这一局限性日益凸显,将资源环境等生态因素纳入传统的产业系统研究越来越迫切。
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产业生态学正是探讨产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行产业活动进行优化,使产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协调发展。它强调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少。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催生了从生态学视角对产业系统的研究。
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和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生态关系的核心表现是由传统的线性模式向基于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物质循环模式转变。如图1,在原有线性发展模式下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使用各个环节排向产业系统外的废弃物,在循环模式下,可以直接或者经过废弃物的统一回收和处理提供给以上各个环节作为原材料。
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是基于废弃物投入产出关系的纵向生态产业链以及生态产业链之间横向的物质和能量的层级利用关系的整体。在生态产业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基于废弃物关系形成上下游关系,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使原有的线性生产过程“循环”起来。而在一条生态产业链中不能资源化的废弃物可以作为另一条生态产业链的原材料,各条生态产业链因此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产业系统。如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就是基于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形成的产业系统。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以一个燃煤发电厂的废弃物再利用为发端,1982年这一燃煤发电厂开始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余热转变为蒸汽提供给炼油厂,而炼油厂将生产过程形成的液化气提供给生产石膏的工厂,因此形成了发电厂炼油厂石膏厂这一生态产业链。事实上,在一条生态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可能形成双向的废弃物交换关系,如炼油厂将废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后的冷却水提供给发电厂,减少了发电厂对淡水资源的使用,从而使发电厂和炼油厂实现了双向的废物交换关系。在该条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如发电厂仍然有可供再利用的热量,可以提供给养鱼场,鱼池的淤泥可以作为肥料提供给农场,从而形成了下一条生态产业链。废弃物在各条生态产业链中及其间经过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产业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然后才是实现产业的社会经济目标。产业系统中产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关系的讨论主要是围绕资源和废弃物的优化配置而展开的,如在优化产业关联时主要是从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角度出发,而对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考虑甚少,因此,偏重于生态效益的提升,这充分显现出其忽视经济变量这一局限性。另外,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的产业系统往往强调一定空间内物质循环系统的优化。尽管废弃物的规模经济特性需要集群式的发展模式,但是封闭趋向的产业系统会带来产品质量或是成本优势的丧失。近些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由于过于强调园区内闭路循环的构建,已带来诸如园区内居民使用的供暖和燃气比园区外要贵、园区效率低下、企业发展活力不足等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重点关注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强调物质和废弃物循环而形成了系统的封闭性,均体现了产业生态系统偏向于实现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考虑不足的局限性。这对于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企业来说,缺乏动力支撑。这也正是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内涵和特征
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偏向经济效益而缺少生态变量,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偏向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变量。但是,考虑资源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研究产业系统,其对象都是“产业”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视角重新研究产业系统内的产业及其之间的关系,将产业间基于产品投入产出的经济联系和基于废弃物投入产出的生态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本文定义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复杂演化系统,包括产业经济和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产业系统包含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二者是一种协同关系
产业系统是由产业经济、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分别对应于之前从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目标和产业之间关联内容的不同。在产业系统演化过程中,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子系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产业经济的增长为产业生态效益的提升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产业生态的提升尤其是循环产业链的形成可以通过废弃物资源化,直接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废物的处理费用而减小环境成本。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两个子系统正是通过这种良性促进关系的形成和维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产业系统同时强调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
产业系统内各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经济和生态关系为连接,共同推进产业系统的演化。为了能在产业系统体系下同时分析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本文基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将产业系统中的产业粗划分为生产产业、中间消费产业、最终消费产业和分解者四类,其中中间消费产业包含初级消费产业、次级消费产业等。基于新的产业划分,产业系统内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中虚线框内生产产业一中间消费产业一最终消费产业以虚线箭头表示的基于产品关联的关联关系即为传统的产业线性关联关系。除了传统的上下游产业的经济关联外,基于各个产业排出废物的再利用与其他产业进行生态链接。在本文的产业系统中,由于产业活动产生废弃物可以资源化,因此被称之为副产品。各产业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副产品的交换,不能直接利用的副产品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废弃物筛拣、处理和加工产业进行处理,形成可再利用的资源。产业系统中各产业的副产品联系可能表现为双向的。
(三)产业系统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
经济学角度的产业系统状态变量一般用GDP、产值等反映产出增长的指标表征,而生态学角度的产业系统状态变量多是以环境效益来表征。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强调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应是同时体现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变量。一般地,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可以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变量共同反映。经济效益变量不仅仅是指通常所指的经济量的增长,更要反映经济增长的质,这种质包括增长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生态效益变量不仅包含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的减少,还应包括生态效率的提升和生态创新能力的增强。即产业系统演化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四)产业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
首先,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体现在产业系统内部各主体、要素之间各种相关作用、多目标、多变量等复杂的相互关系,而且体现在产业系统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一国的产业系统来说,产业系统内部庞大的产业类别以及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本身非常复杂,再加上考虑了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关联关系将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的线性关系,体现出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一国的产业系统不仅受到全球产业系统演化的影响,还受到一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产业系统与所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使各个国家产业系统的关联关系增强。国际范围内出现了革命性的新技术,必然通过技术扩散影响一国产业系统生产范式的转变。而社会局势、经济大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可能引起产业系统演化方向的变化,推进或者阻碍产业系统的发展。
其次,产业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系统。产业系统主体、结构和状态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产业系统的主要行为主体企业来说,在政策、科技、市场等因素的引导和作用下,企业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投资方向和战略,从而影响各个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各产业的物质联系的频度与强度,则会随着各主体利益驱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最终影响到产业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从动态意义上去研究产业系统的演化。
从以上内涵可以看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具有递阶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特征。
递阶层次性。产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和影响。基于经济和生态协同的视角,产业系统包含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而在各个系统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个产业系统,单一产业还可以继续分解为各个企业。产业系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均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最后影响产业系统的功能。即使在某一种联系中,也可能存在着递阶的层次关系。比如产业与产业之间,由于不同的产业在产业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等级的产业群,有的属于生产产业、有的属于消费产业等。由于递阶层次性的存在,需要对产业系统的演化进行多层面、系统地思考。
非线性。产业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子系统等相互作用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产业系统内部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是产业系统产生复杂性、实现功能优化的主要根源。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形成推动产业系统演化的控制力量,使得产业系统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动力学系统,从而产生出分岔、突变、混沌等多样性和奇异性等系统行为。一方面,产业系统存在着自我强化和稳定的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也具有不断适应环境的行为过程和功能机制。产业系统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通过各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形成巨涨落,最终促使产业系统的状态变量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
开放性。产业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所处的大系统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传递和转换。就一个区域的产业系统来说,系统的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关系与产业系统外主体进行创新合作和信息交流。产业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要素间相互保持开放也尤为重要。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提出的产业系统正是强调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系统等多层面的相关作用。只有系统内的各行为主体相互开放,才有可能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整合,实现要素间的有效对接。
自适应性。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具有自适应性的主体是系统复杂性的主要来源。这些主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积极地试图将一切转化为有利因素。产业系统所处环境的多变性,使各行为主体在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修订规则。产业系统的优化升级正是系统内主体间的互动、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在系统层次的“涌现”。
四、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根据本文对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的界定,产业系统内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
根据前面对产业的重新划分,产业系统内的经济主体即企业也可以粗划分为四类,即生产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最终消费企业和分解企业。其中生产企业是指以从产业系统外获取资源和能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为其他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和副产品的企业,比如进行农产品生产、煤炭和矿物开采等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指以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副产品作为投入品进行加工生产、生产的产品提供给其他企业作为投入品的产业。最终消费企业则是以中间消费企业的产品和副产品作为投入品进行加工生产、生产的产品提供给产业系统外的消费人群使用的产业。分解企业则是指以生产企业、中间消费企业、最终消费企业在产业活动中无法进行直接交换的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产品作为以上各类企业投入品的企业。产业系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间的结构关系可以从纵向的产业链关系和横向的模块关系两个层面来看。
纵向的产业链关系是企业间基于产品和副产品的投入产出而形成的关系,这种产业链关系同时包含经济和生态关系。因此,在产业系统中将其称之为经济生态产业链。如图3中的经济生态产业链1是由生产企业1、中间消费企业1、最终消费企业1和分解企业1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而可能表现为双向联系,而这种双向联系的内容可能是基于产品的,也可能是基于副产品的。以生产企业1和中间消费企业1之间的联系为例,生产企业1的产品和副产品可以提供给中间消费企业1作为原材料,而中间消费企业1的副产品也可能成为生产企业1的投入品。各条经济生态产业链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产业链的多方向的非线性系统。图4以电脑产业链中铜的使用为例,简要说明了这种经济生态产业链关系。
具有同类属性企业的集合又形成了横向的模块关系,即生产企业的集合构成了生产产业、中间消费企业的集合构成了中间消费产业、最终消费企业的集合构成了最终消费产业、分解企业的集合构成了分解产业,这些模块之间由产品和副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连接,最终形成了产业系统的循环关系。
纵向的经济生态产业链和横向的产业模块关系共同构成了产业系统内要素的结构关系,这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结构关系不仅能够实现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生态效益,从而一方面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与自然系统的协调。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系统本身不是封闭、孤立的,它不断与系统外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一方面,产业系统最初的原材料和能量是从自然界获取的;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产业系统不可能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问题,在产业系统内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最终排出产业系统;再次,产业系统会与其所在的更高一级的产业系统进行信息、技术、人才、市场的交流,从而为产业系统不断引入“负熵流”,不断保持系统内主体的活力,从而使得产业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成为可能。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这一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角度尝试对产业系统进行重构,为产业系统发展提供统一的研究框架,对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偏向经济效益的实现,关注产业间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生态变量;从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主要偏向生态效益的实现,关注产业间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而忽视经济变量。因此,提出应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是指由不同产业相互联系形成的、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复杂演化系统,它包含了具有协同关系的产业经济子系统和产业生态子系统,同时强调产业间的经济和生态联系,是以经济和生态变量共同表征的动态演化的复杂系统。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具有递阶层次性、非线性、开放性、适应性等特征。产业系统内纵向的基于产品和副产品投入产出关系形成的经济生态产业链和横向的各产业模块的链接关系共同构成了产业系统内要素复杂的结构关系,正是这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结构关系能够实现产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本文对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理论的重新构建,对于各级政府制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各级政府产业系统发展的目标应由传统的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进行转换
无论是一国、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工业园区,在传统意义上,经济增长都是其产业系统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迫切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发展目标的转换,即如何评价一定范围内的产业系统发展的效果。当前经济效益的提升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发展的关键目标,但经济效益不仅仅是GDP的增长,还应包含能够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技术进步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方式,也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因此,经济效益应是基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效益。除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产业系统还要追求节能减排、生态效率改进、生态创新等生态效益的提升,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在评价一定范围内的产业系统发展时,应同时考察有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从而形成对产业系统内要素的流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关系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作用。
(二)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系统的发展模式需要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向基于废弃物连结的生态产业链循环模式转变,再到同时包含经济与生态链接的相互依赖和协同共生的模式转变
末端治理模式由于仍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前提,环境治理成本高、治理难度大,从而无法有效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产业链循环模式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治理成本,并且变废为宝,节约了原材料的成本,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致力于构建能够体现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生态思想的多部门协调统一的政策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各个环节关注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问题,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副产品的交易,在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体现循环思想的重要环节给予经济政策的支持。产业系统中的企业不仅要注重副产品的交换,更要突出以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动态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共生理念。因此,各级政府不应过于追求“生态”而忽视区域、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不仅关注废弃物的投入产出关系,还要发展基于产品的关联关系,并且使产业系统的发展与所在的更大区域的产业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生态友好并具有竞争优势的协同共生发展模式。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系统日渐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大、生态贫困逐步凸显等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最后给出了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产业经济 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 产业生态化
当前西部大部分地区时刻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双向风险,具体表现为虽然经济总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却在拉大,由经济增长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趋严重。造成这种被动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该地区原本就相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使这一情况不见改善的迹象。而实际上,任何地区(包括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必须要建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即“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
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互动
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为物种的生命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能量;自然界的物质通过人类劳动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中,并通过生产力的作用将其转换为社会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即自然界与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不但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系统规模的不断演变;同时,在对待自然界的物质方面,如果人类采取不合理的生产模式或劳动方式向社会物质进行转变或者社会物质进行内部交换与消费,如漠视自然规律的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型的开采和利用、将生产生活的污染物进行任意排放等,必然会破坏自然物质的正常变换过程,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必然会受到损伤,环境污染、生存空间丧失、生态机理失衡、生态功能减退等负面后果就会接踵而来,并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社会物质的变换过程。
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系统,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不断促进其自然的进化,同时社会经济系统中也在这种交换的过程中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劳动关系将不断改变该地区的自然与生态物质形态,用以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需求,结果是生产和生活垃圾将以特殊的形态重返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见图1)。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区域中的每个团体和个人都可能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对自然资源加以开采和利用,那么由此而导致的“公地悲剧”的博弈结果就会出现,这种结局无论对自然还是人类社会来说都是难以挽回的。因此,如果人类的活动能够符合自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自然演进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就会实现,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追求对自然的占有和索取的“极端物质主义”,就会因为过度的消耗自然生态物质,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损伤,继而影响到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物质提供和变换,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出现恶性循环,甚至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崩溃;相反,如果单纯追求自然生态保护的极端行为,不顾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会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
生态贫困逐步显现。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解决好人口问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为了维持生存或者更好的生活,人们所采取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直接向自然界进行单向索取,没有回报或者补偿。其中,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如此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性开发急剧恶化了生态环境,致使该地区的土地、森林、草场等资源消耗严重,生态资本存量明显下滑,这使得生态群落和种类组成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资源掠夺并未使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产生多大的改观。这些都使得西部地区的贫困面不见减少,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互为因果,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一个“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经济贫困”恶性循环怪圈正在形成。
生态系统日趋脆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的综合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一直不见好转,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增无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所触及的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逐渐衰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大量减少。如黄河的频繁断流以及断流持续时间和涉及的河段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黄河中下游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受到严重破坏。由于该地区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著增强,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存续状况极其令人担忧,其中国家的一、二级保护动物遭到大范围猎杀,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大面积的原始植被被盗伐盗用,生态系统破坏极其严重。三是产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超出预期。由农业化肥、杀虫剂、塑料垃圾等污染导致的农林业生态系统的碎片化,单一作物栽培导致的基因均质化,物种的多样化丧失和对天然林带过度采伐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殖民化等。此外,工业生产原料如石油、有色金属等的废物排放和具有污染属性的添加物的使用,都逐渐异化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恢复压力加大。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使西部地区的“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负债”在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使得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身恢复能力逐渐减弱。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良性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多样化的气候生态禀赋并未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承载力和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并未得到显著增强;从生态足迹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依然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极其脆弱。同时,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严酷,虽然土地面积分布较广,但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相对不足,加之生产力水平未能实现与发达地区的均衡化发展,致使土地的生产效率偏低。这些都直接表明该地区的消费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制造能力,生产和生活强度也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自然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巨大的压力之下。
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选择
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我国西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对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有着良好的条件,同时西部地区的食品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更为重要的是,食品工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因此它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会带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的农牧业、农产品流通业、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对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对扩大产品出路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洁净能源工业。水能、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都是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水能资源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如此巨大的资源储备对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此外,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方面,水库建设完成以后,除直接提供电力外,还可以起到防洪拦沙、改善水质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西部的青海、、新疆等海拔较高的地区,太阳能资源明显丰富于其他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可以加大太阳能的推广使用力度。另外,是我国地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占全国查明地热资源储量的一半左右,在该地区进行地热能的开发会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风力资源在西部地区更为丰富,并且相关的企业已经或正在输出风力发出的电力资源。
发展中药产业。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中药材产地,仅四川省就分布有中药材资源4000余种。尤其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医药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正逐步加强,其中日、韩、美、英、法等国的植物药销售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有进一步垄断世界中医药市场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广阔。因此,如果能够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高西部地区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该地区的中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引擎。
发展可降解塑料工业。截至到2010年,我国仅地膜和包装材料两项的塑料用量就已经超过了200万吨,由此而引发的白色污染的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一问题的治理方法上,降解塑料的使用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治理塑料污染的绿色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降解塑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我国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矿物质等天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降解塑料生产必须的原料。
发展旅游业。我国西部地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该地区发展旅游业不会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能够加快区域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增加西部旅游地区人口的就业机会,促进和加快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同时还能够全方位地展现西部地区悠久灿烂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见,发展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能够收到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其成为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新兴绿色产业的同时,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会随之显现。
发展绿色制革业。制革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行业。目前,我国猪皮革年产量超过1亿张,牛皮革5000多万张,羊皮革80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额超过150亿美元。我国西部地区是猪、牛、羊等牲畜肉类和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制革工业同时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工业部门。然而,制革工业由于也涉及到化学清洗等化学作用,因此也使该地区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制革技术便成为西部地区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结论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向来矛盾难解,这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状态原始的西部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因此寻找生态化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脉络就成为发展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本质和西部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制约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西部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的瓶颈和该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实施路径,试图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适合西部地区又适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地区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怪圈,走向“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快速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徐素环.对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3.鲁勇兵,梁婉君.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22)
论文摘要:贵州具有发展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综合条件。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重点实施农田生态工程、林果生态工程、养殖生态工程、生态能源建设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做好管理、资金、技术、营销、生态治理机制、利益机制等方面的保障。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3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关键词】林业;生态产业链;运作机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仍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唯“GDP论”,大力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我们人类的报复,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寻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极其重要。林业产业集群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它指的是在林业领域内,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产业、企业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价值、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循环,通过企业竞合,不断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涵盖要素全、产业链条长、增值方式多的聚合体。那么,林业产业集群内部结构如何?运行机理又是怎样?如何实现实现经济与生态共生?毋庸置疑,探寻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和演化机理,揭示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于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实现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生态与产业共生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识别林业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
(2)分析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运行机理;
(3)揭示林业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和生态共生的途径。
基于此,提出林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述评
1.1林业生态一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后逐渐应用与诸多领域而被拓展与完善。瑞典、芬兰等发达国家林业与生态的发展关系说明了林业与生态经历了从对立、互相依赖到共生的过程(Wohlfahrt,1996)。国内徐有芳(1995)提出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但是十几年来一直没能找到一条适合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反在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政策起伏很大,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王兆君(2001)认为二者之间应该协同运行。曹建华、王红英(2005)林业政策调节的目标是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协调与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是森林资源,并通过调节经营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此时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研究主要集中于协调发展路径,包括构建林业循环经济体系、广泛开展森林认证、完善的政策体系等。贾治邦(2007)提出建立以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的现代林业。由于林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林业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共生机制不仅完全可能,而且是这一解决问题的真正出路,张智光(2008)将共生理论应用到林业供应链中,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理论是解决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后来,关于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颇多。张智光(2012)从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角度对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进行研究,依次构建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关系椭圆轨道模型、多层次结构模型、“三链”共生循环结构模型、5R循环经济结构模型和Multi-Agent运行机制模型等。张智光(2013)从产业一生态复合系y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提出生态和产业共生的模式有: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偏害共生、单害(单利)共生、互害(竞争)。张智光(2014)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发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才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中的本质属性。谢煜,张智光(2014)对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共生协调机理与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的3种模式,即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互害共生,3种不同类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林业发展结果。杨加猛,张智光(2014)结合我国林纸一体化特点和发展规律,界定了“林纸一体化共生”的内涵,对林纸一体化的共生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探讨了营林企业、制浆企业、造纸企业和农户等基本共生单元间的二元共生机制,据此构建了4种林纸一体化的基本共生模式,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分析上述文献不难得知:自研究林业生态和产业关系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就表明林业生态和产业之间具有协调发展关系,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关系证明后,其就应用到多个领域,但是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应用于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后续关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的应用研究仍在不断进行着。
1_2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自马歇尔(Marshall A,1890)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Mfed Weber,1929)的工业区位理论、科斯(coase R H,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 J A,1912)的创新系统理论、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后,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新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钻石模型”概念,产业集群迈人新发展阶段。林业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国外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林业产业集群概念(Kies,2008)、形成要素(Braden,2008)、优势(schulte,2006)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与林业产业集群相关的实证研究。国内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开始,多为定性研究。如姜伟军、沈定夫(2007)以宁波水煮笋产业为例,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笋产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陈科灶(2008)以福建林业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福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后来,学者们转换视角,从林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入手,多为定量研究。如张占贞、王兆君(2010)运用区位商系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识别和判断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张占贞、王兆君(2011)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从市场和区域相结合的角度测度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发展阶段,并进行实证分析。奉钦亮、谭凡丁(2011)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黄蓓、王瑜(2011)对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加拿大学者帕德莫和吉博森的GEM模型,提出了将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第四个因素对”而对GEM模型做出拓展,构建GEMS模型,以适用于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王玉芳、江雪(2012)运用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洪燕真、戴永务(2014)采用区位商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以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视角从中观层面测度福建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态势,对福建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福建省林业产业中第二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但产业链较短等结论。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的识别和测度研究,目的是提高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石大立、叶玉琴,2007),邓刚、张敏新(2011)以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为例,运用SWOT、AHP方法实证分析了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张占贞(2013)从核心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政策环境影响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另外,还有从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来对林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如李正军、单亚涤(2010)对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林一浆一纸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对林一浆―纸产业集群的形成、结构、组成及其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其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运作模型和实施策略进行细致探讨。郑庆华、张智光(2011)以林纸供应链为例,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杨加猛、张智光(2008)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从林业产业集群的绩效测度分析,如伊剑锋、王兆君(2013)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研究,用DEA-Manquist方法分析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绩效静态和动态变化趋势,然后对影响林业产业集群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今,学者们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着。
如今林业产业集群竞争与合作不单单是单个林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们应该把起看做是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问题,上述研究很少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林I产业集群,从知网查知,目前仅有赵进,赵进、许立达(2011)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张占贞、王兆君(2011)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进行了研究。张朝晖、耿玉德(2014)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进行了研究。鉴于此,基于产业一生态共生为目的,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先对林业产业集群的结构进行构建,然后针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林业产业集群结构识别
系统是由相关要素、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构成。林业产业集群是以林业产业生态共生为目的,涉及到林业产业、林业企业及外部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大系统。加拿大学者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 and Gibson,1998)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Grounding Enterprlse Markets)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产业集群“三大类六因素”:“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业;“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黄蓓、王瑜(2011)对GEM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一因素对,这样就形成了四对八个因素,构建了GEMS模型,“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一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一企~(Enterprise);“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一市场(Markets);“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合称为“因素对Ⅳ”一环境(Surroundings)。本文借鉴GEMS模型,鉴于市场环境属于环境要素的一大方面,故把GEMS模型中“因素对Ⅲ”纳入到“因素对Ⅳ”中,把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核心要素子系统是林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即产业链上中下游及垂直关系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诸要素,生产者、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生产者组成;支持要素子系统即价值链的服务体系,是指为集群的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如知识、技术、人力、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支持;外环境要素子系统,是影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制度环境等。因此,核心要素子系统、支持要素子系统和环境要素子系统构成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其基本演化过程就是:林业产业资源要素输入其核心要素系统,经过资源优化配置、自我组织与整合,在支持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实现集群的演化与升级,最终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协调发展,林业产业集群系统结构如下图1。
林业产业集群系统具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简单来讲,核心要素子系统中,生产者、中间商、竞争者、消费者与林业核心企业组成了竞争的五种力量,即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首先,原材料供应商为产品生产者提供原材料,生产者整合利用原材料,经过加工等产出产生品,经过中间商、竞争者的竞争与合作,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核心要素系统投入产出过程中,还要得到相关支持要素系统如人力、资本、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的支持,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同时,外环环境要素系统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对系统施加的影响也会成为大系统产出的制约因素,最终,林业产业集群大系统经过资源的配置和消除外界环境制约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生态、让会三种效益,使得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共生,促进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交换与转化,如图2所示。
三、生态一产业共生下林业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了整个生命系统运转的内在机制。林业产业集群中,以林业资源为纽带,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链”关系的“上游企业一中游企业一下游企业”(原料供给企业一产品生产企业一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企业一终端消费企业)等相互衔接、相互作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林业产业生态链(唐晓华等,2007)。在林业产业生态链中,不仅包括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传递和交换,还包括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形成。
众所周知,林业一般生产流程为:种苗一造林(整地、挖穴、施肥、植苗、幼林抚育)一中林抚育(抚育林)一成熟林一采伐(采伐、打枝、集材)一运材(原木、原材)一市场(工厂、集散地、中心市场)。林业经营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不同门类,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森林木材、非木材的培育和林下产品种养殖,即第一产业环节;然后对木材、非木材或者林下产品进行初加工制造,形成林业中间产品,林业中间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形成产成品,如人造板、家具制造、造纸等,即第二产业环节;接着把产成品投向林业终端产品销售市场和终端消费者或者发着衍生性第三产业或者森林生态旅游等,形成了一个循环。按照这个原理,把林业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林业产业集群形成首先从资源链开始,形成需要先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储备和投入,才能展开后续的林业的社会生产,没有林木资源,就没有社会分工意义和经济价值,资源链是林业产业链的基础要素。首先要进行森林资源、非木材资源的培育,培育到成熟林后进行采伐,采伐后为加工和深加工提供林业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林业初级产品,林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形成林业产成品,林业产成品投向到终端市场或者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林业还与外界环境完成固碳制氧、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在林业生产中产生的林产工业残余物进行加工利用、废弃物林木资源进行回收、林业剩余进行回放,提供给林业资源提供者。同时,还要和外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政治和政策环境等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和传递。在整个系统的结尾,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打到林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林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即资源链,具体运行机理如图3。
四、结论与对策启示
4.1主要结论
基于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视角通过对林业产业集群结构和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简要得出如下结论:(1)林业产业集群是经济一生态复合系统,由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组成,核心要素系统是基础,支持要素系统是保证,外环境要素系统是条件,核心要素系统、支持要素系统和外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2)林业产业集群是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三链合一”的代表,达到“三链一体化”,资源链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价值链是整个系统的潜力所在,森林生态链是资源链和价值链基础。生态链将产业形成封闭式循环,既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产业链低碳化,保护生态环境,三链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鞯荨⒔换弧⒆化等。
关键词:林下产业;生态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千岛湖区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项目“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调查研究”(编号:20110634M29)资助
作者简介:徐高福(1963―),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与科技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15903
お
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笔者提出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与高效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指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为依托,以林木资源为背景,合理利用林下土地、动植物和空间资源,从事林下养殖、种植、游憩等立体经营,从而使农林牧渔和旅游等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林业生态经济模式[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符合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是实现林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典型。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不仅使林业产业由单纯的林木资源向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保持林业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开发林下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综合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多方面的利益要求,是一举多赢的良好选择。
2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最近(2011)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2];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3];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的利用、技术的扶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4]。尽管表述众多,但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3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
3 千岛湖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例
3.1 森林野菜产业
2009年,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申报并获得杭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千岛湖特色森林野菜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千岛湖优美山水为背景,针对森林野菜栽培、加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林下生态型栽培、良种繁育、干制加工和功能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2011年7月27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5]。森林野菜在淳安千岛湖地区率先进行优质高效规范化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促进林农增收,推进淳安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目前已在羡山林场童家畈林区井坑坞建立面积1.5hm2的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在马褂木等高大落叶深根性乔木树种下,种植马兰、败酱等森林野菜。公司将以实施该项目为契机,创新研究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和加工配套技术,在保护好森林的背景下,拓展森林野菜这一新兴林业特色产业,引领千岛湖区森林野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2 林下养殖
千岛湖区以马尾松为主的次生林占多数,树种单一,林相单调。进入21世纪以来,千岛湖区森林景观改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6]。2007年,制定了《千岛湖区万顷森林景观改造规划》[7],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千岛无核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同时也是林下生态经济的一种主要模式。
早在2001年,公司提出在杨梅、枇杷等经济林中适当保留部分马尾松、杉木等乔木树种,形成点块状混交的林相,同时与养蜂、养鸡、养鹅等养殖业相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在金竹牌林场大山林区小坑坞口营建景观经济林8hm2,目前杨梅胸径已有15cm,冠幅2.5m×3.0m;点缀的银杏冠幅1.5m×2.0m,胸径8~10cm,高5m。杨梅每年的经济收入达50万元,纯利润约20万元左右。
3.3 种养结合的农家乐模式
s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所属16个国有林场经营千岛湖周围各类经济林533.33hm2。目前公司形成以柑桔、茶叶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利用经济林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养鸡、养猪,对林地实施种养结合立体开发,以短养长,减少土地利用和林地害虫(特别是柑桔天牛),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改善茶果品质,提高茶果园单位面积收入,促进承包职工增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各经济林经营户进行土鸡肉猪养殖,聘请农业局专家进行指导,联系鱼味馆等宾馆、饭店定点销售,形成了经济种养结合产业化雏形。2010年,在金竹牌林场石塔岗建立了沁沁农庄。采取种养结合――农家乐经营模式,在柑橘园放养土鸡,旅客可以在农庄内休闲度假。
3.4 生态文化游憩
围绕生态文化游憩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兵团文化和千岛湖山水人文底蕴相溶,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千岛湖湖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
2006年,结合姥山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研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规划建立具有千岛湖特色的生态休闲场所,加强林业科普教育,提高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树立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家园的信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活素养,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寓休闲于良种,寓科普于良种,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8]。
4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因为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营基础,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潜力不尽相同,所以,采取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有差别。
(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针对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因为只有充分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影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主要因素,才能明确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措施。
(3)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规划与示范、标准化生产、科技支撑、经营管理、资金筹措等保障体系。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是一项新兴产业,当前我国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林下种养规模较小,林下资源利用少;产业化水平低,只注重初级产品开发,深度开发力度不够,产业链条短,市场发育不全;组织化程度低,被动发展,缺少龙头带动和典型引导;科技支撑力度不大,经营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因此,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加强扶持,完善保障体系,促进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お
参考文献:
[1]
方震凡,丰炳财,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4):43~46.
[2] 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2011(8):6~7.
[3] 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4] 李彦玲.浅谈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民营科技,2011(1):128~129.
[5] 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R].淳安: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2010.
[6] 丰炳财,徐高福.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建设理论与千岛湖区实践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2):9~13.
[7] 徐高福,孙益群,姜礼元,等.千岛湖万顷林相改造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08(7):61~64.
[8] 徐高福,刘伟宏,秦国峰,等.千岛湖姥山林业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基地规划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78~82.
Empirical Study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ousand-isle Lake District
Xu Gaofu
(Zhejiang Xinanjiang development Corporation,Hangzhou 311700,China)
内容摘要: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研究重点在于产业组织的构造与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在市场条件下的运作模式和运作规律。不管是方法论还是在理论核心上,产业组织理论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很大,如一些不言自明的假设前提和分析范式等。但是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给产业组织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产业组织中最微观的经济个体―企业如何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完成转型与生态经济型的发展。本文拟通过对不同产业组织理论的回顾,指出其内在缺陷,并试图提出产业组织在新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产业组织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本文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回顾及发展的介绍,指出其相关理论体系的缺陷,并结合当前的产业生态学的发展,分析产业组织(企业)的生态经济型发展。但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中,企业并不具有自发的向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对影响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和企业行为转型的动力机制分析,揭示了企业内在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产业组织理论的不同体系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市场机制的论述(邓伟根,1990;李丹,2005),但产业组织理论真正形成体系并产生相当的影响力,一般认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难以解释垄断与不完全竞争的效率问题有关。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制造企业大型化和生产集中度日益提高的同时,垄断与寡占型市场结构以及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也大量出现。市场势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矛盾及由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企业规模与竞争效率的关系问题,并发展了不同的产业组织理论。
(一)哈佛学派与SCP范式
从经济学的发展看,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英国的罗宾逊(J・Robinson)、美国的张伯伦(H・Chamberlin)和德国的冯・斯塔克伯格(Von・Staklberg)对垄断竞争理论的贡献,才奠定了对完整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经济理论基础。而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学派提出了以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范式为核心,侧重于实证研究的理论,根据这个框架的简单模式,外生的市场结构类型(如垄断)决定着内生的市场行为(如合谋)和绩效(如较高的市场盈利能力)。其中市场结构又可细分为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以及供给者的纵向一体化的程度等,行为可细分为价格、研究与开发、投资、广告等,市场绩效可细分为效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比率、产品的多样性、创新率、利润和分配等(见图1)。
SCP范式基于张伯伦(H・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模型,为政府制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产业组织政策强调调控市场结构,防止形成垄断(王军,2008),同时也为政府制定产业生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但SCP范式揭示的是一种单向的、简单的、静态的因果关系。
(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分析方法的介入,进一步弥补了传统SCP范式的诸多缺陷。其基于正统寡占模型的一系列策略分析及其成果,使传统SCP范式得以成功地实现与正统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融会,“新产业组织理论”(IO)开始形成。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融合了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将企业和市场视为组织生产的可替换方式),博弈论(Tirole于1988年编写完成的《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一书被视为将博弈论融入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经济地理学(Krugman,1993,1998)等,展示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产业生态问题的提出
通过上述的回顾及总结不难看出,不管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还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都未完全将环境、资源、生态等因素纳入考量框架。邓伟根指出(2010),产业组织研究专注于竞争与垄断问题而忽略了组织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却忽视了环境要素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忽视了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循环。
因此,产业生态理论的推介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1989年Frosch和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杂志上刊登的经典论文《制造业的战略》(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中明确了“产业生态学”这一概念,“产业生态学要求不是孤立而是协调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从天然材料、加工材料、零部件、产品、废旧产品到产品最终处理――加以优化的系统方法”。产业生态概念的提出拓宽了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外延。
产业组织的行为特征及发展生态经济的影响因素
实践中市场主体往往从自身的角度考虑生产的成本收益(符合最大利润化的理论假设),没有对其行为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后果加以考虑,对其他市场主体和非市场主体的福利影响也很难从货币角度反映。特别是在产权不明晰,能源价格机制不健全的中国,各市场主体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很容易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在政府方面,由于行政的条块分割,地方政府之间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地方保护和政府协调不畅的情况。
虽然产业组织理论忽略了环境、资源、生态等外延范围的约束,但其理论对产业组织的行为特征的把握和分析还是相当精准,比如产业组织(企业)的理性决策模式,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以及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利益动机。因此,在构建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就务必要考虑到企业的上述行为特征,利用这些行为特征来完成企业行为的转型。总的来说,影响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价格、环境成本、国家政策法规、技术水平等(刘荣、赵光洲,2008)。
资源价格影响企业从生产经营源头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循环经济(此处不加分辨的使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两个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但是此处并不影响行文与分析)生产方式中意图实现减量和循环的环节多数不是现行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过程一般都存在着可替代的生产过程,由于我国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定价偏低,大规模、高速度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技术体系使许多原材料开采、加工的成本日益降低。这就使企业缺乏节约及利用再生资源的动力,而且也使企业投资开发稀缺资源替代品的动力明显不足。
环境资源成本直接制约循环生产的运营成本。环境容量资源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具有显著不同的价格。目前我国的环境容量尚未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因此仅对企业在生产过程末端所产生的废弃物征收较低的排污费。如果不能将这种外部成本内部化,循环型生产环节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就不能显现,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就很难收回。
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更多的是社会效益,企业很难自发地开展,通过政策法规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是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手段方面,发达国家主要以禁止类的逆向激励为主:通过立法(例如日本的《 容器和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和市场经济手段(例如排污权交易)。甚至通过征收很高的废弃物排放税提高排放成本。
技术进步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工艺技术等技术支持。
本文仅仅分析了产业组织(企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从企业组织自身来讲,其行为模式的调整则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是技术,生态经济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函数的作用。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主要是以资源利用率更高、环境污染更低的新的循环经济技术来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新的循环经济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频率加快,技术条件不变的短期假设的时段会更短。
其次是需求,诱使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使企业不得不采用更先进和更生态的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将涉及到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消费理念、信息量、购买力、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在现阶段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及购买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能成为首要的诱使企业生态经济转型发展的因素。
再次是企业间竞争压力,在企业的竞争对手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的同时,会迫使企业采取追踪战术,也采用先进的高效率的循环经济技术,并转变行为方式,以适应竞争带来的压力。由于先行优势的存在,能率先实行循环生产发展战略,率先采用循环经济技术的企业率先获得超额利润(赵峰,2007)。
最后是政府主导作用机制,如前文所说,政府通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立法,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法律制度保障。这既得到了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验证,更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道路。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资源排污权交易、企业生产环境标志和佣金制度等相关制度,健全与及时实施,让企业家们真正意识到资源环境使用的对等性价格甚至是高价格给企业经营成本带来的重大影响,促使企业在减少资源利用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方面下功夫,也同时借此机会促成一些技术比较落后、规模小、设备陈旧、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的关停,实现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资金依赖型的及时调整和优化升级。
结论
如自组织机制所揭示的那样(王贵明,2009),产业系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能量的自我调节、自我组织作用,使系统结构功能自我完善。本文已论证了企业进行生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在特定的约束下(政府法律法规、消费者偏好、技术更新的追求、资源环境约束等),完成自身的行为转变,其中不仅涉及到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持久发展,也意味着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或商业扩张。从另一个角度讲,产业组织自身的生态经济发展只能算是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发展,而涉及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生态经济发展则需要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产业组织理论渊源、主要流派及新发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26(3)
2.邓伟根.产业经济:结构与组织.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3.Martin S:Industrial economics-ecomonic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Second Edition,Macmillan,New York.1994
4.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Leuven University Press,Leuven/MIT Press,Cambrige,MA.1993
5.Krugman,P.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14,No.2.1998
6.邓伟根.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领域.产经评论,2010(1)
7. T.E.Graedel and B.R.Allenby.产业生态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伯纳德特・安德鲁索,戴维・雅各布森.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一个欧洲的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J・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军.产业组织演化: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刘荣,赵光洲.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未来与发展,2008(7)
12.赵峰.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7(8)
13.王贵明.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沙棘 生态经济 效益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酸溜溜。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的温带地区,常在河滩、丘陵、草原边缘和丘间低地形成优势群落。沙棘现有两组7种9个亚种,我国有4种5个亚种,自然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普遍种植的是中国沙棘(亚种,野生型)。目前,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我国沙棘总面积已达到世界总面积的95%以上,其中80%分布在西部地区,甘肃省沙棘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左右。沙棘适应性极强,喜光,对气候、土壤等条件要求不严。抗寒、抗旱、抗风沙、抗病虫,耐高温、耐瘠薄。-50度能够安全越冬,地表60度高温不致枯死,能够在薄土层、贫瘠或含盐量高达1.1%的条件下正常生存。根系萌蘖能力很强,并生有根瘤,能固定土壤中的游离氮。
一、沙棘的作用和价值
1.沙棘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1改良土壤
沙棘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林内枯枝落叶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从苗期即有根瘤产生,每667m2沙棘林可固氮12kg;沙棘本身有独特的酸物质,能中和土壤中的碱性,对盐碱土具有广阔的改良前景;沙棘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土壤孔隙度的增大,土壤含水率和透水性也明显增加。
1.2水土保持,固沙护岸
沙棘以它发达的根系、繁茂的根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密集茂盛的灌丛,其侧根稠密,纵横交织在0~55cm土层内,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防冲刷、抗侵蚀能力;沙棘生长迅速,林冠层覆盖地表,落叶物可缓和地表径流,接纳降水,基本上可实现小雨不下山,大雨地面无径流冲刷;沙棘林在防风固沙、拦截沙土方面作用也极为明显,2年生沙棘林下,风沙落淤土层可达1.3m厚。
1.3沙棘产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沙棘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丰富的 VC 含量是猕猴桃的 2~3 倍,有维生素“C 王”之称,还含有 20 多种微量元素和近 20 种氨基酸。沙棘果、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健胃消食和美容养颜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沙棘可以制成油、饮料、酱油、醋等饮食品,此外,美容价值和药用价值也相当高。由于沙棘自身具有的多种功效,使其蕴含巨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必将在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沙棘产业发展可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地已经在沙棘建设与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使企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使沙棘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调动了农民进行沙棘种植和保护的积极性。一些公司投向市场的沙棘醋、酱油、饮料等产品药食功能合二为一,口味独特、醇香,满足了消费者追求食品的绿色、健康、口感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推动沙棘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面向生态建设宣传,重点是广大群众,让他们认识沙棘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二是面向消费者宣传。广泛宣传沙棘这一能同时解决环境、贫困和健康问题,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神奇植物。争取更多的人认识沙棘、关心沙棘、开发沙棘。
2.集中全社会力量打造优质沙棘基地
在沙棘基地建设和培育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予以全力支持。退耕还林项目、水土保持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科技创新工程、良种培育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要集中安排到沙棘基地建设上,以资源建设保加工利用,以加工利用促资源建设。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沙棘生产加工基地,拉动沙棘产业发展
农民可以就地采集,就地销售,就地加工,调动种植沙棘、管护沙棘的积极性。开发沙棘资源,建设生产基地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加快科研开发力度
采取企业、学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模式,争取科研经费,从沙棘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质量标准、储藏保险、深度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专项课题研究;加强培育和推广无刺、大果、高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的优良沙棘品种;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无农药、无化肥、五污染的沙棘基地。尽快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大幅度提高沙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5.开发利用应注重协调发展
沙棘产业的开发利用,一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避免任意滥采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二要种植和加工协调,粗加工和精加工配套,促进沙棘产品的进一步增值;三要食品研究与医药功效研究结合,组织跨部门、地域的科研开发网络,以销售促进生产;四要注意种养结合,带动畜、禽养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资源利用、人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一、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处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和以呼包鄂为核心的“小三角”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这里交通发达,通讯畅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独特沙生植物资源,黄河流经该区域85公里,地下水资源较富集,适宜进行生态开发建设,发展以独特植物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农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和观光旅游业。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顺时之为、强盟之举、利民之措。
(一)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指出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实施阿拉善生态绿洲保护与治理工程。由于阿拉善自然条件差、地域广阔、干旱缺水、自有财力有限,投入严重不足,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南扩东移,黄沙侵河的趋势仍在不断蔓延,对黄河东西两岸的阿拉善盟和乌海市,对黄河及其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京藏高速、包兰铁路和贺兰山保护区,对河套平原、呼包鄂经济区均构成危害。实施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沿黄河西岸建立防护林网和种植沙生植物,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输入泥沙,防止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二)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抓住利好机遇,主动融入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需要。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阿拉善黄河西岸地区一块尚未开发的宝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一部分,阿拉善盟抓住自治区实施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机遇,重点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土地、黄河水系、沙漠旅游、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着力发展生态沙草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国家粮食产业,对于推动全盟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阿拉善综合经济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呼包鄂经济区“小三角”地区的产业接续发展基地,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聚集作用。
(三)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从阿拉善盟实际出发,盟委行署提出,在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巩固调整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改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实现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主要由沙漠、河滩、湿地和林草地构成,土地、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沙生植物和农作物,可以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基地建设和沙地葡萄、文冠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加工,发展以沙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同时,依托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围绕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和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新区,促进商服、流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为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四)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妥善安置农牧民重新就业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盟委行署制定出台了《阿拉善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对全盟2.75亿亩草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需要转移安置农牧民2万人。实施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从农牧民、农牧业和农牧区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把农牧民转移就业与发展沙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农牧民转移不转产、离土不离乡,真正做到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既能够达到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以满足搬迁农牧民转移发展和重新就业的需要,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实现草原生态的显著改善和农牧民收入的显著提高。
二、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定位。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首先要做好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工作,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安置;立足长远的角度,综合设计当前与长远,给未来留下足够的空间;把握科学的原则,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体现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目前,示范区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项目区总体规划中期成果已设计完成,形成了以缘起与路线、目标与战略、背景与前提、空间与形态四部分内容组成的规划设计。组织筹办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借助区内外学者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审核项目工程规划,研究产业发展大计,高质量完成科学编制项目区总体规划工作。
(二)多方积极争取,将示范区纳入国家、自治区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大盘子。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全局出发,积极申请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或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的大盘子,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措施、项目审批和资金投入方面更多的支持,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分配和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有效解决示范区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开发,在沙生植物研究上与中科院等社会力量密切合作取得突破。一个地区发展提速、总量提升、质量提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创新。沙草产业的提质提效关键也在科技创新。阿拉善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阿拉善盟首届专家顾问团,聘请了国内著名院校的24位院士专家。借助与中科院等科研力量合作的良好机遇,深度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力争在沙生植物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提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植物元素,通过试验程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市场前景的产品。依托企业和市场机制,将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积极争取对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科技支持力度,将更多的科技资源投放到沙产业示范区,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沙产业示范区,为沙产业示范区培养输送更多的各类人才,逐步完善沙产业示范区的产学研体系,从而增强沙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四)建立健全机构,为推动示范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阿拉善盟十分重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盟委行署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规划项目组、产业推进组和基础设施建设组三个工作组,从各旗(区)和盟直有关部门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勤于钻研、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参加筹备和建设。目前,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正在有序开展前期调研、规划编制、项目推介等相关工作。各项目管理具体实行目标负责制、工程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项工程公开招标,工程监理贯穿始终,做到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层层抓好落实,从而构筑起示范区工程建设组织机构体系,为推动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基础建设先行,为企业入驻提供条件。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各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协调相关旗区开展项目区人、财、物实物量调查及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工作。组织建立国有独资公司,负责沙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城建、开发等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协调交通、水务、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区域联系道路、滨水交通、新区内部交通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利用沿黄河打井取水、海勃湾黄河大坝水库引水和北部滞洪区地表水,建立以农业、城镇、景观用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基础服务。
(六)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实现优势生产要素的先期聚集。实现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优势生产要素的积累和集聚。示范区将设计规划的500万亩粮食基地储备、150万亩生态治理区、15万亩生态新区和1.65万亩控制性规划区作为核心区,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做到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功能区划分清晰到位。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境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创业,以此带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优势生产要素向沙产业种植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沙漠高端旅游基地、沙漠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沙漠创新服务基地和沙漠基础服务中心等七大产业聚集,为全面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创造条件。
(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规模性工程。统筹建设各项生态功能区,配套发展相关产业集群,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撑。盟委行署紧紧抓住阿拉善盟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多层次、多渠道召开项目推介签约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具有投资实力的大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项目。同时,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配套设施建设、行政审批等方面争取上级部门更多支持,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目前,示范区已经与内蒙古、江苏、深圳、香港等地的14家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金额达到573亿元。
三、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一)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探索荒漠化地区发展新模式。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示范单元,实现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面积生态恢复。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农业耕作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现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发展新模式。一是形成沙漠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按照钱学森院士的理论和设想,以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为依托,充分发挥乌兰布和地区具有的丰富沙草资源优势、水利土地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大投入,引进大企业,借助大宣传,努力建设沙草林产业基地。同时,以政府创新基金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创新技术为支撑,把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以特色资源深加工和节能环保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是形成沙漠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田”。发展符合沙漠地区特点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现代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牧业,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依托沙草林产业及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以沙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散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农业景观、自然空间和便捷的城郊优势吸引游客,形成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乡村度假游相互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
(二)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利用现代生物、化学等科技成就,固定转化风能和太阳能,深层挖掘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体系,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打造成阿拉善盟高科技农业产业园。推动沙地葡萄、有机绿色设施农业、梭梭肉苁蓉、文冠果等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产业。依托种植区的发展,开发建设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形成以绿色种植、特色畜牧养殖、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沙漠高端旅游、清洁能源、创新服务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高附加值产业链体系,提高农牧林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形成阿拉善盟又一经济增长点。预计到2015年,示范区将实现总产值50亿元;到2020年,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关键词:管理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一、经济生态化发展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1.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阐述
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管理手段及结构上的创新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二、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
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
三、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