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时间:2023-09-25 11:30: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效应;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2-0059-06

一、引 言

新古典经济学通常认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他们之间总能够理想地粘合在一起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至于促进要素之间充分粘合的机制,经济学家们往往看作基本假定而忽略考虑。然而,我们也充分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等都差不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一样,有的甚至差距悬殊,其原因恐怕很难仅用经济因素来解释。因此学术界在反思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并试图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波特(Michael E. Porter)甚至断言: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不过,区域文化作为区域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内容庞杂且可操作性较差,经济效应模糊且作用机制隐蔽,很难对其进行深入具体分析。本文试图剖析区域优性文化的内涵,揭示区域优性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让企业“快生”、“长大”、“做强”的战略对策。特别提及的是,细分区域经济文化的目的就是欲使区域经济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清晰化,尽管可能不甚完善,但作者意在抛砖引玉。

二、区域经济文化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一)区域经济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来讲,文化可以被定义为共享的价值和一套规则系统,以及共同体内在社会交往方面的各种更具体的要素[2]。文化构成了社会资本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即它对于如何有效地转化劳动与资本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3]。陈佛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区域经济文化是一种优性文化,它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现实、弘扬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等区域性价值观念[4]。至于区域文化价值体系所包涵的具体内容,国外学者在该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Hofstede的文化模型将价值体系分为权利的距离(power distance)、对不确定的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刚毅(masculinity)4个维度[5];Schwartz的文化模型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分为协作(harmony)、团结(embeddedness)、统治(Mastery)、情感自治(affective autonomy)、理智自治(intellectual autonomy)、平等(egalitarianism)6个维度,然后他们借助这两个分类模型进行了具体量化的平均积分分析[6]。本文遵循Hofstede和Schwartz的分析范式,根据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容与性质,将区域经济文化细分为微观层面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与流动偏好以及宏观层面的合作意识、开放思维与信用观念。

1.创业精神。创业是创业者将人才、项目(技术)、想法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或重新组合,创立基业或开创既存事业的新领域、新业绩,以实现其目标价值的实践活动,它包括初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等多次创业过程。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活动的过程中,一个社会(包括创业活动过程中的多个参与主体)普遍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等与创业有关的思想理念和精神状态。创业精神就是指企业家精神,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造精神;二是指用新方法组织生产要素和发现潜在新市场的创新精神;三是争创第一与不怕失败的冒险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者们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创业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对创业活动产生重大的潜移默化影响。

2. 创新意识。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经济的灵魂,而创新则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所谓“创新”,就是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新产品;(2)开辟新市场;(3)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4)创造和使用新材料和新能源;(5)创立新的企业组织[7]。蓝德沃尔认为,创新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的互动过程,一个不考虑其制度和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的过程”。创新的地域性,不但使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它赖以进行创新的地域背景一起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而且使创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烙印[8]。

3. 流动偏好。如果资源不能在正确导向下,进行合理流动,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格局就很难打破。区域文化鼓励资源流动,促进资源优化整合,达到动态最佳配置并增进社会福利。开放性的移民文化为各种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人们在竞争、迁徙中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想观念,导致了更加重视策略、看重效果的行为模式。如珠三角地区,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珠三角人们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美国硅谷和中国深圳的发展都得益于移民文化。

4. 合作意识。社会分工促使市场容量扩大,但是必须依赖于经济主体的合作协调。合作意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长期合作具有声誉效应。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只有在企业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企业才能在分工协作中快速成长。

5. 信用观念。信用是一种昂贵的资源,它放弃短期的机会主义收益,并在长期内小心谨慎地积累信用资本。当然给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较少的检查造成的成本节约、信任造成的交易成本下降,更多的合作机会和由此造成的正外部收益。信用资产沉淀成本高,能产生租金。当出现有利的信用信息时,企业或个人的信誉在消费者、供应商及合作者或者同事、亲戚朋友和上级之间扩散,将导致其在相关机构和个人中的社会资本上升,最终通过市场途径直接给予奖励,收益以乘数方式上升;相反,将导致乘数性惩罚效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不讲信用、丧失信任,就失信誉。

6. 开放思维。家族文化造就了家族企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壮大。福山认为:在家族文化盛行不衰的文化环境下,家族主义企业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选择,因为在家族文化中,个人的跨家族的信任关系很难建立。同时,由于家族企业的社区内敛性和强烈的利益排他性,导致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效应:在管理上重伦理亲情,轻控制手段;在用人制度上,重德重亲,轻才能。相反,在一个平等开放合作的社会中,企业的契约关系不仅稳定而且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企业可以越做越大[9]。家族管理模式引进职业经理人,网路组织与虚拟团队都体现开放思维这一优性文化理念。在此过程中接触外来文化,形成博采众长的开放心态。

(二)区域经济文化的作用机理

区域经济文化所内含的价值理念形成一系列调控机制,作用于整个区域的行为主体,尤其是企业主体,以此实现微观企业发展基础上的区域经济繁荣(见图1)。

1. 激励机制。如果一个国家政府能够科学合理地界定并保护产权,“追求成功、实现自我”的创业文化能够激励创业者个人开拓创新以实现自我与超越自我,去创造一个新的经济组织或产生一项新的经济活动。在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与阶段后,追求更大成功的持续动力会激励创业者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 导向机制。创业者们的成功创业史,还会激励许多具有创业优势资源的潜在创业者们去尝试实践创业活动,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区域文化体现在个体的实践与成功会对整个社会的居民心理产生一种良好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引导社会闲置资源向生产性资源转变,引导一部分配置不当的资源转向合理配置。区域文化的导向功能还表现在舆论导向上。

3. 扩散与渗透机制。区域文化经济效应的中介传导和渗透放大的力量在于它缓慢的渗透性,其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区域发展主体。某个群体或某个区域的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向其他群体或其他区域辐射,影响其他区域人们的行为特征。区域文化传递着积极的信号和价值理念,减少了交易成本,导致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区域文化的可持续性存在与发展为整个社会减少了摩擦,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4. 规范与整合机制。区域优性文化具有指导并规范行为的功能。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对该地区的实践能够形成一种导向性约束。区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软约束功能对于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塑建区域内部及区域间的良易环境至为重要。

5. 创造机制。埃尔伍德(Ellwood)认为,文化是学习和制造的过程。优秀区域文化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吸取有机营养,扬弃不再适宜的文化因子,而且表现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诞生出来的新的组织、新的产品、新的技术与新的管理经验[10]。

特别地,区域经济文化中的创业文化创造了企业家阶层。传统上关于企业家的形成有三种理论观点:心理因素观、人力资本积累观和文化因素观。心理因素观强调了个人的天赋在企业家形成中的作用,完全忽视了后天的积累对企业家才能的重要意义;而人力资本积累观又过于强调后天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忽视了个人天赋差异在企业家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认为,心理因素观和人力资本积累观在解释单个企业家的产生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在解释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由此而出现的民营企业簇群时,却解释力不足。相反,文化因素观(尤其是创业文化)对此的解释却恰如其分。

创业文化在促使企业家阶层生成时存在两个作用机制:(1)自上而下型推动机制。它是指创业文化首先由政府倡导,通过一些中间政策变量传递到民众终端,由民众自觉响应并完成创业活动,产生新的组织、产品和服务并因而诞生企业家阶层的生成路径:其一,创业文化首先由政府发现潜在的盈利机会,进而大力倡导,形成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通过制订一系列有利于民众创业的政策作为中间变量,传递着支持创业的强信号;其二,民众作为信息的受体,在政策信息的诱导下,遵循理性原则,参与创业实践;其三,与之伴随的是,大量服务于创业活动的社会组织的出现,帮助创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交易成本。(2)自下而上型拉动机制。它是指首先由民众发现潜在盈利机会,通过一系列资源配置而实施创业活动,同时将创业活动的信号经由多种渠道自下而上地传递到政府,政府在认识到该种创业活动的获利机会后,制订相关有利于创业活动的政策变量,自上而下地再一次传递到民众终端,由民众进行微调以完成创业活动:其一,创业文化首先由民众倡导,形成一种民间意识形态;其二,获利机会的信息经由各种渠道传递到政府,促使政府发现获利机会、认可创业活动,制订一系列有利于民众创业的经济与社会政策,支持创业活动;其三,民众作为信息的受体,遵循理性原则,参与创业实践的企业家阶层趋于扩大;同时大量服务于创业活动的社会组织的出现,帮助创业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并减少交易成本。

三、区域经济文化的资源优化整合功能与区域企业成长

通常认为,计划机制是通过权威手段来配置资源,市场机制是通过利益导向来配置资源,我们认为区域经济文化作为第三个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是通过价值观念选择而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很明显,区域经济文化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我们看来,没有区域经济文化造就企业家阶层,企业就不可能大量普遍存在。进一步地,如果我们假设企业家资源与物质资源是企业资源的两极,那么中间必然存在着一个嫁接两者、由此及彼的桥梁。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因素能够促使企业家资源与物质资本充分粘合并促进企业内外资源优化整合?我们认为,区域经济文化决定着外来资源引进与区域自身资源开发的结合,新的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源组合方式的确立,形成有利于区域企业成长的总体战略。

其一,优性区域经济文化增加创业者(企业家阶层)的数量、素质与主动性以促进资源整合。韦伯认为,近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不仅与特定的生产技术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新教伦理有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宗教革命”所形成的新的精神气质培养了一批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守纪律而且能够吃苦,具有奉献精神的劳动力大军;具有寓拯救于创业之中的企业家;理性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理性的国家政治结构等等。首先,衡量一种文化能否是优性文化,是否对创业有积极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区域经济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发挥有潜移默化作用。其次,优性区域经济文化帮助创业者发现获利机会以增强创业欲望。获利机会的空间分布是随机的,同时又是稍纵即逝的,优性区域经济文化有利于创业者形成高度的职业敏感性,提高创业者的创业需求弹性与识别获利机会的能力并身体力行之。最后,优性区域经济文化提高了创业者素质。创业活动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干中学”,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的全方位综合素质,即使失败了,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本积累。在硅谷,一个创业者的创业失败,不仅不是污点,反而是一个奖章;一个有了几次失败经验的创业者,反而被各企业争相雇用。

其二,优性区域经济文化改变其它生产要素分布而促进资源整合。首先,增加了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可使用数量,提高了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利用效率。优性区域经济文化决定着外来资源引进与区域自身资源开发的结合,新的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源组合方式的确立,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其次,优性区域经济文化观念通过判断前提和价值预设作用,影响发展主体对新事物的态度与新技术的采用,从而影响科技转化速度和科技贡献大小。最后,优性区域经济文化促进了人力资本的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企业家阶层数量增大,一般人力资本数量减少且专业化水平更高,创造的社会福利水平提升,有利于企业家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的整合。

其三,优性区域经济文化对政府和社会(包括各种社会组织)产生倒逼机制,改善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以促进资源整合。首先要求政府减少不合理规制,提高服务质量并增加优质服务数量,培养有利于企业“快生、做强” 的制度土壤。其次,优性区域经济文化要求社会改善软环境。软环境是非正式制度,具体表现为居民是否讲究诚信、理性能力是否发达、是否有较强的社会合作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发达社会公德意识等价值观。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也影响到企业家资源与其它资源的整合程度。软环境能够改善两者的整合效率和整合方式以及发展路径。所以,马里亚诺•格龙多纳把人们的价值观分为“内在的”和“工具主义性的”,他认为“经济价值观都是工具主义性的”,而“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内在价值观,虽然是非经济的,同时又是亲经济的。它们是非经济的,不会随着经济成就而消失;它们是亲经济的,将会不停息地推进积累的过程”[11]。

其四,优性区域经济文化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资源整合。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交易,而交易的实质是产权交易。通过产权交易,包括生产要素在内的一切资源,就可以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是除生产成本以外的一切实际发生的成本,它对交易实现与否以及交易效率的高低产生决定性影响[12]。优性区域经济文化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合理预期,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能够增加人们重复交易的机率,减少监督成本;通过资源优化整合,降低摩擦成本。因此区域经济文化与自然资源、资金、人才、产业发展相耦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区域经济文化把经济规律按照自己的要求复制出来,使之具有地方性的特色。

其五,优性区域经济文化促进企业制度安排演进并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性区域经济文化对企业产权安排和制度变迁路径产生重要影响,以乡镇企业为例。在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初始阶段,能人企业家凭借地缘、血缘关系和自身能力,通过人们对集体制的路径依赖与社区成员达成广泛的非正规合约,利用模糊产权组织生产、配置资源。但模糊产权的效率具有边界性,所以随着价值观念的时空变迁,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产权明晰度不断增强的私营模式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区域发展模式。优性区域经济文化促进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表现为企业家的开放思维能够增加资源数量、提升资源质量并有可能将企业外部资源转变为企业可用资源;管理层的创新意识使内部存量资源通过再配置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员工的合作意识能够使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基于以上针对区域经济文化在资源优化整合功能方面的分析,我们形成一个相对简洁的分析框架(见图2)。为了能更为具体地说明优性区域经济文化之作用,我们进一步选取美国的硅谷模式和中国的温州模式这样两种颇具显著性的文化模式加以分析。事实上,两种差异性较大的文化模式在成功促成区域企业发展的作用途径上具有某种令人惊讶的一致性。

1.硅谷文化与硅谷模式。硅谷是通过创业来实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典范。从根本上来说,硅谷的成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其特定的文化因素有以下六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是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业精神。硅谷文化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它具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念。硅谷人信奉:败又何妨(It is OK to fail)的价值观。冒险者的失败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最终会推动冒险成功。二是容忍跳槽、宽容“背叛”的流动偏好。硅谷的工程师们养成了强烈的对技术进步的忠诚而不是对个别企业忠诚的职业精神,对风险的接受比对公司的忠诚更受重视。工程师们经常从一家企业转移到另一家企业,很少有人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这已经被硅谷社会所认同。由大量的外国移民和人才不断流动构成的人力资源是硅谷的重要生产力。三是勇于竞争、重视合作的合作意识。硅谷的竞争者之间有一种协同文化,社会协作构成了硅谷发展的重大外部环境因素。竞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就成了硅谷文化的一大特色。硅谷需要竞争,而竞争需要不断创新,创新又需要合作。在硅谷,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完全独立地生产一种产品,其商业模式通行外包。四是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硅谷创业人发扬的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硅谷一些企业如惠普和苹果是在废车库里起家的,地下室是著名的思科(Cisco)公司摇篮,雅虎的新世纪是杨致远在废旧拖车里谱写的,大学生宿舍也是一些高技术公司的诞生地。企业家创建一家公司成功后,往往卖掉这个公司,再去创办另一家公司,以此为乐[13]。五是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开放思维。六是守约守信、互相信任的信用观念。正是硅谷文化使硅谷模式成为全世界高技术发展的经典模式。

2. 温州文化与温州模式。温州文化有以下特色:一是勇于创业而又坚忍不拔,有炽烈的企业家精神和自主自强意识。温州人血管里流动的是创业的热血,温州百姓不依靠国家投资,也不依靠外资,甚至不需要政府的动员,在强烈的创业致富欲望和冲天热情驱使下,家家户户自觉投身于创基立业的进程中。二是争当老板而又不断开拓,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领先意识。温州人“人人想赚钱、个个当老板、处处创事业”,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三是务实而不取巧,踏踏实实地做实业,有超常的市场意识和经营头脑。温州人能进能退,“既能睡地板,又能当老板”;既能享受最好的,又能承受最差的;自豪不自满,昂扬不张扬。“温商”与“潮商”不同的走势在于“潮商”偏重贸易而“温商”则以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为基础。四是勤劳而又敢冒风险,有特别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市场潜在的需求,有鲜明的吃苦冒险品格。温州人敢冒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五是竞争而又合作,重视产业的“扎堆”效应和创业者之间“扎团”理念,重双赢,求共生共荣。温州出“群商”,企业采取群落式的发展格局。温州人具有“帮带”的特点,即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市场机会,就会有三亲六眷、朋友老乡尾随而来,规模越做越大,占领当地市场。这种“帮带”现象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网络[14]。六是敢于离土又离乡、四海为家、到处闯荡,既有模仿力又有渗透力。温州已把市场建到国外去了,如在意大利、巴西、美国、荷兰、俄罗斯等都有温州人办的市场。正是温州文化使温州模式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式。

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重要结论。首先,温州和硅谷的文化模式弘扬创业文化与创新精神:一是敢于创业、实现自我的创业情结;二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三是踏实平和、稳健成长的创业心态;四是开拓进取、勤奋学习的创业思维;五是开放创新、沟通合作的创业意识;六是将创业企业做大变强的强烈创业冲动。这两类文化具有优秀文化的显著特征,民众的创业文化能够将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与技术、项目和资金进行充分粘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因此在这两个区域,创业精神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其次,温州和硅谷的文化模式弘扬合作观念与信用意识。一是精诚合作的优秀文化,促使创业者们相互支持,分享技术与市场信息,因而新的创业企业具有许多后发优势,特别有利于创业企业诞生与快速成长;二是由同事、朋友、亲戚等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帮助创业者们分享市场信息,为创业者们提供技术支持并给予财务资助,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和交易成本。

当然移民文化在硅谷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而家族主义(或泛家族主义)文化在温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两类文化的显著区别。相比较而言,硅谷的移民文化特征有两个比较优势:一是比较有利于集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利于地区产业升级的高科技演进路径;二是表现在企业治理机制上,有利于突破家族主义的人力资本瓶颈,拓宽资源使用空间。尽管温州模式曾经取得过巨大成功,但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潜伏着许多问题。因此,就温州文化和温州模式而言,还需要不断演进。

四、重塑区域经济文化,推动区域企业成长的战略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民众的创业创新文化是区域优性文化的主体;区域的社会制度文化是区域优性文化的重要有机构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民众个体的创业创新精神,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社会制度文化;如果民众具有创业创新的动力与热情,政府和社会就应该通过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促使民众创业创新活动实施。

同时,笔者还认为企业发展状况是与区域文化相联系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占居主导地位的不是创业文化,而是守业文化;不是冒险创新文化,而是“小富即安”文化。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老百姓清心寡欲,淡薄名利,求稳怕变,甘于清贫,因而在思想观念上具有十分典型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性。他们怕担风险,少有开创精神,满足于虽然贫寒,但却安稳平静的日子。计划经济时期的创业文化突出表现了“国家创业、政府指令、民众执行”的特点,在民众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只有从业文化,缺少萌发创业意识的气候和土壤[15]。由于文化观念落后,进而导致民间投资不足、部门协调不足、政策引导不足、制度创新不足,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从战略层面考虑,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使企业“快生”、“做强”、“活长”,就必须弘扬区域优性文化,实现观念转变,以区域优性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政府应该营造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实现从官本位思维向商本位思维转变。官本位文化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重商亲商文化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求政府和社会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提供制度支持,实现从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向勇于创新、大富思进转变。要鼓励民众改变“小富即安”和“固步自封”的传统封闭价值观,形成以追求卓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重视创新为代表的开放价值观。三是整个社会应该建立鼓励合作、保证合作各方利益的机制体系,实现从利已独赢向合作共赢转变。市场经济要求分工,分工就必须合作,忽视合作的分工只会减少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同时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独赢观念的结果是既损害了他人,又损害了自己。现代社会需要从独赢意识向共赢观念转变。四是采用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促进信用文化的渗透扩散,实现从重即期利益向重长远效应的转变、从守财向守信的转变,提高信任度。五是政府和社会应该减少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的流动壁垒,倡导民众的开放思维与流动意识,实现从封闭静态向开放动态转变。六是减少不规范的商业伦理,促使企业家自身具备精细意识,实现从浮躁盲从向务实坚定转变。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2]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4]陈佛松.世界文化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 Bing, J.W. Hofstede’s consequences: The impact of his work on consulting and business practi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4, 18(1):80-87.

[6]Schwartz S H, Bilsky W. Toward a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Extensions and cross-cultural replic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58,878-891.

[7] Schumpeter, J.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8]陈文言.浅论区域创新及其系统的构建[J].人文地理,2001,(1): 55-58.

[9]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M].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1.

[10]陈佛松.世界文化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1]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 华出版社,2002.

[12]张五常.企业的合约性质[A].张五常.经济解释1983[C].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钱颖一.硅谷的故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1):28-35.

[14]朱华晟.浙江产业群[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5]曹威麟,张丛林,袁国富.论中国创业文化的振兴与繁荣[J].江 淮论坛,2002,(5):40-44.

Regional Economic Culture and Regional Enterprise Growth

Xu Tao1,2

(1.Shenzhen Press Group,Shenzhen 518009,China;2.Business School,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4,China)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4;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59-02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产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国家由于自然地域各要素的差异,使人们的生产实践各具特色,不同地域的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形成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经过历史的积淀,构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即区域文化。

关于区域文化的概念,学术理论界仍然是“百家争鸣”。但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就其所实现的载体来说,一般包括三种情况:第一是物质文化,这是通过实物来展现的文化,是文化最基础的层面;第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及宗教体制等;第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积淀以及价值体系等,这是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在本文中所研究的文化是以地理区域为载体的区域文化概念,是指古往今来中华范围内不同的区域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遗产的总称。这种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活习俗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必然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内涵和特点,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类型。畜牧经济滋养了畜牧文化,农业经济孕育了农耕文化,工业经济昌盛了工业文化。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文化的发展水平,并深刻影响区域文化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内容等。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刚刚引进我国时,美国的小学都已接入了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及美国,文化方面的财力和物力投入(信息文化)就低于美国。另外,发达的文化往往伴随着繁荣的经济而存在。经济落后的区域与经济发达的区域相比,由于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工业化基础薄弱,改造自然及自我改造的能力较差,封闭性特征突出,其文化本身的可塑性及对外的文化交融性特征不明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旧时代的文化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不足,但更能保有文化的传统继承性和原生态性。

(二)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和文化呈现一体化趋势,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每个经济活动的主体都要受到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一方面,积极文化背景可以为人们提供力量和灵感;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受到消极文化带来的惰性。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使文化观念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譬如,我国现有巴蜀文化、齐鲁文化、闽南文化、吴越文化、臧佛文化等多种区域文化模式,这是该区域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对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区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其影响,所以发挥了强大的塑造作用和调整控制作用。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打上了区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农业发展观、工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伴随着这几种观念的转变,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与自然关系比较协调,但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的阶段;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和掠夺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及加深的阶段;强调平衡人的需求、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理念支配下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往往开始于文化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最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区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应同步发展

对区域文化进行分类,更有助于对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对策的理解。具体地说,区域文化其实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目标、信念、道德和价值等的总和。商业文化是商业运行的理念,也是商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反映出的观念,可以概括为是商品流动领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在消费理念和消费对象等方面趋同性意识文化的总称。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更能够脱颖而出,打造优秀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在三者之中处于基础地位。商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企业必须注重研究营销环境和市场定位,而且建立营销组织体系和评价标准,才能把商品更好地推向市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完美结合。

(二)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区域文化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文化资源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所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资源,既可以发展教育、文艺、体育、民间工艺等传统的文化产业,又可以发展旅游、科技、工艺服务等现代文化产业, 从而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演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出现,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拉大等问题,我国文化产业已开始进入体制和区域双重驱动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实现文化产业的产值逐年递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促进东、中、西部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我国东、中、西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其文化在本质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西部以农耕文化为主,而东部商业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讲,这是中西部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和东部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长期影响的结果。文化的区域差异是一把双刃剑,从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其区域经济能否良性发展。不同文化类型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相互承认、认同和进一步的合作,从而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扮演剂的角色,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互补互利,并实现各自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兴胜.区域民族经济与区域民族文化的依从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5.

[2] 胡晓明,肖春晔.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14.

[4] 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16-17.

[5] 曹连平.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J].新西部,2009,(4):44-45.

[6] 赵冰,金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力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90-492.

第3篇

【关键词】浙江视野 区域文化 经济发展 关系

区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经历数代人长期的公共选择,在从事物质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最终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是激发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一 区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背景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深层次的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区域文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论述。

1.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素质影响经济发展

区域文化精神影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积极的、勤奋灵活、开放进取的、包容性强的文化背景总是激励着劳动者创新、创业、进取;而消极的、投机取巧的、封闭保守的文化背景会大大削弱劳动者创新进取的积极性。浙江人历来就有“重利” 意识和利用财富数量来衡量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职业观”的区域性商业文化,并在日后经商办厂中不断获得正向激励。所以,浙江人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富起来了。

2.区域文化通过“文化无意识”影响经济发展

“文化无意识”是人类无意识现象中的一种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无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支配着人的行为,从而不自觉地、间接地履行着意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言行举止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素质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蕴藏于每个人的身上,如果它寄存在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民族群体中,就构成了群体意识,一旦这一群体意识形成,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并自觉和不自觉地注入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干预”经济建设,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或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范式是: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在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分析中,一些专家创造性的提出了“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即根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和功能不同,把人力资本区分为“知识人力资本”和“观念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本,它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 而“观念人力资本”是指由传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方面的人力资本,它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观念人力资本”的代表就是企业家精神,其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先进的、创新的文化,企业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的能力是大不相同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

3.区域文化通过决定企业组织形态影响经济发展

不同的区域文化类型往往决定该区域的企业制度和组织形态。在家族文化盛行不衰的文化环境下,个人的社会自发交往能力就很弱,个人的跨家族信任关系很难建立,所以家族主义企业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选择。如在浙中地区,家族文化盛行,这里的大多数企业是一些家族企业,因此,浙中地区的企业较小,发展壮大速度很慢,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而在一个具有平等开放合作文化类型的社会中,企业的契约关系不仅稳定而且牢固,合作扩展秩序较容易形成,企业就可以越做越大。

二 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提出新要求

一种文化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财富的欲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创新,当然也包括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需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文化和制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和观念对现代经济主体即企业家形成具有长久的基础性影响。

1.发扬与当前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文化

优秀的文化可以促进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贩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地为国家、企业分担责任;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之后往往不忘乡里邻居,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与发扬,从而积极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2.摒弃与经济发展不一致的文化

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则会制约经济发展。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人往往会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平凡的工作。浙江温州人用以致富、闯荡世界的“五把刀子”(即菜刀、剃头刀、剪刀、皮鞋刀、螺丝刀),在这些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他们中不少人宁肯待业、失业,也不愿放下架子,去从事服务性工作。“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总是“唯官”、“唯上”,重官轻商,从而很难与外来客商及私营企业主真心相处,更谈不上热心为他们服务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人办事往往不循科学规律,而是求神问卜、投机取巧,有的人致富后则买地造坟,求祖宗保佑,他们往往走不出“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富不过三代的怪圈。总之,这些落后的文化传统观念越多、越浓厚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经济发展也越缓慢,应该坚决抛弃这些落后的不

适应经济发展的文化。

3.经济发展要求文化不断创新

经济在快速发展,这要求文化改革创新的步子也要迈得开,从而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文化勇于创新,最终先进文化与人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了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文化创新融入现代化建设大目标,可带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三 关于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错误认识

1.“区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

一些地方利用当地风俗文化,很少涉及深层次文化传统观念,通过组织文化节、旅游节等各项活动,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但最终经济增长速度却仍不尽人意,于是得出对经济发展“区域文化无用论”的错误结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错误的将表面民俗文化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可见,这些地区必须认真审视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文化传统观念,要认真调研和分析本地区的文化内涵,分析和研究其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理念,特别是学习浙江温州人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敢闯天下的经商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以打造适合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念和时代精神。只有这样,一些中西部地区所蕴藏的经济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逐步缩小与浙江等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区域文化变迁缓慢”观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学浙江模式的过程中,普遍认为文化观念变迁缓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改变。一般来说,文化变迁作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总是缓慢的。但是,也不一定,我们看东北的高失业率城市,存在着依附文化的残余和生存文化的扩展力量,包括女的比男的更勤劳,到各地去打工,不管是打什么工。这种观念的改变,就是文化的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没有办法时,生存文化就会上升到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2]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第4篇

关键词:广西;地方文化;丝绸产业

中国距今为止已有5000多年的桑蚕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各式各样的丝绸物质形态和精神意识形态,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明财富遗产,即使现在也依然受益。有用绫罗绸缎做出来服饰,有带“纟”字旁的汉字200多个,绝大多数都与丝绸有直接关系,还有形成于汉,发扬于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声望远播,而且重振丝绸之路,实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也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重点践行的治国及外交的战略方针。

广西十年前借力“东桑西移”,一跃成为国内茧丝原料生产、供应龙头,但丝绸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却不够发展。另外,这些成果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它掩盖不了其“速成”的烙印和“文化短板”,这样的产业现状不利于今后长期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丝绸产业的发展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研究综述

国外专注研究文化与丝绸产业关系的不多,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宽口径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作用上。比如早期的马克斯・韦伯、熊彼特,及现当代的迈克尔・波特、新制度经济学派等都对此作过经典论述和深入研究。如:“文化形成的长期性导致了区域文化具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复制性,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区域文化烙印,并最终使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又如:“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无形资产,经过适当的市场化处理后,便有可能以区域文化产业的形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目前国内有关地方文化(含地方丝绸文化)与丝绸产业发展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但现实生活中借助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促进丝绸产业发展的实践较多,如浙江的湖州、杭州、嘉兴,江苏的苏州、吴江,四川的南充、成都等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荣华、陈萍(1997)认为蚕丝文化具有满足、整合、改造、标识、导向、教化等功能作用,其对于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王玄瑜,赵凯等(2011)研究认为丝绸文化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刘平(2007)以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桂文化与广西经济的关联关系,并认为当前广西经济的发展因缺乏创新而受到了限制。金佩华(2007)认为中国蚕文化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体现了蚕文化的真、善、美,他还指出蚕文化与蚕业经济之间的互动性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孟召宜,渠爱雪等(2012)从县域、省域2个层面分析1990―2010年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区域文化资本具有动态变化性,江苏经济发展的文化根植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产业,如丝绸产业,其经久不衰、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背后有相应的产业文化加以支撑和引导。文化因素不仅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特殊情况下甚至关系到其生死存亡。

二、广西地方文化资料概述

(一)民族风情风俗文化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目前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 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历史悠久,并在历史演进中的日常生活、劳作时创造产生了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大致可分为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民族语言文字及创造等类别。最有特色的是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风俗习惯。典型代表主要有“三月三”的歌节,壮族服饰的色彩意义,苗族的服饰文化,侗族侗寨的“百家宴”,瑶族的赶鸟节等。总的来说,广西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热情开朗,一般穿少数民族服饰,姑娘们喜带银质饰品,每逢节假日或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

(二)自然风景旅游

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者亦不在少数。而近现代,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广西的很多名胜古迹在迎接国内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同时,还接待了众多的国外游客,特别是桂林已然成为了海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广西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各领,大类简单的概括主要有“山、水、洞、石、坑、园”等,加之和当地所居住的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交织在一起,更是形成了特有数不胜数的旅游资源。其中的精品旅游线路就不胜枚举,比如漓江游、阳朔西街、德天瀑布、灵渠、独秀峰、北海银滩、象鼻山等等。

这些旅游资源或如散落的明珠星星点点分布在广西各地,或几点一线形成一条热络的旅游线路,但他们之间总归都是要纵横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网络”。而构成这个巨大网络的要素,除了上文说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流网、物流网、信息流网、资金流网等。可以说这个网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有识之士去挖掘。

(三)古代旅桂文学

正如前文所说,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也同时留下了大量的以赞美歌咏为主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旅桂文学。只描写桂林美景的就数不胜数。南朝文学家颜延元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唐代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南宋的王正功更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镌刻在独秀峰的石壁上,成为桂林的代名词。明代孔镛诗云:“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用以赞美象鼻山的美景。唐柳宗元应人之邀作《訾家洲亭记》生动的描绘了訾洲的美景。

除了桂林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赞美广西美景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西南轻重本邕州”的南宁,“桃花栽满县,春色胜河阳”的梧州,“薄梦游空影,浮生出太荒”的涠洲岛,“庙食千秋傍水涯”的柳侯祠,“清风拂翠处,望际若奔涛”的南宁青山等等,唐代大文豪韩愈简洁传神的概括广西的风景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总之,古代诗人笔下的广西是“千里景千变,一山一诗篇”。在如此丰富的遗产面前,有识之士要做的不能仅限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从书本来到书本去,只限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追求。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火起来,连同广西的丝绸和风景一同发扬光大。

(四)丝绸文化遗产

罗永平(2011)认为:“丝绸文化是中国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丝绸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丝绸的精神财富”。丝绸文化在我国也多以不同地域区划形式独立的存续和发展,主要代表地区有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如常说的“四大名锦”,“四大名绣”等多出于这些地方。但同一地域的丝绸文化却没被历史分割断代,而是一直延续下来。典型的如诞生在江苏地界上的吴文化,丝绸文化在其中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早已成为其城市的名片。央视曾经有期纪录片《说吴》,里面就提出:“无锡的丝,苏州的绸,南京的云锦,以及刺绣、缂丝、加上昆曲、评弹等等,构成了江南吴文化的主轴,而丝绸的历史最悠久,丝绸文化的影响和波及最深最广,她深深镌刻在吴人的心中,酿造了吴人清新、风流、婉约、柔韧的性格品质,也造就了江南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

同为“四大名锦”的壮锦,起源于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锦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广西还有“白裤瑶的蚕丝文化”,因其男子常年穿及膝的白裤而得名,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有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可以说蚕丝文化贯穿于白裤瑶人的整个“生老病死”的人生阶段,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现如今,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由于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天然地成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广西也自当抓住机遇,弘扬丝绸文化,并赋予其丰富的现代内涵。

三、促进广西丝绸业发展的建议

广西丝绸产业的现状是产业内结构不合理。和国内如江浙等地比较差距明显,更不能与国际上的意大利、法国等相提并论。且短期内提升整个丝绸产业的水平,实现结构的升级不现实。文章在这里提出借助“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广西茧丝绸发展”的观点。借助广西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先进的营销理念,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丝绸产业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希望能探索出一套符合广西区情、适应丝绸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区内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方案或规划来,使广西地方文化,特别是丝绸文化以崭新面孔进行广泛传播,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地方文化和丝绸产业互动的“点、线、面”立体、循环发展模式。众多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文化和经济、产业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文章上文也对广西的丰富地方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文化、信息传播”这些关键词内在的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循环模式。广西如果利用好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应该会大有可为。

第一步是“设点”,选择丝绸产业集聚地,旅游热门地区(旅客主要的集散地)或对外示范窗口城市等设立各种形式的“点”。如“丝绸博物馆”、“丝绸产业创意园”、“丝绸文化节”、“丝绸文化陈列馆”或“丝绸体验互动管”等,这些已经被其他地区如广州、江浙、四川等的实践证明可行,且效果不错,对于广西来说更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步是“连线”,广西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景点、景区,而且比较集中,使得游客流量比较大,因此为了哪怕是推广、宣传,而不是销售产品,也应该抓住,利用好这样优势。 游客一般不会是游玩某一特定景区,而是选择若干线路游玩,因此可以在这些景点、线路上增强相关信息的传播和投放,设立丝绸相关产品销售连锁店、体验店等,既增加了广西丝绸的知名度,传播独立丝绸文化,也能增加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可以借鉴、推广产业体验旅游,因为广西的丝绸产业地理上比较集聚,主要集中在个别市县,为这种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就是“成面”,是关键所在。也就是在文化与产业互动过程中,让它沉淀、积累、更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它决定前述“点线”的铺开的成败,是决定两者能否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罗永平.“丝绸文化”随想[J].江苏丝绸,2011(01)

[2]谭莉,蒋立松.白裤瑶蚕丝文化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1)

[3]金佩华.中国蚕文化论纲[J].蚕桑通报,2007(11)

[4]孟召宜,渠爱雪,仇方道.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2(12)

[5]玄瑜,赵凯,高绘菊,牟志美.丝绸文化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蚕业,2011(02)

[6]李荣华,陈萍.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蚕学通讯,1999(09)

[7]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

第5篇

关键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闫乔华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志凌,谢宝剑.非正式制度变迁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贵州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5,6

第6篇

省人大代表周华起带着4个内容的建议、上万字的材料参加“两会”。这沉甸甸的议案,不难看出他对吉林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他说,在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展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并促进区域融合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东北亚六国的文化传播载体,我省的东北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七届,而作为东北亚博览会的分会场,东北亚文汇不夜城举办了历届国际书画摄影展,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在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我省东北亚博览会文化板块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颇有感触地说,“一个国家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的潜能越巨大,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它就拥有最根本、最持久、最核心、最难被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过去我们经常采用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模式,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本身就是经济。”

他认为,长春作为典型的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一个文化产业空间塑造城市形象,以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长春发展文化产业从经济总量和规模上,资产总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明显偏低;从文化产业企业的竞争力上看,存在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形成龙头参与竞争。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政府采取“一个集聚区带动一批企业”的战略,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抢占文化市场先机;通过实施政策优惠、信息共享、配套资金等措施,扶持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龙头”。同时,通过建筑、雕塑、环艺,到文化场馆、商业场所,构成了一个综合的、可体验的、可消费的、开放的文化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真实感受到纯粹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价值。

他建议,东北亚博览会应在搭建经济交流平台的同时,将文化交流平台也提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使经济板块和文化板块两轮驱动,促使东北亚博览会担起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将东北亚文汇不夜城确定为我省重要文化交流平台,纳入“长吉一体化”战略和省市“十二五”规划中,加大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由政府资助文化演出剧场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化交流推进经济交流,以民间交流推进官方交流,以日常交流弥补展会交流,促进东北亚六国全方位沟通联络,逐步使长春成为东北亚区域文化交流的中心。

第7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1. 区域文化的内涵

在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总和。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丰富的概念,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区域文化是具有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概括性来看,它主要具有综合性、共享性、区域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区域文化的基本特性,既融理论、时间、发展于一体;共享性是指这种文化是可以传播和共享的;而不同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区域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进而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百色市区域文化是一种壮乡文化,具有民族的特性,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在百色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基本关系分析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个较大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在历史过程中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所产生的结果,它都是人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从社会发展的研究来看,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即使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资源禀赋方面非常的相似,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单单从经济因素方面是解释不通的,我们只能从文化因素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通过长期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即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这种相互促进和约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区域文化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是由区域经济来决定的。而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制约上,一般来说,优越的区域文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区域文化则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百色市区域文化也一样,其民族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同样,区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一些价值观、财富观等也会与现代经济基本准则存在一些矛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 区域文化为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上的支持。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分歧,并且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人们在利益追求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文化来指引。文化可以说是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人们在复杂的谁会环境中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确保人们经济价值观念、意识的正确性,使得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区域文化要持续有力地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百色市区域文化显现“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质朴憨厚”等民族气质,这种民族心性和气质代代相传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力量一直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间经济融合的影响

区域文化形成后,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等产生影响,使得区域内的人们以这种文化来标榜自己,区域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带有明显趋于特色的文化模式形成后,在较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这使得区域文化具有了独有的特征,人们才可以向外界展现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对于区域间经济的融合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区域内的人们认可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之后,就很难接受和认可外界其他的文化,而这种对其他区域文化的抵触是会影响区域间的交流的,进而影响区域之间经济的融合发展。

3.3 区域文化差异对百色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区域经济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产生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甚至用这种差异性来对百色市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进行解释。百色市的12个县区中,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出现除了资源禀赋、发展机制等不同之外,区域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并且区域文化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3.4 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

区域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在百色市越来越重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方面的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对外宣传自己独居特色的区域文化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区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投资商和游客,提高地区的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 区域文化促进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4.1 确保经济政策制定与文化政策推行同步

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符合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的,因此,要做到更好地运用区域文化来促进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文化政策的推行要保持同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文化上也比较封闭,导致人们在对新事物方面接受程度相对于发展地区都比较差,在封闭的环境中经济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要推忧域经济的发展,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文化政策,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破除人们思想上的障碍。

4.2 加强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要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百色区域文化建设,使文化的力量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首先,通过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民风,让区域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从而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文化底蕴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保障,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丰富区域文化底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此外,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这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是有着这深远的意义的。百色固有的先进生态环境理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也是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3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区域经济推动过程中充分的发展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的细胞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中的方式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种,内化主要表现为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构建,从而坚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的信念;而外化则体现于科学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提高区域文化的软实力,使区域文化最大程度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推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2] 刘孙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今日南国,2009.01.

第8篇

【关键词】徐文化,资源开发,专业建设

一、徐文化的内涵

郭沫若曾说,江苏有两大古文化――苏南的吴文化,苏北的徐文化。徐文华是自古至今传承下来,徐地、徐人创造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各种文化的总称。徐文华核心内容是“仁、义、德、礼、信、道”,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汉文化的母体文化之一。

二、徐文化资源开发对专业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目标定位。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应确立以“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大力倡导和实施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内涵的提升,实现与区域文化的对接。

1、挖掘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营造职业院校的文化氛围,弥补职业院校文化积淀不足的劣势,形成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职业教育。

2、利用深厚的区域文化资源,培育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格,提升人文素养,推崇全人教育。将“全人教育”把教育目标定位为: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简言之,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3、发掘蕴含在深厚的徐文化资源中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各类信息资源,将其运用到课程开发以及生产性实训等方面,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传承与创新视域下加强徐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探索

(一)开设徐文化教育系列课程,形成徐文化教育载体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以彭祖文化与两汉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形式,了解目前徐州市留存的大量、宝贵的彭食文化、养生文化等遗产,正确认识徐州悠久厚重的历史和灿烂多元的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第二,从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人生礼俗、行业习俗等多方面了解徐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形成商务文化活动课例,让学生学会尊重、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第三,围绕仁、义、德、信、礼、道等徐文化核心,并将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联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教会学生重拾传统、善于继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注意的是,徐文化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及综合实践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身教、言教、境教等方式,使文化教育的效果得以增强。

(二)开展徐文化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徐文化教育环境

文化具有显著的教化、导向和激励的功能,是教育隐性课程的有效载体。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施徐文化教育:如开展历史文化传承普及活动或历史文化专题讲座,以徐文化知识竞赛、“可爱的徐州”主题征文、“可爱的徐州,可爱的祖国”主题诵读比赛等为形式,益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徐文化传播与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再如文化研讨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转变传统世俗的观念,拾起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其承载的时代积累沉淀下来的韵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自觉主动地向宣扬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身心潜能,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将其所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文明习惯,转化为职业素质,知与行结合并统一在一起。

(三)拓展徐文化教育活动场所,体验徐文化感悟之旅

目前的课程教学都在学校的教学场所内完成,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在徐文化与专业建设的结合中,更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突破传统的一味传授知识的显性教育模式,结合隐性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化问题进行思考的能力,从而渐进地提升其文化素养。徐州有灿烂多元的文化,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戏马台、汉兵马俑、楚王陵等文化遗址,进行古城与古文化的调查、旅游文化传播方案的设计、古城墙的遗址修复探究、旅游资源与路线开发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文化气息同时,还提高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从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通过文化采风、历史追寻、古今对话、课题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学术研究中,将单纯的文化接受性学习提升为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文化修养。

同时,我们通过开展聚焦式研究,科学设计徐文化活动,模块化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有助于形成区域性学校文化特色优势,促进课程体系多元化创新发展,有效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珍贵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孔令远.徐文化渊源及特征初探[J].南方文物.2004(01)

[2]霍国庆.论信息资源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02)

第9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功能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缺场所形成的二律背反,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区域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区域文化的内涵。人类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中的,带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所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区域文化。文化的影响范围是有明显地域性的。

在人类社会演绎进化中,各式各样的区域文化汇成了人类文化的大观园。区域文化是与区域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区域因区域特点而形成了迥异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间习俗、人文背景以及特殊的文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凝成。“区域”,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的解释:“区域是一种学术概念,是通过选择与某一特定问题相关的诸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是由其内部的均质性和内聚性决定的与相邻诸区域相识别的地区。”①区域文化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重区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文化特质”。②比如湖湘文化的倔强与霸蛮,齐鲁文化的内敛、守拙、忍耐等,各具特色。

区域文化的表征。第一,地域性。区域文化既然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地域性是区域文化的一个首要表征。在每一个区域生活了一定时间的人都具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区域人的个性,这种独特性是与地域特征紧密联系的。“每个区域文化的研究都描述着该区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名人杰作,进而归纳其文化精神品格。”③诸如湖湘文化中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就与湖南境内自然环境的恶劣息息相关。第二,传承性。区域文化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所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传承中,不同地区的人们用风格迥异的语言、风俗习惯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品格。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之所以有差异,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承继了不同的传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中的孝文化,它就是对孔子文化精神的代代传承。第三,兼容性。区域文化的兼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类的进化总是伴随着残酷的战争,战争造成的人类迁徒不断,人的流动注定了文化的交融。二是区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文化的先进文化因子中逐渐成熟和演进的。比如三峡区域文化的“多元融汇、兼收并蓄、开放而又具有独特品格、颇具历史厚度的文化体系”,楚文化与巴文化在这里融汇、积淀,演绎成崭新的三峡区域文化。第四,创新性。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文化的创新性。区域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添新的时代内涵,诸如当代区域文化中大力张扬的和谐理念,这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国情所赋予不同区域文化的崭新内涵。区域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文化新样式的期待。

区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能

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置身具体的区域文化场域内,大学生无不受到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不竭资源。经过长期积淀的区域文化,其自身所形成的道德观、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区域内人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和。区域文化的悠久、传承演绎以及与新时代的合谋,这说明区域文化的内涵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提供不竭源泉。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鲜活蓝本。区域文化则是具体的,是耳濡目染的,甚至是可以触摸的,比如杭州西湖旁的岳王庙,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真正读懂历史。湘中区域内的罗盛教纪念馆及的富厚堂,其中的“大爱”与“大德”,唯有在区域文化的熏染下方能感触到。区域文化中许多鲜活的教育蓝本,远比空洞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区域文化中的典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鲜活的道德蓝本。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范式。区域文化的真实可感、形象生动和内聚力容易感染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区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合谋成新范式,把区域文化“点石成金”,使其“登堂入室”,在高校课堂中实现理论与区域素材的有机融合,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区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区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毋庸置疑,如何规避消极因素,挖掘积极因素,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利用区域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需要直面的问题。

挖掘区域文化精髓,编写区域文化教材。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支撑,但更需要真实可感、形象生动的事实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灵魂深处留下烙印并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区域文化的挖掘,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充分挖掘区域文化中的精髓,编著出版有关区域文化资源教材或辅导读物,开设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等,让学生感触体悟蕴涵于区域文化中的文明成果、科学精神、道德理念,促使大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摒弃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利用区域文化典范,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和集中的理论灌输方式,大量的抽象词汇、概念弄得学生枯燥厌烦,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区域文化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文化内涵往往依附于具体的文化遗迹、革命故居旧址、文化习俗等典范人物事迹上,依附其上的思想内涵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给人一种真实感和莫名的敬畏感,容易让学生认同并以之为榜样。利用区域文化中的这些典范人物事迹,建设成为教育学生的德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德育基地,感受区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洗涤灵魂,形成符合时代的思想价值体系。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力度。区域文化总是从两方面影响人:一是以显性直观的地方性知识影响人们,比如文化遗存、人物掌故等;二是以隐性的区域文化精神影响人们,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区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先进因素能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区域内的高校对于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责无旁贷的。

在日常的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深入区域群众中,虚心求教,大胆提取区域文化中活生生的素材,并把它引入课堂,丰富充实课堂,使课堂言之有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锤炼其性情,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同是,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围绕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的有用资源,把校园社团活动与区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感受本地区的先进区域文化,陶冶其性情,激发其斗志,使置身于市场经济洪流中的当代大学生不至于迷失方向。

加大区域文化研究力度,促使区域文化与时俱进。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区域文化一度被人们漠视,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响彻寰宇时,物质充裕的人们方如梦初醒,区域文化也随之成了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区域文化的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区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需要深入持久进行,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使其与新时代文化内涵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作者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05012A)

注释

{1}杨斌,范玲玲:“区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0页。

②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第292页。

第10篇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颜飞,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4-30. 

[2]孙贯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以荷泽为例[D].山东大学,2004.DOI:10.7666/d.y660913. 

第11篇

摘要: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语言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的英语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已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为区域提供更多的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对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视,并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创建一个独具特色的,而且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英语教育模式。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求;对接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将高校的英语教育与区域的经济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的英语人才,进一步的实现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的对接,从而使英语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的经济发展。

一、高校英语教育对区域经济建设的影响

1.高校英语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对外发展速度也日渐加快,要想实现区域经济走出去的发展目标,就要面临较为严峻的语言挑战。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中,语言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体现出了技术的差异、管理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异等等。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语言作为最直接的挑战使技术含义、管理内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冲破这些阻碍与隔阂,逐渐的消除差异,就要不断的加强高校英语教育,更多的培养一些与英语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重视专业英语(ESP)的教育,如机械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使学生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充分的发挥自己语言的优势,以此来不断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高校英语教育推动区域外贸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国内经济发展与外贸经济发展,而外贸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整体的发展进程,我国的外贸经济一直处于贸易摩擦争端不断以及经济效益低下等局面,造成这些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语言文化的差异对于外贸经济中一些内容的实质性的理解不够全面,这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如今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分类不断地明晰和细化,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外的文化、商业规则以及贸易习惯等等。这样一来,在加强高校英语教育的基础上,就能够为市场输送更多的专业型英语人才,在区域进行外来资本、外来管理方式以及外来技术的引入时,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进一步的推动区域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3.高校英语教育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内的整个外语教育的发展,学生通过对英语全面系统的学习可以更多的了解国外的文化背景,再加上外贸经济的发展就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与区域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这样一来就会为区域内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文化,最终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以及生活的领域,进一步使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相互融合与促进,最终推动区域文化的创新和繁荣发展。

二、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求对高校英语教育的要求

首先是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高校英语教育。在进行高校英语教育时,要充分地考虑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以市场运行的体制和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前提,进行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建设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也决定了各个区域之间英语教育的层次与起点的不同。因此各个地区的高校英语教育应结合着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当地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是将英语的应用能力作为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在进行英语人才培养时,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扎实英语的基础教育如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前提下,增加一些英语应用技能类型的课程,如对学生翻译和写作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判断、总结、分析以及思维等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专业。

三、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策略

1. 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所要具备的要素以及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实际状况进一步的调整人才培养的战略,将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基础外语知识与专业外语知识一体化的模式,高校要结合区域发展的特色,对专业英语知识进行重点的教育和培养,并且还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及时的补充并更新英语知识,培养出复合型专业化的英语人才,以便能够适应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与不断发展的经济。

2.高校在进行英语人才的培养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所存在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并结合不同的地域状况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手段进行英语知识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英语教育,以此来突出英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3.近些年来,我国与国外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多,对外交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国外的教育机构进驻中国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就为高校英语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借鉴外国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的机会,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更多新的知识,从而提高高校英语教育的水平,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一步的优化教育资源,树立一个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课程教育理念。

4.政府要加大对英语教育的投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当地高校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当地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其能够更好地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还要采用多种渠道来吸引各方面的力量来投资兴办一些特色外语教育,使英语教育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高校应在区域内展开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并根据学生们实际的英语层次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对一些传统陈旧的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增加一些新的英语专业课程,进一步的扩宽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领域,实现专与宽的结合。

总之,高校的英语教育与区域的经济建设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协调发展,并结合着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市场需求发展英语教育事业,才能进一步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钧铭,赵松.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J].价值工程,2012,31(20):251-252.

[2]金虹.论高校英语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264-264.

第12篇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职业院校夯实办学内涵、打造办学特色、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职能。因此,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主要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有效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集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平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创新效果,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强调协同。无论是人才培养创新,或是应用技术创新,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均需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攻关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强调创新。创新是时代主题,是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动力之源。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突破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企业技术壁垒的藩篱,激发院校人才资源和企业技术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办学内涵的提升及企业应用技术的革新

2、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具有不同寻常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引领人才培养创新。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科研单位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发源地。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教育资源,促使职业院校深度对接产业办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二)引领应用技术创新。

应用技术创新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储备了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企业是应用技术重点、难点和热点聚集地。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将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科研单位的技术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实践,催生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为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引领社会服务创新。

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有效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校企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人才资源,共同搭建社会服务公共平台,联合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在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四)引领文化传承创新。

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具有传承地域文化、民间技艺、民间绝活的先天优势。职业院校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文化资源,一方面不断强化学校文化传承和传播,辐射带动区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共通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

3、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途径

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责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实现办学宗旨,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找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主动整合区域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文化传承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

(一)基于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职业院校应该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将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深度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办专业,积极整合政府、院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企协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定位始终与生产一线需求对接。其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制等,积极吸收企业现场专家和技术能手等生产一线教育元素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第三,校企协同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广泛吸收合作企业、用人单位、社区公民等参与专业人才质量评价,形成多元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职业院校要紧跟区域经济社会、产业、人才等发展规划,加强与区域内规模企业或产业基地的联系,打通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通道,真正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基于技术研发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从量到质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储备了大批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区域骨干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成为支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要基地。一是出台支持鼓励专业技术应用推广的激励制度,以专业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加速应用技术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与转化。二是鼓励支持优秀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顶岗实践,适时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究或设备设施改造升级。三是校企双方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实体,明确双方责权利,瞄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主动获取产业发展的源头信息,对相关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切实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三)基于文化传承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