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医学与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教学课程围绕过窄过细的专业进 行课程设置,缺乏专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合,课程内容重 复,学科之间脱节,知识衔接不够,不能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 同效应,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点不够突出。教师为了使讲课内容 系统完整,常常费时讲授相关学科内容,结果本学科主题被 淡化,重点内容没时间讲深讲透,难点内容也突破不了。结 果造成创新教学理念缺少,前沿理论知识和临床医学新进展 传授不够。
(三)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
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普遍认为枯燥难学,有些教 学内容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而临床课教师则反映学生对 应该掌握的许多基础医学知识掌握得不好,使临床教学受到 一定影响。这是由于基础医学教师成为专职教师后不再从 事临床医疗服务,临床知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缺乏和老化现 象,从而使基础医学教学不能很好地联系临床。加之有些教 师是非医学专业毕业的,对临床知识比较陌生甚至缺乏,而 学校没有形成有效制度来针对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医学课程 培训丨丨丨。
(四)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被动。
目前医学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授式,学生学习 方式基本上是接受式。聚精会神听课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 习方法,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 就算完成学习任务。这让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 然也有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但在分科教学前体下,教师多半 是围绕本学科设计问题,而且多属于记忆性的。因此无法为 学生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将所学基础医学知识 应用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
(五)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储备受限影响了教学改革。
近年备受关注的PBL教学,是经过广泛论证和认可的一 种成功教学方法。教师围绕临床病例展开的教学是以一个 实际的临床问题为起点,由此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问 题,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和热情,收到良好 的教学效果。PBL教学要求基础课教师有丰富的临床知识。 然而,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对临床知识及其进展不够熟悉,影 响了 PBL教学在基础阶段的推广。
二、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情况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
北大医学部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率先开展模块化教学。 组建的六个模块分别为:(1)人文素质与职业态度模块;(2) 自然科学模块;(3)基础医学模块;(4)临床医学模块;(5)生 态环境与群体保徤模块;(6)科研与思维训练模块。在基础 医学模块教学中,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在进行课程 整合的同时,将节约出来的时间为学生新开了如分子生物学 基础、分子免疫学、分子病毒学、高级神经生理、细胞生物学 研究方法等新课程,使学生得到比较前沿的学科新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各校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手段 改革。体现在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自主设计 性实验。如形态学实验课程通过实习课和理论课结合,让学 生进入实验室,运用组织切片、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 实验技术进行综合性实验。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综合实验则 以细胞培养为基础技末进行染色体制备,原位杂交,细胞的 增殖、分化、存活和凋亡的综合性实验等,使实验教学的内容 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12丨.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许多院校都对本科生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进行 科研思维和科研技能训练,使部分本科生发表综述或论文。 如北大医学部在2001年投入100万,立项课题48项,参与学年又投入50万,立项课题40项。年均吸收100名学生进入 课题组,参加科研技能训练。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通过 开展以‘探究为基础” (Research Based Leamirg RBL)的教学 手段,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载体,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为学生开设的基 础医学拓展性课程是在经典基础医学课程基础上,结合现代 医学发展及学科进展的跨学科课程,它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 透,各种思维优势互补,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服务1 3。
三、对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针对目前我国基础医学教学和改革的现状,立足于我国 国情和军队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前期构建 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化课程体系基础上,提出系列基础医学综 合改革思考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思想和质量意识。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该是 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我校组织基础课教师开展了创新教 育思想大讨论,要求基础课教师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理 论,加强教学研究,更新课程内容,教给学生更多的思路和方 法,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科融合。
在哈佛大学“新途径”医学课程影响下,我校在1999年 提出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化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组合 为五个模块并新增两门医学前沿课程组织实施教学。在综 合课程实施中,通过让学生融合基础与临床学科知识,以临 床问题为基础的方式有效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为了拓展 学生视野,下一步拟开设基础医学前沿课程,组织不同专业 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入学科中更多的前沿知识进行教学。
(三)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
基础医学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是附属于各自学科,以验 证知识为主,疏于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开设了 6门综合实验课程。 分别是:1)实验动物学;(2)医学机能实验学,是融生理、病 生和药理的综合实验;(3)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学,是融细胞生 物、分子遗传、生物化学、免疫学的综合实验;(4)病原体检 测,是融寄生虫、微生物的综合实验;(5)形态技能学,含正常 与疾病的组织学系列技能;(6)创新实验课程,含生命科学与 医学实验导论等。这些实验课程涵盖科研思维训练、基本技 能训练、立项论证和实验实施四个部分,改变了传统实验教 学只局限于结果的验证,为学生提供了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 实践的平台。
(四)拓展课外学习空间。
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我们通过组 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措施,达到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设立本科生创 新基金,通过学生团队申请立项、实验实施、结题答辩和撰写 论文等科研全过程,使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迄今,每年 平均有20余个项目获准立项资助。
(五)早期接触临床,构建为兵服务的思想。
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与临床严重脱节,学生到大学 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没有接触病人,更不会看病识病。 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在和临床联 系紧密的基础学科中,邀请临床大夫讲授某些章节。二是组 织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暑期下连当兵活动,使学员 早期接触部队的医疗需求,融入士兵的生活氛围,建立与战 士沟通的技巧,早期进入姓军为兵的角色。再回到基础医学 课堂后,他们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学习动力会更加提升。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83-02
引言:我国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因为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发展滞后而导致医学教育和医疗质量不高和医科毕业生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临床和社会需求,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基于学科的课程教学模式,侧重于医学知识的传递和复制,而没有相应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根据我国的医学教育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吸收国际上基础医学教育的优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们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必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进行跨学科、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系统整合,建立创新性学习模式,并建立新颖的学习管理系统加强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1.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教学改革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改革后的新课程的特点是:(1)将重点放在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上;(2)教学方法适应性和弹性更强;(3)在课堂教学不足的情况下,向学生传递足够核心信息。新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由此看出,新课程既方便了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推进医学高校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2.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分析
2.1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坚持接触医学问题前移,临床实践前移和科研训练前移;推进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和推进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体健康与疾病导论为切入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教学模式,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PBL等案例式、讨论式的方法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并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利用大学生自主创新基金及平台,尽早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强调基础联系临床
在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学科中,应该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例如,可以聘请外科医师讲授解剖学课程,聘请临床医师或从事药学研究人员讲授病理学或药理学课程。这样,临床医师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充实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基础医学教师如果不参与临床实践,不接触患者,就不可能联系临床进行教学。因此,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
2.3融入人文精神教育
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体系由于分科过于精细,造成了基础与临床的脱节。有些学生到大学三年级还没有接触医院,没有接触患者,更不会看病识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等第二课堂内容,使低年级学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中体验人文精神,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早期进入医师角色。
2.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
(1)为了更能规范化地监控、监督教学过程,应当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组织听课等手段结合起来,对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每节实验项目的出勤、课堂技能达标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评价的成绩。而结果评价”包括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和实验笔试考核成绩,这种二者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2.5设置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对比美国医学生在校第二年末参加的美国疾师执照第一阶段考试,我们应该设置与此相对应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除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外。还应当包括各器官、系统的异常结构和功能以及治疗原则。这就要求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即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疾病和治疗及相关药物作用。例如,在心flIL管系统学习中,除了掌握心脏正常的知识外,还要了解心脏异常时各类病病的发生机制和转归。
2.6加强师资的培训
教学改革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将学校原有的系、部重组,设置跨学科的新型结构:学群。教学改革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小知识结构,还应具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搞好教学改革的教学,就必须培养博学的教师。一方面各医学高校内部教师岗位相互轮换,另一方面做到将教师请进来、输出去,通过不同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结束语
尽管实施基础医学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但是实施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群策群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的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总之,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最终找到规范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基础医学教学能够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泓波,赵志伟,高维娟. 以病理生理学为例 浅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06)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来看,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强化科学研究素质,更需要创造性品质,更需要大学科综合交叉的节点。因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课题,从新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和重新组合构建的四大实验平台(见后)作为突破口,将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的路径。
最后,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兄弟院校培养的情况来看,5-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基础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硕-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半数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我校实际,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报考我校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因此,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型培养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医学基础类研究生质量、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2.3国内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按照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各校在加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拓宽理工科基础。主要是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把学生并入其他理工类专业同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均采用这一做法。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基地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模式,把基础医学课“以系统器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重组,编写一套适合于基础医学专业的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系统思维。
三是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各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普遍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早期深入科室实验室,早期进行科研工作训练。
2.4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牵引,在实践中推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全面建设;通过改革实证,又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2.4.1科学构建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修订和完善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全面论证并制定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新培养方案要体现出,拓宽理工知识和人文知识,强化科学研究素质,强化创造性品质, 强化大学科综合交叉,强化动物实验操作和基础医学科研过程训练,明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提出新开设科技史、科学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等系列科学研究素质课程,开设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课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跨大学科新课程。
2.4.2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5~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质精品课程。
2.4.3 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条件建设
按照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进行优化重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依据四大技术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并创建系列以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学实验,新编配套的实验讲义,进一步拓展所有基础学科的研究型教学。
2.4.4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创评各类教学名师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养,要突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好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好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提倡PBL教学法,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
2.4.5 巩固完善学生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以我院和相关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平台为基础,有计划分批次逐步完善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并建立2~3家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2.4.6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配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好课程考核、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的把关。要在导师制的实施、学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实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细则。
总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研究型的创新性人才,不是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这一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始终贯彻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全程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仲远、吴金兰、阮晓群等.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锡琪等. 加强基地建设,探索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6):15-16
3、贾雪梅、吕正梅、陈晓蓉. 基础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 解剖学杂志, 2006,29(2):229
4、蔡景一、顾江、李学军等.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方法的效果分析. 医学教育, 2005,12(6):53-55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双向教学
基础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在临床医学类专业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依旧为前苏联的结构式课堂教学,在校期间,学生要学习40多门专业课程,且各个课程之间缺乏关联,且教学内容繁重和存在重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的不关联性和枯燥性,实际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临床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为基础医学教学,它是进行临床诊断和操作的根本依据。然而,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缺乏临床实践,对于学生及以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
一、基础医学教学的现状
(一)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学课程中,同学们作为新生步入课堂,在学校学习的五个至六个学期的时间,大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性的内容学习,大部分的时间也仅仅被局限在黑板之上,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解剖学中接触到的人体标本外(而这类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实际上课次数也是相当少的),对于此外的病情等并没有具体的接触,更无从谈起与其他病人的接触,同学们唯一可获得的,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病因等,大都仅仅是凭借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描述或参考教科书的形式来产生模糊的印象[2]。因此,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的脱节现象,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做法,愈发突出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诸多疑虑,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便可能是遇到较为简单的病情等无法有效的运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可想而知,当遇到稍微发杂的病情,对于学生来说更无从着手,这无论对于病人还是医护人员,都是非常不希望遇到的情况。
(二)基础医学的教学课时少
在调查的几家医类学校中,我们发现目前大都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课程数量较少,这也直接的导致了理论无法和临床进行适时恰当的的相关实践结合。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医学课程和课时随着高校改革的进行而进行了缩减,然而我们知道,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本的知识内容点等,却没有因为课改的缩减而缩减,个别情况反而越来越多[3]。新课改的目的虽好,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现实却背道而驰。一方面,缩短课时不减课程内容的做法,对于学生无疑意味着,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内容,另外一方面,原本一节课的时间并不多,老师现在需要利用更短的时间,讲解与之前一般的内容,有些甚至需要讲解更多的内容,这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教学负担,且效果我们可想而知,往往是,作为老师不得不牺牲一些知识要点,对于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也不会那么的充分和全面,对于课程要点等原本需要着重精讲的内容,有些甚至不得不精简一笔带过,这对于老师他们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对于学生,某些知识要点的遗漏等,对于日后同学们技术的掌握,都有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
(三)师资问题导致基础与临床脱节
以往的基础医学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师一般都来自一线,他们大都是在临床实际医学中等都有丰富的经验,遇到的问题等都比较多且复杂,正因为如此,诸如此类医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往往能够很好的将学生们日常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操作等进行很好的总结,并且将这一总结经验很好的传达给同学们,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不能得到多次的时间操作的机会,但是通过聆听诸如此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护人员的现场教授和分享,同样可以达到直观有效的基础医学教学,对简单或复杂病情的处理和应急处理有很好的概念和了解[4]。而现今的医学院校所选用的基础医学教师大多数来自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往往接受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上的教育,而实际真正给他们的临床亲自操刀的机会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样势必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理论知识教导,缺乏与临床结合而形成了脱节现象。除此之外,导致基础医学教学中基础和临床脱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的基础医学师资所具备的知识构架并不完善。基础医学师资所掌握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都来源于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积累,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不断更新,过于老旧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已无法适应当代人的需求,再加上教师过多的投入到基础科学的研究,对于现代化先进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新发现等知识的积累并不足,所掌握的的技能,也只是过多的徘徊在医疗基础上,不够超前的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这一系列现象的存在都导致了基础医学教学中基础和临床的严重脱节[5]。在基础医学教学的师资中更是存在跟医学专业无关的生物类专业的教师,他们教育的侧重面更多的是与自己所学内容有关的,偏生物方向,可想而知,对于医疗医学等内容,他们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更不用说临床经验,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严重缺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入临床医学进行教学。
二、完善基础医学教学的措施
(一)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增设临床课程
通过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医学教学课程学习的同时适当的增加临床见习课程能起到以下三种作用:1.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和患者接触,及早了解患者的感受,可邀请临床医生来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可通过观看临床医生的操作流程来增强学生的认知度和责任感。2.在基础理论、解剖和生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临床见习,来有效的加强医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3.增设的临床课程能增加学习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解剖学课程中的门静脉对应有三条侧枝循环,当发生肝硬化时,这三条侧枝循环的静脉会出现曲张现象,假若学生能通过临床实际接触到肝硬化患者的脐周静脉曲线,则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二)调整师资配置,提倡基础临床教师交叉上课
在医学院校中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都存有弊端。基础教师的长期理论教学中缺乏实际临床案例,而临床教师由于长期临床工作而对基础理论意识浅薄[6]。医学课程来自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服务临床,是后续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因此,为加强基础医学教学和临床之间的联系,应加强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建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双向教学模式。基础教师定期从事临床工作,以具备治疗和处理医疗事物的基本技能,掌握新的临床技术。通过自我临床经验的丰富,将亲身经历增加到基础课程教学中,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础教学质量。而对于临床教师则应定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基础教学培训或科研,以加深和巩固自我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知识充分结合。如哈佛医学院中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职位中就设立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职位,保证了临床医生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教学课程,能最大程度上的加速学生对基础医学的掌握,同时也能促使教师的科研选题范围拓宽,针对临床需求进行研究方向的选择,提高科研成功的实用性。
(三)强化教材的基础与临床练习,增加综合性实验和案例分析
现今的大部分医学类专业的教材的编写重点大都是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缺乏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教学。因此,在基础课程教材中应增加与临床关联、病例分析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讨论的案例式教学,可增设《生理病理学与临床》、《病原生物学与临床》、《免疫学与临床》及《生物化学与临床》等课程,在传统基础医学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和渗透。除此之外,在教学课程中应增设含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并进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将从动物实验所得的实验指标与人对应的病状、体征和检验指标进行比对,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处,从中得到启发。
三、结束语
事实证明,为了更好地进行基础医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较强的工作能力,培养综合性素质的医学人才,应将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通过在基础教学中增设临床课程、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强化教材的基础与临床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问题以有效的开展基础医学教学,大力提倡和鼓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学长和学姐,每年返校,与师弟师妹分享临床经验,增进彼此感情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新一代的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在与现代先进的医疗医学技术的脱节上,学校可以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和联系,经常性的聘请在医学方面,具有一定建树的先锋人物,对同学们进行一定的分享和技术经验总结。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医学学习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武,郭岩,沈玉先,等.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2):1054-1056.
[2]刘军,郑碧英,赵祖国,等.基于实际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6):464-466.
[3]李萍,姚晓爱,姜涛.思维导图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6):472-474.
[4]宫丽平,刘玉婷,杨慧,等.病理学病例讨论库建设及教学应用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69-271.
[5]陈洁,邱慧颖,徐茂锦.在教学中融入转化医学理念和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22-23.
关键词:整合课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方案设计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各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特征日趋明显,培养医生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医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注重各自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便于教学实施、组织管理和教学资源安排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交叉重复或表述不一;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考评体系不够全面客观。鉴于此,医学教育课程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方案。整合课程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内容,通过整理与融合,使相关课程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精简、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1]。实施整合课程的目的在于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的衔接。
1医学整合课程的发展现状
1.1医学课程模式的回顾
1993年,爱丁堡世界卫生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2],使医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与系统的关系,形成医学整体观。1999年,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PapaFJ教授和卡格雷大学医学院HarasymPH教授系统论述了医学课程模式[3],将医学课程模式划分为5种:①以带徒培训为基础的课程模式(apprentice-ship-basedcurriculummodel,ABCM);②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discipline-basedcurriculummodel,DBCM);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organ-system-basedcurriculummodel,OSBCM);④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problem-basedcurriculummod-el,PBC或PBL);⑤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课程模式(clinicalpresentation-basedcurriculummodel,CPB-CM)。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经历了3次改革浪潮:①1910年,以弗莱克斯纳(Flexner)报告为导引[4],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②20世纪中期,随着PBL的提出,医学教育迎来了以PBL和课程整合为创新手段的教育模式[5];③21世纪,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普及,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医学生的核心岗位胜任力,提倡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新型职业素养,推动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塑造教育模式的发展[6]。
1.2我国医学整合课程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中叶开始,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借鉴国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2009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医学院校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2009年11月,医学发展高峰论坛以“医学整合”为主题,《北京共识》,指出医学整合式实现全民健康宏伟目标的重要方略。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2015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的“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论坛”在西安举行,国家卫计委首套“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正式。“整合”成为新形势、新挑战下的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模式主要分两类[7]:以器官系统或疾病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模式。器官系统或疾病模式又分为:①水平综合,相互平行的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分别局限在基础医学学科或临床医学学科;②垂直综合,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的综合渗透。以问题为基础的整合模式,是以问题为基本元素,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以小组讨论为基本教学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解决问题获取连贯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如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基础医学总论》与《基础医学各论1-4》整合模块[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能力为主线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真正融合[9];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模块课程教学[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横向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器官系统整合基础医学课程,促进了基础课程教学结合临床工作实际[11];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基础医学新型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向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化[12]。绍兴文理学院为地方性院校,学生起点较低,师资等各种教学资源均有限,如何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课题。遵循“一体现、两符合、一致性原则”,参考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大方向以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的原则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符合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符合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提出的“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倡议,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致。经过广泛调研、论证和顶层设计,“小步慢跑、分步实施”,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方案,在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卓越医师养成班初步实施,皆在探索适合地方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开拓出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
2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构建
2.1构建方法
学校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深入调研国内外课程整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导向全面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顶层设计。专家组查阅资料、调研学习、专家咨询、反复论证,确定整合课程方案,征求校外医学教育专家建议。经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党政联席会通过后逐步实施,并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促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模式的不断优化。
2.2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
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为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照人体器官系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按照人体器官系统教学,“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理解;“从正常到异常”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从疾病到药物治疗”有利于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掌握,为实施以问题为基础(PBL)创造良好的条件,可为后续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更系统和坚实的基础。
2.3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思路基础医学课程
包括医学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局部解剖学等,它们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的教学是按各自的规律进行授课。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是各自按人体器官系统分别进行教学。即同一个系统的知识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教学。例如在系统解剖学中学习人体器官系统的宏观结构,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组织微观结构和器官系统的发生,在生理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在病理学中学习器官系统的组织病理变化,在病理生理学中学习疾病状态下器官系统的功能改变,在药理学中学习治疗各器官系统疾病的药物作用、疗效和不良反应。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同一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有时需要间隔半年至两年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单位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以大量的记忆学习为主;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主要以理解学习为主。限于授课任务和授课时间的关系,难以清楚地介绍同一个系统的宏观与微观、形态与功能、正常与异常的关系,因此,给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解和记忆)带来一定困难。鉴于此,有必要对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综合改革。整合课程方案是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中按人体器官系统教学的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进行整合,目的是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将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环境-临床为主线的课程新体系,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选择、优化和重组。把基础医学14门课程进行分解整合为生命基础模块、环境与健康模块、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见图1)。强调人体整体观,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体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正常与异常、环境与健康、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医学的整体认知观念.①细胞分子生物学。整合传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强化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围绕“人体由分子组成细胞”,强调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教学内容注重统一知识点的前后呼应、层层推进和理解不同角度,减少不必要和不恰当的重复,尽可能统一或说明不同学科对统一现象使用的术语,减少学生混淆,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各种知识点的适当平衡,突出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分子和细胞基础。②基础医学导论。依据“从形态到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的认知规律,整合传统的系统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核心内容、总论和概述,是一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整合课程。③器官与系统。将基础医学课程中按人体器官系统教学的课程,整合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形成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实施了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④感染与免疫。整合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以及涉及免疫系统的解剖学、组织学,传染病相关的病理学与抗感染有关的药理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以病原生物入侵与宿主免疫防御为主线,使学生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有较全面、系统、整体的认识。⑤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传统的医学遗传学与胚胎学[13],打破了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学之间的学科界限,强调遗传物质的传递、分子遗传病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使遗传学在医学中的作用凸显。力图从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人类遗传病发生及发展的规律,为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⑥医学机能学实验是以人体功能观察、动物实验、虚拟实验为教学手段,探索人体功能的活动规律及其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并阐述其发生机制的综合性医学实验课程。该课程有机融合了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机能学的实验方法和验证理论课所学的知识。⑦临床导向基础综合实验。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临床常见问题进行全方位相关信息的整合,不受固有学科限制,包括医学知识、医学能力、医学素质和医学心理。该课程使学生熟悉实验流程、学会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协作、合理分析、清晰表达等素质,传递临床思维习惯及临床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严谨性、团队合作、创新精神。
2.4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CBL/PBL学习整合课程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学生自主学习、早期接触临床的融入。为促进学生所学融合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开展以案例为基础(CBL)、以问题为基础(PBL)等教学,将CBL/PBL案例贯穿各整合课程学习中,促进基础与临床学科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5创新评价模式
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各模块学习效果评价涵盖基础知识及理论评价、基本技能评价、PBL/CBL评分、学生互评等;学生整体能力评价;学生基本知识评价通过两次基础医学综合测试形成所有评价结果,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各种意见或建议,配合整合课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
3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保障措施
3.1更新教育理念是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前提
学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自充电”,培养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骨干。邀请国内外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专家来校开展医学教育学术交流。派出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使教师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改革的感性认识。学校、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实践能力。
3.2持续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的根本
学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作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成立课程整合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课程整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教学研究项目为导向全面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探究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方案,经过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论证后逐步实施,并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促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课程模式的不断优化。
3.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团队是整合课程的基石
学校依据各器官系统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建立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师组成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团队,明确教学团队负责人的职责,各学科教师合作实施器官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整合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备课和预讲制度。通过集体备课,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教师能够充分剔除重叠的内容,进行讲授内容的分工合作,真正做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合作教学,保障各器官系统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率。在预讲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加强各学科教师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分配问题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4.3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是众多院校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在高职高专具有较强实践技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但在学习基础医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难学,教师也觉得基础医学难教。药理学、病理学是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但是也是最难把握的课程。护生在基础医学上所花的学习时间较多。但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完以后,大多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之许多教师教学任务重,到临床实践的机会极少,执业资格限制等问题,也很难把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为此,在所学的教材中加入基础医学和实践相关的例子以及与其他医学相关的专业内容,供教师们共同探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目前还没有较为合适的教材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使用,学生学习时不能把基础医学与疾病联系起来,便认为基础医学与护理关系不大。基础医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担压在教师身上,需要教师有大量可供选择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有深厚的临床背景,正所谓临床教师基础医学知识较薄弱,基础医学教师临床知识技能不足。
4.4护理专业考试的问题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中,并不直接考试与基础医学的相关题目,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至少也是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无多大关系的思想根源之一。以上是现阶段我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了解全国许多类似学校也有较为相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有待各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我校护理专业采取何种课程安排的方式,以满足护理专业特色而又有别于其它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教师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的主观看法,进一步合理配置基础医学课程,完善基础医学教学。方法2008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组教师(有效人数77人)进行其对护理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主观看法调查。经专家修改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
结果100%的教师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重要;50%以上的教师认为应该开设的基础医学必修课有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学;98%的教师认为开设实验课有必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尤其是在解剖学的教学中;9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衔接,比较重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师组间仅在课程设置意义和原则的部分条目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将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进行紧密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考虑不同教学方向教师的观点,适当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调整。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面对全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开放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不受时间限制,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社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免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从而自主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
1.网络平台框架的设计思路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突破了原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机制,探索出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符合医学教育特点,体现高校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的课程平台。
1.1明确建设目标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免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使学习者通过网络可以自主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更好的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1.2转变教学理念
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从重视教师课堂讲授,转变为重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从重视教师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和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培养的导师,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1.3改革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重点从过去关注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希望怎么学,效果如何;以传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为主旨,设置了病例单元,自测单元,增加了案例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真正让更多师生受益。
1.4创新机制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了虚拟仿真实验单元,该平台不但应用于理论课堂教学,在实践课堂中,教师也引导学生登录网络平台,结合实践操作,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2)师生共建。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设计及制作,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协助老师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对该课程的相关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2.模块的设计
围绕建设目标,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及“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模块设计,本着突出特色,强化基础的原则,共设置了三大模块:基本资源模块、拓展资源模块和交流互动模块。
2.1基本资源模块
基本资源模块主要以强化基础医学知识为主旨,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既突出了基础医学知识的量大面广的特征,又突出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少走弯路。该模块由若干个教学单元组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重点与难点、授课教材等,资源的形式主要以WORD、PPT、视频等形式为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资源。
2.2拓展资源模块
拓展资源模块为丰富教学基本要求的辅助元素,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自行设置。如系统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设置了人文教育单元,旨在传播大爱精神,加强学习者的科普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拓展资源模块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包括经典实验、综合实验、自主实验、虚拟实验等单元,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旨在巩固和深化课堂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3交流互动模块
交流互动模块主要包括通知公告、最新动态、互动空间等单元。通知公告可以随时与课程相关的通知,如教学竞赛、在线测试通知、实验室开放通知等;最新动态主要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研究成果以及展示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等;互动空间主要是为师生之间提供在线交流的平台,为学生进行在线辅导答疑等。
3.建设成效
(1)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是顺应时展潮流,推动我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2)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让学习者体验到自主的,与自身兴趣有关的学习方式,其资源形式的灵活性,更符合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习习惯。(3)在服务本校师生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4.保障措施
(1)科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将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纳人到年度工作计划及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制定了《基础医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管理办法》,使课程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2)设置专项经费支持,每年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教学资源的制作、团队中教师的交流培训、网络平台的维护等。
(3)定期对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及时获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掌握教育教学中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趋势,将这些教育理论运用到课程建设中,以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水平。(4)制定规范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体系,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与完善,以保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5.讨论
1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努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截至2011年4月,我国高校已建设本科精品课程1423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442门,包括10门基础医学类课程[1]。这些课程向学习者提供了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1师资队伍质量差距较大
精品课程建设中优良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学梯队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拥有同等数量的高级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有所不同,且很多院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只能勉强完成正常本科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强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不仅给教师造成很大负担,也严重影响精品课程质量。一门优秀的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必须由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负责人,带领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思维活跃、责任心强、理论扎实、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着力研发,培养年轻教师,不断推陈出新,保持精品水平。
1.2教学资源与精品课程建设脱节
医学院校专业性很强,基础医学课程教师基本都是医学或医学相关领域出身,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医学教育的人才,课程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很多医学院校即便拥有很好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经验,其基础医学精品课程也不能将课程体系、发展前言、教学大纲、课件、重点、难点、案例、习题以及学习资料、参考文献[2]等内容完美呈现。因此,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建设向教师提出了很大挑战,要求其不仅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同时精通课程建设所需的软硬件操作,能够依据课程建设需要,灵活地将所教授课程表现出来,发挥精品课程的优势。
1.3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网络授课和技术掌握的局限性,很多教学方法在精品课程中无法体现,导致现有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件及学习资料为辅,达不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改革宗旨。此外,很多教师在录制精品课程时较为紧张,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而基础医学又是概念性强、内容枯燥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对教学环节多加设计,增加师生线上互动、学习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
1.4精品课程网站更新、维护不及时
教育部将精品课程推进作为教学发展的重点计划,几乎全国医学高校都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然而部分学校功利性太强,没有体会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在通过精品课程评审后就止步不前,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停滞,导致“精品”变“次品”。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育部于2004年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补充规定的通知》中要求,每一门国家精品课程的网上内容要进行年度更新(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应建立一套精品课程网站更新体制评价系统,详细记录每次更新的内容、时间及维护人员,并成立精品课程专家小组,定期对更新数据进行评价改进,维持精品课程的生命力,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基础医学精品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基础医学精品课程仍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各学校网站设置与建设方案也不尽相同,导致课程质量存在差异。因此,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经过大量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发现精品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为学校、院(部)、团队三级课程质量管理机构,并最终体现在输入、实施和输出3个环节上。
2.1质量保障管理机构
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大多由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部建立,承办单位为相关医学院校,主要负责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支持工作以及政策引导、财政拨款、技术支持等,起到宏观掌控作用;主管部门一般为学校下设的基础医学院或基础医学部,主要负责组建优秀的课程团队、对课程进行评估与审核,发挥着课程团队与学校间的桥梁沟通作用;具体课程建设由相关精品课程团队负责,其职责是制定课程细节、更新维护网站及与学生互动交流。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保障基础医学精品课程质量。
2.2教学质量保障环节
一、医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的大多数实验课程是按照苏联的模式,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这种实验课程设置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自成体系,相互脱节: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自成体系,相互封闭,造成相互脱节,资源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内容重复开设,造成实验耗材的浪费;相近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互不交流,重复配置,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没有长远规划,实验教学搞小生产,小作坊,小而全,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一方面是临床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老化过时,其结果是造成教学内容设置更不合理。
(二)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课的验证,这样对实验课的要求很低,只是简单的重复,实验课内容模式单一,缺乏综合性实验,缺乏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医学实验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三)医学实验课程内容相互脱节
由于医学各专业分工细、口径窄,附属于各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就显得零乱,各自为政,主要问题表现为相互脱节和重复设置。例如,组胚学安排在第二学期,病理学安排在第四学期,使得相互需要支撑的学科脱节。最简单的显微镜使用方法,在生物、组胚、病理、病原和检验等不同专业的实验课中都要重复;动物实验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外科等不同的专业中也要重复。这样一来既不能使医学实验课自成体系,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与理论课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二、临床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医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改革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实验课程改革
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器官系统为核心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改变我国医学实验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
3.完善和优化新的医学实验课程内容
打破学科界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按照器官系统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最终,构建以系统模块为中心的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1.有机整合医学主干学科,交叉融合相关学科,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学科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联系临床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科课程的融合。
2.以系统器官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按照系统和器官为主线的模式,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医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实验的基本方法,探索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4.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实验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三、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
从2008年3月开始,研究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2010年3月,初步建立了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具体的成果内容是:(1)把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两门课程。(2)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两门课程。(3)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3)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实验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根据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医学形态学,医学形态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2)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医学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3)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把握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
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实验内容体系包括:(1)实验基础理论教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2)基础性实验教学。教学目的着重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规范写作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3)综合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4)设计性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和应用医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5)创新探索型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接触学科前沿。
(四)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具体的成果内容是编写了:(1)医学形态实验学;(2)医学机能实验学;(3)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4)医学生物实验学。因此,编写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关键词:模块教学;口腔基础医学;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象多为在职人员,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学生迫切需要扎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以提升自我。目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块整合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逐渐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广大院校一致认可。成人教育因学生知识层次结构不一[1],不同于本科和专科教学,在知识点讲授和内容安排上必须精心设计和构思,因材施教。现结合成人教育特点,我们尝试在口腔医学专业中推行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的形成背景
口腔基础医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两门课程是重点学科,同时又是基础医学通向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2,3]。综观两门课程的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发现其授课时段、授课内容及重点基本一致,只是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口腔组织病理学侧重于器官及疾病的微观结构形态,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侧重于影像学表现。两门课程在讲授某一种疾病时,都要重复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及转归等内容,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在同一个问题上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原教材内容各章节疾病相互独立且分散,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大多是以同一系统器官受累及为主。因此,将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各基础学科知识,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等多种综合,淡化学科意识,强调基础与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为适应现代医院临床精细分科的需要,我校已经实施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系统模块教学。该教学模式将6门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各论内容整合成9个系统模块(呼吸系统基础与疾病、消化系统基础与疾病、循环系统基础与疾病等)。彻底打破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该教学模块的整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叠、基础与临床相脱节的问题[5]。通过我校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前期,教学组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中成功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5]。基于此,我们尝试在成人教育口腔医学专业中推行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
2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的方案实施
2.1实施对象
选择成人教育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6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一组为实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模块整合授课;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以学科为中心”方式授课。
2.2实施方法
根据授课经验及临床知识应用特点,以成人教育学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优势,渗透基础及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以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为目的,将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3个教学模块:
(1)牙体、牙周组织基础与疾病模块;
(2)口腔颌面部及牙的发育基础与疾病模块;
(3)唾液腺基础与疾病模块。各模块设立一个负责人,负责该模块的授课总体安排、方案实施及人员调度。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法改革,针对模块特点,在基础知识介绍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疾病知识授课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牙体、牙周组织基础与疾病模块为例:模块基础主要讲述牙体、牙周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及影像学表现;疾病部分包括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周组织病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该部分疾病模块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龋病案例导入为主线,将所述疾病按照临床发生发展及转归渗入内容讲述中,同时配合PBL教学法,提出与疾病相关临床预防、治疗等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将知识升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3实施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形式,成人教育的考试模式不同于普通本科、专科生,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并且侧重于知识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我们改革过去“一卷定成败”的考试方式,实施包括考勤(10.0%)、平时上课参与度(15.0%)、发言积极及准确度(15.0%)及期末考试成绩(60.0%)的综合评价体系,期末考试中适当增加案例综合分析题型。我校成教学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全面开展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考核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都要通过口述或笔试的形式回答其理论基础问题。通过一学年模块整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施,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和充实,知识测试成绩均为合格及以上。尤其在毕业前OSCE考试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每个知识点的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牢固,考试通过率为100.0%,为学生后期进一步自我提升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授课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效果、听课心理状态及兴趣,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0%(见表1)。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适合成人教育,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科研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在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中,多数学生提出应该增加专业前沿知识,启发科研思路。基层医院科研相对比较薄弱,但却是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的重要指标,学生认为丰富知识、提高学历是促使他们参加成人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想借机开发科研思路,了解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动向。
3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我校是首次针对成人教育实施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3.1教材问题
现有教材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因此,当务之急则是参考相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编写“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2师资问题
模块教学的教师都是重组而来,往往受到多年学科教学固有思想的影响,多元教学法的引入向教师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在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的同时,要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模块教学的培训和学习,借鉴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3.3考试问题
尽管我们采用了综合考评方式,但仍不免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参考学习同行先进经验以促进考试的均衡性,仍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课题。综上所述,在成人教育中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得到师生及院校的一致好评,为以后在普通口腔医学本科生中推行模块整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黄友安.成人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探讨[J].成人教育,2014(4):35-38.
[2]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4-85.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医学高职高专教 育起步较晚,而且没有规范的模式供借鉴,使得医学高职教育很 难把握“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其课程体系设置、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的不合理性曰益凸显,存在的问 题如下。
1.1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首先,在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分 配上,基础医学课程的课时总数占总课时比例过大,学生负担较 重,导致后续的专业课课时相对不足,限制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开 设。其次,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基础单独进行教学的传统模 式,各课程为了保证自身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忽视了与相关科目 的联系,造成了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复,基础与临床相脱节,忽 视了基础医学课程的实用性和相关性。最后,目前医学院校采用 的教材基本上还是通用基础医学教材模式,虽然近年来出版的教 材已经重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但是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能满足 教师授课的需要。
1.2教学方法由于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新兴学科的不断涌 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曰益膨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 重的教学内容,致使教师授课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 输式教学方法,这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忽视了对于学 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社会对高层次护理人才 的需求。
1.3实验教学目前,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实 验教学仍然是按学科设置实验室,实验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负责, 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实验技术人员知识面窄,教学科研 能力不高。不同学科的实验室之间有实验设备陈旧、重复配置、资 源浪费等现象。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并且以开设 验证性、简单性实验为主,缺乏护理内容相关的综合性和设计性 实验。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缺乏求知探索精神。 总之,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使人体的系统知识被人为 分成诸多学科[3],实验教学没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团结 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 任务。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
鉴于目前高职护理基础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整合是当 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课程整合应当及时转变基础医学课 程的教学理念,实现基础医学课程的整体优化,以适应新的现代 医学模式和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重视 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在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操 作、健康指导等有关的实用性内容。通过课程整合,以生命过程或 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系统化,一方面增加了基础与 临床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减 少不必要的重复,更有效地利用有限学时,完成教学任务[4]。课程 整合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 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照人体系 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5]。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帮 助学生理解,加强记忆,符合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3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的思考与设想
3.1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基础医学课程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过大,这是许多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基础医 学课程的学时数首先要有所减少,同时也要保证减少后不会影响 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护理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其基础医 学课程课时占到总课时的20%左右,值得效仿。在保证基础理论 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减少学科之间内容重复的部分,删除 老化、过时的知识,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学科之间的衔 接与有机融合,避免基础医学课时过多而限制专业技能的培养。在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加强基础医学与护理专业知识 的合理衔接,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专 业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实验教 学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实验课所占比例,因为实验课是医学教学 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 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首 先,可以将实验室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合并重组,取消与护理关系 不大的、验证性的陈旧实验,如生物化学实验中的蛋白质沉淀实 验、酶作用的影响因素实验等,而应该增设如DNA提取、血糖和 尿糖测定这样的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的实验。并且可以开设一 些由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的实验,使实验室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 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实训基地。
3.2编写出版整合课程教材随着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科学的 进步,各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各门课程的教科书内容越来越多, 而这些课程之间又缺乏足够的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 负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从事的是临床护理工作,要 与时倶进,需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探索出版基础医学 整合教材,这些教材能够结合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全 面发展、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 合,最大限度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版了一 些基础医学的整合教材,如《正常人体功能》,涵盖生物化学和生 理学;又如《正常人体学》,主要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 理学等。为了与理论教材相适应,应当制定相应的实训课程标准, 编写实验指导,设计综合性、自主性的实验项目,出版配套的实验 教材。
3.3 创新基础医学教学方法 我国基础医学教师多采用传统的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课程整合带来的教学学时数减少, 为不减少教学内容并保证教学质量,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 体教学手段,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和直观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 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应当适度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学会如何学习和综合医学 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使学生能够尽 早接触专业知识,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 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