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5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管理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摘要】范式是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而管理学的研究范式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关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存在诸多争论,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前者体现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后者体现科学性。其实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世界的西方大范式。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关键词]管理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述评及引言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学发展的研究,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传统的阶段划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学发展,如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1999年);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展示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路径,如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1979年);三是以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为主线,如魏文斌的《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2006年),挖掘管理学由经济人、社会人向复杂人转变的管理学演进路径。
第一种研究方法最为常见,这种对管理学进行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划分得到了管理学界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讲述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最为复杂,有点类似于历史学,甚至可以是世界历史的编年史,从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文艺复兴时的管理思想讲到现代管理思想丛林,有利于学者对管理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三种研究方法最有创建性,可以只研究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的发展,挖掘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对整个管理学的影响,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本文依从第三种研究方法,尝试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译作“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研究针对从科学管理开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如此。
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也可以据此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例如我国学者罗珉所说:“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主导着它的发展,或者说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个侧翼,这就是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1]。但是,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特立独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天骥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对立或平分秋色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仅就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来说,情况是相当复杂的。”[2]而不论现代西方哲学如何发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是一个公认的划时代的理论标志,并直接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学者李醒民更进一步论证说:“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3]。因此直到今天,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可以从中探索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二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两次分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他认为如果管理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4]。随着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5],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丛林越来越茂盛。但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管理。因此,考察不同管理学派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关系,就为对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提供了哲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管理学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近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前者中还可以将马勒伯朗士等后笛卡尔主义者包括进来,后者中还可以将培根、霍布斯包括进来[6]。在现代,一般认为罗素、艾耶尔、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等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当然,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相比,上述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却又都成了“理性”的代表人物了。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三点:认识论、方法论和可靠性。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认识论,焦点在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一般地说,经验主义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但是,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各自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学者邹化政在《〈人类理解论〉研究》中指出:“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7]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即产生了不同的方法论。近代经验主义的拓展者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与经验主义相反,近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演绎逻辑。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
对于知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确信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唯理论者斯宾诺莎极力否认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他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第二类是推理知识即逻辑演绎;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8]而罗
素则说:“……在针尖似的逻辑原则上按倒金字塔式竖立起一个演绎巨厦,但是这个建筑不牢稳,哪里微有一点裂疵,就会使它坍倒瓦解”;“经验性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观测事实的大地上,什么地方出个裂口可以修缮而不至于全盘遭殃。”[9]认为理性主义体系一旦某一原则或原理被证伪,则整个体系化为乌有,而经验主义体系即使有些东西被否定,但就像金字塔抽去几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列出表1。表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性直观经验知识方法论理性演绎法经验归纳法可靠性原则证伪则不可靠相对可靠和易调整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导入到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进而分析和判断不同管理理论的不同倾向。那么,如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引入管理学中呢?这就需要分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过程。我国学者扬义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又决定了研究模式和方法,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最终反馈到对本体论前提的认识[10]。
对应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可靠性,可以考察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现方法论)、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创建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论基础,是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来源;分析建立管理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立场;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则可通过考察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辅助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以上划分的难点在于研究方法。根据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11]。自从管理学诞生之日起,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甚至后实证主义方法、解释或诠释方法、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方法等后现代哲学方法都已经出现。同时,不同视角和准则又会得出不同的分类。例如,按论证方法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按研究功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目的分为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规范型研究[12]。不少人将实证研究对应规范研究、将理论研究对应基础研究,都是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误解所致。
对于管理学研究而言,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演绎法和归纳法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做包括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但有些情况下是重点做研究循环中的一部分工作。将华莱士模型按照水平轴线上下剖开得到的结果,是常见的区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
按照演绎与归纳为一维、理论与实证为另一维的划分,可以发现学术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13]。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化了的华莱士模型(表2)。
本文根据管理学研究者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这一角度,将华莱士模型按照垂直轴线左右剖开,可以称之为理性研究和经验研究。
表2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简化的华莱士模型)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发现假说(h)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对现有管理思想或理论的考察可知,某些杰出学者完全可以连上述半个华莱士循环都不做,仅仅凭借超强的洞察力和思辨分析,直接构建管理思想体系,而不去或没有条件加以检验,本文称之为纯粹理性研究;对应的,某些咨询类管理学者却仅仅进行经验观测,主要通过案例的收集概括来指导管理实践,本文称之为纯粹经验研究(表3)。表3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增加理性研究、经验研究)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理性研究)发现假说(h)——纯粹理性研究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研究)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纯粹经验研究本文这种研究方法的划分着重于认识论到方法论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分析其研究方法。例如,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江怡的观点使用“逻辑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强调以逻辑分析为工具,但和经验主义有着以经验为根据的相同认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根本上把现代经验主义与以前的、更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了。”“是在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14]因此,逻辑分析或推理既是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验主义尤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只不过,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分析并不是某种理性演绎法,而是基于经验研究的逻辑分析,其认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
在明确了体现方法论的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后,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划分,不再详述。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见表4,研究方法有些部分参考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对演绎式与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探讨[15]:表4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经验主义的管理学创建原则确立基本原则或观念然后理性构建来自实践经验然后加以总结证实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推理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感悟思辨、数理建模等方法经验研究:经验归纳、基于经验的逻辑分析(逻辑经验主义)、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实验分析等方法评估和应用多数无法证实;新的原则取代大多可以证实;可以不断调整在考察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时,其创建原则是基础,辅以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就能大体确认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的倾向。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就基本可以确定某种管理理论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在必要情况下,本文才会分析具体管理学派和理论的评估和应用,即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为其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性进行佐证。
虽然确立了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方法,但当我们考察具体的管理学派或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像是非判断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一些交叉和共同的东西。这正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合理性。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会采取比较分析等方法;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例如逻辑分析。当然,在基本认识论的层面上,双方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
某些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抑或是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的半循环,都会和理性研究或经验研究发生交叉,就必须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合理分析其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针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只是试图说明管理学各学派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倾向,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供方便。
三、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自从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开创直至成熟以来,各种管理思想、理论、学派层出不穷,尤其是二战后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更为复杂,不少学派还发生了研究方法的巨大转变,对这一阶段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对于管理学发展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本文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主义起源阶段、理性主义发展阶段、
经验主义回归阶段。
1.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虽然从历史上看管理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就离不开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才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现代管理学的开端。泰罗于1911年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出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大综合,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的心血和经验。”[16]而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总结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者因素的变化,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行为科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主持的西屋电器霍桑工厂试验。行为科学的研究,无疑是经验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奠定了初期管理学研究中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可见,管理学起源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无论是泰罗、法约尔还是梅奥,初期的管理理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得以创建。
从研究方法来看,泰罗的铲铁试验、梅奥的霍桑试验,都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法约尔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五种管理职能看上去像是某种理性体系的建构。但法约尔长期任职于企业,他的理论创建原则仍然是实践经验,基本研究方法还是经验归纳和分析,仍然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通过对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认定管理学的经验主义起源。
2.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二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管理学者,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企业家甚至数学家都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的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十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种门派之争为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众多的术语,如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由于用法及含义不同,加上本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语义学丛林”;第二,学术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17]。孔茨的门派划分,一般被管理学界看作经典,影响力超过了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人。不过,孔茨毕竟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传人,有意无意会存在一些偏见。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每天都可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只可能越来越茂盛。作为经验论者的孔茨对管理理论丛林的梳理,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管理问题、研究管理理论。从这一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尽可能地抛开门派之争,更为清晰地展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阶段存在的管理丛林的梳理,限于篇幅,仅分析孔茨第一次划分的六个主要学派,也能够清晰地展现这一阶段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这一阶段,一方面管理学继续依靠经验主义的指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德鲁克、戴尔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无疑,经理主义学派创建原则是基于实践经验,而研究方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一脉相承。从这点来看,经理主义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学派或经验管理学派并不为过,从事比较典型的纯粹经验研究。另外,孔茨根据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重新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前人的经验,他继承的不仅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有法约尔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巴纳德在二战前后开创了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独创性的观念。巴纳德和法约尔类似,长期任职于企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他的认识论有深刻的影响,其理论的创建原则大多来自实践经验。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巴纳德除了经验总结,应用了体系建构、思辨分析等较多理性主义方法,这和法约尔完全不同。可以认为,社会系统学派是现代管理学从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过渡,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到了后期,巴纳德甚至具有纯粹理性研究的兴趣了。
巴纳德之后,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决策理论拓展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西蒙热衷于纯粹理性研究,通过透彻的演绎分析方法创建决策理论学派,并在管理学界最早提出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大力倡导理性对于管理的重要,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理性主义者。因此,基于经验主义的管理过程学派成为了西蒙的批评对象。在《管理行为》中,西蒙对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内在的逻辑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些原则缺乏相应的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所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18]。随后,孔茨在评价管理学各学派的分歧原因时,许多都是冲着西蒙而来的,如“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行为科学学派在霍桑试验后,经过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这一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也从经验研究转向了理性研究。例如,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所证实。
另外,伯法通过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将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推向极致。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数学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推导,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的人士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唯理论倾向曾经让不少管理学者感到反感。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的理论,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管理学。他们成功地通过理性原则构建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使管理学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初期管理学经验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理性原则、体系构建、模型推导甚至唯理论成为了这个阶段管理学的主要思潮。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了以孔茨为传人的管理过程学派,经理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都存在
着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行为科学学派得鼻祖,梅奥的霍桑试验奠定的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他的后辈们纷纷抛弃。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战略管理之父波特。波特开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无疑将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推上了理性主义的顶峰。波特基于个人洞察力和理性思辨,创建了里程碑式的战略管理理论,“五力模型”、“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价值链”等,构成了非常完整宏大的管理思想体系。
3.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学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理论和趋势,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非理性主义倾向、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论的管理思想而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有:批判原有管理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可见,非理性主义倾向依托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人本精神,但大量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如比较法和经验归纳法,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本质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威廉·大内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是在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后写成的。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指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维持竞争力。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出身的迈克尔·哈默在总结企业案例研究后,首先提出了“再造”,并于1993年出版《再造企业》,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这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总结创建,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表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前一阶段管理学思想的发展,经验研究又卷土重来。
美国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在2005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办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发表演讲,她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的1500篇文章,认为调查研究、二手数据研究、定性与案例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5种管理研究方法[19]。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当代国际管理学的研究现状,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主义方法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这一阶段,理性思辨、体系洞见等理性主义方法渐渐陷入低潮,尤其是唯理论受到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强烈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新成为主流。不少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必须有数据或实证的文章才是理论贡献。我们还应注意到,自从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后,管理学界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思想体系。
四、结束语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也必将对今后管理学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通过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划分和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末出现的科学计划管理开始,直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并在梅奥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推动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发展,代表人物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波特出版《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时期达到高峰,其他管理学派纷纷倾向理性主义;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经验主义的回归以《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和《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年)等为标志,《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年)、《再造企业》(1993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基于经验研究的方法重新成为管理学界的主流。
在不同的阶段,管理学发展呈现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某一方面主导、另一方面趋淡的状态,并与其对立面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因此,正如李醒民对整个科学史的论证,管理学的发展也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张力关系中开拓前行。
我国学者李怀祖在《管理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敏锐地指出,科学研究将不断地蚕食思辨研究的内容,但管理领域的思辨研究将永远存在,管理领域中总有科学研究无法完成的内容[20]。管理学发展的经验主义回归,使得研究方法过于注重经验研究,当代管理学基本没有出现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伟大思想体系,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也许,某种杰出的思想体系正在孕育之中,管理学又将迎来理性主义的春天。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2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好《管理学原理》对其打好专业基础,养成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常常思考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课程?”、“管理学课程老师讲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管理学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评价学的效果?”等问题,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1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思考
1.1《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类型
《管理学原理》课程面向的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学科门类和管理学学科门类。经济学学科门类包括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0203金融学类、0204经济与贸易类。管理学学科门类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2工商管理类、1203农业经济管理类、1204公共管理类、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1207工业工程类、1208电子商务类、1209旅游管理类。
1.2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在经济类专业中的地位。哲学教给学生如何认识问题,经济学教给学生如何解析问题,管理学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认识问题、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有必要解决问题,《管理学原理》正是教给学生解决经济运行中一般操控和综合操控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是:管理学原理吸收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法学、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精华,加上管理学的核心知识,从而形成专门管理的管理技术和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专业管理学(工业管理学、农业管理学、企业管理学、商业管理学、行业管理学)、职能管理学(管理预测学、管理决策学、管理计划学、管理控制学)、综合管理学(管理体制学、管理方法学、管理艺术学)、基础管理学(管理哲学、管理历史学)。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可以看出,《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综合管理课程、部门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1.3《管理学原理》的前置课程和后置课程
前置课程:哲学、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数学。理由:哲学、经济学基础是认识问题、解析问题,是管理学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应用数学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
后置课程:综合性的管理课程,如企业战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行业管理课程,如工业管理、商务管理、旅游管理;要素管理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过程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由:《管理学原理》是一般的管理原理、技术和方法,是综合性的管理课程、行业管理课程、要素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的基础。
2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思考
2.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和一般管理能力的任务。教学是64学时,4学分。
课程目标。《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计划知识、决策知识、组织设计和人事管理知识、领导和沟通知识、激励知识、控制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般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管理学原理》的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较强的一般管理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2课程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两大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七大管理能力”。“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能力为主线;“两大理论前提”是指管理、管理学脉络理论前提和管理理论形成与演变理论前提;“三大管理基础”是指管理的环境、管理的原理、管理的方法;“七大管理能力”是指管理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设计和协调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控制和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
2.3课时分配
3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改革思考
3.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生专业属性的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的是文科生、有的是理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专业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学生知识架构的分析。大一学生具有较好的数理化或史地生理论素养,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经济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课程的滞后或平行开设,造成前置课程的知识不足;90后耐心不足。
学习管理学课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思维方式转换困难。同学们高中阶段多为形象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一下子转到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必定出现理解的困难。这表现为感觉《管理学原理》枯燥、单调、乏味。同时,知识底蕴、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造成对管理学理论理解的困难。
3.2教学方法的思考
《管理学原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推理引证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课堂宣讲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推理引证法又叫逻辑推理论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重要的逻辑分析法。归纳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引证法是引用经典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用推理引证法介绍量、本、利分析法,先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产量成本函数和产量收入函数,再进一步推导出保本点的公式、目标利润产量公式、产品定价公式等。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给受训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对“美国联合邮包公司的科学管理”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分析出联合邮包公司是如何进行动作-时间研究制定劳动定额,如何应用标准化原理,如何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开,如何科学培养第一流的工人。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用问题讨论教学法讨论“谁能拯救红塔?”、讨论褚时健要不要复出?同学们踊跃发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既理解了管理的职能,又深刻认识了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宣讲教学法是结合课程知识围绕一个专题,学生上讲台宣讲。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课堂中组织“沟通宣讲会”,让学生上讲台讲沟通理论,讲沟通故事,谈沟通经历,演沟通情景剧,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如我们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章节组织学生撰写“开店计划书”,既让学生掌握了制定计划的技巧,又培养了同学们的创业意识。
3.3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我们主要在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学生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手段创新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我们制作课程录像、开发精品课程让学生课后观摩,我们建立《管理学原理》课程QQ群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在教学措施创新方面,我们可以配备管理游戏道具寓教于乐,我们可以请企业家进校园现身说法讲管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用管理。在学生实践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管理认知实训基地,见证管理活动。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湖北新三友机床有限公司,见证铁块如何变成数控机床的流程,并认识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机制。又如我们带领同学参观武汉量贩店和沃尔玛,了解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事管理。
4应用型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
4.1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过程考核保障体系。形成学生期中教学信息反馈、期末学生评教评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企业人员评价的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
4.2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高校
《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管理技能为主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也要求高校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构建仿真性的、广泛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校《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不重视实践教学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操作能力有极高的要求。《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取感性知识、提高管理技能的过程。可以说,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但受传统教育观影响,许多学校对管理学实践教学的意义和作用都缺少足够认识。如在《管理学》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配置中,许多学校都将《管理学》实践教学视为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根本不会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样的地位。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投入上,当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出现矛盾时,许多学生都会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来满足理论教学的需求。受此影响,许多教师和学生也不怎么关注《管理学》实践教学,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很难会真正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必然会给高校管理实践教学带来消极影响。
2.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
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涉及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馆里、公共管理、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许多学校在《管理学》课程设置上,都按照大纲需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其中,绝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以实证数据和资料分析为主。许多学校针对《管理学》实践教学都加强了《管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法,目的是希望能通过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但综合来看,许多高校的《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严重老化,如许多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大都是利用模拟软件、模拟实验室、课题攻关来进行《管理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手法有情景模拟、小组活动、座谈、社会实践等。由于教学手段单一,许多学生都对《管理学》实践教学不感兴趣。
3.实践教学效果差
相较国内高校,国外许多高校在《管理学》实践教学上的经验更加丰富,教学手法也更加多样。如英国许多高校都针对《管理学》实践教学与一些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实训基地开发协议,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开展了各种团队实践活动,从而为《管理学》专业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目前,虽说我国《管理学》专业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但高校《管理学》教学效果始终不容乐观,如许多高校在大一、大二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上,都以实践教学方法探讨、平台建设为主,在大三、大四才开始真正实践教学,学生缺少真正的实践机会。许多学生在真正开始实践教学前,由于不知道相关知识的用途,在学习上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实践教学开始后,由于从未进行过实践历练,他们会对许多东西感到无所适从,实践教学的效果也较差。
二、提升高校《管理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在用人单位的用人条件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高校要集中力量,将《管理学》实践教学提上日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上,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讨论活动,要求广大教师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彻底转变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从物质和制度上给予《管理学》实践教学以大力支持,完善《管理学》实践教学制度,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并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教师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为努力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逐步将工作重心由共性教育转向个性教育,由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推动《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稳步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理论教学不过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而要想提高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与创新能力,高校必须走校企合作教学的道路。确切来说,高校要根据市场、企业对管理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本着互惠互利原则,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践平台。然后完善实训基地教学评估制度,建设一支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高校管理学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如高校可以企业签署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推荐学生到合作单位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争取让学生在实践演练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高校管理学专业学生则要珍惜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并在相关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毕业设计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去操练,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3.建立健全《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机制
高校要想实现《管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必须在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这就要求高校紧贴《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制定严格的人力资源招聘制度、教育制度和教学考评制度,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学生实践结果、单位鉴定在学生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切实认识到《管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高校还要完善《管理学》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监督机制,优化整合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设计一套与《管理学》理论教学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全面监督《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步骤、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成果展示等,确保实践教学不会流于形式。
4.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企业见习之外,高校还要综合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如高校可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中,制定一些能激励学生参加管理实践的措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方案和学术论文。此外,高校还要发挥学校人才和技术优势,搭建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战演习场所。同时,也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管理部门的合作,编写先进的《管理学》实践教材,并要求管理学教师在日常理论教学中,认真组织案例教学和管理模拟实践教学,将最先进的模拟软件应用到《管理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仿真操作技能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条件,高校管理学教师还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层次,进一步扩大实践教学的信息量,经常带领学生去企业实地观摩和调研,使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5.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努力改变当前管理学教学队伍以理论型学者为主的队伍建设现状,引进更多具有管理经验的教师,针对教师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成立实践教学监管部门,加强实践教学培训,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管理学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经常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效率。依托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高校还要围绕《管理学》核心课程完善“双教师制”,一方面,聘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来校兼传授管理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去企业兼职,使教师在工商管理运作过程中提高实务能力。
作者:刘新华 单位:安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江南,宋杨.管理学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经济视角(下),2010(3).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教学效果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虽然不长,却是一门生命力极强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需要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实践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但就当下情况,公共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教师需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除了课堂动员外,还有一种必要方法就是为《公共管理学》的课堂注入新的教学方法。
一、参与式教学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教学并非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英国社会学家远赴国外进行国际援研究时,总结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援助项目推进中,只有让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才是获得项目成功的最有力的保障。后来教育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自己领域,才逐步形成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它强调学生与老师的主体性并重,主张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问题的解决筹划中,并其中体会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取知识的乐趣与成就,全面激发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本源,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能力和课程教学参与意识。诚然,对《公共管理学》而言,主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公共管理学》把传播“公共”理念作为课程目标定位,这为参与式教学提供了无限共融空间的可能。“参与性”是个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联接点,参与式教学是个体对社会责任公共性的倚重。因此,参与式教学与《公共管理学》在“公共精神”领域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公共管理教学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公共服务”能力的培养提供发育的土壤。
二、参与式教学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参与式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适用性,那么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主动把参与式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借此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把参与式教学真正融入课堂。理论指导实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要想真正把参与式教学法融入《公共管理学》教学中,教师本身须转变教学观念,看清目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中的不足,充分认识参与式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树立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观念。课余可通过参加教学培训或讲座,提高运该种教法开展教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参与式教学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采取策略,引发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兴趣。只有有效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获取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的课堂来说,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学生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善于设立疑问,这些疑问的出发点是教材中的知识点,但问题可从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话题中引出。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设定进行表演,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后,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针对某问题某案例展开独立思考和讨论,并且推选代表发言,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认识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3.善用新教法,把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方法要求要高,除了课下备课外还需具备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能力,需具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随机应变和处理问题能力。因此,教师应主动提高教学能力适应参与式教学。首先,提高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热点通过案例的形式有机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其次,提高运用实践教学的能力。《公共管理学》虽然不能组织学生到公共部门去真正感受,但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根据本章节的管理内容,设定情景引导学生实现公共管理的现实应用。最后,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教师、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4.改变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教学评价可增强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励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升华;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激其情、达其理的功能。因此,教师需认真对待教学评价。在参与式教学中,需改变以往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评价的单一模式,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一方面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应注意试卷的改革,不应以死记硬背为主,而应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总结,鼓励学生对改进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充分地推动参与式教学。
三、结语
每门课教学都可以创新,教师必须用热情且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培养真正的人才。参与式教学在《公共管理学》课堂上的运用,除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外,也能从中让学生养成主体参与意识、参与精神、参与能力,并迁移到对学校以外的事务的解决上,使得《公共管理学》中的公共精神真正被学生体会并发扬。
参考文献:
[1]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7)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知识增长[J].行政论坛,2010(4)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批判;评价
一、管理学批判理论界定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代表学家有佛睿恩特、德鲁克等,他们都是知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即使管理世界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每个专家对其理解却各有差异,每位学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现实状况,因此,如何来构建符合新时代意义的管理学知识体系才是关键。
管理学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最早被提出。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升华,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以前的管理学理论;第二,管理学知识不是绝对的定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第三、管理学知识不会孤身于个体之外,虽然个人观点可以给管理学知识一个外在形式。
管理学指导主义是管理学批判理论所指向的矛头。管理学指导主义更偏重于管理学属于精神上的权威,他们认为:管理学家可以利用管理变革活动来将个人意志转给别人。但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们认为,管理学这种精神权威是不稳固的,管理学知识都是随时展而随时变化的。所以,组织结构及其管理发展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完全受制于管理学家。
美国哲学家的观点是:理论和经营的相互促进才产生知识,管理学的发展进步是经验和实践之间相互互动的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观点被管理学批判理论认同。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观点是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是一种社会构建,由管理学家来描述,该理论是一种主观的可以共享的思想理念,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用普通的研究方法解决不了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实际问题。所谓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研究者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不是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制定者,而是实践群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管理学本体论及方法论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本体论现实主义观点,该观点的本质是探讨管理学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阐述管理学的本原、管理学的社会功效以及管理学发展的动因等问题。管理学批判理论是一种通过描述性语言来传递、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通过参与实践来验证,并通过自我反思来修订的社会理论。然而,面对不知是悲观还是乐观的管理学前景,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仍坚持研究一个共同的话题:管理学批判理论真正要抨击的东西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具有狭隘性,其社会组织形式存在非人性化的“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和管理学实证主义一起颠覆了管理学启蒙理性的理想,这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家所要真正抨击的。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方法论主要指矛盾辩证法和批判否定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验证,矛盾辩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不断批判否定的过程,所以批判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一种否定、辩证的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可以促进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更好的发展。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包括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对新理论体系的学习能力、对下属人员的组织能力、对理论运用结果的反思能力以及质疑能力、还有提高自我的能力。
总之,准确地说,管理学批判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对一群相关理论的融汇,主要是在继续完成管理学知识理论中人类理性启蒙任务。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认为,通过自我反思获得的知识是聚集了自我性与科学性的知识,管理学家不仅应当自我反省,还应当将管理学从固定理念中“释放”出来或“重建”新的管理学体系,这也是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评价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组织及其管理世界并使之合理化。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剖析管理学组织的主流观点并对其进行批判,从而揭示管理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不合理面纱,揭开其所掩盖的压迫结构。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想通过这样的剖析和批判,提升管理学系统知识,为人民识别真实的利益;第二,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某种特殊的沟通行为在心理、政治和实践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它要弄清这种特殊的社会构建对沟通行为产生的扭曲影响有多大,因为扭曲的沟通行为会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源于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不会有自大情结,不会把管理学就定义在公正性上,他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局部的参与者,承认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学批判理论是假设组织员工对组织经验的认识处在一种不对称的信息中,主要从组织员工的自我认识进行问题研究,而且这种不对称权力关系在组织中处处存在。因此,会导致许多组织员工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意识。管理学批判理论论学者相信,因为组织员工的不正确理解和意识,他们不仅感受不到自己所承受的现实压迫,反而还会帮助那些压迫者把这种扭曲施压给自己。在生活中,管理层通过分析进行的管理决策看上去是比较有技术性,符合组织事实情况的,这掩盖了不合理的压迫结构,而组织员工则更偏于接受管理层的决策,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会向人们揭示管理层决策分析扭曲事实的本质,告诉组织员工管理层是如何进行错误决策的,并阐述这种错误的理解和意识对他们的影响。管理学批判理论学者希望通过这些叙述性的表达来树立人民批判的意识,并把这种批判意识作为一种员工素质。这样,组织成员才能从管理权威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让管理学批判理论成为一种变革组织的有力元素。
总之,文章主要描述了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些相关知识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发扬利用管理学批判理论,这样才会让管理学知识一至走前进的道路,真正成为管理学家的指示灯,没有渊博的管理学知识,不会造就中国如此多的管理大家,但没有管理学批判理论,管理学知识会停止不前,发挥不出她应有的效能。(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珉,甘元霞. 管理学批判理论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
任何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有所研究,但有关学科对象的特殊矛盾问题似乎是一个尚未开垦的领地。科学地认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殊矛盾,无论是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开拓,还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关于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财务学界一般将其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就是企业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活动。按照同样的思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采用归纳法可将商品经济社会企业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限定在商品经济社会,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由这一认识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产物,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也就是财务管理学的一般对象。进而可以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产生之前,是不存在财务与财务管理活动的。对财务管理活动及其财务管理对象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我国财务学界的主流观点。
那么,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人类的财务活动是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笔者认为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历史事实表明,在自然经济、实物经济的社会中,经济组织之间就存在着借贷活动。对这种债权债务的管理显然是不能纳入物资管理或实物管理范围的,它同现代财务管理中债权债务的管理相比,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认为自然经济社会不存在财务活动,那么,自然经济社会中的借贷活动、税赋交纳活动等又应称为什么经济活动呢?
笔者认为,为与历史事实相吻合,应将财务管理对象归结为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的社会财富运动。
就一般意义而言,人类的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必须取得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还形成生产的物质方式与社会方式。生产既是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统一,又是物质财富生产与社会财富生产的统一。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主客观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它是由生产的技术基础决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基础的变革而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的物质方式的表现形态也就不同。马克思曾对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变革做过详细的考察,他以劳动资料的发展为标志,把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手工工具阶段、大机器阶段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阶段。总之,物质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会随着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尽管生产的物质方式决定着生产的社会方式,但它并不直接构成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成财务管理内容的是生产的社会方式,确切地说是特定的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
生产的物质方式是现实生产力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社会方式则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特定生产关系的运动方式。生产的物质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的社会方式的变化,已存在过的生产的社会方式有氏族公有制生产方式、小生产者私有制生产方式、资本生产方式和社会公有制生产方式等。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同样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形式。债权、债务的发生和债权的收回以及债务的清偿等都是财富的社会运动形式。这类经济活动同现代同类财务活动相比,显然是无本质区别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成为社会的特定财富,生产过程表现为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在这一生产方式下,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资本的运动过程即资本的增值过程进行的管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同样转化为商品,具有价值,企业生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价值增值。但为了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生产目的相区别,我国学术界把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资料称为资金而不称为资本。这样在我国,财务管理便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资金运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资金的形态、结构、数量的变化;二是指资金运动中产权结构和收益分配等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即财务关系的形成与变化。这些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作为一种自觉的力量融合到企业资金运动之中管理与调节资金运动过程,使之按比例、协调、顺畅、高效率地运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的的。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就是经济组织(生产、流通组织)对其所拥有或控制的财富及其财富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对其资金或资本运动过程进行的管理。经济组织的社会财富的运动过程构成财务管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则成为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学的特殊研究对象。
二、关于财务管理学研究的特殊矛盾的思考
曾经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财务管理学研究的是什么特殊矛盾呢?按照我国经济学界对财务管理学的认识,财务管理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进行资金管理的一门学科。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若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投入人力、物力,还必须投入一定的财力,即资金或资本。没有财力的投入,也就不会形成人力、物力的投入。资金或资本是企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经济资源。人们投入资金或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剩余价值,是为了资金或资本的增值。马克思指出,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金或资本作为体现着特定生产关系的社会财富,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而人们对利润或剩余价值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这样便产生了资金或资本投入与资金或资本产出之间的矛盾。
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资金使用的效率问题,即资金的投放、占用、耗用的效率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的效率问题,做到低投放、低占用、低消耗,实现高产出与适度积累,企业才能做到顺利经营和持续发展,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可能萎缩,甚至破产。财务管理学中有关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流动资产管理等内容均属于或涉及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
企业的资金或资本是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物质载体,资金或资本运动必然体现着现实的经济关系。如资金的投入体现着产权或债务关系,税金、股利、工资的处理体现着分配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关系在财务管理学中被称为财务关系,具体包括企业同投资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国家税收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权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企业同员工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等。这些经济利益关系,既有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一面。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则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否则,便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或有害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学中的有关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管理、债权的管理、债务的管理、利润分配的管理等内容基本属于企业财务关系的处理问题。
总之,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资金或资本运动中的基本矛盾,即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前者主要是如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问题,后者主要是如何维护各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的问题。这就是财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特殊矛盾,财务管理学所研究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基本矛盾展开的。
一、管理学课程教材的改革
三本院校其本身的学生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也就是适应现行社会的需求,因此所选用的教材必须紧跟社会的潮流。但是目前我们的教材内容大都滞后于实践,好多内容都比较抽象,理论性和学术性太强,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目前市面上针对三本院校的教材很少,实际教学中直接采用普通本科类教材,这些与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严重脱节,不仅影响了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三本院校教材的内容应以“必须、适当”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能接受它应用它理解它,以增强学生对管理学学习的兴趣。
笔者认为三本院校本专业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教材的改编工作,结合三本院校的实际定位,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紧紧围绕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这条主线,多重视专业实际能力的应用,删除超越三本层次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纯理论性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世界前沿的管理学知识。对于管理学中比较难懂的知识点要注重实际应用效果,对于在教材中不清楚或者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一些常用的原理要紧贴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每一章中增加与本章内容相符的具体案例,而所选择的案例要典型要涵盖各个方面,国内的、国外的、成功的、失败的,让学生能够综合分析综合学习。按照这样的要求来组织编写一套知识结构体系相对完整、内容新颖、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取舍、富有管理特色、适合三本院校管理学专业教学要求的教材体系,对于三本院校的管理学教学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管理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结合多次的成功和失败总结出来的一门精髓学科,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发展较快,因此,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新的比较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选聘管理学专业老师上,应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管理、校企合作、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等措施,让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理论知识,构建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聘为客座教授等来充实教师队伍。其次应主动走出去和企业联系,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人力、物质资源,和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购买一些管理学的实训模拟软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习,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在寒暑假进驻企业到相关的管理岗位上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专家定期到学校讲学,可以把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以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会到管理学知识前沿的同时,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
三、考试的改革
在进行管理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必须改进目前的考核方式,管理学课程的考试不能只是单纯的出一张试卷去考试,传统的考试学生虽然考了高分但是全都是临时背出来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能力。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了解学生对管理学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可以把考试和平时相结合,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和平时表现、小组团队贡献情况、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避免或减少“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生搬硬套现象的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师生交流
管理学课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比较强,在课堂上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管理学的教学将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不同于一本二本,教学的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倾听学生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这门课的看法和对教师在授课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反响。根据学生的反应结合实际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也能顺利的推动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对本课程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充分调动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找到一个有利于教学良性互动,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平衡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三本院校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磊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管理学原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09-03
研讨式教学方法源于18世纪的德国大学,是一种力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现已成为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国内很多一线教师总结了研讨式教学的步骤和效果,郭汉民(1997)提出了全新的“研讨式五部教学法”;许卉艳、赵明学(2011)认为要优化课程建设、调动学生主动性、注重教学过程、丰富第二课堂[1];李淑娟(2012)认为要按照研讨式教学的要求对金融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调整[2];陈宏滨(2013)认为研讨式教学效果既受到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主体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等客体因素的影响[3];牛芳(2014)提出研讨式教学要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去研究课程中的问题[4];周翠等(2015)探讨了研讨式教学的实施方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5]。由于研讨式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了提升研讨式教学的效果,不少学者探索了第二课堂、翻转课堂、问题研讨等方法。程金亮(2012)认为研讨式教学模式要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6];宋哲、佟琳琳(2014)将专题讨论、感悟练习、案例讨论、管理策划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整合提出了FACE教学模式[7];曾明星等
(2015)认为翻转课堂与研讨式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8]。“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课,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而教学研究的结果又最终服务于管理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开展研讨式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提升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学原理”实施研讨式教学的优势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以成熟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度相对较大,加上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讲授,因此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偏重于基础知识介绍,缺乏分析、研究和讨论,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方法,综合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研讨教学,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一般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后续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多数要以此课程的内容为基础展开,对后续开设的专业课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调查发现,此时学生正处于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由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时期,也是新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习方式将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显著的影响。“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由于属于基础知识,教材对于大学生来讲一般都能够看得懂,相对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自学性;考虑到大学课程学习强调自主和自觉性,“管理学原理”课程引入研讨式教学,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管理学具有复杂的理论和内容体系,“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知识性比较强,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讨论和互动,学生主要是被动地了解管理学中的各种理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对管理学中各知识点的印象不深,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有限。对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知识点,采用启发、讨论、案例等互动交流的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管理学各种知识点的认识,理解相关知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讨式教学一般要求学生提前对基础性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可对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压力;课程中需要理解和分析的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讨论,并由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答与研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研讨式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更强,对教师的知识及能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教师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教师正确地运用管理学中各种原理和理论,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中的管理现象,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活动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规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并逐步提高综合运用管理学原理及相关知识的能力。事实上,管理学作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学生对管理学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希望培养自己一定的管理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研讨式教学改革,将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中进行研讨,并探索最优的解决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对他们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存在状态的再思考
一、 引言
从泰罗最早对管理的科学分析和法约尔从一般管理观点出发对管理的经验性总结开始,到现在的管理理论百家争鸣,各种管理方面的学术著作犹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状。美国的管理学家孔茨把这种局面称为“管理理论丛林”,而对于管理是否能走出丛林学者们观点不同。一部分学者认为各种不同的管理理论是适应不同的环境而逐步形成的,多姿多彩的理论观点促进对管理过程的全面研究会有利于管理科学的发展。持此种理论的学者看来目前管理学的丛林状态是正常的,几种理论相互交流、促进本文由收集整理和补充,最终能够成为统一的理论。而另一派学者则持不乐观的态度,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奥迪奥恩教授,在他看来,企业的成败应归结为纯粹的偶然,而各派系间的争论是“盲目地飞翔”,形成统一的管理学理论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他呼吁停止为建立管理学理论所进行的一切努力。奥迪奥恩采取的是一种全面否认管理学的极端理论虚无主义,这并不可取。/
借鉴以上诸多管理学研究者关于其目前状态的论述,笔者在管理学走过一百多年历程的今天,对管理学的存在状态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再思考,对管理学的进行一下梳理,以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管理学这门不算新兴却仍未完全成熟的学科。
二、 关于管理学历史的几点思考
最初的管理理论是从几棵幼苗发展起来的,这些模糊的、懵懂的幼苗起初没有任何相互关系,从起源上看他们之间没有有意识的继承发展或者批判,彼此是相互独立和分散的。孔茨就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分析了管理学目前的状态,他认为由于语义上的混乱对管理的含义和范围,并没有在实际意义上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和理解,而是不断地把之前研究者对管理学相关经验的研究和分析看做是“一个先验假设”,从而加以曲解和否定,摒弃了前人所提出的部分管理学原理,而使管理学各学派之间不愿或无法彼此了解,从而造成了目前管理学处于丛林状态。目前,关于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命题在当前的学科界已达成共识,接下来需要证明的就是要管理这门科学存在的特性,也就是能否找出它成为科学的根本性的特征。其它被公认为科学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所包含的科学原理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在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下,这些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也即具有普适性这一特点,通过对管理学历史和发展踪迹的梳理,证明了管理学成为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1. 管理学前提的再思考。管理学理论从其出现开始,就注定要经受多种管理活动的检阅。目前来看,管理学理论并不是从假设产生的,实证分析是管理学理论产生的根源,也是其重要特征。同时,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恰恰是这些原因决定了管理学的变化和发展,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论和体系。此类环境是管理学理论出现的土壤和根源,管理学目前仍没有统一的理论,其前提性的原因就是不同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养分不同。从古典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以及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开始,到梅奥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以及到现代的管理理论丛林,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2. 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再思考。虽然在应用管理理论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人性假设,但是单单从这些人形假设出发构建管理理论模型明显不够充分。管理学研究需要在一个非常抽象的人性假设模型下,去分析在某一特定管理情境下的管理行为。并且基于此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促使管理学科的科学化。进而把人形假设模型的约束条件进一步放宽。这样,在管理理论上每放宽一步,就向管理实践中的人性更靠近一步。从而,也就会有与之呼应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情境,以及相应的原理、法则、体系和规则的建立。当管理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者能熟悉并且明确自己的管理人性假设模型之后,就能够把理论管理科学所创立的管理学基本规律和法则作为自己管理实践活动的行为指南。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此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创建了此基本管理理论体系,但是其赖以建立的人形假设模型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分析。而当前理论界关于人类行为的探索和研究还远没有停止和终结,人类在复杂社会活动以及不同环境下各种角色的转换及其规律的探索还正在进行。所以,管理学科也必将是随着其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发展而同步发展的一门学科。//html/jianli/
3. 管理学可证实性的再思考。许多管理学者都是实践者,管理学实验的外部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也就不可能得到证实;而每一位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不会尽然相同,这也是一个学者的理论得不到另一位学者赞同的原因所在。所以从管理哲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的理论是一种相对真理,其不存在所谓绝对真理。而管理活动和管理现象的复杂程度,也决定了管理实践应当应用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而各个科学学派之间在对管理的分析能力、研究角度等诸多方面亦存在着不同,这导致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着沟通中的困难。同时,在管理的学者中,在追求理论的实践性和唯知性上的分歧是比较大的。学院派学者倾向于用定量的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理论的精确度,而实用派则更倾向用定性的方法,更注重理论的成果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学者研究目的不同,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也注定了他们很难走到一起。
三、 关于管理学目前状态的思考
管理学的众多管理理论各说纷纭,但无论其研究的是环境还是个人,无论其研究的是团队还是组织,无论其提出的是“经济人”假设还是“社会人”假设,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理论充斥着管理学这棵大树。这些不同的理论,就像是点缀在一棵大树上的点点树叶,其形状、脉络甚至是颜色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根植于管理学这棵大树,所以不论各个理论之间是多么的迥异和不同,其根本是相同的。其研究的宗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探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求最优化地实现其目的。可以说,任何管理都包含着思想、人、行为、观念、方法以及结果,所不同的是,他们在用不同的角度来向世人展示着这棵大树的枝繁叶茂。那些被归类到不同派系特征的管理学术语如:决策、系统、职能和行为等,几乎被包括在所有的现代管理学著作和教科书中,并且取得了比较一致的含义,在管理的行为中遍布于其中的是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同时,在管理的行为中,关于人的研究的深化是对其过程模型??断进行改进的结果,并基于此不断揭示出了管理科学的其他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