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时间:2023-09-25 17:5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色彩;城市景观

1固安县城市色彩规划的相关背景

城市色彩环境是人们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体现城市面貌、城市特色,也表达了城市蕴含的精神气质[1]。城市色彩包括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各座城市的自然色彩类似,但极具多样性的人文色彩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固安县的城市色彩受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及城市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色,包括固安的产业特色、传统文化及京南文化的延伸等。根据固安县城市色彩的现状,笔者对其进行调研和色彩数据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规划方法。

1.1规划目标

固安县色彩规划的目标为:明确城市色彩主题,为创造和谐的固安县城市色彩提供依据,突出绿色、幸福、活力的城市精神气质,塑造有固安特色的城市色彩环境。

1.2城市色彩现状

色彩现状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建筑物、广告及其他人文色彩;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一定历史文脉的建筑等色彩的信息收集等。

1.3现存问题分析

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及现状色彩的采集和分析,固安县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城市色彩主题性不明确,缺乏特色;2.部分楼体立面色彩不协调、对比过于强烈;3.地面铺装色彩、形式单一、缺少变化;4.商业广告色彩杂乱、大小不一、遮挡建筑立面等。

2构建有固安特色的总体色彩定位

2.1基调判读

城市色彩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内在文化特征的外在体现,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性和民族性[2]。通过固安县的传统色彩、地域色彩、京南文化的延伸、现状色彩等进行分析,对固安县的色彩基调有明确的判断,确定色彩的主题,从而通过色彩来表现固安县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色彩规划的主题为: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暖黄色系为主,塑造有活力、舒适、和谐的色彩环境,打造宜人的“新兴产业宜居城市”,引领城市环境提升,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图1)。2.2规划原则此次色彩规划的原则包括:(1)配色原则——统一基调,秉承文脉、彰显特色、服从功能。(2)控制原则——采取片区、轴、点相结合的方式,对固安的城市特色作一个总体的引导与控制。

2.3总体设定

对城市色彩进行“面——轴——点”相结合的多级别色彩控制管理体系,明确重要色彩片区、色彩景观轴、重要色彩节点层次结构,并将永定路作为固安县中心城区的核心轴线。

3城市环境色彩具体控制方法

3.1城市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景观的主体部分,即主导色彩,直接影响城市色彩环境的质量[4]。为实现统一、协调的城市色彩,本次色彩规划将建筑色彩按照不同层面进行划分,从面——轴——点三个层面,将建筑色彩划分为城市色彩分区、重要色彩景观轴及重要色彩节点的形式,进而对建筑色彩进行控制和规划。

3.1.1.城市色彩分区

根据各区的主要功能属性、历史文化积淀、发展定位等将固安县主城区分成宜居生活景观色彩片区、绿色居住景观色彩片区、现代产业园景观色彩片区等(图2)。根据对各片区的功能、色彩现状、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对各片区有不同的色彩定位,具体以宜居生活景观色彩片区为例:宜居生活基地景观色彩片区位于城区的中心位置,即老城区,此区域应保持传统风貌、空间机理,展示城市特定的地域历史文化,营造老城区温馨、舒适的传统景观风貌和城市色彩。对此片区的建筑色彩应有组织地进行改造和整治,使之与老城色彩达到统一协调,对此片区建筑色彩的分析(图3)。主体色分析: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主体色以中高明度(5.0~9.0)为主,其数量占总数的75%;彩度则以中低彩度为主,彩度值在4.0以下的色彩达到总数80%。辅助色分析:主要以暖色调为主及少量蓝绿色玻璃。辅助色以中明度(5.0)为主,其数量占总数的44%;彩度则以低彩度为主,而彩度值在4.5以下的色彩达到总数的55%,其余部分为中高明度、无彩色系的白、灰色。以上分析表明宜居生活景观风貌区内建筑的主体色和辅助色整体呈暖色调,黄色(Y、YR)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明度偏中高,彩度中低,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心理感受[5]。对此片区进行推荐典型色(图4)和色彩数据值推荐(表1):

3.1.2色彩重点控制地段

(1)城市色彩格局中的重点控制地段“一轴、两带”,作为承载“色彩重点控制地段”的重要载体,成为固安县的城市色彩核心轴线。(2)色彩分区内的重点控制地段分区内重点区域、重要功能性街道作为片区色彩控制的重要载体,成为片区色彩的轴线。城市层面的重点色彩控制轴,即永定路景观色彩轴作为固安县的色彩核心轴线,是过境车辆人群对固安城市色彩最直接的感受途径,固安城市色彩的重要体现区域,因此对永定路色彩轴的色彩控制要求相对严谨(即为严格控制区);而片区层面的重点色彩控制轴则面临使用和观赏的人群大多为固安县本地居民,且居住建筑色彩应偏暖,为固安居民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即为一般控制区);其他区域色彩也应注重城市整体色彩的协调。

3.1.3重要节点色彩控制

片区内功能区的重要节点或标志性建筑周边地区,也是形成城市色彩印象的重要区域,如火车站、交通广场节点等,主要对节点部位的建筑进行色彩控制。根据参考分区的色彩定位和推荐色数据值范围(每个色彩片区均提供典型推荐色);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取色(表2),按主色调、辅助色的方式进行搭配与组合,取色范围内进行调整,并根据具体的色彩构成方式进行色彩比例和要素控制。

3.2其他城市色彩要素

其他城市色彩即城市色彩中的辅助色彩,包括灯光色彩、构筑物色彩、铺装色彩、城市家具色彩、广告色彩、植物色彩等,这些色彩对城市色彩虽不起决定性作用,却是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色彩在同一的色调基础上,赋予城市色彩更多的变化性、灵活性、特征性。亮化的色彩定位表述为:黄、白两色为基调,以蓝色系为辅助色,其他色彩为点缀。具体亮化模式为“片区亮化、重要景观轴亮化、重点区域亮化”。1.片区亮化主要以投光照明、LED商业亮化为主,内透光照明为辅,局部可使用轮廓照明(具体根据各片区功能进行调整);2.重要景观轴亮化色彩以黄色系、白色系两色为基调,投光照明与轮廓光相结合的方式对沿岸绿化、堤岸及步行道路进行基本的亮化处理;3.重要节点建筑亮化,照明方式为:以投光照明为主,辅以点照明和线照明,强调照明区域的完整性。

3.2.1灯光色彩

结合固安自身特色,以城市住宅、办公建筑的内透光作为城市亮化的背景,形成祥和的氛围;以重点街道和重点区域的亮化为突破点,利用多色调搭配、多样式的亮化手段,形成固安县同一色彩、富有变化的灯饰亮化特色。

3.2.2构筑物色彩

构筑物的色彩可根据总体基调,选择邻近色(黄、橙色、红色等)以突出城市主题,增强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3.2.3铺装色彩

不同地面铺装材料的应用中,应注意同一色系、近似色调的配色、配合;如果使用的色调增加,则造型要素的数量应减少;整体色调要与片区色调统一,谨慎使用对比色调和。

3.2.4城市家具

在城市色彩片区或色彩控制轴范围内,应尽量保持片区色彩的同一性,建议采用金属材质或木质,配以中高彩度颜色进行局部点缀,现代感十足且极具艺术趣味。3.2.5广告色彩注重广告色彩与建筑色彩的协调,减少大面积浓艳广告对建筑立面及城市色彩环境的破坏,避免张贴广告的“争奇斗艳”,保证城市色彩的和谐与统一。3.2.6植物色彩城市绿化在保持城市四季常绿的基础上,采用地方性植物色彩才能彰显其种植特色、绿化品味。植物色彩设计同样遵循着统一、谐调、均衡和韵律的原则。

4城市色彩管理和维护

4.1编制《固安县城市环境色彩的管理导则》

将规划文本以简要明晰的文字或图标形式来说明如何控制色彩的选择和设计,实现色彩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4.2城市色彩的维护

由于材料的使用年限、光照、雨水的冲刷等都导致了建筑材料的褪色、剥落等现象,对城市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定期维护和及时修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对城市色彩做好规划的同时,要全方位考虑实施后的色彩质量、可持续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发展特征,综合考虑现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6]。根据城市色彩的系统性、层次性等特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城市色彩进行整体把握和局部控制引导,通过科学系统地规划,统筹安排、合理控制、有效管理,才能改变城市色彩嘈杂无序的现状,实现城市色彩、城市景观朝着和谐、明晰、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者:曲晶 姚方 单位: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京红.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

[2]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3-46.

[3]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1-212.

[4]邢加满,王艾馨.设计[M]--浅谈宁波的城市色彩.北京:中国工业设计协会,2016.7.

第2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色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式各样的建筑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城市色彩的整体规划也成为我国各个城市规划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色彩规划作为一种城市美化的手段,不仅可以最快的修饰城市美中不足的地方,而且好的城市色彩规划的运用可以促进该城市经济上的腾飞和增加居民的城市认可度和归属感。但在这过程当中,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使之各城市出现了杂乱、无序等问题,全国各地彼此效仿,争赶时髦,导致即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市色彩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探讨如何从美学角度对城市的色彩进行规划设计。

色彩

色彩是信息传达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表明,在观察和感受一栋建筑时,在大约4000米的距离上,映入眼帘的是色彩和轮廓,在1000米的距离上是形体关系,在300米后才能感受到细部的设计,因此色彩是外在表现的首要作用。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的草地、土地、树木、山石、江河湖泊、天空等都是自然色;城市中的地上建筑物、人工路面,交通工具、设施、服饰等都是人工色。同时从色彩承载的载体上来看也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静态的有山石、道路、、土壤、桥梁、城市建筑等组成的色彩体系,这些物品能长时间的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动态系统中包括城市广告、车流、植物、服装、霓虹等,他们会产生不同的景观色彩。由此可见,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衡的现状,针对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进行探讨。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1、城市色彩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情感的重要因素。

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色彩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和情绪均有较大影响。用什么色彩和为什么用这种色彩却始终是决策者和设计师们关心的话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反映着人们一定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如: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灰蓝、灰绿等则给人理智、沉稳的感觉;艳丽、高彩度的色彩给人以头晕目眩、心绪烦躁的感觉。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2、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例如,欧洲出现了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精美豪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色彩体系;我国则出现了等级森严的色彩使用制度,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日本、朝鲜建筑均承袭了我国唐代的清雅、平实的建筑风格和色彩。

3、城市色彩是矫正城市建筑凌乱状态的重要举措。

由于现代城市建筑规范失范,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弥补的破坏。所以我们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做到统一性。采取必要措施,规范新建筑的色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

城市色彩规划的设计原则

尊重当地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体同时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色彩作为文化要素之一,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心理认同感。因此应采取“挖掘——继承——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脉特征,并予以发扬光大,逐步形成地域特色。

服从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城市色彩如同人的服饰要随不同的场合来定位,不同的功能场所要配与之相适应的色彩。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城市的整体功能上来讲,商业城市与旅游城市、大城市与小城市其色彩原则应有所区分。二是从城市的区域划分上来说,行政中心一般采用凝重的色彩;金融商业区的色彩可用活泼一些的暖色;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柔和些;旅游区的色彩则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应遵守的通则。

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实现统一或协调的原则。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之间的协调。

四、结语通过剖析影响城市色彩的各要素,提出城市色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感受,在未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我们应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使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加舒适、惬意、和谐、优美。

参考文献:1、城市色彩规划控制研究 作者:吴松涛

第3篇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或美学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注意,并进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笔者拟结合对欧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实地观察,从美学角度,对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做些初步探讨,算是对上述亡羊补牢举措的一种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同时,由于色彩产生于光折射,各种物体原色,会根据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城市色彩还可分为单体原色与视觉效果色。同样黄色建筑,是临海而建,还是背山而立,是独立存在,还是夹缝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但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要重视色彩规划设计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实证。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市政当局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城市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陈爱和:《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人民日报》2002、04、05)。

西哲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这句话已部分变成现实。他们的乡村如此,他们的城市同样如此。尽管他们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其普通建筑质量绝不比我们高,但其城市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而这,便与其城市环境色调规划控制直接相关: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杂乱无章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骚扰视线。简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悦目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他们优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便是城市的传统色彩。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像欧洲城市,如果仅看其教堂,似乎有许多共同点。但如果看民居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却会一眼辨析出来;即便其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等于将历史割断,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这正是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仅从外观上,人们无论如何得不出北京与巴黎一样历史悠久的结论;车行在苏州大街上,人们绝对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国水城的特色。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现代课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传统城市是在文化封闭状态中、在生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发育生长起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局限很大。人们不可能单单为了色彩而采用某种昂贵材料。因此,多数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体现出来的,如或红或灰的砖瓦;或是由廉价易得材料决定的,如或黄或白的涂料。何况,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会有另类颜色。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却未必体现人类的文明自觉。而现代城市建设则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更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已可随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设施、设备的色彩了;而现代传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时髦趋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色彩自由的人们,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赶不赶时髦,便成为一个文明素养问题了。今天,想给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区披上各色豪华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行;但要让新城区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却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及业主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好比改革开放,我们告别服装蓝灰时代之后,如何选择衣服款式才体现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个道理。新贵夫人尽管浑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却总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感觉;女大学生们,尽管一身素雅,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一位著名画家从美国归来,感叹大上海变土了。许多人不解。其实,正像城里人看乡下人穿红袄绿裤是“土”一样,我们被涂上五颜六色、色彩混乱地一塌糊涂的城市,怎能说不是一种“土”呢?因此,正如一位美国建设师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座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准。

其四、城市色彩也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关键是城市建筑规划失范。由于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座到处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弥补的破坏。譬如,从北京西站步行到长安街,扑面而来的巨无霸建筑,挟带着各类怪异色彩并肩而立,压迫着的人们视觉,甚至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这种因建筑规划失控而产生的后遗症,显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但从换一个角度讲,正因为今天我们已难以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现有建筑了,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获得某种统一性。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从城市色彩角度寻找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某些可能改变的城市色彩,规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的。这也是我所谓亡羊补牢的意思所在。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那么,如何规划设计城市的色彩呢?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红黄蓝绿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种“最美”的颜色装饰建筑、装扮城市。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的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绿色,作为植物生命的体现,它永远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无论建筑物色彩怎样混乱,只要被绿色植被遮掩,就会化丑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绿色,却可能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联想,这是色彩心理学规律使然。譬如大红大绿是色彩运用中的大忌,但“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美的图画。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杂乱容易产生视觉污染;但如果色彩过于单调,呆板,同样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正像绘画中色彩运用没有一定之规一样,城市色彩运用也没有刻板章法。这里,我只能阐述几条基本原则:

1、突出城市中自然美、人类美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青岛新修的滨海步行道,用黄褐色原木架构,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又使其溶于海滨景色之中,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青岛香港路和东海路人行道上,保留了许多天然礁石,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明智之举。青岛老城在规划时,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开着,既向自然借景,又将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而东部新区,许多通海的道路被堵死了,城市便缺少了一块最美的色彩,这是令人遗憾的。

西方先哲说,最美的猴子对人类来说也是丑的,人总是以人为第一审美对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设计中,要尽量使大面积的色彩不张扬、不艳丽,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头最美的风景就是时装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墙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这便突出了流动人群的色彩美。而我们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往往从脚底到头顶,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色彩:脚下是艳丽的红地砖,头上是飘动的彩旗;商店外墙,则是大幅商品招贴画;人行道旁,还矗立着灯箱广告;行走其间,人的色彩、人的美,几乎被淹没了。这只能令人感叹,我们太不懂得尊重和突出人的美了。

2、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为了延续城市的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色调相统一。法兰克福的旧城在二战中被严重破坏,现存某些古建筑周边便注意这种协调,譬如用米黄色做外墙涂料,形成一个色彩小环境。据说,北京皇城根一带的旧城保护,已开始注意这一点了,这是值得庆幸的。否则,皇城被淹没在更加金碧辉煌的玻璃幕墙建筑群中,北京的历史文脉就彻底被葬送了。

3、服从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也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像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绝大损害。米兰作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调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则活泼得多,这两者是不能置换的。相对说来,欧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较艳丽,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而欧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较淡雅,追求一种宁静的感觉,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声”。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譬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来:居住区不应出现广告,便是实施城区功能色彩区分的重要手段。与此同理,城市单体建筑的色彩也要服从其功能。像立交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其混凝土本色既显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没必要弄巧成拙地进行粉刷。像高层的办公写字楼,则不宜用轻浮的色彩,而像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则可以采用相对明快的色彩。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饱和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

4、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等。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一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

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绿色森林或蓝色海洋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应区别于内陆城市或特大城市。绿色环绕的小城,色彩运用即便大胆一点,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欧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的建筑色彩鲜亮,原因也在这里:小城外面环绕的往往就是大片绿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皑皑白雪,这样,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过于素淡,城市会失去生机,所以,威尼斯虽以暖红为主调,却不给人色彩嘈杂的感觉,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总之,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青岛老城的色彩便是典范。所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中只有“红瓦”是人工色,其余全是自然色。这些自然色并非青岛独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拥有的自然财富。为什么青岛却能将这些自然色“贪为己有”呢?就在于青岛旧城的规划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岛的自然色,实现了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在没有或缺少自然色的大城市或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的话,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然后,分功能区、分建筑结构,围绕主色调搭配色彩。一般情况下,大面积建筑立面色彩应靠近主色调,留下色彩变化空间,给建筑细部(窗户、门庭、招牌等)以渲染变化的机会。特别是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建筑,应用统一色彩,使之溶于城市色彩整体构成中;体量小但结构雷同的建筑群落(譬如公寓建筑),则应通过对凉台、门窗色彩的变化设计,使整组建筑产生视觉的生动感、节奏感或韵律感。城市中的新建筑,必须照应周边建筑已形成的色彩环境,如果原有建筑色彩非常不和谐,则应使用能中和色彩冲突或形成过度色的建筑色彩,而绝不能标新立异,再别出新彩,乱上添乱。但无论城市色彩主调如何,硬化地面都必须接近自然色,接近石板、石砖的色彩,避免大面积使用彩色地砖使城市色彩结构失重,破坏色彩的和谐统一。

当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应反对的倾向

基于以上原则,我认为目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必须反对、制止如下三种倾向:

1、反对城市色彩商业性倾向

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将整个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艳无序。特别是商店门头简陋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怪色突起,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严重的噪色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印象,使行人浮躁莫名,神晕目眩。因此,应立法逐步限制广告色彩,商店门头应提倡艺术招牌为主,取代灯箱店招。

2、反对城市色彩话语霸权倾向

由于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都在争夺色彩的话语霸权。一些有权势的单位或企业,纷纷在所属建筑色彩上大做文章。他们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而是从显势露贵心理出发,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色彩来装饰建筑外表。于是,一些金色玻璃幕墙建筑会昂然屹立在灰调建筑群中;一些绿色琉璃瓦装饰建筑,也跻身在银色高楼之中。更有的房地产商,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由于这些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们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便特别严重,必须尽早立法加以干预。

3、反对城市色彩追赶时髦倾向

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专门研究、倡导及规划,我认为,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多数情况下,城建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或权势动机,仅仅是为追赶新潮或做模仿秀,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的。新并不就是美,经济强势不等于文化发达。建筑有时代性,但盲目追随仿效的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却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同样,建筑乃至整个城市色彩的时髦倾向,也是违反城市色彩美学及文化本性的。遗憾的是,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最早最多去的地区和国家是香港、日本和美国,这些地区和国家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建筑及色彩便被视为楷模,就像到处仿造高架桥一样(欧洲城市几乎都是由隧道解决交通问题的),我们城市的色彩也步入了误区,并经过国内城市相互仿学,便形成了种种时髦倾向。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地域性;苏州;威尼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00-02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促使部分城市千遍一色,居民对城市的心理归属感逐渐丧失。色彩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改善城市色彩景观是加强城市地域特色建设任务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其不仅可以快速的改善城市风貌、解决“色彩问题”,且较为形象的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影响着外来者对该城市的最直观感受。正因如此,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主要落实在一些大型城市,但中小型城市鲜有关注,普遍缺乏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加强中小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地域特色成为建设全面建设的焦点。继而,希望通过对探寻苏州及威尼斯城市色彩景观的差异表现及形成原因,提炼出一些对其他中小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有益的理论依据。

一、苏州与威尼斯的色彩表现

苏州和威尼斯这两座“东西方水城”,正因有着独特的城市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白苏州以中间色黑、白、灰、为主色调结合植被绿色,主、辅色之间有一定对比,新旧建筑对比强烈,风格较统一,基本延续了原有的色彩特征,稳重、缓和的地域色彩。城市色彩与苏州自然景观色彩搭配运用较为协调,主体色调一致,呈现一派和谐之象。美中不足,新区的色彩规划设计缺乏独特性,色彩杂糅。威尼斯的城市色彩在色调上以暖色为主,城市中冷色系的建筑较少,在公共商业设施上选择补色(紫红色、蓝绿色)。整体而言,威尼斯城市色彩丰富而不凌乱,是城市色彩中极具魅力的经典佳作。相比较而言,苏州稍微逊色。

二、苏州与威尼斯城市色彩的成因

(一)地理

两城皆是水陆相结合的城市。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古城;威尼斯人口34.3万,苏州人口472万左右,比例约为7:100;城市布局方面,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至今仍保留着“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双棋盘的古城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城市风貌。威尼斯城市围绕大运河,布局依水而建成“S”形,是一个靠木桩撑起的城市,建筑多为3~5层,并组成连续性很强的街道和围合感很好的广场。苏州陆路与水陆平行,水陆双通,水道面积较为狭窄,以陆路为主。威尼斯以舟相通,水道是威尼斯的交通要道;苏州园林甲天下,环境色以绿色为主,所以设计过程中应多注意自然绿色和路面黑色。绿色的补色为红色,红色易让人动怒烦躁,不宜大面积使用,所以选择中间色调节。威尼斯的环境色以水的深蓝色为主,因此城市色彩多运用其补色橙色形成强烈对比。

(二)技术材料

苏州受地方建筑材料限制,当地盛产黏土,方便就地取材制作黑瓦,同时多雨的气候也决定了苏州的建筑屋顶多为排水方便的坡型亭顶,弧形黑瓦有秩序的排列。为将屋顶墙壁对比强烈——黑与白就自然形成。威尼斯的建筑都是木桩深入海底,作为地基,上面使用石材建造,被誉为“地下的深林,上面的石林”。建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受限小,建筑材料以当地的木材石材为主,用粉末颜料涂抹上各种色彩。

(三)历史文化

两座城市色彩均受鼎盛时期的文化影响,色彩运用方面遵循当时的社会等级和文化特性,城市建造严遵色彩划分等级的制度。苏州社会构架中民多官少,所以的房屋以中间色的黑白灰为主,朱红、绿为辅,又因中国儒道家思想,庄子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崇尚简单朴素之美,所以色彩搭配简单。威尼斯的历史始于公元453年,当时人们为逃避战火,集体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至14~15世纪威尼斯达到鼎盛阶段,深受拜占庭和哥特式建筑文化影响,建筑色彩灿烂夺目。色彩与宗教文化联系紧密,城市色彩避免代表死亡黑色和代表恐怖的血液红色,多运用代表美好事物的柔和亮丽颜色,比如永恒爱情的黄色,无穷信念的蓝色,纯洁的白色等。

(四)城市自身属性

苏州和威尼斯同属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文化艺术中心。但相比下,苏州比威尼斯具有更多的复合性身份,在旅游、文化、经济中心外,还是交通、教育中心,工商业也很发达。苏州在城市色彩的选择方面限制性较强于威尼斯,所以威尼斯城市色彩明显比苏州丰富。

两座城市色彩成因通过主客观两大方面的分析表明:苏州和威尼斯这两座世界名城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时在技术材料可行的情况下,紧扣当地地理、气候、历史、民俗、和城市自身属性因素,城市色彩表现自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时代性和可读性。顺理成章,热情多彩的意大利威尼斯和自谦素雅的中国苏州的城市形象矗立眼前,城市居民个性也更加鲜活,城市拥有了自己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重:(1)因地制宜,注重客观地理气候环境,规划设计城市色彩。(2)尊重时间阶段性,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和历史文脉。(3)从人的心理出发,运用色彩调节人的情绪状态。(4)利用色彩的易识性,做好功能分区和指示系统。笔者认为,以上总结设计四要点同样适用于于我国中小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当中。

三、对当代中小型城市景观色彩规划设计的启示

为验证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四要点对中小型城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笔者特从南北方各选一个中小型城市——延吉市市为例,作为案例论证。延吉与我国许多中小型城市一样,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受到全球化和流行因素的冲击,城市建造的技术材料丰富,对色彩选择局限性小。但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城市色彩出现“脏、乱、杂”的现象。根据苏州和威尼斯的城市色彩成因分析路径,对延吉和株洲的城市背景进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按四要点进行:(1)因地制宜,注重客观地理气候环境,根据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城市色彩。(2)尊重时间阶段性,突出当地的自然特色和历史文脉。(3)从人的心理出发,运用色彩的不同特性,调节人的情绪状态。(4)利用色彩的易识性,做好功能分区和指示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延吉的城市建筑色彩的主色调可定位为复合黑白灰色系和红褐色系。在城区划分方面,可延吉结合原有色彩特点,如旧城色彩景观区的住宅建筑以保守的深灰色为主色调,而现代城市色彩景观可选择相对活泼的暖色系为主。公共设施方面,选择与城市建筑主色调红褐色的补色。在整体色彩和谐的前提下,利用色彩可识别性,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设计指示系统,突出地标性建筑。以粉彩系、棕褐色系作为城市点缀色,丰富城市色彩。

对设计整体思路的梳理和设计元素的把控而言,通过苏州和威尼斯分析总结出的四点,具有较强实用性,可为中小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做出一定理论指导,利于中小型城市更好的凸显城市地域特色。

四、小结

我国国内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苏州对古城区的保护,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成熟的威尼斯,其中背后的成功设计方法,将其转换为较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对严重丧失地域特色且城市色彩观念薄弱的中小型城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而增强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心理认同感。早日找回那份“看见红墙绿瓦就便知是紫禁城,看见粉墙黛瓦便知是徽居”的情怀。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日]日本建筑学会编:张军伟译.设计师谈建筑色彩[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9.

第5篇

设计艺术以其所独有的特征和其他艺术相区别,它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学科。设计师作为设计艺术的创造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因此在规划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笔者在从事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课教学的3年中发现:学生常常对美术学习产生一定的困惑,不知从何下手,不知美术学习与日后的设计有何具体联系,而原有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单一的从素描、色彩等方面进行教学;学生缺乏美术基础,教师不自觉地将教学降低为“中学美术补习课”,导致“削足适履”;美术课程学时有限,素描、色彩、渲染类课程的总学时约240个,对于美术基本功弱的理工科学生来说缺少足够的课堂训练;缺少对设计艺术本质的认识,将其笼统地视为“修养课”,势必将规划设计类美术教学混同于普通的美术教育,没有在事实上将其定位于“专业基础课”,以致美术教学与专业脱节;没有认识到美学和艺术理论教育在城市规划类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与之相关的课程开得太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类专业美术教育。

一、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

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即艺术处理和表达手段的训练。然而,经常有学生反映头脑中有许多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城市规划设计需借助于绘画来准确表现设计意图,需通过手中的画笔来传达设计思想。所以解决这一矛盾,应强调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训练,重点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一方面是表现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审美评判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基本的功能训练融入到创造性设计为主线的启蒙教育中去,让基本功能训练服务于创造性,在每次的重复性训练中发现新的规律后再创造出新的结果来。例如,在进行色彩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先找一些园林画进行临摹,单从色彩基础出发进行第一遍的临摹来了解色彩的本质。然后在这张画的色彩中加入一些历史、文化因素。如在中国园林设计色彩中,土红、桔黄、黑、白、金等用色甚为大胆,至明清色彩更趋丰富多彩,在原有传统用色的基础上添加了蓝、青、绿及复合色调,如浅灰、灰棕、浅褐、浅黄、浅蓝等,色相纯度的降低使色彩添加了许多含蓄。作好这些解释后进行第二遍的临摹。最后,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加入自身的想法后进行创造性的第三遍绘画。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使思考、创造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从而改变原来那种与设计完全脱节的重复性训练。

二、创新能力和感性素质的开发

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教学的另一目的,就是创新能力和感性素质的开发。创新是艺术的灵魂,艺术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城市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李砚祖(2002)谈到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学宗旨时指出:“为了教育出能够适应潮流和努力变革的学生,我们鼓励灵感,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进行学习、实验以及对现状提出的质疑;鼓励敢于冒险和打破陈旧的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者,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能力、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使他们成为发现新未来的设计师。”作为设计教育的第一步,城市规划教育的重点也应放在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创造活力的激发和培养两方面着手。这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必备的知识储蓄,然后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兴趣教学以“融合式教学”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相结合,从根本上唤醒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打破陈旧的思维方式,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然后激发灵感把其运用于设计中。例如:一把椅子,单一的思维是“用来坐”,进行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后,可以想到椅子可以用来做游戏、放东西、遮风雨等,这时许多答案就会同时出现,如可以用来站上去拿东西、躲下面不淋雨等。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逻辑思维占主导,缺乏感性思维,因此同时要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及形象思维能力,旨在为其更适应专业特点,这是课程教学的目的,也是因为设计艺术是典型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态。

三、课程学时和课程设置的调整

城市规划设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类专业美术教学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设计教学得以延续的关键。由于城市规划类专业学生一般都缺乏美术基础,美术学习得从头开始,在有限的240左右学时的美术教学中,要完成城市规划设计教育对美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例如,在国外,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规划设计系,单素描课就有1078学时,每学期约110~120学时,且一至五年级均有素描课。因此,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实际教学需要,城市规划教育的美术教学学时应作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240学时调整到400学时左右为宜,从而对学生的美术能力培养提供学习时间上的保证。为适合城市规划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城市规划教育“专业基础”的要求,课程设置除应该继续保留开设基本能力培养的必修课程,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用草图表达设计意图的手头能力的《素描》、《速写》,为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色彩设计能力的《色彩》,为培养学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处理整体构造能力《构成设计》等,还应该开设培养学生基本美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艺术领域的发展历程、把握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艺术创意类训练选修课程,如《图形创意设计》、《概念设计》等,可以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为城市规划设计开拓艺术想像空间。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类专业教育中美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面对当今各领域互相渗透产生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学科的时代,需重审城市规划设计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的“专业基础”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革,为保证对学生未来的规划设计能力、艺术素质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使规划设计本身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学生脑海里得到自然的融合。

第6篇

1.1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总体布局、空间设置、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时建立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的,在设计时要注重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促进城市的总体发展。城市的设计必须以一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同时更要接受和延续城市现有的历史景观,在规划过程中通过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以及城市的改造升级,促进城市的发展。

1.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从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功能等各方面出发,保证建筑的经济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和生态性。建筑的设计必须满足建筑自身特点的需求,同时符合当地的基本环境与人文状况,更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从布局、色彩以及功能上与城市规划完美对接。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

建筑是整个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城市的任何规划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以及建筑等,都会对建筑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布局的高效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些都为建筑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指导。建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必须与外界环境进行联系,而这一联系都是城市规划所构建出来的大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在全局上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的调和,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各项设施建设分配问题上实现最大化的协调。

2.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而言建筑甚至在城市中占到了主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场所。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对于建筑也会作出相应的规划,而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服从城市的规划设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最近几年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发展都会包含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计划当中,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搜集充足的资料,了解城市规划中对于建筑与环境的要求。建筑的色彩选择尽量保证与城市规划环境的相协调,建筑的标高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的功能选择应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定等。建筑物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造型在城市建筑中脱颖而出,但是也应当注重自身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地位,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证城市建筑的良性发展。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策略

3.1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统筹兼顾到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员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在进行规划时切不可仅考虑到短期的需求,应用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规划设计,如人口的增长与移动,对于建筑功能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等。一个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为建筑的设计发展指明方向。

3.2科学的建筑设计

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求。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如城市规划中对道路交通、城市环境以及建筑发展作出了长期的规定,则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长远的需求,从而保证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仅仅依据设计人员的单方面思路来对建筑进行设计,导致运营阶段出现建筑无法与周围变化的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的情况发生。此外,建筑设计必须遵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硬性规定,如建筑的色彩、标高和布局等。通过城市规划设计为建筑营造一个合理的规定和环境,通过建筑规划对城市规划的相应,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第7篇

关键词:衡水;城市色彩;色彩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城市色彩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所谓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基调色彩,它由建筑及建筑群的色彩混合而成。每一个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由于所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而具有各自独特的色彩基调,它是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种要素,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谓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以城市的建筑群、城市公共设施、城市景观等这些重要组成部分为载体,根据城市历史人文以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的发展理念,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科学、客观的色彩规划与设计,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

对城市进行色彩规划,就是要确定城市色彩的基础旋律,确定一种主色调,通过色彩规划,改善城市原有面貌,塑造城市的个性魅力。

二、衡水城市色彩现状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衡水市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的景观色彩更趋多样化。但是,由于过去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不够,导致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没有统一的色彩基调,城市色彩混乱。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城市中比比皆是,例如同一条街道的建筑色彩五花八门,各种广告牌五颜六色,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大小小,竞相突出自己,而忽视整体的布局。

(二)城市色彩的标识性不强, 缺乏自身特色。衡水城市街道、建筑物、景观色彩的滥用以及规划管理的缺位,必然会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市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不易为人所记忆和识别。

(三)视觉污染严重,建筑色彩杂乱无章。近几年来随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从整体性及和谐统一的角度观察,各种建筑自我唱主角,新建小区只注重了自身的色彩调配而忽略了与毗邻建筑之间的造型呼应与色彩衔接,有时风格迥异的小区的建筑相邻,反差强烈,从色彩搭配上给人一种都市杂乱的负面感觉,造成了不良的视觉刺激。

(四)城市色彩同城市功能区域之间缺乏合理联系。对于衡水市而言,城市功能分区已经较为完备,但是目前城市色彩却缺少合理的分区概念,商业区域的建筑色彩同工业区以及居住区色彩没有分别,导致城市中任何一个区域都无法形成鲜明的色彩特点。

三、衡水城市色彩规划的必要性

多年来,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比较注重城市的形体语言所表达的视觉效果,从城市规划到建筑的单体设计都对建筑形体有比较严格的控制,但在城市色彩方面则并不尽人意,由于缺乏相关的控制,许多街道、建筑等景观都存在着色彩乱用的现象。在城市的街道上色彩已不再是一种城市景观。

(一)城市色彩对人们居住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一个有品质的生活,需要有一个有个性魅力的生活环境;而色彩这种要素是展示这种个性魅力的关键要素。城市色彩又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衡水市区街道都比较狭窄,在这样狭窄的空间中,杂乱的色彩会让人感到心绪烦躁。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减少大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不断优化城市人们的居住环境。

(二)城市色彩应该宣示城市的形象。 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的表情。城市色彩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所有的城市都应该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苏州的白墙青瓦就构成这个城市水墨画般的水乡独特韵味;北京的城市主色调是以灰色为主的复合色,而青岛的城市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

(三)借助城市色彩彰显城市特色。色彩本身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所以城市的色彩应该能够反映出这个城市特定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特性等,城市色彩就是城市的个性名片。

四、衡水城市色彩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一)城市色彩和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色彩的客观物质基础。衡水湖风景优美,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所以在做城市色彩规划的时候,要凸显出“水市湖城”的特色,充分发挥出临水的自然优势,城市的色彩,不要和大自然争美,而是要保护这个自然色。

(二)城市色彩和历史文化的协调统一。城市色彩受城市历史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不同的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不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城市色彩。所以在构建城市色彩基调时要注重与衡水的历史相协调。

(三)城市色彩应该和城市的功能协调统一。世界城市发展表明,每个城市都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同时,在一个城市里,各个区域功能和特点的不同也会导致其色彩的差异。衡水城区现分为桃城区和滨湖新区,城市发展呈现二个相对独立的组团,相应发挥的主要城市功能也不同。按照分功能区确定城市色彩,桃城区地区是城市的商贸核心区,建筑的色彩应该醒目、活泼、新颖别致;滨湖新区以衡水湖为依托,注重旅游休闲,建筑的色彩应该考虑与山水园林自然风光的特色相协调。

参考文献:

[1]杨恩,杨艳红.论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J].科技风,2009(12).

[2]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株洲市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03).

[3]中国城市色彩在成长——中国城市色彩规划发展[J].建筑与文化,2009(08).

[4]妍妆淡彩——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J].建筑与文化,2009(08).

[5]李宗妮.浅谈色彩体系的规划对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

[6]赵思毅.保护城市传统与文化的重要元素——论城市色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

[7]唐逸.缺乏城市色彩规划,易造成视觉污染[J].环境教育,2011(07).

第8篇

>>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探索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 浅析城市夜景照明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探究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构建及相关阐述 长春市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浅谈柳州市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 天津特色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初探 浅谈城市夜景规划设计问题及构思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小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城市夜景设计中的灯光运用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艺术构想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浅谈基于城市特色文化的城市夜景设计 城市风光带设计与研究 浅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方式、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根据大雁塔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并结合对现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大雁塔广场的性质可定位为“集历史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是陕西西安重要的景观节点。目前,雁塔广场少层次感,周边仿古建筑照度不够,南广场夜景照明色彩略显单一,为了加强大雁塔广场艺术内涵,应注意侧面补光,表现立体感;塔身建筑暗一些,东西两侧仿古建筑体量较大,可以通过灯光设计进行天际线的轮廓光带调整,体现出建筑设计精华。在南广场的还可以规划以几何构图特征为主的植物广场,体现了西安的市花市树,为城市规划了一个绿心,采用彩色投光灯、串灯等照亮月季和樟树加以点缀,使文化广场的夜景更加迷人。对于水面喷泉照明(如图2),以多色可变换的水底灯和变色光纤束来烘托动态的水体效果,从而达到动静相融的目的。树冠采用投光灯进行重点照明,以绿色为主,配以少量紫色、蓝色等色彩,将游人的目光引入到大雁塔广场之中。草坪以反射式草坪灯为主,通过草坪的反射来达到照明的目的,既增加了草坪色彩的丰富性,又避免了惯用的草坪灯眩光对人视线的影响。在休闲区域采用柔和的光线处理,充分借用周边的光环境,体现人文色彩、亲和感,以地埋灯和庭园灯为主,使用暖色及低照度光源。大雁塔广场的台阶较多,给每层台阶下面布置柔和照度的光带,还可以保障游客安全还增强了广场的层次感。

图2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

图片来源:http:∥/index/gg/200710/t130048.htm

在总结当前西安市广场夜景光带照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看到其广场夜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广场的夜景照明设计要注入精神和情感的创意,通过灯光的营建达到:在市政广场或某些集会活动广场,创造一种气氛,激励一种精神;在商业步行街或购物广场,传递一些信息,刺激某种欲望;在群众健身娱乐的休闲广场,造就一种情景,感染一种情绪;在某些特定意义的纪念广场形成一种氛围,激发一种情怀。

2.3 园林夜景规划

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了西安拥有较多的大唐遗址,另外地域文化赋予它独特的秦风秦韵。针对西安这些传统文化特点,我们进行西安园林夜景观的规划设计时,要注重表现其独特而浓厚的城市底蕴和艺术内涵。具体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本着计划、规范化、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城市夜景观景点建设。

为保持和发扬陕西的传统文化,园林夜景规划应加强秦风秦韵的体现。首先对具有陕西特色的秦腔雕塑和陕西怪铜像采用光带照明,突出其轮廓结构,使雕塑和铜像栩栩如生。其次,对这些雕塑和铜像还有其他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建筑物采用泛光照明。照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选用较强照度即可。

此外,采用植物照明,利用明暗变化来实现和表现其特征,灯具选用复合金属灯及石英灯的照射来区分植物的不同颜色和层次。照明主要采用全方位上照的灯光效果。园林中的弯曲小径全用形状各异的鹅卵石铺砌,给游客以小径幽林的感受。其中的小亭运用柔和的光带布置,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美丽。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与规划设计师、电气工程师的协调合作分不开,但规划师所提出的要求需建立在经济因素与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夜景照明规划,是实现一个城市和谐、优美夜景画面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夜景照明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为点缀美化城市而建设,是装饰性的照明。随着城市夜景照明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广大市民的期求也愈来愈高。城市夜景照明工程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各方面协调发展,要重视科学,重视景观艺术和文化内涵,凸显出城市的特点,以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为宗旨!提高广大群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水平,最终促使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家义.城市景观大道的夜景规划与设计——以烟台市南大街和解放路北段夜景观照明及广告、门头牌匾规划设计为例[J].照明工程学报,2007,18(2).

[2] 王晓燕.城市夜景光规划与设计[M].中国(天津)首届现代城市光文化论坛,2004.

[3]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杨公侠.视觉与视觉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5] 肖辉乾.夜景照明与规划设计[J].建筑科学,1996.

第9篇

关键词: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应对策略

1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1.1规划设计观念守旧

具体表现为:其一,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虽然吸收了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但是却很少与我国国内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相结合,照抄照搬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形成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特色。其二,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将花岗石、金属材料、大理石等材料构建的硬质景观作为设计重点,而忽略了对绿地、树木、花草、水景等软质景观的合理规划。

1.2忽视生态效益

在部分城市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由于缺乏规划设计经验和建设技术,使得景观园林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附属品,只看重景观园林的美化功能,而忽视了景观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存质量方而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者多从视觉层而出发,追求园林造景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对称感,这虽然能够赋予景观园林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却放松了景观园林在改善环境方而的设计要求。

1.3植物配置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没有考虑到本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前提下,一味地追求名贵树种,使名贵树种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严重浪费了园林建设资源。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忽略了对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而是选择流行的外来树种,造成景观园林物种特色不明显。其三,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缺乏对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物种单调、绿地结构单一,难以体现园林景观的美感。

1.4规划设计重复性严重

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大量模仿、复制的现象,使得一些具备地域特色的景观园林不断地被复制到其他城市中,不仅严重淡化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意识,而且也难以彰显本地区的人文特色。

2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应对策略

2. 1树立规划设计新观念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应将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日标定位为游憩行为规划观念、景观形态规划观念、环境生态规划观念三个层而。

首先,在游憩行为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协调处理好自然天成景观与人为创造景观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两类景观资源,创造适于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的场所。

其次,在景观形态规划设计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景观建筑,增加景观建筑的乡土化设计,并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融入时代气息,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景观发展。再次,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准确识别和保护景区、景点中的自然要素环境,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景观园林开发建设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而影响,力求景观园林与城市绿地系统良好衔接。

2. 2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要求,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景观园林设计者应将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节能、低碳、环保、高效、宜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从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园林建设方案,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确保园林的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景观园林在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现代城市建设还要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最佳着眼点,通过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日的。

2. 3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是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材料,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既有助于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绿化功能,又有助于营造优美、协调、稳定的园林生态环境。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应当注意以下儿点:

其一,生物的多样性。园林植物配置要对乔、灌、草进行合理搭配,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充分利用高、中、低的空间,适当增加叶而积指数,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其_,植物总体布局的协调性。园林植物要从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的总体布局上体现出层次感,突出观赏价值,尤其要将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体现景观园林的地方特色。

其三,合理引入外来植物。园林植物配置要根据园林的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的生民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进行科学配置,杜绝盲日引进外来园林植物和名贵树种,以免影响园林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四,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上可多选择观花观叶植物,用以强调四季景观的交替变换,增加园林对游人的吸引力。

2. 4加大规划设计的创新力度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从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的角度出发,追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营造出独有韵味的景观园林艺术作品。

(1)追求视觉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设计者要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出发,在现代景观园林中融入传统园林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设计出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在色彩搭配上,要突破景观设计配色过于单调,匡乏的限制,大胆运用红色、橘色、果绿、柠檬黄、湖蓝等色彩,与植物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打造一道壳丽的风景线;在空间布局上,要通过不同形状的空间组合营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感受,如利用瀑布、水而、岩石创造出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空间效果。

(2)追求精神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的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找出精神景观创新的切入点。自一先,通过植物的传统寓意来表达景观园林的人文思想。如,用海棠、玉兰、桂花等象征“玉堂富贵”,用梧桐象征“雅韵圣洁“忠贞不渝”,用“松、竹、梅”象征“岁寒三友”等。其次,通过水体景观表达景观园林的丰富情感。设计者运用自然式、不对称式、不规则式的设计手法,充分发挥水体景观的灵气和活力,准确传达园林意境。再次,通过结合运用传统与现代铺装手法传达场地文化。如,将能够体现出历史感的传统地砖与现代感十足的石材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将地雕等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铺装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借助民俗风情展示景观园林所蕴藏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充分融入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元素,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使景观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在大雁塔西侧的园林中,设计了“陕西怪”的民俗雕塑小品,充分展现了陕西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色彩规划;主色调;色彩控制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orderly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city personality is distinct, harmonious and pleasing to the eye. The first people remember, last, let a person forget is colour, the success of the urban color planning management often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overall image of a city and charm, and make it has huge intangible assets.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explorative, hope of the city by the study of color, the color management of the city by more specific, proces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galization, make the urban color to harmonious development, make the city more and more energetic.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urrently summarized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try to explore and to form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dea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Color planning; Mass-tone attune; Colour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剖析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现状

1.1国外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现状

(1)在日本,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日本于1981和1992年分别推出了“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划”以及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城市空间的色彩规划”法案;2004年通过了《景观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的建筑色彩及环境。日本通常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色彩的专项规划与设计,完成后提交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设计[2]。

(2)英国对建成区域的色彩控制主要是在历史保护层面,针对色彩等更为细节的规划由地方制定。其中,关于历史建筑的色彩粉刷大部分有着具体的限定政策,有时甚至限制一种色彩。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色彩控制条例,包括给出详细的关于色彩现状和色彩形成历史的资料,各种可用于粉刷的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要求,以及粉刷的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等[2]。

(3)瑞典的城市色彩问题也主要在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领域,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联邦立法规划和建筑法令(PBA—the planningand building act),主要强调新建筑必须同整个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相协调,必须具有美学上的价值;第二是关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保护的地方法令。作为建筑和规划局(Building andPlanning Office)来说制定了一套图表,指出历史建筑的立面和色彩的典型特征[2]。

综合以上可知,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早已成为国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特色和个性。

1.2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现状

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相应地,新时代带给城市建设新的挑战。20世纪末,由北京的“清洗粉饰运动”开始,之后,武汉、哈尔滨、南京等城市相继开始着手对城市色彩进行重视,但我国城市色彩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多集中在建筑单体色彩的微观层次面,缺乏规范的操作方式和相关的法规制约,相应地,各城市管理部门纷纷表示要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纳入城市建设和整治工作。

2000年8月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2003年初,武汉市制定了《武汉市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均标志着我国在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法规的制定方面迈开了发展的步伐。

2解读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下中国,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仍处于萌芽阶段,缺失具体落实的程序,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色彩主基调色和辅助色的确定是城市色彩控制与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但在之前的大部分实践中仅提出了城市色彩控制的大方向和原则,难以直接有效指导规划实施;

(2)色彩控制管理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色彩整治手段,但却往往缺乏实施主体而变成一纸空文;

(3)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从宏观的城市总体到中观的建筑环境的一系列完整的规划方法,但缺乏法律地位,没有合适的实施途径。

3探索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思路

城市色彩规划是一个综合的色彩控制过程,而规划与管理则要按照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引导,步步落实细化的原则进行。综合以上,下面将对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3.1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原则:

1)具体化

从国内外现状分析得出,城市色彩规划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基础性研究工作量巨大,需要色彩研究领域与规划专业领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只有专业人才经过全面考察、系统分析、科学论证,而后提出极其具体细化的规划要求,才能使之后的管理切实可行。因此,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与管理的目标,首先必须细化城市色彩规划,搭建合理的色彩规划技术框架。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tall building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ominate the city building and city garden of coordination. Our country experienced a very long time speed, many cities are in pursui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speed, but forget should consider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that some tall buildings in the city with great destruction by after the environment. So the author in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urba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nd garden plann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our country city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ity, gardens,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追求摩天大楼,而是更加注重整个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注重城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园林规划作为城市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在认真研究我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践调查的方法,对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进行论述。

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从大的方面讲, 是指明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这种规划是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制定的。另一种是指对某一个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如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 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 确定出园林绿地的比例等。

制约我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规划设计师在设计中没有全面考虑城市园林各要素的具体生态实际情况,一味追求模式统一,构图严格对称;尺度宏伟;气氛严谨肃穆,政治色彩浓厚 在城市规划的植物配置设计中常绿树种运用过多,落叶树种 灌木 地被及草坪相对过少;成排成行的规则种植比比皆是,而更适合不同情况的自然栽植较少,导致空间开阔不足,色彩率有余但色相不足,气氛严肃但活泼不足,城市园林景观与人的距离有余但亲和性不足,人们在这种绿地中很难真正地放松身心去休憩玩赏,致使在我国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

(二)缺乏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近十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逐渐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然而,在城市园林景观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绿化布局追求大尺度、大气派、大色块,不分场合,不栽或少栽乔木。为求得 “开敞景观”“热带风光” 等效果,在规划设计中大量运用草坪和低矮植物来组成各种复杂的图像。然而这种设计中的图案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荡荡大而空的草坪。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因为没有大树的遮阴与庇护,使得人们无法在更多的时间里在其中游憩。同时一块块绿地又被栏杆或者 “禁止进入,违者罚款”的牌子所阻挡,使游人只能行走在晴天灼热 雨天光滑的花岗岩地面上 在这样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绿化变得贵族化,成了展览品,远离了自然,疏远了人群,人与自然无法亲近交流,更谈不上“和谐相处”。

(三)经济效益对城市规划中园林设计的影响

在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目标的今天,某些城市为了补充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便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纷纷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公园 这种现象到如今已泛滥成灾,致使全国各地开发的人造景观公园成功率很低,在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也没有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一、 与生态相结合

随着工业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直接影响了城市人民的生存条件, 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为此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布局, 使园林绿地在生态上合理, 构图上符合要求。具体地来说, 园林绿地建设, 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 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面有特色的树种进行绿化, 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于一体, 或以园林景观反映生态主题, 使城市园林既发挥了生态效益, 又表现出城市园林的景观作用。

二、 主题明确

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主题, 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如某一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 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一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 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 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

三、 减少经济成本

园林规划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项目条件, 注重成本。不是花钱愈多愈好, 更不意味着投入很多才能作出好园林, 也不是说大就是好, 更不能说复杂就是创意。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对设计者的创意进行不断理解、完善、充实,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灯海,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的研讨, 科技资讯, 2007年第 19期

第12篇

关键词:户外广告景观,城市景观,景观意识,发展建议

一、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的内涵

城市户外广告,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区特定范围户外广告各要素空间组合成广告景物实体(如橱窗、电子显示屏、霓虹灯招牌、店面招贴)视觉形象给人的观赏印记,是涉及多元关系,集科学、艺术、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目标对象类、媒介类、时间安排类、表达论述类、涵盖地区类等多种类型,和城市色彩、城市雕塑、城市绿化、城市建筑物、城市设施等城市景观元素组成城市微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户外广告景观与建筑、交通、绿化等城市景观系统并置,共同形成城市的地域空间和视觉界面。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市信息系统、城市视觉环境系统、城市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识别坐标之一。户外广告具有历史文化性、地域差异性、人工可塑性、效益双重性、层次包容性、时间有限性等景观特征,是城市历史文脉演进的积淀,是现代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必然。

二、国内的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现状

我国城市的户外广告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有:

(1)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环境的协调性差

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户外广告往往是后期添加到建筑或其他景观上的,如在建筑的立面或顶部安置广告牌,屡屡出现破坏建筑造型和结构的杂乱现象,有些临街建筑,完全被广告画面所占据,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丧失,建筑艺术受到破坏,建筑物成为户外广告的附庸品。

(2)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混乱的建筑楼顶广告使得优美的天际线荡然无存。另外,户外广告不适宜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视觉信息过多过滥等也造成了景观秩序的混乱,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视觉负担。

(4)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色彩的问题

城市色彩是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色彩的构筑环境和城市色彩的象征环境。城市户外广告既影响了城市的总体色彩,又是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构成元素。很多城市户外广告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色彩规划, 乱七八糟缺乏主体色调,局部色彩零散媚俗,色彩污染分散了行人与司机的视觉注意力,易诱发交通事故。

(5)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景观

为了商业街户外广告亮化,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破坏城市的绿化;广告牌遮挡建筑物内的采光;在居住区设置夜间发光的户外广告造成光污染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规划

(1)户外广告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户外广告的发展显示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地影响城市景观,形成了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这二次创造的结果应该建立在专业人员有意识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1)整体协调性

户外广告个体的表现牵动的是整个视觉链上所有要素,表现为在户外广告各视觉要素设计上,其具体方案应建立在实地环境的考察基础上。 户外广告的色彩要素设计应本着适度对比、整体调和的原则,兼顾周围环境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要求。如巴黎出于对城市色彩的强制性保护,色彩管理部门规定限制建筑物二层以上设置店招和广告,即使有也要采用与建筑相类似的色彩;一些全球连锁机构的店招不惜被要求调整一部分企业标准色以适应城市景观的要求。

2)个性特色

个性特色要求户外广告赋予城市景观吸引力,使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具有识别性。

户外广告从表现形式上应求简、求变、求新。首先造型要简洁流畅,画面中尽量避免需长时间阅读的文字信息,多采用直观完整的图形,避免复杂的图文编排。

户外广告的个性化意识还体现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的表达和传递。通常,城市的景观风格与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应是统一的,这样才能获得对内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外的“身份识别”。

3)人性化

户外广告的尺度、色彩等有意识设计能够改变人的视觉体验,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户外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户外的生活方式。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体现在空间的尺度性把握,强调设计的场所体验,在户外广告设计中,通过一些视觉手法的运用,能够改善空间的状况,创造适宜的尺度感,给人更为理想的场所体验。

户外广告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关注的是能够使户外广告得到人们的主动认同和接受,人们在户外广告所营造的场所内找到某种定位,使人对场所产生归属感,人与景观真正融为一体。

(2)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的发展与规划建议

户外广告要在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无论密度、色彩,还是形态,内涵等方面,都要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符合与城市整体视觉景观的“主从关系”。

1.合理控制密度

户外广告应疏密有序、错落有致。例如,在交通要道区域,密度不易过大,可以摆放内容简练、引人注目的广告牌,便于人们流动观瞻;商业中心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户外广告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户外广告设置内容与密度应根据周边职能部门的特点来具体考虑。

2.合理控制色彩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由城市建筑构成的具象色彩环境和由地域、历史、民俗等城市意象元素构成的抽象色彩环境。城市户外广告应该与城市建筑色彩相统一,同时应该承担传播城市意象色彩的任务。户外广告的色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户外广告主色调的选择上,如何从城市固有的色彩体系中寻找灵感,并对此作时代性的表述是户外广告对色彩进行规划的重要思路。

3.合理控制形态

对户外广告的造型而言,户外广告可仿古,可现代,可具象,也可抽象,但它必须具备与环境融合,并能兼顾媒体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户外广告之间的群体组合控制则更复杂,强调了广告之间、媒体物与建筑物之间、媒体物与街道环境之间的组合。对户外广告景观形态的控制,是整个视觉环境整合的必要工作。

4.合理控制内涵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应该与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民俗、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体。我们应从城市美学、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层面综合分析,从而提出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针对不同区域的功能特征,文化内涵对广告内涵及特色进行综合控制。

四、结语

户外广告景观设计对城市景观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户外广告设计中应立足于使户外广告景观朝着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景观质量的提高方向发展,体现出城市的气质、文化及内在精神,以求达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使城市真正成为体现人们理想和期望的生活栖息地。

参考文献:

[1]张珂.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理性思考

[2]何修猛.现代广告学

[3]刘滨谊.现代城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