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5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80-02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特点的新兴学科,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以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等复杂环境条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学科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发展时间还很短,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稚嫩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既要有效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又要积极因应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的迅速发展,面临着种种困惑和挑战。只有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其未来发展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确保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导。[1]所以,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走战略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其目标就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必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必然能引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二、学科概述
(一)产生及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迫切需要通过管理职能和方式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着眼全局与未来,积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国家利益。[4]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的大趋势,不断催生新的学科。而高等教育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高等教育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分化、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二)发展及特点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初创期、发展期。[3]
准备期(1949年-1977年)。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高等教育管理“全面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及政策、措施等基本是照搬照用,难以深入探讨。但也有一些研究试图从高校工作特点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学问题,如《大学的改造》、《学校工作必须以教育为中心》等,虽然研究成果少,未能形成整体研究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创期(1978年-1983年)。这个时期“”刚结束,全国都处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以各高校管理实践经验积累为主,缺乏深入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但也有一些学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进行多方面探讨,如李冀主编的《普通高校管理》、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等,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展期(1984年至今)。这个时期开始从实践经验积累逐渐向学科理论研究转变。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会成立,1987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已经开始向学科理论体系形成转变。[3]
(三)成就及问题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起步较晚,发展中还有许多困惑,但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学科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些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学科研究成果剧增,特别是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经验分析或描述阶段,一些概念和理论直接从相关学科移植、套用,而未经严密实验或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派系、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多派系、多范式的反思与批判,等等。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很多研究以思辨、经验逻辑推演方法进行,实验或实证研究很少,缺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专有概念、理论和研究范式,在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方面水平不高;而一些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也还未能提升到理论层面。三是学术地位作用还不够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还处在一种边缘的地位,还没有进入国际主流学术区。[1]
三、发展战略思考
(一)服务实践,引领学科深入发展
一是以实践需求引领学科发展。即坚持“实践需求指向”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学科发展指向”。无论是学科体系建设,还是学科发展,均应立足于实践,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求牵引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于实践和决策。即坚持用“学科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以学科发展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实践,积极运用学科发展成果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科体系。即坚持学科理论源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学科研究由注重理性思辨转向关注高教管理实验和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验证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学科体系。
(二)多元开放,推动学科繁荣发展
一是充分汲取多学科优秀成果。高等教育管理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构建和发展需要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必须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
二是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管理不但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面向国外,所以要以“兼容并包”、“洋为中用”的战略姿态,重视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国际化研究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科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化。
三是鼓励多派系、多模式发展。一门成熟学科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多种体系与多样化的范式,所以应当提倡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多种体系与多样化范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不唯我独尊,鼓励多观点、多派系、多模式共存,在相互批判与反思中实现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追求卓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一是注重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积极汲取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在概念体系、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增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异性程度,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汲取世界优秀成果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差异及文化的“适应性”,又要处理好借鉴与依附的关系;要尽量独立于世俗的权力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干预,不盲目跟风,致力于学科求真的理论体系。
二是创建中国特色学科理论体系。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和反思学科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
三是确立我国国际学术地位作用。不仅要在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要更新思维观念,运用战略管理技术,优化资源、规避风险、应对挑战,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发展战略,赢取竞争优势,把学科理论体系推向国际学术舞台,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世界主流学术地位,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增添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继兵.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4.
[2]孟凡.从学科属性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契机[J].江苏高教,2010(1):29-32.
摘要: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管理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是提升管理学教师基本素养的最好途径。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深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管理领域的图像、声音、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管理学知识,学以致用。
关键词:多媒体;管理学;情景模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而教师的素质水平已成了学生的榜样,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技能,我们需要不断的提高完善自我,下面就谈谈我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管理学人才,需要对管理学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而系统的基础。
一、管理学教学采用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正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且在管理学教学中日益凸显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应用于管理学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多媒体教学的艺术性体现了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深刻性
管理学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管理本身就具有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管理学的教学需要向学生传递管理者的魅力,需要靠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创新能力来影响和感染下属,进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管理工作没有按章可循的、一成不变的方法,他需要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体会,灵活的运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仅仅靠着一个黑板、一根粉笔,教师一个人在前面讲,不停地写板书,那么效果一定会很差,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多媒体这种比较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体现内容更加形象,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管理学知识和内容。
(二)多媒体情景模拟教学增强了管理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一个管理情景,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管理环境,学生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资料和情景,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下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说、讲更能让学生明白管理的真谛,很好的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增加了管理学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管理学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现代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整个管理学授课的课堂上,学生是授课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客体,所以,通过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观看,节省了很多老师讲的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学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管理新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该多媒体教学,将声、光、色、视频结合在一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使得整个管理学的课堂效果更加生动逼真,学生对晦涩管理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
二、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深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思维能力,如果仅凭教师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管理学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发展,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管理的发展,了解优秀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也可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这种充分调动学生所有感觉器官的方法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进而增加课堂的授课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案例教学。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最新的企业管理实践展现给学生,抓住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之所在,有针对性的展开授课内容,由俭入奢,由易入难。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更多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同时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发言,真正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授课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效果、合理控制授课进度
大学的课堂授课,需要系统性的安排,管理学课程同样如此。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将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注意课堂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课堂的授课进度。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容量大的特点,但是如果教师一味的播放PPT,不停的让学生记笔记,那么课堂效果一定会很差,可能会导致用了多媒体还不如不用,学生根本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所以,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要给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授课节奏,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真正学会管理学知识。总之,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课堂授课的基本职责,课堂上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而不是一味的播放多媒体。
三、结语
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管理学课堂的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管理知识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会学以致用,我们积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说教能力,加强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作者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涵.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世纪桥,2011(13)
[关键词]管理学;信息化;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且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必须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潮流,投入充足的教学资源,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有机结合,合理、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管理学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是充分且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手段,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的新型教学形态。信息化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在国内高职院校,管理学的授课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热情,教师会在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式,但由于课时和次数有限,不能起到长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作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全过程。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教师“高高在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对象,任务只是消化、理解和存储课堂内容,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而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教师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引导和激发学生亲自体验观察、探索和思考,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理解课堂内容,进而持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另外,信息化教学也使教学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学习无处、无时不在,课程也变得数字化和立体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个性化,电脑、手机可以随时成为学习的工具。
2 管理学信息化教学方法
高职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便于自己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整合”。管理学的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2.1 利用手机APP软件,辅助管理学课堂教学
目前,高校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低头沉溺于把玩手机、无法专心听讲。很多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因多数学生反对,最后也不了了之。高校可以试着转变思路,与其“堵”不如“疏”,让手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有关的手机APP进行辅助教学。与管理学课程有关的APP应用有管理公开课、哈佛商业评论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APP中学习相应内容。且这些APP取材范围广、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学生还可以下载教育游戏类APP,并运用到管理学课程的角色扮演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扮演假定角色,参与社交互动,并做出相应决策与行为,这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决策和言行。
2.2 利用公众交流平台,开展管理学案例教学
公众交流平台包括BBS留言板、QQ群、微信、博客等即时通讯软件技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渠道。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培B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课堂的案例讨论中,因为时间有限,师生之间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多数同学无法表达他们的观点。信息化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公众交流平台搭建一个简易的课堂互动系统来拓展教学时空。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将案例材料发送给学生,这就节省了在课堂上让学生预习的时间。在课后,学生可以对案例问题进一步发表见解。教师可以对多数学生都存疑的问题,统一用文字或语音回复,这既给了众多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又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相互学习。
2.3 利用数据库技术建设课程网站,进行管理学远程教学
远程教育是随着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网络应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计算机调取网上的信息、检索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践尝试。教师可以运用数据库技术,建设以Web页为表现形式的管理学网络课程,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管理知识、基本原理、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导航结构及智能搜索引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异步自主式学习环境。管理学网络课程应包括案例库、习题库、网上课件、信息资料库等教学资源库,课程界面应清晰和谐、内容充实,突出管理学的特点。学生通过登录课程网站,可进行自学、自测和自评,还可参与讨论、答疑和查阅资料等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2.4 设计制作CAI课件,实现管理学多媒体教学
CAI课件是一种基于Word、PPT、投影仪、录音机以及SWF动画等手段而制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教学课件。教师应根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搜集媒体素材,应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最后将各种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简便、视听效果好的CAI课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还要经过多次调试、修改,以趋于成熟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室的大屏幕放映管理学的CAI课件并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传授知识,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的特点,运用CAI课件中的实验或动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直观地进行学习。
3 实施管理学信息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巨大教育优势,教师在进行管理学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把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首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处于辅助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再重要了,教师其实还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灵魂人物,因为需要事先进行情境安排,要在教学过程中巧借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引领与协助学生。所以切不可走极端,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信息技术只可巧用,不宜滥用,学生的智力活动不能用信息技术来替代,非智力过程才可交由计算机处理。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教学媒体手段,不可盲目追求技术的信息化,为技术所奴役,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比如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应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不必放在网上进行。
3.2 建立管理学教学结构
管理学教师还必须设计出整合信息科技与教学内涵的管理学教学结构。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学课程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前沿热点问题,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管理观念,让学生体验管理思想的形成过程。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课程某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复杂度,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针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网络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将此工具与原有评价工具相结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进步。
3.3 提高师生的信息素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师不具有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就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课堂上的局面。学院应该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够跟上信息技术的潮流。其采用的培训形式可以是不脱离于网络的学习。当然,学生也必须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创造信息,进行主动性学习。高校可开设信息素质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伦理意识。
4 Y 语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再加上网络逐渐遍布每个角落,使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或者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传达与呈现方式的垄断地位,引入信息化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本文仅就信息技术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5).
[2]马振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
[3]张菊.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
[关键词] 并购动因;管理者非理性;行为金融学;传统经济学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0. 001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0- 0002- 02
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并购活动的高涨以及随之而来的萧条。总体而言,并购能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经济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无法肯定并购是否创造价值。然而,公司管理者们的答案却非常明确:并购能够创造价值,他们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并购浪潮,公司管理者为什么会成为并购的拥趸?是什么促使他们实施并购?他们为什么会掀起一个又一个并购浪潮?本文分别从传统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两个视角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1 传统经济学的并购动因分析
在传统经济学中,公司的管理者被假设是理性的经济人,其作出的经营决策符合一般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并购动机主要是以下几点:委托―理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协同效应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税负效应理论等。
1.1 委托―理论
委托―问题是Ross(1973)首次提出的,作为契约理论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入手,该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之下,管理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会出现冲突。股东的利益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然而经营者的利益是为了实现自身薪酬的最大化或者是承担风险的最小化,在这种情形之下,股东为了能促使经营者为股东的财富最大化服务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成本。管理者的个人薪酬往往是和公司的规模成正比例的,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管理者控制的资源就会越丰富,同时薪酬会越丰厚(Mueller,1969),因此,基于这种理论的存在,公司的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乐此不疲地进行并购活动,这构成了管理者实施并购决策的内在驱动力。
1.2 管理层扩张动机理论
管理层扩张动机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专家Jensen(1986)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作为具有公司经营管理权的管理层,他们都有扩张公司的愿望。持有此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并购并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和财富,并购也并非是实现最佳财富的有效途径,而并购活动的发生只是在管理层这种愿望的驱动下进行的,管理层认为管理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扩大公司的销售范围增加销售量进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且要使这种趋势不断增强、延续,并购恰恰能够实现公司规模的扩大,这与管理层的愿望不谋而合。并购可以带来更大范围的资产控制、更多的员工、更好的产供销渠道,因此这种动机就成为了引起并购发生的因素之一。
1.3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最初是由Ronald Coase(1937)提出的,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该理论认为并购交易的发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是出于对市场交易效率的考虑。当市场交易费用大大高于企业内部之间的行政指令成本时,并购就会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并购)。该理论之所以产生是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人都是有限理性的,无论从得到的信息数量还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来讲这一点都可以证明人是有限理性的;②人又是机会主义的,在交易的过程中都会想尽各种办法采取符合自己目的的行为,甚至可能去损人利己;③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更是加大了交易的成本,这也是市场非常大的缺陷;④少数的垄断性质的企业存在时,机会主义可能带来更加致命的损害。
1.4 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效应理论由Weston等(1998)提出,该理论可以分成2种:一种是管理协同;一种是财务协同。前者认为并购发生的可能性是因为主并方存在着过剩的管理能力,而被并购企业在管理能力方面却是欠缺的,因此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联合是实现了“1+1>2”的作用,实现管理效应的协同,将主并方过剩的管理能力应用到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被并方上,这样可以提高公司利用资源的效率,进而可以提高被并方的收益,同时这种管理协同的效应还会使公司从利润率较低的生产活动转移到利润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活动之中,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后者认为并购还可以在财务方面得到优势互补,发生并购的两家公司之间财务结构不完全相同,因此这样两个公司之间的并购联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破产的概率,不同的财务结构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资金、债务或者是现金流问题,资金相对充裕的主并方可以弥补被并方在资金方面的短缺,现金流也可以相互补充,这样可以加大利用合适的现金流进行投资又不至于存在过剩的现金流而造成浪费问题。因此该理论无论从管理协同还是财务协同,都会有效地促使管理者进行并购活动,这又构成驱动并购发生的一项因素。
1.5 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并购行为是主并方认为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目标公司真实内在的价值或称之为潜在的价值,因此作为主并方可以支付远远低于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资源就可以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根据Newbold(1970)的研究发现,价值比率(即目标公司市场价值低于真实价值的程度)越高,越能激发并购行为的产生,因此这也是传统经济学中认为的能够驱动并购行为发生的因素之一。
1.6 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公司进行并购活动主要是为了争取市场势力,主要是基于对企业经营资源的垄断性控制的愿望。一个公司的垄断性越强,它维持高利润的时间就越长,垄断的强度越大,那么由超额利润转化来的垄断利润就会越多,这就促使很多公司为了达到这个愿望而进行着市场控制权的争夺,其中实施并购扩大公司规模占据有效市场是主要的方式。
由于长期任其发展的公司并购势必会造成市场中垄断公司的出现,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会严格地控制垄断性公司的发展,因此当并购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就会加以限制,防止垄断公司的出现。有效控制市场的愿望构成了管理者进行并购活动的又一驱动力。
1.7 税负效应理论
对于税收方面是否可以引起并购活动,主要是看并购活动是否会获得税收好处。基于税收好处而进行的并购活动主要就是为了从并购活动中获得税收的优惠亦或是减少税收方面的损失。这一理论的效应主要分为2个角度:①在税法完备并且被严格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并购可以使净的经营亏损和税收优惠递延;②并购会扩大公司规模能够引起公司资产的基数增大,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年折旧额,进一步增大折旧的抵税效应。因此基于这2个角度的效应,现存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可能就会成为刺激公司进行并购活动的动因。
2 行为金融学的并购动因分析
我们总能够为并购中的个别案例找出一个它之所以发生的理由。但是,这种对个别案例动机的解释却只能为并购呈现出一个支离破碎的答案。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解释并购浪潮的理论。
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并购个别案例发生的部分原因,但难以让我们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并购潮。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因此所作出的决策是理性决策,是与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的,然而在当代频繁发生的并购活动中,传统的经济学假设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对于解释当代正在发生的并购活动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并购个别案例发生的部分原因,但它所提供的也只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答案,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解释并购浪潮的理论。例如,20世纪90年代,似乎所有的公司管理者都处于并购或被并购中,而在21世纪最初的两三年中,并购似乎突然失宠了。在静寂了3年之后,并购市场在2004年底至2005年初又开始活跃起来。我们需要解释为什么现今还会发生着如此规模大、频率高的并购活动。
经济学专家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学假设进行修正,将心理学的观点引入到管理学领域,从而对现实存在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更加实际的分析,开始从心理学视角基于管理者个人心理情绪的角度来研究发生的并购现象,我们知道公司之间的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会涉及到比较严格的判断和决策程序,一旦判断失误或者是管理者的非理性造成决策的失误,那么并购活动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行为金融学提出了两种理论来解释并购及并购潮。一种理论认为,市场是理性的,公司管理者的非理导致了并购的发生;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市场是非理性的,公司管理者是理性的,并购是管理者对市场的非理性作出的理性反应。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
Malmendier & Tate(2006,2008)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较之理性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并购行为,尤其是当内部自由现金流充裕时,这种行为更加明显。这种假说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管理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的一番论述,自“过度自信”从认知心理学引用到管理学活动中,管理学的很多利用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得到了强有力的佐证,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假说在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内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当然对于驱动并购行为发生亦是如此。
2.2 非理性市场假说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之一就是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上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因此不存在股票价格偏离实际价值的现象,更不会存在着由于股票价格的高估或低估而带来超额的收益,实际上投资者都存在过度乐观、盲目从众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市场上股票的错误定价,Shleifer & Vishny(2001)在其研究中针对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的因素制定了由于股票错误定价而实施的并购行为模型,对于主并方而言,如果被并购方的股票市场价格被低估,那么主并方就会选择收购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活动,从而减少并购成本,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是被广泛证明已经存在的现象,行为经济学就是以这种非有效的市场和非理性投资者存在为前提,提出了市场的非有效假说,在此假说存在的情况下现实中存在的频繁并购活动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2.3 锚定效应假说
锚定效应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该效应认为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失败之后可能不会立刻退出,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英明亦或是保护自己在市场中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声誉,都会为了弥补失败而进行具有较高风险的投资,这也是有人称之为“管理层非理性”的原因解释之一,在锚定效应存在的前提下,管理者就会更加频繁地实施并购活动来证明自己的超凡才能,这也是将其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后存在的驱动并购活动的因素之一。
3 结 论
本文分别从传统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出发,对影响管理者发起并购的动因进行了研究,从降低管理者非理性因素、改善公司治理情况、合理认识公司并购历史和政府干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①建立科学的盈余预测机制以降低非理性决策;②正确认识国家或者政府干预的作用;③客观评价公司发生的历史并购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傅强,方文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98 (4):76-80.
[2]潘建亭.美国企业并购简析及对我国企业并购的政策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1).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了管理学说丛林。如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管理的关键在决策”的思路,对社会人假设进行了升华,提出决策人假设。
综上所述,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思想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扬弃、修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学体系。
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理学的实质是探求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管理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管理主体的外部环境总是变化的。因此,为了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管理学也必须动态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必将推动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从它的发展趋势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由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向复杂人假设转变。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认为人总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毫无责任心,麦格雷戈把这种传统的人性假设称作X理论。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趋于一致。之后,梅奥从霍桑实验”中认识到除了对经济利益的需求外,人们对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其他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社会人假设,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精典而又精致的需求模型。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看出,由于个人目的、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的存在,人就会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机,因此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来满足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受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礼,人性变得非常复杂,如果管理者不及时审时度势,引入激励机制与员工真诚合作,以满足员工的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组织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二)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向信息职能延伸。
传统的和现代的管理职能,构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体系,使管理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每循环一次,管理水平就提高一级。但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进程加快,缺乏信息渗透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苍白无力,要么管理节奏跟不上,要么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职能,将是管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其表现有三,首先,信息职能能革新企业内部的生产力要素结构,使资源转换系统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同时以不断增加的柔性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快速变化。
其次,信息职能能促成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组织的创新,使组织的绩效不断上升。信息职能能提高计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致胜的有力武器。
信息职能的引入,与传统管理职能将构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管理职能系统。信息职能为传统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反过来,传统管理职能又促使信息职能去开发、收集、处理、传播、分配信息资源。
(三)管理学新的理论前提———“合工理论”向传统的分工理论提出了挑战。
护理是一门综合的学科, 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护理过程包含许多科学的规律和原理。随着护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日益依赖于合理的护理管理。本文就管理学在护理中的应用问题作初步探讨。
1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在护理岗位上, 护士面对的就是患者, 一切为了患者是护理人员的服务宗旨。每个岗位上的护士都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周到细致地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沟通思想, 才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完成护理任务。否则, 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完成护理工作就有困难。如:患者到了医院, 首先接待的是预诊护士, 如果用不耐烦的语言对待患者, 使其产生紧张情绪, 表现为对以后的检查、诊断、治疗不信任、不放心;如果用良好地服务语言去询问、指导患者, 就能让患者心情放松, 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担心, 为下一步的诊疗工作铺平道路。
2 精良的业务技术是搞好护理的必备条件
护士必须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医嘱, 因这些操作规程都是经过历代护理人员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 并不断地总结提炼, 修改才完善的, 所以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熟练掌握。随着科学的发展, 广大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有很多提高创新, 并力求精益求精, 从而促使我国的医疗护理技术飞速发展。如过去杜绝差错的法宝“三查七对”, 现已发展为“三查八对一注意”, 增加了对批号和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及疗效。这也是护理过程中管理水平发展的表现。
3 健全护理机构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障
护理工作是一项产生综合效应的工作, 需要各个护理人员严密配合与精诚工作, 虽然分工不同, 职责不同, 但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每位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每位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出院, 时刻都处在护理人员的关心之下, 一整套的工作制度使护理人员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网络, 也才能完成各个患者不同的护理治疗方案, 使之尽早康复。个人的能力只能完成部分的工作或某个班次的工作, 例如:对发热待查的患者, 要从各项生命体征中细心观察记录, 一班交一班的观察才能为医生尽早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又如, 治疗疾病, 并不是某一针、某一班甚至某一天能完成的, 有时需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需要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所以每个护士都要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主动认真地完成本职工作和处理好与各种人物的人际关系, 为护理工作多作贡献。
4 加强信息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护士从接触患者开始, 就要善于用各种方法了解病情并很快地分析作出正确地判断, 为疾病的治疗护理寻找可靠的依据和信息。这要求护士必须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和责任心。如对于早晨来输液室的患者, 往往来就座前已作了退热治疗, 但一到中午, 体温迅速上升, 这时要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对高热惊厥的婴幼儿, 需要向家长了解以前惊厥时的体温度数, 一旦体温接近临界度数, 应提醒医生预先作出适当的处理, 同时加强观察, 防止抽搐发生。又如某些抗生素胃肠反应较大, 要预先向家长交待, 让其有心理准备, 避免反应发生时的恐慌, 让其家长配合护士完成好护理任务。护士同时要将观察到的异常变化尽早通知医生, 遇到紧急情况时, 护士首先要作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 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总之, 护士只有很好地运用各种信息, 学好信息管理技术, 才能掌握护理技术的主动权。
因此,本文将首先从管理学各流派产生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学派的主要观点以及特点出发来发现管理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对当前社会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来对工商管理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管理学流派;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一、各流派的产生背景及特点
1.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产生是在20世纪初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为主要代表。
20世纪初期,以美国为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在美国,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南北部的统一、欧洲移民的流入、铁路大规模的修建、农业的发展以及对英国资金和的大量吸收使得国内的需求迅速增加;在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中,资本迅速聚集,垄断组织发展起来。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旧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此外,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工资很低,劳资关系紧张。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泰勒的主要贡献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了作业标准,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泰勒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是“经纪人”的假设,认为工人都是利己的。
2.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者是以梅奥为主要代表,而后者是以切斯特・巴纳德为代表。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而这一切繁荣的背后,都是工人们紧张、单调和劳累的工作。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
梅奥认为,工人们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因此组织中存在这非正式组织,而领导的职能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主要是对人际关系学派的补充,他重新阐释了组织与人的关系。
3.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为主要代表。
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聚,卖方市场逐渐被买方市场取代。
孔茨和奥唐奈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二、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社会进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管理理论的完善。
因此,为了研究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应该首先分析未来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买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随着当前社会工业化以及规模经济的形成,社会生产率大大提升,同时,也由于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使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对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利用资源的成本不断增加,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企业也不得不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成本。
3.市场变化更加频繁和剧烈。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导致每个企业和公司在全球的经济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的某一点的波动很可能如蝴蝶效应般被逐级放大,从而对身处其中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三、管理学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的职能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领导发展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和创新,管理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不管职能的增加还是假设的改变,都是应经济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而针对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将预测增加到管理的职能中去,从而扩展为管理的七项职能。
预测是指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市场多变,因此,一个企业如果能较准确的预测出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变化,那么这个企业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生产方案,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理统计知识在管理生产中的应用,使原本艺术性更强的管理学变得更加富有科学性。
四、不足与总结
由于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文中的一些理论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同时,由于只是出于个人的观点,并未做出实际的考察与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仅如此,由于知识的局限,对于预测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办法,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总结来说,本文希望通过对前人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对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利军.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学前沿,2001. No.6
[2]李传军.管理学发展趋势分析[J].管理世界, 2007.06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22-02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
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
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管理学;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26-02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课程考核作为检验教学目标、测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的主要手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导向作用。对教学中的考核环节进行改革,不但影响到考核效果,还会对其他各教学环节的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一、“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科学性表现为管理学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普适性,其艺术性则强调必须将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因此,为了达到该课程“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摸索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新模式。
由于传统的书面笔试具有时间限定、地点限定、工具限定的特点,整个考核过程比较容易实施、效率高,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1]。因此,长期以来,“管理学”课程考核以书面笔试为主。然而,书面笔试考核方法虽具有以上优点,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把卷面成绩看成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应试,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考核评价无法进一步发挥其反馈、激励的功效。
2.标准化试题的类型往往局限于少数几种,考核内容难以覆盖全部教学目标。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比较容易命题和评分的课程知识点,但不一定是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3.笔试只能考核共性的东西,学生缺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无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笔试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还会对个体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序,排序的结论则要与奖学金和各种荣誉挂钩。因此,这种“单打独斗”式的考核方法助长了“独善其身”的学习方式,不能够鼓励学生间的协作与知识的交流,也不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无法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
5.教师倾向于把笔试所圈定的考核重点作为课
程的教学重点,甚至作为教学目标,使得二者的关系本末倒置。
二、“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积极探索“管理学”课程考核的新方式。新的考核方式要确立以实际能力为考核指标的教育质量观,体现全面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具体来说,可将以下目标作为“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大方向。
1.考核方式的改革要顺应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价值标准,改革应使得培养应用型和适用型人才的教育功能凸显。
2.通过精巧的考核方式设置,提高课程学习的操作性、趣味性、灵活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促使其解决自身存在的疑难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3.考核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考查学生对于书本理论
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查学生在实践中将管理学原理艺术性地加以运用的能力水平。要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去主动接触真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将抽象的、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4.考核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
行诊断和决策的能力,促使学生将分散的课程元素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知识体系上掌握基本原理。
5.应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地思考,在不断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提升其观察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6.考核应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应增加团队式任务在课程考核体系中的比重,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团队,了解团队工作规律,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探索团队的领导艺术。
7.应通过考核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应有助于推动教师关注课程的配套设施建设,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强化其教学组织能力。
三、“管理学”课程考核新体系的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设计出从五个层面对学生开展全方位考核的课程考核新体系。
第一个层面,是从严格考勤的角度,加强课堂纪律约束。在百分制情况下,这部分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10%。
第二个层面,杜绝“只出勤不出工”现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参与方式可包括:参与案例研讨、参与小组互动游戏、参与课堂辩论等,根据课堂参与的质量和频次计分。这部分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三个层面,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延伸学习。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挖掘现实问题、探索解题方法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结合校园生活,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管理话题,独立撰写每篇不少于500字的案例分析报告,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和提交频次计分。这部分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10%。
第四个层面,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自编案例竞赛。自编案例竞赛的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考书刊、媒体等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查找线索,自行编写案例及其分析报告,最终由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自编案例的集中展示,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以比赛成绩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这部分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降低团队活动中“搭便车”现象的发生率,个人成绩由团队集体表现和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度份额共同决定。其中,团队集体表现是个人成绩的基数项,由各团队的竞赛表现决定,个人贡献份额是个人成绩的乘数项。最终,个人自编案例竞赛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自编案例竞赛成绩=团队集体表现成绩×个人贡献乘数 (1)
由组长根据各团队成员的表现分配个人贡献份额,所有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份额总和为1。个人贡献份额与个人贡献乘数的换算方法为:若团队共10人,组长分配给甲同学的贡献份额为0.12,则甲同学的个人贡献乘数为[0.12/(1/10)]=1.2。
第五个层面,学期末以集中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最终的考核,以全面考查学生对于课程所学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学生将课程理论体系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这部分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四、“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所需的支撑条件
(一)管理者顶层推进,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掌舵护航
“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成功,需要来自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顶层推进力量,管理层的积极倡导、循序善诱,将成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推进剂[2]。为此,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新颖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推广活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管理层应考虑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配置硬件设施,如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等,还应牵线搭桥,帮助学生外出进行企业调研和案例采集。对于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则可介绍学生前往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发放,协助搜集、整理数据信息。对于部分高质量、有见地的案例分析报告,可将其反馈来源单位,以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推动案例采集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教育者转变理念,大胆实践课程考核新方式
狭隘的科学教育观以科学知识教育代替科学教育的全部,实际上,无论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过程的实施、教育结果的检测等方面都要把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为此,教师须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和能力本位理念,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检验教育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准。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还应关注学习过程、关注个体发展、关注长期效应。
另外,教师亦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累实践经验,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发挥启发、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
(三)重塑课堂文化,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奠定新文化基调
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出宽松舒畅的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创造和想象。要以师生共同探究型的教学形式取代“讲台中心、教师垄断”的一言堂局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使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体系、价值规范得到充分的关注。
要推动学生实现由“让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由“别人教我知识”到“我要探索知识”、由等待教师因材施教,到主动寻师“因材求教”的转变;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能够在理性中生疑,在实践中解疑;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包括敢于向教师的教学过程挑战,敢于向成熟的观念做法挑战,甚至向课程知识体系挑战[3]。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组织基础
自编案例竞赛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团队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互助心理和正确的从众心理,要引导学生养成尊重与欣赏他人的良好习惯。这是构建和谐心理、促进团队精神形成的基础。其次,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通过采取以团队的组织模式、以任务为主线的工作流程,引导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主动思考、互动交流,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按照“教育适当强制自觉认识养成习惯”的四步法,逐渐使合作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进而形成行为习惯,成为个人素养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孟荣新.改革考核模式,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摘要:目前,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建有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但却各有特点。通过对河南60所本科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这些实验室建设大致分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专业为导向”、“以课程为导向”等三个层级。进一步对安阳学院经济管理学科下的9个实验室进行DEA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可以挖掘出当下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资金瓶颈、人员瓶颈和实验室建设阶段升级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分析可以给出一些值得借鉴的优化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安阳学院;数据包络分析(DEA)
0引言
高等院校的学科实验室建设是实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环节,学科实验室建设和运营的高效率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好学校、培养高标准、高质量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务应用的显著特点,应用型本科普遍开设了诸多经济管理专业,并配套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这些学科实验室建设已达到一定规模并在营运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这些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当前应用性本科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进行摸底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科实验室建设效益、效率以及效果;有利于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有利于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的发展
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1],国内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设立实验教学环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建立的经济学科实验室标志着中国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的诞生[2]。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内外高等院校目前已经有众多经济管理实验室。纵观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手工地模拟实验室、计算机模拟实验室、信息化数字化仿真模拟实验室三个阶段。同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变化,伴随着高校定位由单一研究型向应用型、研究型、踪合型等多方向分化的变化,国内外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也开始由理论研究功能不断向实务能力培养功能扩展。随着国内应用型本科的发展,这些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也都在不断增强其实务能力培养功能。
2河南省本科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三层级
目前河南省有60所省管、省教育厅管以及公安部管本科高校,除河南警察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铁道警察学院等3所本科高校未开设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其他本科高校均开设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各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规模也根据该校的专业招生规模而有所不同,相比之下,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规模大于综合类院校大于理工类院校;公办院校学科实验室建设规模平均水平大于民办院校[3]。进一步对比河南省有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高校的学科实验室可以发现,不同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所处层级不同。最高层级的一类本科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按照市场需要的不同类型的经管人才的能力结构去搭建起跨专业仿真实训平台,比如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建设的VBSE实验中心,这类实验室建设不仅需要大资金的硬件和软件投入,还需要同步进行课程、教材以及实验导师队伍的建设。居中层级的是最常见的,这类本科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以专业为导向,按照专业建设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建设以机房作为基本的硬件投入、以专业模拟软件为配套辅助课程教学,课程、教材往往比较成熟,教师教学上手快。最低层级的一类本科高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还只是处于初步建立的原始阶段,以课程为导向建设实验室,比如为了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门课程建设会计手工实训实验室等。这三个层级可以是一脉相承的,也可以是突变激进的。对于建校时间久、实验室建设时间较早的本科高校来说,由以专业为导向的学科实验室过渡到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学科实验室建设层级,会面临前期资源浪费、再投资金额较大以及制度惯性的难题。而一类建校时间短的本科高校由于包袱轻,可以直接新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经济管理学科跨专业实训平台,往往能较快地完成高层级的实验室建设。
3安阳学院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效率实证分析
经过7年的发展,截至2016年12月,安阳学院现今拥有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9个,这其中包括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网中网税务申报实训室、增值税纳税申报实训室、市场营销实验室、证券仿真模拟实验室、物流实训基地、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LeTianTrade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综合看来,安阳学院基本完成以专业为导向层级的学科实验室建设,目前正处于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层级的过渡阶段中。为了更进一步对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拟采用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对安阳学院的经济管理学院和财会学院下属9个实验室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效率。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ens,W.W.Cooper和E.Rhodes等人于1978年提出,他们给出的第一个DEA模型命名为C2R模型,他们利用模型分析包括无形的、没有市场价格、不易确定权重的指标数据对弱智儿童开设公立学校项目进行效果评价。DEA的优点吸引众多学者在多领域进行应用并不断发展其模型。利用DEA中的可变规模模型(BCC模型)分析得出的三个指标:综合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这些指标值在区间[0,1]内,指标越接近1说明越接近最优目标值,即效率越高。本次分析中以实验室建设资金金额、实验室配备实验员数量为输入指标;以实验室年实训学生人数、实验室学生满意度(100分为满分)为输出指标,假设规模报酬可变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初步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第一,9个学科实验室除了规模报酬不变的4个实验室外,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第二,综合效率相对有效的4个实验室基本上处于利用率较高的实验室,而实验室利用率又与实验室可开课程有很大关系。第三,综合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58,极差较大,各学科实验室效率参差大。在几个专业中,会计专业和物流专业相关的实验室的效率值相对更高一些,这也与近年两个专业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而得到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撑有很大的关系。第四,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相比较,纯技术效率更加均衡,反映的是各实验室管理效率相当,实验室制度已较为完善。各实验室的效率差距主要来源于规模的不同。综合看来,提高安阳学院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效率的关键点在于:第一,充分利用学科实验室建设规模报酬递增效益。第二,通过跨学科平台融合各专业实验室,完成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验室建设阶段的过渡,激活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之间的专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效应。然而做到这两点,根据本次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冗余变量分析,实验室资金建设金额投入平均不足35.70%,实验室配备实验室员数量平均不足56.01%。因此,安阳学院在进行下一步的规模扩张和实验室建设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和人员的瓶颈。
4优化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4.1多种方式突破实验室建设资金瓶颈
第一,多渠道实验室建设资金来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助、财政资助等多种方式筹集实验室资金。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财务情况设立预算资金,还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设立专项实验室基金,还可以争取如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建设经费,最后还可以根据各自特点从社会各面筹集社会赞助项目经费、校企合作项目经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经费等等。安阳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春来教育集团规划的实验室建设资金,同时还积极申报河南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目前会计学专业、物流学专业先后申报成功,获资助资金共400万元,亦缓解了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压力。第二,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实验室。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共同建设“校中企”、“企中校”的形式来筹建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安阳学院与安阳通用集团合作在安阳众创空间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帮助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外贸实训、市场营销实训等,同时帮助部分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安阳学院的物流实训为例,物流专业通过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物流实训基地。物流专业学生通过操练真实的快递配送、包裹归集、快递接单等业务,实现了物流企业和高校物流专业的共赢发展[4]。第三,“互联网+教育”O2O模式下的实验室建设机遇。目前互联网教育平台方兴未艾,很多平台为了突破线上教育的互动局限,开始摸索O2O(线上-线下)模式。由于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传统优势在线上,线下的硬件购置和学员的面对面互动往往存在短板,因而互联网教育平台的O2O模式存在一个巨大的线下市场空白,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可以为互联网教育平台补充线下短板,实验室亦可节省下不少的软件和线上教育资源的购置费用,因此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
4.2打造“双师型”、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
第一,“双师型”教师往往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建设人员队伍的主力,这些教师不仅有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熟知其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挖掘适合教学的案例,让仿真实验室做到真正的仿真教学。近年安阳学院就通过内部培训中高级职称教师和向企业外援引进兼职教师两种途径为实验教学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第二,经济管理跨专业复合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亦是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所需要的。由于经济管理学科专业间联系紧密,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有一定的重合和联系,这就决定了相关实验室需要有一支实验与理论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具备复合知识结构,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队伍。第三,为保证实验室建设队伍的稳定性,学校可以给实验指导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同时实验教师指导创新实验项目,给获得创新实验项目省级以上奖励的指导教师以荣誉和薪资的奖赏。
4.3快速升级至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层级的实验室建设
第一,围绕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实验、专业实训、能力实习多层次、多阶段、逐步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4]。如此一方面避免对现有实验室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实验室教学贯穿人才培养整个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断强化实践能力锻炼,推进实验室建设升级至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第二,与用友、浪潮、方宇博业等企业合作开发经济管理学科跨专业实训平台。安阳学院目前已初步跟浪潮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旨在引进财务实训云资源,推进现有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资源的重组整合,延长实验教学链条,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向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层级的实验室建设升级。第三,利用云技术提升跨专业实训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一方面确保实验室硬件和软件不断的技术更新,促进产学研结合,让经济管理真正转化成生产要素,实现本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在经济管理学科内跨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接入理工类专业研发和生产企业模拟,实现本科高校综合实训经济生态圈的构建[5],提高本科高校实训的社会仿真性,同时实现“校中企”的创业孵化功能,培养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激发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星.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宋魁元.国外大学实验室科学研究与科技装备[M].北京: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3]铁凝.会计就业新要求下民办高校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5).
[4]占英春.基于就业导向的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6(15).
【关键词】 心本管理 领导力提升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 张家强,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讲师,后勤学院博士研究生;上官绪智,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教授;朱建荣,西安政治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44-03
领导力是领导活动的生命,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发、制约和改变个体的意志和行动,而且能够有效地影响和改变一个组织的意志和行动,是一个组织保持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领导力提升不仅成为管理和组织理论聚焦的一个热点主题,也成为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而要将其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台,实现领导绩效的巨大跃升,就需要汲取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对此,心本管理理论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心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哲学管理等新理念。在国内,曹世潮倡导“心经济”,王极盛提出了“心商”概念;在国外,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明确提出“以心为本的利他经济学”思想,并引入京都陶瓷公司的管理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西方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自我管理理论也将“心”纳入到研究视野中,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中主张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青年成功学专家吴甘霖将这些重视人内心感受、主张改善人的内心世界的思想称为心本管理。在吴甘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许多学者都撰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心本管理问题展开了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心本管理理念的理论探讨、心本管理理念在企业领域的运用研究和关于学校管理中的心本管理问题的思考等方面。
二、心本管理理论的核心学术主张
1. 心本管理是继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之后的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
心本管理理论认为,从发展历程来看,现代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本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人本管理两个阶段。在物本管理阶段,管理者主要强调对人的控制,通过外在的控制、协调、指挥等职能产生最大效率与效益。和物本管理阶段不同,在人本管理阶段,管理者意识到人的重要性,通过对人的尊重,激发人的潜能,进而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从物本管理阶段演进到人本管理阶段是现代管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无论是在物本管理阶段,还是在人本管理阶段,由西方主导的现代管理学都有一个最大的盲区:只重视管理他人,不重视管理自己,更不重视管理者心灵的自我管理与修炼。在心本管理理论研究者看来,心本管理是对现代人本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在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对人的尊重等观点上,心本管理理论和现代人本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人本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取向并通过人本管理强调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来体现,而心本管理重视人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其强调由外在控制到外在感动,再到内在自觉的过程来体现。由此可见,心本管理理论不仅重视人,而且强调管理过程中关注人的本质,其着眼点已从对“人”的管理转向对人“心”的管理。
2. 心本管理的核心是抓住人的内心
心本管理不仅将人看作管理的核心,而且认识到人这一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是由“心”主宰的,因此将关注人的重心定位于人的“心”。其核心理念是:你要用一个人的“手”,你就必须用他整个的“人”,你要用他整个的“人”,你就必须用他整个的“心”。因此,所谓“心本管理”就是把“心”作为根本来管理,不仅要尊重人的内心感受,而且要善于影响人的心灵,从而由心灵的外在感动转化为管理者与员工心灵内在的交流与行为的自觉。按照心本管理的观点,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好人心,只有找到“争心”的最佳“杠杆支点”,才能达到最佳的“争心”效果。
3. 心本管理的基础心灵是自我管理和修炼
心本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活动,所以也具有其他管理活动有效管理下属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属性。所不同的是,心本管理理念下的管理是在领导管理好自己的基础上对下属进行的管理,并且在管理自我方面更注重对自我内心的管理,即领导者自身的自觉与自省。按照心本管理理论,领导者心灵的自我修炼是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心本管理阶段领导者的基本使命是在管理好自己的心的前提下管理下属的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领导者自身修练来提高自身的素养,获得下属发自内心的认同,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抓住下属的心,最终实现管理的终级目标。
三、心本管理与领导力理论的内在关联
1.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学基本问题的把握上具有一致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关注的基本问题,管理学也不例外。纵观管理科学的发展不难发现,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围绕如何提高效率展开的。人们对管理效率提升的不断追求催生了管理科学,作为管理科学组成部分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必然承载着管理效率提升的因子。领导力理论是现代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从学科渊源来看,领导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分支学科,是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领导学核心范畴,领导力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领导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工具方法,提高领导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领导力提升的基本目的也在于引发、制约和改变个体的意志和行动,进而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团队的意志和行动。心本管理是相对于物本管理和人本管理而言的,二者的区别体现在对管理要素的重视重心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物本管理对物质的重视,还是人本管理对人的关注,抑或是心本管理进一步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心本管理理论,还是领导力理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领导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心本管理理论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基本问题的把握上是一致的。
2.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核心要素的识别上具有统一性
人是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在管理活动中,既构成了作为管理矛盾主要方面的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人性和文化的研究,是管理科学永远无法回避的内容。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领导力理论认为,领导力的本质就是一种影响力,它产生于追随者与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认为领导活动的基本难题难就难在人组成的组织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事物,而人的思想与心理正是这种复杂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人性作深入的研究,是领导学研究和领导力提升必须强调的。此外,心本管理理论中无论是善于影响人的心灵,寻找争“心”最佳杠杆的核心理念,还是管理者自我心理修炼、改善心智模型的观点主张,也都是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关心人这一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说无论是心本管理理论,还是领导力理论,都意识到人这一要素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在识别管理核心要素上,二者是统一的。
3. 心本管理和领导力理论在对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具有相关性
规律就是联系,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领导力研究只有坚持从规律层面着手,领导力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取得最佳领导绩效。从领导力的作用机理来看,领导力就是通过领导主体相互作用,把团队的远景和目标贯穿到每个成员中去,以改变其心理和行为,来实现领导绩效提高的目的。心本管理是管理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它对于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从管理的本质和前提出发,提出管理的根本在于抓住人的内心,从而将物本管理中的效率原则、人本管理中重视人的行为、素质和能力等在“心”的层面做一个理想的结合,即通过管理者与下属的心灵互动与结盟,通过机构建立最理想的“同心圆”,达到下属最满意而组织的发展目的也最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领导力提升要求基于客观规律之上,心本管理从一定意义上看是对管理一般规律在某个方面的揭示,二者在管理客观规律上所存在的相互关系,为我们在心本管理理念下探索领导力提升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心本管理理念下实现领导力提升的基本着力点
1. 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学发展趋势的论述启示我们提升领导力要以心本管理理念指导
领导力提升,既在领导活动及其规律基础上探讨领导力生成及作用的一般机理,也在领导实践中关注如何有效地对人们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努力。领导力提升体现出的思维,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是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有效衔接的充分体现。将这种理念运用于领导力提升实践,探索领导力提升的路径,不仅需要在理论和操作层面遵循各种科学规律,还需要科学的理念对这种探索过程进行宏观、全程的指导。为此,各级领导者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心本管理是继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之后管理学的第三次深刻革命”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增强在心本管理理念下思考、探索不同条件下、不同环境中、不同领域内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还要对思想意识中的物本位、官本位意识进行自觉清理,对人本位和能本位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升华,最终确立心本管理理念在领导活动和行为中的主导地位。
2. 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本质的论述启示我们要将人“心”的因素作为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根本支撑
领导力从本质上来说体现为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产生于追随者与领导者之间基于信任的相互作用,反映了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具有影响性的相互关系。从作用机制上看,领导力作用的发挥不是领导者影响自己,而是影响他人,领导力也不能以领导者个人的能力大小来度量,而要靠被领导者的能力来度量。如果领导者的影响力不能引起被领导者思想上的触动,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变化,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不是领导力。因此,我们说领导力提升的关键是对人内心思想的影响,通过管理人的内心思想,实现其对人行为的正向引导。心本管理理论关于管理本质的论述,切中管理的要害,为我们提供了领导力提升路径选择的根本支撑。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其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在管理实践层面上也都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心理学作为一门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理应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将心理学的理论渗透到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的应用探讨,为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和对策。
一、心理学的内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人的基本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也扮演着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心理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一方面,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会运用到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又广泛应用到各个分支的实际工作中。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心理学知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具有其独特的着眼点和分析框架。
二、基于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组织中的人员进行规划、培训、选拔录用和协调控制等的过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岗匹配,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在心理学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即是将两门学科知识相融合,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和各种变化,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注其心理健康,有效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创造一个健康的组织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扩展组织的人力资本,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
三、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心理学应用
下面从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探讨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人力资源规划。人的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个性倾向则体现了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准备工作时,在测评一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需要和动机,甚至价值观,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与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员工或能力水平,并且通过创造相应的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保证员工更加完全投入地工作。2.员工招聘与配置。在招聘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会大大提升我们认识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招聘的有效性,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员与工作岗位相适应。在这一模块中,笔者主要谈谈心理测评技术在招聘选拔中的运用。心理测评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企业选拔人才,岗位安置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理测评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测试个人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一种科学方法。那么如何有效的选人,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确定考察应聘者哪些能力,即建立属于企业自身需求的有效胜任力模型,可以从技能、知识、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动机入手,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都有不一样的胜任力模型。其次要确定用什么方法考察。人员选拔的方法主要采用:应聘者简历的审核、知识和职业技能测验、心理测验、评价中心、背景调查等,其中各项测验中包括能力测验、人格和兴趣测验。这些都属于心理学的应用范畴,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评,可以让应聘者的各项能力指标加以量化,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3.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主要担负着如何选和育适合企业发展人才的职能。为了培养和开发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合格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这一模块的职能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为企业配置合适的人才,这也是培训和开发模块的重点工作方向。心理学理论中提出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具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到实现下一个目标,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当人的某一低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需要去实现下一个目标,最终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员工需求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关联机制。但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者在不同时期,员工的需要都存在着差异性并且经常变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准备员工培训计划时,应该进行多种方式不定期的调研,分析了解员工的需求,建立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员工需求的培训激励机制,尽可能的减少培训效果的影响。4.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企业在经营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针对员工提供的服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自身的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等,并进行薪酬调整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在大部分员工心理选择中物质利益居于首要地位,但是除了货币性薪酬外,现代企业中员工也更多的追求非货币化的福利,包括个人成长、工作环境、成就感、责任感、社会地位、工作兴趣、友谊与关怀等。在这个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员工的压力不断增加,更多的员工已经把关注度从以往的经济报酬转移到了幸福感上面。其中幸福感除了物质等经济性报酬,也包括情感和精神等非经济性报酬。其中非经济性薪酬涉及员工的心理收入,也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即员工个人对企业及其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应该加强薪酬各方面的沟通,注重增加员工的心理收入满足感,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采取激励性工作设计方法,防止员工的过多流失。5.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进行识别、测评和开发的过程。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探讨绩效考评中的误差心理效应。绩效考评是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察、测量和评价的过程,绩效考评工作的实施者是人本身,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绩效考评的认知心理误差会造成考评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影响考评的信度和效度。例如:晕轮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评价者偏见与刻板印象、归因与归因偏差等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的评价和归因不可避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当尽量避免这些误差,从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员工改进绩效,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影响,提高组织管理效率。6.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使员工在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确保组织目标为社会增值,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各种管理沟通手段进一步调节组织和员工、个个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心理学的视角下,员工关系管理表现为心理契约管理,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也通过员工情绪表现出来。员工情绪的变化,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工作中,同时也影响着这三者。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带有负面情绪,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在做自我情绪管理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应充当员工情绪管理指引者的角色,正确、合理地引导和发挥员工情绪的积极影响,正面看待和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心理学的介入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可以充分体现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作者:徐娟 单位: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董鹏.企业人力资管理中的心理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2[5]:275,217.
[2]武欣.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与心理学的整合应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