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室内设计主学课程

室内设计主学课程

时间:2023-09-25 18:0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室内设计主学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室内设计主学课程

第1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

如今,室内设计作为一门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密切联系的行业,已经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室内设计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大量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然而,这仍然不能满足室内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室内设计市场仍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许多其他专业的人才纷纷涌向室内设计专业,不管他们有没有专业基础,只要进行两三个月的电脑软件培训,没有任何系统的理论学习就可以进入室内设计行业。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影响到高校的部分学生,这为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高等院校应该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笔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一、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

室内设计已经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五十年来,室内设计作为一个艺术类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模式,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践中,有很多室内设计师认为,大学期间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他们长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用人单位介绍,大凡经过了大学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训练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思路更开阔,设计作品的形式感更强,对新思想、新观念更容易接受。我们知道,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设计师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要求设计师有扎实的手绘能力,这既能反映出设计师良好的艺术素养,又便于和业主进行交流。笔者在对很多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考察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以他们在高校打下的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丰富的知识面赢得了公司领导和业主的一致好评,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

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在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的介入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具体到室内设计专业,从美国SOM公司首先采用计算机做建筑设计开始,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上世纪后十年,计算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

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支持快速地将平立面达到最终效果,真实地展示给业主,可以给业主一个更直观、更逼真的感受。熟练地掌握这些计算机操作技术,是室内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并不是掌握了室内设计的全部。此外,设计者还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支持。

3.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

室内设计是一门包含建筑结构、材料、电气系统、水暖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消防系统以及现代智能系统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许多相关技术科学的进步,才使室内设计得以完美地实现。设计师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才能更加自如地进行室内设计。

一些装饰公司违反施工规范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都是因为室内装修中没有遵循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操作规范。可见,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知识是室内设计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必备素质。可是,在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学生对这种理工类课程没有学习兴趣;二是室内设计专业的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更新较快。由于教学体制的影响,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一定程度上较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也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改进。

4.得体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建筑师普拉特纳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室内设计师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他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在我国室内设计行业中,交流正是其特色所在。室内设计是要为平民和城市创造新的现实生活,因此就要考虑到成本和可操作性,要使室内设计能为平民所接受,这也是室内设计专业超强的应用性特色所在。设计师的作品,必须让业主满意并接受,他的设计方案才能得以实现。设计师的思想和观点与业主多少都是有出入的,这种思维的差距就要靠设计师得体的表达和适当的交流来解决。只有当设计师和业主的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时,一份室内设计方案才会完美实现。

在笔者的调查中,很多装饰公司都建议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开设一到两门礼仪或社交类的课程,以增强这些设计者们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能力。

二、高校在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努力应对教育转型

自全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在校人数急剧增长,室内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全国有近两百所院校设有室内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的飞速增长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招生人数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和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这对教学质量有所影响。我们原有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以构建全新的、适合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扩招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学校被逐步推向市场,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转化,这也是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运作下完成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于教育转型的浪潮之外。只有适应并积极参与教育的转型,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在参与中求得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

2.加强教学体制改革,构建多维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质量是生命,特色是优势。设计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抓好学科特色,深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传承着纯美术教育的套路。而艺术设计与纯美术专业相比,其实践性特点十分突出,这不仅体现为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要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艺术设计观念的物化,也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属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专业中,教学过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对室内设计高素质运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思路,不断改革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从实习与考察、课程试验、训练与竞赛、企业项目实践、设计与报告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再将这五个维度横向展开,分布到室内设计的每个学期当中,使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从而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整合教学资源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很快,师资缺乏、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较不合理等是当前制约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瓶颈。要搞好室内设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高层次的学校或相关设计行业进行实际锻炼,以增强其专业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长期或短期聘用的方式,邀请国内外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或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传达给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联系。由相关企业提供经费和实验场所,让学生和设计师以及工人一起工作,这既解决了实验场所的问题,又可以让学生直接创造效益。学校与企业、厂家相结合进行教学,既解决了学生实习的问题,又为厂家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整合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

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国际化时代的到来,设计领域逐步扩大,未来社会对设计人员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将更加突出。当前,整个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通过学科调整和建设,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导21世纪发展的优秀的室内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装饰,2006(12).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室内施工图;趋势;实践

现代室内设计体现了人民对于居住环境的不断追求,反映了城市居民的价值取向,展现了人民的精神风貌,其目的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化以及网络信息的发展,室内设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丰富了室内设计这一设计理念,出现了众多的优秀设计作品,不断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为了深入研究室内设计施工图的发展趋势以及实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研究。

一、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将传统与现代元素有机统一

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众多特色的文化形态,所以长时间以来对室内设计人员造成了影响,其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强调传统性以及现代性,在设计过程中从当地实际出发,构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方案已经是业界普遍认可的理念,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关键所在。设计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以及理念,实现现代风格与传统风格的有机统一,让人感受到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兼顾现代感的室内设计作品。

(二)室内设计与艺术的结合

室内设计基于生活,但是其通过艺术性来实现,包括CAD、3D max等设计软件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来使其具有艺术性,要去对室内空间、形态、颜色等妥善掌握,使物体本身或者物体相互之间具有艺术美,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设计与环境的和谐,相互之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科学技术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促进科技的进步,因此先进的科学技术都被应用在各个行业,室内设计同时具有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征,科学技术能够为室内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打打提高施工图的绘制效率。在室内设计中,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让声音、光线、色彩、形态达到预期的目标,使施工图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四)室内设计与环保相结合

室内设计是建立在对环境合理改造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肆意的破坏环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秉承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性质,未来向生态型的室内设计发展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另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在设计中得到了体现,并会成为未来室内设计的原则。

二、室内设计施工图的发展趋势

(一)图纸质量提高的趋势

对于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来说,施工图纸是其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但是当前业内并没有一个针对室内设计图纸的标准规范,每个装饰公司的表现形式都存在差异,而装饰行业也属于设计人员流通性比较大的行业,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图标准,那么就会导致众多的标注形式。与业主沟通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障碍,显得施工图图纸缺乏规范性。除了标注外,对于角钢、石材等设计材料的称呼也存在不同,不利于业内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室内设计的载体是建筑本身,而建筑行业相比设计行业其表现方式较为统一。因此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行业存在共通性,所以装饰设计的标注符号应该基于建筑图例之上。只有明确、详细的施工图才能更为清晰的表现出设计理念已让业主了解,便于与业主的沟通洽谈。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调整公司目前的图标图框,包括线形、尺寸标注、字体、比例、剖切符号、引出线、定位轴线、详图符号以及索引符号。而楼梯、坡道等以《建筑制图标准》为依据,研究国外一些成功室内设计施工图纸的图例,然后吸收消化再与公司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使用windows能便利图纸电子版的使用,同时将常用的表现工具制作成样图,提供给新人学习,使其养成规范制图的习惯。

(二)对材料的熟练掌握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市场上存在的新型建筑材料种类较多,而设计师能否了解各种新型设计材料的使用价值,同样是施工图纸质量的重要保证。设计师必须了解材料的价格、性质、功能、施工方式、搭配效果等。材料的物理特性是指材料的耐热、耐水等方面的数值特性以及其是否为环保材料,这些设计师都要熟练掌握。对于材料的选择同样要以相关规范为基本准则,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当中对污染材料的控制措施等。材料价格直接决定后期的施工成本,因此为了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在保证其具有装饰功能、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安装方便的材料。

(三)施工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施工图纸对于实际施工的指向性不足,仅仅是简单的平面和立面图,较为脱离实际的施工情况,同时会带来施工无序、成本结算不清等问题。因此施工方式必须革新以迎合当前市场现状。设计师首先应该到工程实地考察,不断累积施工现场经验,还应该将视野放远,研究国外先进的施工资料,从中获取新的知识点。另外许多的供货商会在网络平台新产品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要求等,这也为设计师拓宽视野带来了有利条件。

三、建筑装饰室内施工图的实践分析

对室内环境的设计和改造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还要对设计过程涉及的每个实践环节进行研究。比如根据业主的要求对室内空间的规划、间隔、风格进行尺寸的确定,另外还要协调好设备的安装工作。精化设计过程,使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保持协调的关系,以上要点都需要在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比如,应该将设计的安全和质量作为首要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当涉及的内容较为繁复时,应该由综合能力较强的设计师负责完成。

从教学角度来看室内设计的实践性,应该重点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理论教学不能背离实际,否则学生在面对实际装饰项目的时候依旧手足无措,所以必须开展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对突况的处理更为合理。室内设计教学应该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教学任务的制定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严格贯彻落实实践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树立室内施工图实践性的观念。

结束语:

总的来说,面对业主素质提高、设计材料多样化、施工工艺更新较快的现状,设计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吸收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确保室内设计施工图的规范性,从而保证室内设计行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林毅,李广珍.浅谈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材料的应用[J].时代经贸,2013(18).

[2]马婧.谈商业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及施工[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5).

[3]宫艺兵,潘娜,陈佩新.“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

第3篇

关键词:3DMAX;室内设计;实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3DMAX在室内设计中不仅能进行室内布局的建模,还能进行材质粘贴,创建灯光效果,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室内设计效果图。但是,室内设计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行业,3DMAX操作者必须在对原来的设计成果进行传承的同时,进行创新设计,不断的突破各方面限制,使3DMAX软件发挥其更强大的社会价值,为室内设计或者说为艺术设计开创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1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应用3DMAX,设计师如何操作3DMAX完成室内设计渲染图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首先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户型结构,然后根据户型进行室内合计。设计师需要先对室内空间进行基础的建模,然后调整,之后进行效果图的利用和再创造,然后对室内包括墙面隔断、地面、楼层等各个领域界面进行处理,接着需要考虑采光照明,以及声音等方面的问题,然后就是室内色彩的渲染设计,最后就是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各种布局设置。本研究就用一个3室2厅2卫的户型为例进行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分析。设计师在和业主进行沟通后了解到,业主对室内设计的要求是需要有1个独立的工作空间和一个独立的衣帽间,在卫生间设计方面能将洗浴分开。之后设计师需要对户型进行现场调查,对户型进行室内空间的组织和调整等。,因为业主需要独立的衣帽间,所以将原本在1个卧室里的两个卫生间,在业主同意之后,将其中1个改成了衣帽间。另外还需要1个独立的办公空间,这个办公空间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采光以及通风等因素,所以选择离卧室远一些的空间作为书房,并且将卫生间的洗浴进行了隔断。在进行3DMAX设计图渲染的时候,需要对所需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首先应该根据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比如,一般用木地板或者地砖等材料进行客厅地面的装饰,也可以用一些地毯作为装饰;一般选用壁纸或者乳胶漆等装饰墙面;石膏板可以作为顶棚的装饰材料,然后再合理设计阴阳角线和灯片,在顶棚装饰中,要注意灯光的明亮度的把握,可以用吸顶灯或者吊灯。卧室的顶棚应该和客厅的装饰上有灯光上的区别,应该选择较为温馨的不太强烈的灯光,墙面应该选用淡雅的材料,避免灯光的强烈反射,地面应该选质感较好的地板材料。另外,卧室的软装应该多考虑光线因素,选用厚实淡雅的窗帘进行装饰,营造舒适温馨的室内环境。而厨房和卫生间的装饰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到防火、放水以及防滑等因素,墙面和地面的材料切记不宜过于花哨,应该设计出遥相呼应的感觉;吊顶可以选用防水石膏吊顶或者集成吊顶灯,灯具应该选择放水性能较好的壁灯或者吸顶灯,且需要方便清洗。

2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强化策略

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笔者以一个3室2厅2卫的户型为例,简析了在室内设计实践应用中3DMAX应该考虑的设计问题,以及对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客观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DMAX为了能在室内设计中发挥更为强大的设计价值,应该进行各方面的功能强化。2.1在3DMAX中融入创新性的软件设计理念在实际的3DMAX实践应用中,当代设计师已经习惯了用建好的模型进行空间构建,这明显已经跟不上时展对室内设计的要求,所以3DMAX操作者应该对知识建模进行各方面的增强,使自身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和建立,从而加强创新性软件设计的观念。比如,3DMAX运用人员在学会基本操作之后,应该进行独立作图的学习,在掌握基本建模作图技术之后,应该进行灯光布置、贴图设计等方面的尝试和创新,避免因为固有的思维阻碍自身的构图设计能力,对每一次的实践应用进行总结和体悟,实现创新性的软件操作。2.2加强3DMAX软件的交流实践应用3DMAX操作者在进行3DMAX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不断对自身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一方面还需要在原有的操作技术之上进行开拓学习,因为该软件本身并不仅仅具有当前大多数设计者习惯应用的各种功能,还具有很多没作者开发或者说被发现的更多的功能,就算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也不能说自己对3DMAX这款软件所有操作都完全熟知。所以,为了能让更多的3DMAX学习者对软件的操作技术更加熟悉,并应用自如,在应用软件的过程中,应该相互交流探究更好的操作方法。在3DMAX这款软件中,很多命令的操作其实都是有章可循的,对于刚接触这款软件的学习者来讲,应该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先从最基础的建模开始,一步步进行局部设计效果图的学习。比如,可以先进行房屋、车辆或者一些制定物品进行建模联练习,在掌握一定操作技巧之后,应该和同行设计者进行交流,或者通过论坛、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进行技术操作交流,使自身的操作熟练程度得到提高,以此拓展3DMAX的操作范围和加强操作能力。2.3构建3DMAX知识体系很多3DMAX设计师其实并没有专业的艺术设计学习经验,也没有扎实的美术基础,所以在业主客户提出较高设计要求的时候,并不能运用3DMAX进行较好的创意设计。所以,3DMAX设计者或者相关的室内设计企业应该加强对3DMAX使用者的基础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远程培训或者教育培训,对其进行创意设计或者美术功底等各方面技能的提高,以此提高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水平。另外,我国3DMAX设计者应该多向美国或者德国这些国家一些较为优秀的3DMAX应用者学习技术经验,加强自身对3DMAX设计效果图与实际材质的合理搭配,以此进行严谨3DMAX知识体系的构建。

3结语

当前,3DMAX软件凭借自身强大的设计功能、操作的科学性、能与其他软件兼容等优势在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特别在建筑设计行业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3DMAX软件运用者应该对3DMAX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构建,并强化自身的软件运用技能,使3DMAX在室内设计中发挥更强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3Dmax在室内设计实验教学中的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2]王翠凤.刍议室内设计专业“3DMAX效果图表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信息化建设,2016(6):191-192.

[3]王桂莲,周海波,焦仁宝等.基于3Dmax和Photoshop的城市家庭客厅设计与装饰[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5-97,100.

[4]汤晶.3Dmax绘图软件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中的教学思路[J].群文天地,2015(2):145-146.

第4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第5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空间设计;整体设计

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课程设计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对家居空间与业主沟通,进行实地调研并编写调研报告;能够根据业主信息选择家居空间功能,结合业主要求确定设计立意;能够熟练的利用软件按绘图规范绘制图纸(平面图、天花吊顶图、立面图、效果图);能根据装饰风格选择装饰材料、家具、陈设品;能够结合设计立意、项目书对业主进行装修汇报。

(2)知识目标

了解家居空间的设计领域及发展前景;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概念、作用、设计原则;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空间类型、装饰风格;掌握设计前期调研的内容;掌握家居空间功能区域及空间功能划分的方法;掌握家居空间基本设施、人体工程尺寸、设计方法,并熟悉家居空间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掌握家居空间的家具陈设、灯光照明、家具陈设及色彩心理等相关知识。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养成从室内设计专业人员角度进行评价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编排信息能力(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成功案例、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典型工作任务

本课程共设计了3个项目和15个任务,内容涵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过程中的经典户型设计,并且所选项目任务基本覆盖了家居空间室内设计的所有知识点,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增减。(见附表)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项目教学”模式教学,课程可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虚拟公司:例如“XX室内装饰公司设计部”,老师是项目部总工程师,每班设立7个项目组(7组),每个项目组由4、5名学生构成,每个学生轮岗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每个学习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阶段法开展,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承接,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进度检查以及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各项目部制定自己的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老师介绍各个项目的背景,以项目部为单位领取图纸、工具书,填写登记表,各项目组负责人与项目总监签订合同书和任务书。

4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本课程的课程任务要明确,以真实项目、任务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课堂就是公司,通过真实的项目训练,学生能更多接触实践,获得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且反复训练,提升技能,最终达到课程的所要求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冬,张菲菲.景观设计的留白――避免乡村景观的城市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3).

第6篇

1实践教学法

室内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一些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设计作品赏析环节,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设计作品制作出模型,在制作模型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室内空间的结构,在实践中学会怎样才能做到室内设计的合理布局。通过教师对作品引导性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来完成整门课程的主要问题,这样既达到了授课的目的,又会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设计的真谛。

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项目,提前发挥设计师的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同时会对该课程掌握得更加扎实。在《居住空间设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空间规划,从业主的角度分析空间功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角色和专业能力,在导学能力提升的同时,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互相兼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模拟公司教学法

我们可以以校内工作室的形式,进行专业教学,自己承揽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做项目,而且还可以为学校创收,一举两得。要想提升教师的导学能力,首先必须让教师经常接触项目,在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老师在做,学生在看,慢慢的可以向“老师在看,学生在做”转变。这不仅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导学能力的培养是很多学校教学环境中的理想选择,如果教师能把导学能力运用到教学中,那么这种导学模式的形成将会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气氛,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死板的课堂气氛和学生听而不记的现象。

从2005年开始,我们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为了配合专业教师导学能力的提升,我们专业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进行专业实践,同时,教师的导学能力有的放矢的发挥。但是其并没有明确提出导学技能及实践课的概念,也没有建立我们这样的实践课模式。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发现与本课题相同的实践课的方法。我们认为,可以运用实践课培训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具有易于操作、省时高效、全员参与等优点。

3结语

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导学能力的研究,将会让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所改变。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学”,而应该是“导学”。作为基层的一线教师,要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要牢固树立以导学为核心的理念。

作者:陈妍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7篇

一、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目的性,教学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教学特色

当前,在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不完全匹配。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还是流于形式,学生没能真正领悟到手绘的魅力,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让学生对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教学意义提出质疑。同时许多高校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教材更新较慢,室内设计表现手段落后,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引入课程,造成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逐步多元化的设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设计市场和实际项目的结合,忽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的实用性。

(二)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轻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缺乏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

传统的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内容往往轻视理论传授环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忽略对室内设计表现技法绘制原理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对所学到设计表现技法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使学生停留在表面经验层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实践教学缺乏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能很好地顺应发展潮流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辅助制作,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辅助完成创作内容。因而,忽视电脑辅助设计与手绘两者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弱,创作作品缺乏个性

目前设计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成为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的一大弊病。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从而出现了拔苗助长的现象,使学生对手绘的训练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追求,最终导致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分析、创作能力的丧失。另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缺乏变化,教学效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教育变革的需要,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弱,学生创作作品缺乏个性。

(四)忽略了与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设计意图不能科学而又艺术化表现

在设计表现中涉及的构思、空间塑造、材料工艺概念等也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些老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套路教学,而不注重与其他交叉学科的联系,教学目的不清晰,忽略了与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造成设计内容和意图不能科学而又艺术化表现。

二、针对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新形势和发展需要致力于探索和构筑新的教学新模式,使学生掌握快速准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思的方法,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应如何改进,这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重点。《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是艺术设计表现类专业学生整个学习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专业科目,也是提高学生设计审美能力、训练表现技能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方法陈旧、偏重基础和技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不够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设计表现课程的正确认识。同时,在长期的人才培养中,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轻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缺乏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在设计表现过程中往往也忽略了与工程技术学科相结合。因此只有在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设计工作即时性创意、跳跃性的灵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发挥的更高要求。将会给整个室内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提供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思路,同时也为完善专业教育框架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室内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结合设计市场新形势和发展需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形成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教学特色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可利用课题教学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业与商业性活动联系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到相关的装饰设计企业实习,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体现“实用性”教学特色。

(二)借助电脑辅助设计,完善室内设计表现图

手绘与电脑辅助设计是随着时展必然融合的一个设计系统,在设计工程中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手绘是表达创造空间概念的构思,是构成创意空间运动方向的灵感;而电脑则是深化构思的后期处理,是深化设计和完善构思灵感的保障体系。因而在实践教学方法上,通过改进传统的手绘表现,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结合图像处理软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设计创意和设计表现之间的联系。顺应发展潮流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辅助制作,将电脑辅助设计与手绘有机结合起来,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辅助完成创作内容,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构思上。手绘与电脑辅助设计都是设计诠释理念、表达构想的利器,只有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创意水平,更多地实现与客户、委托方沟通为目的,并最终达成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完成。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

手绘表现是设计初期阶段提出方案构思、并进行方案研讨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培养设计思维、启发创意灵感和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首先,打破传统的手绘训练方法,将临摹与创作相结合,根据平面图绘制准确表达个人艺术修养的手绘效果图。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点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可以采用提问方式的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再次,可以充分利用摄影、摄像、计算机辅助等现代科技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时代气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融合其他造型艺术的设计元素,从空间、造型、材料工艺以及表现技法上发展创新,挖掘学生的个性创作能力。

第8篇

1、研究方法

1.1实践教学法

室内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一些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设计作品赏析环节,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设计作品制作出模型,在制作模型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室内空间的结构,在实践中学会怎样才能做到室内设计的合理布局。通过教师对作品引导性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来完成整门课程的主要问题,这样既达到了授课的目的,又会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设计的真谛。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项目,提前发挥设计师的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同时会对该课程掌握得更加扎实。在《居住空间设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空间规划,从业主的角度分析空间功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角色和专业能力,在导学能力提升的同时,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互相兼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模拟公司教学法

我们可以以校内工作室的形式,进行专业教学,自己承揽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做项目,而且还可以为学校创收,一举两得。要想提升教师的导学能力,首先必须让教师经常接触项目,在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老师在做,学生在看,慢慢的可以向“老师在看,学生在做”转变。这不仅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导学能力的培养是很多学校教学环境中的理想选择,如果教师能把导学能力运用到教学中,那么这种导学模式的形成将会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气氛,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死板的课堂气氛和学生听而不记的现象。从2005年开始,我们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为了配合专业教师导学能力的提升,我们专业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进行专业实践,同时,教师的导学能力有的放矢的发挥。但是其并没有明确提出导学技能及实践课的概念,也没有建立我们这样的实践课模式。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发现与本课题相同的实践课的方法。我们认为,可以运用实践课培训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具有易于操作、省时高效、全员参与等优点。

2、结语

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导学能力的研究,将会让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所改变。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学”,而应该是“导学”。作为基层的一线教师,要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要牢固树立以导学为核心的理念。

作者:陈妍 单位:辽宁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9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人物角色法;用户导向;样板房

一、“人物角色法”在室内设计中的构建

1.“人物角色法”的引入

“人物角色法”是由Copp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人物角色是针对目标群体真实特征的勾勒,每个人物角色都代表一群真实的用户。基于用户研究的数据创建虚拟的典型人物角色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用户群的特征、目标和行为,并进一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实现人本化的服务设计。

2.“人物角色法”在室内设计中构建的依据与创新点

(1)“人物角色法”在室内设计中构建的创新点按照传统的方式,“人物角色法”通常由一个形象生动的典型人物来完成。但是,笔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即典型“家庭角色”。之所以采用家庭角色而非个人角色,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其一,居住空间是家庭的共有空间,基于家庭角色群的创建才能具有代表性,基于家庭角色的设计才能更加贴近真实的使用情景;其二,家庭角色的建立基于共性生活方式,易于设计分析时提炼与归纳。(2)“人物角色法”在室内设计中构建的依据家庭结构的不同使不同家庭对住宅空间有不同的要求,人们由于职业、年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受教育程度不同,对空间的要求也有差异。我国城镇家庭的居住行为模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其一,工作学习型,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工作,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与重视子女教育并有业余学习的家庭居住行为模式。这种家庭多为知识阶层和年龄为中、青年的家庭。他们对卧室的要求不高,但必须有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空间。其二,生活休养型,即一般生活或以娱乐休养为主的家庭,年龄多为中、老年人或处于过渡期的青年夫妇。他们要求有供家人团聚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三,社交活动型,即主要生活行为是会客交友,主要活动是与客人交谈、娱乐,因此需要大的活动空间和会客空间,以中年干部、文艺工作者、企业家为主。他们对住房的要求,除起居室外,还应有一定面积的独立会客厅,厨房要大,以满足家庭宴会的需要。

二、“人物角色法”在居室样板房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价值性

1.可行性

样板房设计不同于普通住宅设计,普通的住宅是为某一个体服务,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求;而样板房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客户群体,为市场而设计的。因此,基于特定人群需要的“人物角色法”适用于针对特定目标客户家庭群体的样板房的设计。

2.价值性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流于造型要素的变化,而忽略了创意过程的训练,从而使设计的内容显得空洞。(1)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国内一些院校的室内设计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此类课程可以通过情景化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建立人与设计之间的需求分析过程以往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居室设计原理、设计程序和人体工学分析,而忽略了作为设计出发点的人的需求,导致设计单一化,偏离了设计目标。设计师通过应用“人物角色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人物需求和设计关系的把握能力,建立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性,使学生能在“以市场为主导,消费人群为设计最终目标”的设计理念下,完成居室空间室内设计。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课题以家居空间样板房为设计载体,以“人物角色法”为设计工具,可以让学生明确人物需求提炼方法,进而完成室内空间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人物角色法”在家居样板房室内设计中的流程与方法

“人物角色法”在居室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前期调查

前期调查是指对楼盘的地理位置、定位、风格、户型以及潜在购买人群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主要为实地勘察与测量、访谈及问卷调查。

2.角色创建

角色创建主要分为收集用户信息、整理分类、细分用户群、建立角色和展示角色等步骤。针对潜在客户发放调查问卷,验证用户购买能力、需求状况和期待等内容。先对问卷调查和行为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用户群细分作相应的调整,并分类建立数类“典型家庭角色”。对典型用户进行行为观察,以图片的形式记录其相关行为特征,展示角色。概括某一特定的用户群并将其作为设计的焦点与出发点。对角色的定义应包括姓名、工作、爱好、生活形态、形象、消费观、价值观等内容。

3.需求分析与提炼

对每一个家庭角色采用头脑风暴法或思维导图法创建人物角色目标动机或行为与潜在功能需求的对应列表,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角色以及功能需求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带有需求定义的角色模板。设计师即可以此模板为引导展开一系列设计工作。

4.概念定位

概念定位包括户型规划和风格定位。在进行了前阶段的需求点提炼与分析之后,设计者会产生若干构思和想法,而且这些思维都源于设计客体的感性思维,设计师可遵循综合、抽象、概括与归纳的思维方法将这些想法分类找出,确定设计主题、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为设计作出指引。

四、应用实例分析

1.前期调查

本课题采用福州“天泽江鼎”的住宅户型作为设计对象。首先对楼盘及室内空间进行实地考察,测量、绘图,并调研楼盘风格与定位信息。第一,项目背景。“天泽江鼎”项目位于都市次核心生活圈;坐享双水岸:南瞰乌龙江、北望流花溪;项目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紧邻浦上大道、金山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第二,户型信息。总建筑面积:161㎡,得房率约为85%。格局:三室两厅两卫。优点:空间方正,动静分离,客厅与餐厅一脉贯通,主卧俯瞰江景。缺点:生活阳台过于狭长,次阳台采光略显不足,厨房和餐厅的采光通风亦不佳,整个交通动线略长。第三,业主信息采集。70%潜在业主购置为非首套房;30%潜在业主购置为首套房。

2.角色定位

首先,根据前期调研,以家庭类型为划分依据,根据楼盘的定位和购买人群分析,本课题最终选定以两种家庭类型作为本次样板房的设计对象,即“工作学习型”与“生活休养型”。其次,对选定家庭类型角色群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与调研,提炼、归纳出具有典型性的“家庭角色”,细化家庭角色的具体生活信息与个人信息。

3.角色创建与需求提炼

家庭角色一是工作学习型。家庭成员林先生,年龄**岁,职业为公司经理,性格严谨、儒雅,爱好是看书、运动。家庭成员陈女士,年龄**岁,职业为银行职员,性格阳光、温和,爱好是阅读、购物。需求点是男主人希望空间宽敞明亮,简单而又不失雅致、温馨,喜欢有独立书房用于工作、学习;女主人要求空间分布合理,实用性强;有适合小孩的活动空间以及放置钢琴的空间。家庭角色二是生活休养型。家庭成员陈先生,年龄**岁,退休公务员,性格随和、稳重,爱好是书法、绿植。家庭成员阮女士,年龄**岁,退休医生,性格乐观、有爱心,爱好是小动物、美食。需求点是男主人喜欢中式风格,简单而又不失大气,喜欢琴、棋、书、画,喜欢绿植;女主人年龄高,需要人帮扶家务或照顾,子女定期回来。4.概念定位家庭角色一是工作学习型,设计主题为“尚品居”,风格定位为现代北欧风格,设计元素包括简约、温馨、通透。户型规划为:3房——主卧、次卧、书房(客房),3厅——客厅、餐厅、文娱活动厅,2卫——主卫、次卫,配套——阳台、储物间。家庭角色二是生活休养型,设计主题为“闲雅居”,风格定位为新中式雅致风格,设计元素包括中式、人文、雅致、稳重、尊贵,户型规划为:4房——主卧、次卧、保姆房、书房,2厅——客厅、餐厅,2卫——主卫、次卫,配套——阳台、储物间。结语在家居空间室内设计课程中引入“人物角色法”,旨在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室内设计的课题时,能建立人的需求与设计元素的关系,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依据。在课程中使用“人物角色法”,虽然属于虚拟项目,但在训练学生对人物需求的把握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人物角色法”不仅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概念设计阶段找出用户的潜在需求,制订具体的设计方向,在之后的设计活动中,同样可以通过人物角色评判最终的设计是否切实满足角色的需求,而不至于偏离设计目标,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做到设计有依据、评价有标准。

参考文献:

[1](美)恰安,(美)沃格尔.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辛向阳,潘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第10篇

[关键词] 导学能力;教学能力;提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80-1

1 现状分析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来讲,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实际项目接触的较少,导致在课堂上的讲解干瘪无说服力。再加上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九零后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这一代已经不适用。

目前,有些高校也将教师的导学方法提上了日程,专门成立课题组去研究。但很多时候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并没有实施。许多老师仍旧转变不了传统的思想,他们认为不讲课,学生怎么掌握知识,不讲课学生会认为不正规,不讲课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

老师的这些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这就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了。一个精彩的课堂,要有老师好的引导,需要老师掌控全局。

2 研究方法

面对现在教师的一些顾虑和学生的状态,我作为教师的一员,谈一些粗浅的个人看法。我认为要想提升教师的导学能力,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种方法:

2.1 项目教学法

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教学问题,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的教学环节。比如在《室内装饰材料应用》的课程讲解过程中,学生对材料的掌握只停留在材料的表面,并没有真正理解材料的性能,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材料的性能。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做过的工程项目结合照片进行讲解,当然也有更加直观的讲解,就是将学生带入到施工现场,身临其境的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材料的认识更加直观,理解更加深刻。将项目带入课堂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提高导学能力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2.2 实践教学法

室内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一些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设计作品赏析环节,随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设计作品制作出模型,在制作模型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室内空间的结构,在实践中学会怎样才能做到室内设计的合理布局。通过教师对作品引导性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来完成整门课程的主要问题,这样既达到了授课的目的,又会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设计的真谛。

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项目,提前发挥设计师的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同时会对该课程掌握得更加扎实。在《居住空间设计》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师的角度分析空间规划,从业主的角度分析空间功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角色和专业能力,在导学能力提升的同时,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互相兼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模拟公司教学法

我们可以以校内工作室的形式,进行专业教学,自己承揽项目。这样一来,不仅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做项目,而且还可以为学校创收,一举两得。要想提升教师的导学能力,首先必须让教师经常接触项目,在项目的设计制作过程中,老师在做,学生在看,慢慢的可以向“老师在看,学生在做”转变。这不仅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导学能力的培养是很多学校教学环境中的理想选择,如果教师能把导学能力运用到教学中,那么这种导学模式的形成将会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气氛,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死板的课堂气氛和学生听而不记的现象。

从2005年开始,我们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就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为了配合专业教师导学能力的提升,我们专业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进行专业实践,同时,教师的导学能力有的放矢的发挥。但是其并没有明确提出导学技能及实践课的概念,也没有建立我们这样的实践课模式。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发现与本课题相同的实践课的方法。我们认为,可以运用实践课培训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具有易于操作、省时高效、全员参与等优点。

3 结语

通过对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导学能力的研究,将会让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所改变。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学”,而应该是“导学”。作为基层的一线教师,要适应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要牢固树立以导学为核心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因(Klein,D.).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李宏.教师能力素养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2.

[3]王艳玲,苟顺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能力――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M].人民出版社,2013,3.

第11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实践;设计思路;技能训练

一、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性质

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中,一门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和人们审美品质提升,而不断更新、发展的实践性的核心课程。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社会结合密切,更新周期短的特点。它与社会的发展步调一致,在设计风格、设计形式、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变化迅速,周期短。商业空间设计要求设计者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施工材料、色彩及照明的合理搭配,使用者心理的揣摩,整体环境氛围的烘托以及对整体协调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得是否合理、科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思路是否新颖、实用、巧妙、有趣,直接决定了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核心实力。

二、目前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国的室内设计专业起步晚,但是室内设计行业却发展得相当快。由于室内行业的飞速发展,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更新不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侧重于章节式的理论教学。传统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设置采用了理论课程的章节形式,把商业空间项目设计中的各个设计要素和要点,拆分并分类放在不同的章节,对学生进行讲授。却忽视了商业空间设计的独特性和项目完整性,项目中的每一个设计环节和设计要点都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地生存在设计中。如果单一地讲授其中的一个要素,则很容易形而上学,并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其中的设计精髓,无法形成系统的设计概念。

(二)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商业空间设计的教材大部分是由竣工多年的部分项目为例,项目中商业空间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形式陈旧,设计材料和软装搭配过时。造成教学与实际设计市场的脱节,并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致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融入室内设计行业。部分的项目实例,无法完整地从一个设计项目的设计思路,过渡到设计过程中布局、天花、照明、地铺、材质、颜色之间的环环相扣。

(三)缺少设计项目实践经验。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基本遵循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单方面传授设计理论,只是从形式上讲授各种餐饮、办公、酒店、会所的不同设计风格,设计氛围,色调搭配和设计区别,而没有从设计的实践过程,从无到有地去分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的设计流程。学生被动地接受片面的设计知识,设计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没有良好的结合,造成学生没有融会贯通设计知识,无法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合理运用设计理论知识。

三、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应用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改革,对以上课程原有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弥补和解决。通过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结合实践,以市场为导向,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根本,“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现场实践等有效地整合和组织,避免了过去教学中出现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让学生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使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培养出与时俱进、专业技术完善的室内设计人材。

(一)章节式理论教学更新为项目教学。把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内容,按照市场上对商业空间的分类,从小到大和从易到难地排列,如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酒店空间,等等。不同的项目对空间的平面布局规划要求不同,灯具和材料的搭配使用也有所区别,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心理要求不尽相同,而整体体现的设计风格和氛围也略有差别。例如:收银台位置的设置。在店铺空间设计中,收银台位置的设计,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者进入店铺后,通常会选择右手边的线路行走,并下意识地绕开收银台去挑选产品。故在店铺的平面设计中,收银台需要避开过于明显靠右前的位置,以免造成黄金区域成为销售死区。而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为了方便客户买单,服务人员迎宾并监督买单,收银台通常设计在距离入口处较近的位置。按照项目的不同进行分类讲解,便于学生对于商业空间设计有更加系统和清晰的认识,对各个领域的商业空间设计所要注意的事项和要求更加深刻。从而对学生独立完成各自的商业空间设计项目,做了基础的铺垫。

(二)项目教学法采用近一年内竣工的完整项目资料作为教材。避免了传统教科书出版周期长,教学资料陈旧的特点。在教学知识方面提供并保证了内容的新颖与创新,贴合当下室内设计市场的走势,紧扣实时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把握商业空间设计的风格形式动态。例如:当下流行的绿色景观墙或景观元素的引入,是近一两年风靡各个商业空间的新的表现手法,贴合了当今人们重视生活环境质量,热爱自然的生态设计理念(图1)。而工业风的盛行,则反映了人们摒弃了繁复,奢侈,浪费的设计风格,而返璞归真地回到少装饰的简约的环保设计中(图2)。同时,项目资料的完整可以呈现给学生一个项目从立项、设计、绘图到施工、竣工一个整体的设计流程,让学生对项目设计有了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在做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时,首先从项目的功能需求入手,设计出根据不同项目的空间特点,符合人体工程学和人流动线流畅的平面布置图,同时思考设计手法的融入,怎样与平面设计规划更好地结合体现出所追求的设计风格。根据所需设计风格和已定稿的平面布置图,设计出相应的天花图和地铺图,天花图上每一盏灯的位置和吊顶的造型都是根据平面布置图中家具的摆放和功能分区所设定的。最后深化到每个空间的4个立面图的设计,不同材质色彩和质感的搭配,以及和整个空间设计氛围的融合。到后期的软装搭配,完善整套的设计项目。使学生对设计的整体流程,和设计思路的展开有了明确的思路,避免了过去学生对商业空间设计只是简单地在一个空间附加装饰性的设计,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做商业空间设计。

(三)以实践设计项目为载体,模拟设计小组的工作模式。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改革重点在于,用实际的设计项目为载体,模拟设计公司小组的工作形式进行实战演练。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进行理论与实训相交叉的形式。首先以典型案例分析为手段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的分析,再以真实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为载体,在布置工作任务的同时融入典型商业空间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学生分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实践项目的引入,不仅贴近工作中的实际状态,便于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衔接,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完成设计任务的兴趣,使其更加投入地进行项目设计。设计工作组的形式,学生不再是单一地完成一个枯燥的设计作业,而且与同学一起扮演商业空间设计师的角色,与模拟甲方沟通并深入设计。不仅加强了学生们在商业空间设计方面的技能训练,而且锻炼了学生们在工作方面与同伴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运用团队合作的精神顺利完成设计项目。为今后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师资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地对教材进行讲解和讲授,而是要对商业空间设计的整体实践设计有着更系统、更专业、更全面的认知,从而将商业空间设计更透彻、更实际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者,也是项目实践过程中的业主身份。因此,商业空间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教师需要拥有“双师”资格,要求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下企业锻炼或者引入部分企业设计师到教师团队,弥补师资专业领域的不足。同时,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设计课题的讲座,不但能较好地补充课程教学资源,还能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加深职业岗位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校园学术气氛。

(五)教学资源硬件的完善。项目教学法由于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以学生实训为主体,而商业空间设计项目是学生运用电脑操作autoCAD或3Dmax软件为主。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由教师引导其解决问题。因此对教学的硬件要求更高,需要学校提供完善的多媒体机房进行辅助教学。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模拟工作室形式(图3),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如学校材料展示实训室的设计建设、小型餐饮空间的设计,等等。根据表1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模拟工作室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完善自己的室内专业素养,从而加强自己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

四、项目教学法改革是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亮点

项目教学法是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改革的亮点,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整体全面地重新对商业空间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整合和革新。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取用以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与分析,并以学生为项目实践的中心,结合设计小组工作模式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对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兴趣,及配合完成设计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协助学生完成设计项目。项目教学法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以市场为导向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知识,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同时,项目教学法对师资和学校的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专业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更高的提升,加快学校硬件配置的更新换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项目教学法能够更好,更完善地体现在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我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材。

参考文献

[1]王少斌.空间设计教学实践: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践.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

[2]商业空间.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王叶.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基础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第12篇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随着设计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大,装饰企业对设计师、绘图员的动手能力要求更加挑剔,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借鉴师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项目师徒制,以强化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关系,高度重视项目师徒制在增加就业机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室内设计专业是集设计、技术于一体,鉴于设计源于文化,其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个人具备足够的文化方面理论知识及职业素养、工作技巧等缄默知识的重要性。设计文化知识与缄默知识的领会需构建“师傅”和“徒弟”共同工作的平台,以具体的设计项目任务为媒介由“师傅”提供示范手把手教“,徒弟”通过观察、领会、试做、完善等过程在历练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但由于教师的职业能力欠佳,班级学生多,校外实训基地配合度不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差距依然较大,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不够灵活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设计文化知识及缄默知识获得甚少。

二、内涵界定

(一)概念

项目师徒制:选择独立的室内设计项目,由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及企业的能工巧匠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室,采用师傅带徒弟形式对学生进行室内设计专项技能指导的教学模式称为“项目师徒制”。学业报告书:学业报告书的理念来源于档案袋,档案袋作为美国哈佛大学的技术教育工程“零点项目”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学业信息交流的手段,作为资料的收集、设计思维的体现、相互交流过程的体现、成果的积累,能为教师有针对地改进教与学提供依据。

(二)融合特点

1.室内设计项目采用师徒制形式进行,通过师傅带徒弟(组长)、徒弟再带学生(组员)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水平,学生数量少,可操作性强,师傅方便指导。室内设计作品最终通过学业报告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让自己看到了成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开启了设计与制作的思维,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和创新的信心等。

2.室内设计项目实施以真实的装饰工程项目为支撑,学业报告书中的设计背景材料真实有效,便于调查研究。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中学习各项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3.在完成设计项目与学业报告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师生一起工作、学习、讨论,表现出亦师亦友的特点,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单一化模式。

三、实施要点

(一)师傅的产生及责任划分

以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纽带,把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大师傅,教师为新师傅,学生小组中的组长(技能形成快的人)为小师傅。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进入学校后,与行业和装饰企业的融合度佳,但其投入教学的经历不足,对教学组织与教学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其所具备的设计文化知识及缄默知识具备了与任课教师无障碍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所以技能提升和知识巩固比较容易实现。任课教师是虽然其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深,但缺乏企业岗位工作经历及缄默知识,但学习能力和理解力较好,如与师傅处在同一工作环境中,通过大师傅的言传身教其习得缄默知识较为容易。小师傅学习缄默知识兴趣最大、思想最活跃、解决问题较强的一支力量。上述三个层次的师傅团队是项目师徒制和学业报告书融合实施的根本保障。

(二)教学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步骤

首先,师傅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室内设计专业岗位中使用频繁、职业性较强且具备完整设计工作过程的家装项目一项作为“师徒制”项目。在实际教学中,即选择了中海•银海熙岸的家装设计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此项目的设计训练能与室内设计专业岗位能力完全对接,且能实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其次,师傅结合小师傅的各自专业强项,设立相对应的设计小组。学生进入设计小组,结合组内分工依次完成项目调研、项目分析、项目研究等工作。在项目调研阶段,学生通过深入工地现场量房,了解业主的喜好,整理相关背景材料进入项目分析阶段,组内成员在小师傅的带领下分析业主的设计需求提炼设计元素,推导设计主题,确定设计风格;在项目研究阶段,部分组员负责方案前期平面图布置、彩平、彩立的绘制以及前期CAD施工图纸的绘制;部分组员负责概念性设计阶段的演示性文稿制作;剩余组员负责方案的文案主创及项目后期修改。以上实施过程均通过学业报告书将完整的设计、讨论、修改过程呈现出来。再次,项目设计中期阶段,为了使家装设计项目能顺利完成且便于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期阶段,各组的小师傅均要上台进行方案汇报,保证设计工作流程能循序渐进的进行,且更好地推进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实施。最后,方案临近终期汇报时,由专业较强的大师傅参与方案指导,他以室内设计师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借鉴装饰企业的管理流程,基于家装项目要求共同商讨、完善设计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

(三)主要环节

1.组建项目团队

确定项目团队师傅:学生按4人/组的方式自由组建项目团队,教师根据家装项目对应的设计师、绘图员等实际工作岗位职责,向学生说明团队内分工要求与团队成员职责,每组就家装项目任务推选一名设计能力较强的成员做项目团队师傅。

2.分析家装设计任务,示范相关技能。

教师召集各项目团队师傅,组建临时项目团队,教师担任临时项目团队的师傅。临时项目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本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要求、成果等,制订计划,分角色完成学习任务,对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完成家装项目所需的相关技能做示范演示以及相关文本说明。与此同时,非项目团队的学生一同观摩此过程。

3.角色分配,制订计划。

项目团队师傅回到各自的项目团队中,组织本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家装项目的内容,参考实际的职业岗位,进行角色的合理分配,比如,施工图做的稍差的成员可以适当将精力多投入到项目背景材料的调查分析、拍摄工地现场照片等等。而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作图欠佳的成员也可向施工图作的较好的成员学习,这样可使得团队成员的软件操作能力、项目分析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均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最终,角色分配完成后,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任务详细计划的制订。

4.实施计划,完成任务。

根据已制定的计划,项目团队成员按角色分配完成共同任务。这一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在师傅的指导下要分工合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组内讨论、微调,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则请教教师或其他项目团队。随着学习任务层次的提高,教师指导的成分宜逐渐减少。这样,学生在专业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不仅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增强,而且培养了其责任感。

5.评估反馈,总结交流。

当项目团队完成家装项目后,首先各团队中担任相同角色的成员进行互评,因为他们参与的是相同任务的设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从不同角度评估各项目团队内担任相同角色成员的任务完成的程度,并可更好地提出改进意见,将每次讨论的改进意见呈现到学业报告书上。通过项目设计中期汇报,团队间互评、教师点评,各项目团队可以取长补短。在终期汇报时再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大师傅)的点评,各项目团队能更加明确本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最终须改进的地方。这样反复评估反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绘图、设计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师傅”角色,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地去查找资料、查阅书籍,通过项目背景材料分析———项目讨论———项目研究———归纳总结———项目讨论———项目研究的不断循环,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设计过程中掌握相应知识。

四、意义

(一)协作性的小组成员互动对单一的个人学习

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方式以个人学习为主,个人学习单一、封闭且解决设计问题欠周全,缺乏合作意识,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要求学生共同学习,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并将解决的问题一一呈现到小组的学业报告书上,学习环境情境化,通过完成设计项目让学习者遭遇设计重点知识或某个设计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处于一种“实践的共同体中”。同时,协作中所体现的团队成员的交互性是学习者由设计新手逐步发展为设计熟手的关键,为以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做铺垫。

(二)突出学习者对设计过程的阐释与反思

传统学徒制是师傅怎么教,学生怎么做,重在动作技能设计上的把握和学习。项目师徒制与学业报告书的融合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思考———设计的过程,依托工作室,基于真实项目使设计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在设计勘察、讨论交流和练习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与教师及其他组内成员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后的反思均呈现在学业报告书上,师傅根据学生实践的设计任务及时指导纠偏,学生通过反思可以建构关于设计项目中存在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型,以修正或者启示自己的问题解决和设计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而丰富经验,探究更为复杂的设计任务,这也是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欠缺与不足之处。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