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民俗文化特色

乡村民俗文化特色

时间:2023-09-25 18:0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民俗文化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民俗文化特色

第1篇

最早的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乡村民俗、风土人情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特色的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进行民俗文化消费,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俗文化中藏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历代的档案资料中也有不少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关注乡村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档案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档案宣传是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去,是新时期档案部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

一、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以纯净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原生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记忆的唤醒与缅怀同样意义非凡。

(一)满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闲,对现代人来说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内容,长期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都市人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生活环境,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更是向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方式。清新的乡野环境,朴实的乡风民俗,闲适的乡村生活是乡村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

“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这种愿望集中表现在旅游者的文化动机和文化倾向上。”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承载着民族认同感,乡村民俗中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独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等,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求新,求异,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寻觅古老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享受一席原生态的文化盛宴。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动因。

乡村中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这些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密云县大力发展民俗村旅游,从事民俗旅游的商户2300多户,综合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为开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区麻峪房子村在开发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元,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及生产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当地民众多了一条致富路。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泥人、皮影、剪纸、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它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东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取得辉煌。藏于民间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担负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韵味,是一种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发展模式,让各地区各民族迥异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唤醒乡村记忆

梁漱溟先生曾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和主体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记忆中的乡村有欢天喜地的节庆表演,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规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融于血脉的影像却越来越模糊。2014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展的必要之举。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民俗风情项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等,无不唤起游客“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当过往的场景真实的在眼前重现,当遗忘的记忆被唤醒,那么旅游的意义已不仅仅止于休闲娱乐,更多了一份心灵的触动与慰藉。

二、档案部门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冯骥才在著作《紧急呼救》里呐喊“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面对着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档案部门作为历史原始记录的保管者和开发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抢救乡村民俗中具有档案性质的部分,为国家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档案机构保存的资料中,也有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对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古代档案是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积淀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原始的乡村历史资料,而古籍档案中多种多样有关各民族习惯风俗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该书详细记载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风俗及各种典礼仪式;1920年出版《瑷辉县志》中有边瑾未定稿的《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全诗记载了鄂伦春族婚嫁、殡葬、育儿等民俗,是极其难得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为官北方时,创作了很多记叙吉林民俗的诗歌,其中一首描写了东北农村一种名叫“嘎拉哈”的游戏“投壶遗制戏罗丹,兽腕盈堆掷中难。偃仰侧横分胜负,一声帕格众人看”。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很多原始的风俗习惯,有一些经过不断的演化流传下来,有一些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挖掘并利用相关档案,不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资源,而且提高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原生态且具有历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开发保存珍贵的民俗档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将很快在现实中消逝,保护珍贵的民俗档案,是每一个档案人应有的觉悟。“民俗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护相关工作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状态材料;民俗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全景式记录及各阶段成果材料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选址一般都是较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相对集中,开发者及村民对于民风民俗的挖掘比较完整,为档案部门宣传和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云南红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资源,实现对遗产的整体和动态保护,民俗村里的资料中心保留着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而整个“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馆,记录和展示着哈尼族自身的档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薄弱,但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居民来说,档案是高高在上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乡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被忽视,那些珍贵的民俗档案仅仅依靠档案人员来保护是远不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守护。乡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动地区经济功能,使得民众具有较高的支持度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档案部门进行民俗档案、村级档案等的宣传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认同。同时,系统、完善的档案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强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台县九遮村开展的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结合九遮村的历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设了亚父庙、古民生器具馆、乡贤先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厅,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游客通过参观,不仅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四)有利于增强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档案部门是社会生活的服务部门,档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价值,就必须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是档案部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州市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东衡村的赵孟\专馆和历史文化综合馆,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馆、渔乡风俗馆和农产品展示区,高禹村的室内文化展示馆等,都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绍兴县的“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将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效对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档案部门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论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档案事业的推进,都将是有益的尝试。

三、借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档案宣传

档案宣传工作是是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加深档案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档案宣传应突破传统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宣传效果,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样的经济项目中,是档案部门树立文化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亲民工程,也是档案部门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号召的必要举措。

(一)建设乡村记忆基地

乡村记忆是民族的记忆,建设乡村记忆基地是扩大档案宣传力度的重要工程,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古往今来,感受发展之美;拾掇历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构建心灵家园,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龙萌村“乡村记忆馆”展出了许多从村民手中收集来的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展现了该村旅游节庆、民间技艺、地方民间戏曲等特色,大力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临安市上田村借助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宣传特色记忆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县“和美乡风馆”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民风民俗。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档案部门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开发地是该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区域,为乡村记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许多优秀资源。其次,乡村旅游会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实的历史素材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文资源的乡村记忆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档案宣传工作的传统媒体阵地主要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献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宣传档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我们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媒体阵地的建设,在新时代给予传统宣传手段新的活力。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宣传工作,档案部门可以借机联合开发商制作相关宣传片,以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源为核心,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曾经遗忘和得到传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既使旅游景区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扩大档案的宣传范围。在旅游区内,可以向游客散发当地民俗资源指南、民俗档案知识手册等简易又有趣的小宣传品,使游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依据历史档案资料,编纂与该地区、民族特色有关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县档案局以口述档案的形式,编辑出版了以林宅村历代流传的“大话”为主的故事集――《状元故里的传说》,有效保护了濒临消亡的民间记忆。

(三)利用新型网络媒介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宣传影响范围小、形式单一的局面,借助高速准确的网络传播,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信息,新媒体的普及便于大众参与交流,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档案宣传的途径,提升了档案宣传的效果。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推送参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既可以让民众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进入实体档案展厅如“乡村记忆基地”参观学习,对档案产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具有形式简短、方式随意、随时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如陕西省渭南市档案局自开通“双微”平台以来,转发关注量数以万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档案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通专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及时旅游区民俗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情况,还可以设置如:依据档案描述快速找到某处原始遗迹、民俗档案知识小考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档案的理解。

(四)微电影里的大世界

“微电影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来,是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得到完善的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档案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也尝试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档案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寻找逝去的记忆》是全国档案系统中的首部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揭示了档案在传承历史、维护记忆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摄人员和观众的诸多好评。

乡村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富有趣味的档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谱家谱、少数民族服饰制作记录、乡贤名人的生平档案等。档案部门可以协同开发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以真实档案信息为依托,制作以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展现地区风土人情为核心的精品微电影,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进拍摄过程,加强与媒体部门的合作,做到实时宣传。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第3篇

2016年,吉林市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113”工程,即建设丰满、蛟河两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围绕万昌、桦皮厂、孤店子等7个温泉节点镇建设一条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打造10个最美休闲乡村,创建30户国家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

吉林市丰满区以朱雀山为轴心,以“四山、两湖、一江、一库”生态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山水美食体验旅游为方向,打造“青山冰雪、松花湖活鱼”两张名片,建设二道采摘、小白山果品、孟佳餐饮、旺起葡萄四个休闲农业产业园区。蛟河市依托自然生态资源,重点推进“一带三区六个特色小镇”即长吉图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带,拉法山养生康体文化旅游区、松花湖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区、拉新战役经典红色旅游区,关东风情、农家生活、特色美食、长白山特产、葡萄酒文化、朝鲜族民俗文化建设。

建设“万昌―孤店子”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从永吉县万昌镇起,沿吉长南线公路到一拉溪镇,再到船营区搜登站镇,一直延伸到吉长北线上的昌邑区桦皮厂镇、孤店子镇,开发温泉地热资源,构建集温泉养生、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万昌-孤店子”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7个温泉节点镇,发展养生、养心、养智、养老的大健康产业。

打造最美休闲乡村。依托吉林市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条件,以乡村、田园、采摘、餐饮、民俗、山水、冰雪、温泉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大荒地、韩屯、农林、金丰等10个最美休闲乡村。

创建一批星级休闲农业企业。依托现有农业高科技园、生态农业示范园、花卉基地、果蔬采摘基地、特种养殖基地,开发山水、田园、农业、民俗文化资源,创建一批以观光旅游、餐饮住宿、农事体验、民俗娱乐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星级休闲农业企业。

吉林市找准功能定位,提升休闲产业效益;强化政策扶持,推动休闲产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休闲产业新亮点。到2016年年底,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将达到400户以上,接待游客385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11亿元以上,三项指标分别同比增长10%。

第4篇

一、漓江流域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

在上游地区加大生态农业旅游、古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在中游地区开发更多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而在下游地区增加开发生态渔业和船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此外,可以利用漓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的优势,开发优质特色餐饮和旅游工艺品,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最后,应创建特色的旅游乡镇,推进乡村旅游产品规模化和品牌化,形成多个“一乡一长”、“一村一品”、“一村一艺”的乡村旅游品牌,增强乡村旅游的市场吸引力。

二、漓江流域休闲农业产品的开发

(一)生态农业观光产品。结合桂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建设,依托漓江桂林市至阳朔流域一带现有规模,大力种植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各种奇花异草,营造10公里花卉培育带,争取举办葡萄花卉节,打造“桂北花卉生产基地”。依托兴安小溶江、灵川大圩等葡萄提子生产基地,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使其之连成长约10公里的葡萄观光采摘带。引导桂阳公路以东、漓江以西的村民们扩大金桔的种植面积,打造中国“金桔之乡”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鼓励和引导古板、龙潭门、荷包山等地部分村民们开设家庭旅馆,为旅游者提供食、住服务及农家体验活动。在普益、福利、兴坪等地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扩大优质沙田柚的种植面积,形成产业规模,提供采摘、购物等服务。

(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漓江流域有大量的古村、古镇,配合良好的乡村景观和悠闲的乡村休闲氛围,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古村落里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居民建筑、曲径通幽的村中小巷等能给来自现代城市的旅游者强烈的感觉差异,独特的村寨和神秘的民间习俗,也同样给探秘者以无限的遐想。相对其他农村,古村落的“乡土味”最浓。如漓江上游的严关、溶江、三街、大圩等古镇及漓江阳朔段的杨梅岭古石头城、渔村、龙潭村、留公村、朗梓村、旧县村等都具有开发的潜力。通过在村落内建立农耕文化展室,陈列石磨、碓窝、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升子、斗等农业生产、生活工具,再布置相关的照片、图片,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将会让城里人特别是青少年有机会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

(三)民俗节庆旅游产品。漓江流域是一个汉族、壮族、瑶族聚居的地方,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在一些村落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重大节日有每年“二月社”、农历五月初八福利“五月八”会期、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白沙尝新节、中秋之夜壮族山歌会、九月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十九兴坪庙会、农历十月普益留公村“十月香”、公历十一月阳朔漓江渔火节。农村中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活动主要有:舞牌灯、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舞“大头狗”(一种独角兽,形似狮子,头部比狮子大)、师公舞。鉴于乡村民俗文化一般只在节日活动中才得到充分展示,因此,对这类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节日活动为依托,实现产品重点化、品牌化、效益化。

(四)庄园度假旅游产品。以大圩的草莓、提子、梨、桃基地,溶江的巨峰葡萄、红提、美国布朗李基地和三街的杨梅、枇杷、优质梨、南方蜜桔、马蹄、脆蜜金桔种植园为主要载体,建立农业庄园。庄园融合观光采摘、果脯酿酒、养生料理、居住养生、网络农庄等最新休闲农业概念进行打造,建设蔬果庄园、果酒庄园、亲水农庄、休闲农庄、养生度假村等分区。如蔬果庄园可依托庄园瓜果食材种植区修建蔬果加工坊,分为瓜果采摘、果脯晾晒区,游客休闲区等,风格为两层木结构,与农家乐民居风格一致。果酒庄园,以主流果酒、特色果酒酿制为主,可加盟国内著名果酒企业,如张裕、长城等,建设专业酒酿基地。庄园同时设置果酒酿制流程观摩专用通道,并以果酿自体验区配套满足游客自酿美酒的需求。

三、漓江流域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基地。要建设一批特色突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旅游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实现桂林漓江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改水改厕,改善安全、供水、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一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村容村貌及生态环境恢复的建设项目,提高可进入性,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特色村综合接待功能和服务体系。确立一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延伸农业旅游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为旅游商品,提高农业附加值,如茶、蔬菜、水果等,在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前提下,注入旅游创意元素,深度包装,将农产品实现就地转化为旅游商品。达到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链延伸等旅游乘数效应。

(三)加强规范指导,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乡村旅游的规范管理,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加快编制桂林旅游特色村寨开发建设规划,制定有关开发建设、服务质量和管理标准。如在巩固现有恭城红岩村等旅游特色村的基础上,继续开发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整合农业、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扶贫、环境保护、文化、林业、财政、民政、信贷等有关部门资源和力量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文化旅游资源 城市 乡村 物态 非物态

一、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与竞技习俗、岁时与岁日习俗、礼仪与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旅游者在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既体验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各自文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各民族的传统民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由此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本质特征。不同地方,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传统风俗习惯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更由于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参差不齐,致使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了解不同文化、体验不同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古城墙、四合院、琉璃瓦、大运河、地方小调、玩龙灯、踩高跷、赛龙舟等,这些带有强烈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印痕的城市传统民俗,凝聚着古人精湛的技艺和审美观,隐藏着本土一系列的人文观念和人伦关系,是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录,是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者了解城市文化个性,领悟城市风情,体验城市传统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南京的夫子庙、成都的茶馆、山西的大院、苏州评弹等都是旅游者感受地方传统民俗风情、传统民俗文化的旅游热点。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如传统民居、街道、会馆、当铺、作坊、商号、祠堂、府邸、书场、剧院、戏台、庙宇、园林、碑石、城楼、学堂等,都属于物态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传统建筑及其古老的结构布局,真实地记载了城市百姓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及城市形态连贯的记忆与韵味。如上海的石库门房子,是大多数上海市民的主要生活、繁衍生息的场所,它是中西建筑艺术及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随着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的不断变化,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适合于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所打破,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都成为了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石库门房子作为最具上海社会人情、最富有上海地方情调的上海居住文化特色,成为旅游者了解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大窗口。还比如说,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西关大宅院等,都因其中蕴涵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成为旅游者体验传统民俗真实生活的热门旅游景点。

传统城镇民居、古老街区,包括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礼仪文化、商业文化、风水文化等都具有厚实的文化内涵。它们是以城镇中未经现代改造或毁坏的传统街区、坊巷、院落为主,并包括其周边的城镇自然环境及风貌。如浙江的周庄、同里、乌镇,北京的胡同,丽江与平遥的老城区,苏州的古城等,均是典型的代表。这些传统的民居、街区,具有民居建筑、街道布局、自然环境的观赏功能,是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城市的标志――城楼和钟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象征的标志性建筑,它蕴含着不同的传统城市文化。城楼是标示城门的位置,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流,望敌情的,可以瞻示威严;钟鼓楼是城市的中心,也是一项景观工程,既为报时又做礼仪之用。从过去到现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遗留着它自身的历史痕迹,也记载了现时代的面貌与存在的状况,这种历史与现代集于一身的真实反映,证明了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如北京的正阳门,湖南的岳阳楼、河北的正定长乐门、西安安定门等等。几百年来的时代更替,城市在变,城市里的人也在变,不变的是文化和人的情结。城楼和钟鼓楼,它带给旅游者的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有众多的会馆,如北京的“老舍茶馆”,成都的茶馆等,无不渗透出浓浓的地方风味。

园林则是一种自然山水和人的思想意境相融合的一种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自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如我国主要的传统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日是传统民俗文化生活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大量有趣的传统节日民俗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

(2)传统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传统的娱乐民俗文化活动也是传统民俗文化颇具特色的内容之一。龙舟竞渡、清明踏青、重阳登高、元宵赏灯、春放风筝、夏日赏荷、秋斗蟋蟀、冬作诗会以及踢毽子、舞狮子、玩龙灯、打秋千等,都构成了丰富的城市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3)传统民俗文化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俗文化技艺包括传统民间歌、舞,传统戏剧、曲艺(如京剧以及各地的传统戏曲),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等,底蕴丰厚,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地方风味。传统民间美术中如被称为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具备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连续性。它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追求理想精神的实质,把文明审美观和生存体验表达得淋漓尽致。各地都有代表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从一个城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及工艺品中,可以断定在过去这个城市民族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更可透析出这个城市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如江苏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等。旅游者从一个城市的手工技艺中可增加对这个城市民族历史的了解。

三、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那些远离现代城市的村落、乡村,有着完全不同于都市生活经验的生活场景。那些散布于广袤土地上各个角落的建筑、服饰、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文体游戏等,都是传统民俗文化活生生的载体。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乡村民俗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些特点是文化旅游的优势资源。

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古村落、乡间民居文化旅游文化资源。古村落是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单元,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箱底。它保存着各种历史记忆和细节。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源乡的西递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报德乡朗德上寨、安徽黟县的南屏村和宏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村等等。

中国乡间民居按地域主要分为北方乡间民居和南方乡间民居,其中中国南北乡间民居有很多不同。如最具有江南水乡代表性的苏州、杭州的乡间住宅规模和布局很有特色。住宅的墙壁高大,房房相连,中间由风火墙隔断,庭院的面积不大,高高的楼房,使天井显得分外高深。它与北方乡间民居的明显区别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十分淡雅,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幽深,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旖旎的水乡风光,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乡村建筑文化,是江南水乡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2)自然风光及环境文化旅游资源。乡村居民的传统农田房舍、牛羊稻麦、耕田插秧、碾米织布、浣衣煮饭等生产劳动和家居生活,无不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结果与生态特色。这一切构成了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最自然的文化旅游资源。

2、非物态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1)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乡村传统节日及娱乐民俗文化活动,有汉族“春节”的庙会,“元宵节”的舞龙灯,有壮族的“三月歌圩节” 等等,成为了旅游者体味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乡村的“元宵节”舞龙灯是一种民间乡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降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用布糊制成的“布龙”等等,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还有汉族乡村的“斗鸡”、“爬竹竿”、“练拳脚”,藏族的“锅庄”,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传统文化娱乐。如蒙古族的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它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娱乐游艺等项目为主要内容。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是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是当地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

(2)传统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乡村社会中,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宗教、仪式、庆典、习惯等等还相对保留着较城市传统民俗文化更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巫风色彩和人神崇拜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湘西、鄂西土家族、苗族的傩堂戏、傩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藏族、土家族的热贡“巫风舞祭”,江苏等地的唱麒麟、唱凤凰等带有巫风色彩的艺术活动。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

如聚居在湖北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它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据说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文化习俗。还有土家族的婚俗――哭嫁等均是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与民间文学故事、神话传说有关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某些自然景物外型特征像人形或其他生物,人们便将其想象为有思想有行为的生命体,或者是一些在当时的人看来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想象和猜测中产生了一个个神话故事。如长江三峡的神女峰,因赋予了巫山神女的传说而使长江三峡游更具魅力;如山东蓬莱阁,由于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而被赋予了“八仙过海”的神化传说,使得山东蓬莱阁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还有湖北省孝感的董永传说、浙江省诸暨的西施传说、浙江省天台县的济公传说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4)传统民俗技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民间歌、舞中如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传统戏剧、曲艺中如安徽省凤台县、颍上县的花鼓灯;传统民间杂技与竞技中如河北吴桥的杂技,河南的少林功夫;传统的手工技艺中如藏族的唐卡,苗族蜡染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及各地乡村的剪纸技艺等等,这些都是各地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类别与编号:一般项目2007d449。)

【参考文献】

[1] 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2] 中国自然资源从属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旅游卷)[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6.

[3] 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4] 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第6篇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第7篇

一、乡村旅游与江西新农村建设

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对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影响深远。因为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江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旋律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早在四、五年以前江西就有一些乡村搞起了以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地方风俗、品味特色农家饭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如庐山脚下的农家饭庄等。目前,在将江西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的战略思想主导下,全省各地都在本着“政府主导、农民自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相结合,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使不少偏远山村初尝发展旅游的好处。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1.江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有风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更有我们祖先辛勤耕耘留下的宝贵遗产。有世界双遗产的庐山、革命圣地八百里井冈、道家胜地三清山和龙虎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等自然景观;有千古第一村——流坑、客家文化的象征——赣南围屋、人间绝境——上堡梯田等著名的人文景观;有萍乡傩神舞、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戏曲歌舞;有南丰蜜桔、信丰脐橙、兴国红鲤鱼、樟树药材、婺源绿茶、萍乡腊肉、上饶夏布等品种繁多的土特产;有候鸟之乡、毛笔之乡、烟花之乡、夏布之乡、客家风情之乡等特色村镇;有景德古窑、新干商墓等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2.江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种多样。江西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大致有4种:(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即以村落民居建筑为凭借和吸引物,开发旅游项目。如以赣南客家围屋、安义古村、婺源徽派古建筑群等以古民房、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南昌郊区则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来展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凭借和吸引物,充分展现农耕文化、乡土特色、民俗风情。如萍乡的上栗傩神节和湘东春锣、赣南客家文化、兴国山歌节、信丰脐橙节、樟树药材节等。(3)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屋、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将农村生态和农事风情、旅游与休闲相结合,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庐山脚下的农家饭庄、上堡梯田等。(4)综合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即将各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集中于一体进行开发。如星子县开发的温泉度假村,位于庐山之南的秀峰脚下,交通方便、环境幽雅清静,就是一个很好的商务会议型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3.江西乡村旅游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多以自助游为主。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其动机一般是:(1)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享受;(2)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特别是增加少年儿童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了解;(3)各种类型的故地重游,如“知青情结”、“寻根情结”的推动;(4)渴望对神秘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了解。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就是城市居民,江西也不例外。有关调查显示,人们正在逐步放弃过去那种集中式的(如黄金周)、拉练式的长途跋涉,而更加钟情于在城市周边地区一两天、两三日的度假休闲,特别是双休日的乡村旅游。因为乡村旅游时间短、消费水平不高、多以散客为主,旅行社普遍对此兴趣不高,游客多以随心所欲、闲庭信步式的自助游为主。

江西乡村旅游虽然在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乐安流坑村在港澳地区也小有名气、婺源甚至赢得了“中国最美的乡村”的美誉。但是江西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品牌意识差、重开发轻保护,也是不争的现实。

1.江西乡村旅游层次较低。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业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农家乐”;第二是农村旅游;第三是农民旅游。江西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为主,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实际上,乡村旅游应该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观光、体验生活等。

2.江西乡村旅游配套建设不到位。很多地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江西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目前,江西乡村旅游项目政府投入不足,大多以村民自我管理为主,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管理的不到位。而乡村旅游经营者知识缺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笔者曾陪几位慕名而来的远道朋友前往有“千古第一村”之称的流坑,流坑村在古代共出了2位状元、78位进士,可谓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其颇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筑,虽屡经战乱,仍保持完好,是江西难得的古建筑遗产。然而,其管理水平却不容乐观。就是其作为流坑百年沧桑历史见证的祠堂,里面也是杂物横存。

4.江西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水平低。近几年,江西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大多仅局限于观光旅游、吃农家饭,而对旅游的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仍以流坑为例,在整个流坑村居然没有一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或手工制品的商店。流坑村的道路颇有特色,都是用鹅卵石铺就而成,有天然按摩器之称,为行走方便村民都穿用千针万线手工纳就的布鞋,笔者一行听了导游小姐的讲解后,为了旅游更加舒适,也为了更好地融入古朴的小村之中,都想买双布鞋,却只能是带着遗憾而归。

5.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亟待提高。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受益者,但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为建度假村而随意破坏生态,导致污水横流、蚊虫肆虐的现象随处可见,使旅游者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教授彭兆荣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让当地人认识到,贫瘠的土地、污染的河流、贫寒的生活、肮脏的环境、鸟兽罕至的农村是不会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只有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农村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村寨才能成为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势在必行。、精心打造品牌,促进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无庸讳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系到江西农民的脱贫致富,关系到江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直接影响到江西新农村建设成败。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促进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江西乡村旅游起步晚,各地发展不平衡,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乡村旅游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必须先行。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规划中,我们必须把握几条原则:(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尽量做到“一村一品”,避免程式化;(2)贴近自然、保持乡土特色,避免城镇化;(3)注重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避免过度现代化;(4)统筹规划、配套设施到位,避免低档化。

2.市场定位,创造需求。毫无疑问,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喧嚣拥挤、空气污染、景观呆板的城市,加之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许多人产生了向往大自然、渴望放松身心、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针对市场需求,我们必须积极创造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服务、特色的项目,做到处处特色突出、品位高雅、文化悠远、民风淳朴,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让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下榻农家庭院,品尝山野菜、农家饭;或游走古宅深处,欣赏先人的杰作,感悟历史的久远;或围坐篝火旁,烧烤野炊、享尽人间美食,观民俗表演、尽享民风乡土之情;或垂钓于田野池塘,体味乡村文化;或徜徉田园,采摘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分享收获的喜悦,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放松。

3.挖掘遗产,突出特色。消费者对假日旅游的需求更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保护它们,并让它依旧是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让它古色古香;如果你们有独特的耕作方法,那么你们就保护它们,并教给他人;如果你们有传统的文化信仰,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不能盲目跟风。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然还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真正体现“人住农家院,享受田园乐”,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如开发和完善特色农业游、瓷都文化游、客家文化游、道教文化游等。

4.培育人才,提升素质。在目前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到乡村进行乡村旅游研究与管理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使村民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他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成为自己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通过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通过培训,研究开发旅游的延伸产品,提高农特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概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培训,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

5.规范管理,塑造品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可以实行“旅游接待证制度”,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评定考核;实行“上岗证制度”,对接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定期检查;实行“星级评审制度”,目前江西已出台《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或单位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乡村环境保护草案、乡村旅游开发申请办法、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细则、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通过采取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来规范管理、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6.开展合作,谋求共赢。江西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先天不足,因此多方合作、综合开发尤其重要。(1)谋求政府在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乡村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舒适性;(2)研究机构合作,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遗产,提升文化品位;(3)与媒体合作,通过媒体搭建信息平台,强力推介旅游产品,特别是互联网,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信息全面而又易形成个性特色的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4)与大的旅游景区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促进共同发展;(5)与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对游客的推介、招揽,实现景点与旅行社双赢;(6)组建乡村旅游协会、乡村旅游研究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制定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互助合作规范和行业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和互助。

参考文献:

[1]罗明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6,(4).

[2]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BE/OL].中国乡村经济网,2006-02-18.

[3]朱润胜,李佳明.秦皇岛乡村旅游激活“村旮旯”[N].中国旅游报,2006-01-02.

[4]裴闯,石新荣.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BE/OL].新华网,2004-10-19.

第8篇

一个城市,钢筋水泥与田园稻香能兼而得之吗?雷锋的故乡——长沙市望城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经过多年探索,望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并成就 “望城现象”。8月18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湖南省长沙市在京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由农业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望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将于9月13日—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发展休闲农业、传承农业文明、促进乡村旅游、弘扬民俗文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既是一次推动全国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工作的盛会,也是一次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与经验交流座谈会。本次活动将紧紧围绕“湘水神韵,都市田园”主题,展现望城山水洲城特色和都市田园般的诗意生活。

主要内容有开幕式及文艺晚会、两岸休闲农业合作与理论探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授牌、十大精品线路和十大休闲农庄、乔口渔都开街、乡镇主题日活动等。作为活动的突出亮点,两岸乡村座谈会将邀请大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新农村建设专家、休闲农业专家,台湾休闲农业专家、台湾休闲农业业主,畅谈两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与展望。

此次活动的承办地长沙市望城区,坐落于湘水之滨,是雷锋的家乡,被誉为“希望之城、好人故里”。望城整合全区旅游休闲资源,设置了丰富的内容,向长株潭地区发放“百万消费券”邀请市民体验新望城;举办万民采摘节,让市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各乡镇根据自身特色,推出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比如乔口镇将邀请市民品“千人全鱼宴”、靖港镇准备了精彩的水上实战演出、新康乡将邀请戏曲名家演绎全国各地的戏曲名曲名段、举行戏乡开街仪式等系列活动,让各地票友过一把“戏瘾”;白箬铺镇则将在光明村举办自行车赛等乡村休闲游等活动;桥驿镇将邀请游客登长沙最高峰黑麋峰,“登山亲水乐金秋”;丁字镇则带领游客游彩陶源村,十里画廊彩陶清溪,感受1200年前的铜官窑遗址的唐风古韵。

据主办方介绍,之所以选择在望城举办,是因为望城近年来将传统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居民与现代旅游度假相结合,已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成就一种独到的“望城现象”。作为长沙新城区,望城立足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交通区位优势,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促进新兴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该区以绿色GDP为考核标准,大力发展,突出乡村生态、乡村民俗和乡村文化遗址的保护,形成了以民俗风情、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瓜果采摘、观光农业、规模种养、商务接待为主体的产业带动型休闲农业产业。2011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16.6万人次,综合收入20.4亿元,占GDP的10%以上,带动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次,成为望城区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千龙湖、百果园、光明村为代表的规模休闲农庄集群,以乔口渔都为核心的渔业休闲企业集群,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集群,以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港古镇、铜官陶城、新康戏乡为标志的文化旅游景观集群。

望城成功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其成功探索为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大城市近郊区县发展特色区域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型。此次活动举办正是望城乡村旅游向全国展示的一个重要时机。望城区委书记、区长谭小平在通气会上向全社会发出诚挚邀请,诚恳地希望全国朋友到望城旅游观光、考察指导,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体验望城、感受望城、品味望城、记住望城,促进望城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第10篇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第11篇

紫溪山是楚雄市彝族聚居地,也是楚雄市彝族民俗文化保留完整的地区,在紫溪山的入口,新建起来一个彝族村落,这就是紫溪彝村。

紫溪彝村92%的村民都是彝族,1994年因支持国家重点工程西静河水库建设,从西静河边整体搬迁。2012年,在“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等国家政策扶持下,进行了整村改造。

2013年,全新的紫溪彝村在紫溪山麓建成,全新的美丽村庄,家家户户同时具备自住和接待游客能力,成为楚雄市向中外游客整体展示彝族民族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成为楚雄和昆明等城市居民周末的好去处。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紫溪彝村都要隆重地过火把节,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展示给游客。

2016年7月27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我们来到了紫溪彝村,体验火把节的民间习俗。

精心设计的新彝庄

我们已经是第二次来紫溪村了,一个第一次来的同行环顾村庄,感慨说,紫溪彝村的优点是村庄很新,缺点是村庄太新了,不能给游客一种历史赋予的厚重积累感。

新与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直是矛盾,各地都在推本市本县最富代表性的乡村,其中很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这些村庄里寄托着各地的民俗文化与乡村风情,但要想把村庄推向旅游目的地,至少都要经过一番大的整改,吃住环境不达到一定标准,城里人是不愿来的。

楚雄市做了一个大胆尝试,把水库移民安置与乡村游及民俗窗口展示等结合起来,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在风景优美的紫溪山麓,修建起了紫溪彝村。紫溪彝村现有人口84户365人,居住着彝、汉、苗3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340人,彝族比例达92%,村庄也以彝文化为主。

由于经过了精心设计,紫溪彝村不仅交通便利,村庄还拥有丰富的可开发自然环境,村中有湖,村后就是紫溪山,村庄占地面积大,还有滑草场、斗牛场、村标广场和火把广场。每家每户的房屋都同时具备自住与农家乐接待功能,为了避免各家单打独斗导致接待能力不足或水准不足,紫溪彝村还开办了合作社,以合作社方式进行村庄经营。村庄整洁,道路宽广,公共设施完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免费开放的。

民俗是紫溪村的名片

来紫溪彝村吃饭度假的人们,留下的最大印象是村庄里的饭菜丰富实惠,而且每家有接待能力的农家乐老板都可以载歌载舞,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经过精心培训的,村子里对本地的特色菜进行过总结,并进行了一定菜式的规范和开发,以及价格的相对公平,比如村庄的代表菜“羊八碗”。单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紫溪彝村的开发就已经成功了,一桌丰富原汁原味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生态无添加的、没有味精味道的,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的,而且价格公道合理的饭菜,对于中国的吃货来说,已经弥足珍贵,足以值得下回再呼朋唤友前来。

此外,提供饭菜的老板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同时兼任迎宾、大厨、歌舞伴唱等多个重要角色。经打听后我们了解到,原来的彝族人民是擅长歌舞,可那些都是传统的对唱和翻歌。为了提高当地的歌舞水平,楚雄市的专家专门来紫溪彝村进行歌舞培训,闲暇里村民也自约进行学习,把当地流行的彝族歌曲学了个七七八八,以备用餐客人点歌。

正是有这些背后的功夫,紫溪村才体现出较高的接待服务水准。淳厚的村民,在维持着土地耕种与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在努力与现代商业的要求接轨,这是乡村民俗能够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

虽然进行了这么多的现代化开发,紫溪彝村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民族”二字上,村民还保留着大山民族的淳朴,这里的饭菜住宿价格公道,菜式做得虽然不华丽,但胜在保留民间的原汁原味,瓜果蔬菜都是自产现摘的,保留着土地的清香。村民也淳朴好客,在家门口卖自家树上的梨的大妈,大方地说‘想吃就拿个尝尝’,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彝族文化的贯穿

紫溪彝村的房屋样式为吸收了彝族元素的现代建筑,整个村庄以彝族黄、红、黑三基色为主色调,取材于彝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宗教崇拜、英雄故事、神话传说的绘画和雕刻。这些设计合理而又崭新的房屋,给游客带来较好的就餐住宿环境。

设计者还在村庄中放置了多处展现彝族文化的雕塑,比如象征神奇、财富、吉祥的“虎腿羊头紫云耳”圆雕彝鼎;展现彝族火崇拜和火化为主题的火把广场,以及祭火塔、太阳女神圆雕、中心大火盆、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十兽图腾柱、浮雕景墙等,将楚雄市彝族文化精髓浓缩到一个村庄里。

设计者们还在村庄里增加了体验彝族传统文化的许多环节,比如以拜福禄圣地、取福禄圣水、领圣羊赏赐、观祭龙祭树等习俗。但没有文化习惯作为支撑,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些东西只是暂时的猎奇,很难融入他们的心扉。

紫溪彝村建设得很漂亮,但如何运营也还在探索中,紫溪彝村确实还需要时光的沉淀,但它至少已经开了一个好头。

在火把的照耀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成为紫溪彝村打开外地人文化心扉的最好机会。火把节是一个群欢的节日,火把带动人民的热情,简单而富有韵律的舞步在当地人的带动下迅速就能学会,许多平日里没有机会展示的彝族文化魅力也可以集中展示。

第12篇

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原文明的代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占有重要的地缘位置。当代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河洛本土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已形成以洛阳等城市为重点,辐射农村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生产体系,知名文化园区建设成熟,打造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龙门石窟、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少林寺等品牌民俗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声誉,节庆假期旅游产业市场完善,为河洛地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在进行深入创新发展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产业结构与规模调整,完善生产业态和日常市场等。

(一)优势(Advantage)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洛地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区域,黄河与洛河在此汇流,以洛阳为主体,泛指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关于河洛地区的具体限定,目前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认为:河洛地区以洛阳为轴心,包含区域东至郑州、开封,西至潼关、华阴,南至汝州、禹州,北至济源、晋南。这种地域划分,使河洛地区的涵盖范围更加广阔。河洛文化是产生发展于这一地区的中原地域文化,它孕育于史前时期,生成于夏商,完善于周,繁荣于汉魏唐宋,延续于今。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意义,还是千年文化的载体,是河洛先民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河洛文化是具有原始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古今中外文化影响深广。2.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河洛先民长期生活于河洛地区,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流传于口头的民俗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和民间歌谣,与河洛中原地区的农耕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相适应,其中的农业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如农谚“枣芽发,种棉花”,“月亮光再亮,晒不干谷子”,“春天孩儿面,早吓天就变”;俗语歇后语“翻拙弄巧,袍子捣个大夹袄”,“噙着冰凌倒不出水”,“家有三担菜,不怕年景坏”等;商业民俗中的“会”、“场”具有商贸交易功能,是民众进行生产和消费互动活动的主要桥梁和渠道。与河洛民众生存状态和娱乐活动相一致,风俗民俗中的民间游戏,民间节日,人生礼仪,民间舞蹈和民间戏剧各自具有不同的河洛地域特色。如河洛民间青少年流传的摔跤、叼鸡、推筒箍、蝎子粘墙、踢方、踢毽子、荡秋千等有趣的健身游戏;民间庙会和节日习俗活动中的舞龙狮、踩高跷、划旱船、霸王鞭、三眼铳、河洛大鼓、吹唢呐、说快板、坠子书、锣鼓书、皮影戏、地方豫剧和民间马戏等。与河洛民众的审美情感和精神旨趣相协调,物质民俗中的民间美术、民间美食和民间建筑带有鲜明的河洛地域色彩。如剪纸、贴画、木板年画、面塑、泥塑、糖塑、雕刻、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美术种类众多,手工艺品精美;洛阳水席和老城小吃名闻遐迩;二里头夏王朝遗址、汉魏故城、隋唐遗址、明清民居村落、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千唐志斋等建筑显示出河洛民众的建筑理念和人文思想。河洛民俗文化资源涵盖面广泛,反映了河洛地区劳动人民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庙会祭祀以及手工百业等层面的内容,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价值资源。3.民俗文化市场空间广阔。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空间也逐渐扩大。面临全球化时代趋势和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背景,民俗文化产业在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持、传递、延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洛文化作为拥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根文化,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优势,而植根于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是民族个性文化的一种体现。从时代趋势、经济发展、文化市场需求和大众消费等方面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4.先进文化战略理念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明确指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五个发展战略定位之一。具体战略部署包括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河洛文化在华夏历史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延续到当代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民俗文化最能体现中原地域文化特色。这一文化战略定位把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显示出来,同时也为河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导航。

(二)劣势(Weakness)

1.民俗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完善。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角度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一方面体现在城乡空间结构分布差异明显,城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意识和力度要高于乡村;一方面体现在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域及世界民俗文化产业的结构互动。从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本身来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中的休闲、娱乐、艺术演出、饮食、广告、文化产品等项目得到了开发利用,但是各个项目之间的发展比例不协调,较为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网络传媒的高效运转,河洛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牌产出种类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开发。2.民俗文化产业规模需要扩大。近几年,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规模,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如民俗雕像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和真不同水席,年节习俗中的关公信俗和洛阳牡丹花会等,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仍有可挖掘的巨大空间。另外,河洛地区中的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多种民俗文化项目,如传统医药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传统美术洛阳宫灯等,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此外,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成的产业规模来看,有些民俗文化项目处于待开发转化状态,有些项目产业经营模式和参业人员比例较小。3.民俗文化市场要素需要提高。目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市场生成空间和消费群体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洛阳,对于广大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要素的培育力度不够。同时,在民俗文化产业市场运行过程中,生产者的市场营销理念需要更新,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保障,市场规范和文化产权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融入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以凸显河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4.民俗文化产业创意需要创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代社会的有效转化和深度使用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产业较为成熟,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园区和影响力。相比之下,民俗旅游之外的其他民俗产业发展链条不足,民俗文化产业推广的时间和地域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纪高科技信息时代和知识文化经济背景下,全面协调均衡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体系,都离不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思维和路径。

二、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路

“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2]针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挖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创新途径,可以从河洛地区城市和地区所属农村两大模块着手。

(一)均衡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市场销售

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因千年的历史际遇,以洛阳为核心的河洛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力度大,知名品牌的文化园区建设逐步趋于成熟,与其相联系的文化消费市场也主要集中于这些区域。据笔者调查,外地普通游客到河洛地区进行民俗旅游活动,一般首选时间是每年四月中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多去之处有洛阳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以及市内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建筑等,多品民俗饮食是洛阳水席和老城区街区小吃,选购的民俗文化产品大多与这些活动项目产生互动,它们已经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打名片,构成河洛地区民俗旅游产业的龙头。相比之下,河洛地区农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较小,政府投入资金较少,民俗文化产业链条薄弱,文化消费市场冷清,除了民俗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之外,外地人员主动问津者较少。显然,这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城乡失衡现象与河洛地区存在的充沛民俗文化资源不相称,与全面协调发展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差距。“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机制,首先与乡土社会自身的文化逻辑有关。”[3]历史久远的乡村原生态民俗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大多源自于民间的自发沿袭,也最能代表底层先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思想与智慧,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并使之转化为现代先进民俗文化产业,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平衡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城乡不均问题,在保障优化原有城市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消费市场前提下,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扶植培育力度。除了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之外,当地部门要打通河洛地区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区域壁垒,把具有类和属性特征相似的民俗文化产业进行一条线生产经营,引导城乡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一体化,实现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共赢。如洛阳市民俗博物馆为给每年度的洛阳牡丹花会节庆助阵,在市内花会期间同时举行几天盛大的民俗文化庙会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到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庙会活动中倍受观众喜爱的火爆艺术展演项目大多来自于县城或者农村,一旦几天的庙会活动结束,民间艺术演出团体便返回县城或农村,在较长时间内中断了与洛阳市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衔接,洛阳市内居民或外地到洛游客也就无法再观看到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如果洛阳市内和市外的县城农村同时设立规范的民间艺术展演示范基地,为民间艺人和艺术团体搭建便捷的演出渠道,使他们能够自由进行城乡巡回展演,不受节庆时间和城乡地域限制,那么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与此相同,城市先进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经验和企业模式可以运用于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农村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可以融入城市民俗文化产业轨道,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实行本土区域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不局限于核心城市和个别文化名区民俗文化产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销售,消除城乡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失衡,从而使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得到整体地域性纵深发展。

(二)开拓民俗文化产业生产多元业态模式

日益趋于成熟的民俗旅游是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业态模式,城乡各级政府和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其在文化产业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如河洛地区的民俗旅游品牌意识较强,民俗节日中的洛阳牡丹花会,民俗雕像中的洛阳龙门石窟,民俗饮食中的洛阳水席,民俗信仰中的关公信俗和少林寺文化等,已成为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旅游名片,以此为契机的民俗旅游业态较为繁荣。与河洛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比,除了民俗旅游之外,其他的多种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模式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从而使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获得全面发展。“要想真正改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尴尬生存现状,当然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持续的探索努力,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认清形势,并坚定地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探索。”[4]为避免形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业态的单调模式,在保障民俗旅游名牌地位之外,文化产业部门首先应该科学分析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点,发挥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其他文化产业生产业态,产生更多更好的民俗文化产业名牌,形成生机勃勃多元互补的民俗文化产业格局。其次还应该强化文化思维模式,挖掘民俗文化产业中的自身文化元素,注重产业生产业态模式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型中成长。如河洛地区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影视剧的利用率偏低,除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根据少林寺文化拍摄《少林寺》、《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等影视剧取材较多之外,其他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改编拍摄成知名影视剧者偏少。因此,开辟河洛地区民俗文化影视品牌产业是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考虑从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资源切入进行开发利用。如河洛作家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方面,当代河洛作家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改编的同名影视剧,充分展示了河洛地区黄河岸边农村生活的风土人情,铸就了河洛中原人的精神文化形象。当代其他河洛作家阎连科、张宇等的文学作品同样蕴涵着浓郁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是民俗文化资源转化成影视产业的有效载体。又如民间医学的影视剧制作方面,根据郭氏平乐正骨二百余年的行医史改编的影视剧《大国医》,反映出河洛地区传统正骨医术中的德高医精。这就证明了河洛民俗影视产业生产渠道潜藏有巨大的张力空间,需要借鉴不同民俗文化视角进行创新发展。河洛地区民间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口头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资源有谚语、俗语、歇后语、民歌、民谣等多种形式,是河洛先民生存民俗文化的结晶。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中对于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些民间语言和歌谣甚至面临失传的危境。为此,当地部门需要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编制河洛地区流传下来的口头民俗,并使之实行当代民俗文化产业体系转化,与企业生产链接,融入市场经济的商业轨道。如广告语、新媒体语、网络语、文学艺术创作语等文化产业领域都可以使用口头民俗,既扩大了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范围,又增加了商业运营的文化含量。河洛地区的民间青少年游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是民间最常见、最易操作的趣味性活动,对于青少年的体能和智能锻炼、身心娱乐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当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时代冲击,民间游戏渐行渐远。鉴于这种现状,可以把民间青少年游戏纳入产业生产模式,城镇设立可供青少年日常消费的民间游戏市场,通过简单易行的传统民间游戏项目改造升级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审美心理和健身体验,调动普通青少年民众在民俗文化产业消费中的受众面。

(三)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对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使用率

“由于经济的需要与文化的刺激,弘扬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整个中国民俗的体系,正在经历急剧地引进、斗争、分化、改组、融合等过程,向新的、现代化的、既以中国传统特色为主又兼有国际性的民俗体系蜕变。”[5]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使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社会文化衔接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充分提高现代科技的使用率,以高端技术手段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如使用先进设备仪器,高端纳米技术,动漫技术,网络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高端光电技术等,生产出既符合历史传统的文化产业品牌,又符合当代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对话交流。如河洛地区富有特色的民俗饮食洛阳水席,从原料的选择到烹饪的完成,在遵循传统制作技术前提下,对水席菜肴的种类、调料、颜色、味道、工序等制作过程,加入了现代高端烹饪器具和技术的使用,使水席菜肴得到更新改进,实现了传统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当代文化产业转型,极大地促进河洛地区民俗饮食文化产业的利用率与知名度。当代文化产业创新,需要传播进行延续和发展。“在新世纪,通过传播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6]促动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是提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另外一种途径。当代社会信息交流快捷便利,方式多样,媒介传播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着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传播渠道,微信、微博、QQ、论坛、网站、广告、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发达,报刊、手机、电脑等传播工具普及。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已运用到这些媒介传播路径,但是利用率和普及范围较低,尤其是普通民众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和电脑,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不成正比。民俗信息及时传播是推动河洛民俗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活跃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民俗文化产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民俗信息传播媒介平台建设,完善常用传播媒介与普通大众的沟通,凸显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化交流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宣传窗口,为普通大众日常消费民俗文化产品提供便利条件。如对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除了设立专门的网站网页外,还可以制作精美的电脑和手机墙纸供大众选用,为大众手机设置民俗文化产业信息短信提醒业务,制作不同种类民俗文化产品媒体广告,塑造特色各异民俗文化宣传街景,建立民俗文化产业信息日常宣传平台,让民俗文化产业信息走入大众生活,引导大众主动参与民俗文化产品互动活动,以浓重的民俗文化氛围带动河洛地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四)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日常消费经营的多种渠道

民间节日和大型活动是拉动当前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消费的主要渠道。举河洛地区盛名的龙门石窟雕像文化来看,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龙门石窟雕像文化园区参观的游客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洛阳牡丹花会期间,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期间,由此带来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会出现暂时的繁荣。又如河洛地区种类多样的精湛民间艺术演出,大多局限于年节庆祝和大型活动,观众只能在特定时期欣赏到民间技艺文化的艺术魅力,产业市场消费运转期更加有限。再如河洛地区的面塑、泥塑、糖塑、唐三彩、草编、香袋、宫灯等民间工艺品,大多在指定的专门销售地点才能买到,市场消费渠道较为狭窄。无论是参观性的消费市场,还是购买性的消费渠道,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距离日常消费尚有距离,即使河洛地区本地城乡居民进行民俗文化产业方面的日常消费,也存在消费场所、消费时间和消费产品上的缺憾。“日常消费文化以人的生活领域为背景,由人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取向、消费内容、消费行为、消费结果所构成。”[7]民俗文化来自于民间生活,广大城乡居民的民俗日常消费市场应该是民俗文化产业的主要销售形式。“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8]不可否认,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在节日庆典和大型活动中的规模超出平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大。但是从整体发展角度衡量河洛地区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最富生机和活力的市场模式是民间的日常消费。“文化产业要获得比较好的效益,就必需在一个产业链条上获得回报。”[9]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创新思维,注重民间市场的日常建设与完善,设立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民俗文化产业日常便民场所,改变现代普通民众只能在特定时间地点抱着好奇心理进行消费的局面,让民俗文化产业产品方便受惠于民间大众。如河洛地区的民间艺术演出,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很受老百姓的青睐,成为民俗文化产业的易销市场,然而其展演的时空局限明显。如果在城乡的普通休闲场所加入此类民间艺术演出,把它作为日常娱乐项目进行规范经营,那么既使普通大众可以随时获得审美享受,感悟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技巧,又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民俗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再如河洛地区的各种精美民俗工艺品销售,需要经营者转变理念,变景区销售为日常销售,使购买者不仅在旅游景区可以买到,也可以在普通超市或日常购物点买到,为民俗文化产业消费者增加多种消费渠道。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