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的发展阶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学 学科定位
一、公共行政学范式
自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并首次提出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以来,行政管理学开始逐渐脱离政治学自成学科体系,并进行了数次理论变革。行政管理学,又叫公共行政学。对于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但学界普遍认同以范式论来划分公共行政的认知视界。
“范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均称《结构》)中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给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演变。在社会科学领域它也被人们广泛采纳,就公共行政学来说,采用范式来分析其发展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库恩“范式”的歧义理解,又或者说是由于库恩本人最初只是想用它来阐述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共有规则未曾想到“范式”一词会引起理论界的巨大反思,而导致的表述形式的不清晰。“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而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因此要想理清“范式”的含义须得先探究科学的共同体结构。在《结构》后记中,库恩提供了一种科学共同体的观点:“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在一个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义”。那么“范式”应为这样的科学共同体所特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期,每进入下一个阶段或时期都是一种新的主导理论代替旧有的,也就是是一种范式替代了另一种范式。与其他学者对库恩“范式”的复杂理解相比较,笔者更倾向于将其简单化,即公共行政学自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来就只有公共行政学范式这一个存在。公共行政学本身就是一个由许多学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尽管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其发展是一贯的,不存在研究者话语交流的异质性或不可翻译性。“至于公共行政进展中不断有新知识的注入和创新,是在范式之中的,知识有共同体生产,是秉承信念介入现实的实践中生产出来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后期,库恩为避免混淆更愿意用“学科基质”来解释“范式”,“学科”是指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的财产,“基质”则是说它有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并且每个元素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原初的“范式”已被解释的背离本意了,也指称科学共同体中的某种理论或学派观点。因此,笔者认为,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理论或学派如: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公共服务理论等等更应该是“公共行政学科基质”中有待进一步推敲的“元素”,而不像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属于不同的范式。
二、公共行政学范式下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在中国作为舶来品,起步、发展都相对较晚,很多的理论学说还主要是由西方引进,因此要研究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定位还需从西方的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开始。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英语语境中这两个词的意义其实常常是用来互相定义的,外国学者在使用administration和management时经常不是很严肃,也因此这两组词经常被混用,没有明晰的定义。最初在中国,前者多译为“公共行政学”,后者译作“公共管理学”,然而随着近几年理论发展,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二者均译为“公共管理学”似乎更为恰当。译注名称的变化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其原因之一是学科主导理论的转变。1991年,克里斯托夫・胡德发表了其著名论文《一种普世性的公共管理?》,用“新公共管理”来命名7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对这一模式及其各要素的经典性归纳而对7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府改革浪潮做出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也将英国式的公共管理研究推向了整个世界”。考究90年代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发现,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代表性官僚制的引入,公共行政的规范研究已将新公共管理概念吸纳其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也就变得很模糊了。美国学者劳伦斯・E・林恩根据自己的用词习惯指出“当我认为需要的时候,我选择了‘公共行政’的概念。而在两个概念都可能合适的地方,我则使用了‘公共管理’的概念”。因此,可以说在西方公共行政隐涵官僚、官僚机构,而公共管理作为新术语指涉的范围更广,所以当研究内容包涵公共机构、非营利机构时,学者更倾向于使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在历史渊源上或却有一些精细的区分,“但他们都应该是综合的,每一个分支的内容都应当涵盖别的分支。最简单的办法是认为都包括政策、管理和分析”。
因此,在中国作为学科的公共管理学更应该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或者说它本身就表征了公共行政范式,涵盖了公共行政范式发展中的各种理论研究而不特指其中的任一个。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池忠军《公共管理考辨与范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张康之,张乾友等.《公共行政的概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管理学 教学方法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世界各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需要,特别重视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熟悉国际规则,并且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我国高校应尽的责任。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完全取决于运用双语教学的程度。
1.管理学双语教学的概念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学校用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它其实是一种强化外语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双语教学的出现是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既不同于单纯的母语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外语教学,其关键是通过制造更多更恰当的外语氛围,给学生更多接触和使用外语的机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用地道的外语进行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在外语教学中不常见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术语,以双语的形式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使得学生的外语水平能接近或达到汉语水平,能够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随时进行切换,这也是我们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1]也就是说,管理学双语教学则是要求在课堂上教师用地道的外语对管理学学科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用双语形式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并用两种语言对管理学问题进行思维,对管理学案例进行分析。
2.管理学双语教学的模式
不同学者对双语教学模式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因此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古广灵和黄建伟等总结了国内双语教学的实施方式:(1)混合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汉语讲授为主,板书中的标题或主要结论用外文。(2)半外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以外文讲授为主,并用外文板书。(3)全外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全部用外文讲授。成晓毅提出了以下几种:(1)逐步渗透型:逐步加大外语在专业课堂上的使用比例,最终达到全外语授课的目标。(2)穿插型:两种语言有所侧重地交行。(3)开设选修课型:学生自己选择,因材施教。(4)渐进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推广,应用外语的课时逐步加大直到可以全外文授课。钱春丽、赵五一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推进,即导入阶段的简单渗透层次、发展阶段的整合层次和成熟阶段的双语外语思维层次。还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1)浸入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teaching)。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使用的语言,并非学生平时在家中使用的语言,强调完全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这样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沉浸到双语氛围中,容易快速形成双语思维习惯。(2)保持式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teaching)。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新入校学生使用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使用第二语言有选择性地对一些学科的进行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这样可以结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语言环境。(3)过渡式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学生进入学校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这样有个过渡阶段,让学生学起来不会很吃力。[2]
3.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建议
受环境氛围、学生水平、师资力量等影响,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不管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模式,要想取得好效果,至少应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3.1教师培训,提高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学双语教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除了管理学知识能力外,还应有双元文化知识能力。管理学知识能力指双语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学知识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扎实的、全面系统的管理学功底,还要有很深的第二语言功底,熟悉第二语言国家的民俗民情,了解我国与第二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此同时,教师不仅要加强管理学学习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掌握学科领域以外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学科教学中游刃有余,让学生在外语课之外尽情感受外语的熏陶,使学生在语言习得和课程学习两方面达到双赢。[3]这样,就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或者派到国外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可以聘请外籍专业教师与本地专业教师轮流进行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学。
3.2学生分级,因材施教。
在管理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同进行分班分级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比如采用“橄榄球”模型组织教学,即中间大、两头小的教学模式。[4]对外语水平较高者,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对中等水平者,采用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对外语水平较差者,则采用保持式双语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区分学生水平的优劣,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3教材选准,难易适中。
在管理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易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的影响很大。所选教材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所选教材太容易,又会让学生掉以轻心,削弱其学习的兴趣。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学生,选择教材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最重要的一点是:所选教材应该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总之,管理学双语教学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架设起一座由母语知识体系过渡到外语知识体系的桥梁,灌输一种新的教与学的理念,学生才能既可以获取学科知识,又可以提高外语听、说、读、写,尤其是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其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智莲,娜仁图雅.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2):52-54.
[2]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一、经济形态演变与管理学科发展的理论分析:历史的观点
管理学科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互生规律与联系。管理学的发展,不仅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而且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有关。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主线看,每一次新旧经济形态的更替,都能促进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并进而带动管理学科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新经济形态本身也往往对管理学提出特殊要求,成为引导管理学发展的另一动因。
迄今,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向新经济过渡的时期(又称为后工业社会时期)。在农业经济社会,庄园经济对管理学发展的影响虽说是初期的但却具有重要意义。这时的管理主要是为庄园主服务的,是庄园主的“管家”。其管理的重心在于财产物质本身的保管,以及各种往来款项的收取等。由于经济活动比较简单,不涉及投资、融资等业务内容,因此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些文化,会书写和做事精细即可。这时的管理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当然,管理科学也不会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产生。
现代的管理科学是以产权管理和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之后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大体上有两个发展阶段:产业革命之前以贸易经济为主的时期和产业革命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财产物质及其交换只是一种形式,其根本的目的是要通过交换而实现增值和赚钱。因此,人们不仅关注财产本身,而且更加关注财产的归属关系,即财产交换所反映的产权关系或权益。权益思想的出现和其概念(资本)上的普及化对管理学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使得管理工作由对财产本身的管理而转向对企业产权结构、管理组织形式的管理。自此,产权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优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之一。而同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以及嗣后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则为这种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与产权管理相对应,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管理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在资本主义初期的贸易经济阶段,管理技术是不重要的,也缺乏完整的方法体系。工业革命后,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纺织、冶金、煤炭等工业由于大量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而使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也给管理学科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如何科学地使用各种设备;如何对费用和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等。面对这些新问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无法完成管理工作的。现实的需要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于是,工程师与管理者联袂努力,共同创造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生产过程控制和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
目前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产生、发展起来的。当知识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时,其对管理学及管理者素质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意味着新经济对管理学科的教育和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管理者应掌握最新的管理工具和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的管理技术已非常丰富,已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应用于管理领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技术和工业科技向管理学方面的渗透。如ERP和电子商务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2)管理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经济学基础。管理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如果离开经济理论的支持,管理就会走入歧途。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掌握经济学尤其是新经济的一些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和分析管理中所遇到的间题。
(3)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新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企业的网络化和业务的国际化。尤其是我国加人WTO之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因此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以便与世界各国的企业开展业务。
(4)管理者要有深厚的人文社科素养。企业管理有信息管理、资金管理、物流管理等之分。
二、管理学科教育的变革之途
(一)加强“双语”教育
在语言教育方面,目前有两个值得重新认识和反思的间题:一是重视英语教育,强调四、六级的过关率,而对汉语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大学的管理类专业至今没有开(大学语文)或(汉语写作)课程。现在看来,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是有偏颇的,因为这会影响学生表达自我思想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二是在英语教育上,重视大学英语而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主要表现是,与大学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课时少,而且多是选修课。
(二)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对有些管理类专业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必须具备的。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对此间题尚无良策。现在很多学校侧重于到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但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判断,效果并不理想。
(三)突出专长,兼顾全能
全才与专才是一对矛盾。在学校教学课时既定情况下,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恰当地配置课时资源,是各校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强调全才、通才培养,课程按照宽口径、淡化专业的精神设置,增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压缩专业课的课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现在有必要对这种做法进行反思。因为有一个现象已经出现,而且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专业之间界限模糊,学生专业不精,没有特长。该掌握的看家本领学而不精,其他相关知识似懂非懂。表面看来,好像学生的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我们认为,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必须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一手仙,吃遍天”的信条在当前社会仍然适用。基于这种理念,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加大各专业课程的比重,尤其在必修课中要体现这种思想。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会计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高校内设立会计系,会计教育的总体规模较小,并且深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在召开之后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会计学在该阶段的急速发展,并且该阶段的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第三个发展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到至今,这一阶段的发展中,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入了繁荣的发展阶段,培养规模正在进一步的扩大。
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取得了较为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会计专业教学思想、内容、目标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其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强调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但缺少一个较为明晰的中心,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学手段落后,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人才培养模式从目标、设置、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做出相应地调整。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一)确定培养目标及要求目标的定位需要培养适应发展,具备会计知识、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此外,能够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等机构上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会计经济分析及成本管理的设计工作。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财务管理学科的高科技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进行训练,解决分析会计的基本信息能力。此外,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法律、经济、金融、财务、审计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掌握会计信息设计及应用的相关法规,具备会计专业研究及实践能力。
(二)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完善各个会计专业课之间相互交叉重复的内容。结合会计专业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重新修订,并且逐步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会计教学内容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培养人才的会计理念出发,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中应注意到会计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为经济性特征和职业判断性特征两种。
(三)实施逼真模拟实践教学就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现状而言,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也可以多实践教学进行模拟,但因环境的变化,传统模拟总是出现一些与会计工作相互脱节的现状,进而导致会计专业在进入会计岗位后不能及时适应岗位需求。基于此,今后的会计专业教学需要逼真模拟实践教学。逼真实践模拟教学立足与实践教材的逼真化,专业指导教学需要用逼真的凭证加以模拟。此外,对实践教学的环节进行合理设置,对实践教学大纲进行编制,并落实好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境,切实有效地保障实践教学的成效。
作者:阿布都外力·麦麦提 单位:新疆喀什财贸学校
(一)酝酿阶段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时我国的行政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以及时展中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管理问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I982年是我国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同年行政管理科学得以恢复。纵观这一时期,由于学科本土化的意识还比较差,公共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框架体系。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政府管理及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性研究,并且公共管理的学科主要偏向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1]。
(二)恢复和积淀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已经进入恢复阶段。1S>86年,我国的高校开始将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进行本科教育,其中部分高校还设立了行政管理的硕士教学点。1987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并且在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开始在北京成立。至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开始形成体系,大量的行政学论文及专著开始涌现。
(三)突破和发展阶段
1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方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分别于13年3月和8月决定进行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而后于1994年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这些都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成立地方行政学院,这一时期很多的公共管理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经典著作,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由此打开。
(四)转型腾飞的新阶段
I"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对公关管理分散的专业和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并正式将公共管理设立为管理学下属门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五个专业。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学科体系方面,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公共管理的研究任务也从政府行政为导向转为以公共问题为导向。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和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应当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管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本土化不足
我国的公共管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长期奉行西方经典理论,并且缺乏实践发展经验,忽视了中国具体国情问题的研究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管理模式是万能的,更何况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典型的制度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在政治上联系曰益密切,中国在21世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适应我国发展的公共管理理论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不足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设定假设成立,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用一些检测工具测量和分析这些变量,从而验证人员预先设定的假设一般而言,公共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是指将运用统计技术运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
在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这一问题上,相关学者总结了七本我国主流行政管理刊物,根据其对2729篇论文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公共管理论文规范研究占到了总数的94.5%,处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占到了总数的96%,而论文中没有涉及到数据分析的则占到了论文总发表数量的94%。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理论研究和问题分析阶段,而对公共管理的定量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三)在学科教育上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导致发展乏力
公共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结构初步建立,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者也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教学模式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为:教师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就理论讲理论很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由于忽略引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很难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最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在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就目前而言,实际部门所做出的努力远远达不到学界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任务
(一)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与立足中国本土化研究相结合
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著作的本意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但是这种全盘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的事实,完全不考虑国情的研究方法显然是不正确也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必须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实际,切实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研究。个人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中国的学者可以运用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的管理实践,了解国外学者如何从管理实践中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理论同时必须分析国外公共管理理论是如何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演迸和发展的。第二,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公共管理学者必须以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为依据,通过选择中国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科学化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从实证经验出发,借助相关的技术和数理分析模型,这对公共管理研究者准确有效的分析现实情况具有
其实&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因为单纯的依靠理论研究而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情况发生;同时又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技术手段而忽视真实严谨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真实且生动的反映中国公共管理现状。
(三)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共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联系紧密。因此在对其研究与教学方法上,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公共管理的教学方向上,我们建议高校能够将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公共管理的现实需要向结合,而当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的科研为主,所以加强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也不同于在职培训。所以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即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发、情景模拟和经验交流等。这些方法要求老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实际问题。这些教学举措上的改进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争取公共管理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中国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国学者认真总结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建设我国公共管理模,并充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全球公共管理氛围之下形成中国特色,从而在推动全社会的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已达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来推动国家治理的水平,也是中国公共管理朝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治理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公共管理必将会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这也怡好顺应了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相应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竞争;人才;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0-0054-02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演变阶段及其特点
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这样―个由传统社会,传统产业向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改变原有的用人思想及发展出适合中国人的人才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竞争更是人才的发展与竞争。人才的开发带给美国二百年的辉煌,纵观中国历史,不乏求贤若渴的帝王。科举制一是封建帝国选拔人才的机制。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机制才使中国没有停止过上下分层的流动,也许这就是中国封建制得以持续如此长的时间的―个原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企业盲目照搬西方管理经验,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涉及人的管理,不同国家有其异质性,发展到这个世纪,我们开始思索应该做中国人的实际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国人的管理科学。当然我们不应排斥外来的有益经验和思想,同时我们也应重视西方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态度,中国传统的管理重说教,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更多的是注重管理者个人的素质及经验,这就使其在科学性上大打了折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公司一任领导很有作为,手下的人也是个个精兵强将,企业业绩蒸蒸日上。但此领导离任,就好比树倒猢狲散。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工作中屡见不鲜。我们如何能从这样的怪圈中走出来呢?
人力资源作为一门管理科学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经历了近三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雇佣管理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人力资源开发阶段,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还会有着不断的发展与改进。
首先,看人力资源的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以及其特点:(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雇佣管理阶段,其特点为对人的看法是商品人,管理为非系统化,劳资冲突大;(2)十九世纪中,二十世纪初为人事管理阶段,其特点为对人的看法是经济人,有了最初的人事管理理论。有专职的人事部;(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为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其特点为对人的看法是社会人,有了人力资源管理学派,心理学介入人力资源管理。(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为人力资源发展阶段。其特点为对人的看法是管理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多样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化;(5)二十世纪末开始人力资源开发阶段。其特点是对人的看法是观念人,管理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日益与企业的战略融合。
从其发展的脉落,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个发展阶段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而且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对人的重新认识,从商品人到观念人的进步推动着管理方法的进步。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技术的更新也是越来越快,原来的代际间隔的年限长于现在的代际间隔。物质发展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人的思想不断的进步,也要求管理的方法不断改进。
二、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人尽其才的选拔机制
从根本上来讲,我们在甄选人才时是否建立了科学选拔人才的机制,还是只是从面试者中选取感觉上好像不错的,然后再培养,不行再行辞退。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成本高昂,不用说管理人员,就是经营人员,其在市场判断中所需耗费企业的资本也是可观的。当然培养―个人才出来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但是我们如何在选择人才时就最大化的缩小这种成本的耗费却是关键的。我们看到近年大型外企在招聘时,一改以往的面谈模式。用做门萨测验和心理学的十六型人格测验来考察应聘者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类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甄选。这无疑在科学选人进了一步。
从对人才的负责的角度来讲,社会应最大程度地建立人尽其才的机制。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岗位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甚至不是自己的长处所在。这样的用人无疑会造成人才浪费,甚至是不满,工作着的人郁郁寡欧,用人者也得不到最大的效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或者说是改进这种社会状况,这是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探寻的答案。从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到人才的储备这样一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各环节中主要的着眼点应落在何处呢?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从“快女”的海选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宽容了,每个人都在尽力表现着自己的个性,表现着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这是一个求异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对于用人者来说已大大增加了他的管理难度。它要求我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在公司中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传统观念认为人事部是服务部门,但在招聘时却常与用人部门发生不同意见,用人部门认为自己所需要的人并非人事部从人才市场上所招聘的人,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客观情况要求它持续不断地从保护者和甄选者的角上向规划者和变革发起者的角色演变。如何将选用的人同企业联系,使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思想中?人们会说,从IBM中出来的人是蓝色的。每个企业的内涵是不同的,有的企业成功于进取,有的是创新,有的是勤奋……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使之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淘汰机制,使合者生存,不合者被机制自动淘汰。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路径
回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路径来说,溯本求源,涉及人的管理还是回到人匕来,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有很多成果用于管理学上,人力资源管理也表现了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的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兴起。使我们对于人的看法有了新的视角。社会有组织的人群都是按照一些准则运行。这些准则是过社会习得的,而不是通进生物遗传获得的,因为它们决定或至少指导社会成员的是常行为,因此人的行为首先是文化行为。文化的表现形在各个不同地方之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但是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没有任何人比其他人具有“更多的文化”。我们在上文谈了很多个体的因素,这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方面,注重个体的性格,尽力做到人尽其才,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人和岗位能融为一体,这也许是个人发展的―个很高的境界。现在我们探讨―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选人用人科学化的问题。凡事冠以科学两字,就会存在一种规律。如果我们只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个体上,那么选人用人还是会陷入有伯乐的基础上,无从谈到科学化。而我们从涉及人类共性,下探至民族、地区人的共性,从中寻找规律,我们就会形成一种凌驾于此选人用人培养人的方法上的+理论体系。这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
制度作为人类交往的规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信条等非正式制度:其二是由国家、政府制定的正式的行为规范。前者是社会自发形成的,主要依靠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对违反规则的行为只能进行非正式的处罚,由此被学者们称为内在制度。而后者主要由政府制定,并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因而被称之为外在制度。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相互联系,构成社会的制度体系。制度创新不仅是政府制定的正式的外在制度的创新,还包括内在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外是两种制度,我们近年在研究外在制度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进行改革创新已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在内在制度方面的改进E却始终无法脱离瓶颈,物质的进步成果最终会产生人的思想上的更新,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提高对当今时代人学的深入研究,把握其实质。进行人力资源内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才是更重要的与企业战略相关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科;档案管理学科;分化;整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阅读的场地和书籍了。目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情形下,我国图书馆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图书馆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都促使图书馆向情报以及档案管理方向发展。
一、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
(一)图书情报学
在我国,图书情报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专业性的学科,并且成为我国科研组的重点研究对象,图书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管理学理论、应用文写作、计算机C程序设计、图书馆学基础、档案学概论、计算机网络、文献编目学、文献分类学、科技信息检索、图书自动化、信息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学科领域的范畴。情报学又称为图书馆业务学,主要是负责文献信息的组织、储存、检索、分析、咨询以及读者服务等相关知识学科的管理工作,一般图书情报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法。
(二)档案管理学
档案管理学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档案收集,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包括图书馆学基础、档案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等,并使用专业知识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其中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学科研究地位,在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才能提高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因此,档案的收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它贯穿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阶段,影响着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进程。档案收集要求内容丰富多样,注重馆外调查和指导,促使入档信息的标准化,保持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对机要文件的保密性。由此可见,我国档案管理学与图书情报学都是复杂的、综合的学科。
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
(一)图书情报发展走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信息含量也比较大,这促使图书情报向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发展。并且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很多信息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图片以及其他形式进行传递,这也使图书情报向高新网络技术方面延伸。如今,利用互联网力量,收集更多图书情报,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图书情报还在不断追求信息质量,确保收集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程序软件,对情报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化和条理性,并且将情报工作与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区分开来,逐步实现两者之间的分化管理。
在新形势下,图书情报工作发生着重大改变,开始逐步向现代化迈进,在新时期要做好改革创新的准备,我国图书情报管理必须引进现代网络技术,丰富图书情报内容,全面提高图书情报工作的服务质量。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已经普及,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引进计算机技术来优化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人工资源管理方式,减少图书情报工作中的漏洞,提高图书情报信息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引进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能实现图书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相互传递和资源共享,建立内外交流平台,更好的处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面对面信息传递,打破空间的制约,快速实现信息检索和信息使用功能。最后,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它是全国联网的系统,图书情报实现计算机管理,能实现全球化的资源共享。但是要实现图书情报全球化推广,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现代技术的操作能力,才能更快的实现情报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二)档案管理发展走向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要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要不断学习现代计算机技术,掌握基本的操作程序,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标准。新时期,档案管理要由直线模式向立体化形式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档案的种类增多,使档案管理工作中多出了一种中介,即计算机。这样三者构成一个立体结构,实现立体化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的储存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网络系统下,档案管理通过光盘、电脑硬盘储存,这些储存方式都不容易因腐蚀而受到损坏,确保档案信息的长期完好储存。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学已经初步建立起学科框架,形成一些分支学科,但是学科课程在实践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不符,档案管理学习者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档案管理学科在今后要注重开设课程的实用性,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学科研究,使档案管理学的学生在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
(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同发展趋势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时代,我国图书馆引起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网络化,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必须符合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对新科技成果的使用要求,两种学科在发展中就必须不断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管理模式,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储存管理系统,将纸质图书文献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广泛的传播。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在日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中,学科知识就必须设立计算机网络课程,并且在实践中对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多开设技术操作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技术软件运用能力。由此观之,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学科领域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也有学科个性化的发展,在不同学科范畴内的延伸和分化发展,但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还是不会完全独立,两者之间必须,相互促进发展,不能完全摒弃其中一种学科,这是受到两种学科最终服务对象决定。由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都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范畴,都是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整理保存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图书情报工作需要档案管理的信息支持,档案管理又需要参考情报信息,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不能完全独立,这必然使得两种学科在研究上的互相牵连和渗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网络时代下必然朝着情报与档案管理方向发展,这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向现代化、先进化迈进的表现,是我国图书馆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发展道路上都是以图书馆管理的发展为基础,所以两者在发展起源上存在很大联系,但是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也出现学科的分化与一定领域的整合,总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最终会走向成熟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叶继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未来五年重点研究领域与选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2)
1安全系统管理学内涵的建立
1.1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需要不断认识、继承、总结并发展之相关的原理和方法。陈宝智、罗云、田水承等学者研究提出了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的内涵,笔者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研究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安全工作,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制定消除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使系统形成有机协调、自我控制的安全管理模式,最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安全管理为载体,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依靠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合理配置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佶息等要素,确保安全系统工程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
对这个定义,可从以F几个方面埋解。
1) 安全系统竹埋学既玷系统科学在安全科学中运用,也是管理学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tr理学的理论基础记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
2) 安全系统管理$追求的足整个系统或系统运行全过程的最佳安全性。
3) 安全系统是安全系统tr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4) 安全系统竹理学研究的H标是通过系统风险预控管理,实现系统风险控制最优化。安全系统管埋的方法、手段、行埋模式等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5)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琍学的具体应用学科。
6) 安全系统管理与安全系统T_程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社会科学中安全管珅学的分支,属f管理学科。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稈技术科学的学科分支,属f技术学科。二者都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都以确保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1.2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W]o按照管理类别,安全管砰学可分为安全系统管理学、安全监察学、工业事故控制学、农业事故控制学、生产安全管埋学、工程公路安全管理学、航海安全管理学、航空安全管理学、作、Ik环境管理学、食品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管理学等学科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活动过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等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
安全系统足生产系统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可以运用在企业预防亊故等方面。
一些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安全附属于生产”,导致尤安全保障下进行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安全系统管理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特別强调“系统原理”,要求一切人流、物流、资金流、倍息流等都应符合安全系统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类型主要为亨后追査型,属于被动符理型。作为安全系统tr理方法之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强阔风险预控,通过系统分析、评价、预测等过程,作出预先控制风险的决策。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卞是通过管现的手段,合埋配置系统中的人、机、物、环、倍息等要素,基于系统分析、评价等系统工程方法和体系管理手段,实行风险预控,形成系统管琍模式,从而减少或消除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危险因素,保证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性。
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
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要体现本质安全、理论性、科学性和交叉性,其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由此可见,安全科学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背景,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
所谓系统科学,就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专门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整体性观点、有序件观点和相关性观点是系统科7的基本观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是软科学,注重人、信息、社会环境等多方而因素的交叉作用与复杂影响[|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丄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对系统的规划、研究、设汁、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埋。因此,系统科学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研究提供f指导思想。此外,由于安全系统的特性,系统科7中的一般系统论、信总论、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突变论等理论将为安全系统tr理学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管理学以反映管珂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守,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目前管理学中的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的观点研究管埋工作,结合了系统科学与管理学的优点,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r方法论基础。系统管埋学派研究人员将组织看作由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地位和职权)所组成的系统。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因此,管理学研究的符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等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安全管理继承和发展了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其应用分支,可以延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和责任原理。此外,由于安全系统是人-机-环境的系统,安全系统的核心组成是人,安全工作的最軍要目的也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安全科学领域,运用行为科学中有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激励安全行为,控制和避免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
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研究
3.1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管理方法、手段,对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信息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和配置。
3.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地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研究符合安全系统的系统管理的本质规律,研究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为总结系统管理方法、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安全系统工稈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评价、决策、控制等过程的管理活动规律,为开发决的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预测、系统决策1彳控制等过程,研究其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规律。
3) 安全系统管现的实施过程在安全系统管理规律的基础h,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
4) 系统管理的方法、手段。研究风险预控管理的方法、手段,主要研究各种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保持过程等。
3.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 安全系统的范围和特性。从系统的观点,揭示安全系统的范畴,研究安全系统的系统性、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有序与无序性、突变性与畸变性,研究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 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针对安全系统工程
4.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可以看作是管理学的分支,与安全系统工程同属于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耍组成部分。因此,安全科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各种方法论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4.1基于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目前,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由上而下”、“由总而细”的新方法论。它不着眼于个别单元的性能是否优良,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单元间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以求得整体的最佳方案。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广泛适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贯穿并作用f各种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一些新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4.1.1霍尔的“三维结构体系”
美国学者霍尔1969年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为系统工程提供了一种立体思维方法。其特点是强调明确目标,认为对仟何现实问题都必须而且可能弄清其需求,其核心内容是最优化,其三维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如图4所示。其中逻辑维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系统开发时所所经历的1:作程序体系,这一过程分为7个步骤。时间维是系统从计划到使用、更新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的工作阶段,共分为7个阶段。知识维是在系统分析、综合、优化、实施等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除系统工程基础埋论之外,还耑要用到社会科学、法律、医学、人机工程学等。
由“三维结构体系”可以看出,系统工程嫌论既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又把每个研究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如时间维中规划阶段需采用逻辑的思考过程,从整个时间阶段来看也需要采用逻辑维的步骤,这就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从三维结构中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应用管埋学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进行管理。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其建立、运行等过程的研究应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等方面综合考虑。
4.1.2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种新型系统方法论,如图5所示。其中“物埋”是指那些或通过定量分析’或经严密逻辑推理,或经精确科学实验而证明为正确的研究成果就是科学知识。“事理”是指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法。“人理”的内容包括人们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如何利用人的理性思维的定性、连续、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和已有的“物理”、“事理”去组织最佳的集成动态实践活动以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等工作内容。
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中,可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管理知识和系统内有关人员以汁算机和专家系统为中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以求解决各种问题。
4.2基于安全科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4.2.1比较安全学
安全科学方法学是以安全为着眼点,以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手段和遵循的途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既分別研究各种安全科学方法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其合理性,又从整体上研究这些方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概括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南大学吴超教授提出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由此产生了比较安全学。比较安全学是从人体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健康条件为着眼点,通过对安全体系中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不间时空的事、物、环境、人的行为、社会文化、知识等进行对照,从而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提供借鉴和相互渗透的一种安全科学方法,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管理学是主要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管理殚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从各国之间企业管现的宏观比较到一M内各类企业的微观比较,从管理实践的比较到管理理论的比较,从企业管理要素的比较到企业管现方法的比较,等等,都纳人了比较管邦学的研究范围。比较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比较的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以比较安全学为方法论基础,m比较管埋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安全系统竹理学的学科本质,通过比较的方法开展研究,从而提出更加适用的珅论。
4.2.2 比较方法简介
比较力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壯界的过程中,根据-定的规则,把彼此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以t的事物加以对比,以辨明其异同和特点、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从比较学体系所提供的比较应用方法来看,比较方法(手段)种类繁多。在满足比较条件的基础l:J、V:用比较法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在安全系统管理的胶理和规律、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可以开展以下比较研究:
1) 从比较的方向看,吋以开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斜向比较。横向比较,足对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从中揭示各国企业安仝系统竹理的异同;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安全系统竹埋的比较,从而把握企业安全系统管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斜向比较,足对+同闰家不同时期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比较。
2) 从比较的联系看,可开展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平行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互无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影响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管理等方而相互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管理,以研究管理移植的方式、途牦和有效性。
3) 从比较的范围看,可开展国际比较和闰内比较。
4) 从比较的角度看,可开展综合比较和专题比较。
5) 从比较的内容看,可开展安全系统管理理论的比较和安全系统管理实践的比较。
以上各种类型的比较相互联系,吋交叉进行,从而能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比较。
4.2.3 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观察、总结的方法。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研究安全系统管珅.学必须掌捤观察管理实践、总结管理经验,并进行提炼概括,使其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2) 比较研究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当代批界各国都十分軍视管理和管理的研究,各自形成了带有特色的系统管理科学。借鉴、应用他国的安全系统竹理殚论和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不能简单地照搬。通过比较分析,分辨出吋为借鉴的东西和不可借鉴的东西,真止做到博采众长,丰富安全系统符埋学的内容。
3) 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就是运用有关安全系统竹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献,考察管理的起源、历史演变、電要管理思想家的理论、重要的管现案例,通过比较选择,从屮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从有审要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在研究管理学的过程屮,通过对典型的符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管理的经验、方法和原则,加强对管琍理论的押解匀方法的运用。通过分析其他企业的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或体系,总结各种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适用范M、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等,从而建立有效的安全系统管钾模式。
5) 试验研究法。试验研究的方法是指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认真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并有计划地变动实验条件,反复考察管理对象的行为特征,从而揭示管碑的规律、原则和汔术的方法。
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5.1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科学的关系
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研究其如何由安全态通过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安全科学目前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相应地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但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科学H次上还比较薄弱。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的作用城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为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涉及管理缺陷、管理失误的预防提供宏观上的指导,它在安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2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马克思曾经说过,凡是组织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须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安全系统管理也是如此。在当代科学技术H益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管理贯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管理有它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艺术,但这种埋论、原则、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同时,管理还要受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复杂的传统人文关系的影响。管理学提出的这些理论,是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不p丨忽略的知识。
安全系统符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系统ff理学不何要应用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系统脊理学还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扩大了其内涵。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和管殚学是相互交叉和兼容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在安全中疢用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学科。
5.3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管理学的关系
安全管理学足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劳动生产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从、Ik人员与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和上作环境等方向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安全管理的职能看,其管理的内容同其他安全学科一样,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组织与技术的管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侧韋对系统的管理研究,注重赞理活动的过程,涉及到影响管理过程的安全系统的各个因素,包括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中甫要的二级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V:用安全管理学有关安全管理规律和原理的研究成果。
5.4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复杂系统及其开发、运行、革新是系统T;程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系统工程学采用复杂科学方法,注電定性与定量、微观与宏观、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等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安全系统,是一个巨复杂系统,因而系统1:程学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
5.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关系
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现和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埋和丁程的新学科,是系统丄程学在安全丄程学中的运用,其埋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是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人的程度,并根据安全系统丄程分析评价的结果作出决策,要求安全系统丄程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和控制,其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学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T.程学科,一个是符理学科。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6结论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基f安全管理7的研究提出的分支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珅.学是系统安全发展的耑要,随若安全系统T程学的逐步完善,对安全系统管理的需求也H渐显现。作为安全竹埋学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丨以进一步充实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借鉴系统科学、管理学等的知识体系,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构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理论框架。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
1)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从安全学科的属性出发,从安全社会学的特点出发,以安全管理学为前提进行研究。
2)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埋与安全系统丄稈是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
3) 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安全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及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过程和规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为系统管理提供指导。
4) 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突变与畸变性等复杂特性,除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外,系统科学中的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都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关键词企业管理古典理论理论回归
自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理论称作丛林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加速了自己的进程。此后,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战略”开始引入管理界,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1993年迈克尔·海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完成了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在世界范围内吹响了所谓的“第二次管理革命”号角。同一时期,彼德·圣吉(P.M.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学习型组织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管理革命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管理学界,古典管理理论却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论断。呼唤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有的是来自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考察,有的是来自对管理职业化的理性分析,也有的是来自对古典管理理论自身的评判。一种观点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这些原因,回望并深思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繁荣基础的古典管理理论,对推进管理理论中国化,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1古典管理理论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及较强的应用价值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于一体,对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它犹如一只有形的手,科学有效地调动和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般认为,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它是从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作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约尔,有着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泰勒就是在生产一线发现并注意到“磨洋工”现象的,对这一现象的仔细观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认为工人“磨洋工”有三个原因,即:工人们害怕不断增长的生产带来失业;失败的薪金制度不鼓励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厂没有给工人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些观察和分析,成为科学管理理论构建的起点。虽然法约尔与泰勒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也一直处在企业管理的中、高层,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管理生涯使他对企业管理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高层次的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泰罗认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雇佣双方把视线从分享利润这块蛋糕转移开,共同想办法把“蛋糕做大”。他说:“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顾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并且认为,对雇主来说,“最大利益”不仅代表着短期内有较大的利润,也包括为达到公司的长期繁荣而全方位地发展。对雇员来说,最大利益则不仅代表着高工资,还有他们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高等级的工作。在他看来,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以至于王义昌先生在《一封辞职信——成就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第六项修炼》后记中,还要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让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却至今依然是我们企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者的重大任务。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构建者,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种可应用于一切机构的独立的活动;一个人在某机构内地位愈高,管理活动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这种对一般管理的认识,使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普适工具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得到了运用。由于韦伯是一个置身企业管理之外的“旁观者”,站在更加超脱的立场冷静分析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他的管理理念更显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这些规则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导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直到今天,在组织中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即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的劳动操作;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以代替允许工人凭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的作法;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去办;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上要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以代替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工人的办法。这些原理,对于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以及他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个要素进行的详细分析,则是企业管理过程科学化必不可少的。韦伯要求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具有的八个特征,即实现明确的分工、实行等级原则、实行考核和训练制度、所有公职的担任者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出的、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理的那个单位的所有者、组织是根据明文规定的法规规章组成的、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正是企业形成完整、有序和高效组织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逻辑前提和应用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从创建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推动着管理理论向前不断发展,形成流派纷呈的格局。但是,站在21世纪回望古典管理理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们的真理光辉,也清晰可见它们与现代管理理论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逻辑前提,古典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同时还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先驱们所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效率和组织问题。它们是任何管理理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下或指导下,在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搭建的平台上的创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创新会一直持续下去。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现代管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对计划和策略的研究、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对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管理工作环境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里,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所要解决的也是泰勒在百年前所关注的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及共同发展问题古典管理理论不仅为现代管理理论搭建了创新的平台,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之一。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九大管理学派中,管理过程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就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现代版本。管理过程学派也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其开山鼻祖正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法约尔。这一学派因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主要学派,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他们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他们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建议。经验主义学派中的许多代表人物深受古典管理理论影响,而且其中的多数人长期担任大公司的顾问或直接在大公司高层供职。经验主义学派走的是与泰勒、法约尔一样的研究道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对象的不同,经验主义学派所概括出来的理论并不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翻版,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思想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理论抓住了管理中效率与人性这一被古典管理理论忽略的矛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于处理好管理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组织的平衡和谐状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当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离不开古典管理理论所构建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性支持。现代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工具,比如管理方格、决策模型、激励手段,等等,都要放在按照古典管理理论构建起来的、能完整地履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职能的组织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3古典管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管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论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导对象,在于它与指导对象的吻合性。因此,管理理论应用是有边界约束条件的,在发达国家有用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未必有用;在大企业奏效的理论,在小企业未必奏效。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更好,更不能说时髦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
3.1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主要成长部门有可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由于经济起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讲,人均GDP400美元以下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人均GDP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20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起飞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古典管理理论回归在我国有比较适宜的土壤。所以,有人认为,“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反省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提出‘回归古典管理’,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并试图以此作为我国企业迈向职业化的理论指导。”
3.2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重要人文环境
我国直到1994年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仅仅10年时间,从政府到民间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我国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的现代管理理论,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管理理论应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从企业管理者来看,由于我国缺乏优秀企业家诞生和正常发育的社会土壤和社会氛围,社会体制方面也存在压抑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弊病,现阶段堪称真正企业家的厂长、经理为数其实并不多,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娴熟的市场经济驾御技巧,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在成功的或失败的企业管理者口中,我们都不难听到成串的、最时尚的管理学词汇,但是在他所管理的企业里却很难看到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家族企业,管理者的状况更不容乐观。
3.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196222个,其中大型企业仅为1984个,占1%;中型企业为21647个,占11%;小型企业为172591个,占88%。在工业总产值上,三类企业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下。
有人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做过调查分析,在那里企业管理存在四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制度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忽视基础,管理方法运用不当;未发挥组织职能,团队效率低;脱离实际,曲解“企业文化”。调查者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整体上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甚至还远未达到以“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的水平。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省份,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普及古典管理理论知识,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的基础,比如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提高计划水平,增强管理控制能力。通过贯彻和运用“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及“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等原则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能力,从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用“行政组织”理论,促进组织优化。在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为企业准确、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
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4
5宋瑞卿,樊而峻.古典理论与管理的职业化
[J].企业管理,2004(10)
关键词:MBA;起源;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202-01
一、MBA的起源和发展
1819年,法国经济学家Tean-Beptixesay在巴黎建立了3EedeSuperieure de Commerce deParis成为第一个开设商科课程的学院。然而工商管理学院的革新和发展却是在美国,1908年4月8日,33名企业经理进入哈佛大学。世界上第一个MBA由此诞生。两年后8名,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成为全世界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1881年,全球第一个管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 at th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建成,但仅限于招收本科生,1900年,Amos Tuck School of Adminstration and Finance at Dartmouth college成立,Tuck也就成为美国第一个管理学研究院,也是第一个授予商科高等学位的研究院。
随着20世纪工商业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经济转为平时经济,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释放,市场发育,为企业带来了大量机会,社会对企业管理人员需求迅速膨胀,大量人员选择商学院的MBA,由此造就了哈佛大学1947年“出类拔萃的一代”,这之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管理教育的重点便放在了MBA上,美国每年授予的MBA学位人数达到授予硕士学位总数的20%以上,管理教育进入了空前的蓬勃发展时期。
二、中国MBA发展状况
如果从1988年成立专家组起步研究工商管理硕士开始算起,我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1988-1989年),主要是组织专家、学者针对我国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了解国外的MBA教育、我国的社会需求以及学校的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二是设计和论证阶段(1989-1998年),主要是在成立了研究小组,提出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MBA学位的论证报告,以及参考性培养方案,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招生考试、课程体系与内容、培养方式、学位授予标准等重要环节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论证,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开展试点工作;三是组织实施阶段(1991-1994年),国务院学位办成立了协作小组,分两批批准了26所高校进行MBA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基础性建设工作,包括制定参考性培养方案、管理工作规程,招生培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有了第一批中国式的MBA结业生;四是提高质量、稳步发展阶段(1994年至1998年),成立了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国性的师资培训、考试改革形容等工作;新增加了30所MBA试点院校,进一步壮大了MBA的培养力量。以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经贸委联合组织开设“企业管理人员在职攻读MBA学位为起点,我国的MBA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丰富了MBA的办学模式,更有利于直接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管理骨干。
1990年,我国开始在少数高等学校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且明确指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专业学位的一种,其特点是第一,工商管理硕士是务实的管理人才,招生来源主要是在企业或其它主管部门工作一段时间、有实践工作经验的现职人员,课程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培养过程与企业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到企业中去的培养模式。第二,工商管理硕士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求广博而全面的知识,结合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学习多门课程,形成广博知识与较强能力的综合水平。第三,工商管理硕士要有战略眼光,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有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决策的能力。第四,工商管理硕士可以招收有各种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便于培养综合全面的复全型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
十余年来,我国MBA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MBA培养试点院校从1991年的9Pg扩大到现在的64所,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覆盖了20个部、委系统。1991年,全国首批招收的MBA学生仅86人,截止到2001年7月,我国MBA毕业生总数已超过1.5万。
三、中国MBA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师与学员在教学内定、课程设置上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
(1)从实际教学内容上看,由于每个授课教师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可能不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授。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不讲,而大纲上没有的内容可能会在教学中予以补充。
(2)MBA学员的本科专业背景很复杂,有些学员本科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的,有些是语言文学类的,有些是理工农医类的,这样就造成了一个MBA学员参差不齐的专业基础,从而给教学内容上的安排带来诸多不便。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应该把MBA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MBA学员应以方法的应用为主,方法的研究为辅。教与学的重点应该在应用,特别是一些方法论课程还是一定要以方法的应用为主。也就是说,老师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去讲授,学生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去把握。关键在于摆正方法的研究和方法的应用视角,摆正这个视角很重要,一方面。教学的指导思想统一了,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以方法的应用背景、应用前提、应用方法、应用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为主;学员以方法的把握为主,两相呼应,既利于教也利于学。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由于学员本科专业背景参差不齐的现象给教学造成的矛盾。
四、对中国MBA未来的几点思考
1.走应用型道路。MBA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师应该从应 用的角度去讲授,学生应该从应用的角度去把握,只要这个思想统一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方法的应用为主,学生以方法的把握为主,两相呼应,利教也利学,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给教学带来的矛盾和困难。
2.走专业化道路。MBA的招生和教育目前走的是大杂烩之路,采取的是综合性的招生模式,学员本科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这不仅给教学带来困难,而且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象是在上大课,笔者认为下步MBA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是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专业如房地产、机械、经济、金融等不同专业进行课程设计,以利于发掘MBA管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赵纯钧,我国MBA教育的发展和展望[M]管理教学与国际学术研计会,2001.8
[2]胡建川,中国MBA教育发展趋势[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3]仝允恒,国外MBA教育发展情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1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学习要求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63-02
谈到财务管理,大家总会将他与会计相提并论,甚至就将他看做会计——这其实是对财务管理认识的一大误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管和会计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出双入对,密不可分,他们都属于会计体系,研究的也都是资金运动,但他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作,通俗点说,会计一般是做账算账,而财管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但财务管理的内涵远不止这样,或者说那样的解释并不精确。就我目前的认知,会计和财管的区别可以这样解释:会计工作主要围绕基础的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换个说法,即相对于会计学注重具体的实务操作,财务管理更强调宏观的调控指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个提升。正如“管理”二字显示的那样,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做出财务经营决策,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做表面的账务工作。
财务管理就是将科学的决策方法运用于企业理财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筹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这四个方面,如以最低成本筹集企业所需资金、选择最佳投资方案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合理分担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等等。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的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财务决策。
观察财务管理的成长过程可以通过模拟一个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企业创建初期阶段,业务简单,营运及资金规模小,因此对财务功能的要求不高,仅限于出纳、记录、简单核算和报税等其他简单工作。第二阶段——企业成长阶段,规模出现较大范围的扩张,由于资金、货物运作量在不断增大,企业面临风险提高,产生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也相应扩大,因此企业就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财务管理便广泛渗透到业务流程控制之中。第三阶段——企业多元化发展阶段,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复杂的内部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为业绩管理、全面预算、决策提供支持,以帮助企业盈利。第四阶段——企业运用资本手段进行更大规模的快速扩张阶段,此时财务管理功能重在资金运作,对投资融资所涉及到的资本结构优化、利润分配事宜都要进行直接管理。第五阶段——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企业已具有较复杂的资本结构,营运资本高,有了税务谈判的筹码,因此该阶段的财务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优化税务、加强管理营运资本,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避免不必要的多纳税和资金闲置所造成的损失。
根据以上五个阶段,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成长中所担负的责任:财务管理之于一个企业的作用,就相当于链条之于自行车,一旦链条失灵,整个自行车就无法行动,因此兼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方面面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财务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最广泛的专业人才之一,同时,市场对此类人才的计算机和法律知识的要求、实践能力的要求提高。这些发现对于培养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强化财管专业人才的市场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们的大学学习中,学习财务管理除了要重视基础的会计课程,还要学会分析和决策等财务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必要的专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通过这些课程培养起自身经济、管理、金融、理财和法律方面的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我认为将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划入理科更为贴切,这也对财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我们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一门课程,我们需要以良好的数学基础作为分析工具和研究手段来学好财务管理。
财管是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也是易于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职业。财管专业学生主要任职四个领域:企业财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财务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理财规划师是财管专业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工作,他要求学生掌握九个方面的基础知识——税收、保险学、经济学、投资学、财务会计、消费支出、货币金融学、实业投资学和相关法律(下转第13页)(上接第63页)法规,必须具备良好的人品及职业操守,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以服务客户为宗旨,为客户保守个人秘密。实践经验是否丰富是客户选择理财规划师的重要标准,因此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是不可或缺,要知道只讲理论是不能达成理财目标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尽可能寻找多的实习机会,到保险、证券、金融等领域“淘金”,由于这些行业更加成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只要向前辈虚心求教,将一个个案例积累在手,必然会大有收获。
财务管理专业报考指南说,如果行政管理管的是全身,那么财务管理就扼住了企业的心脑血管。但目前国内的普遍状况是低端财务人员遍地开花,高级人才却始终紧缺,因此,我们不管具体从事哪个方向的财管工作,都要争取向高端发展,做专业和资深人士。
关键词:农林经济;经济管理;创新管理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林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农林经济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环节。现阶段,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问题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建设农林经济科学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说,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是相对落后于我国的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特别是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关于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其在内外部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建设。首先,我国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农业包含着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多种基本模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经济发展系统。随着我国农林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农林经济增长方式也相应发生了转变,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农林经济发展仍然缺少核心竞争力,这是由于我国农林种植面积的分散,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不足,农林经济工作效率的低下造成的。其次,我国农林经济体制存在缺陷。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大量的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对农林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滞后影响。此外,资金及人才方面存在缺陷。我国现阶段的农林经济发展是达不到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的,据准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状况,这就大大制约了农林经济的发展潜力。而且,我国的教育体制下缺少对优秀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真正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很少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林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想切实解决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相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占用,推出相应的政策,使广大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充分激发农民的工作热情,为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生产力保障。同时,农林业应该大胆的应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农林生产的物资完备,以科学的手段改进农林业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土地出产率,科学的提高农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2.采用现代化管理,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农林经济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农林经济要切实得到发展,不论是从物质的基本条件上,还是科学技术上都要共同发展,共同为农林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人员队伍需要大量吸收具有专业素质的相关人才,这些人才不但要掌握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向农村的广大农民普及农林经济的相关科学知识。农民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才能实现农林经济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另外,农林经济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作为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对广大农民在农业科技、林业信息、农业信息、生产销售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指导,充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林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3.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林经济的管理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方面能够推动农林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集约化的建立,另一方面,它能够促进我国的农林经济水平向世界领先水平不断前进。针对这一方面,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我国的农业教育举措,努力提高我国农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杜绝文盲的存在,使我国广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水平能够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技术服务和科学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先进的农林科技和管理结构来推进我国的农林经济体制改革,以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提高我国的农林经济水平。4.深化科教兴农战略。针对我国农林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应该大力深化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生产力的素质水平是关系着农林经济切实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我国的农林经济水平能够快速增长,就必须依照现阶段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加强农村地区的素质教育投入,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强农村地区科技服务站的建设,针对具体地区的具体农业条件与农业水平,对当地的农业技术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以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林经济的不断发展。5.创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农林经济急需大批的相关专业人才,对此,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创新建设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不断加强学科特色建设,协调处理好专业中经济与管理、传统与新生、近农、非农与离农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要加大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投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最大特色就是服务三农,不断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目前,我国的农林经济正面临着几个重大的转型,一是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二是从计划农业转向市场农业。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农林经济建设需要更多,更专业,更适合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建立起全新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水平和过硬管理能力的优秀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为我国的农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农林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农林经济管理体系的科学建立,社会服务系统的完善,以及科技兴农,科教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农林经济一定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哈媛媛.浅议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福建农业,2015,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