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8:0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冲突;全球化;现代性;中国境遇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2-0109-04
文化是特定群体基于共同的习俗、传统而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接触和交往必然导致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形式和动力。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冲突成为全球化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不仅仅是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且有其自身的根源和依据。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代表着一定的文化诉求,是审视现代社会文化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因此,现代性成为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演变
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进程,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扩张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各种国际性组织和全球性协议的形成等经济层面的全球化,也表现为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文化表达方式的形成与扩张以及各种文化实体的交流与碰撞等文化层面的全球化。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文化交往的深入,文化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冲突以更加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亨廷顿所言:“在冷战后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以其他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6“文化的差异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分裂和冲突”,[1]108文化矛盾与冲突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矛盾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全球化发展的初期,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现代化,也包括非西方国家学习西方,力图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型不仅包括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转变,也包括文化上的变革。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体系,形成了现代文化体系。非西方国家在学习和接纳西方的现代文化体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原有的文化体系。然而,现代文化体系与传统文化体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现代文化体系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规章制度来维系社会的发展;而传统文化则尊重神权,并且依靠宗教戒律来约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同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经历较长的时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已经深深地内化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其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前工业革命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各文化之间的交流甚少。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利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各种商业活动以及各种殖民行为,把西方文化扩展到欧洲以外的世界。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性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全球文化系统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地方性本土文化而言,西方文化就是外来文化。文化是特定群体基于共同的习俗、传统而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表达,是内化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中的。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实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本土文化与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
冷战结束以后,各个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物质和文化层面的全球往都得到了深入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化冲突凸显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首先,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一元文化主义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将出现单一的文化模式。如汤姆林森认为:“全球化喻示着某种单城性的感觉,世界在历史上首次正在变成一个具有单一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世界。全球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单一的地方’。”[2]当今社会,人类在生存和生活方式上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如理性、自由、公平等价值观念成为指导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价值追求;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提倡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单一的文化模式正在形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单一的文化难以形成,世界文化仍然呈现为多元化的趋势。杜维明曾经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倾向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多元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脉络。[3]因为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基于共同历史传统和生活体验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族群性,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单一性的文化模式不能取代各具特色的多样性的文化模式。因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场景呈现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其次,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信息社会。利奥塔把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称为后现代的年代。后现代一词最早运用于文学、音乐、绘画等文学艺术理论领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于西方世界并在全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注重话语分析的局部叙事,追求意义阐释的多元性、思维风格的差异性以及表达形式的多样性。”[4]这种文化思潮与崇尚理性主义、普遍主义和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化截然不同。而伴随着工业主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的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追求个人自由、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追求广泛的参与度,追求感官刺激和时尚,注重休闲与娱乐。崇尚理性的现代文化与强调多样性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共同存在于当今的文化发展形态之中。
全球化早期,文化冲突主要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当代社会,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则凸显为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冲突的这种转变,与现代性的全球扩张以及现代性自身矛盾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现代性借助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扩张,并使自身的矛盾以文化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正如学者指出:“全球化文化语境既为现代性的张扬提供机遇,同时也激化了现代性的焦虑。”[5]
二、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现代性机制
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实现了现代性,步入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模式。同时,西方社会所展示的文明成果使全球卷入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吉登斯把这一历史进程即全球化称为现代性的根本性后果之一。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6]56“全球化是一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6]143吉登斯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为,全球化是现代性不断自我复制和扩张的结果。也正是现代性向全球复制和扩张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产生了文化冲突。因此,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实质上是现代性的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外在体现。
现代性是在与欧洲传统社会神学统治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正如吉登斯所言:“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6]1“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态度。”[6]4作为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表达,现代性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现代性依靠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反思性运用,[6]46通过时空重构,实现了全球性的扩张。
现代性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达,与传统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吉登斯则把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区别称为断裂,“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6]3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断裂主要体现在现代性条件下变迁速度之快以及变迁范围之广超越了任何前现代社会。另外,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反思与传统社会的反思是不同的。传统社会的反思是用来解释和阐明传统,是指向过去的。现代性条件下,人们通过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使得理论知识不断地对社会实践进行修正,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改变着原有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现代性是指向未来的。由此可见,现代性与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不仅仅是西方国家也包括非西方国家,在完成现代性的过程中,都存在着现代性的断裂,都面临着一个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最初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表达,但是,这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表达方式天然地具有向外扩张的优势。在传统社会,空间和地点是一致的,社会生活受到地域性活动的支配。在现代性条件下,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从而使得现代性能够冲破地方的限制,实现更大范围的变迁,也就是说,人类的社会活动从狭隘的地方空间转向更广阔的全球领域,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实现了全球性的扩张与延伸。在这一复制和扩张的过程中,现代性必然会遭遇和冲击其它地方性本土文化。面对现代性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土文化会做出对抗、选择或者认可等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了现代性文化诉求与其它地方性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果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是现代性向全球扩张过程中外在矛盾的表现,那么,时至今日,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的全球化时代,文化矛盾与冲突则转化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即现代性的一元化诉求与多元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首先,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与各民族和国家地方性文化的矛盾。现代性是起自于西方社会的文化表达,理性主义是其基本的文化诉求,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社会的烙印。现代性向全球推进和扩张的过程,实质上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念在全球的扩张。随着19世纪末欧洲国家遍及世界的扩张以及20世纪末美国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确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性文化诉求传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且成为进入现代化轨迹的国家和地区的一致性文化诉求。同时,从更深层意义上看,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这种共同生活方式的表达在当代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因此,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表现为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一元趋势。然而,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文化作为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族群性和差异性。从整个人类发展来看,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由此,现代性在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具有一致性趋势的现代性文化诉求极力地向全球扩张;另一方面是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既认识到现代性是全球化时代必不可少的,又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现代性一元化的文化诉求和地方性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其次,现代性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现代性的一元追求与自由的矛盾。现代性是在反对中世纪的欧洲神学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性和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毫无疑问,现代性释放了人的天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张、工业主义的发展,现代性所推崇的理性无限膨胀,理性极端地表现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成为主宰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法则,而现代性所尊重的自由受到限制,从而使人类再次陷入新的奴役。法兰克福学派也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理性已变为奴役的力量而不是为自由服务。[7]自由主义强调,人生而自由,自由是人的权利,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该拥有较多的自由权利。自由主义在文化上突出地体现为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工具理性延续的是传统的宏大叙事方式,本质上依旧是一元化的价值追求,这与现代性所弘扬的自由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精神实质背道而驰。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现代性批判和解构是后现代的主要特征。现代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所展现出来的非权威性、个性化、多元化等元素正是后现代思潮所主张的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性原本所提倡的。
三、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中国境遇
现代性的全球性扩张,使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进入到追求现代性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从近代以来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的启蒙历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的启蒙精神、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以各种方式融入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在我国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外来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文化共存共生、相互交流与碰撞,同时,文化矛盾与冲突也经历了一个现代性外在矛盾向内在矛盾的转变过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上,我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化成果,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西方文明所向往的。但是,当逐渐没落的封建传统文化遇到更为先进和优越的现代性文化时,近代中国的统治者仍然怀着对本民族文化盲目自大的文化心态,拒绝和抵制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那种文化保守和文化优越的心态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文化诉求。国人最初搬用西方的火炮、铁甲等物质成果,但没有摆脱战败的命运;进而采用西方的立宪制度和代议制度,但是政治改革的结果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不能在中国实现,随之认识到政治改革只是枝叶,还有更根本的问题需要解决。正如梁漱溟所言:“将西洋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这时候全然没有留意西洋这些东西并非凭空来的,却有它们的来源。它们的来源,就是西方的根本文化。”[8]这些根本文化正是现代性的文化诉求。真正开启了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的推进过程中,现代性的断裂在我国得以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性文化诉求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性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以理性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追求,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以小农经济、农业文明为基础,以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为核心,也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中非理性成分相对较多。因此,两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文化模式相接触,必然引发矛盾和冲突。虽然弘扬和推进了现代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但同时也激烈地抨击了我国的封建礼教和传统伦理道德,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到轻视甚至一度中断。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深层的文化模式已经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形式上的中断并不能影响它本能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性文化共同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得以确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民众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抗拒和抵制变为逐步接受。直至现在,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已基本生成,理性、科学、平等、自由、人权、契约等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已经开始被我国民众所认可,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性在我国的生成虽然较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当现代性文化矛盾主要体现为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时,这种变化在我国也充分凸显出来。一方面是现代性的文化诉求在我国得到一定的认可和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诉求,即结合中国实际,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理念而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化。这种文化与西方现代性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追求多样化的生存体验、注重个性表达和需求的后现代文化心态伴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也超前地出现在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总之,我们身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共时态之中。[9]
现代性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异常激烈,文化冲突与矛盾的演变过程也是现代性与其它文化之间外在矛盾转变为现代性文化诉求内在矛盾的过程。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性的文化诉求成为一致性的趋势,客观上弱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但是,现代性文化自身的矛盾与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而言,重要的是应该如何应对当前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性所主张的理性、公平、自由、法治等理念是进入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全球化也给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虽然全球化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独霸天下,必然是多种文化并存,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为全球化作出贡献。同时,现代性本身是开放性的。现代性在全球性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积极吸纳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地超越最初的文化诉求。地方性文化也会主动地把本民族文化中符合现代性文化诉求的成分融入到文化全球化的话语体系中。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法家法治天下、佛家崇尚众生平等的思想跟西方的现代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我国所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全球化这一发展机遇,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 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3]李萍, 童建军.论文化的三个维度[J].道德与文明,2011,(5).
[4]王艳华.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5]刘怀光,刘若飞.文化全球化的根据:共同生活的现代性诉求[J].中州学刊,2014,(10).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7]张健.现代性的含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理解与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6,(1).
重温传统,是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一股潮流。
面对价值重建与文化重建的艰巨任务,面对现代性的挑战,返回传统,从古今之辨中汲取面向未来的灵感,这是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文明的知识精英不可回避的选择。
然而重温中华传统价值,借以解决当代中国人心灵家园的安顿问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是重温传统的方法论问题。
面对现代性导致的价值混乱,是将传统文化作为美妙的伊甸园,以重回三代的愿景要求当代人放弃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进而美化传统;还是将传统文化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资源,面对现代性问题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释,使之可以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论。方法论的差别,决定了重温传统文化的当代有效性,遵循前者,是复古主义的,主观主义的;而遵循后者,则意味着从现实出发 ,借用传统筑造未来。毕竟,任何精妙的价值系统,只有当它能为当代人服务,才是真正行得通的价值。
其次,是重温传统与正确理解中国革命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革命是靠反传统起家的。在民族危亡的急迫关头,中国精英共同选择了文化上的彻底反传统来解决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问题。今天,当革命转入执政,外部环境压力不再急切,而现代性问题又日益凸显之际,重新肯定传统价值,反思激进反传统的弊端,遂成为今日中国知识精英的自觉选择。但是,重温传统和反思革命,并不构成彻底否定中国革命的理由,因为二者的时代条件是如此不同,我们不能以今日之从容来理解当日之峻急,也不能以今日现代性问题之弊端来诋毁当日以革命为现代化工业化开辟道路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中国革命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传统之一,我们今日之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成就,离不开中国革命,今日中国人的德性,很大部分由中国革命塑造。因此,重温传统,不能以否定中国革命为前提,就像人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一样。
最后,是重温传统与面向海洋文明和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
中华传统文明尽管诞生于农耕时代,却有着超越不同时代的恒久价值,尤其具有面对现代性问题的认识功能和批判功能,这是我们今日重温传统的主要出发点。然而中华传统文明毕竟是东亚大陆绵亘千年的区域性价值系统,昔日面对海洋文明冲击时它不断拆冲樽俎、调整自身形态,今日它又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浪潮,面对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传统中国文化价值如何因应这一巨大挑战,并从中开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普遍性价值,这是一个有待验证、有待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与此同时,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新疆地区,具有不同于华夏中原地区的独特文化价值系统,面对当代剧烈的社会转型和现代性冲突,这里的人民正经历着与汉人社会既不相同又很相似的内心痛苦,因此,重温传统,如果仅仅局限于儒释道三教混一的中华传统,显然不能完全解决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也因此,立足现实,重温传统,开创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新的普适性价值系统,才是我们今日重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有效的出发点。
2014年2月
【关键词】《断魂枪》 西方文明 民族文化
老舍曾说过他的《断魂枪》所写的“一切都在我得心中想过很多回,所以他们都能立得住”;虽然那么短,或者要比一部长篇更精彩一些。”文本中浓缩了老舍看到西方现代性文化、关注民族文化的思考。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断魂枪》以这句简短的叙述句开头,时代在改变,古老的传统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开始嬗变,“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快枪、通商与恐怖”,“火车穿坟过墓的破坏着风水”;以致“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沙子龙“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沙子龙昔日“夜店荒林的威风”,在历史中泯灭。徒弟请他出山,他置之不理,孙老者向他挑战,他一笑置之。沙子龙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玩耍枪法,他意识到枪已无法拯救个人的命运,也扭转不了乾坤,耍枪弄武的时代已被火车洋枪取代,他的枪法不传是他无奈的抉择,断魂枪是沙子龙的一种象征,甚至是他的理想,断魂枪是他的安身立命的人生象征,但是在时代面前,他是清醒的,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绝技在西方文明面前,显得毫无意义。西方文明更强调的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在自我的如何发展的思考中,沙子龙作为一个社会的小人物也开始困惑,他敏锐地发觉传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断裂,在传统与西方文明的他深深陷入无助悲凉的困境中。一方面,老舍为我们展示了处于新旧交替社会的人们的精神困境,沙子龙是痛苦的,在个人的生命价值中已没他的地位。另一面,老舍的思考具有现代性的特征,他以一个个体的生存状态着笔,这个个体代表了当时生存精神的矛盾。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对这种价值观的质疑和批判,但又无力寻找更好的出路。
老舍在《断魂枪》中不仅对西方个人价值观提出质疑,老舍在这里批判了沙子龙这种绝对的保守不传,沙子龙虽无胸怀天下,但老舍借沙子龙表达出整个民族的危机感:“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先祖与神灵;不大一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老舍饱含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失传的惋惜。西方文明的质疑和民族性的忧思交织在一起。
老舍深知批判与启蒙的艰难,在《断魂枪》中,老舍更多的是从情感的思维呈现出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怜惜之情。他用幽柔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失意的练武之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突然遭受动摇,所以他失落彷徨,但昔日的荣耀又使他矜持孤傲。文本最后:“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有微微一笑,‘不传!不传!’”这最后的审美意象,有着如悲秋的苍凉,在惋惜、惆怅中再现深层的人生感叹,老舍借此是沙子龙的形象饱含浓厚的悲剧色彩,使读者读完之后体会到作者对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和痛惜。
老舍的文化思考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五四新文化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转折事件,开启了具有现代性性质的启蒙运动。就文学领域而言,五四时期是一个充满激烈批判和反思的时期,批判和启蒙是当时文学现代性品格的突出表现。老舍一方面深受五四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爱国青年,切身感受到古老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民族的现代化的使命感深深的烙在老舍的心里,而文艺成为老舍完成使命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文化大背景中,老舍的态度是温和的,在情感上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老舍也看到了社会不可逆转的巨变,也欣慰现代化对传统弊俗的革除,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文化也遭受流失,表现出混乱、无序的局面又使老舍对变迁持审慎的质疑态度,在西方现代化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相持不下时,老舍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持着有爱也有恨,有批判也有痛惜的复杂态度。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观照时,老舍并没有强化它与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对立性,而是力图去审美这一文化的没落及其产生的深刻失落感。老舍这种文化思考的内在心理冲突,在文本呈现的美学效果上看恰恰构成文本内部的紧张感。丰富了文本的思想内涵,给作品带来跑满的艺术魅力。
从小说叙事特征的层面,老舍的小说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富有民族特征,同时他也吸收了西方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精华,形成了兼含民族特质和西方现代因素的美学风貌。文本采用的是传统小说惯用的第三人称,而且有明显具有说唱艺术,显露出小说书人的话语特点。文中是以王三胜和孙老者比试功夫才引出沙子龙,叙述人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活动,作者有融合西方现代小说的叙述视角模式,不是有第三者全引出,而是使文章形成空白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如孙老者在被拒绝后“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沙子龙送做孙老者之后只是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等等,老舍没用直接描写他们的心理,而是把前后的因果断开,经过读者揣摩来形成因果链接。传统的小说全知视角和现代小说的限制视角结合成有张有弛的叙事方式。
《断魂枪》立足在现代与传统、新与旧、西方与中国的交叉点上发出感慨,既包含了对西方文明的现代气息的批判和反思,又融入富有民族性立场的坚持和忧虑。
参考文献:
[1]老舍《我写短篇小说》,《老舍全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一、对传统文化的皈依与接续
近几十年来虽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之声不绝于耳,但也很难也迅速扭转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与文化的无视与偏见。在这样一个全球文化多元性共存的时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流行无异于“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变相实践。虽然所谓的反“西方中心主义”者也注意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事实,但是这种文化交流的想象是以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的可资借鉴的“他者”形象为前提的。周宁在对唐纳德F•拉赫与埃德温J•凡•克雷的鸿篇巨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的解读中提到:他们在解构“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的同时还在建构并不断重建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文化诡计,‘反写’的结果是‘正写’”,同时指出了西方文化对异域知识的热情,不仅是西方扩张的文化动机,而且促成了西方文化的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自我反思不仅无助于削弱其影响反而进一步肯定了其兼容并蓄的优越性,加剧了对东方文明主体性地位的无视。
东方文明或者说中国传统文明中的灿烂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都优越于西方,“从蒙元世纪到启蒙运动的五个世纪,亚洲对欧洲的文化影响遍及器物、制度、观念等不同层面”,欧洲文明也只是在近代以来暂时性地领先于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视和割裂,将会和“全盘西化”一样导致文化上的虚无主义,这是不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无力引导中国走向强盛。在“他者”与“自我”、“他救”与“自救”中,我们应该侧重于后者。对于当前的影视文化建设而言,传统文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我们理应善待之,善用之,影视文化欲求发展必须植根于其上。立足于传统,就是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尊重历史,科学地、艺术地解读和书写历史,正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性元素并能动地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大众化传播,引导观众重塑传统伦理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近来,荧屏上深受好评的影视节目大多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这种理念。如张国立执导的电视剧《原乡》,它讲述了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的一群身在台湾、香港地区的老兵历尽周折返乡省亲的故事,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乡情、血亲、人伦和“仁义中和”观念的形象诠释,恰到好处地撩起了观众心中那尘封的感情记忆;《大河儿女》中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率真、耿直的人物形象,谱写了一曲河南人民的奋斗史,多视点地描绘出了一幅厚重的中原文化图像;纪录片《河源》唯美地展示了西部地区的灿烂文明,以影视纪录的笔法重新书写了那一段段历史;《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大江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命运的变迁,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下了对当前社会的思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些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2]这话虽是在阐述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性,然而这对传统文化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在文化继承上与传统因素决然割裂,却又不能建构新的文化体系,那么我们将会尴尬地被悬置于文化的“虚空”状态之中,重新回到蒙昧、黑暗的时代。当国外的影视文化产品裹挟着“西方中心主义”思潮汹涌袭来之际,我们应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内核传播,只有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皈依与接续基础上的文化构建,才能够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二、文化现代性的自觉构建
影视文化传播体系的建设既不能是夜郎自大式的固步自封,也决不可毫无节制地“全盘西化”。我们既要让西方先进的文化走进来,也要让我们的优秀文化走出去,在双向的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以开放的姿态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基于国家的总体外交战略方针,中央在1980年就成立了“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主流媒体也着手构建大外宣格局,并不断地进行对外宣传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尝试[3]。全球化的东方文化的传播路径的构建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传播内容的建设与设计。影视文化的现代性或者说现代化建构应该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发展,是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一极。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文化的现代化。影视媒介对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仅表现为传播内容中的文化品格的提升,有时候这种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建设性的行为。
对现代性文化内涵的科学诠释是影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表征。社会主义的文化应该是植根于大众、面向大众的。影视作品的创作要紧跟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加大对先进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成果的荧幕转化率,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果艺术地播撒于观众之中。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天然地具有一种大众媒介的日常化的书写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其他文化类型(比如精英文化)是完全割裂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和可转化的。影视文化的镜像能够让我们看到精英文化的影子,并能够对其进行普适性的阐释和传播,影视文化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文化的现代性转向。影视文化的现代性还体现为对现代性的文化环境的培育。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和干预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并进而决定人的行为和表现。麦洛维茨(Josh-ua Meyrowitz)提出的“媒介即情景”观点就指出了:新媒介-新情景-新行为之间的事实性关系[4],说明了媒介对环境的塑造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影视媒介不但能够直接对社会现实环境的形成和改变进行干预而且还会营造出一个荧屏上的“拟态环境”。开明、公正、有序的现实环境固然是推动社会文明前行的必要条件,虚拟舆论场的构建也必不可少。影视文化的现代性最终表现为人的现代化,公众的现代化人格和理念的养成。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人的现代化转型将是社会现代化推进的核心要素。大众媒介文化的繁荣为公众现代意识的启蒙拓展了一个新的渠道、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时展对影视作品创作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影视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归根到底应落实到对受众现代化意识的引导上,在正视到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在多元中立主导,关注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致力于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重建。
三、审美价值观的理性引导
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就针对影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从作为文化工业视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启蒙还是欺骗”的质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影视文化在市场主导和消费刺激下所具有的对受众的迎合性特征。同时大众媒介的特性也赋予了它与意识形态之间具有的天然的亲近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生产的影视文化产品负载着的文化理念和审美价值观肯定会对处于“异域”中受众的固有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冲击、消解还是融合则不一而足。媒介产业的发展为媒介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共存的现实语境催生了当前审美价值的多元化景观。针对社会转型期对民众造成的“心理震荡”和“失衡”现象,胡占凡在《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引导舆论》一文中明确提出:“主流媒体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主旋律、主流声音,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的导向和健康的价值取向。”[6]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在文艺理论指引下,坚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创作方向,将艺术造诣与价值理性的追求和谐统一起来,自觉担负起以优秀的作品引领时代文化健康前行的重任。
四、结语
关键词:现代性 传统艺术 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 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 室内设计;传统文化;现代功能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史中国民族的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但有些传统文化越来越面临着一些现念的的冲击,在室内设计中,只有更好的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协调在一起,才可以使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之间维持平衡,更好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才能很好的把传统文化保留下来,让后世的人所接受。
1.传统文化和建筑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
现在古代建筑做顶级酒店,很多古代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失去它本身的使用价值,很多人讨论是否应该拆除,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样对传统文化是一种伤害,渐渐的会失去这些传统的东西,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平衡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上海国子监Spa酒店,现代中式风格的奢华酒店,呈现了古典中华文化的现代融合,在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同时,加入旅客需要的便捷设施及时尚元素;设计师们参考大量旧照片及文献记载,精细还原楼内原本装饰的西西里大理石柱及彩绘玻璃等室内细节;了解时下高端旅行者的需要配备各种豪华设施,设计任务贯穿两座大楼涵盖所有客房、四家餐厅、两个酒吧、西点房、大堂吧、多个宴会厅、游泳池、健身中心及水疗房。这个古建筑的印迹与记忆将以特殊的方式被组织到现代生活之中,即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拥有了现代的功能,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为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的完美结合。
2.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
中国古典家具大多数都是实木的家具,大多数都带有一些中国传统技术的雕刻,图案十分的精美,但是全部都是实木和雕刻的往往让人坐起来很难受很不舒适;图案的很多棱角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缺少了人性化的东西,,没有现在设计中对人体工程学的重视。顺德三有公司,三有家具有限公司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家具,它以中国优秀传统明式家具为蓝本,巧妙地把中国特色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保留下中国的传统,同时又与现代中国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相协调,在造型上吸取了明带时期家具的造型元素和文化符号,又大胆吸收了西方现代家具的人体工学和尺度,在保持明式家具幽雅清秀的艺术效果的同时,又有现代国际家具的简约风格,将中国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的艺术品位融为一体,很好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结合,让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维护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又可以为人提供舒适的生活品质,可谓是一举俩的啊。中国先民在审美上表现为含蓄性、完整性。在室内的空间划分上表现为虚虚实实,分分合台,既隔又通。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就是对内开敞,对外封闭,各厅、堂、廊、室等都是既隔又通。再就是在空间形式上大多完整无缺,空间划分起程转合,有制有序,既完整又含蓄
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导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进行现代室内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以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吸收其有益的设计形式改变其中不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部分。在布局上打破其中规中矩的对称形式,在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色彩上在以前的朴素稳重的色彩基础上增加高纯度的色彩形成对比给居室活泼的生气:材质上在自然材料的基础之上增加现代科技带来的新材料。如使用玻璃、不锈钢、陶瓷等材料与自然材料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室内装饰的材料有在现代中不失中国传统的风格特色。
现代的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按现代人的审美观对传统形式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室内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富有时代特色。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符合现代室内设计所表达的主题,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使现代室内设计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民族性。借以传统的形式传达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和现代审美特征。
总结: 室内设计只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应当注重承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国独有的文化思想精髓,并且运用现代抽象的设计形式来展现中国室内设计的现代性和思辨性,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并用纯粹抽象的现代设计观念和语言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创造只属于中国风格的原创性的现代室内设计当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很好的平衡起来,往往可以更好的保留传统文化,又能使之符合现代功能,为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需求。
参考文献
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学界对后现代的讨论仍然十分热烈。中国后现代与西方后现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中国后现代具有类后现代性,即它因为经济地位落后的原因正在走向现代,但其文化的超越性和精英们引进的急迫性又使它具有较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因此,经济的复苏、文化的多元、传统的强盛、意识形态话语的中心、市民文化的崛起成为一种多元差异性文化景观。在后现代语境的多元对话中,既不能采取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而搞封闭,也不能采取中心主义的态度进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应充分承认个体的差异,强调达到共识的合理的具体步骤的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如中心与边缘问题、价值平面问题、文化观念转型问题、价值归属问题、知识分子文化身份问题等。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种回避的态度不足取,那种站在现代性或者后现代立场宣布什么本质层面被取消,什么东西不具有合法性,其本身就是独断论的。后现代反对独断论。因而,人文知识分子不仅要放弃虚无主义立场,还要放弃极端民族主义立场,才有可能在极高明而道中庸中,找到价值重塑的思想地基。
下面,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后现代思想、后现代政治、后现代文学艺术、新世纪文化转型等几方面的后学(post-ism)问题,对2001年中国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做一学术史考辨。
一 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
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后现论的时髦和现实问题的复杂造成的交错状态,使中国学界必得认真分析传统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紧张关系。那种缺乏分析的取舍使中国文化转型产生了困难,同时也使选择的主体和主体的选择分外艰难。这方面有几篇论文值得注意。
向世陵在《传统哲学的现代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中认为: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本质上是西方文明产物的现代化或现代性,成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第一推动。作为西方现代性标志的理性启蒙,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但这条道路本身却是不完备的,时代提出了调整的要求。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文化发展的多元性等等,可以说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如此思潮被引进到中国,大体上是与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性文化进入中国同步的。后现代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批评和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青睐,促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的价值。他认为,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社会得到呼应并与传统思想产生某种共鸣,突出地表现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重受重视和被大力推崇。集中体现中国哲学价值的流变性、和合性、生生不息性、天地人一体性等等与后现代的不少主张是可以相容的。
陈喜辉、付丽在《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的缘起与现状》 中认为:隔着两千年的时空,人类精神的境遇和反抗并没有根本的变化。陌生的只是面孔和语言。我们相信浪子式的后现代主义能在古老的中国找到自己的源头,而幽玄的道家思想能借清明的西学得到现代的诠释。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如德里达等已表现出某种对中国文化的寻亲意识。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皆禀赋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主义倾向。当三代礼乐文化与儒家思想整合为礼教中心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老庄以自然主义的道为出发点,以知识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为根据,彻底泯灭了理性规划的可能性及政治统治的合理性。道通为一,人与物齐,在西洋哲学中死去活来的二元论和主体性等问题对老庄来说如雪融于水。换言之,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作为两种有着巨大时空距离的思潮,具有内在的亲缘,在言不尽道、反理性专制以及价值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并在消解的同时表现出建设性的价值。这种内在的亲缘孕育于同在边缘的命运,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清算,道家对礼教中心和经学中心的批判。二者的比较研究已广泛展开并引向深入,根本指向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等问题。
张建军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庄子》》 中认为:后现代文化语境,赋予我们重新审视经典的视界,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解《庄子》,可以发现《庄子》载法对崇高、解构神话、一变原理场反对中心强势话语的统治等方面都与后现代主义有相通之处。《庄子》和后现代主义代表了一种原始天真对抗模式化世界,以人类精神解放为其终极目的的一种追求,它通向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更为自由的境界。
余章宝在《传统历史话语的颠覆
孔子曾经以极致性的人格论水,说水“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这是从水的角度说人格,也是从人的角度说水的品格。但无论人格和水格,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化身。《真水》系列作品则表现了水的运动中蕴含的现代性意义。
首先,作者从拍摄云台山风景作品走来,但已经越过了传统风景摄影的宏大叙事模式,即对壮美、秀丽、静谧、险要等传统意境的追求,不再求助于宏大叙事的模式,直接以微小叙事表达。这些水来自于小溪、深潭或池塘,也有湍流、瀑布,但作品中都不是整体性的展现,也不是传统小品的意象提炼,而是微小处的水的运动形式。他用微小叙事取代了宏大叙事。
其次,作者拍水从惯常的纵向思维转向横向思维,从“河流”的概念转向了“水波”的概念,而纵向思维关注的是历史,横向思维关注的是现在。
第三,作者从在零乱和流变中寻找固定的结构转向了对不确定性的关注,《无香》在水底的确定性和水表的不确定性之间折射跳跃的色彩;《无形》以不确定性为主要表现对象,浩瀚如宇宙星辰却变动不居;《无言》则表现类似人类创造的文化符号瞬息万变的冲动。
第四,作者以极为细腻的观察和技术把控,用各个不同的差异来对抗关于水的总体化和同质性思考,冲破了“水”这个概念的固定解释。
第五,作者以水无穷流变的状态,用难以名状的感觉解构了传统文化中“水/土”、“山/川”、“动/静”、“内/外”、“明/暗”这样的二元对立概念结构方式。
第六,如果说孔子对水的论述是关于传统概念中的水的精神分析,那么,《真水》作品则是对水的精神分析的分析,云台山青天峡的瀑布包含着孔子所论及的水的所有性格特征,而《真水》系列则包含着关于水的很多现代性理解。
这并不奇怪,因为水就在那里,就在流着,就在翻滚着或荡漾着,光的照射才使我们看到它,而摄影家不过精准地运用了光的照射。水,最有传统精神,也最具现代性。人类对水的认识,其实不多。而秦玉海先生让我们在《真水》系列作品中,对水有了全新的认识、思考和体验。以上六个方面,是秦玉海先生在技术和艺术表达自我感受中自然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其摄影行为和作品现代性的表现。
[摘要]本文依据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理念的内涵特点展开了两类因素的共性与个性发展分析,并制定了民族性与现代性在室内设计中优势互补、互通发展的科学策略,对提升室内设计的完备性、综合性,凸显民族性与现代性因素合理融合的科学设计艺术价值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 室内设计;民族性;现代性
1、民族性与现代性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影响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空间已不再仅仅是人们遮风挡雨的避风港,也不再仅仅是简陋的生活学习场所,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工作、学习及交流的时间均会在室内环境中度过,因此如何为其营造一个全新的、环保的、舒适的、美观且实用的室内空间成为时下建筑设计行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充满了内涵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令建筑使用寿命更长效、服务质量更坚固,还可通过丰富的设计手段美化建筑的居室空间、合理布局最初建设的不周到之处,使建筑的公共使用环境与居住环境在人性化的设计中,充满内涵、充满安全氛围、充分满足人们不同的空间使用需求,令其享受舒适、幸福的空间使用满足感。从宏观角度来讲,室内设计风格可分为充满现代感的简约风格及充满古典韵味的民族风格,无论哪种风格类型均有其独到的美感与不同的核心重点。在都市的喧嚣中人们渴望在室内空间中回归宁静、崇尚自然,而源自于西方艺术形式的现代简约设计风格恰好能体现这一特点,因此极易打动年轻时尚一族的内心,更能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基于这一流行趋势一些设计者便认为,我国的室内设计必须倾向于现代简约性,没有尊崇现代性特点便不能称之为成功的设计,这一理念显然是一种思维的偏差,是对西方现代设计毫无批判的盲目继承,体现了一些设计师没有注重对现代设计理念的成功借鉴与内涵分析,没有继承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精髓与高尚民族精神,而是一味的热衷于对西方艺术形式的模仿与克隆的片面性思维。那么融入怎样的室内空间设计理念,设计出的作品才是最完美的、最科学的、最实用的,既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不同功能需求,又能凸显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显现室内设计的丰富文化内涵,笔者认为只有正视民族性与现代性设计理念的充分优势,合理促进两者的互通发展,才能使室内设计走的更远、更强。
2、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互通发展
2、1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对比分析及层次展现
在室内设计中融入现代性的元素必然会使设计作品中涵盖西方的优秀设计思想,体现空间简约的实用性,而融入民族性元素则可令我国的传统民族优秀文化得以较好的传承,展现室内空间特色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两种因素的设计融入均有其独特的优势性。为了形象的展现室内设计中民族性与现代性元素的特点我们通过四种设计策略的矩阵组合层次分析进行合理论证。我们在第一种设计策略中既不融入现代元素也不体现民族元素,毫无疑问设计出的作品必然充满了庸俗感,毫无特色可言因此属于不合理的设计方式。在第二种设计中仅融入现代元素,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由于过分融入现代西方的设计理念导致设计作品忽视了对中国特色民族性内涵设计的优势体现,易导致一头过热的民族文化缺失,有其弊端性的一面。在第三种设计中我们仅融入民族设计元素,实践证明,由于完全抛弃了现代设计元素,导致室内空间的设计缺乏西方简约设计的科学理念,体现了极端民族性的片面设计思想,无法迎合人们对现代家居美感的追求,因此也造成了优秀西方文化的缺失。在第四种设计方式中我们既融入民族性元素,同时又吸纳西方的现代优势元素,通过综合的实践分析不难看出两者的优势得到了互补的促进与精华的融合展现,因此普遍适用于各类人群对室内空间设计形式的综合追求。
2、2民族性设计与现代性设计的充分融合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片面追求哪一种设计理念都是不科学的、容易造成一方文化的缺失,因此我们只有促进两种艺术设计风格的充分融合,消除两者的对立因素,促进其共赢、共和谐的发展,才能最终体现室内艺术设计的真正魅力。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对空间的灵活布局与实用的突出强化,在设计选材中不应仅局限于对天然材料的偏爱,如大面积的石材堆砌、木材的应用与面砖的罗列,而应将设计材料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宽,使之延伸到金属材料、混合涂料、塑料、工艺玻璃及合成材料的综合层面,并使不同材料间的结构关系做到夸张的混搭,甚至可以将一些取暖管材、空调管道等结构型部件显露出来,从而凸显空间的简洁性,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性、理性与原始的本能需求。当然这些设计理念并不与民族的传统设计相违背,这是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沉不变的,也不是禁锢在固定的时空中,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应充分的引入民族元素,例如中国红、精细的木雕、园林绿化设计等,深入挖掘我国的文化精髓,并将其优势思想、先进理论与现代生活充分融合,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受益。在设计实践中我们不应闭门造车、不来源于实际的依据自己的体会发展民族性设计,而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思维武装自己,站在战略化的高度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并采用大胆的创新理念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设计风格,立足于民族积淀的传统文化内涵之上,以时代的发展为契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使室内设计体现特色与内涵并促进民族性设计与现代设计的互通发展。
3、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强化对室内设计的综合研究,汲取传统的文化营养,并将其合理的运用于西方简约设计理念中,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地方民族风格与国际化艺术设计风格的融会贯通,从而真正设计出既创新实用、又不乏文化内涵精髓的成功室内设计艺术作品。。
【论文摘要】在的指导下,考察儒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联系西方知识界对儒家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现代性意义。在这一前提下,继承并创新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积极正确的部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民族传统。
一、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几点现代性意义
一般的说,儒家文化是是由孔子创立递至宋明理学,清代汉学的思想与实践的总和。孔子诞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周朝政治秩序的崩溃使得古老的宗教信念和封建统治受到怀疑,人们不再依赖宗教与礼仪传统给予的种种问题的答案。传统的价值观念无法解释种种社会现象并给予答案,而周围的世界又是处速变化之中,显示令理论感到无法逃避的紧张。面对社会现状的巨变,孔子对此感到了政治与伦理的深层优虑,由此决定了儒家文化其思想之源流与关注之焦点从始至终都是关注社会,对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做出秩序设计。维护社会整体稳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面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原则十分重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认为人的积极与务实努力是有效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曾哲为代表的孔子的学生在儒家文化的早期经典之中(如《论语》等),以语录体的方式确立了儒家文化中基本的道德原则,由此建立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安东尼.吉登斯在(英国)《现代性的后果》指出:“传统是惯例,它内在性地充满了意义,不仅是为了习惯而习惯了的空壳。时间和空间不是随现代性发展来的空洞无物的维度,而是脉络相连存在于活生生行动本身之中。惯例性活动的意义既体现一般意义上对传统的尊中乃至内心对传统的崇敬,也体现在传统与仪式上的紧密联系。总的说来,就其维系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连续性并连结了信任与惯例性的社会实践而言,传统提供了本体性安全的基本方式。
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递至孟子一代,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如何继承传统并且加以开新,孟子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孟子曾经这样描述孔子“圣之时者也”,他反对把孔子与他所处的时代割裂而理解和把握他的思想。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儒家文化的历史精髓与时代含义,正如叔孙通说的那样“与时进退”。真正地使儒家文化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必须面对时代的根本特点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状况,不是从儒家文化经典中摘取个别章句,而是以历史的观点,时代性的方法批判和借鉴。杜维明在《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指出:“从发生学上看来,儒家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以家长为标准的官僚制度和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密切。然而,即使这些根底完全被摧毁,吾人亦不能就归结说,儒家思想丧失其所有人文关切。有些当代中国学者在儒家思想理发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智慧,而是人文睿智的宝藏。这些人文睿智对他们存在是充满意义的,也关系到他们对现代重要间题的认识。事实上,这种可能并非空想。”
儒家文化在当代面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全球化格局下,它在知识界精英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笔者援引这样的一个事例: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对全世界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对于这些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儒家文化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另一方面,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我们既不可以夜郎自大,亦不可以妄自菲薄。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为我们更深刻的发掘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内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与把握世界和从微观角度审视自身的理念与行为时,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基点现代性意义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我们追求的和谐状态,我们信仰的人本观念,我们推崇的优患意识,我们格守的力行精神等等。无一不是儒家经典所反复阐述的,自孔子以降历代大儒所躬身践行的,很多合理的原则与方法深刻地存在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
二、俪家文化为道德建设提供的可以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一)注重德教的原则
尚德、重德,注重德教,是儒家文化的光辉传统。《论语·为政》有云:“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冈在这里,孔子的意思是说为政的关键在于德教。《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可见,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的措施中置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这就为我们进行当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历史文化佐证。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他在《论语·颜渊》中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必堰。”网说明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对受教育者品德起着导向作用。
(二)注重实践的原则
重实践是儒家文化思想中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孔子那里表现出强烈的理性实践精神。“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后来儒家虽对人性看法各有差异,但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十分强调实践在人们“复性”、“成性”中的决定作用。在孔子那里,人的品德如何,不能只闻言而不观行,行才是结果。
在德教方法上,儒家文化强调理性认识与实践并重,倡导体验、实践。所谓“躬行力究”、“体用浑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论说。学、间、思、辨讲的是道德修养,笃行讲的是坚定不移的实践。
(三)注重内省的方法
《论语·学而》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内省”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意指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摈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
(四)注重陶冶教育的方法
儒家文化经典有着样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由此出发,他们一向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土”。历史上也不乏“孟母三迁、“千金买邻”式的佳话。基于环境对人教育具有影响作用这一认识,历代教育家十分注重人的陶冶教育。孔子的“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就强调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积极意义。
(五)注重情感教育的方法
重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儒家文化思想对人性的设计就是把人设计为一个情感本体,在孟子的人性论中,人性的“四心”即“侧隐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三心是情,只有是非之心是理,可见儒家以人为主体的伦理道德观对“情”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感动”、“感化”、“感通”的机制,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除上述六个方面外,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还有很多,如“克己”、“内讼”、“慎独”、“修身”、“齐家”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三、儒家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作用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继承儒家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儒家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任何道德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可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有机体的国家社会,要维系存在和发展,必须使社会成员对某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原则形成共识,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力量,从而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达到有序化。因此,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社会共同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导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倾向,这应该说是很自然的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相当程度自我为中心价值观的膨胀。这些人以价值观多元化的存在冲击排斥社会价值观的存在,否认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显然不利于建立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与道德观。事实上,社会共同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受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制约,这就决定了社会共同价值观是随时代变迁而具有变动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的发生、发展同它的文化、历史的积累是密切相关的,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建立在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因此,新的社会价值观的构建与认同教育,应当十分注意从传统价值观中选择、提炼有价值的加以继承和现代阐释,使它成为新时期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往往在破旧立新的形态下,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批判过多,甚至简单地全盘否定,从而使传统价值观的一些原则失去了权威性和吸引力,束缚力下降,同时又造成了新的价值观失去了文化基础,社会共同价值观处在失控状态.很难形成导向力量和规范力量。这种局面必须根本扭转。传统的“公利至上”、“民利至上”、“道义至上”、“取财有道”的思想,就为今天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
[关键词]大陆影视广告 水墨 现代性 探讨
“现代性”一词的指向颇具争议性,在社会现代性的理解中,国外对其概念界定为“现代性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的转折,而人本取代神本的本质是人成为主体,以主体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现代性” 指社会的一种类型、模式或阶段。在人文学科的思想家看来,现代性更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变迁方面。马克斯.韦伯从宗教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分离角度出发来理解现代性。这种分离构成三个自律的范围:科学、道德与艺术。北大中文系的博士生导师陈晓明教授提到“现代性之争复杂且混乱”,并指出现代性的要点:1,无限进步的时间观念;2,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组织机制与效率问题;3,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其指的是社会现代性。在本篇中主要要探讨的则是艺术范畴中的现代性,即审美现代性。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不再依赖于写实风格,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体现艺术家的个性。观念和形式语言。 现代性的突出特征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重在表达艺术家的个性及观念以及形式语言。
本文旨从当代水墨元素在中国大陆广告影视中的运用中去分析其现代性。从水墨元素本身的现代性以及水墨元素在中国大陆影视广告的运用的现代感去深入和剖析本文主题。
中国水墨画是民族身份的代表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在面对外来化的冲击和渗透的当代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卫责任,是中国人个体对中华民族血缘关系的集体归宿感,维系着社会稳定和文化积累。水墨画被称之为中国画,其国家性质的体现是其它画种所不具备的。本着越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水墨画除了其传统的继承性质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殷双喜在其《城市?水墨?现代性》一文中指出:“ 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对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即水墨如何追随时代,它何以才能不断追随时代的问题深化史。……在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对民族文化与民族价值观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并且以新的艺术语言加以表达,恰恰是艺术中的现代性的体现”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2008级硕士周杨在其学位论文《我对中国水墨“现代性”的研究》中谈到“任何一门艺术想要赢得广大的观众,就必须从大众的生活角度出发反映现实生活。艺术家们必须努力使具有明显现代主义特点的个性、形式性话语转换成为反映当代文化与现实的公共性话语,并体现出现实关怀的价值追求来。”
以2010年纽约广告节金奖获得者广而告之广告公司制作完成的中央电视台形象广告《水墨篇》为例:“《水墨篇》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以水墨作为核心载体,创造了一个新颖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表现力,采用墨在水中晕染开来的方式,使墨的形态不断变幻,由山峦而至大海,由仙鹤成游龙,乃至变幻出长城,太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突破传统,赋予了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其中“新颖的表现形式”正是中国水墨艺术的现代性的体现,在整个行云流水般的墨在水中晕染过程以及墨的形态由山峦到大海,由仙鹤成游龙再变幻出长城,太极,这种形式感的变幻莫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精彩,又将水墨元素的现代性体现到极致。这是中国首次在此类别奖项中斩获金奖,也是该广告片在获得新加坡Premixed Asia 最佳形象宣传片金奖、最佳动画金奖后再次获得国际性大奖。
中国水墨画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引起了现代设计师的高度重视和喜爱,在包豪斯执教的瑞士设计师约翰?伊顿(Johannes Item)要求他的学生学习中国的水墨山水,韩国著名设计师安尚秀设计理念,引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理论中的两个术语:“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在他的极具现代感的设计中,有着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以及中国哲学的影响。内地设计师王序说:“我很欣赏古人在水墨画中处理鱼和水的关系,没有画水,但是人们仍然能理解鱼在水中游。我想这些对我来说应该是很有启发和借鉴的。” 水墨的现代性在此不言而喻。
由此得出,水墨的现代性体现在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上:简洁的形式语言,形象朴素“计白当黑” “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水墨看似无色,实则自然,通过晦冥时色的墨与水之间的色调变化,辅之渲染和调和,阐述了物象的虚实灵动和气韵,赋予物以生命和精神。水墨艺术在其特有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艺进道,作为一种独特、凝炼、含蓄、超越的有机物化形态,充满着辩证的哲理,反映着一个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印证着民族内在的积养、品性和操守。基于儒、道、释文化思想基础上的水墨艺术,构成了“超以象外”的民族视觉形态。同时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水墨画讲究淡墨与浓墨的和谐组合,画面纯粹简洁和丰富,磅礴大气则又飘逸非凡,大面积的白与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不同层次的黑制造出脱俗灵动的意境,将中国画笔墨的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与现代化生活的情趣相得益彰。
影视广告是基于影视学和广告学平台的一个学科,它得用视觉和听觉的语言来传达广告信息,通过电子媒体进行传播,影象和声音同时呈现,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由于我国的影视广告起步较晚,在创意和拍摄手法模仿西方国家的现象较多。另外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影视广告与西方国家的影视广告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当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全球化,中国大陆的影视广告要想在国际市场单键激烈的今天、走向世界、就必须得在广告设计中建立本民族独特的设计风格,这种独特设计风格应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民族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同时又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能够突显出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整体形象。水墨元素在我国影视广告中的运用正是一个鲜明的代表。在水墨的重新整合变化,使用新思维、新材料、新形式在影视广告中表达出来正是其现代性的极致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海华,徐进, 试析中外影视广告创意的差异[J], 电影评介, 2007(21)
[2] 黄晓辉, 大众文化视野下广告视觉符号与文化认同[D], 苏州大学 2008
[3] 杨柯,晏辉著,媒体广告的奥秘[M],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4] 杜向涛, “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西北大学 2009
[5] 李斌, 大陆影视广告创意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路[D], 苏州大学 2004
[6] 丁艳。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D]。 中央美术学院 2009
[7] 王肖生.《现代广告设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8] 何佳讯.《广告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9] 李光斗.《品牌秘笈——广告策划基本原理》,作家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关键词】中国儒家文化;古代朝鲜半岛;韩国现代化;韩国当今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95-1.5
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关系密切。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4000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韩国人则善于学习,总以开明的态度欢迎中国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虽然韩国现代社会采用欧美的经济模式,但是其主流文化仍然是儒教文化,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重点探讨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及其对韩国现代化和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儒家文化起源于我国的春秋末期,是由鲁国人孔子在公元前500年创立的。儒学的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重大演变过程:(一)先秦儒学。(二)秦汉儒学。(三)魏晋儒学。(四)隋唐儒学。(五)宋明儒学。
儒学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有深远影响,尤其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儒学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学产生后,很早就传入东方诸国,其中最先传入儒学的国家是古代朝鲜。因古代朝鲜地处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韩国人称之为“韩半岛”)北端,陆地与我国山水相连,西南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非常接近。
二、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现代化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朝鲜半岛传播中影响深远,在韩国现代化(韩国人称之为“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韩国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些地方与西方现代性相冲突,但是也有具备与现代性相通的成分,并具备向现代性发展的潜质。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韩国现代化发轫期,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文化奠定了韩文化基础,而且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优越性)也越来越彰显出来,乃至影响韩国现代社会。朝鲜近代史,是以1876年朝鲜先被迫与日本订立江华条约,后与美、英、德、俄订立与此相类似的条约,朝鲜门户被打开为界。1897年,李氏王朝国王改国名为“大韩”,1910年被日本吞并,此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在此期间,1884年欧美传教士开始进入朝鲜半岛传播新教,但此时的李氏王朝是一个高度汉化了的国度,儒家经典主导着这个国家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后,作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之一的韩国,其现代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了。韩国发挥密集型技术人才的优势,抓住机遇,紧追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韩国经济起飞为何如此之快?固然有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大力扶植等因素,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和发展机遇,但这些只是外在条件。韩国经济发展神速,还有其内在原因。韩国经济起飞的运作在人,人才密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确属内在原因之一,然而人口因素最终又离不开文化的养育,这还需要从韩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去探究。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古代,朝鲜半岛人民就大量学习中原汉文化。
到了近代,韩国在经济上又全面学习日本,并全套学习日本的科学管理技术。到了现代,韩国又全方位向欧洲开放,特别是虚心学习美国。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韩国在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功。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华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韩国学者金日坤认为,韩国经济现代化的成功根源,在于具有历史稳定的儒家文化,是当今的韩国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和秩序。韩国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参照的系统是欧美的经济模式,但其背后一直是儒家文化作为潜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韩国人的意识和行为。儒家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韩国人救亡图存、凝聚民族精神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当今社会的影响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儒家文化(韩国人称之为“儒教文化”)为根基的国家,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在韩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其文化资源被充分发掘和利用造福于人民,至今仍然对韩国当今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在行政、执法、敬祖、宗族、乡校及学生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底蕴。韩国在接受中国文化之后,又将其逐渐发展成为符合本国特点和具有独创性的文化和传统。当今韩国现实社会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出来:
(一)在思想教育层面上,儒教文化得到重视和传承
韩国儒教文化的特征主要是受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由孔子、孟子创立的儒学的基本特征在整个儒教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特征和本质在韩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强化。在传承儒教文化方面,教育界也有所反映。韩国从1960年起,就把儒家文化道德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旨在使儒家文化道德代代相传。在初中设立的“道德课”上,要求学生在家“敬老孝亲”;在学校“尊敬师长”,同学之间要“互敬互爱、团结协作”;在社会上要注意“人际关系及各种礼节”等。韩国对大学生的“国民伦理课”,其主讲的“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德和“思想开化”的内容,也是在继承儒家文化道德的基础上,再开化“自主自立思想”,“固本强国”。
(二)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儒家文化是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准则
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与价值的体系。它是影响韩国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因素。当今韩国,儒家文化价值观念在国民精神中保持着支配地位。在当今现代化、西洋化的风潮中,韩国在东洋三个国家中仍然是一个父家长制、血缘主义最强的社会。韩国所具有的纯韩国人式的性格、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皆以此为准绳。儒教至今仍深深扎根于社会的基底。韩国人至今仍然尊奉孔子为“万师之宗”、“万世之表”。韩国每年都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典大祭”。这不仅是教育界的意识,也是韩国民众的意识。据韩国权威人士估计,现在韩国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韩国人的儒教伦理道德还表现在家庭内。这方面,韩国的家庭孝道堪称一绝。韩国把孔子的“礼”和“孝”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落实到家庭民俗上,使家庭优秀儒家文化久经不衰。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强烈冲击韩国,但只有家庭是攻不破的堡垒,并在东方文化的伦理体系中自我发展和完善,是韩国东方优秀传统道德的一道风景线。韩国仍然保留着如前所述的父家长制,即使因就业的需要,时有年青小家庭分居,但周末团圆、遇事全家商讨、逢节全家祭祀的民俗习惯还保持着。父慈子孝、尊兄爱弟、夫妻和睦、妯娌互助至今蔚然成风。这些传统儒家文化倡导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保证。韩国还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系推而广之于亲友、邻里、社会,使整个国家在20世纪先后遇到的战争、金融等危机面前有条不紊。
(三)在国家决策层面上,儒教文化又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和对外贸易的准则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营养,其中先秦诸子百家、道教以及外来佛教、伊斯兰教、萨满教等都是对韩文化的补充,但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平”。《尚书》讲的“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孔子讲的“和为贵”,孟子讲的“大同”等都是“和平”精神的体现。韩国人深得儒家文化之精髓,以儒家“和为贵”和“仁者爱人”的思想,凝聚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兴旺发达,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力避极端。前些年,每当美、日在朝核问题上动不动就要制裁朝鲜,甚至以武力相威胁时,韩国都坚决反对,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实现民族和解。这是用儒家思想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总而言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然其在五四中受过冲击,但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仍大放异彩。我们应该在指导下,剔其糟粕,吸取精华,借鉴韩国经验,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参考文献】
[1]蒋璐,程兆谦,林琨.儒家文化圈内的文学差异及其对组织合作间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7,(7):121.
[2]王湘江,曾虎文.潘基文尊孔子为精神导师[N].文摘报,2008-07-08(7).
[3]朴文一,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184-191.